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42230A - 自适应转弯角度的转角传送装置 - Google Patents

自适应转弯角度的转角传送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42230A
CN110342230A CN201910634851.4A CN201910634851A CN110342230A CN 110342230 A CN110342230 A CN 110342230A CN 201910634851 A CN201910634851 A CN 201910634851A CN 110342230 A CN110342230 A CN 1103422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n rod
transmission device
turn
corner
ang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34851.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则强
王沙沙
刘俊琦
贾林
谢梦柯
蒋晋
程文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west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634851.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4223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3422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422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13/00Roller-ways
    • B65G13/11Roller frames
    • B65G13/12Roller frames adjustab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GTRANSPORT OR STORAGE DEVICES, e.g. CONVEYORS FOR LOADING OR TIPPING, SHOP CONVEYOR SYSTEMS OR PNEUMATIC TUBE CONVEYORS
    • B65G47/00Article or material-handling devices associated with conveyors; Methods employing such devices
    • B65G47/52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between conveyors i.e. discharging or feeding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ollers For Roller Conveyors For Transfe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自适应转弯角度的转角传送装置,所述转角传送装置设于上游传送装置和下游传送装置之间。包括:第一传送杆,所述第一传送杆与上游传送装置输出端对接且长度≥输出端宽度;第二传送杆,所述第二传送杆与下游传送装置输入端对接且长度≥输入端宽度;第一转动结构,所述第一转动结构控制第一传送杆和/或第二传送杆转动从而使第一传送杆和第二传送杆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通过调整第一传送杆和第二传送杆之间的夹角,即可适应于不同转角度大小的传输系统。通过设置传送杆的长度,即可适应内侧长度不同的各种转弯传输类型。通过调节第一传送杆和第二传送杆的高度差,即可适应于具有高度差的转角传输。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Description

自适应转弯角度的转角传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货物传输的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自适应转弯角度的转角传送装置。
背景技术
现阶段上下游传送带实现转角主要依靠固定转角装置来进行操作。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8470777U公开了一种传送带90°转角装置,该转角装置虽然能够使物品不易发生滑动,防止物品滑落或堆积,具有很大保护性,但是该装置只能进行90°的转角运输,无法适应于其它角度的转角运输;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9305510A公开了一种可伸缩传送带引桥,虽然解决高低传送带装置之间传送带弯曲过大的问题,但是也无法适应高低传送带装置之间存在一定夹角的情况。
现阶段利用传送带搬运货物,主要依靠固定长度传送带来实现传送、安装组合和拆卸,不仅费时耗力,而且传送带系统柔性较低,适应性不强。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207511227U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传送带,该传送带可以通过连接带进行延长,但是该传送带无法进行快速展开和收拢,并且传送带尺寸变化之后还需更换促使传送带转动的配套设施;中国发明专利申请CN108820701A公开了一种折叠传送带,该传送带可以折叠收拢和展开,但是长度不能进一步调节,且只能进行水平面的传输,无法利用货物自身的重力进行传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第一个目的在于提供自适应转弯角度的转角传送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转弯角度不可调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第二个目的在于提供自适应传输路径的组合式柔性传输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快速收拢和展开且长度不可调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自适应转弯角度的转角传送装置,所述转角传送装置设于上游传送装置和下游传送装置之间。该自适应转弯角度的转角传送装置包括:
第一传送杆,所述第一传送杆与上游传送装置输出端对接且长度≥输出端宽度;
第二传送杆,所述第二传送杆与下游传送装置输入端对接且长度≥输入端宽度;
第一转动结构,所述第一转动结构控制第一传送杆和/或第二传送杆转动从而使第一传送杆和第二传送杆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
通过调整第一传送杆和第二传送杆之间的夹角,即可适应于不同转角度大小的传输系统。当上游传送装置输出端与下游传送装置输入端内侧相邻很近时,选择较短的第一传送杆和第二传送杆即可。当上游传送装置输出端与下游传送装置输入端内侧相隔较远时,选择较长的第一传送杆和第二传送杆即可。结构简单,实用性强。通过调节第一传送杆和第二传送杆的高度差,即可适应于具有高度差的转角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转角传送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传送杆和第二传送杆之间的第三传送杆以及控制第三传送杆随第一传送杆和/或第二传送杆的转动而展开的第二转动结构和随第一传送杆和/或第二传送杆的转动而收拢的第三转动结构。由此,当转角传输的路径较长时,设置第三传送杆可以使货物的移动更加平稳。优选设置多个第三传送杆,进一步提升传输的平稳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动结构为连接所述第一传送杆、第二传送杆和第三传送杆的牵引绳。由此,在牵引绳的牵引下,使得第三传送杆随第一传送杆和/或第二传送杆的转动而转动,从而使转角传送装置的传输面上均匀分布传送杆。优选使牵引绳设于第一传送杆、第二传送杆和第三传送杆的尾部,一方便以免影响货物的运输,另一方面所需牵引力更小。优选设置多个长度不等的牵引绳,使不同角度下对应的牵引绳均处于拉伸状态,使第三传送杆的位置不易发生偏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送杆、第二传送杆和第三传送杆斜向上设置。由此,防止货物飞出转角传送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送杆、第二传送杆和第三传送杆头部由上至下依次套设于头部支撑立柱上,所述第一转动结构设于第一传送杆和/或第二传送杆与头部支撑立柱的配合面上并控制第一传送杆和/或第二传送杆沿头部支撑立柱转动。由此,形成高度差,可以使货物利用自身重力自动进行传输;同时,收拢是所占体积小。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动结构包括设于第一传送杆和/或第二传送杆上的第一齿轮、设于头部支撑立柱上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以及控制第一齿轮沿第二齿轮转动的电机。由此,结构简单,便于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转动结构为设于可转动的第一传送杆和/或第二传送杆上且与第一传送杆、第二传送杆和第三传送杆总高度匹配的挡板。由此,在挡板的推动作用下实现快速收拢。优选使挡板设于传送杆的头部或尾部,以免影响货物的运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送杆和/或第二传送杆尾部设有尾部支撑立柱;并且/或者,所述第三传送杆中部设有中部支撑立柱。由此,提升整个装置的强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送杆、第二传送杆和第三传送杆上设有套筒;由此,通过套筒转动来为货物的传送提供动力。进一步地,每个套筒由至少两个滚筒构成。由此,转弯时内侧滚筒和外侧滚筒可以独立转动,且速度可以不一样,从而维持货物传输的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自适应传输路径的组合式柔性传输系统。该自适应传输路径的组合式柔性传输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游传送装置、转角传送装置和下游传送装置;所述上游传送装置和下游传送装置分别包括传输高度沿传输方向降低的至少两个传输单元,相邻两个传输单元之间设有拉开定位结构和收拢定位结构;所述转角传送装置包括第一传送杆、第二传送杆和第一转动结构,所述第一传送杆与上游传送装置输出端对接且长度≥输出端宽度,所述第二传送杆与下游传送装置输入端对接且长度≥输入端宽度,所述第一转动结构控制第一传送杆和/或第二传送杆转动从而使第一传送杆和第二传送杆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
通过采用不同个数的传输单元,即可改变传输长度。通过拉开定位结构和收拢定位结构可以实现快速展开和收拢。通过调整第一传送杆和第二传送杆之间的夹角,即可适应于不同转角度大小的传输系统。通过设置传送杆的长度,即可适应内侧长度不同的各种转弯传输类型。通过调节第一传送杆和第二传送杆的高度差,即可适应于具有高度差的转角传输。可见,本发明的自适应传输路径的组合式柔性传输系统的结构简单,实用性强。
进一步地,所述传输单元包括传输面和支撑所述传输面的两个前支撑杆和两个后支撑杆,上游传输单元的支撑杆横向间距大于下游传输单元的支撑杆横向间距,上游传输单元的传输面底面高度大于下游传输单元传输面顶面高度。由此,收拢时,下游传输单元位于上游传输单元的下方,显著节约空间。
进一步地,所述拉开定位结构包括设于下游传输单元前支撑杆上的与所述上游传输单元后支撑杆配合的第一凸起。由此,结构简单,有效定位展开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收拢定位结构包括设于下游传输单元后支撑杆上的与所述上游传输单元后支撑杆配合的第二凸起。由此,结构简单,有效定位收拢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传输面由相互平行的多个滚筒构成。由此,通过滚筒转动来为货物的传送提供动力。
进一步地,所述转角传送装置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传送杆和第二传送杆之间的第三传送杆以及控制第三传送杆随第一传送杆和/或第二传送杆的转动而展开的第二转动结构和随第一传送杆和/或第二传送杆的转动而收拢的第三转动结构。由此,当转角传输的路径较长时,设置第三传送杆可以使货物的移动更加平稳。优选设置多个第三传送杆,进一步提升传输的平稳性。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转动结构为连接所述第一传送杆、第二传送杆和第三传送杆的牵引绳。由此,在牵引绳的牵引下,使得第三传送杆随第一传送杆和/或第二传送杆的转动而转动,从而使转角传送装置的传输面上均匀分布传送杆。优选使牵引绳设于第一传送杆、第二传送杆和第三传送杆的尾部,一方面以免影响货物的运输,另一方面所需牵引力更小。优选设置多个长度不等的牵引绳,使不同角度下对应的牵引绳均处于拉伸状态,使第三传送杆的位置不易发生偏移。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送杆、第二传送杆和第三传送杆头部由上至下依次套设于头部支撑立柱上,所述第一转动结构设于第一传送杆和/或第二传送杆与头部支撑立柱的配合面上并控制第一传送杆和/或第二传送杆沿头部支撑立柱转动。由此,形成高度差,可以使货物利用自身重力自动进行传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转动结构包括设于第一传送杆和/或第二传送杆上的第一齿轮、设于头部支撑立柱上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以及控制第一齿轮沿第二齿轮转动的电机。由此,结构简单,便于控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转动结构为设于可转动的第一传送杆和/或第二传送杆上且与第一传送杆、第二传送杆和第三传送杆总高度匹配的挡板。由此,在挡板的推动作用下实现快速收拢。优选使挡板设于传送杆的头部或尾部,以免影响货物的运输。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传送杆、第二传送杆和第三传送杆具有伸缩结构;由此,实用性更强。
进一步地,在上游传送装置的输入端设有将上游传送装置的传输单元拉开或收拢的上游移动抓手;在下游传送装置的输出端设有将下游传送装置的传输单元拉开或收拢的下游移动抓手。除此之外,上游移动抓手还可为货物的初始移动提供推力,而下游移动抓手可以抓取货物。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本发明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辅助对本发明的理解,附图中所提供的内容及其在本发明中有关的说明可用于解释本发明,但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3的自适应转弯角度的转角传送装置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4的自适应转弯角度的转角传送装置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自适应转弯角度的转角传送装置的收拢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5的自适应转弯角度的转角传送装置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9的自适应传输路径的组合式柔性传输系统的收拢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9的自适应传输路径的组合式柔性传输系统的展开状态示意图。
图7为图6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9的自适应传输路径的组合式柔性传输系统的传输单元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10的自适应传输路径的组合式柔性传输系统的示意图。
图10为自适应转弯角度的转角传送装置的使用状态图,其中:所述第一传送杆和第二传送杆的夹角为锐角,第一传送杆长度等于上游传送装置输出端长度,第二传送杆长度等于下游传送装置输入端长度。
图11为自适应转弯角度的转角传送装置的使用状态图,其中:所述第一传送杆和第二传送杆的夹角为钝角,第一传送杆长度等于上游传送装置输出端长度,第二传送杆长度等于下游传送装置输入端长度。
图12为自适应转弯角度的转角传送装置的使用状态图,其中:所述第一传送杆和第二传送杆的夹角为直角,第一传送杆长度大于上游传送装置输出端长度,第二传送杆长度大于下游传送装置输入端长度。
图13为自适应转弯角度的转角传送装置的使用状态图,其中:所述第一传送杆和第二传送杆的夹角为锐角,第一传送杆长度大于上游传送装置输出端长度,第二传送杆长度大于下游传送装置输入端长度。
图14为自适应转弯角度的转角传送装置的使用状态图,其中:所述第一传送杆和第二传送杆的夹角为钝角,第一传送杆长度大于上游传送装置输出端长度,第二传送杆长度大于下游传送装置输入端长度。
上述附图中的有关标记为:
101-上游移动抓手,102-上游传送装置,103-转角传送装置,104-下游传送装置,105-下游移动抓手,11-第一传送杆、和第三传送杆,12-第二传送杆,13-第三传送杆,14-滚筒,21-头部支撑立柱,22-尾部支撑立柱,23-中部支撑立柱,31-电机,32-动力装置,33-滚轮,41-牵引绳,42-挡板,5-传输单元,51-第一凸起,52-第二凸起,53-滚筒,54-凹槽,501-前支撑杆,502-后支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清楚、完整的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基于这些说明的情况下将能够实现本发明。在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前,需要特别指出的是:
本发明中在包括下述说明在内的各部分中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和技术特征,在不冲突的情况下,这些技术方案和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此外,下述说明中涉及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通常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关于本发明中术语和单位。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有关的部分中的术语“包括”、“具有”以及它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的设于上游传送装置102和下游传送装置104之间的自适应转弯角度的转角传送装置,包括第一传送杆11、第二传送杆12和第一转动结构;所述第一传送杆11与上游传送装置102输出端对接且长度≥输出端宽度;所述第二传送杆12与下游传送装置104输入端对接且长度≥输入端宽度;所述第一传送杆11和第二传送杆12头部由上至下依次套设于头部支撑立柱21上;所述第一转动结构包括设于第二传送杆12上的第一齿轮、设于头部支撑立柱21上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以及控制第一齿轮沿第二齿轮转动的电机31,所述第一转动结构控制第二传送杆12转动从而使第二传送杆12和第一传送杆11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所述第一传送杆11与头部支撑立柱21紧固连接。
所述第一传送杆11和第二传送杆12上设有套筒,每个套筒由两个滚筒14构成。
在所述第一传送杆11和第二传送杆12尾部设有尾部支撑立柱22。
实施例2
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自适应转弯角度的转角传送装置具有的区别是:所述第二传送杆12与头部支撑立柱21紧固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结构包括设于第一传送杆11上的第一齿轮、设于头部支撑立柱21上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以及控制第一齿轮沿第二齿轮转动的电机31,所述第一转动结构控制第一传送杆11转动从而使第一传送杆11和第二传送杆12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
实施例3
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自适应转弯角度的转角传送装置具有的区别是:所述第一转动结构包括设于第一传送杆11和第二传送杆12上的第一齿轮、设于头部支撑立柱21上与所述两个第一齿轮啮合的两个第二齿轮以及控制第一齿轮沿第二齿轮转动的电机31,所述第一转动结构控制第一传送杆11和第二传送杆12转动从而使第一传送杆11和第二传送杆12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
实施例4
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自适应转弯角度的转角传送装置具有的区别是: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传送杆11和第二传送杆12斜向上设置。
实施例5
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的自适应转弯角度的转角传送装置具有的区别是:图3为本实施例的自适应转弯角度的转角传送装置的收拢状态图,图4为本实施例自适应转弯角度的转角传送装置的展开状态图;如图3-4所示,所述转角传送装置103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传送杆11和第二传送杆12之间的三个第三传送杆13以及控制第三传送杆13随第二传送杆12的转动而展开的第二转动结构和随第一传送杆11的转动而收拢的第三转动结构。所述第一传送杆11、第二传送杆12和第三传送杆13头部由上至下依次套设于头部支撑立柱21上。所述第三传送杆13与所述头部支撑立柱21可转动连接。
所述第二转动结构为连接所述第一传送杆11、第二传送杆12和第三传送杆13的尾部牵引绳41。
所述第三转动结构为设于第二传送杆12头部且与第一传送杆11、第二传送杆12和第三传送杆13总高度匹配的挡板42。
所述第三传送杆13上也设有套筒,每个套筒由两个滚筒14构成。
在第三传送杆13中部设有中部支撑立柱23。
实施例6
与实施例5相比,本实施例的自适应转弯角度的转角传送装置具有的区别是:所述第一传送杆11、第二传送杆12和第三传送杆13具有伸缩结构。所述伸缩结构为相互套接的内套管和外套管、轴向分布于内套管上的凸起以及轴向分布于外套管上且与所述凸起配合的通孔。
实施例7
与实施例5相比,本实施例的自适应转弯角度的转角传送装置具有的区别是:所述头部支撑立柱21、尾部支撑立柱22和中部支撑立柱23具有伸缩结构。所述伸缩结构为相互套接的内套管和外套管、轴向分布于内套管上的凸起以及轴向分布于外套管上且与所述凸起配合的通孔。
实施例8
与实施例5相比,本实施例的自适应转弯角度的转角传送装置具有的区别是:所述牵引绳41为三根,三根牵引绳41的长度不相同。
实施例9
图5为本实施例自适应传输路径的组合式柔性传输系统的收拢状态图,图6为本实施例自适应传输路径的组合式柔性传输系统的展开状态图。如图5-6所示,自适应传输路径的组合式柔性传输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上游移动抓手101、上游传送装置102、转角传送装置103、下游传送装置104和下游移动抓手105。
所述上游传送装置102由传输高度沿传输方向降低的三个传输单元5构成,下游传送装置104由传输高度沿传输方向降低的两个传输单元5构成。相邻两个传输单元5之间设有拉开定位结构和收拢定位结构;所述传输单元5包括传输面和支撑所述传输面的两个前支撑杆501和两个后支撑杆502,上游传输单元5的支撑杆横向间距大于下游传输单元5的支撑杆横向间距,上游传输单元5的传输面底面高度大于下游传输单元5传输面顶面高度。
如图7-8所示,所述拉开定位结构包括设于下游传输单元5前支撑杆501上的与所述上游传输单元5后支撑杆502配合的第一凸起51;所述收拢定位结构包括设于下游传输单元5后支撑杆502上的与所述上游传输单元5后支撑杆502配合的第二凸起52。所述传输面由相互平行的多个滚筒53构成。
所述转角传送装置103采用实施例5的自适应转弯角度的转角传送装置。
上游移动抓手101一方面将上游传送装置102的传输单元5拉开或收拢,另一方面为货物的初始移动提供推力;下游移动抓手105一方面抓取货物,另一方面将下游传送装置104的传输单元5拉开或收拢。
实施例10
与实施例9相比,本实施例的自适应传输路径的组合式柔性传输系统具有的区别是:如图9所示,未设置上游移动抓手101和下游移动抓手105,传输单元5拉开或收拢采用人工控制。
转角传送装置103的使用形态可以根据上游传送装置102和下游传送装置104的相对位置而发生变化,例如:
第一传送杆11和第二传送杆12可以呈不同的夹角:如图6、9、12所示,所述第一传送杆11和第二传送杆12的夹角为直角;如图10、13所示,所述第一传送杆11和第二传送杆12的夹角为锐角;如图11、14所示,所述第一传送杆11和第二传送杆12的夹角为钝角。
第一传送杆11与上游传送装置102输出端以及第二传送杆12与下游传送装置104输入端部分或完全配合:如图6、9-11所示,第一传送杆11长度等于上游传送装置102输出端长度,第二传送杆12长度等于下游传送装置104输入端长度;如图12-14所示,第一传送杆11长度大于上游传送装置102输出端长度,第二传送杆12长度大于下游传送装置104输入端长度。
可以在上游传送装置102、转角传送装置103和下游传送装置104底部设置滚轮33,便于移动。进一步可以设置控制滚轮33移动的动力装置32。
为了提升货物移动过程的稳定性,可以在上游传输单元5的后支撑杆502上设置与所述第一凸起51配合的凹槽54。
以上对本发明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说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基于这些说明的情况下将能够实现本发明。基于本发明的上述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自适应转弯角度的转角传送装置,所述转角传送装置(103)设于上游传送装置(102)和下游传送装置(104)之间,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传送杆(11),所述第一传送杆(11)与上游传送装置(102)输出端对接且长度≥输出端宽度;
第二传送杆(12),所述第二传送杆(12)与下游传送装置(104)输入端对接且长度≥输入端宽度;
第一转动结构,所述第一转动结构控制第一传送杆(11)和/或第二传送杆(12)转动从而使第一传送杆(11)和第二传送杆(12)之间形成一定的夹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转弯角度的转角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角传送装置(103)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一传送杆(11)和第二传送杆(12)之间的第三传送杆(13)以及控制第三传送杆(13)随第一传送杆(11)和/或第二传送杆(12)的转动而展开的第二转动结构和随第一传送杆(11)和/或第二传送杆(12)的转动而收拢的第三转动结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转弯角度的转角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结构为连接所述第一传送杆(11)、第二传送杆(12)和第三传送杆(13)的牵引绳(41)。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转弯角度的转角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杆(11)、第二传送杆(12)和第三传送杆(13)斜向上设置。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转弯角度的转角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杆(11)、第二传送杆(12)和第三传送杆(13)头部由上至下依次套设于头部支撑立柱(21)上,所述第一转动结构设于第一传送杆(11)和/或第二传送杆(12)与头部支撑立柱(21)的配合面上并控制第一传送杆(11)和/或第二传送杆(12)沿头部支撑立柱(21)转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适应转弯角度的转角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结构包括设于第一传送杆(11)和/或第二传送杆(12)上的第一齿轮、设于头部支撑立柱(21)上与所述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以及控制第一齿轮沿第二齿轮转动的电机(31)。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转弯角度的转角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转动结构为设于可转动的第一传送杆(11)和/或第二传送杆(12)上且与第一传送杆(11)、第二传送杆(12)和第三传送杆(13)总高度匹配的挡板(42)。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转弯角度的转角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杆(11)和/或第二传送杆(12)尾部设有尾部支撑立柱(22);并且/或者,所述第三传送杆(13)中部设有中部支撑立柱(23)。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适应转弯角度的转角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送杆(11)、第二传送杆(12)和第三传送杆(13)上设有套筒。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自适应转弯角度的转角传送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套筒由至少两个滚筒(14)构成。
CN201910634851.4A 2019-07-15 2019-07-15 自适应转弯角度的转角传送装置 Pending CN1103422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34851.4A CN110342230A (zh) 2019-07-15 2019-07-15 自适应转弯角度的转角传送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34851.4A CN110342230A (zh) 2019-07-15 2019-07-15 自适应转弯角度的转角传送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42230A true CN110342230A (zh) 2019-10-18

Family

ID=681762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34851.4A Pending CN110342230A (zh) 2019-07-15 2019-07-15 自适应转弯角度的转角传送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42230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84870A (zh) * 2019-11-08 2020-03-17 安徽神力运输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输送带衔接的平行过渡装置
CN111977354A (zh) * 2020-08-19 2020-11-24 孙厚珍 一种闪锌矿用矿石检测推料传输机构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56268A1 (fr) * 1988-08-23 1990-02-28 Machines Speciales Et Manutention Elément courbe pour chemin de transfert
JP2009154971A (ja) * 2007-08-02 2009-07-16 Kofu Seibyo Co Ltd ネジ供給装置
CN102556646A (zh) * 2012-02-27 2012-07-11 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卷烟包装机上的折叠压板装置
CN202369117U (zh) * 2011-11-29 2012-08-08 东莞宇宙电路板设备有限公司 输送线转角机
US20150251860A1 (en) * 2014-03-04 2015-09-10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Conveying apparatus
CN206590807U (zh) * 2017-03-09 2017-10-27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可替换抓手的抓取吊运装置
CN207001641U (zh) * 2017-07-18 2018-02-13 柳琼 一种电子商务用分拣设备
CN207030350U (zh) * 2017-04-05 2018-02-23 江苏颐海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液体灌装的理瓶机
CN207511227U (zh) * 2017-10-25 2018-06-19 舟山市大众胶带有限公司 多功能传送带
CN108820701A (zh) * 2018-07-24 2018-11-16 滕州市华铭装饰装修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传送带
CN208377751U (zh) * 2018-06-24 2019-01-15 杨子嵬 一种麻条翻转传送机构
CN109305510A (zh) * 2018-11-16 2019-02-05 江苏锐特自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伸缩传送带引桥
CN208470777U (zh) * 2018-05-25 2019-02-05 东莞市联鑫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传送带90°转角装置
CN109928137A (zh) * 2017-12-15 2019-06-25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可转向辊道系统
CN210365814U (zh) * 2019-07-15 2020-04-21 西南交通大学 自适应转弯角度的转角传送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356268A1 (fr) * 1988-08-23 1990-02-28 Machines Speciales Et Manutention Elément courbe pour chemin de transfert
JP2009154971A (ja) * 2007-08-02 2009-07-16 Kofu Seibyo Co Ltd ネジ供給装置
CN202369117U (zh) * 2011-11-29 2012-08-08 东莞宇宙电路板设备有限公司 输送线转角机
CN102556646A (zh) * 2012-02-27 2012-07-11 红塔烟草(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卷烟包装机上的折叠压板装置
US20150251860A1 (en) * 2014-03-04 2015-09-10 Murata Manufacturing Co., Ltd. Conveying apparatus
CN206590807U (zh) * 2017-03-09 2017-10-27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可替换抓手的抓取吊运装置
CN207030350U (zh) * 2017-04-05 2018-02-23 江苏颐海药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用于液体灌装的理瓶机
CN207001641U (zh) * 2017-07-18 2018-02-13 柳琼 一种电子商务用分拣设备
CN207511227U (zh) * 2017-10-25 2018-06-19 舟山市大众胶带有限公司 多功能传送带
CN109928137A (zh) * 2017-12-15 2019-06-25 中车齐齐哈尔车辆有限公司 可转向辊道系统
CN208470777U (zh) * 2018-05-25 2019-02-05 东莞市联鑫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传送带90°转角装置
CN208377751U (zh) * 2018-06-24 2019-01-15 杨子嵬 一种麻条翻转传送机构
CN108820701A (zh) * 2018-07-24 2018-11-16 滕州市华铭装饰装修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传送带
CN109305510A (zh) * 2018-11-16 2019-02-05 江苏锐特自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伸缩传送带引桥
CN210365814U (zh) * 2019-07-15 2020-04-21 西南交通大学 自适应转弯角度的转角传送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学阳;程文明;王玉璞;菅凌霄;: "基于数值模拟的双箱梁起重机风载荷研究", 机械设计与制造, no. 02, pages 1 - 4 *
罗善明: "带式输送机可调转向装置的设计", 矿山机械, no. 03, pages 58 - 59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84870A (zh) * 2019-11-08 2020-03-17 安徽神力运输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输送带衔接的平行过渡装置
CN110884870B (zh) * 2019-11-08 2021-09-03 安徽神力运输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输送带衔接的平行过渡装置
CN111977354A (zh) * 2020-08-19 2020-11-24 孙厚珍 一种闪锌矿用矿石检测推料传输机构
CN111977354B (zh) * 2020-08-19 2021-12-14 嘉兴尚坤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闪锌矿用矿石检测推料传输机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42229A (zh) 自适应传输路径的组合式柔性传输系统
CN110342230A (zh) 自适应转弯角度的转角传送装置
CN204847143U (zh) 一种特轻型伸缩皮带机
CN207566291U (zh) 一种靠边辊筒输送机
CN110481890B (zh) 一种用于瓦楞纸箱的撑开装置
CN109649928B (zh) 一种连接件及应用该连接件的传输单元、传输装置
CN106494866B (zh) 可折叠传送带装置
CN102627245A (zh) 一种折叠式方舱升降装置
CN210365814U (zh) 自适应转弯角度的转角传送装置
CN109928137B (zh) 可转向辊道系统
CN107258224A (zh) 西瓜收获机及其收获方法
EP3064676A2 (en) A tent frame and corresponding tent
CN210594092U (zh) 自适应传输路径的组合式柔性传输系统
CN203546453U (zh) 晾衣杆
CN209530044U (zh) 一种便携式球类安置架
CN206013822U (zh) 衣物导入机构
CN201840830U (zh) 综合运动器
CN206857556U (zh) 一种便携式传送带
CN211309943U (zh) 可转弯伸缩的货物传送装置
CN209740117U (zh) 一种可用于阶梯面的传输单元及传输设备
US2769526A (en) Conveyors
CN112209022B (zh) 一种家禽装载输送装置
CN208531407U (zh) 伸缩机上的支腿与驱动结构
CN203920788U (zh) 便携式卷烟配送手推车
CN208882774U (zh) 一种自动顶管内渣土转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