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15992A - 一种轨道交通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轨道交通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15992A
CN110315992A CN201810275100.3A CN201810275100A CN110315992A CN 110315992 A CN110315992 A CN 110315992A CN 201810275100 A CN201810275100 A CN 201810275100A CN 110315992 A CN110315992 A CN 1103159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bogie
track
transit system
rail trans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7510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15992B (zh
Inventor
崔桃华
杨冬生
关永康
颜学刚
谢志斌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75100.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15992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159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59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159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59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LPROPULSION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SUPPLYING ELECTRIC POWER FOR AUXILIARY EQUIPMENT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ODYNAMIC BRAKE SYSTEMS FOR VEHICLES IN GENERAL;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MONITORING OPERATING VARIABLES OF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ELECTRIC SAFETY DEVICES FOR ELECTRICALLY-PROPELLED VEHICLES
    • B60L13/00Electric propulsion for monorail vehicles, suspension vehicles or rack railways;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 B60L13/04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for vehicl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1CONSTRUCTION OF ROADS, RAILWAYS, OR BRIDGES
    • E01BPERMANENT WAY; PERMANENT-WAY TOOLS; MACHINES FOR MAKING RAILWAYS OF ALL KINDS
    • E01B25/00Tracks for special kinds of railways
    • E01B25/30Tracks for magnetic suspension or levitation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ntrol Of Vehicles With Linear Motors And Vehicles That Are Magnetically Levitated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系统,其包括:轨道,所述轨道包括第一轨道梁、连接梁和第二轨道梁,且所述第一轨道梁、所述第二轨道梁和所述连接梁之间限定出内槽,内槽内设有磁悬浮装置;轨道车辆,所述轨道车辆包括转向架和车体,所述车体与所述转向架相连且由所述转向架牵引沿所述轨道行驶,所述转向架包括构架,与所述构架固定连接的走行轮驱动装置,以及与所述走行轮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的走行轮,所述转向架还包括磁悬浮模块,用于驱动轨道车辆沿轨道运行。所述轨道交通系统的转向架上结合了磁悬浮模块和走行轮,低速行走时,车辆由走行轮来驱动,高速行走时,车辆由磁悬浮模块来驱动,大大减少了能耗。

Description

一种轨道交通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交通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轨道交通系统。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诸如磁悬浮列车等轨道交通系统,列车转向架主要由构架、磁悬浮模块和支撑轮组成。在车辆行驶的过程中,磁悬浮模块为车辆提供使车辆处于悬浮状态,并控制车辆行驶,使得车辆能够正常行驶,当磁悬浮模块停止工作时,支撑轮与反应轨接触,可起到支撑的作用。
上述现有技术中至少存在以下问题:现有技术中磁悬浮列车上的支撑轮较小,仅起到支撑的作用;列车在启动的时候采用磁驱动,在车速较慢的情况下,磁力转化率较低,加速较慢,因此采用磁驱动会造成大量的能源损耗,不利于成本控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轨道交通系统,所述轨道交通系统的转向架上结合了磁悬浮模块和走行轮,实现了在轨道交通系统上对车辆的双模式控制,低速行走时,车辆由走行轮支撑并驱动行驶,高速行走时,车辆由磁悬浮模块来驱动行驶,从而大大减少了能耗。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一种轨道交通系统,包括:轨道,所述轨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轨道梁、连接梁和第二轨道梁,且所述第一轨道梁、所述第二轨道梁和所述连接梁之间限定出内槽,所述内槽内设有磁悬浮装置;轨道车辆,所述轨道车辆包括转向架和车体,所述车体与所述转向架相连且由所述转向架牵引沿所述轨道行驶,所述转向架包括构架,与所述构架固定连接的走行轮驱动装置,以及与所述走行轮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的走行轮,所述转向架还包括磁悬浮模块,所述磁悬浮模块与所述磁悬浮装置相配合,用于驱动轨道车辆沿轨道运行。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车体包括沿所述轨道的延伸方向依次铰接的多个车厢,所述车厢在沿所述轨道的宽度方向上设有可打开和关闭的车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车门括支撑骨架、覆盖于所述支撑骨架两侧的门皮以及装配于所述门皮外围的密封条。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轨道车辆设有通向所述轨道的逃生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逃生梯具有用于驱动所述逃生梯伸缩的伸缩驱动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轨道车辆上设有储能电池。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转向架包括:第一走行轮和第二走行轮,其中,所述第一走行轮和第二走行轮分别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构架上,且相对所述构架的中线对称设置在所述构架的两端;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与所述构架相连并向下延伸,所述磁悬浮模块设置在所述支撑装置上。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转向架还包括悬浮板,所述悬浮板设在所述支撑装置的下方,且所述支撑装置与所述悬浮板的上端面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转向架还包括升降总成,所述升降总成设在所述悬浮板的下方,且所述升降总成与所述悬浮板的下端面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升降总成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安装在所述悬浮板的下端面上;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且由所述升降机构带动其上下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磁悬浮模块包括磁导向单元,所述磁导向单元设在所述支撑装置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磁导向单元包括第一磁导向单元和第二磁导向单元,所述第一磁导向单元设在所述支撑装置的左端;所述第二磁导向单元设在所述支撑装置的右端;其中,所述第一磁导向单元和第二磁导向单元分别与其在轨道上对应的磁悬浮装置配合,用于为所述转向架提供导向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磁导向单元为导向线圈或导向永磁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磁悬浮模块包括磁悬浮单元和磁驱动单元,所述磁悬浮单元设在所述悬浮板上,用于为所述转向架提供悬浮力;所述磁驱动单元设在所述底板上,用于为所述转向架提供驱动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磁悬浮模块包括磁悬浮单元和磁驱动单元,所述磁悬浮单元设在所述底板上,用于为所述转向架提供悬浮力;所述磁驱动单元设在所述悬浮板上,用于为所述转向架提供驱动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磁悬浮单元为悬浮线圈或悬浮永磁体。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磁驱动单元为直线电机定子线圈或直线电机转子线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转向架还包括导向轮,所述导向轮通过导向轮安装座总成与所述底座相连,且在所述导向轮安装座总成的带动下以调节所述导向轮与所述轨道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向轮包括:
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一导向轮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导向轮安装座总成上,且适于配合在所述轨道的一内侧壁上;
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二导向轮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导向轮安装座总成上,且适于配合在所述轨道的另一内侧壁上。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导向轮连接有与所述第一导向轮同步运动的第一导向安全轮,所述第二导向轮连接有与所述第二导向轮同步运动的第二导向安全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向轮和走行轮均为橡胶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转向架还包括两个支撑悬挂装置,两个所述支撑悬挂装置分别设在所述构架的沿所述轨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两个所述支撑悬挂装置之间设有中央牵引装置,所述中央牵引装置的下端与所述构架相连,所述中央牵引装置的上端与所述车体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支撑悬挂装置为空气弹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走行轮还包括第三走行轮和第四走行轮,所述第三走行轮和第四走行轮分别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构架上,所述第三走行轮与所述第一走行轮在所述轨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四走行轮与所述第二走行轮在所述轨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转向架还包括基础制动装置,所述基础制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构架上靠近所述走行轮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轨道梁设有用于供所述轨道车辆行进的第一走行部,所述第二轨道梁上设有供所述轨道车辆行进的第二走行部,且所述第一轨道梁和所述第二轨道梁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连接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轨道梁和所述第二轨道梁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轨道梁的断面呈倒L型,其包括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走行部相连,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下端与所述连接梁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二轨道梁的断面呈倒L型,其包括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走行部相连,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下端与所述连接梁相连。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上分别设有无线充电线圈。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走行部和所述第二走行部在上下方向上位于同一高度。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磁悬浮装置包括磁导向部件,所述磁导向部件用于为所述轨道车辆提供转向力,且所述磁导向部件包括第一磁导向部件和第二磁导向部件,所述第一磁导向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走行部的右侧端面上;所述第二磁导向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走行部的左侧端面上;其中,所述第一磁导向部件和所述第二磁导向部件相对所述轨道的中线对称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磁悬浮装置包括磁悬浮部件和磁驱动部件,所述第一走行部的下端面和所述第二走行部的下端面上分别安装有所述磁悬浮部件,所述磁悬浮部件用于为所述轨道车辆提供悬浮力;所述连接梁上安装有所述磁驱动部件,所述磁驱动部件用于为所述轨道车辆提供驱动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磁悬浮装置包括磁悬浮部件和磁驱动部件,所述第一走行部的下端面和所述第二走行部的下端面上分别安装有所述磁驱动部件,所述磁驱动部件用于为所述轨道车辆提供驱动力;所述连接梁上安装有所述磁悬浮部件,所述磁悬浮部件用于为所述轨道车辆提供悬浮力。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轨道包括逃生通道,所述逃生通道在沿轨道的延伸方向设置在所述轨道梁的外侧。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轨道还包括多个支撑柱,多个所述支撑柱沿所述轨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连接梁上设有至少一排水沟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如下:
所述轨道交通系统中,所述轨道车辆的转向架上结合了磁悬浮模块和走行轮,所述轨道上对应配备了磁悬浮装置,从而实现了对所述轨道车辆的双模式控制,低速行走时,由走行轮驱动装置来驱动走行轮,从而驱动车辆行驶,避免了由磁驱动车辆时磁力转化率较低的问题,大大减少了能耗;高速行走时,车辆由磁悬浮模块来驱动行驶,运动平稳,噪声低,速度等级高,减少了胶轮的磨损,减少了运营维护成本;以上两种驱动车辆方式结合,不仅实现了车辆控制模式的自由切换,还提高了车辆的整体性能,减少了运营维护成本,降低了能耗。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交通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轨道交通系统的剖面图。
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的转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的转向架与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的转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的转向架与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的转向架的俯视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轨道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轨道交通系统100、
轨道车辆1、
车体11、车厢111、车门112、逃生梯113、
转向架12、构架121、走行轮驱动装置122、第一走行轮1231、第二走行轮1232、支撑装置124、悬浮板125、升降总成126、底座1261、升降机构1262、底板1263、磁悬浮模块127、磁导向单元1271、第一磁导向单元1271a、第二磁导向单元1271b、磁悬浮单元1272、磁驱动单元1273、第一导向轮1281、第二导向轮1282、导向轮安装座总成129、支撑悬挂装置130、中央牵引装置131、安装座132、基础制动装置134、
轨道2、
第一轨道梁21、第一走行部211、第一支撑部212、第一磁导向部件213、磁悬浮部件214、磁驱动部件215、
第二轨道梁22、第二走行部221、第二支撑部222、第二磁导向部件223、
连接梁23、排水沟槽231、
无线充电线圈24、
逃生通道2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 “上”、“下”、“左”、“右”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 “设置” 、“连接”、“相连”、“配合”、“安装”应作广义理解,其具体的设置方式、连接方式、配合方式可根据具体情况来设定,不受特定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其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一
下面参考附图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轨道交通系统100。
如图1-图2所示,根据本实施例的轨道交通系统100包括轨道车辆1和轨道2。
所述轨道车辆1包括转向架12和车体11,所述车体11与所述转向架12相连且由所述转向架12牵引沿所述轨道2行驶,所述转向架12包括构架121,与所述构架121固定连接的走行轮驱动装置122,以及与所述走行轮驱动装置122传动连接的走行轮,所述转向架还包括磁悬浮模块127,所述磁悬浮模块127与安装在所述轨道2的磁悬浮装置相配合,用于为所述轨道车辆1提供导向力、悬浮力和驱动力。综上所述,所述轨道交通系统100结合了磁悬浮模块和走行轮,实现了在轨道交通系统上对车辆的双模式控制,低速行走时,车辆由走行轮支撑并驱动行驶,避免了由磁驱动车辆时磁力转化率较低的问题,大大减少了能耗;高速行走时,车辆由磁悬浮模块来驱动行驶,运动平稳,噪声低,速度等级高,减少了胶轮的磨损,减少了运营维护成本。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车体11包括沿所述轨道2的延伸方向依次铰接的多个车厢111,所述车厢111在沿所述轨道2的宽度方向上设有可打开和关闭的车门112。需要理解的是,本示例中所述多个是指至少一个,即所述车体可以包括一个车厢,也可以包括两个或三个等车厢,具体车厢的数量需要根据载客量来确定。
所述车门112主要包括支撑骨架、覆盖于所述支撑骨架两侧的门皮以及装配于所述门皮外围的密封条。优选地,可在两侧的门皮之间填充隔音隔热材料,如蜂窝铝材料等,能够起到降噪、保温的作用,提高乘客乘坐的舒适性。
本实施例中,所述轨道车辆1设有通向所述轨道2的逃生梯113。进一步地,在所述轨道车辆1的车门112相应位置上设有通向所述轨道2的逃生梯113。这样当发生紧急状况时,轨道车辆1主动或被动停车,所述车门112打开且所述逃生梯113的下端嵌入所述轨道2的逃生通道25,车厢111内的乘客可通过所述逃生梯113进入所述逃生通道25,进而从所述逃生通道25疏散,保障乘客的安全。
所述逃生梯113具有用于驱动所述逃生梯伸缩的伸缩驱动装置,换言之,所述逃生梯113可以具有收缩和伸展两种状态,轨道车辆正常运行时,所述逃生梯113处于收缩状态,节省空间;当发生紧急情况时,所述伸缩驱动装置控制所述逃生梯113伸展至逃生通道25,方便疏散乘客。
在本发明的一些具体示例中,如图3-图6所示,转向架12主要由构架121、走行轮、走行轮驱动装置122、支撑装置124和磁悬浮模块127组成。其中,所述走行轮包括第一走行轮1231和第二走行轮1232,所述第一走行轮1231和第二走行轮1232分别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构架121上,且相对所述构架121的中线对称设置在所述构架121的两端;所述走行轮驱动装置122与所述走行轮相连,用于驱动所述走行轮旋转并带动所述转向架12移动;所述支撑装置124与所述构架121相连并向下延伸,用于支撑磁悬浮模块127;所述磁悬浮模块127设置在所述支撑装置124上,用于驱动轨道车辆沿轨道运行。综上所述,所述转向架12结合了磁悬浮模块和走行轮,实现了在轨道交通系统上对车辆的双模式控制,低速行走时,车辆由走行轮支撑并驱动行驶,避免了由磁驱动车辆时磁力转化率较低的问题,大大减少了能耗;高速行走时,车辆由磁悬浮模块来驱动行驶,运动平稳,噪声低,速度等级高,减少了胶轮的磨损,减少了运营维护成本。
如图3-图4所示,所述转向架12还包括悬浮板125,所述悬浮板125设在所述支撑装置124的下方,且所述支撑装置124与所述悬浮板125的上端面连接。方便了安装在所述悬浮板125上的磁悬浮模块127中的磁悬浮单元1272与轨道上的磁悬浮部件214之间相互配合,为所述转向架12提供悬浮力。
可选地,所述转向架12还包括升降总成126,所述升降总成126设在所述悬浮板125的下方,且所述升降总成126与所述悬浮板125的下端面连接。所述升降总成126上设有磁驱动单元1273,因为轨道车辆有两种驱动方式,低速行走时,车辆由走行轮支撑并驱动行驶,高速行走时,车辆由磁悬浮模块来驱动行驶,由此导致了轨道车辆高度的变化,其将引起所述磁驱动单元1273与其在轨道上对应的磁驱动部件215之间间隙的变化,所述升降总成126可调整所述磁驱动单元1273与所述磁驱动部件215之间的间隙,提高磁力转化效率。
具体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升降总成126主要由底座1261、升降机构1262和底板1263组成,其中,所述底座1261安装在所述悬浮板125的下端面上,所述升降机构1262设置在所述底座1261上,所述底板1263与所述升降机构1262连接,且由所述升降机构1262带动其上下移动。所述底板1263上设有磁驱动单元1273,在所述磁驱动单元1273与其在轨道上对应的磁驱动部件215之间的间隙发生变化时,通过所述升降机构1262带动所述底板1263上下移动,由此来调整所述磁驱动单元1273与所述磁驱动部件215之间的间隙,进而提高磁力转化效率。
所述磁悬浮模块127包括磁悬浮单元1272,所述磁悬浮单元1272设在所述悬浮板125上,所述磁悬浮单元1272通过与其在轨道对应的磁悬浮部件214配合,用于为所述转向架12提供悬浮力。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磁悬浮单元1272为悬浮线圈或悬浮永磁体。若所述磁悬浮单元1272采用悬浮线圈,则与其在轨道上对应的磁悬浮部件214可采用永磁体,当轨道车辆的速度超过其设定的速度阈值时,通过向所述悬浮线圈通电,使得所述转向架12与所述轨道2产生垂向吸引力,该垂向吸引力与包括所述转向架12的轨道车辆重力相等,方向相反,从而使得所述转向架12所在的轨道车辆处于悬浮状态;若所述磁悬浮单元1272采用悬浮永磁体,则与其在轨道上对应的磁悬浮部件214可采用悬浮线圈,当轨道车辆的速度超过其设定的速度阈值时,通过向所述悬浮线圈通电,使得所述转向架12与所述轨道产生垂向吸引力,该垂向吸引力与包括所述转向架12的轨道车辆重力相等,方向相反,从而使得所述转向架12所在的轨道车辆处于悬浮状态;同时若所述磁悬浮单元1272采用悬浮永磁体,避免了所述转向架12复杂的线束排布,使得所述转向架12结构简单。
进一步地,所述磁悬浮模块还包括磁驱动单元1273,所述磁驱动单元1273设在所述底板1263上,所述磁驱动单元1273通过与其在轨道对应的磁驱动部件215配合,用于为所述转向架12提供驱动力。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磁驱动单元1273为直线电机定子线圈或直线电机转子线圈。例如所述磁驱动单元1273采用直线电机转子线圈时,则与其在轨道上对应的磁驱动部件215可采用直线电机定子线圈,为了保证轨道车辆能够在轨道上运行,需要所述直线电机定子线圈产生的通电磁性与所述直线电机转子线圈产生的感应磁性相匹配,这里的相匹配是指,位于轨道车辆上的直线电机转子线圈的极性与位于其前方的轨道上的直线电机定子线圈的极性相反,而与位于其后方的轨道上的直线电机定子线圈的极性相同,这样,向直线电机定子线圈通入交流电时,能将所述直流电机定子线圈变为电磁体,所述轨道车辆被安装在前方轨道上的电磁体所吸引,并且同时又被安装在后方轨道上的电磁体所排斥,在直线电机定子线圈流动的电流流向会不断反转过来,使得原来是正极的线圈变为负极线圈,原来是负极的线圈变为正极的线圈,由此,所述轨道车辆由于电磁极性的转换而得以持续向前行进。
需要解释的是,“正极的线圈”和“负极的电流”为相对的概念,其中,“正极的线圈”和“负极的线圈”是依据线圈中电流的方向来界定,具体特指的方向可根据实际情况来确定。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也提供了一种轨道交通系统100。如图5-图6所示,其与实施例一的区别在于,所述磁悬浮单元1272设置在所述升降总成126的底板1263上,所述磁驱动单元1273设置在所述悬浮板125上。
在所述磁驱动单元1273与其在轨道上对应的磁驱动部件215之间的间隙发生变化时,通过所述升降机构1262带动所述底板1263上下移动,调整所述磁悬浮单元1272与所述磁悬浮部件214之间的距离,从而调整所述转向架12所受悬浮力的大小,最终调整所述磁驱动单元1273与所述磁驱动部件215之间的间隙,进而提高磁力转化效率。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图6所示,所述磁悬浮模块127还包括磁导向单元1271,所述磁导向单元1271设在所述支撑装置124上。所述磁导向单元1271通过与其在轨道对应的磁导向部件配合,用于与所述转向架12提供导向力。
具体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磁导向单元1271包括第一磁导向单元1271a和第二磁导向单元1271b,所述第一磁导向单元1271a设在所述支撑装置124的左端,所述第二磁导向单元1271b设在所述支撑装置124的右端,在轨道车辆转弯时,通过调节所述第一磁导向单元1271a与其在轨道对应的第一磁导向部件213之间的排斥力以及所述第二磁导向单元1271b与其在轨道对应的第二磁导向部件223之间的排斥力,以实现所述转向架12在所述轨道上的非接触性导向,大大减少了所述轨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所受的阻力,从而使得所述轨道车辆的行驶更加平稳顺畅;还消除了传统胶轮导向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污染,非常有利于环境保护。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磁导向单元1271可以采用导向线圈或导向永磁体。若所述磁导向单元1271采用导向线圈,则与其在轨道上对应的磁导向部件可采用永磁体,在轨道车辆转弯时,可通过调节所述导向线圈中电流的大小,进而调节所述导向线圈与所述永磁体之间排斥力的大小,由此实现所述转向架12在所述轨道上的非接触性导向;若所述磁导向单元1271采用导向永磁体,则与其在轨道上对应的磁导向部件可采用导向线圈,在轨道车辆转弯时,可通过调节所述线圈中电流的大小,进而调节所述线圈与所述导向永磁体之间排斥力的大小,由此实现所述转向架12在所述轨道2上的非接触性导向,同时所述磁导向单元1271采用导向永磁体,无需通电便可产生磁场,以此满足轨道车辆的导向需求,且避免了所述转向架12复杂的线束排布,使得所述转向架12结构简单。
有利地,所述转向架12还包括导向轮,所述导向轮通过导向轮安装座总成129与所述底座1261相连,且在所述导向轮安装座总成129的带动下以调节所述导向轮与所述轨道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当轨道车辆处于悬浮状态时,控制所述导向轮与所述轨道的内侧壁分离,由所述磁导向单元实现轨道车辆向左或向右转弯,减少了胶轮的磨损;当轨道车辆由悬浮状态变为走行状态时,即由磁悬浮模块127驱动变为走行轮驱动时,控制所述导向轮与所述轨道的内侧壁接触,由所述导向轮实现轨道车辆向左或向右转弯,提高轨道车辆运行的稳定性。
具体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所述导向轮包括第一导向轮1281和第二导向轮1282,其中所述第一导向轮1281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导向轮安装座总成129上,且适于配合在所述轨道2的一内侧壁上;所述第二导向轮1282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导向轮安装座总成129上,且适于配合在所述轨道2的另一内侧壁上。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发明中,导向轮的数量不限于两个,具体数量可以灵活设置,导向轮可以设置为两个、四个或六个等。
为了保证轨道车辆行驶的安全性,所述第一导向轮1281连接有与所述第一导向轮1281同步运动的第一导向安全轮,所述第二导向轮1282连接有与所述第二导向轮1282同步运动的第二导向安全轮。正常情况下,所述第一导向轮1281和第二导向轮1282绕着轨道梁的两个侧面转动,所述第一导向轮1281和第二导向轮1282作为主工作胎,在摩擦力的作用下绕着导向轮轮轴旋转,起导向和稳定车体的作用,当所述第一导向轮1281爆胎时,所述第一导向安全轮代替所述第一导向轮与轨道接触,同理,当所述第二导向轮1282爆胎时,所述第二导向安全轮代替第二导向轮与轨道接触,以此保证所述轨道车辆行驶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其中,所述走行轮和导向轮均可采用橡胶轮。通过采用橡胶轮的走行轮和导向轮,所述轨道车辆行驶平稳,噪声低,振动小,且由于具有较高的粘着力,优化了许多动力性能。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转向架12还包括两个支撑悬挂装置130,两个所述支撑悬挂装置130分别设在所述构架121的沿所述轨道2的宽度方向的两端。可选地,所述构架121的左右两端分别设有沿上下方向向上延伸的安装座132,所述支撑悬挂装置130可设在所述安装座132上,安装效果较好。所述支撑悬挂装置130用于支撑车体并起到减震缓冲的作用,两个所述支撑悬挂装置130的受力以及支撑效果均匀,从而保证轨道车辆的平稳性和舒适性,且成本较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悬挂装置130优选的推荐采用空气弹簧,可根据轨道车辆的运行情况,调整空气弹簧的工作高度,对车辆整体的舒适性有极大的提高。
进一步地,两个所述支撑悬挂装置之130间设有中央牵引装置131,所述中央牵引装置131的下端与所述构架121相连,所述中央牵引装置131的上端与所述车体11相连。低速行走时,所述走行轮驱动装置122驱动走行轮转动并带动所述转向架12移动,所述转向架12通过所述中央牵引装置131将驱动力传递给轨道车辆,带动轨道车辆沿着轨道方向行进;高速行走时,所述磁驱动单元1273通过与轨道上安装的磁驱动部件215相匹配,将通过磁场感应产生的电磁力转变为驱动所述转向架12移动的驱动力,所述转向架12通过所述中央牵引装置131将驱动力传递给轨道车辆,带动轨道车辆沿着轨道方向行进。
可选地,所述走行轮还包括第三走行轮和第四走行轮,所述第三走行轮和第四走行轮分别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构架上,所述第三走行轮与所述第一走行轮1231在所述轨道2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四走行轮与所述第二走行轮1232在所述轨道2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一方面增加了轨道车辆的载重量,另一反面保证了轨道车辆运行的平稳性和舒适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所述转向架12还包括基础制动装置134,所述基础制动装置134设置在所述构架121上靠近所述走行轮的位置。由此保证轨道车辆在规定的距离内停车,确保轨道车辆运行的安全。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图6和图8所示,所述轨道2包括轨道梁和连接梁23,其中,所述轨道梁包括第一轨道梁21和第二轨道梁22,所述第一轨道梁21设有用于供所述轨道交通系统的轨道车辆行进的第一走行部211;所述第一轨道梁21和所述第二轨道梁22平行且间隔设置,且所述第二轨道梁22上设有供所述轨道交通系统的轨道车辆行进的第二走行部221;所述连接梁2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轨道梁21和所述第二轨道梁22相连,且所述第一轨道梁21、所述第二轨道梁22和所述连接梁23之间限定出安装磁悬浮装置的内槽,所述磁悬浮装置用于驱动所述轨道交通系统的轨道车辆行进。所述轨道2充分利用轨道梁的各个梁面,使得所述轨道2集合了走行、悬浮、导向和直线电机驱动等多种功能,所述轨道2既可作为轨道车辆走行轮行驶的轨道,也可作为轨道车辆磁悬浮装置行驶的轨道。
所述第一轨道梁21的断面呈倒L型,其包括第一支撑部212,所述第一支撑部212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走行部211相连,所述第一支撑部212的下端与所述连接梁23相连。所述第二轨道梁22的断面呈倒L型,其包括第二支撑部222,所述第二支撑部222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走行部221相连,所述第二支撑部222的下端与所述连接梁23相连,所述第一走行轮1231配合在所述第一轨道梁21的第一走行部211上,所述第二走行轮1232配合在所述第二轨道梁22的第二走行部221上,利于轨道车辆重心分配,提升轨道交通系统的稳定性。
有利地,所述第一走行部211和所述第二走行部221在上下方向上位于同一高度。由此可以有利于轨道车辆1整体性能的平衡,在前进与后退的过程中受力均匀,从而利于提升轨道车辆1的平衡性能。
所述磁悬浮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轨道梁21、所述第二轨道梁22和所述连接梁23之间限定出的内槽中,易于布置磁屏蔽装置,从而减少悬浮及牵引过程中的漏磁,提高牵引效率,节约能耗。
其中,所述磁悬浮装置包括磁导向部件,所述磁导向部件用于为所述轨道车辆提供转向力,且所述磁导向部件包括第一磁导向部件213和第二磁导向部件223,所述第一磁导向部件213设置在所述第一走行部211的右侧端面上;所述第二磁导向部件223设置在所述第二走行部221的左侧端面上;且所述第一磁导向部件和所述第二磁导向部件相对所述轨道的中线对称设置。在轨道车辆转弯时,通过调节所述第一磁导向部件213与所述第一磁导向单元1271a之间的排斥力以及所述第二磁导向部件223与所述第二磁导向单元1271b之间的排斥力,以实现所述转向架12在所述轨道上的非接触性导向,大大减少了所述轨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所受的阻力,从而使得所述轨道车辆的行驶更加平稳顺畅;还消除了传统胶轮导向过程中产生的粉尘污染,非常有利于环境保护。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磁悬浮装置包括磁悬浮部件214,在所述第一走行部211的下端面和所述第二走行部221的下端面上分别设有磁悬浮部件214,所述磁悬浮部件214用于为所述轨道车辆1提供悬浮力;具体地,若所述磁悬浮部件214采用悬浮线圈,则在所述转向架12上对应的磁悬浮单元1272可采用永磁体,当轨道车辆的速度超过其设定的速度阈值时,通过向所述悬浮线圈通电,使得所述转向架12与所述轨道2产生垂向吸引力,该垂向吸引力与包括所述转向架12的轨道车辆重力相等,方向相反,从而使得所述转向架12所在的轨道车辆处于悬浮状态;若所述磁悬浮部件214采用永磁体,则在所述转向架12上对应的磁悬浮单元1272可采用悬浮线圈,当轨道车辆的速度超过其设定的速度阈值时,通过向所述悬浮线圈通电,使得所述转向架12与所述轨道产生垂向吸引力,该垂向吸引力与包括所述转向架12的轨道车辆重力相等,方向相反,从而使得所述转向架12所在的轨道车辆处于悬浮状态。所述磁悬浮装置还包括磁驱动部件215,所述磁驱动部件215设置在所述连接梁23上,且所述磁驱动部件215用于为所述轨道车辆提供驱动力。具体地,若所述磁驱动部件215采用直线电机转子线圈时,则在所述转向架12上对应的磁驱动单元1273可采用直线电机定子线圈,所述直线电机转子线圈和所述直线电机定子线圈相互配合工作,换言之,所述直线电机转子线圈和所述直线电机定子线圈之间通过磁场作用产生一定的作用力,从而为所述轨道车辆1提供驱动力,进而控制所述轨道车辆1的行驶速度。需要注意的是,所述磁驱动部件215也可采用直线电机定子线圈,则在所述转向架12上对应的磁驱动单元1273可采用直线电机转子线圈。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磁悬浮装置包括磁驱动部件,在所述第一走行部的下端面和所述第二走行部的下端面上分别设有磁驱动部件,所述磁驱动部件用于为所述轨道车辆提供驱动力;具体地,若所述磁驱动部件215采用直线电机转子线圈时,则在所述转向架12上对应的磁驱动单元1273可采用直线电机定子线圈,所述直线电机转子线圈和所述直线电机定子线圈相互配合工作,换言之,所述直线电机转子线圈和所述直线电机定子线圈之间通过磁场作用产生一定的作用力,从而为所述轨道车辆1提供驱动力,进而控制所述轨道车辆1的行驶速度。需要注意的是,所述磁驱动部件215也可采用直线电机定子线圈,则在所述转向架12上对应的磁驱动单元1273可采用直线电机转子线圈。所述磁悬浮装置还包括磁悬浮部件,所述磁悬浮部件设置在所述连接梁上,且所述磁悬浮部件用于为所述轨道车辆提供悬浮力;具体地,若所述磁悬浮部件214采用悬浮线圈,则在所述转向架12上对应的磁悬浮单元1272可采用永磁体,当轨道车辆的速度超过其设定的速度阈值时,通过向所述悬浮线圈通电,使得所述转向架12与所述轨道2产生垂向吸引力,该垂向吸引力与包括所述转向架12的轨道车辆重力相等,方向相反,从而使得所述转向架12所在的轨道车辆处于悬浮状态;若所述磁悬浮部件214采用永磁体,则在所述转向架12上对应的磁悬浮单元1272可采用悬浮线圈,当轨道车辆的速度超过其设定的速度阈值时,通过向所述悬浮线圈通电,使得所述转向架12与所述轨道产生垂向吸引力,该垂向吸引力与包括所述转向架12的轨道车辆重力相等,方向相反,从而使得所述转向架12所在的轨道车辆处于悬浮状态。
进一步地,如图8所示,所述轨道2包括逃生通道25,所述逃生通道25在沿轨道的延伸方向设置在所述轨道梁的外侧。这样当发生紧急状况时,轨道车辆1主动或被动停车,所述车门112打开且所述逃生梯113的下端嵌入所述轨道2的逃生通道25,车厢111内的乘客可通过所述逃生梯113进入所述逃生通道25,进而从所述逃生通道25疏散,保障乘客的安全。
优选地,所述连接梁上设有至少一排水沟槽231。由此可以将积在轨道梁内部的积水快速排走,而不至于内部线圈或其他设备被雨水浸泡。
有利地,所述第一支撑部212和所述第二支撑部222上分别设有无线充电线圈,其通过磁场作用为所述轨道车辆1的储能电池充电,保证轨道车辆车内供电的可靠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轨道2还包括多个支撑柱,多个所述支撑柱沿所述轨道2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其用于支撑所述轨道梁,均匀地分担所述轨道梁的重量,提高所述轨道梁的使用寿命。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37)

1.一种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轨道,所述轨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轨道梁、连接梁和第二轨道梁,且所述第一轨道梁、所述第二轨道梁和所述连接梁之间限定出内槽,所述内槽内设有磁悬浮装置;
轨道车辆,所述轨道车辆包括转向架和车体,
所述车体与所述转向架相连且由所述转向架牵引沿所述轨道行驶,所
述转向架包括构架,与所述构架固定连接的走行轮驱动装置,以及与
所述走行轮驱动装置传动连接的走行轮,所述转向架还包括磁悬浮模
块,所述磁悬浮模块与所述磁悬浮装置相配合,用于驱动轨道车辆沿轨道运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包括沿所述轨道的延伸方向依次铰接的多个车厢,所述车厢在沿所述轨道的宽度方向上设有可打开和关闭的车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包括支撑骨架、覆盖于所述支撑骨架两侧的门皮以及装配于所述门皮外围的密封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车辆设有通向所述轨道的逃生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逃生梯具有用于驱动所述逃生梯伸缩的伸缩驱动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系统,所述轨道车辆上设有储能电池。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包括:
第一走行轮和第二走行轮,其中,所述第一走行轮和第二走行轮分别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构架上,且相对所述构架的中线对称设置在所述构架的两端;
支撑装置,所述支撑装置与所述构架相连并向下延伸,所述磁悬浮模块设置在所述支撑装置上。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还包括悬浮板,所述悬浮板设在所述支撑装置的下方,且所述支撑装置与所述悬浮板的上端面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还包括升降总成,所述升降总成设在所述悬浮板的下方,且所述升降总成与所述悬浮板的下端面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总成包括:
底座,所述底座安装在所述悬浮板的下端面上;
升降机构,所述升降机构设置在所述底座上;
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升降机构连接,且由所述升降机构带动其上下移动。
11.根据权利要求7中任一项所述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悬浮模块包括磁导向单元,所述磁导向单元设在所述支撑装置上。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导向单元包括第一磁导向单元和第二磁导向单元,
所述第一磁导向单元设在所述支撑装置的左端;
所述第二磁导向单元设在所述支撑装置的右端;
其中,所述第一磁导向单元和第二磁导向单元分别与其在轨道上对应的磁悬浮装置配合,用于为所述转向架提供导向力。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导向单元为导向线圈或导向永磁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悬浮模块包括磁悬浮单元和磁驱动单元,
所述磁悬浮单元设在所述悬浮板上,用于为所述转向架提供悬浮力;
所述磁驱动单元设在所述底板上,用于为所述转向架提供驱动力。
15.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悬浮模块包括磁悬浮单元和磁驱动单元,
所述磁悬浮单元设在所述底板上,用于为所述转向架提供悬浮力;
所述磁驱动单元设在所述悬浮板上,用于为所述转向架提供驱动力。
16.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悬浮单元为悬浮线圈或悬浮永磁体。
17.根据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驱动单元为直线电机定子线圈或直线电机转子线圈。
18.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还包括导向轮,所述导向轮通过导向轮安装座总成与所述底座相连,且在所述导向轮安装座总成的带动下以调节所述导向轮与所述轨道的内侧壁之间的距离。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包括:
第一导向轮,所述第一导向轮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导向轮安装座总成上,且适于配合在所述轨道的一内侧壁上;
第二导向轮,所述第二导向轮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导向轮安装座总成上,且适于配合在所述轨道的另一内侧壁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向轮连接有与所述第一导向轮同步运动的第一导向安全轮,所述第二导向轮连接有与所述第二导向轮同步运动的第二导向安全轮。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轮和走行轮均为橡胶轮。
2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还包括两个支撑悬挂装置,两个所述支撑悬挂装置分别设在所述构架的沿所述轨道的宽度方向的两端。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悬挂装置之间设有中央牵引装置,所述中央牵引装置的下端与所述构架相连,所述中央牵引装置的上端与所述车体相连。
24.根据权利要求22或23所述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悬挂装置为空气弹簧。
25.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还包括第三走行轮和第四走行轮,所述第三走行轮和第四走行轮分别可枢转地安装在所述构架上,所述第三走行轮与所述第一走行轮在所述轨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四走行轮与所述第二走行轮在所述轨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26.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向架还包括基础制动装置,所述基础制动装置设置在所述构架上靠近所述走行轮的位置。
2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梁设有用于供所述轨道车辆行进的第一走行部,所述第二轨道梁上设有供所述轨道车辆行进的第二走行部,且所述第一轨道梁和所述第二轨道梁平行且间隔设置;所述连接梁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轨道梁和所述第二轨道梁相连。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道梁的断面呈倒L型,其包括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上端与所述第一走行部相连,所述第一支撑部的下端与所述连接梁相连。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轨道梁的断面呈倒L型,其包括第二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上端与所述第二走行部相连,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下端与所述连接梁相连。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上分别设有无线充电线圈。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走行部和所述第二走行部在上下方向上位于同一高度。
32.根据权利要求31所述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悬浮装置包括磁导向部件,所述磁导向部件用于为所述轨道车辆提供转向力,且所述磁导向部件包括第一磁导向部件和第二磁导向部件,
所述第一磁导向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一走行部的右侧端面上;
所述第二磁导向部件设置在所述第二走行部的左侧端面上;
其中,所述第一磁导向部件和所述第二磁导向部件相对所述轨道的中线对称设置。
33.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悬浮装置包括磁悬浮部件和磁驱动部件,
所述第一走行部的下端面和所述第二走行部的下端面上分别安装有所述磁悬浮部件,所述磁悬浮部件用于为所述轨道车辆提供悬浮力;
所述连接梁上安装有所述磁驱动部件,所述磁驱动部件用于为所述轨道车辆提供驱动力。
34.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磁悬浮装置包括磁悬浮部件和磁驱动部件,
所述第一走行部的下端面和所述第二走行部的下端面上分别安装有所述磁驱动部件,所述磁驱动部件用于为所述轨道车辆提供驱动力;
所述连接梁上安装有所述磁悬浮部件,所述磁悬浮部件用于为所述轨道车辆提供悬浮力。
3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包括逃生通道,所述逃生通道在沿轨道的延伸方向设置在所述轨道的外侧。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还包括多个支撑柱,多个所述支撑柱沿所述轨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
3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梁上设有至少一排水沟槽。
CN201810275100.3A 2018-03-30 2018-03-30 一种轨道交通系统 Active CN11031599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75100.3A CN110315992B (zh) 2018-03-30 2018-03-30 一种轨道交通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75100.3A CN110315992B (zh) 2018-03-30 2018-03-30 一种轨道交通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5992A true CN110315992A (zh) 2019-10-11
CN110315992B CN110315992B (zh) 2022-03-18

Family

ID=681113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75100.3A Active CN110315992B (zh) 2018-03-30 2018-03-30 一种轨道交通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15992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58442A (zh) * 2019-12-02 2020-02-07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永磁电动磁浮列车低速支撑机构
CN110758443A (zh) * 2019-12-02 2020-02-07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永磁电动磁浮列车走行机构
CN112478018A (zh) * 2020-11-10 2021-03-12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板式转向架构架以及板式转向架
CN112874573A (zh) * 2019-11-29 2021-06-0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道岔系统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3415171A (zh) * 2021-07-07 2021-09-21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悬浮驱动一体化的磁悬浮系统及悬浮驱动方法
CN113968144A (zh) * 2020-07-22 2022-01-25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用于超导电动磁悬浮的应急支撑导向装置及磁悬浮列车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98017A (en) * 1977-02-04 1978-08-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Device to improve power factor for linear induction motor
JPH0662507A (ja) * 1992-01-13 1994-03-04 Shinko Electric Co Ltd 磁気浮上式搬送装置
US5845581A (en) * 1996-05-07 1998-12-08 Svensson; Einar Monorail system
CN101954914A (zh) * 2010-10-13 2011-01-26 上海磁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磁浮轨道交通的快速安全疏散系统及其实施方法
CN106985860A (zh) * 2016-09-21 2017-07-2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转向架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398017A (en) * 1977-02-04 1978-08-2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Device to improve power factor for linear induction motor
JPH0662507A (ja) * 1992-01-13 1994-03-04 Shinko Electric Co Ltd 磁気浮上式搬送装置
US5845581A (en) * 1996-05-07 1998-12-08 Svensson; Einar Monorail system
CN101954914A (zh) * 2010-10-13 2011-01-26 上海磁浮交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磁浮轨道交通的快速安全疏散系统及其实施方法
CN106985860A (zh) * 2016-09-21 2017-07-2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转向架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74573A (zh) * 2019-11-29 2021-06-01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道岔系统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及控制方法
CN110758442A (zh) * 2019-12-02 2020-02-07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永磁电动磁浮列车低速支撑机构
CN110758443A (zh) * 2019-12-02 2020-02-07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永磁电动磁浮列车走行机构
CN113968144A (zh) * 2020-07-22 2022-01-25 中国航天科工飞航技术研究院(中国航天海鹰机电技术研究院) 用于超导电动磁悬浮的应急支撑导向装置及磁悬浮列车
CN112478018A (zh) * 2020-11-10 2021-03-12 中车长江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板式转向架构架以及板式转向架
CN112478018B (zh) * 2020-11-10 2022-08-23 中车长江运输设备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板式转向架构架以及板式转向架
CN113415171A (zh) * 2021-07-07 2021-09-21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悬浮驱动一体化的磁悬浮系统及悬浮驱动方法
CN113415171B (zh) * 2021-07-07 2022-10-21 西南交通大学 一种悬浮驱动一体化的磁悬浮系统及悬浮驱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5992B (zh) 2022-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15992A (zh) 一种轨道交通系统
CN110316212A (zh) 一种轨道车辆的转向架
JP4446659B2 (ja) モノレール・システム
US7314008B2 (en) Suspending-rail and dual-attraction balancing compensation type permanent magnetic levitation train and railway system
CA2349463C (en) Monorail system
CN106494415B (zh) 轨道车辆
JP2004535321A5 (zh)
CN106494437B (zh) 轨道交通系统
CN106494432B (zh) 转向架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
CN106494435B (zh) 轨道交通系统
CN106494430B (zh) 转向架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
CN112960008B (zh) 永磁磁浮轨道交通转向架及轨道机械结构
CN109898372B (zh) 永磁式磁悬浮轨道交通的道岔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6560369B (zh) 转向架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
WO2019184969A1 (zh) 转向架构架、转向架、轨道车辆和轨道交通系统
CN110318307A (zh) 一种用于轨道交通系统的轨道
CN111891140A (zh) 一种吊挂式磁浮交通系统
CN109955725A (zh) 一种磁悬浮转向架和具有其的轨道交通系统
CN1321848C (zh) 对地压力可调的高速轨道车辆
CN110315991B (zh) 一种轨道车辆的运行控制方法、装置和轨道交通系统
CN112298239B (zh) 一种中置式长定子高速永磁磁浮列车悬浮架及运行系统
CN104399251A (zh) 一种永磁磁悬浮极速体验娱乐系统
WO2021253818A1 (zh) 一种轮轨式磁悬浮车辆系统及其应用
CN112519804B (zh) 一种悬挂式混合磁悬浮轨道交通系统
CN212243340U (zh) 一种吊挂式磁浮交通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