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26404B - 一种果蔬类畦床播种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果蔬类畦床播种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26404B
CN110326404B CN201910768684.2A CN201910768684A CN110326404B CN 110326404 B CN110326404 B CN 110326404B CN 201910768684 A CN201910768684 A CN 201910768684A CN 110326404 B CN110326404 B CN 11032640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aft
plate
bearing
walking
chain wh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6868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26404A (zh
Inventor
姜彩宇
胡浩
王新阳
王婧
张亮
李健
文正彪
刘文亮
刘枫
付家庆
董润坚
肖戟
谷成利
李佳
王瑛彤
马巍
张苏
刘文丛
孔令有
杨跃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l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Original Assignee
Jil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l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filed Critical Jilin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Machinery
Priority to CN20191076868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264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264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64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264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64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5/00Making or covering furrows or holes for sowing, planting or manuring
    • A01C5/06Machines for making or covering drills or furrows for sowing or planting
    • A01C5/062Devices for making drills or furrow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5/00Making or covering furrows or holes for sowing, planting or manuring
    • A01C5/06Machines for making or covering drills or furrows for sowing or planting
    • A01C5/066Devices for covering drills or furrow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5/00Making or covering furrows or holes for sowing, planting or manuring
    • A01C5/06Machines for making or covering drills or furrows for sowing or planting
    • A01C5/066Devices for covering drills or furrows
    • A01C5/068Furrow packing devices, e.g. press whe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7/00Sowing
    • A01C7/08Broadcast seeders; Seeders depositing seeds in rows
    • A01C7/12Seeders with feeding wheels
    • A01C7/127Cell rollers, wheels, discs or belt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7/00Sowing
    • A01C7/20Parts of seeders for conducting and depositing se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CPLANTING; SOWING; FERTILISING
    • A01C7/00Sowing
    • A01C7/20Parts of seeders for conducting and depositing seed
    • A01C7/208Chassis; Coupling means to a tractor or the like; Lifting means; Side marker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oi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Sow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果蔬类畦床播种机,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包括主支架、传动链条Ⅰ、组合支架、前行走装置、动力及传动机构、传动链条Ⅱ、传动链条Ⅲ、排种器装置总成、后行走装置、传动皮带及传动链条Ⅳ,与传统的人工作业方式相比,前行走装置和后行走装置构成的双履带行走机构,动力及传动机构中的行走电磁离合器和播种电磁离合器构成的双电磁离合器的控制,能够使播种机适应更加复杂地形,更加灵活的服务于工作人员,更加精准的控制播种机运转,果蔬类畦床播种机可以实现植株株距、行距及播深保持一致、均匀合理的分布在田间,不但可大批节约蔬菜种子,大量减轻了人工间苗的劳动量,而且确保了植株成长后高质、高产。

Description

一种果蔬类畦床播种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农业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进行畦床自动作业的果蔬类精量播种机。
背景技术
果品蔬菜是人们平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副食品,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对蔬菜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我国无论在蔬菜产量方面还是蔬菜的种植面积均排世界前列,但是蔬菜机械化种植暂未实现普遍应用,传统的人工种植方式不仅消耗大量财力、人力、物力,且种植效率很低,种植质量较差。随着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与创新,果蔬类精量播种方式也应运而生。采用这种方式时,不仅可实现了蔬菜种子播种量精准,植株株距及播深保持一致、均匀合理的分布在田间,而且对蔬菜种子的生长建立了最优环境,可大批节约蔬菜种子,大量减轻了人工间苗的劳动量,而且确保了植株成长后高质、高产。但目前的果蔬类精量播种作业由于缺少配套机具,主要采用人工或者半自动的播种方式进行。造成这一问题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蔬菜的种子拥有众多形状且有的不太规则,而且种子多是小粒重量轻、体积小、播量少且播深严格,所以导致了其播种难度系数大,市场上系列产品不多,并且大部分基本都存在播种精度不够、可靠性及稳定性差等问题,因此亟需设计一种符合精量播种要求的畦床全自动作业的果蔬类精量播种机械。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果蔬类畦床播种机,该播种机具有连续、高速、精量播种、漏播与重播率低的特点,可实现果蔬机械化精量播种作业的目的。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果蔬类畦床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架、传动链条Ⅰ、组合支架、前行走装置、动力及传动机构、传动链条Ⅱ、传动链条Ⅲ、排种器装置总成、后行走装置、传动皮带及传动链条Ⅳ,
所述组合支架固定在主支架;
所述前行走装置包括前行走主动轴组合、前行走链及前行走被动轴组合,前行走链套装在前行走主动轴组合和前行走被动轴组合上,前行走主动轴组合和前行走被动轴组合通过前行走链传动连接;
其中前行走主动轴组合包括左输入链轮、前行走主动链轮Ⅰ、前行走主动链轮Ⅱ、前行走主动轴、前行走主动链轮Ⅲ、右输出链轮Ⅰ及右输出链轮Ⅱ,前行走主动轴的左侧轴端处设置有轴承Ⅰ,轴承Ⅰ的内圈与前行走主动轴转动连接,轴承Ⅰ的外圈与轴承座Ⅰ转动连接,前行走主动轴的右侧轴端处从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右输出链轮Ⅰ、轴承Ⅲ及右输出链轮Ⅱ,右输出链轮Ⅰ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前行走主动轴上,轴承Ⅲ的内圈与前行走主动轴转动连接,轴承Ⅲ的外圈与轴承座Ⅲ转动连接,右输出链轮Ⅱ通过平键与前行走主动轴固接在一起;左输入链轮固定在前行走主动轴左侧,并位于轴承Ⅰ的内侧;前行走主动链轮Ⅰ固定在前行走主动轴的中部偏左的位置;前行走主动链轮Ⅱ固定在前行走主动轴的中间位置;前行走主动链轮Ⅲ固定在前行走主动轴的中部偏右的位置,前行走主动链轮Ⅲ和前行走主动链轮Ⅰ对称的设置在前行走主动链轮Ⅱ两侧;
其中前行走被动轴组合包括前行走被动链轮Ⅰ、前行走被动链轮Ⅱ、前行走被动链轮Ⅲ及前行走被动轴,前行走被动轴的左侧轴端处设置有轴承Ⅱ,轴承Ⅱ的内圈与前行走被动轴转动连接,轴承Ⅱ的外圈与轴承座Ⅱ转动连接,前行走被动轴的右侧轴端处设置有轴承Ⅳ,轴承Ⅳ的内圈与前行走被动轴转动连接,轴承Ⅳ的外圈与轴承座Ⅳ转动连接;前行走被动链轮Ⅰ固定在前行走被动轴的中部偏左的位置;前行走被动链轮Ⅱ固定在前行走被动轴的中间位置;前行走被动链轮Ⅲ固定在前行走被动轴的中部偏右的位置,且前行走被动链轮Ⅲ与前行走被动链轮Ⅰ对称设置在前行走被动链轮Ⅱ两侧;
其中前行走被动链轮Ⅰ与前行走主动链轮Ⅰ位置对应;前行走被动链轮Ⅱ与前行走主动链轮Ⅱ位置对应;前行走被动链轮Ⅲ与前行走主动链轮Ⅲ位置对应;
所述前行走链由三条带连接板的链条与若干个履带板构成,每个履带板都通过螺栓分别与三条链条的连接板固接;
其中轴承座Ⅰ、轴承座Ⅱ、轴承座Ⅲ及轴承座Ⅳ均固定在主支架上;
所述排种器装置总成包括排种器连接左侧板、第一固定横梁、第二固定横梁、传动方轴、排种器、排种输出链轮及排种器连接右侧板,排种器连接左侧板和排种器连接右侧板通过螺栓与主支架固接;第一固定横梁和第二固定横梁设置在排种器连接左侧板和种器连接右侧板之间,第一固定横梁和第二固定横梁相互平行,第一固定横梁和第二固定横梁均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排种器连接左侧板上,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排种器连接右侧板上;传动方轴位于排种器连接左侧板和排种器连接右侧板之间,传动方轴的左侧轴端处设置有轴承Ⅵ和轴承Ⅷ,轴承Ⅵ和轴承Ⅷ均内圈与传动方轴转动连接,外圈与轴承座Ⅴ转动连接,传动方轴的右侧轴端处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排种输出链轮、轴承Ⅶ及轴承Ⅴ,排种输出链轮通过紧固螺钉与传动方轴固接在一起;轴承Ⅶ及轴承Ⅴ均内圈与传动方轴转动连接,外圈与轴承座Ⅵ转动连接,其中轴承座Ⅴ通过螺栓固定在排种器连接左侧板上,轴承座Ⅵ通过螺栓固定在排种器连接右侧板上;排种器位于排种器连接左侧板和排种器连接右侧板之间,数量至少为两个,每个排种器上均设置有供第一固定横梁、第二固定横梁及传动方轴穿过的过孔,排种器通过螺栓分别固定在第一固定横梁、第二固定横梁及传动方轴上;
所述后行走装置包括后行走主动轴组合、后行走被动轴组合及后行走链,后行走链套装在后行走主动轴组合和后行走被动轴组合上,后行走主动轴组合和后行走被动轴组合通过后行走链传动连接;
其中后行走主动轴组合包括后行走主动轴、后行走主动链轮Ⅰ、后行走主动链轮Ⅱ、后行走主动链轮Ⅲ及后行走右输入链轮,后行走主动轴的左侧轴端处安装有轴承Ⅺ,轴承Ⅺ的内圈与后行走主动轴转动连接,轴承Ⅺ的外圈与轴承座Ⅸ转动连接,后行走主动轴的右侧轴端处从内到外依次安装有轴承Ⅹ和后行走右输入链轮,轴承Ⅹ的内圈与后行走主动轴转动连接,轴承Ⅹ的外圈与轴承座Ⅷ转动连接;后行走右输入链轮通过平键与后行走主动轴固接在一起;后行走主动链轮Ⅰ固定在后行走主动轴的中部偏左的位置;后行走主动链轮Ⅱ固定在后行走主动轴的中间位置;后行走主动链轮Ⅲ固定在后行走主动轴的中部偏右的位置,且后行走主动链轮Ⅲ和后行走主动链轮Ⅰ对称设置在后行走主动链轮Ⅱ两侧;
其中后行走被动轴组合包括行走被动轴、后行走被动链轮Ⅰ、后行走被动链轮Ⅱ及后行走被动链轮Ⅲ,行走被动轴的左侧轴端处安装有轴承Ⅸ,轴承Ⅸ的内圈与行走被动轴转动连接,轴承Ⅸ的外圈与轴承座Ⅶ转动连接,行走被动轴的右侧轴端处安装有轴承Ⅻ,轴承Ⅻ的内圈与行走被动轴转动连接,轴承Ⅻ的外圈与轴承座Ⅹ转动连接;后行走被动链轮Ⅰ固定在后行走被动轴的中部偏左的位置;后行走被动链轮Ⅱ固定在后行走被动轴的中间位置;后行走被动链轮Ⅲ固定在后行走被动轴的中部偏右的位置,后行走被动链轮Ⅲ和后行走被动链轮Ⅰ对称设置在后行走被动链轮Ⅱ两侧;
其中后行走被动链轮Ⅰ与后行走主动链轮Ⅰ位置对应;后行走被动链轮Ⅱ与后行走主动链轮Ⅱ位置对应;后行走被动链轮Ⅲ与后行走主动链轮Ⅲ位置对应;
所述后行走链由三条带连接板的链条与若干个履带板构成,每个履带板都通过螺栓分别与三条链条的连接板固接;
其中轴承座Ⅶ、轴承座Ⅷ、轴承座Ⅸ、轴承座Ⅹ分别通过螺栓与主支架固接;
所述动力及传动机构包括减速器、减速器联轴器Ⅰ、减速器联轴器Ⅱ、汽油发动机、法兰盘套管、小皮带轮法兰盘、小皮带轮、法兰盘长轴法兰、行走电磁离合器、带轮轮毂Ⅰ、大皮带轮、带轮轮毂Ⅱ、大皮带轮轴、中间传动链轮、播种输入链轮、轴端盖、播种输出轴、播种电磁离合器、中间传动链轮法兰盘、法兰盘长轴及行走输入链轮,减速器安装在组合支架上;减速器联轴器Ⅰ安装在减速器的输入轴上,并通过紧定螺钉与减速器的输入轴固接在一起;减速器联轴器Ⅱ安装在法兰盘长轴上,且通过紧定螺钉与法兰盘长轴固接在一起;减速器联轴器Ⅰ和减速器联轴器Ⅱ之间通过尼龙轴固接在一起;汽油发动机安装在组合支架上;法兰盘套管安装在汽油发动机的输出轴上,同时通过焊合和小皮带轮法兰盘固接在一起;小皮带轮法兰盘安装在汽油发动机的输出轴上,同时通过螺栓和小皮带轮固接在一起;小皮带轮安装在汽油发动机的输出轴上,且通过平键和汽油发动机的输出轴固接在一起;法兰盘长轴法兰安装在行走电磁离合器左侧,且通过螺栓和行走电磁离合器固接在一起;行走电磁离合器安装在组合支架上;带轮轮毂Ⅰ和带轮轮毂Ⅱ均通过螺栓固定在大皮带轮轴上,带轮轮毂Ⅰ置于大皮带轮左侧,带轮轮毂Ⅱ置于大皮带轮的右侧;大皮带轮安装在大皮带轮轴上,大皮带轮通过螺栓与其两侧的带轮轮毂Ⅰ、带轮轮毂Ⅱ固接在一起;大皮带轮轴安装在行走电磁离合器上,且通过平键和行走电磁离合器固接在一起;中间传动链轮安装在中间传动链轮法兰盘上,且通过螺栓和中间传动链轮法兰盘固接在一起;播种输入链轮安装在播种输出轴上,且通过平键和紧定螺钉固接在一起;轴端盖数量为两个,分别安装在减速器的输出轴左侧轴端处和播种输出轴的右侧轴端处;播种输出轴安装在播种电磁离合器上,且通过平键和播种电磁离合器固接在一起;播种电磁离合器安装在组合支架上;中间传动链轮法兰盘安装在播种电磁离合器上,且通过螺栓和播种电磁离合器固接在一起;法兰盘长轴通过焊合和法兰盘长轴法兰固接在一起;行走输入链轮安装在减速器的输出轴上,且通过平键和减速器的输出轴固接在一起;
所述传动链条Ⅰ分别与行走输入链轮、左输入链轮挂接传动;
所述传动链条Ⅱ分别与右输出链轮Ⅰ、中间传动链轮挂接传动;
所述传动链条Ⅲ分别与播种输入链轮、排种输出链轮挂接传动;
所述传动皮带分别与小皮带轮、大皮带轮挂接传动;
所述传动链条Ⅳ分别与右输出链轮Ⅱ、后行走右输入链轮挂接传动。
进一步,所述主支架包括左边梁、左耳板、左立板、支撑管、右立板、右耳板、右边梁、加强筋管及U型管,左边梁和右边梁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支撑管、加强筋管及U型管均设置在左边梁和右边梁之间;所述左耳板安装在左边梁上;所述右耳板安装在右边梁上,且右耳板和左耳板呈对称设置;所述左立板和右立板分别设置在支撑管的两个端部处,左立板和右立板呈对称设置。
进一步,在所述主支架上固定有人力扶正支架。
进一步,在所述主支架上设有上有种筐放置支架。
更进一步,所述组合支架包括左支撑立板、上横梁、中间支撑立板、右支撑立板、右悬臂板、汽油机座板、左悬臂板、前横梁及后横梁,所述左支撑立板、中间支撑立板及右支撑立板相互平行且等间隔布置,左支撑立板、中间支撑立板及右支撑立板上均设置有供上横梁、前横梁及后横梁穿过的过孔,左支撑立板与左立板固定连接,右支撑立板与右立板固定连接;所述上横梁、前横梁及后横梁相互平行设置,上横梁、前横梁及后横梁均从左支撑立板、中间支撑立板及右支撑立板穿过且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后横梁的两端分别与左耳板和右耳板固定连接;汽油机座板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左悬臂板和右悬臂板之间,左悬臂板及右悬臂板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前横梁上。
进一步,所述排种器包括开沟覆土装置组合、播种主动链轮、排种器连接座、播种从动链轮轴、播种轮、种盖、种箱、毛毡、播种从动链轮Ⅰ、播种从动链轮Ⅱ及播种传动链条,开沟覆土装置组合安装在排种器连接座底部,且通过螺栓与排种器连接座固接在一起;播种主动链轮安装在传动方轴上,播种主动链轮置于排种器连接座外侧,并处在播种从动链轮Ⅰ左侧;播种从动链轮轴安装在种箱下侧;播种轮安装在播种从动链轮轴上,并置于种箱内下部中央位置;种箱安装在排种器连接座中部位置,并处于第一固定横梁和第二固定横梁之间,种箱通过锁紧装置与排种器连接座固接在一起;毛毡安装在种箱内下部右侧,并处于播种轮的外侧;播种从动链轮Ⅰ安装在播种从动链轮轴右侧轴端处,并通过焊合与播种从动链轮轴固接在一起;播种从动链轮Ⅱ安装在排种器连接座上,置于排种器连接座外侧,并处于播种从动链轮Ⅰ右侧;播种传动链条挂接在播种主动链轮、播种从动链轮Ⅰ、播种从动链轮Ⅱ上,置于排种器连接座外侧,并处于播种从动链轮Ⅰ的下侧;开沟覆土装置组合包括开沟犁、开沟深度调节杆、开沟左侧板、开沟右侧板、覆土间隔套、弹簧、连接弧形板、销轴、加强U型板、覆土铲连接板及覆土铲,开沟犁焊接在开沟左侧板和开沟右侧板前端连接处;开沟深度调节杆焊接在开沟左侧板和开沟右侧板上端;开沟左侧板和开沟右侧板前端通过焊合固接在一起;覆土间隔套置于连接弧形板左侧并安装在销轴上;弹簧置于连接弧形板右侧并安装在销轴上;连接弧形板安装在销轴上,并处于开沟左侧板和开沟右侧板内侧中部;销轴穿过开沟左侧板和开沟右侧板,置于开沟左侧板和开沟右侧板中部偏右位置;加强U型板的一侧焊接在开沟左侧板,加强U型板的另一侧焊接在开沟右侧板上;覆土铲连接板焊接在覆土铲上,并通过螺栓与连接弧形板固接在一起;覆土铲通过覆土铲连接板固接在连接弧形板下端。
更进一步,所述减速器安装在组合支架的左支撑立板;汽油发动机安装在组合支架的汽油机座板上,且通过螺栓固接在汽油机座板上;行走电磁离合器安装在组合支架的中间支撑立板上,且通过螺栓固接在中间支撑立板上;播种电磁离合器安装在组合支架的右支撑立板上,且通过螺栓固接在右支撑立板上。
通过上述设计方案,本发明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提供了符合果蔬类种子种植农艺要求的畦床播种机,与传统的人工作业方式相比,本发明具有显著提高效率、节约人工、减轻劳动强度、降低作业成本的作用。前行走装置和后行走装置构成的双履带行走机构及行走电磁离合器和播种电磁离合器构成的双电磁离合器的控制,能够使播种机适应更加复杂地形,更加灵活的服务于工作人员,更加精准的控制播种机运转,果蔬类畦床播种机可以实现植株株距、行距及播深保持一致、均匀合理的分布在田间,不但可大批节约蔬菜种子,大量减轻了人工间苗的劳动量,而且确保了植株成长后高质、高产,是实现蔬菜种植业自动化、数字化、智能化、规模化高速发展的必然趋势。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理解本发明,并不构成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果蔬类畦床播种机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果蔬类畦床播种机的结构示意图二。
图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果蔬类畦床播种机的主机架结构示意图。
图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果蔬类畦床播种机的组合支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果蔬类畦床播种机的前行走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果蔬类畦床播种机的前行走主动轴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7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果蔬类畦床播种机的前行走被动轴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8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果蔬类畦床播种机的排种器装置总成结构示意图一。
图9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果蔬类畦床播种机的排种器装置总成结构示意图二。
图10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果蔬类畦床播种机的排种器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果蔬类畦床播种机的开沟覆土装置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果蔬类畦床播种机的后行走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果蔬类畦床播种机的后行走主动轴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果蔬类畦床播种机的后行走被动轴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果蔬类畦床播种机的动力及传动机构结构示意图一。
图16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果蔬类畦床播种机的动力及传动机构结构示意图二。
图17为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果蔬类畦床播种机的动力及传动机构结构示意图三。
图中各标记如下:1-主支架、2-传动链条Ⅰ、3-组合支架、4-前行走装置、5-动力及传动机构、6-传动链条Ⅱ、7-传动链条Ⅲ、8-排种器装置总成、9-后行走装置、10-传动皮带、11-传动链条Ⅳ、12-左边梁、13-左耳板、14-左立板、15-支撑管、16-右立板、17-右耳板、18-右边梁、19-加强筋管、20-U型管、21-左支撑立板、22-上横梁、23-中间支撑立板、24-右支撑立板、25-右悬臂板、26-汽油机座板、27-左悬臂板、28-前横梁、29-后横梁、30-前行走主动轴组合、31-前行走链、32-轴承座Ⅰ、33-轴承Ⅰ、34-轴承Ⅱ、35-轴承座Ⅱ、36-前行走被动轴组合、37-左输入链轮、38-前行走主动链轮Ⅰ、39-前行走主动链轮Ⅱ、40-前行走主动轴、41-前行走主动链轮Ⅲ、42-右输出链轮Ⅰ、43-轴承座Ⅲ、44-轴承Ⅲ、45-右输出链轮Ⅱ、46-前行走被动链轮Ⅰ、47-前行走被动链轮Ⅱ、48-前行走被动链轮Ⅲ、49-前行走被动轴、50-轴承座Ⅳ、51-轴承Ⅳ、52-排种器连接左侧板、53-第一固定横梁、54-轴承Ⅵ、55-轴承座Ⅴ、56-轴承挡圈、57-第二固定横梁、58-传动方轴、59-排种器、60-排种输出链轮、61-轴承Ⅶ、62-轴承座Ⅵ、63-排种器连接右侧板、64-轴承Ⅴ、65-轴承Ⅷ、66-开沟覆土装置组合、67-播种主动链轮、68-排种器连接座、69-播种从动链轮轴、70-播种轮、71-种盖、72-种箱、73-毛毡、74-播种从动链轮Ⅰ、75-播种从动链轮Ⅱ、76-播种传动链条、77-开沟犁、78-开沟深度调节杆、79-开沟左侧板、80-开沟右侧板、81-覆土间隔套、82-弹簧、83-连接弧形板、84-销轴、85-加强U型板、86-覆土铲连接板、87-覆土铲、88-轴承Ⅸ、89-轴承座Ⅶ、90-后行走主动轴组合、91-轴承Ⅺ、92-轴承座Ⅸ、93-后行走被动轴组合、94-后行走链、95-后行走主动轴、96-后行走主动链轮Ⅰ、97-后行走主动链轮Ⅱ、98-后行走主动链轮Ⅲ、99-轴承座Ⅷ、100-轴承Ⅹ、101-后行走右输入链轮、102-后行走被动轴、103-后行走被动链轮Ⅰ、104-后行走被动链轮Ⅱ、105-后行走被动链轮Ⅲ、106-轴承座Ⅹ、107-轴承Ⅻ、108-减速器、109-减速器联轴器Ⅰ、110-减速器联轴器Ⅱ、111-汽油发动机、112-法兰盘套管、113-小皮带轮法兰盘、114-小皮带轮、115-法兰盘长轴法兰、116-行走电磁离合器、117-带轮轮毂Ⅰ、118-大皮带轮、119-带轮轮毂Ⅱ、120-大皮带轮轴、121-中间传动链轮、122-播种输入链轮、123-轴端盖、124-播种输出轴、125-播种电磁离合器、126-中间传动链轮法兰盘、127-法兰盘长轴、128-行走输入链轮。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在本发明中,为了便于描述,各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描述均是根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式来进行描述的,如上、下、前、后、左、右等的位置关系是依据说明书附图的布图方向来确定的。
如图1至图17所示,一种果蔬类畦床播种机,包括主支架1、传动链条Ⅰ2、组合支架3、前行走装置4、动力及传动机构5、传动链条Ⅱ6、传动链条Ⅲ7、排种器装置总成8、后行走装置9、传动皮带10及传动链条Ⅳ11,
所述主支架1包括左边梁12、左耳板13、左立板14、支撑管15、右立板16、右耳板17、右边梁18、加强筋管19及U型管20,左边梁12和右边梁18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支撑管15、加强筋管19及U型管20均设置在左边梁12和右边梁18之间;所述左耳板13安装在左边梁12上;所述右耳板17安装在右边梁18上,且右耳板17和左耳板13呈对称设置;所述左立板14和右立板16分别设置在支撑管15的两个端部处,左立板14和右立板16呈对称设置;
所述组合支架3包括左支撑立板21、上横梁22、中间支撑立板23、右支撑立板24、右悬臂板25、汽油机座板26、左悬臂板27、前横梁28及后横梁29,所述左支撑立板21、中间支撑立板23及右支撑立板24相互平行且等间隔布置,左支撑立板21、中间支撑立板23及右支撑立板24上均设置有供上横梁22、前横梁28及后横梁29穿过的过孔,左支撑立板21与左立板14固定连接,右支撑立板24与右立板16固定连接;所述上横梁22、前横梁28及后横梁29相互平行设置,上横梁22、前横梁28及后横梁29均从左支撑立板21、中间支撑立板23及右支撑立板24穿过且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后横梁29的两端分别与左耳板13和右耳板17固定连接;汽油机座板26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左悬臂板27和右悬臂板25之间,左悬臂板27及右悬臂板25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前横梁28上;
所述前行走装置4包括前行走主动轴组合30、前行走链31及前行走被动轴组合36,前行走链31套装在前行走主动轴组合30和前行走被动轴组合36上,前行走主动轴组合30和前行走被动轴组合36通过前行走链31传动连接;
其中前行走主动轴组合30包括左输入链轮37、前行走主动链轮Ⅰ38、前行走主动链轮Ⅱ39、前行走主动轴40、前行走主动链轮Ⅲ41、右输出链轮Ⅰ42及右输出链轮Ⅱ45,前行走主动轴40的左侧轴端处设置有轴承Ⅰ33,轴承Ⅰ33的内圈与前行走主动轴40转动连接,轴承Ⅰ33的外圈与轴承座Ⅰ32转动连接,前行走主动轴40的右侧轴端处从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右输出链轮Ⅰ42、轴承Ⅲ44及右输出链轮Ⅱ45,右输出链轮Ⅰ42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前行走主动轴40上,轴承Ⅲ44的内圈与前行走主动轴40转动连接,轴承Ⅲ44的外圈与轴承座Ⅲ43转动连接,右输出链轮Ⅱ45通过平键与前行走主动轴40固接在一起;左输入链轮37固定在前行走主动轴40左侧,并位于轴承Ⅰ33的内侧;前行走主动链轮Ⅰ38固定在前行走主动轴40的中部偏左的位置;前行走主动链轮Ⅱ39固定在前行走主动轴40的中间位置;前行走主动链轮Ⅲ41固定在前行走主动轴40的中部偏右的位置,前行走主动链轮Ⅲ41和前行走主动链轮Ⅰ38对称的设置在前行走主动链轮Ⅱ39两侧;
其中前行走被动轴组合36包括前行走被动链轮Ⅰ46、前行走被动链轮Ⅱ47、前行走被动链轮Ⅲ48及前行走被动轴49,前行走被动轴49的左侧轴端处设置有轴承Ⅱ34,轴承Ⅱ34的内圈与前行走被动轴49转动连接,轴承Ⅱ34的外圈与轴承座Ⅱ35转动连接;前行走被动轴49的右侧轴端处设置有轴承Ⅳ51,轴承Ⅳ51的内圈与前行走被动轴49转动连接,轴承Ⅳ51的外圈与轴承座Ⅳ50转动连接;前行走被动链轮Ⅰ46固定在前行走被动轴49的中部偏左的位置;前行走被动链轮Ⅱ47固定在前行走被动轴49的中间位置;前行走被动链轮Ⅲ48固定在前行走被动轴49的中部偏右的位置,且前行走被动链轮Ⅲ48与前行走被动链轮Ⅰ46对称设置在前行走被动链轮Ⅱ47两侧;
其中前行走被动链轮Ⅰ46与前行走主动链轮Ⅰ38位置对应;前行走被动链轮Ⅱ47与前行走主动链轮Ⅱ39位置对应;前行走被动链轮Ⅲ48与前行走主动链轮Ⅲ41位置对应;
所述前行走链31由三条带连接板的链条与若干个履带板构成,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每个履带板都通过螺栓分别与三条链条的连接板固接,工作时,将三条带连接板的链条对应挂接在前行走装置4的三个前行走主动链轮和三个前行走被动链轮上,三个前行走主动链轮分别为前行走主动链轮Ⅰ38、前行走主动轴40及前行走主动链轮Ⅲ41;三个前行走被动链轮分别为前行走被动链轮Ⅰ46、前行走被动链轮Ⅱ47及前行走被动链轮Ⅲ48;
其中轴承座Ⅰ32、轴承座Ⅱ35、轴承座Ⅲ43及轴承座Ⅳ50均固定在主支架1上;
所述排种器装置总成8包括排种器连接左侧板52、第一固定横梁53、第二固定横梁57、传动方轴58、排种器59、排种输出链轮60及排种器连接右侧板63,排种器连接左侧板52和排种器连接右侧板63通过螺栓与主支架1固接;第一固定横梁53和第二固定横梁57设置在排种器连接左侧板52和种器连接右侧板63之间,第一固定横梁53和第二固定横梁57相互平行,第一固定横梁53和第二固定横梁57均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排种器连接左侧板52上,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排种器连接右侧板63上;传动方轴58位于排种器连接左侧板52和排种器连接右侧板63之间,传动方轴58的左侧轴端处设置有轴承Ⅵ54和轴承Ⅷ65,轴承Ⅵ54和轴承Ⅷ65均内圈与传动方轴58转动连接,外圈与轴承座Ⅴ55转动连接,传动方轴58的右侧轴端处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排种输出链轮60、轴承Ⅶ61及轴承Ⅴ64,排种输出链轮60通过紧固螺钉与传动方轴58固接在一起;轴承Ⅶ61及轴承Ⅴ64均内圈与传动方轴58转动连接,外圈与轴承座Ⅵ62转动连接,其中轴承座Ⅴ55通过螺栓固定在排种器连接左侧板52上,轴承座Ⅵ62通过螺栓固定在排种器连接右侧板63上;排种器59位于排种器连接左侧板52和排种器连接右侧板63之间,数量至少为两个,每个排种器59上均设置有供第一固定横梁53、第二固定横梁57及传动方轴58穿过的过孔,排种器59通过螺栓分别固定在第一固定横梁53、第二固定横梁57及传动方轴58,排种器59包括开沟覆土装置组合66、播种主动链轮67、排种器连接座68、播种从动链轮轴69、播种轮70、种盖71、种箱72、毛毡73、播种从动链轮Ⅰ74、播种从动链轮Ⅱ75及播种传动链条76,开沟覆土装置组合66安装在排种器连接座68底部,且通过螺栓与排种器连接座68固接在一起;播种主动链轮67安装在传动方轴58上,播种主动链轮67置于排种器连接座68外侧,并处在播种从动链轮Ⅰ74左侧;播种从动链轮轴69安装在种箱72下侧;播种轮70安装在播种从动链轮轴69上,并置于种箱72内下部中央位置;种箱72安装在排种器连接座68中部位置,并处于第一固定横梁53和第二固定横梁57之间,种箱72通过锁紧装置与排种器连接座68固接在一起;毛毡73安装在种箱72内下部右侧,并处于播种轮70的外侧;播种从动链轮Ⅰ74安装在播种从动链轮轴69右侧轴端处,并通过焊合与播种从动链轮轴69固接在一起;播种从动链轮Ⅱ75安装在排种器连接座68上,置于排种器连接座68外侧,并处于播种从动链轮Ⅰ74右侧;播种传动链条76挂接在播种主动链轮67、播种从动链轮Ⅰ74、播种从动链轮Ⅱ75上,置于排种器连接座68外侧,并处于播种从动链轮Ⅰ74的下侧;开沟覆土装置组合66包括开沟犁77、开沟深度调节杆78、开沟左侧板79、开沟右侧板80、覆土间隔套81、弹簧82、连接弧形板83、销轴84、加强U型板85、覆土铲连接板86及覆土铲87,开沟犁77焊接在开沟左侧板79和开沟右侧板80前端连接处;开沟深度调节杆78焊接在开沟左侧板79和开沟右侧板80上端;开沟左侧板79和开沟右侧板80前端通过焊合固接在一起;覆土间隔套81置于连接弧形板83左侧并安装在销轴84上;弹簧82置于连接弧形板83右侧并安装在销轴84上;连接弧形板83安装在销轴84上,并处于开沟左侧板79和开沟右侧板80内侧中部;销轴84穿过开沟左侧板79和开沟右侧板80,置于开沟左侧板79和开沟右侧板80中部偏右位置;加强U型板85的一侧焊接在开沟左侧板79,加强U型板85的另一侧焊接在开沟右侧板80上;覆土铲连接板86焊接在覆土铲87上,并通过螺栓与连接弧形板83固接在一起;覆土铲87通过覆土铲连接板86固接在连接弧形板83下端;
所述后行走装置9包括后行走主动轴组合90、后行走被动轴组合93及后行走链94,后行走链94套装在后行走主动轴组合90和后行走被动轴组合93上,后行走主动轴组合90和后行走被动轴组合93通过后行走链94传动连接;
其中后行走主动轴组合90包括后行走主动轴95、后行走主动链轮Ⅰ96、后行走主动链轮Ⅱ97、后行走主动链轮Ⅲ98及后行走右输入链轮101,后行走主动轴95的左侧轴端处安装有轴承Ⅺ91,轴承Ⅺ91的内圈与后行走主动轴95转动连接,轴承Ⅺ91的外圈与轴承座Ⅸ92转动连接,后行走主动轴95的右侧轴端处从内到外依次安装有轴承Ⅹ100和后行走右输入链轮101,轴承Ⅹ100的内圈与后行走主动轴95转动连接,轴承Ⅹ100的外圈与轴承座Ⅷ99转动连接;后行走右输入链轮101通过平键与后行走主动轴95固接在一起;后行走主动链轮Ⅰ96固定在后行走主动轴95的中部偏左的位置;后行走主动链轮Ⅱ97固定在后行走主动轴95的中间位置;后行走主动链轮Ⅲ98固定在后行走主动轴95的中部偏右的位置,且后行走主动链轮Ⅲ98和后行走主动链轮Ⅰ96对称设置在后行走主动链轮Ⅱ97两侧;
其中后行走被动轴组合93包括行走被动轴102、后行走被动链轮Ⅰ103、后行走被动链轮Ⅱ104及后行走被动链轮Ⅲ105,行走被动轴102的左侧轴端处安装有轴承Ⅸ88,轴承Ⅸ88的内圈与行走被动轴102转动连接,轴承Ⅸ88的外圈与轴承座Ⅶ89转动连接,行走被动轴102的右侧轴端处安装有轴承Ⅻ107,轴承Ⅻ107的内圈与行走被动轴102转动连接,轴承Ⅻ107的外圈与轴承座Ⅹ106转动连接;后行走被动链轮Ⅰ103固定在后行走被动轴102的中部偏左的位置;后行走被动链轮Ⅱ104固定在后行走被动轴102的中间位置;后行走被动链轮Ⅲ105固定在后行走被动轴102的中部偏右的位置,后行走被动链轮Ⅲ105和后行走被动链轮Ⅰ103对称设置在后行走被动链轮Ⅱ104两侧;其中后行走被动链轮Ⅰ103与后行走主动链轮Ⅰ96位置对应;后行走被动链轮Ⅱ104与后行走主动链轮Ⅱ97位置对应;后行走被动链轮Ⅲ105与后行走主动链轮Ⅲ98位置对应;
所述后行走链94由三条带连接板的链条与若干个履带板构成,本发明的描述中,“若干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每个履带板都通过螺栓分别与三条链条的连接板固接,工作时,将三条带连接板的链条对应挂接在后行走装置9的三个后行走主动链轮和三个后行走被动链轮上,三个后行走主动链轮分别为后行走主动链轮Ⅰ96、后行走主动链轮Ⅱ97及后行走主动链轮Ⅲ98,三个后行走被动链轮分别为后行走被动链轮Ⅰ103、后行走被动链轮Ⅱ104及后行走被动链轮Ⅲ105;
其中轴承座Ⅶ89、轴承座Ⅷ99、轴承座Ⅸ92、轴承座Ⅹ106分别通过螺栓与主支架1固接;
所述动力及传动机构5包括减速器108、减速器联轴器Ⅰ109、减速器联轴器Ⅱ110、汽油发动机111、法兰盘套管112、小皮带轮法兰盘113、小皮带轮114、法兰盘长轴法兰115、行走电磁离合器116、带轮轮毂Ⅰ117、大皮带轮118、带轮轮毂Ⅱ119、大皮带轮轴120、中间传动链轮121、播种输入链轮122、轴端盖123、播种输出轴124、播种电磁离合器125、中间传动链轮法兰盘126、法兰盘长轴127及行走输入链轮128,减速器108安装在组合支架3的左支撑立板21,减速器108与左支撑立板21通过螺栓固接在一起;减速器联轴器Ⅰ109安装在减速器108的输入轴上,并通过紧定螺钉与减速器108的输入轴固接在一起;减速器联轴器Ⅱ110安装在法兰盘长轴127上,且通过紧定螺钉与法兰盘长轴127固接在一起;减速器联轴器Ⅰ109和减速器联轴器Ⅱ110之间通过尼龙轴固接在一起;汽油发动机111安装在组合支架3的汽油机座板26上,且通过螺栓固接在汽油机座板26上;法兰盘套管112安装在汽油发动机111的输出轴上,同时通过焊合和小皮带轮法兰盘113固接在一起;小皮带轮法兰盘113安装在汽油发动机111输出轴上,同时通过螺栓和小皮带轮114固接在一起;小皮带轮114安装在汽油发动机111的输出轴上,且通过平键和汽油发动机111的输出轴固接在一起;法兰盘长轴法兰115安装在行走电磁离合器116左侧,且通过螺栓和行走电磁离合器116固接在一起;行走电磁离合器116安装在组合支架3的中间支撑立板23上,且通过螺栓固接在中间支撑立板23上;带轮轮毂Ⅰ117和带轮轮毂Ⅱ119均通过螺栓固定在大皮带轮轴120上,带轮轮毂Ⅰ117置于大皮带轮118左侧,带轮轮毂Ⅱ119置于大皮带轮118的右侧;大皮带轮118安装在大皮带轮轴120上,大皮带轮118通过螺栓与其左右两侧的带轮轮毂Ⅰ117、带轮轮毂Ⅱ119固接在一起;大皮带轮轴120安装在行走电磁离合器116上,且通过平键和行走电磁离合器116固接在一起;中间传动链轮121安装在中间传动链轮法兰盘126上,且通过螺栓和中间传动链轮法兰盘126固接在一起;播种输入链轮122安装在播种输出轴124上,且通过平键和紧定螺钉固接在一起;轴端盖123数量为两个,分别安装在减速器108的输出轴左侧轴端处和播种输出轴124的右侧轴端处;播种输出轴124安装在播种电磁离合器125上,且通过平键和播种电磁离合器125固接在一起;播种电磁离合器125安装在组合支架3的右支撑立板24上,且通过螺栓固接在右支撑立板24上;中间传动链轮法兰盘126安装在播种电磁离合器125上,且通过螺栓和播种电磁离合器125固接在一起;法兰盘长轴127通过焊合和法兰盘长轴法兰115固接在一起;行走输入链轮128安装在减速器108的输出轴上,且通过平键和减速器108输出轴固接在一起;
所述传动链条Ⅰ2分别与行走输入链轮128、左输入链轮37挂接传动;
所述传动链条Ⅱ6分别与右输出链轮Ⅰ42、中间传动链轮121挂接传动;
所述传动链条Ⅲ7分别与播种输入链轮122、排种输出链轮60挂接传动;
所述传动皮带10分别与小皮带轮114、大皮带轮118挂接传动;
所述传动链条Ⅳ11分别与右输出链轮Ⅱ45、后行走右输入链轮101挂接传动。
本发明总体结构为金属材料制成。
本发明所提出的果蔬类畦床播种机的工作原理为:
工作时,先把蔬菜种子置于各排种器59中,启动汽油发动机111,汽油发动机111驱动大皮带轮118的轴工作,此时行走电磁离合器116和播种电磁离合器125均在脱开状态。开启工作开关,行走电磁离合器116及播种电磁离合器125均吸合开始工作,通过传动皮带10、传动链条Ⅰ2、传动链条Ⅱ6、传动链条Ⅲ7及传动链条Ⅳ11等传动机构的运转,带动前行走装置4、后行走装置9前进以及各排种器59工作。
本机采用了前后履带行走装置可以大幅减少路况对播种机的限制,附着力、动力性、通过性好,作业的时候,比较稳定,后行走装置9还可以起到镇压作用。
本机采用了播种及行走双电磁离合器,这样可以将播种及行走分开控制,防止作业人员田间机器调头及转运的时候浪费种子,并且可以在未工作时单独测试机器播种性能,确保种植质量。
便于播种机在工作中偶尔走偏的矫正,在主支架1上固定有人力扶正支架。
为便于随机携带蔬菜种子,在主支架1上有种筐放置支架。
本发明的播种机并不局限于果蔬类种子单一品种的种植,在对排种器及传动构件调整后,可用于其他农作物的种植。

Claims (7)

1.一种果蔬类畦床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支架(1)、传动链条Ⅰ(2)、组合支架(3)、前行走装置(4)、动力及传动机构(5)、传动链条Ⅱ(6)、传动链条Ⅲ(7)、排种器装置总成(8)、后行走装置(9)、传动皮带(10)及传动链条Ⅳ(11),
所述组合支架(3)固定在主支架(1);
所述前行走装置(4)包括前行走主动轴组合(30)、前行走链(31)及前行走被动轴组合(36),前行走链(31)套装在前行走主动轴组合(30)和前行走被动轴组合(36)上,前行走主动轴组合(30)和前行走被动轴组合(36)通过前行走链(31)传动连接;
其中前行走主动轴组合(30)包括左输入链轮(37)、前行走主动链轮Ⅰ(38)、前行走主动链轮Ⅱ(39)、前行走主动轴(40)、前行走主动链轮Ⅲ(41)、右输出链轮Ⅰ(42)及右输出链轮Ⅱ(45),前行走主动轴(40)的左侧轴端处设置有轴承Ⅰ(33),轴承Ⅰ(33)的内圈与前行走主动轴(40)转动连接,轴承Ⅰ(33)的外圈与轴承座Ⅰ(32)转动连接,前行走主动轴(40)的右侧轴端处从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右输出链轮Ⅰ(42)、轴承Ⅲ(44)及右输出链轮Ⅱ(45),右输出链轮Ⅰ(42)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前行走主动轴(40)上,轴承Ⅲ(44)的内圈与前行走主动轴(40)转动连接,轴承Ⅲ(44)的外圈与轴承座Ⅲ(43)转动连接,右输出链轮Ⅱ(45)通过平键与前行走主动轴(40)固接在一起;左输入链轮(37)固定在前行走主动轴(40)左侧,并位于轴承Ⅰ(33)的内侧;前行走主动链轮Ⅰ(38)固定在前行走主动轴(40)的中部偏左的位置;前行走主动链轮Ⅱ(39)固定在前行走主动轴(40)的中间位置;前行走主动链轮Ⅲ(41)固定在前行走主动轴(40)的中部偏右的位置,前行走主动链轮Ⅲ(41)和前行走主动链轮Ⅰ(38)对称的设置在前行走主动链轮Ⅱ(39)两侧;
其中前行走被动轴组合(36)包括前行走被动链轮Ⅰ(46)、前行走被动链轮Ⅱ(47)、前行走被动链轮Ⅲ(48)及前行走被动轴(49),前行走被动轴(49)的左侧轴端处设置有轴承Ⅱ(34),轴承Ⅱ(34)的内圈与前行走被动轴(49)转动连接,轴承Ⅱ(34)的外圈与轴承座Ⅱ(35)转动连接,前行走被动轴(49)的右侧轴端处设置有轴承Ⅳ(51),轴承Ⅳ(51)的内圈与前行走被动轴(49)转动连接,轴承Ⅳ(51)的外圈与轴承座Ⅳ(50)转动连接;前行走被动链轮Ⅰ(46)固定在前行走被动轴(49)的中部偏左的位置;前行走被动链轮Ⅱ(47)固定在前行走被动轴(49)的中间位置;前行走被动链轮Ⅲ(48)固定在前行走被动轴(49)的中部偏右的位置,且前行走被动链轮Ⅲ(48)与前行走被动链轮Ⅰ(46)对称设置在前行走被动链轮Ⅱ(47)两侧;
其中前行走被动链轮Ⅰ(46)与前行走主动链轮Ⅰ(38)位置对应;前行走被动链轮Ⅱ(47)与前行走主动链轮Ⅱ(39)位置对应;前行走被动链轮Ⅲ(48)与前行走主动链轮Ⅲ(41)位置对应;
所述前行走链(31)由三条带连接板的链条与若干个履带板构成,每个履带板都通过螺栓分别与三条链条的连接板固接;
其中轴承座Ⅰ(32)、轴承座Ⅱ(35)、轴承座Ⅲ(43)及轴承座Ⅳ(50)均固定在主支架(1)上;
所述排种器装置总成(8)包括排种器连接左侧板(52)、第一固定横梁(53)、第二固定横梁(57)、传动方轴(58)、排种器(59)、排种输出链轮(60)及排种器连接右侧板(63),排种器连接左侧板(52)和排种器连接右侧板(63)通过螺栓与主支架(1)固接;第一固定横梁(53)和第二固定横梁(57)设置在排种器连接左侧板(52)和种器连接右侧板(63)之间,第一固定横梁(53)和第二固定横梁(57)相互平行,第一固定横梁(53)和第二固定横梁(57)均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排种器连接左侧板(52)上,另一端通过螺栓固定在排种器连接右侧板(63)上;传动方轴(58)位于排种器连接左侧板(52)和排种器连接右侧板(63)之间,传动方轴(58)的左侧轴端处设置有轴承Ⅵ(54)和轴承Ⅷ(65),轴承Ⅵ(54)和轴承Ⅷ(65)均内圈与传动方轴(58)转动连接,外圈与轴承座Ⅴ(55)转动连接,传动方轴(58)的右侧轴端处从内到外依次设置有排种输出链轮(60)、轴承Ⅶ(61)及轴承Ⅴ(64),排种输出链轮(60)通过紧固螺钉与传动方轴(58)固接在一起;轴承Ⅶ(61)及轴承Ⅴ(64)均内圈与传动方轴(58)转动连接,外圈与轴承座Ⅵ(62)转动连接,其中轴承座Ⅴ(55)通过螺栓固定在排种器连接左侧板(52)上,轴承座Ⅵ(62)通过螺栓固定在排种器连接右侧板(63)上;排种器(59)位于排种器连接左侧板(52)和排种器连接右侧板(63)之间,数量至少为两个,每个排种器(59)上均设置有供第一固定横梁(53)、第二固定横梁(57)及传动方轴(58)穿过的过孔,排种器(59)通过螺栓分别固定在第一固定横梁(53)、第二固定横梁(57)及传动方轴(58)上;
所述后行走装置(9)包括后行走主动轴组合(90)、后行走被动轴组合(93)及后行走链(94),后行走链(94)套装在后行走主动轴组合(90)和后行走被动轴组合(93)上,后行走主动轴组合(90)和后行走被动轴组合(93)通过后行走链(94)传动连接;
其中后行走主动轴组合(90)包括后行走主动轴(95)、后行走主动链轮Ⅰ(96)、后行走主动链轮Ⅱ(97)、后行走主动链轮Ⅲ(98)及后行走右输入链轮(101),后行走主动轴(95)的左侧轴端处安装有轴承Ⅺ(91),轴承Ⅺ(91)的内圈与后行走主动轴(95)转动连接,轴承Ⅺ(91)的外圈与轴承座Ⅸ(92)转动连接,后行走主动轴(95)的右侧轴端处从内到外依次安装有轴承Ⅹ(100)和后行走右输入链轮(101),轴承Ⅹ(100)的内圈与后行走主动轴(95)转动连接,轴承Ⅹ(100)的外圈与轴承座Ⅷ(99)转动连接;后行走右输入链轮(101)通过平键与后行走主动轴(95)固接在一起;后行走主动链轮Ⅰ(96)固定在后行走主动轴(95)的中部偏左的位置;后行走主动链轮Ⅱ(97)固定在后行走主动轴(95)的中间位置;后行走主动链轮Ⅲ(98)固定在后行走主动轴(95)的中部偏右的位置,且后行走主动链轮Ⅲ(98)和后行走主动链轮Ⅰ(96)对称设置在后行走主动链轮Ⅱ(97)两侧;
其中后行走被动轴组合(93)包括行走被动轴(102)、后行走被动链轮Ⅰ(103)、后行走被动链轮Ⅱ(104)及后行走被动链轮Ⅲ(105),行走被动轴(102)的左侧轴端处安装有轴承Ⅸ(88),轴承Ⅸ(88)的内圈与行走被动轴(102)转动连接,轴承Ⅸ(88)的外圈与轴承座Ⅶ(89)转动连接,行走被动轴(102)的右侧轴端处安装有轴承Ⅻ(107),轴承Ⅻ(107)的内圈与行走被动轴(102)转动连接,轴承Ⅻ(107)的外圈与轴承座Ⅹ(106)转动连接;后行走被动链轮Ⅰ(103)固定在后行走被动轴(102)的中部偏左的位置;后行走被动链轮Ⅱ(104)固定在后行走被动轴(102)的中间位置;后行走被动链轮Ⅲ(105)固定在后行走被动轴(102)的中部偏右的位置,后行走被动链轮Ⅲ(105)和后行走被动链轮Ⅰ(103)对称设置在后行走被动链轮Ⅱ(104)两侧;
其中后行走被动链轮Ⅰ(103)与后行走主动链轮Ⅰ(96)位置对应;后行走被动链轮Ⅱ(104)与后行走主动链轮Ⅱ(97)位置对应;后行走被动链轮Ⅲ(105)与后行走主动链轮Ⅲ(98)位置对应;
所述后行走链(94)由三条带连接板的链条与若干个履带板构成,每个履带板都通过螺栓分别与三条链条的连接板固接;
其中轴承座Ⅶ(89)、轴承座Ⅸ(92)、轴承座Ⅷ(99)、轴承座Ⅹ(106)分别通过螺栓与主支架(1)固接;
所述动力及传动机构(5)包括减速器(108)、减速器联轴器Ⅰ(109)、减速器联轴器Ⅱ(110)、汽油发动机(111)、法兰盘套管(112)、小皮带轮法兰盘(113)、小皮带轮(114)、法兰盘长轴法兰(115)、行走电磁离合器(116)、带轮轮毂Ⅰ(117)、大皮带轮(118)、带轮轮毂Ⅱ(119)、大皮带轮轴(120)、中间传动链轮(121)、播种输入链轮(122)、轴端盖(123)、播种输出轴(124)、播种电磁离合器(125)、中间传动链轮法兰盘(126)、法兰盘长轴(127)及行走输入链轮(128),减速器(108)安装在组合支架(3)上;减速器联轴器Ⅰ(109)安装在减速器(108)的输入轴上,并通过紧定螺钉与减速器(108)的输入轴固接在一起;减速器联轴器Ⅱ(110)安装在法兰盘长轴(127)上,且通过紧定螺钉与法兰盘长轴(127)固接在一起;减速器联轴器Ⅰ(109)和减速器联轴器Ⅱ(110)之间通过尼龙轴固接在一起;汽油发动机(111)安装在组合支架(3)上;法兰盘套管(112)安装在汽油发动机(111)的输出轴上,同时通过焊合和小皮带轮法兰盘(113)固接在一起;小皮带轮法兰盘(113)安装在汽油发动机(111)的输出轴上,同时通过螺栓和小皮带轮(114)固接在一起;小皮带轮(114)安装在汽油发动机(111)的输出轴上,且通过平键和汽油发动机(111)的输出轴固接在一起;法兰盘长轴法兰(115)安装在行走电磁离合器(116)左侧,且通过螺栓和行走电磁离合器(116)固接在一起;行走电磁离合器(116)安装在组合支架(3)上;带轮轮毂Ⅰ(117)和带轮轮毂Ⅱ(119)均通过螺栓固定在大皮带轮轴(120)上,带轮轮毂Ⅰ(117)置于大皮带轮(118)左侧,带轮轮毂Ⅱ(119)置于大皮带轮(118)的右侧;大皮带轮(118)安装在大皮带轮轴(120)上,大皮带轮(118)通过螺栓与其两侧的带轮轮毂Ⅰ(117)、带轮轮毂Ⅱ(119)固接在一起;大皮带轮轴(120)安装在行走电磁离合器(116)上,且通过平键和行走电磁离合器(116)固接在一起;中间传动链轮(121)安装在中间传动链轮法兰盘(126)上,且通过螺栓和中间传动链轮法兰盘(126)固接在一起;播种输入链轮(122)安装在播种输出轴(124)上,且通过平键和紧定螺钉固接在一起;轴端盖(123)数量为两个,分别安装在减速器(108)的输出轴左侧轴端处和播种输出轴(124)的右侧轴端处;播种输出轴(124)安装在播种电磁离合器(125)上,且通过平键和播种电磁离合器(125)固接在一起;播种电磁离合器(125)安装在组合支架(3)上;中间传动链轮法兰盘(126)安装在播种电磁离合器(125)上,且通过螺栓和播种电磁离合器(125)固接在一起;法兰盘长轴(127)通过焊合和法兰盘长轴法兰(115)固接在一起;行走输入链轮(128)安装在减速器(108)的输出轴上,且通过平键和减速器(108)的输出轴固接在一起;
所述传动链条Ⅰ(2)分别与行走输入链轮(128)、左输入链轮(37)挂接传动;
所述传动链条Ⅱ(6)分别与右输出链轮Ⅰ(42)、中间传动链轮(121)挂接传动;
所述传动链条Ⅲ(7)分别与播种输入链轮(122)、排种输出链轮(60)挂接传动;
所述传动皮带(10)分别与小皮带轮(114)、大皮带轮(118)挂接传动;
所述传动链条Ⅳ(11)分别与右输出链轮Ⅱ(45)、后行走右输入链轮(101)挂接传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蔬类畦床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支架(1)包括左边梁(12)、左耳板(13)、左立板(14)、支撑管(15)、右立板(16)、右耳板(17)、右边梁(18)、加强筋管(19)及U型管(20),左边梁(12)和右边梁(18)相互平行设置;所述支撑管(15)、加强筋管(19)及U型管(20)均设置在左边梁(12)和右边梁(18)之间;所述左耳板(13)安装在左边梁(12)上;所述右耳板(17)安装在右边梁(18)上,且右耳板(17)和左耳板(13)呈对称设置;所述左立板(14)和右立板(16)分别设置在支撑管(15)的两个端部处,左立板(14)和右立板(16)呈对称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蔬类畦床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支架(1)上固定有人力扶正支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蔬类畦床播种机,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支架(1)上设有上有种筐放置支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果蔬类畦床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支架(3)包括左支撑立板(21)、上横梁(22)、中间支撑立板(23)、右支撑立板(24)、右悬臂板(25)、汽油机座板(26)、左悬臂板(27)、前横梁(28)及后横梁(29),所述左支撑立板(21)、中间支撑立板(23)及右支撑立板(24)相互平行且等间隔布置,左支撑立板(21)、中间支撑立板(23)及右支撑立板(24)上均设置有供上横梁(22)、前横梁(28)及后横梁(29)穿过的过孔,左支撑立板(21)与左立板(14)固定连接,右支撑立板(24)与右立板(16)固定连接;所述上横梁(22)、前横梁(28)及后横梁(29)相互平行设置,上横梁(22)、前横梁(28)及后横梁(29)均从左支撑立板(21)、中间支撑立板(23)及右支撑立板(24)穿过且采用焊接方式固定,后横梁(29)的两端分别与左耳板(13)和右耳板(17)固定连接;汽油机座板(26)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左悬臂板(27)和右悬臂板(25)之间,左悬臂板(27)及右悬臂板(25)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在前横梁(28)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果蔬类畦床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排种器(59)包括开沟覆土装置组合(66)、播种主动链轮(67)、排种器连接座(68)、播种从动链轮轴(69)、播种轮(70)、种盖(71)、种箱(72)、毛毡(73)、播种从动链轮Ⅰ(74)、播种从动链轮Ⅱ(75)及播种传动链条(76),开沟覆土装置组合(66)安装在排种器连接座(68)底部,且通过螺栓与排种器连接座(68)固接在一起;播种主动链轮(67)安装在传动方轴(58)上,播种主动链轮(67)置于排种器连接座(68)外侧,并处在播种从动链轮Ⅰ(74)左侧;播种从动链轮轴(69)安装在种箱(72)下侧;播种轮(70)安装在播种从动链轮轴(69)上,并置于种箱(72)内下部中央位置;种箱(72)安装在排种器连接座(68)中部位置,并处于第一固定横梁(53)和第二固定横梁(57)之间,种箱(72)通过锁紧装置与排种器连接座(68)固接在一起;毛毡(73)安装在种箱(72)内下部右侧,并处于播种轮(70)的外侧;播种从动链轮Ⅰ(74)安装在播种从动链轮轴(69)右侧轴端处,并通过焊合与播种从动链轮轴(69)固接在一起;播种从动链轮Ⅱ(75)安装在排种器连接座(68)上,置于排种器连接座(68)外侧,并处于播种从动链轮Ⅰ(74)右侧;播种传动链条(76)挂接在播种主动链轮(67)、播种从动链轮Ⅰ(74)、播种从动链轮Ⅱ(75)上,置于排种器连接座(68)外侧,并处于播种从动链轮Ⅰ(74)的下侧;开沟覆土装置组合(66)包括开沟犁(77)、开沟深度调节杆(78)、开沟左侧板(79)、开沟右侧板(80)、覆土间隔套(81)、弹簧(82)、连接弧形板(83)、销轴(84)、加强U型板(85)、覆土铲连接板(86)及覆土铲(87),开沟犁(77)焊接在开沟左侧板(79)和开沟右侧板(80)前端连接处;开沟深度调节杆(78)焊接在开沟左侧板(79)和开沟右侧板(80)上端;开沟左侧板(79)和开沟右侧板(80)前端通过焊合固接在一起;覆土间隔套(81)置于连接弧形板(83)左侧并安装在销轴(84)上;弹簧(82)置于连接弧形板(83)右侧并安装在销轴(84)上;连接弧形板(83)安装在销轴(84)上,并处于开沟左侧板(79)和开沟右侧板(80)内侧中部;销轴(84)穿过开沟左侧板(79)和开沟右侧板(80),置于开沟左侧板(79)和开沟右侧板(80)中部偏右位置;加强U型板(85)的一侧焊接在开沟左侧板(79),加强U型板(85)的另一侧焊接在开沟右侧板(80)上;覆土铲连接板(86)焊接在覆土铲(87)上,并通过螺栓与连接弧形板(83)固接在一起;覆土铲(87)通过覆土铲连接板(86)固接在连接弧形板(83)下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果蔬类畦床播种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器(108)安装在组合支架(3)的左支撑立板(21);汽油发动机(111)安装在组合支架(3)的汽油机座板(26)上,且通过螺栓固接在汽油机座板(26)上;行走电磁离合器(116)安装在组合支架(3)的中间支撑立板(23)上,且通过螺栓固接在中间支撑立板(23)上;播种电磁离合器(125)安装在组合支架(3)的右支撑立板(24)上,且通过螺栓固接在右支撑立板(24)上。
CN201910768684.2A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果蔬类畦床播种机 Active CN1103264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68684.2A CN110326404B (zh)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果蔬类畦床播种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68684.2A CN110326404B (zh)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果蔬类畦床播种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26404A CN110326404A (zh) 2019-10-15
CN110326404B true CN110326404B (zh) 2023-12-15

Family

ID=68150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68684.2A Active CN110326404B (zh) 2019-08-20 2019-08-20 一种果蔬类畦床播种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2640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37527A (zh) * 2019-10-31 2020-01-03 吉林省农业机械研究院 中草药畦床地表板结层翻松机
CN112075168A (zh) * 2020-08-03 2020-12-15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开沟-排种复合单体式参类精密播种机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51014A (en) * 1978-07-07 1981-02-17 Deere & Company Variably positionable transmission and drive assembly for a planter
CN2817348Y (zh) * 2005-09-01 2006-09-20 宋战友 多功能播种机
CN101434251A (zh) * 2008-11-27 2009-05-20 汪新民 多用途人力机基础部与推力杆和推拉带及其配套部件
CN102090168A (zh) * 2011-01-04 2011-06-15 张掖市农业机械化综合服务中心 马铃薯仿形起垄播种机及其播种方法
CN203597050U (zh) * 2013-11-29 2014-05-21 阿克力·扎哈依丁 条播式播种机
CN203681684U (zh) * 2014-02-25 2014-07-02 吉林省农机装备科技创新中心 畦床作业用履带式行走装置
CN204145996U (zh) * 2014-10-16 2015-02-11 吉林省农机装备科技创新中心 一种畦床平整机
WO2017092203A1 (zh) * 2015-12-04 2017-06-08 青岛农业大学 可折叠式四垄八行大型花生播种机
CN107580810A (zh) * 2017-07-24 2018-01-16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主动式圆盘刀破茬免耕播种机
CN109121610A (zh) * 2018-10-25 2019-01-04 吉林省农业机械研究院 一种甘蔗精量排种器
CN210725975U (zh) * 2019-08-20 2020-06-12 吉林省农业机械研究院 一种果蔬类畦床播种机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251014A (en) * 1978-07-07 1981-02-17 Deere & Company Variably positionable transmission and drive assembly for a planter
CN2817348Y (zh) * 2005-09-01 2006-09-20 宋战友 多功能播种机
CN101434251A (zh) * 2008-11-27 2009-05-20 汪新民 多用途人力机基础部与推力杆和推拉带及其配套部件
CN102090168A (zh) * 2011-01-04 2011-06-15 张掖市农业机械化综合服务中心 马铃薯仿形起垄播种机及其播种方法
CN203597050U (zh) * 2013-11-29 2014-05-21 阿克力·扎哈依丁 条播式播种机
CN203681684U (zh) * 2014-02-25 2014-07-02 吉林省农机装备科技创新中心 畦床作业用履带式行走装置
CN204145996U (zh) * 2014-10-16 2015-02-11 吉林省农机装备科技创新中心 一种畦床平整机
WO2017092203A1 (zh) * 2015-12-04 2017-06-08 青岛农业大学 可折叠式四垄八行大型花生播种机
CN107580810A (zh) * 2017-07-24 2018-01-16 昆明理工大学 一种主动式圆盘刀破茬免耕播种机
CN109121610A (zh) * 2018-10-25 2019-01-04 吉林省农业机械研究院 一种甘蔗精量排种器
CN210725975U (zh) * 2019-08-20 2020-06-12 吉林省农业机械研究院 一种果蔬类畦床播种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26404A (zh) 2019-10-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26404B (zh) 一种果蔬类畦床播种机
CN105874944B (zh) 开沟仿形气力式蔬菜精量播种机
CN201742708U (zh) 自走式多功能农田作业机
CN201146680Y (zh) 微型多功能履带式耘播机
CN201888094U (zh) 中药材筛式挖掘机
CN201355914Y (zh) 四垄山地精量播种机
CN210725975U (zh) 一种果蔬类畦床播种机
CN100518489C (zh) 种植掘坑机
CN201022268Y (zh) 侧置式马铃薯播种机
CN201263304Y (zh) 悬挂式马铃薯种植机
CN110679270B (zh) 一种洋葱收获机
CN210432393U (zh) 一种小麦播种机
KR102111298B1 (ko) 마늘 파종기
CN200980250Y (zh) 一种马铃薯挖掘收获机
CN201290235Y (zh) 花生收获机
CN2246367Y (zh) 一种多功能悬挂式谷物精密播种机
CN215379758U (zh) 一种四驱手扶拖拉机打塘移栽机
CN201355920Y (zh) 平地双行马铃薯种植机
CN214961098U (zh) 一种振动分离式深根茎类中药材挖掘机
CN203681684U (zh) 畦床作业用履带式行走装置
CN214648633U (zh) 一种履带底盘的悬挂机构
CN211861100U (zh) 一种用于山药收获机的横切及传送装置
CN217308179U (zh) 一种用于人参种植的松土机
CN2341363Y (zh) 滚筒驱动差位即砘播种机
CN210630210U (zh) 小手扶式拖拉机牵引的悬挂乘坐式播种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