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61281B - 一种蠕变疲劳试验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蠕变疲劳试验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61281B
CN110361281B CN201910532049.4A CN201910532049A CN110361281B CN 110361281 B CN110361281 B CN 110361281B CN 201910532049 A CN201910532049 A CN 201910532049A CN 110361281 B CN110361281 B CN 1103612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odium
storage tank
creep fatigue
inlet
outl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3204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61281A (zh
Inventor
郑小涛
陈厚锟
喻九阳
汪威
马琳伟
徐建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Jehoo High Technology Co ltd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Jehoo High Technology Co ltd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Jehoo High Technology Co ltd, Wuhan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Wuhan Jehoo High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3204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612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612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12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612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12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7/00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of materials to the weather, to corrosion, or to light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7/00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of materials to the weather, to corrosion, or to light
    • G01N17/002Test chamber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17/00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of materials to the weather, to corrosion, or to light
    • G01N17/006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of materials to the weather, to corrosion, or to light of meta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3/56Investigating resistance to wear or abras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058Kind of property studied
    • G01N2203/0069Fatigue, creep, strain-stress relations or elastic constants
    • G01N2203/0071Creep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058Kind of property studied
    • G01N2203/0069Fatigue, creep, strain-stress relations or elastic constants
    • G01N2203/0073Fatigue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2203/00Investigating strength properties of solid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 G01N2203/02Details not specific for a particular testing method
    • G01N2203/022Environment of the test
    • G01N2203/0236Other environments
    • G01N2203/024Corrosiv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athology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Ecology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Investigating Strength Of Materials By Application Of Mechanical Stres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蠕变疲劳试验系统,包括供气机构、供钠机构、钠储存机构和蠕变疲劳试验机,所述钠储存机构上具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气口、进钠口和出钠口,所述供气机构具有出气口,所述供钠机构具有出钠口,所述供气机构的出气口与所述钠储存机构的进气口连接并连通,所述供钠机构的出钠口与所述钠储存机构的进钠口连接并连通,并在连通处设有第一阀门,所述蠕变疲劳试验机具有进钠口,所述钠储存机构的出钠口与所述蠕变疲劳试验机的进钠口连通,且在二者连通处设有第二阀门,所述蠕变疲劳试验机内固定有工件,所述供气机构用以将所述钠储存机构和蠕变疲劳试验机内抽真空并向其内供应惰性气体,其结构简单,使用方便。

Description

一种蠕变疲劳试验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蠕变疲劳试验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温环境下钠自动循环的蠕变疲劳试验系统。
背景技术
现有的蠕变疲劳试验机主要用于金属,非金属材料的拉伸,压缩持久,蠕变,松弛试验以及低周疲劳和蠕变疲劳试验,但在实际工业生产环境中,制件在周围介质(最常见的是气体和液体)的作用下,由于经历一段时间的化学变化,电化学变化或物理溶解,会产生破坏形成腐蚀,而进行疲劳试验时,由于实际实验消耗的时间相比制件发生腐蚀所需的时间短的多,腐蚀难以形成,故现有的疲劳试验装置无法模拟制件在腐蚀工况下的拉伸,压缩持久,蠕变疲劳等试验。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低廉,且利用液态钠作为介质来模拟腐蚀工况下制件的结构性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蠕变疲劳试验系统,包括供气机构、供钠机构、钠储存机构和蠕变疲劳试验机,所述钠储存机构上具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气口、进钠口和出钠口,所述供气机构具有出气口,所述供钠机构具有出钠口,所述供气机构的出气口与所述钠储存机构的进气口连接并连通,所述供钠机构的出钠口与所述钠储存机构的进钠口连接并连通,并在连通处设有第一阀门,所述蠕变疲劳试验机具有进钠口,所述钠储存机构的出钠口与所述蠕变疲劳试验机的进钠口连通,且在二者连通处设有第二阀门,所述蠕变疲劳试验机内固定有工件,所述供气机构用以将所述钠储存机构和蠕变疲劳试验机内抽真空并向其内供应惰性气体。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先由供气机构将钠储存机构和蠕变疲劳试验机内抽真空,然后在通入惰性气体进行保护,再由供钠机构向钠储存机构和蠕变疲劳试验机内通入液态钠料,使得置于所述蠕变疲劳试验机内的工件在高温环境下由液态钠进行腐蚀,并根据工件的腐蚀程度来判断工件的结构性能。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供气机构包括储气罐、真空泵和第一三通,所述储气罐的出气口与所述真空泵的进气口通过所述第一三通连通,所述第一三通的余下的一个接口构成所述供气机构的出气口,所述储气罐与所述第一三通的连通处设有第三阀门,所述真空泵与所述第一三通的连通处设有第四阀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其中,可通过开启真空泵来对钠储存机构和蠕变疲劳试验机内抽真空,而打开第三阀门,即可将储气罐内的惰性气体排入到钠储存机构和蠕变疲劳试验机内,再由供钠机构向钠储存机构和蠕变疲劳试验机内供应液态钠。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供钠机构包括第一储钠罐、定量泵和第一加热装置,所述第一储钠罐的下端具有出钠口,且所述第一储钠罐内储存有过氧化钠,所述第一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一储钠罐上,其用以对所述第一储钠罐加热以将其内的过氧化钠液化,所述定量泵的进料口与所述第一储钠罐的出钠口连通,并在连通处设有第五阀门,所述定量泵的出料口构成所述供钠机构的出钠口。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其结构简单,由于过氧化钠为固体状,在第一加热装置的加热下液化,并由定量泵的作用下定量匀速的向第二储钠罐内输送。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钠储存机构包括第二储钠罐和第二加热装置,所述第二储钠罐上分别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气口、进钠口和出钠口,所述第二储钠罐上的进气口、进钠口和出钠口分别构成所述钠储存机构上进气口、进钠口和出钠口,所述第二加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第二储钠罐上,所述第二加热装置用以对第二储钠罐加热以防止其内的液态过氧化钠固化。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可使得供钠机构送出的液态钠在钠第二储钠罐内进行再加热,避免其散热而凝固,影响液态钠的流动性。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储钠罐外还竖向设有透明的液位管,所述液位管的上下端均与所述第二储钠罐内部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可实时的了解到第二储钠罐内液位的高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蠕变疲劳试验机的保温炉具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钠口,且其进钠口构成所述蠕变疲劳试验机的进钠口,且所述保温炉的上端还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接口,且所述接口上设有第六阀门,所述工件置于所述保温炉内。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且保温炉内工件直接与液态钠接触而进行腐蚀反应。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蠕变疲劳试验机还包括测氧仪、膨胀报警机构和一根连管,所述连管置于所述蠕变疲劳试验机外,且其两端分别延伸至蠕变疲劳试验机内,并分别与所述保温炉的上下端连接,并与所述保温炉内部连通,所述测氧仪和膨胀报警机构分别设置在所述蠕变疲劳试验机外,并分别与所述连管位于所述蠕变疲劳试验机外的管段连接并连通,且所述测氧仪与所述连管的连通处设有第七阀门,所述膨胀报警机构与所述连管的连通处设有第八阀门,所述测氧仪用以测量保温炉内液态过氧化钠中氧气的含量,所述膨胀报警机构用以在其与连管连接处温度达到报警温度时进行发出警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由于设置连管,且在高温环境下,保温炉内的液态过氧化钠会经连管进行循环,而且液态过氧化钠与工件腐蚀反应会产生氧气,而氧气在液态过氧化钠的循环下由测氧仪来测量液态过氧化钠中氧气的含量,从而判断工件反应的程度,另外可由膨胀报警机构监控过氧化钠的液位情况,若液位异常则可发出警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膨胀报警机构包括膨胀罐和液位报警器,所述膨胀罐具有进钠口,且其进钠口与所述第八阀门连通,所述液位报警器安装在所述膨胀罐上,并与其内部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液态过氧化钠在进入到膨胀罐中,而膨胀罐会根据其内液位情况产生不同程度的膨胀,在膨胀情况超出预设值时会触发液位报警其进行报警。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储钠罐置于所述定量泵的上方,所述定量泵位于所述第二储钠罐的上方。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便于液态过氧化钠由第一储钠罐内输送至第二储钠罐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储钠罐上的出钠口设置在其下端,且所述第二储钠罐的出钠口位于所述蠕变疲劳试验机进钠口的上方,以便于所述第二储钠罐内的液态过氧化钠经重力流入到所述蠕变疲劳试验机内。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使得液态过氧化钠可在重力作用下直接流入到蠕变疲劳试验机内,可减少能耗。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钠储存机构还包括输送泵和回流管,所述输送泵置于所述第二储钠罐内底部,且其入口与所述第二储钠罐内连通,其出口所述第二储钠罐出钠口位于第二储钠罐内的一端连通,所述蠕变疲劳试验机的进钠口与所述第二阀门的连通处设有第二三通,所述第二三通余下的接口与所述回流管的一端连接并连通,所述回流管的另一端延伸至与所述第二储钠罐内部连通,且所述第二三通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回流管与所述第二储钠罐连通处的水平高度,所述回流管用以供所述第二三通处多余的液态过氧化钠经其回流至所述第二储钠罐内,且所述回流管上设有第九阀门。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设置输送泵,使得蠕变疲劳试验机内的液态过氧化钠能经过连管匀速循环,且循环速度可控,从而可便捷的了解工件在腐蚀工况下的各种性能参数,而设置回流管可在试验完成后打开第九阀门让保温炉内的液态过氧化钠回流至第二储钠罐内进行回收,如此可节约原料。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储钠罐的出钠口位于所述蠕变疲劳试验机进钠口的下方。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使得试验时,输送泵将液态过氧化钠向上输送而使得保温炉内液态过氧化钠的循环速度完全有输送泵的输送速度决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所述的蠕变疲劳试验系统的结构简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2所述的蠕变疲劳试验系统的结构简图。
图中:1供气机构、11储气罐、12真空泵、13第一三通、14第三阀门、15第四阀门、2供钠机构、21第一储钠罐、22定量泵、23第一加热装置、24第五阀门、3钠储存机构、31第二储钠罐、311液位管、32第二加热装置、33输送泵、34回流管、35第九阀门、4蠕变疲劳试验机、41保温炉、411接口、412第六阀门、42测氧仪、421第七阀门、43膨胀报警机构、431第八阀门、432膨胀罐、433液位报警器、44连管、5第一阀门、6第二阀门、7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蠕变疲劳试验系统,包括供气机构1、供钠机构2、钠储存机构3和蠕变疲劳试验机4,所述钠储存机构3上具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气口、进钠口和出钠口,所述供气机构1具有出气口,所述供钠机构2具有出钠口,所述供气机构1的出气口与所述钠储存机构3的进气口连接并连通,所述供钠机构2的出钠口与所述钠储存机构3的进钠口连接并连通,并在连通处设有第一阀门5,所述蠕变疲劳试验机4具有进钠口,所述钠储存机构3的出钠口与所述蠕变疲劳试验机4的进钠口连通,且在二者连通处设有第二阀门6,所述蠕变疲劳试验机4内固定有工件7,所述供气机构1用以将所述钠储存机构3和蠕变疲劳试验机4内抽真空并向其内供应惰性气体。其结构简单,可先关闭第一阀门5,打开第二阀门6,由供气机构将钠储存机构和蠕变疲劳试验机内抽真空,然后再由供气机构1通入惰性气体进行保护,然后打开第一阀门5由供钠机构向钠储存机构和蠕变疲劳试验机内通入液态钠料,使得置于所述蠕变疲劳试验机内的工件在高温环境下由液态钠进行腐蚀,并根据工件的腐蚀程度来判断工件的结构性能。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供气机构1包括储气罐11、真空泵12和第一三通13,所述储气罐11的出气口与所述真空泵12的进气口通过所述第一三通13连通,所述第一三通13的余下的一个接口构成所述供气机构1的出气口,所述储气罐11与所述第一三通13的连通处设有第三阀门14,所述真空泵12与所述第一三通13的连通处设有第四阀门15。其结构简单,在抽真空时,关闭第三阀门,打开第四阀门,由真空泵进行抽真空,而供应惰性气体时,关闭第四阀门,打开第三阀门,待惰性气体供应完成后,关闭第三阀门,再由供钠机构向钠储存机构和蠕变疲劳试验机内供应液态钠。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供钠机构2包括第一储钠罐21、定量泵22和第一加热装置23,所述第一储钠罐21的下端具有出钠口,且所述第一储钠罐21内储存有过氧化钠,所述第一加热装置23设置在所述第一储钠罐21上,其用以对所述第一储钠罐21加热以将其内的过氧化钠液化,所述定量泵22的进料口与所述第一储钠罐21的出钠口连通,并在连通处设有第五阀门24,所述定量泵22的出料口构成所述供钠机构2的出钠口,其结构简单,其结构简单,由于过氧化钠为固体状,在第一加热装置的加热下液化,并由定量泵的作用下定量匀速的向第二储钠罐内输送。其中,优选的,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可为一个高温环境箱,所述第一储钠罐置于所述高温环境箱,由其对第一储钠罐进行加热将其内的过氧化钠融化为液态。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钠储存机构3包括第二储钠罐31和第二加热装置32,所述第二储钠罐31上分别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气口、进钠口和出钠口,所述第二储钠罐31上的进气口、进钠口和出钠口分别构成所述钠储存机构3上进气口、进钠口和出钠口,所述第二加热装置32设置在所述第二储钠罐31上,所述第二加热装置32用以对第二储钠罐31加热以防止其内的液态过氧化钠固化。其结构简单,可使得供钠机构送出的液态钠在钠第二储钠罐内进行再加热,避免其散热而凝固,影响液态钠的流动性。其中,所述第二加热装置也可选用高温环境箱,且所述第二储钠罐置于其内进行加热,当然所述第一加热装置和第二加热装置可共用,即所述第一储钠罐和第二储钠罐均可置于同一个高温环境箱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储钠罐31外还竖向设有透明的液位管311,所述液位管311的上下端均与所述第二储钠罐31内部连通,其结构简单,可实时的了解到第二储钠罐内液位的高度。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蠕变疲劳试验机4的保温炉41具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钠口,且其进钠口构成所述蠕变疲劳试验机4的进钠口,所述工件7置于所述保温炉41内。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且保温炉内工件直接与液态钠接触而进行腐蚀反应。
优选的,所述保温炉41的上端还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接口411,且所述接口411上设有第六阀门412,所述惰性气体优选的为氩气,因为其分子量大于空气的平均分子量,在向保温炉内添加液态过氧化钠应打开第六阀门,此时液态钠将氩气经接口处顶出,而空气由于其分子量小于氩气不会经接口进入到保温炉内,若观察到接口处出现少量的液态钠,证明液态钠已加满,再关闭第二阀门和第六阀门。若蠕变疲劳试验机长时间不用时,应清除掉接口内的液态钠。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蠕变疲劳试验机4还包括测氧仪42、膨胀报警机构43和一根连管44,所述连管44置于所述蠕变疲劳试验机4外,且其两端分别延伸至蠕变疲劳试验机4内,并分别与所述保温炉41的上下端连接,并与所述保温炉41内部连通,所述测氧仪42和膨胀报警机构43分别设置在所述蠕变疲劳试验机4外,并分别与所述连管44位于所述蠕变疲劳试验机4外的管段连接并连通,且所述测氧仪42与所述连管44的连通处设有第七阀门421,所述膨胀报警机构43与所述连管44的连通处设有第八阀门431,所述测氧仪42用以测量保温炉41内液态过氧化钠中氧气的含量,所述膨胀报警机构43用以在其与连管44连接处温度达到报警温度时进行发出警报。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其结构简单,由于设置连管,且在高温环境下,保温炉内的液态过氧化钠会经连管进行循环,而且液态过氧化钠与工件腐蚀反应会产生氧气,而氧气在液态过氧化钠的循环下由测氧仪来测量液态过氧化钠中氧气的含量,从而判断工件反应的程度,另外可由膨胀报警机构监控过氧化钠的液位情况,若液位异常则可发出警报。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膨胀报警机构43包括膨胀罐432和液位报警器433,所述膨胀罐432具有进钠口,且其进钠口与所述第八阀门431连通,所述液位报警器433安装在所述膨胀罐432上,并与其内部连通。
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在于:液态过氧化钠在进入到膨胀罐中,而膨胀罐会根据其内液位情况产生不同程度的膨胀,在膨胀情况超出预设值时会触发液位报警其进行报警。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一储钠罐21置于所述定量泵22的上方,所述定量泵22位于所述第二储钠罐31的上方,便于液态过氧化钠由第一储钠罐内输送至第二储钠罐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储钠罐31上的出钠口设置在其下端,且所述第二储钠罐31的出钠口位于所述蠕变疲劳试验机4进钠口的上方,以便于所述第二储钠罐31内的液态过氧化钠经重力流入到所述蠕变疲劳试验机4内,其结构简单,使得液态过氧化钠可在重力作用下直接流入到蠕变疲劳试验机内,可减少能耗。
上述实施例中连管与所述保温炉构成一个回路,即保温炉内的液态钠在高温环境下会经所述连管进行循环,其中保温炉属于现有现有,其内具有高温夹具,所述高温夹具将工件夹紧固定在保温炉内。其中,优选的,所述膨胀罐的下端与所述保温炉和连管水平高度最高处齐平,由于液态钠在高温下会膨胀,而在高温条件下保温炉和连管内充满液态钠时肉眼是无法观察到液态钠在保温炉和连管内循环的状态,而液态钠在试验回路中发生膨胀时,保温炉和连管的容量盛装不了发生膨胀后的液态钠,打开第八阀门,此时膨胀的液态钠排入到膨胀罐内,而液态钠在膨胀罐上具有的液位报警器包括液位感应器、控制器和报警器,其中,液位感应器设置在所述膨胀罐内底部,而控制器和报警器均设置在所述膨胀罐外,且所述液位感应器和报警器均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所述控制器外接电源,通过控制器可设有标准液位,待膨胀罐内的液位超过预设液位时报警器发出警报,其中,控制器带有人机交互界面的控制器,可通过其设定标准液位,并显示液位感应器适时感应到的液位,同时还可人为根据膨胀罐内的液态钠液位来判断高温钠试验回路中液态钠的运行状况,当膨胀罐内的液态钠液位低于或高于某一标准时,表明试验回路运行障碍,报警器报警,提示需对试验做出修改,重新试验,其中,所述液位计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的线路穿入所述膨胀罐并与所述膨胀罐罐壁密封连接。
实施例2
同实施例1,其区别在于,如图2所示,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钠储存机构3还包括输送泵33和回流管34,所述输送泵33置于所述第二储钠罐31内底部,且其入口与所述第二储钠罐31内连通,其出口与所述第二储钠罐31出钠口位于第二储钠罐31内的一端连通,所述蠕变疲劳试验机4的进钠口与所述第二阀门6的连通处设有第二三通,所述第二三通余下的接口与所述回流管34的一端连接并连通,所述回流管34的另一端延伸至与所述第二储钠罐31内部连通,且所述第二三通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回流管与所述第二储钠罐31连通处的水平高度,所述回流管34用以供所述第二三通处多余的液态过氧化钠经其回流至所述第二储钠罐31内,且所述回流管34上设有第九阀门35。设置输送泵,使得蠕变疲劳试验机内的液态过氧化钠能经过连管匀速循环,且循环速度可控,从而可便捷的了解工件在腐蚀工况下的各种性能参数设置输送泵,使得蠕变疲劳试验机内的液态过氧化钠能经过连管匀速循环,且循环速度可控,从而可便捷的了解工件在腐蚀工况下的各种性能参数,而设置回流管可在试验完成后打开第九阀门让保温炉内的液态过氧化钠回流至第二储钠罐内进行回收,如此可节约原料。且所述保温炉上可取消接口411和第六阀门412,或始终将第六阀门412关闭即可。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第二储钠罐31的出钠口位于所述蠕变疲劳试验机4进钠口的下方,使得试验时,输送泵将液态过氧化钠向上输送而使得保温炉内液态过氧化钠的循环速度完全有输送泵的输送速度决定,其中,优选的,所述输送泵的电机优选的为变频泵。
其中,优选的,为了使得保温炉和连管内的液态钠能顺畅的回流至第二储钠罐内,所述保温炉的进钠口设置在其下端,所述连管下端与所述保温炉的进钠口连接并连通,而连管水平高度最低点与所述第二三通的连通,如此使得试验接触后,保温炉和连管内的液态钠均能在重力作用下流入到第二储钠罐内。
其中,所述第一储钠罐上端具有加钠口,且加钠口处设有可打开或关闭其的盖子。
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公开如上,但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都可做各种的改动与修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为准。

Claims (8)

1.一种蠕变疲劳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气机构(1)、供钠机构(2)、钠储存机构(3)和蠕变疲劳试验机(4),所述钠储存机构(3)上具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气口、进钠口和出钠口,所述供气机构(1)具有出气口,所述供钠机构(2)具有出钠口,所述供气机构(1)的出气口与所述钠储存机构(3)的进气口连接并连通,所述供钠机构(2)的出钠口与所述钠储存机构(3)的进钠口连接并连通,并在连通处设有第一阀门(5),所述蠕变疲劳试验机(4)具有进钠口,所述钠储存机构(3)的出钠口与所述蠕变疲劳试验机(4)的进钠口连通,且在二者连通处设有第二阀门(6),所述蠕变疲劳试验机(4)内固定有工件(7),所述供气机构用以将所述钠储存机构(3)和蠕变疲劳试验机(4)内抽真空并向其内供应惰性气体;
所述蠕变疲劳试验机(4)的保温炉(41)具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钠口,且所述保温炉(41)的进钠口构成所述蠕变疲劳试验机(4)的进钠口,所述保温炉(41)的上端还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接口(411),且所述接口(411)上设有第六阀门(412),所述工件(7)置于所述保温炉(41)内;
所述蠕变疲劳试验机(4)还包括测氧仪(42)、膨胀报警机构(43)和一根连管(44),所述连管(44)置于所述蠕变疲劳试验机(4)外,且其两端分别延伸至蠕变疲劳试验机(4)内,并分别与所述保温炉(41)的上下端连接,并与所述保温炉(41)内部连通,所述测氧仪(42)和膨胀报警机构(43)分别设置在所述蠕变疲劳试验机(4)外,并分别与所述连管(44)位于所述蠕变疲劳试验机(4)外的管段连接并连通,且所述测氧仪(42)与所述连管(44)的连通处设有第七阀门(421),所述膨胀报警机构(43)与所述连管(44)的连通处设有第八阀门(431),所述测氧仪(42)用以测量保温炉(41)内液态过氧化钠中氧气的含量,所述膨胀报警机构(43)用以在其与连管(44)连接处温度达到报警温度时进行发出警报;
所述供钠机构(2)包括第一储钠罐(21)、定量泵(22)和第一加热装置(23),所述第一储钠罐(21)的下端具有出钠口,且所述第一储钠罐(21)内储存有过氧化钠,所述第一加热装置(23)设置在所述第一储钠罐(21)上,其用以对所述第一储钠罐(21)加热以将其内的过氧化钠液化,所述定量泵(22)的进料口与所述第一储钠罐(21)的出钠口连通,并在二者连通处设有第五阀门(24),所述定量泵(22)的出料口构成所述供钠机构(2)的出钠口;
所述钠储存机构(3)包括第二储钠罐(31)和第二加热装置(32),所述第二储钠罐(31)上分别与其内部连通的进气口、进钠口和出钠口,所述第二储钠罐(31)上的进气口、进钠口和出钠口分别构成所述钠储存机构(3)上进气口、进钠口和出钠口,所述第二加热装置(32)设置在所述第二储钠罐(31)上,所述第二加热装置(32)用以对第二储钠罐(31)加热以防止其内的液态过氧化钠固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蠕变疲劳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气机构(1)包括储气罐(11)、真空泵(12)和第一三通(13),所述储气罐(11)的出气口与所述真空泵(12)的进气口通过所述第一三通(13)相互连通,所述第一三通(13)的余下的一个接口构成所述供气机构(1)的出气口,所述储气罐(11)与所述第一三通(13)的连通处设有第三阀门(14),所述真空泵(12)与所述第一三通(13)的连通处设有第四阀门(1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蠕变疲劳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储钠罐(31)外还竖向设有透明的液位管(311),所述液位管(311)的上下端均与所述第二储钠罐(31)内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蠕变疲劳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膨胀报警机构(43)包括膨胀罐(432)和液位报警器(433),所述膨胀罐(432)具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进钠口,且所述膨胀罐(432)的进钠口与所述第八阀门(431)连通,所述液位报警器(433)安装在所述膨胀罐(432)上,并与其内部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蠕变疲劳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储钠罐(21)置于所述定量泵(22)的上方,所述定量泵(22)位于所述第二储钠罐(31)的上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蠕变疲劳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储钠罐(31)上的出钠口设置在其下端,且所述第二储钠罐(31)的出钠口位于所述蠕变疲劳试验机(4)进钠口的上方,以便于所述第二储钠罐(31)内的液态过氧化钠经重力流入到所述蠕变疲劳试验机(4)内。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蠕变疲劳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钠储存机构(3)还包括输送泵(33)和回流管(34),所述输送泵(33)置于所述第二储钠罐(31)内底部,且其入口与所述第二储钠罐(31)内部连通,其出口所述第二储钠罐(31)的出钠口位于第二储钠罐(31)内部的一端连通,所述蠕变疲劳试验机(4)的进钠口与所述第二阀门(6)的连通处设有第二三通,所述第二三通余下的接口与所述回流管(34)的一端连接并连通,所述回流管(34)的另一端延伸至与所述第二储钠罐(31)内部连通,且所述第二三通的水平高度高于所述回流管(34)与所述第二储钠罐(31)连通处的水平高度,所述回流管(34)用以供所述第二三通处多余的液态过氧化钠经其回流至所述第二储钠罐(31)内,且所述回流管(34)上设有第九阀门(3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蠕变疲劳试验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储钠罐(31)的出钠口位于所述蠕变疲劳试验机(4)进钠口的下方。
CN201910532049.4A 2019-06-19 2019-06-19 一种蠕变疲劳试验系统 Active CN1103612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32049.4A CN110361281B (zh) 2019-06-19 2019-06-19 一种蠕变疲劳试验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32049.4A CN110361281B (zh) 2019-06-19 2019-06-19 一种蠕变疲劳试验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61281A CN110361281A (zh) 2019-10-22
CN110361281B true CN110361281B (zh) 2021-12-14

Family

ID=6821742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32049.4A Active CN110361281B (zh) 2019-06-19 2019-06-19 一种蠕变疲劳试验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612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85012A (zh) * 2020-11-26 2021-01-29 武汉工程大学 蠕变疲劳试验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SU124184A1 (ru) * 1958-10-29 1958-11-30 М.Б. Гендлер Способ и устройство дл испытаний конструкционных материалов на длительную прочность и ползучесть в высокотемпературных жидкометаллических теплоносител х
JPS5231789A (en) * 1975-09-04 1977-03-10 Mitsubishi Heavy Ind Ltd Testing apparatus for boiling corrosion fatigue
CN102620990B (zh) * 2012-03-30 2014-01-29 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 一种液态金属条件下的材料脆化试验装置和方法
WO2018152104A1 (en) * 2017-02-17 2018-08-23 Ut-Battelle, Llc Molten salt environment creep testing extensometry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61281A (zh) 2019-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553332C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taking samples
CN110361281B (zh) 一种蠕变疲劳试验系统
CN109724667B (zh) 容器内液体体积百分比的检测方法和系统以及具有该系统的分配器
CN111982795A (zh) 模拟超临界二氧化碳输送管道腐蚀的试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CN102913757A (zh) 压力体积自动配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318833C (zh) 储氢罐使用性能测试装置
CN214408906U (zh) 一种食品高压灭菌生产检测装置
CN210664688U (zh) 一种标准金属量器自动校准装置
CN206420802U (zh) 一种量热仪
CN206267914U (zh) 一种发动机油底壳液位标定及机油耗测量装置
CN213779505U (zh) 一种发动机冷却系统监控及保护装置
CN205527739U (zh) 一种制备二氧化氯水处理剂的装置
CN114964665A (zh) 一种用于密闭承压容器的气密性检测系统及方法
CN113944538A (zh) 一种发动机试验台架冷却系统及发动机试验台架冷却方法
CN210221781U (zh) 一种工程塑料生产用耐腐蚀检测装置
CN209232873U (zh) 一种动力锂电池电解液输送系统
CN207350798U (zh) 导热油加热器
JPH01260293A (ja) ヒートパイプの作動液注入装置
CN218945114U (zh) 多通道恒温加液设备
CN207472411U (zh) 一种液体流量计量装置
CN215327924U (zh) 溶解乙炔气安全生产设备
CN108802343A (zh) 一种高温热泵润滑油与工质相容性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209173859U (zh) 一种非水电解液配液装置
CN110077720A (zh) 一种试剂存储装置
CN214422654U (zh) 一种猪体外构建胚胎的培养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