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98067B - 一种分模线自动生成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分模线自动生成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98067B
CN110298067B CN201910400748.3A CN201910400748A CN110298067B CN 110298067 B CN110298067 B CN 110298067B CN 201910400748 A CN201910400748 A CN 201910400748A CN 110298067 B CN110298067 B CN 1102980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ve
working
die
existing
supplementa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00748.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98067A (zh
Inventor
李宁刚
宋和立
李恒
张福
许号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Digital Analog Cod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Digital Analog Cod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Digital Analog Cod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Digital Analog Cod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00748.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980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980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980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980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980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N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SPECIFIC COMPUTATIONAL MODELS
    • G06N3/00Computing arrangements based on biological models
    • G06N3/02Neural networks
    • G06N3/04Architecture, e.g. interconnection topolo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Biophys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ometry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 Numerical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模线自动生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输入图形元素、相关参数;根据工序相关规则和参数进行工序特征提取;确定工序产品单元数量与上、下模工作线条集合;判断现有工作线条是否闭环:是则提取现有工作线条集合并合并各元素;得到闭环类压料器分割曲线和凸模分割曲线并输出。否则生成补充曲线并输出到补充曲线集合并非闭环工作线条集与补充线条集各元素,得到初版压料器分割曲线和凸模分割曲线,并对初版压料器分割曲线和凸模分割曲线进行综合评价及修正;得到非闭环类压料器分割曲线和凸模分割曲线;最后输出最终模具产品分模线。本发明能够自动进行模具分模线设计,大量消除设计人员的重复劳动,提高设计效率和设计精度。

Description

一种分模线自动生成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智能模具设计与制造技术,特别涉及一种分模线自动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模具设计技术中,对于模具分块及分模线的布设,尚没有特定的方案。一般是设计人员根据产品的整体情况,通过肉眼观察和主观判定,然后通过大量的修改得出较合理的设计结果。因此,目前模具分模线的设计具有工作重复性高、设计效率低、设计精度低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自动进行模具分模线设计,设计效率高、设计精度高的分模线自动生成方法。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分模线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输入图形元素、相关参数;
B、根据相关规则和参数进行工序特征提取;
C、确定工序产品单元数量与上、下模工作线条集合;
D、判断现有工作线条是否闭环:是,则执行步骤F;否,则执行步骤H;
F、提取现有工作线条集合并合并各元素;
G、得到闭环类压料器分割曲线和凸模分割曲线;后执行步骤M;
H、微分处理,得到工序产品轮廓简化曲线并输出到对应集合;
I、自动生成补充曲线并输出到补充曲线集;
J、合并工作线条集与补充线条集得到初版的压料器分割曲线和凸模分割曲线;
K、对压料器分割曲线和凸模分割曲线进行综合评价;
L、得到非闭环类压料器分割曲线和凸模分割曲线;
M、输出最终模具产品分模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K所述对曲线进行优化和修正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K1、判断现有压料器分割曲线和凸模分割曲线是否需要优化,如果是则执行步骤K2,否则执行步骤K3;
K2、对现有压料器分割曲线和凸模分割曲线进行优化;执行步骤K1;
K3、以其它模块调用当前曲线,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修正,如果是则执行步骤K4,否则执行步骤L;
K4、提取其他模块修正分割曲线的评价系数并建立评价系数集,执行步骤K1。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A所述输入图形元素、相关参数包括:工序信息(WPName)、工作线条集合(Curve_Set)、工作轴系集合(Axis_Set)、工作区域集合(Area_Set)、工序产品轮廓线(PC)、工序产品型面(PS)、模具高度尺寸(Height)、偏置皮面(S_Offset)、工序产品可有效定位区域(Location_Area)、导向方式(Guide_Style)。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B所述根据相关规则和参数进行工序特征提取,具体为:根据分模线围成规则的相关性,空间结构的一般性以及不同工序的特殊性,采集对应工序的工作线条集合与工作轴系集合以及工作区域集合。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D所述判断现有工作线条是否闭环,具体为:结合工序信息,计算判断现有工作线条等元素是否为闭环,并选择需要进行何种衍生处理。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H所述微分处理具体为:根据本工序上、下模的工作线条,工序产品的轮廓特征,通过缺陷识别与修复、采样重组与计算等方法,微分处理工序产品轮廓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I所述自动生成补充曲线具体为:根据本工序上、下模的工作线条,结合工序产品有效定位区域、模具导向方式等因素,并以工序产品轮廓线简化曲线集为参考,通过最小包络计算以及最小二乘法等方法,自动拟合衍生出无工作区域部分补充曲线。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K所述对压料器分割曲线和凸模分割曲线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包括:检查结合曲线是否闭环;结合模具高度判断工序产品与生成线框是否存在空间干涉;综合尺寸、成本等评价参数,判断补充线集是否需要在现有基础上进行修正与优化。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步骤K所述步骤K2中对现有压料器分割曲线和凸模分割曲线进行优化,具体为:根据评价算法中评价系数的权重关系,以及现有分割曲线的各项权值,通过交互式遗传算法以及神经网络算法,对现有分割曲线分类处理,采用相应的优化方案进行优化与修正,使其逼近于评价权值。
本发明的分模线自动生成的设计实现方法,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相对于人工设计:大量消除设计人员的重复劳动,提高设计效率。可以更快地验证产品(及产品工艺)设计的正确性。
2)相对于传统设计:输入元素的改变牵一发而动全身,只需代入替换、计算、更新即可,无需另起炉灶,费时费力。
3)自身学习和升级的能力:不需要人工试错,提高设计效率和合理性的同时,系统将以极快的速度和效率进行学习和知识积累,可以更快更好地输出设计结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方式的一种分模线自动生成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一种分模线自动生成方法的步骤110的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和图2示意性地显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的一种分模线自动生成方法。
参照图1和图2,一种分模线自动生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输入图形元素、相关参数;
所述输入图形元素、相关参数包括:工序信息(WPName)、工作线条集合(Curve_Set)、工作轴系集合(Axis_Set)、工作区域集合(Area_Set)、工序产品轮廓线(PC)、工序产品型面(PS)、模具高度尺寸(Height)、偏置皮面(S_Offset)、工序产品可有效定位区域(Location_Area)、导向方式(Guide_Style)等。
步骤102:根据相关规则和参数进行工序特征提取;
根据分模线围成规则的相关性,空间结构的一般性以及不同工序的特殊性,采集对应工序的工作线条集合与工作轴系集合以及工作区域集合。
例如:根据切边工作线条集、冲孔工作线条集、侧切边工作线条集、侧整形工作轴系集、下整形区域集等,分析工序产品单元数量。根据分类处理原则,传递与综合本工序所有工作部分,输出对应的压料器工作线条集合(Pad_Curve_Set)与凸模工作线条集合(Punch_Curve_Set)。
步骤103:确定工序产品单元数量与上、下模工作线条集合;工序产品单元数量可以是1个、2个或多个。
步骤104:判断现有工作线条是否闭环:是,则执行步骤105;否,则执行步骤107。所述工作线条包括压料器分割曲线和凸模分割曲线等。所述判断现有工作线条是否闭环,具体为:结合工序信息,计算判断现有工作线条等元素是否为闭环,并选择需要进行何种衍生处理。
步骤105:提取现有工作线条集合并合并各元素;对现有工作线条集合和相关元素进行拟合。
步骤106:得到闭环类压料器分割曲线和凸模分割曲线;后执行步骤130输出最终设计结果。
步骤107:微分处理,得到工序产品轮廓简化曲线并输出到对应集合;
所述微分处理具体为:根据本工序上、下模的工作线条,工序产品的轮廓特征,通过缺陷识别与修复、采样重组与计算等方法,微分处理工序产品轮廓线,降阶拟合与本工序工作线条区域关系不大的工序产品轮廓线,得到经济、美观、简化的工序产品轮廓简化曲线并输出到对应集合。
微分处理公式为:
f(x)=f(x_0)+f^′(x_0)(x-x_0)+(f^″(x_0))/2!〖(x-x_0)〗^2+...+(f^((n))(x_0))/n!〖(x-x_0)〗^n
步骤108:自动生成补充曲线并输出到补充曲线集;根据本工序上、下模的工作线条,结合工序产品有效定位区域(Location_Area)、模具导向方式(Guide_Style)等因素,并以工序产品轮廓线简化曲线集(PC_Simplify_Set)为参考,通过最小包络计算以及最小二乘法等方法,自动拟合衍生出无工作区域部分补充曲线,输出到补充曲线集。
步骤109:合并工作线条集与补充线条集得到初版的压料器分割曲线和凸模分割曲线;根据工作线条集与补充曲线集,以及工序产品单元数量及其形式,通过就近原则以及方差分析的回归方法等,生成初版单腔/双腔/多腔形式的压料器分割曲线以及凸模分割曲线。
步骤110:对压料器分割曲线和凸模分割曲线进行综合评价;
对压料器分割曲线和凸模分割曲线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包括:检查结合曲线是否闭环;结合模具高度判断工序产品与生成线框是否存在空间干涉;综合尺寸、成本等评价参数,判断补充线集是否需要在现有基础上进行修正与优化等。
步骤110所述对曲线进行优化和修正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11:判断现有压料器分割曲线和凸模分割曲线是否需要优化,如果是则执行步骤112,否则执行步骤113;
步骤112:对现有压料器分割曲线和凸模分割曲线进行优化;执行步骤111;具体为:根据评价算法中评价系数的权重关系,以及现有分割曲线的各项权值,通过交互式遗传算法以及神经网络算法,对现有分割曲线分类处理,采用相应的优化方案进行优化与修正,使其逼近于评价权值。
步骤113:以其它模块调用当前曲线,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修正:其他模块调取现有分割曲线,检测新调入模块的合理性、经济性以及与主体之间是否存在干涉等,反馈分割曲线优化信息,判断暂用版分割曲线是否还需要优化与修正。如果是则执行步骤114,否则执行步骤120;
步骤114:提取其他模块修正分割曲线的评价系数并建立评价系数集,执行步骤111。
步骤120:得到非闭环类压料器分割曲线和凸模分割曲线;
步骤130:输出最终模具产品分模线。
本发明的实施例有如下特点:
1)不需要人工去识别和设计计算,设计程序会根据不同的输入,经过一系列数学模型计算,自动产生模具最优解,并确定各特征元素的型位关系。
能适应设计环境的复杂性,空间中还有很多其他零部件,都与本模块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这时要通过一系列计算判断,得到哪些零部件之间有逻辑或形位上的关联(或冲突),因为其他与模块相关或冲突的零部件也是随输入变化而变化的,对算法本身而言也就是随机的,所以计算、检索、判断的方法都有普适性。单一数学模型的适应性都是有限的,底层系统得出某一步的输出结果,其实是若干数学模型综合计算的结果。
2)输出的零部件“形”和“位”的合理性,可随着对数学模型的监督,修正提高。随着系统所知的样本增多,通过学习过程,系统输出的适应性和合理性会不断提高。可以不断解决系统的不适应问题,知识积累更为容易。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分模线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A、输入图形元素、相关参数;
B、根据相关规则和参数进行工序特征提取;
C、确定工序产品单元数量与上、下模工作线条集合;
D、判断现有工作线条是否闭环:是,则执行步骤F;否,则执行步骤H;
F、提取现有工作线条集合,并且合并各元素,对现有工作线条集合和相关元素进行拟合;
G、得到闭环类压料器分割曲线和凸模分割曲线;后执行步骤M;
H、微分处理,得到工序产品轮廓简化曲线并输出到对应集合;
I、自动生成补充曲线并输出到补充曲线集;
J、合并工作线条集与补充线条集得到初版的压料器分割曲线和凸模分割曲线;
K、对压料器分割曲线和凸模分割曲线进行综合评价,所述对压料器分割曲线和凸模分割曲线进行综合评价的方法包括:检查结合曲线是否闭环;结合模具高度判断工序产品与生成线框是否存在空间干涉;综合尺寸、成本评价参数,判断补充线集是否需要在现有基础上进行修正与优化;
L、得到非闭环类压料器分割曲线和凸模分割曲线;
M、输出最终模具产品分模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分模线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K所述对曲线进行优化和修正进一步包括如下步骤:
K1、判断现有压料器分割曲线和凸模分割曲线是否需要优化,如果是则执行步骤K2,否则执行步骤K3;
K2、对现有压料器分割曲线和凸模分割曲线进行优化;执行步骤K1;
K3、以其它模块调用当前曲线,判断是否需要进行修正,如果是则执行步骤K4,否则执行步骤L;
K4、提取其他模块修正分割曲线的评价系数并建立评价系数集,执行步骤K1。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模线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A所述输入图形元素、相关参数包括:工序信息、工作线条集合、工作轴系集合、工作区域集合、工序产品轮廓线、工序产品型面、模具高度尺寸、偏置皮面、工序产品可有效定位区域、导向方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模线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B所述根据相关规则和参数进行工序特征提取,具体为:根据分模线围成规则的相关性,空间结构的一般性以及不同工序的特殊性,采集对应工序的工作线条集合与工作轴系集合以及工作区域集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模线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D所述判断现有工作线条是否闭环,具体为:结合工序信息,计算判断现有工作线条元素是否为闭环,并选择需要进行何种衍生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模线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H所述微分处理具体为:根据本工序上、下模的工作线条,工序产品的轮廓特征,通过缺陷识别与修复、采样重组与计算等方法,微分处理工序产品轮廓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分模线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I所述自动生成补充曲线具体为:根据本工序上、下模的工作线条,结合工序产品有效定位区域、模具导向方式等因素,并以工序产品轮廓线简化曲线集为参考,通过最小包络计算以及最小二乘法等方法,自动拟合衍生出无工作区域部分补充曲线。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分模线自动生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K所述步骤K2中对现有压料器分割曲线和凸模分割曲线进行优化,具体为:根据评价算法中评价系数的权重关系,以及现有分割曲线的各项权值,通过交互式遗传算法以及神经网络算法,对现有分割曲线分类处理,采用相应的优化方案进行优化与修正,使其逼近于评价权值。
CN201910400748.3A 2019-05-15 2019-05-15 一种分模线自动生成方法 Active CN1102980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00748.3A CN110298067B (zh) 2019-05-15 2019-05-15 一种分模线自动生成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00748.3A CN110298067B (zh) 2019-05-15 2019-05-15 一种分模线自动生成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98067A CN110298067A (zh) 2019-10-01
CN110298067B true CN110298067B (zh) 2023-05-12

Family

ID=680270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00748.3A Active CN110298067B (zh) 2019-05-15 2019-05-15 一种分模线自动生成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980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738579B (zh) * 2023-08-08 2023-10-27 武汉华锋惠众科技有限公司 汽车覆盖件分模线自动构造方法及系统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87133A (ja) * 1995-04-19 1996-11-01 Mazda Motor Corp プレス金型の自動設計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TW432303B (en) * 1998-07-28 2001-05-01 Fujitsu Ltd Mold design system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storing mold design program
CN103656760A (zh) * 2013-12-09 2014-03-26 广西大学 个性化多孔甲状软骨支架制备方法
KR101537186B1 (ko) * 2014-02-20 2015-07-15 윤병두 솔리드를 이용하여 금형파팅라인을 생성하고 이동측/고정측 코어를 분할하는 금형설계방법
CN106649932A (zh) * 2016-09-26 2017-05-10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压铸模浇注参数化设计系统及其方法
CN109271726A (zh) * 2018-09-05 2019-01-25 重庆创速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工作镶件的设计实现方法
CN109344497A (zh) * 2018-09-05 2019-02-15 重庆创速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基础本体的设计实现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8287133A (ja) * 1995-04-19 1996-11-01 Mazda Motor Corp プレス金型の自動設計方法およびその装置
TW432303B (en) * 1998-07-28 2001-05-01 Fujitsu Ltd Mold design system and computer-readable medium storing mold design program
CN103656760A (zh) * 2013-12-09 2014-03-26 广西大学 个性化多孔甲状软骨支架制备方法
KR101537186B1 (ko) * 2014-02-20 2015-07-15 윤병두 솔리드를 이용하여 금형파팅라인을 생성하고 이동측/고정측 코어를 분할하는 금형설계방법
CN106649932A (zh) * 2016-09-26 2017-05-10 合肥工业大学 一种压铸模浇注参数化设计系统及其方法
CN109271726A (zh) * 2018-09-05 2019-01-25 重庆创速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工作镶件的设计实现方法
CN109344497A (zh) * 2018-09-05 2019-02-15 重庆创速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模具基础本体的设计实现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Optimum parting line design of molded and cast parts for manufacturability;MarcWeinstein 等;《Journal of Manufacturing Systems》;19971231;第16卷(第1期);第1-2页 *
基于UG的注塑模三维分模设计;王利民;《装备制造技术》;20091031(第10期);第91-9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98067A (zh) 2019-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344497B (zh) 一种模具基础本体的设计实现方法
CN107491610B (zh) 汽车覆盖件模具智能设计系统及设计方法
CN111079338A (zh) 一种汽车后视镜外壳注塑工艺优化方法
CN109359355B (zh) 一种标准结构模块的设计实现方法
CN109726424A (zh) 一种冲孔模块的设计实现方法
CN106156383A (zh) 一种参数化气动外形数模及结构网格自动生成方法
CN110298067B (zh) 一种分模线自动生成方法
CN106584031A (zh) 基于Moldflow的汽车盒体件注塑模具制造方法
CN106919763A (zh) 一种产品结构尺寸优化方法
CN114706358A (zh) 一种直缝焊管的焊接工艺信息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9344498A (zh) 一种斜楔模块的设计实现方法
CN112231966B (zh) 一种基于数字孪生的协作机器人可装配性预测系统及方法
CN110851920B (zh) 一种模具压料器主筋线自动生成方法
CN107346437A (zh) 车身侧视图参数化模型的自动提取方法
CN109255196A (zh) 一种加强筋模块的设计实现方法
CN109271726A (zh) 一种工作镶件的设计实现方法
US20230136158A1 (en) Laser cutting method and system for irregular parts based on machine vision
CN109117598B (zh) 一种废料排出模块的设计实现方法
CN106001933B (zh) 激光切割修边线的优化方法
CN112692079B (zh) 基于机器视觉的棒材产线伺服分钢疏钢方法及系统
CN110287522B (zh) 一种螺孔在镶块上的自动生成及分布方法
CN110298069B (zh) 一种非标斜楔及其附属标件的生成方法
CN114662232A (zh) 一种复杂形状热冲压零件的成形质量分析方法
CN110287520A (zh) 一种冲孔元素自动识别方法
CN110134063A (zh) 可实现工件成型的自动化控制装置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15

Address after: 610037 no.36-4, Jinqing Road, Jinniu District, Chengdu, Sichuan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Chengdu digital analog code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Zheng Jie 400050 Xiejiawan Jiulongpo District of Chongqing City No. 49 China Resources Building thirty-seventh room first

Applicant before: Chongqing Chuangsu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