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12335A - 锅具材质检测电路、烹饪器具以及检测锅具材质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锅具材质检测电路、烹饪器具以及检测锅具材质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12335A
CN110312335A CN201810232424.9A CN201810232424A CN110312335A CN 110312335 A CN110312335 A CN 110312335A CN 201810232424 A CN201810232424 A CN 201810232424A CN 110312335 A CN110312335 A CN 1103123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okware
circuit
cooking apparatus
coil
controll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3242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志锋
马志海
刘志才
区达理
冯江平
王帅
张帆
刘经生
刘传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shan Shunde Midea Electrical Heating Appliances Manufacturi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3242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1233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3123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23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06Control, e.g. of temperature, of power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10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5B6/12Cooking devices
    • H05B6/1209Cooking devices induction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and devices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m
    • H05B6/1236Cooking devices induction cooking plates or the like and devices to be used in combination with them adapted to induce current in a coil to supply power to a device and electrical heating devices powered in this way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2206/00Aspects relating to 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covered by group H05B6/00
    • H05B2206/02Induction heating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Induction Heating Cooking Devices (AREA)
  • Cook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锅具材质检测电路、烹饪器具、以及检测锅具材质的方法。锅具材质检测电路包括控制器,振荡信号产生电路,振荡电路以及采样电路;振荡信号产生电路的输入端与信号输出端连接,以在控制器的控制作用下,产生预设频率的振荡信号;振荡电路包括用于感应锅具的材质的检锅线圈;采样电路用于检测检锅线圈上的电压变化;采样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的信号接收端连接;控制器根据采样电路检测到的电压判断出锅具的材质。因此本发明技术方案使得烹饪器具可以区分出放置在其上加热的锅具材质类型,提高了用户烹饪的安全性。

Description

锅具材质检测电路、烹饪器具以及检测锅具材质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烹饪器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锅具材质检测电路、烹饪器具以及检测锅具材质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适用于电磁炉、电压力锅等烹饪器具的锅具一般可分为陶瓷锅具和金属锅具,对于金属锅具,烹饪器具一般会选择大功率进行加热,但是陶瓷锅通常不能用大功率进行加热,否则会引起陶瓷锅的损坏;而现有的电磁炉无法区分出放在其上加热的是金属材质的锅具还是陶瓷材质的锅具,经常会出现使用大功率的火力对陶瓷锅进行加热,从而大大减少了陶瓷锅的寿命,同时也为用户在使用电磁炉烹饪时带来了很大的危险。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锅具材质检测电路、烹饪器具、以及检测锅具材质的方法,旨在方便检测和识别烹饪器具所使用的锅具类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的一种锅具材质检测电路,用于检测供烹饪器具所加热的锅具材质,包括: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具有信号输出端和信号接收端;
振荡信号产生电路,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振荡信号产生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信号输出端连接,以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作用下,产生预设频率的振荡信号;
振荡电路,所述振荡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振荡信号产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振荡电路包括用于感应所述锅具的材质的检锅线圈;
采样电路,用于检测所述检锅线圈上的电压变化;所述采样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接收端连接;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采样电路检测到的电压判断出所述锅具的材质,所述锅具材质至少包括金属材质和陶瓷材质。
优选地,所述振荡电路为串联谐振电路或并联谐振电路。
优选地,所述采样电路包括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用于与所述检锅线圈耦合,所述感应线圈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地,当所述振荡电路为串联谐振电路时,所述采样电路为分压式采样电路,所述分压式采样电路,所述分压式采用电路的输入端并联于所述检锅线圈的两端,所述分压式采用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电连接。
优选地,当所述振荡电路为并联谐振电路时,所述采样电路为分压式采样电路,所述分压式采样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并联谐振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分压式采样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电连接。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烹饪器具,包括:
主控板;
烹饪主体,所述烹饪主体上具有供锅具放置的承载部;以及
所述的锅具材质检测电路,所述锅具材质检测电路的检锅线圈设于所述烹饪主体上,且对应所述锅具的底部和/或侧部设置,所述锅具材质检测电路通过所述检锅线圈检测所述锅具的材质。
优选地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显示板,所述显示板用于显示所述电磁烹饪器具的工作情况;
所述主控板和/或所述显示板与所述锅具材质检测电路的控制器电连接,或
所述主控板和/或所述显示板为所述锅具材质检测电路的控制器。
优选地所述检锅线圈呈圆形、方形或椭圆形。
优选地所述烹饪器具具有加热线圈盘,所述检锅线圈对应所述加热线圈盘的中心设置;
且所述锅具材质检测电路的感应线圈位于所述检锅线圈远离所述锅具的一侧。
优选地所述烹饪器具为电磁炉,电饭煲、或电压力锅。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检测锅具材质的方法,用于所述的烹饪器具,所述检测锅具材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到所述烹饪器具上有锅放入信号时,控制锅具材质检测电路的振荡信号产生电路产生预设频率的振荡信号;
根据检测到的检锅线圈上的电压值,确定所述锅具的材质;
根据所述锅具的材质匹配对应的加热模式进行加热。
优选地,所述根据检测到的检锅线圈上的电压值,确定所述锅具的材质的具体步骤为:
获取当前检锅线圈上的电压值;
当检锅线圈上的电压值处于第一电压预设区间时,确定所述锅具为金属锅;
当检锅线圈上的电压值处于第二电压预设区间时,确定所述锅具为陶瓷锅。
优选地,根据所述锅具的材质匹配对应的加热模式进行加热包括:
当确定所述锅具为金属锅时,控制所述烹饪器具以金属锅的加热模式进行加热;
当确定所述锅具为陶瓷锅时,控制所述烹饪器具以陶瓷锅的加热模式进行加热。
优选地在检测到烹饪器具工作过程中中断加热后,返回执行所述检测所述烹饪器具上有锅放入信号时,控制锅具材质检测电路的振荡信号产生电路产生预设频率的振荡信号的步骤。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振荡信号产生电路在控制器的作用下,产生一特有的频率,所述振荡电路在该频率下,发生谐振;由于检锅线圈是对应该锅具的设置,因此,锅具的材质以及与检锅线圈的距离,会造成检锅线圈的电感量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所述振荡电路的谐振状态。通过采样电路检测所述检锅线圈震荡电压的变化,从而由控制器判断出锅具的材质。因此本发明技术方案使得烹饪器具可以区分出放置在其上加热的锅具材质类型,提高了用户烹饪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烹饪器具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锅具材质检测电路的电路结构框图;
图3为图2振荡电路第一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4为图2振荡电路第二实施例的电路图;
图5为采用耦合采样方式,对应图3的采样电路的电路图;
图6为采用耦合采样方式,对应图4的采样电路的电路图;
图7为采用分压采样方式,对应图3的采样电路的电路图;
图8为采用分压采样方式,对应图4的采样电路的电路图;
图9为检锅线圈在电磁炉上的设置第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检锅线圈在电磁炉上的设置第二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检测锅具材质的方法的流程图。
附图标号说明:
标号 名称 标号 名称
10 烹饪主体 L2 感应线圈
20 加热装置 R1 第一电阻
30 锅具 R2 第二电阻
L1 检锅线圈 R3 第三电阻
40 控制器 D1 第一二极管
50 振荡信号产生电路 80 电磁炉
60 振荡电路 81 加热线圈盘
70 采样电路 82 显示板
C1 第一电容 83 接线端子
C2 第二电容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需要说明,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另外,若本发明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发明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发明提出一种锅具材质检测电路,用于检测供烹饪器具加热的锅具30材质。所述烹饪器具可以是电磁式加热的烹饪器具,也可以是电阻式加热的烹饪器具;所述烹饪器具可以是电磁炉80,电饭煲、或电压力锅。请参阅图1,所述烹饪器具包括烹饪主体10及检锅线圈L1,该烹饪主体10上具有供锅具30放置的承载部,该检锅线圈L1设置在烹饪主体10上,且对应所述锅具30的底部设置。所述锅具材质检测电路通过所述检锅线圈L1检测置于所述承载部上锅具30的材质。
可以理解的是,由于不同类型(金属含量不同)的锅具30底部或侧壁的金属含量不同,例如:陶瓷锅具30底部或侧壁的金属含量与金属锅具30底部或侧壁的金属含量存在区别。因此,将不同类型的锅具30放置于烹饪器具的承载部上时,不同类型锅具30的底部或侧壁产生的磁场会使对应的检锅线圈L1产生不同电感量变化。
请参阅图2,所述锅具材质检测电路包括控制器40、振荡信号产生电路50、振荡电路60、以及采样电路70。所述控制器40具有信号输出端和信号接收端;所述振荡信号产生电路50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振荡信号产生电路50的输入端与所述信号输出端连接,以在所述控制器40的控制作用下,产生预设频率的振荡信号。所述振荡电路60的输入端与所述振荡信号产生电路50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振荡电路60包括用于感应所述锅具30的材质的检锅线圈L1。所述采样电路70用于检测所述检锅线圈L1上的电压变化;所述采样电路70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40的信号接收端连接;所述控制器40用于根据采样电路70检测到的电压判断出所述锅具30的材质;所述锅具30材质至少包括金属材质和陶瓷材质。可以理解的是,根据锅具30的材质还可以是砂锅,或者是基于金属的锅具30,本发明技术方案的锅具材质检测电路还可以检测锅具30具体的为铝锅、铁锅或其他金属类型的锅具30。
在此需要解释的是,当锅具30靠近所述检锅线圈L1时,此时锅具30相当于所述检锅线圈L1的磁芯,因此根据工字电感原理,金属磁芯可改变电感感量和电感的耦合度。因此不同材质的锅具30由于金属含量不同,造成检锅线圈L1的电感量发生不同程度的改变,进而改变了振荡电路60的谐振状态(体现为振荡波形幅度变化),进一步地,通过检测所述检锅线圈L1上的电压变化,区分出锅具30材质。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振荡信号产生电路50在控制器40的作用下,产生一特有的频率,所述振荡电路60在该频率下,发生谐振;由于检锅线圈L1是对应该锅具30的锅底设置,因此,锅具30的材质以及与检锅线圈L1的距离,会造成检锅线圈L1的电感量发生变化,进而影响所述振荡电路60的谐振状态。通过采样电路70检测所述检锅线圈L1震荡电压的变化,从而由控制器40判断出锅具30的材质。因此本发明技术方案使得烹饪器具可以区分出放置在其上加热的锅具30材质类型,提高了用户烹饪的安全性。
所述振荡信号产生电路50可以是PWM发生器,或由IGBT、MOS,三极管搭建的PWM产生电路、也可以是产生频率的频率发生器。
请参阅图3和图4,所述振荡电路60为可以串联谐振电路或并联谐振电路。例如LC串联谐振电路或LC并联谐振电路,还可以是RLC串联谐振电路、RLC并联谐振电路等。所述振荡电路60的拓扑结构可以是单管谐振,也可以是半桥谐振,如波形,也可以是全桥谐振电路,本方案中,优选采用LC串联谐振电路或LC并联谐振电路;以简化电路结构,减小电路体积。具体地;所述振荡电路60包括第一电容C1;当所述振荡电路60为串联谐振电路时,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为所述振荡电路60的输入端,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与所述检锅线圈L1的第一端连接;或者,当所述振荡电路60为并联谐振电路时,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为所述振荡电路60的输入端,且与所述检锅线圈L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与所述检锅线圈L1的第二端连接。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第一电容C1一般选取0.1~100uf,所述检锅线圈L1的电感值选取1~1000uh。
本方案中,通过检测所述检锅线圈L1两端电压的变化,以实现区分锅具30材质的目的。所述采样电路70可以采用耦合式/感应/谐振方式,或者是分压式的方案。请参阅图5和图6,当采用耦合式方案时,所述采样电路70包括感应线圈L2,所述感应线圈L2用于与所述检锅线圈L1耦合,所述感应线圈L2的端子与所述控制器40电连接。所述控制器40通过检测感应线圈L2两端的电压变化,以检测所述检锅线圈L1两端的电压变化。在结构上,所述感应线圈L2设于所述检锅线圈L1远离所述锅具30的一侧。
请参阅图7和图8,当采样电路70采用分压式方案时,且当所述振荡电路60为串联谐振电路时,所述采样电路70为分压式采样电路,所述分压式采样电路,所述分压式采用电路的输入端并联于所述检锅线圈的两端,所述分压式采用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电连接。具体地,所述采样电路70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以及第二电容C2;所述检锅线圈L1的第一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互连,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检锅线圈L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为所述分压式采用电路的输出端;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与所述检锅线圈L1的第二端连接。
当采样电路70采用分压式电路,且当所述振荡电路60为并联谐振电路时,所述分压式采样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并联谐振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分压式采样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电连接。具体地,所述采样电路70包括第一二极管D1、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以及第二电容C2。所述检锅线圈L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阳极为所述分压式采用电路的输入端,所述第一二极管D1的阴极与第一电阻R1的第一端连接,所述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第一电容C1的第一端互连,所述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一电容C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为所述分压式采用电路的输出端。
其中,第一二极管D1起整流作用,一般选择导通压降较小的整流二极管;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的阻值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般可以选择大小为1K~10M阻值的电阻,第二电容C2为滤波电容,可以选择电解电容或者贴片电容,容值大小范围为0.01~100uf,第三电阻R3为限流电阻,阻值范围为100R~1M。经过所述分压式采样电路70采样后输出的是直流电压,具体为大于等于或者小于0V的偏置电压。
振荡电路60在固有震荡频率f下工作,当检锅线圈L1附近没有金属物体时,采样电路70采样到的检锅线圈L1震荡波形的峰值电压为V0。如果检锅线圈L1上方是金属材质的锅具30,在震荡频率f下,检锅线圈L1震荡波形的峰值电压变为V1;如果检锅线圈L1上方是陶瓷材质的锅具30,在震荡频率f下,检锅线圈L1震荡波形的峰值电压变为V2;其中V0>V2>V1。因此通过所述检锅线圈L1震荡波形的峰值电压,即可判断出锅具30的材质类型,进而将陶瓷锅和其他金属锅具30区分开。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烹饪器具,请参阅图1,所述烹饪器具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烹饪器具工作的主控板、烹饪主体10,以及所述的锅具材质检测电路;所述烹饪主体10上具有供锅具30放置的承载部;所述锅具材质检测电路的检锅线圈L1设于所述烹饪主体10上,且对应所述锅具30的底部设置,所述锅具材质检测电路通过所述检锅线圈L1检测置于所述承载部上锅具30的材质。所述烹饪器具还可以包括显示板82,所述显示板82用于显示所述电磁烹饪器具的工作情况。在此,当所述烹饪器具为电磁炉80时,所述承载部为电磁炉80的加热面板。
请参阅图9和图10,所述锅具材质检测电路的控制器40可以是一单独的部件,且所述控制器40与所述主控板和/或所述显示板82电连接;也可以是所述主控板和/或所述显示板82为所述锅具材质检测电路的控制器40。
在此以电磁炉80举例说明,电磁炉80具有加热面板,以及位于加热面板下方的加热线圈盘81,所述检锅线圈L1对应设置在所述加热线圈盘81上方,且靠近所述加热面板设置,所述感应线圈L2设置在所述加热线圈盘81远离所述锅具30的一侧,所述检锅线圈L1的端部优选设置接线端子83,以方便与主控板或显示板82进行连接。
基于上述实施例,烹饪主体10具有安装腔,如此,可以将检锅线圈L1设于安装腔内,并使检锅线圈L1位于承载部的下方,从而使检锅线圈L1对锅具30的底部进行检测,以提高检锅线圈L1的检测精度。例如:当烹饪器具为电磁炉80时,可以将检锅线圈L1设置在承载部的下方。
当然,检锅线圈L1也可以位于烹饪器具的其它位置,具体可根据烹饪器具的结构而定。例如:当烹饪器具为电饭煲、电压力锅等结构时,其一般包括外锅以及放置于外锅内的内锅(即锅具30),可以将检锅线圈L1设置在外锅的侧壁上,以对内锅的侧壁产生的磁场进行检测,从而判断出锅具30的类型。
另外,检锅线圈L1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当然,当检锅线圈L1的数量为多个时,检测的结果更加准确。另外,当检锅线圈L1的数量为多个时,可以将所有的检锅线圈L1设置在承载部的下方;也可以将所有的检锅线圈L1与锅具30的侧壁对应设置,以对锅具30的侧壁产生的磁场进行检测;还可以将一部分检锅线圈L1设置在承载部的下方,另一部分和锅具30的侧壁对应的位置,以对锅具30的底部和侧壁产生的磁场同时进行检测。另一方面,所述检锅线圈L1可以呈圆形、方形或椭圆形等多种形状。
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可选地,烹饪器具的烹饪主体10还具有安装在其安装腔内的加热装置20,该加热装置20位于承载部的下方以对锅具30的底部进行加热,本实施例中,可以使检锅线圈L1位于加热装置20与承载部之间,从而使检锅线圈L1更加靠近锅具30的底部,以提高检锅线圈L1的检测准确率。其中,承载部具有相背的上表面和下表面,进一步地,可以将检锅线圈L1设置在承载部的下表面上,以进一步减小检锅线圈L1与锅具30底部之间的距离,提高检锅线圈L1的检测准确率。当所述烹饪器具为电磁烹饪装置时,所述烹饪器具具有加热线圈盘81,所述检锅线圈L1优选对应所述加热线圈盘81的中心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可以通过粘贴、卡扣等方式将检锅线圈L1安装到承载部的下表面上,本实施例不作限制。
由于用户在使用烹饪器具进行烹饪时,一般会将锅具30放置于加热装置20的正上方,本实施例中,还可以将检锅线圈L1设置在加热装置20上,以使检锅线圈L1位于锅具30的底部的正下方,从而进一步提高检锅线圈L1检测准确率。
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检测锅具30材质的方法,用于所述的烹饪器具检测其所加热锅具30的材质,请参阅图11,所述检测锅具30材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0:检测到所述烹饪器具上有锅放入信号时,控制锅具材质检测电路的振荡信号产生电路50产生预设频率的振荡信号;
S20:根据检测到的检锅线圈L1上的电压值,确定所述锅具30的材质;
S30:根据所述锅具30的材质匹配对应的加热模式进行加热。
本方案中,可以通过设置传感器检测是否有锅具30放入到所述烹饪器具上,当检测到有锅时,所述检测锅具30材质电路启动,开始进行检测锅具30的材质。具体检测锅具30材质的过程在此不再赘述;当确定锅具30材质后,所述烹饪器具根据锅具30的具体材质匹配对应的加热模式进行加热。例如,当检测到锅具30为金属材质时,此时烹饪器具对该锅具30的加热功率不做限制;当检测到锅具30为陶瓷材质时,此时烹饪器具对该锅具30的加热功率做出上限限制,当用户选择高于该上限限制的功率进行加热时,可以启动报警程序或者使用户该次发出的控制信号无效,以保护陶瓷锅。
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根据检测到的检锅线圈L1上的电压值,确定所述锅具30的材质的具体步骤为:
获取当前检锅线圈L1上的电压值;
当检锅线圈L1上的电压值处于第一电压预设区间时,确定所述锅具为金属锅;
当检锅线圈L1上的电压值处于第二电压预设区间时,确定所述锅具为陶瓷锅。
本案研发人员在实验中测得,在使用相同的检锅线圈L1、以及该检锅线圈L1距离锅具底部中心距离一定的情况下,当使用金属锅烹饪时,所述检锅线圈L1上感应出的电压值范围比使用陶瓷锅烹饪时,感应出的电压值范围小。可以理解的是,本方案可以根据不同的锅具30材质,预先设置不同的第一电压预设区间和第二电压预设区间、第三预设区间……,以对应检测出当前所使用的锅具材质。
具体地,所述根据所述锅具30的材质匹配对应的加热模式进行加热包括:
当确定所述锅具30为金属锅时,控制所述烹饪器具以金属锅的加热模式进行加热;
当确定所述锅具30为陶瓷锅时,控制所述烹饪器具以陶瓷锅的加热模式进行加热。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可以根据本发明技术方案能够区分的锅具30材质类型,对应设置多种加热模式,以匹配不同类型的锅具30。当所述烹饪器具为电磁炉80时,通过控制所述电磁炉80的加热线圈盘81,从而控制所述电磁炉80的加热模式。
进一步地,考虑到用户可能会在烹饪过程中,中断加热,进行换锅烹饪,因此本发明技术方案为了确保烹饪的安全性,会再进行一次检测锅具30材质的操作,具体地:
在检测到烹饪器具工作过程中中断加热后,返回执行所述检测所述烹饪器具上有锅放入信号时,控制锅具材质检测电路的振荡信号产生电路50产生预设频率的振荡信号的步骤。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发明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5)

1.一种锅具材质检测电路,用于检测供烹饪器具所加热的锅具材质,其特征在于,包括:
控制器,所述控制器具有信号输出端和信号接收端;
振荡信号产生电路,具有输入端和输出端,所述振荡信号产生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信号输出端连接,以在所述控制器的控制作用下,产生预设频率的振荡信号;
振荡电路,所述振荡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振荡信号产生电路的输出端连接,所述振荡电路包括用于感应所述锅具的材质的检锅线圈;
采样电路,用于检测所述检锅线圈上的电压变化;所述采样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器的信号接收端连接;
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采样电路检测到的电压判断出所述锅具的材质,所述锅具材质至少包括金属材质和陶瓷材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材质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电路为串联谐振电路或并联谐振电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材质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振荡电路为串联谐振电路或并联谐振电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材质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采样电路包括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用于与所述检锅线圈耦合,所述感应线圈与所述控制器电连接。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材质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振荡电路为串联谐振电路时,所述采样电路为分压式采样电路,所述分压式采用电路的输入端并联于所述检锅线圈的两端,所述分压式采用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电连接。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锅具材质检测电路,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振荡电路为并联谐振电路时,所述采样电路为分压式采样电路,所述分压式采样电路的输入端连接于所述并联谐振电路的输出端,所述分压式采样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器电连接。
7.一种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控板;
烹饪主体,所述烹饪主体上具有供锅具放置的承载部;以及
如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锅具材质检测电路,所述锅具材质检测电路的检锅线圈设于所述烹饪主体上,且对应所述锅具的底部和/或侧部设置,所述锅具材质检测电路通过所述检锅线圈检测所述锅具的材质。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还包括显示板,所述显示板用于显示所述电磁烹饪器具的工作情况;
所述主控板和/或所述显示板与所述锅具材质检测电路的控制器电连接,或
所述主控板和/或所述显示板为所述锅具材质检测电路的控制器。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检锅线圈呈圆形、方形或椭圆形。
10.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具有加热线圈盘,所述检锅线圈对应所述加热线圈盘的中心设置;
且所述锅具材质检测电路的感应线圈位于所述检锅线圈远离所述锅具的一侧。
11.如权利要求7至10任意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器具为电磁炉,电饭煲、或电压力锅。
12.一种检测锅具材质的方法,用于如权利要求7至11任意一项所述的烹饪器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锅具材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检测到所述烹饪器具上有锅放入信号时,控制锅具材质检测电路的振荡信号产生电路产生预设频率的振荡信号;
根据检测到的检锅线圈上的电压值,确定所述锅具的材质;
根据所述锅具的材质匹配对应的加热模式进行加热。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检测锅具材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检测到的检锅线圈上的电压值,确定所述锅具的材质的具体步骤为:
获取当前检锅线圈上的电压值;
当检锅线圈上的电压值处于第一电压预设区间时,确定所述锅具为金属锅;
当检锅线圈上的电压值处于第二电压预设区间时,确定所述锅具为陶瓷锅。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检测锅具材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锅具的材质匹配对应的加热模式进行加热包括:
当确定所述锅具为金属锅时,控制所述烹饪器具以金属锅的加热模式进行加热;
当确定所述锅具为陶瓷锅时,控制所述烹饪器具以陶瓷锅的加热模式进行加热。
15.如权利要求12至14任意一项所述的检测锅具材质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测到烹饪器具工作过程中中断加热后,返回执行所述检测所述烹饪器具上有锅放入信号时,控制锅具材质检测电路的振荡信号产生电路产生预设频率的振荡信号的步骤。
CN201810232424.9A 2018-03-20 2018-03-20 锅具材质检测电路、烹饪器具以及检测锅具材质的方法 Pending CN1103123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32424.9A CN110312335A (zh) 2018-03-20 2018-03-20 锅具材质检测电路、烹饪器具以及检测锅具材质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32424.9A CN110312335A (zh) 2018-03-20 2018-03-20 锅具材质检测电路、烹饪器具以及检测锅具材质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2335A true CN110312335A (zh) 2019-10-08

Family

ID=68073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32424.9A Pending CN110312335A (zh) 2018-03-20 2018-03-20 锅具材质检测电路、烹饪器具以及检测锅具材质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12335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81235A (zh) * 2019-11-29 2021-06-01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样本分析装置和计算凝固时长的方法
CN113007747A (zh) * 2019-12-20 2021-06-22 青岛海尔智慧厨房电器有限公司 灶具
CN113471462A (zh) * 2021-06-22 2021-10-01 上海申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石墨双极板固化方法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7627A (zh) * 2002-03-22 2003-10-0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感应加热装置
JP2006310006A (ja) * 2005-04-27 2006-11-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102281801A (zh) * 2008-12-16 2011-12-14 伯斯有限公司 感应炊具识别
CN102450096A (zh) * 2009-06-01 2012-05-0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感应加热烹调器
CN102821501A (zh) * 2012-08-20 2012-12-12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应不同材质锅具的电磁炉控制电路及功率控制方法
CN104302029A (zh) * 2014-10-20 2015-01-21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金属锅胆检测功能的新型灶具加热装置
CN205826756U (zh) * 2016-04-25 2016-12-21 上海中屹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商用电磁灶锅具检测装置
CN106705146A (zh) * 2017-01-16 2017-05-24 胡小庆 一种可智能切换加热方式的电加热炉具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7627A (zh) * 2002-03-22 2003-10-08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感应加热装置
JP2006310006A (ja) * 2005-04-27 2006-11-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102281801A (zh) * 2008-12-16 2011-12-14 伯斯有限公司 感应炊具识别
CN102450096A (zh) * 2009-06-01 2012-05-09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感应加热烹调器
CN102821501A (zh) * 2012-08-20 2012-12-12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适应不同材质锅具的电磁炉控制电路及功率控制方法
CN104302029A (zh) * 2014-10-20 2015-01-21 华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金属锅胆检测功能的新型灶具加热装置
CN205826756U (zh) * 2016-04-25 2016-12-21 上海中屹电器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商用电磁灶锅具检测装置
CN106705146A (zh) * 2017-01-16 2017-05-24 胡小庆 一种可智能切换加热方式的电加热炉具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81235A (zh) * 2019-11-29 2021-06-01 深圳市帝迈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样本分析装置和计算凝固时长的方法
CN113007747A (zh) * 2019-12-20 2021-06-22 青岛海尔智慧厨房电器有限公司 灶具
CN113007747B (zh) * 2019-12-20 2024-04-02 青岛海尔智慧厨房电器有限公司 灶具
CN113471462A (zh) * 2021-06-22 2021-10-01 上海申风投资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燃料电池石墨双极板固化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909375B (zh) 基于SoC芯片的大功率电磁炉电路
US9155130B2 (en) Method to detect a position of a cookware utensil in an induction cooktop system
CN110312335A (zh) 锅具材质检测电路、烹饪器具以及检测锅具材质的方法
CN101135658B (zh) 用压电效应振动传感器识别水沸点的方法及传感器和电路
CN105103652B (zh) 感应加热炉灶面
KR20190051726A (ko) 유도 가열 장치 및 유도 가열 장치의 용기 판별 방법
CN107302809A (zh) 电磁加热烹饪系统及其加热控制装置和控制方法
EP2384085A1 (en) Heating/cooking equipment
CN107436198A (zh) 锅具温度检测系统、方法和电磁炉
CN105960041A (zh) 干烧检测方法及装置、电磁加热装置
CN107289474B (zh) 一种电磁炉炊具的控制方法及其电磁炉炊具
CN106678899A (zh) 电磁加热系统及用于电磁加热系统的检测锅具方法和装置
CN106153683A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锅具材质的检测装置、方法和烹饪器具
CN109983841A (zh) 感应灶具以及控制感应灶具的方法
CN104302029A (zh) 一种带有金属锅胆检测功能的新型灶具加热装置
US20020078942A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properties of a cooktop using ultrasound techniques
EP3424269B1 (en) Induction heating cooker power control circuit
CN207766586U (zh) 烹饪器具
KR20210109246A (ko) 유도 가열 구현 가능한 무선 전력 전송 장치 및 그의 제어 방법
CN209269378U (zh) 用于液体加热容器的加热控制装置及液体加热容器
CN110313825B (zh) 液体溢出检测方法及装置、锅具、电磁加热组件
CN208058957U (zh) 锅具材质检测电路及烹饪器具
CN207612434U (zh) 加热装置和烹饪器具
CN109519983B (zh) 电磁烹饪系统及其锅具识别方法和锅具识别装置
CN112839398B (zh) 一种电磁加热装置及其干烧检测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0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