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60717A - 一种线控器组件及空调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线控器组件及空调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60717A
CN110360717A CN201910763817.7A CN201910763817A CN110360717A CN 110360717 A CN110360717 A CN 110360717A CN 201910763817 A CN201910763817 A CN 201910763817A CN 110360717 A CN110360717 A CN 1103607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receiving unit
line traffic
control device
device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63817.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镭
杨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Aux 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63817.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6071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3607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071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2Indication arrangements, e.g. display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5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user interfaces or communication
    • F24F11/56Remote 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89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控器组件及空调器,属于空调技术领域。上述空调器包括接收组件和控制组件,其中,接收组件与墙体连接,并通过信号电缆与室内机电连接;控制组件与接收组件可拆卸连接,其能够给接收组件发送控制信号,并通过接收组件控制空调器的工作参数调整。由于接收组件能够用于可拆卸地安装控制组件,因此,用户可以将控制组件拆下,从而远距离给接收组件发送信号实现对空调器的操作;即,采用上述线控器组件后便于用户的使用操作。另外,由于接收组件设置在室内机壳体外部,避免了壳体对信号的阻挡,提高了信号的灵敏度。

Description

一种线控器组件及空调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线控器组件及空调器。
背景技术
空调即空气调节器(Air Conditioner),是指用人工手段,对建筑/构筑物内环境空气的温度、湿度、洁净度、流速等参数进行调节和控制的设备。部分空调(例如中央空调),其线控器安装固定在墙体上,当需要调节空调的工作温度或其它工作状态时,需要走到线控器前面进行操作。因此,其操作不够方便;尤其是当房屋面积较大时,对空调进行操作更加不便。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线控器组件,线控器组件的控制组件能够与接收组件可拆卸连接,通过控制组件能够远程给接收组件发送信号,进而控制空调的工作状态;从而便于对空调进行操作。
为改善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线控器组件,所述线控器组件包括接收组件和控制组件;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接收组件能够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接收组件用于接收所述控制组件发送的控制信号并与所述电器通信。
使用时,将接收组件安装于室内机外部的墙体上,并通过控制组件给接收组件发送相应的控制信号,进而对空调进行控制。由于控制组件与接收组就拆卸连接,使得用户可以将控制组件拆下,从而远距离给接收组件发送信号实现对空调器的操作。并且,这种方式使得接收组件能够直接接收到控制组件发出的信号,避免了壳体对信号的遮挡,从而有利于信号的接收。
进一步,所述接收组件包括容纳槽,所述控制组件插接在所述容纳槽中。
将控制组件安装在接收组件上,直接将控制组件插接到容纳槽中;将控制组件从接收组件上拆下时,直接从容纳槽中拔出即可。上述结构使得装卸和安装都十分方便。
进一步,所述容纳槽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导电部,所述控制组件包括第二导电部;所述控制组件插接在所述容纳槽中时,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第二导电部连接,以便于给所述控制组件充电。
容纳槽底部的第一导电部与接收组件中的电缆连接,第二导电部与控制组件的可充电电池连接;当控制组件安装在容纳槽中时,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刚好连接,从而能够给控制组件充电。
进一步,所述第一导电部包括充电柱,所述第二导电部包括充电孔。
所述控制组件插接在所述容纳槽中时,所述充电柱能够插接在所述充电孔中。
充电柱竖直设置在容纳槽的底部,当控制组件插接在容纳槽中时,充电柱刚好插接在充电孔中,此时,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能够紧密配合。因此,充电柱和充电孔的设置使得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的连接更加可靠,防止接触不良导致的充电失败。
进一步,所述容纳槽的槽壁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部,所述控制组件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部;所述控制组件与所述容纳槽插接时,所述第一定位部与所述第二定位部配合。
第一定位部可以是凹槽(或凸部),对应的,第二定位部可以是凸部(或凹槽);当控制组件与容纳槽插接时,凸部与凹槽刚好能够配合。上述设计能进一步防止控制组件在容纳槽中松动导致的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接触不良。
进一步,所述接收组件包括前盖、后盖、显示面板和显示主板,所述前盖与所述后盖连接;所述显示主板设置在所述前盖与所述后盖之间,所述显示面板与所述前盖连接,并与所述显示主板电连接,所述显示主板能够获取所述电器的工作参数,并通过所述显示面板显示。
容纳槽设置在前盖的前表面上,在容纳槽的一旁设置有安装孔。显示面板安装在上述安装孔的前侧,显示主板安装在上述安装孔的后侧,显示面板与显示主板电连接。显示主板与空调室内机以及接收组件的接收模块电连接,使得显示主板能够获取空调的工作参数以及控制组件的控制参数,并通过显示面板显示。上述设计能够使得空调的工作参数以及控制组件的控制参数实时显示,从而便于操作。
进一步,所述控制组件包括控制下盖和控制主板,所述控制主板与所述控制下盖连接,所述控制主板能够给所述接收组件发送控制信号。
进一步,还包括控制上盖,所述控制上盖与所述控制下盖连接,所述控制主板设置在所述控制上盖与所述控制下盖之间;所述控制主板上设置有控制按键,所述控制上盖上设置有按键通孔,所述控制控制按键凸出所述按键通孔。
上述控制组件的结构使得控制主板被固定在上盖下盖形成的壳体中,从而对控制主板起到防护作用。当控制组件掉落在地上时,控制主板不易损坏。
进一步,所述控制主板包括触摸屏。
采用触摸屏更加便于对控制面板进行操作。
一种空调器,所述空调器包括所述的线控器组件;所述线控器组件与所述空调器电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上述设计的线控器组件及空调器在使用时,接收组件安装固定在墙体上,使用者可以手持控制组件对给接收组件发送控制信号;或,将控制组件安装在接收组件上,直接对控制组件进行操作,控制组件给接收组件发送控制信号。由于接收组件能够用于可拆卸地安装控制组件,因此,用户可以将控制组件拆下,从而远距离给接收组件发送信号实现对空调器的操作;即,采用上述线控器组件后便于用户的使用操作。另外,由于接收组件设置在室内机壳体外部,避免了壳体对信号的阻挡,提高了信号的灵敏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线控器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接收组件与控制组件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接收组件与控制组件拆分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接收组件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接收组件的前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提供的控制组件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标:010-线控器组件;100-接收组件;110-前盖;111-容纳槽;112-安装孔;113-安装沉台;114-挡边;115-第一定位部;116-充电柱;120-后盖;130-显示面板;140-显示主板;200-控制组件;210-控制上盖;212-按键通孔;220-控制下盖;221-限位加强筋;222-第二定位部;230-控制主板;300-工装接线盒。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详细描述。
请参考图1、图2和图3,图1为线控器组件010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2为线控器组件010中接收组件100与控制组件200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线控器组件010中接收组件100与控制组件200拆分后的结构示意图。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控器组件010,其用于控制空调器的工作。上述空调器包括接收组件100和控制组件200,其中,接收组件100与墙体连接,并通过信号电缆与室内机电连接;控制组件200与接收组件100可拆卸连接,其能够给接收组件100发送控制信号,并通过接收组件100控制空调器的工作参数调整。
请参考图4和图5,图4为接收组件100的剖视图,图5为接收组件100的前盖110的结构示意图。接收组件100包括前盖110、后盖120、显示面板130和显示主板140,前盖110和后盖120均为方形结构,并能扣合连接。显示主板140设置在前盖110和后盖120之间,显示面板130设置在前盖110上,并与显示面板130电连接。具体地,前盖110为方形板状结构,其前表面上设置有长方形状容纳槽111;容纳槽111延伸至前盖110的上表面上,并在上表面形成开口,使得控制组件200能够从上方的开口处插入到容纳槽111内。容纳槽111的边缘还设置有挡边114,挡边114设置在前盖110的前表面上;挡边114能够防止控制组件200从容纳槽111中脱落。即,设置了挡边114后,控制组件200只能从上表面的开口处插入或抽出容纳槽111。在其它实施例中,容纳槽111不限制为上述结构,例如,其可以不设置挡边114和上表面的开口,直接从前表面将控制组件200装入到容纳槽111中;或者,将开口设置在一侧,从侧面的开口将控制组件200装入到容纳槽111中。
请继续参考图4和图5,前盖110上还设置有矩形的安装孔112,安装孔112设置在容纳槽111的一侧;安装孔112中设置有安装沉台113,显示面板130安装固定在安装沉台113上。安装后,显示面板130的正面与前盖110的前表面平齐。显示主板140位于前盖110的后表面,并通过螺钉与前盖110连接。安装后,显示主板140的主体部分设置在前盖110的安装孔112中。显示主板140和显示面板130通过电缆连接,显示主板140将显示信号输出到显示面板130上显示。由于显示面板130和显示主板140均可以采用现有结构,因此,不再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后盖120为半封闭的壳体状,其整体大致为长方体。后盖120的前表面上设置有敞口,其内部用于容纳电线等。后盖120上还设置有卡接部,其用于与前盖110进行卡接。另外,后盖120上还设置有两个连接柱,连接柱上设置有连接孔,连接孔与连接柱的轴线重合。当后盖120与墙体连接时,将螺钉穿过连接孔,使得螺钉打入墙体中的工装接线盒上;从而将后盖120与墙体固定。
请参考图6,图6为控制组件200的爆炸结构示意图。控制组件200包括控制上盖210、控制下盖220和控制主板,其中,控制上盖210与控制下盖220粘接形成外壳整体;控制主板230设置在控制上盖210与控制下盖220之间。具体地,控制上盖210为一矩形板状结构,在控制上盖210上设置有多个按键通孔212,用于容纳控制主板230上的按键。控制上盖210的下部还设置有用于与接收组件100的前盖110配合的沉台面。控制下盖220与控制上盖210形状大致相同,控制下盖220的内表面设置有限位加强筋221,其用于提高控制下盖220的强度并便于对控制主板进行定位。控制主板上设置有多个按键,当控制组件200装配完成后,控制主板上的按键凸出按键通孔212,从而便于从外部进行操作。由于控制主板可以直接采用现有技术中的电路结构,为避免赘述,不再对其进行详细描述。
进一步,请继续参考图4,为了给控制组件200充电,容纳槽11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导电部控制组件200的对应位置设置有第二导电部。当控制组件200插接在容纳槽111中时,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刚好连接通电。具体地,容纳槽111的底部竖直设置有充电柱116,控制组件200的底部设置有充电孔,当控制组件200与接收组件100装配成一体后,充电柱116与充电孔配合,第一导电部与第二导电部连接。
请参考图3和图4,为了使得控制组件200可靠地安装在容纳槽111中,容纳槽111的槽壁上还设置有第一定位部115,对应地,控制组件200的侧部设置有第二定位部222。当控制组件200插接到容纳槽111底部时,第一定位部115刚好与第二定位部222配合。本实施例中,第一定位部115为设置在容纳槽111侧壁上的条形凸部,第二定位部为设置在控制组件200一侧的条形凹槽。当控制组件200与接收组件100装配完成后,凸部与凹槽配合,从而能够将控制组件200的位置进行固定。
本实施例提供的线控器组件010的使用方法及有益效果如下:
使用之前,墙体上的工装接线盒300通过电缆与空调室内机电连接;接收组件100固定安装在工装接线盒上。控制组件200安装在接收组件100上,当需要对空调进行操作时,可以直接对控制组件200进行操作,控制组件200发送信号给接收组件100;此时,接收组件100上的显示面板130能够实时显示空调的工作参数以及线控器组件010的控制参数。另外,也可以将控制组件200拆下使用,通过控制组件200对空调进行远程操作。采用上述线控器组件010后,空调器的信号接收性能得到了改善。
需要说明的是,在其它实施例中,第一导电部可以是设置在容纳槽111底部或侧部的金属弹片,第二导电部可以设置在控制组件200底部或侧部的金属弹片,当控制组件200与接收组件100装配之后,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连接通电。或者,在其它实施例中,控制组件200也可以自带电池,并可将第一导电部和第二导电部省去。另外,上述线控器组件010不限于空调器上的使用,还可以用于其它电器。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修改,上述修改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线控器组件,用于控制电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线控器组件包括接收组件(100)和控制组件(200);所述控制组件(200)与所述接收组件(100)能够可拆卸地连接,所述接收组件(100)用于接收所述控制组件(200)发送的控制信号并能够与所述电器通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控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组件(100)设置有容纳槽(111),所述控制组件(200)能够插接在所述容纳槽(111)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控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111)的底部设置有第一导电部,所述控制组件(200)包括第二导电部;所述控制组件(200)插接在所述容纳槽(111)中时,所述第一导电部与所述第二导电部连接,以便于给所述控制组件(200)充电。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控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部包括充电柱(116),所述第二导电部包括充电孔;
所述控制组件(200)插接在所述容纳槽(111)中时,所述充电柱(116)能够插接在所述充电孔中。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控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111)的槽壁上设置有第一定位部(115),所述控制组件(200)上设置有第二定位部;所述控制组件(200)与所述容纳槽(111)插接时,所述第一定位部(115)与所述第二定位部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线控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115)为凸部和凹槽中的一个,所述第二定位部为凸部和凹槽中的另一个。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控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接收组件(100)包括前盖(110)、后盖(120)、显示面板(130)和显示主板(140),所述前盖(110)与所述后盖(120)连接;
所述显示主板(140)设置在所述前盖(110)与所述后盖(120)之间,所述显示面板(130)与所述前盖(110)连接,并与所述显示主板(140)电连接,所述显示主板(140)能够获取所述电器的工作参数,并通过所述显示面板(130)显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控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组件(200)包括控制下盖(220)和控制主板(230),所述控制主板(230)与所述控制下盖(220)连接,所述控制主板(230)能够给所述接收组件(100)发送控制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控器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控制上盖(210),所述控制上盖(210)与所述控制下盖(220)连接,所述控制主板(230)设置在所述控制上盖(210)与所述控制下盖(220)之间;所述控制主板(230)上设置有控制按键,所述控制上盖(210)上设置有按键通孔(212),所述控制按键凸出所述按键通孔(212)。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线控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主板(230)包括触摸屏。
1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包括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线控器组件;所述线控器组件与所述空调器电连接。
CN201910763817.7A 2019-08-19 2019-08-19 一种线控器组件及空调器 Pending CN11036071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63817.7A CN110360717A (zh) 2019-08-19 2019-08-19 一种线控器组件及空调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63817.7A CN110360717A (zh) 2019-08-19 2019-08-19 一种线控器组件及空调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60717A true CN110360717A (zh) 2019-10-22

Family

ID=682252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63817.7A Pending CN110360717A (zh) 2019-08-19 2019-08-19 一种线控器组件及空调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60717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113904A (ko) * 2006-05-26 2007-11-29 주식회사 대우일렉트로닉스 탈부착 되는 리모컨을 구비한 공기조화기
CN203432031U (zh) * 2013-08-19 2014-02-12 约克广州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线控器以及空调
CN107166687A (zh) * 2017-07-10 2017-09-15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组件及空调器组件
CN206755358U (zh) * 2017-04-18 2017-12-1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8679802A (zh) * 2018-07-24 2018-10-19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CN108844184A (zh) * 2018-03-20 2018-11-20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控制器
CN210463451U (zh) * 2019-08-19 2020-05-05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线控器组件及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70113904A (ko) * 2006-05-26 2007-11-29 주식회사 대우일렉트로닉스 탈부착 되는 리모컨을 구비한 공기조화기
CN203432031U (zh) * 2013-08-19 2014-02-12 约克广州空调冷冻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线控器以及空调
CN206755358U (zh) * 2017-04-18 2017-12-1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7166687A (zh) * 2017-07-10 2017-09-15 广东美的暖通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组件及空调器组件
CN108844184A (zh) * 2018-03-20 2018-11-20 青岛海信日立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控制器
CN108679802A (zh) * 2018-07-24 2018-10-19 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空调控制装置及空调器
CN210463451U (zh) * 2019-08-19 2020-05-05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线控器组件及空调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66262A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EP3334002A1 (en) Battery charging station with module port
US20230164930A1 (en) Colorization of an electrical outlet
JP2008111614A (ja) 空気調和機
CN110360717A (zh) 一种线控器组件及空调器
CN205427577U (zh) 一种自动化电气开关
CN211209025U (zh) 一种便于安装拆卸的模块式配电箱
CN210463451U (zh) 一种线控器组件及空调器
CN216387700U (zh) 水下可控制、操作相机原生功能的通用相机防水壳
CN209042605U (zh) 空调室外机和空调器
CN210576862U (zh) 连接器固定结构、显示面板及家用电器
CN210204378U (zh) 一种电动窗帘轨道以及电机机组
CN218772670U (zh) 一种办公室用智能控制终端
CN203940529U (zh) 座吊两用式空调器的室内机
CN201994198U (zh) 具有无线控制的开关盒
CN111245691A (zh) 一种智能语音插座演示盒
WO2008078906A2 (en) Controller assembly of air conditioner
CN214278691U (zh) 通用型智能控制装置
CN219795085U (zh) 一种带智能把手的门板及其烤箱
CN112302974A (zh) 风扇
CN202210642U (zh) 断路器手车电动驱动装置
CN211087923U (zh) 一种语音识别开关
CN211233130U (zh) 空调室外机侧板与接线板安装结构
CN220325994U (zh) 一种按键遥控器的结构
CN211977179U (zh) 一种电控盒与显示盒的接线结构及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