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68206A - Ct方舱减震控制系统 - Google Patents

Ct方舱减震控制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68206A
CN110368206A CN201910861189.6A CN201910861189A CN110368206A CN 110368206 A CN110368206 A CN 110368206A CN 201910861189 A CN201910861189 A CN 201910861189A CN 110368206 A CN110368206 A CN 1103682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er
support
cabin
vehicle
st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86118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68206B (zh
Inventor
周欣
娄昕
吴婷婷
周培
马林
杨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Lianying Medical High Tech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Lianying Medical High Tech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Lianying Medical High Tech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Lianying Medical High Tech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86118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682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682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82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682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82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2Arrangements for diagnosis sequentially in different planes; Stereoscopic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03Computed tomography [CT]
    • A61B6/032Trans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C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3/00Ambulance aspects of vehicles; Vehicles with special provisions for transporting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r their personal conveyances, e.g. for facilitating access of, or for loading, wheelchairs
    • A61G3/001Vehicles provided with medical equipment to perform operations or examin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16F15/023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fluid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5/00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in systems; Means or arrangements for avoiding or reducing out-of-balance forces, e.g. due to motion
    • F16F15/02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 F16F15/04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non-rotating, e.g. reciprocating systems; Suppression of vibrations of rotating systems by use of members not moving with the rotating systems using elastic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2203/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 A61G2203/1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control means, e.g. for adjustment or steer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GTRANSPORT, PERSONAL CONVEYANCES, OR ACCOMMOD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TIENTS OR DISABLED PERSONS; OPERATING TABLES OR CHAIRS; CHAIRS FOR DENTISTRY; FUNERAL DEVICES
    • A61G2203/0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 A61G2203/70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with special adaptations, e.g. for safety or comfort
    • A61G2203/72General characteristics of devices with special adaptations, e.g. for safety or comfort for collision prevention
    • A61G2203/723Impact absorbing means, e.g. bumpers or airba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Vehicle Body Suspensio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T方舱减震控制系统,该CT方舱减震控制系统包括舱体、支撑架、CT设备、控制装置和设置在支撑架和舱体之间的支撑装置,CT设备的扫描机架和检查床均通过支撑架与舱体连接,支撑架和舱体之间设置有减震器,控制装置根据运输车辆的运行状态控制支撑装置降落或升起,以使减震器处于负载状态或卸载状态,当运输车辆启动时,控制支撑装置降落,使减震器处于负载状态;当运输车辆熄火停驻时,控制支撑装置升起,使减震器处于卸载状态。上述的CT方舱减震控制系统能够提高CT方舱的减震器负载/卸载工作状态切换的调节效率高和调节精度。

Description

CT方舱减震控制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野外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CT方舱减震控制系统、方法、装置及车载CT系统。
背景技术
野战方舱医院具有快速机动的特点,在各种自然灾害的应急救治中应用广泛。医疗方舱是野战方舱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医疗方舱根据医疗功能可分为手术方舱、急救方舱、X射线检查方舱、卫生器材灭菌方舱等。近年来,为提高救援现场对外伤诊断的准确性,CT方舱应用越来越广泛。
中国专利申请号201310289256.4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野外环境的带有减震系统的车载方舱,该车载方舱中,CT装置的扫描机架通过金属减震器可分离地固定于方舱底板上,扫描机架上还设置有平衡调节器,运输状态时,平衡调节器与方舱底板分离,金属减震器处于负载状态;运行状态时,扫描机架与方舱底板通过平衡调节器刚性连接,金属减震器处于卸载状态。该车载方舱在运输过程中,金属减震器处于负载状态,能够避免CT装置由于运输过程中颠簸震动发生损坏;当到达目的地后,扫描机架与方舱底板通过平衡调节器刚性连接,金属减震器处于卸载状态,又能够确保CT装置在扫描过程中安装稳定可靠,不会发生震动,保证扫描成像质量。然而,上述车载方舱的平衡调节器与舱体和CT设备均螺纹连接,并通过紧固件锁紧,金属减震器负载/卸载工作状态切换需要人工旋起或旋落平衡调节器,人工操作复杂,调节效率低,影响医疗救援时效;并且,人工调节误差大,无法保证每个平衡调节器的旋起或旋落高度都完全一致,调节精度低,影响CT设备的安装稳定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CT方舱减震控制系统、方法、装置及车载CT系统,以克服现有技术中CT方舱存在的减震器负载/卸载工作状态切换调节效率低且操作误差大的技术问题。
为达此目的,一方面,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CT方舱减震控制系统,包括:舱体、支撑架和CT设备,CT设备的扫描机架和检查床均通过支撑架与舱体连接,支撑架和舱体之间设置有减震器,CT方舱减震控制系统还包括:
状态提示装置,用于提示所述减震器的状态;
支撑装置,设置在支撑架和舱体之间,支撑装置包括支撑部,支撑部沿第一方向运动顶升支撑架,支撑部沿第二方向运动与支撑架分离;
控制装置,用于根据运输车辆的运行状态控制支撑部沿第一方向或第二方向运动,以使减震器处于卸载状态或负载状态,控制装置包括:
车辆启动状态监测单元,用于检测运输车辆是否启动;
处理器,分别与所述状态提示装置、车辆启动状态监测单元和支撑装置连接,用于当运输车辆启动时,控制支撑部沿第二方向运动以使减震器处于负载状态;当运输车辆熄火停驻时或者处于扫描使用时,控制支撑部沿第一方向运动以使减震器处于卸载状态;并且,根据支撑部的运动,控制所述状态提示装置提示减震器的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装置还包括:
车辆运动状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运输车辆的运动状态,获取车辆的震动参数;
处理器还与车辆运动状态检测单元和减震器连接,用于根据震动参数,调节减震器的阻尼。具体地,当震动参数大于预设震动参数时,减小减震器的阻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舱体上还设置有多个支撑脚,支撑脚具有收起状态和展开状态,处于展开状态时支撑脚伸展开与地面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舱体上还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分别与处理器和支撑脚连接,驱动装置根据处理器发送的控制指令控制支撑脚收起或展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驱动装置为气缸、液压缸或电机中的任意一种。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状态提示装置包括设置于所述运输车辆的驾驶室中的显示面板或语音提示装置,通过显示文字或者图案或播报语音,提示所述减震器的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装置还包括CT设备运行监测单元,用于监测所述CT设备的运行状态;处理器还与当所述CT设备运行监测单元连接,根据CT设备的运行状态,控制所述状态提示装置提示当前CT设备的运行状态。
在一种例子中,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当检测到所述减震器的状态为卸载状态时,使所述运输车辆的启动信号禁用并直到接收到复位信号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CT方舱减震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运输车辆是否启动;当运输车辆启动时,控制支撑装置的支撑部沿第二方向运动,使减震器处于负载状态;当运输车辆熄火停驻或者处于扫描使用时,控制支撑装置的支撑部沿第一方向运动,使减震器处于卸载状态。
根据当前减震器的负载或者卸载状态,控制状态提示装置提示所述减震器的对应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运输车辆启动时,控制支撑装置的支撑部沿第二方向运动,使减震器处于负载状态的步骤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车辆的运动状态,获取运输车辆的震动参数;
根据所述震动参数,调节减震器的阻尼。在一种例子中,当震动参数大于预设震动参数时,减小减震器的阻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震动参数包括震动幅值和/或震动频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运输车辆熄火停驻时或处于扫描使用时,控制支撑装置的支撑部沿第一方向运动,使减震器处于卸载状态的步骤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
控制支撑脚伸展,支撑脚与地面抵接,支撑舱体;
当运输车辆移出舱体下方后,控制支撑脚收缩,使舱体降落到地面。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状态提示装置通过显示文字或者图案或语音的方式提示。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当CT设备的运行时,控制所述状态提示装置提示当前的CT设备运行状态。
又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CT方舱减震控制装置,包括:
车辆启动状态监测单元,用于检测运输车辆是否启动;
处理器,用于当运输车辆启动时,控制支撑装置的支撑部沿第二方向运动,使减震器处于负载状态;并且,当运输车辆熄火停驻时或者处于扫描使用时,控制支撑装置的支撑部沿第一方向运动,使减震器处于卸载状态。
再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载CT系统,包括:运输车辆、舱体、支撑架和CT设备,CT设备的扫描机架和检查床均通过支撑架与舱体连接,支撑架和舱体之间设置有减震器,车载CT系统还包括:
支撑装置,设置在支撑架和舱体之间,支撑装置包括可运动的支撑部,支撑部沿第一方向运动顶升支撑架,支撑部沿第二方向运动与支撑架分离;
控制装置,用于根据运输车辆的运行状态控制支撑部的运动,以使减震器处于负载状态或卸载状态,控制装置包括:
车辆启动状态监测单元,用于检测运输车辆是否启动;
处理器,分别与车辆启动状态监测单元和支撑装置连接,用于当运输车辆启动时,控制支撑部沿第二方向运动以使减震器处于负载状态;并且,当运输车辆熄火停驻时或者处于扫描使用时,控制支撑部沿第一方向运动以使减震器处于卸载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运输车辆被配置为能够为CT设备供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舱体的尾部配置有舱门,舱门与舱体通过舱体的尾部下端的铰链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车载CT系统还包括水平角度检测单元,水平角度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车载CT系统与水平面间的角度,并将检测到的角度信息传送至处理器,处理器根据角度信息调整各个支撑装置的支撑部的支撑高度。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控制装置还包括:
车辆运动状态检测单元,用于检测运输车辆的运动状态,获取车辆的震动参数;
处理器还与车辆运动状态检测单元和减震器连接,用于根据震动参数调节减震器的阻尼。例如,当震动参数大于预设震动参数时,减小减震器的阻尼。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舱体上还设置有多个支撑脚,支撑脚具有收起状态和展开状态,处于展开状态时支撑脚伸展开与地面抵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舱体上还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分别与处理器和支撑脚连接,驱动装置根据处理器发送的控制指令控制支撑脚收起或展开。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驱动装置为气缸、液压缸和电机中的任意一种。
上述的CT方舱减震控制系统,在支撑架和舱体之间设置支撑装置,控制装置根据运输车辆的运行状态控制支撑装置的支撑部的运动,例如,控制支撑部的降落或升起,以使减震器处于负载状态或卸载状态,当运输车辆启动时,控制支撑装置的支撑部沿第二方向运动(例如降落),使减震器处于负载状态;当运输车辆熄火停驻时或者处于扫描使用时,控制支撑装置的支撑部沿第一方向运动(例如升起),使减震器处于卸载状态。上述的CT方舱减震控制系统能够根据运输车辆的运行状态自动调整支撑装置,使减震器处于负载状态或卸载状态,CT方舱的减震器负载/卸载工作状态切换的调节操作简单方便,调节效率高,且调节精度高,有利于提高医疗救援时效,且能够确保CT设备安装稳定可靠。上述的CT方舱减震控制方法及装置能够提高CT方舱的减震器负载/卸载工作状态切换的调节效率和调节精度。上述的CT方舱减震控制系统的状态提示装置能够提示用户减震器的状态,便于用户随时掌握当前CT设备是否处于减震保护之下,同时状态提示装置能够提示用户当前CT设备的运行状态,使驾驶室的驾驶员了解CT设备的当前运行状态,以避免在CT设备执行扫描时启动运输车辆。
上述车载CT系统的运输车辆被配置为可为CT设备供电,以便于在野外环境下使用。车载CT系统还配置有水平角度检测单元,能够检测车载CT系统与水平面间的角度并将检测到的角度信息传送至处理器,处理器根据角度信息调整各个支撑装置的支撑部的支撑高度,以使CT设备保持水平。另外,舱门与舱体通过舱体的尾部下端的铰链连接,舱门的开启方式为,舱门以舱体的尾部下端的铰链为轴旋转开启,舱门上端落下至地面,开启的舱门在舱体与地面之间形成连接斜坡,能够方便在野外环境下人员进出舱体。
附图说明
图1是一个实施例中车载CT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个实施例中控制装置的结构原理图;
图3是另一个实施例中车载CT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又一个实施例中车载CT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另一个实施例中控制装置的结构原理图;
图6是又一个实施例中控制装置的结构原理图。
图中:
10-舱体,20-支撑架,30-CT设备,40-减震器,50-支撑装置,60-运输车辆,61-状态提示装置,80-舱门,31-扫描机架,32-检查床,51-固定部,52-支撑部,71-车辆启动状态监测单元,72-处理器,73-车辆运动状态检测单元,74-水平角度检测单元,75-CT设备运行监测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请参阅图1、图2,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载CT系统,其包括CT方舱减震控制系统和运输车辆60,CT方舱减震控制系统能够根据运输车辆60的运行状态调整舱体10与运输车辆60减震连接或刚性连接,运输车辆60内设置有状态提示装置,用于提示当前工作状态。
如图1所示,一实施例的CT方舱减震控制系统包括:舱体10、支撑架20、CT设备30、减震器40、支撑装置50、状态提示装置61(图中未示出)和控制装置(图中未示出)。CT设备30的扫描机架31和检查床32均通过支撑架20与舱体10连接,支撑架20和舱体10之间设置有减震器40,支撑装置50设置在支撑架20和舱体10之间,支撑装置50包括可运动的支撑部,支撑部沿第一方向运动(例如,升起)顶升支撑架20,支撑部沿第二方向运动(例如,降落)与支撑架20分离;控制装置用于根据运输车辆60的运行状态控制支撑装置50运动(例如,降落或升起),以使减震器40处于负载状态或卸载状态;状态提示装置61设置于运输车辆60内,例如设置于运输车辆60的驾驶室中,用于提示减震器的当前状态。如图2所示,控制装置包括:车辆启动状态监测单元71和处理器72。车辆启动状态监测单元71用于检测运输车辆60是否启动;处理器72分别与车辆启动状态监测单元71和支撑装置50连接,用于当运输车辆60启动时,控制支撑部52沿第二方向运动(例如,降落)以使减震器40处于负载状态;当运输车辆60熄火停驻时或者处于扫描使用时,控制支撑部52沿第一方向运动(例如,升起)以使减震器40处于卸载状态;并且,根据支撑部的运动(例如,降落或升起),控制所述状态提示装置提示减震器的状态(易言之,支撑装置的减震状态)。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前述第一方向运动和第二方向运动的运动形式是不受限制的,比如圆周转动或者枢转等,下文第一方向运动为支撑部的降落,第二方向运动为支撑部的升起进行叙述。
具体地,支撑装置50包括固定部51和支撑部52,固定部51设置在舱体10上,支撑部52与固定部51可伸缩式连接,支撑部52能够升起与支撑架20抵接,支撑部52收缩降落后与支撑架20分离,在一个实施例中,支撑装置50可以但不局限于为电动千斤顶。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减震器40可以但不局限于为空气减震器。进一步地,在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状态提示装置61包括设置于所述运输车辆60驾驶室中的显示面板或语音提示装置,通过显示文字或者图案或播报语音,提示减震器的状态(易言之,所述支撑装置的减震状态)。
上述的CT方舱减震控制系统根据运输车辆60的运行状态自动进行减震器40的负载/卸载工作状态切换,减震器40处于卸载状态时,减震器40的阻尼最大,此时,支撑架20完全由支撑装置50支撑,减震器40的阻尼不可变;减震器40处于负载状态时,支撑装置50与支撑架20分离设置,支撑架20完全由减震器40支撑,减震器40的阻尼可调。以下以初始状态为减震器40处于卸载状态为例对上述的CT方舱减震控制系统进行减震器40的负载/卸载工作状态切换的过程进行具体说明。具体地,车辆启动状态监测单元71检测运输车辆60的是否启动,当检测到运输车辆60启动时车辆启动状态监测单元71发送启动信号至处理器72,处理器72接收到启动信号后控制支撑部52收缩,支撑部52向下降落,支撑架20和设置在支撑架20上的扫描机架31和检查床32一同向下运动,减震器40逐渐恢复阻尼状态,减震器40与支撑装置50共同支撑支撑架20,支撑部52继续下降与支撑架20分离(如图1所示),此时,支撑架20完全由减震器40支撑,减震器40完全恢复阻尼状态,减震器40进入负载状态,在运输过程中调整阻尼以保护扫描机架31和检查床32不会因震动发生损坏。进一步地,当达到目的地,运输车辆60熄火驻车后,车辆启动状态监测单元71发送驻车信号至处理器72,处理器72接收到驻车信号后控制支撑部52升起,支撑部52上升与支撑架20接触后继续上升,直到减震器40完全释放,处理器控制支撑部52停止上升,此时,减震器40处于卸载状态,支撑架20和设置在支撑架20上的扫描机架31和检查床32完全由支撑装置支撑,支撑架20与舱体10刚性连接,扫描机架31和检查床32稳定固定在舱体10上,能够保证扫描成像质量。
上述的CT方舱减震控制系统能够根据运输车辆60的运行状态自动调整支撑装置50,使减震器40处于负载状态或卸载状态,CT方舱的减震器40负载/卸载工作状态切换的调节操作简单方便,调节效率高,且调节精度高,有利于提高医疗救援时效,且能够确保CT设备30安装稳定可靠。
上述的车载CT系统能够提高CT方舱的减震器负载/卸载工作状态切换的调节效率和调节精度。
可以理解,运输车辆60熄火驻车只是其中一种情形,申请人认为只要是CT处于扫描使用状态时,减震器40都应当处于卸载状态,该使用状态不限于正在使用状态,还包括使用前的CT使用准备状态,比如开机、预热等阶段,还包括使用后的一小段时间,这样对于CT系统是有利的。此外,减震器处于卸载状态或者CT处于扫描使用状态的信息能够通知到驾驶舱内的驾驶员是有利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装置还包括车辆运动状态检测单元73,车辆运动状态检测单元73用于检测运输车辆60的运动状态,获取运输车辆60的震动参数;处理器72分别与车辆运动状态检测单元73和减震器连接,根据震动参数,可以调节减震器的阻尼,例如,当震动参数大于预设震动参数时,处理器72控制减震器40减小减震器的阻尼。本实施例中,控制装置还通过检测车辆的运动状态控制减震器40的阻尼,能够减震器40快速准确调整阻尼,提高减震器40的减震调节速度和调节精度,在保护CT设备30的同时还可以实现运输过程中执行CT扫描操作。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震动参数包括震动幅值或震动频率,当震动幅值大于预设震动幅值阈值或震动频率大于预设震动频率阈值时,车辆颠簸较大,此时处理器72控制减震器40减小阻尼增强缓震效果。进一步地,当震动幅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震动幅值阈值或震动频率小于或等于预设震动频率阈值,车辆行驶平稳,处理器72控制减震器40增大阻尼。上述实施例中,根据震动幅值或震动频率判断车辆的运行状态,在其它实施例中,还可以同时参考震动幅值和震动频率进行综合判断确定车辆的运行状态,上述实施例并不做具体限定。
在一个实施例中,舱体10上还设置有多个支撑脚,支撑脚具有收起状态和展开状态,处于展开状态时支撑脚伸展开与地面抵接。具体地,支撑脚一端固定在舱体10上,另一端能够向舱体侧面倾斜延伸以与地面抵接支撑舱体10,当运输到达目的地减震器40处于卸载状态后,将支撑脚展开与地面接触支撑舱体10可以使舱体10直接支撑在地面上,舱体10不再由运输车辆60支撑,可以避免运输车辆60停驻后发生车体晃动影响CT设备30,进一步提高CT设备30的安装稳定性。进一步地,支撑脚支撑舱体10后运输车辆60可从舱体10下方移出,运输车辆60移出后,收缩支撑脚就可以将舱体10降落放置到地面上,从而无需人工搬运舱体10,方便舱体落地安放操作,支撑脚收缩后固定在舱体10上,不占用安装空间。具体地,为保证支撑稳定,支撑脚的数量不少于四个,至少四个支撑脚沿周向等间距分布。
在一个实施例中,舱体10上还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分别与处理器72和支撑脚连接,驱动装置根据处理器72发送的控制指令控制支撑脚收起或展开。具体地,驱动装置为气缸、液压缸和电机中的任意一种,驱动装置的数量和支撑脚的数量相同,处理器72控制多个驱动装置同步运行,以确保各个支撑脚同步展开或收缩。本实施例中,通过驱动装置为支撑脚提供伸缩驱动力,可实现支撑脚伸缩自动控制,能够提高CT方舱的安放效率,且操作精度高。
上述的CT方舱减震控制系统中的扫描支架31和检查床32均通过支撑架20与舱体10连接,如图1所示,上述实施例中,扫描支架31和检查床32共用一个支撑架20,扫描支架31和检查床32共用一组减震器40及一组支撑装置50,有利于节约设备成本。但是,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扫描支架31和检查床32也可以分别通过两个支撑架20单独与舱体10连接(如图3所示),上述实施例并不做具体限定。具体地,在一个实施例中,为保证减震效果并保证支撑稳定可靠,减震器40的数量和支撑装置50的数量均不少于四个。
在一个实施例中,运输车辆60被配置为能够为CT设备30供电。具体的,运输车辆60配置有发电设备,发电设备通过燃烧车辆的燃料产生电能,发电设备可以但不局限为发电机。在一个实施例中,发电机产生的电能可直接为CT设备提供电源。在另一实施例中,舱体10中还配置有储能装置,储能装置与发电设备连接,储能装置可以是电池,发电设备为储能装置提供电能,储能装置储存电能为CT设备30提供电源。
在一个实施例中,发电设备通过燃烧车辆的燃料产生电能供给CT设备执行扫描时,将支撑脚展开与地面接触以支撑舱体10,从而可以使舱体10直接支撑在地面上,舱体10不再由运输车辆60支撑,能够进一步提高CT设备30的稳定性,避免发电设备产生的机械振动影响CT扫描而导致扫描得到的图像出现伪影。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舱体10的尾部配置有舱门80,舱门80与舱体10通过舱体10的尾部下端的铰链连接。舱门80的开启方式为,舱门80以舱体10的尾部下端的铰链为轴旋转开启,舱门80上端落下至地面,开启的舱门80在舱体10与地面之间形成连接斜坡,能够方便在野外环境下人员进出舱体10。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装置还包括水平角度检测单元74,水平角度检测单元74用于检测车载CT系统与水平面间的角度,并将检测到的角度信息传送至处理器72,处理器72根据角度信息调整各个支撑装置50的支撑部的支撑高度。在一个实施例中,水平角度检测单元74可以是陀螺仪或水平仪。具体地,水平角度检测单元74可以安装于舱体10上,也可以安装于CT设备30上。在车辆停驻时,处理器72根据水平角度检测单元74检测到的角度信息控制各个支撑装置20的支撑部的支撑高度,可以使CT设备30的安装平面保持水平,确保CT扫描生成的图像质量。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控制装置还包括CT设备运行监测单元75;CT设备运行监测单元75与处理器72连接,用于监测CT设备30的运行状态;处理器72根据CT设备30的运行状态,控制状态提示装置61提示当前CT设备30的运行状态。具体的,控制状态提示装置61可以是运输车辆60驾驶室内的信号显示装置(如显示屏,可显示文字或者图案等)或语音提示装置(如音响),当CT设备30启动运行时,状态提示装置61发出状态提示信息,告知驾驶员CT设备正在执行扫描,避免在扫描过程中启动运输。
在一种实施例中,处理器还可以被配置为当检测到减震器的当前状态为卸载状态时,处理器使运输车辆60的启动信号禁用并直到接收到复位信号。这样,可以确保CT在扫描状态时不被意外地启动而产生任何意外的震动。
基于上述的CT方舱减震控制系统,本发明还提供一种CT方舱减震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检测运输车辆60是否启动。
步骤二:当运输车辆60启动时,控制支撑装置50沿第二方向(降落)运动,使减震器40处于负载状态。
步骤三:当运输车辆60熄火停驻或者处于扫描使用状态时,控制支撑装置50沿第一方向运动(升起),使减震器40处于卸载状态。
在执行步骤二、步骤三时,根据当前减震器的卸载或负载状态,控制所述状态提示装置(61)提示减震器的对应状态。
该CT方舱减震控制方法能够根据运输车辆60的运行状态自动调整支撑装置50,使减震器40处于负载状态或卸载状态,CT方舱的减震器40负载/卸载工作状态切换的调节操作简单方便,调节效率高,且调节精度高,有利于提高医疗救援时效,且能够确保CT设备30安装稳定可靠。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二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检测运输车辆60的运动状态,获取车辆的震动参数;可根据震动参数调节减震器的阻尼,例如,当震动参数大于预设震动参数时,减小减震器40的阻尼。具体地,震动参数包括震动幅值和/或震动频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三之后还包括以下步骤:控制支撑脚伸展,支撑脚与地面抵接,支撑舱体10;当运输车辆60移出舱体10下方后,控制支撑脚收缩,使舱体10降落到地面。
如图2所示,本发明还提供一种CT方舱减震控制装置,包括:
车辆启动状态监测单元71,用于检测运输车辆60是否启动;
处理器72,用于当运输车辆60启动时,控制支撑装置50沿第二方向运动(降落)以使减震器40处于负载状态;并且,当运输车辆60熄火停驻时或者处于扫描使用时,控制支撑装置50沿第一方向运动(升起)以使减震器40处于卸载状态。
状态提示装置61,设置于运输车辆60内,用于提示当前工作状态;并且,根据支撑部的降落或升起,控制所述状态提示装置61提示当前减震状态。
进一步地,CT方舱减震控制装置还包括:车辆运动状态检测单元73,用于检测运输车辆60的运动状态,获取车辆的震动参数;处理器72还与车辆运动状态检测单元73和减震器40连接,用于根据震动参数来调节减震器的阻尼,例如,用于当震动参数大于预设震动参数时,减小减震器40的阻尼。
进一步地,CT方舱减震控制装置还包括车辆位置检测单元(图中未示出),处理器72还与车辆位置检测单元连接。当运输车辆60熄火停驻、减震器40处于卸载状态后,处理器72控制驱动装置驱动支撑脚伸展,使支撑脚与地面抵接支撑舱体10;当车辆位置检测单元检测到运输车辆60移出舱体10下方后,处理器72控制驱动装置驱动支撑脚收缩,使舱体10降落到地面。
进一步地,如图5所示,在另一个实施例中,CT方舱减震控制装置还包括水平角度检测单元74,水平角度检测单元74用于检测车载CT系统与水平面的角度,并将检测到的角度信息传送至处理器72,处理器72根据角度信息调整各个支撑装置50的支撑部的支撑高度,以使CT设备30的安装平面保持水平,确保CT扫描生成的图像质量。
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在一个实施例中,CT方舱减震控制装置还包括CT设备运行监测单元75;CT设备运行监测单元75与处理器72连接,用于监测CT设备30的运行状态;处理器72根据CT设备30的运行状态,控制状态提示装置61提示当前CT设备30的运行状态。具体的,控制状态提示装置61可以是运输车辆60驾驶室内的信号显示装置(如显示屏)或语音提示装置(如音响),当CT设备30启动运行时,状态提示装置61发出状态提示信息,告知驾驶员CT设备正在执行扫描,避免在扫描过程中启动运输。
上述的CT方舱减震控制装置能够提高CT方舱的减震器负载/卸载工作状态切换的调节效率和调节精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5)

1.一种CT方舱减震控制系统,包括:舱体(10)、支撑架(20)和CT设备(30),所述CT设备(30)的扫描机架(31)和检查床(32)均通过所述支撑架(20)与所述舱体(10)连接,所述支撑架(20)和所述舱体(10)之间设置有减震器(4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状态提示装置(61),设置于运输车辆(60)内,用于提示所述减震器的当前状态;
支撑装置(50),设置在所述支撑架(20)和所述舱体(10)之间,所述支撑装置(50)包括支撑部,所述支撑部沿第一方向运动顶升所述支撑架(20),所述支撑部沿第二方向运动以与所述支撑架(20)分离;
控制装置,用于根据运输车辆(60)的运行状态控制所述支撑部沿所述第一方向或者第二方向运动,以使所述减震器(40)处于卸载状态或负载状态,所述控制装置包括:
车辆启动状态监测单元(71),用于检测所述运输车辆(60)是否启动;
处理器(72),分别与所述状态提示装置(61)、所述车辆启动状态监测单元(71)和所述支撑装置(50)连接,用于当所述运输车辆(60)启动时,控制所述支撑部沿第二方向运动以使所述减震器(40)处于负载状态;当所述运输车辆(60)熄火停驻时或者处于扫描使用时,控制所述支撑部沿第一方向运动以使所述减震器(40)处于卸载状态;并且,根据支撑部的运动,控制所述状态提示装置(61)提示所述减震器的当前状态;
其中,所述状态提示装置(61)包括设置于所述运输车辆(60)的驾驶室中的显示面板或语音提示装置,通过显示文字或图案或播报语音,提示所述减震器的当前状态;
其中,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
车辆运动状态检测单元(73),用于检测所述运输车辆(60)的运动状态,获取车辆的震动参数;
所述处理器(72)还与所述车辆运动状态检测单元(73)和所述减震器(40)连接,用于根据所述震动参数调节所述减震器(40)的阻尼;
其中,所述运输车辆(60)被配置为能够为所述CT设备(30)供电。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方舱减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0)上还设置有多个支撑脚,所述支撑脚具有收起状态和展开状态,处于所述展开状态时所述支撑脚伸展开与地面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CT方舱减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舱体(10)上还设置有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分别与所述处理器(72)和所述支撑脚连接,所述驱动装置根据所述处理器(72)发送的控制指令控制所述支撑脚收起或展开。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方舱减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装置还包括CT设备运行监测单元(75),用于监测所述CT设备(30)的运行状态;所述处理器(72)还与所述CT设备运行监测单元(75)连接,根据所述CT设备(30)的运行状态,控制所述状态提示装置(61)提示当前CT设备(30)的运行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CT方舱减震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被配置为当检测到所述减震器的当前状态为卸载状态时,所述处理器使所述运输车辆(60)的启动信号禁用并直到接收到复位信号。
CN201910861189.6A 2019-09-12 2019-09-12 Ct方舱减震控制系统 Active CN1103682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61189.6A CN110368206B (zh) 2019-09-12 2019-09-12 Ct方舱减震控制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861189.6A CN110368206B (zh) 2019-09-12 2019-09-12 Ct方舱减震控制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68206A true CN110368206A (zh) 2019-10-25
CN110368206B CN110368206B (zh) 2020-05-15

Family

ID=682615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861189.6A Active CN110368206B (zh) 2019-09-12 2019-09-12 Ct方舱减震控制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68206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46624A (zh) * 2020-08-31 2020-12-08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减振装置、压路机和压路机的控制方法
CN113022416A (zh) * 2019-12-24 2021-06-25 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冷藏车安全运输监控方法及系统
WO2023227395A1 (en) * 2022-05-27 2023-11-30 Koninklijke Philips N.V. Medical vehicl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medical vehicle
CN117442435A (zh) * 2023-10-24 2024-01-26 常州利明屏蔽有限公司 一种感控式应急ct检查方舱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25153A (en) * 1976-12-10 1980-09-30 Dr. Ing. H.C.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Transport vehicle
CN103300985A (zh) * 2013-07-10 2013-09-18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用于野外环境的带有减震系统的车载方舱
CN206468743U (zh) * 2016-12-30 2017-09-05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学院附属医院 Ct方舱检查床减震装置
CN107830104A (zh) * 2017-10-26 2018-03-23 燕山大学 一种隔振参数可调的六维稳定方舱
CN110103843A (zh) * 2019-05-10 2019-08-09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Ct方舱减震控制系统、方法、装置及车载ct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25153A (en) * 1976-12-10 1980-09-30 Dr. Ing. H.C.F. Porsche Aktiengesellschaft Transport vehicle
CN103300985A (zh) * 2013-07-10 2013-09-18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附属医院 用于野外环境的带有减震系统的车载方舱
CN206468743U (zh) * 2016-12-30 2017-09-05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后勤学院附属医院 Ct方舱检查床减震装置
CN107830104A (zh) * 2017-10-26 2018-03-23 燕山大学 一种隔振参数可调的六维稳定方舱
CN110103843A (zh) * 2019-05-10 2019-08-09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Ct方舱减震控制系统、方法、装置及车载ct系统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22416A (zh) * 2019-12-24 2021-06-25 长沙智能驾驶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冷藏车安全运输监控方法及系统
CN112046624A (zh) * 2020-08-31 2020-12-08 三一汽车制造有限公司 减振装置、压路机和压路机的控制方法
WO2023227395A1 (en) * 2022-05-27 2023-11-30 Koninklijke Philips N.V. Medical vehicle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medical vehicle
CN117442435A (zh) * 2023-10-24 2024-01-26 常州利明屏蔽有限公司 一种感控式应急ct检查方舱
CN117442435B (zh) * 2023-10-24 2024-04-26 常州利明屏蔽有限公司 一种感控式应急ct检查方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68206B (zh) 2020-05-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68206A (zh) Ct方舱减震控制系统
US10094357B2 (en) Nacelle for a wind turbine generator including lifting apparatus
CN106064670B (zh) 无人机以及降落方法
US2019020370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performing maintenance on a wind turbine component
US11773825B2 (en) Assembly method and assembly system for a vibration damper of a wind power plant tower
CN104066672A (zh) 用于安装风能设备的转子毂的方法和装置
EP2908000A2 (en) Method and lifting device for installing and removing components of a wind turbine
KR20190028423A (ko) 제 1 장치로부터 제 2 장치로 사람과 장비를 이동시키기 위한 갱웨이
US20230059355A1 (en) Wind turbine generator with service platform and associated method
CN103601082A (zh) 起重机及其起臂方法
CN106050578A (zh) 用于风力发电机组单叶片安装的工装设备及方法
CN209870211U (zh) 车载ct系统
CN110103843A (zh) Ct方舱减震控制系统、方法、装置及车载ct系统
CN109048822A (zh) 一种土木工程用便于运输的管件放置架
CN210284654U (zh) 无人机弹射系统、无人机弹射回收系统及弹射回收车
CN106460782B (zh) 将功率控制模块装设在风力单元塔架中的方法及总成部件
CN108840246A (zh) 一种风能叶片用称重起吊车
CN205187799U (zh) 一种高空作业车车架自动调平装置
US20150305699A1 (en) Radiation generation apparatus
EP3323731B1 (en) Elevator system for auxiliary power unit
CN110562114A (zh) 一种车载经纬仪舱自上下车结构
CN110357007A (zh) 一种烟囱陶瓷玻化砖施工用人货运输平台
CN106801660B (zh) 用于安装风力发电机的叶片的方法及设备
CN107126209A (zh) 磁共振诊疗车
CN211313329U (zh) 一种多功能组合吊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