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53393A - 包 - Google Patent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53393A
CN110353393A CN201910284580.4A CN201910284580A CN110353393A CN 110353393 A CN110353393 A CN 110353393A CN 201910284580 A CN201910284580 A CN 201910284580A CN 110353393 A CN110353393 A CN 11035339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pping
lock
mentioned
packet
lock ele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8458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香山恒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uniyo Corp
Kokuyo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uniy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uniyo Corp filed Critical Kuniy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35339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5339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CPURSES; LUGGAGE; HAND CARRIED BAGS
    • A45C13/00Details; Accessories
    • A45C13/10Arrangement of fasteners
    • A45C13/12Arrangement of fasteners of press-button or turn-button fasteners
    • A45C13/123Arrangement of fasteners of press-button or turn-button fasteners of press-butt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FTRAVELLING OR CAMP EQUIPMENT: 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 A45F3/00Travelling or camp articles; 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 A45F3/04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by means of two straps passing over the two shoulders
    • A45F3/042Sacks or packs carried on the body by means of two straps passing over the two shoulde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chool childre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ild & Adolescent Psyc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rses, Travelling Bags, Baskets, Or Suitcas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包,该包具有包本体、设置于该包本体的开口部的盖面、以及使该盖面的顶端侧相对于所述包本体卡脱的锁扣;该包能够同时解决难以使外观简单化的课题、以及想要调整外观却会有损于锁扣的操作性的课题。锁扣(3)具有设置于盖面的内侧的盖面侧的锁扣要素(4)、以及设置于包本体的本体侧的锁扣要素(5),操作上述锁扣要素(4、5)彼此的卡脱的操作部(31)相对于上述锁扣要素(4、5)彼此的卡合位置(K)向顶端侧离开预定距离(d)地配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书包等包。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包已知如下的包,该包具有:包本体、设置于该包本体的开口部的盖面、以及使该盖面的顶端侧相对于上述包本体卡脱的锁扣(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但是,上述包的上述锁扣设置于盖面的外侧。因此,难以追求外观的简单化。
虽然考虑将锁扣配置于盖面的内侧,但若将以往的锁扣直接配置于内侧,则操作部位于盖面与包本体的间隙的里侧,从而难以进行对操作部的操作。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登记实用新型公报第3118921号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同时解决难以使外观简单化的课题、以及想要调整外观却会有损于锁扣的操作性的课题。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发明的包具有包本体、设置于该包本体的开口部的盖面、以及使该盖面的顶端侧相对于所述包本体卡脱的锁扣;其中,所述锁扣具有设置于所述盖面的内侧的盖面侧的锁扣要素、以及设置于所述包本体的本体侧的锁扣要素;操作所述锁扣要素彼此的卡脱的操作部相对于所述锁扣要素彼此的卡合位置向顶端侧离开预定距离地配置。
技术方案2所记载的发明的包是在技术方案1所记载的构成中,所述锁扣构成为,通过捏住成对的操作部而能操作卡脱。
技术方案3所记载的发明的包是在技术方案1或2所记载的构成中,所述操作部的至少一部分比所述盖面的顶端向外侧突出。
技术方案4所记载的发明的包是在技术方案1、2或3所记载的构成中,配置于所述盖面的内侧的盖面侧的锁扣要素和与该锁扣要素相对应地配置于所述盖面的外侧的盖面板相互结合;所述盖面板中,对所述锁扣上锁时手指所放置的缘比其它缘厚。
技术方案5所记载的发明的包是在技术方案1、2、3或4所记载的构成中,所述本体侧的锁扣要素具有接收所述盖面侧的锁扣要素的插入口;形成所述插入口的壁部以该插入口的开口面积朝向入口侧而逐渐变大的方式倾斜。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同时解决难以使外观简单化的课题、以及想要调整外观却会有损于锁扣的操作性的课题。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书包的整体立体图。
图2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书包的整体立体图。
图3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书包的平面图。
图4是图3中的A部放大图。
图5是图3中的B部放大图。
图6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锁扣的上锁状态的立体图。
图7是表示该实施方式的锁扣的开锁状态的立体图。
图8是该实施方式的锁扣的分解立体图。
图9是该实施方式的锁扣的分解立体图。
图10是该实施方式的锁扣的分解立体图。
图11是该实施方式的锁扣的工作说明图。
图12是表示其它实施方式的本体侧的锁扣要素的立体图。
标号说明
R…包(书包)
1…包本体
2…盖面
3…锁扣
4…盖面侧的锁扣要素
5、A5…本体侧的锁扣要素
31…操作部
K…卡合位置
d…预定距离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是将本发明应用于作为包(背包)之一的书包R的情况。
如图1~图3所示,该书包R具有包本体1、设置于该包本体1的开口部1a的盖面2、以及使该盖面2的顶端2a侧相对于上述包本体1卡脱的锁扣3。
如图1和图2所示,上述包本体1是具有大侧片部11、小侧片部13和前袋15的箱状,在上端具有开口部1a,在后背侧设置有肩带17。该包本体1是通常的构成,所以,省略详细的说明。
上述盖面2为了开关上述包本体1的开口部1a而设置,能经由上述锁扣3而使其顶端2a侧相对于上述包本体1卡脱。
如图2、图3、图6~图8和图10所示,上述锁扣3具有设置于上述盖面2的内侧的盖面侧的锁扣要素4和设置于上述包本体1的本体侧的锁扣要素5。
如图4和图6~图10所示,上述盖面侧的锁扣要素4具有成对的钩21、使这些钩21能在顶端侧接触离开的方向上转动地支承这些钩21的盖面侧的支承体23、向使上述钩21相互分离的方向对上述钩21施力的扭转螺旋弹簧25、以及安装于上述支承体23以遮住上述钩21的基端侧和上述扭转螺旋弹簧25的面罩27。
主要如图8所示,上述各钩21是在基端部具有轴孔21a的板状,在中间部的外侧缘一体地具有与上述本体侧的锁扣要素5卡合的卡合部29,并且,在顶端部的外侧缘一体地具有操作部31。另外,在各钩21的中间部内侧缘,设置有用于使上述扭转螺旋弹簧25卡合的弹簧钩挂件33。上述卡合部29具有用于在上锁时被后述的本体侧的锁扣要素5的栅板35引导而对上述钩21向彼此靠近的方向施力的倾斜引导缘29a、以及在上锁完成时与上述栅板35的顶端侧的缘即下缘55b卡合的卡合缘29b。上述操作部31从上述钩21的顶端外侧缘大致直角地延伸出来,通过捏住这两操作部31,能够使上述两钩21克服上述扭转螺旋弹簧25的施力而向彼此靠近的方向转动。操作部31的一部分比上述盖面2的顶端2a向外侧突出。
主要如图8和图9所示,上述盖面侧的支承体23具有:在与上述包本体1相对向的外表面具有减少摩擦用的突条37a的后罩37;以及设置于上述后罩37与上述面罩27之间以防止上述钩21向上述后罩37侧振动而受损的中间基座41。
上述后罩37在基端部两侧缘具有用于安装于上述盖面2的具有安装孔43a的安装底座43。
上述中间基座41如图8所示具有与上述面罩27相抵的间隔件45,并且,在其下端部的两侧缘如图8和图9所示设置有用于限制上述钩21的晃动的限制突起41a。而且,如图9所示,在上述中间基座41的背面,为了防止该中间基座41的松动,设置有弹性突起41b,该弹性突起41b弹性地抵接于上述后罩37的内面并向上述面罩27侧对中间基座41施力。
主要如图6~图9所示,上述面罩27是覆盖上述后罩37的内面的形态,在基端部两侧缘具备用于安装于上述盖面2的具有安装孔49a的安装底座49,并且,在基端附近部具有与设置于上述中间基座41的定位突起47卡合的窗27a。在上述窗27a的下方设置有切起片27b。该切起片27b和上述定位突起47是为了防止后述的盖面板6附近的皮革制的盖面2变形而使得手指钻入该盖面板6之下而设置的。
如图8和图9所示,在上述面罩27固定着轴39,使上述钩21的轴孔21a能转动地嵌合于该轴39,并且,使卷绕于上述轴39的上述扭转螺旋弹簧25的顶端25a钩挂在上述两钩21的弹簧钩挂件33,在上述扭转螺旋弹簧25的弹性力的作用下对这些钩21向顶端侧分离的方向转动施力。上述轴39的固定通过将其基端部39a凿紧于上述面罩27来进行。
以上说明的盖面侧的锁扣要素4与配置于上述盖面2的外侧的盖面板6协作地被安装于上述盖面2的内侧。也就是说,如图1、图2、图6和图7所示,该锁扣3是经由铆钉S等固定件而将配置于上述盖面2的内侧的盖面侧的锁扣要素4和与该锁扣要素4相对应地配置于上述盖面2的外侧的盖面板6相互结合而成的。上述盖面板6是使在对上述锁扣3上锁时手指所放置的缘即上缘6a比其它缘厚的板状。在该盖面板6的两端部贯通的铆钉S贯通上述盖面2并插通上述面罩27和上述后罩37的安装孔43a、49a,凿紧该插通端,从而将这些盖面板6和盖面侧的锁扣要素4结合起来。
另一方面,如图5~图8和图10所示,上述本体侧的锁扣要素5具有栅板35、支承该栅板35的本体侧的支承体51、以及形成于这些栅板35与支承体51之间并接收上述盖面侧的锁扣要素4的插入口5a。
如图6~图8和图10所示,上述栅板35具有前表面侧的壁部53、以及与该前表面侧的壁部53的两端连续设置的侧面侧的壁部55,由这些壁部53、55所包围的空间作为上述插入口5a而发挥作用。在上述两侧面侧的壁部55的后端设置有安装用的突片57。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形成上述插入口5a的壁部53、55倾斜成该插入口5a的开口面积朝向入口侧而逐渐变大。具体地说,上述前表面侧的壁部53的上半部53a向前方折曲地倾斜,并且,上述两侧面侧的壁部55的上半部55a向朝向上方而逐渐分离的方向倾斜。另外,上述两侧面侧的壁部55的顶端侧的缘即下缘55b在上锁状态下与上述钩21的卡合部29的卡合缘29b卡合。操作上述锁扣要素4、5彼此的卡脱的上述操作部31相对于上述锁扣要素4、5彼此的卡合位置K向顶端侧分离预定距离d地配置。上述预定距离d是被设定为正值的距离,在上述卡合位置K与上述操作部31之间设定有用于配置上述卡合部29等的分离尺寸。此外,本实施方式的“卡合位置K”指的是上述两侧面侧的壁部55的下缘55b和上述钩21的卡合缘29b卡合的位置。通过捏住上述成对的操作部31,能够解除上述钩21的卡合部29的卡合缘29b和上述两侧面侧的壁部55的下缘55b的卡合状态。换言之,该锁扣3是通过捏住成对的操作部31而能操作该锁扣3的卡脱的部件。
主要如图10所示,上述本体侧的支承体51具有:具有减轻摩擦用的突条59a的本体侧罩59、添设于本体侧罩59的背面的本体侧垫板61、以及配置于该本体侧垫板61的背面侧的本体侧底板63。
上述本体侧罩59是与上述栅板35协作地形成上述插入口5a的板状,在两端部设置有用于使上述栅板35的突片57插通的缝隙59s。
上述本体侧垫板61是在两端部具有与上述本体侧罩59的缝隙59s一致的缝隙61s的板状,在上缘和下缘突出设置有用于安装于包本体1的安装片65。
上述本体侧底板63是覆盖上述本体侧罩59和上述本体侧垫板61的背面的板状,具有使上述安装片65插通的缝隙63s。
上述本体侧的支承体51和上述栅板35的安装通过在使上述栅板35的突片57贯通上述本体侧罩59和上述本体侧垫板61的各缝隙59s、61s后使该贯通端塑性变形来进行。图10示出了使上述突片57、上述安装片65塑性变形前的状态。
此外,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的说明中使用的图1是表示将锁扣3上锁了的状态的书包R整体的立体图,图2是表示锁扣3开锁了的状态的书包R整体的立体图。图3是表示盖面2全开的状态的书包R的概略主视图,图4是图3中的A部放大图,图5是其B部放大图。图6是从斜下方观察上锁状态的锁扣3的立体图,图7是从斜下方观察开锁状态的锁扣3的立体图。此外,图6和图7省略盖面2、包本体1地示出盖面板6和盖面侧的锁扣要素4结合前的状态。图8是分解盖面侧的锁扣要素4来表示内部的分解立体图,本体侧的锁扣要素5是在未分解的状态下图示的。图9是分解盖面侧的锁扣要素4并从背面下侧表示内部的分解立体图。图10是分解本体侧的锁扣要素5来表示内部的分解立体图,盖面侧的锁扣要素4是在未分解的状态下图示的。图11的(a)~(e)是用于说明锁扣3的工作的说明图。
接下来,基于图11,对该锁扣3的工作进行说明。
图11的(a)与图7相对应,锁扣3处于开锁状态。从该状态起,将手指放置于上述盖面板6的上缘6a而将盖面侧的锁扣要素4朝向本体侧的锁扣要素5的插入口5a按入,从而经过图11的(b)和该图的(c)的状态而成为该图的(d)的上锁状态。也就是说,在使盖面侧的锁扣要素4向下方(箭头X方向)移动而开始向本体侧的锁扣要素5插入的阶段,如图11的(b)所示,盖面侧的锁扣要素4的两钩21的卡合部29与本体侧的锁扣要素5的侧面侧的壁部55的上半部55a接触。若从该状态起使盖面侧的锁扣要素4向下方(箭头X方向)移动而更深地向本体侧的锁扣要素5插入,则如图11的(c)所示,在上述壁部55的上半部55a和上述卡合部29的倾斜引导缘29a的相互引导作用下,上述两钩21向彼此靠近的方向(箭头α方向)转动。若进一步使盖面侧的锁扣要素4向下方(箭头X方向)移动,则如图11的(d)所示,设置于上述盖面侧的锁扣要素4的钩21的卡合部29完全通过上述本体侧的锁扣要素5的栅板35,解除上述侧面侧的壁部55所带来的约束从而上述两钩21在扭转螺旋弹簧25的施力下一下子向分离方向转动,这两钩21的卡合部29的卡合缘29b与上述栅板35的侧面侧的壁部55的下缘55b卡合而成为上锁状态。从该上锁状态起,如图11的(e)所示,若捏住两操作部31而将两钩21向彼此靠近的方向(箭头β方向)操作,则上述两钩21的卡合部29没入到收于栅板35内的位置。因此,通过维持该操作状态地向上方(箭头Y方向)拔起盖面侧的锁扣要素4,能够使锁扣3开锁。
根据以上所述的构成,由于将盖面侧的锁扣要素4配置于盖面2的内侧,所以,能够抑制锁扣3大幅露出到书包R的外表面的问题,能够使外观简单化。
而且,由于将操作部31设置于盖面侧的锁扣要素4的顶端侧,所以,即使将盖面侧的锁扣要素4设置于盖面2的内面,也能够防止或抑制有损操作性的问题。也就是说,由于使操作部31位于比锁扣要素4、5彼此的卡合位置K靠顶端侧,所以,能够在遮掩了锁扣3的大部分的状态下仅将操作部31配置于盖面2的顶端2a附近。因此,能不有损于外观的简单化地提高操作性。在本实施方式中,仅使操作部31比盖面2的顶端2a向外方突出,能够在上锁状态下遮掩操作部31以外的部分,所以,能够兼顾外观的简单化和操作性的良好。
而且,以往的书包大多将锁扣配置于盖面的外侧且书包的底面,在作为使用者的儿童背负这样的书包的状态下,保护人无法确认锁扣而在保护人开锁的情况下需要用手摸索锁扣。而与之相对地,在本实施方式的构成中,即使在儿童背负着书包R的状态下,保护人也能够目视确认锁扣3的(尤其是操作部31的)位置,所以,能够在儿童背负着书包R的状态下由保护人对锁扣3开锁。
另外,操作部31相对于锁扣要素4、5彼此的卡合位置K向顶端侧分离预定距离d地配置,所以,能够降低操作的手指触碰卡合部29的可能性,也能够提高安全性。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能通过捏住成对的操作部31来操作卡脱,所以,操作简单,而另一方面,若不捏住成对的操作部31则无法开锁,所以,难以产生在来自外部的作用下不经意地解除上锁状态的问题。此外,在以往的锁扣位于盖面的外侧的书包中,锁扣大幅露出,所以,存在其它儿童因淘气等而开锁之虞,在本实施方式的构成中,锁扣3仅露出操作部31的一部分,同时,若不捏住成对的操作部31则无法开锁,从而也能够抑制因淘气而开锁的问题的产生。
此外,盖面板6的上缘6a比其它缘厚,所以,不另外设置手指放置部件,将手指放置于盖面板6的上缘6a就能易于进行上锁操作。
并且,本体侧的锁扣要素5中形成插入口5a的壁部53、55倾斜成插入口5a的开口面积朝向入口侧而逐渐变大,所以,易于将盖面侧的锁扣要素4插入本体侧的锁扣要素5。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以上所述的实施方式。
例如,也可以将本发明适用于书包以外的包。
另外,盖面不限于从正上方覆盖于包本体,也可以进行例如从斜上方重叠于包本体等各种变形。
另一方面,锁扣只要是使盖面侧的锁扣要素和本体侧的锁扣要素卡脱的即可,可以是任何锁扣,用于操作该卡脱的操作部也可以是任何操作部,例如也可以代替前述的实施方式那样设置于盖面侧,设置于本体侧。另外,操作部自身的结构也同样,除了前述的实施方式的结构、即能通过捏住成对的操作部来操作卡脱的结构以外,还可以采用能通过按压按钮的操作来操作卡脱的结构等其它结构。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操作部的一部分比盖面的顶端向外侧突出,但也可以使操作部整体比盖面的顶端向外侧突出、或将操作部整体配置于盖面的顶端部的内侧。即使是这样,由于操作部设置于顶端侧,所以,也能够防止或抑制有损于操作性的问题。
而且,本发明也包括将盖面板整体形成为能够放置手指的程度的厚板的结构,但若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使上述盖面板的上缘比其它缘厚,则能够既使盖面板整体薄又能够改善上锁时的操作性,另外,也能实现轻量化。
并且,本发明也包括本体侧的锁扣要素的插入口朝向入口侧不逐渐增大的结构,但若如上述实施方式那样上述插入口朝向入口侧而逐渐增大,则能够顺畅地进行上锁动作。此外,作为插入口朝向入口侧而逐渐增大的手段,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那样仅使壁部的一部分倾斜,也可以使壁部整体倾斜。
此外,本体侧的锁扣要素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那样具备具有前表面侧的壁部和与该前表面侧的壁部的两端连续设置的侧面侧的壁部的栅板,也可以是例如图12所示那样的锁扣要素A5。该锁扣要素A5是除去了上述实施方式的本体侧的锁扣要素5中的前表面侧的壁部53的中间部分而得的形态。此外,在上述图12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或相当的部分赋予相同的标号并省略说明。
此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可以进行各种变形。

Claims (5)

1.一种包,具有包本体、设置于该包本体的开口部的盖面、以及使该盖面的顶端侧相对于所述包本体卡脱的锁扣;其特征在于,
所述锁扣具有设置于所述盖面的内侧的盖面侧的锁扣要素、以及设置于所述包本体的本体侧的锁扣要素;
操作所述锁扣要素彼此的卡脱的操作部相对于所述锁扣要素彼此的卡合位置向顶端侧离开预定距离地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
所述锁扣构成为,通过捏住成对的操作部而能操作卡脱。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
所述操作部的至少一部分比所述盖面的顶端向外侧突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
配置于所述盖面的内侧的盖面侧的锁扣要素和与该锁扣要素相对应地配置于所述盖面的外侧的盖面板相互结合;
所述盖面板中,对所述锁扣上锁时手指所放置的缘比其它缘厚。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包,
所述本体侧的锁扣要素具有接收所述盖面侧的锁扣要素的插入口;
形成所述插入口的壁部以该插入口的开口面积朝向入口侧而逐渐变大的方式倾斜。
CN201910284580.4A 2018-04-11 2019-04-10 Pending CN11035339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75887A JP7232973B2 (ja) 2018-04-11 2018-04-11 かばん
JP2018-075887 2018-04-1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53393A true CN110353393A (zh) 2019-10-22

Family

ID=682154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84580.4A Pending CN110353393A (zh) 2018-04-11 2019-04-10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7232973B2 (zh)
CN (1) CN110353393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28742A1 (zh) * 2019-12-25 2021-07-01 植华品牌设计服务(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遥感鲜风可调节系统及应用其的背包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2051540B2 (en) * 2020-07-21 2024-07-30 Tse-Haw Ling Magnetic buckle device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67223U (zh) * 2010-08-23 2011-03-23 陈楠 单双肩两型书包
CN201905373U (zh) * 2010-11-11 2011-07-27 朴哲军 一种防盗箱包
CN103945728A (zh) * 2011-08-26 2014-07-23 株式会社思丽兰娜 书包的盖卡扣
CN206413937U (zh) * 2016-12-16 2017-08-18 祥兴(福建)箱包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背包扣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981428U (ja) * 1982-11-26 1984-06-01 株式会社松崎 ランドセル、鞄等に於ける蓋の係止装置
JP3009747U (ja) 1994-09-30 1995-04-11 ヨシナガ株式会社 袋物、鞄等の係止金具
JP4234081B2 (ja) * 2004-09-01 2009-03-04 株式会社リヒトラブ 収納ケース
JP5927210B2 (ja) * 2014-01-20 2016-06-01 株式会社リヒトラブ 収納ケース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67223U (zh) * 2010-08-23 2011-03-23 陈楠 单双肩两型书包
CN201905373U (zh) * 2010-11-11 2011-07-27 朴哲军 一种防盗箱包
CN103945728A (zh) * 2011-08-26 2014-07-23 株式会社思丽兰娜 书包的盖卡扣
CN206413937U (zh) * 2016-12-16 2017-08-18 祥兴(福建)箱包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背包扣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28742A1 (zh) * 2019-12-25 2021-07-01 植华品牌设计服务(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遥感鲜风可调节系统及应用其的背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9180872A (ja) 2019-10-24
JP7232973B2 (ja) 2023-03-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53393A (zh)
US6059156A (en) Attachment system for a portable device
EP1661474B1 (en) Shield mounting device for helmet
WO2008056640A1 (fr) Panneau supérieur du bureau et bureau avec le panneau supérieur de bureau attaché sur celui-ci
TW200847891A (en) Movable engaging door structure
GB2421542A (en) Portable computer case fastened by means of two simultaneously actuated pivoting hooks
WO2008041688A1 (fr) Dispositif de réglage coulissant pour ceinture et boucle
CN108778041A (zh) 箱包和用于箱包的支架组件
US4237583A (en) Locking clips for security wallets and the like
TW201240579A (en) Locking mechanism and a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US7338096B2 (en) Press-type latch device
JP3247020B2 (ja) コードストッパー
US6161882A (en) Closure method for devices having a stylus
JP2019013367A (ja) 宅配ボックス
TWM538065U (zh) 改良式門鎖
KR20100138340A (ko) 문 닫힘 방지 스토퍼
TWI600821B (zh) 掛鎖上鎖式平面把手
CN210540521U (zh) 杯盖
JP2022190191A (ja) ハンドル装置
JP3173819U (ja) タブレットコンピュータ用カバーケース及びこれを備えた支持固定具
KR101366652B1 (ko) 번호 노출 방지용 가림판을 갖는 이너 락
JP2003259905A (ja) 時計バンドのバックル
CN208446755U (zh) 一种可装饰纽扣
JP4149613B2 (ja) 時計バンドの中留構造
JP5575676B2 (ja) リューズガード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