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13091B - 燃料电池隔离板的制造方法、隔离板和隔离板的中间产品 - Google Patents

燃料电池隔离板的制造方法、隔离板和隔离板的中间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13091B
CN110313091B CN201780070698.6A CN201780070698A CN110313091B CN 110313091 B CN110313091 B CN 110313091B CN 201780070698 A CN201780070698 A CN 201780070698A CN 110313091 B CN110313091 B CN 1103130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ed
fuel cell
mixture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separa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7069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13091A (zh
Inventor
法尔克·乌尔曼
海尔格·沃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uel Cell Center Lianghe Co ltd
PPG Industries Ohio Inc
Original Assignee
Karl Wovarg Paint And Pig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uel Cell Center Liangh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rl Wovarg Paint And Pig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Fuel Cell Center Lianghe Co ltd filed Critical Karl Wovarg Paint And Pigment Manufactur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3130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30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130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30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H01M8/0202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 H01M8/0258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nfiguration of channels, e.g. by the flow field of the reactant or coolan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H01M8/0202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 H01M8/0204Non-porou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8/0221Organic resins; Organic polym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H01M8/0202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 H01M8/0204Non-porous and characterised by the material
    • H01M8/0223Composites
    • H01M8/0226Composites in the form of mixtur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02Details
    • H01M8/0202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 H01M8/0247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 H01M8/0254Collectors; Separators, e.g. bipolar separators; Interconnec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form corrugated or undulat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10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 H01M8/1016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characterised by the electrolyte material
    • H01M8/1018Polymeric electrolyte materia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32LAYERED PRODUCTS
    • B32BLAYERED PRODUCTS, i.e. PRODUCTS BUILT-UP OF STRATA OF FLAT OR NON-FLAT, e.g. CELLULAR OR HONEYCOMB, FORM
    • B32B2457/00Electrical equipment
    • B32B2457/18Fuel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8/00Fuel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8/10Fuel cells with solid electrolytes
    • H01M2008/1095Fuel cells with polymeric electrolyt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30Hydrogen technology
    • Y02E60/50Fuel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posite Materials (AREA)
  • Fuel Cel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用于燃料电池的隔离板(12)的制造方法,其中,在载体材料(14)上施加可固化且可导电的材料(20)。在材料(20)中形成用于可输送给燃料电池的反应物的流场(34)。在形成流场(34)之后使材料(20)固化。此外,本发明涉及用于燃料电池的隔离板(12)和用于这种隔离板(12)的中间产品。

Description

燃料电池隔离板的制造方法、隔离板和隔离板的中间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燃料电池的隔离板的制造方法。此外,本发明涉及用于例如可应用在燃料电池堆中的燃料电池的隔离板和用于这种隔离板的中间产品。
背景技术
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简称PEMFC-的基本结构如下。PEMFC包含膜电极组件-简称MEA-,其由阳极、阴极和布置在它们之间的聚合物电解质膜(也称为离聚物膜)-简称PEM-构成。而MEA本身布置在两个隔离板之间,其中,一个隔离板具有用于分配燃料的通道并且另一隔离板具有用于分配氧化剂的通道,并且其中,通道面对MEA。通道形成通道结构,所谓的Flow Field或流场。电极、阳极和阴极可以特别是设计为气体扩散电极-简称GDE。它们具有使电化学反应中产生的电流消散的功能(例如2H2+O2→2H2O)并且允许反应物质、起始材料和产物扩散通过。GDE由至少一个气体扩散层面或气体扩散层(简称GDL)和催化剂层组成,催化剂层面向PEM并且在该催化剂层进行电化学反应。GDE还可以具有气体分布层,气体分布层连接气体扩散层并且在PEMFC中面对隔离板。气体扩散层和气体分布层的不同之处主要在于它们的孔径以及用于反应物质的传输机制(扩散或分布)的类型。而如果催化剂层没有被施加到气体扩散层,而是施加到PEM的一个或两个主表面上,则通常叫做催化剂涂覆膜–简称CCM。
这种燃料电池可在工作温度相对低的情况下以高的功率产生电流。实际的燃料电池大多堆叠成所谓的燃料电池堆,简称堆栈,从而实现高的功率输出,其中,代替单极的隔离板而使用双极的隔离板、所谓的双极板,并且单极的隔离板仅形成堆栈的两个终端部。两个终端部有时被称为端板并且可以在结构上与双极板明显不同。
双极板一般由两个分板组成。分板具有基本互补的并且关于镜面镜像对称的形状。但是分板无需一定是镜像对称的。重要的仅在于,分板具有至少一个共同的接触面,分板可在接触面处连接。分板具有非平坦的形貌。由此在分板的相应彼此指离的表面上形成前述通道结构。在分板的相应指向彼此的表面上例如在经压花的金属分板中有与上述通道结构互补的通道结构。在两个分板叠置时由此在分板之间在其彼此指向的表面上形成空腔,空腔由多个彼此连接的通道的系统构成。空腔或通道的系统通过基本在边缘区域中环绕分板的接合部被液体密封地包围,其中,设有用于输入和排走冷却剂的开口,从而可使空腔用于分配冷却剂。
因此,双极板的任务是:分配氧化剂和还原剂;分配冷却剂以及对燃料电池的冷却(更确切地说是调温);使堆栈的单个电池流体分离;此外使堆栈的依次连接的单个电池电接触以及导通由单个电池产生的电流。
因此,隔离板或双极板在燃料电池堆中使反应物或反应气体和冷却剂彼此分离,并且隔离板或双极板将反应物和冷却剂分配到燃料电池反应区域中。对此需要使隔离板可良好导电以及导热并且相对于在燃料电池中的化学影响是稳定的。此外,隔离板应具有足够高的机械稳定性,由此隔离板可保持在燃料电池堆中的机械按压力。为了将气态和/或液态的反应物或介质引导给各个燃料电池,大多使用于相应的介质输入以及介质导离的结构直接集成到隔离板中。
双极板是非常昂贵的构件并且在现今的制造技术中占燃料电池堆的成本的30%至45%之间。原因尤其是,要求提供设有精细的凹槽结构的表面并且同时使壁厚或剩余壁厚尽可能小。
作为用于双极板的材料考虑如不锈钢或钛或钛合金这样的金属。此外,用于双极板的材料包括非金属材料,例如石墨、热固性复合材料或热塑性复合材料和膨胀的石墨箔。
然而,由塑料材料构成的双极板(其具有炭黑作为填料)易碎且制造昂贵。此外,金属的双极板也很昂贵。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开头所述类型的特别简单且成本有利的方法以及提供相应的隔离板和用于这种隔离板的中间产品。
该目的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方法、具有权利要求9的特征的隔离板和具有权利要求10的特征的中间产品实现。本发明的适宜的改进方案以及有利的设计方案在从属权利要求中给出。
在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制造燃料电池的隔离板的方法中,在载体材料上施加可固化且可导电的材料。在可固化的材料中形成用于可输送给燃料电池的反应物的流场。在形成流场之后使材料固化。通过固化的材料可形成隔离板。
在这种制造方法中可利用从已知的且例如在DE 10 2007 058 714 A1中描述的对所谓的转移漆膜的制造中获得的认知。因此,通过在载体材料上提供用于形成隔离板的可用的可固化的材料,可以特别简单和成本有效的方式制造隔离板。因此,该方法是一种可以特别低的成本实现的高效的制造工艺。
此外,用于提供可固化的且可导电的材料的原料成本特别低、尤其低于用于提供传统的隔离板或双极板的材料的成本。这也有助于成本特别有利的制造。这种制造方法还可简单变化,即,可在制造隔离板时实现非常高的件数。
此外,可提供厚度或壁厚特别小的隔离板。因此,在尺寸给定的燃料电池堆中可提高燃料电池的数量。因此可提供能量密度更高的燃料电池堆。
此外没有如在金属的隔离板或双极板中在燃料电池运行中会出现的腐蚀。因此可实现燃料电池的特别长的使用寿命。此外可特别简单地调节可固化且可导电的材料的特性,使得制成的隔离板不是脆的。这也有助于隔离板的更长的耐久性。
对于制造隔离板尤其利用在制造所谓的转移漆膜中所获得的认知是有利的。这种转移漆膜例如用作机动车构件的耐气候的且耐UV光的装饰膜。例如在机动车的挡风玻璃的侧边缘上布置的雨刷可设有这种转移漆膜。
漆膜技术的基础通常是单层的或双层的系统。在载体材料上可施加例如水基粘合层以便制造双层的系统,水基粘合层可设有颜料。在粘合层上可布置例如基于丙烯酸酯的第二含溶剂层,其尤其可通过如UV光的辐射和/或变热而固化。这种包括载体材料和施加在其上的一个或多个漆层的转移漆膜优选在一个带涂层工艺中制造。
为此首先在第一涂层阶段中将粘合层或以期望颜色着色的粘合漆涂覆到载体材料、尤其载体薄膜上,然后可再次将粘合漆从其上除去。具有粘合漆的载体膜必要时可卷绕并暂时存储。在第二工艺阶段中,粘合层例如可设有含溶剂的可辐射固化的丙烯酸酯透明漆材料,丙烯酸酯透明漆材料被施加到粘合层上。该透明漆变干,然后优选地以UV光或借助颗粒辐射而在数秒中快速固化。此外,在透明漆上施加保护膜。
设有保护膜的转移漆膜此时可用于对机动车构件进行涂层。尤其在此转移漆膜可作为卷产品提供并且是所谓的母卷。对于继续加工,可将卷产品切割成不同的尺寸。例如可使金属构件、例如铝带设有挤出的PVC(聚氯乙烯)。从具有保护膜的转移漆膜上剥离保护膜。然后可以将转移漆膜的以这种方式暴露出来的表面施加到挤出的PVC材料上。因此,然后施加到载体膜上的漆层处于PVC层和载体膜之间,其中,PVC层布置在金属构件上。然后可以剥离载体膜,其中,漆层保留在PVC层上。结果,漆层被转移到设有挤出PVC的铝带上。
如果此时在此根据这种转移漆膜的类型来制造隔离板,则可简单地调节形成隔离板的材料的化学和物理特性。此外,可在制造工艺中以限定的方式调节期望的层厚度和期望的表面结构、尤其流场形式的表面结构。
通常对于本发明来说,在载体材料上施加一层可固化的材料就足够。在本发明的上下文中优选不需要双层系统(如上所述)。
优选地,具有可固化的材料的载体材料通过多个加工站。因此,在加工站可形成流场并且材料可以在另一个加工站处固化。特别是,因此可以实现隔离板的非常经济的连续生产。特别是通过施加辐射,例如电子辐射或UV光可使材料固化。由此,可以特别快速地实现固化。热固化也是可能的。必要时,例如在使用双固化漆时,可以提供借助于热和辐射的一系列固化。双固化漆包含至少一种可热固化的组分和至少另一种可通过辐射固化的、特别是通过UV辐射固化的组分。例如,双固化漆可包含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树脂,其可通过羟基或异氰酸酯部分热交联并可通过丙烯酸部分自由交联。
作为进一步有利地已经表明,在引入流场之前,材料至少部分地干燥和/或胶凝。因此,在这种胶凝中,材料处于凝胶状的中间状态,该中间状态适用于在材料中形成流场。为了干燥,可以对材料加载热量。特别地,该材料可以通过施加辐射、例如UV光,或以热方式预固化或部分地固化,从而之后可以特别好地将结构元件或结构,例如材料中的流场结合到材料中。
特别地还可以设置成,在一个步骤中通过凝胶以热方式固化材料并且在随后的后续步骤中通过辐射,特别是通过UV辐射固化材料。为此,特别是可以使用所提到的双固化漆。在热固化之后,可没有问题地将结构、例如流场通过塑性变形引入到这种漆中。然后可以通过照射漆来实现最终的固结,固结之后通过塑性变形引入结构几乎是不可能的。
优选地,通过压制工具和/或通过滚压成形在材料中形成流场。由此,可以特别精确和可再现的方式提供流场。此外特别地,在滚压成形或滚压构型中,载体材料可以连续地通过用于形成流场的加工站。相反,在使用压制工具以形成流场时,在流场形成期间不容易使载体材料沿输送方向继续移动。
优选地,使用混合物来提供固化的材料,该固化的材料包括至少一种具有导电填料的塑料和溶剂。特别地,作为至少一种塑料,可以使用环氧树脂和/或丙烯酸树脂和/或聚氨酯树脂和/或聚酯丙烯酸酯树脂。此外,混合物可以具有至少一种光引发剂,使得材料可以通过光,特别是UV光特别容易地固化。通过相应调节溶剂含量和固体含量可以确保材料的可加工性。此外,该混合物还可包含固化剂,例如在聚氨酯树脂的情况下,包括异氰酸酯固化剂。
但是作为塑料,也可以使用双固化漆,例如基于所述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树脂的双固化漆。
原则上也可以使用无需干燥的无溶剂的混合物。此处,混合物仅包括导电的填料和塑料。通过所述预固化或部分固化可以实现这种混合物的凝胶化。
如果使用溶剂,则在此优选为有机溶剂或溶剂混合物,例如乙酸丁酯。然而原则上,也可以使用水基树脂,例如水基聚氨酯树脂作为塑料。
此外,塑料优选具有足够导电的填料,例如炭黑和/或石墨,特别是其份量使得材料的电阻在约10mOhm/cm2至约30mOhm/cm2的范围内。通过使用这种混合物可特别容易由固化的材料提供隔离板。混合物还可含有其他填料。
在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该混合物包含作为导电填料的碳基材料,其选自以下组,活性炭(AC)、活性炭纤维(AFC)、碳气凝胶、石墨、石墨烯和碳纳米管(CNT)。
已知活性炭是具有大的内表面的、多孔的、特别是细粒的碳改性。
活性炭纤维可以从活性炭获得。它们也是多孔的,具有大的内表面并且通常具有约10μm的典型直径。除了高的比容量之外,活性碳纤维沿纤维轴线具有极好的导电性。
碳凝胶是一种合成的极度多孔的由有机凝胶构成的材料,其中凝胶的液体组分已经通过热解被气体取代。例如,通过间苯二酚甲醛的热解可以制备碳凝胶。碳凝胶具有比活性炭更好的导电性。
石墨烯是具有二维结构的碳改性。多个链状苯环形成蜂窝状图案,在其中每个碳原子以120°的角度被三个其他碳原子包围,并且其中所有碳原子都是sp2-杂化的。石墨烯提供每单位重量可获得的理论上最大的碳表面。
碳纳米管是转化为圆柱形纳米管的石墨烯层。存在单壁纳米管和多壁纳米管,其中几个单壁纳米管同轴彼此连接地布置。
当然,所提及的碳基材料也可以彼此组合使用。这里,可以想到每种混合比。在特别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该混合物包含石墨烯作为导电填料。
已经发现,特别是在使用石墨烯作为导电填料时,意外少量的填料足以用于制造隔离板。石墨烯在混合物中的比例优选在3重量%至10重量%的范围内。
在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混合物包含以下比例的下列组分:
导电的填料,特别是石墨烯,其比例为3重量%至30重量%,优选3重量%至20重量%,特别优选3重量%至10重量%
塑料,特别是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树脂,其比例为40重量%至97重量%
必要时,至少一种添加剂用于影响混合物的加工性能或待生产的隔离板的性质,其比例为0.1重量%至10重量%
在含溶剂的变体中,混合物还包含溶剂或溶剂混合物,其比例为10重量%至50重量%,优选10重量%至30重量%。
在所有变体中,优选混合物组分的重量比例总和为100重量%。
作为添加剂,例如可以向混合物中加入光引发剂,消泡剂和流平剂。
附加地或可替代地,已经证明如果使用薄膜作为载体材料是有利的。优选地,薄膜主要由塑料组成,特别是包括含氟聚合物,例如乙烯-四氟乙烯(ETF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烯烃,聚碳酸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丙烯酸-苯乙烯-丙烯腈(ASA),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聚碳酸酯(ABS/PC),丙烯酸苯乙烯丙烯腈/聚碳酸酯(ASA/PC),聚丙烯酸酯,聚苯乙烯,聚碳酸酯/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PC/PBT)和/或聚甲基丙烯酸甲酯。
特别地,聚酯薄膜可用作载体材料,优选双轴取向或双轴定向的聚酯薄膜。例如,可以使用PET膜(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其可以从制造商DuPont以商品名称“MylarA”获得。这种载体材料在制造隔离板时由于其高拉伸强度非常适合于施加可固化材料并且特别适合于经过其中的几个加工站。
优选地,载体材料作为连续材料轨道提供,其中,为了制造隔离板,从具有固化的材料的载体材料中切出至少一个区域。因此,在形成隔离板的材料中可以简单地提供开口或通道,开口或通道用作燃料入口,燃料出口,氧化剂入口,氧化剂出口,以及冷却剂入口和冷却剂出口。此外,例如可以预先规定隔离板的期望的外轮廓。可以通过冲压和/或切割,特别是激光切割等来完成分离。
优选地,在载体材料上以约50μm至150μm的厚度提供固化的材料。特别是,在固化的材料的厚度为100μm或更小时,例如约90μm,80μm,70μm,60μm或50μm时,可以设置非常有利的材料厚度与凹槽的高度或深度或形成流场的类似结构之比等。另外,厚度小的固化的材料使得需要提供的材料量的减少。此外,可以大大减少材料干燥和/或固化的时间。
优选地,固化的材料不再具有热塑性,即,不再可能在加热固化材料时发生可逆的塑性变形。
为了提供隔离板,固化材料优选与载体材料分离。特别地,可以以这种方式提供分板,分板可以通过与另一分板连接而形成隔离板或双极板。因此,设置在分板之间的空腔可以形成冷却剂流场。通过使固化的材料与载体材料分离,可以特别简单的方式确保隔离板是导电的。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隔离板,其中,隔离板可通过根据本发明的方法获得。此外,本发明涉及用于这种隔离板的中间产品,其中固化的材料布置在载体材料上。具有固化的材料的载体材料尤其可以提供卷形式的中间产品或半成品,其中可以轻松地从卷中分离出制造隔离板所期望的板形部件,特别是分板。
对于根据本发明的方法描述的优点和优选实施方案也适用于根据本发明的隔离板和根据本发明的中间产品,反之亦然。
根据本发明的隔离板和根据本发明的中间产品的优选特征在于它们包括上述固化的材料的基质,固化的材料不再具有热塑性,在基质中引入导电填料,更优选石墨烯。根据上述说明,导电的填料,更优选石墨烯的比例优选为至少3重量%。在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案中,该比例在3重量%至40重量%,优选3重量%至30重量%,特别优选3重量%至20重量%,特别是3重量%至12重量%的范围中。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其他优点、特征和细节从下面对优选的实施例的描述中以及根据附图得出。上面在描述中所述的特征和特征组合以及下面在附图描述中所述的和/或在附图单独示出的特征和特征组合不仅可用在相应给出组合中而且也可用在其他的组合中或单独应用,而不会离开本发明的范围。
对此示出: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用于制造燃料电池堆的燃料电池的双极板的制造设备;以及
图2示出了制成的双极板的放大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示意性示出的制造设备10用于制造隔离板,其中,在图2中在俯视图中双极的隔离板以双极板的形式示出,双极板可在制造设备10中制造。双极板12用于燃料电池堆的燃料电池,例如其可用在机动车中。
在制造双极板12时,首先提供在此呈载体薄膜14形式的载体材料。在此可为卷绕在辊子16上的载体薄膜14。作为载体薄膜14可尤其使用双轴拉伸或双轴取向的聚酯薄膜。
从辊子16开卷载体薄膜14并且随后输送给制造设备10的其他的加工站。在第一加工站18处在载体薄膜14上施加混合物28,混合物包括导电材料20,其中,材料20可固化。例如可经由隙缝式喷嘴22或类似的施加装置为载体薄膜14加载混合物28,混合物包括环氧树脂和/或丙烯酸树脂、至少一种溶剂、光引发剂和导电填料,如炭黑和/或石墨。此外,混合物28也可具有其他的填料。在后一加工站24处将溶剂从混合物28中蒸发掉。由此改变材料20的稠度。蒸发例如可进行约一分钟。
在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中,代替具有环氧树脂和/或丙烯酸树脂的混合物也可使用由下列成分构成的混合物作为混合物28:
9.4重量%的含双键的多元醇(无溶剂),其具有的OH含量为5.7%并且双键密度为3.5mol/kg
28.2重量%的含双键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无溶剂),其具有的NCO含量为5.4%并且双键密度为1.5mol/kg
28.2重量%的含双键的氨基甲酸酯丙烯酸酯(无溶剂),其玻璃化转变温度为2℃(通过动态的差示扫描量热法在10℃/min的加热速率下测定)并且双键密度为4mol/kg
1.4重量%的市售光引发剂
0.5重量%的市售流平剂
25.3重量%的乙酸丁酯
6重量%的石墨烯
例如之后借助加热机构26预先干燥混合物28或被施加到载体薄膜14上的材料20。在此给混合物28加载加热机构26上的热量致使混合物28或材料20凝胶化或固化。在后续的可选的加工站30处可额外地使材料20部分地固化或预固化。为此可在加工站30处用光、尤其用UV光加载材料20。
然后在固化或部分固化的材料20中引入结构,例如呈通道32的形式(参见图2),通道在制成的双极板12中形成流场34。通过相应地调节溶剂和固体在混合物28中的比例可实现,在预先干燥或固化和/或通过在加工站30处通过UV光部分固化的材料20中可形成期望的表面结构。
为了形成双极板12的包括流场34的表面结构例如可使用单件的、尤其两件式的压制模具作为模具36。额外地或可替代地,该结构化可通过适用于冷弯成型或辊压成型的模具36来进行。尤其可以这种方式在材料20中形成通道32或凹槽结构。
借助相应的模具36形成的流场34(参见图2)使得能够给燃料电池的(未示出的)膜片-电极组件加载反应体、例如加载氢气作为燃料或加载氧气或空气作为氧化剂。此外,可借助模具36在表面结构上提供结构元件,结构元件在双极板12中设置在流场34和用于参与燃料电池反应的反应体的相应入口或出口之间的过渡区域40中。
基于前面在混合物28中的光引发剂,可在之后使材料20完全固化。对此在另一加工站处设置相应的光源38、尤其UV光源。在例如借助由光源38发出的UV光使材料20固化之后,在材料20中持久地形成相应的结构。
在下一加工步骤中,例如可通过冲压42在材料20中形成多个贯通部44(参见图2)。通过这种贯通部44通常提供燃料入口和燃料出口、氧化剂入口和氧化剂出口以及冷却剂入口和冷却剂出口。在依次堆叠的燃料电池中这些入口44形成相应的通道,通道用于输送和排走反应体或冷却剂。
在下一加工步骤中或在下一加工站处通过切割46以期望的方式制造双极板12的外轮廓56。对于切割46可尤其使用激光器等。此外,可借助激光器从固化的材料20中剥除出多个区域,以便在双极板12中形成期望的结构。
此外,材料20可通过合适的接合方法、尤其通过粘接与如前面所述的由材料20形成的另一部分连接。与此相应地,可通过材料20提供双极板12的第一分板,第一分板通过接合48可与双极板12的第二分板连接。以这种方式可在两个这种分板之间的空腔或间隙50中(参见图2)提供用于冷却剂的流场。优选地,固化的材料20(参见图2)的厚度52非常小。尤其厚度52优选显著地小于凹槽或通道32的深度54,凹槽或通道形成在用于反应体的流场34的区域中或用于冷却剂的流场的区域中。
此外,材料20相对于空气或氧气以及相对于氢气是密封的。此外,材料20具有用于提供用在燃料电池堆的燃料电池中的双极板12的足够的机械强度和结构完整性。通过合适的填料,例如炭黑颗粒或石墨颗粒如此调节电阻,即,使材料20具有良好的导电性。例如材料20的电阻可在10mOhm/cm2至30mOhm/cm2的范围中。
在通过相应的其他的加工步骤,例如对双极板12的冲压42、切割46或接合48使其失去最终形态之前,具有固化的材料20的载体薄膜14也可首先被提供作为中间产品或半成品。中间产品可尤其卷绕成卷。
此外可设置成,从设有固化的材料20载体薄膜14中分离出例如贯通部44,并且提供包括具有固化的材料20的载体薄膜14的中间产品或半成品并且尤其卷绕成卷。然后,由这种中间产品可通过切割46和接合48在从载体薄膜14中除去材料20之后形成具有期望的外轮廓的双极板12。尤其首先可切割中间产品并且在从载体薄膜14中除去材料20之后通过接合由此获得的分板而形成双极板12。

Claims (15)

1.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隔离板(12)的制造方法,在所述方法中,在第一加工站(18)中在载体材料(14)上施加能固化且能导电的材料(20),其中,在所述材料(20)中形成用于能输送给所述燃料电池的反应物的流场(34),并且其中,在形成所述流场(34)之后使所述材料(20)固化,
其特征在于,
-将具有能固化且能导电的材料(20)的载体材料(14)通过多个加工站(24、26、30),
-在引入所述流场(34)之前,所述材料(20)在相应的加工站(24、26、30)至少部分地干燥和/或胶凝和/或预先固化,以及
-然后通过压制工具和/或通过滚压成形在所述材料(20)中形成所述流场(34),其中为了提供固化的材料(20),使用包括至少一种具有导电的填料的塑料和一种溶剂的混合物(2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引入所述流场(34)之前,所述材料(20)在相应的加工站(24、26、30)至少部分地干燥并且之后进行胶凝和/或预先固化。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施加UV光能使所述材料(20)固化。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施加UV光能使所述材料(20)预先固化。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为了提供固化的材料(20),使用包括至少一种具有导电的填料的环氧树脂和/或丙烯酸树脂和一种具有至少一种光引发剂作为溶剂的混合物(28),和/或使用薄膜作为载体材料(14)。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薄膜是双轴取向的聚酯薄膜。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物(28)包括导电的填料,其比例为3重量%至30重量%。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电的填料是石墨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物(28)中所述导电的填料的比例是3重量%至20重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物(28)中所述导电的填料的比例是3重量%至10重量%。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载体材料(14)作为连续材料轨道提供,其中,为了制造所述隔离板(12),从具有固化的材料(20)的载体材料(14)中切出至少一个区域(44)。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载体材料(14)上以50μm至150μm的厚度(52)提供所述固化的材料(20)。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为了提供所述隔离板(12),使所述固化的材料(20)与所述载体材料(14)分离。
14.一种用于燃料电池的隔离板,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隔离板(12)能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获得。
15.一种用于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隔离板(12)的中间产品,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固化的材料(20)布置在所述载体材料(14)上。
CN201780070698.6A 2016-12-22 2017-12-19 燃料电池隔离板的制造方法、隔离板和隔离板的中间产品 Active CN1103130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DE102016015318.0 2016-12-22
DE102016015318.0A DE102016015318A1 (de) 2016-12-22 2016-12-22 Verfahren zum Fertigen einer Separatorplatte für eine Brennstoffzelle, Separatorplatte und Zwischenprodukt für eine Separatorplatte
PCT/IB2017/001586 WO2018115952A1 (de) 2016-12-22 2017-12-19 Verfahren zum fertigen einer separatorplatte für eine brennstoffzelle, separatorplatte und zwischenprodukt für eine separatorplatt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3091A CN110313091A (zh) 2019-10-08
CN110313091B true CN110313091B (zh) 2022-07-29

Family

ID=610945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70698.6A Active CN110313091B (zh) 2016-12-22 2017-12-19 燃料电池隔离板的制造方法、隔离板和隔离板的中间产品

Country Status (9)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305329A1 (zh)
EP (1) EP3560020B8 (zh)
JP (1) JP7470267B2 (zh)
CN (1) CN110313091B (zh)
DE (1) DE102016015318A1 (zh)
ES (1) ES2883101T3 (zh)
HU (1) HUE055279T2 (zh)
PL (1) PL3560020T3 (zh)
WO (1) WO2018115952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18008249A1 (de) 2018-10-18 2020-04-23 Daimler Ag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Separatorplatte
CN110690470B (zh) * 2019-10-21 2021-02-02 北京新能源汽车技术创新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制造装置及方法
CN111509248A (zh) * 2020-04-30 2020-08-07 上海神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极板快速成型方法
DE102020133854A1 (de) 2020-12-16 2022-06-23 Airbus Operations Gmbh Tragende Verbundschichtstoffstruktur für ein Luftfahrzeugbauteil, damit hergestelltes Luftfahrzeugbauteil und Luftfahrzeug
CN112736263A (zh) * 2020-12-25 2021-04-30 新源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优化燃料电池排水能力的双极板的制备方法
DE102021000944A1 (de) 2021-02-22 2022-08-25 Cellcentric Gmbh & Co. Kg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Herstellung einer Separatorplatte
CN113967691B (zh) * 2021-10-21 2022-11-15 无锡微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氢能源电池金属板的生产工艺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117165A1 (en) * 2004-05-29 2005-12-08 Polymer Technologies Inc. Separator plate for fuel cell and production system for products for use in fuel cells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10378A (en) * 1997-10-10 1999-06-08 Minnesota Mining And Manufacturing Company 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ies
JPH11297338A (ja) * 1998-04-10 1999-10-29 Nisshinbo Ind Inc 固体高分子型燃料電地用セパレ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GB9808524D0 (en) * 1998-04-23 1998-06-17 British Gas Plc Fuel cell flow-field structure formed by layer deposition
JP2002008676A (ja) * 2000-06-23 2002-01-11 Nisshinbo Ind Inc 燃料電池セパレータ及び固体高分子型燃料電池
JP2002216784A (ja) * 2001-01-19 2002-08-02 Araco Corp 燃料電池用セパレータ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937962B2 (ja) * 2001-08-06 2007-06-27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導電性硬化性樹脂組成物
US7341800B2 (en) * 2002-05-09 2008-03-11 The Board Of Trustees Of The Leland Stanford Junior University Fuel cell
US8252475B2 (en) * 2003-12-09 2012-08-28 Nitta Corporation Separator comprising a metal sheet and a resin
JP2005317388A (ja) * 2004-04-28 2005-11-10 Nitta Ind Corp セパレータの製造方法
TW200623492A (en) * 2004-11-08 2006-07-01 Tokai Carbon Kk Separator material for solid polymer fuel cell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the same
WO2006068051A1 (ja) * 2004-12-20 2006-06-29 Dainippon Ink And Chemicals, Inc. 燃料電池セパレータ用シート状成形材料、その製造方法及び燃料電池用セパレータ
JP4896488B2 (ja) * 2005-10-25 2012-03-14 京セラケミカル株式会社 冷間プレス法による燃料電池用導電性セパレータの製造方法
JP2007157387A (ja) * 2005-12-01 2007-06-21 Toyota Motor Corp 燃料電池の製造方法及び燃料電池
JP4963831B2 (ja) * 2005-12-22 2012-06-27 昭和電工株式会社 半導電性構造体、導電性及び/又は熱伝導性構造体、該構造体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その用途
US20070154771A1 (en) * 2006-01-04 2007-07-05 Jang Bor Z Highly conductive composites for fuel cell flow field plates and bipolar plates
JP4792448B2 (ja) * 2007-10-10 2011-10-12 日本ピラー工業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セパレー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DE102007058714C5 (de) 2007-12-06 2018-08-02 Karl Wörwag Lack- Und Farbenfabrik Gmbh & Co. Kg Verfahren zum Herstellen eines Bauteils und Bauteil für ein Kraftfahrzeug
US8309274B2 (en) * 2009-05-15 2012-11-13 GM Global Technology Operations LLC Separator plates formed by photopolymer based processes
JP5486276B2 (ja) * 2009-11-26 2014-05-0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燃料電池セパレータ用樹脂組成物、燃料電池セパレータ成形用シート及び燃料電池セパレータ
KR101134482B1 (ko) * 2009-11-30 2012-04-13 한국과학기술원 고분자 전해질 연료전지용 복합재료 분리판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1315738B1 (ko) * 2011-02-15 2013-10-10 한국과학기술원 연료전지 복합재료 분리판용 프리프레그의 제조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연료전지용 복합재료 분리판의 제조방법
KR20150096219A (ko) * 2014-02-14 2015-08-24 서울대학교산학협력단 플렉서블 연료전지 및 그 제조방법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117165A1 (en) * 2004-05-29 2005-12-08 Polymer Technologies Inc. Separator plate for fuel cell and production system for products for use in fuel cell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0502732A (ja) 2020-01-23
WO2018115952A1 (de) 2018-06-28
CN110313091A (zh) 2019-10-08
HUE055279T2 (hu) 2021-11-29
ES2883101T3 (es) 2021-12-07
US20190305329A1 (en) 2019-10-03
EP3560020A1 (de) 2019-10-30
PL3560020T3 (pl) 2021-09-27
EP3560020B8 (de) 2021-08-18
EP3560020B1 (de) 2021-07-14
JP7470267B2 (ja) 2024-04-18
DE102016015318A1 (de) 2018-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13091B (zh) 燃料电池隔离板的制造方法、隔离板和隔离板的中间产品
US7910501B2 (en) Sheet molding material for fuel cell bipolar plate, method of producing same and bipolar plate or fuel cell
CN101567433B (zh) 燃料电池隔板及其制造方法
US9257706B2 (en) Composite separator for polymer electrolyte membrane fuel cel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DE102008028549A1 (de) Thermoplastische Bipolarplatte
JP2002533904A (ja) シールを形成しpem型電池構成要素を結合するための熱可塑性フィルムの使用
CN108346810B (zh) 燃料电池微型密封件及其制造方法
CN102244279A (zh) 制造燃料电池的复合隔板的方法及由其制造的复合隔板
CN105322108B (zh) 燃料电池的印刷多功能密封件
CN102437301B (zh) 用于聚合物电解质膜燃料电池的复合隔板及其制造方法
WO2006057704A2 (en) Electrorheological design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for proton transport membranes and bipolar plates
US11075395B2 (en) Fuel cell 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y (MEA) with hexagonal boron nitride thin film
JP2016162650A (ja) 燃料電池単セルの製造方法
JP2005285774A (ja) 燃料電池用セパレータと,その製造方法及びこれを含む燃料電池
EP2091100B1 (en) Method for producing separator material for solid polymer fuel cell
CN112054216A (zh) 燃料电池用的电极浆料及其制造方法
US20180366738A1 (en) Thermal control of substrates for prevention of ionomer permeation
US20210384528A1 (en) Method of producing a separator plate
US20180131014A1 (en) Composite Material Separation Plate for Fuel Cell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JP5720321B2 (ja) ガス拡散電極の製造方法
US11302926B2 (en) Fuel-cell catalyst ink additives to inhibit ionomer permeation
US20140295315A1 (en) Membrane electrode assembly
KR101762900B1 (ko) 레독스 흐름 전지의 전극 제조용 슬러리 조성물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레독스 흐름 전지의 전극
US20180076471A1 (en) Fuel cell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 fuel cell
DE112021001242T5 (de) Übertragungsblatt, Übertragungsverfahren und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einer Membran-Elektroden-Einhei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13

Address after: Gil Chaim, German Tak mountain

Applicant after: Fuel cell center Lianghe Co.,Ltd.

Applicant after: Karl Wovarg Paint and Pigment Manufacturing Co.,Ltd.

Address before: Stuttgart

Applicant before: DAIMLER AG

Applicant before: Karl Wovarg Paint and Pigment Manufacturing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926

Address after: Gil Chaim, German Tak mountain

Patentee after: Fuel cell center Lianghe Co.,Ltd.

Patentee after: PPG INDUSTRIES OHIO, Inc.

Address before: Gil Chaim, German Tak mountain

Patentee before: Fuel cell center Lianghe Co.,Ltd.

Patentee before: Karl Wovarg Paint and Pigment Manufacturing Co.,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