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98156A - 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98156A
CN110298156A CN201910427635.2A CN201910427635A CN110298156A CN 110298156 A CN110298156 A CN 110298156A CN 201910427635 A CN201910427635 A CN 201910427635A CN 110298156 A CN110298156 A CN 11029815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
information
party
user
resource acquisi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27635.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韩亚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neConnect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neConnect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neConnect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OneConnect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27635.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98156A/zh
Publication of CN1102981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98156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00Security arrangements for protecting computers, components thereof, programs or data against unauthorised activity
    • G06F21/30Authentication, i.e. establishing the identity or authorisation of security principals
    • G06F21/31User authentication
    • G06F21/32User authentication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print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40/00Recognition of biometric, human-related or animal-related patterns in image or video data
    • G06V40/10Human or animal bodies, e.g. vehicle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Body parts, e.g. hands
    • G06V40/16Human faces, e.g. facial parts, sketches or expressions
    • G06V40/161Detection; Localisation; Normalisation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5/00Speech recognition
    • G10L15/22Procedures used during a speech recognition process, e.g. man-machine dialogue
    • GPHYSICS
    • G10MUSICAL INSTRUMENTS; ACOUSTICS
    • G10LSPEECH ANALYSIS TECHNIQUES OR SPEECH SYNTHESIS; SPEECH RECOGNITION; SPEECH OR VOICE PROCESSING TECHNIQUES; SPEECH OR AUDIO CODING OR DECODING
    • G10L15/00Speech recognition
    • G10L15/22Procedures used during a speech recognition process, e.g. man-machine dialogue
    • G10L2015/226Procedures used during a speech recognition process, e.g. man-machine dialogue using non-speech characteristics
    • G10L2015/227Procedures used during a speech recognition process, e.g. man-machine dialogue using non-speech characteristics of the speaker; Human-factor methodolog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Multimedia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udiology, Speech & Language Pathology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接收用户提交的资源获取申请,从资源获取申请中提取预期资源获取数量和资源接收账号,并根据资源获取申请对用户进行活体检测,确定用户的身份信息;根据身份信息,从预先建立通信连接的第三方机构获取用户的历史资源转移数据和当前已获取资源归还状态;根据历史资源转移数据,确定用户的资源获取可用量;根据当前已获取资源归还状态、预期资源获取数量和资源获取可用量,确定实际资源获取数量,并将实际资源获取数量转移至资源接收账号。通过上述方式,简化了资源获取流程,同时保证了资源获取的合理性。

Description

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移动终端的普及,越来越多的用户通过移动终端,借助互联网向第三方机构进行资源获取。
目前,第三方机构在为资源申请人提供资源时,为了保证资源发放的合理性,以及保证资源申请人的身份的真实性,通常需要资源申请人提供大量电子版本的材料来验证申请人的身份,这就导致资源获取过程过于繁琐。并且,在资源发放过程中,无法根据申请人提供的身份信息确定适合申请人的实际资源获取数量,因而经常导致提供给申请人的资源数量不合适。
所以,亟需提供一种既能够简化资源申请人操作,又可以保证资源获取合理性的资源获取方法。
上述内容仅用于辅助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代表承认上述内容是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旨在简化资源获取流程,同时保证资源获取的合理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接收用户提交的资源获取申请,从所述资源获取申请中提取预期资源获取数量和资源接收账号,并根据所述资源获取申请对所述用户进行活体检测,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
根据所述身份信息,从预先建立通信连接的第三方机构获取所述用户的历史资源转移数据和当前已获取资源归还状态;
根据所述历史资源转移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的资源获取可用量;
根据所述当前已获取资源归还状态、所述预期资源获取数量和所述资源获取可用量,确定实际资源获取数量,并将所述实际资源获取数量转移至所述资源接收账号。
优选地,所述根据所述资源获取申请对所述用户进行活体检测,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资源获取申请,生成活体检测指令;
将所述活体检测指令下发至提交所述资源获取申请的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活体检测指令,录制所述用户读取随机预设内容时的音频信息和视频信息;
接收所述音频信息和所述视频信息;
基于预设的声纹特征信息提取模型,对所述音频信息进行声纹特征提取,得到所述用户的声纹特征信息;
基于预设的人脸特征信息提取模型,对所述视频信息中的人脸图像进行人脸特征提取,得到所述用户的人脸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声纹特征信息和所述人脸特征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
优选地,所述资源接收账号为第三方资源转移账号;
所述将所述实际资源获取数量转移至所述资源接收账号的步骤,包括:
向提供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账号的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推送验证信息,以使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对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账号的可用性进行验证;
接收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发送的反馈信息;
判断所述反馈信息中是否携带有验证成功的标识;
若所述反馈信息中携带有验证成功的标识,则将所述实际资源获取数量转移至所述资源接收账号。
优选地,所述向提供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账号的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推送验证信息的步骤,包括:
基于预设的Java开源库,按照预设的JSON数据结构,生成一个至少包括所述身份信息和所述资源接收账号的验证信息;
采用异步推送方式,将所述验证信息推送至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
优选地,所述采用异步推送方式,将所述验证信息推送至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预设的加密方式,对所述验证信息进行加密,得到加密版本的验证信息;
根据预设的加签方式,对所述加密版本的验证信息进行加签,得到加密且加签的验证信息;
其中,所述采用异步推送方式,将所述验证信息推送至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的步骤,包括:
采用异步推送方式,将所述加密且加签的验证信息推送至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
优选地,所述向提供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账号的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推送验证信息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做出的收到所述验证信息的响应,则检测与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之间的通信链路是否发生异常;
若与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之间的通信链路未发生异常,则重新向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推送所述验证信息;
若与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之间的通信链路发生异常,则监控与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之间的通信链路是否恢复正常,并在与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之间的通信链路恢复正常时,重新向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推送所述验证信息。
优选地,所述判断所述反馈信息中是否携带有验证成功的标识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反馈信息中未携带验证成功的标识,则从所述反馈信息中提取错误码,并根据预设的失败原因对照码,确定所述错误码对应的失败原因;
将所述失败原因下发至提交所述资源获取申请的终端设备,以提示所述用户根据所述失败原因做出修改。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提交的资源获取申请;
提取模块,用于从所述资源获取申请中提取预期资源获取数量和资源接收账号;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资源获取申请对所述用户进行活体检测,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身份信息,从预先建立通信连接的第三方机构获取所述用户的历史资源转移数据和当前已获取资源归还状态;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历史资源转移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的资源获取可用量;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已获取资源归还状态、所述预期资源获取数量和所述资源获取可用量,确定实际资源获取数量,并将所述实际资源获取数量转移至所述资源接收账号。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设备,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程序,所述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程序配置为实现如上文所述的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程序,所述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方案,通过基于活体检测方式,确定用户的身份信息,不仅可以简化用户操作,还可以有效避免他人盗用用户信息进行资源获取。
此外,本发明提供的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方案,通过与第三方机构合作,从而在用户进行资源获取时,仅需提供预期资源获取数量和资源接收账号,其他关于用户信用的证明资料直接根据确定的身份信息从第三方机构获取,在进一步简化用户操作的同时,也避免了对证明资料的二次验证,从而大大加快了资源获取申请的审批速度,缩短了资源获取申请周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方法中步骤S40的具体实现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设备结构示意图。
如图1所示,该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无线保真(WIreless-FIdelity,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的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NVM),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结构并不构成对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程序。
在图1所示的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设备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与网络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与用户进行数据交互;本发明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设备中的处理器1001、存储器1005可以设置在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设备中,所述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设备通过处理器1001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程序,并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方法,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一种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本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接收用户提交的资源获取申请,从所述资源获取申请中提取预期资源获取数量和资源接收账号,并根据所述资源获取申请对所述用户进行活体检测,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
为了便于说明,本实施例以基于互联网的贷款方式,即进行的资源获取操作为贷款资源(个人、小微企业等通过互联网向信贷机构寻求的融资、借款等金融资源)的获取为例,进行具体说明。
具体的说,在进行贷款资源的获取过程中,本实施例中的执行主体为网贷平台,即部署本实施中所说的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程序的服务器。
此外,应当理解的是,上述所说的服务器可以是传统的物理服务器(占用实际物理空间),也可以是虚拟云服务器。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此处不做限制。
此外,上述所说的身份信息主要是包括所述用户的姓名、联系电话,以及能够标识所述用户唯一性的身份证号码。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为举例说明,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任何限定,在具体实现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此处不做限制。
此外,关于本实例中所说的根据所述资源获取申请(即贷款过程中的贷款申请)对所述用户进行活体检测,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的操作,具体可以是通过活体检测方式,采集能够标识所述用户唯一性的生物特征信息,比如声纹特征信息、人脸特征信息、虹膜特征信息、指纹特征信息等,此处不再一一列举,对此也不做任何限制。
然后,根据采集到的生物特征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中以所述生物特征信息为声纹特征信息和人脸特征信息为例,对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的操作进行具体说明,大致如下:
(1)根据所述资源获取申请,生成活体检测指令。
具体的说,在实际应用中,生成的活体检测指令是根据预先规定的要采集的生物特征信息的类型确定的。
比如说,在要采集的生物特征信息为声纹特征信息和人脸特征信息时,则生成的活体检测指令需要包括采集所述用户音频信息的指令和采集包含所述用户人脸图像的视频信息的指令。
(2)将所述活体检测指令下发至提交所述资源获取申请的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活体检测指令,录制所述用户读取随机预设内容时的音频信息和视频信息。
具体的说,上述所说的终端设备具体为安装有能够访问所述信贷平台的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程序的用户设备,比如所述用户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个人计算机等。
相应地,所述信贷平台在将所述活体检测指令下发至所述终端设备之后,所述终端设备具体可以根据所述活体检测指令,开启本机自带的摄像头和录音装置,并在本机的用户界面显示预设的随机内容,比如提示所述用户读取显示的一段文字或一串数字等,同时在所述用户读取所述随机预设内容时,录制视频信息和音频信息。
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在采集所述用户的视频信息和音频信息时,之所以要所述用户读取随机预设内容,是为了避免他人使用预先拍摄的照片和预先录制的语音信息冒名顶替。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保证后续步骤(4)中提取到的人脸特征信息较为精确,所述视频信息应当包含所述用户的人脸图像。
(3)接收所述音频信息和所述视频信息。
应当理解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加速传输过程,可以规定所述终端设备在传输所述音频信息和所述视频信息之前,先对所述音频信息和所述视频信息进行压缩处理。
相应地,所述信贷平台在接收到所述音频信息和所述视频信息之后,在进行后续步骤之前,可以先对所述音频信息和所述视频信息进行解压缩。
进一步地,为了避免所述音频信息和所述视频信息在传输至所述信贷平台的过程中,被他人拦截篡改,在传输所述音频信息和所述视频信息之前,还可以根据预先约定的加密方式,对所述音频信息和所述视频信息进行加密。
相应地,所述信贷平台在接收到所述音频信息和所述视频信息之后,在进行后续步骤之前,可以先对所述音频信息和所述视频信息进行解密。
(4)基于预设的人脸特征信息提取模型,对所述视频信息中的人脸图像进行人脸特征提取,得到所述用户的人脸特征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人脸特征信息提取模型具体是采用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对预先获取的人脸样本数据中的人脸特征信息训练获得的。
关于构建所述人脸特征信息提取模型的方式,大致可以如下所述:
首先,根据所述人脸样本数据中的人脸特征信息构建训练模型。
然后,基于所述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对所述训练模型进行训练,直到输入某一人脸图像数据,可以得到想要的人脸特征信息为止,便可以完成对所述训练模型的训练。
相应地,此刻的训练模型便是所述人脸特征信息提取模型。
进一步地,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增加训练模型的网络深度,使得训练出的人脸特征信息提取模型的提取精度更加准确,在采用所述卷积神经网络算法,对所述训练模型进行训练之前,还可以先对所述训练模型中的初始卷积核进行拆分。
比如,在训练模型中的初始卷积核为一个尺寸为5×5的卷积核时,为了增加训练模型的网络深度,同时尽可能的提升训练速度,可以将所述5×5的卷积核拆分为两个尺寸为3×3的卷积核。
进一步地,为了加速后续训练过程中人脸特征信息提取模型的收敛速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人脸特征信息提取模型的泛化能力(机器学习算法对新鲜样本的适应能力),在根据所述人脸样本数据构建所述训练模型之前,还可以对所述人脸样本数据进行归一化处理,从而缩小训练过程中每层卷积层中卷积核以及作为输出层的全连接层中的节点数,进而简化训练过程中的各种计算。
(5)基于预设的声纹特征信息提取模型,对所述音频信息进行声纹特征提取,得到所述用户的声纹特征信息。
具体的说,关于所述声纹特征信息提取模型的构建,可以参照上述所说的人脸特征信息提取模型的构建,具体的构建过程,此处不再赘述。
(6)根据所述声纹特征信息和所述人脸特征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
具体的说,随着互联网技术、人工智能以及大数据分析的发展,一些权威的平台已经在将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与传统的身份信息,比如身份证号码、姓名、手机号码等信息相结合。
比如,目前公安机关在为居民办理身份证时,通常会采集居民的生物特征信息,然后将居民的生物特征信息与身份证号码、姓名、手机号码等信息相结合。
还比如,银行等金融机构,在为用户办理业务时,通常也会采集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然后将用户的生物特征信息与身份证号码、姓名、手机号码等信息相结合。
因而,在从录制的所述音频信息和所述视频信息中提取出所述用户的声纹特征信息和人脸特征信息后,并可以将所述声纹特征信息与所述人脸特征信息与上述各大平台存储的生物特征信息进行特征对比,进而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给出的仅为一种根据所述资源获取申请对所述用户进行活体检测,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的具体实现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任何限定。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比如仅根据声纹特征信息来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或者仅根据人脸特征信息来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
相应地,在仅根据声纹特征信息确所述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时,只需要通知终端设备录制音频信息就可以。
同样,在仅根据人脸特征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时,只需要通知终端设备录制视频信息就可以。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本实施例中所说的用户为自然人,因而获取到的身份信息便是所述用户的身份证号码。如果在实际应用中,所述用户为企业,则获取到的身份信息可以是所述企业的工商注册号,或者是所述企业的法人的身份证号码,具体的实现,可以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此处不做限制。
步骤S20,根据所述身份信息,从预先建立通信连接的第三方机构获取所述用户的历史资源转移数据和当前已获取资源归还状态。
具体的说,由于本实施例中执行的资源获取为贷款资源获取,因而此处所说的第三方机构,是指与商户签有协议或为持卡人提供服务,直接或间接凭交易单据(包括电子单据或纸质单据)参加交换的清算会员单位。
在实际应用中,大多数发卡银行都兼营收单业务,也有一些非银行专业服务机构经营收单业务。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方机构,具体是网商银行,它是由蚂蚁金服作为大股东发起设立的中国第一家核心系统基于云计算架构的商业银行。
此外,本实施例中所说的历史资源转移数据,在贷款资源获取实例中指的是历史交易数据,具体可以包括所述用户的历史消费记录、还款记录、工资流水等交易数据。
所说当前已获取资源归还状态,在贷款资源获取实例中是指所述用户名下现存的借款业务是处于未还清(还差多少还清,借款期限还有多久等),还是已还清状态。
步骤S30,根据所述历史资源转移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的资源获取可用量。
具体的说,此处所说的资源获取可用量,在贷款资源获取实例中可以是贷款者的授信额度。
所谓授信额度,是指商业银行为客户核定的短期授信业务的存量管理指标,一般可分为单笔贷款授信额度、借款企业额度和集团借款企业额度。只要授信余额不超过对应的业务品种指标,无论累计发放金额和发放次数为多少,商业银行业务部门均可快速向客户提供短期授信,即企业可便捷地循环使用银行的短期授信资金,从而满足客户对金融服务快捷性和便利性的要求。
因此,通过根据所述用户的历史资源转移数据,便可以确定一个适合当前用户的资源获取可用量,比如根据所述用户还款记录良好,且日常消费和工资流水能够证明所述用户具备偿还能力,则可以为其确定一个相对较高的资源获取可用量,比如50万;如果用户还款记录良好,但消费能力不足,工资流水相对稳定,则可以其确定一个相对居中的资源获取可用量,比如20万,或者10万;如果用户还款记录不好,并且存在乱消费,长期没有进账,并且当前还拖欠着资源获取数量,则资源获取可用量可以是0,甚至是负数。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仅为举例说明,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任何限定,在具体实现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预先设置各种确定资源获取可用量的规则,以便网贷平台在获取到所述用户的历史资源转移数据后,根据预设的确定资源获取可用量的规则,确定一个适合所述用户的资源获取可用量。
步骤S40,根据所述当前已获取资源归还状态、所述预期资源获取数量和所述资源获取可用量,确定实际资源获取数量,并将所述实际资源获取数量转移至所述资源接收账号。
具体的说,此处所说的实际资源获取数量,在贷款资源获取实例中即为最终要发放给贷款者的实际贷款金额。
为了便于理解步骤S40中所说的根据所述当前已获取资源归还状态、所述预期资源获取数量和所述资源获取可用量,确定实际资源获取数量的操作,以下进行举例说明:
比如说,所述当前已获取资源归还状态中不存在未还清的贷款业务,所述预期资源获取数量为20万,所述资源获取可用量为20万,则确定的实际资源获取数量便是20万;
还比如说,所述当前已获取资源归还状态中不存在未还清的贷款业务,所述预期资源获取数量为20万,所述资源获取可用量为10万,则确定的实际资源获取数量便是10万;
还比如说,所述当前贷款状态存在未还清的贷款业务,且未还清的资源获取数量为10万,所述预期资源获取数量为20万,所述资源获取可用量为20万,则确定的实际资源获取数量便是10万。
即,如果预期资源获取数量大于当前可用资源获取可用量(当前可用资源获取可用量=资源获取可用量-当前未还清资源获取数量),则实际资源获取数量=当前可用资源获取可用量;如果预期资源获取数量小于当前可用资源获取可用量,则实际资源获取数量=预期资源获取数量。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尽可能提升资源获取数量到账速度,本实施例中所说的资源接收账号可以为第三方资源转移账号。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说的第三方资源转移账号,具体为目前互联网人气较高的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提供的交易账号,比如支付宝平台提供的支付宝账号、京东平台提供的京东账号、微信平台提供的微信账号等等,此处不再一一列举,对此也不做任何限制。
此外,应当理解的是,为了保证所述信贷平台与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之间的通信能够正常进行,可以预先建立所述信贷平台与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之间的通信协议。
此外,由于所述资源接收账号为第三方资源转移账号,为了保证所述实际资源获取数量能够快速、准确的转移至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账号,在将所述实际资源获取数量转移至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账号的时候,需要由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验证一下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账号的可用性,然后根据验证结果进行作出合理操作。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例将步骤S40进行了具体划分,以下结合图3进行具体说明:
步骤S401,根据所述当前已获取资源归还状态、所述预期资源获取数量和所述资源获取可用量,确定实际资源获取数量。
步骤S402,向提供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账号的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推送验证信息,以使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对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账号的可用性进行验证。
具体的说,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所说的验证信息,是基于预设的Java开源库,按照预设的JSON数据结构生成的。
并且,生成的所述验证信息至少需要包括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和所述用户提供的资源接收账号,即第三方资源转移账号。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说的Java开源库,具体可以是谷歌推出的一款用于集合、缓存、支持原语、并发性、常见注释、字符串处理、I/O(输入/输出)和验证于一体的Guava库。
关于Guava库的使用,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通过查找相关文档实现,此处不再赘述。
为了便于理解,以下以所述验证信息包括所述资源接收账号、所述用户的姓名、所述用户的身份证号码为例,生成的JSON数据结构的验证信息,可以如下所示:
其中,所述验证信息中的“accountNo”字段表示其后对应的内容为所述用户的资源接收账号,此处输入的具体是第三方资源转移账号;“entityName”字段表示其后对应的内容为所述用户的姓名(如果所述用户为企业,则为企业名称),“entityCode”字段表示其后对应的内容为所述用户的身份证号码(如果所述用户为企业,则为企业的工商注册号)。
应当理解的是,上述所说的“accountNo”、“entityName”、“entityCode”,仅仅为举例说明,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任何限定,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命名,此处不做限制。
此外,为了尽可能的减小对信贷平台处理资源的占用,避免影响其他业务的处理,在向提供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账号的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推送验证信息时,具体可以采用异步推送方式,将所述验证信息推送至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
此外,为了保证验证信息中携带的用户身份信息及资源接收账号的安全性,在将所述验证信息推送至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前,还可以先采用预设的加密方式,对所述验证信息进行加密,进而得到加密版本的验证信息。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避免加密版本的验证信息被他人拦截,并破译加密方式后进行篡改,在得到所述加密版本的验证信息之后,还可以根据预设的加签方式,对所述加密版本的验证信息进行加签,进而得到加密且加签的验证信息。
最终,采用异步推送方式,将所述加密且加签的验证信息推送至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从而更好的保证了验证信息中携带内容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给出的仅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任何限定,在具体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步骤S403,接收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发送的反馈信息。
步骤S404,判断所述反馈信息中是否携带有验证成功的标识。
具体的说,为了便于后续操作的顺利进行,所述信贷平台可以与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预先约定表示验证成功的标识信息,比如规定返回的反馈信息中携带有“success”时,认为验证成功,则执行步骤S405;否则,认为验证失败,依次执行步骤S406和步骤S407。
步骤S405,将所述实际资源获取数量转移至所述资源接收账号。
即,将所述实际资源获取数量转移至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账号。
步骤S406,从所述反馈信息中提取错误码,并根据预设的失败原因对照码,确定所述错误码对应的失败原因。
具体的说,在本实例中,从所述反馈信息中提取的错误码即为预设的失败原因对照码中的任意一种。
比如,预设的失败原因对照码一共有3种,如100、101、102。
其中,100用于表示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账号格式有误;101用于表示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账号与所述用户的姓名不匹配;102表示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账号与所述用户的身份证号码不匹配。
则在从所述反馈信息中提取到的错误码为100时,根据所述失败原因对照码确定的失败原因为: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账号格式有误。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仅为举例说明,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任何限定,在具体实现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此处不做限制。
此外,应当理解的是,所述错误码和所述失败原因对照码应该是由所述信贷平台和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协商确定的。
步骤S407,将所述失败原因下发至提交所述资源获取申请的终端设备,以提示所述用户根据所述失败原因做出修改。
比如,在确定所述失败原因为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账号格式有误时,则向所述用户做出的提示可以是: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账号格式有误,请检查所述电子账号。
进一步地,还可以根据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给出的第三方资源转移账号的格式,做出具体提示,比如“请输入纯数字的第三方资源转移账号”,或者“请删除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账号中的空格”等。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给出的仅为一种具体的验证过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任何限定,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此处不做限制。
通过上述描述不难发现,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方法,通过基于活体检测方式,确定用户的身份信息,不仅可以简化用户操作,还可以有效避免他人盗用用户信息进行资源获取,如申请贷款。
此外,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方法,通过与第三方机构合作,从而在用户进行资源获取时,仅需提供预期资源获取数量和资源接收账号,其他关于用户信用的证明资料直接根据确定的身份信息从第三方机构获取,在进一步简化用户操作的同时,也避免了对证明资料的二次验证,从而大大加快了资源获取申请的审批速度,缩短了资源获取申请周期。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尽可能提升用户体验,在向所述用户下放资源获取数量后,还可以向所述用户发送短信或邮件信息,以提示所述用户资源获取数量已经发放至所述资源接收账号。
进一步地,为了方便用户获知,用户最终能够得到的资源获取数量,以及资源获取数量转移时间(在贷款资源获取实例中指实际贷款金额的发放时间)、资源归还时间(在贷款资源获取实例中指实际贷款金额的还款结束时间)等,还可以根据预设的资源发放信息模板,生成资源发放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
相应地,在所述用户进行资源归还(在贷款资源获取实例中指还款)之后,也可以根据预设的资源归还信息模板,生成资源归还信息发送给所述用户。
仍以获取的资源为信贷资源为例,在实际应用中,为了避免重复放款和重复入账,在实际应用中,信贷平台还可以创建一个贷款状态记录表,并在放款信息和还款信息中携带具有唯一性的交易流水号,从而在进行放款(实际资源获取数量转移)和还款(资源归还)的时候,通过对比贷款状态记录表中记录的交易流水号,并对交易流水号进行去重处理,进而保证每一个交易流水号对应的交易仅记录一次。
参考图4,图4为本发明一种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方法第二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仍以获取的资源为贷款资源为例,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本实施例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方法在所述子步骤S402之后,还包括:
子步骤S400,若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做出的收到所述验证信息的响应,则重新向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推送所述验证信息。
具体的说,由于信贷平台和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是两个独立的平台,所述验证信息是通过两者之间预先建立的通信链路传输的。因而,在实际应用中,会由于各种意外情况,导致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无法正常接收到信贷平台推送的验证信息,进而导致后续操作无法顺利进行。所以,为了尽可能的避免发生这种情况,本实施中在所述信贷平台向提供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账号的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推送验证信息之后,可以监测在预设时间内所述信贷平台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做出的收到所述验证信息的响应。
相应地,若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做出的收到所述验证信息的响应,则重新向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推送所述验证信息。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在实际应用中,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做出的收到所述验证信息的响应,可能是因为两个平台之间的通信链路发生异常,也可能是因为其他问题。因而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做出的收到所述验证信息的响应,重新向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推送所述验证信息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
因此,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做出的收到所述验证信息的响应时,可以进一步检测与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之间的通信链路是否发生异常。
相应地,若与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之间的通信链路未发生异常,则重新向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推送所述验证信息;若与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之间的通信链路发生异常,则监控与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之间的通信链路是否恢复正常,并在与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之间的通信链路恢复正常时,重新向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推送所述验证信息。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说的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做出的收到所述验证信息的响应,具体可以是在收到所述验证信息,对所述验证信息中的内容进行验证之前,先给所述信贷平台反馈的一个响应,比如返回一个双方约定好的响应码,00。
通过上述描述不难发现,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方法,通过设置补偿机制,即在向提供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账号的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推送验证信息,且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做出的收到所述验证信息的响应之后,通过重新向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推送所述验证信息,从而可以有效的避免验证信息在推送过程中,由于各种异常导致验证信息推送失败,进而不能及时进行后续操作的问题。
此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程序,所述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文所述的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方法的步骤。
参照图5,图5为本发明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装置第一实施例的结构框图。
如图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出的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装置包括:接收模块5001、提取模块5002、第一确定模块5003、获取模块5004、第二确定模块5005和第三确定模块5006。
其中,接收模块5001,用于接收用户提交的资源获取申请;提取模块5002,用于从所述资源获取申请中提取预期资源获取数量和资源接收账号;第一确定模块5003,用于根据所述资源获取申请对所述用户进行活体检测,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获取模块5004,用于根据所述身份信息,从预先建立通信连接的收单机构获取所述用户的历史资源转移数据和当前已获取资源归还状态;第二确定模块5005,用于根据所述历史资源转移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的资源获取可用量;第三确定模块5006,用于根据所述当前已获取资源归还状态、所述预期资源获取数量和所述资源获取可用量,确定实际资源获取数量,并将所述实际资源获取数量转移至所述资源接收账号。
为了便于理解,本实施例给出一种根据所述资源获取申请对所述用户进行活体检测,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的具体实现方式,大致如下:
首先,根据所述资源获取申请,生成活体检测指令;
然后,将所述活体检测指令下发至提交所述资源获取申请的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活体检测指令,录制所述用户读取随机预设内容时的音频信息和视频信息;
接着,接收所述音频信息和所述视频信息;
接着,基于预设的声纹特征信息提取模型,对所述音频信息进行声纹特征提取,得到所述用户的声纹特征信息;
接着,基于预设的人脸特征信息提取模型,对所述视频信息中的人脸图像进行人脸特征提取,得到所述用户的人脸特征信息;
最后,根据所述声纹特征信息和所述人脸特征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仅为举例说明,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任何限定,在具体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设置所述第一确定模块5003的执行步骤,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实际应用中,为了尽可能提升资源获取数量到账速度,本实施例中所说的资源接收账号可以为第三方资源转移账号。
相应地,所述第三确定模块5006在将所述实际资源获取数量转移至所述资源接收账号的时候,具体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首先,向提供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账号的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推送验证信息,以使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对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账号的可用性进行验证;
然后,接收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发送的反馈信息;
接着,判断所述反馈信息中是否携带有验证成功的标识;
最后,若所述反馈信息中携带有验证成功的标识,则将所述实际资源获取数量转移至所述资源接收账号。
进一步地,为了提升用户体验,若通过判断,确定所述反馈信息中未携带验证成功的标识,则可以从所述反馈信息中提取错误码,并根据预设的失败原因对照码,确定所述错误码对应的失败原因;然后,将所述失败原因下发至提交所述资源获取申请的终端设备,以提示所述用户根据所述失败原因做出修改。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关于上述所说的验证信息,具体可以是基于预设的Java开源库,按照预设的JSON数据结构生成的。
并且,生成的所述验证信息至少需要包括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和所述用户提供的资源接收账号,即第三方资源转移账号。
此外,为了尽可能的减小对信贷平台处理资源的占用,避免影响其他业务的处理,在向提供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账号的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推送验证信息时,具体可以采用异步推送方式,将所述验证信息推送至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
此外,为了保证验证信息中携带的用户身份信息及资源接收账号的安全性,在将所述验证信息推送至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前,还可以先采用预设的加密方式,对所述验证信息进行加密,进而得到加密版本的验证信息。
进一步地,为了保证数据的完整性,避免加密版本的验证信息被他人拦截,并破译加密方式后进行篡改,在得到所述加密版本的验证信息之后,还可以根据预设的加签方式,对所述加密版本的验证信息进行加签,进而得到加密且加签的验证信息。
最终,采用异步推送方式,将所述加密且加签的验证信息推送至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从而更好的保证了验证信息中携带内容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给出的仅为一种具体的实现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并不构成任何限定,在具体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设置,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通过上述描述不难发现,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装置,通过基于活体检测方式,确定用户的身份信息,不仅可以简化用户操作,还可以有效避免他人盗用用户信息进行资源获取,如申请贷款。
此外,本实施例提供的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装置,通过与第三方机构合作,从而在用户进行资源获取时,仅需提供预期资源获取数量和资源接收账号,其他关于用户信用的证明资料直接根据确定的身份信息从第三方机构获取,在进一步简化用户操作的同时,也避免了对证明资料的二次验证,从而大大加快了资源获取申请的审批速度,缩短了资源获取申请周期。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描述的工作流程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此处不做限制。
另外,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基于上述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装置的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装置第二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装置还包括:补偿模块。
其中,所述补偿模块,用于所述第三确定模块向提供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账号的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推送验证信息的步骤之后,监测在预设时间内是否接收到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做出的收到所述验证信息的响应。
进一步地,所述补偿模块,还用于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做出的收到所述验证信息的响应时,检测与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之间的通信链路是否发生异常。
相应地,若与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之间的通信链路未发生异常,则重新向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推送所述验证信息;若与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之间的通信链路发生异常,则监控与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之间的通信链路是否恢复正常,并在与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之间的通信链路恢复正常时,重新向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推送所述验证信息。
通过上述描述不难发现,本实施例中提供的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装置,通过设置补偿机制,即在向提供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账号的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推送验证信息,且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做出的收到所述验证信息的响应之后,通过重新向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推送所述验证信息,从而可以有效的避免验证信息在推送过程中,由于各种异常导致验证信息推送失败,进而不能及时进行后续操作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描述的工作流程仅仅是示意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构成限定,在实际应用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此处不做限制。
另外,未在本实施例中详尽描述的技术细节,可参见本发明任意实施例所提供的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方法,此处不再赘述。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 Only Memory,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用户提交的资源获取申请,从所述资源获取申请中提取预期资源获取数量和资源接收账号,并根据所述资源获取申请对所述用户进行活体检测,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
根据所述身份信息,从预先建立通信连接的第三方机构获取所述用户的历史资源转移数据和当前已获取资源归还状态;
根据所述历史资源转移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的资源获取可用量;
根据所述当前已获取资源归还状态、所述预期资源获取数量和所述资源获取可用量,确定实际资源获取数量,并将所述实际资源获取数量转移至所述资源接收账号。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资源获取申请对所述用户进行活体检测,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的步骤,包括:
根据所述资源获取申请,生成活体检测指令;
将所述活体检测指令下发至提交所述资源获取申请的终端设备,以使所述终端设备根据所述活体检测指令,录制所述用户读取随机预设内容时的音频信息和视频信息;
接收所述音频信息和所述视频信息;
基于预设的声纹特征信息提取模型,对所述音频信息进行声纹特征提取,得到所述用户的声纹特征信息;
基于预设的人脸特征信息提取模型,对所述视频信息中的人脸图像进行人脸特征提取,得到所述用户的人脸特征信息;
根据所述声纹特征信息和所述人脸特征信息,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资源接收账号为第三方资源转移账号;
所述将所述实际资源获取数量转移至所述资源接收账号的步骤,包括:
向提供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账号的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推送验证信息,以使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对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账号的可用性进行验证;
接收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发送的反馈信息;
判断所述反馈信息中是否携带有验证成功的标识;
若所述反馈信息中携带有验证成功的标识,则将所述实际资源获取数量转移转移至所述资源接收账号。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提供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账号的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推送验证信息的步骤,包括:
基于预设的Java开源库,按照预设的JSON数据结构,生成一个至少包括所述身份信息和所述资源接收账号的验证信息;
采用异步推送方式,将所述验证信息推送至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采用异步推送方式,将所述验证信息推送至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预设的加密方式,对所述验证信息进行加密,得到加密版本的验证信息;
根据预设的加签方式,对所述加密版本的验证信息进行加签,得到加密且加签的验证信息;
其中,所述采用异步推送方式,将所述验证信息推送至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的步骤,包括:
采用异步推送方式,将所述加密且加签的验证信息推送至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向提供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账号的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推送验证信息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在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做出的收到所述验证信息的响应,则检测与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之间的通信链路是否发生异常;
若与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之间的通信链路未发生异常,则重新向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推送所述验证信息;
若与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之间的通信链路发生异常,则监控与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之间的通信链路是否恢复正常,并在与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之间的通信链路恢复正常时,重新向所述第三方资源转移平台推送所述验证信息。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判断所述反馈信息中是否携带有验证成功的标识的步骤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反馈信息中未携带验证成功的标识,则从所述反馈信息中提取错误码,并根据预设的失败原因对照码,确定所述错误码对应的失败原因;
将所述失败原因下发至提交所述资源获取申请的终端设备,以提示所述用户根据所述失败原因做出修改。
8.一种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用户提交的资源获取申请;
提取模块,用于从所述资源获取申请中提取预期资源获取数量和资源接收账号;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资源获取申请对所述用户进行活体检测,确定所述用户的身份信息;
获取模块,用于根据所述身份信息,从预先建立通信连接的第三方机构获取所述用户的历史资源转移数据和当前已获取资源归还状态;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历史资源转移数据,确定所述用户的资源获取可用量;
第三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当前已获取资源归还状态、所述预期资源获取数量和所述资源获取可用量,确定实际资源获取数量,并将所述实际资源获取数量转移至所述资源接收账号。
9.一种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程序,所述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程序配置为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方法的步骤。
10.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上存储有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程序,所述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方法的步骤。
CN201910427635.2A 2019-05-21 2019-05-21 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ending CN110298156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27635.2A CN110298156A (zh) 2019-05-21 2019-05-21 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27635.2A CN110298156A (zh) 2019-05-21 2019-05-21 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98156A true CN110298156A (zh) 2019-10-01

Family

ID=68027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27635.2A Pending CN110298156A (zh) 2019-05-21 2019-05-21 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98156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33110A (zh) * 2020-11-23 2021-04-30 融钰四海(武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客户资源智能筛选处理服务平台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61484A (zh) * 2014-01-08 2014-04-3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转移管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917807A (zh) * 2015-03-19 2015-09-1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资源转移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7679861A (zh) * 2017-08-30 2018-02-0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资源转移方法、资金支付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US20180115540A1 (en) * 2016-10-26 2018-04-26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Real-time electronic event processing and identity validation system
CN108830572A (zh) * 2018-06-15 2018-11-1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资源转移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设备
CN109345253A (zh) * 2018-09-04 2019-02-1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资源转移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346089A (zh) * 2018-09-27 2019-02-15 深圳市声扬科技有限公司 活体身份认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88121A (zh) * 2018-12-17 2019-04-26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数据获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761484A (zh) * 2014-01-08 2014-04-30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转移管理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04917807A (zh) * 2015-03-19 2015-09-1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资源转移方法、装置和系统
US20180115540A1 (en) * 2016-10-26 2018-04-26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Real-time electronic event processing and identity validation system
CN107679861A (zh) * 2017-08-30 2018-02-09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资源转移方法、资金支付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08830572A (zh) * 2018-06-15 2018-11-16 腾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资源转移方法、装置、存储介质以及设备
CN109345253A (zh) * 2018-09-04 2019-02-15 阿里巴巴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资源转移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9346089A (zh) * 2018-09-27 2019-02-15 深圳市声扬科技有限公司 活体身份认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09688121A (zh) * 2018-12-17 2019-04-26 中国平安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数据获取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33110A (zh) * 2020-11-23 2021-04-30 融钰四海(武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企业客户资源智能筛选处理服务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521777B2 (en) Crypto digital currency (virtual payment cards) issued by central bank or other issuer for mobile and wearable devices
CN110263024B (zh) 数据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7194806B (zh) 用于手机贷款的服务器
US20180158036A1 (en) Digital currency (virtual payment cards) issued by central bank for mobile and wearable devices
CN104680361B (zh) 一种基于第三方平台的取现方法和系统
US20150026072A1 (en) Global world universal digital mobile and wearable currency image token and ledger
US20110276493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 financial document clearinghouse and secure delivery network
JP6980113B2 (ja) オンライン支払プロセスにおけるデータ処理方法および装置
RU2011154492A (ru) Система расчетов электронными чеками и способы выпуска, перевода оплаты и верификации электронных чеков
WO2022073519A1 (zh) 虚拟银行开户方法、装置、设备和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07633454A (zh) 一种民间借贷登记系统及方法
CN110322317A (zh) 一种交易数据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0135850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和相关装置
JP7195473B1 (ja) サービス提供装置、サービス提供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CN108352010A (zh) 用于管理认证服务客户数据的方法和系统
CN111815331A (zh) 一种未成年人支付行为的识别方法和装置
JP2007133742A (ja) 融資受付装置、融資依頼端末、融資決済システム、及び融資受付方法
CN109785145A (zh) 基于区块链的定点药店融资方法、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Adam et al. Backend server system design based on rest api for cashless payment system on retail community
CN110298156A (zh) 基于活体检测的资源获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276073A1 (ja) 学習モデル評価システム、学習モデル評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CN109658087A (zh) 线上贷款方法、装置、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14066451A (zh) 管理资金交易的方法和系统、电子设备
CN113450093A (zh) 基于锥体区块链的数字零钱钱包实时共识认证方法及系统
AU2019100225A4 (en) 3D Virtual Human AI Broking Syste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231208

AD01 Patent right deemed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