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01802A - 加热烹饪装置 - Google Patents

加热烹饪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01802A
CN110301802A CN201910216235.7A CN201910216235A CN110301802A CN 110301802 A CN110301802 A CN 110301802A CN 201910216235 A CN201910216235 A CN 201910216235A CN 110301802 A CN110301802 A CN 11030180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computer
main body
addition
switch
cook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21623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古川泰之
布施一仁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WINBIRD INDUSTRIAL Co Ltd
Twinbird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WINBIRD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WINBIRD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WINBIRD INDUSTRIAL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30180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0180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27/00Cooking-vessels
    • A47J27/002Construction of cooking-vessels; Method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oking-vesse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7FURNITURE; DOMESTIC ARTICLES OR APPLIANCES;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SUCTION CLEANERS IN GENERAL
    • A47JKITCHEN EQUIPMENT; COFFEE MILLS; SPICE MILLS; APPARATUS FOR MAKING BEVERAGES
    • A47J36/00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of cooking-vessel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BELECTRIC HEATING; ELECTRIC LIGHT SOURC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ELECTRIC LIGHT SOURCES, IN GENERAL
    • H05B6/00Heating by electric, magnetic 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 H05B6/02Induction heating
    • H05B6/10Induction heating apparatus, other than furnaces,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H05B6/12Cooking device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使餐桌上在座的任何人都能够简单操作的加热烹饪装置。加热烹饪装置(1)在餐桌(T)上使用,所述加热烹饪装置(1)具有烹饪装置主体(2)、及能够在远离所述烹饪装置主体(2)的位置进行操作的远程操作体(3),由此,在将所述烹饪装置主体(2)放置在餐桌(T)上的状态下,将所述远程操作体(3)放置在操作者附近便使餐桌上在座的任何人都能够简单地操作所述加热烹饪装置(1)。另外,通过将所述烹饪装置主体(2)的红外信号接收部(14)与远程操作体(3)的红外信号发送部(18)无线连接,能够简单地移动操作所述远程操作体(3)。进而,通过分别设置多个所述红外信号接收部(14)及红外信号发送部(18),能够利用任一红外信号接收部(14)接收从任一红外信号发送部(18)发送的红外信号(S),从而能够确实地进行远程操作。

Description

加热烹饪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放置在餐桌上使用的感应加热烹饪器、加热板或电气锅等加热烹饪器。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这种加热烹饪装置,已知有在烹饪器主体的上表面设置着操作面板的加热烹饪装置(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而且,这样的加热烹饪装置通过将锅放置在其顶板上来加热所述锅,从而加热烹饪锅内的食品。另外,这样的加热烹饪装置在使用时放置在桌子的大致中央。
[背景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平9-21346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这样的加热烹饪装置中,如上所述,因为所述操作面板设置在所述烹饪器主体,所以其操作要由坐在离所述操作面板最近的座位上的人来进行。然而,存在如下问题:在此人暂时离开座位的情况下,就成了谁也无法操作所述加热烹饪装置的状态,因此无法顺利进行烹饪,而且会产生危险。进而,在将所述烹饪器主体放置在餐桌的大致中央的情况下,必须伸手才能操作所述操作面板。因此,存在当餐桌上放置着其他餐具等时便难以进行操作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以上问题点,提供一种使餐桌上在座的任何人均能够简单地进行操作的加热烹饪装置。
[解决问题的技术机构]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加热烹饪装置是在餐桌上使用的加热烹饪装置,所述加热烹饪装置具有烹饪装置主体、及能够在远离所述烹饪装置主体的位置进行操作的远程操作体。
另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2所述的加热烹饪装置是在技术方案1中,所述烹饪装置主体与远程操作体无线连接。
另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3所述的加热烹饪装置是在技术方案2中,所述烹饪装置主体具有红外信号接收部,且所述远程操作体具有红外信号发送部。
另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4所述的加热烹饪装置是在技术方案3中,所述烹饪装置主体在多个不同位置分别具有红外信号接收部。
另外,本发明的技术方案5所述的加热烹饪装置是在技术方案3中,所述远程操作体在多个不同位置分别具有红外信号发送部。
进而,本发明的技术方案6所述的加热烹饪装置是在技术方案3中,所述烹饪装置主体在多个不同位置分别具有红外信号接收部,并且所述远程操作体在多个不同位置分别具有红外线信号发射部。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1所述的加热烹饪装置通过以上述方式构成,在将烹饪装置主体放置在餐桌上的状态下,将远程操作体放置在操作者附近便使在座的任何人都能够简单地操作加热烹饪装置。
此外,通过将所述烹饪装置主体与远程操作体无线连接,即便在餐桌上放置着餐具等也能够简单地移动操作所述远程操作体。
另外,通过使所述烹饪装置主体具有红外信号接收部,且所述远程操作体具有红外信号发送部,即便在餐桌上放置着餐具等也能够简单地移动操作所述远程操作体。
另外,通过使所述烹饪装置主体在多个不同位置分别具有红外信号接收部,无论所述烹饪装置主体朝向何方,均能够用任一红外信号接收部接收来自餐桌上的所有方向的红外信号,因此能够确实地进行远程操作。
另外,通过使所述远程操作体在多个不同位置分别具有红外信号发送部,无论所述远程操作体朝向何方,均能够使从任一红外信号发送部发射的红外信号朝向所述烹饪装置主体,因此能够确实地进行远程操作。
进而,通过使所述烹饪装置主体在多个不同位置分别具有红外信号接收部,并且使所述远程操作体在多个不同位置分别具有红外线信号发射部,无论所述烹饪装置主体及远程操作体朝向何方,均能够用任一红外信号接收部接收从任一红外信号发送部发射的红外信号,因此能够更确实地进行远程操作。
附图说明
【图1】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加热烹饪装置的立体图。
【图2】同样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烹饪装置主体的侧视图。
【图3】同样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加热烹饪装置的烹饪装置主体的俯视图。
【图4】同样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加热烹饪装置的远程操作体的放大前视图。
【图5】同样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加热烹饪装置的远程操作体的放大俯视图。
【图6】同样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加热烹饪装置的电路的概略图。
【图7】同样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加热烹饪装置的使用状态的说明图。
【图8】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加热烹饪装置的立体图。
【图9】同样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烹饪装置主体的侧视图。
【图10】同样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加热烹饪装置的电路的概略图。
【图11】同样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加热烹饪装置的使用状态的说明图。
【图12】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加热烹饪装置的立体图。
【图13】同样表示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的加热烹饪装置的使用状态的说明图。
【图14】表示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的加热烹饪装置的电路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1至图7对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进行说明。1是本发明的加热烹饪装置。所述加热烹饪装置1具有烹饪装置主体2及远程操作体3而构成。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烹饪装置1为感应加热烹饪器。
所述烹饪装置主体2具有短圆筒状的上外壳体4、碟状的下外壳体5及设置在所述上外壳体4上的圆盘状的顶板6。此外,在所述顶板6的下方,收容着作为加热源的感应加热线圈7及作为显示机构的LED(Light 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阵列8。通过所述顶板6视认到从所述LED阵列8放射的光。而且,在所述顶板6上,能够载置适配于未图示的感应加热烹饪器的锅。另外,在所述上外壳体4的侧面及下外壳体5的侧面,分别设置着缺口部9、10,在被这些缺口部9、10包围的部位设置着电源连接部11。在所述电源连接部11可装卸地连接着未图示的电源线的磁性插头。而且,在所述下外壳体5的侧部,设置着主开关操作部12及输出调节开关操作部13。进而,在所述下外壳体5的侧部,设置着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个)红外信号接收部14的受光窗15。这些受光窗15是以侧视表示。另外,这些受光窗15绕着所述烹饪装置主体2的垂直中心线以等角度间隔(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20度间隔)设置。
所述远程操作体3整体为短圆筒状。所述远程操作体3具有短圆筒状主体部16、及套在所述主体部16上的操作部17而构成。此外,所述操作部17设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部16在水平方向上旋动且在垂直方向上移动。另外,在所述主体部16,设置着检测所述操作部17的水平方向的旋动量及向下方的按压的机构(未图示)。进而,所述操作部17的下端高于所述主体部16的下端。因此,所述主体部16的下部露出在外部。而且,在所述主体部16的露出的下部侧面设置着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个)红外信号发送部18的放光窗19。这些放光窗19以侧视表示。另外,这些放光窗19绕着所述远程操作体3的垂直中心线以等角度间隔(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20度间隔)设置。此外,在所述各放光窗19的内侧,分别设置着未图示的红外LED。也就是说,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所述红外LED与所述各放光窗19同样设置在三个部位。此外,每个部位的所述红外LED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对所述烹饪装置主体2的电路的概要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所述电路是如下构造:交流电源20连接在整流电路20A,且在所述整流电路20A的两极间经由作为加热源驱动电路的感应加热驱动电路21而连接着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而且,利用所述感应加热驱动电路21来驱动控制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而且,与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并联地连接电源电路22及作为控制机构的微型计算机23。此外,在电源电路22与微型计算机23之间设置着开关SW1与二极管D的串联电路。所述开关SW1为自动复位型,通过按下所述主开关操作部12来进行操作。另外,所述开关SW1与二极管D的串联电路连接在所述微型计算机23的电源输入部PW。进而,从所述开关SW1与二极管D之间分支的线路连接在所述微型计算机23的输入部X。进而,和所述开关SW1与二极管D的串联电路并联连接着作为开关元件的场效应晶体管(以下称为FET)24、25的串联电路。另外,所述微型计算机23的输出部A经由电容器C而连接在作为平流机构的积分电路26,进而所述积分电路26连接在所述FET24的栅极。另一方面,所述微型计算机23的输出部B连接在所述FET25的栅极。另外,所述微型计算机23连接在所述感应加热驱动电路21,构成为能控制所述感应加热驱动电路21。另外,在所述微型计算机23连接着红外传感器27、28、29。此外,所述红外传感器27配置在受光窗15A的内侧,所述红外传感器28配置在受光窗15B的内侧,所述红外传感器29配置在受光窗15C的内侧。另外,在所述微型计算机23连接着开关SW2。此外,所述开关SW2也是自动复位型,通过按下所述输出调节开关操作部13来进行操作。进而,在所述微型计算机23连接着所述LED阵列8。
通过设为这样的电路构成,从所述交流电源20对感应加热线圈7供给大电力,不过所述开关SW1可以是相对小电容的开关。其原因在于:流过所述开关SW1的电流只要是足够启动所述微型计算机23的值即可。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首先,使用者将未图示的电源线的磁性插头连接于所述电源连接部11,并且将电源插头连接于所述交流电源20。在所述状态下,电流不流入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另外,所述微型计算机23也不启动。然后,当按下所述主开关操作部12时,所述开关SW1成为“接通”。这样一来,当所述开关SW1成为“接通”时,从所述电源电路22经过开关SW1及二极管D向所述微型计算机23的电源输入部PW供给电力,从而使所述微型计算机23启动。同时,所述微型计算机23检测到流过所述开关SW1的电流被供给到所述输入部X。然后,所述微型计算机23当检测到电流供给到所述输入部X时,从所述输出部A向所述积分电路26供给间歇电流。此外,因为从所述输出部A供给的电流是间歇电流,所以通过所述电容器C供给到所述积分电路26。所述间歇电流通过所述积分电路26被平流化而成为直流电流,供给到所述FET24的栅极。同时,从所述微型计算机23的输出部B向所述FET25的栅极供给直流电流。然后,通过以此种方式对所述各FET24、25的栅极分别供给电流,使这些FET24、25同时成为“接通”,从所述电源电路22经过所述各FET24、25的串联电路对所述微型计算机23的电源输入部PW供给电力。此外,如上所述,所述开关SW1是自动复位型开关,所以当使用者从所述主开关操作部12松手时成为“断开”。然而,因为电流流过所述FET24、25的串联电路,所以对所述微型计算机23持续供给电流。而且,通过对所述微型计算机23持续供给电流而向所述各FET24、25的栅极持续供给电流。因此,所述微型计算机23持续进行动作。此外,流过所述FET24、25的串联电路的电流被所述二极管D阻挡,所以不会流入所述输入部X。
这样一来,当所述微型计算机23进行动作时,所述微型计算机23控制所述感应加热驱动电路21,所述感应加热驱动电路21驱动控制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也就是说,利用所述感应加热驱动电路21对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供给交流电流。此外,所述微型计算机23启动时的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设定输出可以是最小值,也可以是上次使用时的输出值。而且,每当所述微型计算机23检测到所述开关SW2被所述输出调节开关操作部13的按压“接通”时,所述微型计算机23利用所述感应加热驱动电路21,分多段地控制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输出。另外,所述微型计算机23每当检测到所述开关SW2的“接通”时,控制所述LED阵列8中发光的LED的数量。这时,所述LED阵列8中发光的LED的数量与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输出相对应。因此,能够根据所述LED阵列8中发光的LED的数量得知当前的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输出。而且,从所述LED阵列8的LED放射的光是通过所述顶板6视认到的。
此外,所述烹饪装置主体2的控制也可以通过操作所述远程操作体3来进行(但只有从所述微型计算机23的启动到开始加热的操作是利用所述烹饪装置主体2的主开关12来进行的)。所述远程操作体3是在放置在餐桌T上的状态下进行操作。也就是说,当在将所述远程操作体3放置在餐桌T上的状态下向下方按下所述操作部17时,遮断对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通电。此外,即便再一次向下方按下所述操作部17,对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通电也不会重新开始。另外,当将所述操作部17向右旋动时,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输出上升,当将所述操作部17向左旋动时,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输出下降。
而且,通过这样的操作产生的控制信号是从所述红外信号发送部18的未图示的三个部位的所述红外LED作为红外信号S发送,且从所述放光窗19、19、19发射。也就是说,所述红外信号S从所述远程操作体3向三个方向发送。此外,所述红外LED具有相对较大的照射角度(具体来说为约120度)。因此,所述红外信号S发送到所述远程操作体3周围的较大范围内。
另一方面,所述烹饪装置主体2的红外传感器27、28、29也具有相对较大的检测角度(具体来说为约140度)。因此,能够利用所述红外传感器27、28、29从所述烹饪装置主体2周围的所有方向接收所述红外信号S。例如,如图7所示,从放置在所述餐桌T上的位置P1的所述远程操作体3的放光窗19A发射的所述红外信号S通过所述烹饪装置主体2的受光窗15A被所述红外传感器27接收。另一方面,从放置在所述餐桌T上的位置P2的所述远程操作体3的放光窗19B发射的所述红外信号S通过所述烹饪装置主体2的受光窗15C被所述红外传感器29接收。同时,从所述放光窗19C发射的所述红外信号S通过所述烹饪装置主体2的受光窗15B被所述红外传感器28接收。也就是说,在所述例的情况下,进行了两个系统的红外信号S的收发。此外,根据所述烹饪装置主体2与远程操作体3的位置关系,也可能存在一个部位的所述红外LED所发送的红外信号S被两个所述红外传感器接收到,或两个部位的所述红外LED所发送的红外信号S被一个所述红外传感器接收到的情况。也就是说,利用任一所述红外传感器27、28、29来接收任一所述红外LED所发送的红外信号S,由此能够利用所述远程操作体3对烹饪装置主体2进行控制。此外,从所述远程操作体3向三个方向发送的所述红外信号S全部是相同的命令信号,所以即便被多个所述红外传感器27、28、29接收到,命令也不会产生矛盾。此外,图7并不是表示对一个烹饪装置主体2设置了两个远程操作体3。而是用一个附图同时表示对于一个烹饪装置主体2将一个远程操作体3放置在所述餐桌T上的位置P1的情况与放置在位置P2的情况。
此外,在将所述远程操作体3放置在餐桌T上的状态下,向下方按下所述操作部17,或按下所述主开关操作部12使所述开关SW1“接通”时,所述微型计算机23将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通电遮断后,停止自身的动作。在通过所述远程操作体3的操作将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通电遮断的情况下,所述红外传感器27、28、29接收到停止命令的红外信号S时,所述微型计算机23停止利用所述感应加热驱动电路21向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通电后,停止来自所述输出部A、B的电流供给。另一方面,在通过所述主开关操作部12的操作将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通电遮断的情况下,当检测到从所述电源电路22经由所述开关SW1对所述输入部X供给电流时,所述微型计算机23停止利用所述感应加热驱动电路21向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通电后,停止来自所述输出部A、B的电流供给。由此,对所述FET24、25的栅极的电流供给被遮断,所以这些FET24、25均成为“断开”,从所述电源电路22经由所述FET24、25的串联电路而对所述微型计算机23的电源输入部PW供给的电力也被遮断。由此,所述微型计算机23停止。这样一来,当所述微型计算机23停止时,便无法控制所述感应加热驱动电路21对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供给电流。因此,能够减少所述微型计算机23的非使用时的误操作导致电流意外供给到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担忧。由此,能够提高所述加热烹饪装置1的安全性。此外,所述微型计算机23当判断在利用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进行的加热中持续规定时间(例如30分钟)未进行操作时,停止利用所述感应加热驱动电路21向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通电后,停止来自所述输出部A、B的电流供给。由此,所述微型计算机23停止。
此外,通过将所述FET24、25串联连接,从而即便任一个FET24或25以短路模式故障,也能够通过停止对FET25或24的栅极的供电来使所述微型计算机23停止。因此,能够减少无法使所述微型计算机23停止的顾虑。另外,如果所述微型计算机23故障,那么便无法从所述微型计算机23的输出部A输出间歇电流。假设在无法从输出部A供给一切电流的情况下,便不会对所述FET24的栅极供给电流。因此,所述FET24保持“断开”,所述开关SW1成为断开,那么所述微型计算机23也会停止。相反地,在从所述输出部A供给的电流成为直流电流的情况下,所述直流电流无法通过所述电容器C,所以仍然不会对所述FET24的栅极供给电流。因此,所述FET24保持“断开”,所述开关SW1成为断开,那么所述微型计算机23也会停止。因此,能够在所述微型计算机23故障的状态下不对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供给电流。
如上所述,本发明是在餐桌T上使用的加热烹饪装置1,通过使所述加热烹饪装置1具有烹饪装置主体2、及能够在远离所述烹饪装置主体2的位置进行操作的远程操作体3,在将所述烹饪装置主体2放置在餐桌T上的状态下,将所述远程操作体3放置在操作者附近便使在座的任何人都能够简单地操作所述加热烹饪装置1。
另外,本发明中,通过将所述烹饪装置主体2与远程操作体3无线连接,即便在餐桌T上放置着餐具等也能够简单地移动操作所述远程操作体3。
另外,本发明中,通过使所述烹饪装置主体2具有红外信号接收部14,且使所述远程操作体3具有红外信号发送部18,即便在餐桌T上放置着餐具等,也能够简单地移动操作所述远程操作体3。
另外,本发明中,通过使所述烹饪装置主体2在多个不同位置分别具有红外信号接收部14,无论所述烹饪装置主体2朝向何方,均能够用任一红外信号接收部14接收来自餐桌T上的所有方向的红外信号S,因此能够确实地进行远程操作。
另外,本发明中,通过使所述远程操作体3在多个不同位置分别具有红外信号发送部18,无论所述远程操作体3朝向何方,均能够使从任一红外信号发送部18发送的红外信号S朝向所述烹饪装置主体2,因此能够确实地进行远程操作。
进而,本发明中,通过使所述烹饪装置主体2在多个不同位置分别具有红外信号接收部14,并且使所述远程操作体3在多个不同位置分别具有红外线信号发送部18,无论所述烹饪装置主体2及远程操作体3朝向何方,均能够用任一红外信号接收部14接收从任一红外信号发送部18发送的红外信号S,因此能够更确实地进行远程操作。
接下来,基于图8至图11对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对与上述第一实施方式共通的部分标注共通的符号。31是本发明的加热烹饪装置。所述加热烹饪装置31具有烹饪装置主体32、远程操作体33、及将它们连接的信号线34而构成。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烹饪装置31为感应加热烹饪器。
所述烹饪装置主体32具有短圆筒状的上外壳体4、碟状的下外壳体35、及设置在所述上外壳体4上的圆盘状的顶板6。此外,在所述顶板6的下方收容着作为加热源的感应加热线圈7及作为显示机构的LED阵列8。通过所述顶板6视认到从所述LED阵列8放射的光。而且,在所述顶板6上能够载置适配于未图示的感应加热烹饪器的锅。另外,在所述上外壳体4的侧面及下外壳体35的侧面分别设置着缺口部9、10,在被这些缺口部9、10包围的部位设置着电源连接部11。在所述电源连接部11可装卸地连接着未图示的电源线的磁性插头。而且,在所述下外壳体35的侧部设置着主开关操作部12及输出调节开关操作部13。
所述远程操作体33整体为短圆筒状。所述远程操作体3具有短圆筒状主体部36、及套在所述主体部36上的操作部17而构成。此外,所述操作部17设置为能够相对于所述主体部36在水平方向上旋动且在垂直方向上移动。另外,在所述主体部36设置着检测所述操作部17的水平方向的旋动量及向下方的按压的机构(未图示)。进而,所述操作部17的下端高于所述主体部36的下端。因此,所述主体部36的下部露出在外部。
对所述加热烹饪装置31的电路的概要进行说明。如图10所示,所述电路是如下构造:交流电源20连接在整流电路20A,且在所述整流电路20A的两极间经由作为加热源驱动电路的感应加热驱动电路21而连接着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而且,利用所述感应加热驱动电路21来驱动控制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而且,与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并联地连接电源电路22及作为控制机构的微型计算机23。此外,在电源电路22与微型计算机23之间设置着开关SW1与二极管D的串联电路。所述开关SW1为自动复位型,通过按下所述主开关操作部12来进行操作。另外,所述开关SW1与二极管D的串联电路连接在所述微型计算机23的电源输入部PW。进而,从所述开关SW1与二极管D之间分支的线路连接在所述微型计算机23的输入部X。进而,和所述开关SW1与二极管D的串联电路并联连接着作为开关元件的场效应晶体管(以下称为FET)24、25的串联电路。另外,所述微型计算机23的输出部A经由电容器C而连接在作为平流机构的积分电路26,进而所述积分电路26连接在所述FET24的栅极。另一方面,所述微型计算机23的输出部B连接在所述FET25的栅极。另外,所述微型计算机23连接在所述感应加热驱动电路21,构成为能控制所述感应加热驱动电路21。另外,在所述微型计算机23经由所述信号线34连接着所述远程操作体33。另外,在所述微型计算机23连接着开关SW2。此外,所述开关SW2也是自动复位型,通过按下所述输出调节开关操作部13来进行操作。进而,在所述微型计算机23连接着所述LED阵列8。
通过设为这样的电路构成,从所述交流电源20对感应加热线圈7供给大电力,不过所述开关SW1可以是相对小电容的开关。其原因在于:流过所述开关SW1的电流只要是足够启动所述微型计算机23的值即可。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首先,使用者将未图示的电源线的磁性插头连接于所述电源连接部11,并且将电源插头连接于所述交流电源20。在所述状态下,电流不流入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另外,所述微型计算机23也不启动。然后,当按下所述主开关操作部12时,所述开关SW1成为“接通”。这样一来,当所述开关SW1成为“接通”时,从所述电源电路22经过开关SW1及二极管D向所述微型计算机23的电源输入部PW供给电力,从而使所述微型计算机23启动。同时,所述微型计算机23检测到流过所述开关SW1的电流被供给到所述输入部X。然后,所述微型计算机23当检测到电流供给到所述输入部X时,从所述输出部A向所述积分电路26供给间歇电流。此外,因为从所述输出部A供给的电流是间歇电流,所以通过所述电容器C供给到所述积分电路26。所述间歇电流通过所述积分电路26被平流化而成为直流电流,供给到所述FET24的栅极。同时,从所述微型计算机23的输出部B向所述FET25的栅极供给直流电流。然后,通过以此种方式对所述各FET24、25的栅极分别供给电流,使这些FET24、25同时成为“接通”,从所述电源电路22经过所述各FET24、25的串联电路对所述微型计算机23的电源输入部PW供给电力。此外,如上所述,所述开关SW1是自动复位型开关,所以当使用者从所述主开关操作部12松手时成为“断开”。然而,因为电流流过所述FET24、25的串联电路,所以对所述微型计算机23持续供给电流。而且,通过对所述微型计算机23持续供给电流而向所述各FET24、25的栅极持续供给电流。因此,所述微型计算机23持续进行动作。此外,流过所述FET24、25的串联电路电流被所述二极管D阻挡,所以不会流入所述输入部X。
这样一来,当所述微型计算机23进行动作时,所述微型计算机23控制所述感应加热驱动电路21,所述感应加热驱动电路21驱动控制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也就是说,利用所述感应加热驱动电路21对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供给交流电流。此外,所述微型计算机23启动时的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设定输出可以是最小值,也可以是上次使用时的输出值。而且,每当所述微型计算机23检测到所述开关SW2被所述输出调节开关操作部13的按压“接通”时,所述微型计算机23利用所述感应加热驱动电路21,分多段地控制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输出。另外,所述微型计算机23每当检测到所述开关SW2的“接通”时,控制所述LED阵列8中发光的LED的数量。这时,所述LED阵列8中发光的LED的数量与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输出相对应。因此,能够根据所述LED阵列8中发光的LED的数量得知当前的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输出。而且,从所述LED阵列8的LED放射的光是通过所述顶板6视认到的。
此外,所述烹饪装置主体32的控制也可以通过操作所述远程操作体33来进行(但只有从所述微型计算机23的启动到开始加热的操作是利用所述烹饪装置主体2的主开关12进行的)。所述远程操作体33是在放置在餐桌T上的状态下进行操作。也就是说,当在将所述远程操作体33放置在餐桌T上的状态下,向下方按下所述操作部17时,遮断对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通电。此外,即便再一次向下方按下所述操作部17,对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通电也不会重新开始。另外,当将所述操作部17向右旋动时,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输出上升,当将所述操作部17向左旋动时,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输出下降。此外,通过操作所述远程操作体33所产生的控制信号经由所述信号线34而发送到所述微型计算机23。而且,如图11的位置P1、P2所示,只要在所述信号线34的长度的范围内,便能够将所述远程操作体33放置在所述餐桌T上的任意位置进行操作。此外,图11并不是表示对一个烹饪装置主体32设置了两个远程操作体33。而是在一个附图中同时表示对于一个烹饪装置主体32将一个远程操作体33放置在所述餐桌T上的位置P1的情况及放置在位置P2的情况。
此外,在将所述远程操作体33放置在餐桌T上的状态下,向下方按下所述操作部17,或按下所述主开关操作部12使所述开关SW1“接通”时,所述微型计算机23将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通电遮断后,停止自身的动作。在通过所述远程操作体33的操作遮断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通电的情况下,当所述微型计算机23检测到来自所述信号线34的停止命令的信号时,所述微型计算机23停止利用所述感应加热驱动电路21向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通电后,停止来自所述输出部A、B的电流供给。另一方面,在通过所述主开关操作部12的操作将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通电遮断的情况下,当检测到从所述电源电路22经由所述开关SW1对所述输入部X供给电流时,所述微型计算机23停止利用所述感应加热驱动电路21向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通电后,停止来自所述输出部A、B的电流供给。由此,对所述FET24、25的栅极的电流供给被遮断,所以这些FET24、25均成为“断开”,从所述电源电路22经由所述FET24、25的串联电路而对所述微型计算机23的电源输入部PW供给的电力也被遮断。由此,所述微型计算机23停止。这样一来,当所述微型计算机23停止时,便无法控制所述感应加热驱动电路21对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供给电流。因此,能够减少所述微型计算机23的非使用时的误操作导致电流意外供给到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担忧。由此,能够提高所述加热烹饪装置31的安全性。此外,所述微型计算机23当判断在利用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进行的加热中持续规定时间(例如30分钟)未进行操作时,停止利用所述感应加热驱动电路21向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通电后,停止来自所述输出部A、B的电流供给。由此,所述微型计算机23停止。
此外,通过将所述FET24、25串联连接,从而即便任一个FET24或25以短路模式故障,也能够通过停止对FET25或24的栅极的供电来使所述微型计算机23停止。因此,能够减少无法使所述微型计算机23停止的顾虑。另外,如果所述微型计算机23故障,那么便无法从所述微型计算机23的输出部A输出间歇电流。假设在无法从输出部A供给一切电流的情况下,便不会对所述FET24的栅极供给电流。因此,所述FET24保持“断开”,所述开关SW1成为断开,那么所述微型计算机23也会停止。相反地,在从所述输出部A供给的电流成为直流电流的情况下,所述直流电流无法通过所述电容器C,所以仍然不会对所述FET24的栅极供给电流。因此,所述FET24保持“断开”,所述开关SW1成为断开,那么所述微型计算机23也会停止。因此,能够在所述微型计算机23故障的状态下不对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供给电流。
本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相比较,虽然不采用无线连接会在所述餐桌T上摆放着较多餐具等的情况下造成不便,但使在座的任何人都能够简单地操作所述加热烹饪装置31的作用效果是共通的。
如上所述,本发明是在餐桌T上使用的加热烹饪装置31,通过使所述加热烹饪装置31具有烹饪装置主体32、及能够在远离所述烹饪装置主体32的位置进行操作的远程操作体33,在将所述烹饪装置主体32放置在餐桌T上的状态下,通过将所述远程操作体33放置在操作者附近便使在座的任何人都能够简单地操作所述加热烹饪装置31。
接下来,基于图2、图3、图6、图12及图13对本发明的第三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烹饪装置主体2与第一实施方式相同。也就是说,第一实施方式的图2、图3及图6也适用于本实施方式。41是本发明的加热烹饪装置。所述加热烹饪装置41具有烹饪装置主体2、及远程操作体43而构成。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烹饪装置41是感应加热烹饪器。
所述烹饪装置主体2具有短圆筒状的上外壳体4、碟状的下外壳体5、设置在所述上外壳体4上的圆盘状的顶板6。此外,在所述顶板6的下方,收容着作为加热源的感应加热线圈7及作为显示机构的LED阵列8。通过所述顶板6视认到从所述LED阵列8放射的光。而且,在所述顶板6上,能够载置适配于未图示的感应加热烹饪器的锅。另外,在所述上外壳体4的侧面及下外壳体5的侧面,分别设置着缺口部9、10,在被这些缺口部9、10包围的部位设置着电源连接部11。在所述电源连接部11可装卸地连接着未图示的电源线的磁性插头。而且,在所述下外壳体5的侧部,设置着主开关操作部12及输出调节开关操作部13。进而,在所述下外壳体5的侧部,设置着多个(在本实施方式中为3个)红外信号接收部14的受光窗15。这些受光窗15是以侧视表示。另外,这些受光窗15绕着所述烹饪装置主体2的垂直中心线以等角度间隔(在本实施方式中为120度间隔)设置。
所述远程操作体43整体为细长的长方体状。所述远程操作体43具有外壳体44、露出在所述外壳体44的上表面的操作部45、46、47、及红外信号发送部48而构成。所述操作部45是对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供给电流/停止供给电流的主操作部。另外,所述操作部46、47是调节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输出的调节开关。另外,所述红外信号发送部48设置在所述外壳体44的前端部。此外,在所述红外信号发送部48的内侧设置着未图示的红外LED。
对所述烹饪装置主体2的电路的概要进行说明。如图6所示,所述电路是如下构造:交流电源20连接在整流电路20A,且在所述整流电路20A的两极间经由作为加热源驱动电路的感应加热驱动电路21而连接着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而且,利用所述感应加热驱动电路21来驱动控制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而且,与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并联地连接电源电路22及作为控制机构的微型计算机23。此外,在电源电路22与微型计算机23之间设置着开关SW1与二极管D的串联电路。所述开关SW1为自动复位型,通过按下所述主开关操作部12来进行操作。另外,所述开关SW1与二极管D的串联电路连接在所述微型计算机23的电源输入部PW。进而,从所述开关SW1与二极管D之间分支的线路连接在所述微型计算机23的输入部X。进而,和所述开关SW1与二极管D的串联电路并联连接着作为开关元件的场效应晶体管(以下称为FET)24、25的串联电路。另外,所述微型计算机23的输出部A经由电容器C而连接在作为平流机构的积分电路26,进而所述积分电路26连接在所述FET24的栅极。另一方面,所述微型计算机23的输出部B连接在所述FET25的栅极。另外,所述微型计算机23连接在所述感应加热驱动电路21,构成为能控制所述感应加热驱动电路21。另外,在所述微型计算机23连接着红外传感器27、28、29。此外,所述红外传感器27配置在所述受光窗15A的内侧,所述红外传感器28配置在所述受光窗15B的内侧,所述红外传感器29配置在所述受光窗15C的内侧。另外,在所述微型计算机23连接着开关SW2。此外,所述开关SW2也是自动复位型,通过按下所述输出调节开关操作部13来进行操作。进而,在所述微型计算机23连接着所述LED阵列8。
通过设为这样的电路构成,从所述交流电源20对感应加热线圈7供给大电力,不过所述开关SW1可以是相对小电容的开关。其原因在于:流过所述开关SW1的电流只要是足够启动所述微型计算机23的值即可。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首先,使用者将未图示的电源线的磁性插头连接于所述电源连接部11,并且将电源插头连接于所述交流电源20。在所述状态下,电流不流入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另外,所述微型计算机23也不启动。然后,当按下所述主开关操作部12时,所述开关SW1成为“接通”。这样一来,当所述开关SW1成为“接通”时,从所述电源电路22经过开关SW1及二极管D向所述微型计算机23的电源输入部PW供给电力,从而使所述微型计算机23启动。同时,所述微型计算机23检测到流过所述开关SW1的电流被供给到所述输入部X。然后,所述微型计算机23当检测到电流供给到所述输入部X时,从所述输出部A向所述积分电路26供给间歇电流。此外,因为从所述输出部A供给的电流是间歇电流,所以通过所述电容器C供给到所述积分电路26。所述间歇电流通过所述积分电路26被平流化而成为直流电流,供给到所述FET24的栅极。同时,从所述微型计算机23的输出部B向所述FET25的栅极供给直流电流。然后,通过以此种方式对所述各FET24、25的栅极分别供给电流,使这些FET24、25同时成为“接通”,从所述电源电路22经过所述各FET24、25的串联电路对所述微型计算机23的电源输入部PW供给电力。此外,如上所述,所述开关SW1是自动复位型开关,所以当使用者从所述主开关操作部12松手时成为“断开”。然而,因为电流流过所述FET24、25的串联电路,所以对所述微型计算机23持续供给电流。而且,通过对所述微型计算机23持续供给电流而向所述各FET24、25的栅极持续供给电流。因此,所述微型计算机23持续进行动作。此外,流过所述FET24、25的串联电路电流被所述二极管D阻挡,所以不会流入所述输入部X。
这样一来,当所述微型计算机23进行动作时,所述微型计算机23控制所述感应加热驱动电路21,所述感应加热驱动电路21驱动控制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也就是说,利用所述感应加热驱动电路21对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供给交流电流。此外,所述微型计算机23启动时的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设定输出可以是最小值,也可以是上次使用时的输出值。而且,每当所述微型计算机23检测到所述开关SW2被所述输出调节开关操作部13的按压“接通”时,所述微型计算机23利用所述感应加热驱动电路21,分多段地控制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输出。另外,所述微型计算机23每当检测到所述开关SW2的“接通”时,控制所述LED阵列8中发光的LED的数量。这时,所述LED阵列8中发光的LED的数量与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输出相对应。因此,能够根据所述LED阵列8中发光的LED的数量得知当前的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输出。而且,从所述LED阵列8的LED放射的光是通过所述顶板6视认到的。
此外,所述烹饪装置主体2的控制也可以通过操作所述远程操作体43来进行(但只有从所述微型计算机23的启动到开始加热的操作是利用所述烹饪装置主体2的主开关12进行的)。所述远程操作体43在放置在餐桌T上的状态下或手持的状态下均能进行操作。在以放置在餐桌T上的状态使用所述远程操作体43的情况下,使所述操作部45、46、47成为向上的姿势,进而,使所述红外信号发送部48朝向所述烹饪装置主体2的方向。通过按下所述操作部45,遮断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通电。此外,即便再一次按下所述操作部45,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也不会通电。另外,通过按下所述操作部46,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输出阶段性地降低,通过按下所述操作部47,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输出阶段性地上升。此外,在手持所述远程操作体43使用的情况下,使用者以方便进行操作的方式手持,将所述红外信号发送部48朝向所述烹饪装置主体2的方向同样地操作所述操作部45、46、47即可。
而且,这样的操作所产生的控制信号从所述红外信号发送部48的未图示的所述红外LED作为红外信号S发送。也就是说,所述红外信号S从所述远程操作体43向前方发送。
另一方面,所述烹饪装置主体2的红外传感器27、28、29具有相对较大的检测角度(具体来说为约140度)。因此,能够利用所述红外传感器27、28、29从所述烹饪装置主体2周围的所有方向接收所述红外信号S。例如,如图13所示,从放置在所述餐桌T上的位置P1的所述远程操作体43的红外信号发送部48发射的所述红外信号S通过所述烹饪装置主体2的受光窗15A被所述红外传感器27接收。另一方面,从放置在所述餐桌T上的位置P2的所述远程操作体43的红外信号发送部48发射的所述红外信号S通过所述烹饪装置主体2的受光窗15C被所述红外传感器29接收。同时,从所述红外信号发送部48发射的所述红外信号S通过所述烹饪装置主体2的受光窗15B被所述红外传感器28接收。这样一来,根据所述烹饪装置主体2与远程操作体43的位置关系,所述红外LED所发送的红外信号S会被一个所述红外传感器接收到或被两个所述红外传感器接收到。也就是说,利用任一所述红外传感器27、28、29来接收所述红外LED所发送的红外信号S,由此能够利用所述远程操作体43进行烹饪装置主体2的控制。此外,即便多个所述红外传感器27、28、29接收到所述红外信号S,因为所接收的命令信号全部相同,所以命令不会产生矛盾。此外,图13并不是表示对一个烹饪装置主体2设置了两个远程操作体43。而是在一个附图中同时表示对于一个烹饪装置主体2将一个远程操作体43放置在所述餐桌T上的位置P1的情况及放置在位置P2的情况。
此外,当操作所述远程操作体43的操作部45,或按下所述主开关操作部12将所述开关SW1“接通”时,所述微型计算机23遮断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通电后,停止自身的动作。在通过所述远程操作体43的操作遮断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通电的情况下,当所述红外传感器27、28、29接收到停止命令的红外信号S时,所述微型计算机23停止利用所述感应加热驱动电路21向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通电后,停止来自所述输出部A、B的电流供给。另一方面,在通过所述主开关操作部12的操作将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通电遮断的情况下,当检测到从所述电源电路22经由所述开关SW1对所述输入部X供给电流时,所述微型计算机23停止利用所述感应加热驱动电路21向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通电后,停止来自所述输出部A、B的电流供给。由此,对所述FET24、25的栅极的电流供给被遮断,所以这些FET24、25均成为“断开”,从所述电源电路22经由所述FET24、25的串联电路而对所述微型计算机23的电源输入部PW供给的电力也被遮断。由此,所述微型计算机23停止。这样一来,当所述微型计算机23停止时,便无法控制所述感应加热驱动电路21对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供给电流。因此,能够减少所述微型计算机23的非使用时的误操作导致电流意外供给到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担忧。由此,能够提高所述加热烹饪装置41的安全性。此外,所述微型计算机23当判断在利用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进行的加热中持续规定时间(例如30分钟)未进行操作时,停止利用所述感应加热驱动电路21向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通电后,停止来自所述输出部A、B的电流供给。由此,所述微型计算机23停止。
此外,通过将所述FET24、25串联连接,从而即便任一个FET24或25以短路模式故障,也能够通过停止对FET25或24的栅极的供电来使所述微型计算机23停止。因此,能够减少无法使所述微型计算机23停止的顾虑。另外,如果所述微型计算机23故障,那么便无法从所述微型计算机23的输出部A输出间歇电流。假设在无法从输出部A供给一切电流的情况下,便不会对所述FET24的栅极供给电流。因此,所述FET24保持“断开”,所述开关SW1成为断开,那么所述微型计算机23也会停止。相反地,在从所述输出部A供给的电流成为直流电流的情况下,所述直流电流无法通过所述电容器C,所以仍然不会对所述FET24的栅极供给电流。因此,所述FET24保持“断开”,所述开关SW1成为断开,那么所述微型计算机23也会停止。因此,能够在所述微型计算机23故障的状态下不对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供给电流。
如上所述,本发明是在餐桌T上使用的加热烹饪装置41,通过使所述加热烹饪装置41具有烹饪装置主体2、及能够在远离所述烹饪装置主体2的位置进行操作的远程操作体43,在将所述烹饪装置主体2放置在餐桌T上的状态下,将所述远程操作体43放置在操作者附近便使在座的任何人都能够简单地操作所述加热烹饪装置41。
另外,本发明中,通过将所述烹饪装置主体2与远程操作体43无线连接,即便在餐桌T上放置着餐具等,也能够简单地移动操作所述远程操作体43。
另外,本发明中,通过使所述烹饪装置主体2具有红外信号接收部14,且使所述远程操作体43具有红外信号发送部48,即便在餐桌T上放置着餐具等,也能够简单地移动操作所述远程操作体43。
进而,本发明中,通过使所述烹饪装置主体2在多个不同位置分别具有红外信号接收部14,无论所述烹饪装置主体2朝向何方,均能够用任一红外信号接收部14接收来自餐桌T上的所有方向的红外信号S,因此能够确实地进行远程操作。
接下来,基于图14对本发明的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此外,本实施方式只有电路与其他实施方式不同,构造与第一实施方式共通。因此,只对电路进行说明,共通的部分使用第一实施方式的符号。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加热烹饪装置1为感应加热烹饪器。
如图14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电路是如下构造:交流电源20连接在整流电路20A,且在所述整流电路20A的两极间经由作为加热源驱动电路的感应加热驱动电路21而连接着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而且,利用所述感应加热驱动电路21来驱动控制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而且,与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并联地连接电源电路22及作为控制机构的微型计算机23。此外,在电源电路22与微型计算机23之间设置着开关SW1与二极管D的串联电路。所述开关SW1为自动复位型,通过按下主开关操作部12来进行操作。另外,所述开关SW1与二极管D的串联电路连接在所述微型计算机23的电源输入部PW。进而,从所述开关SW1与二极管D之间分支的线路连接在所述微型计算机23的输入部X。进而,和所述开关SW1与二极管D的串联电路并联地连接着作为开关元件的场效应晶体管(以下称为FET)51。另外,所述微型计算机23的输出部B'连接在所述FET51的栅极。另外,所述微型计算机23连接在所述感应加热驱动电路21,构成为能够控制所述感应加热驱动电路21。另外,在所述微型计算机23连接着红外传感器27、28、29。此外,所述红外传感器27配置在受光窗15A的内侧,所述红外传感器28配置在受光窗15B的内侧,所述红外传感器29配置在受光窗15C的内侧。另外,在所述微型计算机23连接着开关SW2。此外,所述开关SW2也是自动复位型,通过按下输出调节开关操作部13来进行操作。进而,在所述微型计算机23连接着LED阵列8。
通过设为这样的电路构成,从所述交流电源20对感应加热线圈7供给大电力,不过所述开关SW1可以是相对小电容的开关。其原因在于:流过所述开关SW1的电流只要是足够启动所述微型计算机23的值即可。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进行说明。首先,使用者将未图示的电源线的磁性插头连接在电源连接部11,并将电源插头连接在所述交流电源20。在所述状态下,电流不流入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另外,所述微型计算机23也不启动。然后,当按下所述主开关操作部12时,所述开关SW1成为“接通”。这样一来,当所述开关SW1成为“接通”时,从所述电源电路22经过开关SW1及二极管D向所述微型计算机23的电源输入部PW供给电力,从而使所述微型计算机23启动。同时,所述微型计算机23检测到流过所述开关SW1的电流被供给到所述输入部X。而且,所述微型计算机23当检测到所述输入部X被供给电流时,从所述输出部B'对所述FET51的栅极供给直流电流。然后,通过以此种方式对所述FET51的栅极供给电流,使所述FET51成为“接通”,从所述电源电路22经由所述FET51对所述微型计算机23的电源输入部PW供给电流。此外,如上所述,因为所述开关SW1是自动复位型开关,所以当使用者从所述主开关操作部12松手时成为“断开”。然而,通过使电流流过所述FET51而对所述微型计算机23持续供给电流。而且,通过对所述微型计算机23持续供给电流,而对所述FET51的栅极持续供给电流。因此,所述微型计算机23持续进行动作。此外,流过所述FET51的电流被所述二极管D阻碍,所以不会流入所述输入部X。
这样一来,当所述微型计算机23进行动作时,所述微型计算机23控制所述感应加热驱动电路21,所述感应加热驱动电路21驱动控制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也就是说,利用所述感应加热驱动电路21对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供给交流电流。此外,所述微型计算机23启动时的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设定输出可以是最小值,也可以是上次使用时的输出值。而且,每当所述微型计算机23检测到所述开关SW2被所述输出调节开关操作部13的按压“接通”时,所述微型计算机23利用所述感应加热驱动电路21,分多段地控制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输出。另外,所述微型计算机23每当检测到所述开关SW2的“接通”时,控制所述LED阵列8中发光的LED的数量。这时,所述LED阵列8中发光的LED的数量与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输出相对应。因此,能够根据所述LED阵列8中发光的LED的数量得知当前的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输出。而且,通过顶板6视认到从所述LED阵列8的LED放射的光。
此外,烹饪装置主体2的控制也可以通过操作远程操作体3来进行(但只有从所述微型计算机23的启动到开始加热的操作是利用所述烹饪装置主体2的主开关12进行的)。所述远程操作体3是在放置在餐桌T上的状态下进行操作。也就是说,当在将所述远程操作体3放置在餐桌T上的状态下向下方按下操作部17时,遮断对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通电。此外,即便再一次向下方按下所述操作部17,对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通电也不会重新开始。另外,当将所述操作部17向右旋动时,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输出上升,当将所述操作部17向左旋动时,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输出下降。
而且,这样的操作所产生的控制信号从红外信号发送部18的未图示的三个部位的红外LED作为红外信号S发送,从放光窗19、19、19发射。也就是说,所述红外信号S从所述远程操作体3向三个方向发送。此外,所述红外LED具有相对较大的照射角度(具体来说为约120度)。因此,所述红外信号S发送到所述远程操作体3周围的较大范围内。
另一方面,所述烹饪装置主体2的红外传感器27、28、29也具有相对较大的检测角度(具体来说为约140度)。因此,能够利用所述红外传感器27、28、29从所述烹饪装置主体2周围的所有方向接收所述红外信号S。于是,利用任一所述红外传感器27、28、29来接收任一所述红外LED所发送的红外信号S,由此能够利用所述远程操作体3对烹饪装置主体2进行控制。此外,从所述远程操作体3向三个方向发送的所述红外信号S全部是相同的命令信号,所以即便被多个所述红外传感器27、28、29接收到,命令也不会相互矛盾。
此外,在将所述远程操作体3放置在餐桌T上的状态下,向下方按下所述操作部17,或按下所述主开关操作部12将所述开关SW1“接通”时,所述微型计算机23遮断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通电后,停止自身的动作。在通过所述远程操作体3的操作将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通电遮断的情况下,所述红外传感器27、28、29接收到停止命令的红外信号S时,所述微型计算机23停止利用所述感应加热驱动电路21向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通电后,停止来自所述输出部B'的电流供给。另一方面,在通过所述主开关操作部12的操作将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通电遮断的情况下,当检测到从所述电源电路22经由所述开关SW1对所述输入部X供给电流时,所述微型计算机23停止利用所述感应加热驱动电路21向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通电后,停止来自所述输出部B'的电流供给。由此,遮断对所述FET51的栅极的电流供给,所以所述FET51成为“断开”,从所述电源电路22经由所述FET51对所述微型计算机23的电源输入部PW供给的电力也被遮断。由此,所述微型计算机23停止。这样一来,当所述微型计算机23停止时,便无法控制所述感应加热驱动电路21对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供给电流。因此,能够减少所述微型计算机23的非使用时的误操作导致电流意外供给到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担忧。由此,能够提高所述加热烹饪装置1的安全性。此外,所述微型计算机23当判断在利用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进行的加热中持续规定时间(例如30分钟)未进行操作时,停止利用所述感应加热驱动电路21向所述感应加热线圈7的通电后,停止来自所述输出部B'的电流供给。由此,所述微型计算机23停止。
在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虽然在安全性上逊于所述各实施方式的电路,不过如果所述微型计算机23及FET51的可靠性足够高,那么便能够廉价地构成。
如上所述,本发明是在餐桌T上使用的加热烹饪装置1,通过使所述加热烹饪装置1具有烹饪装置主体2、及能够在远离所述烹饪装置主体2的位置进行操作的远程操作体3,在将所述烹饪装置主体2放置在餐桌T上的状态下,将所述远程操作体3放置在操作者附近便使在座的任何人都能够简单地操作所述加热烹饪装置1。
另外,本发明中,通过将所述烹饪装置主体2与远程操作体3无线连接,即便在餐桌T上放置着餐具等也能够简单地移动操作所述远程操作体3。
另外,本发明中,通过使所述烹饪装置主体2具有红外信号接收部14,且使所述远程操作体3具有红外信号发送部18,即便在餐桌T上放置着餐具等也能够简单地移动操作所述远程操作体3。
另外,本发明中,通过使所述烹饪装置主体2在多个不同位置分别具有红外信号接收部14,无论所述烹饪装置主体2朝向何方,均能够用任一红外信号接收部14接收来自餐桌T上的所有方向的红外信号S,因此能够确实地进行远程操作。
另外,本发明中,通过使所述远程操作体3在多个不同位置分别具有红外信号发送部18,无论所述远程操作体3朝向何方,均能够使从任一红外信号发送部18发送的红外信号S朝向所述烹饪装置主体2,因此能够确实地进行远程操作。
进而,本发明中,通过使所述烹饪装置主体2在多个不同位置分别具有红外信号接收部14,并且使所述远程操作体3在多个不同位置分别具有红外线信号发送部18,无论所述烹饪装置主体2及远程操作体3朝向何方,均能够用任一红外信号接收部14接收从任一红外信号发送部18发送的红外信号S,因此能够更确实地进行远程操作。
此外,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以上的实施方式,能够在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实施各种变化。例如,在上述第一、第三及第四实施方式中,使用红外线作为无线传送的媒体,也可以使用电波等。另外,在上述第一、第三及第四实施方式中,设置在烹饪装置主体的红外信号接收部为三个部位,也可以是两个部位以下或四个部位以上。同样地,在上述第一及第四实施方式中,设置在远程操作体的红外信号发送部为三个部位,也可以是两个部位或四个部位以上。另外,在上述第一、第三及第四实施方式中,烹饪装置主体的红外信号接收部设置在下外壳体,但只要是能够接收来自水平方向的红外信号的位置,也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同样地,在上述第一及第四实施方式中,远程操作体的红外信号发送部设置在主体部,但只要是能够向水平方向发送红外信号的位置,也可以设置在其他位置。进而,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设加热烹饪装置为感应加热烹饪器,也可以是电气锅、加热板或油炸锅等。
[附图标记对照表]
1、31、41 加热烹饪装置
2、32 烹饪装置主体
3、33、43 远程操作体
4 上外壳体
5、35 下外壳体
6 顶板
7 感应加热线圈
8 LED阵列
9、10 缺口部
11 电源连接部
12 主开关操作部
13 输出调节开关操作部
14 红外信号接收部
15、15A、15B、15C 受光窗(红外信号接收部)
16、36 主体部
17、45、46、47 操作部
18、48 红外信号发送部
19、19A、19B、19C、48 放光窗(红外信号发送部)
20 交流电源
20A 整流电路
21 感应加热驱动电路
22 电源电路
23 微型计算机
24、25、51 场效应晶体管(FET)
26 积分电路
27、28、29 红外传感器(红外信号接收部)
34 信号线
44 外壳体
A、B、B' 输出部
C 电容器
D 二极管
P1、P2 位置
PW 电源输入部
S 红外信号
SW1、SW2 开关
T 餐桌
X 输入部

Claims (6)

1.一种加热烹饪装置,是在餐桌上使用的加热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烹饪装置具有烹饪装置主体、及能够在远离所述烹饪装置主体的位置进行操作的远程操作体。
2.如权利要求1的加热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装置主体与远程操作体无线连接。
3.如权利要求2的加热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装置主体具有红外信号接收部,所述远程操作体具有红外信号发送部。
4.如权利要求3的加热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装置主体在多个不同位置分别具有红外信号接收部。
5.如权利要求3的加热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远程操作体在多个不同位置分别具有红外信号发送部。
6.如权利要求3的加热烹饪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烹饪装置主体在多个不同位置分别具有红外信号接收部,并且所述远程操作体在多个不同位置分别具有红外线信号发射部。
CN201910216235.7A 2018-03-27 2019-03-21 加热烹饪装置 Pending CN11030180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60099 2018-03-27
JP2018060099A JP7108438B2 (ja) 2018-03-27 2018-03-27 加熱調理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01802A true CN110301802A (zh) 2019-10-08

Family

ID=680748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216235.7A Pending CN110301802A (zh) 2018-03-27 2019-03-21 加热烹饪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108438B2 (zh)
CN (1) CN110301802A (zh)
TW (1) TW201941725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07645B2 (ja) 2019-09-26 2023-07-12 京セラ株式会社 電力管理システム及び電力管理方法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13469A (ja) * 1996-01-31 1997-08-15 Twinbird Corp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102484903A (zh) * 2009-09-10 2012-05-3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加热或冷却的无线电力
CN202613534U (zh) * 2012-05-30 2012-12-19 王友兵 一种远红外遥控电磁炉
CN103082881A (zh) * 2012-12-29 2013-05-08 宁波比依电器有限公司 遥控式煎烤器及其操作方法
CN103337159A (zh) * 2013-07-01 2013-10-02 厦门大洋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红外控制转换器
CN205410810U (zh) * 2015-11-09 2016-08-03 金德奎 红外双向通讯智能电饭煲及其系统
CN205513284U (zh) * 2016-03-17 2016-08-31 苗福照 多功能茶几
CN206213820U (zh) * 2016-08-31 2017-06-06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107136763A (zh) * 2017-06-08 2017-09-08 李文 一种智能茶几
US20170344243A1 (en) * 2011-10-21 2017-11-30 Google Inc. Smart home system using motion sensing for occupancy determinations and display screen activation determinations
US20170354023A1 (en) * 2016-06-03 2017-12-07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Battery-powered retrofit remote control device
US20170364205A1 (en) * 2015-12-01 2017-12-21 Yicheng Precision Inc. Intelligent hybrid touch display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646476A (ja) * 1992-07-22 1994-02-1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調理器具
JP3285940B2 (ja) * 1992-07-24 2002-05-27 松下電工株式会社 照明器具
JP2000033041A (ja) * 1998-07-17 2000-02-02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調理機器
JP2000323270A (ja) 1999-05-12 2000-11-24 Hitachi Hometec Ltd 電磁調理器
JP2004165081A (ja) 2002-11-15 2004-06-1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誘導加熱調理器
JP5161749B2 (ja) 2008-12-17 2013-03-13 リンナイ株式会社 加熱機器
JP2011160960A (ja) 2010-02-09 2011-08-25 Tiger Vacuum Bottle Co Ltd 電気炊飯器
CN202662161U (zh) 2012-05-17 2013-01-09 宜春市脉恩多能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红外遥控转发器
CN104635541B (zh) 2014-12-31 2017-12-29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电磁炉控制方法、装置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213469A (ja) * 1996-01-31 1997-08-15 Twinbird Corp 誘導加熱調理器
CN102484903A (zh) * 2009-09-10 2012-05-30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加热或冷却的无线电力
US20170344243A1 (en) * 2011-10-21 2017-11-30 Google Inc. Smart home system using motion sensing for occupancy determinations and display screen activation determinations
CN202613534U (zh) * 2012-05-30 2012-12-19 王友兵 一种远红外遥控电磁炉
CN103082881A (zh) * 2012-12-29 2013-05-08 宁波比依电器有限公司 遥控式煎烤器及其操作方法
CN103337159A (zh) * 2013-07-01 2013-10-02 厦门大洋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双向红外控制转换器
CN205410810U (zh) * 2015-11-09 2016-08-03 金德奎 红外双向通讯智能电饭煲及其系统
US20170364205A1 (en) * 2015-12-01 2017-12-21 Yicheng Precision Inc. Intelligent hybrid touch display device
CN205513284U (zh) * 2016-03-17 2016-08-31 苗福照 多功能茶几
US20170354023A1 (en) * 2016-06-03 2017-12-07 Lutron Electronics Co., Inc. Battery-powered retrofit remote control device
CN206213820U (zh) * 2016-08-31 2017-06-06 浙江绍兴苏泊尔生活电器有限公司 烹饪器具
CN107136763A (zh) * 2017-06-08 2017-09-08 李文 一种智能茶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941725A (zh) 2019-11-01
JP2019175606A (ja) 2019-10-10
JP7108438B2 (ja) 2022-07-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211821B2 (en) Wireless power apparatus, system and method
US9836034B2 (en) Control unit for a piece of furniture
US20100294752A1 (en) Method of controlling cooking apparatus with temperature display unit
US11503695B2 (en) Light fixture control system and illumination system
CN110301802A (zh) 加热烹饪装置
KR20180095332A (ko) 스마트 테이블 및 그 동작 방법
CN105661915B (zh) 智能餐桌装置
EP2757660A1 (en) Non-contact power feed device and non-contact power transmission device
US20140355968A1 (en) Electrothermal system
CN111336118A (zh) 一种电风扇
CN202718895U (zh) 人体感应及温度控制电风扇
CN107006081A (zh) 用于感应台的红外线定心系统
CN105661916B (zh) 安全餐桌装置
CN109407169A (zh) 分体式烹饪器具及其识别方法
JP5022953B2 (ja) 加熱調理器
CN103453379B (zh) 一种坐姿矫正台灯
JP4280167B2 (ja) 加熱調理のシステム
CN209247199U (zh) 用于烹饪器具的温度检测装置及烹饪器具
CN108606613A (zh) 一种窗帘驱动器
JP2019174002A (ja) 加熱調理装置
US20150208465A1 (en) Electric Heating Control System for Controlling Electric Heating of a Load, and Electronic Temperature Sensing Device Including the Same
CN209153020U (zh) 一种窗帘驱动器以及室温调节系统
EP3029837A1 (en) Proximity switch
CN110824578B (zh) 锅内残留物检测装置及电饭煲
CN218922354U (zh) 料理机电路和包括其的料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