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65129A - 三相马达定子 - Google Patents

三相马达定子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65129A
CN110365129A CN201810471952.XA CN201810471952A CN110365129A CN 110365129 A CN110365129 A CN 110365129A CN 201810471952 A CN201810471952 A CN 201810471952A CN 110365129 A CN110365129 A CN 11036512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hase
polar arm
polar
arm group
win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7195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洪银树
尹佐国
杨坤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onwealth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onwealth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onwealth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onwealth Electric Machine Industry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3651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512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4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 H02K1/146Stator cores with salient poles consisting of a generally annular yoke with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1/00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06Detail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characterised by the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 H02K1/12Stationary parts of the magnetic circuit
    • H02K1/16Stator cores with slots for winding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18Windings for salient pol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KDYNAMO-ELECTRIC MACHINES
    • H02K3/00Details of windings
    • H02K3/04Wind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ductor shape, form or construction, e.g. with bar conductors
    • H02K3/28Layout of windings or of connections between wind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Windings For Motors And Genera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三相马达定子;该三相马达定子包括:一定子铁芯、一第一绕组、一第二绕组及一第三绕组;该定子铁芯具有多个极臂,所述极臂的数量总和为六的倍数及至少十二个;该等极臂区分为至少两第一相极臂组、至少两第二相极臂组及至少两第三相极臂组,其彼此之间呈相互交错分布的设置状态;该第一绕组、该第二绕组及该第三绕组各具有多个线圈,分别绕设于该等第一相极臂组、该等第二相极臂组及该等第三相极臂组的该等极臂。借此,该第一绕组、该第二绕组及该第三绕组通电后可提供较佳的电势平衡关系,以提升马达的运转品质。

Description

三相马达定子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关于一种三相马达定子。
背景技术
公知马达主要由一定子及一转子所构成,该定子与该转子之间具有一气隙,且该定子具有一线圈绕组,该线圈绕组可通电产生磁场,借以驱动该转子旋转作动。
然而,该定子的线圈绕组于通电过程中,当电势平衡关系不佳时,将容易导致其电磁转矩不平衡,致使该转子于旋转过程中形成震动,进而产生不当的异音。另外,当该定子的线圈绕组的各相位电流不平衡时,该定子及该转子之间将可能存在着逆序电流及逆序磁场,进而产生较大的逆序转矩,容易影响该马达的整体运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提供较佳的电势平衡关系,以达到提升马达运转品质功效的三相马达定子。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相马达定子;该三相马达定子包括:一定子铁芯、一第一绕组、一第二绕组及一第三绕组;该定子铁芯具有一环圈部及至少十二个极臂,所述极臂的数量总和为六的倍数,且所述极臂的一端设置于该环圈部,多个所述极臂区分为至少两第一相极臂组、至少两第二相极臂组及至少两第三相极臂组,该第一相极臂组、该第二相极臂组及该第三相极臂组分别包含至少两该极臂,该第一相极臂组的各该极臂相邻设置,该第二相极臂组的各该极臂相邻设置,该第三相极臂组的各该极臂相邻设置,该第一相极臂组、该第二相极臂组及该第三相极臂组以该环圈部的圆周方向间隔排列;该第一绕组具有多个线圈,多个所述线圈分别绕设于各所述第一相极臂组的各所述极臂;该第二绕组具有多个线圈,多个所述线圈分别绕设于各所述第二相极臂组的各所述极臂;该第三绕组具有多个线圈,多个所述线圈分别绕设于各所述第三相极臂组的各所述极臂。
因此,利用该定子铁芯的该第一相极臂组、该第二相极臂组及该第三相极臂组彼此之间呈相互交错分布的设置状态,再搭配该第一绕组、该第二绕组及该第三绕组的该等线圈可分别以交错方式呈不同方向的绕设,该第一绕组、该第二绕组及该第三绕组通电后可提供较佳的电势平衡关系,以达到提升马达运转品质的功效。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发明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发明的范围。其中:
图1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三相马达定子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显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三相马达定子的平面示意图;
图3显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三相马达定子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三相马达定子的各绕组呈△型接法的平面示意图;
图5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三相马达定子的各绕组呈Y型接法的平面示意图;
图6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三相马达定子的定子铁芯为外转子式定子铁芯的平面示意图;及
图7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三相马达定子的定子铁芯为内转子式定子铁芯的平面示意图。
附图标号说明:
1 三相马达定子
10 定子铁芯
11 环圈部
12 第一相极臂组
12a 第一相A极臂
12b 第一相B极臂
12c 第一相C极臂
13 第二相极臂组
13a 第二相A极臂
13b 第二相B极臂
13c 第二相C极臂
14 第三相极臂组
14a 第三相A极臂
14b 第三相B极臂
14c 第三相C极臂
15 靴部
20 第一绕组
21 第一相A线圈
22 第一相B线圈
23 第一相C线圈
30 第二绕组
31 第二相A线圈
32 第二相B线圈
33 第二相C线圈
40 第三绕组
41 第三相A线圈
42 第三相B线圈
43 第三相C线圈
151 槽开口
211 第一入线端
212 第一出线端
311 第二入线端
312 第二出线端
411 第三入线端
412 第三出线端
F1 第一方向
F2 第二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目的和效果有更清楚的理解,现结合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显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三相马达定子的平面示意图。配合参阅图1,在一实施例中,本发明的三相马达定子1包括一定子铁芯10、一第一绕组20、一第二绕组30及一第三绕组40。本发明的三相马达定子1可通电产生交变磁场,用以驱动一转子(未绘示)旋转作动,借此构成可提供一旋转动力的马达结构,以供应用于工业、民生或运输等各种设备。
该定子铁芯10具有一环圈部11及多个极臂。该等极臂的数量总和为六的倍数及至少十二个,即该定子铁芯10具有至少十二个极臂,且极臂的数量总和为六的倍数,例如:本发明的三相马达定子1可选用具有十二个极臂、十八个极臂、二十四个极臂、……等以此类推的该定子铁芯10;其中该定子铁芯10可由多个硅钢片堆叠所构成,但不以上述为限。该等极臂的一端设置于该环圈部11,该等极臂区分为至少两第一相极臂组12、至少两第二相极臂组13及至少两第三相极臂组14,该第一相极臂组12、该第二相极臂组13及该第三相极臂组14分别包含至少两极臂,该第一相极臂组12的各该臂相邻设置,该第二相极臂组13的各该极臂相邻设置,该第三相极臂组14的各该极臂相邻设置,该第一相极臂组12、该第二相极臂组13及该第三相极臂组14以该环圈部11的圆周方向间隔排列,其彼此之间的间隔距离较佳为相等。
该第一绕组20具有多个线圈,该等线圈分别绕设于该等第一相极臂组12的该等极臂。该第二绕组30具有多个线圈,该等线圈分别绕设于该等第二相极臂组13的该等极臂。该第三绕组40具有多个线圈,该等线圈分别绕设于该等第三相极臂组14的该等极臂。
本发明的三相马达定子1利用该定子铁芯10的该第一相极臂组12、该第二相极臂组13及该第三相极臂组14于该环圈部11的圆周方向上呈间隔排列的设计,且该第一相极臂组12、该第二相极臂组13及该第三相极臂组14彼此之间呈相互交错分布的设置状态。当该第一绕组20、该第二绕组30及该第三绕组40分别绕设于该第一相极臂组12、该第二相极臂组13及该第三相极臂组14且通电后,可借此提供较佳的电势平衡关系,确保所产生的电磁转矩平衡,以避免该三相马达定子1驱动该转子(未绘示)旋转时形成过大的震动,可有效防止不当异音的产生,进而提升马达的运转品质。
基于上述的结构设计,以下进一步详细列举多个实施例,用以说明本发明的三相马达定子1所选用的各种不同型式的定子铁芯10,以及该第一绕组20、该第二绕组30及该第三绕组40的各种不同绕设方式,但不以下列所举的该等实施例为限。
再配合参阅图1,在该实施例中,该等极臂的数量总和为十二个,该第一相极臂组12的数量为两组,各第一相极臂组12分别具有一第一相A极臂12a及一第一相B极臂12b,该第二相极臂组13的数量为两组,各第二相极臂组13分别具有一第二相A极臂13a及一第二相B极臂13b,该第三相极臂组14的数量为两组,各第三相极臂组14分别具有一第三相A极臂14a及一第三相B极臂14b。
又,该第一相极臂组12可介于该第二相极臂组13及该第三相极臂组14之间,该第二相极臂组13可介于该第一相极臂组12及该第三相极臂组14之间,该第三相极臂组14可介于该第一相极臂组12及该第二相极臂组13之间。其中该等第一相极臂组12的该第一相B极臂12b可相邻于该等第二相极臂组13的该第二相A极臂13a,该等第二相极臂组13的该第二相B极臂13b可相邻于该等第三相极臂组14的该第三相A极臂14a,该等第三相极臂组14的该第三相B极臂14b可相邻于该等第一相极臂组12的该第一相A极臂12a,但不以上述为限。
基于该第一绕组20绕设于该第一相极臂组12,该第一绕组20可包括两第一相A线圈21及两第一相B线圈22,该第一绕组20的该第一相A线圈21以一第一方向F1绕设于该第一相极臂组12的该第一相A极臂12a,该第一绕组20的该第一相B线圈22以一第二方向F2绕设于该第一相极臂组12的该第一相B极臂12b。基于该第二绕组30绕设于该第二相极臂组13,该第二绕组30可包括两第二相A线圈31及两第二相B线圈32,该第二绕组30的该第二相A线圈31以该第一方向F1绕设于该第二相极臂组13的该第二相A极臂13a,该第二绕组30的该第二相B线圈32以该第二方向F2绕设于该第二相极臂组13的该第二相B极臂13b;基于该第三绕组40绕设于该第三相极臂组14,该第三绕组40可包括两第三相A线圈41及两第三相B线圈42,该第三绕组40的该第三相A线圈41以该第一方向F1绕设于该第三相极臂组14的该第三相A极臂14a,该第三绕组40的该第三相B线圈42以该第二方向F2绕设于该第三相极臂组14的该第三相B极臂14b。
在一实施例中,由该环圈部11的一外径朝一内径的方向,该第一绕组20、该第二绕组30及该第三绕组40的该第一方向F1可为一顺时针方向,该第二方向F2可为一逆时针方向;或者,该第一方向F1可为一逆时针方向,该第二方向F2可为一顺时针方向。借此,该第一绕组20的该第一相A线圈21及该第一相B线圈22,该第二绕组30的该第二相A线圈31及该第二相B线圈32,该第三绕组40的该第三相A线圈41及该第三相B线圈42,其彼此之间以交错方式呈不同方向的绕设;详言之,即该第一绕组20的该第一相A线圈21为该第一方向F1的绕设、该第一绕组20的该第一相B线圈22为该第二方向F2的绕设、该第二绕组30的该第二相A线圈31为该第一方向F1的绕设、该第二绕组30的该第二相B线圈32为该第二方向F2的绕设、……等以此类推。
于图1的实施例中,基于上述两组该第一相极臂组12、两组该第二相极臂组13及两组该第三相极臂组14的配置结构(共十二个极臂)。由于该第一相极臂组12、该第二相极臂组13及该第三相极臂组14彼此之间可为相邻且呈相互交错分布的设置状态,搭配该第一绕组20的该第一相A线圈21及该第一相B线圈22、该第二绕组30的该第二相A线圈31及该第二相B线圈32、该第三绕组40的该第三相A线圈41及该第三相B线圈42,其彼此之间以交错方式呈不同方向的绕设;因此,该第一绕组20、该第二绕组30及该第一绕组40的各相位通电后所产生的电流易于平衡,可减少本发明的三相马达定子1及该转子(未绘示)之间所可能产生的逆序转矩,以提升马达的整体运作效率。
图2显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三相马达定子的平面示意图。配合参阅图2,在该实施例中,该等极臂的数量总和为十八个,该第一相极臂组12的数量为两组,该等第一相极臂组12分别具有一第一相A极臂12a、一第一相B极臂12b及第一相C极臂12c,该第二相极臂组13的数量为两组,该等第二相极臂组13分别具有一第二相A极臂13a、一第二相B极臂13b及一第二相C极臂13c,该第三相极臂组14的数量为两组,该等第三相极臂组14分别具有一第三相A极臂14a、一第三相B极臂14b及一第三相C极臂14c。
该第一相极臂组12可介于该第二相极臂组13及该第三相极臂组14之间,该第二相极臂组13可介于该第一相极臂组12及该第三相极臂组14之间,该第三相极臂组14可介于该第一相极臂组12及该第二相极臂组13之间。其中该等第一相极臂组12的该第一相C极臂12c可相邻于该等第二相极臂组13的该第二相A极臂13a,该等第二相极臂组13的该第二相C极臂13c可相邻于该等第三相极臂组14的该第三相A极臂14a,该等第三相极臂组14的该第三相C极臂14c可相邻于该等第一相极臂组12的该第一相A极臂12a,但不以上述为限。
基于该第一绕组20绕设于该第一相极臂组12,该第一绕组20可包括两第一相A线圈21、两第一相B线圈22及两第一相C线圈23,该第一绕组20的该第一相A线圈21以一第一方向F1绕设于该第一相极臂组12的该第一相A极臂12a,该第一绕组20的该第一相B线圈22以一第二方向F2绕设于该第一相极臂组12的该第一相B极臂12b,该第一绕组20的该第一相C线圈23以该第一方向F1绕设于该第一相极臂组12的该第一相C极臂12c。基于该第二绕组30绕设于该第二相极臂组13,该第二绕组30可包括两第二相A线圈31、两第二相B线圈32及两第二相C线圈33,该第二绕组30的该第二相A线圈31以该第一方向F1绕设于该第二相极臂组13的该第二相A极臂13a,该第二绕组30的该第二相B线圈32以该第二方向F2绕设于该第二相极臂组13的该第二相B极臂13b,该第二绕组30的该第二相C线圈33以该第一方向F1绕设于该第二相极臂组13的该第二相C极臂13c;基于该第三绕组40绕设于该第三相极臂组14,该第三绕组40可包括两第三相A线圈41、两第三相B线圈42及两第三相C线圈43,该第三绕组40的该第三相A线圈41以该第一方向F1绕设于该第三相极臂组14的该第三相A极臂14a,该第三绕组40的该第三相B线圈42以该第二方向F2绕设于该第三相极臂组14的该第三相B极臂14b,该第三绕组40的该第三相C线圈43以该第一方向F1绕设于该第三相极臂组14的该第三相C极臂14c。
在一实施例中,由该环圈部11的一外径朝一内径的方向,该第一绕组20、该第二绕组30及该第三绕组40的该第一方向F1可为一顺时针方向,该第二方向F2可为一逆时针方向;或者,该第一方向F1可为一逆时针方向,该第二方向F2可为一顺时针方向。借此,该第一绕组20的该第一相A线圈21、该第一相B线圈22及该第一相C线圈23,该第二绕组30的该第二相A线圈31、该第二相B线圈32及该第二相C线圈33,该第三绕组40的该第三相A线圈41、该第三相B线圈42及该第三相C线圈43,其彼此之间以交错方式呈不同方向的绕设;详言之,即该第一绕组20的该第一相A线圈21为该第一方向F1的绕设、该第一绕组20的该第一相B线圈22为该第二方向F2的绕设、该第一绕组20的该第一相C线圈23为该第一方向F1的绕设;该第二绕组30的该第二相A线圈31为该第一方向F1的绕设、该第二绕组30的该第二相B线圈32为该第二方向F2的绕设、该第二绕组30的该第二相C线圈33为该第一方向F1的绕设……等以此类推。
于图2的实施例中,基于上述两组该第一相极臂组12、两组该第二相极臂组13及两组该第三相极臂组14的配置结构(共十八个极臂)。由于该第一相极臂组12、该第二相极臂组13及该第三相极臂组14彼此之间可为相邻且呈相互交错分布的设置状态,搭配该第一绕组20的该第一相A线圈21、该第一相B线圈22及该第一相C线圈23,该第二绕组30的该第二相A线圈31、该第二相B线圈32及该第二相C线圈33,该第三绕组40的该第三相A线圈41、该第三相B线圈42及该第三相C线圈43,其彼此之间以交错方式呈不同方向的绕设;因此,该第一绕组20、该第二绕组30及该第一绕组40的各相位通电后所产生的电流易于平衡,同样可减少本发明的三相马达定子1及该转子(未绘示)之间所可能产生的逆序转矩,以提升马达的整体运作效率。
图3显示本发明又一实施例的三相马达定子的平面示意图。配合参阅图3,在该实施例中,该等极臂的数量总和为十八个,该第一相极臂组12的数量为三组,该等第一相极臂组12分别具有一第一相A极臂12a及一第一相B极臂12b,该第二相极臂组13的数量为三组,该等第二相极臂组13分别具有一第二相A极臂13a及一第二相B极臂13b,该第三相极臂组14的数量为三组,该等第三相极臂组14分别具有一第三相A极臂14a及一第三相B极臂14b。
该第一相极臂组12可介于该第二相极臂组13及该第三相极臂组14之间,该第二相极臂组13可介于该第一相极臂组12及该第三相极臂组14之间,该第三相极臂组14可介于该第一相极臂组12及该第二相极臂组13之间。其中该等第一相极臂组12的该第一相B极臂12b可相邻于该等第二相极臂组13的该第二相A极臂13a,该等第二相极臂组13的该第二相B极臂13b可相邻于该等第三相极臂组14的该第三相A极臂14a,该等第三相极臂组14的该第三相B极臂14b可相邻于该等第一相极臂组12的该第一相A极臂12a,但不以上述为限。
基于该第一绕组20绕设于该第一相极臂组12,该第一绕组20可包括三第一相A线圈21及三第一相B线圈22,该第一绕组20的该第一相A线圈21以一第一方向F1绕设于该第一相极臂组12的该第一相A极臂12a,该第一绕组20的该第一相B线圈22以一第二方向F2绕设于该第一相极臂组12的该第一相B极臂12b。基于该第二绕组30绕设于该第二相极臂组13,该第二绕组30可包括三第二相A线圈31及三第二相B线圈32,该第二绕组30的该第二相A线圈31以该第一方向F1绕设于该第二相极臂组13的该第二相A极臂13a,该第二绕组30的该第二相B线圈32以该第二方向F2绕设于该第二相极臂组13的该第二相B极臂13b;基于该第三绕组40绕设于该第三相极臂组14,该第三绕组40可包括三第三相A线圈41及三第三相B线圈42,该第三绕组40的该第三相A线圈41以该第一方向F1绕设于该第三相极臂组14的该第三相A极臂14a,该第三绕组40的该第三相B线圈42以该第二方向F2绕设于该第三相极臂组14的该第三相B极臂14b。
在一实施例中,由该环圈部11的一外径朝一内径的方向,该第一绕组20、该第二绕组30及该第三绕组40的该第一方向F1可为一顺时针方向,该第二方向F2可为一逆时针方向;或者,该第一方向F1可为一逆时针方向,该第二方向F2可为一顺时针方向。借此,该第一绕组20的该第一相A线圈21及该第一相B线圈22,该第二绕组30的该第二相A线圈31及该第二相B线圈32,该第三绕组40的该第三相A线圈41及该第三相B线圈42,其彼此之间同样可以交错方式呈不同方向的绕设;详言之,即该第一绕组20的该第一相A线圈21为该第一方向F1的绕设、该第一绕组20的该第一相B线圈22为该第二方向F2的绕设、该第二绕组30的该第二相A线圈31为该第一方向F1的绕设、该第二绕组30的该第二相B线圈32为该第二方向F2的绕设、……等以此类推。
于图3的实施例中,基于上述三组该第一相极臂组12、三组第二相极臂组13及三组该第三相极臂组14的配置结构(共十八个极臂)。由于该第一相极臂组12、该第二相极臂组13及该第三相极臂组14彼此之间可为相邻且呈相互交错分布的设置状态,搭配该第一绕组20的该第一相A线圈21及该第一相B线圈22,该第二绕组30的该第二相A线圈31及该第二相B线圈32,该第三绕组40的该第三相A线圈41及该第三相B线圈42,其彼此之间以交错方式呈不同方向的绕设;因此,该第一绕组20、该第二绕组30及该第一绕组40的各相位通电后所产生的电流易于平衡,同样可减少本发明的三相马达定子1及该转子(未绘示)之间所可能产生的逆序转矩,以提升马达的整体运作效率。
该第一绕组20、该第二绕组30及该第三绕组40的该等线圈可分别以集中式绕法绕设于该定子铁芯10的该等极臂,但不以上述为限。详言之,再配合参阅图1至图3,该集中式绕法为该定子铁芯10的每一个极臂各用以集中绕设一个线圈。借此,可简化该第一绕组20、该第二绕组30及该第三绕组40的绕线复杂度,并用以提升绕线便利性。
图4显示三相马达定子的各绕组呈△型接法的平面示意图。配合参阅图1及图4,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绕组20具有一第一入线端211及一第一出线端212,该第二绕组30具有一第二入线端311及一第二出线端312,该第三绕组40具有一第三入线端411及一第三出线端412。该第一绕组20的该第一出线端212耦接该第二绕组30的该第二入线端311,该第二绕组30的该第二出线端312耦接该第三绕组40的该第三入线端411,该第三绕组40的该第三出线端412耦接该第一绕组20的该第一入线端211。另外,图5显示三相马达定子的各绕组呈Y型接法的平面示意图。配合参阅图1及图5,在一实施例中,该第一绕组20的该第一出线端212、该第二绕组30的该第二出线端312及该第三绕组40的该第三出线端412相互耦接。
图6显示三相马达定子的定子铁芯为外转子式定子铁芯的平面示意图。配合参阅图6,在一实施例中,该定子铁芯10的该等极臂的一端设置于该环圈部11的外周缘,该等极臂的另一端各设置一靴部15,相邻两靴部15之间形成一槽开口151;或者,
图7显示三相马达定子的定子铁芯为内转子式定子铁芯的平面示意图。配合参阅图7,在一实施例中,该定子铁芯10的该等极臂的一端设置于该环圈部11的内周缘,该等极臂的另一端各设置一靴部15,相邻俩靴部15之间同样形成一槽开口151。据此,上述图1至图5所揭示的各实施例,均可适用该外转子式定子铁芯或该内转子式定子铁芯。
在上述实施例中,利用该定子铁芯10的该第一相极臂组12、该第二相极臂组13及该第三相极臂组14彼此之间呈相互交错分布的设置状态,再搭配该第一绕组20、该第二绕组30及该第三绕组40的该等线圈分别以交错方式呈不同方向的绕设。因此,该第一绕组20、该第二绕组30及该第三绕组40通电后,可分别于该第一相极臂组12、该第二相极臂组13及该第三相极臂组14提供较佳的电势平衡关系,以达到提升马达运作效率的功效。
上述实施例仅为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限制本发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上述实施例所做的修改及变化仍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均应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24)

1.一种三相马达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三相马达定子包括:
一定子铁芯,具有一环圈部及至少十二个极臂,所述极臂的数量总和为六的倍数,且所述极臂的一端设置于该环圈部,多个所述极臂区分为至少两第一相极臂组、至少两第二相极臂组及至少两第三相极臂组,该第一相极臂组、该第二相极臂组及该第三相极臂组分别包含至少两该极臂,该第一相极臂组的各该极臂相邻设置,该第二相极臂组的各该极臂相邻设置,该第三相极臂组的各该极臂相邻设置,该第一相极臂组、该第二相极臂组及该第三相极臂组以该环圈部的圆周方向间隔排列;
一第一绕组,具有多个线圈,多个所述线圈分别绕设于各所述第一相极臂组的各所述极臂;
一第二绕组,具有多个线圈,多个所述线圈分别绕设于各所述第二相极臂组的各所述极臂;及
一第三绕组,具有多个线圈,多个所述线圈分别绕设于各所述第三相极臂组的各所述极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马达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臂的数量总和为十二个,该第一相极臂组的数量为两组,各所述第一相极臂组分别具有一第一相A极臂及一第一相B极臂,该第二相极臂组的数量为两组,各所述第二相极臂组分别具有一第二相A极臂及一第二相B极臂,该第三相极臂组的数量为两组,各所述第三相极臂组分别具有一第三相A极臂及一第三相B极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相马达定子,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绕组包括两第一相A线圈及两第一相B线圈,该第一绕组的该第一相A线圈以一第一方向绕设于所述第一相极臂组的该第一相A极臂,该第一绕组的该第一相B线圈以一第二方向绕设于所述第一相极臂组的该第一相B极臂;该第二绕组包括两第二相A线圈及两第二相B线圈,该第二绕组的该第二相A线圈以该第一方向绕设于所述第二相极臂组的该第二相A极臂,该第二绕组的该第二相B线圈以该第二方向绕设于所述第二相极臂组的该第二相B极臂;该第三绕组包括两第三相A线圈及两第三相B线圈,该第三绕组的该第三相A线圈以该第一方向绕设于所述第三相极臂组的该第三相A极臂,该第三绕组的该第三相B线圈以该第二方向绕设于所述第三相极臂组的该第三相B极臂。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相马达定子,其特征在于,由该环圈部的外径朝内径的方向,该第一方向为一顺时针方向,该第二方向为一逆时针方向。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三相马达定子,其特征在于,由该环圈部的外径朝内径的方向,该第一方向为一逆时针方向,该第二方向为一顺时针方向。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三相马达定子,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相极臂组介于该第二相极臂组及该第三相极臂组之间,该第二相极臂组介于该第一相极臂组及该第三相极臂组之间,该第三相极臂组介于该第一相极臂组及该第二相极臂组之间。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三相马达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极臂组的该第一相B极臂相邻于所述第二相极臂组的该第二相A极臂,所述第二相极臂组的该第二相B极臂相邻于所述第三相极臂组的该第三相A极臂,所述第三相极臂组的该第三相B极臂相邻于所述第一相极臂组的该第一相A极臂。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马达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臂的数量总和为十八个,该第一相极臂组的数量为两组,各所述第一相极臂组分别具有一第一相A极臂、一第一相B极臂及第一相C极臂,该第二相极臂组的数量为两组,各所述第二相极臂组分别具有一第二相A极臂、一第二相B极臂及一第二相C极臂,该第三相极臂组的数量为两组,各所述第三相极臂组分别具有一第三相A极臂、一第三相B极臂及一第三相C极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三相马达定子,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绕组包括两第一相A线圈、两第一相B线圈及两第一相C线圈,该第一绕组的该第一相A线圈以一第一方向绕设于所述第一相极臂组的该第一相A极臂,该第一绕组的该第一相B线圈以一第二方向绕设于所述第一相极臂组的该第一相B极臂,该第一绕组的该第一相C线圈以该第一方向绕设于所述第一相极臂组的该第一相C极臂;该第二绕组包括两第二相A线圈、两第二相B线圈及两第二相C线圈,该第二绕组的该第二相A线圈以该第一方向绕设于所述第二相极臂组的该第二相A极臂,该第二绕组的该第二相B线圈以该第二方向绕设于所述第二相极臂组的该第二相B极臂,该第二绕组的该第二相C线圈以该第一方向绕设于所述第二相极臂组的该第二相C极臂;该第三绕组包括两第三相A线圈、两第三相B线圈及两第三相C线圈,该第三绕组的该第三相A线圈以该第一方向绕设于所述第三相极臂组的该第三相A极臂,该第三绕组的该第三相B线圈以该第二方向绕设于所述第三相极臂组的该第三相B极臂,该第三绕组的该第三相C线圈以该第一方向绕设于所述第三相极臂组的该第三相C极臂。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三相马达定子,其特征在于,由该环圈部的外径朝内径的方向,该第一方向为一顺时针方向,该第二方向为一逆时针方向。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三相马达定子,其特征在于,由该环圈部的外径朝内径的方向,该第一方向为一逆时针方向,该第二方向为一顺时针方向。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三相马达定子,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相极臂组介于该第二相极臂组及该第三相极臂组之间,该第二相极臂组介于该第一相极臂组及该第三相极臂组之间,该第三相极臂组介于该第一相极臂组及该第二相极臂组之间。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三相马达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极臂组的该第一相C极臂相邻于所述第二相极臂组的该第二相A极臂,所述第二相极臂组的该第二相C极臂相邻于所述第三相极臂组的该第三相A极臂,所述第三相极臂组的该第三相C极臂相邻于所述第一相极臂组的该第一相A极臂。
1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马达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极臂的数量总和为十八个,该第一相极臂组的数量为三组,各所述第一相极臂组分别具有一第一相A极臂及一第一相B极臂,该第二相极臂组的数量为三组,各所述第二相极臂组分别具有一第二相A极臂及一第二相B极臂,该第三相极臂组的数量为三组,各所述第三相极臂组分别具有一第三相A极臂及一第三相B极臂。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三相马达定子,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绕组包括三第一相A线圈及三第一相B线圈,该第一绕组的该第一相A线圈以一第一方向绕设于所述第一相极臂组的该第一相A极臂,该第一绕组的该第一相B线圈以一第二方向绕设于所述第一相极臂组的该第一相B极臂;该第二绕组包括三第二相A线圈及三第二相B线圈,该第二绕组的该第二相A线圈以该第一方向绕设于所述第二相极臂组的该第二相A极臂,该第二绕组的该第二相B线圈以该第二方向绕设于所述第二相极臂组的该第二相B极臂;该第三绕组包括三第三相A线圈及三第三相B线圈,该第三绕组的该第三相A线圈以该第一方向绕设于所述第三相极臂组的该第三相A极臂,该第三绕组的该第三相B线圈以该第二方向绕设于所述第三相极臂组的该第三相B极臂。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三相马达定子,其特征在于,其中由该环圈部的外径朝内径的方向,该第一方向为一顺时针方向,该第二方向为一逆时针方向。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三相马达定子,其特征在于,由该环圈部的外径朝内径的方向,该第一方向为一逆时针方向,该第二方向为一顺时针方向。
18.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三相马达定子,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相极臂组介于该第二相极臂组及该第三相极臂组之间,该第二相极臂组介于该第一相极臂组及该第三相极臂组之间,该第三相极臂组介于该第一相极臂组及该第二相极臂组之间。
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三相马达定子,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相极臂组的该第一相B极臂相邻于所述第二相极臂组的该第二相A极臂,所述第二相极臂组的该第二相B极臂相邻于所述第三相极臂组的该第三相A极臂,所述第三相极臂组的该第三相B极臂相邻于所述第一相极臂组的该第一相A极臂。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马达定子,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绕组具有一第一入线端及一第一出线端,该第二绕组具有一第二入线端及一第二出线端,该第三绕组具有一第三入线端及一第三出线端,该第一绕组的该第一出线端耦接该第二绕组的该第二入线端,该第二绕组的该第二出线端耦接该第三绕组的该第三入线端,该第三绕组的该第三出线端耦接该第一绕组的该第一入线端。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马达定子,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绕组具有一第一入线端及一第一出线端,该第二绕组具有一第二入线端及一第二出线端,该第三绕组具有一第三入线端及一第三出线端,该第一绕组的该第一出线端、该第二绕组的该第二出线端及该第三绕组的该第三出线端相互耦接。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马达定子,其特征在于,该定子铁芯的所述极臂的一端设置于该环圈部的外周缘,所述极臂的另一端设置一靴部,相邻两所述靴部之间各形成一槽开口。
2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马达定子,其特征在于,该定子铁芯的所述极臂的一端设置于该环圈部的内周缘,所述极臂的另一端设置一靴部,相邻两所述靴部之间各形成一槽开口。
2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相马达定子,其特征在于,该定子铁芯为由多个硅钢片堆叠所构成。
CN201810471952.XA 2018-04-09 2018-05-17 三相马达定子 Pending CN11036512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7112073A TWI694661B (zh) 2018-04-09 2018-04-09 三相馬達定子
TW107112073 2018-04-0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65129A true CN110365129A (zh) 2019-10-22

Family

ID=680976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71952.XA Pending CN110365129A (zh) 2018-04-09 2018-05-17 三相马达定子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312478A1 (zh)
CN (1) CN110365129A (zh)
TW (1) TWI69466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65260A (zh) * 2021-09-26 2021-12-07 河北新四达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定子布线方法及定子结构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52820A (zh) * 1999-05-25 2002-06-05 智能发动机联合股份有限公司 电机
CN101030712A (zh) * 2007-01-09 2007-09-05 天津大学 分段式模块化定子结构直驱型低速直流无刷电动机
CN102035329A (zh) * 2009-10-02 2011-04-27 阿斯莫有限公司 电动机
CN102857001A (zh) * 2011-06-28 2013-01-02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电机
CN104170215A (zh) * 2012-03-13 2014-11-2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动机及其定子的制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309810U (en) * 2006-10-13 2007-04-11 Simplo Technology Co Ltd Stator of three-phase motor
CN201219216Y (zh) * 2008-05-27 2009-04-08 协禧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增加绕线空间的三相马达定子
US20090315428A1 (en) * 2008-06-23 2009-12-24 Cheng-Chun Chou Lamination of stator of three-phase motor for increasing winding space
JP5769883B2 (ja) * 2012-06-08 2015-08-26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および回転電機の固定子の製造方法
TWI530057B (zh) * 2014-06-04 2016-04-11 建準電機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馬達定子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352820A (zh) * 1999-05-25 2002-06-05 智能发动机联合股份有限公司 电机
CN101030712A (zh) * 2007-01-09 2007-09-05 天津大学 分段式模块化定子结构直驱型低速直流无刷电动机
CN102035329A (zh) * 2009-10-02 2011-04-27 阿斯莫有限公司 电动机
CN102857001A (zh) * 2011-06-28 2013-01-02 罗伯特·博世有限公司 电机
CN104170215A (zh) * 2012-03-13 2014-11-26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电动机及其定子的制造方法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65260A (zh) * 2021-09-26 2021-12-07 河北新四达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定子布线方法及定子结构
CN113765260B (zh) * 2021-09-26 2023-11-24 河北新四达电机股份有限公司 定子布线方法及定子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90312478A1 (en) 2019-10-10
TWI694661B (zh) 2020-05-21
TW201944701A (zh) 2019-1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432049B2 (en) Rotor for a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US8841813B2 (en) Brushless synchronous motor having a periodically varying air gap
KR100983862B1 (ko) 회전전기기계
US20170033620A1 (en) Stator for a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US8587164B2 (en) High power-density, high efficiency, non-permanent magnet electric machine
US6833647B2 (en) Discoid machine
JP2014045630A (ja) 回転電機
EP2536004B1 (en) Stator of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and rotating electrical machine
JP7412362B2 (ja) トルクリップルを低減するロータ形態を伴う回転電気機械
JP2012100497A (ja) ステータコア
CN110365129A (zh) 三相马达定子
US20180248434A1 (en) Rotary electrical machine with improved configuration
US20150372575A1 (en) High speed induction machine with fractional-slot tooth-coil winding
CN110521084A (zh) 具有可变定子槽宽度的旋转电机
JP2018148675A (ja) 回転電機のステータ
JP2020515216A (ja) 多相構造の電磁アセンブリ
US20160329758A1 (en) Magnetically isolated electrical machines
CN112615509A (zh) 双永磁体内嵌式永磁同步电机结构
JP6582973B2 (ja) 回転電機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US9570951B2 (en) Rotary electric machine unit
CN105191088A (zh) 磁铁式发电机
US20190044395A1 (en) Electric machine
WO2017043207A1 (ja) 固定子および回転電機
JP2012060788A (ja) 回転電機の固定子及び回転電機
CN207150280U (zh) 永磁转子和永磁电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22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