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32061A - 一种节油减排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节油减排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32061A
CN110332061A CN201910629659.6A CN201910629659A CN110332061A CN 110332061 A CN110332061 A CN 110332061A CN 201910629659 A CN201910629659 A CN 201910629659A CN 110332061 A CN110332061 A CN 11033206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oil
photocatalyst
opening
end c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2965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先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ve Home (guangdo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ve Home (guangd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ve Home (guangdo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ve Home (guangdo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2965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3206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3320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3206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27/00Apparatus for treating combustion-air,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by catalysts, electric means, magnetism, rays, sound waves, or the like
    • F02M27/06Apparatus for treating combustion-air, fuel, or fuel-air mixture, by catalysts, electric means, magnetism, rays, sound waves, or the like by rays, e.g. infrared and ultraviole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10Air intakes; Induction systems
    • F02M35/10006Air intakes; Induction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osition of elements of the air intake system in direction of the air intake flow, i.e. between ambient air inlet and supply to the combustion chamb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2COMBUSTION ENGINES; HOT-GAS OR COMBUSTION-PRODUCT ENGINE PLANTS
    • F02MSUPPLYING COMBUSTION ENGINES IN GENERAL WITH COMBUSTIBLE MIXTURES OR CONSTITUENTS THEREOF
    • F02M35/00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 F02M35/16Combustion-air cleaners, air intakes, intake silencers, or induction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or arranged on, internal-combustion engines characterised by use in vehicl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10/00Road transport of goods or passengers
    • Y02T10/10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ICE] based vehicles
    • Y02T10/12Improving ICE efficienc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Catalys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节油减排系统,包括:进气系统;汽缸,所述汽缸具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进气系统相连通;光触媒催化装置,所述光触媒催化装置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进气系统上并能够向所述进气系统内持续提供光触媒。光触媒催化装置提供的光触媒通过所述进气系统随空气进入汽缸内,汽缸内的燃油与空气充分混合后被点燃发生爆炸燃烧,进入汽缸内的光触媒吸收爆炸燃烧产生的可见光与热量,将汽缸内空气中的水分解为氢气与氧气,氢气与氧气随即发生燃烧并使汽缸内未充分燃烧的燃油进一步燃烧,有利于降低油耗,且提高了燃油的利用率,减少了尾气中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及碳氢化合物等有害物质的比例,也减少了发动机积碳。

Description

一种节油减排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动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节油减排系统。
背景技术
引擎是发动机的核心部分,而引擎的主要部分就是汽缸,它是整个汽车的动力源泉。汽缸包括缸体、进气孔、输油孔、出气孔、活塞和火花塞(汽油机)。汽缸通过进气孔和输油孔注入汽油和空气,在汽缸内充分混合,当火花塞点燃混合物后,混合物发生爆炸,爆炸产生的冲击推动活塞向下运动,以提供动力。同时,爆炸产生的冲击推开位于出气孔的单向阀,排出废气。而后,汽缸内残余气体逐渐变冷,气压变低,汽缸外部的大气压推动活塞向上运动,以准备进行下一次爆炸。
但是,由于燃油在汽缸内并没有充分燃烧,即燃油利用率没有达到百分之百,尤其是使用多年的车辆,燃油的利用率更低,因此增加了油耗,且燃油燃烧不充分导致排放的尾气中含有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及碳氢化合物等有害物质,燃油的利用率越低,排放的尾气中所含的有害物质的比例就越大,对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燃油燃烧不充分还会造成发动机积碳,影响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燃油利用率并减少排放的节油减排系统。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节油减排系统,包括:
进气系统;
汽缸,所述汽缸具有进气孔,所述进气孔与所述进气系统相连通;
光触媒催化装置,所述光触媒催化装置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进气系统上并能够向所述进气系统内持续提供光触媒。
上述节油减排系统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光触媒催化装置向所述进气系统内持续提供光触媒,光触媒通过所述进气系统随空气进入汽缸内,汽缸内的燃油与空气充分混合后被点燃发生爆炸燃烧,进入汽缸内的光触媒吸收爆炸燃烧产生的可见光与热量,将汽缸内空气中的水分解为氢气与氧气,氢气与氧气随即发生燃烧,为发动机提供一了部分能量,同时使汽缸内未充分燃烧的燃油进一步燃烧,增强了发动机的动力性能,有利于降低油耗,且提高了燃油的利用率,减少了尾气中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及碳氢化合物等有害物质的比例,也减少了发动机积碳,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节油减排系统,所述进气系统包括空气滤清器,所述光触媒催化装置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空气滤清器上。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节油减排系统,所述光触媒催化装置包括:
筒体,所述筒体的一端为开口结构;
端盖,所述端盖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筒体的开口处,所述端盖上对应所述开口设有第一通孔;
弹性塞,所述弹性塞设置于所述筒体的开口处,所述弹性塞上对应所述开口设有第二通孔;
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设置于所述筒体远离开口处的一端;
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设置于所述端盖上。
将混合液态状的光触媒置于筒体内,第一限位槽与第二限位槽能够配合束带进行安装固定,混合液态状的光触媒能够通过第二通孔与第一通孔持续挥发,从而向汽缸内持续提供光触媒进行催化反应。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节油减排系统,所述进气系统包括进气管,所述光触媒催化装置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进气管的管壁上。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节油减排系统,所述光触媒催化装置包括:
筒体,所述筒体的一端为开口结构;
端盖,所述端盖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筒体的开口处,所述端盖上对应所述开口设有第一通孔;
弹性塞,所述弹性塞设置于所述筒体的开口处,所述弹性塞上对应所述开口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弹性塞上对应所述第二通孔一体成型有弯头,所述弹性塞与所述弯头的衔接处设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一通孔的边缘能够卡入所述环形凹槽内,以防止所述弹性塞与所述弯头相对所述端盖窜动,且使得所述端盖能够相对所述弹性塞与所述弯头转动;
中空针头,所述中空针头连接于所述弯头的端部,所述中空针头能够刺入所述进气管的管壁并伸入至所述进气管内,所述中空针头上设有用于限位的环形凸起以防止所述中空针头完全进入所述进气管内,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弯头及所述中空针头依次连通;
第一限位槽,所述第一限位槽设置于所述筒体远离开口处的一端;
第二限位槽,所述第二限位槽设置于所述端盖上。
将混合液态状的光触媒置于筒体内,第一限位槽与第二限位槽能够配合束带进行安装固定,混合液态状的光触媒能够通过第二通孔、弯头及中空针头持续挥发,从而向汽缸内持续提供光触媒进行催化反应。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节油减排系统,所述筒体的开口处对应所述弹性塞设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能够在所述端盖的安装过程中使所述弹性塞受到挤压并发生弹性形变,弹性塞受力发生弹性形变以使第二通孔变小,因此能够通过端盖的安装程度来调节第二通孔的大小。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节油减排系统,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筒体开口处并沿筒壁圆周分布的柔性齿形结构,所述端盖内对应所述柔性齿形结构具有弧形导向面,柔性齿形结构能够在弧形导向面的导向作用下发生收缩变形并挤压弹性塞。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节油减排系统,所述光触媒催化装置上设有一引导装置,通过引导装置对混合液态状的光触媒的挥发起导引作用。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节油减排系统,所述引导装置包括吸水棉芯,所述吸水棉芯的一端置于所述筒体内,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通过吸水棉芯进行导引,有利于防止混合液态状的光触媒洒出。
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所述的一种节油减排系统,所述光触媒催化装置上可拆卸地安装有一封堵装置,使用前用于防止混合液态状的光触媒挥发,使用时将封堵装置拆卸即可。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光触媒催化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光触媒催化装置的分解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光触媒催化装置分解状态下的剖视图;
图5是图4中Ⅰ处局部放大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光触媒催化装置的分解图;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光触媒催化装置分解状态下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发明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
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参照图1,一种节油减排系统,包括:
进气系统;
汽缸4,汽缸4具有进气孔5与出气孔6,进气孔5与进气系统相连通,出气孔6与排气管7相连通,以形成完整的进气出气通路;
光触媒催化装置3,光触媒催化装置3可拆卸地安装于进气系统上并能够向进气系统内持续提供光触媒。
光触媒催化装置3向进气系统内持续提供光触媒,光触媒通过进气系统随空气进入汽缸内,汽缸内的燃油与空气充分混合后被点燃发生爆炸燃烧,进入汽缸内的光触媒吸收爆炸燃烧产生的可见光与热量,将汽缸内空气中的水分解为氢气与氧气,氢气与氧气随即发生燃烧,为发动机提供一了部分能量,同时使汽缸内未充分燃烧的燃油进一步燃烧,增强了发动机的动力性能,有利于降低油耗,且提高了燃油的利用率,减少了尾气中一氧化碳、氮氧化物及碳氢化合物等有害物质的比例,也减少了发动机积碳,有利于提高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参照图1,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进气系统包括空气滤清器1,光触媒催化装置3可拆卸地安装于空气滤清器1上。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光触媒催化装置3可以安装于空气滤清器1的壳体上,也可以安装于空气滤清器1的滤芯上,在此不做限定。
参照图2至图5,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光触媒催化装置3包括:
筒体31,筒体31的一端为开口结构;
端盖32,端盖32可拆卸地安装于筒体31的开口处,端盖32上对应开口设有第一通孔321;
弹性塞33,弹性塞33设置于筒体31的开口处,弹性塞33上对应开口设有第二通孔331;
第一限位槽311,第一限位槽311设置于筒体31远离开口处的一端;
第二限位槽322,第二限位槽322设置于端盖32上。
将混合液态状的光触媒置于筒体31内,第一限位槽311与第二限位槽322能够配合束带进行安装固定,混合液态状的光触媒能够通过第二通孔331与第一通孔321持续挥发,从而向汽缸内持续提供光触媒进行催化反应。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光触媒催化装置3还可以通过双面胶进行安装固定。当然,光触媒催化装置3还可以由一端为开口结构的筒体、端盖及一体成型于筒体开口端的细密滤网组成,使用时拆下端盖即可。
参照图6,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进气系统包括进气管2,光触媒催化装置3可拆卸地安装于进气管2的管壁上。
参照图7和图8,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光触媒催化装置3包括:
筒体31,筒体31的一端为开口结构;
端盖32,端盖32可拆卸地安装于筒体31的开口处,端盖32上对应开口设有第一通孔321;
弹性塞33,弹性塞33设置于筒体31的开口处,弹性塞33上对应开口设有第二通孔331,弹性塞33上对应第二通孔331一体成型有弯头332,弹性塞33与弯头332的衔接处设有环形凹槽333,第一通孔321的边缘能够卡入环形凹槽333内,以防止弹性塞33与弯头332相对端盖32窜动,且使得端盖32能够相对弹性塞33与弯头332转动;
中空针头35,中空针头35连接于弯头332的端部,中空针头35能够刺入进气管2的管壁并伸入至进气管2内,中空针头35上设有用于限位的环形凸起351以防止中空针头35完全进入进气管2内,第二通孔331、弯头332及中空针头35依次连通;
第一限位槽311,第一限位槽311设置于筒体31远离开口处的一端;
第二限位槽322,第二限位槽322设置于端盖32上。
将混合液态状的光触媒置于筒体31内,第一限位槽311与第二限位槽322能够配合束带进行安装固定,混合液态状的光触媒能够通过第二通孔331、弯头332及中空针头35持续挥发,从而向汽缸内持续提供光触媒进行催化反应。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光触媒催化装置3还可以通过双面胶进行安装固定。当然,光触媒催化装置3还可以由一端为开口结构的筒体及一体成型于筒体开口端的L型中空针头组成。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筒体31的开口处对应弹性塞33设有调节结构,调节结构能够在端盖32的安装过程中使弹性塞33受到挤压并发生弹性形变,弹性塞33受力发生弹性形变以使第二通孔331变小,因此能够通过端盖32的安装程度来调节第二通孔331的大小。
参照图4、图5、图7和图8,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调节结构包括设置于筒体31开口处并沿筒壁圆周分布的柔性齿形结构312,端盖32内对应柔性齿形结构312具有弧形导向面323,柔性齿形结构312能够在弧形导向面323的导向作用下发生收缩变形并挤压弹性塞33。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调节结构包括设置于筒体31开口处并沿筒壁圆周分布的柔性齿形结构312,端盖32内对应柔性齿形结构312具有倾斜导向面,柔性齿形结构312能够在倾斜导向面的导向作用下发生收缩变形并挤压弹性塞33。
参照图3、图4、图7和图8,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筒体31与端盖3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拧紧端盖32的过程中,柔性齿形结构312在弧形导向面323或倾斜导向面的导向作用下发生收缩变形并挤压弹性塞33,使得弹性塞33受力发生弹性形变以使第二通孔331变小,拧松端盖32的过程中,柔性齿形结构312远离弧形导向面323或倾斜导向面,弹性塞33不再受到挤压并恢复形状,使得第二通孔331恢复正常大小。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筒体31开口端能够插设于端盖32内并与端盖32紧配,以实现筒体31与端盖32之间的安装关系,并能够根据筒体31开口端插设的深度调节第二通孔331的大小。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光触媒催化装置3上设有一引导装置(图中未示出),通过引导装置对混合液态状的光触媒的挥发起导引作用。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引导装置包括吸水棉芯,吸水棉芯的一端置于筒体31内,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通孔331与第一通孔321或者依次穿过第二通孔331、弯头332及中空针头35,通过吸水棉芯进行导引,有利于防止混合液态状的光触媒洒出。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引导装置还可以是导引管,导引管的一端置于筒体31内,另一端依次穿过第二通孔331与第一通孔321或者依次穿过第二通孔331、弯头332及中空针头35,且导引管为弹性软管。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光触媒催化装置3上可拆卸地安装有一封堵装置,使用前用于防止混合液态状的光触媒挥发,使用时将封堵装置拆卸即可。
参照图2至图5,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封堵装置包括用于封堵第一通孔321的弹性帽34,弹性帽34的开口处对应第二限位槽322设有朝内凸起的卡接部341,卡接部341能够卡接于第二限位槽322内以完成弹性帽34的安装。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封堵装置还可以是转动设置于第一通孔321处的翻盖。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封堵装置包括用于封堵中空针头35的针帽,针帽能够套设于中空针头35的端部。其中,需要说明的是,封堵装置还可以是插设于中空针头35内的橡胶塞。
参照图2、图3和图7,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筒体31的外壁设有至少一个安装平面313,完成安装后安装平面313贴合于安装面,有利于增加稳定性且便于安装固定。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进行了具体说明,当然,本发明还可以采用与上述实施方式不同的形式,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的变换或相应的改动,都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节油减排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进气系统;
汽缸(4),所述汽缸(4)具有进气孔(5),所述进气孔(5)与所述进气系统相连通;
光触媒催化装置(3),所述光触媒催化装置(3)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进气系统上并能够向所述进气系统内持续提供光触媒。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油减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系统包括空气滤清器(1),所述光触媒催化装置(3)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空气滤清器(1)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节油减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触媒催化装置(3)包括:
筒体(31),所述筒体(31)的一端为开口结构;
端盖(32),所述端盖(32)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筒体(31)的开口处,所述端盖(32)上对应所述开口设有第一通孔(321);
弹性塞(33),所述弹性塞(33)设置于所述筒体(31)的开口处,所述弹性塞(33)上对应所述开口设有第二通孔(331);
第一限位槽(311),所述第一限位槽(311)设置于所述筒体(31)远离开口处的一端;
第二限位槽(322),所述第二限位槽(322)设置于所述端盖(32)上。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节油减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系统包括进气管(2),所述光触媒催化装置(3)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进气管(2)的管壁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节油减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触媒催化装置(3)包括:
筒体(31),所述筒体(31)的一端为开口结构;
端盖(32),所述端盖(32)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筒体(31)的开口处,所述端盖(32)上对应所述开口设有第一通孔(321);
弹性塞(33),所述弹性塞(33)设置于所述筒体(31)的开口处,所述弹性塞(33)上对应所述开口设有第二通孔(331),所述弹性塞(33)上对应所述第二通孔(331)一体成型有弯头(332),所述弹性塞(33)与所述弯头(332)的衔接处设有环形凹槽(333),所述第一通孔(321)的边缘能够卡入所述环形凹槽(333)内;
中空针头(35),所述中空针头(35)连接于所述弯头(332)的端部,所述中空针头(35)上设有用于限位的环形凸起(351),所述第二通孔(331)、所述弯头(332)及所述中空针头(35)依次连通;
第一限位槽(311),所述第一限位槽(311)设置于所述筒体(31)远离开口处的一端;
第二限位槽(322),所述第二限位槽(322)设置于所述端盖(32)上。
6.如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一种节油减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筒体(31)的开口处对应所述弹性塞(33)设有调节结构,所述调节结构能够在所述端盖(32)的安装过程中使所述弹性塞(33)受到挤压并发生弹性形变。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节油减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结构包括设置于所述筒体(31)开口处并沿筒壁圆周分布的柔性齿形结构(312),所述端盖(32)内对应所述柔性齿形结构(312)具有弧形导向面(323)。
8.如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一种节油减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触媒催化装置(3)上设有一引导装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节油减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引导装置包括吸水棉芯,所述吸水棉芯的一端置于所述筒体(31)内,另一端穿过所述第二通孔(331)。
10.如权利要求3或5所述的一种节油减排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触媒催化装置(3)上可拆卸地安装有一封堵装置。
CN201910629659.6A 2019-07-12 2019-07-12 一种节油减排系统 Pending CN11033206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29659.6A CN110332061A (zh) 2019-07-12 2019-07-12 一种节油减排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29659.6A CN110332061A (zh) 2019-07-12 2019-07-12 一种节油减排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32061A true CN110332061A (zh) 2019-10-15

Family

ID=681467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29659.6A Pending CN110332061A (zh) 2019-07-12 2019-07-12 一种节油减排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32061A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79284A (en) * 1995-06-26 1998-07-14 Guest; John Derek Tube coupling bodies having resilient fingers spaced from the groove wall
WO2005024284A1 (en) * 2003-09-04 2005-03-17 Sang-A Pneumatic Co., Ltd. Tube coupling
DE202005001100U1 (de) * 2005-01-25 2005-03-17 Hummel Anton Verwaltung Rohrverbindung mit wenigstens einem Rohr
TWM266357U (en) * 2004-10-29 2005-06-01 Sz-Jeng Ma Nano air cor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device cooled by residual heat
DE102007020556B3 (de) * 2007-05-02 2008-06-26 Yuan Mei Corp. Verbindungsteil für die Bewässerung
CN102278240A (zh) * 2011-06-08 2011-12-14 清华大学 利用含氧燃料催化分解降低柴油机油耗的方法及装置
CN203655477U (zh) * 2013-11-28 2014-06-18 大同生技有限公司 可完全燃烧具省油性增加进气含氢量的汽柴油车省油装置
US20170211516A1 (en) * 2016-01-27 2017-07-27 Serge V. Monros On-demand oxy-hydrogen fuel system
KR20180060458A (ko) * 2016-11-29 2018-06-07 김수원 내연기관 엔진의 연소 활성장치
TWM577062U (zh) * 2019-01-17 2019-04-21 林世寶 Energy-saving devic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210396917U (zh) * 2019-07-12 2020-04-24 爱回家(广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油减排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779284A (en) * 1995-06-26 1998-07-14 Guest; John Derek Tube coupling bodies having resilient fingers spaced from the groove wall
WO2005024284A1 (en) * 2003-09-04 2005-03-17 Sang-A Pneumatic Co., Ltd. Tube coupling
TWM266357U (en) * 2004-10-29 2005-06-01 Sz-Jeng Ma Nano air cor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device cooled by residual heat
DE202005001100U1 (de) * 2005-01-25 2005-03-17 Hummel Anton Verwaltung Rohrverbindung mit wenigstens einem Rohr
DE102007020556B3 (de) * 2007-05-02 2008-06-26 Yuan Mei Corp. Verbindungsteil für die Bewässerung
CN102278240A (zh) * 2011-06-08 2011-12-14 清华大学 利用含氧燃料催化分解降低柴油机油耗的方法及装置
CN203655477U (zh) * 2013-11-28 2014-06-18 大同生技有限公司 可完全燃烧具省油性增加进气含氢量的汽柴油车省油装置
US20170211516A1 (en) * 2016-01-27 2017-07-27 Serge V. Monros On-demand oxy-hydrogen fuel system
KR20180060458A (ko) * 2016-11-29 2018-06-07 김수원 내연기관 엔진의 연소 활성장치
TWM577062U (zh) * 2019-01-17 2019-04-21 林世寶 Energy-saving device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CN210396917U (zh) * 2019-07-12 2020-04-24 爱回家(广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节油减排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028075A (en) Fuel tank cap
US4279233A (en) Device for trapping fuel vapor vaporized in fuel feed system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
TW399137B (en) Liquid fuel burning device
CN109826738A (zh) 一种双燃料喷射器
CN110332061A (zh) 一种节油减排系统
CN210396917U (zh) 一种节油减排系统
US3224188A (en) Combustion control
CN208996837U (zh) 组合式炭罐
CN217613429U (zh) 一种柴油、汽油、天然气通用的高密度滤芯及滤清器
CN114320679B (zh) 一种燃油装置
CN205523673U (zh) 一种具有油气吸附回收机构的汽车燃油箱
ITTS940011A1 (it) Additivi atti a migliorare la qualita' del carburante nei motori a combustione interna alternativi mediante processo chimico
CN110273791A (zh) 车载甲醇制氢装置及其控制系统
CN2643000Y (zh) 二次空气喷射及废气再循环发动机
CN210858975U (zh) 一种带碳罐的摩托车空滤器
CN218717064U (zh) 一种摩托车尾气净化装置
CN218094447U (zh) 一种单向阀总成
CN203036678U (zh) 一种打火机的出气结构
CN210964512U (zh) 一种油墨生产线尾气处理系统
CN210637176U (zh) 一种降低hc排放的240机车柴油机喷油嘴
CN209512045U (zh) 火炬废气处理装置
CN107061067A (zh) 引擎纳米空气格
KR101327613B1 (ko) 자동차 캐니스터의 블리드 에미션 저감 구조
CN113332852B (zh) 一种筒式scr催化净化器
KR20170086177A (ko) 내연기관용 촉매화합물 공급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