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49491A - 一种防伪标签的制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伪标签的制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49491A
CN110349491A CN201910663808.0A CN201910663808A CN110349491A CN 110349491 A CN110349491 A CN 110349491A CN 201910663808 A CN201910663808 A CN 201910663808A CN 110349491 A CN110349491 A CN 1103494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um
adhesive layer
shine
color
are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6380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袁涌耀
黄志明
吴光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Wopu Io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Wopu I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Wopu Io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Wopu Io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6380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4949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3494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494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3/00Labels, tag tickets, or similar identification or indication means; Seals; Postage or like stamps
    • G09F3/02Forms or construc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3/00Labels, tag tickets, or similar identification or indication means; Seals; Postage or like stamps
    • G09F3/02Forms or constructions
    • G09F2003/023Adhesiv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aminated Bod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防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伪标签的制作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伪标签的制作方法,其中防伪标签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基材上设定防伪区;在防伪区上涂布粘结层,粘结层覆盖防伪区面积的85%~90%;在粘结层上通过振动随机喷撒镭射颗粒;粘结层通过热固化或紫外固化的方式固化;镭射颗粒嵌在粘结层上,且镭射颗粒与防伪区和粘结层叠加后呈现的颜色不同。防伪标签上随机镭射颗粒的完全随机性导致标签图形新型复杂、随机且具有三维特性、四维感光特征,增强了防伪标签的防伪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防伪标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伪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伪标签的制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国民经济与技术的发展,防伪技术已经从传统的银行、海关、税务、金融、公安等部门制作的护照、证件、货币、票证和有价证券的使用场合逐渐转向民用,并在烟酒、食品、药品、保健品、化妆品、服装、光盘以及农药、化肥、汽车零部件、日用品等领域有广泛的应用潜力。防伪标签是一门涉及光学、化学、物理学、电磁学、计算机技术、光谱技术、数字印刷技术、包装印刷技术等诸多领域的交叉学科技术。防伪技术多种多样,如激光全息技术、水印技术、电码技术、数字编码、条形码、二维码以及RFID等。要能够达到防伪的目的,防伪标签必须同时具备不可复制、不可重复使用以及不可揭离的特点。三维立体图形防伪标签具有信息复杂度高且不可复制的优点。传统的三维立体图形防伪标签制作工艺条件苛刻,且成本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防伪标签的制作方法,能够在常温常压下进行,操作简单,且成本低。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伪标签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在基材上设定防伪区;在所述防伪区上涂布粘结层,所述粘结层覆盖所述防伪区面积的85%~90%;在所述粘结层上通过振动随机喷撒镭射颗粒;所述粘结层通过热固化或紫外固化的方式固化;其中镭射颗粒嵌在所述粘结层上,且所述镭射颗粒与所述防伪区和所述粘结层叠加后呈现的颜色不同。
优选地,在所述防伪区上涂布所述粘结层的步骤之前,在所述防伪区印刷油墨,所述油墨的颜色与基材的颜色不同,所述镭射颗粒与所述油墨和所述防伪区叠加之后的颜色不同,且所述粘结层为透明涂层。
优选地,在防伪区印刷所述油墨的步骤之前,在所述防伪区涂布第二涂层,所述第二涂层通过热固化或紫外固化的方式固化。
优选地,在所述粘结层通过热固化或紫外固化的方式固化的步骤之后,通过热敷或冷敷的方式在所述基材表面覆膜,形成透明覆膜层。
优选地,所述基材为铜版纸、易碎纸、合成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一种;所述粘结层为水胶层、油胶层、不干胶层、UV胶水层、光油层中的一种;所述镭射颗粒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氯乙烯、邻苯基苯酚中的一种。
优选地,所述镭射颗粒的形状为圆形、三角形、梯形、正方形、线条状、六边形、菱形、不规则形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
优选地,所述粘结层通过胶辊涂布在所述防伪区上,所述胶辊的线数为 300~500线。
优选地,所述镭射颗粒通过振动频率可调的漏斗喷撒在所述粘结层上,所述漏斗的底部设有具有均匀分布圆孔的冲孔网板。
优选地,所述喷撒镭射颗粒步骤之后,还包括镭射颗粒清除步骤:通过鼓风装置和抽风装置清除散落在防伪区之外的镭射颗粒。
优选地,所述鼓风装置放置在标签的一侧,其出风口距离标签9~11cm,气压为0.4~0.8MPa;所述抽风装置位于标签的上方,其抽风口距离标签表面2~4cm,风机转速为800~1200rpm。
相比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发明通过在基材上涂布粘结层,将镭射颗粒喷撒在粘结层上,再将粘结层固化,镭射颗粒嵌在粘结层上,形成防伪标签,该制作方法能够在常温常压下完成,并且操作简单。其中粘结层用于固定镭射颗粒并防止镭射颗粒脱落,并且粘结层覆盖防伪区面积的85%~90%,确保粘结层不溢出防伪区,节省粘结层的用量,从而降低成本。在形成防伪标签上,镭射颗粒粘附并嵌在防伪区的粘结层上,且镭射颗粒不重叠,其中粘结层上的镭射颗粒具有完全随机的特性,形成随机防伪图案具有三维立体特征,并且呈现四维感光特性,增强了防伪标签的防伪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对本发明进行更为详细的描述,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对本发明进行的描述仅是示意性的,而非限制性的。各个不同实施例之间可以进行相互组合,以构成未在以下描述中示出的其他实施例。
本发明提供一种防伪标签的制作方法,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该防伪标签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基材上设定防伪区,基材材料可以是铜版纸、易碎纸、合成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等;通过胶辊在防伪区上涂布粘结层,粘结层与基材中的至少一个为非透明色,其中粘结层可以是水胶、油胶、不干胶、UV胶水、光油等,优选固化速度块的UV胶水。粘结层的厚度可通过调整胶辊的线数来调整,可选地,胶辊的线数为300线~500 线,粘结层厚度可以是0.01~1mm。粘结层覆盖防伪区85%~90%的范围,且分布均匀,确保粘结层不溢出防伪区。在基材的上方使用装有镭射颗粒的漏斗,其中,镭射颗粒的形状不限,大小为0.1~5mm,镭射颗粒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氯乙烯、邻苯基苯酚中的一种。漏斗的底部设有具有均匀分布圆孔的冲孔网板通过振动漏斗将镭射颗粒喷撒到基材表面,其中部分镭射颗粒与粘结层接触并粘附在防伪区的粘结层上,其余的镭射颗粒散落在防伪区以外,通过调整漏斗的振动频率调整镭射颗粒的流量,确保镭射颗粒不层叠,粘结层上喷撒镭射颗粒后,通过热固化或紫外固化的方式固化粘结层,其中粘结层用于将镭射颗粒固定在防伪区,镭射颗粒与防伪区和所述粘结层叠加后呈现的颜色不同,防伪区和所述粘结层叠加后呈现的颜色作为底色层。若粘结层为透明色,则防伪区为非透明色且镭射颗粒与防伪区颜色不同,防伪区作为底色层;若粘结层为半透明,则镭射颗粒的颜色与粘结层和防伪区叠加后的颜色不同,粘结层和防伪区叠加后的颜色作为底色;如粘结层为不透明色,则镭射颗粒与粘结层颜色不同,粘结层作为底色层。应当理解的是,防伪区的颜色与基材上除防伪区之外的其他区域颜色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在基材的表面设定一个防伪区域,在防伪区域涂布粘结层,使得喷撒后的镭射颗粒能够均匀的粘附并嵌在防伪区的粘结层上,且随机镭射颗粒不重叠,形成随机防伪图案,其中粘结层上的镭射颗粒具有完全随机的特性,形成的防伪标签具有三维立体特征,并且呈现四维感光特性,增强了防伪标签的防伪性能。在一个可选实施例中,镭射颗粒的颜色与防伪区和粘结层叠加后的颜色相同。
应当理解,防伪区可以是基材的整个区域,也可以是基材的其中一块区域,在本发明中防伪区域的形式不限,若防伪区为基材的一块区域,则防伪区应当与基材的其他区域区分开,如防伪区的颜色与基材的其他区域颜色不同;或者防伪区与基材其他区域颜色相同,则防伪区域基材其他区域之间具有边界,边界的颜色与基材其他区域颜色不同,边界可以是线框边界或其他各种形式的边界,边界的形式不限,只需能够区分其他区域即可。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若粘结层为透明,防伪区可以为任意颜色,镭射颗粒的颜色不同于防伪区,防伪区作为底色层;若粘结层为半透明,则防伪区可以是任意颜色,且镭射颗粒与防伪区和粘结层叠加后的颜色不同,防伪区和粘结层叠加后的颜色为底色;若粘结层为不透明,则粘结层为底色,镭颗粒的颜色与粘结层的颜色不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防伪区和粘结层的颜色至少一个为非透明色,如黑色或其他彩色,若防伪区的颜色是黑色或不同于透明色的其他颜色,粘结层可以透明色,则镭射颗粒颜色与防伪区颜色不同,防伪区作为底色层,底色层的颜色与镭射颗粒的颜色不同;或者,粘结层为黑色或其他颜色,防伪区可以为任意颜色,镭射颗粒的颜色与防伪区和粘结层叠加后的颜色不同,防伪区和粘结层叠加后的颜色作为底色;或者,防伪区和粘结层均为有色,需要说明的是,防伪区和粘结层可以选择相同颜色,且不同时为透明色时,镭射颗粒的颜色与粘结层和防伪区叠加后的颜色不同。在粘结层上喷撒的随机镭射颗粒的形状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两种以上形状的组合,在其他实施例中,镭射颗粒可以是表面具有镭射特征的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基材、聚氯乙烯、邻苯基苯酚中的一种。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基材的表面设定防伪区域,在防伪区域印刷油墨,形成油墨层,在油墨层的上方使用胶辊涂布粘结层,将镭射颗粒装入漏斗中,漏斗的下方出口处设有均匀分布圆孔的冲孔网板,通过振动漏斗,将镭射颗粒从冲孔网板的圆孔中喷撒出来,并粘附嵌在粘结层上,将具有镭射颗粒的粘结层的基材经过烘道,通过热固化或紫外固化的方式将粘结层固化,并且镭射颗粒嵌在粘结层上,形成具有随机镭射颗粒图文的防伪标签。应当理解,将镭射颗粒装入漏斗的步骤可以在喷撒镭射颗粒之前的任意顺序。在涂布粘结层之前,在防伪区印刷油墨,且粘结层为透明以透过粘结层呈现油墨的颜色,其中,镭射颗粒与油墨和防伪区叠加之后的颜色不同,油墨的颜色与基材的颜色不同,使油墨层的与基材其他区域之间具有边界,便于识别。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油墨层为不透明,基材以及防伪区的颜色可以是任意颜色,油墨层为底色层;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油墨层为半透明,油墨层与防伪区叠加后的颜色作为底色,并且镭射颗粒的颜色与油墨层和防伪区叠加后的颜色不同。在一个实施例中,油墨层为半透明,油墨层与防伪区叠加后的颜色作为底色,并且镭射颗粒的颜色与油墨层和防伪区叠加后的颜色不同,并且油墨层与防伪区叠加后的颜色与基材颜色不同,便于区别印刷油墨层的防伪区和其他区域,便于识别。油墨的颜色可以是黑色,也可以是其他色彩,油墨的印刷方式可以是数码印刷、碳带印刷、喷码印刷。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防伪标签的扫描识别还需包括条码区,条码区为采用印刷工艺直接印刷在基材上的一维码或二维码或可存储信息并能被终端 SDK识别的其他图形标识码,位于防伪区之外。通过快速成像设备及图形算法,提取出防伪区位置、形状、方向、间距、高低、颜色、粉块亮暗、区域等特征,存储到云端;消费者扫码时,通过识别程序的视频、扫码,将手机摄像头捕获的图像上传云端,由云端AI算法比对特征即可。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条码区与油墨区同时印刷。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基材设定的防伪区涂布第二涂层,并将涂布有第二涂层的基材通过烘道,通过热固或紫外固化的方式将第二涂层固化,应当理解,第二涂层的固化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选用材料进行选择,本发明不限于此。第二涂层可以是水胶层、油胶层、不干胶层、UV胶水层、或光油层。在涂布有第二涂层的基材上印刷油墨,然后在印刷了油墨的基材上使用胶辊涂布粘结层,粘结层覆盖在油墨上。将镭射颗粒装入漏斗中,漏斗的下方出口处设有均匀分布圆孔的冲孔网板,通过振动漏斗,将镭射颗粒从冲孔网板的圆孔中喷撒出来,并粘附嵌在粘结层上,将具有镭射颗粒的粘结层的基材经过烘道,通过热固化或紫外固化的方式将粘结层固化,并且镭射颗粒嵌在粘结层上,形成具有随机镭射颗粒图文的防伪标签。在印刷油墨之前,在防伪区涂布第二涂层,用于对基材表面进行表面处理,防止印刷时基材上的油墨脱落,从而增强油墨的附着力。应当理解,将镭射颗粒装入漏斗的步骤可以在喷撒镭射颗粒之前的任意顺序。
在一个实施例中,油墨层为半透明,第二涂层为半透明,油墨层、第二涂层以及防伪区叠加后的颜色作为底色,并且镭射颗粒的颜色与油墨层、第二涂层以及防伪区叠加后的颜色不同,并且油墨层、第二涂层以及防伪区叠加后的颜色与基材颜色不同,便于区别印刷油墨层的防伪区和其他区域,便于识别。在一个实施例中,油墨层为不透明,则第二涂层为任意颜色。
本发明中粘结层和第二涂层的固化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选用材料进行选择,如粘结层或第二涂层为水溶性或热熔性时可以使用热固的方式,本发明不限于此。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基材设定的防伪区涂布第二涂层,并将涂布有第二涂层的基材通过烘道,通过热固或紫外固化的方式将第二涂层固化,应当理解,第二涂层的固化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选用材料进行选择,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涂布有第二涂层的基材上印刷油墨,然后在印刷了油墨的基材上使用胶辊涂布粘结层,粘结层覆盖在油墨上。将镭射颗粒装入漏斗中,漏斗的下方出口处设有均匀分布圆孔的冲孔网板,通过振动漏斗,将镭射颗粒从冲孔网板的圆孔中喷撒出来,并粘附嵌在粘结层上,将具有镭射颗粒的粘结层的基材经过烘道,通过热固化或紫外固化的方式将粘结层固化,并且镭射颗粒嵌在粘结层上,再在粘结层和镭射颗粒的上方进行覆膜,形成透明覆膜层,其中该覆膜层为透明膜,以露出随机镭射颗粒和油墨层,通过上述步骤形成具有随机镭射颗粒图文的防伪标签。应当理解,粘结层和第二涂层的固化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选用材料进行选择,如粘结层或第二涂层为水溶性或热熔性时可以使用热固的方式,本发明不限于此。在基材表面覆膜,在镭射颗粒外面覆膜主要用于保护镭射颗粒不脱落,并且保护标签防刮防水,从而提高防伪标签的寿命,并且提高了标签的美观性。其中,覆膜采用冷敷、热敷或粘合的方式,覆膜的材料可以是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邻苯基苯酚 (OPP)、热塑性聚氨酯弹性体(TPU)等,优选地,覆膜层选用TPU薄膜,其为环保材料且具有高张力、强韧、耐老化性能。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镭射颗粒的形状为圆形、三角形、梯形、正方形、线条状、六边形、菱形等规则或其他不规则形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即镭射颗粒可以为任意形状,多种形状组合增强防伪标签的复杂性,与镭射颗粒的三维特性结合,增强防伪效果。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镭射颗粒的形状至少三种,且1~5cm2范围内,镭射颗粒数量大于等于35小于等于120,镭射颗粒均匀分布在防伪区。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粘结层上的镭射颗粒表面还具有镭射特征,镭射颗粒在光线照射下,呈现四维感光特性,增强防伪标签的防伪性能。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镭射颗粒的表面具有镭射特征,镭射颗粒的形状为圆形、三角形、梯形、正方形、线条状、六边形、菱形等规则或不规则形状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可选地,镭射颗粒的形状至少有三种,均匀分布在防伪区,形成随机图文。可选地,镭射颗粒为表面具有镭射特征的不干胶基材,镭射颗粒的形状圆形、三角形、梯形、正方形、线条状、六边形、菱形等规则或不规则形状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可选地,镭射颗粒的形状至少有三种,均匀分布在防伪区,形成随机图文应当理解,镭射颗粒形状越多,镭射图案越复杂,防伪性能越好。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基材设定的防伪区涂布第二涂层,并将涂布有第二涂层的基材通过烘道,通过热固或紫外固化的方式将第二涂层固化,应当理解,第二涂层的固化方式可以根据实际选用材料进行选择,本发明不限于此。在涂布有第二涂层的基材上印刷油墨,然后在印刷了油墨的基材上使用胶辊涂布粘结层,粘结层覆盖在油墨上。将镭射颗粒装入漏斗中,漏斗的下方出口处设有均匀分布圆孔的冲孔网板,通过振动漏斗,将镭射颗粒从冲孔网板的圆孔中喷撒出来,散落在防伪区和非防伪区,散落在非防伪区的镭射颗粒粘附嵌在粘结层上,散落在防伪区之外的镭射颗粒通过抽风装置和鼓风装置从非防伪区清除并回收。具体地,在防伪区喷撒随机镭射颗粒之后,散落在防伪区以外的镭射颗粒通过鼓风装置和抽风装置清除,鼓风装置放置在标签的一侧,出风口距离标签9~11cm,如出风口距离标签10cm左右,气压0.4~0.8MPa,如0.6MPa;抽风装置位于标签的上方,抽风口距离标签表面2~4cm,风机转速800~1200rpm,利用电动机带动叶片高速旋转,在密封的壳体内产生空气负压,吸取浮粉,达到清洁、美观的效果,并且随机镭射颗粒回收利用,节省成本。其中鼓风装置和抽风装置的具体位置、气压、转速等具体参数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只要能将防伪区外的浮动镭射颗粒去除,防伪区的镭射颗粒保留即可。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温度为25℃±5、湿度50%RH±10的环境下,将基材防止在印刷生产线上,生产线的移动速度为50m/min~80m/min,低于该速度范围会导致印刷速率低,高于该速度导致印刷品质量不佳,基材上着墨不够,进而导致成品率下降。在包含防伪区的基材上涂布透明第二涂层,第二涂层的厚度可通过调整胶辊线数来调整,可选地,涂布使用300线~500 线胶辊,确保涂布的厚度合适,再将第二涂层通过30m~50m烘道通过热固化或紫外固化的方式固化,热固化温度为80~130℃,紫外固化波长为 200~400nm,固化时间为2~3S。再在第二涂层上通过数码印刷、碳带印刷或喷码印刷黑色油墨。应当理解,第二涂层的固化方式根据具体使用情况而定,如第二涂层为水溶性或热熔性时可以使用热固的方式,本发明不限于此。
在油墨层上涂布透明粘结层(胶水层),胶水须覆盖防伪区85%-90%范围,且分布均匀,使得喷撒后的随机镭射颗粒能均匀粘附在防伪区内;胶水需尽可能少,以确保覆膜后不溢出防伪区,也可节省用量,降低成本。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镭射颗粒通过频率可调的漏斗喷撒在粘结层上,漏斗的底部设有具有均匀分布圆孔的冲孔网板,也就是说,基材上方具有装有镭射颗粒的漏斗,漏斗底部有φ6*10mm的冲孔网板,通过振动漏斗使随机喷撒镭射颗粒(亮片)到基材表面,部分与粘结层接触粘附在防伪区,其余的撒落在防伪区外,调节振动频率如振动频率为20-60Hz,控制喷撒镭射颗粒的流量,确保约80%以上的镭射颗粒不层叠,方便去除浮动镭射颗粒,同时减少镭射颗粒用量,减低成本。1~5cm2范围内,镭射颗粒数量大于等于 35小于等于120,镭射颗粒数量太少则导致程序识别不出,并且随机镭射颗粒的形状至少三种以上,随机镭射颗粒之间的间距不小于0.5mm,且不重叠,均匀分布在涂有黑色油墨的防伪区。喷撒镭射颗粒后通过鼓风装置和抽风装置,去除防伪区外的浮动镭射颗粒。鼓风装置单侧放置,出风口距离标签10cm 左右,气压0.4-0.8MPa,抽风装置的抽风口距离标签表面2-4cm,面积约 400cm2,风机转速800-1200rpm。上述参数可根据具体情况调整,只要能使得防伪区外的浮动镭射颗粒去除,且防伪区的镭射颗粒保留即可,本发明不限于此。
再将标签经过烘道将粘结层固化,粘结层的固化方式可以采用热固化或紫外固化的方式,粘结层的固化方式根据具体使用情况而定,如粘结层为水溶性或热熔性时可以使用热固的方式,本发明不限于此。粘结层固化之后在随机镭射颗粒的上方覆透明膜,以保护标签,最后进行模切工序。其中,覆膜采用冷敷、热敷或粘合的方式,使用冷敷方式时,覆膜材料选用带胶的上光膜或透明不干胶;热敷时,覆膜材料选用预涂膜或TPU膜,热敷温度在80~135℃。
本发明的防伪标签制作方法在常温常压下进行,在基材的防伪区涂布粘结层,再用漏斗喷撒镭射颗粒,再将第一涂液固化形成粘结层,并且镭射颗粒嵌在粘结层上实现镭射颗粒的随机性,实现三维立体防伪,随机镭射颗粒的表面还具有镭射粉,在光线下呈现四维感光变化特性,两种特性结合增强标签的防伪效果,并且具有不可复制的特性;另外,标签的背胶粘性和适用性较强,贴于产品上之后不可转移,具有转移及损毁的效果。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防伪标签,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该防伪标签还包括基材、粘结层、以及随机镭射颗粒。基材上设定有防伪区,防伪区用于区别于基材的其他区域;粘结层位于防伪区上,粘结层用于将镭射颗粒固定在防伪区,镭射颗粒与防伪区和所述粘结层叠加后呈现的颜色不同,防伪区和所述粘结层叠加后呈现的颜色作为底色层。应当理解,若粘结层为透明色,则防伪区为非透明色且镭射颗粒与防伪区颜色不同,防伪区作为底色层;如粘结层为非透明色,则镭射颗粒与粘结层和防伪区叠加后的颜色不同,粘结层和防伪区叠加后的的颜色作为底色。应当理解的是,防伪区的颜色与基材上除防伪区之外的其他区域颜色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在一个实施例中,防伪区和粘结层的颜色至少一个为非透明色,若防伪区的底色可以是黑色或不同于透明色的其他颜色,粘结层可以透明色,则镭射颗粒颜色与防伪区颜色不同,防伪区作为底色层,底色层的颜色与镭射颗粒的颜色不同;或者,粘结层为黑色或其他颜色,防伪区可以为任意颜色,镭射颗粒的颜色与防伪区和粘结层叠加后的颜色不同,防伪区和粘结层叠加后的颜色作为底色;或者,基防伪区和粘结层均为有色,需要说明的是,防伪区和粘结层可以选择相同颜色,且不同时为透明色时,镭射颗粒的颜色与粘结层和防伪区叠加后的颜色不同。
随机镭射颗粒位于粘结层上,随机镭射颗粒可以是多种不同形状随机散落在防伪区,也可以是同种形状镭射颗粒随机散落在防伪区,在粘结层上嵌有多种不同形状随机散落的随机镭射颗粒,使标签具有唯一性,增强标签的防伪性能。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防伪标签包括基材、基材上设定的防伪区、粘结层、嵌在粘结层上的随机镭射颗粒、粘结层和防伪区之间具有油墨层,其中,油墨的颜色与基材的颜色不同,镭射颗粒与油墨和防伪区叠加之后的颜色不同,且粘结层为透明以露出油墨层的颜色。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油墨层为不透明,基材以及防伪区的颜色可以是任意颜色,油墨层为底色层;在另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油墨层为半透明,油墨层与防伪区叠加后的颜色作为底色,并且镭射颗粒的颜色与油墨层和防伪区叠加后的颜色不同。在一个实施例中,油墨层为半透明,油墨层与防伪区叠加后的颜色作为底色,并且镭射颗粒的颜色与油墨层和防伪区叠加后的颜色不同,并且油墨层与防伪区叠加后的颜色与基材颜色不同,便于区别印刷油墨层的防伪区和其他区域,便于识别。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防伪标签的扫描识别还需包括条码区,条码区为采用印刷工艺直接印刷在基材上的一维码或二维码或可存储信息并能被终端SDK识别的其他图形标识码,位于防伪区之外。通过快速成像设备及图形算法,提取出防伪区位置、形状、方向、间距、高低、颜色、粉块亮暗、区域等特征,存储到云端;消费者扫码时,通过识别程序的视频、扫码,将手机摄像头捕获的图像上传云端,由云端AI算法比对特征即可。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条码区与油墨区同时印刷。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防伪标签包括基材、基材上设定的防伪区、粘结层、嵌在粘结层上的随机镭射颗粒、粘结层和防伪区之间的油墨层、防伪区和油墨层之间的第二涂层,第二涂层用于增强油墨在基材上的附着力,防止油墨在基材上散落。可选地,第二涂层为透明涂层。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二涂层还可以是其他颜色,当第二涂层为其他颜色时,油墨可以为黑色或透明。在一个实施例中,油墨层为半透明,第二涂层为半透明,油墨层、第二涂层以及防伪区叠加后的颜色作为底色,并且镭射颗粒的颜色与油墨层、第二涂层以及防伪区叠加后的颜色不同,并且油墨层、第二涂层以及防伪区叠加后的颜色与基材颜色不同,便于区别印刷油墨层的防伪区和其他区域,便于识别。在一个实施例中,油墨层为不透明,则第二涂层为任意颜色。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防伪标签包括基材、基材上设有防伪区,防伪区上涂布有第二涂层,第二涂层上印刷有油墨层,油墨层上方涂布粘结层,粘结层上嵌有随机镭射颗粒,在随机镭射颗粒和粘结层的上方设有与基材、粘结层、随机镭射颗粒连接的覆膜层,覆膜层覆盖在随机镭射颗粒的上方并与基材、粘结层、随机镭射颗粒粘结,进一步稳固随机镭射颗粒的位置,保护随机镭射颗粒不脱落,并保护标签,防刮伤、防水。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随机镭射颗粒表面具有镭射特征,且随机镭射颗粒的形状为圆形、三角形、梯形、正方形、线条状、六边形、菱形等规则或不规则形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即镭射颗粒的形状可以是任意形状,增强防伪标签的防伪性能。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镭射颗粒的形状至少三种,且1~5cm2范围内,镭射颗粒数量大于等于35小于等于120,镭射颗粒均匀分布在防伪区。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镭射颗粒的表面具有镭射粉,镭射颗粒的形状为圆形、三角形、梯形、正方形、线条状、六边形、菱形等规则或不规则形状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可选地,镭射颗粒的形状至少有三种,均匀分布在防伪区,形成随机图文。可选地,镭射颗粒为表面具有镭射粉的不干胶基材,镭射颗粒的形状圆形、三角形、梯形、正方形、线条状、六边形、菱形等规则或不规则形状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可选地,镭射颗粒的形状至少有三种,均匀分布在防伪区,形成随机图文。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在基材上设定第一区域,在第一区域上设置粘结层,粘结层上嵌有镭射颗粒,其中第一区域、粘结层、以及镭射颗粒形成防伪标签防伪区。该防伪标签防伪区叠加后的颜色与镭射颗粒的颜色不同,且与基材上除第一区域之外的其他区域颜色不同,确保防伪标签能够识别。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在基材上设定第一区域,在第一区域上设置油墨层,油墨层上设置粘结层,粘结层上嵌有镭射颗粒,粘结层可为透明也可为不透明,其中第一区域、油墨层、粘结层、以及镭射颗粒形成防伪标签防伪区。该防伪标签防伪区叠加后的颜色与镭射颗粒的颜色不同,且与基材上除第一区域之外的其他区域颜色不同,确保防伪标签能够识别。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在基材上设定第一区域,在第一区域上设置第二涂层、第二涂层上设置油墨层,油墨层上设置粘结层,粘结层上嵌有镭射颗粒,粘结层可为透明也可为不透明,其中第一区域、第二涂层、油墨层、粘结层、以及镭射颗粒形成防伪标签防伪区。该防伪标签防伪区叠加后的颜色与镭射颗粒的颜色不同,且与基材上除第一区域之外的其他区域颜色不同,确保防伪标签能够识别。
本发明的防伪标签在基材上设置粘结层、并在粘结层上喷撒随机镭射颗粒,并固化粘结层,粘结层固化后随机镭射颗粒嵌在粘结层上,随机镭射颗粒的完全随机性导致标签图形新型复杂、随机且具有三维特性,并具有镭射的四维感光特性,增强防伪效果;另外,该标签还具有成本低、工艺简单的优点;并容易制成任意大小的标签,不仅可以用于标的物的关键位置防伪保护,还可用于包装防伪,因此在防伪技术领域具有广泛潜在应用。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伪标签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在基材上设定防伪区;
在所述防伪区上涂布粘结层,所述粘结层覆盖所述防伪区面积的85%~90%;
在所述粘结层上通过振动随机喷撒镭射颗粒;
所述粘结层通过热固化或紫外固化的方式固化;
其中,所述镭射颗粒嵌在所述粘结层上,且所述镭射颗粒与所述防伪区和所述粘结层叠加后呈现的颜色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签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防伪区上涂布所述粘结层的步骤之前,在所述防伪区印刷油墨,所述油墨的颜色与基材的颜色不同,所述镭射颗粒与所述油墨和所述防伪区叠加之后的颜色不同,且所述粘结层为透明涂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伪标签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防伪区印刷所述油墨的步骤之前,在所述防伪区涂布第二涂层,所述第二涂层通过热固化或紫外固化的方式固化。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签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粘结层通过热固化或紫外固化的方式固化的步骤之后,通过热敷或冷敷的方式在所述基材表面覆膜,形成透明覆膜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签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为铜版纸、易碎纸、合成纸、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中的一种;所述粘结层为水胶层、油胶层、不干胶层、UV胶水层、光油层中的一种;所述镭射颗粒材料为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氯乙烯、邻苯基苯酚中的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签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镭射颗粒的形状为圆形、三角形、梯形、正方形、线条状、六边形、菱形、不规则形状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组合。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签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粘结层通过胶辊涂布在所述防伪区上,所述胶辊的线数为300~500线。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伪标签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镭射颗粒通过振动频率可调的漏斗喷撒在所述粘结层上,所述漏斗的底部设有具有均匀分布圆孔的冲孔网板。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防伪标签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喷撒镭射颗粒步骤之后,还包括镭射颗粒清除步骤:通过鼓风装置和抽风装置清除散落在防伪区之外的镭射颗粒。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防伪标签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鼓风装置放置在标签的一侧,其出风口距离标签9~11cm,气压为0.4~0.8MPa;
所述抽风装置位于标签的上方,其抽风口距离标签表面2~4cm,风机转速为800~1200rpm。
CN201910663808.0A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防伪标签的制作方法 Pending CN1103494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63808.0A CN110349491A (zh)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防伪标签的制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63808.0A CN110349491A (zh)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防伪标签的制作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49491A true CN110349491A (zh) 2019-10-18

Family

ID=6817968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63808.0A Pending CN110349491A (zh) 2019-07-22 2019-07-22 一种防伪标签的制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49491A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38390A (zh) * 2020-06-29 2020-10-02 陈洪 一种防伪图像及其生成方法和应用
CN112691862A (zh) * 2020-03-09 2021-04-23 斯佩(新昌)科技有限公司 充气拉伸分散式防伪颗粒印刷方法
CN112750358A (zh) * 2020-12-30 2021-05-04 森创纸业(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磨砂全息防伪纸及其制备工艺
CN114023181A (zh) * 2021-11-19 2022-02-08 山东泰宝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荧光光角变色防伪标签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03016A (zh) * 2021-11-23 2022-03-18 中山国安火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标签及其应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9844A (zh) * 2008-07-04 2011-06-15 克劳迪奥·塞尔瓦 通过光学设备要被存储的意义单一的标签、生产该标签的方法及其在产品防伪和产品识别中的应用
CN102568306A (zh) * 2012-02-13 2012-07-11 海南亚元防伪技术研究所 纹理防伪非定位烫印标识
CN106504638A (zh) * 2017-01-11 2017-03-15 北京谱福溯码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防伪标签生产工艺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099844A (zh) * 2008-07-04 2011-06-15 克劳迪奥·塞尔瓦 通过光学设备要被存储的意义单一的标签、生产该标签的方法及其在产品防伪和产品识别中的应用
CN102568306A (zh) * 2012-02-13 2012-07-11 海南亚元防伪技术研究所 纹理防伪非定位烫印标识
CN106504638A (zh) * 2017-01-11 2017-03-15 北京谱福溯码信息技术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三维防伪标签生产工艺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91862A (zh) * 2020-03-09 2021-04-23 斯佩(新昌)科技有限公司 充气拉伸分散式防伪颗粒印刷方法
CN111738390A (zh) * 2020-06-29 2020-10-02 陈洪 一种防伪图像及其生成方法和应用
CN111738390B (zh) * 2020-06-29 2024-03-12 陈洪 一种防伪图像及其生成方法和应用
CN112750358A (zh) * 2020-12-30 2021-05-04 森创纸业(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磨砂全息防伪纸及其制备工艺
CN112750358B (zh) * 2020-12-30 2022-06-28 森创纸业(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磨砂全息防伪纸及其制备工艺
CN114023181A (zh) * 2021-11-19 2022-02-08 山东泰宝信息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荧光光角变色防伪标签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03016A (zh) * 2021-11-23 2022-03-18 中山国安火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标签及其应用
CN114203016B (zh) * 2021-11-23 2024-02-23 中山国安火炬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防伪标签及其应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49491A (zh) 一种防伪标签的制作方法
US9579879B2 (en) Optical device having an illusive optical effect and method of fabrication
ES2323016T3 (es) Dispositivo de seguridad y soporte de seguridad que comprende el mismo.
KR101361657B1 (ko) 보존되고 향상된 홀로그램의 광 가변 디바이스 및 이를 제조하는 방법
CN101564945A (zh) 用于在扁平的承印物上制造安全特征的方法
CN108638662B (zh) 一种个性化防伪元件制备装置
CN105679181B (zh) 一种真空结构图形防伪标签及其制作方法
CN110379294A (zh) 一种防伪标签的制作方法
US20110229695A1 (en) Articles having metalizing and holographic effects
CN111105700A (zh) 一种变色防伪标签
US20070096457A1 (en) Articles including removable concealing layers and methods of printing the same
CN205203670U (zh) 带有可变二维码的塑料软包装袋
CN110491276A (zh) 一种防伪标签的制作方法
CN108473828A (zh) 用于胶带的侧边缘的具有安全特征的转移带
CN206075707U (zh) 一种光角变色标签
CN211149940U (zh) 一种变色防伪标签
CN203403325U (zh) 一种荧光防伪复合纸
CN202332184U (zh) 揭开式多层防伪不干胶标签
CN104743261B (zh) 一种透明镭射激光彩光荧光防伪拉线及其生产方法
JP2022506051A (ja) 金属層および保護コーティング層を備える熱転写リボン集成体
CN211124736U (zh) 一种防伪标签
CN211044831U (zh) 一种异形防伪标签
CN211044832U (zh) 一种可水洗防伪标签
CN108461033A (zh) 一种新型防伪材料及其加工工艺
KR20100008549A (ko) 가구용 판재 및 그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