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19167B - 驱动组件、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驱动组件、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19167B
CN110319167B CN201810282690.2A CN201810282690A CN110319167B CN 110319167 B CN110319167 B CN 110319167B CN 201810282690 A CN201810282690 A CN 201810282690A CN 110319167 B CN110319167 B CN 1103191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otating shaft
sliding
guide
output rotating
guide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8269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19167A (zh
Inventor
孙志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82690.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191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191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91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191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91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FSPRINGS; SHOCK-ABSORBERS; MEANS FOR DAMPING VIBRATION
    • F16F1/00Springs
    • F16F1/02Springs made of steel or other material having low internal friction; Wound, torsion, leaf, cup, ring or the like springs, the material of the spring not being relevant
    • F16F1/14Torsion springs consisting of bars or tube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HGEARING
    • F16H35/00Gearings or mechanisms with other special functional features
    • F16H35/10Arrangements or devices for absorbing overload or preventing damage by overload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2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a single-body enclosure integrating a flat display, e.g.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s [PDA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3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of portable computers not specific to the type of enclosures covered by groups G06F1/1615 - G06F1/1626
    • G06F1/1675Miscellaneous details related to the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the different enclosures or enclosure parts
    • G06F1/1681Details related solely to hing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驱动组件、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输出转轴、导杆、滑动件和弹性件,所述驱动件包括转轴端,所述输出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端,所述输出转轴的周侧壁设有外螺纹,所述导杆相对所述转轴端固定,所述滑动件包括螺接部和相对所述螺接部固定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滑动连接所述导杆,并可绕所述导杆转动,所述螺接部设有内螺纹,所述螺接部的内螺纹随所述导向部绕所述导杆转动,可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或相分离,所述弹性件提供所述螺接部朝靠近所述输出转轴转动的弹性回复力。所述弹性件产生弹性形变,实现对超载能量进行吸收,避免超载能量传递至所述驱动件,提高了所述驱动组件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驱动组件、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驱动组件、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电子装置中的使用场景多样化。电子装置的驱动组件在面对超负荷情况下,容易导致结构损毁,安全性能降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提高安全性的驱动组件、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驱动组件,其中,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输出转轴、导杆、滑动件和弹性件,所述驱动件包括转轴端,所述输出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端,所述输出转轴的周侧壁设有外螺纹,所述导杆相对所述转轴端固定,并与所述输出转轴相平行,所述滑动件包括螺接部和相对所述螺接部固定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滑动连接所述导杆,并可绕所述导杆转动,所述螺接部设有内螺纹,所述螺接部的内螺纹随所述导向部绕所述导杆转动,可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或相分离,所述弹性件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接部,另一端抵持于所述输出转轴背离所述螺接部一侧,以提供所述螺接部朝靠近所述输出转轴转动的弹性回复力。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其中,所述电子装置包括上述的驱动组件。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电子装置包括权利上述的驱动组件,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装置本体和滑动组件;所述驱动件固定连接所述装置本体,所述滑动组件包括滑动座和固定于所述滑动座的至少一个功能器件,所述滑动座连接于所述滑动件,以沿平行所述输出转轴方向滑动连接所述装置本体;
所述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接收伸出信号,所述电子装置根据所述伸出信号控制所述驱动转轴朝第一预设方向转动,并通过所述弹性件带动所述螺接部的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功能器件随所述滑动座相对所述中框伸出;
接收收缩信号,所述电子装置根据所述收缩信号控制所述驱动转轴朝第二预设方向转动,并通过所述弹性件带动所述螺接部的内螺纹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并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功能器件随所述滑动座相对所述中框收缩,所述第二预设方向与所述第一预设方向相反。
本申请提供的驱动组件、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通过所述螺接部可以与所述输出转轴螺接,所述导杆对所述导向部滑动导向,使得所述滑动件可以对外输出滑动力矩,在所述滑动件负荷超载时,所述螺接部可绕所述导杆转动,以使所述螺接部与所述输出转轴分离,所述弹性件产生弹性形变,实现对超载能量进行吸收,避免超载能量传递至所述驱动件,提高了所述驱动组件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组件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组件的截面示意图;
图3是图1的驱动组件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组件的另一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组件的另一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组件的另一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组件的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供的驱动组件的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的另一截面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厚度”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暗示或指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本申请提供一种驱动组件100,所述驱动组件100包括驱动件10、输出转轴20、导杆30、滑动件40和弹性件50。所述驱动件10包括转轴端11,所述输出转轴20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端11,所述输出转轴20的周侧壁设有外螺纹21。所述导杆30相对所述转轴端11固定,并与所述输出转轴20相平行。所述滑动件40包括螺接部41和相对所述螺接部41固定的导向部42。所述导向部42滑动连接所述导杆30,并可绕所述导杆30转动。所述螺接部41设有内螺纹411,所述螺接部41的内螺纹411随所述导向部42绕所述导杆30转动,可与所述外螺纹21相配合或相分离。所述弹性件50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接部41,另一端抵持于所述输出转轴20背离所述螺接部41一侧,以提供所述螺接部41朝靠近所述输出转轴20转动的弹性回复力。
可以理解的是,所述驱动件10驱动所述输出转轴20转动,所述螺接部41在所述弹性件50的弹性作用力下,与所述输出转轴20螺接,并随所述输出转轴20转动,而相对所述驱动件10滑动,以对外输出滑动力矩。当所述螺接部41负荷超载,所述螺接部41带动所述弹性件50产生形变,并可绕所述导杆30转动,与所述输出转轴20分离,避免超载能量传递至所述驱动件10,提高安全性。所述驱动组件100可以应用于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等。
通过所述螺接部41可以与所述输出转轴20螺接,所述导杆30对所述导向部42滑动导向,使得所述滑动件40可以对外输出滑动力矩,在所述滑动件40负荷超载时,所述螺接部41可绕所述导杆30转动,以使所述螺接部41与所述输出转轴20分离,所述弹性件50产生弹性形变,实现对超载能量进行吸收,避免超载能量传递至所述驱动件10,提高了所述驱动组件100的安全性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件10作为所述驱动组件100的动力源。所述驱动件10还包括与所述转轴端11相对设置的连接端12。所述连接端12设有电连接引脚121。所述电连接引脚121可以通过柔性电路板122电连接电子装置的主板,以使所述驱动件10通过所述电连接引脚121接收电信号和驱动信号。所述电连接引脚122位于所述连接端12周侧壁。所述转轴端11的端面转动连接所述输出转轴20,大致垂直所述输出转轴20。所述驱动件10大致呈圆柱状。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驱动件10还可以大致呈矩形块状。所述驱动件10内还可以设置转速调节齿轮组。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输出转轴20具有第一转动端22和相对所述第一转动端22设置的第二转动端23。所述第一转动端22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端11。所述外螺纹21由所述第一转动端22向所述第二转动端23延伸。所述外螺纹21包括多个并列的外螺牙211。相邻两个所述外螺牙211之间形成螺槽212。所述螺槽212供所述弹性件50的一端相抵持,并为所述弹性件50的一端进行滑动导向,方便所述弹性件50随所述输出转轴20转动,而相对所述驱动件10滑动。每一所述外螺牙211的横截面可以是三角形,也可以是矩形,或者是梯形。为了方便所述外螺纹21与所述内螺纹411相分离后再次相配合,所述外螺牙211的横截面为等腰三角形截面。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外螺牙21的横截面也可以是等腰梯形截面。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杆30的长度与所述输出转轴20的长度大致相等。所述导杆30的外周侧壁光滑设置,以方便对所述滑动件40滑动导向。所述导杆30与所述输出转轴20并排设置,并与所述输出转轴20之间设置间距。所述导杆30包括第一固定端31和相对所述第一固定端31设置的第二固定端32。所述第一固定端31与所述第一转动端22相对齐,并相对所述驱动件11固定。所述第二固定端32与所述第二转动端23相对齐,以方便对所述滑动件40滑动导向,并方便对所述滑动件40限位。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件40具有顶面43和相对所述顶面43设置的底面44。所述螺接部41在所述底面44处开设沉台441,所述沉台441方便与所述输出转轴20配合。所述沉台441的底面开设半螺接孔412。所述半螺接孔412沿平行所述输出转轴20方向延伸。所述半螺接孔412具有大致朝向所述输出转轴20的开口,以及平行所述输出转轴20方向的两个相对开口。即所述半螺接孔412穿过所述螺接部41。所述内螺纹411设置于所述半螺接孔412内。当所述输出转轴20与所述半螺接孔412相配合后,所述输出转轴20的外螺纹21与所述内螺纹411相配合,以使得所述输出转轴20转动带动所述滑动件21滑动。所述导向部42设有与所述半螺接孔412并排的导向孔421。所述导向孔42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半螺接孔412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导杆30插入所述导向孔421内。即所述导向部42套设于所述导杆30周侧。所述导向部42在所述螺接部41与所述输出转轴20螺接时,可随所述螺接部41相对所述导杆30滑动。在所述滑动件40负荷超载时,所述螺接部41与所述输出转轴20分离,所述导向部42相对所述导杆30转动。
在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4,所述弹性件50为扭簧,所述弹性件50具有第一力臂51和与所述第一力臂51相对的第二力臂52,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力臂51和所述第二力臂52之间的弯曲臂53,所述第一力臂51相对所述螺接部41固定,所述第二力臂52弹性抵持于所述输出转轴20,所述弯曲臂53套设于所述导杆30。所述第一力臂51沿直线朝向所述半螺接孔412延伸。所述第一力臂51抵持于所述导向部42。所述第二力臂52的端部至所述导杆30的距离大于所述第一力臂51的端部至所述导杆30的距离。所述第二力臂52与所述第一力臂51分别带动所述滑动件40和所述输出转轴20相抵触。所述第二力臂52与所述第一力臂51相对所述弯曲臂53产生弹性张力。所述弯曲臂53绕设于所述导杆30周侧。所述弯曲臂53可以沿螺旋曲线绕设。在所述滑动件40的负荷超载时,所述螺接部41与所述输出转轴20的螺接力小于负载应力,所述螺接部41的内螺纹411被动与所述外螺纹21分离,即所述弹性件50产生形变,所述第一力臂51相对所述第二力臂52张开,所述弹性件50吸收超载能量。当所述螺接部41的超荷负载消失后,所述弹性件50的第一力臂51和所述第二力臂52相互闭合,所述弹性件50对所述螺接部41施加弹性作用力,使得所述螺接部41再次与所述输出转轴20螺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力臂52部分抵持于所述螺槽212的底部。所述第二力臂52具有螺槽导向部521。所述螺槽导向部521抵持于所述螺槽212的底部。所述螺槽导向部521沿大致平行所述外螺牙211延伸。在所述输出转轴20相对所述滑动件20转动时,所述螺槽导向部521沿所述螺槽212滑动,以使得所述弹性件40跟随所述滑动件20一同相对所述驱动件10滑动。所述第二力臂52的端部延伸出所述螺槽212,以增加所述第二力臂52与所述输出转轴20的抵触力。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部42还设有与所述导向孔421相通的限位槽422,所述限位槽422具有与所述内螺纹411开口朝向相平行的开口端423,所述弯曲力臂53经所述开口端423收容于所述限位槽422内。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限位槽422具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限位内壁424。所述导向孔421贯穿所述限位内壁424。所述弯曲力臂53在平行所述导杆30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抵持于所述限位内壁424上。所述弯曲力臂53始终随所述导向部42一同相对所述导杆30滑动,即避免所述弯曲力臂53相对所述导向部42滑动,以避免所述第二力臂52相对所述外螺纹21错位。所述开口端423开设于所述滑动件41的底面44。所述弯曲力臂53经所述开口端423收容于所述限位槽422后,将所述导杆30插入所述导向孔421,并穿过所述弯曲力臂53,以使所述弯曲力臂53绕设于所述导杆30周侧。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在所述限位槽422内设置限位凸台,所述限位凸台对所述弯曲力臂53进行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部42还设有与所述限位槽422相连通并朝所述螺接部41延伸的卡槽425,所述第一力臂51部分卡持于所述限位槽425内,所述第二力臂52部分位于所述卡槽425内,并可相对所述卡槽425的内侧壁滑动。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卡槽425连通所述限位槽422和所述沉台441。所述第一力臂51稳固于所述限位槽422内,以使得所述第一力臂51与所述滑动件20稳固。所述第二力臂52相对所述卡槽425内壁滑动,以实现所述第二力臂52相对所述滑动件20滑动导向。所述导向部42开设有与所述卡槽425相对的安装口426。所述安装口426连通所述限位槽422,方便从所述安装口426装入所述弹性件50。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5,所述驱动组件100还包括支架60,所述支架60包括第一轴承部61和相对所述第一轴承部61固定的第二轴承部62。所述驱动件10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部61,所述输出转轴20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轴承部61和所述第二轴承部62。所述导杆30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部61和所述第二轴承部62。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60还包括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部61和所述第二轴承部62的支撑部63。所述支撑部63与所述输出转轴20和所述导杆30相对,以使得所述驱动组件100结构稳固。所述支撑部63为板件。所述支撑部63包括第一边缘631和相对所述第一边缘631设置的第二边缘632。所述第一轴承部61和所述第二轴承部62分别固定于所述第一边缘631和所述第二边缘632处。所述第一轴承部61和所述第二轴承部62均为板件。所述第一轴承部61和所述第二轴承部62均相对所述支撑部63折弯。所述第一轴承部61和所述第二轴承部62可以与所述支撑部63一体设置。所述第一轴承部61设有第一轴承孔611和与所述第一轴承部611相并排的第一固定孔612。所述输出转轴20的第一转动端22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轴承孔611。所述导杆30的第一固定端31固定于所述第一固定孔612内。所述第二轴承部62设有第二轴承孔621和与所述第二轴承部621相并排的第二固定孔622。所述输出转轴30的第二转动端23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轴承孔621。所述导杆30的第二固定端32固定于所述第二固定孔622内。所述滑动件20在所述第一轴承部62和所述第二轴承部63之间来回滑动,以实现对所述滑动件20滑动限位。
进一步地,所述支撑部63还包括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三边缘633。所述第三边缘633连接于所述第一边缘631和所述第二边缘632之间。所述第三边缘633设有定位部634。所述定位部634为定位孔。所述定位部634用于在所述支撑部63安装于电子装置时,对所述支撑部63安装定位。所述第三边缘633还设有固稳固部635。所述稳固部635为螺接孔。所述稳固部635用于在所述支撑部63安装于电子装置时,对所述支撑部63稳固。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6,所述滑动件40还包括固定连接所述螺接部41和所述导向部42的连接部45,所述连接部45用于连接外部件,以将滑动力矩输出至外部件。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45为所述滑动件40的顶部。所述连接部45具有销钉孔451。所述销钉孔451开设于所述顶面43。所述销钉孔451用于插入销钉,通过所述销钉连接外部件,使得所述滑动件40带动外部件滑动。当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连接部45还可以具有设置于所述顶面43的凸台,通过所述凸台与外部件连接,带动外部件滑动。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7,所述弹性件50为弹性绳,所述弹性件50具有两个相对的连接端54和连接于两个连接端54之间的抵持部55,两个所述连接端54均固定于所述螺接部41,所述抵持部55绕设于所述输出转轴20,并抵持于所述外螺纹21。所述连接端54均固定连接所述沉台441,并分别位于所述半螺接孔412延伸方向的两侧。所述抵持部55部分抵持于所述螺槽212内。所述弹性件50对所述螺接部41施加朝向所述输出转轴20抵持的弹性回复力。在所述滑动件40的负荷超载时,所述螺接部41与所述输出转轴20的螺接力小于负载应力,所述螺接部41的内螺纹411被动与所述外螺纹21分离,即所述弹性件50产生形变,所述弹性件50吸收超载能量。当所述螺接部41的超荷负载消失后,所述弹性件50的抵持部55和所述连接端54分别拉动所述螺接部41和所述输出转轴20相靠拢,即所述弹性件50对所述螺接部41施加弹性作用力,使得所述螺接部41再次与所述输出转轴20螺接。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请参阅图8,所述驱动组件100还包括与所述滑动件20相对的抵持件70。所述抵持件70设有与所述外螺纹21相配合的抵持内螺纹71,随所述输出转轴20转动而相对所述驱动件10滑动。所述弹性件50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接部41,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抵持件70。所述弹性件50为矩形弹簧。所述驱动组件100包括两个所述弹性件50。两个所述弹性件50分别连接于所述半螺接孔412延伸方向的两侧。两个所述弹性件50带动所述抵持件70与所述螺接部41靠近,进而带动所述螺接部41与所述输出转轴20螺接。所述内螺纹211与所述抵持内螺纹71可以共同拼接于所述输出转轴30的周侧,使得所述输出转轴20驱动所述滑动件40的驱动性能提高。
请参阅图9、图10和图11,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200,所述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200,所述电子装置200所述驱动组件100,所述电子装置200还包括装置本体80和滑动组件90。所述驱动件10固定连接所述装置本体80。所述滑动组件90包括固定连接所述滑动件40的滑动座91和固定于所述滑动座91的至少一个功能器件92。所述滑动件40经所述螺接部41与所述输出转轴20螺接,以沿平行所述输出转轴20方向滑动连接所述装置本体80。所述滑动座91随所述滑动件40相对所述装置本体80滑动,以带动所述至少一个功能器件92相对所述装置本体80伸缩。可以理解的是,所述电子装置200可以是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等。所述至少一个功能器件92伸出所述装置本体80,保证了所述功能器件92与用户交互,所述弹性件40提供所述至少一个功能器件92受跌落冲击的缓冲力。所述功能器件92收缩于所述装置本体80,减小了所述电子装置200使用体积,便于用户携带,增加用户体验。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装置本体80包括中框81和与所述中框81相盖合的显示屏82。所述驱动主体11固定于所述中框81与所述显示屏82相背离一侧,所述输出转轴20平行所述显示屏82。所述滑动件40滑动连接所述中框81,所述至少一个功能器件92随所述滑动座91伸出或收缩于所述中框81,与所述显示屏82相展开或相层叠。
所述中框81包括中板811和固定于所述中板811周缘的边框812。所述边框812的内侧和所述中板811之间形成收容腔813。所述收容腔813具有与所述中板811相对的收容口814。所述收容腔813内安装所述驱动组件100,对所述驱动组件100。所述边框812开设有与所述收容腔813相连通的伸缩口815。所述伸缩口815位于所述中框81长度方向的一端。所述滑动座91经所述伸缩口815相对所述中框81伸出或收缩。在所述功能器件92收缩于所述中框81时,所述功能器件92与所述中板811相层叠,并经所述伸缩口815收容于所述收容腔813,实现对所述功能器件92隐藏,减小所述电子装置200的整体使用体积。在所述功能器件92随所述滑动座91伸出所述中框81时,所述功能器件92经所述伸缩口815露出所述收容腔813,并相对所述中板811展开,以实现所述至少一个功能器件92对外进行信息交互。所述中板811对所述滑动组件90和所述驱动组件100进行承载,以保证所述驱动组件100可以驱动所述滑动组件90相对所述中框81伸缩。所述边框812对所述功能器件92和所述驱动组件100遮盖隐藏,稳固所述中板811的边缘,以提高所述电子装置200的外观性能和安全性能。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显示屏82为全面屏。所述显示屏82呈矩形板状。所述显示屏82固定于所述中板811上,位于所述中板811背离所述滑动组件90和驱动组件100一侧。所述显示屏82大致平行所述中板811。所述显示屏82的周缘与所述边框812相抵触。所述显示屏82在靠近所述边框812处设置极窄的非显示区,该非显示区仅用于为所述显示屏82提供驱动线缆,以实现所述显示屏82显示画面。所述显示屏82可以是液晶显示屏(LiquidCrystalDisplay,LCD),也可以是有机电致发光显示屏(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OLED)。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座91带动所述至少一个功能器件92收缩于所述中框81。所述至少一个功能器件92与所述显示屏82相层叠。所述显示屏82在所述电子装置100内的占比可以增大,使得所述显示屏82可以提供较大面积的显示区域,以提高用户体验。所述滑动座91带动所述至少一个功能器件92相对所述中框81展开。所述至少一个功能器件92可以与所述显示屏82相展开,从而所述至少一个功能器件92可以与所述显示屏82同时对外收发信息,以实现功能交互,满足多种功能需求。例如,所述功能器件92为前置摄像头模组,可以与所述显示屏82相展开,实现前置拍摄。所述功能器件92为受话器2,可以与所述显示屏82相展开,实现语音通话。所述功能器件92为天线,可以与所述显示屏82相展开,增加通讯频段。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滑动件40与所述滑动座91通过销钉93连接。所述销钉93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滑动件40的销钉孔451,另一端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座91,所述销钉93沿长度方向滑动连接所述滑动座91。所述滑动件40将所述滑动座91推出至相对所述中框81伸出状态下,当所述滑动座91受外力冲击向所述中框81收缩,所述滑动座91驱动所述滑动件40朝靠近所述驱动件10滑动,即所述输出转轴20的负荷超载,所述螺接部41的内螺纹411与所述输出转轴20的外螺纹21相分离,并迫使所述弹性件50产生形变,所述弹性件50可以吸收所述滑动座91的外界冲击作用力,避免所述滑动座91受刚性作用力而损毁,以及避免固定于所述滑动座91的至少一个功能器件92受刚性冲击力作用而损毁,以及避免外界冲击作用力经所述输出转轴20传递至所述驱动件11。可以理解的是,所述滑动座91受外界冲击力,可以是跌落冲击,或撞击冲击,或挤压冲击。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至少一个功能器件92可以是摄像头模组、虹膜识别模组、人脸识别模组、闪光灯、送话器、受话器、感光器、指纹模组、按键、天线等功能器件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作为一种实施例,所述至少一个功能器件92包括第一天线931、第二天线932、前置摄像头模组933、后置摄像头模组934、闪光灯934、光传感器935和受话器936。所述第一天线931、第二天线932、前置摄像头模组933、后置摄像头模组934、闪光灯934、光传感器935和受话器936相互隔离。所述前置摄像头模组933可以是双摄像头模组,也可以是单摄像头模组。所述后置摄像头模组934也可以是双摄头模组,也可以是单摄像头模组。
进一步地,所述显示屏82具有显示区821,所述至少一个功能器件92随所述滑动座91收缩于所述中框81,所述显示屏82的显示区821覆盖所述至少一个功能器件92。
所述显示屏82还具有围绕于所述显示区821周缘的非显示区822。所述非显示区822与所述边框812相抵触。所述非显示区822由所述显示屏82的封装边和显示驱动芯片构成。所述非显示区822形成所述显示屏82周缘的极窄黑边。所述显示区821在所述显示屏82的占比增大。所述至少一个功能器件92可以随所述滑动座91相对所述中框81伸出,从而实现相对所述显示屏82展开后进行功能信息交互。所述至少一个功能器件92无需穿过所述显示屏82的非显示区822实现功能信息交互。即所述显示屏82无需在所述非显示区822排布信息交互结构,实现所述非显示区822排布面积减小,所述显示区821的占比增大。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装置200还包括导滑组件83,所述导滑组件83包括固定连接所述中框81的导滑座84,所述导滑座84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导滑凸缘841,所述导滑凸缘841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滑动件40相对所述中框81的滑动方向,所述滑动座91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导滑槽911,每一所述导滑槽911与所述导滑凸缘841滑动配合。
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导滑座91固定于所述中板811背离所述显示屏82一侧,并位于靠近所述伸缩口815一端。所述导滑座91为金属折弯件。所述导滑座91螺钉连接于所述中板811上,方便拆卸维护。所述导滑凸缘841为所述导滑座91的折弯边缘。所述导滑槽911开设于所述滑动座91朝向所述中板811一侧。两个所述导滑槽911分别位于所述滑动座91靠近所述边框812处。通过所述导滑座84对所述滑动座91进行滑动导向,使得所述滑动座91可以平稳滑动,方便将所述至少一个功能件23推出所述中框81。
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装置200还包括主板85和线路组件86。所述主板85固定于所述中板811背离所述显示屏82一侧。所述主板85位于所述中板811远离所述伸缩口815处。所述线路组件86包括第一导电线缆861、第二导电线缆862和柔性电路板863。所述第一导电线缆862电连接所述第一天线931和所述主板85。所述第二导电线缆912电连接所述第二天线932和所述主板85。所述柔性电路板913电连接所述前置摄像头模组933、后置摄像头模组934、闪光灯934、光传感器935、受话器936和所述主板85。所述电子装置100还包括背板87。所述背板87盖合于所述中框81背离所述显示屏一侧。所述背板87封盖所述收容腔813。当所述滑动座91相对所述中框81收缩,所述背板92覆盖所述滑动座91和固定于所述滑动座91的至少一个功能器件92,以实现所述至少一个功能器件92隐藏于所述装置本体10,提高所述电子装置200的外观性能。
请参阅图12,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用于对所述电子装置200进行控制。所述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101:接收伸出信号,所述电子装置200根据所述伸出信号控制所述驱动转轴111朝第一预设方向转动,以所述弹性件50带动所述螺接部41的内螺纹411与所述外螺纹21相配合,并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功能器件92随所述滑动座91相对所述中框81伸出。所述至少一个功能器件92可以对外收发功能信号,满足所述电子装置100的多种功能需求。
102:接收收缩信号,所述电子装置200根据所述收缩信号控制所述驱动转轴111朝第二预设方向转动,通过所述弹性件50带动所述螺接部41的内螺纹411与所述外螺纹21相配合,并使得所述至少一个功能器件92随所述滑动座91相对所述中框81收缩,所述第二预设方向与所述第一预设方向相反。所述至少一个功能器件92收缩于所述中框81内,减小所述电子装置100的使用体积,方便携带。
通过所述螺接部可以与所述输出转轴螺接,所述导杆对所述导向部滑动导向,使得所述滑动件可以对外输出滑动力矩,在所述滑动件负荷超载时,所述螺接部可绕所述导杆转动,以使所述螺接部与所述输出转轴分离,所述弹性件产生弹性形变,实现对超载能量进行吸收,避免超载能量传递至所述驱动件,提高了所述驱动组件的安全性。
以上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实施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7)

1.一种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输出转轴、导杆、滑动件和弹性件,所述驱动件包括转轴端,所述输出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端,所述输出转轴的周侧壁设有外螺纹,所述导杆相对所述转轴端固定,并与所述输出转轴相平行,所述滑动件包括螺接部和相对所述螺接部固定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滑动连接所述导杆,并可绕所述导杆转动,所述螺接部设有内螺纹,所述螺接部的内螺纹随所述导向部绕所述导杆转动,可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或相分离,所述弹性件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接部,另一端抵持于所述输出转轴背离所述螺接部一侧,以提供所述螺接部朝靠近所述输出转轴转动的弹性回复力;所述弹性件为扭簧,所述弹性件具有第一力臂和与所述第一力臂相对的第二力臂,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力臂和所述第二力臂之间的弯曲臂,所述第一力臂相对所述螺接部固定,所述第二力臂弹性抵持于所述输出转轴,所述弯曲臂套设于所述导杆,以使所述第一力臂和所述第二力臂相互闭合或相对张开;所述外螺纹具有多个螺牙,所述第二力臂抵持于相邻两个所述螺牙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力臂抵持于相邻两个螺牙之间的部分沿平行所述螺牙方向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设有供所述导杆穿过的导向孔,所述导向部还设有与所述导向孔相通的限位槽,所述限位槽具有与所述内螺纹开口朝向相平行的开口端,所述弯曲臂经所述开口端收容于所述限位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部还设有与所述限位槽相连通并朝所述螺接部延伸的卡槽,所述第一力臂部分卡持于所述限位槽内,所述第二力臂部分位于所述卡槽内,并可相对所述卡槽的内侧壁滑动。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接部设有半螺接孔,所述半螺接孔沿平行所述导杆方向延伸,所述内螺纹设置于所述半螺接孔的内侧壁。
6.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支架,所述支架包括第一轴承部和相对所述第一轴承部固定的第二轴承部,所述驱动件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部,所述输出转轴的两端分别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轴承部和所述第二轴承部,所述导杆的两端分别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部和所述第二轴承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还包括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轴承部和所述第二轴承部的支撑部,所述支撑部的边缘设有定位部,所述定位部用于所述支撑部安装定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部的边缘还设稳固部,所述稳固部用于固定连接外部件,以对所述支撑部稳固。
9.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件还包括固定连接所述螺接部和所述导向部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用于连接外部件,以将滑动力矩输出至外部件。
10.一种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输出转轴、导杆、滑动件和弹性件,所述驱动件包括转轴端,所述输出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端,所述输出转轴的周侧壁设有外螺纹,所述导杆相对所述转轴端固定,并与所述输出转轴相平行,所述滑动件包括螺接部和相对所述螺接部固定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滑动连接所述导杆,并可绕所述导杆转动,所述螺接部设有内螺纹,所述螺接部的内螺纹随所述导向部绕所述导杆转动,可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或相分离,所述弹性件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接部,另一端抵持于所述输出转轴背离所述螺接部一侧,以提供所述螺接部朝靠近所述输出转轴转动的弹性回复力;所述弹性件为弹性绳,所述弹性件具有两个相对的连接端和连接于两个连接端之间的抵持部,两个所述连接端均固定于所述螺接部,所述抵持部绕设于所述输出转轴,并抵持于所述外螺纹。
11.一种驱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驱动件、输出转轴、导杆、滑动件和弹性件,所述驱动件包括转轴端,所述输出转轴转动连接所述转轴端,所述输出转轴的周侧壁设有外螺纹,所述导杆相对所述转轴端固定,并与所述输出转轴相平行,所述滑动件包括螺接部和相对所述螺接部固定的导向部,所述导向部滑动连接所述导杆,并可绕所述导杆转动,所述螺接部设有内螺纹,所述螺接部的内螺纹随所述导向部绕所述导杆转动,可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或相分离,所述弹性件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接部,另一端抵持于所述输出转轴背离所述螺接部一侧,以提供所述螺接部朝靠近所述输出转轴转动的弹性回复力;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与所述滑动件相对的抵持件,所述抵持件设有与所述外螺纹相配合的抵持内螺纹,随所述输出转轴转动而相对所述驱动件滑动,所述弹性件一端固定连接所述螺接部,另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抵持件。
12.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权利要求1~11任意一项所述的驱动组件。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装置本体和滑动组件,所述驱动件固定连接所述装置本体,所述滑动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滑动件的滑动座和固定于所述滑动座的至少一个功能器件,所述滑动座随所述滑动件相对所述装置本体滑动,以带动所述至少一个功能器件相对所述装置本体伸缩。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本体包括中框和与所述中框相盖合的显示屏,所述驱动件固定于所述中框与所述显示屏相背离一侧,所述输出转轴平行所述显示屏,所述滑动件滑动连接所述中框,所述至少一个功能器件随所述滑动座伸出或收缩于所述中框,与所述显示屏相展开或相层叠。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屏具有显示区,所述至少一个功能器件随所述滑动座收缩于所述中框,所述显示屏的显示区覆盖所述至少一个功能器件。
16.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导滑组件,所述导滑组件包括固定连接所述中框的导滑座,所述导滑座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导滑凸缘,所述导滑凸缘的延伸方向平行所述滑动件相对所述中框的滑动方向,所述滑动座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导滑槽,每一所述导滑槽与所述导滑凸缘滑动配合。
17.根据权利要求13~16任意一项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功能器件为摄像头模组、虹膜识别模组、人脸识别模组、指纹识别模组、闪光灯、感光传感器、受话器、天线及送话器中的至少一种。
CN201810282690.2A 2018-03-31 2018-03-31 驱动组件、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103191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82690.2A CN110319167B (zh) 2018-03-31 2018-03-31 驱动组件、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82690.2A CN110319167B (zh) 2018-03-31 2018-03-31 驱动组件、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9167A CN110319167A (zh) 2019-10-11
CN110319167B true CN110319167B (zh) 2021-09-17

Family

ID=681120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82690.2A Active CN110319167B (zh) 2018-03-31 2018-03-31 驱动组件、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191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416897B (zh) * 2020-03-30 2021-04-2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5638A (zh) * 1989-03-17 1990-09-26 蒋小钢 一种螺旋机构
JP2012053202A (ja) * 2010-08-31 2012-03-15 Nidec Copal Corp レンズ駆動装置
CN203130953U (zh) * 2013-03-11 2013-08-14 武汉伊万博格科技有限公司 垂直式丝杆传动装置防过载保护机构
CN103832951B (zh) * 2014-03-31 2016-03-23 成都振中电气有限公司 电气管道升降装置
CN104343920B (zh) * 2014-10-13 2016-09-14 中山联合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镜头装置的传动机构
JP6594073B2 (ja) * 2015-07-17 2019-10-23 Thk株式会社 クラッチ機構付きリニアアクチュエータ
CN207150657U (zh) * 2017-09-19 2018-03-27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9167A (zh) 2019-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24447B (zh) 电子装置和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AU2019310549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thereof
EP3364635B1 (en) Foldable mobile terminal
KR100675253B1 (ko) 휴대단말기
EP1805903B1 (en) Camera rotating apparatus of portable terminal
KR20190094470A (ko) 릴 어셈블리, 표시 장치 및 휴대 단말기
EP3866448B1 (en) Mobile terminal
EP4036897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110247270B (zh) 柔性电子装置
CN109995909B (zh) 功能组件、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US7486974B2 (en) Hinged device
CN110319167B (zh) 驱动组件、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9862145B (zh) 功能组件、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
CN110324455B (zh) 电子装置和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3643609A (zh) 显示装置
US7755548B2 (en) Cable tension mechanism for an antenna
CN109862147B (zh) 功能组件、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
CN218760886U (zh) 折叠组件、折叠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070126924A1 (en) Portable device with integrated camera
CN110324056B (zh) 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9951588B (zh) 功能组件、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0324454B (zh) 驱动组件、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0324451B (zh) 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9995908B (zh) 功能组件、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9995910B (zh) 功能组件、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OPPO Guangdo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Co.,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