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68803A - 一种瓦斯吸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瓦斯吸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68803A
CN110368803A CN201910660526.5A CN201910660526A CN110368803A CN 110368803 A CN110368803 A CN 110368803A CN 201910660526 A CN201910660526 A CN 201910660526A CN 110368803 A CN110368803 A CN 11036880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gas absorbent
gas
methane
aqueous solu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60526.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68803B (zh
Inventor
王连聪
梁运涛
刘鹏
薛世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CTEG China Co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Grou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CCTEG China Co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Grou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CTEG China Co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Group Corp filed Critical CCTEG China Coal Technology and Engineering Group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0660526.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6880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688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88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6880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880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46Removing components of defined structure
    • B01D53/72Organic compoun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1D53/48 - B01D53/70, e.g. hydrocarb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34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 B01D53/74General processes for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Apparatus or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 B01D53/84Biological proce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1/00Reactants
    • B01D2251/95Specific microorg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7/00Components to be removed
    • B01D2257/70Organic compound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B01D2257/00 - B01D2257/602
    • B01D2257/702Hydrocarbons
    • B01D2257/7022Aliphatic hydrocarbons
    • B01D2257/7025Methan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2258/00Sources of waste gases
    • B01D2258/06Polluted ai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20Air quality improvement or preservation, e.g. vehicle emission control or emission reduction by using catalytic converter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CCAPTURE, STORAGE, SEQUESTRATION OR DISPOSAL OF GREENHOUSE GASES [GHG]
    • Y02C20/00Capture or disposal of greenhouse gases
    • Y02C20/20Capture or disposal of greenhouse gases of methan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Gas Separation By Absor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瓦斯气体吸收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瓦斯吸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拟薄水铝石30‑70份;水玻璃35‑55份;硫酸铝水溶液130‑150份;氢氧化钠水溶液100‑120份;甲烷氧化菌菌液2‑5份。所述瓦斯吸收剂通过各组分的配比以及甲烷氧化菌液的添加,使得其能够快速去除环境中的瓦斯,降低瓦斯浓度,且避免使用有毒有害组分,减少了对矿工的人身伤害。

Description

一种瓦斯吸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瓦斯气体吸收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瓦斯吸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瓦斯的定义相当广泛,不是单一的某一种物质。包括生活中的天然气和煤矿瓦斯。瓦斯是古代植物在堆积成煤的初期,纤维素和有机质经厌氧菌的作用分解而成。在高温、高压的环境中,在成煤的同时,由于物理和化学作用,继续生成瓦斯。瓦斯是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但有时可以闻到类似苹果的香味,这是由于芳香族的碳氢气体同瓦斯同时涌出的缘故。瓦斯对空气的相对密度是0.554,在标准状态下瓦斯的密度为0.716kg,瓦斯的渗透能力是空气的1.6倍,难溶于水,不助燃也不能维持呼吸,达到一定浓度时,能使人因缺氧而窒息,并能发生燃烧或爆炸。
瓦斯在煤体或围岩中是以游离状态和吸着状态存在的。煤与瓦斯突出是采煤过程中发生的严重自然灾害之一,是煤矿井下采煤过程中发生的一种煤与瓦斯的突然运动,是一种伴有声响和猛烈力能效应的动力现象。它能在很短的时间几秒钟到几分钟内使采掘工作面的煤壁遭到破坏并从煤壁内部突然向采掘空间喷出大量的煤和瓦斯,在煤体中形成某种特殊形状的孔洞,喷出煤和瓦斯时伴随着强大的冲击力能摧毁各种设施破坏通风系统,突出物会造成埋人,破坏设施,突出的瓦斯使人窒息,或引起瓦斯爆炸,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矿井损毁事故。
瓦斯爆炸直接威胁着矿工的生命安全。因此,矿井工作中对瓦斯十分重视,现在采取的对瓦斯处理的安全措施有加强井下通风,煤层注水防治瓦斯,限制井下明火,增加瓦斯检测报警器等方式。但是,通风系统结构复杂,常常会出现通风不畅,进而使井内瓦斯浓度升高的问题;而其它方法只起到了预防作用,而不是对空气中的瓦斯直接处理,并未使空气中的瓦斯浓度降低。
现有技术中,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101224375A,公开了一种吸收瓦斯的吸收剂组合物,含有按质量计的表面活性剂0.1~9%和第二组分0.1~15%;其它成分为水;其中,所述的表面活性剂为司盘80、吐温80、十二烷基硫酸钠、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第二组分为醋酸、次氯酸钠、乙酸钠中的至少一种。该专利文献中,所提供的吸收剂能够快速高效吸收空气中的瓦斯,降低瓦斯浓度,但是,所用表面活性剂均为对人体有毒有害的试剂,仍然存在危害矿工人身健康的隐患。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瓦斯吸收剂使用有毒有害组分、危害矿工人身健康等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瓦斯吸收剂及其制备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瓦斯吸收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拟薄水铝石30-70份;
水玻璃35-55份;
硫酸铝水溶液130-150份;
氢氧化钠水溶液100-120份;
甲烷氧化菌菌液2-5份。
进一步地,还包括卵磷脂10-20份。
进一步地,以二氧化硅的质量计,所述水玻璃的浓度为20-30%;
所述硫酸铝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0-20%;
所述氢氧化钠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60-80%。
进一步地的,所述甲烷氧化菌为甲烷氧化菌I型和/或甲烷氧化菌II型;所述甲烷氧化菌可以通过市售渠道购买得到,也可自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均按照专利文献CN103497921B中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得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瓦斯吸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一部分拟薄水铝石加入到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在30-40℃下搅拌混合均,得混合液A;
将所得混合液A与水玻璃混合,在30-45℃下搅拌2-3h,得混合液B;
将剩余的拟薄水铝石与混合液B、硫酸铝水溶液混合,在55-65℃下搅拌混合20-50分钟,然后升温至93-98℃,静置3-9h,得混合液C;
将混合液C冷却后,调节pH至6-8,然后与甲烷氧化菌菌液混合,即得所述瓦斯吸收剂。
进一步地,还包括加入卵磷脂的步骤,具体为,将混合液C冷却后与卵磷脂、甲烷氧化菌菌液混合,即得所述瓦斯吸收剂。
进一步地,与所述氢氧化钠水溶液混合的拟薄水铝石的重量份数为10-20份。
进一步地,将所得混合液A与水玻璃混合,在32-36℃下搅拌。
进一步地,混合液C的制备过程中,升温至95-98℃,静置6-9h。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方法制备得到的瓦斯吸收剂的应用,将其直接喷洒至含瓦斯的空气中即可。
本发明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发明提供的瓦斯吸收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拟薄水铝石30-70份;水玻璃35-55份;硫酸铝水溶液130-150份;氢氧化钠水溶液100-120份;甲烷氧化菌菌液2-5份。所述瓦斯吸收剂通过各组分的配比以及甲烷氧化菌液的添加,使得其能够快速去除环境中的瓦斯,降低瓦斯浓度,且避免使用有毒有害组分,减少了对矿工的人身伤害。
其中,卵磷脂的使用,能够进一步增加吸收剂对瓦斯气体的吸收能力,增加吸收剂的作用时间,使其长效有效。
2.本发明提供的瓦斯吸收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一部分拟薄水铝石加入到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在30-40℃下搅拌混合均,实现拟薄水铝石的溶解,得混合液A;将所得混合液A与水玻璃混合,在30-45℃下搅拌2-3h,在这一过程中,硅铝之间反应能够得到一些细小的晶粒,得混合液B;将剩余的拟薄水铝石与混合液B、硫酸铝水溶液混合,在55-65℃下搅拌混合20-50分钟,然后升温至93-98℃,静置3-9h,得混合液C,在含有小晶粒混合液B的诱导下,使反应原料中的硅铝进一步反应,晶粒长大,保证吸收剂具有特殊的孔道结构;将混合液C冷却后,调节pH至6-8,然后与甲烷氧化菌菌液混合,即得所述瓦斯吸收剂,调节pH至中性左右,避免对矿工皮肤的伤害。通过该方法制备得到的瓦斯吸收剂,具有特殊的孔道结构,具有0.4nm左右的孔径,适于对瓦斯的吸收,甲烷氧化菌菌液的使用,将其吸附在吸收剂的孔道中,能够持续消耗吸附在孔道中的甲烷,使其长期具有吸附功能。
其中,通过对反应条件的优化限定,能够进一步提高吸收剂对甲烷的吸收能力,吸收效果更好。
具体实施方式
提供下述实施例是为了更好地进一步理解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所述最佳实施方式,不对本发明的内容和保护范围构成限制,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或是将本发明与其他现有技术的特征进行组合而得出的任何与本发明相同或相近似的产品,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实验步骤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常规实验步骤的操作或条件即可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试剂产品。
为了便于数据之间的比较,本发明以下各实施例和对比例中的甲烷氧化菌菌液均通过专利文献CN103497921B中实施例1提供的方法制备得到。具体为:
取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场10年龄的矿化垃圾原料,除杂过筛后得到粒径为0.5mm~4cm的细料,含水率为26.5wt%。将所述矿化垃圾装入血清瓶,通入体积比为1:1的CH4和O2的混合气体于37℃驯化7d,此时,矿化垃圾的甲烷氧化率达到56.1%,停止培养。
将取自上海老港生活垃圾填埋场的10年龄渗滤液加入所述矿化垃圾中得到混合液,配比为1g矿化垃圾:100mL渗滤液,混合液的pH值为7.5;将混合液装入血清瓶,通入体积比为1:1的CH4和O2的混合气体后密封,于35℃条件下摇床培养。培养3d,此时,混合液的菌体浓度OD600达到0.79,停止培养,得到甲烷氧化菌菌液。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瓦斯吸收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拟薄水铝石30g;
水玻璃(以二氧化硅的质量计,所述水玻璃的浓度为20%)55g;
硫酸铝水溶液(20%)130g;
氢氧化钠水溶液(60%)120g;
甲烷氧化菌菌液2g。
所述瓦斯吸收剂的制备方法为:
将10g的拟薄水铝石加入到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在40℃下搅拌混合均,得混合液A;
将所得混合液A与水玻璃混合,在30℃下搅拌3h,得混合液B;
将剩余的拟薄水铝石与混合液B、硫酸铝水溶液混合,在55℃下搅拌混合50分钟,然后升温至93℃,静置9h,得混合液C;
将混合液C冷却后,用5wt%的磷酸调节pH至6,然后与甲烷氧化菌菌液混合,即得所述瓦斯吸收剂。
将所得瓦斯吸收剂过滤、干燥后,进行测试,测得平均孔径为0.40nm。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瓦斯吸收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拟薄水铝石70g;
水玻璃(以二氧化硅的质量计,所述水玻璃的浓度为30%)35g;
硫酸铝水溶液(10%)150g;
氢氧化钠水溶液(80%)100g;
甲烷氧化菌菌液5g。
所述瓦斯吸收剂的制备方法为:
将20g的拟薄水铝石加入到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在30℃下搅拌混合均,得混合液A;
将所得混合液A与水玻璃混合,在45℃下搅拌2h,得混合液B;
将剩余的拟薄水铝石与混合液B、硫酸铝水溶液混合,在65℃下搅拌混合20分钟,然后升温至98℃,静置3h,得混合液C;
将混合液C冷却后,用5wt%的磷酸调节pH至8,然后与甲烷氧化菌菌液混合,即得所述瓦斯吸收剂。
将所得瓦斯吸收剂过滤、干燥后,进行测试,测得平均孔径为0.41nm。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瓦斯吸收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拟薄水铝石55g;
水玻璃(以二氧化硅的质量计,所述水玻璃的浓度为26%)43g;
硫酸铝水溶液(17%)148g;
氢氧化钠水溶液(70%)110g;
甲烷氧化菌菌液3.5g。
所述瓦斯吸收剂的制备方法为:
将13g的拟薄水铝石加入到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在35℃下搅拌混合均,得混合液A;
将所得混合液A与水玻璃混合,在40℃下搅拌2.5h,得混合液B;
将剩余的拟薄水铝石与混合液B、硫酸铝水溶液混合,在60℃下搅拌混合35分钟,然后升温至97℃,静置7h,得混合液C;
将混合液C冷却后,用5wt%的磷酸调节pH至7,然后与甲烷氧化菌菌液混合,即得所述瓦斯吸收剂。
将所得瓦斯吸收剂过滤、干燥后,进行测试,测得平均孔径为0.40nm。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瓦斯吸收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拟薄水铝石55g;
水玻璃(以二氧化硅的质量计,所述水玻璃的浓度为26%)43g;
硫酸铝水溶液(17%)148g;
氢氧化钠水溶液(70%)110g;
甲烷氧化菌菌液3.5g;
卵磷脂18g。
所述瓦斯吸收剂的制备方法为:
将13g的拟薄水铝石加入到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在34℃下搅拌混合均,得混合液A;
将所得混合液A与水玻璃混合,在40℃下搅拌2.5h,得混合液B;
将剩余的拟薄水铝石与混合液B、硫酸铝水溶液混合,在60℃下搅拌混合35分钟,然后升温至96℃,静置8h,得混合液C;
将混合液C冷却后,用5wt%的磷酸调节pH至7,然后与卵磷脂、甲烷氧化菌菌液混合,即得所述瓦斯吸收剂。
将所得瓦斯吸收剂过滤、干燥后,进行测试,测得平均孔径为0.39nm。
实施例5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瓦斯吸收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拟薄水铝石55g;
水玻璃(以二氧化硅的质量计,所述水玻璃的浓度为26%)43g;
硫酸铝水溶液(17%)148g;
氢氧化钠水溶液(70%)110g;
甲烷氧化菌菌液3.5g;
卵磷脂20g。
所述瓦斯吸收剂的制备方法为:
将13g的拟薄水铝石加入到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在32℃下搅拌混合均,得混合液A;
将所得混合液A与水玻璃混合,在40℃下搅拌2.5h,得混合液B;
将剩余的拟薄水铝石与混合液B、硫酸铝水溶液混合,在60℃下搅拌混合35分钟,然后升温至98℃,静置6h,得混合液C;
将混合液C冷却后,用5wt%的磷酸调节pH至7,然后与卵磷脂、甲烷氧化菌菌液混合,即得所述瓦斯吸收剂。
将所得瓦斯吸收剂过滤、干燥后,进行测试,测得平均孔径为0.42nm。
实施例6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瓦斯吸收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拟薄水铝石55g;
水玻璃(以二氧化硅的质量计,所述水玻璃的浓度为26%)43g;
硫酸铝水溶液(17%)148g;
氢氧化钠水溶液(70%)110g;
甲烷氧化菌菌液3.5g;
卵磷脂10g。
所述瓦斯吸收剂的制备方法为:
将13g的拟薄水铝石加入到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在36℃下搅拌混合均,得混合液A;
将所得混合液A与水玻璃混合,在40℃下搅拌2.5h,得混合液B;
将剩余的拟薄水铝石与混合液B、硫酸铝水溶液混合,在60℃下搅拌混合35分钟,然后升温至95℃,静置9h,得混合液C;
将混合液C冷却后,用5wt%的磷酸调节pH至7,然后与卵磷脂、甲烷氧化菌菌液混合,即得所述瓦斯吸收剂。
将所得瓦斯吸收剂过滤、干燥后,进行测试,测得平均孔径为0.41nm。
对比例1
中国专利文献CN101224375A,实施例六中提供的瓦斯吸收剂组合物制备时,其中所用的表面活性剂可选用吐温80,其质量分数为1%,无机盐选用乙酸钠,其质量分数为15%,其它成分为水。当无机盐选用乙酸钠时,其使用量达到15%时,与1%的吐温80复配成吸收剂溶液。
实验例
将本发明实施例1-6和对比例1提供的瓦斯吸收剂分别喷洒至75立方米(5×5×3)的密闭空间中,其中,密闭空间中甲烷气体的浓度为70%,喷洒量为500g。测试喷洒后不同时间段密闭空间中甲烷气体的浓度变化。具体结果见表1:
表1
喷洒3min后,% 喷洒1h后,%
实施例1 13.8 4.6
实施例2 12.9 4.3
实施例3 13.4 4.1
实施例4 10.7 3.7
实施例5 11.6 3.9
实施例6 12.1 3.8
对比例1 20.4 11.4
从表中数据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吸收剂对甲烷(瓦斯的主要组成)气体的吸收效果明显优于对比例,本发明的吸收剂,喷洒1h后即可使环境中的甲烷浓度降低至爆炸极限值以下,安全有效。且通过实施例3和4的对比可知,添加卵磷脂后的吸收效果更优。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Claims (10)

1.一种瓦斯吸收剂,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
拟薄水铝石30-70份;
水玻璃35-55份;
硫酸铝水溶液130-150份;
氢氧化钠水溶液100-120份;
甲烷氧化菌菌液2-5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瓦斯吸收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卵磷脂10-20份。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瓦斯吸收剂,其特征在于,以二氧化硅的质量计,所述水玻璃的浓度为20-30%;
所述硫酸铝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10-20%;
所述氢氧化钠水溶液的质量浓度为60-8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瓦斯吸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甲烷氧化菌为甲烷氧化菌I型和/或甲烷氧化菌II型。
5.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的瓦斯吸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一部分拟薄水铝石加入到氢氧化钠水溶液中,在30-40℃下搅拌混合均,得混合液A;
将所得混合液A与水玻璃混合,在30-45℃下搅拌2-3h,得混合液B;
将剩余的拟薄水铝石与混合液B、硫酸铝水溶液混合,在55-65℃下搅拌混合20-50分钟,然后升温至93-98℃,静置3-9h,得混合液C;
将混合液C冷却后,调节pH至6-8,然后与甲烷氧化菌菌液混合,即得所述瓦斯吸收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瓦斯吸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入卵磷脂的步骤,具体为,将混合液C冷却后与卵磷脂、甲烷氧化菌菌液混合,即得所述瓦斯吸收剂。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瓦斯吸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与所述氢氧化钠水溶液混合的拟薄水铝石的重量份数为10-20份。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瓦斯吸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得混合液A与水玻璃混合,在32-36℃下搅拌。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瓦斯吸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混合液C的制备过程中,升温至95-98℃,静置6-9h。
10.一种权利要求5-9任一项方法制备得到的瓦斯吸收剂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将其直接喷洒至含瓦斯的空气中即可。
CN201910660526.5A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瓦斯吸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1036880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60526.5A CN110368803B (zh)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瓦斯吸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60526.5A CN110368803B (zh)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瓦斯吸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68803A true CN110368803A (zh) 2019-10-25
CN110368803B CN110368803B (zh) 2021-10-22

Family

ID=682547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60526.5A Active CN110368803B (zh)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瓦斯吸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68803B (zh)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00042032A (ko) * 1998-12-24 2000-07-15 이구택 제올라이트를 이용한 메탄가스 제거방법
CN1952468A (zh) * 2006-11-16 2007-04-25 中山大学 一种水合-吸附结合的天然气储存方法
CN101732947A (zh) * 2010-01-13 2010-06-16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低浓度瓦斯安全吸附富集的方法
US20110126709A1 (en) * 2009-12-02 2011-06-02 Uop Llc Use of calcium exchanged x-type zeolite for improvement of refinery off-gas 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
CN103449470A (zh) * 2012-06-01 2013-12-1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稳定性小晶粒NaY分子筛
CN103933931A (zh) * 2014-04-09 2014-07-23 同济大学 一种用于低压甲烷吸附的层状分子筛吸附剂及制备方法
CN107088348A (zh) * 2017-05-27 2017-08-25 常州大学 一种降低甲烷浓度的吸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366824A (zh) * 2016-05-11 2017-11-2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天然气的吸附储存罐
CN107512728A (zh) * 2017-07-03 2017-12-26 深圳大学 插卡结构多级孔fau型沸石分子筛的制备方法
CN108977245A (zh) * 2018-07-11 2018-12-11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矿井采空区瓦斯的好氧与厌氧微生物联合治理系统和方法
CN109205636A (zh) * 2017-06-29 2019-01-1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Y/sapo-34/zsm-11/asa多级孔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519933B (zh) * 2016-06-21 2019-10-1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Y/eu-1/sba-15/asa/mof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00042032A (ko) * 1998-12-24 2000-07-15 이구택 제올라이트를 이용한 메탄가스 제거방법
CN1952468A (zh) * 2006-11-16 2007-04-25 中山大学 一种水合-吸附结合的天然气储存方法
US20110126709A1 (en) * 2009-12-02 2011-06-02 Uop Llc Use of calcium exchanged x-type zeolite for improvement of refinery off-gas 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
CN101732947A (zh) * 2010-01-13 2010-06-16 北京科技大学 一种低浓度瓦斯安全吸附富集的方法
CN103449470A (zh) * 2012-06-01 2013-12-18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稳定性小晶粒NaY分子筛
CN103933931A (zh) * 2014-04-09 2014-07-23 同济大学 一种用于低压甲烷吸附的层状分子筛吸附剂及制备方法
CN107366824A (zh) * 2016-05-11 2017-11-21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天然气的吸附储存罐
CN107519933B (zh) * 2016-06-21 2019-10-1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Y/eu-1/sba-15/asa/mof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88348A (zh) * 2017-05-27 2017-08-25 常州大学 一种降低甲烷浓度的吸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05636A (zh) * 2017-06-29 2019-01-15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Y/sapo-34/zsm-11/asa多级孔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7512728A (zh) * 2017-07-03 2017-12-26 深圳大学 插卡结构多级孔fau型沸石分子筛的制备方法
CN108977245A (zh) * 2018-07-11 2018-12-11 太原理工大学 一种矿井采空区瓦斯的好氧与厌氧微生物联合治理系统和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68803B (zh) 2021-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47226C (zh) 防治煤炭自燃的高倍阻化泡沫及其发生装置
CN102614615A (zh) 一种用于煤矿井下的复合体泡沫灭火剂
CN102296947A (zh) 一种油田用速溶型微量元素示踪剂及制备方法
CN102604539B (zh) 一种释放远红外和负离子的内墙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93119A (zh) 一种高效甲醛祛除剂及制备方法
CN108421196A (zh) 一种三相泡沫灭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7089838A (zh) 一种以二氧化碳为发泡气体的硫铝酸盐水泥泡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16401A (zh) 一种负氧离子功能涂层、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7035398A (zh) 一种防治低阶煤自燃的物理‑化学复合阻化剂及其制备和使用方法
CN111121048B (zh) 一种垃圾焚烧中二噁英高效控制方法
Liang et al. Preparation and fire extinguishing mechanism of novel fire extinguishing powder based on recyclable struvite
CN110368803A (zh) 一种瓦斯吸收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RU2504414C1 (ru) Способ тушения пожара
CN104014232A (zh) 利用尿素联产制备技术进行烟气脱硫脱硝的方法
CN101851442A (zh) 可吸收、掩埋空气中二氧化碳的耐水内、外墙腻子
CN107793125A (zh) 一种用于室内气体污染的建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7935439A (zh) 一种泡沫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2516131B (zh) 一种食品级改性发泡剂偶氮二甲酰胺的合成方法
CN105194832A (zh) 一种空气净化纳米湿巾
CN114042283A (zh) 一种新型高分子水系灭火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362686B (zh) 一种富集降解苯系物有机废水的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1805619B (zh) 一种氮-磷阻燃剂的制备方法
CN103437808A (zh) 一种煤矿瓦斯速溶消除液的组配方法及使用方法
CN108704458A (zh) 高效空气净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290340B (zh) 垃圾除臭净化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垃圾除臭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