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98207A - 信息显示方法及相关产品 - Google Patents

信息显示方法及相关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98207A
CN110298207A CN201910557583.0A CN201910557583A CN110298207A CN 110298207 A CN110298207 A CN 110298207A CN 201910557583 A CN201910557583 A CN 201910557583A CN 110298207 A CN110298207 A CN 11029820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splay screen
target component
transparent display
matrix
electronic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57583.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海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57583.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9820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2982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9820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6User authentication by graphic or iconic represent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70Protecting specific internal or peripheral components, in which the protection of a component leads to protection of the entire computer
    • G06F21/82Protecting input, output or interconnection devices
    • G06F21/84Protecting input, output or interconnection devices output devices, e.g. displays or moni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User Interface Of Digital Computer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信息显示方法及相关产品,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采集目标对象的目标参数,将所述目标参数与所述目标参数对应的模板比对得到比对结果;依据所述比对结果从所述正面透明显示屏以及所述背面透明显示屏中确定主显示屏和副显示屏;获取待显示内容,将所述待显示内容显示在所述主显示屏,控制所述副显示屏按设定策略显示。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具有提高光学指纹识别精度,提高用户体验度的优点。

Description

信息显示方法及相关产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信息显示方法及相关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等)的大量普及应用,电子设备能够支持的应用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强大,电子设备向着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成为用户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电子用品。
电子设备的显示在电子设备中占有和重要的地位,为了提高电子设备显示的效果,透明显示屏由于其炫酷的外观以及较好的性能,正逐步应用到电子设备中,透明显示屏在提供炫酷外观的同时,由于其显示屏为透明的,因此该透明显示屏显示的内容会被非用户观看,因此会泄露观看内容,降低了用户体验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信息显示方法及相关产品,能够实现对光学指纹模组的参数的更新,提高了指纹识别的精度,提高了用户体验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信息显示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正面透明显示屏和背面透明显示屏,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采集目标对象的目标参数,将所述目标参数与所述目标参数对应的模板比对得到比对结果;
依据所述比对结果从所述正面透明显示屏以及所述背面透明显示屏中确定主显示屏和副显示屏;
获取待显示内容,将所述待显示内容显示在所述主显示屏,控制所述副显示屏按设定策略显示。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信息显示装置,信息显示装置,所述信息显示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正面透明显示屏和背面透明显示屏,所述装置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采集目标对象的目标参数;
比对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参数与所述目标参数对应的模板比对得到比对结果;
选择单元,用于依据所述比对结果从所述正面透明显示屏以及所述背面透明显示屏中确定主显示屏和副显示屏;
控制单元,用于获取待显示内容,将所述待显示内容显示在所述主显示屏,控制所述副显示屏按设定策略显示。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的步骤的指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
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在采集目标对象的目标参数以后,对该目标参数进行验证,依据该验证结果确定正面透明显示屏和背面透明显示屏的主、副,获取到待显示内容后,将该待显示内容显示在该主显示屏,然后按设定策略确定副显示屏的内容,这样实现了让目标对象能够观看到待显示的内容,非目标对象无法通过透明显示屏观看到主显示屏的内容,提高了显示内容的隐私性,提高了用户体验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卷积核的示意图;
图2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输入数据插入示意图;
图3是一种信息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信息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结果模块的示意图;
图4D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到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例如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设备(terminal device)等等。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阅图1A,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100包括存储和处理电路110,以及与所述存储和处理电路110连接的传感器170,传感器170可以包括摄像头、距离传感器、重力传感器等,本申请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两块透明显示屏,该透明显示屏设置在电子设备的背面和正面,两块透明显示屏之间的部件中的部分或全部部件也可以为透明的,因此该电子设备从视觉效果上可以是一种透明电子设备,如果为部分部件为透明的,则该电子设备可以为镂空电子设备。其中:
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可以包括存储和处理电路110。该存储和处理电路110可以存储器,例如硬盘驱动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闪存或用于形成固态驱动器的其它电子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静态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等)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存储和处理电路110中的处理电路可以用于控制电子设备100的运转。该处理电路可以基于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基带处理器,功率管理单元,音频编解码器芯片,专用集成电路,显示驱动器集成电路等来实现。
存储和处理电路110可用于运行电子设备100中的软件,例如互联网浏览应用程序,互联网协议语音(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VOIP)电话呼叫应用程序,电子邮件应用程序,媒体播放应用程序,操作系统功能等。这些软件可以用于执行一些控制操作,例如,基于照相机的图像采集,基于环境光传感器的环境光测量,基于接近传感器的接近传感器测量,基于诸如发光二极管的状态指示灯等状态指示器实现的信息显示功能,基于触摸传感器的触摸事件检测,与在多个(例如分层的)显示屏上显示信息相关联的功能,与执行无线通信功能相关联的操作,与收集和产生音频信号相关联的操作,与收集和处理按钮按压事件数据相关联的控制操作,以及电子设备100中的其它功能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输入-输出电路150。输入-输出电路150可用于使电子设备100实现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即允许电子设备100从外部设备接收数据和也允许电子设备100将数据从电子设备100输出至外部设备。输入-输出电路150可以进一步包括传感器170。传感器170静脉识别模组,还可以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基于光和电容的接近传感器,指纹识别模组,、触摸传感器(例如,基于光触摸传感器和/或电容式触摸传感器,其中,触摸传感器可以是触控显示屏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一个触摸传感器结构独立使用),加速度传感器,摄像头,和其它传感器等,摄像头可以为前置摄像头或者后置摄像头,指纹识别模组可集成于显示屏下方,用于采集指纹图像,指纹识别模组可以为:光学指纹模组等等,在此不作限定。上述前置摄像头可以设置前面显示屏的下方,上述后置摄像头可以设置在后面显示屏的下方。当然上述前置摄像头或后置摄像头也可以不和显示屏集成设置,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前置摄像头或后置摄像头还可以为升降结构,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并不限制上述前置摄像头或后置摄像头的具体结构。
输入-输出电路15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显示屏,当为多个显示屏时,例如2个显示屏时,一个显示屏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前面,另一个显示屏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后面,例如显示屏130。显示屏130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屏,透明显示屏,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电子墨水显示屏,等离子显示屏,使用其它显示技术的显示屏中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显示屏130可以包括触摸传感器阵列(即,显示屏130可以是触控显示屏)。触摸传感器可以是由透明的触摸传感器电极(例如氧化铟锡(ITO)电极)阵列形成的电容式触摸传感器,或者可以是使用其它触摸技术形成的触摸传感器,例如音波触控,压敏触摸,电阻触摸,光学触摸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音频组件140。音频组件140可以用于为电子设备100提供音频输入和输出功能。电子设备100中的音频组件140可以包括扬声器,麦克风,蜂鸣器,音调发生器以及其它用于产生和检测声音的组件。
通信电路120可以用于为电子设备100提供与外部设备通信的能力。通信电路120可以包括模拟和数字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和基于射频信号和/或光信号的无线通信电路。通信电路120中的无线通信电路可以包括射频收发器电路、功率放大器电路、低噪声放大器、开关、滤波器和天线。举例来说,通信电路120中的无线通信电路可以包括用于通过发射和接收近场耦合电磁信号来支持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的电路。例如,通信电路120可以包括近场通信天线和近场通信收发器。通信电路120还可以包括蜂窝电话收发器和天线,无线局域网收发器电路和天线等。
电子设备10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电池,电力管理电路和其它输入-输出单元160。输入-输出单元160可以包括按钮,操纵杆,点击轮,滚动轮,触摸板,小键盘,键盘,照相机,发光二极管和其它状态指示器等。
用户可以通过输入-输出电路150输入命令来控制电子设备100的操作,并且可以使用输入-输出电路150的输出数据以实现接收来自电子设备100的状态信息和其它输出。
基于上述图1A所描述的电子设备,可以用于实现如下功能:
传感器170,用于采集目标对象的目标参数;
存储和处理电路110,用于将所述目标参数与所述目标参数对应的模板比对得到比对结果;依据所述比对结果从所述正面透明显示屏以及所述背面透明显示屏中确定主显示屏和副显示屏;获取待显示内容,将所述待显示内容显示在所述主显示屏,控制所述副显示屏按设定策略显示。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
存储和处理电路110,具体用于控制所述副显示屏显示屏幕保护图片、特定背景图片或黑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所述目标参数为人脸图片,存储和处理电路110具体用于将该人脸图片组成输入数据矩阵CI*H*W;将输入数据矩阵CI*H*W与权值数据[CI][CO][3][3]执行卷积运算得到运算结果矩阵[H-2][CO][W-2];依据所述运算结果矩阵[H-2][CO][W-2]确定所述比对结果;所述H为高度值,W为宽度值,CI为深度值,CO为数量值。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存储和处理电路110,具体用于获取所述运算结果矩阵[H-2][CO][W-2]大于第二阈值的α个元素对应的α个位置,获取模板头像执行卷积运算得到的模板结果矩阵,获取所述模板结果矩阵中大于所述第二阈值的β个元素对应的β个位置;计算β与α之间的差值,如所述差值小于差值阈值,确定β个位置中是否包含α个位置,如确定β个位置中包含α个位置,确定所述比对结果为所述第一图片与预设的模板头像一致。
请参阅图1B,图1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信息显示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应用于如图1A所示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正面透明显示屏和背面透明显示屏,本申请提供的信息显示方法包括:
步骤S101、电子设备采集目标对象的目标参数;将该目标参数与该目标参数对应的模板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
上述目标参数包括但不限于:触控手势、人脸图片、指纹图片、静脉图片等,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采用其他的目标参数,本申请并不限制上述目标参数的具体表现形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该目标参数为静脉图片,则将该目标参数与该目标参数对应的模板进行比对得到比对结果具体可以包括:
11、通过静脉识别模组依据第一静脉采集参数集进行静脉采集,得到第一静脉图像。
具体实现中,电子设备可以依据第一静脉采集参数集进行静脉采集,得到第一静脉图像。
可选地,上述第一静脉图像可以为用户身体的任何一个部位的静脉图像,例如,指静脉、掌静脉、腿静脉、主静脉等等,在此不作限定,具体实现中,需要得到哪个部位的静脉,则可以对该部位进行静脉采集,即可以得到第一静脉图像。
具体实现中,在用户的身体的预设部位接近电子设备的静脉识别模组时,则可以通过静脉识别模组以第一静脉采集参数集进行静脉采集,得到第一静脉图像,预设部位可以由用户自行设置或者系统默认,预设部位可以为以下至少一种:手指、手掌、胳膊、大腿、颈部等等,在此不做限定。
12、对所述第一静脉图像进行图像质量评价,得到目标图像质量评价值。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上述步骤12,对所述第一静脉图像进行图像质量评价,得到目标图像质量评价值,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21、对所述第一静脉图像进行图像分割,得到第一静脉区域图像;
22、对所述第一静脉区域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第一目标特征点集;
23、依据所述第一目标特征点集确定第一特征点数量;
24、确定所述第一静脉区域图像对应的静脉区域面积;
25、依据所述第一特征点数量、所述静脉区域面积确定所述静脉区域图像的目标特征点分布密度;
26、按照预设的特征点分布密度与图像质量评价值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特征点分布密度对应的目标图像质量评价值。
13、在所述目标图像质量评价值处于预设范围时,对所述第一静脉采集参数集进行调整,得到第二静脉采集参数集。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上述对所述第一静脉采集参数集进行调整,得到第二静脉采集参数集,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31、确定所述目标图像质量评价阈值与预设图像质量评价值之间的差值的绝对值,所述预设图像质量评价值超过所述预设范围;
32、按照预设的偏差值与调整系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绝对值对应的目标调整系数;
33、依据所述目标调整系数对所述第一静脉采集参数集进行调整,得到所述第二静脉采集参数集。
当然如上述目标参数为触控手势、指纹图片,其可以采用常规的手势手别方式,例如通过超声波来识别手势,当然还可以通过触控轨迹来识别手势,该指纹图片的识别可以参见指纹识别方式。
步骤S102、电子设备依据该比对结果从该正面透明显示屏和背面透明显示屏中确定主显示屏和副显示屏;
上述步骤S102的实现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如该比对结果为一致,获取采集该目标参数的器件的位置,如该位置处于正面,则确定该正面透明显示屏为主显示屏,该背面透明显示屏为副显示屏,如该位置处于背面,则确定该背面透明显示屏为主显示屏,该正面透明显示屏为副显示屏。
上述目标参数的器件依据不同的目标参数具有不同的器件,例如,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方式中,如该目标参数为人脸图片,则该器件可以为前置摄像头或后置摄像头;又如在另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该目标参数为指纹图片,则该器件可以为指纹识别模组;再如在又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该目标参数为触控手势,则该器件可以为正面透明显示屏或背面透明显示屏。
步骤S103、电子设备获取待显示内容,将该待显示内容显示在该主显示屏,控制该副显示屏按设定策略显示。
可选的,上述步骤S103的实现方式具体可以包括:
控制该副显示屏显示屏幕保护图片、特定背景图或黑屏。
可在副显示屏幕显示一个特定的背景图(如特定的某张风景图片、黑色背景图、毛玻璃效果的背景图、深色图案的背景图等),或者,在屏幕反面显示该设定的触控动作关联的一个特定的背景图片,或者,在屏幕反面显示该屏幕正面的显示内容关联的一个特定的背景图片,以达到保护隐私的目的。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在采集目标对象的目标参数以后,对该目标参数进行验证,依据该验证结果确定正面透明显示屏和背面透明显示屏的主、副,获取到待显示内容后,将该待显示内容显示在该主显示屏,然后按设定策略确定副显示屏的内容,这样实现了让目标对象能够观看到待显示的内容,非目标对象无法通过透明显示屏观看到主显示屏的内容,提高了显示内容的隐私性,提高了用户体验度。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上述目标参数为人脸图片,则可以对该人脸图片进行质量评价,该质量评价的方法如下所示:
电子设备可以对人脸图片进行图像质量评价,得到目标图像质量评价值,具体地,由于人脸图片识别主要目的是为了识别人脸特征,因此,针对人脸以外的背景图像则可以不作为图像质量评价,即仅对人脸图像中的人脸进行图像质量评价,得到目标图像质量评价值。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上述对该人脸图片进行质量评价,得到目标图像质量评价值,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A1、对所述人脸图片进行图像分割,得到第一人脸区域图像;
A2、对所述第一人脸区域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第一目标特征点集;
A3、依据所述第一目标特征点集确定第一特征点数量;
A4、确定所述第一人脸区域图像对应的人脸区域面积;
A5、依据所述第一特征点数量、所述人脸区域面积确定所述人脸区域图像的目标特征点分布密度;
A6、按照预设的特征点分布密度与图像质量评价值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特征点分布密度对应的目标图像质量评价值。
具体实现中,由于人脸图像为可见光成像的图像,因此,电子设备可以对人脸图像进行图像分割,图像分割的实现方式可以为以下任一项:阈值分割、区域分割、边缘分割、直方图法等等,在此不作限定,在图像分割之后,得到第一人脸区域图像,即仅包括人脸的图像,对第一人脸区域图像进行特征提取,得到第一目标特征点集,上述特征提取的主要方式可以为以下至少一种:Harris角点检测、尺度不变特征变化(scale invariant featuretransform,SIFT)、SURF算法等等,在此不作限定。进而,可以依据该第一目标特征点集可以确定其对应的特征点个数,即第一特征点数量,另外,还可以确定第一人脸区域图像的人脸区域面积,依据第一特征点数量、人脸区域面积可以确定人脸区域图像的目标特征点分布密度,即目标特征点分布密度=第一特征点数量/人脸区域面积,电子设备中还可以预先存储预设的特征点分布密度与图像质量评价值之间的映射关系,进而,依据该映射关系可以确定目标特征点分布密度对应的目标图像质量评价值。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上述目标参数为人脸图片,则上述步骤S101的实现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将该人脸图片组成输入数据矩阵CI*H*W,将输入数据矩阵CI*H*W与权值数据[CI][CO][3][3](如图2A所示)执行卷积运算得到运算结果矩阵[H-2][CO][W-2];依据运算结果矩阵[H-2][CO][W-2]确定是否与预设的模板头像匹配;所述H为高度值,W为宽度值,CI为深度值,CO为数量值;
具体的,依据运算结果矩阵[H-2][CO][W-2]确定是否与该第一图片是否与预设的模板头像匹配具体可以包括:
提取该结果矩阵[H-2][CO][W-2]中多个元素的最大值,提取该最大值对应的结果矩阵[H-2][CO][W-2]的位置P(即H-2、CO、W-2的值),如该最大值大于第一阈值,获取该位置P是否归属于匹配位置,如该位置P归属于匹配位置,确定与模板图像匹配。例如,如该P的位置为1、1、1(即结果矩阵[H-2][CO][W-2]的第一行的第一个位置)对应为匹配位置,如该最大值大于设定阈值,确定与该模板图像匹配。
具体的,依据运算结果矩阵[H-2][CO][W-2]确定是否与该第一图片是否与预设的模板头像匹配具体可以包括:
获取运算结果矩阵[H-2][CO][W-2]大于第二阈值的α个元素对应的α个位置(即该元素对应的行值和列值),获取模板头像执行卷积运算得到模板结果矩阵中大于第二阈值的β个元素对应的β个位置,计算β与α之间的差值,如该差值小于差值阈值,确定β个位置中是否包含α个位置,如确定β个位置中包含α个位置,确定该第一图片与预设的模板头像匹配。
上述第二阈值可以根据环境参数来动态的调整,其中,上述环境参数可以为以下至少一种:环境亮度、环境色温、湿度、温度、地理位置、环境背景等等,在此不作限定,具体实现中,电子设备可以设置有环境传感器,基于环境传感器可以采集环境参数,环境传感器可以为以下至少一种:环境光传感器、色温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定位传感器和图像传感器等等,在此不作限定。第二阈值可以预先保存在电子设备中,其可以由用户自行设置或者系统默认。电子设备中还可以预先存储预设的环境参数与第二阈值之间的映射关系。上述预设方式可以为九宫格,或者,四宫格,或者,十六宫格等等,在此不作限定。
该方案的原理为,如果是两个相同的人的人脸图片,那么其差异会比较小,由于神经网络模型的权值是不变的,因此其计算的结果的差异会比较小,尤其是元素值比较大的位置会比较相似,基于这样的发现,本申请人提供上述方案实现人脸图片与模板图片之间的比对。
可选的,上述将该人脸图片组成输入数据矩阵CI*H*W具体的实现方法可以包括:
如将人脸图片组成输入矩阵CI*H*W=CI0*H0/2*W0时,将矩阵CI0*H0/2*W0在H方向每隔一行插入数据矩阵CI0*W0得到输入矩阵CI0*H0*W0,该数据矩阵元素值可以为在H方向相邻的两个元素的平均值,该CI0*H0*W0最后一行元素的值与倒数第二行的元素的值相同。具体的,如插入的为H方向第2行,则插入数据矩阵元素值为H方向第1行与第3行的元素平均值。上述CI0*H0*W0的取值具体可以为神经网络模型的预设值(该预设值可以通过样本训练来确定,当然也可以由用户自行设定),具体的,神经网络模型对应的CI0*H0*W0可以为:CI0=32;H0=64;W0=20。当然在实际应用中,还可以采用CI0、H0、W0也可以为其他的值。
具体的插入示意图可以如图2B所示。
此技术方案通过插入数据来提高输入数据矩阵的元素数量,具体的,如图2B所示,该插入数据如图2B所示。如图2B箭头所示,该插入的数据为相邻行的平均值,如插入的为最后一行数据,则该插入的数据可以为相邻行的值。如图2B所示,其中(H1+H2)/2表示插入H方向第一行与第二行之间的平均值。其中,H1表示H方向第一行的值,H2表示第二行的值,图2B中的箭头表示将数据直接插入到对应的行。如图2B所示,插入数据的方式以第2行以及最后一行的数据为例,对于中间行的插入数据的方式可以参见第2行插入数据的方式来实现。
可选的,如上述目标参数为静脉图片,则上述静脉识别比对的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B1、分析静脉图片中的目标静脉区域图像的特征点分布;
B2、按照M个不同圆心对所述目标静脉区域图像进行圆形图像截取,得到M个圆形静脉区域图像,所述M为大于3的整数;
B3、从所述M个圆形静脉区域图像中选出目标圆形静脉区域图像,所述目标圆形静脉区域图像所包含的特征点的数量大于所述M个圆形静脉区域图像中的其他圆形静脉区域图像;
B4,将所述目标圆形静脉区域图像划分得到N个圆环,所述N个圆环的环宽相同;
B5,从所述N个圆环中半径最小的圆环开始,将所述N个圆环依次与预设静脉模板进行特征点匹配,并累计已匹配圆环的匹配值;
B6,当累计的匹配值大于预设匹配阈值时立即停止进行特征点匹配,进入视频通话。
其中,上述目标静脉区域图像为仅包括静脉纹路的图片面积,在实际静脉采集过程中,静脉图像还可能包括背景图像,但背景图像并不包括静脉纹路,因此,可以把这部分进行裁剪掉,静脉有效面积为用户靠近静脉识别模组且生成静脉图像中静脉纹路的区域。电子设备可以对静脉图像进行特征点提取,得到特征点分布,特征点分布可以包括多个特征点,特征提取的主要算法可以为以下至少一种:Harris角点检测算法、尺度不变特征提取算法(scale invariant feature transform,SIFT),SURF算法等等,在此不作限定,同理,电子设备也可以对预设静脉模板进行特征提取,得到预设的特征点分布,预设的特征点分布也可以包括多个特征点,进而,可以依据特征点分布、静脉有效面积确定静脉图像的目标特征点分布密度,如此,可以依据特征点的分布情况,适当调整识别阈值,有助于提升身份认证效率。
参阅图3,图3提供了一种信息显示方法,如图3所示,该方法由如图1A所示的电子设备执行,该电子设备包括:正面透明显示屏、背面透明显示屏、前置摄像头、后置摄像头,其中,该方法如图3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301、电子设备在黑屏时,采集目标对象的目标参数,该目标参数可以为触控轨迹或人脸图片;
步骤S302、电子设备将该目标参数与预设模块验证;
步骤S303、电子设备确定采集该目标参数的器件的位置,依据该位置点亮与该位置对应的透明显示屏;
上述步骤S303的实现方法具体可以包括:如该目标参数的器件的位置为前置摄像头,则点亮正面透明显示屏,反之,如该目标参数的器件的位置为后置摄像头,则点亮背面透明显示屏。
参阅图4A,图4A提供了一种信息显示装置,所述信息显示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正面透明显示屏和背面透明显示屏,所述装置包括:
采集单元401,用于采集目标对象的目标参数;
比对单元402,用于将所述目标参数与所述目标参数对应的模板比对得到比对结果;
选择单元403,用于依据所述比对结果从所述正面透明显示屏以及所述背面透明显示屏中确定主显示屏和副显示屏;
控制单元404,用于获取待显示内容,将所述待显示内容显示在所述主显示屏,控制所述副显示屏按设定策略显示。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在采集目标对象的目标参数以后,对该目标参数进行验证,依据该验证结果确定正面透明显示屏和背面透明显示屏的主、副,获取到待显示内容后,将该待显示内容显示在该主显示屏,然后按设定策略确定副显示屏的内容,这样实现了让目标对象能够观看到待显示的内容,非目标对象无法通过透明显示屏观看到主显示屏的内容,提高了显示内容的隐私性,提高了用户体验度。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
控制单元404,具体用于控制所述副显示屏显示屏幕保护图片、特定背景图片或黑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B所示,如所述目标参数为人脸图片,比对单元402具体包括:
数据组成模块4021,用于将该人脸图片组成输入数据矩阵CI*H*W;
计算模块4022,用于将输入数据矩阵CI*H*W与权值数据[CI][CO][3][3]执行卷积运算得到运算结果矩阵[H-2][CO][W-2];
结果模块4023,用于依据所述运算结果矩阵[H-2][CO][W-2]确定所述比对结果;所述H为高度值,W为宽度值,CI为深度值,CO为数量值。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4C所示,结果模块4023具体包括:
获取子模块40231,用于获取所述运算结果矩阵[H-2][CO][W-2]大于第二阈值的α个元素对应的α个位置,获取模板头像执行卷积运算得到的模板结果矩阵,获取所述模板结果矩阵中大于所述第二阈值的β个元素对应的β个位置;
确定子模块40232,用于计算β与α之间的差值,如所述差值小于差值阈值,确定β个位置中是否包含α个位置,如确定β个位置中包含α个位置,确定所述比对结果为所述第一图片与预设的模板头像一致。
参阅图4D,图4D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正面透明显示屏501、背面透明显示屏502、传感器503和处理器504,正面透明显示屏501、背面透明显示屏502、传感器503均与处理器504连接;其中,
传感器503,用于采集目标对象的目标参数;
处理器504,用于将所述目标参数与所述目标参数对应的模板比对得到比对结果;依据所述比对结果从所述正面透明显示屏以及所述背面透明显示屏中确定主显示屏和副显示屏;获取待显示内容,将所述待显示内容显示在所述主显示屏,控制所述副显示屏按设定策略显示。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处理器504,具体用于控制所述副显示屏显示屏幕保护图片、特定背景图片或黑屏。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如所述目标参数为人脸图片,处理器504,具体用于将该人脸图片组成输入数据矩阵CI*H*W;将输入数据矩阵CI*H*W与权值数据[CI][CO][3][3]执行卷积运算得到运算结果矩阵[H-2][CO][W-2];依据所述运算结果矩阵[H-2][CO][W-2]确定所述比对结果;所述H为高度值,W为宽度值,CI为深度值,CO为数量值。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处理器504,具体用于获取所述运算结果矩阵[H-2][CO][W-2]大于第二阈值的α个元素对应的α个位置,获取模板头像执行卷积运算得到的模板结果矩阵,获取所述模板结果矩阵中大于所述第二阈值的β个元素对应的β个位置;计算β与α之间的差值,如所述差值小于差值阈值,确定β个位置中是否包含α个位置,如确定β个位置中包含α个位置,确定所述比对结果为所述第一图片与预设的模板头像一致。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上述计算机包括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上述计算机包括电子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2)

1.一种信息显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正面透明显示屏和背面透明显示屏,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采集目标对象的目标参数,将所述目标参数与所述目标参数对应的模板比对得到比对结果;
依据所述比对结果从所述正面透明显示屏以及所述背面透明显示屏中确定主显示屏和副显示屏;
获取待显示内容,将所述待显示内容显示在所述主显示屏,控制所述副显示屏按设定策略显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副显示屏按设定策略显示具体包括:
控制所述副显示屏显示屏幕保护图片、特定背景图片或黑屏。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所述目标参数为人脸图片,所述将所述目标参数与所述目标参数对应的模板比对得到比对结果具体包括:
将该人脸图片组成输入数据矩阵CI*H*W,将输入数据矩阵CI*H*W与权值数据[CI][CO][3][3]执行卷积运算得到运算结果矩阵[H-2][CO][W-2];依据所述运算结果矩阵[H-2][CO][W-2]确定所述比对结果;所述H为高度值,W为宽度值,CI为深度值,CO为数量值。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运算结果矩阵[H-2][CO][W-2]确定所述比对结果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运算结果矩阵[H-2][CO][W-2]大于第二阈值的α个元素对应的α个位置,获取模板头像执行卷积运算得到的模板结果矩阵,获取所述模板结果矩阵中大于所述第二阈值的β个元素对应的β个位置,计算β与α之间的差值,如所述差值小于差值阈值,确定β个位置中是否包含α个位置,如确定β个位置中包含α个位置,确定所述比对结果为所述第一图片与预设的模板头像一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依据所述比对结果从所述正面透明显示屏以及所述背面透明显示屏中确定主显示屏和副显示屏具体包括:
如所述比对结果为一致,获取采集所述目标参数的器件的位置,如所述位置处于正面,则确定所述正面透明显示屏为主显示屏,所述背面透明显示屏为副显示屏;如所述位置处于背面,则确定所述背面透明显示屏为主显示屏,所述正面透明显示屏为副显示屏。
6.一种信息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显示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正面透明显示屏和背面透明显示屏,所述装置包括:
采集单元,用于采集目标对象的目标参数;
比对单元,用于将所述目标参数与所述目标参数对应的模板比对得到比对结果;
选择单元,用于依据所述比对结果从所述正面透明显示屏以及所述背面透明显示屏中确定主显示屏和副显示屏;
控制单元,用于获取待显示内容,将所述待显示内容显示在所述主显示屏,控制所述副显示屏按设定策略显示。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控制单元,具体用于控制所述副显示屏显示屏幕保护图片、特定背景图片或黑屏。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如所述目标参数为人脸图片,所述比对单元具体包括:
数据组成模块,用于将该人脸图片组成输入数据矩阵CI*H*W;
计算模块,用于将输入数据矩阵CI*H*W与权值数据[CI][CO][3][3]执行卷积运算得到运算结果矩阵[H-2][CO][W-2];
结果模块,用于依据所述运算结果矩阵[H-2][CO][W-2]确定所述比对结果;所述H为高度值,W为宽度值,CI为深度值,CO为数量值。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结果模块具体包括:
获取子模块,用于获取所述运算结果矩阵[H-2][CO][W-2]大于第二阈值的α个元素对应的α个位置,获取模板头像执行卷积运算得到的模板结果矩阵,获取所述模板结果矩阵中大于所述第二阈值的β个元素对应的β个位置;
确定子模块,用于计算β与α之间的差值,如所述差值小于差值阈值,确定β个位置中是否包含α个位置,如确定β个位置中包含α个位置,确定所述比对结果为所述第一图片与预设的模板头像一致。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正面透明显示屏、背面透明显示屏、传感器和处理器,所述正面透明显示屏、背面透明显示屏、传感器均与所述处理器连接;其中,
所述传感器,用于采集目标对象的目标参数;
所述处理器,用于将所述目标参数与所述目标参数对应的模板比对得到比对结果;依据所述比对结果从所述正面透明显示屏以及所述背面透明显示屏中确定主显示屏和副显示屏;获取待显示内容,将所述待显示内容显示在所述主显示屏,控制所述副显示屏按设定策略显示。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正面透明显示屏、背面透明显示屏和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12.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557583.0A 2019-06-25 2019-06-25 信息显示方法及相关产品 Pending CN11029820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57583.0A CN110298207A (zh) 2019-06-25 2019-06-25 信息显示方法及相关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57583.0A CN110298207A (zh) 2019-06-25 2019-06-25 信息显示方法及相关产品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98207A true CN110298207A (zh) 2019-10-01

Family

ID=680287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57583.0A Pending CN110298207A (zh) 2019-06-25 2019-06-25 信息显示方法及相关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98207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28807A (zh) * 2019-09-27 2020-01-24 深圳市大拿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门铃的防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2882626A (zh) * 2021-02-19 2021-06-0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90381A (zh) * 2012-05-08 2013-11-13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CN104505002A (zh) * 2014-12-31 2015-04-08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基于oled屏的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08090403A (zh) * 2016-11-22 2018-05-29 上海银晨智能识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3d卷积神经网络的人脸动态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8241857A (zh) * 2018-02-23 2018-07-03 王珏 人脸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408012A (zh) * 2018-09-21 2019-03-01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90381A (zh) * 2012-05-08 2013-11-13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显示方法
CN104505002A (zh) * 2014-12-31 2015-04-08 深圳市中兴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基于oled屏的显示方法和装置
CN108090403A (zh) * 2016-11-22 2018-05-29 上海银晨智能识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3d卷积神经网络的人脸动态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8241857A (zh) * 2018-02-23 2018-07-03 王珏 人脸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408012A (zh) * 2018-09-21 2019-03-01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显示控制方法及相关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28807A (zh) * 2019-09-27 2020-01-24 深圳市大拿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门铃的防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2882626A (zh) * 2021-02-19 2021-06-0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控制方法、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39033A (zh) 拍照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402663A (zh) 指纹验证方法和用于执行该方法的电子设备
CN109241859A (zh) 指纹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KR20150128377A (ko) 지문 처리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CN110020622A (zh) 指纹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614865A (zh) 指纹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428969A (zh) 双屏终端的边缘触控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583356A (zh) 指纹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848317A (zh) 拍照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0113515A (zh) 拍照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543570A (zh) 指纹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283996A (zh) 显示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376700A (zh) 指纹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0427108A (zh) 基于眼球追踪的拍照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0245607B (zh) 眼球追踪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117704A (zh) 压力识别装置和包括压力识别装置的电子装置
CN109145800A (zh) 指纹模板更新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657561A (zh) 指纹采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144454A (zh) 双面屏显示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0162953A (zh) 生物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376702A (zh) 指纹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0099219A (zh) 全景拍摄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307110A (zh) 一种图像虚化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298207A (zh) 信息显示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0188666B (zh) 静脉采集方法及相关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0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