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08907A - 数据转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数据转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08907A
CN110308907A CN201910596369.6A CN201910596369A CN110308907A CN 110308907 A CN110308907 A CN 110308907A CN 201910596369 A CN201910596369 A CN 201910596369A CN 110308907 A CN110308907 A CN 1103089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format
contract
sentence
transformation ru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9636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08907B (zh
Inventor
李大贺
张煜
李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trip Travel Network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trip Travel Network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trip Travel Network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filed Critical Ctrip Travel Network Technology Shangha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96369.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0890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089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089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0890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0890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2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tructured data, e.g. relational data
    • G06F16/25Integrating or interfacing systems involving 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s
    • G06F16/258Data format conversion from or to a database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8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semi-structured data, e.g. markup language structured data such as SGML, XML or HTML
    • G06F16/84Mapping; Convers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40Transformation of program cod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Information Retrieval, Db Structures And Fs Structure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数据转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确定一契约数据的第一数据格式;根据一第一转换规则将所述契约数据由第一数据格式转换为第二数据格式;根据一第二转换规则将所述契约数据由第一数据格式转换为可视数据格式;于一可编辑页面显示所述可视数据格式的契约数据;根据对所述可编辑页面的契约数据的编辑操作更新所述第二数据格式的契约数据。本发明可以实现缔约双方的契约数据的在线同步更新,避免缔约双方因其中一方更新契约数据而导致另一方无法及时获取该更新后的契约数据的情形发生。

Description

数据转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数据转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契约管理本质上是对数据模型的管理,现有技术中,1)以Power Designer为代表的专业工程建模软件,可以提供非常强大的数据模型管理的能力,并以特定的数据结构保存数据模型文档。这类软件主要面向软件工程设计领域,但由于其软件系统缺乏可扩展性(或扩展难度大)、不具备web交互功能,以及对使用者有较高的专业性要求等原因,以PowerDesigner为代表的专业工程建模软件并不适合作为契约管理使用。2)以XSD为代表的标准组织机构定义的可扩的数据方案文本文档,具有通用性,易于理解,具有极强的数据描述以及扩展能力。由于文本文档是记录数据模型信息,在阅读、标记备注、文件分发、历史文档维护等方面需要与相关的软件系统配合才能实现可视化、高效的管理功能,比如使用git系统实现文件共享、历史跟踪功能,使用其他软件工具将XSD文档解析生成其他编程语言的代码。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数据转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可以实现缔约双方的契约数据的在线同步更新,避免缔约双方因其中一方更新契约数据而导致另一方无法及时获取该更新后的契约数据的情形发生。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转换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一契约数据的第一数据格式;
根据一第一转换规则将所述契约数据由第一数据格式转换为第二数据格式;
根据一第二转换规则将所述契约数据由第一数据格式转换为可视数据格式;
于一可编辑页面显示所述可视数据格式的契约数据;
根据对所述可编辑页面的契约数据的编辑操作更新所述第二数据格式的契约数据。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一第一转换规则将所述契约数据由第一数据格式转换为第二数据格式的步骤包括:
生成第一数据格式的契约数据和第二数据格式的契约数据之间的第一语句映射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一第二转换规则将所述契约数据由第一数据格式转换为可视数据格式的步骤包括:
生成第一数据格式的契约数据和可视数据格式的契约数据之间的第二语句映射表。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对所述可编辑页面的契约数据的编辑操作更新所述第二数据格式的契约数据的步骤包括:
根据对所述编辑操作确定所述可视数据格式的契约数据中的第一待更新语句,及对该第一待更新语句的更新处理;
自所述第二语句映射表中确定第一待更新语句在所述第一数据格式的契约数据中的对应语句以作为中间更新语句;
自所述第一语句映射表中确定所述中间更新间语句在所述第二数据格式的契约数据中的对应语句以作为第二待更新语句;
按所述更新处理,更新所述第二待更新语句。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更新处理包括如下操作中的一项或多项:
删除语句、修改语句,以及变更父子关系。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根据对所述可编辑页面的契约数据的编辑操作更新所述第二数据格式的契约数据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编辑操作于所述可视数据格式的契约数据中增加第一待增加语句;
按所述第二转换规则将所述第一待增加语句转换为第一数据格式的中间增加语句;
按所述第一转换规则将所述中间增加语句转换为第二数据格式的第二增加语句;
将所述第二增加语句增加至第二数据格式的契约数据中。
在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数据转换方法包括:
自一第一转换规则集合中调取所述第一转换规则,所述第一转换规则集合中包括所述第一数据格式和第二数据格式据以相互转换的第一转换规则;
自一第二转换规则集合中调取所述第二转换规则,所述第二转换规则集合中包括所述第一数据格式和可视数据格式据以相互转换的第二转换规则。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转换装置,所述数据转换装置包括:
识别模块,用以确定一契约数据的第一数据格式;
第一转换模块,用以根据一第一转换规则将所述契约数据由第一数据格式转换为第二数据格式;
第二转换模块,用以根据一第二转换规则将所述契约数据由第一数据格式转换为可视数据格式;
显示模块,用以于一可编辑页面显示所述可视数据格式的契约数据;
更新模块,用以根据对所述可编辑页面的契约数据的编辑操作更新所述第二数据格式的契约数据。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上所述数据转换方法中的步骤。
根据本发明的又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上所述数据转换方法中的步骤。
本发明可以实现缔约双方的契约数据的在线同步更新,避免缔约双方因其中一方更新契约数据而导致另一方无法及时获取该更新后的契约数据的情形发生。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数据转换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数据转换方法的局部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数据转换方法的局部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数据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结构示意图。以及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范例;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公开将更加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方式中。
此外,附图仅为本公开的示意性图解,并非一定是按比例绘制。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因而将省略对它们的重复描述。附图中所示的一些方框图是功能实体,不一定必须与物理或逻辑上独立的实体相对应。可以采用软件形式来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一个或多个硬件模块或集成电路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或在不同网络和/或处理器装置和/或微控制器装置中实现这些功能实体。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转换方法,图1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数据转换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本发明第一实施例中数据转换方法的局部流程图。如图1所示,所述数据转换方法包括:
S110,确定一契约数据的第一数据格式。
具体地,解析由第一用户提供的契约数据,所述契约数据可以是任意的数据格式。比如,可以接收以web表单、平面文件(XML、XSD、BAIJS)以及公开的web API或者通过其他数据源同步等方式导入的契约数据。以XML文档的数据格式为例。XML文档实际上就是纯文本数据,使用XML数据格式的应用程序首先必须能对XML数据进行读取、分析,进而进行处理。目前常见的XML解析方案包括XML简单应用程序编程接口(Simple APIs for XML,SAX)与文档对象模型(Document Object Model,DOM)两种。其中,DOM实现了万维网联盟(World WideWeb Consortium,W3C)标准,有多种编程语言支持这种解析方式。其处理方式是将整个XML报文或者XML文档作为类似树结构的方式读入内存中以进行解析。SAX通过类似于流解析的技术,是一种不可逆的解析过程,能够对XML报文或者XML文档的部分进行解析。
S120,根据一第一转换规则将所述契约数据由第一数据格式转换为第二数据格式。
进一步地,步骤S120包括:生成第一数据格式的契约数据和第二数据格式的契约数据之间的第一语句映射表。
其中,所述第一转换规则可以理解为一种通用的数据模型。该通用的数据模型具有描述任意数据的能力,从最基本的元数据到复杂的复合数据模型,可以包括系统预定义的基本数据模型(一般采用W3C组织定义的类型),以及自定义的数据模型。
具体地,可以自一第一转换规则集合中调取所述第一转换规则,所述第一转换规则集合中包括所述第一数据格式和第二数据格式据以相互转换的第一转换规则。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换规则集合可以是预存在客户端或者服务器中,使用时,既可以由工作人员手动选取其中的一第一转换规则,也可以由客户端或者服务器自动选取。手动选取时,步骤120可以包括:接收用户输入指令;根据用户输入指令选择对应的第一转换规则。例如,第一转换规则集合中包括多个具有不同编号的第一转换规则,用户输入指令中携带相应第一转换规则的编号,从而实现对其中一第一转换规则的选取。自动选取时,第一步,可以先将所述契约数据的关键字段依次与所述第一转换规则中的关键字进行匹配。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契约数据中的哪些部分属于关键字段已经预先定义。第一步具体可以包括:先确定所述契约数据中的关键字段,然后采用这些关键字段与所述第一转换规则的关键字进行匹配。为了便于所述第一转换规则的选取,可以预设一个第一语句映射表,该第一语句映射表包括第一转换规则的编号和关键字段的对应关系。这样,只需要在所述第一语句映射表中查找关键字段(相当于与所述第一转换规则中的关键字匹配),即可选出对应的第一转换规则。第二步,选取匹配成功的第一转换规则,匹配成功的第一转换规则的关键字段与所述契约数据中的各个关键字段相匹配。当然,除了手动选取和自动选取两种方式外,还可以包括手动和自动相结合的方式。例如,在采用自动选取时,系统选择出多个第一转换规则,此时可以接收用户选择指令,根据用户选择指令从这多个第一转换规则中选出与之匹配的第一转换规则。例如,根据系统匹配选择出规则A和B,规则A和规则B对应的输入数据格式(即第一数据格式)相同,不同之处在于输出的数据格式(第二数据格式)不同,通过用户选择指令可以进一步选择其中一个用于后续转换。
进一步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转换规则可以包括第一转换规则表。其中,所述第一转换规则表用于定义所述契约数据的数据格式在转换前和转换后各个字段的属性。具体地,所述字段的属性可以包括字段标识(ID)、字段父节点标识(PID)、字段名称(NAME)、字段类型(TYPE)、存储过程名称(PROC)、默认值(DEFAULT)和取值路径(SRC)。字段属性名称可以包括字段属性英文名,除了字段属性英文名外还可以包括字段属性中文名;字段属性类型可以包括NUMBER(10)、VARCHAR2(100CHAR),其中NUMBER(10)为数值型,长度为10,VARCHAR2(100CHAR)为字符串型,长度为100个任意字符;字段属性说明用于进行字段的各个属性解释。
字段标识为数据格式中各个字段对应的标识;字段父节点标识用于指示数据格式中各个字段之间的关系,例如字段dev的PID为2,则说明字段dev的父节点的ID为2,也即字段dev的父节点为字段devstatus,客户端或者服务器通过父节点标识能够确定各个字段间的从属关系;字段名称为各个字段的名称,字段的名称也即数据结构中的字段;字段类型包括XML_IN、NODE、ATTR、PROC、XML_OUT、TEXT、TEXTVALUE等,各个类型的含义参见第一转换规则数据库表;存储过程名称表示所引用的数据库中的存储过程;对于默认值,如果类型为NODE、TEXT或NOVALUE,则是默认元素重复次数,如果类型为ATTR或者TEXTVALUE,则表示该字段为一个固定值;取值路径表示TEXTVALUE字段的取值路径。
在本实施例中,不同的第一转换规则实际就是第一转换规则表不同。进一步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方法还可以包括:接收用户输入,根据用户输入新建、修改或删除所述数据第一转换规则中的第一转换规则表。通过该步骤对第一转换规则进行调整,以适应新的数据格式的转换需求。
S130,根据一第二转换规则将所述契约数据由第一数据格式转换为可视数据格式;
进一步地,步骤S130包括:生成第一数据格式的契约数据和可视数据格式的契约数据之间的第二语句映射表。
具体地,可以自一第二转换规则集合中调取所述第二转换规则,所述第二转换规则集合中包括所述第一数据格式和可视数据格式据以相互转换的第二转换规则。进一步地,可以根据第二用户的需求将第一数据格式的契约数据按照一第二转换规则映射为用户指定的可视数据格式。
需要指出的是,步骤S130可以参照步骤S120执行,两者的原理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S140,于一可编辑页面显示所述可视数据格式的契约数据。
具体地,可以利用HTML和Javascript技术生成可视化的可编辑页面,并通过所述可编辑页面显示所述契约数据。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契约数据可以以表格或者以树形等形式显示。便于第二用户直观地了解所述契约数据的内容。也有利于第一用户在所述可编辑页面直接对所述契约数据进行更新。
S150,根据对所述可编辑页面的契约数据的编辑操作更新所述第二数据格式的契约数据。然后将更新后的契约数据存储于数据库中,以便第二用户调取。
如图2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步骤S150包括:
S210,根据对所述编辑操作确定所述可视数据格式的契约数据中的第一待更新语句,及对该第一待更新语句的更新处理;
S220,自所述第二语句映射表中确定第一待更新语句在所述第一数据格式的契约数据中的对应语句以作为中间更新语句;
S230,自所述第一语句映射表中确定所述中间更新间语句在所述第二数据格式的契约数据中的对应语句以作为第二待更新语句;
S240,按所述更新处理,更新所述第二待更新语句。
进一步地,所述更新处理可以包括如下操作中的一项或多项:
删除语句、修改语句,以及变更父子关系。
具体地,根据第一转换规则中的输出数据结构根元素类型下的各个字段生成输出数据结构;根据契约数据的第一数据格式获取其中的参数值写入所述输出数据结构,完成第一数据格式与第二数据格式的转换。
本发明可以实现缔约双方的契约数据的在线同步更新,避免缔约双方因其中一方更新契约数据而导致另一方无法及时获取该更新后的契约数据的情形发生。
图3是本发明第二实施例中数据转换方法的局部流程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与前一实施例的区别主要在于,所述根据对所述可编辑页面的契约数据的编辑操作更新所述第二数据格式的契约数据的步骤包括:
S310,根据所述编辑操作于所述可视数据格式的契约数据中增加第一待增加语句;
S320,按所述第二转换规则将所述第一待增加语句转换为第一数据格式的中间增加语句;
S330,按所述第一转换规则将所述中间增加语句转换为第二数据格式的第二增加语句;
S340,将所述第二增加语句增加至第二数据格式的契约数据中。
本发明可以实现缔约双方的契约数据的在线同步更新,避免缔约双方因其中一方更新契约数据而导致另一方无法及时获取该更新后的契约数据的情形发生。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数据转换装置。图4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数据转换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4所示,所述数据转换装置800包括:801识别模块、802第一转换模块、803第二转换模块、显示模块804及805更新模块。所述识别模块801用以确定一契约数据的第一数据格式;所述第一转换模块802用以根据一第一转换规则将所述契约数据由第一数据格式转换为第二数据格式;所述第二转换模块803用以根据一第二转换规则将所述契约数据由第一数据格式转换为可视数据格式;所述显示模块804用以于一可编辑页面显示所述可视数据格式的契约数据;所述更新模块805用以根据对所述可编辑页面的契约数据的编辑操作更新所述第二数据格式的契约数据。本发明可以实现缔约双方的契约数据的在线同步更新,避免缔约双方因其中一方更新契约数据而导致另一方无法及时获取该更新后的契约数据的情形发生。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程序被例如处理器执行时可以实现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数据转换方法中的步骤。在一些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本发明的各个方面还可以实现为一种程序产品的形式,其包括程序代码,当所述程序产品在终端设备上运行时,所述程序代码用于使所述终端设备执行本说明书上述数据转换方法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中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结构示意图。图5描述了根据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用于实现上述方法的程序产品600,其可以采用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并包括程序代码,并可以在终端设备,例如个人电脑上运行。然而,本发明的程序产品不限于此,在本文件中,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任何包含或存储程序的有形介质,该程序可以被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
所述程序产品600可以采用一个或多个可读介质的任意组合。可读介质可以是可读信号介质或者可读存储介质。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可以为但不限于电、磁、光、电磁、红外线、或半导体的系统、装置或器件,或者任意以上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的更具体的例子(非穷举的列表)包括:具有一个或多个导线的电连接、便携式盘、硬盘、随机存取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可擦式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或闪存)、光纤、便携式紧凑盘只读存储器(CD-ROM)、光存储器件、磁存储器件、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在基带中或者作为载波一部分传播的数据信号,其中承载了可读程序代码。这种传播的数据信号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包括但不限于电磁信号、光信号或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可读存储介质还可以是可读存储介质以外的任何可读介质,该可读介质可以发送、传播或者传输用于由指令执行系统、装置或者器件使用或者与其结合使用的程序。可读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有线、光缆、RF等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可以以一种或多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任意组合来编写用于执行本发明操作的程序代码,所述程序设计语言包括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诸如Java、C++等,还包括常规的过程式程序设计语言—诸如“C”语言或类似的程序设计语言。程序代码可以完全地在用户计算设备上执行、部分地在用户设备上执行、作为一个独立的软件包执行、部分在用户计算设备上部分在远程计算设备上执行、或者完全在远程计算设备或服务器上执行。在涉及远程计算设备的情形中,远程计算设备可以通过任意种类的网络,包括局域网(LAN)或广域网(WAN),连接到用户计算设备,或者,可以连接到外部计算设备(例如利用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来通过因特网连接)。本发明可以实现缔约双方的契约数据的在线同步更新,避免缔约双方因其中一方更新契约数据而导致另一方无法及时获取该更新后的契约数据的情形发生
在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以及用于存储所述处理器的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配置为经由执行所述可执行指令来执行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数据转换方法中的步骤。
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实现为系统、方法或程序产品。因此,本发明的各个方面可以具体实现为以下形式,即:完全的硬件实施方式、完全的软件实施方式(包括固件、微代码等),或硬件和软件方面结合的实施方式,这里可以统称为“电路”、“模块”或“系统”。
下面参照图5来描述根据本发明的这种实施方式的电子设备400。图6显示的电子设备400仅仅是一个示例,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功能和使用范围带来任何限制。
如图6所示,电子设备400以通用计算设备的形式表现。电子设备400的组件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至少一个处理单元410、至少一个存储单元420、连接不同系统组件(包括存储单元420和处理单元410)的总线430、显示单元440等。
其中,所述存储单元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以被所述处理单元410执行,使得所述处理单元410执行本说明书上述数据转换方法中描述的根据本发明各种示例性实施方式的步骤。例如,所述处理单元410可以执行如图1中所示的步骤。
所述存储单元420可以包括易失性存储单元形式的可读介质,例如随机存取存储单元(RAM)4201和/或高速缓存存储单元4202,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只读存储单元(ROM)4203。
所述存储单元420还可以包括具有一组(至少一个)程序模块4205的程序/实用工具4204,这样的程序模块4205包括但不限于:操作系统、一个或者多个应用程序、其它程序模块以及程序数据,这些示例中的每一个或某种组合中可能包括网络环境的实现。
总线430可以为表示几类总线结构中的一种或多种,包括存储单元总线或者存储单元控制器、外围总线、图形加速端口、处理单元或者使用多种总线结构中的任意总线结构的局域总线。
电子设备400也可以与一个或多个外部设备500(例如键盘、指向设备、蓝牙设备等)通信,还可与一个或者多个使得用户能与该电子设备400交互的设备通信,和/或与使得该电子设备400能与一个或多个其它计算设备进行通信的任何设备(例如路由器、调制解调器等等)通信。这种通信可以通过输入/输出(I/O)接口450进行。并且,电子设备400还可以通过网络适配器460与一个或者多个网络(例如局域网(LAN),广域网(WAN)和/或公共网络,例如因特网)通信。网络适配器460可以通过总线430与电子设备400的其它模块通信。应当明白,尽管图中未示出,可以结合电子设备400使用其它硬件和/或软件模块,包括但不限于:微代码、设备驱动器、冗余处理单元、外部磁盘驱动阵列、RAID系统、磁带驱动器以及数据备份存储系统等。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易于理解,这里描述的示例实施方式可以通过软件实现,也可以通过软件结合必要的硬件的方式来实现。因此,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可以存储在一个非易失性存储介质(可以是CD-ROM,U盘,移动硬盘等)中或网络上,包括若干指令以使得一台计算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上述数据转换方法的步骤。本发明可以实现缔约双方的契约数据的在线同步更新,避免缔约双方因其中一方更新契约数据而导致另一方无法及时获取该更新后的契约数据的情形发生。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发明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数据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一契约数据的第一数据格式;
根据一第一转换规则将所述契约数据由第一数据格式转换为第二数据格式;
根据一第二转换规则将所述契约数据由第一数据格式转换为可视数据格式;
于一可编辑页面显示所述可视数据格式的契约数据;
根据对所述可编辑页面的契约数据的编辑操作更新所述第二数据格式的契约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一第一转换规则将所述契约数据由第一数据格式转换为第二数据格式的步骤包括:
生成第一数据格式的契约数据和第二数据格式的契约数据之间的第一语句映射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数据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一第二转换规则将所述契约数据由第一数据格式转换为可视数据格式的步骤包括:
生成第一数据格式的契约数据和可视数据格式的契约数据之间的第二语句映射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数据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对所述可编辑页面的契约数据的编辑操作更新所述第二数据格式的契约数据的步骤包括:
根据对所述编辑操作确定所述可视数据格式的契约数据中的第一待更新语句,及对该第一待更新语句的更新处理;
自所述第二语句映射表中确定第一待更新语句在所述第一数据格式的契约数据中的对应语句以作为中间更新语句;
自所述第一语句映射表中确定所述中间更新间语句在所述第二数据格式的契约数据中的对应语句以作为第二待更新语句;
按所述更新处理,更新所述第二待更新语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数据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更新处理包括如下操作中的一项或多项:
删除语句、修改语句,以及变更父子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对所述可编辑页面的契约数据的编辑操作更新所述第二数据格式的契约数据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编辑操作于所述可视数据格式的契约数据中增加第一待增加语句;
按所述第二转换规则将所述第一待增加语句转换为第一数据格式的中间增加语句;
按所述第一转换规则将所述中间增加语句转换为第二数据格式的第二增加语句;
将所述第二增加语句增加至第二数据格式的契约数据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数据转换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自一第一转换规则集合中调取所述第一转换规则,所述第一转换规则集合中包括所述第一数据格式和第二数据格式据以相互转换的第一转换规则;
自一第二转换规则集合中调取所述第二转换规则,所述第二转换规则集合中包括所述第一数据格式和可视数据格式据以相互转换的第二转换规则。
8.一种数据转换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识别模块,用以确定一契约数据的第一数据格式;
第一转换模块,用以根据一第一转换规则将所述契约数据由第一数据格式转换为第二数据格式;
第二转换模块,用以根据一第二转换规则将所述契约数据由第一数据格式转换为可视数据格式;
显示模块,用以于一可编辑页面显示所述可视数据格式的契约数据;
更新模块,用以根据对所述可编辑页面的契约数据的编辑操作更新所述第二数据格式的契约数据。
9.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步骤。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运行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步骤。
CN201910596369.6A 2019-07-03 2019-07-03 数据转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030890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96369.6A CN110308907B (zh) 2019-07-03 2019-07-03 数据转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96369.6A CN110308907B (zh) 2019-07-03 2019-07-03 数据转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08907A true CN110308907A (zh) 2019-10-08
CN110308907B CN110308907B (zh) 2023-06-27

Family

ID=680790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96369.6A Active CN110308907B (zh) 2019-07-03 2019-07-03 数据转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08907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61481A (zh) * 2019-12-17 2020-04-24 神州数码融信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格式转换方法及装置
CN113159970A (zh) * 2021-05-14 2021-07-23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格式转换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911269A (zh) * 2023-06-05 2023-10-20 杭州观远数据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数据修改拆分至明细的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75996A1 (en) * 2002-02-26 2005-04-0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equenced modification of multiple entities based on an abstract data representation
CN109634661A (zh) * 2018-10-26 2019-04-16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器底层数据变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657103A (zh) * 2018-12-19 2019-04-19 广州天鹏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结构的转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75996A1 (en) * 2002-02-26 2005-04-07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Sequenced modification of multiple entities based on an abstract data representation
CN109634661A (zh) * 2018-10-26 2019-04-16 深圳壹账通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服务器底层数据变更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657103A (zh) * 2018-12-19 2019-04-19 广州天鹏计算机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结构的转换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61481A (zh) * 2019-12-17 2020-04-24 神州数码融信软件有限公司 数据格式转换方法及装置
CN113159970A (zh) * 2021-05-14 2021-07-23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格式转换方法、装置、系统、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911269A (zh) * 2023-06-05 2023-10-20 杭州观远数据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数据修改拆分至明细的方法
CN116911269B (zh) * 2023-06-05 2024-02-20 杭州观远数据有限公司 一种聚合数据修改拆分至明细的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08907B (zh) 2023-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67456B1 (en) Cloud-based indexing for inte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s
US8924415B2 (en) Schema mapping and data transformation on the basis of a conceptual model
US6973460B1 (en) Framework for applying operations to nodes of an object model
US7181680B2 (en) Method and mechanism for processing queries for XML documents using an index
US9009173B2 (en) Using views of subsets of nodes of a schema to generate data transformation jobs to transform input files in first data formats to output files in second data formats
CN112506946A (zh) 业务数据查询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8433687B1 (en) Off-line indexing for client-based software development tools
CN106970936A (zh) 数据处理方法及装置、数据查询方法及装置
CN105335412A (zh) 用于数据转换、数据迁移的方法和装置
US10489493B2 (en) Metadata reuse for validation against decentralized schemas
CN110308907A (zh) 数据转换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9495392A (zh) 报文转换处理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US1093038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he classification and indexing of contract documentation
CN104573022A (zh) 一种HBase的数据查询方法及装置
CN109726217A (zh) 一种数据库操作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284452A (zh) 电子协议在线展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存储介质
CN111782820A (zh) 知识图谱创建方法及装置、可读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13687827B (zh) 基于微件的数据列表生成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525629A (zh) 数据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KR102531507B1 (ko) 정보 출력 방법, 장치, 기기 및 저장 매체
CN115795187A (zh) 资源访问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11178025A (zh) 核电站运行导则的编辑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960507B2 (en) Hierarchical data
JP2003162533A (ja) スキーマ統合変換システム、スキーマ統合変換方法およびスキーマ統合変換用プログラム
CN117992054A (zh) 文件处理方法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