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97567A - 触控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触控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97567A
CN110297567A CN201910591356.XA CN201910591356A CN110297567A CN 110297567 A CN110297567 A CN 110297567A CN 201910591356 A CN201910591356 A CN 201910591356A CN 110297567 A CN110297567 A CN 11029756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screen
touch
glue frame
backboard
fo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9135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97567B (zh
Inventor
孙宝锋
薄赜文
祝尚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91356.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975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975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97567A/zh
Priority to US16/825,826 priority patent/US11163415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975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975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14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force sensing means to determine a posi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5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using resistive elements, e.g. a single continuous surface or two parallel surfaces put in contact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3Manufacturing, i.e. details related to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specially suited for touch sensitive devic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203/00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0 - G06F3/048
    • G06F2203/041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G06F3/041 - G06F3/045
    • G06F2203/04105Pressure sensors for measuring the pressure or force exerted on the touch surface without providing the touch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包括有机发光显示面板、触摸屏板、位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朝向触摸屏板一侧的压力感应电阻层,还包括胶框;触摸屏板包括布线区,胶框用于粘贴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触摸屏板,且粘贴后压力感应电阻层与布线区直接贴合或存在预定厚度的空隙。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在有机发光面板与触摸屏板之间设置粘贴作用的胶框,压力感应电阻层和触摸屏板的布线区可直接贴合或者存在一定空隙,使得电阻式触控模组的触碰灵敏度提高,并且通过采用胶框连接的方式代替原先采用整面涂胶的连接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显示模组的弯折性,因此本申请提供的触控显示模组更适合于在折叠产品中应用。

Description

触控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本申请涉及一种触控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触控(TOUCH)模层作为屏幕模组最重要的膜层之一,自智能手机触控功能实现以来,TOUCH经历了从过去的电阻式过渡到现在最普遍的电容式。相比于过去的电阻式TOUCH,电容式TOUCH可识别手指等导体的轻微触控及悬浮触控,然而电容式TOUCH无法识别细笔尖、木棍等非导体触控,因此电阻式TOUCH的应用范围更广。
电阻式3D TOUCH的应用场景,如非导体笔尖触控、毛笔绘图等等,目前有很多搭载3D TOUCH功能的触控显示模组,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目前搭载3D TOUCH功能的触控显示模组存在灵敏度低、不耐弯折的问题。
发明内容
基于此,为解决现有技术搭载3D TOUCH功能的触控显示模组存在的灵敏度低、不耐弯折的问题,本申请提出一种触控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第一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包括有机发光显示面板、触摸屏板、位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朝向触摸屏板一侧的压力感应电阻层,还包括胶框;
触摸屏板包括布线区,胶框用于粘贴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触摸屏板,且粘贴后压力感应电阻层与布线区直接贴合或存在预定厚度的空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触摸屏板还包括边框区,边框区包围布线区,胶框设置在压力感应电阻层与触摸屏板之间,且在触摸屛板上的正投影区域位于边框区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胶框设置在压力感应电阻层与触摸屛板之间,且在触摸屛板上的正投影区域的至少部分区域位于布线区内;胶框为导电胶框。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压力感应电阻层设有凸起,凸起在触摸屛板上的正投影区域位于布线区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包括背板和盖板,盖板位于背板远离触摸屏板一侧,压力感应电阻层位于背板靠近触摸屏板一侧;
触摸屏板远离盖板一侧设有基底层;
盖板在背板上的正投影区域大于背板,基底层在触摸屏板上的正投影区域大于触摸屏板;
胶框贴合在盖板与基底层之间,背板、压力感应电阻层、触摸屏板位于胶框的框体中,且胶框上设有出线断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包括背板和盖板,盖板位于背板远离触摸屏板一侧,压力感应电阻层位于背板靠近触摸屏板一侧;
触摸屏板远离盖板一侧设有基底层;
盖板在背板上的正投影区域大于背板,基底层在触摸屏板上的正投影区域大于触摸屏板;
背板在触摸屏板上的正投影区域大于触摸屏板;
胶框贴合在背板与基底层之间,压力感应电阻层和触摸屏板位于胶框的框体中,且胶框上设有出线断口。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中框和外胶框,背板、压力感应电阻层、触摸屏板和胶框均位于中框内,外胶框贴合在中框和盖板之间。
进一步的,触摸屏板包括衬底基板和位于衬底基板上的布线区;衬底基板上设置有若干贯穿衬底基板的引线孔。
第二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如本申请第一个方面描述的触控显示模组。
第三个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本申请第二个方面提供的显示装置。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技术效果是:
通过在有机发光面板与触摸屏板之间设置粘贴作用的胶框,压力感应电阻层和触摸屏板的布线区可直接贴合或者存在一定空隙,使得电阻式TOUCH模组的触碰灵敏度提高,并且通过采用胶框连接的方式代替原先采用整面涂胶的连接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显示模组的弯折性,因此本申请提供的触控显示模组更适合于在折叠产品中应用。
本申请附加的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这些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申请上述的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下面结合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的胶框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的胶框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触控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提供的胶框分布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摸屛板引线孔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的说明如下:
100-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10-盖板;120-背板;
200-压力感应电阻层;
300-触摸屏板;310-衬底基板;311-引线孔;312-触控柔性电路板;
400-胶框;
500-基底层;510-压敏胶层;520-模组钢片层;
600-中框;
700-外胶框。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本申请的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部件。此外,如果已知技术的详细描述对于示出的本申请的特征是不必要的,则将其省略。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解释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被特定定义,否则不会用理想化或过于正式的含义来解释。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特意声明,这里使用的单数形式“一”、“一个”、“所述”和“该”也可包括复数形式。应该进一步理解的是,本申请的说明书中使用的措辞“包括”是指存在所述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和/或组件,但是并不排除存在或添加一个或多个其他特征、整数、步骤、操作、元件、组件和/或它们的组。应该理解,当我们称元件被“连接”到另一元件时,它可以直接连接到其他元件,或者也可以存在中间元件。此外,这里使用的“连接”可以包括无线连接。这里使用的措辞“和/或”包括一个或更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的全部或任一单元和全部组合。
首先对本申请涉及的几个名词进行介绍和解释:
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对应的英文缩写为OLED,即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 Diode),又称为有机电激光显示(Organic ElectroluminesenceDisplay,OELD),具备轻薄、省电等特性,OLED显示技术与传统的LCD显示方式不同,无需背光灯,采用非常薄的有机材料涂层和玻璃基板,当有电流通过时,这些有机材料就会发光。而且OLED显示屏幕可以做得更轻更薄,可视角度更大,并且能够显著节省电能,此外能够在不同材质的基板上制造,可以做成能弯曲的柔软显示器。
压力感应电阻层200,压力感应电阻是弯曲压力传感器的一种,简称FSR,由FSR组成的结构层即压力感应电阻层200,在施力于该传感器时,电阻颗粒与导电电极接触率的变化,会导致电阻变化,进而能够产生表征力度的电信号。
触摸屏板300(Touch Screen Panel,TSP),主要指触摸屏的面板,触控显示模组中的关键组成部分,用于将触觉反馈转变为电信号。
胶框400,即由粘胶组成的框型结构层,以实现粘接于框型结构层两侧的结构层的连接。
目前触控屏幕技术已经发展到能够在屏幕上感受按压力度大小并据以触发相关动作指令的程度。目前的电阻式TOUCH依托FSR技术,本申请的发明人发现,目前市面上的产品中具有触碰力度感应功能(Force TOUCH)的3D TOUCH采用将FSR与触摸屏板300(TSP)全面贴合的结构方式,具体是将FSR与触摸屏板300通过涂布导电胶面层实现粘接贴合。为确保感应灵敏度,必须将导电胶面层限制在很薄(10μm以下)的程度,在导电胶面层很薄的情况下,一方面涂胶工艺难度较大,生产成本高,另一方面该导电胶面层的粘接性较差,FSR和触摸屏板300极易发生剥离崩裂,不适合在新兴发展的柔性屏幕中应用。
本申请的发明人考虑到以导电胶面层贴合触摸屏板300和FSR层的方式会产生下列问题:若导电胶面层薄,则存在结构不牢靠,容易发生模组结构崩裂的问题;若导电胶面层厚,则又存在触控灵敏度下降的问题。因此,本申请提供的触控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旨在解决现有技术的如上技术问题。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以及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进行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触控显示模组,该触控显示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3、4、6、7所示,包括: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触摸屏板300、位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朝向触摸屏板300一侧的压力感应电阻层200,并且还包括胶框400。触摸屏板300包括布线区,胶框400用于粘贴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和触摸屏板300,并且粘贴后压力感应电阻层200与布线区直接贴合或存在预定厚度的空隙。
具体地,在胶框400的连接下,压力感应电阻层200与触摸屏板300上的布线区之间并不需要涂覆粘胶,也不存在其他物质结构,压力感应电阻层200要么直接与触摸屏板300上的布线区直接接触(如图4所示),要么存在一定尺寸厚度的间隙(如图1所示),当存在一定尺寸厚度的间隙时,只要外界压力作用在压力感应电阻层200,使压力感应电阻层200发生形变,就能使得压力感应电阻层200直接与触摸屏板300上的布线区接触。
由于压力感应电阻层200与触摸屏板300的布线区可以直接接触,或者在按压后直接接触,因此触控灵敏度很高,能够实现不同触感程度的压力触控感应。此外,胶框400的设置厚度并没有受到压力感应电阻层200与触控屛板在原理上的限制,因此胶框400的厚度能够根据实际需要设置,确保触控显示模组各层的组合牢靠性。再者,胶框400的设置面积小,涂胶工艺相较于原先采用的面胶工艺,工艺生产难度大幅度下降,也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更突出的是,经动力学仿真试验发现,采用胶框400连接形成的触控显示模组的弯折可靠性远高于采用面胶连接形成的触控显示模组,更适合于在可折叠面板上以及可折叠设备上应用。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触摸屏板300还包括边框区,该边框区包围布线区,胶框设置在压力感应电阻层与触摸屛板之间,且在触摸屛板上的正投影区域位于边框区内。常见的触摸屏板300往往采用这种结构,此时胶框400设置在边框区内。这种结构的触摸屛板结构较为简单,能够利用大部分现有生产设备进行生产,不仅能够提高触控显示模组的弯折可靠性,使其适合在可折叠面板及设备上应用,而且能够节省生产成本。
具体地,胶框400由粘接胶组成,而粘接胶往往是一种高分子材料,通常为绝缘材料,当胶框400设置在不起触控感应作用的非布线区,即边框区内时,胶框400可采用绝缘胶,此种触控显示模组生产成本较低。无论将胶框400设置在如图1所示的压力感应电阻层200与布线区之间的情况,还是将胶框400设置在如图3所示的具有凸起的压力感应电阻层200与布线区之间的情况,胶框400均可采用较为廉价的绝缘胶。
在涂覆胶框400的工艺步骤中,胶框400的宽度应当合适,宽度过大则浪费胶体,且占用较大空间,宽度过小又无法确保粘接结构的牢固性。胶框400通常宽度跟胶合的元器件相关,根据周围元器件的大小合理调整。可选的,胶框400的宽度小于被涂覆位置总体宽度0.1~0.3mm,并且将胶框涂覆在被涂覆位置的中间,胶框侧边(如左侧边)距离被涂覆区域侧边(如左侧边)约0.1~0.3mm,以便于适应在粘接后变宽的胶框400,例如上述边框区的宽度为2mm,而胶框的宽度为1.6mm,且位于边框区中间,胶框一个侧边(如左侧边)距离边框区一侧边(如左侧边)0.2mm,胶框另一侧边(如右侧边)距离边框区另一侧边(如右侧边)0.2mm。
可选的,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触控显示模组,胶框400设置在压力感应电阻层200与触摸屛板之间,并且在触摸屛板上的正投影区域的至少部分区域位于布线区内,胶框400为导电胶框。当采用导电胶作为胶框400的组成材料时,能够使得胶框400既具有连接作用,还具有导电功能,实现压力感应电阻层200与触摸屛板300的电接触,突破触摸屛板300上布线区和非布线区的设置限制,可直接将胶框400设置在布线区上,从而缩小非布线区甚至不设置非布线区(通常非布线区是为非导电胶框的设置提供空间),也从而能够使得触摸屏板300上的布线区面积更大,甚至可以使触摸屏板300全部采用布线区制作,而不设置边框区,确保压力感应电阻层200与触摸屏板300的布线区在相同接触面积时实现更大范围上的接触,能够实现触摸屏板300的无边框化设计,也为实现窄边框显示面板,甚至是无边框显示面板的设计提供可能。
当然,对于普通的存在边框的触摸屏板300,也可以使用导电胶框400,导电胶框400既可涂布在边框区内,也可以涂布在布线区内,还可以一部分涂布在边框区,一部分涂布在布线区内,即涂布在边框区和布线区的交界处,胶框在触摸屛板上的正投影的至少一部分位于布线区中,由此可见,采用导电胶框400,涂胶工艺选择范围大,在工艺生产的难度方面有所降低。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中提供的触控显示模组,压力感应电阻层200设有凸起,该凸起在触摸屏板300上的正投影位于布线区内,即凸起在触摸屛板300上的正投影区域小于或等于布线区;图3中胶框400在触摸屏板300上的正投影区域与凸起在触摸屏板300上的正投影区域不重叠。此种情况下,压力感应电阻层200为具有两种厚度的层级结构,其中与触摸屏板300布线区相对的部分较厚,以便于更贴近触摸屏板300的布线区,提高感应灵敏度。与此同时,胶框400的设置方式,可确保胶框400具有较大的厚度,以便于更牢靠地粘贴压力感应电阻层200与触摸屏板300,增大胶框400的最大容许厚度,提升模组弯折信赖性。
同样的,上述压力感应电阻层设有凸起的触控显示模组,胶框也设置在压力感应电阻层与触摸屏板之间,并且在触摸屛板上的正投影区域的至少部分区域位于布线区内,胶框可采用导电胶框。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上述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模组中,胶框400设置在压力感应电阻层200与触摸屏板300之间,此种情况下,压力感应电阻层200与触控屛板300之间由胶框400间隔,压力感应电阻层200与触摸屏板300的布线区之间的空隙厚度即为胶框400的厚度。本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模组相比于传统触控显示模组,除具有提高触碰灵敏度、有效提升显示模组的弯折性之外,结构变化小,结构简单,能够依靠大部分生产现有触控显示模组的现有生产设备进行生产,无需大幅度更新生产设备,大幅度改变触控显示模组的结构设计,节省生产成本。
此外,如图3所示,触控显示模组的基底层500具体包括有压敏胶层(PSA)510和模组钢片层(SUS)520,压敏胶层510设置在触摸屏板300远离压力感应电阻层200的一侧,而模组钢片层520则设置在压敏胶层510远离触摸屏板300的一侧,提高触控显示模组的结构强度。
作为另一种可选的实施例,如图4和图5所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包括背板120和盖板110,盖板110位于背板120远离触摸屏板300一侧,压力感应电阻层200位于背板120靠近触摸屏板300一侧。触摸屏板300远离盖板110一侧设有基底层500。盖板110在背板120上的正投影区域大于背板120,基底层500在触摸屏板300上的正投影区域大于触摸屏板300。胶框400贴合在盖板110与基底层500之间,背板120、压力感应电阻层200、触摸屏板300位于胶框400的框体中,且胶框400上设有出线断口,出现断口用于模组中的走线设置。此种情况下的触控显示模组胶框400围绕在由背板120、压力感应电阻层200、触摸屏板300形成的复合结构层的侧端面上,压力感应电阻层200与触摸屏板300可直接接触,触控灵敏度高,并且胶框400厚度可进一步增大,不会受感应灵敏度以及屏幕触感识别深度的影响,模组的粘接性更强,有利于提高模组的整体力学性能。
在一种可行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有机发光显示面板100包括背板120和盖板110,盖板110位于背板120远离触摸屏板300一侧,压力感应电阻层200位于背板120靠近触摸屏板300一侧;触摸屏板300远离盖板110一侧设有基底层500;盖板110在背板120上的正投影区域大于背板120,基底层500在触摸屏板300上的正投影区域大于触摸屏板300。背板120在触摸屏板300上的正投影区域大于触摸屏板300。胶框400贴合在背板120与基底层500之间,压力感应电阻层200和触摸屏板300位于胶框400的框体中,且胶框400上设有出线断口。此种情况下,相较于上一种可行方案,本方案中压力感应电阻层200以及触摸屏板300同步内缩,二者自由接触,在背板120和基底层四周边缘添加胶框400,胶框400依触摸屏板300的出线端位置做适应性设计。此种方案中触摸屏板300亦可采用无边框设计,整个触控显示模组的边框更小,同时也兼具胶框400厚度设计无限制的优点。
为进一步提高触控显示模组的结构稳定性,如图7和图8所示,触控显示模组还包括中框600和外胶框700,背板120、压力感应电阻层200、触摸屏板300和胶框400均位于中框600内,外胶框700则贴合在中框600和盖板110之间。具有中框600和外胶框700的触控显示模组不仅仅限于图7所示的结构样式,也同样适合于前文描述的多个结构样式当中。即将具有胶框400的触控显示模组搭载到整机状态下,在盖板110和中框600四周边缘添加外胶框700,整个结构采用双层胶框设计,可大幅度提升模组强度,减小3D TOUCH模组在弯折时发生崩裂的风险。
另外,如图9所示,触摸屏板300包括衬底基板310、位于衬底基板310上的布线区,以及触控柔性电路板312,并且衬底基板310上设置有若干贯穿衬底基板310的引线孔311。衬底基板310的材料可选用聚酰亚胺,即PI,衬底基板310上、下两面均可布置走线,通过衬底基板310上设置的引线孔311,可以将衬底基板310正面设置的电极走线通过该引线孔311从衬底基板310背面引出,从而能够实现触摸屏板300无边框设计。
具体地,触摸屏板300出线端位置,可依据结构设计和弯折仿真的结果进行调整。当然,对于有边框设计的触摸屏板300,可以通过在边框区设置走线将衬底基板310正面设置的电极走线引出,也可设置引线孔311,将衬底基板310正面设置的电极走线通过该引线孔311从衬底基板310背面引出。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该显示装置采用前面详细描述的触控显示模组。通过在有机发光面板与触摸屏板300之间设置具有粘贴作用的胶框400,压力感应电阻层200和触摸屏板300的布线区可直接贴合或者存在一定空隙,使得电阻式TOUCH模组的触碰灵敏度提高,并且通过采用胶框400连接的方式代替原先采用整面涂胶的连接方式,能够有效提升显示模组的弯折性,因此采用本申请提供的触控显示模组的显示装置更适合于制作为可弯折形式。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这种电子设备使用上述的显示装置。显示装置使用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触控显示模组,使其更容易组装成为可折叠使用的电子设备,尽管采用电阻屏,但触控灵敏度相较于现有技术当中的电阻屏,有很大程度的提高。
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本申请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可以被交替、更改、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具有本申请中已经讨论过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其他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进一步地,现有技术中的具有与本申请中公开的各种操作、方法、流程中的步骤、措施、方案也可以被交替、更改、重排、分解、组合或删除。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触控显示模组,包括有机发光显示面板、触摸屏板、位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朝向触摸屏板一侧的压力感应电阻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胶框;
所述触摸屏板包括布线区,所述胶框用于粘贴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和所述触摸屏板,且粘贴后所述压力感应电阻层与所述布线区直接贴合或存在预定厚度的空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板还包括边框区,所述边框区包围所述布线区;
所述胶框设置在压力感应电阻层与触摸屏板之间,且在所述触摸屏板上的正投影区域位于所述边框区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框设置在所述压力感应电阻层与所述触摸屏板之间,且在所述触摸屏板上的正投影区域的至少部分区域位于所述布线区内;
所述胶框为导电胶框。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力感应电阻层设有凸起,所述凸起在所述触摸屏板上的正投影区域位于所述布线区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包括背板和盖板,所述盖板位于背板远离所述触摸屏板一侧,所述压力感应电阻层位于所述背板靠近所述触摸屏板一侧;
所述触摸屏板远离所述盖板一侧设有基底层;
所述盖板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区域大于背板,所述基底层在所述触摸屏板上的正投影区域大于所述触摸屏板;
所述胶框贴合在所述盖板与所述基底层之间,所述背板、所述压力感应电阻层、所述触摸屏板位于所述胶框的框体中,且所述胶框上设有出线断口。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发光显示面板包括背板和盖板,所述盖板位于背板远离所述触摸屏板一侧,所述压力感应电阻层位于所述背板靠近所述触摸屏板一侧;
所述触摸屏板远离所述盖板一侧设有基底层;
所述盖板在所述背板上的正投影区域大于背板,所述基底层在所述触摸屏板上的正投影区域大于所述触摸屏板;
所述背板在所述触摸屏板上的正投影区域大于所述触摸屏板;
所述胶框贴合在所述背板与所述基底层之间,所述压力感应电阻层和所述触摸屏板位于所述胶框的框体中,且所述胶框上设有出线断口。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中框和外胶框,所述背板、所述压力感应电阻层、所述触摸屏板和所述胶框均位于所述中框内,所述外胶框贴合在所述中框和所述盖板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5~7任一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触摸屏板包括衬底基板和位于衬底基板上的布线区;所述衬底基板上设置有若干贯穿衬底基板的引线孔。
9.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触控显示模组。
10.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上述权利要求9所述的显示装置。
CN201910591356.XA 2019-07-02 2019-07-02 触控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102975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91356.XA CN110297567B (zh) 2019-07-02 2019-07-02 触控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US16/825,826 US11163415B2 (en) 2019-07-02 2020-03-20 Touch display module, touch display device and electronic devic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91356.XA CN110297567B (zh) 2019-07-02 2019-07-02 触控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97567A true CN110297567A (zh) 2019-10-01
CN110297567B CN110297567B (zh) 2024-01-26

Family

ID=680300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91356.XA Active CN110297567B (zh) 2019-07-02 2019-07-02 触控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11163415B2 (zh)
CN (1) CN110297567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01163A (zh) * 2019-10-09 2020-01-17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贴合方法
WO2020253384A1 (zh) * 2019-06-21 2020-12-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79322A (zh) * 2019-07-15 2019-10-25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KR20210087602A (ko) * 2020-01-02 2021-07-13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의 정렬 검사 방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833221U (zh) * 2015-08-19 2015-12-02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205788131U (zh) * 2016-03-31 2016-12-0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模组、压力触控显示装置
CN106990582A (zh) * 2017-03-30 2017-07-2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US10048792B1 (en) * 2017-05-31 2018-08-14 Synaptics Incorporated Spacer elements in force-sensitive display devices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029611A (ja) * 1998-07-15 2000-01-28 Smk Corp タッチパネル入力装置
KR20090112118A (ko) * 2008-04-23 2009-10-28 엘지이노텍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KR101583221B1 (ko) * 2015-06-17 2016-01-07 주식회사 하이딥 압력 검출을 위한 전극시트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압력 검출 모듈
JP6530687B2 (ja) * 2015-09-24 2019-06-12 日本メクトロン株式会社 感圧素子および圧力センサ
JP6960863B2 (ja) * 2018-01-18 2021-11-05 三菱電機株式会社 タッチパネル及び表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4833221U (zh) * 2015-08-19 2015-12-02 合肥鑫晟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CN205788131U (zh) * 2016-03-31 2016-12-07 厦门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触控显示模组、压力触控显示装置
CN106990582A (zh) * 2017-03-30 2017-07-28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液晶显示装置
US10048792B1 (en) * 2017-05-31 2018-08-14 Synaptics Incorporated Spacer elements in force-sensitive display devices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253384A1 (zh) * 2019-06-21 2020-12-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及显示装置
US11782541B2 (en) 2019-06-21 2023-10-10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Touch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CN110701163A (zh) * 2019-10-09 2020-01-17 业成科技(成都)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其贴合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97567B (zh) 2024-01-26
US20210004099A1 (en) 2021-01-07
US11163415B2 (en) 2021-11-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97567A (zh) 触控显示模组、显示装置和电子设备
US9857923B2 (en) Touch panel including an elastic intermediate layer
CN103902126B (zh) 具有电容式触控感测器的电子设备
JP5113960B2 (ja) 静電容量方式のタッチスクリーン
US9590623B2 (en) Touch panel and method of detecting position
CN105426008B (zh) 压力感应触控显示屏及便携式电子产品
CN103631456B (zh) 薄膜感应器、包含该感应器的电容触摸屏及其制作方法和终端产品
TW200523804A (en) A capacitor type touch pad using thin film and the process thereof
KR20130126228A (ko) 압력 감지가 가능한 매트릭스 스위칭 타입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CN108369468B (zh) 三维触摸屏面板及其压力感测层
US20150114816A1 (en) Touch panel
CN106855756A (zh) 功能玻璃罩盖
US20120287082A1 (en) Input device, display device and portable terminal
CN209570915U (zh) 触摸面板
CN102693033A (zh) 触控电子纸和触控电子纸系统
US9946411B2 (en) Touch panel having double routing scheme
CN207541604U (zh) 触摸屏及触控显示器
CN205353978U (zh) 一种触控显示屏及便携式电子产品
CN105334992B (zh) 触控屏
KR101292361B1 (ko) 터치 스크린 패널 및 그 제조 방법
KR102187925B1 (ko) 터치 패널
CN202142030U (zh) 电容式触控面板及其触控模块
KR20090090098A (ko) 터치윈도우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5874410A (zh) 触摸窗和包含该触摸窗的显示设备
CN105739732B (zh) 触控模块及触控模块的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