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65036A - 一种lcc-vsc直流输电系统的功率协调控制方法与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lcc-vsc直流输电系统的功率协调控制方法与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65036A
CN110365036A CN201910667005.2A CN201910667005A CN110365036A CN 110365036 A CN110365036 A CN 110365036A CN 201910667005 A CN201910667005 A CN 201910667005A CN 110365036 A CN110365036 A CN 11036503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ctive power
pole
converter station
vsc
lc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6700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65036B (zh
Inventor
宋延涛
许梦阳
刘旭辉
吴庆范
刘志军
李乾
岳笑歌
曹森
郝俊芳
范雪峰
孔令凯
涂仁川
王胜
吴东崛
王秋开
田培涛
李亚峰
刘晨
王长久
张绍军
许朋见
范子强
罗磊
卢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uji Group Co Ltd
XJ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uji Group Co Ltd
XJ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uji Group Co Ltd, XJ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Xuji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6700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6503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6503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503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6503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503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1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 H02J13/00006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information or instructions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 or electrical equipment
    • H02J13/0001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indication of network conditions, e.g. an instantaneous record of the open or closed condition of each circuitbreaker in the network;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providing remote control of switching means in a power distribution network, e.g. switching in and out of current consumers by using a pulse code signal carried by the network characterised by information or instructions transport means between the monitoring, controlling or managing units and monitored, controlled or operated power network element or electrical equipment using optical mea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6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via a high-tension dc link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60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or generators via a high voltage DC link [HVC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LCC‑VSC直流输电系统的功率协调控制方法与装置,属于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当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一极停运,且VSC端换流站另一极为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该极的有功功率参考值根据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进行相应调节;当VSC端换流站另一极为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该极的有功功率参考值不变;当LCC端换流站的控制模式为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强置切换为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LCC端换流站各极的有功功率参考值根据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进行相应调节;直流电压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自适应调节有功功率进行。本发明保证了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一极停运时LCC‑VSC直流输电系统的有功功率稳定,避免出现有功功率波动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LCC-VSC直流输电系统的功率协调控制方法与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LCC-VSC直流输电系统的功率协调控制方法与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直流输电技术(LCC-HVDC)是直流输电最主流、最成熟的技术,其具有输电容量大、运行稳定性好、系统损耗小、建设成本低等优势,在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电压源型换流器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VSC-HVDC)为直流输电技术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可接入无源网络,由于其不存在换相失败的问题,且电压谐波含量少,输出频率与电压稳定,能快速调节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控制灵活性好。将传统直流输电换流器LCC与柔性直流输电换流器VSC灵活组合,同时发挥LCC-HVDC成本低、损耗小、容量大以及VSC-HVDC无换相失败,控制灵活等技术优势的混合直流输电技术逐渐成为当前直流输电领域的研究热点,也将是完善未来电网的重要途径。
由LCC和VSC构成的混合多端LCC-VSC直流输电系统具有多重优势:充分发挥特高压直流系统大容量、远距离输电优势,实现大规模能源基地电力高效、经济外送;可在直流线路故障下利用LCC自然阻断故障电流的特征避免VSC阀过电流;受端VSC无功支撑能力有助于抑制LCC换相失败;还可形成多个落点,利于功率的分散消纳,降低对受端电网的冲击。
如图1所示,为一种混合三端LCC-VSC直流输电系统的拓扑结构,其中,包括送端和受端,送端包括换流站A(SA),受端包括换流站B(SB)和换流站C(SC),换流站A为LCC端换流站,LCC端换流站为整流站(送端),换流站B(SB)和换流站C(SC)均为VSC端换流站,均为逆变站(受端)。这三端换流站均为双极拓扑结构。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性、防范电网稳定事故、防止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根据混合多端LCC-VSC直流输电系统故障前的运行工况,在一端故障停运时重新快速计算各端有功功率的参考值,能够快速平衡混合多端LCC-VSC直流输电系统的有功功率。但是,当LCC端换流站其中一极因故障停运时,整个混合多端LCC-VSC直流输电系统的有功功率就会出现很大的波动,现有的功率协调控制方法无法快速平稳整个混合多端LCC-VSC直流输电系统的有功功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LCC-VSC直流输电系统的功率协调控制方法与装置,用于解决当LCC端换流站其中一极停运时,现有的功率协调控制方法无法快速平稳整个混合多端LCC-VSC直流输电系统的有功功率的问题。
基于上述目的,一种LCC-VSC直流输电系统的功率协调控制方法的技术方案如下:
LCC-VSC直流输电系统包括送端和受端,所述送端包括一个LCC端换流站,受端包括至少两个并联设置的VSC端换流站,其中,LCC端换流站的控制模式是有功功率控制模式,一个VSC端换流站的控制模式是有功功率控制模式,另一个VSC端换流站的控制模式是直流电压控制模式,当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一极停运时,所述功率协调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另一极为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该极的有功功率参考值根据所述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进行相应调节;当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另一极为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该极的有功功率参考值不变;
当LCC端换流站的控制模式为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强置切换为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LCC端换流站各极的有功功率参考值根据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进行相应调节;
直流电压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对应极的有功功率进行自适应调节。
基于上述目的,一种LCC-VSC直流输电系统的功率协调控制装置的技术方案如下:
LCC-VSC直流输电系统包括送端和受端,所述送端包括一个LCC端换流站,受端包括至少两个并联设置的VSC端换流站,其中,LCC端换流站的控制模式是有功功率控制模式,一个VSC端换流站的控制模式是有功功率控制模式,另一个VSC端换流站的控制模式是直流电压控制模式;所述功率协调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的控制过程包括:
当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一极停运时,采用以下步骤进行功率协调控制:
当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另一极为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该极的有功功率参考值根据所述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进行相应调节;当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另一极为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该极的有功功率参考值不变;
当LCC端换流站的控制模式为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强置切换为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LCC端换流站各极的有功功率参考值根据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进行相应调节;
直流电压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对应极的有功功率进行自适应调节。
上述两个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的协调控制方法及装置,在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其中一极停运时,对相应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另一极的有功功率参考值,以及LCC端换流站各极的有功功率参考值进行调节,直流电压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对应极的有功功率进行自适应调节,,而能够快速重新平衡整个LCC-VSC直流输电系统的有功功率,保证在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一极停运时LCC-VSC直流输电系统的有功功率稳定,避免出现有功功率波动的问题。
进一步,为了保证VSC端换流站中有功功率协调控制的可靠性,当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另一极为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该极的有功功率参考值的计算式如下:
式中,为协调控制后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另一极的有功功率参考值,Pref_B1、Pref_B2分别为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停运极和另一极的原有功功率参考值,Pcap_B2为所述VSC端换流站另一极的有功功率容量,min为取小运算符号。
进一步,为了保证LCC端换流站中有功功率协调控制的可靠性,当LCC端换流站的控制模式强置切换为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且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另一极为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LCC端换流站各极的有功功率参考值计算式如下:
式中,分别为协调控制后LCC端换流站其中一极和另一极的有功功率参考值,Pref_A1、Pref_A2分别为LCC端换流站其中一极和另一极的原有功功率参考值,Pref_B1、Pref_B2分别为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停运极和另一极的原有功功率参考值,Pcap_B2为所述VSC端换流站另一极的有功功率容量,Pcap_A2为LCC端换流站另一极的有功功率容量,min为取小运算符号。
当LCC端换流站的控制模式强置切换为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且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另一极为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LCC端换流站各极的有功功率参考值计算式如下:
式中,分别为协调控制后LCC端换流站其中一极和另一极的有功功率参考值,Pref_A1、Pref_A2分别为LCC端换流站其中一极和另一极的原有功功率参考值,Pcap_C1为直流电压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其中一极的有功功率容量,Pcap_A2为LCC端换流站另一极的有功功率容量,min为取小运算符号。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一种混合三端LCC-VSC直流输电系统的拓扑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混合三端LCC-VSC直流输电系统中的各控制系统之间的通信图;
图3是本发明的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的功率协调控制流通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所示的混合三端LCC-VSC直流输电系统中的各端换流站控制功能按分层配置,配置有直流站控系统、极1极控系统和极2极控系统。换流站A包括站A极1极控系统、站A极2极控系统和站A直流站控系统,换流站B包括站B极1极控系统、站B极2极控系统和站B直流站控系统,换流站C包括站C极1极控系统、站C极2极控系统和站C直流站控系统。各端直流站控系统之间利用光纤通信,各端直流站控系统和极控系统之间利用光纤通信,如图2所示。
LCC端换流站控制模式分联合有功功率控制模式(即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和独立有功功率控制模式(即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因此,LCC端换流站两个极的控制模式有三种组合:双极+双极有功功率控制;双极+单极有功功率控制;单极+单极有功功率控制。VSC端换流站控制模式分有功功率控制模式和直流电压控制模式,即各VSC端换流站中,一个VSC端换流站的控制模式是有功功率控制模式,另一个VSC端换流站的控制模式是直流电压控制模式,而有功功率控制模式包含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和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就图1而言,这两个VSC端换流站有功功率控制模式和直流电压控制模式互斥,即一个VSC端换流站有功功率控制模式,另一个VSC端换流站直流电压控制模式。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两个极的控制模式组合方式同上述LCC端换流站一致。
各端直流站控系统相互之间传输本站两极的当前有功功率参考值、有功功率容量及控制模式,并完成各端有功功率协调控制功能,将重新计算得到的各极有功功率参考值通过光纤分别发送给对应的极控系统,由极控系统执行,重新完成有功功率平衡。
当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一极停运时,比如因故障停运时,各端换流器的控制如下:
当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另一极为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该极的有功功率参考值根据所述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进行相应调节;当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另一极为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该极的有功功率参考值不变,如图3所示。
当LCC端换流站的控制模式为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强置切换为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LCC端换流站各极的有功功率参考值根据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进行相应调节;而直流电压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对应极的有功功率进行自适应调节。
基于上述实现过程,下面以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站B极1故障停运,站A的控制模式是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站C的控制模式是直流电压控制模式为例,说明所要求保护的LCC-VSC直流输电系统功率协调控制方法。
工况一:站A极2为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站B极2为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站C为直流电压控制模式,在站B极1故障停运时,站A极2的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强置切换为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而站A极1的控制模式与有功功率参考值的计算没有关系,下面工况二、三、四的情况均是如此。
站A极1的有功功率参考值修改为:
站A极2的有功功率参考值修改为:
站B极2的有功功率参考值修改为:
其中,分别为协调控制后站A极1和极2的有功功率参考值,Pref_A1、Pref_A2分别为协调控制前站A极1和极2的原有功功率参考值,Pref_B1、Pref_B2分别为站B极1和极2的原有功功率参考值,Pcap_B2为站B极2的有功功率容量,Pcap_A2为站A极2的有功功率容量,min为取小运算符号。
由于站C的控制模式为直流电压控制模式,因此,站C极1、极2的有功功率进行自适应调节。
工况二:站A极2为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站B极2为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站C为直流电压控制模式,当站B极1故障停运时,站A极2的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强置切换为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
站A极1有功功率参考值修改为:
站A极2有功功率参考值修改为:
其中,分别为协调控制后站A极1和极2的有功功率参考值,Pref_A1、Pref_A2分别为站A极1和极2的原有功功率参考值,Pcap_C1为站C极1的有功功率容量,Pcap_A2为站A极2的有功功率容量。
在站B极1故障停运时,站B极2的有功功率参考值不变;站C极1、极2的有功功率进行自适应调节。
工况三:站A极2为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站B极2为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站C为直流电压控制模式。
站A极1、极2的有功功率参考值不变;
站B极2的有功功率参考值修改为:
由于站C的控制模式为直流电压控制模式,因此,站C极1的有功功率进行自适应调节,站C极2的有功功率进行自适应调节。
工况四:站A极2为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站B极2为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站C为直流电压控制模式。
站A极1的有功功率参考值修改为:
这样修改的原因在于,站B极2是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极1的有功功率无法转带极2,为了保障站C总的有功功率尽量不损失,因而增大站A极1的有功功率,且小于站C的有功功率容量。
站A极2的有功功率参考值不变;
站B极2的有功功率参考值不变;
站C极1的有功功率进行自适应调节,站C极2的有功功率进行自适应调节。
本发明的协调控制方法,在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其中一极停运时,对相应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另一极的有功功率参考值,以及LCC端换流站各极的有功功率参考值进行调节,直流电压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对应极的有功功率进行自适应调节,,而能够快速重新平衡整个LCC-VSC直流输电系统的有功功率,保证在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一极停运时LCC-VSC直流输电系统的有功功率稳定,避免出现有功功率波动的问题。
上述LCC-VSC直流输电系统功率协调控制方法可以作为一种计算机程序,存储在LCC-VSC直流输电系统的功率协调控制装置的存储器中,并可由LCC-VSC直流输电系统的功率协调控制装置的处理器执行。

Claims (8)

1.一种LCC-VSC直流输电系统的功率协调控制方法,LCC-VSC直流输电系统包括送端和受端,所述送端包括一个LCC端换流站,受端包括至少两个并联设置的VSC端换流站,其中,LCC端换流站的控制模式是有功功率控制模式,一个VSC端换流站的控制模式是有功功率控制模式,另一个VSC端换流站的控制模式是直流电压控制模式,其特征在于,当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一极停运时,所述功率协调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另一极为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该极的有功功率参考值根据所述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进行相应调节;当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另一极为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该极的有功功率参考值不变;
当LCC端换流站的控制模式为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强置切换为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LCC端换流站各极的有功功率参考值根据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进行相应调节;
直流电压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对应极的有功功率进行自适应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CC-VSC直流输电系统的功率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另一极为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该极的有功功率参考值的计算式如下:
式中,为协调控制后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另一极的有功功率参考值,Pref_B1、Pref_B2分别为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停运极和另一极的原有功功率参考值,Pcap_B2为所述VSC端换流站另一极的有功功率容量,min为取小运算符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CC-VSC直流输电系统的功率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LCC端换流站的控制模式强置切换为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且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另一极为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LCC端换流站各极的有功功率参考值计算式如下:
式中,分别为协调控制后LCC端换流站其中一极和另一极的有功功率参考值,Pref_A1、Pref_A2分别为LCC端换流站其中一极和另一极的原有功功率参考值,Pref_B1、Pref_B2分别为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停运极和另一极的原有功功率参考值,Pcap_B2为所述VSC端换流站另一极的有功功率容量,Pcap_A2为LCC端换流站另一极的有功功率容量,min为取小运算符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CC-VSC直流输电系统的功率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LCC端换流站的控制模式强置切换为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且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另一极为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LCC端换流站各极的有功功率参考值计算式如下:
式中,分别为协调控制后LCC端换流站其中一极和另一极的有功功率参考值,Pref_A1、Pref_A2分别为LCC端换流站其中一极和另一极的原有功功率参考值,Pcap_C1为直流电压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其中一极的有功功率容量,Pcap_A2为LCC端换流站另一极的有功功率容量,min为取小运算符号。
5.一种LCC-VSC直流输电系统的功率协调控制装置,LCC-VSC直流输电系统包括送端和受端,所述送端包括一个LCC端换流站,受端包括至少两个并联设置的VSC端换流站,其中,LCC端换流站的控制模式是有功功率控制模式,一个VSC端换流站的控制模式是有功功率控制模式,另一个VSC端换流站的控制模式是直流电压控制模式;所述功率协调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的控制过程包括:
当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一极停运时,采用以下步骤进行功率协调控制:
当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另一极为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该极的有功功率参考值根据所述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进行相应调节;当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另一极为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该极的有功功率参考值不变;
当LCC端换流站的控制模式为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强置切换为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LCC端换流站各极的有功功率参考值根据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进行相应调节;
直流电压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对应极的有功功率进行自适应调节。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LCC-VSC直流输电系统的功率协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另一极为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该极的有功功率参考值的计算式如下:
式中,为协调控制后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另一极的有功功率参考值,Pref_B1、Pref_B2分别为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停运极和另一极的原有功功率参考值,Pcap_B2为所述VSC端换流站另一极的有功功率容量,min为取小运算符号。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LCC-VSC直流输电系统的功率协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当LCC端换流站的控制模式强置切换为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且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另一极为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LCC端换流站各极的有功功率参考值计算式如下:
式中,分别为协调控制后LCC端换流站其中一极和另一极的有功功率参考值,Pref_A1、Pref_A2分别为LCC端换流站其中一极和另一极的原有功功率参考值,Pref_B1、Pref_B2分别为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停运极和另一极的原有功功率参考值,Pcap_B2为所述VSC端换流站另一极的有功功率容量,Pcap_A2为LCC端换流站另一极的有功功率容量,min为取小运算符号。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LCC-VSC直流输电系统的功率协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当LCC端换流站的控制模式强置切换为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且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另一极为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LCC端换流站各极的有功功率参考值计算式如下:
式中,分别为协调控制后LCC端换流站其中一极和另一极的有功功率参考值,Pref_A1、Pref_A2分别为LCC端换流站其中一极和另一极的原有功功率参考值,Pcap_C1为直流电压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其中一极的有功功率容量,Pcap_A2为LCC端换流站另一极的有功功率容量,min为取小运算符号。
CN201910667005.2A 2019-07-23 2019-07-23 一种lcc-vsc直流输电系统的功率协调控制方法与装置 Active CN11036503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67005.2A CN110365036B (zh) 2019-07-23 2019-07-23 一种lcc-vsc直流输电系统的功率协调控制方法与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67005.2A CN110365036B (zh) 2019-07-23 2019-07-23 一种lcc-vsc直流输电系统的功率协调控制方法与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65036A true CN110365036A (zh) 2019-10-22
CN110365036B CN110365036B (zh) 2020-12-18

Family

ID=6821968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67005.2A Active CN110365036B (zh) 2019-07-23 2019-07-23 一种lcc-vsc直流输电系统的功率协调控制方法与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65036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13395A (zh) * 2019-11-13 2020-06-19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端直流输电系统极在线退出方法及系统
CN111987735A (zh) * 2020-08-19 2020-11-24 河南大学 一种可实现功率反向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功率调制方法
CN113765121A (zh) * 2021-07-28 2021-12-07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vsc/lcc并联混合多馈系统换相失败后的恢复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336751A1 (en) * 2014-05-22 2016-11-17 Nr Electric Co., Ltd. Tripolar vsc-hvdc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method
CN107465214A (zh) * 2017-08-22 2017-12-12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送端孤岛控制方法及其控制器
CN107800130A (zh) * 2017-11-06 2018-03-13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多端有源柔性直流系统多换流站的功率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8418228A (zh) * 2018-03-28 2018-08-17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换流器故障时的有功功率控制方法及柔性直流电网
CN108521136A (zh) * 2018-04-24 2018-09-11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真双极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多目标协同控制方法
CN108599227A (zh) * 2018-06-11 2018-09-28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基于mmc级联构成直流换流站的mmc直流电压平衡控制方法
CN109193731A (zh) * 2018-08-29 2019-01-11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直流电网系统受端故障时的功率控制方法
US10181799B2 (en) * 2016-01-28 2019-01-15 Nr Electric Co., Ltd Hybrid back-to-back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power flow reversal control method
CN109659965A (zh) * 2018-11-13 2019-04-19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有功功率控制方法和系统
EP3285380B1 (en) * 2016-08-17 2019-11-06 General Electric Technology GmbH Voltage balancing of voltage source converters
US10700525B2 (en) * 2016-03-10 2020-06-30 Nr Electric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hybrid direct-current transmiss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336751A1 (en) * 2014-05-22 2016-11-17 Nr Electric Co., Ltd. Tripolar vsc-hvdc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method
US10181799B2 (en) * 2016-01-28 2019-01-15 Nr Electric Co., Ltd Hybrid back-to-back direct current transmission system and power flow reversal control method
US10700525B2 (en) * 2016-03-10 2020-06-30 Nr Electric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hybrid direct-current transmission system
EP3285380B1 (en) * 2016-08-17 2019-11-06 General Electric Technology GmbH Voltage balancing of voltage source converters
CN107465214A (zh) * 2017-08-22 2017-12-12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 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送端孤岛控制方法及其控制器
CN107800130A (zh) * 2017-11-06 2018-03-13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多端有源柔性直流系统多换流站的功率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8418228A (zh) * 2018-03-28 2018-08-17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换流器故障时的有功功率控制方法及柔性直流电网
CN108521136A (zh) * 2018-04-24 2018-09-11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真双极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多目标协同控制方法
CN108599227A (zh) * 2018-06-11 2018-09-28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中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基于mmc级联构成直流换流站的mmc直流电压平衡控制方法
CN109193731A (zh) * 2018-08-29 2019-01-11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直流电网系统受端故障时的功率控制方法
CN109659965A (zh) * 2018-11-13 2019-04-19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直流输电系统有功功率控制方法和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KAI HU等: "Improved active and reactive power control for symmetrical bipolar MMC-HVDC systems during DC side PTG fault", 《THE 6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RENEWABLE POWER GENERATION (RPG)》 *
王洪涛等: "天广直流输电系统功率传输模式及转换条件", 《南方电网技术》 *
蔡明等: "多端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功率协调控制策略", 《广东电力》 *
陈凌云等: "LCC-MMC 型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高压电器》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13395A (zh) * 2019-11-13 2020-06-19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端直流输电系统极在线退出方法及系统
CN111313395B (zh) * 2019-11-13 2023-02-14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多端直流输电系统极在线退出方法及系统
CN111987735A (zh) * 2020-08-19 2020-11-24 河南大学 一种可实现功率反向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功率调制方法
CN111987735B (zh) * 2020-08-19 2021-12-03 河南大学 一种可实现功率反向的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功率调制方法
CN113765121A (zh) * 2021-07-28 2021-12-07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vsc/lcc并联混合多馈系统换相失败后的恢复方法及系统
CN113765121B (zh) * 2021-07-28 2023-09-01 中国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Vsc/lcc并联混合多馈系统换相失败恢复方法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65036B (zh) 2020-12-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226632B (zh) 一种直流微电网系统的多模式切换协调控制方法
CN110365036A (zh) 一种lcc-vsc直流输电系统的功率协调控制方法与装置
CN107181274B (zh) 一种新能源接入柔性直流电网的方法
US20170207630A1 (en) Method for incorporating non-operating station into operating system in multi-terminal flexible dc transmission system
CN105958523B (zh) 一种并联三端直流输电系统及其功率协调控制方法
CN110460083A (zh) Lcc-vsc直流输电系统功率协调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3997033A (zh) 一种具备直流故障穿越能力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CN108418228A (zh) 一种换流器故障时的有功功率控制方法及柔性直流电网
CN109617103A (zh) 一种储能机组的梯次利用储能电池能量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3066587A (zh) 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柔性直流系统的优化配置方法
CN114142515A (zh) 一种配网柔性互联协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365037A (zh) Lcc-vsc直流输电系统的功率协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10544938A (zh) 一种含电池和超级电容的低压微电网并离网控制方法
CN109659941A (zh) 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自治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5322532B (zh) 直流微电网储能优化及协调控制方法
US11146071B2 (en) Coordinated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ries 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valve group
CN110323774A (zh) 一种直流线路故障重启方法、vsc控制方法与装置
CN103475017B (zh) 一种自适应移动微电网的能量交互系统
CN108376997A (zh) 一种考虑分布式电源不确定性的有源配电网孤岛划分方法
CN203883492U (zh) 基于混合储能的交直流混合模块化微电网组网结构
CN104578131A (zh) 一种直流输电自动潮流反转控制方法
CN114825487B (zh) 一种离网型风储荷发电系统及控制调试方法
CN208046465U (zh) 一种改进型双箝位子模块和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
Lin et al. Investigation of interconnecting two Chinese LCC-HVDC through LCL DC/DC converter
CN110854899A (zh) 一种用于hvdc的储能-调相机功率支撑系统及其功率分配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