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24082B - 一种准同步可见光多用户通信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准同步可见光多用户通信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24082B
CN110324082B CN201910562274.2A CN201910562274A CN110324082B CN 110324082 B CN110324082 B CN 110324082B CN 201910562274 A CN201910562274 A CN 201910562274A CN 110324082 B CN110324082 B CN 11032408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rix
zero correlation
correlation zone
signal
mod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6227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24082A (zh
Inventor
王建萍
陈丹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Original Assignee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filed Critical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 USTB
Priority to CN20191056227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2408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240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408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2408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408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11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ree-space transmission, i.e. transmission through air or vacuum
    • H04B10/114Indoor or close-range type systems
    • H04B10/116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50Transmit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60Re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3/00Code division multiplex systems
    • H04J13/16Cod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准同步可见光多用户通信系统,能够克服准同步可见光通信系统中的路径时延差问题。所述系统包括:信号发生器,用于构建双极性零相关区矩阵,将构建的双极性零相关区矩阵映射为与之对应的单极性矩阵,利用得到的单极性矩阵对原始用户数据进行扩频,并叠加不同用户经过扩频之后的信号,将叠加结果输入驱动电路以驱动发光二极管工作;发光二极管将叠加结果转换为相应的光信号并传送出去;光电探测器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信号离线处理模块,用于生成与所述信号发生器中相同的双极性零相关区矩阵,各用户使用双极性零相关区矩阵相应的码字进行解扩,恢复出原始的用户数据。本发明涉及可见光通信技术领域。

Description

一种准同步可见光多用户通信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可见光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准同步可见光多用户通信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和各种行业的融合,特别是移动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智能移动终端及多媒体应用得以快速普及和推广,传统的射频通信不再能满足越来越高的通信容量需求,下一代无线通信面临着频谱资源短缺和干扰严重等问题的巨大挑战。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作为一种利用可见光波段的光作为信息载体的无线光通信技术,无需有线传输媒质,拥有丰富的频谱资源,而且同时具有绿色照明和高速通信的双重功能,被《时代周刊》评为2011年全球50大科技发明之一。
在室内VLC系统的实际应用中,当有多个用户接入系统进行组网通信时,需要一种多址接入技术,保证每个用户能够同时接入通信网络,使各用户的信号能够互不干扰地分别被接收和解调。码分多址接入技术采用不同的扩频序列对不同用户进行有效区分,具有多址接入能力强、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等优点,然而由于可见光通信自身的特点和限制,传统射频通信中的码分多址接入技术不能直接应用于可见光通信系统。当可见光通信系统中存在多用户时,由于多径传输和多径传输引入的非理想时钟的影响,用户之间小的时延总是存在的,会导致系统的通信性能降低,这种可见光通信系统被称为准同步可见光多用户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准同步可见光多用户通信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所存在的准同步可见光通信系统中的路径时延差,导致系统通信性能降低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准同步可见光多用户通信系统,包括:包含信号发生器、2个驱动电路及2个发光二极管的发送机和包含光电探测器和信号离线处理模块的接收机;其中,
所述信号发生器,用于构建双极性零相关区矩阵,将构建的双极性零相关区矩阵映射为与之对应的单极性矩阵,利用得到的单极性矩阵对原始用户数据进行扩频,并叠加不同用户经过扩频之后的信号,将叠加结果输入所述驱动电路,以便驱动所述发光二极管工作;
所述发光二极管,用于将叠加结果转换为相应的光信号并通过2路可见光通信信道传送出去,其中,2个发光二极管至光电探测器的距离不同;
所述光电探测器,用于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所述信号离线处理模块,用于生成与所述信号发生器中相同的双极性零相关区矩阵,针对不同用户的电信号,各用户使用双极性零相关区矩阵相应的码字进行解扩,恢复出原始的用户数据。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发生器包括:零相关区矩阵生成模块、映射模块、原始用户数据生成模块、扩频模块、第一叠加模块和第二叠加模块,其中,
所述零相关区矩阵生成模块,用于通过迭代算法构建双极性零相关区矩阵;
所述映射模块,用于将构建的双极性零相关区矩阵映射为与之对应的单极性矩阵;
所述原始用户数据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原始用户数据;
所述扩频模块,用于利用得到的单极性矩阵对原始用户数据进行扩频;
所述第一叠加模块,用于叠加部分用户经过扩频之后的信号;
所述第二叠加模块,用于叠加另一部分用户经过扩频之后的信号。
进一步地,所述零相关区矩阵生成模块,具体用于确定4阶正交矩阵
Figure BDA0002108605010000021
从矩阵S中选取两个码字si和sj组成新的矩阵S’,其中,j=i+2,i∈{1,2};并将S’分解为两个2阶哈达玛阵A和B,基于哈达矩阵A和B生成初始双极性零相关区矩阵
Figure BDA0002108605010000031
其中,a、b为两个常数参数,H0为由4个码长为4的码C0、D0、E0和F0构成;利用两个2阶哈达玛矩阵X和Y,对初始双极性零相关区矩阵H0进行如下迭代操作获得n次迭代后的矩阵Hn
Figure BDA0002108605010000032
n≥1,其中,hi表示第i行行向量;
还用于将矩阵Hn中求和不为零的行向量删除,得到双极性零相关区矩阵H’n
Figure BDA0002108605010000033
将双极性零相关区矩阵H’n中每一行h’i分配给不同的用户;其中,h’i表示分配给第i个用户的码字,H’n的行数为2n+1-1、列数为2n+3
进一步地,双极性零相关区矩阵H’n能够支持的最大用户数目为2n+1-1,每个用户的码长为2n+3
进一步地,所述映射模块,具体用于将双极性零相关区矩阵H’n进行映射,得到与H’n对应的两个单极性矩阵H’n(0)和H’n(1);
其中,H’n(0)为将对应行向量h’i中的‘-1’映射成‘0’、‘+1’保持不变,H’n(1)为将对应行向量h’i中的‘-1’映射成‘+1’、‘+1’映射成‘0’;单极性矩阵H’n(0)与双极性零相关区矩阵H’n组成一组光零相关区码集,单极性矩阵H’n(1)与双极性零相关区矩阵H’n组成另一组光零相关区码集。
进一步地,生成的原始用户数据由‘0’和‘1’构成;
所述扩频模块,具体用于当待发送的原始用户数据信号为‘0’时,则采用H’n(0)进行扩频,当待发送的原始用户数据信号为‘1’时,则采用H’n(1)进行扩频,还用于将扩频后的信号x1~xK/2送入第一叠加模块、扩频后的信号xK/2+1~xK送入第二叠加模块,其中,K为准同步可见光多用户通信系统中的用户数目。
进一步地,2个驱动电路为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
所述第一叠加模块、第二叠加模块分别按照公式
Figure BDA0002108605010000034
对接收到的第i个用户的扩频信号xi进行叠加,并将叠加结果CH1、CH2分别输入至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
进一步地,2个发光二极管为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发光二极管;
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分别驱动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同时工作;
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分别将CH1和CH2转换为相应的光信号1和光信号2,并通过2路可见光通信信道将光信号1和光信号2传送出去。
进一步地,所述光电探测器,具体用于同时接收光信号1和光信号2,并将接收到的光信号1和光信号2转换为电信号,还用于将转换后得到的电信号输入至信号离线处理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信号离线处理模块,具体用于生成与所述信号发生器中相同的双极性零相关区矩阵H’n,针对不同用户的电信号,各用户使用H’n中各自的h’i进行解扩,恢复出原始的用户数据。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的有益效果如下:
上述方案中,构造了一种双极性零相关区矩阵,通过矩阵映射得到其对应的单极性矩阵,所述双极性零相关区矩阵和与之对应的单极性矩阵能够组合为光零相关区码集,该码集在零相关区内具有很好的自相关和互相关特性,将该码集应用于准同步可见光多用户系统,能够有效消除用户之间的干扰,克服准同步可见光通信系统中的路径时延差问题,有效提升系统的通信性能;且发送机和接收机采用不同极性的码字实现码分多址,能够在不增加额外功耗和复杂计算的前提下,适应可见光通信系统的信号传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准同步可见光多用户通信系统的结果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信号发生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准同步可见光2用户通信系统误码率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准同步可见光14用户通信系统误码率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本发明针对现有的准同步可见光通信系统中的路径时延差,导致系统通信性能降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准同步可见光多用户通信系统。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准同步可见光多用户通信系统,包括:包含信号发生器11、2个驱动电路12及2个发光二极管13的发送机1和包含光电探测器21和信号离线处理模块22的接收机2;其中,
所述信号发生器11,用于构建双极性零相关区矩阵,将构建的双极性零相关区矩阵映射为与之对应的单极性矩阵,利用得到的单极性矩阵对原始用户数据进行扩频,并叠加不同用户经过扩频之后的信号,将叠加结果输入所述驱动电路12,以便驱动所述发光二极管13工作;
所述发光二极管13,用于将叠加结果转换为相应的光信号并通过2路可见光通信信道传送出去,其中,2个发光二极管13至光电探测器21的距离不同;
所述光电探测器21,用于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所述信号离线处理模块22,用于生成与所述信号发生器11中相同的双极性零相关区矩阵,针对不同用户的电信号,各用户使用双极性零相关区矩阵相应的码字进行解扩,恢复出原始的用户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准同步可见光多用户通信系统,构造了一种双极性零相关区矩阵,通过矩阵映射得到其对应的单极性矩阵,所述双极性零相关区矩阵和与之对应的单极性矩阵能够组合为光零相关区码集,该码集在零相关区内具有很好的自相关和互相关特性,将该码集应用于准同步可见光多用户系统,能够有效消除用户之间的干扰,克服准同步可见光通信系统中的路径时延差问题,有效提升系统的通信性能;且发送机和接收机采用不同极性的码字实现码分多址,能够在不增加额外功耗和复杂计算的前提下,适应可见光通信系统的信号传输。
本实施例中,发送机中所采用的信号发生器包括:零相关区矩阵生成模块、映射模块、原始用户数据生成模块、扩频模块、第一叠加模块(叠加1)和第二叠加模块(叠加2),如图2所示;其中,
零相关区矩阵生成模块用于通过迭代算法构建双极性零相关区矩阵;映射模块,用于将双极性零相关区矩阵映射为与之对应的单极性矩阵,该单极性矩阵与双极性零相关区矩阵共同组成光零相关区码集;原始用户数据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原始用户数据;扩频模块,用于基于得到的单极性矩阵对原始用户数据进行扩频,实现原始用户数据的扩频操作;第一叠加模块,用于叠加部分用户经过扩频之后的信号;第二叠加模块,用于叠加另一部分用户经过扩频之后的信号。
本实施例中,在可见光通信信道中,2个发光二极管至光电探测器的距离不同,以使系统具备准同步的特点。
本实施例中,2个驱动电路为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2个发光二极管为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发光二极管。
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准同步可见光多用户通信系统,对其进行详细说明,其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发送机中的零相关区矩阵生成模块中,通过迭代算法构造双极性零相关区矩阵
Figure BDA0002108605010000061
其中,n表示迭代次数,h’i表示分配给第i个用户的码字,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A1,确定一个4阶正交矩阵
Figure BDA0002108605010000062
从矩阵S中选取两个码字si和sj(j=i+2,i∈{1,2})组成新的矩阵S’,并将S’分解为两个2阶哈达玛阵A和B,即
Figure BDA0002108605010000063
A2,基于哈达矩阵A和B生成初始双极性零相关区矩阵
Figure BDA0002108605010000064
其中,a和b分别为两个常数参数,a和b的可能的取值为a=1,b=-1或a=-1,b=1,H0为由4个码长为4的码C0,D0,E0和F0构成;
A3,利用两个2阶哈达玛矩阵X和Y,对初始双极性零相关区矩阵H0进行如下迭代操作获得n次迭代后的矩阵Hn
Figure BDA0002108605010000065
进而扩展矩阵的行列数量,其中,hi表示第i行行向量;
A4,将矩阵Hn中求和不为零的行向量删除,得到双极性零相关区矩阵H’n
Figure BDA0002108605010000071
其中,h’i表示分配给第i个用户的码字,H’n的行数为2n+1-1,列数为2n+3
A5,将双极性零相关区矩阵H’n中每一行h’i分配给不同的用户,因此该矩阵能够支持的最大用户数目为2n+1-1,每个用户的码长为2n+3
本实施例中,在此系统中,由于可见光信号对于不同电平数的信号传输特性不同,需要保证两路输出包含相等的用户数目,故此系统能支持的最大用户数目为2n+1-2。
步骤二,将双极性零相关区矩阵H’n输入至映射模块进行映射,得到与H’n对应的两个单极性矩阵H’n(0)和H’n(1),其中,H’n(0)为将对应行向量h’i中的‘-1’映射成‘0’、‘+1’保持不变,H’n(1)为将对应行向量h’i中的‘-1’映射成‘+1’、‘+1’映射成‘0’。此时,单极性矩阵H’n(0)与双极性零相关区矩阵H’n组成一组光零相关区码集,单极性矩阵H’n(1)与双极性零相关区矩阵H’n组成另一组光零相关区码集。
步骤三,通过原始用户数据生成模块生成不同用户的原始用户数据,其中,生成的原始用户数据由‘0’和‘1’构成。
步骤四,将单极性矩阵H’n(0)、H’n(1)和原始用户数据输入至扩频模块,实现原始用户数据的扩频,具体的:
当待发送的原始用户数据信号为‘0’时,则采用H’n(0)进行扩频,当待发送的原始用户数据信号为‘1’时,则采用H’n(1)进行扩频,还用于将扩频后的信号x1~xK/2送入第一叠加模块、扩频后的信号xK/2+1~xK送入第二叠加模块,其中,K为准同步可见光多用户通信系统中的用户数目。
本实施例中,可以将第i个用户的所有原始用户数据扩频之后的信号记为xi
步骤五,第一叠加模块、第二叠加模块分别按照公式
Figure BDA0002108605010000072
对接收到的第i个用户的扩频信号xi进行叠加,并将叠加结果CH1、CH2分别输入至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
步骤六,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分别驱动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同时工作,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分别将CH1和CH2转换为相应的光信号1和光信号2,并通过2路可见光通信信道将光信号1和光信号2传送出去。
本实施例中,通过2路可见光通信信道传送两个发光二极管发送的光信号1和光信号2,便于调整两路传输距离差。
步骤7,通过接收机中的光电探测器同时接收光信号1和光信号2,并将接收到的光信号1和光信号2转换为电信号,还用于将转换后得到的电信号输入至信号离线处理模块。
步骤8,信号离线处理模块首先对接收到的电信号进行采样,并生成与信号发生器中相同的光零相关区矩阵H’n,针对不同用户的电信号,各用户使用H’n中各自的h’i进行解扩,恢复出原始的用户数据。
接着,结合具体的例子,对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准同步可见光多用户通信系统进行说明,例如,首先在发送机零相关矩阵生成模块中生成迭代次数为n=1的双极性零相关区矩阵
Figure BDA0002108605010000081
这个矩阵的行数为3行,也就是说该矩阵能够支持的最大用户数目为3,矩阵的列数为16列,也就是说每个用户所使用的码字长度为16。因为两路输出需包含相等的用户数目,将矩阵的h’1和h’2分别分配给两个用户,在原始用户数据生成模块中生成两个用户的原始用户数据。将生成的双极性零相关区矩阵输入至映射模块,对其进行映射,获得两个单极性矩阵H’n(0)和H’n(1),其中H’n(0)为将对应行向量h’i中的‘-1’映射成‘0’,‘+1’保持不变,H’n(1)为将对应行向量h’i中的‘-1’映射成‘+1’,‘+1’映射成‘0’。
映射完成后,将映射得到的单极性矩阵和生成的原始用户数据输入至扩频模块,完成原始用户数据的扩频,用户发送的信号为‘0’,采用H’n(0)进行扩频;如果用户发送的信号为‘1’,则采用H’n(1)进行扩频。并将第1和2用户的所有原始用户数据映射之后的信号记为x1和x2
将映射扩频后的信号x1送入第一叠加模块,将映射后的信号x2送入第二叠加模块,两个叠加模块对用户信号进行叠加,此时,信号发生器发送的两路信号CH1和CH2可以表示为CH1=x1,CH2=x2。将信号发生器两路输出信号CH1和CH2分别输入至两个驱动电路,以驱动发送机中的两个发光二极管同时工作,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
在可见光通信信道中,传送两个发光二极管发送的光信号1和光信号2,为了满足准同步系统的特点,分别改变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发光二极管与光电探测器的距离,设置距离差分别为0米,0.5米和1米。
在接收机的光电探测器,同时接收光信号1和光信号2,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将转换后的电信号输入至信号离线处理模块,信号离线处理模块首先对接收到的电信号进行采样,采样率为625MS/s,并生成与信号发生器中相同的双极性光零相关区矩阵H’1,针对不同用户的电信号,各用户使用各自的h’i进行解扩,恢复原始的用户数据。
图3是实验测得的准同步可见光2用户通信系统的误码性能曲线,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传输距离差的增大,系统误码率升高,符合理论规律。当2用户的信号发生器的采样率为260MS/s,系统误码率均低于0.0015,低于误码率门限。
又例如,本发明在发送机中生成迭代次数分别为n=3的光零相关区矩阵
Figure BDA0002108605010000092
这个矩阵的行数为15行,也就是该矩阵说能够支持的最大用户数目为15,矩阵的列数为64列,也就是说每个用户所使用的码字长度为64。因为两路输出需包含相等的用户数目,将矩阵的h’1~h’14分别分配给14个用户。将生成的双极性零相关区矩阵输入至映射模块,对其进行映射,获得两个单极性矩阵H’n(0)和H’n(1),其中H’n(0)为将对应行向量h’i中的‘-1’映射成‘0’,‘+1’保持不变,H’n(1)为将对应行向量h’i中的‘-1’映射成‘+1’,‘+1’映射成‘0’。
映射完成后,将映射得到的单极性矩阵和生成的原始用户数据输入至扩频模块,完成原始用户数据的扩频,用户发送的信号为‘0’,采用H’n(0)进行扩频;如果用户发送的信号为‘1’,则采用H’n(1)进行扩频。并将第i个用户的所有原始用户数据映射之后的信号记为xi。将映射扩频后的信号x1~x7送入第一叠加模块,将映射后的信号x8~x14送入第二叠加模块,两个叠加模块对用户信号进行叠加,此时,信号发生器发送的两路信号CH1和CH2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2108605010000091
将信号发生器两路输出信号CH1和CH2分别输入至两个驱动电路,以驱动发送机中的两个发光二极管同时工作,将电信号转换为光信号。
在可见光通信信道中,传送两个发光二极管发送的光信号1和光信号2,为了满足准同步系统的特点,分别改变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发光二极管与光电探测器的距离,设置距离差分别为0米,0.5米和1米。
在接收机的光电探测器,同时接收光信号1和光信号2,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将转换后的电信号输入至信号离线处理模块,信号离线处理模块首先对接收到的电信号进行采样,采样率为625MS/s,并生成与信号发生器中相同的光零相关区矩阵H’3,针对不同用户的电信号,各用户使用各自的h’i进行解扩,进而恢复原始的用户数据。
图4是实验测得的准同步可见光14用户通信系统的误码性能曲线,实验结果表明,随着传输距离差的增大,系统率码率升高,符合理论规律。当14用户的信号发生器的采样率为110MS/s,系统误码率均低于6.14×10-4,在误码率门限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7)

1.一种准同步可见光多用户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包含信号发生器、2个驱动电路及2个发光二极管的发送机和包含光电探测器和信号离线处理模块的接收机;其中,
所述信号发生器,用于构建双极性零相关区矩阵,将构建的双极性零相关区矩阵映射为与之对应的单极性矩阵,利用得到的单极性矩阵对原始用户数据进行扩频,并叠加不同用户经过扩频之后的信号,将叠加结果输入所述驱动电路,以便驱动所述发光二极管工作;
所述发光二极管,用于将叠加结果转换为相应的光信号并通过2路可见光通信信道传送出去,其中,2个发光二极管至光电探测器的距离不同;
所述光电探测器,用于将接收到的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所述信号离线处理模块,用于生成与所述信号发生器中相同的双极性零相关区矩阵,针对不同用户的电信号,各用户使用双极性零相关区矩阵相应的码字进行解扩,恢复出原始的用户数据;
其中,所述信号发生器包括:零相关区矩阵生成模块、映射模块、原始用户数据生成模块、扩频模块、第一叠加模块和第二叠加模块,其中,
所述零相关区矩阵生成模块,用于通过迭代算法构建双极性零相关区矩阵;
所述映射模块,用于将构建的双极性零相关区矩阵映射为与之对应的单极性矩阵;
所述原始用户数据生成模块,用于生成原始用户数据;
所述扩频模块,用于利用得到的单极性矩阵对原始用户数据进行扩频;
所述第一叠加模块,用于叠加部分用户经过扩频之后的信号;
所述第二叠加模块,用于叠加另一部分用户经过扩频之后的信号;
其中,所述零相关区矩阵生成模块,具体用于确定4阶正交矩阵
Figure FDA0002474114850000011
从矩阵S中选取两个码字si和sj组成新的矩阵S’,其中,j=i+2,i∈{1,2};并将S’分解为两个2阶哈达玛矩阵A和B,基于哈达玛矩阵A和B生成初始双极性零相关区矩阵
Figure FDA0002474114850000021
其中,a、b为两个常数参数,H0为由4个码长为4的码C0、D0、E0和F0构成;利用两个2阶哈达玛矩阵X和Y,对初始双极性零相关区矩阵H0进行如下迭代操作获得n次迭代后的矩阵Hn
Figure FDA0002474114850000022
n≥1,其中,hi表示第i行行向量;
还用于将矩阵Hn中求和不为零的行向量删除,得到双极性零相关区矩阵H’n
Figure FDA0002474114850000023
将双极性零相关区矩阵H’n中每一行h’i分配给不同的用户;其中,h’i表示分配给第i个用户的码字,H’n的行数为2n+1-1、列数为2n+3
其中,所述映射模块,具体用于将双极性零相关区矩阵H’n进行映射,得到与H’n对应的两个单极性矩阵H’n(0)和H’n(1);
其中,H’n(0)为将对应行向量h’i中的‘-1’映射成‘0’、‘+1’保持不变,H’n(1)为将对应行向量h’i中的‘-1’映射成‘+1’、‘+1’映射成‘0’;单极性矩阵H’n(0)与双极性零相关区矩阵H’n组成一组光零相关区码集,单极性矩阵H’n(1)与双极性零相关区矩阵H’n组成另一组光零相关区码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同步可见光多用户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双极性零相关区矩阵H’n能够支持的最大用户数目为2n+1-1,每个用户的码长为2n+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准同步可见光多用户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生成的原始用户数据由‘0’和‘1’构成;
所述扩频模块,具体用于当待发送的原始用户数据信号为‘0’时,则采用H’n(0)进行扩频,当待发送的原始用户数据信号为‘1’时,则采用H’n(1)进行扩频,还用于将扩频后的信号x1~xK/2送入第一叠加模块、扩频后的信号xK/2+1~xK送入第二叠加模块,其中,K为准同步可见光多用户通信系统中的用户数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准同步可见光多用户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2个驱动电路为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
所述第一叠加模块、第二叠加模块分别按照公式
Figure FDA0002474114850000024
对接收到的第i个用户的扩频信号xi进行叠加,并将叠加结果CH1、CH2分别输入至所述第一驱动电路和第二驱动电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准同步可见光多用户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2个发光二极管为第一发光二极管和第二发光二极管;
所述第一驱动电路、第二驱动电路分别驱动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同时工作;
所述第一发光二极管、第二发光二极管分别将CH1和CH2转换为相应的光信号1和光信号2,并通过2路可见光通信信道将光信号1和光信号2传送出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准同步可见光多用户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探测器,具体用于同时接收光信号1和光信号2,并将接收到的光信号1和光信号2转换为电信号,还用于将转换后得到的电信号输入至信号离线处理模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准同步可见光多用户通信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离线处理模块,具体用于生成与所述信号发生器中相同的双极性零相关区矩阵H'n,针对不同用户的电信号,各用户使用H'n中各自的h’i进行解扩,恢复出原始的用户数据。
CN201910562274.2A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准同步可见光多用户通信系统 Active CN11032408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62274.2A CN110324082B (zh)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准同步可见光多用户通信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62274.2A CN110324082B (zh)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准同步可见光多用户通信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24082A CN110324082A (zh) 2019-10-11
CN110324082B true CN110324082B (zh) 2020-07-03

Family

ID=681204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62274.2A Active CN110324082B (zh) 2019-06-26 2019-06-26 一种准同步可见光多用户通信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24082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80471A1 (en) * 2012-06-29 2014-01-01 BlackBerry Limited Zero correlation zone sequences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877968A (zh) * 2017-01-20 2017-06-20 深圳大学 一种时/频域零相关区二维双极性码的构造方法及系统
CN109039523A (zh) * 2018-07-31 2018-12-18 深圳大学 一种大零相关区二维单极性码的构造方法及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209206A1 (en) * 2008-02-15 2009-08-20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ptimal mimo isi channel estimation using loosely synchronized codes and their variations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680471A1 (en) * 2012-06-29 2014-01-01 BlackBerry Limited Zero correlation zone sequences for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6877968A (zh) * 2017-01-20 2017-06-20 深圳大学 一种时/频域零相关区二维双极性码的构造方法及系统
CN109039523A (zh) * 2018-07-31 2018-12-18 深圳大学 一种大零相关区二维单极性码的构造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xperimental demonstration of quasi-synchronous CDMA-VLC systems employing a new OZCZ code construction;DANYANG CHEN等;《OPTICS EXPRESS》;20190429;第27卷(第9期);第12945-12956页 *
New design of optical zero correlation zone codes in quasi-synchronous VLC CDMA systems;Lifang Feng等;《EURASIP Journal 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20151231;第1-7页 *
On the study of a quasi-synchronous CDMA-VLC system with two channels;DANYANG CHEN等;《OPTICS EXPRESS》;20191014;第27卷(第21期);第30249-30261页 *
准同步码分多址系统序列设计及应用研究;崔淼;《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信息科技辑》;20141115(第11期);第四章 *
零相关区序列与零相关区序列偶理论的研究;王扬志;《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20100815(第08期);第3-4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24082A (zh) 2019-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648C (zh) 高数据率无线局域网络
CA2165801C (en) Receiver for a 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orthogonally encoded signal employing rake principle
KR20040067707A (ko) 정 진폭 이진직교 변조 및 복조장치
US10778279B2 (en) High-order PSK signaling (HOPS) techniques for low-power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s
CN111294082B (zh) 一种基于扩频的并行传输ofdm通信方法与系统
CN1846357A (zh) 并行扩频通信系统和方法
JPH11275059A (ja) 可変速度伝送方法および可変速度伝送装置
US6215813B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coding trellis coded direct sequence spread spectrum communication signals
EP1145456B1 (en) Method for generating complex quasi-orthogonal code an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spreading channel data using the quasi-orthogonal code in cdma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0324082B (zh) 一种准同步可见光多用户通信系统
Elsaraf et al.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code-domain NOMA in 5G communication systems
CN111030740B (zh) 基于分层空时结构的下行链路scma码本设计方法
EP1592157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 using code book that provides reduced 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
Chandra et al. Optimizing information efficiency in a direct-sequence mobile packet radio network
EP1287625B1 (en) Improved multi-level sequences for cdma data communcation
JP4304335B2 (ja) 光近似同期cdma方式とそれを用いた光無線システム
Chang et al. Spectral efficiency study of QC-CHPCs in multirate optical CDMA system
Olanrewaju et al. Spatial modulation–a low complexity modulation technique for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s
Kumar et al. A new overloading scheme for DS-CDMA system
Si-Ma et al. Multidimensional multilayer modulation for broadcast UVLC with photon detectors
Abdulsada et al. BER Enhancement of M-ary BPSK Multi-Codes CDMA System based on ACO Optimization Algorithm
Seo et al. Design for underwater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ransceiver
Wang et al. Joint CRDSA and SCMA for Satellite Internet of Things with Codebook Collisions
Tokunaga et al. SCDMA capability of high-density code-shift keying using dual MPOMs in optical-wireless channel
CN116707644A (zh) 一种可见光通信rsma预编码和速率分配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