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18458B - 一种建筑施工用板房及安装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建筑施工用板房及安装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18458B
CN110318458B CN201910567902.6A CN201910567902A CN110318458B CN 110318458 B CN110318458 B CN 110318458B CN 201910567902 A CN201910567902 A CN 201910567902A CN 110318458 B CN110318458 B CN 11031845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close
groove
movable
bottom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6790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18458A (zh
Inventor
周益强
陈金碧
邵显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nzhou Huarui Construc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Huarui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Huarui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Huarui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6790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18458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1845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845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184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845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3WATER SUPPLY; SEWERAGE
    • E03BINSTALLATIONS OR METHODS FOR OBTAINING, COLLECTING, OR DISTRIBUTING WATER
    • E03B3/00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 E03B3/02Methods or installations for obtaining or collecting drinking water or tap water from rain-water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43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movable, separable, or collapsible parts, e.g. for transport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7/00Roofs; Roof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 E04B7/02Roofs; Roof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with plane sloping surfaces, e.g. saddle roof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DROOF COVERINGS; SKY-LIGHTS; GUTTERS; ROOF-WORKING TOOLS
    • E04D13/00Special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in connection with roof coverings; Protection against birds; Roof drainage ; Sky-lights
    • E04D13/04Roof drainage; Drainage fittings in flat roofs, balconies or the like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21/00Preparing, conveying, or working-up building materials or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Other devices or measures for constructional work
    • E04G21/14Conveying or assembling building elemen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8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filter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2007/0025Ventilation using vent ports in a wal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2007/004Natural ventilation using convec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108Rainwater harves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 Roof Covering Using Slabs Or Stiff She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活动板房的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板房及安装方法,其技术方案要点包括底板、分别连接于底板四角的四根安装杆、分设于底板左右两端的两块第一侧板、分设于底板前后两端的两块第二侧板、四根横梁以及安装于横梁上侧的房顶,四根横梁的两端分别连接在与其相邻的两根安装杆上端;第一侧板包括依次设置的让位板、防尘滤网以及设有通风孔的通风板,通风板位于让位板靠近另一块第一侧板的一侧,让位板包括固定板和活动板,固定板靠近活动板的端面设有供活动板伸入的活动槽,活动板的一端滑设在活动槽内,固定板和活动板分别通过螺栓和与其相近的安装杆连接。本发明具有通风性能好的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建筑施工用板房及安装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活动板房的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板房及安装方法。
背景技术
活动板房是一种以轻钢为骨架,以夹芯板为围护材料,以标准模数系列进行空间合,构件采用螺栓连接,全新概念的环保经济型活动板房屋,可方便快捷地进行组装和拆卸。
目前,授权公告号为CN20861856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便于拆装的建筑施工用板房,它包括底板和顶板,底板和顶板的两端外表面固定开设有凹槽,底板的内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架,连接架的两端外表面固定开设有螺丝孔,底板的前端内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阳墙面板,阳墙面板一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阴墙面板,阴墙面板的一端外表面固定安装有门窗墙面板。
上述建筑施工用板房只通过开设窗户进行通风散热,而板房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一般直接安装在户外,在夏季气温高的环境中,板房内部与外界空气的流动通道小,板房内外两侧的空气难以形成对流,通风性能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在于提供一种建筑施工用板房及安装方法,具有通风性好的功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建筑施工用板房,包括底板、分别通过螺栓连接于底板四角的四根安装杆、分设于底板左右两端且相互平行的两块第一侧板、分设于底板前后两端且相互平行的两块第二侧板、四根横梁以及安装于横梁上侧的房顶,所述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均垂直于底板且两端和与其相近的安装杆连接,四根横梁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在与其相邻的两根安装杆上端;所述第一侧板包括依次设置的让位板、防尘滤网以及设有通风孔的通风板,所述通风板位于让位板靠近另一块第一侧板的一侧,所述让位板包括固定板和活动板,所述固定板靠近活动板的端面设有供活动板伸入的活动槽,所述活动板的一端滑设在活动槽内,所述固定板和活动板分别通过螺栓和与其相近的安装杆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夏季气温高时,先将用于连接活动板和安装杆的螺栓取出,再将两块第一侧板上的活动板分别向靠近固定板的一侧移动,使得让位板的长度缩短并形成供空气流动的通道。此时板房外侧的空气会先经过活动板和与其相邻的安装杆的间隙,再依次穿过防尘滤网和通风板进入板房内部,最后经过另一块第一侧板穿出板房,从而使板房内外两侧的空气形成对流,相较于只通过开设窗户的方式通风散热效果好,提高了工人居住的舒适度。另外,设于建筑工地中的板房由于距离施工现场较近,空气中的粉尘多,防尘滤网能够过滤部分从板房外向板房内流动的空气中的灰尘,避免大量灰尘进入板房内部影响居住。通风板一方面设置有通风孔供空气流动,不会影响通风散热;另一方面增大了第一侧板的厚度,从而增加了板房的结构强度,提高了板房搭建后的稳定性。此外,板房由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横梁及房顶拼搭而成,可将其拆分后运输至建筑工地而无需提前搭建,减小了单次运输板房时其占用空间,更方便运输。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活动板靠近活动槽的端面嵌有第一吸铁石,所述活动槽的内壁上嵌有与第一吸铁石相互配合的第二吸铁石。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风时,将活动板移至与活动槽远离活动板的内壁抵接,第一吸铁石和第二吸铁石相互吸引并使活动板固定,避免外界强风将活动板向远离固定板的一侧吹动,提高了活动板的稳定性、保障了正常通风。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底板的上端面和左右两侧的横梁上均设有位置对应的限位槽组;所述限位槽组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和第三限位槽,所述让位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位于与其相近的两个第一限位槽内;所述防尘滤网的上下两端分别位于与其相近的两个第二限位槽内,所述通风板的上下两端分别位于与其相近的两个第三限位槽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第一侧板时,第一限位槽起到定位让位板的作用、第二限位槽起到定位防尘滤网的作用、第三限位槽起到定位通风板的作用,方便人们拧动螺栓以安装让位板、防尘滤网和通风板。当外界风力较大时,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和第三限位槽的侧壁可分别限制让位板、防尘滤网和通风板移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第一侧板的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限位槽的内壁上设有位于活动板正下方的延伸槽,所述延伸槽的下侧内壁连接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有挡块,当活动板与挡块分离时,所述挡块的上端面与底板的上端面平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活动板与挡块分离时,挡块会在与其连接的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上移,此时挡块能够阻碍活动板向远离固定板的一侧移动。另外,挡块的上端面和底板的上端面平齐,使得挡块还起到封闭第一限位槽的上侧开口的作用,灰尘不易堆积在第一限位槽底部而影响活动板移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块的上端面和靠近固定板的端面的连接处设有倒角。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不通风时,将活动板向远离固定板的一侧移动,挡块受到活动板的作用压缩与其连接的复位弹簧,倒角在活动板移至挡块上时起导向的作用,有利于活动板移至挡块上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任意两根安装杆相邻的端面均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槽从安装杆的上端面沿竖直方向延伸且宽度大于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厚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时, 将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两个侧壁分别和与其相近的滑动槽的内壁抵接,此时滑动槽的侧壁能进一步限制第一侧板或第二侧板在水平方向上移动,从而进一步提高了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的稳定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房顶包括两块一体成型的挡雨板,两块挡雨板组合成倒V字形且中部形成屋脊,所述挡雨板沿其斜面固定有多根垂直于屋脊的导向杆,相邻两根导向杆之间形成一个导流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房顶设成V字形使雨水可沿挡雨板的斜面下流,方便排水。导向杆的设置使大部分落至挡雨板的雨水沿导流槽下流,雨水不易斜向流动,有利于雨水的集中以便收集。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挡雨板上设有从其平行与导向杆的一条边线向另一条与导向杆平行的边线延伸的导流块,所述导流块位于导向杆远离屋脊的一侧且与屋脊的间距逐渐减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沿导流槽下流的雨水受到导流块的限制会沿导流块的端面向其低端流动,方便人们集中收集雨水以供使用,节能环保。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其中两根相互平行的横梁上侧固定有定位块,两块挡雨板上分别设有供两个定位块穿入的定位孔,所述定位孔的内壁上固定有密封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房顶时,将两个定位块分别穿过两个定位孔,定位块起到初步定位房顶的作用,使房顶受到限制不会周向转动,方便人们拧动螺栓以固定房顶。定位块穿过定位孔时会挤压密封圈使其发生形变,此时密封圈起到密封的作用,避免雨水从定位块和定位孔的间隙渗入板房内。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板房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螺栓将其中一根安装杆连接在底板的一角并使滑动槽朝向底板内侧,再依次将通风板、防尘滤网和固定板与上述安装杆在前后方向的滑动槽的内壁抵接,同时将其下端分别伸入与上述安装杆相近的第三限位槽、第二限位槽和第一限位槽内,并分别通过螺栓将通风板、防尘滤网和固定板与安装杆连接;然后将第二侧板与上述安装杆在左右方向的滑动槽的内壁抵接并通过螺栓固定;
S2:通过螺栓将另一根安装杆连接在底板和上述第二侧板的自由端相近的一角,同时使第二侧板的自由端与该安装杆在左右方向的滑动槽的内壁抵接;
S3:重复S1和S2以逐次安装另一块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以及安装杆;
S4:将活动板向远离固定板的一侧拉动并使其一端伸入与其相近的滑动槽内,接着将螺栓穿过该滑动槽的侧壁后与活动板螺纹连接以固定活动板;
S5:安装横梁,将四根横梁分别连接在相邻两根安装杆的上端,并使让位板、防尘滤网和通风板的上端分别伸入与其相近的第一限位槽、第二限位槽和第三限位槽中;
S6:安装房顶,将两个定位块分别穿过两个定位孔,再通过螺栓连接挡雨板和与其相近的横梁。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板房内气温高时,将两块活动板分别向与其相近的固定板移动,使得板房内外两侧的空气形成对流,从而达到通风散热的效果;防尘滤网能够过滤部分外界空气中的灰尘,避免灰尘随空气流动而进入板房内影响工人居住;
2.活动板和挡块分离时,挡块会在复位弹簧的作用下上移,从而封闭第一限位槽的开口,避免灰尘堆积在第一限位槽底部影响活动板推移;挡块还能阻碍活动板向远离固定板的一侧移动,第一吸铁石和第二吸铁石相互吸引使活动板更不易移出活动槽,保障了板房的正常通风;
3.导向杆和导流块具有方便人们收集雨水的效果,节能环保;定位块和定位孔配合能够初步定位房顶,避免房顶转动影响安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凸显本实施例中第一侧板的爆炸示意图
图3是图2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4是凸显本实施例中限位槽组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施例中房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板;2、安装杆;21、滑动槽;3、第一侧板;31、让位板;311、固定板;312、活动板;313、活动槽;314、推块;315、第一吸铁石;316、第二吸铁石;32、防尘滤网;33、通风板;331、通风孔;332、支撑块;4、第二侧板;41、房门;5、横梁;51、安装块;511、定位块;6、房顶;61、挡雨板;611、定位孔;612、密封圈;613、导向杆;614、导流槽;615、导流块;62、抵接板;63、屋脊;7、限位槽组;71、第一限位槽;711、延伸槽;712、复位弹簧;713、挡块;714、倒角;72、第二限位槽;73、第三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板房,如图1、图2所示,包括底板1、分别位于底板1四角的四根安装杆2、两块相互平行的第一侧板3、两块相互平行的第二侧板4、四根横梁5以及位于横梁5上侧的房顶6,两块第一侧板3分别位于底板1的左右两端、两块第二侧板4分别位于底板1的前后两端,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均垂直于底板1和横梁5,其中位于前侧的第二侧板4上铰接有房门41。
如图2、图3所示,安装杆2通过螺栓与底板1连接(图中未示出),任意两根安装杆2靠近彼此的端面均设有滑动槽21,滑动槽21从安装杆2的上端面沿竖直方向延伸至其下端面。滑动槽21的宽度大于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的厚度,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中两个相对的端面分别和与其相邻的滑动槽21的内壁抵接,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可通过螺栓和与其相近的安装杆2连接(图中未示出)。滑动槽21在安装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时起辅助定位的作用,方便人们拧动螺栓,且滑动槽21的侧壁还能限制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水平移动,提高了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的稳定性。
如图2、图3所示,第一侧板3包括依次设置的让位板31、防尘滤网32和通风板33,两块第一侧板3中的通风板33均位于让位板31靠近另一块第一侧板3的一侧,通风板33上设有多个通风孔331且靠近与其相邻的防尘滤网32的端面固定有四个支撑块332。让位板31包括固定板311和活动板312,固定板311的后端面设有活动槽313,活动板312滑设在活动槽313内且上端面和固定板311的上端面平齐。活动板312远离防尘滤网32的端面固定有推块314,推块314靠近活动板312的后端,固定板311、活动板312、防尘滤网32和通风板33分别通过螺栓和与其相近的安装杆2连接(图中未示出)。
如图2、图3所示,板房中气温高时,人们可通过手移推块314使活动板312前移,从而使活动板312和与其相邻的安装杆2形成供空气流动的间隙,板房内外两侧的空气会依次穿过活动板312和安装杆2的间隙、防尘滤网32和通风孔331形成对流,通风散热效果好。支撑块332起到辅助支撑防尘滤网32的作用,使防尘滤网32在外界风力强劲时不易被吹变形。
如图2、图3所示,活动板312的前端面嵌有第一吸铁石315,活动槽313的前侧内壁嵌有与第一吸铁石315配合的第二吸铁石316。活动板312与活动槽313的前侧内壁抵接时,第一吸铁石315和第二吸铁石316相互吸引并使活动板312固定,提高了活动板312的稳定性。
如图2、图4所示,底板1的上端面设有两个限位槽组7,两个限位槽组7分别位于底板1的左右两端,位于左右两侧的横梁5的下端面也设有与底板1上的限位槽组7结构相同、位置对应的限位槽组7。限位槽组7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限位槽71、第二限位槽72和第三限位槽73,让位板31的上下两端分别位于与其相近的两个第一限位槽71内、防尘滤网32的上下两端分别位于与其相近的两个第二限位槽72内、通风板33的上下两端分别位于与其相近的两个第三限位槽73内。
如图4所示,第一限位槽71的下侧内壁设有延伸槽711,延伸槽711靠近第一限位槽71的后端且位于活动板312的正下方,延伸槽711的下侧内壁固定有五根复位弹簧712,复位弹簧712的另一端固定有挡块713,挡块713的上端面和前端面的连接处设有倒角714。活动板312前移并与挡块713分离时,挡块713会在复位弹簧712的作用下上移且上端面和底板1的上端面平齐,此时挡块713能够封闭第一限位槽71的上侧开口,避免灰尘积压在第一限位槽71的底部而影响活动板312移动。
如图1、图2所示,四根横梁5分别位于两块第一侧板3和两块第二侧板4的正上方,横梁5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在与其相近的安装杆2的上端。其中左右两侧的横梁5的上端面均固定有安装块51,两个安装块51的上端面设有倾斜方向相反的斜面。
如图2、图5所示,房顶6包括两块一体成型的挡雨板61以及固定在挡雨板61下端面的抵接板62,两块挡雨板61组合成倒V字形且中部形成屋脊63,挡雨板61的下端面和与其相近的安装块51上的斜面的倾斜角度相同,挡雨板61和与其相近的横梁5通过螺栓连接。安装块51的上端面固定有定位块511,挡雨板61上设有定位孔611,定位孔611的内壁上固定有密封圈612。安装屋顶时,先将两个定位块511分别穿过两个定位孔611以初步定位屋顶,再通过螺栓连接挡雨板61和横梁5,密封圈612在定位块511穿入定位孔611时受压变形并起到密封的作用,避免雨水从定位孔611渗漏至板房内。
如图1、图5所示,挡雨板61的上端面固定有多根垂直于屋脊63的导向杆613,导向杆613的长度由前至后依次增大,相邻两根导向杆613形成一个导流槽614。两块挡雨板61的上端面均固定有位于导向杆613远离屋脊63的一侧的导流块615,导流块615从挡雨板61平行于导向杆613的一条边线向另一条平行于导向杆613的边线延伸,且导流块615和屋脊63的间距由前至后逐渐减小。导流块615上部的雨水会经导流槽614沿挡雨板61下流,再沿导流块615向前侧流动,方便人们收集雨水使用,节能环保。
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板房内温度高时,人们可通过推块314推动活动板312前移,使得活动板312与挡块713分离并与活动槽313的前侧内壁抵接,第一吸铁石315和第二吸铁石316相互吸引使活动板312固定。此时活动板312和与其相邻的安装杆2存在间隙,板房内外两侧的空气会依次穿过该间隙、防尘滤网32和通风孔331向另一侧流动,从而使板房内外两侧的空气形成对流,通风散热性能好。
实施例2
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建筑施工用板房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螺栓将其中一根安装杆2连接在底板1的一角并使滑动槽21朝向底板1内侧,再依次将通风板33、防尘滤网32和固定板311与上述安装杆2在前后方向的滑动槽21的内壁抵接,同时将其下端分别伸入与上述安装杆2相近的第三限位槽73、第二限位槽72和第一限位槽71内,并分别通过螺栓将通风板33、防尘滤网32和固定板311与安装杆2连接;然后将第二侧板4与上述安装杆2在左右方向的滑动槽21的内壁抵接并通过螺栓固定;
S2:通过螺栓将另一根安装杆2连接在底板1和上述第二侧板4的自由端相近的一角,同时使第二侧板4的自由端与该安装杆2在左右方向的滑动槽21的内壁抵接;
S3:重复S1和S2以逐次安装另一块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以及安装杆2;
S4:将活动板312向远离固定板311的一侧拉动并使其一端伸入与其相近的滑动槽21内,接着将螺栓穿过该滑动槽21的侧壁后与活动板312螺纹连接以固定活动板312;
S5:安装横梁5,将四根横梁5分别连接在相邻两根安装杆2的上端;
S6:安装房顶6,将两个定位块511分别穿过两个定位孔611,再通过螺栓连接挡雨板61和与其相近的横梁5。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设计构思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建筑施工用板房,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板(1)、分别通过螺栓连接于底板(1)四角的四根安装杆(2)、分设于底板(1)左右两端且相互平行的两块第一侧板(3)、分设于底板(1)前后两端且相互平行的两块第二侧板(4)、四根横梁(5)以及安装于横梁(5)上侧的房顶(6),所述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均垂直于底板(1)且两端和与其相近的安装杆(2)连接,四根横梁(5)的两端分别通过螺栓连接在与其相邻的两根安装杆(2)上端;所述第一侧板(3)包括依次设置的让位板(31)、防尘滤网(32)以及设有通风孔(331)的通风板(33),所述通风板(33)位于让位板(31)靠近另一块第一侧板(3)的一侧,所述通风板(33)靠近与其相邻的防尘滤网(32)的端面固定有四个支撑块(332);所述让位板(31)包括固定板(311)和活动板(312),所述固定板(311)靠近活动板(312)的端面设有供活动板(312)伸入的活动槽(313),所述活动板(312)的一端滑设在活动槽(313)内,所述固定板(311)和活动板(312)分别通过螺栓和与其相近的安装杆(2)连接;所述底板(1)的上端面和左右两侧的横梁(5)上均设有位置对应的限位槽组(7);所述限位槽组(7)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限位槽(71)、第二限位槽(72)和第三限位槽(73),所述让位板(31)的上下两端分别位于与其相近的两个第一限位槽(71)内;所述防尘滤网(32)的上下两端分别位于与其相近的两个第二限位槽(72)内,所述通风板(33)的上下两端分别位于与其相近的两个第三限位槽(73)内;所述第一限位槽(71)的内壁上设有位于活动板(312)正下方的延伸槽(711),所述延伸槽(711)的下侧内壁连接有复位弹簧(712),所述复位弹簧(712)的另一端固定有挡块(713),当活动板(312)与挡块(713)分离时,所述挡块(713)的上端面与底板(1)的上端面平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板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板(312)靠近活动槽(313)的端面嵌有第一吸铁石(315),所述活动槽(313)的内壁上嵌有与第一吸铁石(315)相互配合的第二吸铁石(316)。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板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块(713)的上端面和靠近固定板(311)的端面的连接处设有倒角(714)。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板房,其特征在于:任意两根安装杆(2)相邻的端面均设有滑动槽(21),所述滑动槽(21)从安装杆(2)的上端面沿竖直方向延伸且宽度大于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的厚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板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房顶(6)包括两块一体成型的挡雨板(61),两块挡雨板(61)组合成倒V字形且中部形成屋脊(63),所述挡雨板(61)沿其斜面固定有多根垂直于屋脊(63)的导向杆(613),相邻两根导向杆(613)之间形成一个导流槽(6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板房,其特征在于:所述挡雨板(61)上设有从其前端向后端延伸的导流块(615),所述导流块(615)位于导向杆(613)远离屋脊(63)的一侧且与屋脊(63)的间距由前至后逐渐减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板房,其特征在于:其中两根相互平行的横梁(5)上侧固定有定位块(511),两块挡雨板(61)上分别设有供两个定位块(511)穿入的定位孔(611),所述定位孔(611)的内壁上固定有密封圈(612)。
8.如权利要求1至7任意一项所述的建筑施工用板房的安装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螺栓将其中一根安装杆(2)连接在底板(1)的一角并使滑动槽(21)朝向底板(1)内侧,再依次将通风板(33)、防尘滤网(32)和固定板(311)与上述安装杆(2)在前后方向的滑动槽(21)的内壁抵接,同时将其下端分别伸入与上述安装杆(2)相近的第三限位槽(73)、第二限位槽(72)和第一限位槽(71)内,并分别通过螺栓将通风板(33)、防尘滤网(32)和固定板(311)与安装杆(2)连接;然后将第二侧板(4)与上述安装杆(2)在左右方向的滑动槽(21)的内壁抵接并通过螺栓固定;
S2:通过螺栓将另一根安装杆(2)连接在底板(1)和上述第二侧板(4)的自由端相近的一角,同时使第二侧板(4)的自由端与该安装杆(2)在左右方向的滑动槽(21)的内壁抵接;
S3:重复S1和S2以逐次安装另一块第一侧板(3)和第二侧板(4)以及安装杆(2);
S4:将活动板(312)向远离固定板(311)的一侧拉动并使其一端伸入与其相近的滑动槽(21)内,接着将螺栓穿过该滑动槽(21)的侧壁后与活动板(312)螺纹连接以固定活动板(312);
S5:安装横梁(5),将四根横梁(5)分别连接在相邻两根安装杆(2)的上端,并使让位板(31)、防尘滤网(32)和通风板(33)的上端分别伸入与其相近的第一限位槽(71)、第二限位槽(72)和第三限位槽(73)中;
S6:安装房顶(6),将两个定位块(511)分别穿过两个定位孔(611),再通过螺栓连接挡雨板(61)和与其相近的横梁(5)。
CN201910567902.6A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建筑施工用板房及安装方法 Active CN1103184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67902.6A CN110318458B (zh)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建筑施工用板房及安装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67902.6A CN110318458B (zh)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建筑施工用板房及安装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8458A CN110318458A (zh) 2019-10-11
CN110318458B true CN110318458B (zh) 2021-03-02

Family

ID=68120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67902.6A Active CN110318458B (zh) 2019-06-27 2019-06-27 一种建筑施工用板房及安装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184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900634B (zh) * 2021-03-11 2022-03-29 四川兆硕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房屋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296059A1 (fr) * 1974-12-23 1976-07-23 Fillod Const Habitation prefabriquee a montage rapide
CN2526460Y (zh) * 2002-03-12 2002-12-18 原杏芳 任意旋转万向定位推拉平开多功能组合窗
CN2818729Y (zh) * 2005-09-23 2006-09-20 吴朝勇 折叠式隐形帘、纱复合门窗
GB2461754A (en) * 2008-07-17 2010-01-20 Frank Kelly Air vent for use as an air brick with a float valve and insect mesh
CN206607924U (zh) * 2017-02-16 2017-11-03 德远(北京)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水泥箱式变电站壳体
CN107100496A (zh) * 2017-03-14 2017-08-29 杨华 一种可隐藏式多功能窗
CN206829367U (zh) * 2017-06-15 2018-01-02 东莞市振晟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钢结构活动房
CN108867884A (zh) * 2018-06-25 2018-11-23 四川恒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活动板房的安装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8458A (zh) 2019-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260055B1 (ko) 배수 기능이 구비된 천장 일체형 태양광 발전 지붕 구조
CN110318458B (zh) 一种建筑施工用板房及安装方法
CN109488182B (zh) 一种新型高性能百叶窗
CN201593313U (zh) 弧形一体化阳光房
CN210767444U (zh) 一种新型建筑施工用钢结构
RU193471U1 (ru) Остановочный павильон
CN204126132U (zh) 一种防雨活动玻璃天窗顶棚
JP2018016991A (ja) 下枠および建具
CN214364479U (zh) 基于温差原理的钢制干煤棚封闭结构用自然排风装置
CN111485641B (zh) 一种节能环保的建筑用承重结构
KR102172592B1 (ko) 중연창의 중간바 배수구조
CN209958590U (zh) 一种防雷钢结构房屋
CN201297732Y (zh) 薄型通风器
CN106049769A (zh) 一种构件式光伏瓦防水屋面
CN218820748U (zh) 一种便于安装的冷风机
CN219794744U (zh) 定型化临边洞口防护装置
CN220150612U (zh) 一种装配式激光房外墙
CN220747744U (zh) 一种房建窗口施工用安全防护栏
CN219344453U (zh) 一种钢结构凸窗
CN220747359U (zh) 一种具有通风功能的装配式建筑幕墙
CN215888581U (zh) 一种块单元的铝合金结构模块
CN217461078U (zh) 一种隐藏式自然通风幕墙结构
CN215292244U (zh) 一种格栅、百叶与玻璃平开窗的组合系统
CN217632063U (zh) 建筑钢结构凸窗
CN220036469U (zh) 铝合金阳台的推改固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