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62954A - 焊缝物量管控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焊缝物量管控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62954A
CN110362954A CN201910677965.7A CN201910677965A CN110362954A CN 110362954 A CN110362954 A CN 110362954A CN 201910677965 A CN201910677965 A CN 201910677965A CN 110362954 A CN110362954 A CN 11036295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elding
weld seam
weld
structural modeling
part structur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7796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于洋
朱锦标
杨可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nan Shipyard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nan Shipyard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nan Shipyard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nan Shipyard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7796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62954A/zh
Publication of CN11036295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295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KSOLDERING OR UNSOLDERING; WELDING; CLADDING OR PLATING BY SOLDERING OR WELDING; CUTTING BY APPLYING HEAT LOCALLY, e.g. FLAME CUTTING; WORKING BY LASER BEAM
    • B23K37/00Auxiliary devices or processes, not specially adapted to a procedure covered by only one of the preceding main group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焊缝物量管控方法及系统,所述焊缝物量管控方法包括建立焊接坡口代码规则,包含多种焊接坡口代码;建立零件结构模型,并将对应的所述焊接坡口代码匹配到所述零件结构模型上;建立船体的组立装配树,将所述零件结构模型关联到相应的装配树节点下,并沿所述零件结构模型的装配边缘生成焊缝模型;提取所述焊缝模型的焊缝数据信息,并将所述焊缝数据信息按条汇总到焊缝信息数据库中;建立焊接层道规则;将所述焊接层道规则与所述焊缝数据信息进行匹配,以在所述焊缝数据信息中增加焊接层数和焊接道数。利用本发明的焊缝物量管控方法及系统,可以在生产设计阶段实现焊接物量的精细化设计。

Description

焊缝物量管控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数字化设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焊缝物量管控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现代造船模式下船体结构以中间产品为导向组织建造,按船体零件、小组立、中组立、大组立、小总段、大总段、主船体的层级组织生产,不同阶段所占用的场地、投入的资源、消耗的工时不同。
随着焊接技术的飞速发展,焊接已成为钢质海船制造的主体工种之一,按照实动工时统计,焊接工时占到船体结构总制造工时的30%~50%。
传统的以中间产品吨位作为结构制作物量结算依据的粗放式管理方式难以体现出不同船型、不同结构形式、不同焊接难易程度所带来的差异,而以实动报工工时为依据的事后结算方式又不能充分调动员工的生产积极性。所以,细化焊接物量表达的颗粒度,在结构制造之前理清每一型船在每一个生产阶段的焊接物量成为了造船管理人员和设计人员的共同目标,对生产计划编排、生产资源配置和生产物量结算起着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
不同作业阶段的结构形式和零部件数量不同,不同结构连接形式所使用的焊接方法不同,不同焊接方法的焊接速度不同,不同焊接位置的焊接难易程度不同等一系列因素导致焊接物量衡量标准和物量估算困难。但是从焊接本质上看,焊接作业是通过一层层焊道来实现船体零部件之间的连接,若能通过适当的方法识别出不同作业阶段所采用的不同焊接作业类型所对应的焊缝层道物量,将从根本上解决焊接物量细化的问题。
目前,船厂的生产设计以结构件的设计为主,对焊接物量的精细化设计考虑不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焊缝物量管控方法及系统,用于在结构设计阶段基于结构模型识别出不同作业阶段所采用的不同焊接作业类型所对应的焊缝层道物量,解决现有技术中焊接物量计算困难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焊缝物量管控方法,所述焊缝物量管控方法包括:
建立焊接坡口代码规则,包含多种焊接坡口代码;
建立零件结构模型,并将对应的所述焊接坡口代码匹配到所述零件结构模型上;
建立船体的组立装配树,将所述零件结构模型关联到相应的装配树节点下,并沿所述零件结构模型的装配边缘生成焊缝模型;
提取所述焊缝模型的焊缝数据信息,并将所述焊缝数据信息按条汇总到焊缝信息数据库中;
建立焊接层道规则;
将所述焊接层道规则与所述焊缝数据信息进行匹配,以在所述焊缝数据信息中增加焊接层数和焊接道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建立焊接坡口代码规则的步骤包括,根据船体中焊缝的焊接方法、焊接位置、焊接类型和坡口形式的不同建立所述焊接坡口代码规则。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零件结构模型包括零件的形状、空间位置、零件名、板厚及材质。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建立船体的组立装配树,将所述零件结构模型关联到相应的装配树节点下,沿所述零件结构模型的装配边缘生成焊缝模型的步骤包括:
根据组立装配流程建立船体的所述组立装配树,并设定装配树各节点所对应的组立的施工阶段;
根据所述组立装配树,将船体的所述零件结构模型关联到相应的装配树节点下;
定义相应的装配树节点下组立的建造基面;
根据结构零件的空间位置关系,沿所述零件结构模型的装配边缘生成焊缝模型。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提取所述焊缝模型的焊缝数据信息,并将所述焊缝数据信息按条汇总到焊缝信息数据库中的步骤包括:
提取所述焊缝模型所对应的所述零件结构模型所对应的坡口代码;
提取所述焊缝模型所对应的所述零件结构模型的属性信息;
提取所述焊缝模型所对应的装配树节点,以根据该装配树节点判断所述焊缝的施工阶段;
以所述坡口代码为索引,与所述焊接坡口代码规则进行匹配,提取所述焊缝的焊接方法、焊接位置、焊接类型以及坡口形式;
将所有焊缝数据信息按条汇总到所述焊缝信息数据库中。
在一实施例中,对于没有坡口代码的角接缝,其焊接方法直接匹配默认值,其焊接位置则通过所述焊缝模型的倾斜角和旋转角进行判断。
在一实施例中,生成所述焊缝模型时,还包括根据生成焊缝的两块零件的连接关系,判断所述焊缝的连接形式的步骤。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焊缝的连接形式包括对接缝和角接缝。
在一实施例中,生成所述焊缝模型时,还包括计算所述焊缝模型的倾斜角和旋转角的步骤。
在一实施例中,生成所述焊缝模型时,还包括计算所述焊缝模型的焊缝长度的步骤。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焊接层道规则包括不同坡口代码下不同零件厚度与施焊层数、道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焊接层道规则包括不同焊脚高度与施焊层数、道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坡口代码包括对接焊缝坡口代码和角接焊缝坡口代码。
在一实施例中,建立所述焊缝模型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建立焊脚高度计算规则的步骤,其中,所述焊脚高度计算规则包括角接焊缝焊脚高度与结构零件板厚之间的对应关系。
为实现上述目的及其他相关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焊缝物量管控系统,所述焊缝物量管控系统包括:
焊接坡口管理模块,用于建立焊接坡口代码规则,所述焊接坡口代码规则包含多种焊接坡口代码;
零件结构模型管理模块,与所述焊接坡口管理模块连接,用于建立零件结构模型,并将对应的焊接坡口代码匹配到所述零件结构模型上;
焊缝模型管理模块,与所述零件结构模型管理模块连接,建立船体的组立装配树,将所述零件结构模型关联到相应的装配树节点下,并沿所述零件结构模型的装配边缘生成焊缝模型;
焊缝信息数据管理模块,与所述焊缝模型管理模块连接,用于提取所述焊缝模型的焊缝数据信息,并将所述焊缝数据信息按条汇总到焊缝信息数据库中;
焊接层道管理模块,用于建立焊接层道规则;
焊缝层道解析模块,与所述焊缝信息数据管理模块及所述焊接层道管理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焊接层道规则与所述焊缝数据信息进行匹配,以在所述焊缝数据信息中增加焊接层数和焊接道数。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焊缝物量管控系统还包括焊脚高度获取模块,与所述焊缝模型管理模块连接,用于建立焊脚高度计算规则,其中,所述焊脚高度计算规则包括角接焊缝焊脚高度与结构零件板厚之间的对应关系。
通过本发明,可以在生产设计阶段实现焊接物量的精细化设计,在结构制造之前理清每一型船在每一个生产阶段、每一个组立的不同焊接方法、焊接位置、焊接类型、连接形式的每一条焊缝的焊接长度、焊接层数和焊接道数物量,可为生产计划编排、资源配置、劳务结算提供精细化的物量支撑。
附图说明
图1显示为本发明的焊缝物量管控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显示为本发明的焊缝物量管控系统的模块示意图。
图3显示为本发明的船体结构组立示意图。
图4显示为本发明的船体结构的组立装配图。
图5显示为本发明的组立装配树的示意图。
图6显示为本发明中按照组立装配树收集零件结构模型的示意图。
图7显示为本发明的沿厚度方向的对接焊缝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显示为本发明的角接焊缝模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显示为本发明的单面衬垫气体保护焊平对接焊缝层道示意图。
图10显示为本发明的服务装置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特定的具体实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与功效。本发明还可以通过另外不同的具体实施方式加以实施或应用,本说明书中的各项细节也可以基于不同观点与应用,在没有背离本发明的精神下进行各种修饰或改变。
请参阅图1-10。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提供的图示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发明的基本构想,遂图式中仅显示与本发明中有关的组件而非按照实际实施时的组件数目、形状及尺寸绘制,其实际实施时各组件的型态、数量及比例可为一种随意的改变,且其组件布局型态也可能更为复杂。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一种焊缝物量管控方法,所述焊缝物量管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0、建立焊接坡口代码规则,包含多种焊接坡口代码;步骤S20、建立零件结构模型,并将对应的所述焊接坡口代码匹配到所述零件结构模型上;步骤S30、建立焊脚高度计算规则,其中,所述焊脚高度计算规则包括角接焊缝焊脚高度与结构零件板厚之间的对应关系;步骤S40、建立船体的组立装配树,将所述零件结构模型关联到相应的装配树节点下,并沿所述零件结构模型的装配边缘生成焊缝模型;步骤S50、提取所述焊缝模型的焊缝数据信息,并将所述焊缝数据信息按条汇总到焊缝信息数据库中;步骤S60、建立焊接层道规则;步骤S70、将所述焊接层道规则与所述焊缝数据信息进行匹配,以在所述焊缝数据信息中增加焊接层数和焊接道数。利用本实施例的焊缝物量管控方法可以在生产设计阶段实现焊接物量的精细化设计,在结构制造之前理清每一型船在每一个生产阶段、每一个组立的不同焊接方法、焊接位置、焊接类型、连接形式的每一条焊缝的焊接长度、焊接层数和焊接道数物量,可为生产计划编排、资源配置、劳务结算提供精细化的物量支撑。
在步骤S10中,坡口代码定义分为对接焊缝坡口代码定义和角接焊缝坡口代码定义两种类型。在其他实施例中,坡口代码定义除了对接焊缝坡口代码定义和角接焊缝坡口代码定义,还可以包含组合焊缝(对接焊缝和角接焊缝)坡口代码的定义。
在步骤S10中,因船体结构制造中,对接焊缝需要对两块零件边缘进行坡口处理,且使用气保焊、埋弧焊等不同焊接方法,针对平、横、立、仰不同焊接位置,采用单面或双面焊接类型时所对应的坡口形式有所不同,所以对于对接焊缝的零件边缘需要专门建立坡口代码规则。具体地,在对接焊缝坡口代码定义时重点考虑焊接方法、焊接位置、焊接类型和坡口形式,不同焊接方法、焊接位置、焊接类型和坡口形式采用不同的坡口代码表示,对于特殊的I型坡口也需单独定义坡口代码。
在步骤S10中,因船体结构制造中,角接焊缝基本全部使用气体保护焊的单一焊接方法,只有连接强度要求较高的深熔焊和全焊透需要坡口处理,专门建立坡口代码规则,普通的角接焊缝不需要开坡口,为减轻结构建模工作量,普通角接焊缝可以不进行坡口代码定义;换句话说,因角接焊缝的焊接方法比较单一,所以角接焊缝坡口代码定义时重点考虑深熔焊和全焊透两种形式,同时保证不同坡口形式采用不同坡口代码表示。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以示区别,必须保证定义出的坡口代码的唯一性。
作为示例,如图3所示为某一船体组立结构示意图,在组立实际制造过程中,涉及单面气体保护焊平对接焊缝和气体保焊平角接焊缝,所以所述坡口代码规则定义时应至少包括用于表示气体保护焊、平对接、单面衬垫焊的坡口代码,这里可以用坡口代码40进行表示。
在步骤S20中,在零件结构建模时,需要按主板焊缝图要求,结合组立建造方案,判断焊缝对应的零件所使用的具体焊接方法、焊接位置和坡口形式。
在步骤S20中,在零件结构建模时,除定义结构件形状、空间位置、零件名、板厚、材质等常规属性外,还需根据步骤S10中的所述焊接坡口代码规则,将对应的坡口代码定义到零件结构模型对应的装配边缘上,对于不开坡口的角接焊缝装配边缘可不进行坡口代码的定义。
作为示例,在步骤S20中,在所述零件结构模型属性定义时,除常规模型属性外,将坡口代码40分别定义进零件111和零件112相接触的两条边上。
在步骤S30中,按照焊接规格表的要求,建立角接焊缝焊脚高度与零件板厚之间的关系,以建立焊脚高度计算规则。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不同区域焊脚高度计算方法不同的船型,可分区域建立。
在一实施例中,零件板厚例如可以是9mm-20mm,对应的角接焊缝焊脚高度例如可以是4mm-8mm。作为示例,图3所示船体组立结构例如可包含11mm、12mm、14mm、16mm四种零件厚度,不同厚度对应焊脚高度不同,因此,在步骤S30中,可以至少定义出这四种零件厚度所对应的焊脚高度值,如板厚11mm对应焊脚高度4.5mm,板厚12mm对应焊脚高度5mm,板厚14mm对应焊脚高度5.5mm,板厚16mm对应焊脚高度6mm。
在步骤S40中,所述建立船体的组立装配树,将所述零件结构模型关联到相应的装配树节点下,沿所述零件结构模型的装配边缘生成焊缝模型的步骤包括:步骤S41、根据组立装配流程建立船体的所述组立装配树,并设定装配树各节点所对应的组立的施工阶段;步骤S42、根据所述组立装配树,将船体的所述零件结构模型关联到相应的装配树节点下;步骤S43、定义相应的装配树节点下组立的建造基面;步骤S44、根据零件的空间位置关系,沿所述零件结构模型的装配边缘生成焊缝模型。
作为示例,如图4所示,按组立建造流程,组立1由主板11、加强筋12以及组立2、组立3和组立4组装而成;组立2由主板21和加强筋22组装而成;组立3由主板31和加强筋32组装而成;组立4由主板41和组立5组装而成;组立5由主板51和加强筋52组装而成。
作为示例,在步骤S41中,以组立为节点构建如图5所示的组立装配树,以组立1为主节点,下设平行级别节点组立2、组立3和组立4,在组立4节点下设置节点组立5。从组立制造层级关系可以看出,组立5为第一阶段制造,组立2、3、4为第二阶段制造,组立1为第三阶段制造。
进一步地,在步骤S43中,根据组立实际建造姿态,定义相应装配树节点下组立建造基面。
作为示例,在步骤S43中,如图6所示,按组立实际制造状态为每个组立定义建造基面,其中组立1以主板11为建造基面,组立2以主板21为建造基面,组立3以主板31为建造基面,组立4以主板41为建造基面,组立5以主板51为建造基面。
进一步地,在步骤S44中,根据零件空间位置关系,判断零件边缘与另一个零件之间的间距,在间距小于一定值的位置沿装配边缘方向生成焊缝模型,该焊缝模型表示实际建造时有焊缝模型的位置,也即是需要焊接的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S44中,生成所述焊缝模型时,还包括根据生成焊缝的两块零件的连接关系,判断所述焊缝的连接形式,所述焊缝的连接形式例如可以是对接缝或角接缝。
作为示例,在步骤S44中,据零件的空间位置关系,判断零件和零件之间的连接形式,沿零件的连接边缘建立焊缝模型;如图7所示若一个零件111边缘与另一个零件112的边缘连接,则为对接连接,在零件111和112对接边缘生成一条对接焊缝模型1110;如图8所示,若一个零件52的边缘与另一个零件51的表面连接,则为角接连接,在零件51和52角接边缘的两侧各生成一条角接焊缝模型510和511。
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S44中,生成所述焊缝模型时,还包括计算所述焊缝模型的倾斜角和旋转角的步骤。具体地,每条焊缝模型的倾斜角,即轴线与所定义的组立建造基面之间的夹角;焊缝模型的旋转角,即组成焊缝的两块零件之间的夹角角平分线与建造基面之间的夹角,通过倾斜角和旋转角即可表达出每条焊缝相对于建造基面的空间位置。
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S44中,生成所述焊缝模型时,计算每条焊缝的轴线长度,即施焊后的焊缝长度。
需要说明的是,在步骤S44中,生成所述焊缝模型时,需要根据步骤S30中建立的零件板厚与角接焊缝焊脚高度之间的关系计算每条角接焊缝的焊脚高度。
在步骤S50中,所述提取所述焊缝模型的焊缝数据信息,并将所述焊缝数据信息按条汇总到焊缝信息数据库中的步骤包括:步骤S51、提取所述焊缝模型所对应的所述零件结构模型所对应的坡口代码;步骤S52、提取所述焊缝模型所对应的所述零件结构模型的属性信息;步骤S53、提取所述焊缝模型所对应的装配树节点,以根据该装配树节点判断所述焊缝的施工阶段;步骤S54、以所述坡口代码为索引,与所述焊接坡口代码规则进行匹配,提取所述焊缝的焊接方法、焊接位置、焊接类型以及坡口形式;步骤S55、将所有焊缝数据信息按条汇总到所述焊缝信息数据库中。
进一步地,在步骤S51中,对于对接缝提取每条焊缝模型所对应的两块零件装配边缘所对应的坡口代码,而对于角接缝提取被装配零件装配边缘的坡口代码。
进一步地,在步骤S52中,提取每条焊缝模型所对应的两块零件的零件名、板厚、材质等常规属性信息。
进一步地,在步骤S54中,对有坡口代码的对接缝或角接缝,则以所述坡口代码为索引,与步骤S10中建立的所述焊接坡口代码规则进行匹配,提取所述焊缝的焊接方法、焊接位置、焊接类型以及坡口形式等信息。
进一步地,在步骤S54中,对于没有坡口代码的角接缝,其焊接方法直接匹配默认值,其焊接位置则通过上述步骤S40中求出的所述焊缝模型的倾斜角和旋转角进行判断。
进一步地,在步骤S55中,将所有焊缝数据信息按条汇总到同一数据表或数据库下,根据步骤S40和步骤S51-S54计算和提取的信息,每条焊缝数据至少包括零件名、板厚、焊脚高度(角接缝)、材质、坡口代码、所属组立、组立阶段、连接形式、焊接方法、焊接位置、焊接类型、焊缝长度等信息。
作为示例,如图7所示,主板11上的零件111的边缘和零件112的边缘连接,所生成的一条对接缝1110,抽取薄板零件厚度时为12mm,抽取坡口代码时可得到坡口代码40,所以根据坡口代码来判别焊接方法、焊接位置和焊接类型,根据步骤S10中的坡口代码规则,对接缝1110为气体保护焊、平对接、单面衬垫焊,焊缝所属组立节点为组立1,所以焊接阶段属于第三阶段制造的焊缝。
作为示例,如图8所示,加强筋52的下边缘与主板51的上表面相连接,所生成的两条角焊缝510和511,因为加强筋52的连接边缘没有添加坡口信息,所以根据角度来判别焊接位置,角焊缝510和511的倾斜角均为0°,旋转角均为45°,根据这两个角度,可判断这两条角焊缝均为平角焊,焊接方法为默认的气体保护焊,加强筋52和主板51的薄板厚度为12mm,所以匹配焊脚高度为5mm,焊缝所属组立节点为组立5,所以焊接阶段属于第一阶段制造的焊缝。
在步骤S60中,根据连接形式综合考虑焊接层道的影响因素,按焊接工艺和现场实际焊接情况,对接缝和开坡口的角焊缝的焊缝层道主要与焊接方法、焊接位置、焊接类型、零件厚度有关,其中焊接方法、焊接位置和焊接类型已集中体现在坡口代码中,所以定义焊接层道规则时至少包括坡口代码、零件厚度、焊接层数、焊接道数四项属性;不开坡口的普通角接缝的焊缝层道主要与焊接方法、焊接位置、焊脚高度因素有关,所以定义焊接层道规则时至少包括焊接方法、焊接位置、焊脚高度、焊接层数、焊接道数五项属性。
具体地,在步骤S60中,对于有坡口代码的对接缝或角接缝,以坡口代码为索引,按组成焊缝的两块零件的薄板厚度,综合考虑焊接工艺与现场实际施工状态,分板厚建立不同坡口代码下不同零件厚度与施焊层数、道数之间的对应关系。
作为示例,图9所示为坡口代码为40的12mm板厚焊接层道示意,也即单面衬垫气体保护焊平对接焊缝层道示意图,为四层五道焊。
具体地,在步骤S60中,对于不开坡口的角接焊缝,建立单一焊接方法下,不同焊接位置下不同焊脚高度与施焊层数、道数之间的对应关系,以形成焊接层道规则。
在步骤S70中,对于有坡口代码的对接焊缝和角接焊缝,以坡口代码、板厚为索引,将步骤S50中获取焊缝数据信息与步骤S60的焊接层道规则进行匹配,在焊缝数据信息中增加焊接层数、焊接道数属性列。
作为示例,如图9所示,对接焊缝1110的焊接层数为4层,焊接道数为5道。
在步骤S70中,对于无坡口代码的角接焊缝,以焊接方法、焊接位置、焊脚高度为索引,完成焊缝数据信息与焊接层道规则的匹配,在焊缝数据信息中增加焊接层数、焊接道数属性列。
如图2所示,本发明的实施例还公开一种焊缝物量管控系统,所述焊缝物量管控系统包括:焊接坡口管理模块101,用于建立焊接坡口代码规则,所述焊接坡口代码规则包含多种焊接坡口代码;零件结构模型管理模块102,与所述焊接坡口管理模块101连接,用于建立零件结构模型,并将对应的焊接坡口代码匹配到所述零件结构模型上;焊缝模型管理模块104,与所述零件结构模型管理模块102连接,建立船体的组立装配树,将所述零件结构模型关联到相应的装配树节点下,并沿所述零件结构模型的装配边缘生成焊缝模型;焊缝信息数据管理模块105,与所述焊缝模型管理模块104连接,用于提取所述焊缝模型的焊缝数据信息,并将所述焊缝数据信息按条汇总到焊缝信息数据库中;焊接层道管理模块106,用于建立焊接层道规则;焊缝层道解析模块107,与焊缝信息数据管理模块105及所述焊接层道管理模块106连接,用于将所述焊接层道规则与所述焊缝数据信息进行匹配,以在所述焊缝数据信息中增加焊接层数和焊接道数。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所述焊缝物量管控系统还包括焊脚高度获取模块103,与所述焊缝模型管理模块104连接,用于建立焊脚高度计算规则,其中,所述焊脚高度计算规则包括角接焊缝焊脚高度与结构零件板厚之间的对应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各模块的功能详见上文中的各步骤,在此不做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焊缝物量管控方法和系统可以通过一个服务装置6来实现,所述服务装置包括:相互连接的存储器63及处理器61,所述存储器63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61执行时实现所述焊缝物量管控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当需要和外部进行通信时,所述服务装置还包括通信器62,所述通信器62与所述处理器61连接。
上述的处理器6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简称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Processor,简称NP)等;还可以是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SignalProcessing,简称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IntegratedCircuit,简称ASIC)、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GateArray,简称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上述的存储器63可能包含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Memory,简称RAM),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存储器63中的计算机程序可以通过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电子设备,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中还可以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所述的焊缝物量管控方法;所述计算机存储介质包括所有形式的非易失性存储器、介质和存储器设备,包括例如:半导体存储器设备,例如EPROM、EEPROM和闪存设备;磁盘,例如内部硬盘或可移动盘;磁光盘;以及CD-ROM和DVD-ROM盘。
在本文的描述中,提供了许多特定细节,诸如部件和/或方法的实例,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完全理解。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到可以在没有一项或多项具体细节的情况下或通过其他设备、系统、组件、方法、部件、材料、零件等等来实践本发明的实施例。在其他情况下,未具体示出或详细描述公知的结构、材料或操作,以避免使本发明实施例的方面变模糊。
在整篇说明书中提到“一个实施例(one embodiment)”、“实施例(anembodiment)”或“具体实施例(a specific embodiment)”意指与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包括在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并且不一定在所有实施例中。因而,在整篇说明书中不同地方的短语“在一个实施例中(in one embodiment)”、“在实施例中(inan embodiment)”或“在具体实施例中(in a specific embodiment)”的各个表象不一定是指相同的实施例。此外,本发明的任何具体实施例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按任何合适的方式与一个或多个其他实施例结合。应当理解本文所述和所示的发明实施例的其他变型和修改可能是根据本文教导的,并将被视作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一部分。
还应当理解还可以以更分离或更整合的方式实施附图所示元件中的一个或多个,或者甚至因为在某些情况下不能操作而被移除或因为可以根据特定应用是有用的而被提供。
另外,除非另外明确指明,附图中的任何标志箭头应当仅被视为示例性的,而并非限制。此外,除非另外指明,本文所用的术语“或”一般意在表示“和/或”。在术语因提供分离或组合能力是不清楚的而被预见的情况下,部件或步骤的组合也将视为已被指明。
如在本文的描述和在下面整篇权利要求书中所用,除非另外指明,“一个(a)”、“一个(an)”和“该(the)”包括复数参考物。同样,如在本文的描述和在下面整篇权利要求书中所用,除非另外指明,“在…中(in)”的意思包括“在…中(in)”和“在…上(on)”。
本发明所示实施例的上述描述(包括在说明书摘要中所述的内容)并非意在详尽列举或将本发明限制到本文所公开的精确形式。尽管在本文仅为说明的目的而描述了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和本发明的实例,但是正如本领域技术人员将认识和理解的,各种等效修改是可以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的。如所指出的,可以按照本发明所述实施例的上述描述来对本发明进行这些修改,并且这些修改将在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
本文已经在总体上将系统和方法描述为有助于理解本发明的细节。此外,已经给出了各种具体细节以提供本发明实施例的总体理解。然而,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将会认识到,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一个或多个具体细节的情况下进行实践,或者利用其它装置、系统、配件、方法、组件、材料、部分等进行实践。在其它情况下,并未特别示出或详细描述公知结构、材料和/或操作以避免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各方面造成混淆。
因而,尽管本发明在本文已参照其具体实施例进行描述,但是修改自由、各种改变和替换意在上述公开内,并且应当理解,在某些情况下,在未背离所提出发明的范围和精神的前提下,在没有对应使用其他特征的情况下将采用本发明的一些特征。因此,可以进行许多修改,以使特定环境或材料适应本发明的实质范围和精神。本发明并非意在限制到在下面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特定术语和/或作为设想用以执行本发明的最佳方式公开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将包括落入所附权利要求书范围内的任何和所有实施例及等同物。因而,本发明的范围将只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进行确定。

Claims (10)

1.一种焊缝物量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建立焊接坡口代码规则,包含多种焊接坡口代码;
建立零件结构模型,并将对应的所述焊接坡口代码匹配到所述零件结构模型上;
建立船体的组立装配树,将所述零件结构模型关联到相应的装配树节点下,并沿所述零件结构模型的装配边缘生成焊缝模型;
提取所述焊缝模型的焊缝数据信息,并将所述焊缝数据信息按条汇总到焊缝信息数据库中;
建立焊接层道规则;
将所述焊接层道规则与所述焊缝数据信息进行匹配,以在所述焊缝数据信息中增加焊接层数和焊接道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焊缝物量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焊接坡口代码规则的步骤包括,根据船体中焊缝的焊接方法、焊接位置、焊接类型和坡口形式的不同建立所述焊接坡口代码规则。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焊缝物量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零件结构模型包括结件的形状、空间位置、零件名、板厚及材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焊缝物量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建立船体的组立装配树,将所述零件结构模型关联到相应的装配树节点下,沿所述零件结构模型的装配边缘生成焊缝模型的步骤包括:
根据组立装配流程建立船体的所述组立装配树,并设定装配树各节点所对应的组立的施工阶段;
根据所述组立装配树,将船体的所述零件结构模型关联到相应的装配树节点下;
定义相应的装配树节点下组立的建造基面;
根据零件的空间位置关系,沿所述零件结构模型的装配边缘生成焊缝模型。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焊缝物量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提取所述焊缝模型的焊缝数据信息,并将所述焊缝数据信息按条汇总到焊缝信息数据库中的步骤包括:
提取所述焊缝模型所对应的所述零件结构模型所对应的坡口代码;
提取所述焊缝模型所对应的所述零件结构模型的属性信息;
提取所述焊缝模型所对应的装配树节点,以根据该装配树节点判断所述焊缝的施工阶段;
以所述坡口代码为索引,与所述焊接坡口代码规则进行匹配,提取所述焊缝的焊接方法、焊接位置、焊接类型以及坡口形式;
将所有焊缝数据信息按条汇总到所述焊缝信息数据库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焊缝物量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对于没有坡口代码的角接缝,其焊接方法直接匹配默认值,其焊接位置则通过所述焊缝模型的倾斜角和旋转角进行判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焊缝物量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坡口代码包括对接焊缝坡口代码和角接焊缝坡口代码。
8.根据权利要求1-7任意一项所述焊缝物量管控方法,其特征在于,建立所述焊缝模型的步骤之前还包括,建立焊脚高度计算规则的步骤,其中,所述焊脚高度计算规则包括角接焊缝焊脚高度与结构零件板厚之间的对应关系。
9.一种焊缝物量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焊接坡口管理模块,用于建立焊接坡口代码规则,所述焊接坡口代码规则包含多种焊接坡口代码;
零件结构模型管理模块,与所述焊接坡口管理模块连接,用于建立零件结构模型,并将对应的焊接坡口代码匹配到所述零件结构模型上;
焊缝模型管理模块,与所述零件结构模型管理模块连接,建立船体的组立装配树,将所述零件结构模型关联到相应的装配树节点下,并沿所述零件结构模型的装配边缘生成焊缝模型;
焊缝信息数据管理模块,与所述焊缝模型管理模块连接,用于提取所述焊缝模型的焊缝数据信息,并将所述焊缝数据信息按条汇总到焊缝信息数据库中;
焊接层道管理模块,用于建立焊接层道规则;
焊缝层道解析模块,与所述焊缝信息数据管理模块及所述焊接层道管理模块连接,用于将所述焊接层道规则与所述焊缝数据信息进行匹配,以在所述焊缝数据信息中增加焊接层数和焊接道数。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焊缝物量管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焊缝物量管控系统还包括焊脚高度获取模块,与所述焊缝模型管理模块连接,用于建立焊脚高度计算规则,其中,所述焊脚高度计算规则包括角接焊缝焊脚高度与结构零件板厚之间的对应关系。
CN201910677965.7A 2019-07-25 2019-07-25 焊缝物量管控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036295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77965.7A CN110362954A (zh) 2019-07-25 2019-07-25 焊缝物量管控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77965.7A CN110362954A (zh) 2019-07-25 2019-07-25 焊缝物量管控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62954A true CN110362954A (zh) 2019-10-22

Family

ID=682223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77965.7A Pending CN110362954A (zh) 2019-07-25 2019-07-25 焊缝物量管控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62954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50888A (zh) * 2020-03-12 2020-06-09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船体结构焊接工艺设计的焊接坡口建模方法
CN112122810A (zh) * 2020-08-27 2020-12-25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远洋客船结构分段焊接位置自动计算方法
CN112222690A (zh) * 2020-09-30 2021-01-15 中石化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焊缝管理信息建立方法
CN113843544A (zh) * 2021-10-14 2021-12-28 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面向船舶焊接工艺规划的参数规则匹配方法
CN114888496A (zh) * 2022-06-30 2022-08-12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一种中组立焊丝物量的预测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8797A (zh) * 2013-12-05 2014-03-26 江苏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 船舶焊接信息管理方法
US20170274464A1 (en) * 2014-10-07 2017-09-28 Saint-Gobain Glass France Method for producing a disk with an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coating and a metal strip which is soldered onto the disk; and corresponding disk
CN109376411A (zh) * 2018-09-30 2019-02-22 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焊接物量统计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78797A (zh) * 2013-12-05 2014-03-26 江苏新时代造船有限公司 船舶焊接信息管理方法
US20170274464A1 (en) * 2014-10-07 2017-09-28 Saint-Gobain Glass France Method for producing a disk with an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coating and a metal strip which is soldered onto the disk; and corresponding disk
CN109376411A (zh) * 2018-09-30 2019-02-22 武昌船舶重工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焊接物量统计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胡民政等: "船舶焊接工艺智能设计与可视化物量统计系统研发及应用", 《第十二届全国内河船舶与航运学术会议讨论集》 *
赵博楗等: "管子自动加工生产线及其在船舶管系制造中的应用", 《船舶制造与海洋工程》 *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50888A (zh) * 2020-03-12 2020-06-09 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船体结构焊接工艺设计的焊接坡口建模方法
CN112122810A (zh) * 2020-08-27 2020-12-25 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 远洋客船结构分段焊接位置自动计算方法
CN112222690A (zh) * 2020-09-30 2021-01-15 中石化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焊缝管理信息建立方法
CN112222690B (zh) * 2020-09-30 2022-08-30 中石化第四建设有限公司 一种管道焊缝管理信息建立方法
CN113843544A (zh) * 2021-10-14 2021-12-28 上海船舶工艺研究所(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十一研究所) 面向船舶焊接工艺规划的参数规则匹配方法
CN114888496A (zh) * 2022-06-30 2022-08-12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一种中组立焊丝物量的预测方法及装置
CN114888496B (zh) * 2022-06-30 2023-08-29 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 一种中组立焊丝物量的预测方法及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62954A (zh) 焊缝物量管控方法及系统
US9030475B2 (en) Method of computer-aided design of a modeled object having several faces
Zha et al. Geometric approaches to input file modification for part quality improvement in additive manufacturing
CN109446607A (zh) 船舶分段零件三维标注方法、电子装置及存储介质
US6701200B1 (en) Automated custom mold manufacture
KR101398306B1 (ko) 파라메트릭 표면을 생성하기 위한 컴퓨터-구현 프로세스
US8219230B2 (en) Manufacturability evaluation of injection molded plastic models using a CAD based DFX evaluation system
JPH1027267A (ja) 計算機援助された幾何学的モデル化を行なう方法
CN102982219B (zh) 飞机梁、墙、肋类零件1级构件参数化设计方法
CN108237693A (zh) 双轴3d打印过程的结果的b-rep
CN110158818A (zh)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平面幕墙的快速建造方法
CN101727521A (zh) 用于三维船舶建模零件自动编码的简化属性分析方法
CN105912805B (zh) 一种钣金焊缝有限元模型的建模方法及装置
CN112037224B (zh) 一种根据标注线生成轴线的方法、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JPH11338909A (ja) 薄板金属製作設備全体にわたって設計製作情報を分配する装置と方法
US7304642B2 (en) Analysis model producing/assisting apparatus
US7890303B2 (en) Parameter managing method, design parameter managing system, program and computer readable recording medium
CN113722823A (zh) 一种适用于船舶结构有限元分析的板缝预处理方法
US7281229B1 (en) Method to create an alternate integrated circuit layout view from a two dimensional database
JP3308869B2 (ja) 部品表示画像操作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JP3593447B2 (ja) 設計支援方法および装置
Wang et al. A slicing algorithm to guarantee non-negative error of additive manufactured parts
US20080172207A1 (en) Semi-automated generation of frame structures in cad models
CN105139435A (zh) 一种处理多边形多重包含关系的边界一笔画方法
CN105180869A (zh) 一种金属板材折边损失测量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