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460083A - Lcc-vsc直流输电系统功率协调控制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Lcc-vsc直流输电系统功率协调控制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460083A CN110460083A CN201910667936.2A CN201910667936A CN110460083A CN 110460083 A CN110460083 A CN 110460083A CN 201910667936 A CN201910667936 A CN 201910667936A CN 110460083 A CN110460083 A CN 11046008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ctive power
- converter station
- lcc
- vsc
- po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3/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ac mains or ac distribution networks
- H02J3/36—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via a high-tension dc link
-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60—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 of electric power between AC networks or generators via a high voltage DC link [HVC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Direct Current Feeding And Distribution (AREA)
- Dc-Dc Convert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LCC‑VSC直流输电系统功率协调控制方法和装置,属于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功率协调控制方法包括:当LCC端换流站其中一极停运时,各VSC端换流站对应极停运;LCC端换流站另一极和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的另一极的有功功率参考值根据有功功率控制模式进行相应调节;直流电压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的另一极的有功功率参考值自适应调节。该功率协调控制方法能够根据LCC‑VSC直流输电系统故障前的运行工况,在LCC端换流站其中一极停运时重新快速计算各端有功功率的参考值,能够快速平衡LCC‑VSC直流输电系统的有功功率。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直流输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LCC-VSC直流输电系统功率协调控制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直流输电技术(LCC-HVDC)是直流输电最主流、最成熟的技术,其具有输电容量大、运行稳定性好、系统损耗小、建设成本低等优势,在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电压源型换流器的柔性直流输电技术(VSC-HVDC)为直流输电技术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可接入无源网络,由于其不存在换相失败的问题,且电压谐波含量少,输出频率与电压稳定,能快速调节有功功率与无功功率,控制灵活性好。将传统直流输电换流器LCC与柔性直流输电换流器VSC灵活组合,同时发挥LCC-HVDC成本低、损耗小、容量大以及VSC-HVDC无换相失败,控制灵活等技术优势的混合直流输电技术逐渐成为当前直流输电领域的研究热点,也将是完善未来电网的重要途径。
由LCC和VSC构成的混合多端LCC-VSC直流输电系统具有多重优势:充分发挥特高压直流系统大容量、远距离输电优势,实现大规模能源基地电力高效、经济外送;可在直流线路故障下利用LCC自然阻断故障电流的特征避免VSC阀过电流;受端VSC无功支撑能力有助于抑制LCC换相失败;还可形成多个落点,利于功率的分散消纳,降低对受端电网的冲击。
如图1所示,为一种混合三端LCC-VSC直流输电系统的拓扑结构,其中,包括送端和受端,送端包括换流站A(SA),受端包括换流站B(SB)和换流站C(SC),换流站A为LCC端换流站,LCC端换流站为整流站(送端),换流站B(SB)和换流站C(SC)均为VSC端换流站,均为逆变站(受端)。这三端换流站均为双极拓扑结构。
为了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性、防范电网稳定事故、防止发生大面积停电事故,根据混合多端LCC-VSC直流输电系统故障前的运行工况,在一端故障停运时重新快速计算各端有功功率的参考值,能够快速平衡混合多端LCC-VSC直流输电系统的有功功率。但是,当LCC端换流站其中一极因故障停运时,整个混合多端LCC-VSC直流输电系统的有功功率就会出现很大的波动,现有的功率协调控制方法无法快速平稳整个混合多端LCC-VSC直流输电系统的有功功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LCC-VSC直流输电系统功率协调控制方法,用以解决当LCC端换流站其中一极停运时,现有的功率协调控制方法无法快速平稳整个混合多端LCC-VSC直流输电系统的有功功率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LCC-VSC直流输电系统功率协调控制装置,用以解决当LCC端换流站其中一极停运时,现有的功率协调控制方法无法快速平稳整个混合多端LCC-VSC直流输电系统的有功功率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方案包括一种LCC-VSC直流输电系统功率协调控制方法,LCC-VSC直流输电系统包括送端和受端,所述送端包括一个LCC端换流站,受端包括至少两个并联设置的VSC端换流站,其中,LCC端换流站的控制模式是有功功率控制模式,一个VSC端换流站的控制模式是有功功率控制模式,另一个VSC端换流站的控制模式是直流电压控制模式,所述功率协调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LCC端换流站其中一极停运时,各VSC端换流站对应极停运;
LCC端换流站另一极有功功率参考值根据其有功功率控制模式进行相应调节,其中,当所述LCC端换流站另一极为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调节有功功率参考值;当所述LCC端换流站另一极为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有功功率参考值不变;
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的另一极的有功功率参考值根据其有功功率控制模式进行相应调节,其中,当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的另一极为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调节有功功率参考值;当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的另一极为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有功功率参考值不变;
直流电压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的另一极的有功功率参考值自适应调节。
当LCC端换流站其中一极停运时,根据各端换流站与LCC端换流站停运极之间的关系相应调节运行状态或者有功功率参考值,能够重新计算得到各端换流站的有功功率参考值,进而能够快速重新平衡整个LCC-VSC直流输电系统的有功功率,保证在LCC端换流站其中一极停运时LCC-VSC直流输电系统的有功功率稳定,避免出现有功功率波动的问题。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有功功率协调控制的可靠性,当所述LCC端换流站另一极为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若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的另一极为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则所述LCC端换流站另一极调节后的有功功率参考值等于LCC端换流站两个极的调节前的有功功率参考值之和与LCC端换流站另一极的有功功率容量中的较小值;若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的另一极为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则所述LCC端换流站另一极调节后的有功功率参考值等于LCC端换流站两个极的调节前的有功功率参考值之和、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的另一极的调节前的有功功率参考值与直流电压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的另一极的有功功率容量之和与LCC端换流站另一极的有功功率容量中的最小值。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有功功率协调控制的可靠性,当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的另一极为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的另一极的调节后的有功功率参考值等于对应VSC端换流站两个极的调节前的有功功率参考值之和与对应VSC端换流站的有功功率容量中的较小值。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LCC-VSC直流输电系统功率协调控制装置,LCC-VSC直流输电系统包括送端和受端,所述送端包括一个LCC端换流站,受端包括至少两个并联设置的VSC端换流站,其中,LCC端换流站的控制模式是有功功率控制模式,一个VSC端换流站的控制模式是有功功率控制模式,另一个VSC端换流站的控制模式是直流电压控制模式;所述功率协调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的控制过程包括:
当LCC端换流站其中一极停运时,各VSC端换流站对应极停运;
LCC端换流站另一极有功功率参考值根据其有功功率控制模式进行相应调节,其中,当所述LCC端换流站另一极为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调节有功功率参考值;当所述LCC端换流站另一极为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有功功率参考值不变;
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的另一极的有功功率参考值根据其有功功率控制模式进行相应调节,其中,当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的另一极为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调节有功功率参考值;当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的另一极为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有功功率参考值不变;
直流电压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的另一极的有功功率参考值自适应调节。
当LCC端换流站其中一极停运时,根据各端换流站与LCC端换流站停运极之间的关系相应调节运行状态或者有功功率参考值,能够重新计算得到各端换流站的有功功率参考值,进而能够快速重新平衡整个LCC-VSC直流输电系统的有功功率,保证在LCC端换流站其中一极停运时LCC-VSC直流输电系统的有功功率稳定,避免出现有功功率波动的问题。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有功功率协调控制的可靠性,当所述LCC端换流站另一极为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若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的另一极为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则所述LCC端换流站另一极调节后的有功功率参考值等于LCC端换流站两个极的调节前的有功功率参考值之和与LCC端换流站另一极的有功功率容量中的较小值;若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的另一极为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则所述LCC端换流站另一极调节后的有功功率参考值等于LCC端换流站两个极的调节前的有功功率参考值之和、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的另一极的调节前的有功功率参考值与直流电压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的另一极的有功功率容量之和与LCC端换流站另一极的有功功率容量中的最小值。
进一步地,为了提高有功功率协调控制的可靠性,当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的另一极为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的另一极的调节后的有功功率参考值等于对应VSC端换流站两个极的调节前的有功功率参考值之和与对应VSC端换流站的有功功率容量中的较小值。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一种混合三端LCC-VSC直流输电系统的拓扑结构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混合三端LCC-VSC直流输电系统中的各控制系统之间的通信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所示的混合三端LCC-VSC直流输电系统中的各端换流站控制功能按分层配置,配置有直流站控系统、极1极控系统和极2极控系统。换流站A包括站A极1极控系统、站A极2极控系统和站A直流站控系统,换流站B包括站B极1极控系统、站B极2极控系统和站B直流站控系统,换流站C包括站C极1极控系统、站C极2极控系统和站C直流站控系统。各端直流站控系统之间利用光纤通信,各端直流站控系统和极控系统之间利用光纤通信,如图2所示。
LCC端换流站控制模式分联合有功功率控制模式(即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和独立有功功率控制模式(即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因此,LCC端换流站两个极的控制模式有三种组合:双极+双极有功功率控制;双极+单极有功功率控制;单极+单极有功功率控制。VSC端换流站控制模式分有功功率控制模式和直流电压控制模式,即各VSC端换流站中,一个VSC端换流站的控制模式是有功功率控制模式,另一个VSC端换流站的控制模式是直流电压控制模式,而有功功率控制模式包含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和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就图1而言,这两个VSC端换流站有功功率控制模式和直流电压控制模式互斥,即一个VSC端换流站有功功率控制模式,另一个VSC端换流站直流电压控制模式。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两个极的控制模式组合方式同上述LCC端换流站一致。
各端直流站控系统相互之间传输本站两极的当前有功功率参考值、有功功率容量及控制模式,并完成各端有功功率协调控制功能,将重新计算得到的各极有功功率参考值通过光纤分别发送给对应的极控系统,由极控系统执行,重新完成有功功率平衡。
当LCC端换流站其中一极停运时,比如:因故障停运时,各端换流器的控制如下:
各VSC端换流站对应极(该对应极是指与LCC端换流站停运极相同的那一极)停运。
LCC端换流站另一极(该另一极是指两极中,非停运的那一极)有功功率参考值根据有功功率控制模式进行相应调节,其中:
当LCC端换流站另一极为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调节后的有功功率参考值有以下两种计算方式:(1)在LCC端换流站另一极为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基础上,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的另一极也为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LCC端换流站另一极的调节后的有功功率参考值等于LCC端换流站两个极的调节前的有功功率参考值之和与LCC端换流站另一极的有功功率容量中的较小值;(2)在LCC端换流站另一极为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基础上,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的另一极为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调节后的有功功率参考值等于LCC端换流站两个极的调节前的有功功率参考值之和、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的另一极的调节前的有功功率参考值与直流电压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的另一极的有功功率容量之和与LCC端换流站另一极的有功功率容量中的最小值;
当LCC端换流站另一极为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LCC端换流站另一极的有功功率参考值不变。
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的另一极(该另一极是指与LCC端换流站非停运极相同的那一极)的有功功率参考值根据有功功率控制模式进行相应调节,其中:
当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为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调节后的有功功率参考值等于对应VSC端换流站两个极的调节前的有功功率参考值之和与对应VSC端换流站的有功功率容量中的较小值;
当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为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有功功率参考值不变。
直流电压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的另一极(该另一极是指与LCC端换流站非停运极相同的那一极)的有功功率参考值自适应调节。
基于上述实现过程,以下以站A极1故障停运,站B的控制模式是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站C的控制模式是直流电压控制模式,站B极1和站C极1随之停运为例说明所要求保护的LCC-VSC直流输电系统功率协调控制方法。
工况一:站A极2为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站B极2为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站C为直流电压控制模式:
站A极2有功功率参考值修改为:
站B极2有功功率参考值修改为:
站C极2自适应调节有功功率。
工况二:站A极2为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站B极2为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站C为直流电压控制模式:
站A极2有功功率参考值修改为:
站B极2有功功率参考值不变;
站C极2自适应调节有功功率。
工况三:站A极2为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站B极2为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站C为直流电压控制模式:
站A极2有功功率参考值不变;
站B极2有功功率参考值修改为:
站C极2自适应调节有功功率。
工况四:站A极2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站B极2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站C为直流电压控制模式:
站A极2有功功率参考值不变;
站B极2有功功率参考值不变;
站C极2自适应调节有功功率。
上述四个工况中,Pref_x1为各端极1停运前(即调节前)有功功率参考值,x为A、B、C,当x为A时,表示站A相关的数据,当x为B时,表示站B相关的数据,当x为C时,表示站C相关的数据,下同;Pref_x2为各端极2停运前有功功率参考值;Pcap_x1为各端极1有功功率容量;Pcap_x2为各端极2有功功率容量;为各端极1协调控制后(即调节后)的有功功率参考值;为各端极2协调控制后的有功功率参考值。
上述LCC-VSC直流输电系统功率协调控制方法可以作为一种计算机程序,存储在LCC-VSC直流输电系统功率协调控制装置的存储器中,并可由LCC-VSC直流输电系统功率协调控制装置的处理器执行。
Claims (6)
1.一种LCC-VSC直流输电系统功率协调控制方法,LCC-VSC直流输电系统包括送端和受端,所述送端包括一个LCC端换流站,受端包括两个并联设置的VSC端换流站,其中,LCC端换流站的控制模式是有功功率控制模式,一个VSC端换流站的控制模式是有功功率控制模式,另一个VSC端换流站的控制模式是直流电压控制模式,其特征在于,所述功率协调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当LCC端换流站其中一极停运时,各VSC端换流站对应极停运;
LCC端换流站另一极有功功率参考值根据其有功功率控制模式进行相应调节,其中,当所述LCC端换流站另一极为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调节有功功率参考值;当所述LCC端换流站另一极为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有功功率参考值不变;
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的另一极的有功功率参考值根据其有功功率控制模式进行相应调节,其中,当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的另一极为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调节有功功率参考值;当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的另一极为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有功功率参考值不变;
直流电压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的另一极的有功功率参考值自适应调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LCC-VSC直流输电系统功率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LCC端换流站另一极为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若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的另一极为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则所述LCC端换流站另一极调节后的有功功率参考值等于LCC端换流站两个极的调节前的有功功率参考值之和与LCC端换流站另一极的有功功率容量中的较小值;若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的另一极为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则所述LCC端换流站另一极调节后的有功功率参考值等于LCC端换流站两个极的调节前的有功功率参考值之和、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的另一极的调节前的有功功率参考值与直流电压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的另一极的有功功率容量之和与LCC端换流站另一极的有功功率容量中的最小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LCC-VSC直流输电系统功率协调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的另一极为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的另一极的调节后的有功功率参考值等于对应VSC端换流站两个极的调节前的有功功率参考值之和与对应VSC端换流站的有功功率容量中的较小值。
4.一种LCC-VSC直流输电系统功率协调控制装置,LCC-VSC直流输电系统包括送端和受端,所述送端包括一个LCC端换流站,受端包括至少两个并联设置的VSC端换流站,其中,LCC端换流站的控制模式是有功功率控制模式,一个VSC端换流站的控制模式是有功功率控制模式,另一个VSC端换流站的控制模式是直流电压控制模式;所述功率协调控制装置包括存储器、处理器以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的控制过程包括:
当LCC端换流站其中一极停运时,各VSC端换流站对应极停运;
LCC端换流站另一极有功功率参考值根据其有功功率控制模式进行相应调节,其中,当所述LCC端换流站另一极为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调节有功功率参考值;当所述LCC端换流站另一极为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有功功率参考值不变;
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的另一极的有功功率参考值根据其有功功率控制模式进行相应调节,其中,当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的另一极为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调节有功功率参考值;当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的另一极为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有功功率参考值不变;
直流电压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的另一极的有功功率参考值自适应调节。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LCC-VSC直流输电系统功率协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LCC端换流站另一极为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若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的另一极为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则所述LCC端换流站另一极调节后的有功功率参考值等于LCC端换流站两个极的调节前的有功功率参考值之和与LCC端换流站另一极的有功功率容量中的较小值;若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的另一极为单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则所述LCC端换流站另一极调节后的有功功率参考值等于LCC端换流站两个极的调节前的有功功率参考值之和、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的另一极的调节前的有功功率参考值与直流电压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的另一极的有功功率容量之和与LCC端换流站另一极的有功功率容量中的最小值。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LCC-VSC直流输电系统功率协调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的另一极为双极有功功率控制模式时,有功功率控制模式的VSC端换流站的另一极的调节后的有功功率参考值等于对应VSC端换流站两个极的调节前的有功功率参考值之和与对应VSC端换流站的有功功率容量中的较小值。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667936.2A CN110460083B (zh) | 2019-07-23 | 2019-07-23 | Lcc-vsc直流输电系统功率协调控制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667936.2A CN110460083B (zh) | 2019-07-23 | 2019-07-23 | Lcc-vsc直流输电系统功率协调控制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460083A true CN110460083A (zh) | 2019-11-15 |
CN110460083B CN110460083B (zh) | 2022-08-30 |
Family
ID=684832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667936.2A Active CN110460083B (zh) | 2019-07-23 | 2019-07-23 | Lcc-vsc直流输电系统功率协调控制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460083B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58580A (zh) * | 2020-03-30 | 2020-07-28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 一种直流控制保护试验系统及其试验方法 |
CN112332436A (zh) * | 2020-10-20 | 2021-02-05 | 天津大学 | 适用于受端混联型lcc-vsc直流系统的协调控制方法 |
CN117200305A (zh) * | 2023-09-04 | 2023-12-08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送端分址级联的多换流站直流控制保护系统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3185825A1 (en) * | 2012-06-14 | 2013-12-19 | Abb Technology Ltd | Multiline hvdc station with mmc and csc inputs |
CN107800130A (zh) * | 2017-11-06 | 2018-03-13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多端有源柔性直流系统多换流站的功率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08418228A (zh) * | 2018-03-28 | 2018-08-17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换流器故障时的有功功率控制方法及柔性直流电网 |
CN108521139A (zh) * | 2018-05-11 | 2018-09-11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频率电压协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
-
2019
- 2019-07-23 CN CN201910667936.2A patent/CN11046008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3185825A1 (en) * | 2012-06-14 | 2013-12-19 | Abb Technology Ltd | Multiline hvdc station with mmc and csc inputs |
CN107800130A (zh) * | 2017-11-06 | 2018-03-13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多端有源柔性直流系统多换流站的功率控制方法及系统 |
CN108418228A (zh) * | 2018-03-28 | 2018-08-17 | 许继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换流器故障时的有功功率控制方法及柔性直流电网 |
CN108521139A (zh) * | 2018-05-11 | 2018-09-11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频率电压协调控制方法及装置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王洪涛等: "天广直流输电系统功率传输模式及转换条件", 《南方电网技术》 * |
陈凌云等: "LCC-MMC 型三端混合直流输电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高压电器》 *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458580A (zh) * | 2020-03-30 | 2020-07-28 | 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超高压输电公司检修试验中心 | 一种直流控制保护试验系统及其试验方法 |
CN112332436A (zh) * | 2020-10-20 | 2021-02-05 | 天津大学 | 适用于受端混联型lcc-vsc直流系统的协调控制方法 |
CN117200305A (zh) * | 2023-09-04 | 2023-12-08 | 国网经济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一种送端分址级联的多换流站直流控制保护系统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460083B (zh) | 2022-08-30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289905B2 (en) | Voltage and current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for direct-current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 |
CN110460083A (zh) | Lcc-vsc直流输电系统功率协调控制方法和装置 | |
CN104065099A (zh) | 基于混合储能的交直流混合模块化微电网组网结构及方法 | |
CN102938560A (zh) | 一种基于双极式结构的直流换流站 | |
CN109378830A (zh) | 一种基于远距离输电的同步调相机选址方法 | |
CN104795834A (zh) | 一种混合直流输电拓扑结构及控制方法 | |
WO2018098673A1 (zh) | 一种双极型vsc-hvdc和upfc混合拓扑结构及其运行方法 | |
CN103997033A (zh) | 一种具备直流故障穿越能力的高压直流输电系统 | |
CN104538988B (zh) | 分布式电源接入的电压稳定调节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 |
CN110544938B (zh) | 一种含电池和超级电容的低压微电网并离网控制方法 | |
CN103066587A (zh) | 一种模块化多电平柔性直流系统的优化配置方法 | |
CN109617103A (zh) | 一种储能机组的梯次利用储能电池能量控制方法和系统 | |
CN109586328A (zh) | 潮流可双向流动的经济型单端级联混合直流输电系统 | |
CN109659941A (zh) | 一种交直流混合微电网自治控制方法及系统 | |
US11146071B2 (en) | Coordinated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ries voltage source converter valve group | |
CN103647296B (zh) | 微电网功率平衡控制方法 | |
CN105790300B (zh) | 一种基于混合直流输电的风机并网系统 | |
CN109193731A (zh) | 一种柔性直流电网系统受端故障时的功率控制方法 | |
CN108258698A (zh) | 一种提高vsc连接交流弱电网稳定性的双闭环阻尼控制系统 | |
CN203883492U (zh) | 基于混合储能的交直流混合模块化微电网组网结构 | |
CN110854899A (zh) | 一种用于hvdc的储能-调相机功率支撑系统及其功率分配方法 | |
CN109659950A (zh) | 变下限电压的电压源换流器的无功控制系统及方法 | |
CN109301855A (zh) | 一种混合高压柔性直流电网的启动方法及系统 | |
CN107562971B (zh) | 一种基于pss/e的交直流电网潮流计算方法 | |
CN204407914U (zh) | 用于风力发电系统的储能式电能质量调节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