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11721A - 数据传输方法、发送端、接收端及数据传输系统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发送端、接收端及数据传输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11721A
CN110311721A CN201910534119.XA CN201910534119A CN110311721A CN 110311721 A CN110311721 A CN 110311721A CN 201910534119 A CN201910534119 A CN 201910534119A CN 110311721 A CN110311721 A CN 1103117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rial number
receiving end
data packet
transmitting terminal
data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34119.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缪国春
刘志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FENG NAVIG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FENG NAVIG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FENG NAVIG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FENG NAVIG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34119.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1172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3117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172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185Space-based or airborne stations; Stations for satellite systems
    • H04B7/18502Airborne stations
    • H04B7/18506Communications with or from aircraft, i.e. aeronautical mobile servi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9/00Packet switching elements
    • H04L49/90Buffering arrangements
    • H04L49/9057Arrangements for supporting packet reassembly or resequenc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stronomy & Astrophysics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应用于无人机技术领域,包括:发送端将数据包进行排序编号,接收端返回数据包的序号,使发送端能够根据接收端返回的序号,将数据包继续发送给接收端。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发送端、接收端及数据传输系统,可以实现在中断的位置继续上传位置数据,达到不用对已经发送的位置数据进行重新发送的效果,减轻工作量。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发送端、接收端及数据传输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人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发送端、接收端及数据传输系统。
背景技术
在飞速发展的信息化时代,无人机赛事已经在全国各地开花结果,在比赛中目标无人机或者干扰机的位置数据的回传,成为必不可少的一步。
但是由于人为原因和复杂的环境,在传输无人机位置数据的时候容易造成中断,以至于需要重新对位置数据进行传输,导致无法实时高效的得出结果,延误比赛时间。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发送端、接收端及数据传输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传输无人机位置数据的时候容易造成中断,以至于需要重新对位置数据进行传输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发送端分别对待发送的多个数据包进行排序并编号,得到多个带有序号的数据包;
根据序号,发送数据包给接收端,以使所述接收端接收到所述数据包后,将所述数据包的序号返回给所述发送端。
进一步地,所述根据序号,发送数据包给接收端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接收端返回的序号后,获取与所述序号相邻的下一序号的数据包;
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接收端。
进一步地,当首次发送数据包时,将序号最小的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接收端。
进一步地,所述数据包内存储有无人机的位置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
接收端接收到数据包后,获取所述数据包的序号;
将所述序号发送给所述发送端,以使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序号,发送下一数据包给所述接收端。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序号,发送下一数据包给所述接收端包括:
当所述发送端接收到所述接收端返回的序号后,所述发送端获取与所述序号相邻的下一序号的数据包;
所述发送端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接收端。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发送端,包括:
编号模块,用于分别对待发送的多个数据包进行排序并编号,得到多个带有序号的数据包;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序号,发送数据包给接收端,以使所述接收端接收到所述数据包后,将所述数据包的序号返回给所述发送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获取子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接收端返回的序号后,获取与所述序号相邻的下一序号的数据包;
发送子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接收端。
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接收端,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接收到数据包后,获取所述数据包的序号;
发送模块,用于当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数据链正常工作时,将所述序号发送给所述发送端,以使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序号,发送下一数据包给所述获取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包括:至少一个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发送端,以及,至少一个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的接收端。
从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可知,本发明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发送端、接收端及数据传输系统,发送端将数据包进行排序编号,接收端返回数据包的序号,使发送端能够根据接收端返回的序号,将数据包继续发送给接收端,可以实现在中断的位置继续上传位置数据,达到不用对已经发送的位置数据进行重新发送的效果,减轻工作量,提升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发送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接收端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得本发明的发明目的、特征、优点能够更加的明显和易懂,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各本发明实施例的典型应用场景是在无人机位置数据传输过程中,发送位置数据的发送端与接收位置数据的接收端之间的数据链中断后,需要将所有的位置数据重新发送,即将已发送给接收端的位置数据再次重新发送。因此需要将数据包进行排序编号,在数据链恢复正常工作后,接收端返回数据包的序号,使发送端能够根据接收端返回的序号,将数据包继续发送给接收端,具体技术方案的描述参见下述各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适用于无人机位置信息的数据回传过程,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101、发送端分别对待发送的多个数据包进行排序并编号,得到多个带有序号的数据包;
数据包内包括无人机的位置信息,多个数据包内分别存储着无人机在各个时刻的位置信息。对多个数据包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序,然后编号。例如,有3个数据包,分别存储该无人机在14时10分33秒、14时10分35秒、14时10分34秒的位置数据。然后,按照14时10分33秒、14时10分34秒、14时10分35秒的顺序,对该3个数据包进行排序,并编号为1号数据包(14时10分33秒的位置数据)、2号数据包(14时10分34秒的位置数据)和3号数据包(14时10分35秒的位置数据)。
S102、根据序号,发送数据包给接收端,以使该接收端接收到该数据包后,将该数据包的序号返回给该发送端。
当首次发送数据包时,将序号最小的数据包发送给接收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即将1号数据包发送给接收端。
当接收端收到数据包后,将数据包的序号返回给发送端。例如,接收端收到1号数据包后,会将1号数据包的序号1返回给发送端。
可理解的,若发送端接收到该序号,则该发送端再次执行步骤S102:根据序号,发送数据包给接收端。具体的,获取与该序号相邻的下一序号的数据包,然后将该数据包发送给接收端。例如,发送端接收到序号1,则将序号为2的2号数据包发送给接收端。
上述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建立有数据链,数据包通过数据链进行传输。当数据链正常工作时,发送端的数据包可正常发送至接收端,接收端返回的序号也能正常传输至发送端。当数据链中断时,发送端不能将数据包成功发送至接收端,则采用每隔一段时间便发送一次的方式,进行多次发送。例如,每隔0.1秒、0.2秒等。以当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数据链恢复正常工作时,发送端尽快将该数据包发送给接收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端分别对待发送的多个数据包进行排序并编号,得到多个带有序号的数据包,然后,根据序号,发送数据包给接收端,以使接收端接收到该数据包后,将该数据包的序号返回给该发送端,发送端再次根据序号,发送数据包给接收端。即使传输中断,在恢复传输后,发送端也无需将所有数据包重新发送给接收端,只需继续发送即可。
请参阅图2,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的流程示意图,该方法适用于无人机位置信息的数据回传过程,该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S201、接收端接收到数据包后,获取该数据包的序号;
例如,接收端接收到2号数据包,获取序号2。其中,获取数据包的序号也可以用计数器替代。例如,接收到1号数据包,计数器计1,再接收到2号数据包,计数器计2。
S202、将该序号发送给该发送端,以使该发送端根据该序号,发送下一数据包给该接收端。
当发送端与该接收端之间的数据链中断时,序号不能成功发送给发送端。因此,可采用每隔一段时间便发送一次序号的方式,进行多次发送。例如,0.1秒、0.2秒等。以当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数据链恢复正常工作时,发送端尽快接收到接收端返回的序号。
发送端接收到该序号之后,获取与该序号相邻的下一序号的数据包,将该数据包发送给接收端。
以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过程进行举例说明:
发送端以定位数据发射器为例,接收端以地面数据接收端为例,定位数据发射器与地面数据接收端建立数据链。
定位数据发射器实时接收无人机的位置数据,其中,定位数据发射器将各个时刻包括无人机的位置数据的数据包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序,然后编号,得到1号数据包、2号数据包、......、n号数据包。然后,定位数据发射器将1号数据包通过数据链发送给地面数据接收端。该数据链正常工作时,地面数据接收端接收到1号数据包,然后将序号1返回给定位数据发射器。定位数据发射器再将2号数据包发送给地面数据接收端。当定位数据发射器发送到第36个数据包时,数据链中断,定位数据发射器没有成功将第36个数据包发送给地面数据接收端,则进行多次发送,直至第36个数据包发送至地面数据接收端,而后,地面数据接收端在将序号36返回至定位数据发射器的过程中,数据链中断,地面数据接收端没有成功将序号36返回至定位数据发射器,则进行多次发送,直至序号36返回至定位数据发射器,定位数据发射器继续发送第37个数据包,以此往复,直至发送完所有数据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端接收到数据包后,获取该数据包的序号,将该序号发送给该发送端,以使该发送端根据该序号,发送下一数据包给该接收端。即使传输中断,在恢复传输后,也无需将所有数据包重新发送给接收端,只需继续发送下一数据包即可。
请参阅图3,图3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发送端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包括:
编号模块301,用于分别对待发送的多个数据包进行排序并编号,得到多个带有序号的数据包;
数据包内包括无人机的位置信息,多个数据包内分别存储着无人机在各个时刻的位置信息。对多个数据包按照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序,然后编号。例如,有3个数据包,分别存储该无人机在14时10分33秒、14时10分35秒、14时10分34秒的位置数据。然后,按照14时10分33秒、14时10分34秒、14时10分35秒的顺序,对该3个数据包进行排序,并编号为1号数据包(14时10分33秒的位置数据)、2号数据包(14时10分34秒的位置数据)和3号数据包(14时10分35秒的位置数据)。
发送模块302,用于根据序号,发送数据包给接收端,以使接收端接收到该数据包后,将该数据包的序号返回给发送模块302。
当首次发送数据包时,将序号最小的数据包发送给接收端。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即将1号数据包发送给接收端。
当接收端收到数据包后,将数据包的序号返回给发送端。例如,接收端收到1号数据包后,会将1号数据包的序号1返回给发送端。
可理解的,若发送端接收到该序号,则该发送端再次执行步骤S102:根据序号,发送数据包给接收端。具体的,获取与该序号相邻的下一序号的数据包,然后将该数据包发送给接收端。例如,发送端接收到序号1,则将序号为2的2号数据包发送给接收端。
上述发送端和接收端之间建立有数据链,数据包通过数据链进行传输。当数据链正常工作时,发送端的数据包可正常发送至接收端,接收端返回的序号也能正常传输至发送端。当数据链中断时,发送端不能将数据包成功发送至接收端,则采用每隔一段时间便发送一次的方式,进行多次发送。例如,每隔0.1秒、0.2秒等。以当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数据链恢复正常工作时,发送端尽快将该数据包发送给接收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发送端分别对待发送的多个数据包进行排序并编号,得到多个带有序号的数据包,然后,根据序号,发送数据包给接收端,以使接收端接收到该数据包后,将该数据包的序号返回给该发送端,发送端再次根据序号,发送数据包给接收端。即使传输中断,在恢复传输后,发送端也无需将所有数据包重新发送给接收端,只需继续发送即可。
请参阅图4,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接收端的结构示意图,主要包括:
获取模块401,用于接收到数据包后,获取该数据包的序号;
例如,接收端接收到2号数据包,获取序号2。其中,获取数据包的序号也可以用计数器替代。例如,接收到1号数据包,计数器计1,再接收到2号数据包,计数器计2。
发送模块402,用于将该序号发送给发送端,以使发送端根据该序号,发送下一数据包给获取模块401。
当发送端与该接收端之间的数据链中断时,序号不能成功发送给发送端。因此,可采用每隔一段时间便发送一次序号的方式,进行多次发送。例如,0.1秒、0.2秒等。以当发送端与接收端之间的数据链恢复正常工作时,发送端尽快接收到接收端返回的序号。
发送端接收到该序号之后,获取与该序号相邻的下一序号的数据包,将该数据包发送给接收端。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接收端接收到数据包后,获取该数据包的序号,将该序号发送给该发送端,以使该发送端根据该序号,发送下一数据包给该接收端。即使传输中断,在恢复传输后,也无需将所有数据包重新发送给接收端,只需继续发送下一数据包即可。
请参阅图5,图5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该数据传输系统包括至少一个如图1所示的发送端300,以及,至少一个如图2所示的接收端400。其中,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发送端300和接收端400的数量均以1个为例。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便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发明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发明,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它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都是本发明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它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为对本发明所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发送端、接收端及数据传输系统的描述,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送端分别对待发送的多个数据包进行排序并编号,得到多个带有序号的数据包;
根据序号,发送数据包给接收端,以使所述接收端接收到所述数据包后,将所述数据包的序号返回给所述发送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序号,发送数据包给接收端包括:
当接收到所述接收端返回的序号后,获取与所述序号相邻的下一序号的数据包;
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接收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当首次发送数据包时,将序号最小的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接收端。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意一项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包内存储有无人机的位置信息。
5.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端接收到数据包后,获取所述数据包的序号;
将所述序号发送给所述发送端,以使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序号,发送下一数据包给所述接收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序号,发送下一数据包给所述接收端包括:
当所述发送端接收到所述接收端返回的序号后,所述发送端获取与所述序号相邻的下一序号的数据包;
所述发送端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接收端。
7.一种发送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编号模块,用于分别对待发送的多个数据包进行排序并编号,得到多个带有序号的数据包;
发送模块,用于根据序号,发送数据包给接收端,以使所述接收端接收到所述数据包后,将所述数据包的序号返回给所述发送模块。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发送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发送模块包括:
获取子模块,用于当接收到所述接收端返回的序号后,获取与所述序号相邻的下一序号的数据包;
发送子模块,用于将所述数据包发送给所述接收端。
9.一种接收端,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接收到数据包后,获取所述数据包的序号;
发送模块,用于当发送端与所述接收端之间的数据链正常工作时,将所述序号发送给所述发送端,以使所述发送端根据所述序号,发送下一数据包给所述获取模块。
10.一种数据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7至8任意一项所述的发送端,以及,至少一个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接收端。
CN201910534119.XA 2019-06-19 2019-06-19 数据传输方法、发送端、接收端及数据传输系统 Pending CN11031172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34119.XA CN110311721A (zh) 2019-06-19 2019-06-19 数据传输方法、发送端、接收端及数据传输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34119.XA CN110311721A (zh) 2019-06-19 2019-06-19 数据传输方法、发送端、接收端及数据传输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1721A true CN110311721A (zh) 2019-10-08

Family

ID=680759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34119.XA Pending CN110311721A (zh) 2019-06-19 2019-06-19 数据传输方法、发送端、接收端及数据传输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11721A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3073A (zh) * 2011-03-23 2011-08-03 深圳创维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5245317A (zh) * 2015-10-20 2016-01-13 北京小鸟听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发送端、接收端和数据传输系统
CN107528672A (zh) * 2017-09-05 2017-12-2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高效的无线数据收发方法与装置
US20180123767A1 (en) * 2016-11-02 2018-05-0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liable Transmission in Communications Systems
CN108199811A (zh) * 2017-12-28 2018-06-22 深圳市瑞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CN108513701A (zh) * 2017-05-18 2018-09-07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以及系统
CN108923839A (zh) * 2018-06-19 2018-11-30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飞行器和控制设备
CN109120383A (zh) * 2017-06-26 2019-01-01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无人机及其地面站、数据传输方法
CN109905205A (zh) * 2019-04-03 2019-06-18 苏州金螳螂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接收的方法及设备、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43073A (zh) * 2011-03-23 2011-08-03 深圳创维数字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05245317A (zh) * 2015-10-20 2016-01-13 北京小鸟听听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发送端、接收端和数据传输系统
US20180123767A1 (en) * 2016-11-02 2018-05-03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liable Transmission in Communications Systems
CN108513701A (zh) * 2017-05-18 2018-09-07 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机器可读存储介质以及系统
CN109120383A (zh) * 2017-06-26 2019-01-01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无人机及其地面站、数据传输方法
CN107528672A (zh) * 2017-09-05 2017-12-2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高效的无线数据收发方法与装置
CN108199811A (zh) * 2017-12-28 2018-06-22 深圳市瑞云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
CN108923839A (zh) * 2018-06-19 2018-11-30 深圳市道通智能航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飞行器和控制设备
CN109905205A (zh) * 2019-04-03 2019-06-18 苏州金螳螂文化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发送、接收的方法及设备、数据传输方法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73602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HARQ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CN110536451A (zh) 信息增强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DE112019004008T5 (de) Verfahren zum senden von uplink-daten unter verwendung einer vorkonfigurierten uplink-ressource in einem drahtlosen kommunikationssystem, das ein schmalband-internet-der-dinge-system unterstützt, und vorrichtung dafür
CN105610534B (zh) 一种多站时间同步方法和设备
CN105429858A (zh) 一种多机器人间实时消息传递方法
DE69934124D1 (de)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für wiederversuch, versagen und wiederanlauf einer eingang/ausgangsverbindung in einem computernetz
CN104067581A (zh) 多网关装置、复用线路通信系统、复用线路通信方法以及程序
CN111835471A (zh) 基于北斗三代卫星短报文传输文件的方法及通信终端
CN106411778A (zh) 数据转发的方法及装置
CN106571973A (zh) 心跳包超时管理方法及系统
CN104936156A (zh) 短信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10190890A (zh) 一种基于通信卫星系统的航天器在线申请方法和系统
CN110138523A (zh) 一种反馈码本确定方法及装置
RU2013143046A (ru) Система и способ для передачи изображений в режиме реального времени
CN105338129B (zh) 自动分址方法、显示终端和模块终端
CN111817824B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终端设备和控制节点
CN106230913B (zh) 数据处理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7027161A (zh) 一种无线局域网中数据传输的方法、接入点和站点
CN110311721A (zh) 数据传输方法、发送端、接收端及数据传输系统
CN109194593A (zh) 信息发送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3580817A (zh)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装置、系统和相关设备
CN112714159A (zh) 消息转发方法和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装置
CN107147444A (zh) 一种基于可见光的数据传输方法、装置与系统
CN107113229B (zh) 一种通告消息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14629580B (zh) 低轨卫星链路仿真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08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