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37906A - 一种采茶机及采用该采茶机的茶叶采摘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采茶机及采用该采茶机的茶叶采摘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37906A
CN110337906A CN201910738571.8A CN201910738571A CN110337906A CN 110337906 A CN110337906 A CN 110337906A CN 201910738571 A CN201910738571 A CN 201910738571A CN 110337906 A CN110337906 A CN 1103379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a
leaf
rotating shaft
bud
pressing ar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38571.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37906B (zh
Inventor
徐泽
张莹
邬秀宏
李中林
吴全
邓敏
王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ongq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Original Assignee
Chongq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ongq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filed Critical Chongqi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Priority to CN201910738571.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379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379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379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379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379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46/00Picking of fruits, vegetables, hops, or the like; Devices for shaking trees or shrubs
    • A01D46/04Picking of fruits, vegetables, hops, or the like; Devices for shaking trees or shrubs of tea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DHARVESTING; MOWING
    • A01D46/00Picking of fruits, vegetables, hops, or the like; Devices for shaking trees or shrubs
    • A01D46/30Robotic devices for individually picking crop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obotics (AREA)
  • Tea And Coffe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茶叶采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茶机及采用该采茶机的茶叶采摘方法,所述采茶机包括采集盒、设置在所述采集盒内的采摘组件,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采摘组件的驱动部件,在所述采集盒上还设置有收集组件,所述采摘组件包括挤压部件和第一回转轴,所述第一回转轴上设置有若干挤压臂,所述挤压臂包括与所述第一回转轴相连的连接段和用于与所述挤压部件配合对茶叶鲜叶施予向上提拉力的挤压段,所述提拉力用于使茶叶鲜叶的芽茎被拉断。本申请的采茶机,能够将芽茎拉断的同时,又不至于压力过大而将芽茎压裂,避免了茶叶饮用时断口呈褐红色的问题和过多浆液溶解入水中的问题,确保了茶叶外观的美观和茶汤口感,也确保了茶树来年的产茶品质。

Description

一种采茶机及采用该采茶机的茶叶采摘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叶采摘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采茶机及采用该采茶机的茶叶采摘方法。
背景技术
我国是茶叶生产和消费大国,茶叶作为一种天然绿色饮品,在我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中国绿茶不仅名品最多,而且品质优异、造型独特优美,还具有很好的艺术欣赏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喜爱。
就茶叶生产过程而言,主要是包括采摘、摊晾、杀青、揉捻和烘干等步骤,在传统加工方式中,对于上述这些步骤通常都是采用人工手工方式进行,例如对于采摘步骤,都是采用人工逐根采摘的方式,这样的方式虽然采摘精度高,能够实现可靠的分级采摘,而且也能够保证良好的采摘品质。但是却因为采摘速度较慢而不能适用于大型茶园的茶叶采摘工作。
为了提高茶叶的采摘速度,茶叶采摘机被设计出来,并且被广泛的使用,大幅提高了茶叶的采摘速度,同时也大幅降低了采摘工人的劳动强度。
虽然,目前的茶叶采摘机已被广泛的使用,但是,在进一步的研发设计中,发明人发现,目前的茶叶采摘机依然还存在着不足,具体在于:
目前的茶叶采摘机形式结构多样,有体积较大的,通过行走车沿茶园行走进行茶叶采摘的大型采摘设备,也有体积较小,通过使用者手持进行茶叶采摘的小型采摘设备,虽然这些类型的茶叶采摘设备都能够提高茶叶的采摘速度,但是,发明人发现,机采茶叶在泡制饮用时,茶叶常有断口处呈褐红色状态,特别是对于绿茶,严重影响了茶叶品相和茶汤颜色,不仅影响饮用者的视觉欣赏,也会对茶汤口感造成不利影响。
在进一步的研究中,发明人发现,造成该问题的原因在于:目前的采茶机都是采用刀片组件对茶叶从茶树上切断,以此实现茶叶的采摘,刀片组件通常是包括两个刀片,两个刀片相对运动实现对茶叶的剪切动作,这样的方式,使茶叶的切断断口面呈不平整的毛刺状,特别是随着使用时间的增长,刀片的刀刃变钝,以及采茶机的两个刀片相对松动,导致剪切动作时,两个刀片的刀刃之间存在缝隙,这些都会加剧茶叶断口面的毛刺程度,严重时,甚至出现茶叶断口段出现碎裂的情况。
对于茶叶采摘而言,鲜叶在断裂时,在断口处会析出浆液,采用人工采摘时,采摘方式是通过食指和拇指夹持叶芽并向上提拉使其断裂分离,这种方式形成的茶叶断口面光滑平整,断裂创伤面积小,析出的浆液也少,所以能够快速干燥封闭断口;而茶叶断口面呈毛刺状或者断口段出现破裂情况时,使茶叶断口处敞露面积增大,以及受损组织增加,进而导致浆料析出量增多,难以快速干燥封闭断口,也进一步的增加了浆液析出时长,增加了断口处浆液汇集量,这些浆液汇集在断口处,由于不能快速干燥而被空气氧化,饮用时,与沸水接触即显出褐红色,其中部分还会溶于水中,不仅影响饮用者的视觉欣赏还会影响茶汤口感;与上述原因相同,在茶树上的断口由于难以快速干燥封闭断口,浆液析出过多也不利于茶树的生长,影响茶树来年的成茶品质。
所以,目前需要设计一种既能够提高采茶效率,又能够确保茶叶断口具有良好平整性,进而保证茶叶品质的采茶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目前采茶机采茶存在茶叶断口面不平整以及断口段碎裂的问题,提供一种既能够提高采茶效率,又能够确保茶叶断口具有良好平整性,进而保证茶叶品质的采茶装置和采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采茶机,包括采集盒、设置在所述采集盒内的采摘组件,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采摘组件的驱动部件,所述采集盒沿水平方向的一端为用于茶叶鲜叶进入的进入端,所述进入端为敞开状,在所述采集盒上还设置有收集组件,所述收集组件用于收集所述采集盒内被采摘下茶叶,
所述采摘组件包括挤压部件和第一回转轴,所述挤压部件与所述采集盒底板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驱动部件驱动所述第一回转轴回转,所述第一回转轴上设置有若干挤压臂,所述挤压臂对应的所述采集盒底板上设置有导向槽,当所述挤压臂转动至所述导向槽内时,所述挤压臂与导向槽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导向槽一端朝所述进入端方向延伸并贯通所述进入端处的底板,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挤压部件下方,
所述挤压臂包括与所述第一回转轴相连的连接段和用于与所述挤压部件配合对茶叶鲜叶施予向上提拉力的挤压段,所述提拉力用于使茶叶鲜叶的芽茎被拉断。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每一个所述导向槽都对应有若干根挤压臂,同一导向槽对应的挤压臂呈放射状布置在所述第一回转轴上,并在所述第一回转轴的圆周方向上均布。
本申请的采茶机,在使用时,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回转轴回转,人工手持采集盒在茶树树梢上行走,将采集盒的进入端迎向茶树顶端的待采叶芽,茶芽和芽下嫩叶进入到采集盒内,芽茎进入导向槽中,第一回转轴与所述采集盒底板之间隔开,隔开的距离确保不阻碍叶芽进入采集盒内,在采集盒移动和挤压臂推动下,芽茎移动至挤压臂与挤压部件之间受到挤压臂与挤压部件的压力,在第一回转轴进一步的回转,该挤压臂越过挤压部件的过程中,叶芽以及芽茎受到挤压臂和挤压部件的压力形成向上的摩擦力,同时,叶芽还受到挤压臂施予的向上的顶推力,这些力的合力即形成对叶芽的向上提拉力,在进行采集前,先进行机器调试,调整挤压臂与挤压部件之间形成的压力大小,确保该提拉力能够将芽茎拉断的同时,又不至于压力过大而将芽茎压裂。相较于传统结构采用剪切形式的采茶机,采用本申请的采茶机,叶芽被向上提拉使芽茎断裂,这样形成的断口表面光滑,并且断口段不破裂,使得断口析出浆液量少,能够快速干燥封闭断面,如此,避免了茶叶饮用时断口呈褐红色的问题和过多浆液溶解入水中的问题,确保了茶叶外观的美观和茶汤口感;进一步的,在茶树上留下的断口平整光滑不破裂,也能够快速被浆液闭合,避免茶树浆液流出过多,如此,也确保了茶树来年的产茶品质。
进一步的,采用本申请的采茶机,在使用时,人工手持采集盒在茶树树梢上行走,每个导向槽都对应有若干根挤压臂,这些挤压臂在旋转过程中,逐根划过导向槽,与挤压部件配合,在该过程中芽茎在导向槽内朝挤压部件移动,挤压臂越过挤压部件时,即完成采摘,采摘速度远远高于传统人工单根选取采摘的速度。
再一方面,本申请的采茶机,由于是通过挤压臂和挤压部件挤压叶芽和叶茎,以及挤压臂对叶芽的向上推力,进而形成向上提拉的合力,当端部无叶芽的枝梗进入导向槽,被推至挤压臂与挤压部件之间时,由于枝梗硬度和强度都更高好,挤压臂与挤压部件施予的向上提拉力通常难以将枝梗拉断,所以,相较于传统剪切式采茶机而言,还大幅减少了枝梗的采集量,降低后续筛选难度,提高茶叶品质的同时,也进一步降低了对茶树的损伤,进一步确保了茶树来年的产茶品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第一回转轴设置在所述采集盒的进入端,使所述挤压臂在转动时,先自上而下的划过采集盒前进方向上的茶叶。
大量的茶园位于雨雾较多的山区,茶树上常有雨滴和露珠,这些雨滴露珠进入采茶机后,不仅影响采茶机使用可靠性,而且被采摘的叶芽被水浸泡也会对降低茶叶品质,所以在本申请的方案中,在进行采摘工作时,挤压臂先划过前方的待采集茶叶,使这些茶叶上的雨水和露水掉落,减少被采摘茶叶上的水量,进而降低后续工艺处理难度,以及提高采茶机使用可靠性,而且还确保了茶叶品质;同时,对于晴天的茶叶,挤压臂先划过前方的待采集茶叶,茶叶上的灰尘和杂物也随之掉落,使用也减少了机采茶叶的异物数量;再一方面,挤压臂自上而下的挤压前方茶叶,叶芽具有良好的弹性,而老叶等被下压,使叶芽更加凸出于树梢,进一步方便叶芽进入采集盒的同时,也进一步的减少了老叶进入导向槽,减小老叶对采摘工作的影响。
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挤压臂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回转轴至所述挤压部件之间的距离。采用该种方式时,当挤压臂转动至挤压部件时,挤压臂与挤压部件之间为间隙配合,该间隙的宽度小于茶叶的芽茎,进而实现挤压臂与挤压部件配合对芽茎施与挤压而向上的提拉作用。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挤压臂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回转轴至所述挤压部件之间的距离,所述挤压臂和/或挤压部件具有弹性,使所挤压臂转动至所述挤压部件时,所述挤压臂和/或挤压部件能够产生弹性变形而使所述挤压臂越过所述挤压部件。采用该种方式,是通过挤压臂和/或挤压部件的弹性形变对茶叶芽茎施予压力,通过这样的方式,选择不同弹性强度的挤压臂和/或挤压部件即可实现对芽茎挤压力调整,进而实现对叶芽提拉力调整,确保芽茎被拉断的同时,又不至于芽茎被压裂。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挤压臂包括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的连接段和与所述挤压部件相配合的挤压段,所述挤压段具有弹性。在该方案中,使挤压段能够产生弹性变形时,在其变形时能够增大与芽茎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挤压臂转动过程中对芽茎施予的向上摩擦力,进而增大对芽茎的向上提拉力,一方面是确保芽茎能够被拉断,另一方面,当需要形成相同大小提拉力是,可以降低挤压臂的长度,即减小挤压臂对芽茎施予的压力值,如此进一步的降低芽茎被挤压碎裂的风险。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挤压段的端部套设在连接段的端部内,所述挤压段与所述连接段之间为回转配合。挤压段与连接段为回转配合,在实际采摘过程中,挤压段能够根据受力情况自动旋转调整姿态,避免局部位置施力过大而造成芽茎局部破碎。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连接段的长度可调。在该方案中,将连接段的长度设置为可调结构,该长度可调的结构可以是多种方式,只要实现长度可调即可,例如可以将连接段设置为两段式结构,其中一段套设在另外一段内,并且螺纹配合,相对旋转两段,即可实现长度的调整,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采茶机提拉力大小的调节,在使用前,使用人员可以先进行试采调试,确保良好的采茶品质,另一方面也适用于不同等级茶叶的采集,例如,对于一芽一叶的茶叶,其芽茎处的抗拉强度要低于一芽两叶、一芽三叶这些芽茎处的抗拉强度,所以,还可以通过对连接段长度的调整实现茶叶的分级采摘,例如在需要采集一芽一叶的茶叶时,先试采,调整连接段具有合适的长度,当进入采集盒的茶叶为一芽两叶或者一芽三叶时,挤压臂施予的提拉力大小不足以使该芽茎断裂,如此实现筛选而只采集下一芽一叶的茶叶鲜叶;再一方面,各个品种茶叶芽茎尺寸以及抗拉强度存在诧异,采用本申请的采茶机,通过连接段长度的调整,也能够适用于不同品种茶树的采集工作。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挤压段与所述连接段之间为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挤压段远离所述连接件的端部设置有一凸棱,所述凸棱位于所述挤压段上与所述挤压部件发生挤压的一侧。采用这种具有凸棱的挤压段,在挤压段挤压芽茎时,叶芽收到提拉力作用时,由于凸棱的存在,凸棱处的芽茎先出现一裂口,进而方便芽茎的断裂,这种方式尤其适用于,对茶叶采摘分级要求不高的大宗茶采摘,不仅采摘效率高,而且茶树采净率也大幅提高。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同一导向槽对应的挤压臂中,相邻挤压臂端部之间的距离为1cm~3cm。挤压臂端部距离为该尺寸,首先是确保了存在足够的距离空间供也有进入到两根挤压臂之间,确保挤压臂顺利的挤压芽茎,同时,又不至于挤压臂之间距离过大而导致多根芽茎同时进入到同一挤压臂与挤压部件之间而导致不能拉断的问题,再一方面,挤压臂设置为多根,在相同行进速度下,可以使第一转轴转速处于较低状态,避免挤压臂转速过快而损坏叶芽。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相邻所述导向槽对应的挤压臂在沿所述第一回转轴的轴向方向上相错开。通过这样的方式,相邻回转槽内的挤压臂并不同时对芽茎进行挤压,使被挤压的芽茎能够存在较大空间,避免叶芽被相邻导向槽内的挤压臂挤压损坏的问题。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相邻所述导向槽对应的挤压臂在沿所述第一回转轴的轴向方向上相错开,错开角度为同一导向槽对应的相邻挤压臂之间夹角的一半。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是如上述的使被挤压的芽茎能够存在较大空间,另一方面也避免所有挤压臂同时挤压挤压部件而造成抖动过大,以及对挤压部件施力过大而出现完全的问题。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挤压段的端部在挤压臂的转动平面内弯曲,弯曲方向与挤压臂的旋转方向相反。挤压段的弯曲,大幅提高了挤压过程中,挤压段与芽茎的接触面积,大幅增加摩擦力大小,进而增加提拉力,确保在拉断芽茎的同时,又不压裂芽茎。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挤压段采用具有弹性的橡胶材料制得。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挤压部件包括第二回转轴和套设在所述第二回转轴外的护筒,所述第二回转轴可绕自身轴向回转。挤压部件可以回转,在挤压臂连通芽茎对挤压部件进行挤压时,挤压部件也随之转动,当芽茎断裂时,挤压部件的翻动也带动被采摘下的叶芽上行,这样的方式,一方面是进一步方便了叶芽的断裂,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对叶芽的磨损,确保良好的采摘品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护筒采用具有弹性的橡胶材料制得。通过橡胶材料弹性变形提供更多向上提拉力的同时也因为产生的变形,降低芽茎被压裂风险。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护筒包括若干的护筒单元,每一个所述护筒单元对应一个导向槽,相邻护筒单元之间存在有间隙,所述护筒单元可绕所述第二回转轴回转。使不同导向槽对应的挤压臂对应不同护筒单元,各个导向槽内在挤压芽茎时,独立的发生转动,降低不同挤压程度时导致的不利影响。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护筒单元中部设置有环形凹陷,损伤环形凹槽为V形状或者U形状,所述环形凹陷的边缘与所述护筒侧壁之间为平滑过渡连接。环形凹陷的设置,在挤压芽茎时,芽茎陷入环形凹槽内,进一步增大芽茎与挤压部件接触面积,增大向上提拉力的同时,还避免了挤压臂与挤压部件挤压芽茎时,芽茎发生横向滑动而损伤。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位于相邻导向槽之间的底板为导向板,所述导向板迎向待采茶叶的一端为半圆弧状。如此,降低导向板迎向茶叶时,划伤茶叶的风险。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向槽的宽度为3mm~5mm,所述导向板的宽度为10mm~20mm。将导向板设置为该宽度,首先是确保相邻导向槽隔开足够距离,同时导向板还起到待采茶叶叶芽分流作用,采用该尺寸距离,又不至距离过大而使过多待采茶叶叶芽同时进入同一导向槽内影响采摘工作。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导向槽靠近所述挤压部件的一端侧壁外扩,形成宽度大于所述导向槽宽度的缺口。当出现枝梗或者叶芽进入收集盒长度过长,导致挤压臂越过挤压部件,所提供向上提拉力不能够将芽茎拉断时,这些未被拉断的枝梗或者叶芽在采集盒行进过长中,能够从该缺口滑出,避免卡止采集盒行进的同时,也减少对被拉断叶芽的损伤。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在所述采集盒上与所述进入端相对一侧的侧板上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收集组件包括进料管和与所述进料管可拆卸连接的袋体,所述进料管与所述出料口相连。人工手持采集盒在茶树树梢上以一定速度行进,被采摘下的叶芽位于采集盒内,当存在一定存量时,工人上扬采集盒的进入端,使采集盒底板朝向进料管倾斜,即将采集盒内的叶芽导入袋体内,进一步的,本申请的袋体也可以采用目前采茶机上常见的负压抽吸装置替代,通过抽气管道将采集盒内的叶芽抽入到收集装置内。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进料管朝向所述采集盒的一端与所述采集盒的内壁相平齐。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出料口为两个,包括位于上方的第一出料口和位于所述第一出料口下方的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都各自设置有收集组件,在所述采集盒内还设置有鲜叶分级装置,所述鲜叶分级装置包括分级筛,所述分级筛上设置有若干的筛孔,所述筛孔尺寸与一芽一叶的茶叶鲜叶相适配,所述分级筛倾斜设置,所述分级筛较低的一端与所述挤压部件的下缘间隙配合,较高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出料口的下缘。
在本申请的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在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之间设置倾斜的分级筛,人工手持采集盒在茶树树梢上以一定速度行进,被采摘下的叶芽位于采集盒内的分级筛上方,当采集盒内存在一定存量的叶芽时,上扬采集盒的进入端,使采集盒底板朝向第一出料口倾斜,叶芽沿分级筛翻滚,在该过程中,尺寸较小的叶芽从分级筛的筛孔落下至采集盒底板上,如此实现被采摘茶叶鲜叶在采摘过程中能够实现的初步分级,大幅方便了后续的分级工作。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筛孔为由所述分级筛较低一端向较高一端延伸的长条状,相邻筛孔之间相隔开,各个所述筛孔在沿筛孔的宽度方向上均匀布置。在本申请的方案中,将筛孔设置为长条状,并由分级筛低端向高端延伸,筛孔不仅起到筛选分级的作用,同时也还起到导向作用,避免茶叶鲜叶卡在筛孔内,而且,相较于传统筛孔,传统筛孔通常为方孔或者圆孔等形状,这些形状的筛孔虽然也能够起到筛选分级作用,但是由于在各筛孔的圆周方向上都存在阻挡,所以当用于茶叶鲜叶分级时,会在鲜叶行进方向上形成阻挡,容易折断茶叶鲜叶而影响茶叶品质,所以在本申请中,将筛孔设置为长条状,以此避免茶叶收到的横向阻挡,进而确保鲜叶叶芽的完整率。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筛孔的宽度在沿所述筛孔自低向高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筛孔较小一端的宽度为3~5mm,较大一端的宽度为8~10mm。
在本申请的方案中,筛孔较高的端部宽度最大,采用该种方式,一方面是能够进一步避免鲜叶在分级筛上行进时发生卡止,另一方面,因为即使同样式一芽一叶的茶叶鲜叶在外形尺寸上也存在差距,所以在本申请,将筛孔宽度在鲜叶行进方向上逐渐增大,使穿过筛网的鲜叶能够分部较为均匀,避免在起始段形成大量堆积而影响筛选效果。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鲜叶分级装置还包括推动部件,所述推动部件用于将位于分级筛上较低位置茶叶鲜叶向较高位置推动。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推动部件包括第三回转轴,所述第三回转轴位于所述分级筛上方,并与所述筛孔的长度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三回转轴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在所述第三回转轴上布满有刷毛,所述刷毛的长度确保在第三回转轴转动时,所述刷毛扫过挤压部件上缘和筛网的下半部分。所述第三回转轴的转动方向确保刷毛自低向高的沿所述分级筛扫动。本申请的方案中,通过设置推动装置,在推动装置沿分级筛自低向高的推动茶叶鲜叶时,即实现茶叶鲜叶的筛分,相较于不设置推动部件,采用茶叶堆积到一定量再仰起采集盒的技术方案而言,对茶叶的筛分更加充分,而采用刷毛的形式进行扫动,首先是确保了避免的叶芽的划伤,而且刷毛扫过挤压部件上缘,也避免了叶芽堆积在挤压部件处对后续采摘工作造成的不便。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分级筛包括若干倾斜设置的导向杆,相邻导线杆之间隔开形成所述筛孔,所述导向杆为圆柱形状。通过隔开设置的导向杆形成筛孔,导向杆截面为圆形,一方面是方便选材制造,另一方面也进一步的确保茶叶鲜叶不被筛孔边缘划伤。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分级筛还下横梁和上横梁,所述下横梁和上横梁的两端与所述采集盒内壁相连接,所述下横梁与所述挤压部件间隙配合,所述上横梁设置在所述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之间,所述导向杆下端设置在所述下横梁上,所述导向杆上端设置在所述上横梁上。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下横梁和上横梁与所述采集盒之间为可拆卸的连接。
本申请还公开了一种茶叶采摘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S1、初采,采用上述的采茶机对茶树树梢上的叶芽进行采集;
S2、精采,人工对步骤一采集后的茶树树梢上的叶芽进行采集;
S3、机采,采用剪切式采茶机对步骤二采集后的茶树树梢进行采集。
本申请的茶叶采摘方法,尤其适用于茶叶的分级采摘,在步骤一中,采用本申请上述的采茶机对叶芽进行采集,在该过程中,通过挤压臂和挤压部件的调整,采取一芽一叶、一芽两叶、一芽三叶这些高品质茶叶鲜叶,在S1采集完成后,茶树树梢上依然可能留存有高品质嫩芽,所以在S2中通过人工采摘的方式再次采摘,由于S1中采集完成了极大部分,所以S2的采集更为方便快捷,在S2采集完成后,通过S3,采用目前常规的采茶机进行采集得到大宗茶鲜叶,通过本申请的方式,先对高品质茶叶鲜叶进行采集,然后再进行大宗茶采集,确保了高品质茶叶的质量,降低了后续茶叶鲜叶分级的难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申请的采茶机,在使用时,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回转轴回转,人工手持采集盒在茶树树梢上行走,将采集盒的进入端迎向茶树顶端的待采叶芽,茶芽和芽下嫩叶进入到采集盒内,芽茎进入导向槽中,第一回转轴与所述采集盒底板之间隔开,隔开的距离确保不阻碍叶芽进入采集盒内,在采集盒移动和挤压臂推动下,芽茎移动至挤压臂与挤压部件之间受到挤压臂与挤压部件的压力,在第一回转轴进一步的回转,该挤压臂越过挤压部件的过程中,叶芽以及芽茎受到挤压臂和挤压部件的压力形成向上的摩擦力,同时,叶芽还受到挤压臂施予的向上的顶推力,这些力的合力即形成对叶芽的向上提拉力,在进行采集前,先进行机器调试,调整挤压臂与挤压部件之间形成的压力大小,确保该提拉力能够将芽茎拉断的同时,又不至于压力过大而将芽茎压裂。相较于传统结构采用剪切形式的采茶机,采用本申请的采茶机,叶芽被向上提拉使芽茎断裂,这样形成的断口表面光滑,并且断口段不破裂,使得断口析出浆液量少,能够快速干燥封闭断面,如此,避免了茶叶饮用时断口呈褐红色的问题和过多浆液溶解入水中的问题,确保了茶叶外观的美观和茶汤口感;进一步的,在茶树上留下的断口平整光滑不破裂,也能够快速被浆液闭合,避免茶树浆液流出过多,如此,也确保了茶树来年的产茶品质。
进一步的,采用本申请的采茶机,在使用时,人工手持采集盒在茶树树梢上行走,每个导向槽都对应有若干根挤压臂,这些挤压臂在旋转过程中,逐根划过导向槽,与挤压部件配合,在该过程中芽茎在导向槽内朝挤压部件移动,挤压臂越过挤压部件时,即完成采摘,采摘速度远远高于传统人工单根选取采摘的速度。
再一方面,本申请的采茶机,由于是通过挤压臂和挤压部件挤压叶芽和叶茎,以及挤压臂对叶芽的向上推力,进而形成向上提拉的合力,当端部无叶芽的枝梗进入导向槽,被推至挤压臂与挤压部件之间时,由于枝梗硬度和强度都更高好,挤压臂与挤压部件施予的向上提拉力通常难以将枝梗拉断,所以,相较于传统剪切式采茶机而言,还大幅减少了枝梗的采集量,降低后续筛选难度,提高茶叶品质的同时,也进一步降低了对茶树的损伤,进一步确保了茶树来年的产茶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其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采茶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采茶机去除袋体后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采茶机去除袋体和采集盒顶板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采茶机去除袋体后的剖视图;
图5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挤压臂与挤压部件配合挤压芽茎的示意图;
图6为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导向槽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挤压段存在弯曲时与挤压部件配合挤压芽茎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挤压段存在弯曲时挤压臂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护筒单元设置环形凹陷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1-采集盒,2-驱动部件,3-进入端,4-收集组件,5-挤压部件,6-第一回转轴,7-挤压臂,8-导向槽,9-底板,10-连接段,11-挤压段,12-缺口,13-凸棱,14-第二回转轴,15-护筒单元,16-环形凹陷,17-第一出料口,18-第二出料口,19-第三回转轴,20-刷毛,21-分级筛,22-筛孔,23-下横梁,24-上横梁,25-导向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试验例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不应将此理解为本发明上述主题的范围仅限于以下的实施例,凡基于本发明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如图1-5所示:
一种采茶机,包括采集盒1、设置在所述采集盒1内的采摘组件,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采摘组件的驱动部件2,在本实施例中,驱动部件2采用常规小型电机,设置在采集盒1外,并与采集盒1固定连接,电机供电采用电瓶供电,方便在茶园移动,所述采集盒1沿水平方向的一端为用于茶叶鲜叶进入的进入端3,所述进入端3为敞开状,在所述采集盒1上还设置有收集组件4,所述收集组件4用于收集所述采集盒1内被采摘下茶叶,
所述采摘组件包括挤压部件5和第一回转轴6,所述挤压部件5与所述采集盒1底板9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驱动部件2驱动所述第一回转轴6回转,所述第一回转轴6上设置有若干挤压臂7,所述挤压臂7对应的所述采集盒1底板9上设置有导向槽8,当所述挤压臂7转动至所述导向槽8内时,所述挤压臂7与导向槽8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导向槽8一端朝所述进入端3方向延伸并贯通所述进入端3处的底板9,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挤压部件5下方,
所述挤压臂7包括与所述第一回转轴6相连的连接段10和用于与所述挤压部件5配合对茶叶鲜叶施予向上提拉力的挤压段11,所述提拉力用于使茶叶鲜叶的芽茎被拉断。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的,每一个所述导向槽8都对应有若干根挤压臂7,同一导向槽8对应的挤压臂7呈放射状布置在所述第一回转轴6上,并在所述第一回转轴6的圆周方向上均布。
本实施方式的采茶机,在使用时,驱动装置驱动第一回转轴6回转,人工手持采集盒1在茶树树梢上行走,将采集盒1的进入端3迎向茶树顶端的待采叶芽,茶芽和芽下嫩叶进入到采集盒1内,芽茎进入导向槽8中,第一回转轴6与所述采集盒1底板9之间隔开,隔开的距离确保不阻碍叶芽进入采集盒1内,在采集盒1移动和挤压臂7推动下,芽茎移动至挤压臂7与挤压部件5之间受到挤压臂7与挤压部件5的压力,在第一回转轴6进一步的回转,该挤压臂7越过挤压部件5的过程中,叶芽以及芽茎受到挤压臂7和挤压部件5的压力形成向上的摩擦力,同时,叶芽还受到挤压臂7施予的向上的顶推力,这些力的合力即形成对叶芽的向上提拉力,在进行采集前,先进行机器调试,调整挤压臂7与挤压部件5之间形成的压力大小,确保该提拉力能够将芽茎拉断的同时,又不至于压力过大而将芽茎压裂。相较于传统结构采用剪切形式的采茶机,采用本实施方式的采茶机,叶芽被向上提拉使芽茎断裂,这样形成的断口表面光滑,并且断口段不破裂,使得断口析出浆液量少,能够快速干燥封闭断面,如此,避免了茶叶饮用时断口呈褐红色的问题和过多浆液溶解入水中的问题,确保了茶叶外观的美观和茶汤口感;进一步的,在茶树上留下的断口平整光滑不破裂,也能够快速被浆液闭合,避免茶树浆液流出过多,如此,也确保了茶树来年的产茶品质。
进一步的,采用本实施方式的采茶机,在使用时,人工手持采集盒1在茶树树梢上行走,每个导向槽8都对应有若干根挤压臂7,这些挤压臂7在旋转过程中,逐根划过导向槽8,与挤压部件5配合,在该过程中芽茎在导向槽8内朝挤压部件5移动,挤压臂7越过挤压部件5时,即完成采摘,采摘速度远远高于传统人工单根选取采摘的速度。
再一方面,本实施方式的采茶机,由于是通过挤压臂7和挤压部件5挤压叶芽和叶茎,以及挤压臂7对叶芽的向上推力,进而形成向上提拉的合力,当端部无叶芽的枝梗进入导向槽8,被推至挤压臂7与挤压部件5之间时,由于枝梗硬度和强度都更高好,挤压臂7与挤压部件5施予的向上提拉力通常难以将枝梗拉断,所以,相较于传统剪切式采茶机而言,还大幅减少了枝梗的采集量,降低后续筛选难度,提高茶叶品质的同时,也进一步降低了对茶树的损伤,进一步确保了茶树来年的产茶品质。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回转轴6设置在所述采集盒1的进入端3,使所述挤压臂7在转动时,先自上而下的划过采集盒1前进方向上的茶叶。
大量的茶园位于雨雾较多的山区,茶树上常有雨滴和露珠,这些雨滴露珠进入采茶机后,不仅影响采茶机使用可靠性,而且被采摘的叶芽被水浸泡也会对降低茶叶品质,所以在本实施方式的方案中,在进行采摘工作时,挤压臂7先划过前方的待采集茶叶,使这些茶叶上的雨水和露水掉落,减少被采摘茶叶上的水量,进而降低后续工艺处理难度,以及提高采茶机使用可靠性,而且还确保了茶叶品质;同时,对于晴天的茶叶,挤压臂7先划过前方的待采集茶叶,茶叶上的灰尘和杂物也随之掉落,使用也减少了机采茶叶的异物数量;再一方面,挤压臂7自上而下的挤压前方茶叶,叶芽具有良好的弹性,而老叶等被下压,使叶芽更加凸出于树梢,进一步方便叶芽进入采集盒1的同时,也进一步的减少了老叶进入导向槽8,减小老叶对采摘工作的影响。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挤压臂7的长度小于所述第一回转轴6至所述挤压部件5之间的距离。采用该种方式时,当挤压臂7转动至挤压部件5时,挤压臂7与挤压部件5之间为间隙配合,该间隙的宽度小于茶叶的芽茎,进而实现挤压臂7与挤压部件5配合对芽茎施与挤压而向上的提拉作用。
作为另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挤压臂7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回转轴6至所述挤压部件5之间的距离,所述挤压臂7和/或挤压部件5具有弹性,使所挤压臂7转动至所述挤压部件5时,所述挤压臂7和/或挤压部件5能够产生弹性变形而使所述挤压臂7越过所述挤压部件5。采用该种方式,是通过挤压臂7和/或挤压部件5的弹性形变对茶叶芽茎施予压力,通过这样的方式,选择不同弹性强度的挤压臂7和/或挤压部件5即可实现对芽茎挤压力调整,进而实现对叶芽提拉力调整,确保芽茎被拉断的同时,又不至于芽茎被压裂。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挤压臂7包括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的连接段10和与所述挤压部件5相配合的挤压段11,所述挤压段11具有弹性。在该方案中,使挤压段11能够产生弹性变形时,在其变形时能够增大与芽茎之间的接触面积,增大挤压臂7转动过程中对芽茎施予的向上摩擦力,进而增大对芽茎的向上提拉力,一方面是确保芽茎能够被拉断,另一方面,当需要形成相同大小提拉力是,可以降低挤压臂7的长度,即减小挤压臂7对芽茎施予的压力值,如此进一步的降低芽茎被挤压碎裂的风险。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挤压段11的端部套设在连接段10的端部内,所述挤压段11与所述连接段10之间为回转配合。挤压段11与连接段10为回转配合,在实际采摘过程中,挤压段11能够根据受力情况自动旋转调整姿态,避免局部位置施力过大而造成芽茎局部破碎。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段10的长度可调。在该方案中,将连接段10的长度设置为可调结构,该长度可调的结构可以是多种方式,只要实现长度可调即可,例如可以将连接段10设置为两段式结构,其中一段套设在另外一段内,并且螺纹配合,相对旋转两段,即可实现长度的调整,通过这样的方式,实现采茶机提拉力大小的调节,在使用前,使用人员可以先进行试采调试,确保良好的采茶品质,另一方面也适用于不同等级茶叶的采集,例如,对于一芽一叶的茶叶,其芽茎处的抗拉强度要低于一芽两叶、一芽三叶这些芽茎处的抗拉强度,所以,还可以通过对连接段10长度的调整实现茶叶的分级采摘,例如在需要采集一芽一叶的茶叶时,先试采,调整连接段10具有合适的长度,当进入采集盒1的茶叶为一芽两叶或者一芽三叶时,挤压臂7施予的提拉力大小不足以使该芽茎断裂,如此实现筛选而只采集下一芽一叶的茶叶鲜叶;再一方面,各个品种茶叶芽茎尺寸以及抗拉强度存在诧异,采用本实施方式的采茶机,通过连接段10长度的调整,也能够适用于不同品种茶树的采集工作。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挤压段11与所述连接段10之间为可拆卸的连接,在所述挤压段11远离所述连接件的端部设置有一凸棱13,如图8所示,所述凸棱13位于所述挤压段11上与所述挤压部件5发生挤压的一侧,凸棱13高度为1mm,截面为三角形状。采用这种具有凸棱13的挤压段11,在挤压段11挤压芽茎时,叶芽收到提拉力作用时,由于凸棱13的存在,凸棱13处的芽茎先出现一裂口,进而方便芽茎的断裂,这种方式尤其适用于,对茶叶采摘分级要求不高的大宗茶采摘,不仅采摘效率高,而且茶树采净率也大幅提高。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的,同一导向槽8对应的挤压臂7中,相邻挤压臂7端部之间的距离为1cm~3cm。挤压臂7端部距离为该尺寸,首先是确保了存在足够的距离空间供也有进入到两根挤压臂7之间,确保挤压臂7顺利的挤压芽茎,同时,又不至于挤压臂7之间距离过大而导致多根芽茎同时进入到同一挤压臂7与挤压部件5之间而导致不能拉断的问题,再一方面,挤压臂7设置为多根,在相同行进速度下,可以使第一转轴转速处于较低状态,避免挤压臂7转速过快而损坏叶芽。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的,相邻所述导向槽8对应的挤压臂7在沿所述第一回转轴6的轴向方向上相错开。通过这样的方式,相邻回转槽内的挤压臂7并不同时对芽茎进行挤压,使被挤压的芽茎能够存在较大空间,避免叶芽被相邻导向槽8内的挤压臂7挤压损坏的问题。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的,相邻所述导向槽8对应的挤压臂7在沿所述第一回转轴6的轴向方向上相错开,错开角度为同一导向槽8对应的相邻挤压臂7之间夹角的一半。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方面是如上述的使被挤压的芽茎能够存在较大空间,另一方面也避免所有挤压臂7同时挤压挤压部件5而造成抖动过大,以及对挤压部件5施力过大而出现完全的问题。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挤压段11的端部在挤压臂7的转动平面内弯曲,如图7和8所示,弯曲方向与挤压臂7的旋转方向相反。挤压段11的弯曲,大幅提高了挤压过程中,挤压段11与芽茎的接触面积,大幅增加摩擦力大小,进而增加提拉力,确保在拉断芽茎的同时,又不压裂芽茎。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挤压段11采用具有弹性的橡胶材料制得。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挤压部件5包括第二回转轴14和套设在所述第二回转轴14外的护筒,所述第二回转轴14可绕自身轴向回转。挤压部件5可以回转,在挤压臂7连通芽茎对挤压部件5进行挤压时,挤压部件5也随之转动,当芽茎断裂时,挤压部件5的翻动也带动被采摘下的叶芽上行,这样的方式,一方面是进一步方便了叶芽的断裂,另一方面也降低了对叶芽的磨损,确保良好的采摘品质。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护筒采用具有弹性的橡胶材料制得。通过橡胶材料弹性变形提供更多向上提拉力的同时也因为产生的变形,降低芽茎被压裂风险。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护筒包括若干的护筒单元15,如图9所示,每一个所述护筒单元15对应一个导向槽8,相邻护筒单元15之间存在有间隙,所述护筒单元15可绕所述第二回转轴14回转。使不同导向槽8对应的挤压臂7对应不同护筒单元15,各个导向槽8内在挤压芽茎时,独立的发生转动,降低不同挤压程度时导致的不利影响。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的,在所述护筒单元15中部设置有环形凹陷16,损伤环形凹槽为V形状或者U形状,所述环形凹陷16的边缘与所述护筒侧壁之间为平滑过渡连接。环形凹陷16的设置,在挤压芽茎时,芽茎陷入环形凹槽内,进一步增大芽茎与挤压部件5接触面积,增大向上提拉力的同时,还避免了挤压臂7与挤压部件5挤压芽茎时,芽茎发生横向滑动而损伤。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的,位于相邻导向槽8之间的底板9为导向板,所述导向板迎向待采茶叶的一端为半圆弧状。如此,降低导向板迎向茶叶时,划伤茶叶的风险。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槽8的宽度为3mm~5mm,所述导向板的宽度为10mm~20mm。将导向板设置为该宽度,首先是确保相邻导向槽8隔开足够距离,同时导向板还起到待采茶叶叶芽分流作用,采用该尺寸距离,又不至距离过大而使过多待采茶叶叶芽同时进入同一导向槽8内影响采摘工作。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导向槽8靠近所述挤压部件5的一端侧壁外扩,形成宽度大于所述导向槽8宽度的缺口12,如图6所示。当出现枝梗或者叶芽进入收集盒长度过长,导致挤压臂7越过挤压部件5,所提供向上提拉力不能够将芽茎拉断时,这些未被拉断的枝梗或者叶芽在采集盒1行进过长中,能够从该缺口12滑出,避免卡止采集盒1行进的同时,也减少对被拉断叶芽的损伤。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的,在所述采集盒1上与所述进入端3相对一侧的侧板上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收集组件4包括进料管和与所述进料管可拆卸连接的袋体,所述进料管与所述出料口相连。人工手持采集盒1在茶树树梢上以一定速度行进,被采摘下的叶芽位于采集盒1内,当存在一定存量时,工人上扬采集盒1的进入端3,使采集盒1底板9朝向进料管倾斜,即将采集盒1内的叶芽导入袋体内,进一步的,本实施方式的袋体也可以采用目前采茶机上常见的负压抽吸装置替代,通过抽气管道将采集盒1内的叶芽抽入到收集装置内。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进料管朝向所述采集盒1的一端与所述采集盒1的内壁相平齐。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出料口为两个,包括位于上方的第一出料口17和位于所述第一出料口17下方的第二出料口18,所述第一出料口17和第二出料口18都各自设置有收集组件4,在所述采集盒1内还设置有鲜叶分级装置,所述鲜叶分级装置包括分级筛21,所述分级筛21上设置有若干的筛孔22,所述筛孔22尺寸与一芽一叶的茶叶鲜叶相适配,所述分级筛21倾斜设置,所述分级筛21较低的一端与所述挤压部件5的下缘间隙配合,较高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出料口17的下缘。
在本实施方式的方案中,通过设置第一出料口17和第二出料口18,在第一出料口17和第二出料口18之间设置倾斜的分级筛21,人工手持采集盒1在茶树树梢上以一定速度行进,被采摘下的叶芽位于采集盒1内的分级筛21上方,当采集盒1内存在一定存量的叶芽时,上扬采集盒1的进入端3,使采集盒1底板9朝向第一出料口17倾斜,叶芽沿分级筛21翻滚,在该过程中,尺寸较小的叶芽从分级筛21的筛孔22落下至采集盒1底板9上,如此实现被采摘茶叶鲜叶在采摘过程中能够实现的初步分级,大幅方便了后续的分级工作。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筛孔22为由所述分级筛21较低一端向较高一端延伸的长条状,相邻筛孔22之间相隔开,各个所述筛孔22在沿筛孔22的宽度方向上均匀布置。在本实施方式的方案中,将筛孔22设置为长条状,并由分级筛21低端向高端延伸,筛孔22不仅起到筛选分级的作用,同时也还起到导向作用,避免茶叶鲜叶卡在筛孔22内,而且,相较于传统筛孔22,传统筛孔22通常为方孔或者圆孔等形状,这些形状的筛孔22虽然也能够起到筛选分级作用,但是由于在各筛孔22的圆周方向上都存在阻挡,所以当用于茶叶鲜叶分级时,会在鲜叶行进方向上形成阻挡,容易折断茶叶鲜叶而影响茶叶品质,所以在本实施方式中,将筛孔22设置为长条状,以此避免茶叶收到的横向阻挡,进而确保鲜叶叶芽的完整率。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筛孔22的宽度在沿所述筛孔22自低向高的方向上逐渐增大。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筛孔22较小一端的宽度为3~5mm,较大一端的宽度为8~10mm。
在本实施方式的方案中,筛孔22较高的端部宽度最大,采用该种方式,一方面是能够进一步避免鲜叶在分级筛21上行进时发生卡止,另一方面,因为即使同样式一芽一叶的茶叶鲜叶在外形尺寸上也存在差距,所以在本实施方式,将筛孔22宽度在鲜叶行进方向上逐渐增大,使穿过筛网的鲜叶能够分部较为均匀,避免在起始段形成大量堆积而影响筛选效果。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鲜叶分级装置还包括推动部件,所述推动部件用于将位于分级筛21上较低位置茶叶鲜叶向较高位置推动。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推动部件包括第三回转轴19,所述第三回转轴19位于所述分级筛21上方,并与所述筛孔22的长度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三回转轴19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在所述第三回转轴19上布满有刷毛20,所述刷毛20的长度确保在第三回转轴19转动时,所述刷毛20扫过挤压部件5上缘和筛网的下半部分。所述第三回转轴19的转动方向确保刷毛20自低向高的沿所述分级筛21扫动。本实施方式的方案中,通过设置推动装置,在推动装置沿分级筛21自低向高的推动茶叶鲜叶时,即实现茶叶鲜叶的筛分,相较于不设置推动部件,采用茶叶堆积到一定量再仰起采集盒1的技术方案而言,对茶叶的筛分更加充分,而采用刷毛20的形式进行扫动,首先是确保了避免的叶芽的划伤,而且刷毛20扫过挤压部件5上缘,也避免了叶芽堆积在挤压部件5处对后续采摘工作造成的不便。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分级筛21包括若干倾斜设置的导向杆25,相邻导线杆之间隔开形成所述筛孔22,所述导向杆25为圆柱形状。通过隔开设置的导向杆25形成筛孔22,导向杆25截面为圆形,一方面是方便选材制造,另一方面也进一步的确保茶叶鲜叶不被筛孔22边缘划伤。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分级筛21还下横梁23和上横梁24,所述下横梁23和上横梁24的两端与所述采集盒1内壁相连接,所述下横梁23与所述挤压部件5间隙配合,所述上横梁24设置在所述第一出料口17和第二出料口18之间,所述导向杆25下端设置在所述下横梁23上,所述导向杆25上端设置在所述上横梁24上。
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基础上,进一步的,所述下横梁23和上横梁24与所述采集盒1之间为可拆卸的连接。
实施例2,如图1-9所述的,
一种茶叶采摘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S1、初采,采用上述的采茶机对茶树树梢上的叶芽进行采集;
S2、精采,人工对步骤一采集后的茶树树梢上的叶芽进行采集;
S3、机采,采用剪切式采茶机对步骤二采集后的茶树树梢进行采集。
本实施方式的茶叶采摘方法,尤其适用于茶叶的分级采摘,在S1中,采用本实施方式上述的采茶机对叶芽进行采集,在该过程中,通过挤压臂7和挤压部件5的调整,采取一芽一叶、一芽两叶、一芽三叶这些高品质茶叶鲜叶,在步骤一采集完成后,茶树树梢上依然可能留存有高品质嫩芽,所以在S2中通过人工采摘的方式再次采摘,由于S1中采集完成了极大部分,所以S2的采集更为方便快捷,在S2采集完成后,通过S3,采用目前常规的采茶机进行采集得到大宗茶鲜叶,通过本实施方式的方式,先对高品质茶叶鲜叶进行采集,然后再进行大宗茶采集,确保了高品质茶叶的质量,降低了后续茶叶鲜叶分级的难度。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而并非限制本发明所描述的技术方案,尽管本说明书参照上述的各个实施例对本发明已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但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因此任何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而一切不脱离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其均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Claims (10)

1.一种采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采集盒、设置在所述采集盒内的采摘组件,还包括用于驱动所述采摘组件的驱动部件,所述采集盒沿水平方向的一端为用于茶叶鲜叶进入的进入端,所述进入端为敞开状,在所述采集盒上还设置有收集组件,所述收集组件用于收集所述采集盒内被采摘下茶叶,
所述采摘组件包括挤压部件和第一回转轴,所述挤压部件与所述采集盒底板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驱动部件驱动所述第一回转轴回转,所述第一回转轴上设置有若干挤压臂,所述挤压臂对应的所述采集盒底板上设置有导向槽,当所述挤压臂转动至所述导向槽内时,所述挤压臂与导向槽之间为间隙配合,所述导向槽一端朝所述进入端方向延伸并贯通所述进入端处的底板,另一端延伸至所述挤压部件下方,
所述挤压臂包括与所述第一回转轴相连的连接段和用于与所述挤压部件配合对茶叶鲜叶施予向上提拉力的挤压段,所述提拉力用于使茶叶鲜叶的芽茎被拉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采茶机,其特征在于:每一个所述导向槽都对应有若干根挤压臂,同一导向槽对应的挤压臂呈放射状布置在所述第一回转轴上,并在所述第一回转轴的圆周方向上均布,所述第一回转轴设置在所述采集盒的进入端,使所述挤压臂在转动时,先自上而下的划过采集盒前进方向上的茶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采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臂的长度大于或者等于所述第一回转轴至所述挤压部件之间的距离,所述挤压臂和/或挤压部件具有弹性,使所挤压臂转动至所述挤压部件时,所述挤压臂和/或挤压部件能够产生弹性变形而使所述挤压臂越过所述挤压部件。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采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臂包括与所述第一转轴固定连接的连接段和与所述挤压部件相配合的挤压段,所述挤压段具有弹性,所述挤压段的端部套设在连接段的端部内,所述挤压段与所述连接段之间为回转配合。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采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段的端部在挤压臂的转动平面内弯曲,弯曲方向与挤压臂的旋转方向相反。
6.如权利要求1-5任意一项所述的采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挤压部件包括第二回转轴和套设在所述第二回转轴外的护筒,所述第二回转轴可绕自身轴向回转,所述护筒包括若干的护筒单元,每一个所述护筒单元对应一个导向槽,相邻护筒单元之间存在有间隙,所述护筒单元可绕所述第二回转轴回转。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采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槽靠近所述挤压部件的一端侧壁外扩,形成宽度大于所述导向槽宽度的缺口。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采茶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采集盒上与所述进入端相对一侧的侧板上设置有出料口,所述收集组件包括进料管和与所述进料管可拆卸连接的袋体,所述进料管与所述出料口相连,所述出料口为两个,包括位于上方的第一出料口和位于所述第一出料口下方的第二出料口,所述第一出料口和第二出料口都各自设置有收集组件,在所述采集盒内还设置有鲜叶分级装置,所述鲜叶分级装置包括分级筛,所述分级筛上设置有若干的筛孔,所述筛孔尺寸与一芽一叶的茶叶鲜叶相适配,所述分级筛倾斜设置,所述分级筛较低的一端与所述挤压部件的下缘间隙配合,较高的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出料口的下缘。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采茶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筛孔为由所述分级筛较低一端向较高一端延伸的长条状,相邻筛孔之间相隔开,各个所述筛孔在沿筛孔的宽度方向上均匀布置,所述筛孔的宽度在沿所述筛孔自低向高的方向上逐渐增大所述鲜叶分级装置还包括推动部件,所述推动部件用于将位于分级筛上较低位置茶叶鲜叶向较高位置推动,所述推动部件包括第三回转轴,所述第三回转轴位于所述分级筛上方,并与所述筛孔的长度方向相垂直,所述第三回转轴与驱动装置传动连接,在所述第三回转轴上布满有刷毛,所述刷毛的长度确保在第三回转轴转动时,所述刷毛扫过挤压部件上缘和筛网的下半部分。所述第三回转轴的转动方向确保刷毛自低向高的沿所述分级筛扫动。
10.一种茶叶采摘方法,其特征在于:依次包括下述步骤:
S1、初采,采用权利要求1-9任意一项所述的采茶机对茶树树梢上的叶芽进行采集;
S2、精采,人工对步骤一采集后的茶树树梢上的叶芽进行采集;
S3、机采,采用剪切式采茶机对步骤二采集后的茶树树梢进行采集。
CN201910738571.8A 2019-08-12 2019-08-12 一种采茶机及采用该采茶机的茶叶采摘方法 Active CN1103379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38571.8A CN110337906B (zh) 2019-08-12 2019-08-12 一种采茶机及采用该采茶机的茶叶采摘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38571.8A CN110337906B (zh) 2019-08-12 2019-08-12 一种采茶机及采用该采茶机的茶叶采摘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37906A true CN110337906A (zh) 2019-10-18
CN110337906B CN110337906B (zh) 2021-08-06

Family

ID=681845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38571.8A Active CN110337906B (zh) 2019-08-12 2019-08-12 一种采茶机及采用该采茶机的茶叶采摘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37906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58389A (zh) * 2020-07-20 2020-10-13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茶叶嫩芽采摘装置及方法
CN112715153A (zh) * 2020-12-23 2021-04-30 廖言 一种便于菊花表面水分处理的菊花采摘装置
CN112740906A (zh) * 2020-12-27 2021-05-04 绍兴春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分选功能的折断式采茶机
CN113505779A (zh) * 2021-07-30 2021-10-15 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 采茶机器人采茶面超声波和视觉融合探测方法及装置
CN115250736A (zh) * 2022-08-24 2022-11-01 浙江九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采茶机的全面挤压式采摘装置
CN115316123A (zh) * 2022-08-24 2022-11-11 浙江九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可装配于采茶机的茶叶采摘分级设备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673306A (en) * 1949-12-03 1952-06-04 William Lindsay Improved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plucking leaf from tea bushes and the like
CN2131288Y (zh) * 1992-07-24 1993-05-05 周志宁 手提式电动摘茶机
CN101312643A (zh) * 2005-11-22 2008-11-26 威廉姆斯有限公司 选择性收割机
CN103650771A (zh) * 2013-12-19 2014-03-26 安顺市虹翼特种钢球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式茶青采摘方法及采摘头
CN107006218A (zh) * 2017-05-09 2017-08-04 南京林业大学 茶叶仿生采摘指
CN207011285U (zh) * 2017-04-19 2018-02-16 华东交通大学 一种便携式采茶机械
CN209134837U (zh) * 2018-10-29 2019-07-23 四川一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筛分功能的采茶机
CN210491726U (zh) * 2019-08-12 2020-05-12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新型茶叶采摘机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673306A (en) * 1949-12-03 1952-06-04 William Lindsay Improved method of and apparatus for plucking leaf from tea bushes and the like
CN2131288Y (zh) * 1992-07-24 1993-05-05 周志宁 手提式电动摘茶机
CN101312643A (zh) * 2005-11-22 2008-11-26 威廉姆斯有限公司 选择性收割机
CN103650771A (zh) * 2013-12-19 2014-03-26 安顺市虹翼特种钢球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提升式茶青采摘方法及采摘头
CN207011285U (zh) * 2017-04-19 2018-02-16 华东交通大学 一种便携式采茶机械
CN107006218A (zh) * 2017-05-09 2017-08-04 南京林业大学 茶叶仿生采摘指
CN209134837U (zh) * 2018-10-29 2019-07-23 四川一贝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筛分功能的采茶机
CN210491726U (zh) * 2019-08-12 2020-05-12 重庆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新型茶叶采摘机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758389A (zh) * 2020-07-20 2020-10-13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茶叶嫩芽采摘装置及方法
CN111758389B (zh) * 2020-07-20 2021-11-30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茶叶嫩芽采摘装置及方法
CN112715153A (zh) * 2020-12-23 2021-04-30 廖言 一种便于菊花表面水分处理的菊花采摘装置
CN112715153B (zh) * 2020-12-23 2022-08-12 丁伟程 一种便于菊花表面水分处理的菊花采摘装置
CN112740906A (zh) * 2020-12-27 2021-05-04 绍兴春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分选功能的折断式采茶机
CN113505779A (zh) * 2021-07-30 2021-10-15 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 采茶机器人采茶面超声波和视觉融合探测方法及装置
CN115250736A (zh) * 2022-08-24 2022-11-01 浙江九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采茶机的全面挤压式采摘装置
CN115316123A (zh) * 2022-08-24 2022-11-11 浙江九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可装配于采茶机的茶叶采摘分级设备
CN115250736B (zh) * 2022-08-24 2023-09-12 浙江九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采茶机的全面挤压式采摘装置
CN115316123B (zh) * 2022-08-24 2023-09-12 浙江九奇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可装配于采茶机的茶叶采摘分级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37906B (zh) 2021-08-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37906A (zh) 一种采茶机及采用该采茶机的茶叶采摘方法
CN110326430A (zh) 一种用于茶叶鲜叶分级的鲜叶分级装置及采茶机
CN204518510U (zh) 一种自行式采茶机
CN210491726U (zh) 一种新型茶叶采摘机
CN110366944A (zh) 一种便于确保良好采茶品种的挤压式采摘组件及采茶机
CN110226409A (zh) 一种手持式花椒采摘机
CN109220202A (zh) 一种名优茶采茶机及其采摘方法
CN109197143A (zh) 一种名优茶智能双臂采茶机
CN210352221U (zh) 一种保护花椒芽胎的花椒采摘机
CN208128897U (zh) 一种手持式苹果无损采摘器
CN209268045U (zh) 一种名优茶智能双臂采茶机
CN207201373U (zh) 葡萄采摘器
CN212116245U (zh) 一种西瓜采摘装置
CN114391371B (zh) 一种手持式采茶机
CN209072953U (zh) 一种花椒串剥落装置
CN209964668U (zh) 一种轻便水果采摘装置
CN109997500A (zh) 一种基轨式的牵引抬升拖拽式海带收割装置
CN205052198U (zh) 一种双人茶叶采摘机
CN110651603A (zh) 一种自动的采摘普洱茶叶并收集装置
CN207927260U (zh) 一种双y型可交错水果采摘口
CN108076810A (zh) 一种荷叶收割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8509627U (zh) 一种采茶装置
CN217905209U (zh) 一种茶叶采摘设备
CN214551761U (zh) 一种中药加工用过滤装置
CN215735849U (zh) 一种梯田茶园专用采摘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