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14915A - 一种防尘系统及投影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尘系统及投影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14915A
CN110314915A CN201810276039.4A CN201810276039A CN110314915A CN 110314915 A CN110314915 A CN 110314915A CN 201810276039 A CN201810276039 A CN 201810276039A CN 110314915 A CN110314915 A CN 11031491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ance
triode
dust
connect
air fil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7603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熊再祥
程文波
李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Appotronics Corp Ltd
Shenzhen Appo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Appo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Appo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Appo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7603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14915A/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18821 priority patent/WO2019184420A1/zh
Publication of CN11031491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491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8CLEANING
    • B08BCLEANING IN GENERAL; PREVENTION OF FOULING IN GENERAL
    • B08B17/00Methods preventing fouling
    • B08B17/02Preventing deposition of fouling or of dust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00Projectors or projection-type viewer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21/14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M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BETWEEN AC AND AC, BETWEEN AC AND DC, OR BETWEEN DC AND DC, AND FOR USE WITH MAINS OR SIMILAR POWER SUPPLY SYSTEMS; CONVERSION OF DC OR AC INPUT POWER INTO SURGE OUTPUT POWER; CONTROL OR REGULATION THEREOF
    • H02M1/00Details of apparatus for conversion
    • H02M1/32Means for protecting converters other than automatic disconnection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防尘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尘系统及投影设备,该系统包括:主控芯片、传感器和卸除系统,所述传感器设置在防尘网表面,用于获取防尘网表面的灰尘浓度,当所述灰尘浓度达到预设的阈值时,所述主控芯片控制报警系统或卸除系统执行报警或更换防尘网操作,通过传感器检测防尘网表面的灰尘浓度,当灰尘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及时更换或清除灰尘,使设备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散热性能,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Description

一种防尘系统及投影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尘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尘系统及投影设备。
背景技术
投影仪是高热设备,一般设置有进风口,外面的灰尘会通过进风口进入投影仪机器内部,导致内部散热器或者元器件灰尘堆积,影响其散热系统,使温度上升报警,造成过温关机,且影响投影机寿命,目前的防尘装置大多是在进风口增加一层防尘网,防尘效果不好,且不能量化灰尘浓度;而且在灰尘浓度过大时,不能自动更换防尘网。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出一种防尘系统及投影设备,通过传感器检测防尘网表面的灰尘浓度,当灰尘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及时更换或清除灰尘,使设备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散热性能,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防尘系统,包括:主控芯片、传感器和卸除系统,所述传感器设置在防尘网表面,用于获取防尘网表面的灰尘浓度,当所述灰尘浓度达到预设的阈值时,所述主控芯片控制报警系统或卸除系统分别执行报警或更换防尘网的操作。
可选地,所述传感器包括若干个灰尘传感器,所述灰尘浓度为所述若干个灰尘传感器采集到的灰尘浓度的平均值。
可选地,所述传感器包括若干个风速传感器,主控芯片根据所述若干个风速传感器采集到的风速计算得到防尘网表面的灰尘浓度。
可选地,所述若干个风速传感器采集到的防尘网各部位的风速分别为:V1,V2,V3,…Vm,其中,m为风速传感器的数量,灰尘浓度ρv的计算公式为:
ρv=0.5*S*α*((V1+V2+V3+…+Vm)/m-3.2)2/Vy
其中,S表示灰尘表面积,α为起尘调节系数,取值范围为0.6-1.6,Vy为灰尘的体积。
可选地,所述卸除系统包括:电磁锁、开关电路和电源模块,所述防尘网与电磁锁相近的一端设置有铁质条状结构,所述铁质条状结构与电磁锁之间设置有弹簧,在防尘网未弹出时,开关电路处于闭合状态,电磁锁通电,通过所述铁质条状结构将防尘网吸住,此时弹簧被压缩;当所述灰尘浓度达到预设的阈值时,卸除系统被触发,开关电路停止向电磁锁供电,防尘网被弹簧弹出。
可选地,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4、三极管Q1、三极管Q2和MOS管Q3,其中,电阻R1的一端与电磁锁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MOS管Q3的漏极一起接地,MOS管Q3的源极连接电源模块的12V电源端,MOS管Q3的栅极连接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阻R2的一端及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源模块的12V电源端,三极管Q2的基极与电阻R3的一端及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源模块的5V电源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一起接地,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主控芯片的PA端。
可选地,所述开关电路包括:光耦PC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4、三极管Q1、三极管Q2和MOS管Q3,其中,光耦PC1的输入端的一端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光耦PC1的输入端的另一端接地,光耦PC1的输出端的一端连接电源模块的12V电源端,光耦PC1的输出端的另一端与电磁锁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MOS管Q3的漏极一起接地,MOS管Q3的源极连接电源模块的12V电源端,MOS管Q3的栅极连接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阻R2的一端及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源模块的12V电源端,三极管Q2的基极与电阻R3的一端及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源模块的5V电源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一起接地,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主控芯片的PA端。
可选地,所述卸除系统包括:滑动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滑动模块包括自动滑竿、滑槽和滑竿放置区,所述自动滑竿与防尘网固定连接,所述自动滑竿可带动防尘网在滑槽内滑动;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电机、齿条、齿轮和齿条盒。
可选地,所述防尘网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防尘系统还包括:检测电路,当防尘网被重新安装后,通过检测电路检测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开关状态来确认所述防尘网是否正确安装。
可选地,所述检测电路包括:隔离电压过冲电路,所述隔离电压过冲电路包括:电阻R1和电阻R2、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控芯片的SW1引脚连接;电阻R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控芯片的SW2引脚连接。
可选地,所述检测电路进一步包括: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和电源端VCC,其中,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阻R3的一端及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2的基极及电阻R4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电阻R5的一端及主控芯片的SW1引脚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阻R4的另一端及电阻R5的另一端一起连接至电源端VCC;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阻R6的一端及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4的基极及电阻R7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电阻R8的一端及主控芯片的SW2引脚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电阻R7的另一端及电阻R8的另一端一起连接至电源端VCC。
可选地,所述检测电路进一步包括:防电压抖动电路,所述防电压抖动电路包括:电容C1和电容C2,所述电容C1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另一端一起接地。
可选地,所述检测电路进一步包括:防静电保护电路,所述防静电保护电路包括:瞬态二极管D1和瞬态二极管D2,所述瞬态二极管D1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瞬态二极管D2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瞬态二极管D1的另一端与瞬态二极管D2的另一端一起接地。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的一种投影设备,包括上述的防尘系统。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防尘系统及投影设备,该系统包括:主控芯片、传感器和卸除系统,所述传感器设置在防尘网表面,用于获取防尘网表面的灰尘浓度,当所述灰尘浓度达到预设的阈值时,所述主控芯片控制报警系统或卸除系统分别执行报警或更换防尘网的操作,通过传感器检测防尘网表面的灰尘浓度,当灰尘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及时更换或清除灰尘,使设备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散热性能,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防尘系统的功能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卸除系统的功能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另一种卸除系统的功能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开关电路的电路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开关电路的电路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卸除系统的功能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另一种卸除系统的功能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检测电路的电路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例中,一种防尘系统,包括:主控芯片MCU、传感器和卸除系统,所述传感器设置在防尘网表面,用于获取防尘网表面的灰尘浓度,当所述灰尘浓度达到预设的阈值时,所述主控芯片控制报警系统或卸除系统分别执行报警或更换防尘网的操作。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传感器检测防尘网表面的灰尘浓度,当灰尘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及时更换或清除灰尘,使设备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散热性能,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在本实施例中,当灰尘浓度达到预设的阈值时,主控芯片可以发出报警信号,或者直接控制卸除系统更换防尘网,这些可以根据阈值设置的大小来选择。
作为另一种实施例,所述阈值包括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当灰尘浓度达到预设的第一阈值时,主控芯片发出报警信号,提醒用户或检修人员注意;当灰尘浓度达到预设的第二阈值时,主控芯片直接控制卸除系统更换防尘网。
在本实施例中,还包括显示模块,用于将灰尘浓度及其与饱和浓度的百分比值显示在显示模块上,使工作人员能实时观测灰尘浓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传感器包括若干个灰尘传感器,所述灰尘浓度为所述若干个灰尘传感器采集到的灰尘浓度的平均值;例如:每个灰尘传感器测量出各个部位的灰尘浓度分别为ρ1,ρ2,ρ3…ρn。那么主控芯片MCU计算出的灰尘平均浓度值为ρv=(ρ1+ρ2+ρ3+…+ρn)/n,设当防尘网能积尘的最大浓度(饱和值)为ρm,那么可将ρv和ρm的比值作为一个反映灰尘含量严重性的数值。当ρ>=ρx时(ρ为实际检测各个部位灰尘浓度平均值),卸除系统受到触发,立即将防尘网弹出投影机。
作为另一种实施例,所述传感器包括若干个风速传感器,主控芯片根据所述若干个风速传感器采集到的风速计算得到防尘网表面的灰尘浓度。
在投影仪防尘网外表面装上多个风速传感器,通过检测出防尘网外表面的风速进而推断出防尘网的积尘量的浓度,风速传感器将防尘网外表面的风速反馈给主控芯片MCU,MCU做出进一步的计算,算出防尘网的平均灰尘浓度ρv,再算出该浓度ρv与防尘网能积尘的最大浓度ρm的百分比(ρm是一个固定值,根据防尘网材质不同而定),然后再将该浓度值和百分比值显示在显示模块,并且当该浓度值达到一定阈值ρx时,将会触发机器报警,启动保护机制,提醒人员更换或清理防尘网,保持设备良好的通风和散热。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若干个风速传感器采集到的防尘网各部位的风速分别为:V1,V2,V3,…Vm,其中,m为风速传感器的数量,灰尘浓度ρv的计算公式为:
ρv=0.5*S*α*((V1+V2+V3+…+Vm)/m-3.2)2/Vy
其中,S表示灰尘表面积,α为起尘调节系数,取值范围为0.6-1.6,Vy为灰尘的体积。
如图2-3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卸除系统包括:电磁锁、开关电路和电源模块,所述防尘网与电磁锁相近的一端设置有铁质条状结构,所述铁质条状结构与电磁锁之间设置有弹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铁质条状结构为图2所示的铁杵,在防尘网未弹出时,如图2所示,开关电路处于闭合状态,电磁锁通电,通过所述铁质条状结构将防尘网吸住,此时弹簧被压缩;当所述灰尘浓度达到预设的阈值时,卸除系统被触发,开关电路停止向电磁锁供电,防尘网被弹簧弹出,如图3所示。
当相关人员更换或清洗完防尘网以后,可以将防尘网推送至与弹簧相接触的地方,然后控制开关电路,使得电源模块向电磁铁供电,使得电磁铁产生强大吸引力将防尘网吸住。
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4、三极管Q1、三极管Q2和MOS管Q3,其中,电阻R1的一端与电磁锁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MOS管Q3的漏极一起接地,MOS管Q3的源极连接电源模块的12V电源端,MOS管Q3的栅极连接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阻R2的一端及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源模块的12V电源端,三极管Q2的基极与电阻R3的一端及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源模块的5V电源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一起接地,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主控芯片的PA端。
在本实施例中,MOS管Q3为P沟道MOS管,三极管Q1、Q2为NPN型三极管,电磁铁的12V供电电压通过电源模块提供,当MCU的PA口输出一个高电平信号时,Q1导通,Q2截至,Q3截至,12V的供电电压不供给电磁铁,当MCU的PA口输出一个低电平信号时,Q1截至,Q2导通,因此Q3导通,12V电压给电磁铁供电。
实施例二
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开关电路包括:光耦PC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4、三极管Q1、三极管Q2和MOS管Q3,其中,光耦PC1的输入端的一端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光耦PC1的输入端的另一端接地,光耦PC1的输出端的一端连接电源模块的12V电源端,光耦PC1的输出端的另一端与电磁锁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MOS管Q3的漏极一起接地,MOS管Q3的源极连接电源模块的12V电源端,MOS管Q3的栅极连接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阻R2的一端及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源模块的12V电源端,三极管Q2的基极与电阻R3的一端及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源模块的5V电源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一起接地,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主控芯片的PA端。
在本实施例中,MCU通过输出高低电平控制mos管Q3开断,进而控制光耦PC1导通,最终使电源模块的12V电压供给电磁铁。
实施例三
如图6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卸除系统包括:滑动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滑动模块包括自动滑竿、滑槽和滑竿放置区,所述自动滑竿与防尘网固定连接,所述自动滑竿可带动防尘网在滑槽内滑动;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电机、齿条、齿轮和齿条盒。
在本实施例中,当ρ>=ρx时,卸除系统受到触发,主芯片MCU反馈一个使能信号给驱动芯片。驱动芯片收到该指令后向电机发出开启命令,当电机转动时,带动齿轮A转动,将齿条按照滑动方向推送出去,从而防尘网弹出,齿条采用一种塑料材质并且可以卷起来放在齿条盒内。
如图7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尘网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防尘系统还包括:检测电路,当防尘网被重新安装后,通过检测电路检测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开关状态来确认所述防尘网是否正确安装。
如图8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电路包括:隔离电压过冲电路,所述隔离电压过冲电路包括:电阻R1和电阻R2、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控芯片的SW1引脚连接;电阻R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控芯片的SW2引脚连接。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电路进一步包括: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和电源端VCC,其中,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阻R3的一端及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2的基极及电阻R4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电阻R5的一端及主控芯片的SW1引脚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阻R4的另一端及电阻R5的另一端一起连接至电源端VCC;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阻R6的一端及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4的基极及电阻R7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电阻R8的一端及主控芯片的SW2引脚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电阻R7的另一端及电阻R8的另一端一起连接至电源端VCC。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电路进一步包括:防电压抖动电路,所述防电压抖动电路包括:电容C1和电容C2,所述电容C1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另一端一起接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检测电路进一步包括:防静电保护电路,所述防静电保护电路包括:瞬态二极管D1和瞬态二极管D2,所述瞬态二极管D1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瞬态二极管D2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瞬态二极管D1的另一端与瞬态二极管D2的另一端一起接地。
在本实施例中,在防尘网开启瞬间,开关1由闭合切换为断开(或开关2由断开切换为闭合)时存在电压过冲的现象,本电路主要通过隔离电压过冲电路部分对主控IC引脚进行保护,例如对于开关1处的电压过冲,保护原理为当开关端的电压过冲时,该电压通过电阻R1分压后到达三极管Q1基极,使Q1导通,只要通过控制R1阻值大小即可保证通过三极管Q1处于开关状态,Q1导通后使Q2的基极电压为零而截止,此时VCC将SW1处电压钳制为其本身电压大小(VCC),如果使主控IC正常工作的安全电压范围为V0~V1,则调整VCC电压大小在该范围内即可达到保护主控IC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防电压抖动电路,当电压抖动时,C1、C2会平滑电压尖峰,达到滤除干扰的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防静电保护电路,当电路正常工作时,TVS管处于截止状态(高阻态),不影响线路工作,当电路出现异常过压时,达到其击穿电压,它迅速由高阻态变为低阻态,给瞬间电流提供低阻抗导通路径,同时把异常高压钳制在一个安全水平之内,从而起到保护IC的作用,并且当异常过压消失时,它恢复高阻态,电路正常工作。
实施例四
在本实施例中,一种投影设备,除了包括投影设备的常规功能模块之外,还包括实施例一中的防尘系统,通过传感器检测防尘网表面的灰尘浓度,当灰尘浓度达到一定值时,及时更换或清除灰尘,使设备保持良好的通风和散热性能,提高了设备的可靠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4)

1.一种防尘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主控芯片、传感器和卸除系统,所述传感器设置在防尘网表面,用于获取防尘网表面的灰尘浓度,当所述灰尘浓度达到预设的阈值时,所述主控芯片控制报警系统或卸除系统分别执行报警或更换防尘网的操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若干个灰尘传感器,所述灰尘浓度为所述若干个灰尘传感器采集到的灰尘浓度的平均值。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传感器包括若干个风速传感器,主控芯片根据所述若干个风速传感器采集到的风速计算得到防尘网表面的灰尘浓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防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若干个风速传感器采集到的防尘网各部位的风速分别为:V1,V2,V3,…Vm,其中,m为风速传感器的数量,灰尘浓度ρv的计算公式为:
ρv=0.5*S*α*((V1+V2+V3+…+Vm)/m-3.2)2/Vy
其中,S表示灰尘表面积,α为起尘调节系数,取值范围为0.6-1.6,Vy为灰尘的体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卸除系统包括:电磁锁、开关电路和电源模块,所述防尘网与电磁锁相近的一端设置有铁质条状结构,所述铁质条状结构与电磁锁之间设置有弹簧,在防尘网未弹出时,开关电路处于闭合状态,电磁锁通电,通过所述铁质条状结构将防尘网吸住,此时弹簧被压缩;当所述灰尘浓度达到预设的阈值时,卸除系统被触发,开关电路停止向电磁锁供电,防尘网被弹簧弹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包括: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4、三极管Q1、三极管Q2和MOS管Q3,其中,电阻R1的一端与电磁锁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MOS管Q3的漏极一起接地,MOS管Q3的源极连接电源模块的12V电源端,MOS管Q3的栅极连接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阻R2的一端及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源模块的12V电源端,三极管Q2的基极与电阻R3的一端及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源模块的5V电源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一起接地,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主控芯片的PA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防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电路包括:光耦PC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4、三极管Q1、三极管Q2和MOS管Q3,其中,光耦PC1的输入端的一端与电阻R1的一端连接,光耦PC1的输入端的另一端接地,光耦PC1的输出端的一端连接电源模块的12V电源端,光耦PC1的输出端的另一端与电磁锁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MOS管Q3的漏极一起接地,MOS管Q3的源极连接电源模块的12V电源端,MOS管Q3的栅极连接电阻R5的一端,电阻R5的另一端与电阻R2的一端及三极管Q2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2的另一端连接电源模块的12V电源端,三极管Q2的基极与电阻R3的一端及三极管Q1的集电极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连接电源模块的5V电源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三极管Q2的发射极一起接地,三极管Q1的基极与电阻R4的一端连接,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主控芯片的PA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卸除系统包括:滑动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滑动模块包括自动滑竿、滑槽和滑竿放置区,所述自动滑竿与防尘网固定连接,所述自动滑竿可带动防尘网在滑槽内滑动;所述控制模块包括:电机、齿条、齿轮和齿条盒。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防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尘网的两端设置有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所述防尘系统还包括:检测电路,当防尘网被重新安装后,通过检测电路检测所述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的开关状态来确认所述防尘网是否正确安装。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防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包括:隔离电压过冲电路,所述隔离电压过冲电路包括:电阻R1和电阻R2、电阻R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开关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控芯片的SW1引脚连接;电阻R2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开关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主控芯片的SW2引脚连接。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防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进一步包括: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和电源端VCC,其中,电阻R1的另一端与电阻R3的一端及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1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2的基极及电阻R4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电阻R5的一端及主控芯片的SW1引脚连接,电阻R3的另一端与电阻R4的另一端及电阻R5的另一端一起连接至电源端VCC;电阻R2的另一端与电阻R6的一端及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三极管Q3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3的集电极与三极管Q4的基极及电阻R7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4的发射极接地,三极管Q4的集电极与电阻R8的一端及主控芯片的SW2引脚连接,电阻R6的另一端与电阻R7的另一端及电阻R8的另一端一起连接至电源端VCC。
12.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防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进一步包括:防电压抖动电路,所述防电压抖动电路包括:电容C1和电容C2,所述电容C1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2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电容C1的另一端与电容C2的另一端一起接地。
13.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防尘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电路进一步包括:防静电保护电路,所述防静电保护电路包括:瞬态二极管D1和瞬态二极管D2,所述瞬态二极管D1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1的一端连接,所述瞬态二极管D2的一端与所述电阻R2的一端连接;所述瞬态二极管D1的另一端与瞬态二极管D2的另一端一起接地。
14.一种投影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3任一项所述的防尘系统。
CN201810276039.4A 2018-03-30 2018-03-30 一种防尘系统及投影设备 Pending CN11031491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76039.4A CN110314915A (zh) 2018-03-30 2018-03-30 一种防尘系统及投影设备
PCT/CN2018/118821 WO2019184420A1 (zh) 2018-03-30 2018-12-03 一种防尘系统及投影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76039.4A CN110314915A (zh) 2018-03-30 2018-03-30 一种防尘系统及投影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4915A true CN110314915A (zh) 2019-10-11

Family

ID=680609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76039.4A Pending CN110314915A (zh) 2018-03-30 2018-03-30 一种防尘系统及投影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14915A (zh)
WO (1) WO201918442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14176B (zh) * 2019-11-14 2021-06-22 芜湖伊莱特电气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配电箱的自动除尘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054067Y (zh) * 2007-05-15 2008-04-30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机防尘装置
CN101178534A (zh) * 2006-11-08 2008-05-14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可检测更换滤网时机的电子装置
CN101922782A (zh) * 2010-08-27 2010-12-22 杨小宁 通风设备用防尘方法及防尘单元
CN105403493A (zh) * 2015-12-09 2016-03-16 成都翰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净化器用智能监测系统
CN205375288U (zh) * 2015-12-28 2016-07-0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防尘罩及电子设备
CN205958912U (zh) * 2016-08-26 2017-02-15 成都市极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尘装置及投影机
CN206421554U (zh) * 2016-09-21 2017-08-18 安徽希望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家用燃气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
CN208116361U (zh) * 2018-02-09 2018-11-20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太阳能电池板灰尘检测及清洁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063993A (ja) * 2002-07-31 2004-02-26 Seiko Epson Corp フィルタ交換警告方法、フィルタ交換警告機構を備えた電子機器
CN101004544A (zh) * 2006-01-17 2007-07-25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防尘装置及具有此防尘装置的投影机
CN100504590C (zh) * 2006-02-13 2009-06-24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滤网状态的测试装置及方法和具有该装置的投影机
CN203069955U (zh) * 2013-01-15 2013-07-17 深圳雅图数字视频技术有限公司 投影机防尘装置及投影机
CN204406022U (zh) * 2015-03-08 2015-06-17 蔚瑞雪 一种多媒体教学用投影仪结构
CN207065944U (zh) * 2017-06-23 2018-03-02 重庆科湛纵弛新能源汽车空调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蒸发器滤网固定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178534A (zh) * 2006-11-08 2008-05-14 明基电通股份有限公司 可检测更换滤网时机的电子装置
CN201054067Y (zh) * 2007-05-15 2008-04-30 四川长虹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投影机防尘装置
CN101922782A (zh) * 2010-08-27 2010-12-22 杨小宁 通风设备用防尘方法及防尘单元
CN105403493A (zh) * 2015-12-09 2016-03-16 成都翰道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净化器用智能监测系统
CN205375288U (zh) * 2015-12-28 2016-07-06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防尘罩及电子设备
CN205958912U (zh) * 2016-08-26 2017-02-15 成都市极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防尘装置及投影机
CN206421554U (zh) * 2016-09-21 2017-08-18 安徽希望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家用燃气自动检测与控制系统
CN208116361U (zh) * 2018-02-09 2018-11-20 中国计量大学 一种太阳能电池板灰尘检测及清洁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伯鑫: "《空气质量模型 技术、方法及案例研究》", 31 January 2018, 中国环境出版社 *
张媛: "《低频电子电路》", 31 August 201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84420A1 (zh) 2019-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5772732A (en) Air handler filter monitor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US5914453A (en) Air handler filter monitoring apparatus
US7622831B2 (en) Touch-sensitive paper shredder control system
CA1294330C (en) Fan operating status sensing circuit
US4487363A (en) Bypass control system to maintain a constant air supply pressure in a HVAC duct system
CN102916689B (zh) 一种具有故障诊断能力的数字量采集电路
CN106422594B (zh) 一种滤尘网漏装检测方法、系统和家用电器
CN201466667U (zh) 直流电源及负载的保护装置
GB2320419A (en) Signalling and monitoring operating conditions of a vacuum cleaner
CN101516451A (zh) 送风式面罩装置
CA2161142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ntrolling a heating/air conditioning unit
US8008812B2 (en) Paper shredder control system responsive to touch-sensitive element
CN205879977U (zh) 投影机风速检测装置及投影机
CN108073020B (zh) 光源系统、投影仪及温度控制方法
US7857893B2 (en) Air cleaner and shut-down method
CN110314915A (zh) 一种防尘系统及投影设备
CN105807089A (zh) 投影机风速检测装置及投影机
CN100583169C (zh) 工具监测设备
WO1993001572A1 (en) Smoke alarm and air cleaning device
JPH05168588A (ja) 電子内視鏡装置
CN101176585A (zh) 具有安全装置的头发吹干机
CN205860352U (zh) 一种空调自检系统
CN201682267U (zh) 具有电机保护和断电记忆功能的吸尘器控制电路
CN2821987Y (zh) 空调器用漏电保护电路
CN207459704U (zh) 一种断路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