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92583A - 富勒醇及其组合物在制备抗血栓药物中的应用 - Google Patents
富勒醇及其组合物在制备抗血栓药物中的应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292583A CN110292583A CN201910570879.6A CN201910570879A CN110292583A CN 110292583 A CN110292583 A CN 110292583A CN 201910570879 A CN201910570879 A CN 201910570879A CN 110292583 A CN110292583 A CN 110292583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fullerol
- thrombus
- composition
- drug
- mesoporous silic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Granted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3/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in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3/44—Elemental carbon, e.g. charcoal, carbon black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5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 A61K47/69—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conjugate being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or galenical forms, e.g. emulsion, particle, inclusion complex, stent or kit
- A61K47/6921—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conjugate being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or galenical forms, e.g. emulsion, particle, inclusion complex, stent or kit the form being a particulate, a powder, an adsorbate, a bead or a sphere
- A61K47/6923—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 being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e.g. polymer-drug conjugates the conjugate being characterised by physical or galenical forms, e.g. emulsion, particle, inclusion complex, stent or kit the form being a particulate, a powder, an adsorbate, a bead or a sphere the form being an inorganic particle, e.g. ceramic particles, silica particles, ferrite or synsorb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48—Preparations in capsules, e.g. of gelatin, of chocolate
- A61K9/50—Microcapsules having a gas, liquid or semi-solid filling; Solid microparticles or pellets surrounded by a distinct coating layer, e.g. coated microspheres, coated drug crystals
- A61K9/5005—Wall or coating material
- A61K9/5063—Compounds of unknown constitution, e.g. material from plants or animals
- A61K9/5068—Cell membranes or bacterial membranes enclosing drug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7/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blood or the extracellular fluid
- A61P7/02—Antithrombotic agents; Anticoagulants; Platelet aggregation inhibitors
-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9/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 A61P9/1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cardiovascular system for treating ischaemic or atherosclerotic diseases, e.g. antianginal drugs, coronary vasodilators, drugs f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retinopathy, cerebrovascula insufficiency, renal arteriosclerosi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Zoology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Diabetes (AREA)
- Hematology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勒醇及其组合物在制备抗血栓药物中的应用,涉及药物技术领域。具体的说,研究了富勒醇C60(OH)X在制备溶解血栓和/或抑制血栓形成药物中的应用,其中,10≤X<40,药物包括富勒醇和/或介孔硅和/或细胞膜;进一步的,又发现一种用于抑制和/或溶解血栓的组合物其组分主要包括富勒醇、介孔硅、红细胞膜和血小板膜,还可以包括溶剂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该组合物在制备抗血栓药物中的应用中,药物可制备成各种剂型,这些剂型所对应的给药量以富勒醇计为0.4mg/kg/天。研究发现富勒醇具有明显的溶栓、抗栓效果,通过生物膜载带富勒醇纳米药物能够增强血栓的靶向性和富集程度,起到良好的溶栓效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药物的应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勒醇及其组合物在制备抗血栓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当病理学进程已经无法由止血调控机制进行调控时,大量的凝血酶将会产生,从而引发血栓的形成。血栓形成是心血管疾病产生的重要因素,例如心肌梗死和中风等动脉疾病和静脉血栓栓塞紊乱,血栓的形成导致高发病率和死亡率。除此之外,静脉血栓症是导致癌症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血栓的形成和多种因素有关,包括血小板、纤维蛋白、胶原、组织因子和凝血酶等。当血管壁受损或内皮细胞被破坏,胶原和组织因子暴露在流动的血液中,从而启动了血栓的形成。暴露的胶原引发了血小板的激活和聚集,同样的,组织因子的暴露导致了凝血酶的产生。凝血酶不止催化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同时也可以活化血小板。
血小板激活可以由两种独立的方式进行。研究人员从小鼠身上发现了有两种独立的方式可以分别激活血小板。一种方式为内皮下的胶原暴露启动了血小板的激活;另一种方式为血管壁或流动的血液中所包含的组织因子产生的凝血酶导致了血小板的活化。这两种方式谁占主导作用取决于血小板激活是因为受伤还是因为疾病,但无论是哪种方式占主导,最终导致的结果是相同的。
尚未成熟的血栓会在后续招募未受刺激的血小板,但是并不是所有招募过来的血小板最终都会形成血栓,一部分血小板还会脱离血栓部位。简而言之,血栓的形成是一种动态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一些血小板会粘附在血栓部位,而另一些血小板则从血栓部位分离。血栓凝结块的组成或结构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剪切力、流动性、波动和循环中血小板的数量等因素。
急性炎症和感染、内毒素血症和败血症等会导致血液形成高凝状态。当调节机制已经无法进行调控时,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继而发生,伴随着大量消耗凝血相关蛋白和血小板,最终导致出血的情况。而病人处于慢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状态时,相比于出血,血栓的形成情况更为严峻。血栓形成和炎症反应互相关联,并相互加强。
组织因子可以在体内循环的携带组织因子的微颗粒、单核细胞和活化的内皮细胞上进行表达。慢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导致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是内源性凝血途径的破坏。在正常血液中无法检测出组织因子的活性,然而在健康的人体内存在携带组织因子的微颗粒。微颗粒携带的组织因子在被招募到血管损伤位点时会被激活。处于病态的微颗粒可以携带活化的组织因子,可能会导致血栓栓塞的发生。肿瘤细胞或炎症细胞产生的携带组织因子的微颗粒可以导致血栓的发生,携带活化的组织因子的微颗粒可以被用作血栓形成风险增加的生物标志物。癌症增加血栓风险的原因可能包括以下几点:肿瘤部位的组织因子激活了凝血途径;半胱氨酸蛋白酶激活了凝血因子X;黏性糖蛋白的产生;MET致癌基因的激活以及肿瘤衍生的携带组织因子的微颗粒。
如果动脉粥样硬化没有导致血栓形成(急性冠状动脉疾病的主要致病过程),那么动脉粥样硬化将属于一种慢性病,该病与血管狭窄病变导致靶器官血流减少有关,不会导致高死亡率。冠状动脉壁上长期的动脉粥样硬化损伤具有扩散的趋势,并且该趋势与斑块是否具有梗阻能力相关。目前的假设是,斑块纤维帽的破裂将细胞外基质中的胶原蛋白暴露于血液,从而引发血栓形成,该步骤先于含脂质巨噬细胞包含的组织因子暴露,或二者同时发生。组织因子是动脉粥样化的组成部分,并且在冠状动脉血栓形成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在冠状动脉损伤动物模型中,组织因子抑制剂的使用有效减小了血栓的尺寸。
新型的药物制剂在治疗和预防血栓类疾病方面具有替代华法林、肝素以及低分子量肝素等临床常用凝血抑制剂的潜在趋势,最前沿的策略是直接抑制FXa或凝血酶。如专利申请号申请号:03129363.8公开了一种凝血酶止血栓剂,其是由凝血酶和基质组成,基质选自混合脂肪酸甘油酯类油脂性基质或聚乙二醇类亲水性基质,制备方法采用冷压法或热熔法,能起到快速止血的目的。这些新药相比于传统的凝血抑制剂提高了方便性、安全性,并具有等效或更加高效的特点。然而,这些抑制剂的靶点与肝素或华法林的靶点相同,可能会导致止血过程受阻,从而在抑制血栓形成(即同抗栓、抗血栓、抗血栓形成)时引发出血。理想的抗栓药物应该只抑制血栓却不影响止血过程。血栓形成的机制在不同情境下并不完全相同。发展用来阻止与特定疾病相关血栓形成的病理学制剂,应该考虑不同影响机制的变化。
凝血系统作为人体中最重要的防护机制之一,是维持体内稳态,保证体内不受外界干扰的重要屏障。当把纳米材料通过静脉给药进入体内时,势必要经过血液循环系统,而研究纳米材料是否对动物体内的凝血系统产生影响则成为评价其安全性的首要任务。富勒醇纳米颗粒是具有光明前景的富勒烯纳米材料的衍生物。相比于富勒烯纳米材料,富勒醇纳米颗粒的水溶性更好,生物相容性更强,从而具有在生物体内进行广泛应用的潜力。因此,研究富勒醇对凝血系统的影响将为富勒醇的体内应用提供指导意义,同时也为发展纳米结构抗血栓药物提供重要的线索。溶栓与抗栓作为血栓类疾病的主要防治方法,其中,抗栓即从血液凝固的源头下手,利用药物抑制血栓的形成,而溶栓则是在血栓形成后,利用药物使血栓溶解,在医疗上作为多种血栓栓塞疾病的治疗。
目前现有技术中的溶栓(即同溶解血栓)药物在治疗血栓中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是仍然存在:半衰期短、易引起出血且对陈旧血栓溶解效果差等一系列问题。理想的溶栓药物应该具有安全、有效、给药方便、特异性强、半衰期长、能溶解陈旧血栓、复发率低、无出血副反应等特点。因此,寻找新型安全溶栓药物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富勒醇及其组合物在制备抗血栓药物中的应用,研究发现富勒醇具有明显的溶栓、抗栓效果,通过生物膜载带富勒醇纳米药物能够增强血栓的靶向性和富集程度,起到良好的溶栓效果。
本发明的任务之一在于提供富勒醇C60(OH)X在制备溶解血栓和/或抑制血栓形成药物中的应用,其中,10≤X<40。
所述药物包括富勒醇和/或介孔硅和/或细胞膜上述的富勒醇,是一个由C原子构成的纳米碳笼,其表面存在许多羟基基团,具有很好的生物亲和性;同时,由于羟基基团的存在,毒性被大大降低。
由于相邻羟基的重排等原因,碳笼上O的数目与H的数目会有一些差异,因此,也可以将上述通式写成C60(O)x(H)y形式。其中X≠Y,10≤X或Y<40。
本发明的另一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抑制和/或溶解血栓的组合物,包括富勒醇、介孔硅及细胞膜,所述的富勒醇的通式为C60(OH)X,其中,10≤X<40。
经试验研究,申请人惊喜的发现,上述组合物能够溶解血栓和抗血栓形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细胞膜为红细胞膜和血小板模,所述介孔硅的粒径为130-150nm。
作为本发明的另一个优选方案,所述的组合物还包括溶剂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进一步的,所述的溶剂为水、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或磷酸盐缓冲液;所述的载体为稀释剂、赋形剂、填充剂或吸收促进剂。
进一步的,其是利用介孔硅物理吸附富勒醇,通过红细胞膜、血小板膜包覆介孔硅所得。
本发明的任务再一任务在于提供上述用于抑制和/或溶解血栓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是利用介孔硅物理吸附富勒醇,通过红细胞膜、血小板膜包覆介孔硅所得。
进一步的,上述的制备方法为:首先按照1:1的比例将混介孔硅和富勒醇混合并室温搅拌一段时间;然后加入红细胞膜和血小板膜并超声振荡,得混合体系;最后将所述混合体系加入到截留分子量3500的透析袋中透析,即得。
本发明的任务之四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抑制和/或溶解血栓的组合物在制备抗血栓和/或溶解血栓药物中的应用。
进一步的,上述的药物制备成各种剂型,这些剂型所对应的给药量以富勒醇计为0.4 mg/kg/天。这一给药量是由药效实验的大鼠给药量2.5mg/kg/天换算而来。
上述药物优选通过静脉注射、腹腔内注射或局部给药等方式施用于需要治疗的患者。在本发明的一个优选实施方案中,将上述抗血栓药物制成注射用溶液。
与目前临床广泛使用的尿激酶等溶栓药物相比,富勒醇C60(OH)X具有用量小、毒性低的优点,通过细胞膜伪装纳米载带体系,不仅降低了药物本身对血液的直接作用,而且增加了血栓部位的靶向作用和局部药物浓度,降低了药物用量,提高了血栓溶解效果和抗血栓形成效果。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带来了以下有益技术效果:
第一、聚合的纤维蛋白单体形成的网状结构是静脉血栓和混合血栓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特殊的支架结构,纤维蛋白聚合物将血小板、凝血因子或血细胞等包覆于内部,最终形成成熟的血栓。本实验利用富勒醇处理成熟的纤维蛋白聚合物,研究了处理组和对照组之间纤维蛋白量的变化,0.5mM和1.0mM组富勒醇处理后的纤维蛋白聚合结构明显减少,但0.1 mM组的富勒醇处理后纤维蛋白聚合物溶解的比例相对较少,溶解能力较弱,而中、高浓度的富勒醇确实具有溶解纤维蛋白网状结构的能力。我们利用扫描电镜观查富勒醇处理后纤维蛋白聚合物的形态变化,对照组的纤维蛋白聚合物的结构较为粗壮,而经过富勒醇处理后的纤维蛋白结构相对于对照组来说,直径变得纤细。结果表明,富勒醇处理后的纤维蛋白结构发生了变化,富勒醇会导致纤维蛋白的聚合程度变弱。
第二、取新鲜大鼠血浆,进行APTT时间测定,发现富勒醇显著性增加了APTT时间。
第三、利用三氯化铁构建血栓模型,进行溶解血栓的体内实验发现。直接注射富勒醇的溶解血栓效果不明显,且富勒醇具有一定的抗血液凝固效果,因此,不适宜直接高浓度静脉注射。因此,本发明构建了基于细胞膜伪装的纳米载药体系,实现溶栓药物的靶向富集,并为降低溶栓药物的药物浓度提供基础。
第四、本发明构建了红细胞伪装颗粒,发现红细胞载药体系具有良好的生物安全性,抗巨噬细胞吞噬效果。利用红细胞伪装载药体系载带富勒醇纳米颗粒,其血液安全性好,血液半衰期延长,并且溶栓效果显著增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富勒醇体外溶解聚合的纤维蛋白结果对照图,其中:A是对照组(PBS)的纤维蛋白聚合情况,从左至右分别为放大10k,30k和70k倍后的结果,标尺分别代表 5μm,1μm,500nm;B是0.5mM富勒醇处理后的纤维蛋白聚合情况,从左至右分别为放大10k,30k和70k倍后的结果,标尺与所对应的A中相同;
图2为扫描电镜观查富勒醇处理后纤维蛋白聚合物的形态变化图;
图3为富勒醇对APTT时间的影响图;
图4为血栓大鼠静脉注射1mg富勒醇1小时后的溶解血栓效果;
图5为合成细胞膜伪装纳米载药体系的状态示意图;图中,A、粒径分布图,B、Zeta电势结果,C、组合药物和红细胞表面蛋白的SDS-PAGE结果,D、组合药物的SEM照片,E、透射电镜结果,标尺100nm,F、透射电镜结果,标尺50nm;
图6为纳米载药体系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存活率影响图;
图7为纳米载药体系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凋亡影响图;
图8为纳米载药体系对血细胞数目影响图;
图9为纳米载药体系体内溶栓的HE结果图;
图10为纳米载药体系体内溶栓的血栓重量结果图;
图11为纳米载药体系体内溶栓的血栓重量结果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富勒醇及其组合物在制备抗血栓和/或溶解血栓药物中的应用,为了使本发明的优点、技术方案更加清楚、明确,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详细说明。
本发明所需原料均可通过商业渠道购买获得。
本发明富勒醇C60(OH)X,10≤X<40的制备方法参照现有技术,若未注明具体的方法通常参照常规操作方法。
实施例1:
制备血栓抑制组合物:
所需组分:富勒醇、介孔硅、红细胞膜及血小板膜,富勒醇的通式为C60(OH)X,其中,10≤X<40。
制备方法:
第一步、大鼠心脏取血,通过离心,分离获得红细胞和血小板,加入低渗溶液,放入液氮中,进行反复冻融5次,除去细胞内容物,获得红细胞膜和血小板膜。
第二步、合成140nm左右的介孔硅,按照1:1的比例混合介孔硅和富勒醇,室温搅拌24 小时。加入红细胞膜和血小板膜,超声2分钟。将混合体系加入到截留分子量3500的透析袋中透析72小时,收集伪装纳米载药颗粒作为血栓抑制组合物。
实施例2:
制备血栓抑制组合物:
所需组分:富勒醇、介孔硅、红细胞膜、血小板膜及溶剂生理盐水,富勒醇的通式为C60(OH)X,其中,10≤X<40。
制备方法:
将实施例1中的血栓抑制组合物分散在生理盐水中即获得。
具体实验步骤:
1.1、富勒醇体外溶解聚合的纤维蛋白
溶解聚合的纤维蛋白是溶解血栓的重要机制。为了检测富勒醇体外溶解血栓的能力,我们进行了富勒醇对聚合纤维蛋白溶解实验。首先,将20μL 0.5U/mL的凝血酶与20mM的Tris-HCl(pH=7.4)和纤维蛋白原混匀,在37℃孵育1h,使之形成成熟的纤维蛋白聚合物。再将不同浓度的富勒醇或者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加入至上述混合溶液中,并继续孵育30min。反应之后,利用1/100000天平对生成的纤维蛋白凝结块进行称重,并利用奥林巴斯E520单反相机进行拍照记录,如图1所示。
1.2、扫描电镜观察纤维蛋白形态
聚合的纤维蛋白的扫描电镜实验使用仪器为日立S-4800。首先,将20mM的Tris-HCl (pH=7.4)和100μL 5mM纤维蛋白原与20μL 0.5U/mL凝血酶混匀,37℃孵育1h,形成成熟的纤维蛋白聚合物,然后加入0.5mM的富勒醇进行处理,再孵育30min,收集处理后的纤维蛋白聚合物,利用PBS进行润洗,再利用3%的戊二醛将处理后的纤维蛋白网状结构进行固定,之后利用乙醇进行逐级脱水,在进行临界点干燥之后,将样品粘附至样品台并放置到喷金台上进行喷金,再进行接下来的扫描电镜(SEM)成像过程。扫描电镜获取图片放大倍数为10k、30k或70k,如图2所示,图中:A、对照组(PBS)的纤维蛋白聚合情况,从左至右分别为放大10k,30k和70k倍后的结果,标尺分别代表5μm,1μm,500nm; B、0.5mM富勒醇处理后的纤维蛋白聚合情况,从左至右分别为放大10k,30k和70k倍后的结果,标尺与所对应的A中相同。
1.3、体外APTT时间测定
APTT时间的检测是用APTT检测试剂盒完成的,具体检测方法参照说明书。本实验设置了生理盐水组(ctrl)、介孔硅组(MSN)、三种富勒醇组(Fol1,FolS,FolC)、介孔硅载富勒醇组(FNP)、血小板伪装颗粒组(PFNP)、红细胞伪装颗粒组(RFNP)、血小板膜组(PG) 以及红细胞膜组(RG)。药物浓度按照富勒醇的浓度100ug/ml换算而来。富勒醇对APTT时间的影响如图3所示。
1.4、体外溶栓实验
大鼠眼眶取血,毛细管吸取全血至统一高度,静止凝血,制成体外混合血栓,从毛细管另一端加入相应药物,分成对照组(PBS)、尿激酶组(UK)和三组富勒醇处理组(Fol1,FolS, FolC)骨蜡封口,37℃摇床孵育,3小时后检测毛细管中血栓长度。富勒醇的体外溶栓效果如图4所示。
1.5、富勒醇体内溶栓检测
本实验利用血栓模型来检测富勒醇的体内溶栓情况。首先,使用戊巴比妥钠利用腹腔注射的方式将160g左右的SD大鼠进行麻醉。注射后立即使用手术工具将大鼠的左侧颈动脉进行分离暴露,其余组织利用止血钳进行分离固定,为了之后的实验药品不会腐蚀其它组织,将适宜尺寸的透明保鲜膜垫在血管和组织之间。将滤纸片裁剪成5mm×5mm大小,浸入至5.5% FeCl3溶液中,使其完全浸满FeCl3溶液,再将滤纸片环形包覆在已暴露的动脉血管周围,开始计时,5min后,将滤纸片取走,在刚刚包覆的部位利用无菌生理盐水进行清洗,清洗三次后之后,通过尾静脉注射的方式注射不同浓度的富勒醇及PBS或t-PA。20min后利用止血钳将损伤部位血管两端钳住,利用锋利的手术剪刀轻轻剪下损伤部位血管,立即放入组织容器中,置于4%多聚甲醛中,4℃固定24-48h。之后,将固定好的组织进行石蜡包埋切片,再进行苏木精-伊红(HE)染色,切片结果利用多功能光学显微镜进行拍照记录,利用Image J进行照片中血栓定量的统计。富勒醇直接溶解血栓的效果不显著,见图5所示。
1.6、D-二聚体的检测
D-二聚体的检测是由ELISA试剂盒完成的,检测具体方法参照产品说明书。本实验设置三个处理组浓度梯度,分别为0.1mM富勒醇组、0.5mM富勒醇组和1.0mM富勒醇组。实验结果经由酶标仪进行分析,并利用SPSS将结果进行统计。钙离子探针分析细胞内钙含量变化: 100g,3分钟,离心收集对照组和处理组的肿瘤球,用预冷的PBS洗涤三次后,用胰酶将肿瘤球消化成单细胞,用无钙的细胞外液重悬,接种在confocal小皿中,加入Fluo 4-AM染料,孵育20分钟后,用confocal荧光显微镜进行拍照,分析细胞内的荧光变化。富勒醇直接溶解血栓的效果不显著,见图5所示。
1.7、细胞膜伪装纳米载药体系(血栓抑制组合物)的构建和表征
大鼠心脏取血,通过离心,分离获得红细胞和血小板,加入低渗溶液,放入液氮中,进行反复冻融5次,除去细胞内容物,获得红细胞膜和血小板膜。
合成140nm左右的介孔硅,按照1:1的比例混合介孔硅和富勒醇,室温搅拌24小时。加入红细胞膜和血小板膜,超声2分钟。将混合体系加入到截留分子量3500的透析袋中透析72小时,收集伪装纳米载药颗粒。粒径分析仪分析水合粒径和Zeta电势。SEM电镜检测形态。透射电子显微镜(TEM)鉴定细胞膜包覆效果。SDS-PAGE检测伪装颗粒表面的蛋白与细胞膜蛋白的一致性。其具体见图6所示。
1.8、血管内皮细胞的毒性评价
细胞存活率: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接种于96孔板中,加入不同的药物处理,孵育24小时,48小时和72小时,用CCK-8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的存活率变化。
细胞凋亡检测: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接种于6孔板中,加入不同的药物处理 24小时后,消化成单细胞,利用Annexin-V/PI细胞凋亡检测试剂盒进行染色,通过流式分析检测细胞凋亡比例变化。
1.9、纳米载药体系的血常规检测
将生理盐水、富勒醇、介孔硅、红细胞伪装颗粒和血小板伪装颗粒通过尾静脉注射入大鼠体内,1小时后,血常规分析仪检测血液中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以及血红蛋白的变化。
图7示出了纳米载药体系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存活率无影响;图中,A、B、C分别为血小板膜纳米载药体系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共孵育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的细胞活力结果;D、E、F分别为红细胞膜纳米载药体系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共孵育24小时、48小时、72小时的细胞活力结果。
图8示出了纳米载药体系对血管内皮细胞的细胞凋亡无影响,图中:A、对照组,B、介孔硅,C、富勒醇,D、介孔硅载富勒醇,E、红细胞载药体系,F、血细胞载药体系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细胞凋亡的影响。
图9示出了纳米载药体系对血细胞数目无影响,图中:A、不同处理对白细胞,B、红细胞,C、血红蛋白,D、血小板的影响。
1.10、体内溶栓实验
大鼠麻醉后,暴露一侧颈动脉,用浸泡在35%的FeCl3的宽1mm的滤纸片包裹颈动脉5分钟,除去滤纸片,并用生理盐水清洗伤口。尾静脉注射富勒醇以及伪装颗粒(其中富勒醇药物量为500ug)以及40000IU的尿激酶,1小时后,取血栓部位,称重,计算血栓重量变化。血栓并进行HE染色。
图10示出了纳米载药体系体内溶栓的HE结果,其从左到右依次为介孔硅、血小板载药体系、红细胞载药体系、富勒醇和对照组的HE染色效果图。
图11示出了纳米载药体系体内溶栓的血栓重量结果。血栓大鼠静脉注射1mg富勒醇1 小时后的血栓溶解效果见图4所示,图中:A、对照组(PBS)的血栓HE染色照片;B、富勒醇处理后的血栓HE染色照片;C、对照组和富勒醇处理组血栓比例统计情况;D、对照组和富勒醇处理组D-二聚体含量检测结果。富勒醇处理组D-二聚体的含量与对照组的结果相比无显著性差异。利用细胞膜包覆介孔硅载带的富勒醇纳米颗粒之后,增加了血栓部位的富勒醇浓度,实现了富勒醇的体内溶栓。溶栓效果如图10,图11所示。
本发明中未述及的部分借鉴现有技术即可实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的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做出的任何等同方式,或明显变型方式均应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富勒醇C60(OH)X在制备溶解血栓和/或抑制血栓形成药物中的应用,其中,10≤X<40。
2.一种用于抑制和/或溶解血栓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富勒醇和/或介孔硅和/或细胞膜,所述的富勒醇的通式为C60(OH)X,其中,10≤X<40。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胞膜为红细胞膜和/或血小板膜,所述介孔硅的粒径为130-150nm。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组合物还包括溶剂和/或药学上可接受的载体。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溶剂为水、生理盐水、葡萄糖溶液或磷酸盐缓冲液;所述的载体为稀释剂、赋形剂、填充剂或吸收促进剂。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抑制和/或溶解血栓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是利用介孔硅物理吸附富勒醇,通过红细胞膜、血小板膜包覆介孔硅所得。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按照1:1的比例将混介孔硅和富勒醇混合并室温搅拌一段时间;然后加入红细胞膜和血小板膜并超声振荡,得混合体系;最后将所述混合体系加入到截留分子量3500的透析袋中透析,即得。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抑制和/或溶解血栓的组合物在制备抗血栓和/或溶解血栓药物中的应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一种用于抑制和/或溶解血栓的组合物在制备抗血栓和/或溶解血栓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制备成各种剂型,每种剂型所对应的给药量以富勒醇计为0.4mg/kg/天。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一种用于抑制和/或溶解血栓的组合物在制备抗血栓和/或溶解血栓药物中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给药方式为静脉注射、腹腔内注射或局部给药。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70879.6A CN110292583B (zh) | 2019-06-28 | 2019-06-28 | 富勒醇及其组合物在制备抗血栓药物中的应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70879.6A CN110292583B (zh) | 2019-06-28 | 2019-06-28 | 富勒醇及其组合物在制备抗血栓药物中的应用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92583A true CN110292583A (zh) | 2019-10-01 |
CN110292583B CN110292583B (zh) | 2020-06-16 |
Family
ID=680292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570879.6A Active CN110292583B (zh) | 2019-06-28 | 2019-06-28 | 富勒醇及其组合物在制备抗血栓药物中的应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292583B (zh)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035766A (zh) * | 2019-12-31 | 2020-04-21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红细胞和活化的血小板细胞膜作为载体在制备血栓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
CN112823791A (zh) * | 2019-11-19 | 2021-05-21 | 复旦大学 | 一种蛋白溶栓药物仿生纳米递药系统及其应用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39026A (zh) * | 2007-12-25 | 2008-08-13 |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富勒醇在美容护肤品中的应用 |
CN101695502A (zh) * | 2005-09-19 | 2010-04-21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镧富勒醇及其在制备抑制肿瘤生长药物中的应用 |
CN103482599A (zh) * | 2013-09-04 | 2014-01-01 | 李力 | 一种纳米碳溶胶及其应用 |
CN104555977A (zh) * | 2014-12-11 | 2015-04-29 | 河南农业大学 | 一种富勒醇的制备方法 |
-
2019
- 2019-06-28 CN CN201910570879.6A patent/CN110292583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695502A (zh) * | 2005-09-19 | 2010-04-21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镧富勒醇及其在制备抑制肿瘤生长药物中的应用 |
CN101239026A (zh) * | 2007-12-25 | 2008-08-13 | 中国科学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 | 富勒醇在美容护肤品中的应用 |
CN103482599A (zh) * | 2013-09-04 | 2014-01-01 | 李力 | 一种纳米碳溶胶及其应用 |
CN104555977A (zh) * | 2014-12-11 | 2015-04-29 | 河南农业大学 | 一种富勒醇的制备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1)
Title |
---|
RAQUEL DUQUE NASCIMENTO ARIFA等: "The reduction of oxidative stress by nanocomposite Fullerol decreasesmucositis severity and reverts leukopenia induced by Irinotecan", 《PHARMACOLOGICAL RESEARCH》 *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823791A (zh) * | 2019-11-19 | 2021-05-21 | 复旦大学 | 一种蛋白溶栓药物仿生纳米递药系统及其应用 |
CN111035766A (zh) * | 2019-12-31 | 2020-04-21 | 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 | 红细胞和活化的血小板细胞膜作为载体在制备血栓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92583B (zh) | 2020-06-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Li et al. | Functionalized polymer microbubbles as new molecular ultrasound contrast agent to target P-selectin in thrombus | |
Janssen et al. | Spontaneous leukocyte rolling in venules in untraumatized skin of conscious and anesthetized animals | |
CN1954825B (zh) | 超微通心络中药组合物及其新用途 | |
CN110292583A (zh) | 富勒醇及其组合物在制备抗血栓药物中的应用 | |
CN107519534A (zh) | 聚乙二醇修饰氧化石墨烯载槲皮素交联脱细胞真皮基质的3d药物复合支架的制作方法 | |
CN108355139A (zh) | 一种仿生酸敏感纳米药物及其制备与应用方法 | |
CN112823791A (zh) | 一种蛋白溶栓药物仿生纳米递药系统及其应用 | |
Wang et al. | Controlled-releasing hydrogen sulfide donor based on dual-modal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 protects myocardial tissue from ischemia–reperfusion injury | |
KR20170039661A (ko) | 담체 매트릭스를 사용하는 주사가능한 혈관 경화폼을 위한 디바이스 및 방법, 및 이의 용도 | |
Xuan et al. | Biocompatibility and effectiveness evaluation of a new hemostatic embolization agent: Thrombin loaded alginate calcium microsphere | |
CN110327310A (zh) | 一种多核共壳复合载药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
CN111317817B (zh) | 靶向光声成像纳米分子探针及其应用 | |
Xu et al. | Hyperthermia-triggered UK release nanovectors for deep venous thrombosis therapy | |
Gorenkova et al. | The innate immune response of self-assembling silk fibroin hydrogels | |
JPS6360943A (ja) | 超音波診断造影剤 | |
Zhao et al. | Self-sealing hemostatic and antibacterial needles by polyphenol-assisted surface self-assembly of multifunctional nanoparticles | |
Bao et al. | Bacteriosynthetic Degradable Tranexamic Acid‐Functionalized Short Fibers for Inhibiting Invisible Hemorrhage | |
Han et al. | Ultrasound Nanobubble Coupling Agent for Effective Noninvasive Deep‐Layer Drug Delivery | |
Li et al. | A pH-Sensitive and mitochondria-modulating intelligent multilayered dressing system for a comprehensive therapeutic strategy of diabetic wounds | |
CN111035766A (zh) | 红细胞和活化的血小板细胞膜作为载体在制备血栓治疗药物中的应用 | |
Dong et al. | Fluorescent magnetic iron oxide nanoparticleencapsulated protein hydrogel against doxorubicin-associated cardiotoxicity and for enhanced cardiomyocyte survival | |
CN112402631B (zh) | 复合Fe3O4-GO-ASA的PLA微泡及其制备方法 | |
CN109589405A (zh) | 一种纳豆激酶的制药用途 | |
CN110152024A (zh) | 一种超声与磁共振双模态靶向纳米粒造影剂及其制备方法 | |
Röjdmark et al. | Microdialysis–a new technique for free flap surveillance: methodological description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