CN110379272A - 基于数字病人的中医切诊训练方法与系统 - Google Patents

基于数字病人的中医切诊训练方法与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79272A
CN110379272A CN201910503814.XA CN201910503814A CN110379272A CN 110379272 A CN110379272 A CN 110379272A CN 201910503814 A CN201910503814 A CN 201910503814A CN 110379272 A CN110379272 A CN 1103792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eeling
pulse
chinese medicine
patient
pressure sens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03814.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彤
周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Meng Yu 3-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Meng Yu 3-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Meng Yu 3-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Meng Yu 3-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03814.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792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03792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792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23/00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 G09B23/28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for medici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lgebra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asurement Of The Respiration, Hearing Ability, Form, And Blood Characteristics Of Living Organis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数字病人的中医切诊训练方法与系统,包括:提供一具有压力传感器的模拟人体手臂,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桡动脉的腕后部分的下方;提供一具有显示和处理功能的电子设备,在电子设备上根据不同的中医病例表征一数字病人;所述电子设备还被配置以执行:接收训练用户对所述模拟人体手臂的切脉操作而由所述压力传感器感应到的压力信号;记录在不同时间和不同位置下的压力传感器输出的压力信号;记录所述压力信号以及数字病人的反馈,形成切脉记录数据;根据切脉记录数据进行训练评判,输出评价结果。本发明通过模拟的数字病人结合大数据的挖掘来实现对于实训医务人员的中医切诊训练,以助于提高医护人员切诊训练的系统性。

Description

基于数字病人的中医切诊训练方法与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三维仿真与大数据应用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基于数字病人的中医切诊训练方法与系统。
背景技术
临床医师、医护人员等医护人员在正式进入岗位后需要进行专业的技能实习与实训。技能实习与实训是从医学生向医生、医护角色转换的重要环节,一般需要经历理论再学习(例如医患沟通、职业道德、病例处方撰写与阅读、感染与无菌技术、急救、临床专业知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训练、面向临床病人实例进行带教学习以及面对模拟人体(例如橡皮人)、专家病人(专家拟制作为病人)进行的实训,其中实训部分是临床医务人员个人进行自身临床经验的学习、提升的关键环节,也是长期积累临床诊断经验的不可或缺的关键环节,即使在其正式进入医师执业之后,也依然面临这样的训练过程。
目前临床医务人员的实训,尤其是西医,一般是在医院及医院的培训中心进行,通过模拟病人或者病体,例如在橡皮人或者福尔马林浸泡的人体上进行,或者由医院的执业医生(通常是经验丰富者)作为模拟病人,与实训的医师进行对话,训练其对于各类疾病、病灶的诊断,并在实训后对其错误进行纠正,帮助累积临床经验,提高水平。
对于中医的临床实训而言,更多的依靠专家医生(实务中俗称老专家)与实习(实训)医师的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现场学习,学习专家医生对不同的病症的望闻问切的经验,现场进行观摩学习、记录,并在事后进行复习训练,这样的训练方式完全依赖的专家医生的经验积累以及经历,其接诊量是有限的,所接诊的病症也是随机的,熟悉的病症也是有限的,因此难以进行某一方向或者科室内疾病的系统性实训,对实习医生的训练基本依赖于门诊的实际学习,耗费时间长,而且对不同种类的疾病的实训具有随机性,难以实现有效的、系统性的实训。
而且,目前医疗资源依然是稀缺资源,对医护人员的需求缺口依然比较大,通过传统的实训方式对临床医护人员进行的训练已经远远不能满足需求,而且即使以医院的执业医生作为模拟病人,其对过程涉及的病症以及问题通常也是依赖于自身的经验,也难以对各种病症给予实训人员以系统性的应对和教导,同时在应对日益复杂的并发症、新出现的病灶时,仅仅依赖传统的实训方式也难以进行有效的训练。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基于数字病人的中医切诊训练方法与系统,通过模拟的数字病人结合大数据的挖掘来实现对于实训医务人员的中医切诊训练,使得对实训医务人员的中医切诊训练能够在不同的时间段,并且以不同的形式进行,以助于提高医护人员切诊训练的系统性和延续性。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基于数字病人的中医切诊训练方法,包括:
提供一具有压力传感器的模拟人体手臂,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桡动脉的腕后部分的下方;
提供一具有显示和处理功能的电子设备,在电子设备上根据不同的中医病例表征一数字病人,所述数字病人被设置成具有适配于病例的表情、肤色和/或肢体动作;
所述电子设备还被配置以执行:
在切诊训练过程中,接收训练用户对所述模拟人体手臂的切脉操作而由所述压力传感器感应到的压力信号;
响应于训练用户在所述模拟人体手臂上的不同部位的重按和轻按切脉,记录在不同时间和不同位置下的压力传感器输出的压力信号;
记录所述压力信号以及数字病人的反馈,形成切脉记录数据;
根据切脉记录数据进行训练评判,输出评价结果。
优选地,所述电子设备根据中医病例库来表达出数字病人的表情、肤色和/或肢体动作;
其中,所述中医病例库构建有以中医病症为导向的表征逻辑。
优选地,所述评判包括:
针对某一中医病症的切脉记录数据,依据一预设考核体系的中医病状表征、切脉要点进行评判,所述切脉要点包含对病症对应的切脉位置以及按压方式与持续时间要素。
优选地,所述数字病人的反馈依据所述中医病例库构建的中医病症为导向的表征逻辑而确定。
根据本发明公开的第二方面还提出一种系统,包括:
一具有压力传感器的模拟人体手臂,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桡动脉的腕后部分的下方;
一具有显示和处理功能的电子设备,在电子设备上根据不同的中医病例表征一数字病人,所述数字病人被设置成具有适配于病例的表情、肤色和/或肢体动作;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还被配置以执行:
在切诊训练过程中,接收训练用户对所述模拟人体手臂的切脉操作而由所述压力传感器感应到的压力信号;
响应于训练用户在所述模拟人体手臂上的不同部位的重按和轻按切脉,记录在不同时间和不同位置下的压力传感器输出的压力信号;
记录所述压力信号以及数字病人的反馈,形成切脉记录数据;
根据切脉记录数据进行训练评判,输出评价结果。
根据本发明公开的第三方面还提出一种系统,包括:
一具有压力传感器的模拟人体手臂,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桡动脉的腕后部分的下方;
一具有显示和处理功能的电子设备,在电子设备上根据不同的中医病例表征一数字病人,所述数字病人被设置成具有适配于病例的表情、肤色和/或肢体动作;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具有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
存储在存储器中的一个或多个由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指令:
在切诊训练过程中,接收训练用户对所述模拟人体手臂的切脉操作而由所述压力传感器感应到的压力信号;
响应于训练用户在所述模拟人体手臂上的不同部位的重按和轻按切脉,记录在不同时间和不同位置下的压力传感器输出的压力信号;
记录所述压力信号以及数字病人的反馈,形成切脉记录数据;
根据切脉记录数据进行训练评判,输出评价结果。
根据本发明公开的第四方面还提出一种系统,包括:
具有压力传感器的模拟人体手臂,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桡动脉的腕后部分的下方;
一具有显示和处理功能的电子设备,在电子设备上根据不同的中医病例表征一数字病人,所述数字病人被设置成具有适配于病例的表情、肤色和/或肢体动作;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用于在切诊训练过程中、接收训练用户对所述模拟人体手臂的切脉操作而由所述压力传感器感应到的压力信号的模块;
用于响应于训练用户在所述模拟人体手臂上的不同部位的重按和轻按切脉,记录在不同时间和不同位置下的压力传感器输出的压力信号的模块;
用于记录所述压力信号以及数字病人的反馈,形成切脉记录数据的模块;
用于根据切脉记录数据进行训练评判,输出评价结果的模块。
应当理解,前述构思以及在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额外构思的所有组合只要在这样的构思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都可以被视为本公开的发明主题的一部分。另外,所要求保护的主题的所有组合都被视为本公开的发明主题的一部分。
结合附图从下面的描述中可以更加全面地理解本发明教导的前述和其他方面、实施例和特征。本发明的其他附加方面例如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和/或有益效果将在下面的描述中显见,或通过根据本发明教导的具体实施方式的实践中得知。
附图说明
附图不意在按比例绘制。在附图中,在各个图中示出的每个相同或近似相同的组成部分可以用相同的标号表示。为了清晰起见,在每个图中,并非每个组成部分均被标记。现在,将通过例子并参考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中医切诊训练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中医切诊训练系统的交互框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训练系统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了解本发明的技术内容,特举具体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说明如下。
在本公开中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的各方面,附图中示出了许多说明的实施例。本公开的实施例不必定意在包括本发明的所有方面。应当理解,上面介绍的多种构思和实施例,以及下面更加详细地描述的那些构思和实施方式可以以很多方式中任意一种来实施,这是因为本发明所公开的构思和实施例并不限于任何实施方式。另外,本发明公开的一些方面可以单独使用,或者与本发明公开的其他方面的任何适当组合来使用。
结合图1、图2所示,根据本发明公开的实施例,提出一种基于数字病人的中医切诊训练方法,基于训练用户在模拟人体手臂上进行切诊操作,并感应位置和压力信号,而同时通过人体3D数字器官模型的数字病人与训练人员进行交互,并将切诊的传感数据传递到基于数字病人,数字病人可根据这一切诊进行反馈,得到真实的中医切诊训练过程,而其中数字病人所展示的形、神、态与所训练的中医病例相对应,基于大数据挖掘和训练得到训练库,如此实现中医切诊的模拟训练,以提高对训练用户的中医切诊训练的系统性和延续性,而且不受临床切诊的限制。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系统还对切诊过程进行记录,形成电子病例。并对切诊的过程进行系统评价,输出训练评价结果,达到实训与考核的目的,提高训练的结果。
结合图1、图2所示,本发明一些实施例的中医切诊训练方法,包括下述步骤:提供一具有压力传感器的模拟人体手臂(S01),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桡动脉的腕后部分的下方;
提供一具有显示和处理功能的电子设备,在电子设备上根据不同的中医病例表征一数字病人(S02),所述数字病人被设置成具有适配于病例的表情、肤色和/或肢体动作;
所述电子设备还被配置以执行:
在切诊训练过程中,接收训练用户对所述模拟人体手臂的切脉操作而由所述压力传感器感应到的压力信号(S03);
响应于训练用户在所述模拟人体手臂上的不同部位的重按和轻按切脉,记录在不同时间和不同位置下的压力传感器输出的压力信号(S04);
记录所述压力信号以及数字病人的反馈,形成切脉记录数据(S05);
根据切脉记录数据进行训练评判,输出评价结果(S06)。
下面结合附图1和2所示,对上述步骤的示例性实现进行更加具体的描述。
步骤S01、提供一具有压力传感器的模拟人体手臂,并且其中压力传感器位于桡动脉的腕后部分的下方
在可选的方式中,通过市售或者其他组织方式提供一模拟的人体手臂,前期内置压力传感器在手腕的桡动脉的腕后部分的下方,以利于训练用户进行切脉。
而我们可以感知到,当切脉在不同的位置时,使用相同的力度进行切脉时,感知的压力是不同的;同时切脉在同一位置时,根据中医切脉中的定位、布指、总按/单按以及举按寻的指法,在切脉的过程中也有不同的压力表现。
在优选的例子中,所提供的模拟人体手臂包括左右手对应的两个人体手臂,以实现对不同中医病例的病位辨别。
步骤S01、提供一具有显示和处理功能的电子设备,在电子设备上根据不同的中医病例表征一数字病人,所述数字病人被设置成具有适配于病例的表情、肤色和/或肢体动作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现方式中,电子设备被设置成根据中医病例库来表达出数字病人的表情、肤色和/或肢体动作;
其中,所述中医病例库构建有以中医病症为导向的表征逻辑。
中医病例的数字病人的确定,可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从外部输入进行选择,或者还可以通过接收用户从外部的触控屏、鼠标、键盘等输入设备输入的指令进行选定。在一些实施方案中,前述的中医病例例如风温肺热病、失眠反复症、头晕痰湿中阻症、颤症、温热蕴肺咳嗽、痰厥、迷走性晕厥、心衰病、胸痹、脉痹、肝郁脾虚、肝胃气滞、痛痹、掩面浮肿等。
在确定中医病例后,系统调用中医病例库以确定对应的病例以及表征,并根据中医病例库内对应的病例来表达出数字病人的表情、肤色和/或肢体动作。应当理解,本发明使用的中医病例库构建有以中医病症为导向的表征逻辑,如前述,对应于每个中医病证通过采样学习或者中医医疗大数据的学习、聚类以及标准化等方式的处理后,形成以中医病症为导向的树状、鱼骨状或者其他逻辑导向的表征集。这些表征集对应了每一类病症的表征形式和内容。
例如,以掩面浮肿症为例,其建立有面色暗沉、颜面虚浮发紧、身体沉重、作睁闭眼、哭笑动作不适、舌淡、苔白滑、留齿痕问题的表征集。
又如,以顽固性抑郁症为例,其建立有情志不舒、气机郁滞、多痰、每感胸闷、常欲叹息,饮食减少、作嗳、苔薄腻,夜寐不宁,噩梦纷纭,精神恍惚,肝气郁滞,痰气交阻,心神失安的表征集。
在可选的方案中,还可以通过服务器对中医病例库进行更新。
优选地,前述数字病人的表征通过一构建的人体3D数字器官模型的数字病人引擎模块来实现,配置完整的人体3D数字器官模型,可根据不同的中医病例展示与之相对应的人体精神气色、表情、肤色、面色、指甲、色相、咽喉、肢体以及排出物和分泌物的色、形、态,以与训练用户进行训练操作。
在一些具体的实现方案中,数字病人的表征,可通过诸如平面显示屏、3D显示屏、触控屏幕、全息投影、VR眼镜等展示模块/设备进行,向训练用户表征,以逼真的方式提供训练模拟场景,进行近乎实体化的医学教学人体模型和受训学员进行交互。
步骤S03、在切诊训练过程中,电子设备接收训练用户对所述模拟人体手臂的切脉操作而由所述压力传感器感应到的压力信号
如前述的,训练用户通过交互界面与数字病人进行观察、感知其形、神、态,并通过两个模拟手臂进行切诊操作训练,在手臂上的不同位置进行切脉操作,例如对切脉位置的定位、布指、总按/单按以及举按寻等,通过模拟人体手臂内置传感器记录其压力感应数据。
步骤S04、响应于训练用户在所述模拟人体手臂上的不同部位的重按和轻按切脉,记录在不同时间和不同位置下的压力传感器输出的压力信号
电子设备被设置成通过有线或者无线的方式,接受所述感应的压力数据,并且按照时序记录压力信号。
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模拟人体手臂的其他内置部件,例如为传感器供电的电池和/电源组件、有线/无线的信号通信传输组件(通信总线或者无线收发模块)、开关组件(可选)以及控制单元未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以及附图中详细描述,应当理解这些是本领域人员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以及现有技术中的模拟手臂得到得知的,并了解到其工作方式,以应用到本发明的各个方面。
步骤S05、记录所述压力信号以及数字病人的反馈,形成切脉记录数据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的切诊过程中,电子设备接收到切诊的压力数据后,根据训练医生切诊过程中所切脉的位置、力度和持续时间,可以表现出在呼吸、均匀度、紧张度、脉长、脉力、脉位以及面部表情上形成表征、反馈,以利于训练用户通过脉象的位、数、形、势等方面来体察,辨别病位、病情以及推测病因和预后。
优选地,数字病人的反馈可依据所述中医病例库构建的中医病症为导向的表征逻辑而确定。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前述按照时间记录的压力信号以及病人的反馈,生成切脉的记录数据。
步骤S06、根据切脉记录数据进行训练评判,输出评价结果
具体地,电子设备根据预设的流程,按照下述方式进行评判:
针对某一中医病症的切脉记录数据,依据一预设考核体系的中医病状表征、切脉要点进行评判,所述切脉要点包含对病症对应的切脉位置以及按压方式与持续时间要素。
前述的考核体系的构建,其根据预设的规则,建立起在训练过程中对病状表征、切脉要点的自动评判。作为可选的方式,考核体系的构建,可通过线下的临床中医大数据的采样学习或者采用深度学习方式、聚类以及标准化等方式的处理后,形成以中医病症为导向的关于切脉位置、力度、时间是否切中要点的考评体系。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考核体系中,还就切脉位置、力度、时间等要点的考核项设定有不同的权重,根据不同的权重来考核切诊训练过程。
至此,完成对于一个病例的切诊训练过程(以及评价过程)。
结合以上各个实施方案,图2示例性的表示了本发明各个方面的数字病人的切诊训练系统200及其与训练用户交互的示意。根据本发明的公开,数字病人的切诊训练系统通过用户交互输入输出接口(用户交互界面201)与训练用户实现与数字病人的交互。在一些实施例中,用户交互输入输出接口210包括但不限于下述方式:视频输入/输出接口、平面/3D展示接口、全息展示接口、VR/AR展示接口、语音输入/输出接口以及键鼠接口。
训练用户可通过展示接口来获取和观察3D数字病人以及其根据不同的病例展示与之相对应的精神状态、表情、肤色和/或肢体动作。
前述的展示接口,尤其是未穷尽列举处的平面/3D展示接口、全息展示接口、VR/AR展示接口,可以是独立的显示设备,例如平板显示设备、3D显示设备、全息投影设备等,还可以是作为电子终端设备的一部分的显示模组,例如手持式智能手机的显示屏、VR设备的显示屏、AR设备的显示屏。
切诊训练系统包括接收模块202、数字病人引擎模块204、记录模块205以及评价模块206。
接收模块202,用于接收训练用户对所述模拟人体手臂的切脉操作而由压力传感器感应到的压力信号。
数字病人引擎模块204,用于根据选择的病例通过用户交互界面表征与病例对应的数字病人,如前述的,这里的表征包括根据不同的中医病例在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上表征一数字病人,数字病人被设置成具有适配于病例的表情、肤色和/或肢体动作,和/或根据切诊过程中所表征的反馈。
数字病人引擎模块204与一个中医病例库210数据连接,用以实现调用。
可选的,中医病例库201可以是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存储器的305内的数据库,还可以是设置在云端服务器的、并通过网络与电子设备数据交互实现将对应的数字病人模型数据下载到电子设备以进行表征。在另一些实施例中,中医病例库还可以是设置在与电子设备处于同一局域网或者广域网范围内的终端/服务器上,以供更加有利的方式进行利用。
记录模块205,用于记录压力信号以及数字病人的反馈,形成切脉记录数据。
评价模块206,用设置用于对于某一中医病例的切诊过程并进行评判,输出评价结果。如前述的,这样的评判,可依据一预设考核体系进行评判。
图3示例性的表示了部署和/或执行本发明的切诊训练系统/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示意图,电子设备300是具有显示和处理功能的电子设备,例如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平板电脑、手持式蜂窝设备等。电子设备300通常具有一个或多个处理器(CPU)301、I/O接口302、缓存303、网络通信接口304、存储器305以及未在图示中表示的其他部分,例如包括但不限于摄像头、RF电路、扬声器、麦克风、电力系统、外部端口、充电接口、GPS定位模块、调节按键等。
如图3,这些部件之间通过一个或者多个通信总线310进行互连。通信总线310任意性地包括使得系统部件互连并控制各部件之间通信的电路(芯片组)。
I/O接口302,具有显示屏,尤其是触控式显示屏。I/O接口302还任选地包括键盘/鼠标输入输出设备、触控板、传感器(光学传感器、接近开关、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触敏传感器等。
存储介质包括缓存303和非易失性存储器305。缓存303优选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诸如DRAM、SRAM、DDRRAM或者其他随机存取固态存储介质。存储器305,诸如闪存、磁盘、或者其他非易失性固态存储介质。
网络通信接口304,被设置以将电子设备接入附近的基站网络而与网络连通,实现网络数据通信,以发送和接收数据。
存储器305内存储电子设备运行所执行的程序、模块、指令、数据结构、数据或者他们的子集合。如图3以可选的方式表示了操作系统、通信模块、图形模块、文本输入模块、语音模块、视频模块、触觉反馈模块、文字处理模块、相机模块、文件管理模块、系统状态以及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APP)。
结合图1、2和图3,参考上述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描述,图1所示的流程可由图3结合图2所示的各个部分来实现,例如数字病人的表征通过用户交互界面实现。本领域人员可以根据附图以及上述流程、过程和部件的描述来实现图1所示的流程。
以上参考,根据一些具体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包括用于由电子设备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一个或多个程序的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在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根据前述任意实施例的方法。
以上参考,根据一些具体实施,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例如,便携式电子设备、膝上型电子设备、台式计算机等),该电子设备包括用于执行本文所述的方法和过程中的任一个的装置。
以上参考,根据一些具体实施,提供一种电子设备(例如,便携式电子设备、膝上型电子设备、台式计算机等),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单元,该处理单元被配置为执行本文所述的方法和过程中的任一个。
以上参考,根据一些具体实施,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例如,便携式电子设备、膝上型电子设备、台式计算机等),该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和存储用于由该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的一个或多个程序的存储器,该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本文所描述的方法和过程中的任一个的指令。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权利要求书所界定者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数字病人的中医切诊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提供一具有压力传感器的模拟人体手臂,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桡动脉的腕后部分的下方;
提供一具有显示和处理功能的电子设备,在电子设备上根据不同的中医病例表征一数字病人,所述数字病人被设置成具有适配于病例的表情、肤色和/或肢体动作;
所述电子设备还被配置以执行:
在切诊训练过程中,接收训练用户对所述模拟人体手臂的切脉操作而由所述压力传感器感应到的压力信号;
响应于训练用户在所述模拟人体手臂上的不同部位的重按和轻按切脉,记录在不同时间和不同位置下的压力传感器输出的压力信号;
记录所述压力信号以及数字病人的反馈,形成切脉记录数据;
根据切脉记录数据进行训练评判,输出评价结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字病人的中医切诊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根据中医病例库来表达出数字病人的表情、肤色和/或肢体动作;
其中,所述中医病例库构建有以中医病症为导向的表征逻辑。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字病人的中医切诊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评判包括:
针对某一中医病症的切脉记录数据,依据一预设考核体系的中医病状表征、切脉要点进行评判,所述切脉要点包含对病症对应的切脉位置以及按压方式与持续时间要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数字病人的中医切诊训练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病人的反馈依据所述中医病例库构建的中医病症为导向的表征逻辑而确定。
5.一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具有压力传感器的模拟人体手臂,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桡动脉的腕后部分的下方;
一具有显示和处理功能的电子设备,在电子设备上根据不同的中医病例表征一数字病人,所述数字病人被设置成具有适配于病例的表情、肤色和/或肢体动作;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还被配置以执行:
在切诊训练过程中,接收训练用户对所述模拟人体手臂的切脉操作而由所述压力传感器感应到的压力信号;
响应于训练用户在所述模拟人体手臂上的不同部位的重按和轻按切脉,记录在不同时间和不同位置下的压力传感器输出的压力信号;
记录所述压力信号以及数字病人的反馈,形成切脉记录数据;
根据切脉记录数据进行训练评判,输出评价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根据中医病例库来表达出数字病人的表情、肤色和/或肢体动作;
其中,所述中医病例库构建有以中医病症为导向的表征逻辑。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评判包括:
针对某一中医病症的切脉记录数据,依据一预设考核体系的中医病状表征、切脉要点进行评判,所述切脉要点包含对病症对应的切脉位置以及按压方式与持续时间要素。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字病人的反馈依据所述中医病例库构建的中医病症为导向的表征逻辑而确定。
9.一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具有压力传感器的模拟人体手臂,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桡动脉的腕后部分的下方;
一具有显示和处理功能的电子设备,在电子设备上根据不同的中医病例表征一数字病人,所述数字病人被设置成具有适配于病例的表情、肤色和/或肢体动作;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具有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
存储在存储器中的一个或多个由处理器执行的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包括用于以下操作的指令:
在切诊训练过程中,接收训练用户对所述模拟人体手臂的切脉操作而由所述压力传感器感应到的压力信号;
响应于训练用户在所述模拟人体手臂上的不同部位的重按和轻按切脉,记录在不同时间和不同位置下的压力传感器输出的压力信号;
记录所述压力信号以及数字病人的反馈,形成切脉记录数据;
根据切脉记录数据进行训练评判,输出评价结果。
10.一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具有压力传感器的模拟人体手臂,所述压力传感器位于桡动脉的腕后部分的下方;
一具有显示和处理功能的电子设备,在电子设备上根据不同的中医病例表征一数字病人,所述数字病人被设置成具有适配于病例的表情、肤色和/或肢体动作;
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用于在切诊训练过程中、接收训练用户对所述模拟人体手臂的切脉操作而由所述压力传感器感应到的压力信号的模块;
用于响应于训练用户在所述模拟人体手臂上的不同部位的重按和轻按切脉,记录在不同时间和不同位置下的压力传感器输出的压力信号的模块;
用于记录所述压力信号以及数字病人的反馈,形成切脉记录数据的模块;
用于根据切脉记录数据进行训练评判,输出评价结果的模块。
CN201910503814.XA 2019-06-12 2019-06-12 基于数字病人的中医切诊训练方法与系统 Pending CN1103792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03814.XA CN110379272A (zh) 2019-06-12 2019-06-12 基于数字病人的中医切诊训练方法与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03814.XA CN110379272A (zh) 2019-06-12 2019-06-12 基于数字病人的中医切诊训练方法与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79272A true CN110379272A (zh) 2019-10-25

Family

ID=682501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03814.XA Pending CN110379272A (zh) 2019-06-12 2019-06-12 基于数字病人的中医切诊训练方法与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79272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49757A (zh) * 2020-04-10 2020-07-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远程医疗机器人、控制方法及其充电方法
CN112367424A (zh) * 2020-11-23 2021-02-12 郑州方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手机客户端创新型的用户需求表达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3534A (zh) * 2007-02-16 2007-08-08 天津大学 中医教学用模拟人系统
CN101606840A (zh) * 2009-07-15 2009-12-23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远程脉象交互检测系统
CN103169458A (zh) * 2013-03-12 2013-06-26 邵光震 生物信息采集、智能分析监测与生物信息复现系统
CN103426351A (zh) * 2013-07-11 2013-12-04 牛欣 可远程复现的心动脉应脉诊训练装置及方法
CN103943018A (zh) * 2014-04-03 2014-07-23 天津大学 一种桡动脉脉搏搏动模拟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7369352A (zh) * 2017-09-11 2017-11-21 北京天蔚中医药发展促进中心 智能精准中医技能培训考核系统
CN207676517U (zh) * 2017-04-07 2018-07-31 天津大学 一种中医脉象教学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13534A (zh) * 2007-02-16 2007-08-08 天津大学 中医教学用模拟人系统
CN101606840A (zh) * 2009-07-15 2009-12-23 北京交通大学 一种远程脉象交互检测系统
CN103169458A (zh) * 2013-03-12 2013-06-26 邵光震 生物信息采集、智能分析监测与生物信息复现系统
CN103426351A (zh) * 2013-07-11 2013-12-04 牛欣 可远程复现的心动脉应脉诊训练装置及方法
CN103943018A (zh) * 2014-04-03 2014-07-23 天津大学 一种桡动脉脉搏搏动模拟装置及控制方法
CN207676517U (zh) * 2017-04-07 2018-07-31 天津大学 一种中医脉象教学装置
CN107369352A (zh) * 2017-09-11 2017-11-21 北京天蔚中医药发展促进中心 智能精准中医技能培训考核系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49757A (zh) * 2020-04-10 2020-07-28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远程医疗机器人、控制方法及其充电方法
CN112367424A (zh) * 2020-11-23 2021-02-12 郑州方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手机客户端创新型的用户需求表达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273986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abling patient pseudonymization or anonymization in a telemedicine session subject to the consent of a third party
US11270795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nabling physician-smart virtual conference rooms for use in a telehealth context
US1110102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using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to monitor user characteristics during a telemedicine session
US11410768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mplementing dynamic treatment environments based on patient information
US20220328181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nitoring actual patient treatment progress using sensor data
US20220314075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onitoring actual patient treatment progress using sensor data
US20230060039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using sensors to optimize a user treatment plan in a telemedicine environment
US10438415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ixed reality medical training
CN103732297B (zh) 增强现实活动范围的治疗系统及其操作方法
CN103366323B (zh) 执行用户定制的健康管理的用户终端装置和系统及其方法
CN107491177A (zh) 用于识别旋转体的旋转的方法及用于处理该方法的电子设备
US10698983B2 (en) Wireless earpiece with a medical engine
CN107340862A (zh) 一种基于虚拟现实的犯罪过程分析系统与方法
CN110379272A (zh) 基于数字病人的中医切诊训练方法与系统
CN110415827A (zh) 基于数字病人的中医望诊训练方法、电子设备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00234827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iagnosing and treating disorders
KR20240034094A (ko) 사용자의 일상생활 기능 동작 회복을 위한 생활환경 평가 방법 및 장치
US20180359552A1 (en) Wireless Earpieces with a Memory Coach
Vogiatzaki et al. Maintaining mental wellbeing of elderly at home
KR102377414B1 (ko) 인공지능 기반 개인화 청각 재활 시스템
KR102407457B1 (ko) 인공지능을 이용한 보청기 적합 시스템
Luxton Behavioral and mental health apps.
Schubert et al. Mixed Reality Technology Capabilities for Combat-Casualty Handoff Training
KR102427683B1 (ko) 심폐소생술 교육 장치 및 이것을 포함하는 심폐소생술 교육 시스템
CN111292856A (zh) 交互方法、装置及计算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25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