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35341A - 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35341A
CN110335341A CN201910461236.8A CN201910461236A CN110335341A CN 110335341 A CN110335341 A CN 110335341A CN 201910461236 A CN201910461236 A CN 201910461236A CN 110335341 A CN110335341 A CN 1103353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fect
terminal
bim model
sent
lab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6123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35341B (zh
Inventor
高翔
王健宇
杨磊
彭卫
杨淞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Headquarters Of Guangdong Airport Management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Civil Aviation Airport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Civil Aviation Airport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Civil Aviation Airport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6123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3534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353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353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353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353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7/00Three dimensional [3D] modelling, e.g. data description of 3D objec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19/00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19/20Editing of 3D images, e.g. changing shapes or colours, aligning objects or positioning par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19/00Indexing scheme for manipulating 3D models or images for computer graphics
    • G06T2219/004Annotating, labell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Graph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abeling Devices (AREA)
  • General Factory Administra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服务器将待标记的BIM模型发送至第一终端上进行展示,第一终端将对BIM模型的构件上存在的表面缺陷进行标记得到的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服务器,服务器将该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第二终端,若服务器接收到第二终端对表面缺陷标记的访问请求,则将BIM模型发送至第二终端上进行展示,并在BIM模型上将表面缺陷标记定位至相应构件表面的缺陷位置。该方案能够利用服务器将第一终端产生的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第二终端,第二终端访问该表面缺陷标记时,服务器能够将BIM模型发送到第二终端并将表面缺陷标记定位至相应构件表面的缺陷位置处,将BIM模型的表面缺陷快速定位,提高BIM模型的缺陷定位效率。

Description

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信息模型的信息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方法、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简称BIM)模型是虚拟的建筑工程三维模型,BIM模型利用数字化技术提供完整的、与实际情况相符的建筑工程信息,能够方便地对建筑物构件的相关信息进行准确描述。以机场工程为例,该BIM模型能够用于在线构建机场的虚拟三维模型,而且,基于该BIM模型还能够搭建机场建设工程的BIM应用管理平台,囊括设计、施工的项目全过程,从进度、质量安全等方面对机场建设工程进行全面管控。
在构建BIM模型的过程当中,由于BIM模型通常包含数量庞大的模型构件而且结构比较复杂,需要对BIM模型进行反复多次的修正和调整,以使BIM模型更加完善,其中,查找和修复BIM模型的构件当中存在的缺陷对BIM模型的完善至关重要。然而,传统技术通常是以文本内容的形式描述BIM模型存在的缺陷,而BIM模型的结构一般比较大,复杂程度也比较高,在得到描述BIM模型缺陷的文本内容以后往往需要较长时间才能定位到缺陷所在的位置,导致对BIM模型的缺陷进行定位的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技术对BIM模型的缺陷进行定位的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方法、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装置、计算机设备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方法,包括步骤:
将待标记的BIM模型发送至第一终端上进行展示;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表面缺陷标记;所述表面缺陷标记为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BIM模型的构件上存在的表面缺陷进行的标记;
将所述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第二终端;
若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对所述表面缺陷标记的访问请求,则将所述BIM模型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上进行展示,并在所述BIM模型上将所述表面缺陷标记定位至相应构件表面的缺陷位置处。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方法,包括步骤:
展示服务器发送的待标记的BIM模型;
获取对所述BIM模型的构件上存在的表面缺陷进行的标记操作,并根据所述标记操作生成表面缺陷标记;
将所述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所述服务器,用于触发所述服务器将所述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第二终端,若所述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对所述表面缺陷标记的访问请求,则所述服务器将所述BIM模型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上进行展示,并在所述BIM模型上将所述表面缺陷标记定位至相应构件表面的缺陷位置处。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装置,包括:
模型发送模块,用于将待标记的BIM模型发送至第一终端上进行展示;
标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表面缺陷标记;所述表面缺陷标记为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BIM模型的构件上存在的表面缺陷进行的标记;
标记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第二终端;
第一定位模块,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对所述表面缺陷标记的访问请求,则将所述BIM模型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上进行展示,并在所述BIM模型上将所述表面缺陷标记定位至相应构件表面的缺陷位置处。
一种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装置,包括:
模型展示模块,用于展示服务器发送的待标记的BIM模型;
标记生成模块,用于获取对所述BIM模型的构件上存在的表面缺陷进行的标记操作,并根据所述标记操作生成表面缺陷标记;
第二定位模块,用于将所述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所述服务器,用于触发所述服务器将所述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第二终端,若所述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对所述表面缺陷标记的访问请求,则所述服务器将所述BIM模型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上进行展示,并在所述BIM模型上将所述表面缺陷标记定位至相应构件表面的缺陷位置处。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
将待标记的BIM模型发送至第一终端上进行展示;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表面缺陷标记;所述表面缺陷标记为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BIM模型的构件上存在的表面缺陷进行的标记;将所述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第二终端;若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对所述表面缺陷标记的访问请求,则将所述BIM模型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上进行展示,并在所述BIM模型上将所述表面缺陷标记定位至相应构件表面的缺陷位置处。
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下步骤:
展示服务器发送的待标记的BIM模型;获取对所述BIM模型的构件上存在的表面缺陷进行的标记操作,并根据所述标记操作生成表面缺陷标记;将所述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所述服务器,用于触发所述服务器将所述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第二终端,若所述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对所述表面缺陷标记的访问请求,则所述服务器将所述BIM模型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上进行展示,并在所述BIM模型上将所述表面缺陷标记定位至相应构件表面的缺陷位置处。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将待标记的BIM模型发送至第一终端上进行展示;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表面缺陷标记;所述表面缺陷标记为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BIM模型的构件上存在的表面缺陷进行的标记;将所述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第二终端;若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对所述表面缺陷标记的访问请求,则将所述BIM模型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上进行展示,并在所述BIM模型上将所述表面缺陷标记定位至相应构件表面的缺陷位置处。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下步骤:
展示服务器发送的待标记的BIM模型;获取对所述BIM模型的构件上存在的表面缺陷进行的标记操作,并根据所述标记操作生成表面缺陷标记;将所述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所述服务器,用于触发所述服务器将所述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第二终端,若所述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对所述表面缺陷标记的访问请求,则所述服务器将所述BIM模型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上进行展示,并在所述BIM模型上将所述表面缺陷标记定位至相应构件表面的缺陷位置处。
上述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服务器将待标记的BIM模型发送至第一终端上进行展示,第一终端将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服务器,该表面缺陷标记为第一终端对BIM模型的构件上存在的表面缺陷进行的标记,服务器接收该表面缺陷标记并发送至第二终端,若服务器接收到该第二终端对该表面缺陷标记的访问请求,则将该BIM模型发送至第二终端上进行展示,并在该BIM模型上将表面缺陷标记定位至相应构件表面的缺陷位置处。该方案能够利用服务器将第一终端产生的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第二终端,使得第二终端访问该表面缺陷标记时,服务器能够将BIM模型发送到该第二终端进行显示,并将表面缺陷标记定位至相应构件表面的缺陷位置处,达到将BIM模型的表面缺陷快速定位的效果,提高对BIM模型的缺陷进行定位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图7为另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涉及的术语“第一\第二”仅仅是区别类似的对象,不代表针对对象的特定排序,可以理解地,“第一\第二”在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互换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第一\第二”区分的对象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场景中,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方法的应用场景图,该应用场景可以包括第一终端110、第二终端120和服务器200,第一终端110和第二终端120可以通过网络连接到服务器200,对该服务器200上存储的BIM模型进行访问。其中,第一终端110可以对BIM模型进行构件缺陷标记,而在第一终端110对BIM模型进行构件缺陷标记之前,第一终端110可以通过互联网向发送访问请求,服务器200根据该访问请求将待标记的BIM模型发送至第一终端110上进行展示,该第一终端110可以通过网络页面在线展示该待标记的BIM模型,然后第一终端110能够对BIM模型的构件上存在的表面缺陷进行标记得到相应的表面缺陷标记,并发送至服务器200,服务器200在接收到表面缺陷标记以后,将该表面缺陷标记发送到第二终端120,该第二终端120可以触发该表面缺陷标记以产生对该表面缺陷标记的访问请求,并将对该表面缺陷标记的访问请求发送到服务器200,服务器200则将上述BIM模型发送到第二终端120上进行展示,同时还在该展示的BIM模型上,将表面缺陷标记定位到相应构件表面的缺陷位置处,以使第二终端120在显示BIM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表面缺陷标记及时且清晰地在第二终端120上定位出相应构件表面的缺陷位置,达到在第二终端120上将BIM模型的表面缺陷快速定位的效果,提高对BIM模型的缺陷进行定位的效率。
其中,第一终端110和第二终端120可以但不限于是各种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服务器200可以用独立的服务器或者是多个服务器组成的服务器集群来实现。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方法,参考图2,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以该方法应用于图1中的服务器200为例进行说明,该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1,将待标记的BIM模型发送至第一终端上进行展示。
本步骤中,服务器200可以在接收到第一终端110发送的模型访问请求以后,根据该模型访问请求获取待标记的BIM模型并发送给第一终端110,第一终端110可以通过网页页面在线展示该待标记的BIM模型。其中,服务器200上可以预先存储有多个BIM模型,第一终端110可以对这些BIM模型进行访问,并对其进行缺陷标记。
服务器200上存储的BIM模型可以是由其他终端(如第二终端120)预先构建并存储在该服务器200上的,而构建BIM模型的形式可以包括多种,其中一种是终端与服务器200进行通信连接,由该终端在线构建BIM模型。一般而言,构建BIM模型是在实际工程施工之前进行的,因此该BIM模型的构件过程实际上是对相应建筑进行在线设计,而服务器200可以为该BIM模型的构建提供多个BIM模型的模板,基于该BIM模型的模板可以加速BIM模型的构建过程,而实际建筑模型通常包括多种类型的建筑构件(如外墙、柱子等可以作为建筑构件),因此服务器可以将常用的建筑构件封装成BIM模型的构件,便于在BIM模型的构建过程当中进行调用。
另外一种构建BIM模型的方式可以是先由终端预先在其本地通过相关软件创建好BIM模型并生成相应的模型文件,然后将该模型文件上传到服务器200上,而考虑到模型文件的文件类型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为了便于在服务器200上存储,服务器200在接收到模型文件以后可以将该模型文件进行格式转化,转化为适合在服务器200上存储、使用的模型文件,例如服务器200可以先将模型文件进行压缩再进行存储,在需要使用该BIM模型时再将其进行解压等等。在BIM模型上传完成后,服务器200可以为其设置访问权限,为相应的终端分配访问权限,获得访问权限的终端可以通过服务器200对相应的BIM模型进行访问,然后服务器200将该BIM模型发送到获得访问权限的终端上进行展示。
步骤S102,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表面缺陷标记。
本步骤主要是服务器200接收第一终端110发送的表面缺陷标记,其中,该表面缺陷标记是第一终端110对BIM模型的构件上存在的表面缺陷进行的标记。具体而言,第一终端110在获得BIM模型以后,可以对该BIM模型的各个构件上存在的表面缺陷进行标记,表面缺陷是指构件表面的缺陷,可以包括构件表面易被腐蚀、易碎和存在裂痕等缺陷,第一终端110可以获取用户对BIM模型的构件上存在的表面缺陷进行的标记操作,该标记操作可以是在相应构件表面的缺陷位置处添加缺陷标签等操作,缺陷标签可以便于用户对构件表面的缺陷位置进行标注处理,然后第一终端110可以根据该标记操作生成表面缺陷标记,该表面缺陷标记可以记录有该BIM模型的某个构件的表面存在缺陷的位置坐标,以标记该BIM模型的相应构件上存在的表面缺陷的具体位置。
步骤S103,将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第二终端。
本步骤中,服务器200可以以访问链接的形式将第一终端110发送的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第二终端120,并等待该第二终端120对该表面缺陷标记的触发操作所产生的访问请求。
步骤S104,若接收到第二终端对表面缺陷标记的访问请求,则将BIM模型发送至第二终端上进行展示,并在BIM模型上将表面缺陷标记定位至相应构件表面的缺陷位置处。
在第二终端120接收到服务器200发送的表面缺陷标记后,第二终端120可以触发该表面缺陷标记并生成相应的访问请求,该访问请求用于第二终端120对该BIM模型的构件上存在的表面缺陷进行访问,该访问请求由第二终端120发送至服务器200,服务器200可以在将表面缺陷标记发送给第二终端120之后,等待第二终端120反馈对表面缺陷的访问请求,若服务器200接收到该访问请求,则将该BIM模型发送到第二终端120上进行展示,同时在该BIM模型上将表面缺陷标记定位到相应构件表面的缺陷位置处。进一步的,服务器200还可以让该相应构件的表面缺陷在第二终端120上进行放大,以突出显示该表面缺陷,达到快速在第二终端120上定位出相应构件表面的缺陷位置且清晰展示表面缺陷的效果,提高对BIM模型的缺陷进行定位的效率。
上述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方法,服务器将待标记的BIM模型发送至第一终端上进行展示,第一终端将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服务器,该表面缺陷标记为第一终端对BIM模型的构件上存在的表面缺陷进行的标记,服务器接收该表面缺陷标记并发送至第二终端,若服务器接收到该第二终端对该表面缺陷标记的访问请求,则将该BIM模型发送至第二终端上进行展示,并在该BIM模型上将表面缺陷标记定位至相应构件表面的缺陷位置处。该方案能够利用服务器将第一终端产生的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第二终端,使得第二终端访问该表面缺陷标记时,服务器能够将BIM模型发送到该第二终端并将表面缺陷标记定位至相应构件表面的缺陷位置处,达到将BIM模型的表面缺陷快速定位的效果,提高对BIM模型的缺陷进行定位的效率。
在第一终端110对BIM模型构件表面缺陷进行标记的同时,还可以对该表面缺陷进行批注和截图,服务器200可以将该批注和截图发送到第二终端120,以使第二终端120能够获得该表面缺陷的更加详细的相关信息,对此,在一个实施例中,上述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批注内容和缺陷截图;其中,该批注内容为第一终端对BIM模型的构件上存在的表面缺陷进行批注的内容,缺陷截图为第一终端截取的表面缺陷的图像;然后,将该批注内容添加到缺陷截图上,生成缺陷详情图,在将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第二终端的同时,将该缺陷详情图以缩略图的形式发送至第二终端。
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110可以在展示服务器200发送的BIM模型,并对构件的表面缺陷生成相应的表面缺陷标记以后,获取用户对该表面缺陷进行批注的批注内容,该批注内容可以是对该表面缺陷的描述信息、缺陷修复建议等文字内容,该第一终端110同时还可以对该表面缺陷进行截图处理,对该表面缺陷进行截图主要是为了获得该表面缺陷的图像,但如果对整个BIM模型进行截图,则导致图像过大且表面缺陷不够突出,因此第一终端110可以仅截取该表面缺陷的图像从而得到该表面缺陷的缺陷截图。然后,第一终端110将该批注内容和缺陷截图后发送至服务器200,服务器200在得到批注内容和缺陷截图后,将该批注内容添加在该缺陷截图上形成缺陷详情图,使得该缺陷详情图上,既有表面缺陷的图像,也有对该表面缺陷进行描述的相关文字内容。接着,服务器200可以在将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第二终端120的同时,将该缺陷详情图发送给第二终端120,使得该第二终端120能够通过该缺陷详情图获得该表面缺陷的文字描述信息和图像,而为了减少数据传输的压力,服务器200可以将缺陷详情图以缩略图的形式发送给第二终端120,这样能够便于第二终端120后续基于该文字描述信息和图像对该构件的表面缺陷进行修复,更好地完善BIM模型。
服务器200在第二终端120上展示的BIM模型上,将表面缺陷标记定位到相应构件表面的缺陷位置后,第二终端120可以对该构件的表面缺陷进行修复,第二终端120可以生成对应于上述表面缺陷标记的缺陷修复标记并通过服务器200发送给第一终端110,第一终端110可以基于该缺陷修复标记判断是否将该第一终端110生成的表面缺陷标记进行消除,从而能够确保在准确定位表面缺陷的基础上,通过多方协同有效构建出质量更好的BIM模型。基于此,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将BIM模型发送至第二终端上进行展示,并在BIM模型上将表面缺陷标记定位至相应构件表面的缺陷位置处的步骤之后,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获取第二终端生成的对应于表面缺陷标记的缺陷修复标记;将缺陷修复标记发送至第一终端;若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缺陷消除请求,则生成缺陷消除指令,并分别发送至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以使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消除表面缺陷标记。
本实施例中,第二终端120可以对BIM模型上相应构件的表面缺陷进行修复,而第二终端120可以根据对该表面缺陷的修复状态生成相应的缺陷修复标记,如采用不同颜色的缺陷修复标记来表示不同的修复状态,而且该缺陷修复标记是与服务器200发送的表面缺陷标记相对应,从而能够用于标识第二终端120所进行修复的表面缺陷。然后,第二终端120可以将该缺陷修复标记发送到服务器200,服务器200可以将该缺陷修复标记转发给第一终端110。其中,第一终端110在得到缺陷修复标记后,能够根据该缺陷修复标记获取该表面缺陷的修复状态,该修复状态可以是已完成修复和未完成修复等状态,还可以包括该表面缺陷的修复进度等状态。若第一终端110获取到修复状态为已完成,则第一终端110会生成缺陷消除请求,用于请求服务器200将相应的表面缺陷标记进行消除,该缺陷消除请求由第一终端110发送给服务器200,服务器200根据该缺陷消除请求生成缺陷消除指令,并将该缺陷消除指令同时发送到第一终端110和第二终端120,该缺陷消除指令可以使得第一终端110和第二终端120同步消除相应的表面缺陷标记。本实施例当中,只有生成表面缺陷标记的终端才能发起消除该表面缺陷标记的请求,而第一终端110作为上述表面缺陷标记的生成者,当第一终端110基于缺陷修复标记判断相应的表面缺陷已经被修复以后,才向服务器200请求将表面缺陷标记在第一终端110和第二终端120上进行消除,从而确保准确定位BIM模型的构件表面缺陷的基础上,有效地构建出质量较好的BIM模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方法,参考图3,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第一终端110当中,该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方法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401,展示服务器发送的待标记的BIM模型。
本步骤中,第一终端110将服务器200发送的待标记的BIM模型进行展示。其中,服务器200可以在接收到第一终端110发送的模型访问请求以后,根据该模型访问请求获取待标记的BIM模型并发送给第一终端110,第一终端110可以通过网页页面在线展示该待标记的BIM模型。其中,服务器200上可以预先存储有多个BIM模型,第一终端110可以对这些BIM模型进行访问,并对其进行缺陷标记。
服务器200上存储的BIM模型可以是由其他终端(如第二终端120)预先构建并存储在该服务器200上的,而构建BIM模型的形式可以包括多种,其中一种是终端与服务器200进行通信连接,由该终端在线构建BIM模型。一般而言,构建BIM模型是在实际工程施工之前进行的,因此该BIM模型的构件过程实际上是对相应建筑进行在线设计,而服务器200可以为该BIM模型的构建提供多个BIM模型的模板,基于该BIM模型的模板可以加速BIM模型的构建过程,而实际建筑模型通常包括多种类型的建筑构件(如外墙、柱子等可以作为建筑构件),因此服务器可以将常用的建筑构件封装成BIM模型的构件,便于在BIM模型的构建过程当中进行调用。
另外一种构建BIM模型的方式可以是先由终端预先在其本地通过相关软件创建好BIM模型并生成相应的模型文件,然后将该模型文件上传到服务器200上,而考虑到模型文件的文件类型可以是多种多样的,为了便于在服务器200上存储,服务器200在接收到模型文件以后可以将该模型文件进行格式转化,转化为适合在服务器200上存储、使用的模型文件,例如服务器200可以先将模型文件进行压缩再进行存储,在需要使用该BIM模型时再将其进行解压等等。在BIM模型上传完成后,服务器200可以为其设置访问权限,为相应的终端分配访问权限,获得访问权限的终端可以通过服务器200对相应的BIM模型进行访问,然后服务器200将该BIM模型发送到获得访问权限的终端上进行展示。
步骤S402,获取对BIM模型的构件上存在的表面缺陷进行的标记操作,并根据标记操作生成表面缺陷标记。
第一终端110在获得BIM模型以后,可以对该BIM模型的各个构件上存在的表面缺陷进行标记,表面缺陷是指构件表面的缺陷,可以包括构件表面易被腐蚀、易碎和存在裂痕等缺陷,第一终端110可以获取用户对BIM模型的构件上存在的表面缺陷进行的标记操作,该标记操作可以是在相应构件表面的缺陷位置处添加缺陷标签等操作,缺陷标签可以便于用户对构件表面的缺陷位置进行标注处理,然后第一终端110可以根据该标记操作生成表面缺陷标记,该表面缺陷标记可以记录有该BIM模型的某个构件的表面存在缺陷的位置坐标,以标记该BIM模型的相应构件上存在的表面缺陷的具体位置。
步骤S403,将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服务器,用于触发服务器将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第二终端,若服务器接收到第二终端对表面缺陷标记的访问请求,则服务器将BIM模型发送至第二终端上进行展示,并在BIM模型上将表面缺陷标记定位至相应构件表面的缺陷位置处
本步骤主要是第一终端110生成表面缺陷标记以后,将该表面缺陷标记发送给服务器200,其中,服务器200接收该表面缺陷标记后,可以以访问链接的形式将第一终端110发送的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第二终端120,并等待该第二终端120对该表面缺陷标记的触发操作所产生的访问请求。
在第二终端120接收到服务器200发送的表面缺陷标记后,第二终端120可以触发该表面缺陷标记并生成相应的访问请求,该访问请求用于第二终端120对该BIM模型的构件上存在的表面缺陷进行访问,该访问请求可以由第二终端120发送至服务器200,当服务器200接收到该访问请求时,将该BIM模型发送到第二终端120上进行展示,同时在该BIM模型上将表面缺陷标记定位到相应构件表面的缺陷位置处。进一步的,服务器200还可以让该相应构件的表面缺陷在第二终端120上进行放大,以突出显示该表面缺陷,达到快速在第二终端120上定位出相应构件表面的缺陷位置且清晰展示表面缺陷的效果,提高对BIM模型的缺陷进行定位的效率。
上述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方法,能够利用服务器将第一终端产生的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第二终端,使得第二终端访问该表面缺陷标记时,服务器能够将BIM模型发送到该第二终端并将表面缺陷标记定位至相应构件表面的缺陷位置处,达到将BIM模型的表面缺陷快速定位的效果,提高对BIM模型的缺陷进行定位的效率。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展示服务器发送的待标记的BIM模型的步骤之后,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终端获取批注内容;该批注内容为对BIM模型的构件上存在的表面缺陷进行批注的内容;第一终端获取缺陷截图;该缺陷截图为对表面缺陷进行图像截取得到的图像;在将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服务器的同时,第一终端还将批注内容和缺陷截图发送至服务器,用于触发服务器将批注内容添加到缺陷截图上,生成缺陷详情图,并在将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第二终端的同时,将缺陷详情图以缩略图的形式发送至第二终端。
本实施例中,第一终端110可以在展示服务器200发送的BIM模型,并对构件的表面缺陷生成相应的表面缺陷标记以后,获取用户对该表面缺陷进行批注的批注内容,该批注内容可以是对该表面缺陷的描述信息、缺陷修复建议等文字内容,该第一终端110同时还可以对该表面缺陷进行截图处理,对该表面缺陷进行截图主要是为了获得该表面缺陷的图像,但如果对整个BIM模型进行截图,则导致图像过大且表面缺陷不够突出,因此第一终端110可以仅对截取该表面缺陷的图像从而得到该表面缺陷的缺陷截图。然后,第一终端110将该批注内容和缺陷截图后发送至服务器200,服务器200在得到批注内容和缺陷截图后,将该批注内容添加在该缺陷截图上形成缺陷详情图,使得该缺陷详情图上,既有表面缺陷的图像,也有对该表面缺陷进行描述的相关文字内容。接着,服务器200可以在将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第二终端120的同时,将该缺陷详情图发送给第二终端120,使得该第二终端120能够通过该缺陷详情图获得该表面缺陷的文字描述信息和图像,而为了减少数据传输的压力,服务器200可以将缺陷详情图以缩略图的形式发送给第二终端120,这样能够便于第二终端120后续基于该文字描述信息和图像对该构件的表面缺陷进行修复,更好地完善BIM模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将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服务器的步骤之后,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第一终端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缺陷修复标记;该缺陷修复标记是第二终端生成的对应于表面缺陷标记的缺陷修复标记;第一终端根据缺陷修复标记确定表面缺陷的修复状态,若该修复状态为已完成,则第一终端生成缺陷消除请求,并发送服务器,以使服务器生成缺陷消除指令;第一终端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缺陷消除指令,并根据缺陷消除指令消除表面缺陷标记;其中,该服务器还用于将缺陷消除指令发送至第二终端,以使第二终端消除表面缺陷标记。
本实施例中,第二终端120可以对BIM模型上相应构件的表面缺陷进行修复,而第二终端120可以根据对该表面缺陷的修复状态生成相应的缺陷修复标记,如采用不同颜色的缺陷修复标记来表示不同的修复状态,而且该缺陷修复标记是与服务器200发送的表面缺陷标记相对应,从而能够用于标识第二终端120所进行修复的表面缺陷。然后,第二终端120可以将该缺陷修复标记发送到服务器200,服务器200可以将该缺陷修复标记转发给第一终端110。
第一终端110在得到缺陷修复标记后,能够根据该缺陷修复标记获取该表面缺陷的修复状态,该修复状态可以是已完成修复和未完成修复等状态,还可以包括该表面缺陷的修复进度等状态。若第一终端110获取到修复状态为已完成,则第一终端110会生成缺陷消除请求,用于请求服务器200将相应的表面缺陷标记进行消除,该缺陷消除请求由第一终端110发送给服务器200,服务器200根据该缺陷消除请求生成缺陷消除指令,并将该缺陷消除指令同时发送到第一终端110和第二终端120,该缺陷消除指令可以使得第一终端110和第二终端120同步消除相应的表面缺陷标记。本实施例当中,只有生成表面缺陷标记的终端才能发起消除该表面缺陷标记的请求,而第一终端110作为上述表面缺陷标记的生成者,当第一终端110基于缺陷修复标记判断相应的表面缺陷已经被修复以后,才向服务器200请求将表面缺陷标记在第一终端110和第二终端120上进行消除,从而确保准确定位BIM模型的构件表面缺陷的基础上,有效地构建出质量较好的BIM模型。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装置,参考图4,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装置的结构框图,该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装置可以包括:
模型发送模块101,用于将待标记的BIM模型发送至第一终端上进行展示;
标记接收模块102,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表面缺陷标记;该表面缺陷标记为第一终端对BIM模型的构件上存在的表面缺陷进行的标记;
标记发送模块103,用于将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第二终端;
第一定位模块104,用于若接收到第二终端对表面缺陷标记的访问请求,则将BIM模型发送至第二终端上进行展示,并在BIM模型上将表面缺陷标记定位至相应构件表面的缺陷位置处。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
第一缺陷详情发送模块,用于: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批注内容和缺陷截图;批注内容为第一终端对BIM模型的构件上存在的表面缺陷进行批注的内容;缺陷截图为第一终端截取的表面缺陷的图像;将批注内容添加到缺陷截图上,生成缺陷详情图;在将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第二终端的同时,将缺陷详情图以缩略图的形式发送至第二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
第一缺陷标记消除单元,用于获取第二终端生成的对应于表面缺陷标记的缺陷修复标记;将缺陷修复标记发送至第一终端;若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缺陷消除请求,则生成缺陷消除指令,并分别发送至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以使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消除表面缺陷标记。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装置,参考图5,图5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装置的结构框图,该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装置可以包括:
模型展示模块401,用于展示服务器发送的待标记的BIM模型;
标记生成模块402,用于获取对BIM模型的构件上存在的表面缺陷进行的标记操作,并根据标记操作生成表面缺陷标记;
第二定位模块403,用于将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服务器,用于触发服务器将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第二终端,若服务器接收到第二终端对表面缺陷标记的访问请求,则服务器将BIM模型发送至第二终端上进行展示,并在BIM模型上将表面缺陷标记定位至相应构件表面的缺陷位置处。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
第二缺陷详情发送单元,用于获取批注内容;批注内容为对BIM模型的构件上存在的表面缺陷进行批注的内容;获取缺陷截图;缺陷截图为对表面缺陷进行图像截取得到的图像;在将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服务器的同时,将批注内容和缺陷截图发送至服务器,用于触发服务器将批注内容添加到缺陷截图上,生成缺陷详情图,并在将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第二终端的同时,将缺陷详情图以缩略图的形式发送至第二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可以包括:
第二缺陷标记消除单元,用于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缺陷修复标记;缺陷修复标记是第二终端生成的对应于表面缺陷标记的缺陷修复标记;根据缺陷修复标记确定表面缺陷的修复状态;若修复状态为已完成,则生成缺陷消除请求,并发送服务器,以使服务器生成缺陷消除指令;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缺陷消除指令,并根据缺陷消除指令消除表面缺陷标记;服务器还用于将缺陷消除指令发送至第二终端,以使第二终端消除表面缺陷标记。
本发明的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装置与本发明的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方法一一对应,关于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方法的限定,在上述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方法的实施例阐述的技术特征及其有益效果均适用于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装置的实施例中,在此不再赘述。上述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服务器,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6所示,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和数据库。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计算机程序和数据库。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数据库可以用于存储BIM模型等数据。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该计算机设备可以是终端,其内部结构图可以如图7所示,图7为另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设备的内部结构图。该计算机设备包括通过系统总线连接的处理器、存储器、网络接口、显示屏和输入装置。其中,该计算机设备的处理器用于提供计算和控制能力。该计算机设备的存储器包括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内存储器。该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存储有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该内存储器为非易失性存储介质中的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程序的运行提供环境。该计算机设备的网络接口用于与外部的终端通过网络连接通信。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以实现一种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方法。该计算机设备的显示屏可以是液晶显示屏或者电子墨水显示屏,该计算机设备的输入装置可以是显示屏上覆盖的触摸层,也可以是计算机设备外壳上设置的按键、轨迹球或触控板,还可以是外接的键盘、触控板或鼠标等。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6和图7中示出的结构,仅仅是与本发明方案相关的部分结构的框图,并不构成对本发明方案所应用于其上的计算机设备的限定,具体的计算机设备可以包括比图中所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具有不同的部件布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如上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将待标记的BIM模型发送至第一终端上进行展示;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表面缺陷标记;表面缺陷标记为第一终端对BIM模型的构件上存在的表面缺陷进行的标记;将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第二终端;若接收到第二终端对表面缺陷标记的访问请求,则将BIM模型发送至第二终端上进行展示,并在BIM模型上将表面缺陷标记定位至相应构件表面的缺陷位置处。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批注内容和缺陷截图;批注内容为第一终端对BIM模型的构件上存在的表面缺陷进行批注的内容;缺陷截图为第一终端截取的表面缺陷的图像;将批注内容添加到缺陷截图上,生成缺陷详情图;在将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第二终端的同时,将缺陷详情图以缩略图的形式发送至第二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第二终端生成的对应于表面缺陷标记的缺陷修复标记;将缺陷修复标记发送至第一终端;若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缺陷消除请求,则生成缺陷消除指令,并分别发送至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以使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消除表面缺陷标记。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以下步骤:
展示服务器发送的待标记的BIM模型;获取对BIM模型的构件上存在的表面缺陷进行的标记操作,并根据标记操作生成表面缺陷标记;将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服务器,用于触发服务器将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第二终端,若服务器接收到第二终端对表面缺陷标记的访问请求,则服务器将BIM模型发送至第二终端上进行展示,并在BIM模型上将表面缺陷标记定位至相应构件表面的缺陷位置处。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批注内容;批注内容为对BIM模型的构件上存在的表面缺陷进行批注的内容;获取缺陷截图;缺陷截图为对表面缺陷进行图像截取得到的图像;在将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服务器的同时,将批注内容和缺陷截图发送至服务器,用于触发服务器将批注内容添加到缺陷截图上,生成缺陷详情图,并在将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第二终端的同时,将缺陷详情图以缩略图的形式发送至第二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处理器执行计算机程序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缺陷修复标记;缺陷修复标记是第二终端生成的对应于表面缺陷标记的缺陷修复标记;根据缺陷修复标记确定表面缺陷的修复状态;若修复状态为已完成,则生成缺陷消除请求,并发送服务器,以使服务器生成缺陷消除指令;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缺陷消除指令,并根据缺陷消除指令消除表面缺陷标记;服务器还用于将缺陷消除指令发送至第二终端,以使第二终端消除表面缺陷标记。
上述计算机设备,通过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能够利用服务器将第一终端产生的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第二终端,使得第二终端访问该表面缺陷标记时,服务器能够将BIM模型发送到该第二终端并将表面缺陷标记定位至相应构件表面的缺陷位置处,达到将BIM模型的表面缺陷快速定位的效果,提高对BIM模型的缺陷进行定位的效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如上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发明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据此,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中,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方法。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将待标记的BIM模型发送至第一终端上进行展示;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表面缺陷标记;表面缺陷标记为第一终端对BIM模型的构件上存在的表面缺陷进行的标记;将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第二终端;若接收到第二终端对表面缺陷标记的访问请求,则将BIM模型发送至第二终端上进行展示,并在BIM模型上将表面缺陷标记定位至相应构件表面的缺陷位置处。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第一终端发送的批注内容和缺陷截图;批注内容为第一终端对BIM模型的构件上存在的表面缺陷进行批注的内容;缺陷截图为第一终端截取的表面缺陷的图像;将批注内容添加到缺陷截图上,生成缺陷详情图;在将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第二终端的同时,将缺陷详情图以缩略图的形式发送至第二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第二终端生成的对应于表面缺陷标记的缺陷修复标记;将缺陷修复标记发送至第一终端;若接收到第一终端发送的缺陷消除请求,则生成缺陷消除指令,并分别发送至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以使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消除表面缺陷标记。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展示服务器发送的待标记的BIM模型;获取对BIM模型的构件上存在的表面缺陷进行的标记操作,并根据标记操作生成表面缺陷标记;将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服务器,用于触发服务器将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第二终端,若服务器接收到第二终端对表面缺陷标记的访问请求,则服务器将BIM模型发送至第二终端上进行展示,并在BIM模型上将表面缺陷标记定位至相应构件表面的缺陷位置处。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批注内容;批注内容为对BIM模型的构件上存在的表面缺陷进行批注的内容;获取缺陷截图;缺陷截图为对表面缺陷进行图像截取得到的图像;在将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服务器的同时,将批注内容和缺陷截图发送至服务器,用于触发服务器将批注内容添加到缺陷截图上,生成缺陷详情图,并在将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第二终端的同时,将缺陷详情图以缩略图的形式发送至第二终端。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
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缺陷修复标记;缺陷修复标记是第二终端生成的对应于表面缺陷标记的缺陷修复标记;根据缺陷修复标记确定表面缺陷的修复状态;若修复状态为已完成,则生成缺陷消除请求,并发送服务器,以使服务器生成缺陷消除指令;接收服务器发送的缺陷消除指令,并根据缺陷消除指令消除表面缺陷标记;服务器还用于将缺陷消除指令发送至第二终端,以使第二终端消除表面缺陷标记。
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通过其存储的计算机程序,能够利用服务器将第一终端产生的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第二终端,使得第二终端访问该表面缺陷标记时,服务器能够将BIM模型发送到该第二终端并将表面缺陷标记定位至相应构件表面的缺陷位置处,达到将BIM模型的表面缺陷快速定位的效果,提高对BIM模型的缺陷进行定位的效率。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将待标记的BIM模型发送至第一终端上进行展示;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表面缺陷标记;所述表面缺陷标记为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BIM模型的构件上存在的表面缺陷进行的标记;
将所述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第二终端;
若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对所述表面缺陷标记的访问请求,则将所述BIM模型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上进行展示,并在所述BIM模型上将所述表面缺陷标记定位至相应构件表面的缺陷位置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步骤:
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批注内容和缺陷截图;所述批注内容为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BIM模型的构件上存在的表面缺陷进行批注的内容;所述缺陷截图为所述第一终端截取的所述表面缺陷的图像;
将所述批注内容添加到所述缺陷截图上,生成缺陷详情图;
在将所述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的同时,将所述缺陷详情图以缩略图的形式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BIM模型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上进行展示,并在所述BIM模型上将所述表面缺陷标记定位至相应构件表面的缺陷位置处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终端生成的对应于所述表面缺陷标记的缺陷修复标记;
将所述缺陷修复标记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
若接收到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缺陷消除请求,则生成缺陷消除指令,并分别发送至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以使所述第一终端和第二终端消除所述表面缺陷标记。
4.一种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步骤:
展示服务器发送的待标记的BIM模型;
获取对所述BIM模型的构件上存在的表面缺陷进行的标记操作,并根据所述标记操作生成表面缺陷标记;
将所述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所述服务器,用于触发所述服务器将所述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第二终端,若所述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对所述表面缺陷标记的访问请求,则所述服务器将所述BIM模型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上进行展示,并在所述BIM模型上将所述表面缺陷标记定位至相应构件表面的缺陷位置处。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展示服务器发送的待标记的BIM模型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获取批注内容;所述批注内容为对所述BIM模型的构件上存在的表面缺陷进行批注的内容;
获取缺陷截图;所述缺陷截图为对所述表面缺陷进行图像截取得到的图像;
在将所述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所述服务器的同时,将所述批注内容和缺陷截图发送至所述服务器,用于触发所述服务器将所述批注内容添加到所述缺陷截图上,生成缺陷详情图,并在将所述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的同时,将所述缺陷详情图以缩略图的形式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将所述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所述服务器的步骤之后,还包括:
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缺陷修复标记;所述缺陷修复标记是所述第二终端生成的对应于所述表面缺陷标记的缺陷修复标记;
根据所述缺陷修复标记确定所述表面缺陷的修复状态;
若所述修复状态为已完成,则生成缺陷消除请求,并发送所述服务器,以使所述服务器生成缺陷消除指令;
接收所述服务器发送的缺陷消除指令,并根据所述缺陷消除指令消除所述表面缺陷标记;所述服务器还用于将所述缺陷消除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以使第二终端消除所述表面缺陷标记。
7.一种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型发送模块,用于将待标记的BIM模型发送至第一终端上进行展示;
标记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终端发送的表面缺陷标记;所述表面缺陷标记为所述第一终端对所述BIM模型的构件上存在的表面缺陷进行的标记;
标记发送模块,用于将所述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第二终端;
第一定位模块,用于若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对所述表面缺陷标记的访问请求,则将所述BIM模型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上进行展示,并在所述BIM模型上将所述表面缺陷标记定位至相应构件表面的缺陷位置处。
8.一种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模型展示模块,用于展示服务器发送的待标记的BIM模型;
标记生成模块,用于获取对所述BIM模型的构件上存在的表面缺陷进行的标记操作,并根据所述标记操作生成表面缺陷标记;
第二定位模块,用于将所述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所述服务器,用于触发所述服务器将所述表面缺陷标记发送至第二终端,若所述服务器接收到所述第二终端对所述表面缺陷标记的访问请求,则所述服务器将所述BIM模型发送至所述第二终端上进行展示,并在所述BIM模型上将所述表面缺陷标记定位至相应构件表面的缺陷位置处。
9.一种计算机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方法的步骤。
CN201910461236.8A 2019-05-30 2019-05-30 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33534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61236.8A CN110335341B (zh) 2019-05-30 2019-05-30 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61236.8A CN110335341B (zh) 2019-05-30 2019-05-30 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35341A true CN110335341A (zh) 2019-10-15
CN110335341B CN110335341B (zh) 2023-05-16

Family

ID=681405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61236.8A Active CN110335341B (zh) 2019-05-30 2019-05-30 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3534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39621A1 (ru) 2021-03-11 2022-02-24 Денис Олегович КУЗНЕЦОВ Система для контроля процессов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а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80588A (zh) * 2015-02-13 2015-06-03 上海同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bim的事件标示方法和系统
CN107844645A (zh) * 2017-10-30 2018-03-27 毕埃慕(上海)建筑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bim的协作发起方法及装置
CN108874340A (zh) * 2018-06-13 2018-11-23 深圳市智汇幕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视化建筑幕墙管理方法及装置
KR101937096B1 (ko) * 2018-06-05 2019-01-09 서울시립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3차원 bim 객체 모델을 이용한 3차원 모니터링 서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3차원 모니터링 시스템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680588A (zh) * 2015-02-13 2015-06-03 上海同筑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bim的事件标示方法和系统
CN107844645A (zh) * 2017-10-30 2018-03-27 毕埃慕(上海)建筑数据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bim的协作发起方法及装置
KR101937096B1 (ko) * 2018-06-05 2019-01-09 서울시립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3차원 bim 객체 모델을 이용한 3차원 모니터링 서버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3차원 모니터링 시스템
CN108874340A (zh) * 2018-06-13 2018-11-23 深圳市智汇幕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视化建筑幕墙管理方法及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039621A1 (ru) 2021-03-11 2022-02-24 Денис Олегович КУЗНЕЦОВ Система для контроля процессов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а
RU2769083C1 (ru) * 2021-03-11 2022-03-28 Денис Олегович Кузнецов Аппаратно-программный комплекс для контроля процессов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а и сбора конструкций с использованием BIM технологии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35341B (zh) 2023-05-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34398B (zh) 基于bim模型的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408001A (zh) 多模型的3d打印方法、装置、3d打印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408370A (zh) 接口测试文件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457843A (zh) 三维管线模型生成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493048A (zh) 基于区块链的财务记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0334397A (zh) 基于bim模型的信息显示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介质
KR101754258B1 (ko) 마크업 언어 기반 문서에 대한 동시 편집 정합성 검증 장치 및 방법
CN111679851B (zh) 需求代码管理方法、装置、系统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21467A (zh) 机场工程项目信息展示方法、装置、系统、设备和介质
CN113742338A (zh) 工程验收表单结构化存储系统
CN110335341A (zh) 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JP2006065558A (ja) 入力表示装置
CN109669977A (zh) 跨数据库的数据接入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8228611B (zh) 单据信息抄写方法和装置
CN111090701B (zh) 业务请求处理方法、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09711124B (zh) 管理移动设备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018958A (zh) 代码缺陷扫描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335247A (zh) 基于bim模型的缺陷定位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8536715B (zh) 一种预览页面生成方法、装置、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2328333B (zh) 内置程序操作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213785A (zh) 清单编制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215015A (zh) 翻译文本修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5168779B (zh) 表单流程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540747A (zh) 平台开发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134664A (zh) 数据迁移路径的获取方法、装置和计算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603

Address after: 510080 Baiyun International Airport general office building, Baiyun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headquarters of Guangdong Airport Management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405 Construction Command Office Building of Renzhen Baiyun Airport South Work Area, Baiyun District, Guangzhou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Civil Aviation Airport Construction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