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51784B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51784B
CN110351784B CN201810296734.7A CN201810296734A CN110351784B CN 110351784 B CN110351784 B CN 110351784B CN 201810296734 A CN201810296734 A CN 201810296734A CN 110351784 B CN110351784 B CN 11035178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ps bearer
qos flow
parameter
message
qo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9673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51784A (zh
Inventor
金辉
欧阳国威
段小嫣
窦凤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9673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5178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517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517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517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517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4Negotiating SLA [Service Level Agreement]; Negotiating QoS [Quality of Servi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用于实现UE在第一通信系统的QoS流与第二通信系统的EPS承载之间的映射。所述方法包括:UE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在第一通信系统内建立第一QoS流,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QoS流对应的QoS规则和所述第一QoS流对应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一EPS承载的参数,所述第一QoS流对应的QoS规则中包括所述第一EPS承载的标识;所述UE保存所述第一QoS流和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关联关系。

Description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出现了诸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便携式设备等多种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这些UE可以同时支持不同代的移动通信网络,且可以在不同代的移动通信网络之间进行切换。比如,UE可以从第五代(5th generation,5G)通信网络移动至第四代(forth generation,4G)通信网络,5G网络是4G网络的延伸,具有高性能、低延迟和高容量等特性,其最高数据传输速度可达到数十Gbps以上。
目前,UE在5G系统内的核心网设备间的PDU连接业务(PDU connectivityservice)被称为PDU会话。每个PDU会话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QoS流(QoS flow),每个QoSflow为用户提供不同的QoS保障。QoS规则(rule)用于将特定的数据流过滤到QoS流上进行传输,一个QoS流可以对应一个或多个QoS规则。UE在4G通信系统内,以演进分组系统(evolved packet system,EPS)承载(bearer)的形式来提供QoS保障,EPS承载与5G的QoS流相对应。5G的QoS流的粒度要比4G的EPS承载的粒度细,因此,UE在4G与5G间进行映射时,如何将多个QoS流映射到同一个EPS承载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用于实现QoS流与EPS承载之间的映射。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用户设备UE接收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在第一通信系统内建立第一服务质量QoS流(比如,第一通信系统为5G通信系统,第一消息为PDU会话建立消息或者PDU会话修改消息),第一消息中包括第一QoS流对应的QoS规则和第一QoS流对应第二通信系统(比如,4G通信系统)的第一演进分组系统EPS承载的参数,第一QoS流对应的QoS规则中包括第一EPS承载的标识;该UE保存第一QoS流和第一EPS承载的关联关系。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消息中携带第一EPS承载的标识和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可以实现第一EPS承载与第一QoS流之间的映射。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包括在协议配置选项PCO中;或者,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包括在映射的EPS承载上下文参数中;或者,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包括在QoS规则信息元素中,该QoS规则信息元素中包括第一QoS流对应的QoS规则,即第一EPS承载的参数是与该QoS规则并列的参数。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提供了几种携带第一EPS承载的参数的方式,提高了携带第一EPS承载的参数的灵活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第一QoS流对应至少一个QoS规则,至少一个QoS规则中仅有一个QoS规则包括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其他QoS规则仅携带第一EPS承载的标识,即仅在一个QoS规则中携带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和第一EPS承载的标识,其他QoS规则只携带第一EPS承载的标识、不携带第一EPS承载的参数。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提供了一种携带第一EPS承载的参数的方式,且可以无需在发送第一QoS流的多个规则时都发送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减少了冗余信息的传输。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保存第一QoS流和第一EPS承载的关联关系,包括:保存第一QoS流、第一EPS承载的标识和第一EPS承载的参数的关联关系;或者,保存第一QoS流和第一EPS承载的参数的关联关系;或者,保存第一QoS流的标识与第一ESP承载的标识的关联关系。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提供了几种保存第一QoS流和第一EPS承载的关联关系的方式,提高了保存该关联关系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UE接收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修改第一QoS流,第二消息包括第一EPS承载的参数;该UE使用第二消息的第一EPS承载的参数更新关联关系;或者,该UE接收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修改第一QoS流,第二消息包括第一QoS流对应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二EPS承载的标识和第二EPS承载的参数;该UE使用第二EPS承载的标识和第二EPS承载的参数更新关联关系中;或者,该UE接收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修改第一QoS流,第二消息包括第一QoS流对应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二EPS承载的标识;该UE使用第二EPS承载的标识和第二EPS承载的参数更新关联关系,第二EPS承载的参数为该UE中保存的参数;或者,该UE接收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修改第一QoS流,第二消息包括第一QoS流对应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二EPS承载的标识;该UE使用第二EPS承载的标识更新关联关系。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提供了几种更新第一QoS流和第一EPS承载的关联关系的方式,在修改第一QoS流时,通过更新第一QoS流和第一EPS承载的关联关系,可以保证该关联关系的准确性和新鲜性。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UE接收第三消息,第三消息用于在第一通信系统内建立第二QoS流,第三消息中包括第二QoS流对应的QoS规则,第二QoS流对应的QoS规则中包括第一EPS承载的标识;该UE保存第二QoS流和第一EPS承载的关联关系。上述可能实现方式中,在建立与第一EPS承载对应的第二QoS流时,可以无需发送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减少了冗余信息的传输。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该UE接收第四消息,第四消息用于删除第三QoS流,第三QoS流和第一EPS承载存在关联关系;当该UE确定第三QoS流是与第一EPS承载有关联关系的最后一个QoS流时,该UE删除第一EPS承载的参数。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确定第三QoS流是与第一EPS承载有关联关系的最后一个QoS流时,通过删除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可以节省一定的存储空间。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当该UE确定不存在第一EPS承载的参数时,该UE向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参数请求信息,参数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第一EPS承载的参数;该UE接收第一EPS承载的参数。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UE在需要第一EPS承载的参数时,可以主动的获取第一EPS承载的参数,避免了因缺少第一EPS承载的参数的原因,而导致第一EPS承载与第一QoS流映射失败的问题。
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第一EPS承载的QoS参数;第一EPS承载的标识;第一EPS承载的业务流模板TFT;第一EPS承载的扩展QoS参数。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包括:第一核心网设备向用户设备UE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在第一通信系统内建立第一服务质量QoS流(比如,第一通信系统为5G通信系统,第一消息为PDU会话建立消息或者PDU会话修改消息),第一消息中包括第一QoS流对应的QoS规则和第一QoS流对应第二通信系统(比如,4G通信系统)的第一演进分组系统EPS承载的参数,第一QoS流对应的QoS规则中包括第一EPS承载的标识;第一核心网设备保存第一QoS流和第一EPS承载的关联关系。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消息中携带第一EPS承载的标识和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可以使UE实现第一EPS承载与第一QoS流之间的映射。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第一EPS承载的参数是在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任一项时发送的:第一核心网设备未向该UE发送过第一EPS承载的参数、第一EPS承载的标识是第一核心网设备从第二核心网设备获取的。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可以减少了冗余信息的传输。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包括在协议配置选项PCO中;或者,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包括在映射的EPS承载上下文参数中;或者,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包括在QoS规则信息元素中,该QoS规则信息元素中包括第一QoS流对应的QoS规则,即第一EPS承载的参数是与该QoS规则并列的参数。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提供了几种携带第一EPS承载的参数的方式,提高了携带第一EPS承载的参数的灵活性。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第一QoS流对应至少一个QoS规则,至少一个QoS规则中仅有一个QoS规则包括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其他QoS规则仅携带第一EPS承载的标识。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提供了一种携带第一EPS承载的参数的方式,且可以无需在发送第一QoS流的多个规则时都发送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减少了冗余信息的传输。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保存第一QoS流和第一EPS承载的关联关系,包括:保存第一QoS流、第一EPS承载的标识和第一EPS承载的参数的关联关系;或者,保存第一QoS流和第一EPS承载的参数的关联关系;或者,保存第一QoS流的标识与第一ESP承载的标识的关联关系。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提供了几种第一QoS流和第一EPS承载的关联关系的方式,提高了保存该关联关系的灵活性和多样性。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核心网设备向该UE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修改第一QoS流,第二消息包括第一EPS承载的参数;第一核心网设备使用第二消息中的第一EPS承载的参数更新关联关系;或者,第一核心网设备向该UE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修改第一QoS流,第二消息包括第一QoS流对应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二EPS承载的标识和第二EPS承载的参数;第一核心网设备使用第二EPS承载的标识和第二EPS承载的参数更新关联关系中;或者,第一核心网设备向该UE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修改第一QoS流,第二消息包括第一QoS流对应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二EPS承载的标识;第一核心网设备使用第二EPS承载的标识和第二EPS承载的参数更新关联关系。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提供了几种更新第一QoS流和第一EPS承载的关联关系的方式,在修改第一QoS流时,通过更新第一QoS流和第一EPS承载的关联关系,可以保证该关联关系的准确性和新鲜性。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核心网设备向该UE发送第三消息,第三消息用于在第一通信系统内建立第二QoS流,第三消息中包括第二QoS流对应的QoS规则,第二QoS流对应的QoS规则中包括第一EPS承载的标识;第一核心网设备保存第二QoS流和第一EPS承载的关联关系。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在建立与第一EPS承载对应的第二QoS流时,可以无需发送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减少了冗余信息的传输。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核心网设备向该UE发送第四消息,第四消息用于删除第三QoS流,第三QoS流和第一EPS承载存在关联关系;当第一核心网设备确定第三QoS流是与第一EPS承载有关联关系的最后一个QoS流时,第一核心网设备删除第一EPS承载的参数。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当确定第三QoS流是与第一EPS承载有关联关系的最后一个QoS流时,通过删除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可以节省一定的存储空间。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核心网设备接收该UE发送的参数请求信息,参数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第一EPS承载的参数;第一核心网设备向该UE发送第一EPS承载的参数。上述可能的实现方式中,该UE在需要第一EPS承载的参数时,可以主动的获取第一EPS承载的参数,避免了因缺少第一EPS承载的参数的原因,而导致第一EPS承载与第一QoS流映射失败的问题。
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可能实现方式中,该方法还包括: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的组合:第一EPS承载的QoS参数;第一EPS承载的标识;第一EPS承载的业务流模板TFT;第一EPS承载的扩展QoS参数。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用户设备UE接收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在第一通信系统内建立第一QoS流,第一消息包括第一QoS流对应的QoS规则、第一QoS流对应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一EPS承载的标识和至少一个QoS流的标识集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一EPS承载的参数;该UE保存第一EPS承载和至少一个QoS流的关联关系。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消息中携带第一EPS承载的标识和至少一个QoS流的标识集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可以实现第一EPS承载和至少一个QoS流之间的映射。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该方法包括:第一核心网设备向用户设备UE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在第一通信系统内建立第一QoS流,第一消息包括第一QoS流对应的QoS规则、第一QoS流对应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一EPS承载的标识和至少一个QoS流的标识集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一EPS承载的参数;第一核心网设备保存第一EPS承载和至少一个QoS流的关联关系。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在第一消息中携带第一EPS承载的标识和至少一个QoS流的标识集的对应关系、以及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可以使UE实现第一EPS承载和至少一个QoS流之间的映射。
在第三方面或者第四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保存第一EPS承载与至少一个QoS流的关联关系,具体包括:保存第一EPS承载的标识、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和至少一个QoS流的关联关系;或者,保存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和至少一个QoS流的关联关系;或者,保存第一EPS承载的标识与至少一个QoS流的标识集的关联关系,可选地,单独保存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当至少一个QoS流包括一个QoS流时,该标识集中包括一个QoS流的标识,当至少一个QoS流包括多个QoS流时,该标识集中包括多个QoS流的标识。
需要说明的是,第三方面的其他可能的实现方式与第一方面中可能的实现方式类似,具体参见第一方面的相关描述,第四方面的其他可能的实现方式与第二方面中可能的实现方式类似,具体参见第二方面的相关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装置,所述信息传输装置可以实现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的功能,或者实现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上述功能相应的单元。示例性的,该信息传输装置可以包括接收单元和存储单元;可选地,该信息传输装置还可以包括处理单元和发送单元。
在第五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息传输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总线,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过所述总线连接。其中,当该程序代码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信息传输装置执行第一方面至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中的步骤;或者,当该程序代码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信息传输装置执行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中的步骤。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信息传输装置,所述信息传输装置可以实现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的功能,或者实现第四方面至第四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的功能。所述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上述功能相应的单元。示例性的,所述信息传输装置可以包括发送单元和存储单元;可选地,该信息传输装置还可以包括处理单元和接收单元。
在第六方面的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信息传输装置的结构中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和总线,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程序代码,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过所述总线连接。其中,当该程序代码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信息传输装置执行第二方面至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中的步骤;或者,当该程序代码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信息传输装置执行第三方面至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中的步骤。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
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该计算机执行上述第四方面或第四方面的任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所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
可以理解地,上述提供的任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装置、计算机存储介质或者计算机程序产品均用于执行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可参考上文所提供的对应的方法中的有益效果,此处不再赘述。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4G网络与5G网络互通的网络架构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E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六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七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八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信息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信息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信息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四种信息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五种信息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介绍本申请之前,首先对本申请实施例涉及的技术名词进行介绍说明。
协议数据单元(protocol data unit,PDU)会话(session):在第一通信系统(比如,5G网络或5G通信系统)内,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上建立的一组服务质量(quality of service,QoS)流(flow)的组合,这些QoS流具有相同的IP地址和数据网络名称(data network name,DNN)。QoS流是指UE在第一通信系统内(比如,5G网络内或5G通信系统)满足特定QoS质量需求的数据传输通道,可以通过QoS流标识(QoS flow identity,QFI)进行标识。在UE和网络侧,通过IP地址和DNN来标识一个PDU会话,或者,通过IP地址、单个网络切片选择辅助信息(single network slice selection assistance information,S-NSSAI)和DNN来标识一个PDU会话。
协议数据网络(protocol data network,PDN)连接(connection或connectivity):在第二通信系统(比如,4G网络或4G通信系统)内,UE上建立的一组演进分组系统(evolved packet system,EPS)承载的组合,这些EPS承载具有相同的IP地址和接入点名称(access point name,APN),EPS承载是指UE在第二通信系统(比如,4G网络或4G通信系统)内满足特定QoS质量需求的数据传输通道,可以通过EPS承载标识(EPS bearidentity,EBI)进行标识。在UE和网络侧,通过IP地址和APN来标识一个PDN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应用于第一通信系统和第二通信系统互通的网络架构中,比如,第一通信系统可以为5G通信系统,第二通信系统可以为4G通信系统。如图1所示,为一种4G网络和5G网络互通的网络架构的示意图。其中,4G网络与5G网络共用用户面功能(user planefunction,UPF)+PDN网关用户面功能(PDN gateway user plane function,PGW-U)实体、会话管理功能(session management function,SMF)+PDN网关控制面功能(PDN gatewaycontrol plane function,PGW-C)实体、策略控制功能(policy control function,PCF)+策略和计费规则功能(policy and charging rules function,PCRF)实体、归属签约用户服务器(home subscriber server,HSS)+统一数据管理(unified data management,UDM)实体。这里“+”表示合设,UPF为5G网络的用户面功能,PGW-U是与UPF对应的4G网络的网关用户面功能,SMF是5G网络的会话管理功能,PGW-C是与SMF对应的4G网络中的网关控制面功能,PCF是5G网络的策略控制功能、PCRF是与PCF对应的4G网络的策略计费规则功能。本申请实施例中,为方便表述,将HSS+UDM实体称之为用户数据管理实体,将PGW-C+SMF实体称之为控制面功能实体,在此进行统一说明,以下不再赘述。当然,上述合设后的网络设备也可以用其他名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凡是与本申请中描述的合设网元具有相同功能的网络实体均与本申请中的实体相同,例如,SMF+PGW-C与PGW-C+SMF均具有SMF和PGW-C的功能,因此这两个网络实体相同。
此外,如图1所示,上述4G网络和5G网络互通(interworking)架构中还可以包括4G网络中的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和服务网关(servinggateway,SGW),以及,5G网络中的接入和移动性管理功能(access and mobilitymanagement function,AMF)实体。
其中,UE通过演进型通用陆地无线接入网(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radio access network,E-UTRAN)设备接入4G网络,UE通过下一代无线接入网(nextgeneration radio access network,NG-RAN)设备接入5G网络。E-UTRAN设备通过S1-MME接口与MME通信,E-UTRAN设备通过S1-U接口与SGW通信,MME通过S11接口与SGW通信,MME通过S6a接口与用户数据管理实体通信,MME通过N26接口与AMF实体通信,SGW通过S5-U接口与PGW-U实体+UPF实体通信,SGW通过S5-C接口与PGW-C实体+SMF实体通信,PGW-U实体+UPF实体通过N3接口与NG-RAN设备通信,PGW-U实体+UPF实体通过N4接口与PGW-C实体+SMF实体通信,PGW-C实体+SMF实体通过N7接口与PCRF实体+PCF实体通信,HSS+UDM实体通过N10接口与PGW-C实体+SMF实体通信,HSS+UDM实体通过N8接口与AMF实体通信,PCRF实体+PCF实体通过N15接口与AMF实体通信,PGW-C实体+SMF实体通过N11接口与AMF实体通信,AMF实体通过N2接口与NG-RAN设备通信,AMF实体通过N1接口与UE通信。
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的各个网元之间的接口名字只是一个示例,具体实现中接口名字可能为其他名字,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5G网络中的NG-RAN设备也可以称之为接入设备,该接入设备指的是接入核心网的设备,例如可以是基站,宽带网络业务网关(broadband network gateway,BNG),汇聚交换机,非3GPP接入设备等。基站可以包括各种形式的基站,例如:宏基站,微基站(也称为小站),中继站,接入点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当然,4G网络和5G网络中还可以有其它的网元,比如,4G网络中还可以包括通用分组无线系统(general packet radio system,GPRS)业务支撑节点(serving GPRS supportnode,SGSN)等,5G网络中还可以包括鉴权服务功能(authentication server function,AUSF)实体和网络切片选择功能(network slice selection function,NSSF)实体等,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作具体限定。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其中,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是指两个或多于两个。另外,为了便于清楚描述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采用了“第一”、“第二”等字样对功能和作用基本相同的相同项或相似项进行区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第一”、“第二”等字样并不对数量和执行次序进行限定。
本申请实施例描述的网络架构以及业务场景是为了更加清楚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对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的限定,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知,随着网络架构的演变和新业务场景的出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对于类似的技术问题,同样适用。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UE的结构示意图,该UE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UMPC(ultra-mobile personal computer,超级移动个人计算机)、上网本、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手机芯片(例如,调制解调器modem芯片)、移动台、可穿戴设备、车载设备、或终端设备等等。为方便描述,本申请中将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用户设备或UE。本申请实施例以UE为手机为例进行说明,该UE包括:RF(radiofrequency,射频)电路210、存储器220、输入单元230、显示单元240、重力传感器250、音频电路260、处理器270、以及电源280等部件。下面结合图2对手机的各个构成部件进行具体的介绍:
RF电路210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特别地,将基站的下行信息接收后,给处理器270处理;另外,将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RF电路210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lownoise amplifier,LNA)、双工器等。此外,RF电路210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其中,处理器270可以包括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和modem处理器,手机的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在AP上运行处理,通信功能在modem处理器上处理。
存储器220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模块,处理器270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220的软件程序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存储器220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通话功能、视频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电话本、相册等)等。此外,存储器220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输入单元230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手机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输入单元230可包括触控面板23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232。触控面板23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231上或在触控面板231附近的操作),并根据预先设定的程式驱动相应的连接装置。可选的,触控面板23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270,并能接收处理器27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231。除了触控面板231,输入单元230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23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23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电源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显示单元240可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以及手机的各种菜单。显示单元240可包括显示面板241,可选的,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241。进一步的,触控面板231可覆盖显示面板241,当触控面板23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27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27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24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2中,触控面板231与显示面板24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手机的输入和输出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231与显示面板241集成而实现手机的输入和输出功能。
重力传感器(gravity sensor)250,可以检测手机在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手机姿态的应用(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手机还可以包括其它传感器,比如光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可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光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241的亮度;接近光传感器可以检测是否有物体靠近或接触手机,可在手机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241和/或背光。手机还可配置的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其他传感器,在此不再赘述。
音频电路260、扬声器261、麦克风262可提供用户与手机之间的音频接口。音频电路260可将接收到的音频数据转换后的电信号,传输到扬声器261,由扬声器261转换为声音信号输出;另一方面,麦克风262将收集的声音信号转换为电信号,由音频电路260接收后转换为音频数据,再将音频数据输出至RF电路210以发送给比如另一手机,或者将音频数据输出至存储器220以便进一步处理。
处理器270是手机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手机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220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220内的数据,执行手机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手机进行整体监控。可选的,处理器27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27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270中。
手机还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280(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27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尽管未示出,手机还可以包括WiFi模块、蓝牙模块等,在此不再赘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2中示出的手机结构并不构成对手机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见图3,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S301:第一核心网设备向UE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在第一通信系统内建立第一QoS流,第一消息中包括第一QoS流对应的QoS规则和第一QoS流对应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一EPS承载的参数,第一QoS流对应的QoS规则中包括第一EPS承载的标识。
其中,第一通信系统可以是5G通信系统,第二通信系统可以是4G通信系统。第一消息可以是PDU会话建立接受(PDU session establishment accept)消息、或者PDU会话修改(PDU session modification command)消息。第一QoS流可以是该UE在第一通信系统的PDU会话包括的多个QoS流中的任意一个,第一QoS流是可移动(move)或转移(transfer)至第二通信系统的QoS流。第一EPS承载是第一QoS流对应第二通信系统的EPS承载,且第一EPS承载可以对应一个PDU会话中的一个或多个QoS流。第一EPS承载是第一QoS流对应第二通信系统的EPS承载,可以理解为,第一EPS承载是通过对第一QoS流映射(map)得到的,例如,将第一QoS流的QoS参数、QoS规则(rule)、Session聚合最大比特速率(aggregate maximum bitrate,AMBR)等参数映射为第二通信系统的QoS参数、业务流模板(traffic flow template,TFT)、APN AMBR等参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是通过对第一QoS流的参数映射得到的。这里第一QoS流是可移动(move)或转移(transfer)至第二通信系统的QoS流,可以理解为,在建立或修改第一QoS流时,接收到了核心网发送的,与该第一QoS流对应的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因此可在第二通信系统内建立与第一QoS流对应的第一EPS承载。需要说明的是,第一核心网设备和UE间的通信是逻辑通道,实际中,可以通过其他核心网设备和基站进行转发。
另外,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可以包括以下一种或者多种的组合:第一EPS承载的QoS参数,第一EPS承载的标识,第一EPS承载的业务流模板(traffic flow template,TFT),第一EPS承载的扩展(extended)QoS参数。第一EPS承载的标识可以用于在UE内唯一标识第一EPS承载。
具体地,该UE可以向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PDU会话建立请求,当第一核心网设备接收到该PDU会话建立请求,并在第一通信系统中建立第一QoS流时,第一核心网设备可以向该UE发送PDU会话建立接受消息,该PDU会话建立接受消息中包括第一QoS流对应的QoS规则(包括第一EPS承载的标识)和第一EPS承载的参数。或者,该UE可以向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PDU会话修改求,当第一核心网设备接收到该PDU会话建立修改时,第一核心网设备可以向该UE发送PDU会话修改消息,该PDU会话修改消息中包括第一QoS流对应的QoS规则(包括第一EPS承载的标识)和第一EPS承载的参数。
可替代地,第一核心网设备在向该UE发送第一QoS流对应的QoS规则和第一EPS承载的参数时,也可以不在第一QoS流对应的QoS规则中携带第一EPS承载的标识,而是在第一EPS承载的参数中携带第一QoS流的标识。
可选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可以是在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任一项时发送的:第一核心网设备未向该UE发送过第一EPS承载的参数、第一EPS承载的标识是第一核心网设备从第二核心网设备获取的(即第一EPS承载的标识是由第二核心网设备分配发送给第一核心网设备的)。
其中,以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为例,则第一核心网设备可以为SMF+PGW-C,第二核心网设备可以为AMF。SMF+PGW-C与该UE进行信息传输时,可以通过AMF进行转发,AMF可以对SMF+PGW-C与该UE之间的消息进行重新封装,但是对其消息携带的内容不作处理。类似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第一通信系统和第二通信系统不是4G与5G互通网络架构时,第一核心网设备和该UE之间进行信息传输时,也可以通过中间核心网设备进行转发,该中间核心网设备对第一核心网设备与该UE之间消息可以进行重新封装,但是对其消息携带的内容不作处理。
进一步地,第一消息中包括的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携带: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包括在协议配置选项(protocol configuration option,PCO)中;或者,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包括在映射的EPS承载上下文(mapped EPS bearer contexts)参数中;或者,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包括在QoS规则信息元素中,该QoS规则信息元素中包括第一QoS流对应的QoS规则,即第一EPS承载的参数作为与第一QoS流对应的QoS规则并列的参数发送给UE的。这里的PCO可以是普通的PCO,也可以是扩展(extended)PCO。
需要说明的是,EPS承载的参数是从QoS流的参数映射得到的。映射的EPS承载上下文参数包括PDU会话上下文映射到的第二通信系统的一个或多个EPS承载的上下文,该PDU会话包含所述第一QoS流在内的一个或多个QoS流。
或者,第一消息中包括的第一EPS承载的参数还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携带:第一QoS流对应至少一个QoS规则,至少一个QoS规则中仅有一个QoS规则包括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其他QoS规则仅携带第一EPS承载的标识。具体地,当第一QoS流对应一个QoS规则时,则第一核心网设备向该UE发送该QoS规则时,该QoS规则中包括第一EPS承载的标识和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当第一QoS流对应多个QoS规则时,则第一核心网设备向该UE发送该多个QoS规则时,仅在多个QoS规则中一个QoS规则中包括第一EPS承载的标识和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其它QoS规则中仅包括第一EPS承载的标识,而不包括第一EPS承载的参数。
S302:该UE接收第一消息。其中,S302中的第一消息与上述S301中的第一消息一致,具体参见上述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303:该UE保存第一QoS流和第一EPS承载的关联关系。
当该UE接收到第一QoS流对应的QoS规则和第一EPS承载的参数时,该UE可以根据第一QoS流对应的QoS规则生成第一QoS流,并保存第一QoS流和第一EPS承载的关联关系。具体地,保存第一QoS流和第一EPS承载的关联关系,可以包括:保存第一QoS流、第一EPS承载的标识和第一EPS承载的参数的关联关系;或者,保存第一QoS流和第一EPS承载的参数的关联关系;或者,保存第一QoS流的标识与第一ESP承载的标识的关联关系,此时,该UE还可以保存第一EPS承载的参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可以不保存在上述的关联关系中。进一步,该UE可以根据接收到的第一EPS承载的标识和第一EPS承载的参数保存第一QoS流和第一EPS承载的关联关系;或者,该UE可以根据第一QoS流,第一EPS承载的标识和第一EPS承载的参数保存第一QoS流和第一EPS承载的关联关系。这里的根据可以理解为至少根据,除了列出的条件,还可以包括其他条件,本申请其他部分的理解相同,不再赘述。
相应地,第一核心网设备也可以保存第一QoS流和第一EPS承载的关联关系,且保存该关联关系的方式与该UE保存该关联关系的方式类似,具体参见该UE保存该关联关系的相关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结合图3,参见图4,该方法还包括:S304-S306。
S304:第一核心网设备向该UE发送第二消息,第二消息用于修改第一QoS流。
其中,在修改第一QoS流时,修改后的第一QoS流仍可以对应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一EPS承载,或者修改后的第一QoS流可以对应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二EPS承载,即修改后的第一QoS流对应的EPS承载发生了改变。当修改后的第一QoS流对应的EPS承载不同时,第二消息中包括的信息也会有所不同,下面分别进行说明。
第I种:第二消息包括第一EPS承载的参数。
具体地,第一核心网设备在修改第一QoS流时,修改后的第一QoS流仍对应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一EPS承载,即修改后的第一QoS流对应的EPS承载未发生改变,从而第一EPS承载的标识也是可用的。但是,由于修改了第一QoS流,第一EPS承载的参数也会有改变,为了保证修改后的第一QoS流与第一EPS承载之间映射的一致性,第一核心网设备可以将改变后的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发送给该UE,改变后的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可以由第一核心网设备生成。除了上述信息,第一核心网设备还向UE发送更新后的QoS流的参数,例如,QoS规则和Session AMBR等。
第II种:第二消息包括第一QoS流对应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二EPS承载的标识和第二EPS承载的参数。
具体地,第一核心网设备在修改第一QoS流时,修改后的第一QoS流对应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二EPS承载,即第一EPS承载无法满足修改后的第一QoS流对应的EPS参数,第二EPS承载满足修改后的第一QoS流对应的EPS参数,该第二EPS承载可以是已有的EPS承载,或者,新映射得到的EPS承载。为了保证修改后的第一QoS流与第二EPS承载之间映射的一致性,第一核心网设备可以将第二EPS承载的标识和第二EPS承载的参数发送给该UE,第二EPS承载的标识可以是第一核心网设备从第二核心网设备(比如,AMF)获取的,第二EPS承载的参数可以由第一核心网设备生成。除了上述信息,第一核心网设备还向UE发送更新后的QoS流的参数,例如,QoS rule和Session AMBR等。
第III种:第二消息包括第一QoS流对应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二EPS承载的标识。
具体地,第一核心网设备在修改第一QoS流时,修改后的第一QoS流对应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二EPS承载,即第一EPS承载无法满足修改后的第一QoS流对应的EPS参数,第二EPS承载满足修改后的第一QoS流对应的EPS参数,该第二EPS承载可以是已有的EPS承载。为了保证修改后的第一QoS流与第二EPS承载之间映射的一致性,第一核心网设备可以将第二EPS承载的标识发送给该UE。可选地,第二EPS承载可以是该UE已保存的EPS承载,从而该UE中也会保存中第二EPS承载的参数,第一核心网设备可以无需向该UE发送第二EPS承载的参数。除了上述信息,第一核心网设备还向UE发送更新后的QoS流的参数,例如,QoS规则和Session AMBR等。
S305:该UE接收第二消息。
其中,S305中的第二消息与上述S304中的第二消息一致,具体参见上述S304中的相关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S306:该UE更新第一QoS流和第一EPS承载的关联关系。
当该UE接收到第二消息时,可以根据第二消息包括的信息更新保存的第一QoS流和第一EPS承载的关联关系,且当第二消息包括的信息不同时,该UE更新该关联关系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下面根据S304中描述的第I种至第III种的情况,分别通过第一种至第三种的方式对该UE更新该关联关系的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第一种:当第二消息包括第一EPS承载的参数时,若该关联关系中保存有第一消息中包括的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则该UE可以使用第二消息包括第一EPS承载的参数,更新该关联关系中保存的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可选地,若该关联关系中未保存有第一消息中包括的第一EPS承载的参数,而是单独保存第一EPS承载的参数时,则该UE还可以使用第二消息包括第一EPS承载的参数,更新单独保存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
第二种:当第二消息包括第二EPS承载的标识和第二EPS承载的参数时,若该关联关系中保存有第一消息中包括的第一EPS承载的标识和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则该UE可以使用第二EPS承载的标识更新第一EPS承载的标识,使用第二EPS承载的参数更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可选地,若该关联关系中未保存有第一消息中包括的第一EPS承载的参数,而是单独保存第一EPS承载的参数时,则该UE还可以使用第二EPS承载的参数替换第一EPS承载的参数。
第三种:当第二消息包括第二EPS承载的标识,该UE中保存有第二EPS承载的参数时,若该关联关系中保存有第一消息中包括的第一EPS承载的标识和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则该UE可以使用第二EPS承载的标识更新第一EPS承载的标识,使用第二EPS承载的参数更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可选地,若该关联关系中未保存有第一EPS承载的参数,而是单独保存第一EPS承载的参数时,则该UE还可以使用第二EPS承载的参数更新保存的第一EPS承载的参数。
或者,当第二消息包括第二EPS承载的标识时,该UE可以使用第二EPS承载的标识替换该关联关系中的第一EPS承载的标识。
相应地,第一核心网设备也可以更新其保存的第一QoS流和第一EPS承载的关联关系,且更新该关联关系的方式可以与该UE更新该关联关系的方式类似,具体参见该UE更新该关联关系的相关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修改第一QoS流时,通过更新第一QoS流和第一EPS承载的关联关系,可以保证QoS流与EPS承载之间映射的新鲜性和准确性。
进一步地,结合图3,参见图5,该方法还包括:S307-S309。
S307:第一核心网设备向该UE发送第三消息,第三消息用于在第一通信系统内建立第二QoS流,第三消息中包括第二QoS流对应的QoS规则,第二QoS流对应的QoS规则中包括第一EPS承载的标识。
其中,第三消息可以是PDU会话建立接受消息、或者PDU会话修改消息。第二QoS流与第一QoS流属于同一个PDU会话,且第二QoS流与第一QoS流均对应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一EPS承载。
具体地,当第一核心网设备在第一通信系统中建立第二QoS流时,第一核心网设备可以向该UE发送第三消息,由于第二QoS流与第一QoS流均对应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一EPS承载,第一核心网设备已向该UE发送过第一EPS承载的参数,所以第三消息中可以包括第二QoS流对应的QoS规则,而不用携带第一EPS承载的参数。第二QoS流对应的QoS规则中包括第一EPS承载的标识,从而当该UE接收到第三消息时,可以通过携带的第一EPS承载的标识获取第一EPS承载的参数。
S308:该UE接收第三消息。其中,S308中的第三消息与上述S307中的第三消息一致,具体参见上述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309:该UE保存第二QoS流和第一EPS承载的关联关系。
当该UE接收到第二QoS流对应的QoS规则时,该UE可以根据第二QoS流对应的QoS规则生成第二QoS流,并保存第二QoS流和第一EPS承载的关联关系。具体地,保存第二QoS流和第一EPS承载的关联关系,可以与该UE保存第一QoS流与和第一EPS承载的关联关系的方法类似,具体参见该UE第一QoS流与和第一EPS承载的关联关系的相关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相应地,第一核心网设备也可以保存第二QoS流和第一EPS承载的关联关系,且保存该关联关系的方式可以与该UE保存该关联关系的方式类似,具体参见该UE保存该关联关系的相关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同样对此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以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为例,在第一通信系统为5G通信系统、第二通信系统为4G通信系统、第一核心网设备为SMF+PGW-C、第二核心网设备为AMF时,SMF+PGW-C通过上述方法与该UE进行信息传输的具体过程可以如图6所示。具体包括:1.该UE向AMF发送PDU会话建立请求;2.AMF向SMF+PGW-C转发PDU会话建立请求中携带的信息,具体可以通过N11消息携带;3.当SMF+PGW-C中不存在第一EPS承载的标识(EBI)时,可以通过AMF获取EBI,当SMF+PGW-C中存在该EBI时可直接执行下一步;4.SMF+PGW-C生成QoS流对应的QoS规则,并在QoS规则中携带第一EPS承载的EBI,SMF+PGW-C在本地保存第一QoS流与第一EPS承载的关联关系;5.SMF+PGW-C向AMF发送N11消息,该N11消息中包括QoS规则(EBI),如果SMF+PGW-C未向该UE发送过第一EPS承载的参数,该N11消息中还包括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如果SMF+PGW-C已向UE发送过第一EPS承载的参数,该N11消息中不包括第一EPS承载的参数;6.AMF向该UE发送PDU会话建立接受消息,该PDU会话建立接受消息中包括QoS规则(EBI),且是否携带第一EPS承载的参数与步骤5中的N11消息一致;7.该UE接收到该PDU会话建立接受消息时,可以本地保存第一QoS流与第一EPS承载的关联关系。
需要说明的是,图6中以第一消息为PDU会话接受消息为例进行说明,图6并不对本申请实施例构成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该UE中已保存有第一EPS承载的参数时,则可以在建立第二QoS流时仅发送包括第一EPS承载标识的第二QoS流对应的QoS规则,即可实现第二QoS流与第一EPS承载之间的映射,从而无需多次向该UE发送第一EPS承载的参数,节省了传输资源。
进一步地,结合图5,参见图7,该方法还包括:S310-S312。
S310:第一核心网设备向该UE发送第四消息,第四消息用于删除第三QoS流,第三QoS流和第一EPS承载存在关联关系。
其中,第三QoS流可以是指与第一EPS承载对应的多个QoS中的任意一个QoS流,比如,第三QoS流可以是第一QoS流,或者第二QoS流。第一核心网设备可以通过第四消息删除与第一EPS承载对应的第三QoS流,比如,第四消息可以是PDU会话删除消息。
S311:该UE接收第四消息。其中,S311中的第四消息和第三QoS流与上述S307中的第四消息和第三QoS流一致,具体参见上述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S312:当该UE确定第三QoS流是与第一EPS承载有关联关系的最后一个QoS流时,该UE删除第一EPS承载的参数。
当该UE确定第三QoS流是与第一EPS承载有关联关系的最后一个QoS流时,该UE可以删除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同时删除第三QoS流;当该UE确定第三QoS流不是与第一EPS承载有关联关系的最后一个QoS流时,该UE可以仅删除第三QoS流。
相应地,当第一核心网设备确定第三QoS流是与第一EPS承载有关联关系的最后一个QoS流时,第一核心网设备也可以删除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同时删除第三QoS流,当第一核心网设备确定第三QoS流不是与第一EPS承载有关联关系的最后一个QoS流时,第一核心网设备可以仅删除第三QoS流。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当确定第三QoS流是与第一EPS承载有关联关系的最后一个QoS流时,通过删除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可以节省一定的存储空间,同时可以保证QoS流与EPS承载之间映射的新鲜性和准确性。
进一步地,结合图7,参见图8,该方法还包括:S313-S315。
S313:当该UE确定不存在第一EPS承载的参数时,该UE向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参数请求信息,该参数请求信息用于请求第一EPS承载的参数。
S314:当第一核心网设备接收到该参数请求信息时,第一核心网设备向该UE发送第一EPS承载的参数。
S315:该UE接收第一EPS承载的参数。
具体地,当该UE需要使用第一EPS承载的参数,而该UE中不存在第一EPS承载的参数时,该UE可以向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用于获取第一EPS承载的参数的参数请求信息。当第一核心网设备接收到该参数请求信息时,第一核心网设备可以将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发送给该UE,以使该UE获取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
可选地,当该UE需要使用第一EPS承载的参数,而该UE中不存在第一EPS承载的参数时,该UE也可以向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错误信息。比如,当该UE接收到的用于建立与第一EPS承载对应的某一QoS流的消息,该消息中仅包括该QoS流对应的QoS规则,该QoS规则中包括第一EPS承载的标识,而不包括第一EPS承载的参数,且该UE中不存在第一EPS承载的参数时,该UE可以向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用于指示QoS流建立失败的错误信息。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UE可以接收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在第一通信系统内建立第一QoS流,第一消息中包括第一QoS流对应的QoS规则和第一QoS流对应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一EPS承载的参数,第一QoS流对应的QoS规则中包括第一EPS承载的标识,从而该UE可以保存第一QoS流和第一EPS承载的关联关系,以实现第一QoS流与第一EPS承载之间的映射。此外,在建立第二QoS流时可以仅发送包括第一EPS承载标识的第二QoS流对应的QoS规则,即可实现第二QoS流与第一EPS承载之间的映射,从而无需多次向该UE发送第一EPS承载的参数,节省了传输资源。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参见图9,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S901:第一核心网设备向UE发送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在第一通信系统内建立第一QoS流,第一消息中包括第一QoS流对应的QoS规则、第一QoS流对应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一EPS承载的标识与至少一个QoS流的标识集的对应关系、第一EPS承载的参数。
其中,至少一个QoS流包括第一QoS流,且至少一个QoS流是该UE在第一通信系统中建立的PDU会话包括的QoS流,至少一个QoS流是可移动至第二通信系统的QoS流,且与第二通信系统中的第一EPS承载对应。当至少一个QoS流包括一个QoS流时,该标识集中包括一个QoS流的标识,当至少一个QoS流包括多个QoS流时,该标识集中包括多个QoS流的标识。
另外,第一QoS流对应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一EPS承载的标识与至少一个QoS流的标识集的对应关系可以由第一核心网生成。
S902:该UE接收第一消息。
S903:该UE保存第一EPS承载与至少一个QoS流的关联关系。
其中,保存第一QoS流对应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一EPS承载与至少一个QoS流的关联关系,具体可以包括:保存第一EPS承载的标识、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和至少一个QoS流的关联关系;或者,保存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和至少一个QoS流的关联关系;或者,保存第一EPS承载的标识与至少一个QoS流的标识集的关联关系,可选地,单独保存第一EPS承载的参数。
相应地,第一核心网设备也可以保存第一EPS承载与至少一个QoS流的关联关系,且保存该关联关系的方式与该UE保存该关联关系的方式类似,具体参见该UE保存该关联关系的相关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S901-S903中的第一消息、第一消息携带第一EPS承载的参数的方式、以及第一EPS承载的参数等内容的阐述,均与上述实施例的S301-S303中的描述类似,具体参见相关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地,第一核心网设备和该UE也可以通过第二消息修改第一QoS流,通过第三消息在第一通信系统内建立第二QoS流,通过第四消息删除第三QoS流,以及该UE通过参数请求信息获取第一EPS承载的参数,且具体实现方式与上述实施例的S304-S315中的描述类似,具体参见相关描述,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再赘述。
示例性的,以图1所示的网络架构为例,在第一通信系统为5G通信系统、第二通信系统为4G通信系统、第一核心网设备为SMF+PGW-C、第二核心网设备为AMF时,SMF+PGW-C通过上述方法与该UE进行信息传输的具体过程可以如图10所示。具体包括:1.该UE向AMF发送PDU会话建立请求;2.AMF向SMF+PGW-C转发PDU会话建立请求中携带的信息,具体可以通过N11消息携带;3.当SMF+PGW-C中不存在第一EPS承载的标识(EBI)时,可以通过AMF获取EBI,当SMF+PGW-C中存在该EBI时可直接执行下一步;4.SMF+PGW-C生成并保存第一EPS承载的标识和至少一个QoS流的标识集的关联关系(即EBI与QFI集的关联关系),保存第一EPS承载的参数;5.SMF+PGW-C向AMF发送N11消息,该N11消息中包括QoS规则和EBI与QFI集的对应关系,如果SMF+PGW-C未向该UE发送过第一EPS承载的参数,该N11消息中还包括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如果SMF+PGW-C已向该UE发送过第一EPS承载的参数,该N11消息中不包括第一EPS承载的参数;6.AMF向该UE发送PDU会话建立接受消息,该PDU会话建立接受消息中包括QoS规则和EBI与QFI集的对应关系,且是否携带第一EPS承载的参数与步骤5中的N11消息一致;7.该UE接收到该PDU会话建立接受消息时,可以本地保存EBI与QFI集的关联关系、以及第一EPS承载的参数。
需要说明的是,图10中以第一消息为PDU会话接受消息、第一EPS承载与至少一个QoS流的关联关系为EBI与QFI集的关联关系为例进行说明,图10并不对本申请实施例构成限定。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UE可以接收第一消息,第一消息用于在第一通信系统内建立第一QoS流,第一消息中包括第一QoS流对应的QoS规则、第一QoS流对应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一EPS承载的标识与至少一个QoS流的标识集、以及第一EPS承载的参数,至少一个QoS流包括第一QoS流,从而该UE可以保存第一EPS承载与至少一个QoS流的关联关系,以实现第一EPS承载与至少一个QoS流之间的映射。
上述主要从网元之间交互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各个网元,例如第一核心网设备和UE。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第一核心网设备和UE进行功能模块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模块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下面以采用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为例进行说明: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11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信息传输装置(比如,UE)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信息传输装置包括:接收单元1101和存储单元1102。其中,接收单元1101支持该信息传输装置执行S302、S305、S308、S311和S315,存储单元1102用于支持该信息传输装置执行S303、S309;或者,接收单元1101支持该信息传输装置执行S802,存储单元1102用于支持该信息传输装置执行S803。进一步地,该信息传输装置还可以包括处理单元1103和发送单元1104;其中,处理单元1103用于支持该信息传输装置执行S306和S312等,发送单元1104用于该信息传输装置执行S313。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采用硬件实现的基础上,本申请中的处理单元1103可以为该信息传输装置的处理器,存储单元1102可以为该信息传输装置的存储器,接收单元1101可以为该信息传输装置的接收器,发送单元1104可以为该信息传输装置的发送器,发送器通常可以和接收器集成在一起用作收发器,具体的收发器还可以称为通信接口。
图12所示,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信息传输装置的一种可能的逻辑结构示意图。该信息传输装置的包括:处理器1202和通信接口1203。处理器1202用于对该信息传输装置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器1202用于支持该信息传输装置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S306和S312,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此外,该信息传输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201和总线1204,处理器1202、通信接口1203以及存储器1201通过总线1204相互连接;通信接口1203用于支持该该信息传输装置进行通信;存储器1201用于存储该信息传输装置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处理器1202可以是中央处理器单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总线120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2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在采用集成的单元的情况下,图13示出了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信息传输装置(比如,第一核心网设备)的一种可能的结构示意图。该信息传输装置包括:发送单元1301和存储单元1302。其中,发送单元1301支持该信息传输装置执行S301、S304、S307、S312和S314,或者,发送单元1301支持该信息传输装置执行S801;存储单元1302用于支持该信息传输装置保存第一QoS流和第一EPS承载的关联关系、以及保存第二QoS流和第一EPS承载的关联关系。进一步地,该信息传输装置还可以包括处理单元1303和接收单元1304;其中,处理单元1303用于支持该信息传输装置执行更新第一QoS流和第一EPS承载的关联关系的步骤、以及在确定第三QoS流是与第一EPS承载有关联关系的最后一个QoS流时,删除第一EPS承载的参数的步骤等,接收单元1304用于该信息传输装置接收参数请求信息的步骤。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采用硬件实现的基础上,本申请中的处理单元1303可以为该信息传输装置的处理器,存储单元1302可以为该信息传输装置的存储器,发送单元1301可以为该信息传输装置的发送器,接收单元1304可以为该信息传输装置的接收器,发送器通常可以和接收器集成在一起用作收发器,具体的收发器还可以称为通信接口。
图14所示,为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的上述实施例中所涉及的信息传输装置的一种可能的逻辑结构示意图。该信息传输装置的包括:处理器1402和通信接口1403。处理器1402用于对该信息传输装置的动作进行控制管理,例如,处理器1402用于支持该信息传输装置执行更新第一QoS流和第一EPS承载的关联关系的步骤、在确定第三QoS流是与第一EPS承载有关联关系的最后一个QoS流时,删除第一EPS承载的参数的步骤,和/或用于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他过程。此外,该信息传输装置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401和总线1404,处理器1402、通信接口1403以及存储器1401通过总线1404相互连接;通信接口1403用于支持该该信息传输装置进行通信;存储器1401用于存储该信息传输装置的程序代码和数据。
其中,处理器1402可以是中央处理器单元,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专用集成电路,现场可编程门阵列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晶体管逻辑器件、硬件部件或者其任意组合。其可以实现或执行结合本申请公开内容所描述的各种示例性的逻辑方框,模块和电路。所述处理器也可以是实现计算功能的组合,例如包含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组合,数字信号处理器和微处理器的组合等等。总线1404可以是外设部件互连标准(peripheralcomponent interconnect,PCI)总线或扩展工业标准结构(extended industry standardarchitecture,EISA)总线等。所述总线可以分为地址总线、数据总线、控制总线等。为便于表示,图14中仅用一条粗线表示,但并不表示仅有一根总线或一种类型的总线。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信息传输装置可能的产品形态的结构图。
作为一种可能的产品形态,信息传输装置可以为信息传输设备,所述信息传输包括处理器1502和收发器1504/收发接口1504;可选地,所述信息传输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介质1503。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产品形态,信息传输装置可以为信息传输单板,所述信息传输单板包括处理器1502和收发器1504/收发接口1504;可选地,所述信息传输单板还可以包括存储介质1503。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产品形态,信息传输装置也由通用处理器来实现,即俗称的芯片来实现。该通用处理器包括:处理器1502和收发接口1504;可选地,该通用处理器还可以包括存储介质1503。
作为另一种可能的产品形态,信息传输装置也可以使用下述来实现:一个或多个FPGA(现场可编程门阵列)、PLD(可编程逻辑器件)、控制器、状态机、门逻辑、分立硬件部件、任何其它适合的电路、或者能够执行本申请通篇所描述的各种功能的电路的任意组合。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控制器等)或者处理器执行图3至图8任一图所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中UE的步骤。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控制器等)或者处理器执行图3至图8任一图所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中第一核心网设备的步骤。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控制器等)或者处理器执行图9或图10所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中UE的步骤。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当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控制器等)或者处理器执行图9或图10所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中第一核心网设备的步骤。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该计算机执行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执行指令,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设备执行图3至图8任一图所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中UE的步骤。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该计算机执行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执行指令,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设备执行图3至图8任一图所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中第一核心网设备的步骤。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该计算机执行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执行指令,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设备执行图9或图10所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中UE的步骤。
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执行指令,该计算机执行指令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设备的至少一个处理器可以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读取该计算机执行指令,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该计算机执行指令使得设备执行图9或图10所提供的信息传输方法中第一核心网设备的步骤。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4)

1.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用户设备UE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在第一通信系统内建立第一服务质量QoS流,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QoS流对应的QoS规则和所述第一QoS流对应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一演进分组系统EPS承载的参数,所述第一QoS流对应的QoS规则中包括所述第一EPS承载的标识,所述第一QoS流对应至少一个QoS规则,所述至少一个QoS规则中仅有一个QoS规则包括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其他QoS规则仅携带所述第一EPS承载的标识;
所述UE保存所述第一QoS流和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关联关系;
所述UE接收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在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内建立第二QoS流,所述第三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QoS流对应的QoS规则,所述第二QoS流对应的QoS规则中包括所述第一EPS承载的标识;
所述UE包括保存所述第二QoS流和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关联关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包括在协议配置选项PCO中;或者,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包括在映射的EPS承载上下文参数中;或者,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包括在QoS规则信息元素中,所述QoS规则信息元素中包括所述第一QoS流对应的QoS规则。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存所述第一QoS流和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关联关系,包括:
保存所述第一QoS流、所述第一EPS承载的标识和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的关联关系;或者,
保存所述第一QoS流和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的关联关系;或者,
保存所述第一QoS流的标识与所述第一ESP承载的标识的关联关系。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UE接收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修改所述第一QoS流,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所述UE使用所述第二消息的第一EPS承载的参数更新所述关联关系;或者,
所述UE接收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修改所述第一QoS流,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QoS流对应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二EPS承载的标识和所述第二EPS承载的参数;所述UE使用所述第二EPS承载的标识和所述第二EPS承载的参数更新所述关联关系中;或者,
所述UE接收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修改所述第一QoS流,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QoS流对应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二EPS承载的标识;所述UE使用所述第二EPS承载的标识和所述第二EPS承载的参数更新所述关联关系,所述第二EPS承载的参数为所述UE中保存的参数;或者,
所述UE接收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修改所述第一QoS流,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QoS流对应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二EPS承载的标识;所述UE使用所述第二EPS承载的标识更新所述关联关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UE接收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用于删除第三QoS流,所述第三QoS流和所述第一EPS承载存在关联关系;
当所述UE确定所述第三QoS流是与所述第一EPS承载有关联关系的最后一个QoS流时,所述UE删除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UE确定不存在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时,所述UE向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参数请求信息,所述参数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
所述UE接收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所述第一EPS承载的QoS参数;
所述第一EPS承载的标识;
所述第一EPS承载的业务流模板TFT;
所述第一EPS承载的扩展QoS参数。
8.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核心网设备向用户设备UE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在第一通信系统内建立第一服务质量QoS流,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QoS流对应的QoS规则和所述第一QoS流对应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一演进分组系统EPS承载的参数,所述第一QoS流对应的QoS规则中包括所述第一EPS承载的标识,所述第一QoS流对应至少一个QoS规则,所述至少一个QoS规则中仅有一个QoS规则包括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其他QoS规则仅携带所述第一EPS承载的标识;
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保存所述第一QoS流和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关联关系,
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向所述UE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在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内建立第二QoS流,所述第三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QoS流对应的QoS规则,所述第二QoS流对应的QoS规则中包括所述第一EPS承载的标识;
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保存所述第二QoS流和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关联关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是在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任一项时发送的: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未向所述UE发送过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所述第一EPS承载的标识是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从第二核心网设备获取的。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包括在协议配置选项PCO中;或者,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包括在映射的EPS承载上下文参数中;或者,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包括在QoS规则信息元素中,所述QoS规则信息元素中包括所述第一QoS流对应的QoS规则。
11.根据权利要求8至10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保存所述第一QoS流和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关联关系,包括:
保存所述第一QoS流、所述第一EPS承载的标识和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的关联关系;或者,
保存所述第一QoS流和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的关联关系;或者,
保存所述第一QoS流的标识与所述第一ESP承载的标识的关联关系。
12.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向所述UE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修改所述第一QoS流,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使用所述第二消息中的第一EPS承载的参数更新所述关联关系;或者,
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向所述UE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修改所述第一QoS流,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QoS流对应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二EPS承载的标识和所述第二EPS承载的参数;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使用所述第二EPS承载的标识和所述第二EPS承载的参数更新所述关联关系中;或者,
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向所述UE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修改所述第一QoS流,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QoS流对应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二EPS承载的标识;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使用所述第二EPS承载的标识和所述第二EPS承载的参数更新所述关联关系。
13.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向所述UE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用于删除第三QoS流,所述第三QoS流和所述第一EPS承载存在关联关系;
当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确定所述第三QoS流是与所述第一EPS承载有关联关系的最后一个QoS流时,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删除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接收所述UE发送的参数请求信息,所述参数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
所述第一核心网设备向所述UE发送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
15.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所述第一EPS承载的QoS参数;
所述第一EPS承载的标识;
所述第一EPS承载的业务流模板TFT;
所述第一EPS承载的扩展QoS参数。
16.一种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在第一通信系统内建立第一服务质量QoS流,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QoS流对应的QoS规则和所述第一QoS流对应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一演进分组系统EPS承载的参数,所述第一QoS流对应的QoS规则中包括所述第一EPS承载的标识,所述第一QoS流对应至少一个QoS规则,所述至少一个QoS规则中仅有一个QoS规则包括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其他QoS规则仅携带所述第一EPS承载的标识;
存储单元,用于保存所述第一QoS流和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关联关系;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在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内建立第二QoS流,所述第三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QoS流对应的QoS规则,所述第二QoS流对应的QoS规则中包括所述第一EPS承载的标识;
所述存储单元,还用于保存所述第二QoS流和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关联关系。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包括在协议配置选项PCO中;或者,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包括在映射的EPS承载上下文参数中;或者,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包括在QoS规则信息元素中,所述QoS规则信息元素中包括所述第一QoS流对应的QoS规则。
18.根据权利要求16或17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单元,具体用于:
保存所述第一QoS流、所述第一EPS承载的标识和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的关联关系;或者,
保存所述第一QoS流和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的关联关系;或者,
保存所述第一QoS流的标识与所述第一ESP承载的标识的关联关系。
19.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处理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修改所述第一QoS流,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所述处理单元,用于使用所述第二消息的第一EPS承载的参数更新所述关联关系;或者,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修改所述第一QoS流,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QoS流对应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二EPS承载的标识和所述第二EPS承载的参数;所述处理单元,用于使用所述第二EPS承载的标识和所述第二EPS承载的参数更新所述关联关系中;或者,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修改所述第一QoS流,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QoS流对应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二EPS承载的标识;所述处理单元,用于使用所述第二EPS承载的标识和所述第二EPS承载的参数更新所述关联关系,所述第二EPS承载的参数为所述装置中保存的参数;或者,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修改所述第一QoS流,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QoS流对应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二EPS承载的标识;所述处理单元,用于使用所述第二EPS承载的标识更新所述关联关系。
20.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处理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用于删除第三QoS流,所述第三QoS流和所述第一EPS承载存在关联关系;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当确定所述第三QoS流是与所述第一EPS承载有关联关系的最后一个QoS流时,删除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发送单元:
所述发送单元,用于当确定不存在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时,向第一核心网设备发送参数请求信息,所述参数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
所述接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
22.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所述第一EPS承载的QoS参数;
所述第一EPS承载的标识;
所述第一EPS承载的业务流模板TFT;
所述第一EPS承载的扩展QoS参数。
23.一种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单元,用于向用户设备UE发送第一消息,所述第一消息用于在第一通信系统内建立第一服务质量QoS流,所述第一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一QoS流对应的QoS规则和所述第一QoS流对应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一演进分组系统EPS承载的参数,所述第一QoS流对应的QoS规则中包括所述第一EPS承载的标识,所述第一QoS流对应至少一个QoS规则,所述至少一个QoS规则中仅有一个QoS规则包括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其他QoS规则仅携带所述第一EPS承载的标识;
存储单元,还用于保存所述第一QoS流和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关联关系;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UE发送第三消息,所述第三消息用于在所述第一通信系统内建立第二QoS流,所述第三消息中包括所述第二QoS流对应的QoS规则,所述第二QoS流对应的QoS规则中包括所述第一EPS承载的标识;
所述存储单元,还用于保存所述第二QoS流和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关联关系。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是在满足以下条件中的任一项时发送的:所述信息传输装置未向所述UE发送过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所述第一EPS承载的标识是所述信息传输装置从第二核心网设备获取的。
25.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包括在协议配置选项PCO中;或者,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包括在映射的EPS承载上下文参数中;或者,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包括在QoS规则信息元素中,所述QoS规则信息元素中包括所述第一QoS流对应的QoS规则。
26.根据权利要求23至25任一项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单元,具体用于:
保存所述第一QoS流、所述第一EPS承载的标识和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的关联关系;或者,
保存所述第一QoS流和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的关联关系;或者,
保存所述第一QoS流的标识与所述第一ESP承载的标识的关联关系。
27.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处理单元: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UE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修改所述第一QoS流,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所述处理单元,用于使用所述第二消息中的第一EPS承载的参数更新所述关联关系;或者,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UE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修改所述第一QoS流,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QoS流对应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二EPS承载的标识和所述第二EPS承载的参数;所述处理单元,用于使用所述第二EPS承载的标识和所述第二EPS承载的参数更新所述关联关系中;或者,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UE发送第二消息,所述第二消息用于修改所述第一QoS流,所述第二消息包括所述第一QoS流对应第二通信系统的第二EPS承载的标识;所述处理单元,用于使用所述第二EPS承载的标识和所述第二EPS承载的参数更新所述关联关系。
28.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处理单元: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UE发送第四消息,所述第四消息用于删除第三QoS流,所述第三QoS流和所述第一EPS承载存在关联关系;
所述处理单元,还用于当确定所述第三QoS流是与所述第一EPS承载有关联关系的最后一个QoS流时,删除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接收单元: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UE发送的参数请求信息,所述参数请求信息用于请求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
所述发送单元,还用于向所述UE发送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
30.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EPS承载的参数包括以下一种或多种的组合:
所述第一EPS承载的QoS参数;
所述第一EPS承载的标识;
所述第一EPS承载的业务流模板TFT;
所述第一EPS承载的扩展QoS参数。
31.一种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传输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接口,所述存储器中存储代码和数据,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过总线连接,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存储器中的代码使得所述信息传输装置执行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
32.一种信息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传输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和通信接口,所述存储器中存储代码和数据,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和所述通信接口通过总线连接,所述处理器运行所述存储器中的代码使得所述信息传输装置执行权利要求8至15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
33.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
3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当所述计算机程序或指令被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8至15任一项所述的信息传输方法。
CN201810296734.7A 2018-04-03 2018-04-03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035178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96734.7A CN110351784B (zh) 2018-04-03 2018-04-03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96734.7A CN110351784B (zh) 2018-04-03 2018-04-03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51784A CN110351784A (zh) 2019-10-18
CN110351784B true CN110351784B (zh) 2021-12-28

Family

ID=681736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96734.7A Active CN110351784B (zh) 2018-04-03 2018-04-03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5178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7650991A (zh) * 2021-02-25 2024-03-05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QoS变化的通知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N113872981B (zh) * 2021-09-30 2023-11-07 阿里巴巴达摩院(杭州)科技有限公司 核心网和通信网络
CN113905455A (zh) * 2021-11-16 2022-01-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承载建立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48127A (zh) * 2016-06-23 2018-01-05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支持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WO2018030798A1 (en) * 2016-08-09 2018-02-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user plane 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548127A (zh) * 2016-06-23 2018-01-05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支持数据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WO2018030798A1 (en) * 2016-08-09 2018-02-15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user plane oper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QoS clarifications for EPC interworking;NTT DOCOMO;《3GPP TSG-SA WG2 Meeting #126 S2-182662》;20180302;第1-3页 *
QoS provision for interworking with 5GS;Huawei, HiSilicon;《3GPP TSG-CT WG1 Meeting #106 C1-180727》;20180126;第1-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51784A (zh) 2019-10-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36661B (zh) 一种上行数据传输方法、终端、网络侧设备及系统
JP7416976B2 (ja) Gap構成方法、ユーザ機器UE、ネットワーク機器及びコンピュータ可読記憶媒体
CN110574485B (zh) 网络连接配置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0140385B (zh) 一种通信系统间移动方法及装置
CN110944351B (zh) 一种测量配置方法、设备及系统
JP7187665B2 (ja) 能力指示方法、端末及びネットワーク側ネットワーク要素
CN109548097B (zh) 一种承载建立方法及装置
CN110351784B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9029618A1 (zh) Ims语音通话网络的切换方法、存储设备及移动终端
JP2021532680A (ja) 能力制御方法、端末及びネットワーク側のネットワーク要素
JP7346568B2 (ja) ネットワークアクセスの制御方法及び通信機器
US20210153038A1 (en) Control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side network element
CN110209434B (zh) 一种内存管理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KR102596801B1 (ko) Pc5 링크 확립 방법, 장비 및 시스템
CN110287381B (zh) 页面控件节点的查找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7049930A1 (zh) 一种资源使用方法及终端
CN110839298B (zh) 一种移动性管理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972212B (zh) 一种PC5接口的QoS参数配置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07484225B (zh) 一种网络接入控制方法、装置及用户终端
CN108307531B (zh) 通话控制方法、装置、用户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601300A (zh) 多卡的pdu会话建立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166537B (zh) 一种pdu会话建立方法、网络设备和用户终端
CN109542594B (zh) 事件响应方法及装置、移动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870289B (zh) 一种局域网设备恢复上网的方法和装置
CN112607531A (zh) 智能电梯权限的控制系统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