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11769A - 一种确定时隙格式的方法及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确定时隙格式的方法及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11769A
CN110311769A CN201910598691.2A CN201910598691A CN110311769A CN 110311769 A CN110311769 A CN 110311769A CN 201910598691 A CN201910598691 A CN 201910598691A CN 110311769 A CN110311769 A CN 1103117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slot
symbol
format
slot format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9869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11769B (zh
Inventor
王亚飞
李新县
唐浩
张长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9869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117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117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17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117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17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2Indication of how the channel is divid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04L5/001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the frequencies being arranged in component carr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69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using time-sha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一种确定时隙格式的方法及设备,用于确定ECP的时隙格式。其中的一种确定时隙格式的方法包括:获得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时隙格式a的指示信息,所述时隙格式a为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的一种,所述第一类型的时隙包括N个符号,N为14;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适用的子载波间隔μa、第二类型的时隙所适用的子载波间隔μ以及所述时隙格式a的指示信息确定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b,其中,所述第二类型的时隙包括M个符号,所述N与所述M不相等。

Description

一种确定时隙格式的方法及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确定时隙格式的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在第五代移动通信(the 5th generation,5G)新空口(new radio,NR)标准化工作中,支持灵活的时隙格式,即在1个时隙中可以全部的符号都用于上行或者下行,或有些符号用于上行,有些符号用于下行,还有些符号是未知(unknown)符号。目前,可通过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组公共物理下行控制信道(group common 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来向终端设备指示时隙格式。
在NR系统中,支持两种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的格式,分别为普通循环前缀(normal cyclic prefix,NCP)和扩展循环前缀(extended cyclic prefix,ECP),对于NCP,一个时隙(slot)中包括14个符号,对于ECP,一个时隙中包括12个符号。
当前在NR系统中,未对ECP的时隙格式进行定义。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确定时隙格式的方法及设备,用于确定ECP的时隙格式。
第一方面,提供第一种确定时隙格式的方法,该方法可由通信装置执行,该通信装置例如为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得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时隙格式a的指示信息,所述时隙格式a为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的一种,所述第一类型的时隙包括N个符号,N为14;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适用的子载波间隔μa、第二类型的时隙所适用的子载波间隔μ以及所述时隙格式a的指示信息确定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b,其中,所述第二类型的时隙包括M个符号,所述N与所述M不相等。
本申请实施例中,获得的是用于指示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a的第一指示信息,根据第一指示信息所适用的子载波间隔、第二类型的时隙所适用的子载波间隔及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一个符号的持续时长,以及时隙格式a的指示信息,就可以确定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格式,例如,第一类型的时隙为NCP,第二类型的时隙为ECP,相当于,根据NCP的时隙格式就能够相应确定ECP的时隙格式,从而网络设备只需指示一种类型的时隙格式即可,无需再专门指示ECP的时隙格式,降低网络设备的实现复杂度,对于终端设备来说,也能够直接根据现有的指示方式来确定ECP的时隙格式。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时隙格式a的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一项或多项的指示信息:下行符号个数、上行符号个数以及未知符号个数;或者,下行符号位置、上行符号位置以及未知符号位置。
时隙格式a的指示信息可以包含下行符号个数、上行符号个数以及未知符号个数,和/或包含下行符号位置、上行符号位置以及未知符号位置,无论包含的是符号个数还是符号位置,终端设备都可以根据时隙格式a的指示信息确定时隙格式a,指示的方式较为简单直接。
在时隙的格式中,存在“转换点”的概念,从下行转为上行,就称为转换点。对于时隙格式来说,可能有的时隙格式包括1个转换点,有的时隙格式包括2个转换点,还有的时隙格式不包括转换点。终端设备在确定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时,为了更为准确,可以进一步考虑转换点的情况。
下面首先介绍,在时隙格式a包括1个转换点时,终端设备如何确定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b。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适用的子载波间隔μa、第二类型的时隙所适用的子载波间隔μ,以及,所述时隙格式a的指示信息确定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b,包括:根据所述时隙格式a的指示信息和μa获取以下至少一项:所述时隙格式a对应的时隙中下行符号的持续时长、所述时隙格式a对应的时隙中上行符号的持续时长以及所述时隙格式a对应的时隙中未知符号的持续时长;根据所述第二类型的时隙所适用的子载波间隔μ确定所述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一个符号的持续时长;根据所述时隙格式a对应的时隙中下行符号的持续时长DL_du、所述时隙格式a对应的时隙中上行符号的持续时长UL_du以及所述时隙格式a对应的时隙中未知符号的持续时长中的至少一项,以及所述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一个符号的持续时长Ts_ECP确定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b。
给出了确定时隙格式b的一种方式。当然,关于如何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适用的子载波间隔μa、第二类型的时隙所适用的子载波间隔μ,以及,所述时隙格式a的指示信息确定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b,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于如上这种实现方式。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时隙格式b对应的连续个时隙中,当或者,或者,时,下行符号的个数满足:上行符号的个数满足其中op1(*)为整除、向上取整、向下取整中的一种,op2(*)为整除、向上取整、向下取整中的一种。
如果表明在连续个时隙中,上行符号和下行符号之间既不相邻也不重叠,而是间隔了一定的距离,那么就可以直接确定下行符号的个数满足:上行符号的个数满足使得连续个时隙在时间上与时隙格式a对应的时隙尽量对齐。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时隙格式b对应的连续个时隙中,当下行符号的个数满足:上行符号的个数满足或者下行符号的个数满足:上行符号的个数满足或者下行符号的个数满足:上行符号的个数满足其中op1(*)为整除、向上取整、向下取整中的一种,op2(*)为整除、向上取整、向下取整中的一种,μa为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适用的子载波间隔、μ为所述第二类型的时隙所适用的子载波间隔。
如果表明,如果直接将作为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下行符号个数,以及将作为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上行符号个数,则在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上行符号和下行符号将会相邻,而在一个时隙中,从下行转换为上行时,中间需要相应的转换时间,否则终端设备可能来不及转换,导致传输出错,因此在一个时隙中,下行符号转换为上行符号时,在下行符号和上行符号之间应至少包括一个未知符号,这些未知符号的持续时长就可以提供为转换时间。那么,如果下行符号和上行符号相邻,表明从下行转换为上行时就缺少了转换时间,因此,可以和/或 而在计算下行符号个数时被减掉的符号和/或在计算上行符号个数时被减掉的符号,就可以确定为未知符号,从而给下行转换为上行留出转换时间。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时隙格式b对应的连续个时隙中,当下行符号的个数满足: 上行符号的个数满足:其中op1(*)为整除、向上取整、向下取整中的一种,op2(*)为整除、向上取整、向下取整中的一种。
如果表明,如果直接将作为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下行符号个数,以及将作为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上行符号个数,则在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上行符号和下行符号将会重叠,那么重叠的符号功能可能出现混乱,而且在一个时隙中,从下行转换为上行时,中间需要相应的转换时间,否则终端设备可能来不及转换,导致传输出错,出于这些考虑,可以 而重叠符号就可以被确定为未知符号,从而给下行转换为上行留出转换时间。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时隙格式b对应的连续个时隙中,未知符号个数满足:
前面已经计算了连续个时隙中的下行符号个数和上行符号个数,而是时隙格式b对应的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数量,M是一个第二类型的时隙包含的符号数,就表示连续个时隙包括的符号总数,用连续个时隙包括的符号总数减去连续个时隙中的下行符号个数和上行符号个数,得到的就是连续个时隙中的未知符号个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时隙格式b对应的连续个时隙中,当 或者,或者,下行符号的个数满足:上行符号的个数满足
这是对于如前介绍的这种情况的一种具体的示例。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时隙格式b对应的连续个时隙中,当 那么,
下行符号的个数满足:上行符号的个数满足或者,
下行符号的个数满足:上行符号的个数满足或者
下行符号的个数满足:上行符号的个数满足
这是对于如前介绍的这种情况的几种具体的示例。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时隙格式b对应的连续个时隙中,未知符号个数满足:
如前的各种可能的设计,介绍的是在时隙格式a包括1个转换点时,终端设备如何确定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b。下面再介绍,在时隙格式a包括2个转换点时,终端设备如何确定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b。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适用的子载波间隔μa、第二类型的时隙所适用的子载波间隔μ,以及,所述时隙格式a的指示信息确定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b,包括:根据所述时隙格式a的指示信息和μa获取以下至少一项:所述时隙格式a对应的第一子时隙中下行符号的持续时长、所述时隙格式a对应的所述第一子时隙中上行符号的持续时长以及所述时隙格式a对应的所述第一子时隙中未知符号的持续时长,所述第一子时隙为所述时隙格式a对应的时隙的前半个时隙;根据所述时隙格式a的指示信息和μa获取以下至少一项:所述时隙格式a对应的第二子时隙中下行符号的持续时长、所述时隙格式a对应的所述第二子时隙中上行符号的持续时长以及所述时隙格式a对应的所述第二子时隙中未知符号的持续时长,所述第二子时隙为所述时隙格式a对应的时隙的后半个时隙;根据所述第二类型的时隙所适用的子载波间隔μ确定所述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一个符号的持续时长;根据所述时隙格式a对应的所述第一子时隙中下行符号的持续时长DL_du1、所述时隙格式a对应的所述第一子时隙中上行符号的持续时长UL_du1以及所述时隙格式a对应的所述第一子时隙中未知符号的持续时长中的至少一项,以及所述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一个符号的持续时长Ts_ECP确定K1个时隙的时隙格式b,所述K1个时隙为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前一半时隙;根据所述时隙格式a对应的所述第二子时隙中下行符号的持续时长DL_du2、所述时隙格式a对应的所述第二子时隙中上行符号的持续时长UL_du2以及所述时隙格式a对应的所述第二子时隙中未知符号的持续时长中的至少一项,以及所述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一个符号的持续时长Ts_ECP确定K2个时隙的时隙格式b,所述K2个时隙为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后一半时隙。
可以看到,在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可分开确定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例如,终端设备将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分为K1个时隙和K2个时隙,K1个时隙为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前一半时隙,K2个时隙为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后一半时隙,以及,将第一指示信息所指示的时隙格式a对应的第一类型的时隙也分为两个部分,将其分为第一子时隙和第二子时隙,其中第一子时隙为该第一类型的时隙的前半个时隙,第二子时隙为该第一类型的时隙的后半个时隙,终端设备根据第一子时隙确定K1个时隙的时隙格式,以及根据第二子时隙确定K2个时隙的时隙格式,从而就确定了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b。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时隙格式b对应的所述K1个时隙中,当或者,或者, 时,下行符号的个数满足:上行符号的个数满足其中op1(*)为整除、向上取整、向下取整中的一种,op2(*)为整除、向上取整、向下取整中的一种。
在确定方式A1下,其中,表示K1个第二类型的时隙(即,K1个时隙)的总的持续时长,也就是说,K1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下行符号个数和上行符号个数之和,小于K1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总的持续时长,因此在K1个时隙中,下行符号和上行符号之间是没有重叠或相邻的情况的。那么,可以直接确定下行符号的个数满足:上行符号的个数满足使得K1个时隙尽量与第一子时隙在时间上对齐。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时隙格式b对应的所述K1个时隙中,当下行符号的个数满足:上行符号的个数满足或者下行符号的个数满足:上行符号的个数满足其中op1(*)为整除、向上取整、向下取整中的一种,op2(*)为整除、向上取整、向下取整中的一种。
如果表明,如果直接将作为K1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下行符号个数,以及将作为K1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上行符号个数,则在K1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上行符号和下行符号将会相邻,而在一个时隙中,从下行转换为上行时,中间需要相应的转换时间,否则终端设备可能来不及转换,导致传输出错,因此,可以和/或 而在计算下行符号个数时被减掉的符号和/或在计算上行符号个数时被减掉的符号,就可以确定为未知符号,从而给下行转换为上行留出转换时间。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时隙格式b对应的所述K1个时隙中,当下行符号的个数满足: 上行符号的个数满足:其中op1(*)为整除、向上取整、向下取整中的一种,op2(*)为整除、向上取整、向下取整中的一种。
如果表明,如果直接将作为K1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下行符号个数,以及将作为K1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上行符号个数,则在K1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上行符号和下行符号将会重叠,那么重叠的符号功能可能出现混乱,而且在一个时隙中,从下行转换为上行时,中间需要相应的转换时间,否则终端设备可能来不及转换,导致传输出错,出于这些考虑,可以 而重叠符号就可以被确定为未知符号,从而给下行转换为上行留出转换时间。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时隙格式b对应的所述K1个时隙中,未知符号个数满足:-所述K1个时隙中的下行符号个数-所述K1个时隙中的上行符号个数。
前面已经计算了K1个时隙中的下行符号个数和上行符号个数,而是K1的取值,M是一个第二类型的时隙包含的符号数,就表示K1个时隙包括的符号总数,用K1个时隙包括的符号总数减去K1个时隙中的下行符号个数和上行符号个数,得到的就是K1个时隙中的未知符号个数。
前面介绍的是如何确定K1个时隙的时隙格式,下面介绍如何确定K2个时隙的时隙格式。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时隙格式b对应的所述K2个时隙中,当或者,或者, 时,下行符号的个数满足:上行符号的个数满足其中op1(*)为整除、向上取整、向下取整中的一种,op2(*)为整除、向上取整、向下取整中的一种。
表示K2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总的持续时长,也就是说,K2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下行符号个数和上行符号个数之和,小于K2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总的持续时长(总的符号数),因此在K2个时隙中,下行符号和上行符号之间是没有重叠或相邻的情况的。那么,可直接确定下行符号的个数满足上行符号的个数满足使得K2个时隙和第二子时隙尽量在时间上对齐。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时隙格式b对应的所述K2个时隙中,当下行符号的个数满足:上行符号的个数满足或者,下行符号的个数满足:上行符号的个数满足或者,下行符号的个数满足:上行符号的个数满足其中op1(*)为整除、向上取整、向下取整中的一种,op2(*)为整除、向上取整、向下取整中的一种。
如果表明,如果直接将作为K2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下行符号个数,以及将作为K2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上行符号个数,则在K2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上行符号和下行符号将会相邻,而在一个时隙中,从下行转换为上行时,中间需要相应的转换时间,否则终端设备可能来不及转换,导致传输出错,因此,可以和/或 而在计算下行符号个数时被减掉的符号和/或在计算上行符号个数时被减掉的符号,就可以确定为未知符号,从而给下行转换为上行留出转换时间。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时隙格式b对应的所述K2个时隙中,当下行符号的个数满足: 上行符号的个数满足:其中op1(*)为整除、向上取整、向下取整中的一种,op2(*)为整除、向上取整、向下取整中的一种。
如果表明,如果直接将作为K2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下行符号个数,以及将作为K2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上行符号个数,则在K2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上行符号和下行符号将会重叠,那么重叠的符号功能可能出现混乱,而且在一个时隙中,从下行转换为上行时,中间需要相应的转换时间,否则终端设备可能来不及转换,导致传输出错,出于这些考虑,可以 而重叠符号就可以被确定为未知符号,从而给下行转换为上行留出转换时间。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时隙格式b对应的所述K2个时隙中,未知符号个数满足:-所述K2个时隙中的下行符号个数-所述K2个时隙中的上行符号个数。
前面已经计算了K2个时隙中的下行符号个数和上行符号个数,而是K2的取值,M是一个第二类型的时隙包含的符号数,就表示K2个时隙包括的符号总数,用K2个时隙包括的符号总数减去K2个时隙中的下行符号个数和上行符号个数,得到的就是K2个时隙中的未知符号个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时隙格式b对应的所述K1个时隙中,当或者,或者,时,下行符号的个数满足:上行符号的个数满足
这是对如前介绍的这种情况的一种具体的示例。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时隙格式b对应的所述K1个时隙中,当 那么,
下行符号的个数满足:上行符号的个数满足或者,下行符号的个数满足:上行符号的个数满足或者,下行符号的个数满足:上行符号的个数满足
这是对如前介绍的这种情况的一种具体的示例。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时隙格式b对应的所述K1个时隙中,未知符号个数满足:-所述K1个时隙中的下行符号个数-所述K1个时隙中的上行符号个数。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时隙格式b对应的所述K2个时隙中,当或者,或者,时,下行符号的个数满足:上行符号的个数满足
这是对如前介绍的这种情况的一种具体的示例。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时隙格式b对应的所述K2个时隙中,当 那么,
下行符号的个数满足:上行符号的个数满足或者,下行符号的个数满足:上行符号的个数满足或者,下行符号的个数满足:上行符号的个数满足
这是对如前介绍的这种情况的一种具体的示例。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时隙格式b对应的所述K2个时隙中,未知符号个数满足:-所述K2个时隙中的下行符号个数-所述K2个时隙中的上行符号个数。
第二方面,提供第二种确定时隙格式的方法,该方法可由通信装置执行,通信装置例如为终端设备。该方法包括:获得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时隙格式b的指示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时隙格式b;所述时隙格式b为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的一种,所述第二类型的时隙包括M个符号,M为12,且所述时隙格式b中各符号的类型和时间顺序与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a中12个符号的类型和时间顺序相同,所述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所述时隙格式a包括所述12个符号以及另外2个符号。
相应的,第三方面,提供第三种确定时隙格式的方法,该方法可由通信装置执行,执行该方法的通信装置例如为网络设备,例如基站。该方法包括:确定时隙格式b,所述时隙格式b为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的一种,所述第二类型的时隙包括M个符号,M为12,且所述时隙格式b中各符号的类型和时间顺序与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a中12个符号的类型和时间顺序相同,所述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所述时隙格式a包括所述12个符号以及另外2个符号;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时隙格式b的指示信息。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直接提供第二类型的时隙的至少一种时隙格式,网络设备直接指示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从而终端设备根据网络设备的指示就能直接确定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无需终端设备再做额外的处理,对于终端设备来说实现较为简单。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另外2个符号包括:所述时隙格式a中数量最多的一类符号中的1个符号,以及在移除所述数量最多的一类符号中的1个符号后,所述时隙格式a中剩余的符号中数量最多的一类符号中的1个符号;或,所述时隙格式a中数量最多的一类符号中的2个符号;或,所述时隙格式a中的第一类符号中的1个符号和第二类符号中的1个符号,所述第一类符号的数量和所述第二类符号的数量相等,且为所述时隙格式a中数量最多的两类符号;或,所述时隙格式a中的第一个符号和最后一个符号;或,所述时隙格式a中的最后2个符号;或,所述时隙格式a中的随机的2个符号;或,所述时隙格式a中,前半个时隙中的最后一个符号和后半个时隙中的最后一个符号;或,所述时隙格式a中,前半个时隙中的数量最多的一类符号中的1个符号,以及后半个时隙中的数量最多的一类符号中的1个符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二类型的时隙的至少一种时隙格式是根据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得到的,这里提供了多种根据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得到第二类型的时隙的至少一种时隙格式的方式,在实际应用时,可灵活选择相应的方式。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时隙格式b为如下表格中的时隙格式为0~255中的其中一种时隙格式对应的项:
提供了对于时隙格式b的一些可能的选择。
第四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例如为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具有实现上述方法设计中的终端设备的功能。这些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终端设备的具体结构可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其中,收发模块于获得第一指示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时隙格式b,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可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所提供的方法中的相应功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可以是收发器,处理模块可以是处理器。
第五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例如为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具有实现上述方法设计中的终端设备的功能。这些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终端设备的具体结构可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其中,收发模块于获得第一指示信息,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时隙格式b,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可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所提供的方法中的相应功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可以是收发器,处理模块可以是处理器。
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例如为网络设备。该网络设备具有实现上述方法设计中的网络设备的功能。这些功能可以通过硬件实现,也可以通过硬件执行相应的软件实现。所述硬件或软件包括一个或多个与上述功能相对应的单元。
在一个可能的设计中,该网络设备的具体结构可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其中,收发模块用于发送指示时隙格式b的第一指示信息,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时隙格式b,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可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所提供的方法中的相应功能。
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收发模块可以是收发器,处理模块可以是处理器。
第七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设计中的终端设备,或者为设置在终端设备中的芯片。该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以及处理器,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其中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使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八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设计中的终端设备,或者为设置在终端设备中的芯片。该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以及处理器,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其中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使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九方面,提供一种通信装置。该通信装置可以为上述方法设计中的网络设备,或者为设置在网络设备中的芯片。该通信装置包括:存储器,用于存储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代码;以及处理器,处理器与存储器耦合。其中存储器所存储的程序代码包括指令,当处理器执行所述指令时,使通信装置执行上述第三方面或第三方面的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的方法。
第十方面,提供一种通信系统,该通信系统包括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其中,所述终端设备,用于获得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时隙格式b的指示信息,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时隙格式b;所述时隙格式b为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的一种,所述第二类型的时隙包括M个符号,M为12,且所述时隙格式b中各符号的类型和时间顺序与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a中12个符号的类型和时间顺序相同,所述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所述时隙格式a包括所述12个符号以及另外2个符号;所述网络设备,用于确定时隙格式b,所述时隙格式b为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的一种,所述第二类型的时隙包括M个符号,M为12,且所述时隙格式b中各符号的类型和时间顺序与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a中12个符号的类型和时间顺序相同,所述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所述时隙格式a包括所述12个符号以及另外2个符号,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时隙格式b的指示信息。
第十一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或这些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第十二方面,提供一种包含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中存储有指令,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或这些方面任意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的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直接提供第二类型的时隙的至少一种时隙格式,网络设备直接指示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从而终端设备根据网络设备的指示就能直接确定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无需终端设备再做额外的处理,对于终端设备来说实现较为简单。
附图说明
图1A为确定NCP时隙的时隙格式的示意图;
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确定时隙格式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3-图5为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确定的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格式的几种示意;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确定时隙格式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7-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几种通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A-图10B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装置的两种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以下,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1)终端设备,包括向用户提供语音和/或数据连通性的设备,例如可以包括具有无线连接功能的手持式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处理设备。该终端设备可以经无线接入网(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核心网进行通信,与RAN交换语音和/或数据。该终端设备可以包括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无线终端设备、移动终端设备、订户单元(subscriber unit)、订户站(subscriber station),移动站(mobile station)、移动台(mobile)、远程站(remote station)、接入点(access point,AP)、远程终端设备(remoteterminal)、接入终端设备(access terminal)、用户终端设备(user terminal)、用户代理(user agent)、或用户装备(user device)等。例如,可以包括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具有移动终端设备的计算机,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智能穿戴式设备等。例如,个人通信业务(personal communication service,PCS)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发起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话机、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等设备。还包括受限设备,例如功耗较低的设备,或存储能力有限的设备,或计算能力有限的设备等。例如包括条码、射频识别(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传感器、全球定位系统(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
2)网络设备,例如包括基站(例如,接入点),可以是指接入网中在空中接口上通过一个或多个小区与无线终端设备通信的设备。网络设备可用于将收到的空中帧与网际协议(IP)分组进行相互转换,作为终端设备与接入网的其余部分之间的路由器,其中接入网的其余部分可包括IP网络。网络设备还可协调对空中接口的属性管理。例如,网络设备可以包括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或演进的LTE系统(LTE-Advanced,LTE-A)中的演进型基站(NodeB或eNB或e-NodeB,evolutional Node B),或者也可以包括5G NR系统中的下一代节点B(next generation node B,gNB),本申请实施例并不限定。
另外,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为小区提供服务,终端设备通过该小区使用的传输资源(例如,频域资源,或者说,频谱资源)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该小区可以是网络设备(例如基站)对应的小区,小区可以属于宏基站,也可以属于小小区(small cell)对应的基站,这里的小小区可以包括:城市小区(metro cell)、微小区(micro cell)、微微小区(pico cell)、毫微微小区(femto cell)等,这些小小区具有覆盖范围小、发射功率低的特点,适用于提供高速率的数据传输服务。
此外,LTE系统或NR系统中的载波上可以同时有多个小区同频工作,在某些特殊场景下,也可以认为上述载波与小区的概念等同。例如在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场景下,当为UE配置辅载波时,会同时携带辅载波的载波索引和工作在该辅载波的辅小区的小区标识(cell indentify,Cell ID),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认为载波与小区的概念等同,比如终端设备接入一个载波和接入一个小区是等同的。
3)ECP,为一种类型的循环前缀,一般来说,对于循环前缀配置是ECP的时隙,包括12个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符号。
NCP,为另一种类型的循环前缀,对于循环前缀配置是NCP的时隙,一般包括14个OFDM符号。其中,本文也将OFDM符号简称为符号。
可参考表1,为NR系统中支持的系统参数(numerology)的类型,numerology包括子载波间隔和循环前缀类型:
表1
μ Δf=2<sup>μ</sup>·15[kHz] CP
0 15 普通(Normal)
1 30 Normal
2 60 Normal,扩展(Extended)
3 120 Normal
4 240 Normal
其中,μ表示numerology的索引,Δf表示子载波间隔,Normal表示NCP,Extended表示ECP。根据表1可知,在NR系统中,在子载波间隔为15kHz、30kHz、120kHz或240kHz时,都支持NCP时隙,而在子载波间隔为60kHz时,同时支持NCP时隙和ECP时隙。
在本文中,例如第一类型的时隙为NCP时隙,第二类型的时隙为ECP时隙,或者,第一类型的时隙为ECP时隙,第二类型的时隙为NCP时隙。
4)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术语“系统”和“网络”可被互换使用。“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多个”理解为“至少两个”。“和/或”,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字符“/”,如无特殊说明,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以及,除非有相反的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及“第一”、“第二”等序数词是用于对多个对象进行区分,不用于限定多个对象的顺序、时序、优先级或者重要程度。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适用于NR系统,还可以适用于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或其他类似的通信系统。
下面介绍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背景。
在第五代移动通信(the 5th generation,5G)新空口(new radio,NR)标准化工作中,支持灵活的时隙结构,即,在1个时隙中可以全部的符号都用于上行或者下行,或有些符号用于上行,有些符号用于下行。其中,时隙结构也可理解为时隙格式(slot format),或理解为时隙格式相关信息(slot format related information)。目前,由高层信令通知终端设备其半静态配置的上行(uplink,UL)/下行(downlink,DL)资源,除了半静态配置“固定(fixed)UL”or“fixed DL”or“预留(reserved)/空白(blank)”等资源外,其他的时隙可被认为是“灵活资源(flexible resource)”,即,这些时隙的格式可动态变化。目前,可通过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组公共物理下行控制信道(group common physical downlinkcontrol channel,group common PDCCH)中的“时隙格式相关信息(slot format relatedinformation,SFI)”来向终端设备指示时隙格式。
group common PDCCH在公共搜索空间(common search space,CSS)中传输,则多个终端设备都能够接收,因此认为,group common PDCCH是对一组终端设备都有效的PDCCH。group common PDCCH携带的下行控制信息(例如为下行控制信息(downlinkcontrol information,DCI)),目前在NR系统中定义的是DCI format 2_0,由某一特定的无线网络临时标识(radio network tempory identity,RNTI)加扰,目前NR系统中定义的是SFI-RNTI,所述SFI-RNTI由网络设备配置给一组终端设备,即,这一组终端设备都可以检测该group common PDCCH,并获得该group common PDCCH携带的DCI。
网络设备发送group common PDCCH,终端设备检测Group Common PDCCH,从而获取一个或多个时隙的时隙格式指示信息,从而可以确定在时隙内哪些符号是上行符号,哪些符号是下行符号,哪些符号是未知符号。其中,上行符号是指用于上行传输的符号,下行符号是指用于下行传输的符号,未知符号可包含不用于上行传输或下行传输的信息,例如空白资源等。目前确定的是,一个group common PDCCH可以指示一个或多个时隙的时隙格式。
NR系统可支持多种不同的子载波间隔,也就是说在NR系统中,时隙的长度可以有多种。例如,对于15kHz的子载波间隔,其对应的时隙长度是1ms,对于30kHz的子载波间隔,其对应的时隙长度是0.5ms,对于60kHz的子载波间隔,其对应的时隙长度是0.25ms,对于120kHz的子载波间隔,其对应的时隙长度是0.125ms,等等。一个时隙中可以包括上行符号、下行符号和未知(unknown)符号中的至少一种,从而,时隙格式可以是上行符号、下行符号和未知符号的各种可能的组合。
请参考表2,为目前NR系统支持的时隙格式。
表2
表2中,Format下的数值表示时隙格式的序列号,X表示未知符号,D表示下行符号,U表示上行符号。
其中,SFI用于指示时隙格式,可以认为,SFI指示的是时隙格式的序列号,从而终端设备得到SFI所指示的序列号后,通过查询表2就可以确定SFI所指示的时隙格式。具体的,SFI可以指示时隙格式组合的标识号(slot format combination id)。其中,时隙格式组合的标识号可以理解为用于指示时隙格式组合包括的时隙格式的序列号,其中,时隙格式组合的序列号与时隙格式组合对应,一个时隙格式组合的序列号就对应一个时隙格式组合,一个时隙格式组合包括至少一个时隙格式,因此,时隙格式组合的序列号可以认为是指示时隙格式组合包括的至少一个时隙格式的序列号。时隙格式的序列号例如参考表2,其中Format下的数值就表示时隙格式的序列号。例如请参见表3,为时隙格式组合的标识号和时隙格式的序列号之间的对应关系:
表3
slotFormatCombinationId Slot format combination
0 0
1 1,2
2 4,6,8
3 5,12,30,45
其中,SFI所指示的可以是表3左侧所示的时隙格式组合的标识号,例如指示的时隙格式组合的标识号为0或1等,从而终端设备根据表3就可以确定SFI具体指示的时隙格式的序列号。例如,SFI指示为0,则终端设备确定该SFI具体指示的时隙格式的序列号是0,通过查询表2就可以确定序列号是0的时隙格式。或者例如,SFI指示为1,则终端设备确定该SFI具体指示的时隙格式的序列号是1和2,即,该SFI指示了两个时隙格式,则终端设备通过查询表2就可以确定序列号是0的时隙格式和序列号是1的时隙格式。当然,时隙格式组合的标识号和时隙格式的序列号之间的对应关系也可能以其他形式呈现,以表格形式(即表3)呈现只是一种示例,例如,时隙格式组合的标识号和时隙格式的序列号之间的对应关系以表格形式呈现时,可将其称为SFI表格。所述SFI表格,例如表3,是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可以为每个载波或服务小区配置其对应的SFI表格。高层信令例如为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 control,RRC)信令。
在NR系统中,一个载波的最大带宽可以达到400MHz,而对于终端设备来说,受限于终端设备的最大带宽能力,可能无法支持一个载波的全带宽,因此,如果终端设备没有载波带宽能力,也就是终端设备无法支持一个载波的全带宽,则网络设备无法像LTE系统中的做法一样直接在载波带宽的范围内为终端设备分配资源。而是分为两步,第一步,网络设备向终端设备指示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第二步,网络设备在该BWP的范围内向该终端设备分配资源。
同时,NR系统也讨论了,在配置每个BWP时都配置其对应的numerology,不同的BWP可能对应不同的numerology,当然也可能对应相同的numerology。而numerology不同则子载波间隔不同或循环前缀类型不同,那么不同的numerology可能对应不同的时隙格式,例如15kHz的子载波间隔,正常CP的时隙时间长度为0.5ms,而30kHz的子载波间隔,正常CP的时隙时间长度为0.25ms。进一步的,15kHz对应的时隙格式和60kHz对应的时隙格式也可能不一样。
考虑两种情况:
情况1、一个载波上有多个BWP,每个BWP都配置了相应的numerology,不同的BWP配置的numerology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网络设备给多个BWP统一配置了SFI表格,例如表3,并且配置了参考子载波间隔,也就是说,该SFI表格可直接应用于参考子载波间隔,如果子载波间隔有变化,则该SFI表格所指示的时隙的格式也需相应变化。
例如,参考子载波间隔为15kHz,网络设备发送的SFI指示的时隙格式组合的标识号为0,则终端设备根据表3确定该SFI具体指示的时隙格式的序列号是0,通过查询表2就可以确定序列号是0的格式,且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的BWP的子载波间隔为15kHz,则终端设备确定该时隙的格式就是表2所示的序列号是0的格式。
或者,网络设备发送的SFI指示的时隙格式组合的标识号为0,则终端设备根据表3确定该SFI具体指示的时隙的格式的序列号是0,通过查询表2就可以确定序列号是0的格式,网络设备为所述终端设备分配的子载波间隔为30kHz,则终端设备确定该时隙包括的符号为28个,根据表2所示的序列号是0的格式可以确定该时隙的格式,该时隙的格式如下: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D
对于这种情况,参考子载波间隔和SFI表格是根据载波或服务小区配置的,因此,对于一个载波上的不同子载波间隔的BWP来说,可以使用相同的参考子载波间隔和SFI确定对应的时隙格式。如图1A所示,参考子载波间隔是30kHz,目标BWP上配置的子载波间隔是60kHz,且CP类型是NCP。则对于目标BWP来说,可获得如图1A的第二行所示的时隙格式信息,其中,一个参考时隙格式中的符号对应到2个目标BWP的相同类型的符号。
情况2:
一个载波上有多个BWP,每个BWP都配置了相应的numerology,不同的BWP配置的numerology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网络设备给每个BWP都配置了SFI表格,那么可以认为,网络设备给每个BWP都配置了SFI表格,当然,如果不同的BWP的numerology相同,则为这些BWP配置的SFI表格也就相同。在这种情况下,无需配置参考子载波间隔,网络设备在发送SFI时就会根据为BWP配置的SFI表格来指示。在这种情况下,group common PDCCH携带的SFI是根据BWP下发的,即不同的BWP有其对应的SFI,从而不需要配置参考子载波间隔。
例如,网络设备要指示第一BWP上的时隙的格式,网络设备为第一BWP配置的SFI表格可参考表3。网络设备发送的SFI指示的时隙格式组合的标识号为0,则终端设备根据表3确定该SFI具体指示的时隙格式的序列号是0,通过查询表2就可以确定序列号是0的格式,则终端设备确定该时隙的格式就是表2所示的序列号是0的格式。
在NR系统中,支持两种CP的格式,分别为NCP和ECP,对于NCP,一个时隙中包括14个符号,对于ECP,一个时隙中包括12个符号。例如参考表1,在子载波间隔为60kHz时,系统同时支持NCP时隙和ECP时隙。
目前,网络设备在向终端设备指示时隙格式时,指示的都是NCP的时隙的格式,也就是说,指示的是14个符号的时隙的格式,例如,无论对于如上的情况1还是情况2,网络设备指示的都是NCP的时隙的格式。但如果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配置的BWP的子载波间隔为60kHz,则终端设备所应用的时隙可能是NCP时隙,也可能是ECP时隙。如果终端设备应用的是ECP时隙,那么按照目前的指示方式,终端设备无法确定ECP时隙的时隙格式。
鉴于此,提供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以确定ECP的时隙格式。
请参见图1B,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应用场景。在图1B中包括网络设备以及至少一个终端设备,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工作在NR系统中,网络设备例如为基站。其中,终端设备与网络设备可以通过NR系统进行通信。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
请参见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在下文的介绍过程中,均以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方法应用于图1B所示的应用场景为例。
S21、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则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时隙格式a的指示信息,所述时隙格式a为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的一种,所述第一类型的时隙包括N个符号,N为14。
其中,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实际上可以指示一种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或者也可以指示多种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如果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了多种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表明第一指示信息是指示了多个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格式,终端设备可以分别根据其中的每个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格式来确定相应的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格式,而方法都是相同的,因此,本文在介绍时,是以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的一种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格式来确定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格式b为例。其中μ是目标BWP上配置的numerology的索引,μa是配置的参考numerology的索引,具体取值可参考表1。
例如,网络设备发送group common PDCCH,所述group common PDCCH中携带SFI,第一指示信息例如通过SFI实现,则终端设备接收所述group common PDCCH,也就相当于接收了所述SFI。所述SFI包括时隙格式a的指示信息。当然,第一指示信息也可以有其他实现形式,例如网络设备可以发送专门的第一指示信息,对于第一指示信息的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中,时隙格式a的指示信息可包括以下的一项或多项指示信息:
下行符号个数、上行符号个数以及未知符号个数;或者,
下行符号位置、上行符号位置以及未知符号位置。
无论包括以上的哪一项或哪几项,终端设备都可以确定时隙格式a。
以第一类型的时隙是NCP时隙为例。例如,SFI所适用的子载波间隔为30kHz,即配置的参考子载波间隔是30kHz,网络设备发送的SFI指示的时隙格式组合的标识号为0,则该SFI具体指示的时隙格式的序列号是0,通过查询表2就可以确定序列号是0的时隙格式,该时隙格式就是时隙格式a,且该时隙格式a适用于子载波间隔为30kHz的时隙,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了一种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格式。或者,SFI所适用的子载波间隔为30kHz,网络设备发送的SFI指示的时隙格式组合的标识号为1,则该SFI具体指示的时隙格式的序列号是0和1,通过查询表2就可以确定序列号是0的时隙格式和序列号是1的时隙格式,且这两种时隙格式适用于子载波间隔为30kHz的两个时隙,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了多种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那么时隙格式a可以是其中的任意一种。
S22、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适用的子载波间隔μa、第二类型的时隙所适用的子载波间隔μ以及所述时隙格式a的指示信息确定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b,其中,所述第二类型的时隙包括M个符号,所述N与所述M不相等。
例如,第二类型的时隙为ECP时隙,则N为12。或者,如果第二类型是除了ECP之外的其他类型,则N的取值也可有所不同。本文在介绍时,主要以第二类型的时隙为ECP时隙为例,则N为12。
其中,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起始时刻和第一指示信息所指示的时隙格式a对应的时隙的起始时刻相同,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总的持续时长和第一指示信息所指示的时隙格式a对应的时隙的持续时长相同,也就是说,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起始时刻和第一指示信息所指示的时隙格式a对应的时隙,二者在时隙的时间边界上是对齐的。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所指示的依然是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而终端设备可以根据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来确定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因为考虑到,如果针对如前所述的情况1,则第一指示信息所适用的子载波间隔μa和第二类型的时隙所适用的子载波间隔μ可能不同,如果针对如前所述的情况2,则第一指示信息所适用的子载波间隔μa和第二类型的时隙所适用的子载波间隔μ就是相同的,那么在情况1和情况2下,终端设备根据同一种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可能会确定出不同的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因此在确定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时,还要考虑第一指示信息所适用的子载波间隔和第二类型的时隙所适用的子载波间隔。其中,如果第一指示信息所适用的子载波间隔μa和第二类型的时隙所适用的子载波间隔μ不同,则可理解为是如前所述的情况1,而如果第一指示信息所适用的子载波间隔μa和第二类型的时隙所适用的子载波间隔μ相同,则可理解为是如前所述的情况2。例如,在情况1下,终端设备根据一种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格式可能会确定多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在情况2下,终端设备根据一种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格式可能会确定一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因此,无论对于情况1还是情况2,终端设备确定的时隙格式b对应的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数量为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的时隙格式b,可以理解为是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整体格式,如果等于1,那么时隙格式b可以理解为是该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格式,即,一个时隙的格式,而如果大于1,那么时隙格式b需理解为是该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整体格式,即,多个时隙的格式,而不能理解为是其中的一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其中,μa和μ都可以通过查询表1确定。
其中,第一指示信息所适用的子载波间隔μa,可以理解为是时隙格式组合的标识号和时隙格式的序列号之间的对应关系和如前的表2所适用的子载波间隔,第二类型的时隙所适用的子载波间隔μ,可以理解为是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分配的BWP的子载波间隔。
在时隙的格式中,存在“转换点”的概念,从下行转为上行,就称为转换点。例如可参考表2,序列号为38的格式中就包括了一次从下行(D)转为上行(U)的过程,因此,序列号为38的格式就包括一个转换点,序列号为54的格式中就包括了两次从下行(D)转为上行(U)的过程,因此,序列号为38的格式就包括两个转换点。终端设备在确定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时,为了更为准确,可以进一步考虑转换点的情况。
具体的,终端设备可以首先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第一指示信息所指示的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a。在确定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a后,可根据第一类型的时隙时隙的格式a包括的转换点的数量,来决定采用何种方式确定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格式。根据表2可知,目前来说,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a所包括的转换点的数量可以是0、1或2。例如,网络设备发送的SFI指示的时隙格式组合的标识号为3,则终端设备根据表3可知该SFI具体指示的时隙格式的序列号是5、12、30和45,通过查询表2就可以确定序列号是5、12、30和45的时隙格式,其中,序列号是5和12的时隙格式对应的时隙,包括的转换点的数量都是0,序列号是30和45的时隙格式对应的时隙,包括的转换点的数量都是1。或者,如果SFI指示的时隙格式的序列号为54,则序列号是54的时隙格式对应的时隙,包括的转换点的数量是2。而转换点的数量对时隙格式是有影响的,因此,在第一类型的时隙格式a包括的转换点的数量不同的情况下,确定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格式的方式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下面分三种情况介绍终端设备确定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格式的方式,第一种情况是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a所包括的转换点的数量是1的情况,第一种情况是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a所包括的转换点的数量是2的情况,第三种情况是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a所包括的转换点的数量是0的情况。
1、第一种情况、第一指示信息所指示的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a所包括的转换点的数量是1。
在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可整体确定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格式。因为这是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a所包括的转换点的数量是1的情况,因此表明时隙格式a对应的时隙中既包括上行符号也包括下行符号,因此,终端设备既需要确定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包括的上行符号,也需要确定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包括的下行符号。那么,终端设备可以确定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包括的上行符号的数量、下行符号的数量和未知符号的数量,从而整体确定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格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适用的子载波间隔μa、第二类型的时隙所适用的子载波间隔μ,以及,所述时隙格式a的指示信息确定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b,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根据所述时隙格式a的指示信息和μa获取以下至少一项:所述时隙格式a对应的时隙中下行符号的持续时长、所述时隙格式a对应的时隙中上行符号的持续时长以及所述时隙格式a对应的时隙中未知符号的持续时长;根据所述第二类型的时隙所适用的子载波间隔μ确定所述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一个符号的持续时长;根据所述时隙格式a对应的时隙中下行符号的持续时长DL_du、所述时隙格式a对应的时隙中上行符号的持续时长UL_du以及所述时隙格式a对应的时隙中未知符号的持续时长中的至少一项,以及所述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一个符号的持续时长Ts_ECP确定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b。下面具体介绍。
确定方式11、时隙格式b对应的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当或者,或者,时,
下行符号的个数满足:上行符号的个数满足
本文中,op1(*)(或op1())均表示整除、向上取整、向下取整中的一种,op2(*)(或op2())均表示整除、向上取整、向下取整中的一种,μa为第一指示信息所适用的子载波间隔、μ为第二类型的时隙所适用的子载波间隔,后文中的类似表达不再多介绍。
可理解为,因为op1(*)为整除、向上取整、向下取整中的一种,op2(*)为整除、向上取整、向下取整中的一种,因此,需满足,无论op1是整除、向上取整还是向下取整,也无论op2是整除、向上取整还是向下取整,计算的都需小于
在确定方式11下,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下行符号个数的计算方式可以是:
在确定方式11下,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上行符号个数的计算方式可以是:
例如,op1()和op2()都表示向下取整,则可知,时隙格式b对应的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当或者,或者,时,下行符号的个数满足:上行符号的个数满足:
或者例如,op1()表示向下取整,op2()表示向上取整,则可知,时隙格式b对应的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当或者,或者,时,下行符号的个数满足:上行符号的个数满足:
根据表2可以看出,在第一类型的时隙中包括一个转换点时,在第一类型的时隙中,一般都是下行符号位于时隙最前面,上行符号位于时隙最后。因此为了使得时隙格式a对应的第一类型的时隙和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在时间上对齐,在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也需满足,下行符号位于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最前面,上行符号位于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最后面。
在确定方式11下,其中,表示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总的持续时长,也就是说,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下行符号个数和上行符号个数之和,小于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总的持续时长,因此,下行符号和上行符号之间是没有重叠或相邻的情况的。那么,在确定下行符号个数和上行符号个数后,可以确定下行符号的位置是在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最前,也就是说,确定从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起始符号开始的连续的Y个符号为下行符号,以及,确定上行符号的位置是在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最后,也就是说,确定到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结束符号为止的连续的X个符号为上行符号,例如Y表示确定的下行符号个数,X表示上行符号个数,除了上行符号下行符号之外的剩余的符号就是未知符号,例如,
为了更方便理解,下面举例介绍。
例如,请参见图3,图3的第一行为网络设备发送的SFI指示的其中一种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即时隙格式a,时隙格式a对应的第一类型的时隙中包括3个下行符号和8个上行符号。例如,第一指示信息适用的子载波间隔为60kHz,则终端设备可以确定这3个下行符号的总持续时长DL_du以及确定这8个上行符号的总持续时长UL_du,终端设备确定因此,终端设备可以采用公式1计算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包括的下行符号个数,以及采用公式2计算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包括的上行符号个数,其中,因为第二类型的时隙适用的子载波间隔也是60kHz,因此例如,终端设备计算得到的上行符号个数=6,下行符号个数=2,因此,终端设备确定,在时隙格式b对应的该第二类型的时隙中,从该第二类型的时隙的起始符号开始的2个符号为下行符号,到该第二类型的时隙结束符号为止的6个符号为上行符号,除了这8个符号之外的其他符号为未知符号。可继续参考图3,图3的第二行为该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格式。在图3中,D表示下行符号,U表示上行符号,未做标记的符号表示未知符号。
或者例如,请参见图4,图4的第一行为网络设备发送的SFI指示的其中一种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即时隙格式a,时隙格式a对应的第一类型的时隙中包括3个下行符号和8个上行符号。例如,第一指示信息适用的子载波间隔为30kHz,则终端设备可以确定这3个下行符号的总持续时长DL_du以及确定这8个上行符号的总持续时长UL_du,终端设备确定因此,终端设备可以采用公式1计算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包括的下行符号个数,以及采用公式2计算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包括的上行符号个数,其中,因为第二类型的时隙适用的子载波间隔为60kHz,因此例如,终端设备计算得到的上行符号个数=13,下行符号个数=6,因此,终端设备确定,在确定的两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从这两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第一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起始符号开始的6个符号为下行符号,到这两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第二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结束符号为止的13个符号为上行符号,除了这19个符号之外的其他符号为未知符号,可继续参考图4,图4的第二行为这两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格式,即时隙格式b。在图4中,D表示下行符号,U表示上行符号,未做标记的符号表示未知符号。
确定方式12、所述时隙格式b对应的连续个时隙中,当下行符号的个数满足:上行符号的个数满足或者,下行符号的个数满足:上行符号的个数满足
可理解为,因为op1(*)为整除、向上取整、向下取整中的一种,op2(*)为整除、向上取整、向下取整中的一种,因此,需满足,对于op1是整除、向上取整或向下取整,以及op2是整除、向上取整或向下取整,两者的其中至少一种计算方式的组合,计算得到的但一般来说,会得到的结果,表明op1()和/或op2()采用了向上取整的算法。
在确定方式12下,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下行符号个数的计算方式,可以是:
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上行符号个数的计算方式,可以是:
或者,在确定方式12下,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下行符号个数的计算方式,可以是:
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上行符号个数的计算方式,可以是:
或者,在确定方式12下,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下行符号个数的计算方式,可以是公式3,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上行符号个数的计算方式,可以是公式6。
例如,op1()和op2()都采用向下取整的计算方式,那么,时隙格式b对应的连续个时隙中,当下行符号的个数满足:上行符号的个数满足或者,下行符号的个数满足:上行符号的个数满足或者,下行符号的个数满足:上行符号的个数满足
因为,如果表明,如果直接将作为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下行符号个数,以及将作为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上行符号个数,则在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上行符号和下行符号将会相邻,而在一个时隙中,从下行转换为上行时,中间需要相应的转换时间,否则终端设备可能来不及转换,导致传输出错,因此参考表2可知,在一个时隙中,下行符号转换为上行符号时,在下行符号和上行符号之间应至少包括一个未知符号,这些未知符号的持续时长就可以提供为转换时间。那么,如果下行符号和上行符号相邻,表明从下行转换为上行时就缺少了转换时间,因此,可以和/或而在计算下行符号个数时被减掉的符号和/或在计算上行符号个数时被减掉的符号,就可以确定为未知符号,从而给下行转换为上行留出转换时间。例如,在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
在确定方式12下,通过采用公式3和/或公式5计算下行符号个数,以及,采用公式4和/或公式6计算上行符号个数,有效解决了上行符号和下行符号可能存在的相邻的情况。那么,在确定下行符号个数和上行符号个数后,可以确定下行符号的位置是在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最前,也就是说,确定从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起始符号开始的连续的Y个符号为下行符号,以及确定上行符号的位置是在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最后,也就是说,确定到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结束符号为止的连续的X个符号为上行符号,例如Y表示确定的下行符号个数,X表示确定的上行符号个数。
确定方式13、所述时隙格式b对应的连续个时隙中,当下行符号的个数满足: 上行符号的个数满足:
可理解为,因为op1(*)为整除、向上取整、向下取整中的一种,op2(*)为整除、向上取整、向下取整中的一种,因此,需满足,对于op1是整除、向上取整或向下取整,以及op2是整除、向上取整或向下取整,两者的其中至少一种计算方式的组合,计算得到的但一般来说,会得到的结果,表明op1()和/或op2()采用了向上取整的算法。
在确定方式13下,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下行符号个数的计算方式,可以是:
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上行符号个数的计算方式,可以是:
因为,如果表明,如果直接将作为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下行符号个数,以及将作为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上行符号个数,则在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上行符号和下行符号将会重叠,那么重叠的符号功能可能出现混乱,而且在一个时隙中,从下行转换为上行时,中间需要相应的转换时间,否则终端设备可能来不及转换,导致传输出错,出于这些考虑,可以
而除了下行符号和上行符号之外的其他的符号就可以被确定为未知符号,例如,
在确定方式13下,通过采用公式7计算下行符号个数和公式8计算上行符号个数,有效解决了上行符号和下行符号可能存在的重叠的情况。那么,在确定下行符号个数和上行符号个数后,可以确定下行符号的位置是在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最前,也就是说,确定从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起始符号开始的连续的Y个符号为下行符号,以及确定上行符号的位置是在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最后,也就是说,确定到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结束符号为止的连续的X个符号为上行符号,例如Y表示确定的下行符号个数,X表示确定的上行符号个数。
如上的第一种情况,介绍了第一指示信息所指示的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格式所包括的转换点的数量是1的情况。下面介绍包括的转换点的数量不同的第二种情况。
2、第二种情况、第一指示信息所指示的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格式所包括的转换点的数量是2。
在这种情况下,终端设备可分开确定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例如,终端设备将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分为K1个时隙和K2个时隙,K1个时隙为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前一半时隙,K2个时隙为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后一半时隙,以及,将第一指示信息所指示的时隙格式a对应的第一类型的时隙也分为两个部分,将其分为第一子时隙和第二子时隙,其中第一子时隙为该第一类型的时隙的前半个时隙,第二子时隙为该第一类型的时隙的后半个时隙,终端设备根据第一子时隙确定K1个时隙的时隙格式,以及根据第二子时隙确定K2个时隙的时隙格式,从而就确定了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b。其中,N=14,因此第一子时隙包括7个符号,第二子时隙也包括7个符号。
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适用的子载波间隔μa、第二类型的时隙所适用的子载波间隔μ,以及,所述时隙格式a的指示信息确定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b,可通过以下方式实现:根据所述时隙格式a的指示信息和μa获取以下至少一项:所述时隙格式a对应的第一子时隙中下行符号的持续时长、所述时隙格式a对应的所述第一子时隙中上行符号的持续时长以及所述时隙格式a对应的所述第一子时隙中未知符号的持续时长,所述第一子时隙为所述时隙格式a对应的时隙的前半个时隙;根据所述时隙格式a的指示信息和μa获取以下至少一项:所述时隙格式a对应的第二子时隙中下行符号的持续时长、所述时隙格式a对应的所述第二子时隙中上行符号的持续时长以及所述时隙格式a对应的所述第二子时隙中未知符号的持续时长,所述第二子时隙为所述时隙格式a对应的时隙的后半个时隙;根据所述第二类型的时隙所适用的子载波间隔μ确定所述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一个符号的持续时长;根据所述时隙格式a对应的所述第一子时隙中下行符号的持续时长DL_du1、所述时隙格式a对应的所述第一子时隙中上行符号的持续时长UL_du1以及所述时隙格式a对应的所述第一子时隙中未知符号的持续时长中的至少一项,以及所述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一个符号的持续时长Ts_ECP确定K1个时隙的时隙格式b,所述K1个时隙为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前一半时隙;根据所述时隙格式a对应的所述第二子时隙中下行符号的持续时长DL_du2、所述时隙格式a对应的所述第二子时隙中上行符号的持续时长UL_du2以及所述时隙格式a对应的所述第二子时隙中未知符号的持续时长中的至少一项,以及所述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一个符号的持续时长Ts_ECP确定K2个时隙的时隙格式b,所述K2个时隙为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后一半时隙。下面分别介绍如何确定K1个时隙的时隙格式以及确定K2个时隙的时隙格式。
A、确定K1个时隙的时隙格式。下面提供几种不同的方式。
确定方式A1、所述时隙格式b对应的所述K1个时隙中,当或者,或者, 时,下行符号的个数满足:上行符号的个数满足
可理解为,因为op1(*)为整除、向上取整、向下取整中的一种,op2(*)为整除、向上取整、向下取整中的一种,因此,需满足,无论op1是整除、向上取整还是向下取整,也无论op2是整除、向上取整还是向下取整,计算的都需小于
在确定方式A1下,K1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下行符号个数的计算方式可以是:
在确定方式A1下,K1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上行符号个数的计算方式可以是:
例如,op1()和op2()都表示向下取整,则可知,时隙格式b对应的K1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当或者,或者,时,下行符号的个数满足:上行符号的个数满足:
根据表2可以看出,在第一类型的时隙中包括两个转换点时,在第一类型的时隙包括的前半个时隙中,一般都是下行符号位于前半个时隙的最前面,上行符号位于前半个时隙的最后,对于后半个时隙也是同样,一般都是下行符号位于前半个时隙的最前面,上行符号位于前半个时隙的最后。因此为了使得时隙格式a对应的第一类型的时隙的第一子时隙和K1个第二类型的时隙在时间上对齐,在K1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也需满足,下行符号位于K1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最前面,上行符号位于K1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最后面。
在确定方式A1下,其中,表示K1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总的持续时长,也就是说,K1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下行符号个数和上行符号个数之和,小于K1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总的持续时长,因此在K1个时隙中,下行符号和上行符号之间是没有重叠或相邻的情况的。那么,在确定下行符号个数和上行符号个数后,可以确定下行符号的位置是在K1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最前,也就是说,确定从K1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起始符号开始的连续的Y1个符号为下行符号,以及,确定上行符号的位置是在K1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最后,也就是说,确定到K1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结束符号为止的连续的X1个符号为上行符号,例如Y1表示确定的下行符号个数,X1表示上行符号个数,除了上行符号下行符号之外的剩余的符号就是未知符号,例如,
确定方式A2、所述时隙格式b对应的所述K1个时隙中,当下行符号的个数满足:上行符号的个数满足或者下行符号的个数满足:上行符号的个数满足
可理解为,因为op1(*)为整除、向上取整、向下取整中的一种,op2(*)为整除、向上取整、向下取整中的一种,因此,需满足,对于op1是整除、向上取整或向下取整,以及op2是整除、向上取整或向下取整,两者的其中至少一种计算方式的组合,计算得到的但一般来说,会得到的结果,表明op1()和/或op2()采用了向上取整的算法。
在确定方式A2下,K1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下行符号个数的计算方式,可以是:
K1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上行符号个数的计算方式,可以是:
或者,在确定方式A2下,K1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下行符号个数的计算方式,可以是:
K1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上行符号个数的计算方式,可以是:
或者,在确定方式A2下,K1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下行符号个数的计算方式,可以是公式11,K1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上行符号个数的计算方式,可以是公式14。
例如,op1()和op2()都采用向下取整的计算方式,那么,时隙格式b对应的K1个时隙中,当下行符号的个数满足:上行符号的个数满足或者,下行符号的个数满足:上行符号的个数满足或者,下行符号的个数满足:上行符号的个数满足
因为,如果表明,如果直接将作为K1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下行符号个数,以及将作为K1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上行符号个数,则在K1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上行符号和下行符号将会相邻,而在一个时隙中,从下行转换为上行时,中间需要相应的转换时间,否则终端设备可能来不及转换,导致传输出错,因此,可以和/或 而在计算下行符号个数时被减掉的符号和/或在计算上行符号个数时被减掉的符号,就可以确定为未知符号,从而给下行转换为上行留出转换时间。例如,在K1个时隙中,
在确定方式A2下,通过采用公式11和/或公式13计算下行符号个数,以及,采用公式12和/或公式14计算上行符号个数,有效解决了上行符号和下行符号可能存在的相邻的情况。那么,在确定下行符号个数和上行符号个数后,可以确定下行符号的位置是在K1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最前,也就是说,确定从K1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起始符号开始的连续的Y1个符号为下行符号,以及确定上行符号的位置是在K1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最后,也就是说,确定到K1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结束符号为止的连续的X1个符号为上行符号,例如Y1表示确定的下行符号个数,X1表示确定的上行符号个数。
确定方式A3、所述时隙格式b对应的所述K1个时隙中,当下行符号的个数满足: 上行符号的个数满足:
可理解为,因为op1(*)为整除、向上取整、向下取整中的一种,op2(*)为整除、向上取整、向下取整中的一种,因此,需满足,对于op1()是整除、向上取整或向下取整,以及op2()是整除、向上取整或向下取整,两者的其中至少一种计算方式的组合,计算得到的但一般来说,会得到的结果,表明op1()和/或op2()采用了向上取整的算法。
在确定方式A3下,K1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下行符号个数的计算方式,可以是:
K1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上行符号个数的计算方式,可以是:
因为,如果表明,如果直接将作为K1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下行符号个数,以及将作为K1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上行符号个数,则在K1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上行符号和下行符号将会重叠,那么重叠的符号功能可能出现混乱,而且在一个时隙中,从下行转换为上行时,中间需要相应的转换时间,否则终端设备可能来不及转换,导致传输出错,出于这些考虑,可以 而除了下行符号和上行符号之外的其他的符号就可以被确定为未知符号,例如,
在确定方式A3下,通过采用公式15计算下行符号个数和公式16计算上行符号个数,有效解决了上行符号和下行符号可能存在的重叠的情况。那么,在确定下行符号个数和上行符号个数后,可以确定下行符号的位置是在K1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最前,也就是说,确定从K1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起始符号开始的连续的Y1个符号为下行符号,以及确定上行符号的位置是在K1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最后,也就是说,确定到K1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结束符号为止的连续的X1个符号为上行符号,例如Y1表示确定的下行符号个数,X1表示确定的上行符号个数。
上面介绍了K1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的确定方式,下面介绍K2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的确定方式。
B、确定K2个时隙的时隙格式。下面提供几种不同的方式。
确定方式B1、所述时隙格式b对应的所述K2个时隙中,当或者,或者, 时,下行符号的个数满足:上行符号的个数满足
可理解为,因为op1(*)为整除、向上取整、向下取整中的一种,op2(*)为整除、向上取整、向下取整中的一种,因此,需满足,无论op1是整除、向上取整还是向下取整,也无论op2是整除、向上取整还是向下取整,计算的都需小于
在确定方式B1下,K2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下行符号个数的计算方式可以是:
在确定方式A1下,K1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上行符号个数的计算方式可以是:
例如,op1()和op2()都表示向下取整,则可知,时隙格式b对应的K2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当或者,或者,时,下行符号的个数满足:上行符号的个数满足:
在确定方式B1下,其中,表示K2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总的持续时长,也就是说,K2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下行符号个数和上行符号个数之和,小于K2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总的持续时长(总的符号数),因此在K2个时隙中,下行符号和上行符号之间是没有重叠或相邻的情况的。那么,在确定下行符号个数和上行符号个数后,可以确定下行符号的位置是在K2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最前,也就是说,确定从K2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起始符号开始的连续的Y2个符号为下行符号,以及,确定上行符号的位置是在K2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最后,也就是说,确定到K2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结束符号为止的连续的X2个符号为上行符号,例如Y2表示确定的下行符号个数,X2表示上行符号个数,除了上行符号下行符号之外的剩余的符号就是未知符号,例如,
确定方式B2、所述时隙格式b对应的所述K2个时隙中,当下行符号的个数满足:上行符号的个数满足或者下行符号的个数满足:上行符号的个数满足
可理解为,因为op1(*)为整除、向上取整、向下取整中的一种,op2(*)为整除、向上取整、向下取整中的一种,因此,需满足,对于op1是整除、向上取整或向下取整,以及op2是整除、向上取整或向下取整,两者的其中至少一种计算方式的组合,计算得到的但一般来说,会得到的结果,表明op1()和/或op2()采用了向上取整的算法。
在确定方式B2下,K2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下行符号个数的计算方式,可以是:
K2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上行符号个数的计算方式,可以是:
或者,在确定方式B2下,K2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下行符号个数的计算方式,可以是:
K2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上行符号个数的计算方式,可以是:
或者,在确定方式B2下,K2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下行符号个数的计算方式,可以是公式19,K2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上行符号个数的计算方式,可以是公式22。
例如,op1()和op2()都采用向下取整的计算方式,那么,时隙格式b对应的K2个时隙中,当下行符号的个数满足:上行符号的个数满足或者,下行符号的个数满足:上行符号的个数满足或者,下行符号的个数满足:上行符号的个数满足
因为,如果表明,如果直接将作为K2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下行符号个数,以及将作为K2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上行符号个数,则在K2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上行符号和下行符号将会相邻,而在一个时隙中,从下行转换为上行时,中间需要相应的转换时间,否则终端设备可能来不及转换,导致传输出错,因此,可以和/或 而在计算下行符号个数时被减掉的符号和/或在计算上行符号个数时被减掉的符号,就可以确定为未知符号,从而给下行转换为上行留出转换时间。例如,在K2个时隙中,
在确定方式B2下,通过采用公式19和/或公式21计算下行符号个数,以及,采用公式20和/或公式22计算上行符号个数,有效解决了上行符号和下行符号可能存在的相邻的情况。那么,在确定下行符号个数和上行符号个数后,可以确定下行符号的位置是在K2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最前,也就是说,确定从K2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起始符号开始的连续的Y2个符号为下行符号,以及确定上行符号的位置是在K2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最后,也就是说,确定到K2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结束符号为止的连续的X2个符号为上行符号,例如Y2表示确定的下行符号个数,X2表示确定的上行符号个数。
确定方式B3、所述时隙格式b对应的所述K2个时隙中,当下行符号的个数满足: 上行符号的个数满足:
可理解为,因为op1(*)为整除、向上取整、向下取整中的一种,op2(*)为整除、向上取整、向下取整中的一种,因此,需满足,对于op1()是整除、向上取整或向下取整,以及op2()是整除、向上取整或向下取整,两者的其中至少一种计算方式的组合,计算得到的但一般来说,会得到的结果,表明op1()和/或op2()采用了向上取整的算法。
在确定方式B3下,K2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下行符号个数的计算方式,可以是:
K1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上行符号个数的计算方式,可以是:
因为,如果表明,如果直接将作为K2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下行符号个数,以及将作为K2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的上行符号个数,则在K2个第二类型的时隙中,上行符号和下行符号将会重叠,那么重叠的符号功能可能出现混乱,而且在一个时隙中,从下行转换为上行时,中间需要相应的转换时间,否则终端设备可能来不及转换,导致传输出错,出于这些考虑,可以
而除了下行符号和上行符号之外的其他的符号就可以被确定为未知符号,例如,
在确定方式B3下,通过采用公式23计算下行符号个数和公式24计算上行符号个数,有效解决了上行符号和下行符号可能存在的重叠的情况。那么,在确定下行符号个数和上行符号个数后,可以确定下行符号的位置是在K2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最前,也就是说,确定从K2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起始符号开始的连续的Y2个符号为下行符号,以及确定上行符号的位置是在K2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最后,也就是说,确定到K2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结束符号为止的连续的X2个符号为上行符号,例如Y2表示确定的下行符号个数,X2表示确定的上行符号个数。
如上的方式A介绍了确定K1个时隙的时隙格式的方式,方式B介绍了确定K2个时隙的时隙格式的方式,对于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来说,包括K1个时隙和K2个时隙,时隙格式b就包括K1个时隙的时隙格式和K2个时隙的时隙格式。在确定时隙格式b时,可采用确定方式A1、确定方式A2或确定方式A3来确定K1个时隙的时隙格式,以及,可采用确定方式B1、确定方式B2或确定方式B3来确定K2个时隙的时隙格式。具体的,在选择确定K1个时隙的时隙格式的方式时,与第一指示信息所适用的子载波间隔μa、第二类型的时隙所适用的子载波间隔μ以及第一子时隙包括的符号的情况有关,在选择确定K2个时隙的时隙格式的方式时,与第一指示信息所适用的子载波间隔μa、第二类型的时隙所适用的子载波间隔μ以及第二子时隙包括的符号的情况有关,因此,最终选定的用于确定K1个时隙的时隙格式的方式和确定K2个时隙的时隙格式的方式,可能是相同的,也可能不同,其中,确定方式A1和确定方式B1可认为是相同的方式,确定方式A2和确定方式B2可认为是相同的方式,确定方式A3和确定方式B3可认为是相同的方式。例如,采用确定方式A1确定K1个时隙的时隙格式,采用确定方式B1确定K2个时隙的时隙格式,那么确定K1个时隙的时隙格式的方式和确定K2个时隙的时隙格式的方式就是相同的,或者,采用确定方式A2确定K1个时隙的时隙格式,采用确定方式B3确定K2个时隙的时隙格式,那么确定K1个时隙的时隙格式的方式和确定K2个时隙的时隙格式的方式就是不同的。具体的,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为了方便理解,下面举例介绍。在下面的示例中,确定K1个时隙的时隙格式的方式和确定K2个时隙的时隙格式的方式是相同的。
例如,请参见图5,图5的第一行为网络设备发送的SFI指示的一种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的示意,可理解为时隙格式a。在时隙格式a对应的第一类型的时隙中,第一子时隙包括2个下行符号和3个上行符号,第二子时隙也包括2个下行符号和3个上行符号。例如,第一指示信息适用的子载波间隔为60kHz,则终端设备可以分别根据第一子时隙确定K1个时隙的格式,以及根据第二子时隙确定K2个时隙的格式。例如对于K1个时隙,终端设备确定第一子时隙包括的2个下行符号的总持续时长以及3个上行符号的总持续时长,终端设备确定因此,终端设备可以采用公式9计算K1个时隙中包括的下行符号个数,以及采用公式10计算K1个时隙中包括的上行符号个数,其中,因为第二类型的时隙适用的子载波间隔也是60kHz,因此K1=0.5,则K1个时隙是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前半个时隙。例如,终端设备计算得到的上行符号个数=2,下行符号个数=2,则终端设备确定,在K1个时隙中,从该K1个时隙的起始符号开始的Y1个符号为下行符号,到该K1个时隙的结束符号为止的X1个符号为上行符号,除了X1个符号和Y1个符号之外的其他符号为未知符号,例如X1表示K1个时隙中的上行符号个数,Y1表示K1个时隙中的下行符号个数。对于K2个时隙也是同理,终端设备确定因此,终端设备可以采用公式17计算K2个时隙中包括的下行符号个数,以及采用公式18计算K2个时隙中包括的上行符号个数,其中,因为第二类型的时隙适用的子载波间隔也是60kHz,因此K2=0.5,则K2个时隙是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后半个时隙。例如,终端设备计算得到的上行符号个数=2,下行符号个数=2,则终端设备确定,在K2个时隙中,从该K2个时隙的起始符号开始的Y2个符号为下行符号,到该K2个时隙的结束符号为止的X2个符号为上行符号,除了X2个符号和Y2个符号之外的其他符号为未知符号,例如X2表示K2个时隙中的上行符号个数,Y2表示K2个时隙中的下行符号个数。确定K1个时隙的时隙格式和K2个时隙的时隙格式后,就相当于确定了时隙格式b。
终端设备确定时隙格式b后,确定在时隙格式b对应的时隙中的未知符号或下行符号对应的时域资源的位置可以取消配置的上行测量信号的发送,在时隙格式b对应的时隙中的未知符号或上行符号对应的时域资源的位置可以取消配置的下行测量等操作,以及,在时隙格式b对应的时隙中的未知符号或上行符号对应的时域资源的位置可以取消配置的控制信道的盲检测操作。
另外,如果时隙格式b对应的时隙中包括下行符号,则终端设备可以确定在这些下行符号上能够接收下行数据,如果时隙格式b对应的时隙中包括上行符号,则终端设备可以确定在这些上行符号上能够接收上行数据。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采用与终端设备相同的方式来确定至少一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格式,因此对于网络设备的确定过程不多赘述。
例如,第一类型的时隙为NCP,第二类型的时隙为ECP,采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终端设备根据NCP的时隙格式就能够相应确定ECP的时隙格式,从而网络设备只需指示一种类型的时隙格式即可,无需再专门指示ECP的时隙格式,降低网络设备的实现复杂度,对于终端设备来说,也能够直接根据现有的指示方式来确定ECP的时隙格式。
在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网络设备指示的继续是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终端设备需要根据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重新确定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
下面再介绍另一种确定时隙格式的方法,在该方法中,网络设备可直接指示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终端设备根据网络设备的指示可以直接确定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实现较为简单。
在本实施例中,提供第二类型的时隙的至少一种时隙格式,其中,第二类型的时隙的至少一种时隙格式可以是根据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得到的。例如第一类型的时隙包括N个符号,N为14,第二类型的时隙包括M个符号,M为12,也就是说,以第一类型的时隙是NCP时隙、第二类型的时隙是ECP时隙为例,NCP时隙的时隙格式可参考表2,那么本实施例中的ECP时隙的至少一种时隙格式可以是根据表2得到的,NCP时隙包括14个符号,ECP时隙包括12个符号,根据NCP时隙的时隙格式得到ECP时隙的时隙格式,可以考虑的一种方式为,从一种NCP时隙中移除2个符号,就可以得到一种ECP时隙。也就是说,第二类型的时隙的至少一种时隙格式中的每种时隙格式,是从对应的所述第一类型的时隙的一种时隙格式中移除两个符号得到的。其中,如果根据一种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得到了一种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就可以理解为这两种时隙格式是对应的。那么,具体从NCP时隙中移除哪两个符号,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式,下面分别介绍。
a、方式一。
在方式一下,可以选择从NCP时隙中移除数量最多的符号中的两个符号,对于第二类型的时隙的一种时隙格式来说,移除的两个符号为对应的第一类型的时隙的一种时隙格式中数量最多的符号中的两个符号。其中,如果数量最多的符号为一类符号,则移除的两个符号为这一类符号中的两个,例如,数量最多的符号为符号D,则移除两个符号D;或者,如果数量最多的符号为两类符号,分别为第一类符号和第二类符号,即,第一类符号和第二类符号的数量都最多,且数量相等,那么,可以选择移除第一类符号和第二类符号中的其中一类符号中的两个符号,或者,可以选择从第一类符号和第二类符号中各移除一个符号,例如,第一类型的时隙的一种时隙格式,符号D和符号U的数量相等,且都大于符号X的数量,那么,可以选择移除两个符号D,或者移除两个符号U,或者移除一个符号D和一个符号U,得到的12个符号的时隙格式就是第二类型的时隙的一种时隙格式。
例如对于一个NCP时隙,确定该NCP时隙中数量最多的符号,从所述数量最多的符号中移除两个符号。例如请参考表2,对于序列号为7的NCP时隙来说,数量最多的符号是D,则可以选择移除2个符号D,得到的12个符号就构成一个ECP时隙。
请参考表4,为对表2采用方式一后确定的ECP时隙的时隙格式的示意:
表4
表4中,Format下的数值表示时隙格式,或者理解为表示的是时隙格式的序列号,其中每个序列号所对应的一行就是该序列号对应的时隙格式。X表示未知符号,D表示下行符号,U表示上行符号。可以认为,表4是根据表2得到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ECP时隙的时隙格式可以包括表4中的至少一项。
b、方式二。
在方式二下,对于一个NCP时隙,确定该NCP时隙中数量最多的一类符号,从所述数量最多的一类符号中移除一个符号,再确定该NCP时隙剩余的符号中数量最多的一类符号,从所述剩余的符号中数量最多的一类符号中再移除一个符号。则,对于第二类型的时隙的一种时隙格式来说,移除的两个符号包括对应的第一类型的时隙的一种时隙格式中数量最多的一类符号中的一个符号,以及包括在移除所述数量最多的一类符号中的一个符号后,所述对应的第一类型的时隙的一种时隙格式中剩余的符号中数量最多的一类符号中的一个符号。
例如请参考表2,对于序列号为7的NCP时隙来说,数量最多的符号是D,则可以选择移除1个符号D,在剩余的13个符号中,数量最多的符号还是D,则可以再移除1个符号D。虽然对于序列号为7的NCP时隙来说,无论采用方式一还是方式二,移除的结果都是一样的,但是具体的移除方式不同。
请参考表5,为对表2采用方式二后确定的ECP时隙的时隙格式的示意:
表5
表5中,Format下的数值表示时隙格式,或者理解为表示的是时隙格式的序列号,其中每个序列号所对应的一行就是该序列号对应的时隙格式。X表示未知符号,D表示下行符号,U表示上行符号。可以认为,表5是根据表2得到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ECP时隙的时隙格式可以包括表5中的至少一项。
无论采用方式一还是方式二,都是选择从NCP时隙中移除数量较多的符号来得到ECP时隙,移除数量较多的符号,可能对于传输来说影响不会太大。
c、方式三。
在方式三下,可以选择从NCP时隙中移除首尾两个符号。对于第二类型的时隙的一种时隙格式来说,移除的两个符号为对应的第一类型的时隙的一种时隙格式中的第一个符号和最后一个符号。这里的“第一个”和“最后一个”,是按照时间顺序描述的。
例如对于一个NCP时隙,确定该NCP时隙的第一个符号和最后一个符号,从该NCP时隙中移除这两个符号。例如请参考表2,对于序列号为7的NCP时隙来说,第一个符号是D,最后一个符号是X,则可以选择移除这两个符号,得到的12个符号就构成一个ECP时隙。
请参考表6,为对表2采用方式三后确定的ECP时隙的时隙格式的示意:
表6
表6中,Format下的数值表示时隙格式,或者理解为表示的是时隙格式的序列号,其中每个序列号所对应的一行就是该序列号对应的时隙格式。X表示未知符号,D表示下行符号,U表示上行符号。可以认为,表6是根据表2得到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ECP时隙的时隙格式可以包括表6中的至少一项。
可以理解的是,ECP的一时隙格式与NCP对应的一时隙格式中的中间12个符号,也就是符号1至符号12类型相同,且顺序相同。
d、方式四。
在方式四下,可以选择从NCP时隙中移除最后两个符号。对于第二类型的时隙的一种时隙格式来说,移除的两个符号为对应的第一类型的时隙的一种时隙格式中的最后两个符号。这里的“最后两个”,是按照时间顺序描述的。
例如对于一个NCP时隙,确定该NCP时隙的最后两个符号,从该NCP时隙中移除这两个符号。例如请参考表2,对于序列号为7的NCP时隙来说,最后两个符号都是X,则可以选择移除这两个符号,得到的12个符号就构成一个ECP时隙。
请参考表7,为对表2采用方式四后确定的ECP时隙的时隙格式的示意:
表7
表7中,Format下的数值表示时隙格式,或者理解为表示的是时隙格式的序列号,其中每个序列号所对应的一行就是该序列号对应的时隙格式。X表示未知符号,D表示下行符号,U表示上行符号。可以认为,表7是根据表2得到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ECP时隙的时隙格式可以包括表7中的至少一项。
可以理解的是,ECP的一时隙格式与NCP对应的一时隙格式中前12个符号,也就是符号0至符号11类型相同,且顺序相同。
e、方式五。
在方式五下,可以选择从NCP时隙中移除最前两个符号。对于第二类型的时隙的一种时隙格式来说,移除的两个符号为对应的第一类型的时隙的一种时隙格式中的最前两个符号。这里的“最前两个”,是按照时间顺序描述的。
例如对于一个NCP时隙,确定该NCP时隙的最前两个符号,从该NCP时隙中移除这两个符号。例如请参考表2,对于序列号为7的NCP时隙来说,最前两个符号都是D,则可以选择移除这两个符号,得到的12个符号就构成一个ECP时隙。
请参考表8,为对表2采用方式五后确定的ECP时隙的时隙格式的示意:
表8
表8中,Format下的数值表示时隙格式,或者理解为表示的是时隙格式的序列号,其中每个序列号所对应的一行就是该序列号对应的时隙格式。X表示未知符号,D表示下行符号,U表示上行符号。可以认为,表8是根据表2得到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ECP时隙的时隙格式可以包括表8中的至少一项。
可以理解的是,ECP的一时隙格式与NCP对应的一时隙格式中后12个符号,也就是符号2至符号13类型相同,且顺序相同。
f、方式六。
在方式六下,可以选择从NCP时隙中随机移除两个符号。对于第二类型的时隙的一种时隙格式来说,移除的两个符号为对应的第一类型的时隙的一种时隙格式中的随机的两个符号。
例如请参考表2,对于序列号为7的NCP时隙来说,随机移除两个符号,例如移除的是第4个符号D和第11个符号X,得到的12个符号就构成一个ECP时隙。
以上的几种根据NCP时隙得到ECP时隙的方式只是示例,本实施例不作限制,只要是能够根据NCP时隙得到ECP时隙的方式均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
g、方式七。
方式七针对的第一类型的时隙是由两个对称的7个符号的半个时隙组成的时隙,例如对于表2中的序列号为46的时隙格式,前7个符号的格式和后7个符号的格式是相同的,则方式七针对的就是此类的时隙。
在方式七下,对于此类时隙,可以按照每半个时隙来处理。
例如,移除每半个时隙中的最后一个符号,可理解为,移除的两个符号包括第一类型的时隙的一种时隙格式中,前半个时隙中的最后一个符号和后半个时隙中的最后一个符号。例如对于表2中的序列号为46的时隙格式,则移除的是第6个符号U和第13个符号U,得到的12个符号的时隙的时隙格式就是一种ECP时隙的时隙格式。
请参考表9,为对表2采用方式七后确定的ECP时隙的时隙格式的示意:
表9
表9中,Format下的数值表示时隙格式,或者理解为表示的是时隙格式的序列号,其中每个序列号所对应的一行就是该序列号对应的时隙格式。X表示未知符号,D表示下行符号,U表示上行符号。可以认为,表9是根据表2得到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ECP时隙的时隙格式可以包括表9中的至少一项。
可以理解的是,ECP的由对称的半个时隙组成的时隙格式与NCP对应的一时隙格式中符号0至符号5以及符号7至符号12类型相同,且顺序相同。ECP的其他时隙格式可以参考前述任一种方式确定。
h、方式八。
方式八针对的第一类型的时隙是由两个对称的7个符号的半个时隙组成的时隙,例如对于表2中的序列号为46的时隙格式,前7个符号的格式和后7个符号的格式是相同的,则方式七针对的就是此类的时隙。
在方式八下,对于此类时隙,可以按照每半个时隙来处理。
例如,移除每半个时隙中的最前一个符号,可理解为,移除的两个符号包括第一类型的时隙的一种时隙格式中,前半个时隙中的最前一个符号和后半个时隙中的最前一个符号。例如对于表2中的序列号为46的时隙格式,则移除的是第0个符号D和第8个符号D,得到的12个符号的时隙的时隙格式就是一种ECP时隙的时隙格式。
请参考表10,为对表2采用方式八后确定的ECP时隙的时隙格式的示意:
表10
表10中,Format下的数值表示时隙格式,或者理解为表示的是时隙格式的序列号,其中每个序列号所对应的一行就是该序列号对应的时隙格式。X表示未知符号,D表示下行符号,U表示上行符号。可以认为,表10是根据表2得到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ECP时隙的时隙格式可以包括表10中的至少一项。
可以理解的是,ECP的由对称的半个时隙组成的时隙格式与NCP对应的一时隙格式中符号1至符号6以及符号8至符号13类型相同,且顺序相同。ECP的其他时隙格式可以参考前述任一种方式确定。
i、方式九。
方式九针对的第一类型的时隙还是由两个对称的7个符号的半个时隙组成的时隙,例如对于表2中的序列号为46的时隙格式,前7个符号的格式和后7个符号的格式是相同的,则方式八针对的就是此类的时隙。
在方式九下,对于此类时隙,可以按照每半个时隙来处理。
例如,移除每半个时隙中数量最多的一类符号中的一个符号,可理解为,移除的两个符号包括第一类型的时隙的一种时隙格式中,前半个时隙中的数量最多的一类符号中的一个符号,以及后半个时隙中的数量最多的一类符号中的一个符号。例如对于表2中的序列号为46的时隙格式,前半个时隙中数量最多的一类符号是符号D,则从中移除一个符号D,后半个时隙中数量最多的一类符号也是符号D,则也从中移除一个符号D,得到的12个符号的时隙的时隙格式就是一种ECP时隙的时隙格式。
请参考表11,为对表2采用方式九后确定的ECP时隙的时隙格式的示意:
表11
表11中,Format下的数值表示时隙格式,或者理解为表示的是时隙格式的序列号,其中每个序列号所对应的一行就是该序列号对应的时隙格式。X表示未知符号,D表示下行符号,U表示上行符号。可以认为,表11是根据表2得到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ECP时隙的时隙格式可以包括表11中的至少一项。
在表2中,由两个对称的7个符号的半个时隙组成的时隙的时隙格式包括序列号46~序列号53的时隙格式,因此表9~表11中只是包括这些序列号的时隙格式。
在本实施例中,表4~表11可以是8个独立的表格,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所应用的第二类型的时隙的至少一种时隙格式可以是表4~表11中的其中一个表格中的一项或多项,或者也可以是表4~表11中的多个表格,包括多个表格中的每个表格中的一项或多项。那么,如果包括表4~表11中的多个表格中的每个表格中的一项或多项,且多个表格之间独立设置序列号,例如每个表格中都从0开始设置序列号,那么第一指示信息指示时隙格式b,可以理解为,第一指示信息除了指示时隙格式b的序列号之外,还需要指示时隙格式b所属的表格,或者,如果是表4~表11中的多个表格,且多个表格之间统一设置序列号,例如第一个表格从0开始设置序列号,例如第一个表格包括的序列号为0~255,那么第二个表格可以从256开始设置序列号,以此类推,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指示信息直接指示时隙格式b的序列号即可,无需指示具体的表格。
或者,表4~表11中的多个表格包括的一项或多项可以组成一个新的表格,该新的表格可以从0开始设置序列号,网络设备和终端设备所应用的第二类型的时隙的至少一种时隙格式为该新的表格,则第一指示信息直接指示时隙格式b的序列号即可,无需指示具体的表格。
例如,时隙格式b为根据方式一~方式九中的任意一种方式所确定的第二类型的时隙的一种时隙格式,那么根据如前介绍的方式一~方式九可知,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时隙格式b包括12个符号,这12个符号的类型与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a中的12个符号的类型相同,例如时隙格式b包括的12个符号里包括8个符号D、2个符号X和2个符号U,那么时隙格式a也包括8个符号D、2个符号X和2个符号U,而且时隙格式b包括的12个符号的时间顺序也与时隙格式a包括的12个符号的时间顺序相同,例如在时隙格式b中,12个符号的时间顺序为D,D,D,D,X,U,D,D,D,D,X,U,那么在时隙格式a中,12个符号的时间顺序也为D,D,D,D,X,U,D,D,D,D,X,U。另外,时隙格式a里除了这12个符号之外还包括另外的2个符号,根据如前的方式一~方式九中的任意一种方式从时隙格式a里移除这两个符号之后,就得到了时隙格式b。
其中,如果采用方式一、方式二,方式三、方式四、方式五、方式六、方式七、方式八或方式九来根据表2得到第二类型的时隙的至少一种时隙格式,那么对于表2中的不同的项在处理时,可以都采用相同的处理方式,例如都采用方式三,或者,对于不同的项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方式,例如对于表2中的序列号为6的项可以采用方式三处理,对于表2中的序列号为7的项可以采用方式四处理,对于表2中的序列号为46的项可以采用方式八处理,等等。也就是说,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二类型的时隙的至少一种时隙格式,可以是根据以上的一种方式获得的,或者可以是根据以上的多种方式获得的,那么对于第二类型的时隙的至少一种时隙格式中的一种时隙格式,例如时隙格式b,就可以是根据如上的方式一、方式二,方式三、方式四、方式五、方式六、方式七、方式八或方式九获得的一种时隙格式,例如时隙格式b为表4~表11中的任意一项。
前面介绍了本实施例的实现前提,下面请参见图6,为该方法的流程图。
S61、网络设备确定时隙格式b。其中,时隙格式b为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的一种,所述第二类型的时隙包括M个符号,M为12,且时隙格式b中各符号的类型和时间顺序与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a中12个符号的类型和时间顺序相同,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a包括所述12个符号以及另外2个符号。
本实施例中,网络设备可以指示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也可以指示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例如,网络设备为终端设备分配了BWP,不同的BWP的子载波间隔可能不同,如果为某些终端设备分配的BWP的子载波间隔为60kHz,则这些终端设备所应用的时隙可能是ECP时隙,在这种情况下,网络设备就需要指示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那么网络设备就可以确定时隙格式b。
S62、网络设备发送第一指示信息,则终端设备从网络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时隙格式b的指示信息。
网络设备确定时隙格式b后,可以生成时隙格式b的指示信息,并将时隙格式b的指示信息携带在第一指示信息中发送给终端设备,从而终端设备接收第一指示信息后,就可以获得时隙格式b的指示信息。
其中,第一指示信息实际上可以指示第二类型的时隙的一种时隙格式,或者也可以指示第二类型的时隙的多种时隙格式,如果第一指示信息指示了第二类型的时隙的多种时隙格式,表明第一指示信息是指示了多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终端设备可以分别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多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其中对每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的确定方法都是相同的,因此,本文在介绍时,是以第一指示信息指示第二类型的时隙的一种时隙格式,即时隙格式b为例。
例如第一指示信息可通过SFI实现。具体的,网络设备发送group common PDCCH,所述group common PDCCH中携带SFI,则终端设备接收所述group common PDCCH,也就相当于接收了所述SFI。所述SFI包括时隙格式b的指示信息。
当然,第一指示信息也可以有其他实现形式,例如网络设备可以发送专门的第一指示信息,对于第一指示信息的实现方式,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S63、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时隙格式b。其中,时隙格式b为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的一种,所述第二类型的时隙包括M个符号,M为12,且时隙格式b中各符号的类型和时间顺序与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a中12个符号的类型和时间顺序相同,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a包括所述12个符号以及另外2个符号。
按照本实施例如前提供的方式得到的第二类型的时隙的至少一种时隙格式,例如表4~表11中的至少一项(表格中的一行就可理解为一项),可以通过协议定义,或者由网络设备配置给终端设备,这些项所对应的时隙格式的序列号是各不相同的,也就是说,对于终端设备来说,时隙格式的序列号和第二类型的时隙格式之间的对应关系是已知的。那么,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类型的时隙的至少一种时隙格式,就可以确定时隙格式b。
对于第二类型的时隙来说,同样也可以设置时隙格式组合的标识号和时隙格式的序列号之间的对应关系,如果以表格形式设置,则可称为SFI表格,例如类似于前文所介绍的表3,那么第一指示信息所指示的可以是时隙格式组合的标识号,终端设备根据时隙格式组合的标识号和时隙格式的序列号之间的对应关系,可以确定第一指示信息所指示的时隙格式的序列号,从而根据已知的第二类型时隙的至少一种时隙格式就可以确定该时隙格式的序列号对应的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其中就包括时隙格式b。
例如,对于第二类型的时隙来说,SFI表格延用表3,第二类型的时隙的至少一种时隙格式例如为表4,第一指示信息包括的时隙格式b的指示信息所指示的时隙格式组合的标识号为0,则终端设备根据表3可以确定第一指示信息所指示的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的序列号为0,从而根据已知的第二类型的时隙的至少一种时隙格式就可以确定时隙格式b为表4中序列号是0的时隙格式。
或者对于第二类型的时隙来说,也可以不设置SFI表格,第二类型的时隙的至少一种时隙格式例如为表5,第一指示信息可以直接指示具体的时隙格式的序列号,终端设备根据第一指示信息直接获取至少一个第二类型的时隙格式的序列号,从而根据已知的表5就可以确定第一指示信息所指示的序列号对应的时隙格式。
终端设备确定时隙格式b后,确定在时隙格式b对应的时隙中的未知符号或下行符号对应的时域资源的位置可以取消配置的上行测量信号的发送,在时隙格式b对应的时隙中的未知符号或上行符号对应的时域资源的位置可以取消配置的下行测量等操作,以及,在时隙格式b对应的时隙中的未知符号或上行符号对应的时域资源的位置可以取消配置的控制信道的盲检测操作。
另外,如果时隙格式b对应的时隙中包括下行符号,则终端设备可以确定在这些下行符号上能够接收下行数据,如果时隙格式b对应的时隙中包括上行符号,则终端设备可以确定在这些上行符号上能够接收上行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中,可以直接提供ECP时隙的至少一种时隙格式,网络设备直接指示ECP时隙的时隙格式,从而终端设备根据网络设备的指示就能直接确定ECP时隙的时隙格式,无需终端设备再做额外的处理,对于终端设备来说实现较为简单。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设备。
图7示出了一种通信装置700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700可以实现上文中涉及的终端设备的功能。该通信装置700可以是上文中所述的终端设备,或者可以是设置在上文中所述的终端设备中的芯片。该通信装置700可以包括处理器701和收发器702。其中,处理器701可以用于执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22,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收发器702可以用于执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21,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例如,收发器702,用于获得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时隙格式a的指示信息,所述时隙格式a为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的一种,所述第一类型的时隙包括N个符号,N为14;
处理器701,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使用的子载波间隔μa、第二类型的时隙所适用的子载波间隔μ以及所述时隙格式a的指示信息确定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b,其中,所述第二类型的时隙包括M个符号,所述N与所述M不相等。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8示出了一种通信装置800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800可以实现上文中涉及的终端设备的功能。该通信装置800可以是上文中所述的终端设备,或者可以是设置在上文中所述的终端设备中的芯片。该通信装置800可以包括处理器801和收发器802。其中,处理器801可以用于执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63,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收发器802可以用于执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62,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例如,收发器802,用于获得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时隙格式b的指示信息;
处理器801,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时隙格式b;所述时隙格式b为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的一种,所述第二类型的时隙包括M个符号,M为12,且所述时隙格式b中各符号的类型和时间顺序与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a中12个符号的类型和时间顺序相同,所述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所述时隙格式a包括所述12个符号以及另外2个符号。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9示出了一种通信装置900的结构示意图。该通信装置900可以实现上文中涉及的网络设备的功能。该通信装置900可以是上文中所述的网络设备,或者可以是设置在上文中所述的网络设备中的芯片。该通信装置900可以包括处理器901和收发器902。其中,处理器901可以用于执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61,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收发器902可以用于执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62,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例如,处理器901,用于确定时隙格式b,所述时隙格式b为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的一种,所述第二类型的时隙包括M个符号,M为12,且所述时隙格式b中各符号的类型和时间顺序与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a中12个符号的类型和时间顺序相同,所述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所述时隙格式a包括所述12个符号以及另外2个符号;
收发器902,用于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时隙格式b的指示信息。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在一个简单的实施例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想到,还可以将通信装置700、通信装置800或通信装置900通过如图10A所示的通信装置1000的结构实现。该通信装置1000可以实现上文中涉及的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的功能。该通信装置1000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其中,在该通信装置1000用于实现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的功能时,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执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22,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在该通信装置1000用于实现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终端设备的功能时,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执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63,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在该通信装置1000用于实现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的功能时,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执行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61,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其中,通信装置1000可以通过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array,FPGA),专用集成芯片(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系统芯片(system on chip,SoC),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or unit,CPU),网络处理器(network processor,NP),数字信号处理电路(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微控制器(micro controller unit,MCU),还可以是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device,PLD)或其他集成芯片实现,则通信装置600可被设置于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或通信设备中,以使得该网络设备或通信设备实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消息的方法。
在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1000可以包括收发组件,用于与网络设备进行通信。例如,在该通信装置1000用于实现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的功能时,收发组件可以用于执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21,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在该通信装置1000用于实现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的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的功能时,收发组件可以用于执行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62,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在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该通信装置1000还可以包括存储器1002,可参考图10B,其中,存储器1002用于存储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处理器1001用于译码和执行这些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应理解,这些计算机程序或指令可包括上述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的功能程序。当网络设备的功能程序被处理器1001译码并执行时,可使得网络设备实现本申请实施例图6所示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中网络设备的功能。当终端设备的功能程序被处理器1001译码并执行时,可使得终端设备实现本申请实施例的图2所示的实施例或图6所示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中终端设备的功能。
在另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这些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的功能程序存储在通信装置1000外部的存储器中。当网络设备的功能程序被处理器1001译码并执行时,存储器1002中临时存放上述网络设备的功能程序的部分或全部内容。当终端设备的功能程序被处理器1001译码并执行时,存储器1002中临时存放上述终端设备的功能程序的部分或全部内容。
在另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这些网络设备或终端设备的功能程序被设置于存储在通信装置1000内部的存储器1002中。当通信装置1000内部的存储器1002中存储有网络设备的功能程序时,通信装置1000可被设置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网络设备中。当通信装置1000内部的存储器1002中存储有终端设备的功能程序时,通信装置1000可被设置在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中。
在又一种可选实现方式中,这些网络设备的功能程序的部分内容存储在通信装置1000外部的存储器中,这些网络设备的功能程序的其他部分内容存储在通信装置1000内部的存储器1002中。或,这些终端设备的功能程序的部分内容存储在通信装置1000外部的存储器中,这些终端设备的功能程序的其他部分内容存储在通信装置1000内部的存储器1002中。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信装置700、通信装置800、通信装置900及通信装置1000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或者,可以采用集成的方式划分各个功能模块的形式来呈现。这里的“模块”可以指ASIC,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和存储器,集成逻辑电路,和/或其他可以提供上述功能的器件。
另外,图7所示的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700还可以通过其他形式实现。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例如处理模块可通过处理器701实现,收发模块可通过收发器702实现。其中,处理模块可以用于执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22,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收发模块可以用于执行图2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21,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例如,收发模块,用于获得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时隙格式a的指示信息,所述时隙格式a为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的一种,所述第一类型的时隙包括N个符号,N为14;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所适用的子载波间隔μa、第二类型的时隙所适用的子载波间隔μ以及所述时隙格式a的指示信息确定连续个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b,其中,所述第二类型的时隙包括M个符号,所述N与所述M不相等。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8所示的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800还可以通过其他形式实现。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例如处理模块可通过处理器801实现,收发模块可通过收发器802实现。其中,处理模块可以用于执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63,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收发模块可以用于执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62,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例如,收发模块,用于获得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时隙格式b的指示信息;
处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确定所述时隙格式b;所述时隙格式b为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的一种,所述第二类型的时隙包括M个符号,M为12,且所述时隙格式b中各符号的类型和时间顺序与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a中12个符号的类型和时间顺序相同,所述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所述时隙格式a包括所述12个符号以及另外2个符号。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图9所示的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900还可以通过其他形式实现。例如该通信装置包括处理模块和收发模块。例如处理模块可通过处理器901实现,收发模块可通过收发器902实现。其中,处理模块可以用于执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61,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收发模块可以用于执行图6所示的实施例中的S62,和/或用于支持本文所描述的技术的其它过程。
例如,处理模块,用于确定时隙格式b,所述时隙格式b为第二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的一种,所述第二类型的时隙包括M个符号,M为12,且所述时隙格式b中各符号的类型和时间顺序与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时隙格式a中12个符号的类型和时间顺序相同,所述第一类型的时隙的所述时隙格式a包括所述12个符号以及另外2个符号;
收发模块,用于发送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时隙格式b的指示信息。
其中,上述方法实施例涉及的各步骤的所有相关内容均可以援引到对应功能模块的功能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由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装置700、通信装置800、通信装置900及通信装置1000可用于执行图2所示的实施例或图6所示的实施例所提供的方法,因此其所能获得的技术效果可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在此不再赘述。
本申请实施例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申请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数字通用光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实施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22)

1.一种确定时隙格式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参考子载波间隔的普通循环前缀NCP时隙的格式确定带宽部分BWP上连续个扩展循环前缀ECP时隙的格式,其中,所述μa对应所述参考子载波间隔,所述μ对应所述BWP的子载波间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所述μa为所述参考子载波间隔的numerology的索引,所述μ为所述BWP的子载波间隔的numerology的索引。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或者,或者,时,
所述BWP上连续个ECP时隙中包括个下行符号,个上行符号,其中,
表示向下取整,M为所述ECP时隙中符号个数,DL_du为所述NCP时隙中下行符号的持续时长,UL_du为所述NCP时隙中上行符号的持续时长,Ts_ECP为所述ECP时隙中的一个符号的持续时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所述NCP时隙中起始符号连续的一个或多个符号为下行符号,且结束符号连续的一个或多个符号为上行符号。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WP上连续个ECP时隙中起始符号连续的个符号为下行符号,所述BWP上连续个ECP时隙中结束符号连续的个符号为上行符号。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WP上连续个ECP时隙中还包括个未知符号。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μ=2。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CP时隙包括14个符号,所述ECP时隙包括12个符号。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NCP时隙的格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DCI format 2_0。
11.一种通信装置,包括:
用于根据参考子载波间隔的普通循环前缀NCP时隙的格式确定带宽部分BWP上连续个扩展循环前缀ECP时隙的格式的模块,其中,所述μa对应所述参考子载波间隔,所述μ对应所述BWP的子载波间隔。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通信装置,所述μa为所述参考子载波间隔的numerology的索引,所述μ为所述BWP的子载波间隔的numerology的索引。
13.根据权利要求11或1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或者,或者,时,
所述BWP上连续个ECP时隙中包括个下行符号,个上行符号,其中,
表示向下取整,M为所述ECP时隙中符号个数,DL_du为所述NCP时隙中下行符号的持续时长,UL_du为所述NCP时隙中上行符号的持续时长,Ts_ECP为所述ECP时隙中的一个符号的持续时长。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装置,所述NCP时隙中起始符号连续的一个或多个符号为下行符号,且结束符号连续的一个或多个符号为上行符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3或14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BWP上连续个ECP时隙中起始符号连续的个符号为下行符号,所述BWP上连续个ECP时隙中结束符号连续的个符号为上行符号。
16.根据权利要求13至15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BWP上连续个ECP时隙中还包括个未知符号。
17.根据权利要求11至16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μ=2。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17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NCP时隙包括14个符号,所述ECP时隙包括12个符号。
19.根据权利要求1至18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一指示信息,所述第一指示信息包括所述NCP时隙的格式。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通信装置,所述第一指示信息为DCI format 2_0。
21.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程序或指令,当所述程序或指令被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运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所述的方法。
22.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至20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
CN201910598691.2A 2018-02-14 2018-02-14 一种确定时隙格式的方法、通信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设备 Active CN1103117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98691.2A CN110311769B (zh) 2018-02-14 2018-02-14 一种确定时隙格式的方法、通信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98691.2A CN110311769B (zh) 2018-02-14 2018-02-14 一种确定时隙格式的方法、通信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设备
CN201810151872.6A CN110166205B (zh) 2018-02-14 2018-02-14 一种确定时隙格式的方法及设备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51872.6A Division CN110166205B (zh) 2018-02-14 2018-02-14 一种确定时隙格式的方法及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1769A true CN110311769A (zh) 2019-10-08
CN110311769B CN110311769B (zh) 2021-02-09

Family

ID=67619693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51872.6A Active CN110166205B (zh) 2018-02-14 2018-02-14 一种确定时隙格式的方法及设备
CN201910598691.2A Active CN110311769B (zh) 2018-02-14 2018-02-14 一种确定时隙格式的方法、通信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及设备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51872.6A Active CN110166205B (zh) 2018-02-14 2018-02-14 一种确定时隙格式的方法及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388709B2 (zh)
EP (1) EP3748890B1 (zh)
JP (1) JP7358366B2 (zh)
CN (2) CN110166205B (zh)
BR (1) BR112020016569A2 (zh)
WO (1) WO2019157990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2071395B1 (ko) * 2018-02-14 2020-03-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슬롯 포맷을 결정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11006408B2 (en) * 2018-02-26 2021-05-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lot format determination for extended cyclic prefix transmissions using normal cyclic prefix slot formats
US11871440B2 (en) * 2021-06-24 2024-01-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Dynamic slot format configuration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3399A (zh) * 2013-04-10 2015-08-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发送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7210855A (zh) * 2015-01-30 2017-09-2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对增加数量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进行确认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WO2017213386A1 (en) * 2016-06-08 2017-12-14 Lg Electronics Inc. A communication method of using full duplex in nr
CN107493605A (zh) * 2017-08-31 2017-12-19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频域资源的设置方法、装置及基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02814B1 (ko) * 2003-10-02 2010-12-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패킷 데이터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순방향 패킷 데이터 제어 채널 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KR100938103B1 (ko) * 2003-10-14 2010-01-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패킷 데이터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패킷데이터 제어 채널의 제어 메시지 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CN1798004A (zh) * 2004-12-29 2006-07-05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用于低速率时分双工系统的上行调度信令的传输方法
CN101287281A (zh) * 2007-04-11 2008-10-15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下行调度控制信令的传输设备和方法
CN102932899B (zh) * 2011-08-12 2015-07-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预编码控制指示信息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US9648627B2 (en) * 2012-09-14 2017-05-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Beacon timeslot allocation
WO2015069054A1 (ko) * 2013-11-07 2015-05-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신호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9553713B2 (en) 2014-04-30 2017-01-24 Harman International Industries,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clock reference streams with timestamps directly to audio/video end nodes in an audio/video bridging network
JP6684287B2 (ja) * 2015-01-09 2020-04-22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制御情報を送信する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US11452091B2 (en) * 2016-02-04 2022-09-20 Acer Incorporated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transmission
CN106792837B (zh) * 2017-02-22 2020-03-31 东南大学 一种td-lte系统的上下行切换方法
KR102066103B1 (ko) 2017-03-24 2020-01-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Sr 전송 여부를 결정하는 방법 및 nb 무선 기기
WO2019117693A1 (en) * 2017-12-15 2019-06-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data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102546276B1 (ko) 2017-12-15 2023-06-2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정보 및 데이터 정보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EP3525542B1 (en) * 2018-02-07 2020-04-29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onitoring interrupted transmission indicat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23399A (zh) * 2013-04-10 2015-08-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发送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CN107210855A (zh) * 2015-01-30 2017-09-2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对增加数量的下行链路分量载波进行确认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WO2017213386A1 (en) * 2016-06-08 2017-12-14 Lg Electronics Inc. A communication method of using full duplex in nr
CN107493605A (zh) * 2017-08-31 2017-12-19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频域资源的设置方法、装置及基站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166205A (zh) 2019-08-23
CN110166205B (zh) 2024-04-09
WO2019157990A1 (zh) 2019-08-22
EP3748890A4 (en) 2021-03-24
EP3748890A1 (en) 2020-12-09
US11388709B2 (en) 2022-07-12
EP3748890B1 (en) 2023-01-18
CN110311769B (zh) 2021-02-09
JP2021513808A (ja) 2021-05-27
US20200374077A1 (en) 2020-11-26
BR112020016569A2 (pt) 2020-12-22
JP7358366B2 (ja) 2023-10-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723094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signal through multi-link in wireless LAN system
JP6931106B2 (ja) 屋外伝搬チャネルをサポートするためのwlan設計
CN108923900B (zh) 参考信号的传输方法、装置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US9844028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ed communication efficiency in wireless networks
CN104094534B (zh) 用于在一个或多个空‑时流上通信的系统和方法
EP4060924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wlan ofdma design of subcarrier groups and frame format
CN110463126A (zh) 车辆对车辆(v2v)侧链路通信中的载波聚合和高阶调制
CN112771807A (zh) 来自多个基站的解调参考信号传输
EP3701692A1 (en) Dm-rs of pi/2-bpsk signals
JP7175976B2 (ja) ダウンリンク制御情報の伝送方法、ブラインド検出回数を取得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JP7222076B2 (ja) 情報送信および受信方法、デバイス、および装置
KR20180057664A (ko) 무선 통신 기지국 측 및 사용자 장비 측에서 이용되는 디바이스 및 방법
WO2013126588A2 (en) Dual-stream signal (sig) field encoding with higher order modulation
JP2020039156A (ja) 物理層プロトコルデータユニットを送信するための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10311769A (zh) 一种确定时隙格式的方法及设备
TW200814582A (en) Bandwidth asymmetric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745973A (zh) 用于增强型功率节省协议的方法和设备
BR102013029337A2 (pt) alocação de recurso para garantias de satisfação mínima em redes de múltiplos serviços e múltiplas antenas
WO2011147167A1 (zh) 传输消息的方法、基站、终端及多通信制式系统
JP6893241B2 (ja) 信号の伝送方法、ネットワーク装置及び端末装置
CN109803383A (zh) 发送和接收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9219968A (zh) 一种csi-rs传输方法及网络设备
JP2017092538A (ja) 無線通信用集積回路、無線通信端末およ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24094146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
CN105284071B (zh) 将一个或多个消息映射到传输资源上的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