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1738390A - 一种防伪图像及其生成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伪图像及其生成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1738390A CN111738390A CN202010606069.4A CN202010606069A CN111738390A CN 111738390 A CN111738390 A CN 111738390A CN 202010606069 A CN202010606069 A CN 202010606069A CN 111738390 A CN111738390 A CN 111738390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mage
- counterfeiting
- random
- random source
- articl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45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6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06 packaging method and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1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9000000835 fib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2
- 230000000875 correspond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3754 machi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9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147 laser engrav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329 laser etch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330 laser mar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146 3D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372 laser clad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428 oil pa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049 pigm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654 additi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0996 addi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4069 differenti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3086 colora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5336 crack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792 diffusion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8595 infilt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1764 infiltr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427 irreversibl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360 prepara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801 process autom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08000034656 Contusions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05 air dry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1248 coating ag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576 coat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596 correlat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547 de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776 industrial produ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7639 print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2194 synthesiz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19/00—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 G06K19/06—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 G06K19/06009—Record carriers for use with machines and with at least a part designed to carry digital markings characterised by the kind of the digital marking, e.g. shape, nature, code with optically detectable marking
- G06K19/06046—Constructional detail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30/00—Commerce
- G06Q30/018—Certifying business or products
- G06Q30/0185—Product, service or business identity frau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redit Card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伪图像及其生成方法和应用,涉及防伪技术领域。其中,所述防伪图像通过如下步骤制得:随机生成渐变区域达到预设面积阈值的随机源图像,所述随机源图像在所述渐变区域中具有灰度或颜色的连续渐变变化;将所述随机源图像通过减材加工和/或增材加工制作到物品上形成具有三维结构的防伪图像,所述防伪图像至少在部分三维结构表面具有带灰度或颜色连续渐变变化的防伪渐变区域。本发明难以模仿,无法通过逆向工程破解,实现了全程自动化生产,无人工干预,无需额外添加实物,生产成本低,生产效率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防伪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伪图像及其生成方法和该防伪图像在物品上的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商品流通量巨大,特别是电商的飞速发展,推动了商品的交易量,涉及面广,包括国内国际的商品流通。假冒产品的数量和种类也日趙严重,特别是网络购物、微商销售及国外代购,其假冒手段层出不穷,包括与物流公司勾结伪造物流信息、假冒进口产品等。基于此,针对产品设计能有效防假冒的防伪技术就显得非常有必要。
在现有技术中,也曾披露了多种防伪技术,比如下面公开的这些专利文献:
公开号为CN101556750B的发明专利,公开日为2011年8月,专利名称为局部纹理防伪印刷物。该专利将纤维纹理直接制作于印刷物的局部区域,纤维的随机分布特征信息被扫描下来存入数据库,鉴别真伪时对比用。该专利的缺点:虽然该图片具有随机性,但纤维数量有限,可以通过人工比照已有图片将纤维以一定长度和弯曲形状附着在印刷物的相应位置上,从儿制作出仿制图片,因此其仿制难度并不大,更无法杜绝仿冒;另一方面,该发明提供的纹理制作工艺也不属于现代制造工艺,属于很传统的制作工艺,需要添加纤维物质,消耗纤维物质,制作工艺效率低。
公开号为CN105303223A的发明专利,公开日为2016年2月,专利名称为一种随机图像防伪标识制备方法、标识及识别方法。该专利将防伪信息直接印刷在统一标识上;生成与随机字符数据信息、随机二维码唯一对应的随机图案数据信息(由“数字、字母、随机图形”随机组合随机分布的图案数据信息),将该图案数据信息喷印至基材,再将纤维随机涂覆在基材上,图案数据信息与纤维合成为随机图像防伪标识图片;将字符信息、二维码、随机图像防伪标识图片对应,并存入数据库,供对比识别用。其中的随机图形为三角形、星形、五角星形、梯形、菱形中的一种或者多种。该专利的缺点:该随机图像防伪标识虽然具有随机性,但字母、数字、多边几何图形很容易被重新生成、布置位置,容易被仿制;另一方面,纤维的条数有限,也可以被效仿布置位置,因此此发明的防伪力度不高,更无法杜绝仿冒;需要额外消耗纤维,将纤维涂覆上去,增加了工艺环节,降低了生产效率。
公开号为CN209373644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日为2019年9月,名称为基于图像对比的随机溶液印迹图案防伪标签。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图像对比的随机溶液印迹图案防伪标签,包括由上至下依次设置的信息记录层和图案层,所述图案层上设有由有色溶液滴落渗透扩散形成的随机图案鉴别区,所述信息记录层粘贴在所述图案层的上方,且其可供所述随机图案鉴别区露出。本实用新型中图案层上设有由有色溶液滴落渗透扩散形成的随机图案鉴别区,由于有色溶液的容量、位置、颜色、数量的随机性,并且由于形成的图案具有复杂的边缘轮廓,生成的图案具有一定的防伪性。该专利的缺点:由于有色溶液滴落渗透扩散形成的随机图案的边缘轮廓是线条构成的,可以通过采集图片,用图形处理软件提取边缘轮廓线,然后进行仿制,因此其防伪力度不高;另外,其生产制造也不是现代制造技术,需要溶液滴落和渗透,渗透需要时间才能稳定和固定形状,这很浪费时间,生产效率低下,并且由于材质的渗透型使形成的轮廓线由于受潮等因素导致不稳定,从而给后期对比造成误判。
在授权公告号为CN103310256B,公开日为2016年5月,名称为“基于图像对比的连续实物防伪标签的制备及鉴别方法”的发明专利中使用了防伪序列号(包含一维条码、二维条码或者序列号编码)与防伪实物图形,实物图形为手工刷制的连续图形结构或粘贴连续实物结构,包括随机形状颜色纸张,随机的实物线条等。该专利的缺点:第一、所用图像为实物或手工刷制连续图形,仅利用了图形外观,信息承载量有限;第二、实际运用极不方便,手工生产标签的效率低下,质量得不到保证;第三、实用性差。
公开号为CN 108564385A,公开日为2018年4月,名称为“一种图像防伪技术”的发明专利申请,采用二维码和图画,防伪图像采用油画等颜料绘制;通过拍照,将照片存入图像信息系统,二维码和图画关联,以后查询时,通过比对标签图画和获取的图片相比对,判断标签的防伪图画和照片是否一致。该发明专利的缺点:1)油画制作速度慢,效率低;2)油画颜料还需要等待风干固化,标签才能使用;3)颜料容易脱落和碰伤损坏,随着时间的推移,颜料会变颜色,造成后期对比出现误判;4)标签上要画出美观的层次丰富的油画图画,速度会更慢,效率更低;5)实用性差,无法用于批量的商业化应用。
以上专利文献均采用了比较先进的技术实现防伪,但正如上面所说的现有的防伪技术常会遇到一些问题,比如:防伪标识防伪力度不高容易被仿制;防伪标识生产自动化程度不高,生产效率低;需要添加纤维、特殊实物来制作防伪标识,导致消耗材料多、成本高、生产环节复杂。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难以模仿、无法通过逆向工程破解、全程自动化生产、无需额外添加实物的防伪图像及其生成方法和应用。
一方面,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防伪图像,其呈现于物品表面,所述防伪图像包括防伪渐变区域,所述防伪渐变区域具有三维结构,且在所述三维结构的表面具有灰度或颜色连续渐变变化。
另一方面,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防伪图像生成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随机生成渐变区域达到预设面积阈值的随机源图像,所述随机源图像在所述渐变区域中具有灰度或颜色的连续渐变变化;
将所述随机源图像加工制作到物品上形成防伪图像,所述防伪图像包括防伪渐变区域,所述防伪渐变区域具有通过减材加工和/或增材加工制作的三维结构,且在所述三维结构的表面具有灰度或颜色连续渐变变化。
还一方面,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防伪图像在多个物品上的第一种应用,即在各个物品的所述防伪图像上是由同一随机源图像经加工而呈现,使同一个随机源图像对应加工多个防伪图像。
还一方面,根据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述防伪图像在多个物品上的第二种应用,即在各个物品上的所述防伪图像是由不同的随机源图像经加工而呈现,使一个随机源图像对应只加工一个防伪图像。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通过采用具有一定面积渐变区域的随机源图像作为制作防伪图像的基础,取代了传统的由随机线段、随机纹理、随机轮廓、随机几何图形等构成的防伪标识,即由“面”取代“线”,图像信息量巨量放大,变化丰富,使仿冒者难以模仿;
2、通过采用3D加工工艺将所述具有渐变区域的随机源图像加工到物品上,所述渐变区域的三维结构让加工出的防伪图像和随机源图像相比发生了不可逆的非线性变化,无论采用何种手段对防伪图像进行采集,由于3D效果以及随机的渐变区域产生的叠加效果,采集后得到的平面图像和随机源图像相比有非常明显的差别,同时所述平面图像也无法完整记录所述防伪图像的形状特征,因此仿冒者无法根据物品上的防伪图像还原出随机源图像,也无法仿冒具有防伪图像的物品,从理论上解决了外鬼的问题,即解决了利用防伪图像进行仿冒的问题;
3、通过在随机源图像加工成防伪图像后立即删除该随机源图像的数据,使得内部人员无原始数据可泄密也无法仿冒,很好地解决了出现内鬼的问题,即解决了内部人员作假的问题;
4、本发明不但无需额外添加特殊实物来制作防伪图像,所述防伪图像的生产还实现了全程自动化,加工过程无人工干预,降低了生产成本,简化了生产环节,提高了生产效率,保证了防伪图像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防伪图像生成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中随机源图像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与编码(电子标签)分开设置的防伪标签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带电子标签的防伪标签示意图;
图5位本发明中与编码(二维码)分开设置的防伪标签示意图;
图6位本发明中带二维码的防伪标签示意图。
其中,1随机图像,2定位信息,3防伪标签,4第一防伪图像,5电子标签,6第二防伪图像,7二维码。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发明。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防伪图像,其呈现于物品表面,所述防伪图像包括防伪渐变区域,所述防伪渐变区域具有三维结构,且在所述三维结构的表面具有灰度或颜色连续渐变变化。所述防伪图像可由随机源图像经3D加工而成,所述随机源图像包括达到预设面积阈值的渐变区域,所述随机源图像在所述渐变区域中具有灰度或颜色的连续渐变变化。所述三维结构是指通过3D加工工艺加工出的凹凸不平的表面。所述随机源图像如图2所示,所述防伪图像如图3-4中所示。特别地,所述3D加工的工艺可包括减材加工和/或增材加工,所述减材加工可包括但不限于激光打标、激光雕刻、激光蚀刻,所述增材加工可包括但不限于3D打印、激光熔覆。换句话说,所述物品是具有防伪功能的物品,所述物品表面包括防伪图像。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物品可以是防伪标签或包装或产品外壳。所述防伪标签可贴在需要防伪的产品包装或产品外壳表面上。本方案中的防伪图像与随机源图像不同,是非线性关系,选择一定的3D加工工艺制造出微三维效果,这样可让仿冒者无法根据物品上的图像推导出随机源图像,也无法再制作出同样的具有防伪功能的物品;即使仿冒者采用超高清设备采集到物品上防伪图像的图像文件,通过加工工艺加工出的防伪图像又会发生非线性变化,导致与采集的图像又有差异,进而使得仿制失败。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如图3、4所示,还包括与所述防伪图像共同呈现在物品表面并与之唯一对应的编码,所述编码可以是可读电子标签、条码或二维码或字符编码。一般来说,所述编码既可以和防伪图像分开设置,也可以一起设置在同一个物品上。当所述编码是条码或二维码或字符编码时,所述编码也可采用激光打标、激光雕刻或激光蚀刻等加工方式加工到所述物品上。编码和防伪图像可以根据产品的不同灵活设置,本方案中将编码与防伪图像一起制作在物品上,方便使用。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防伪图像还可包括定位信息。这样可以方便快捷地对防伪图像进行识别。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防伪图像生成方法,如图1所示,包括:
生成渐变区域达到预设面积阈值的随机源图像,所述随机源图像在所述渐变区域中具有灰度或颜色的连续渐变变化;
将所述随机源图像加工制作到物品上形成防伪图像,所述防伪图像包括防伪渐变区域,所述防伪渐变区域具有通过减材加工和/或增材加工制作的三维结构,且在所述三维结构的表面具有灰度或颜色连续渐变变化。
其中,所述加工的工艺可包括减材加工和/或增材加工,所述减材加工包括但不限于激光打标、激光雕刻、激光蚀刻,所述增材加工包括但不限于3D打印、激光熔覆。所述三维结构是指通过3D加工工艺加工出凹凸不平的表面,只要能实现对所述随机源图像的微三维化加工即可。后续可采集由该随机源图像实际加工得到的所述防伪图像的图像并存入数据库供判断真假对比用。
所述随机源图像可以是由计算机通过数学算法随机生成的具有一定渐变区域的图像,渐变区域可以是整体也可以是局部,该图像是具有区域性颜色渐进变化或区域性灰度渐进变化的复杂图像,并非仅由多边形、线段、纹理、轮廓线等组合的几何图形形成的线性简单图像。为了区别于随机源图像的渐变区域,所述防伪渐变区域是指在所述防伪图像上表现出来的防伪渐变区域;所述防伪图像在所述防伪渐变区域中具有灰度或颜色的连续渐变变化;在经过3D加工后,所述防伪渐变区域可以和所述渐变区域有所不同(比如面积大小或形状)。所述防伪图像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可以和编码配合使用,每个防伪图像对应一个唯一的编码(参照图3-6所示)。
所述防伪图像在制作出来后,先经过摄像机或扫描仪等采集设备采集得到用于查询的对照图像,并将其和与所述防伪图像一一对应的编码对应保存至服务器数据库,以供以后查询真假时与其他待验证的图像进行对比使用。所述防伪图像的具体使用方法可如下:使用电子终端及其软件(如APP、小程序等)采集物品上的编码信息和防伪图像并上传到服务器后台系统,后台系统通过编码信息在数据库中检索到对应的对照图像,后台系统自动采用图像识别算法对比该对照图像和上传上来的图像,两个图像如果一致则待查物品或标签为真,不一致则为假,并将结果返回给电子终端。也可采用人工对比的方法,将通过编码信息在数据库中检索到的对照图像,发送到用户的电子终端上并在终端屏幕上显示,用户比对屏幕上的对照图像与物品上的图像,判断是否一致,一致为真,不一致则为假。
由于随机源图像与加工后呈现出来的防伪图像具有非线性对应关系,是一对多的关系,即同一个随机源图像由于加工工艺及参数的差别,加工后呈现出不同的图像,使仿冒者无法实现逆向工程。
从技术效果来看,首先,本发明通过采用具有一定面积渐变区域的随机源图像,取代了随机线段、随机纹理、随机轮廓、随机几何图形等,用“面”取代了“线”,图像信息量巨量放大,变化丰富,使仿冒者难以模仿。其次,本发明采用的3D加工工艺,将所述具有渐变区域的随机源图像加工到物品上,所述渐变区域的三维结构让加工出的防伪图像和随机源图像相比发生了不可逆的非线性变化,无论采用何种手段对防伪图像进行采集(比如仿冒者采用超高清设备采集物品上上的防伪图像),由于3D效果以及随机的渐变区域产生的叠加效果(由于存在高度差和光影变化,外部采集手段既无法准确获得渐变区域的形状,也无法准确识别渐变区域的灰度和颜色),采集后得到的平面图像和随机源图像相比有一定程度的差别,同时所述平面图像也无法完整记录所述防伪图像的形状特征(平面图像与防伪图像本身相比也产生了非线性的变化),因此仿冒者无法根据物品上的防伪图像还原出随机源图像,也无法仿冒具有防伪图像的物品,从理论上解决了外鬼(外部仿冒人员)的问题。本发明不但无需额外添加特殊实物来制作防伪图像,具有防伪图像的所述物品的生产还能实现全程自动化,加工过程无人工干预,不仅可以开放式生产,无需像通常防伪产品的制造那样封闭式生产,还降低了生产成本,简化了生产环节,提高了生产效率,防伪产品自身的安全性得到极大提高。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生成渐变区域达到预设面积阈值的随机源图像,包括如下步骤:
a.生成随机数据;
b.根据所述随机数据生成具有渐变区域的随机图像。
c.计算所述随机图像中渐变区域的总面积S,若S不小于预设的面积阈值W(W>0),则所述随机图像合格,该随机图像作为用于加工的随机源图像,之后可返回执行步骤a;否则所述随机图像不合格,删除图像,之后可返回执行步骤a。
本方案中所述随机数据可由随机数发生器生成,可包括生成具有渐变区域的随机图像的参数。这样本方案可以保证所述渐变区域有足够大的面积,一方面能够与3D加工配合形成无法仿制的防伪图像,一方面还能有效防止图像表面被污染,进而提高辨识的准确性。本方法在工业生产中可以在计算机中循环往复运行以产生无限个不同的随机源图像,这些随机源图像可以连续地送去做下一步的3D加工以生成无限个不同的防伪图像,从而实现全程自动化,无需人工控制,生产效率显著提高。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随机源图像可以是位图或矢量图。当随机源图像是位图时,该随机源图像由像素点构成,像素点具有灰度或颜色,在所述随机源图像的渐变区域中像素点的灰度或颜色具有连续渐变的变化;当随机源图像是矢量图时,在所述随机源图像的渐变区域中其灰度或颜色具有连续渐变的变化。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将所述随机源图像加工到物品上形成防伪图像后,还包括删除所述随机源图像。所述随机源图像通过3D加工工艺在物品上上呈现出来以后,立即删除该随机源图像的数据,不保留原图像的任何信息,以防被盗用。由于产生随机源图像的原始数据和原始随机图像己被删除,内部人员无原始数据可泄密也无法仿冒,有效防止了出现内鬼(内部作假人员)的问题。
在其中一种实施例中,与所述防伪图像唯一对应的编码也可加工或设置到所述物品上。所述编码可以是可读电子标签、条码、二维码或字符编码等。具体来说,与防伪图像唯一对应的编码可以是带存储功能的可读写的无线电子标签(如RFID标签、Zigbee标签、NFC标签等无线技术电子标签),也可以是条码或二维码,也可以是由字母、数字、符号等组合形成的字符编码。这样一来,用户可通过手机、电脑等电子终端随时随地方便的使用防伪系统,查询物品的真假,无需专用仪器设备,让鉴别真假随时随地都可以实现。采用无线电子标签编码时,无需编码采集器与编码可视,从而提高企业在生产过程中采集编码数据的效率。
本发明的再一个方面,还给出了上述防伪图像在实际加工到多个物品上时可以进行的随机源图像应用选择。即,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用户可以根据物品特性和对防伪标识的实际需要,可以通过操作加工系统对多个物品采用同一个随机源图像进行防伪图像的加工,也可以通过操作加工系统每完成一个物品的防伪图像加工就更换一次随机源图像,使得这多个物品上的防伪图像均源于不同的随机源图像。即,同一个随机源图像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加工多个防伪图像呈现在多个物品上,也可以根据用户需要实现让一个随机源图像只加工一个防伪图像呈现在一个物品上,而下一个物品的防伪图像加工利用计算机送来的下一个随机源图像生成。
由此可见,本申请中的防伪图像由于可以快捷连续地大量生成,可以实现在每个物品上采用各不相同的防伪图像,这样一来本申请的方案和现在市面上的防伪标识(多为在一类物品上采用相同的防伪标识)相比,不但其破解的难度极大提升,而且破解的意义也变得很小,防伪价值很高。
在实际加工中,用户通过操作加工系统将所述随机源图像加工制作到物品上形成防伪图像时,可以是比如:同一随机源图像通过相同的加工过程在多个物品表面形成相同的防伪图像;或同一随机源图像通过不同的加工过程在多个物品表面形成不同的防伪图像;或不同随机源图像通过相同的加工过程在多个物品表面形成不同的防伪图像;或不同随机源图像通过不同的加工过程在多个物品表面形成不同的防伪图像。这里,所述加工过程包括对加工工艺的选择以及对加工参数的选择。实际上,只要改变所述加工过程,比如选择不同的3D加工工艺(减材加工和/或增材加工)或不同的加工参数,就能生成不同的三维结构,从而通过一个随机源图像就能得到多个不同的防伪图像。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防伪图像的生成效率。
作为对发明创新的进一步认识,具体还可列举实施例如下:
一种实施例,如图2所示,在计算机中由数学算法生成随机源图像1,随机源图像1可具有定位信息2。
如图3、4所示,通过3D加工工艺(可采用激光打标、激光雕刻、激光刻蚀、3D打印、激光熔覆等)将随机源图像1加工在防伪标签3上,防伪标签3使用时被贴在物品上,在防伪标签3上加工呈现出来的第一防伪图像4与随机源图像1不完全相同,第一防伪图像4具有定位信息2。
本实施例采用电子标签5作为与随机图像唯一对应的编码,电子标签5可以是RFID、Zigbee、NFC等无线电子标签,编码信息存储在电子标签5中;将电子标签5存储的编码信息与采集的第一防伪图像4的图像文件存入后台数据库。使用时电子标签5可单独固定在物品上,如图3所示,也可以设置在标签3上,如图4所示。
需要自动验证物品的真假时,用户可以用电子终端,例如智能手机。如果手机带RFID阅读器,则自动采集电子标签5的编码,手机摄像头采集标签3上的图像,然后通过无线网络上传读取的编码和图像;后台服务系统收到编码和图像后,检索到该编码对应的防伪图像,对比防伪图像与上传上来的图像,如果一致则返回真,否则返回假。需要人工验证物品的真假时,后台系统将检索到的防伪图像直接返回给智能手机并在屏幕上显示,由人工进行对比。
一种实施例,如图2所示,在计算机中由数学算法生成随机源图像1,随机源图像1可具有定位信息2。
如图5、6所示,通过3D加工工艺(可采用激光打标、激光雕刻、激光蚀刻、3D打印、激光熔覆等)将随机源图像1加工在防伪标签3上。防伪标签3使用时被贴在物品上,在防伪标签3上加工呈现出来的第二防伪图像6与随机源图像1不完全相同,第二防伪图像6具有定位信息2。
本实施例采用二维码7作为与随机图像唯一对应的编码,编码可以是一维条码也可以是二维码;将编码(二维码7)的信息与采集的第二防伪图像6的图像文件存入后台数据库。编码(二维码7)可以单独加工在物品上,如图5所示,也可以与第二防伪图像6一起加工在同一标签3上,如图6所示。
需要自动验证物品的真假时,用戶可以用电子终端,例如智能手机。用手机采集二维码7的编码以及采集标签3上的图像,然后通过无线网络上传读取的编码和图像,后台服务系统收到编码和图像后,检索到该编码对应的防伪图像,对比防伪图像与上传上来的图像,如果一致则返回真,否则返回假。需要人工验证物品的真假时,后台系统将检索到的防伪图像直接返回给智能手机并在屏幕上显示,由人工进行对比。
一种实施例,在计算机中由数学算法生成随机源图像。通过3D加工工艺(可采用激光打标、激光雕刻、激光蚀刻、3D打印、激光熔覆等)将随机源图像加工在包装上。在所述包装上加工呈现出来的防伪图像与随机源图像不完全相同,防伪图像可具有定位信息。
一种实施例,在计算机中由数学算法生成随机源图像。通过3D加工工艺(可采用激光打标、激光雕刻、激光蚀刻、3D打印、激光熔覆等)将随机源图像加工在产品外壳上。在所述产品外壳上加工呈现出来的防伪图像与随机源图像不完全相同,防伪图像可具有定位信息。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是属于本发明原理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的前提下进行的若干改进,这些改进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防伪图像,其呈现于物品表面,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图像包括防伪渐变区域,所述防伪渐变区域具有三维结构,且在所述三维结构的表面具有灰度或颜色连续渐变变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伪图像,其特征在于:所述防伪图像由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源图像经减材加工和/或增材加工呈现于物品表面,所述随机源图像包含达到预设面积阈值的渐变区域,并在所述渐变区域中具有灰度或颜色的连续渐变变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防伪图像,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防伪图像共同呈现于物品表面并与之唯一对应的编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伪图像,其特征在于:所述编码采用可读电子标签、条码、二维码或字符编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伪图像,其特征在于:所述物品是防伪标签、包装或产品外壳。
6.一种防伪图像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随机生成渐变区域达到预设面积阈值的随机源图像,所述随机源图像在所述渐变区域中具有灰度或颜色的连续渐变变化;
将所述随机源图像加工制作到物品上形成防伪图像,所述防伪图像包括防伪渐变区域,所述防伪渐变区域具有通过减材加工和/或增材加工制作的三维结构,且在所述三维结构的表面具有灰度或颜色连续渐变变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防伪图像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随机生成渐变区域的面积达到预设阈值的随机源图像,包括如下步骤:
a.生成随机数据;
b.根据所述随机数据生成随机图像;
c.计算所述随机图像中渐变区域的总面积S,若S不小于预设的面积阈值W(W>0),则所述随机图像合格,该随机图像作为用于加工的随机源图像;否则所述随机图像不合格,删除所述随机图像。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一种防伪图像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如下步骤:将所述随机源图像加工到物品上形成防伪图像后,删除所述随机源图像。
9.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防伪图像在多个物品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各个物品的所述防伪图像上是由同一随机源图像经加工而呈现,即同一个随机源图像对应加工多个防伪图像。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防伪图像在多个物品上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各个物品上的所述防伪图像是由不同的随机源图像经加工而呈现,即一个随机源图像对应只加工一个防伪图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606069.4A CN111738390B (zh) | 2020-06-29 | 2020-06-29 | 一种防伪图像及其生成方法和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0606069.4A CN111738390B (zh) | 2020-06-29 | 2020-06-29 | 一种防伪图像及其生成方法和应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738390A true CN111738390A (zh) | 2020-10-02 |
CN111738390B CN111738390B (zh) | 2024-03-12 |
Family
ID=72652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0606069.4A Active CN111738390B (zh) | 2020-06-29 | 2020-06-29 | 一种防伪图像及其生成方法和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1738390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35219A (zh) * | 2021-06-25 | 2021-09-24 | 上海中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 防伪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WO2024149837A1 (fr) * | 2023-01-13 | 2024-07-18 | Novatec | Générateur d'identifiants uniques et d'images d'authentification à partir de contenu visuel unique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5062424A1 (zh) * | 2013-10-28 | 2015-05-07 | 汝思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利用特征图像来实现承印物防伪的方法和系统 |
CN105834419A (zh) * | 2015-02-04 | 2016-08-10 | 波音公司 | 制造防伪三维制品的装置和方法 |
WO2016177301A1 (zh) * | 2015-05-01 | 2016-11-10 | 励元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微纹防伪方法 |
CN108009616A (zh) * | 2017-12-12 | 2018-05-08 | 陈洪 | 一种新型具有防伪功能的条图码及应用方法 |
CN110014763A (zh) * | 2019-05-07 | 2019-07-16 | 中山易必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电子束固化的防伪标签制作方法和装置 |
CN110349491A (zh) * | 2019-07-22 | 2019-10-18 | 杭州沃朴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防伪标签的制作方法 |
CN111070938A (zh) * | 2019-12-20 | 2020-04-28 |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 | 一种设置全息防伪标识的证卡及其制作方法 |
-
2020
- 2020-06-29 CN CN202010606069.4A patent/CN111738390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WO2015062424A1 (zh) * | 2013-10-28 | 2015-05-07 | 汝思信息技术(上海)有限公司 | 利用特征图像来实现承印物防伪的方法和系统 |
CN105834419A (zh) * | 2015-02-04 | 2016-08-10 | 波音公司 | 制造防伪三维制品的装置和方法 |
WO2016177301A1 (zh) * | 2015-05-01 | 2016-11-10 | 励元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微纹防伪方法 |
CN108009616A (zh) * | 2017-12-12 | 2018-05-08 | 陈洪 | 一种新型具有防伪功能的条图码及应用方法 |
CN110014763A (zh) * | 2019-05-07 | 2019-07-16 | 中山易必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电子束固化的防伪标签制作方法和装置 |
CN110349491A (zh) * | 2019-07-22 | 2019-10-18 | 杭州沃朴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防伪标签的制作方法 |
CN111070938A (zh) * | 2019-12-20 | 2020-04-28 | 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 | 一种设置全息防伪标识的证卡及其制作方法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3435219A (zh) * | 2021-06-25 | 2021-09-24 | 上海中商网络股份有限公司 | 防伪检测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
WO2024149837A1 (fr) * | 2023-01-13 | 2024-07-18 | Novatec | Générateur d'identifiants uniques et d'images d'authentification à partir de contenu visuel unique |
FR3145053A1 (fr) * | 2023-01-13 | 2024-07-19 | Novatec | Générateur d’identifiants uniques et d’images d’authentification à partir de contenu visuel uniqu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1738390B (zh) | 2024-03-12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20200151528A1 (en) | Personalized pattern-based commodity virtual code assignment method and system | |
CN103646334B (zh) | 自动识别防伪方法 | |
EP3608843A1 (en) | Structure three-dimensional code and anti-counterfeiting method | |
CN103390183B (zh) | 一种适用于手机识别的防伪代码的生成方法 | |
CN205665721U (zh) | 呈现机器可读视觉表示的标签 | |
CN105740931B (zh) | 多维防伪码标签、其制作方法及识别方法 | |
CN111738390B (zh) | 一种防伪图像及其生成方法和应用 | |
US20180057975A1 (en) | Process for making a fabric label containing one unique information and respective authentication process | |
CN107851201A (zh) | 用于确定标记是否真实的方法和计算装置 | |
CN107292636A (zh) | 一种基于天然生物信息的商品防伪验证系统 | |
CN103390146A (zh) | 一种可记录多比特信息的点阵模式的生成方法 | |
CN201022027Y (zh) | 三维图文防伪标识物 | |
CN101667247A (zh) | 一种金属零部件防伪的方法 | |
CN103386829A (zh) | 一种使用激光器进行防伪代码的付码方法 | |
CN109858306A (zh) | 基于自然纹路的互联网防伪方法和系统 | |
CN110110830A (zh) | 植入瓷砖装饰图案中的防伪图像码及其防伪方法 | |
CN104240592B (zh) | 孔·粒镜像对应防伪方法 | |
CN103279784B (zh) | 一种二维防伪标签及其生产方法 | |
CN108876408A (zh) | 一种利用天然生物信息形成的商品防伪验证系统 | |
CN103390184A (zh) | 适用于手机识别的防伪代码的图像信息埋入方法 | |
CN109934323A (zh) | 基于图像对比的随机溶液印迹图案防伪标签及其鉴别方法 | |
CN2694403Y (zh) | 多色对位防伪标识物 | |
CN109572063A (zh) | 一种防伪追溯标签的制造方法 | |
CN216434956U (zh) | 具有侧面实体纹理三维码标签、防伪系统 | |
CN102081879B (zh) | 印刷线、点与载体中所含纤维丝、粒重合状态描述防伪方法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