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74627B - 并联管束内高温高压工质流量分配的测量方法 - Google Patents

并联管束内高温高压工质流量分配的测量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74627B
CN110274627B CN201910556497.8A CN201910556497A CN110274627B CN 110274627 B CN110274627 B CN 110274627B CN 201910556497 A CN201910556497 A CN 201910556497A CN 110274627 B CN110274627 B CN 11027462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ooling water
temperature
sleeve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5649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74627A (zh
Inventor
李会雄
常福城
孙东峰
王思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 Jiaotong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55649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746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746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746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746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746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DMEASURING NO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 SPECIFIC VARIABLE; ARRANGEMENT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NOT COVERED IN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TARIFF METERING APPARATUS; 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0Measuring or test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D21/02Measuring two or more variables by mean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ther subclas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联管束内高温高压工质流量分配的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套管入水口处冷却水的焓值;确定套管出水口处冷却水的焓值;确定套管中冷却水的换热功率;建立当前套管内冷却水流量下的热平衡方程;2)改变套管内冷却水的流量,再重复步骤1);3)根据建立的两次套管内冷却水流量下的热平衡方程,求解支管入口处高温高压汽水两相流工质的质量流量GH及焓值hH1,该方法能够实现对管束内高温高压汽水两相流工质的流量测量,且能够避免测量过程中对高温高压汽水两相流工质流动产生的干扰、测量装置不能承压耐热以及设备标定困难的问题。

Description

并联管束内高温高压工质流量分配的测量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两相流测量领域,涉及一种并联管束内高温高压工质流量分配的测量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超超临界发电机组发展迅速,其具有容量大、参数高、效率高等优点,逐渐成为火电设备发展的主流。而超超临界机组锅炉水冷壁的设计和优化是超超临界锅炉安全、稳定运行的关键。准确预测联箱并联分支管中的两相流流量分配是联箱设计和运行的重要保证,对两相流系统的状态监测、过程控制及安全运行等均有重要的作用。为建立超临界锅炉垂直水冷壁水动力特性计算模型,首先要对高温高压工质在集箱和水冷壁中的流动和换热特性进行精准的实验和模型研究。因此,对联箱内的高温高压两相工质的流量分配和相分配进行准确测量,具有重要的工程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
现有的多数测量技术中,测量仪表或测量设备的使用会对并联管内的两相流分配造成干扰,产生额外的压降会影响并联管内原有的流量分配特性,使结果与实际流动情况之间出现了一定的偏差。而高温高压两相工质所具有的高压力、高温度等特点,对测量装置的承压耐热能力也带来了巨大挑战。电学法是一种经典的气液两相流含气率测量方法,但存在着如下缺陷,气液两相混合流体的等效电导和含气率有关,但易受流型、温度变化、流体内杂质引入导致的导电性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所以若不能预先获知两相流的流型信息,准确地测量含气率将很难实现。光学法包括光衰减法和光导探针法,其主要适用于气液两相流含气率较低或者较高的条件下。利用光学法进行含气率测量通常对被测介质有一定的限制,且对被测介质和应用环境清洁度有较高的要求,测量结果易受介质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射线法测量含气率可以实现非接触式测量,测量仪器的标定也相对容易,因此在两相流参数测量中的研究和应用也比较成熟。但射线法需要解决射线穿过管壁产生的衰减问题,并且需要一个稳定的放射源,同时放射源的维护成本高,使得该方法应用范围受到一定的限制。
据检索,发现以下与本申请相关的公开专利的文献,具体公开内容如下:
专利文献CN104075766A公开了一种管内相分隔式高含气率气液两相流体流量测量装置及方法,该装置主要由管道、内管、两级旋流器、渐缩管、旋流管、过渡管、渐扩管、消旋器、常规小型分离器以及气体和液体流量计组成;其方法通过采用管内相分隔技术,配合离心和重力分离作用,经多个分离步骤完成气液两相流体在管道内的完全分离,最后分别使用气体和液体流量计测量出各相流量;通过本发明可以大幅度缩小分离法类气液两相流测量装置的体积,改善测量的实时性,并能显著降低制造成本,便于在工程上广泛应用。
专利文献CN1065724公开一种气、液两相管流流量测量方法与装置,用于较长气、液两相流管线内气、液体积流量的直接在线测量。它是用一条上坡后再下坡的特殊管路使上坡管内产生间歇性流动,阻断液塞后的液膜流动,并且形成具有一致流速分布的液塞前锋液面。用安装于上坡管上的两个泡状流空泡份额传感器获得有关参数,通过信号处理、数据采集及运算系统,进行必要的计算和修正,则可实现气、液体积流量的测量。
专利文献CN103033225A公开一种稳态情况下两相流分相流量的测量装置,主要包括:汽水分离器、气体流量计、石英玻璃管、减压阀和截断阀。本发明满足空气-水或蒸汽-饱和水的两相流分相流量的测量要求,工作安全可靠,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操作简单,适合应用于较高压力情况下的两相流分相流量测量,尤其适合于高含气率两相流测量。
上述专利均未同时解决测量过程中对两相流动产生干扰、测量装置不能承压耐热、设备标定困难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提供了一种并联管束内高温高压工质流量分配的测量方法,该方法能够实现对管束内高温高压汽水两相流工质的流量测量,且能够避免测量过程中对高温高压汽水两相流工质流动产生的干扰、测量装置不能承压耐热以及设备标定困难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述的并联管束内高温高压工质流量分配的测量方法,用于两相流换热系统中,其中,所述两相流换热系统包括并联管分配集箱、并联管汇集集箱、冷却水出口集箱、套管、冷却水入口集箱及若干支管,各支管的一端与并联管分配集箱的出口相连通,各支管的另一端沿轴向穿过套管后与并联管汇集集箱的入口相连通,冷却水出口集箱的出口与套管的入水口相连通,冷却水入口集箱与套管的出水口相连通,冷却水出口集箱的出口处设置有截止阀,套管的外壁上设置有保温层,包括以下步骤:
1)测量套管入水口处冷却水的温度TC1及压力pC1,再根据套管入水口处冷却水的温度TC1及压力pC1确定套管入水口处冷却水的焓值hC1=h(pC1,TC1);
测量套管出水口处冷却水的压力pC2及温度TC2,再根据套管出水口处冷却水的压力pC2及温度TC2确定套管出水口处冷却水的焓值hC2=h(pC2,TC2);
测量套管入水口处冷却水的质量流速GC,得套管中冷却水的换热功率QC=GCAC(hC2-hC1),其中,AC为冷却水侧管道截面积;
设支管入口处高温高压汽水两相流工质的焓值为hH1;获取支管出口处的压力pH2及水温TH2,再根据支管出口处的压力pH2及水温TH2确定支管出口处工质的焓值hH2=h(pH2,TH2),设支管入口处内高温高压汽水两相流工质的质量流量为GH,得支管内高温高压汽水两相流工质的换热功率QH=GHAH(hH1-hH2),其中,AH为高温高压汽水两相流工质侧管道截面积;
建立当前套管内冷却水流量下的热平衡方程;
2)改变套管内冷却水的流量,再重复步骤1);
3)根据建立的两次套管内冷却水流量下的热平衡方程,求解支管入口处高温高压汽水两相流工质的质量流量GH及焓值hH1
还包括:根据支管入口处高温高压汽水两相流工质的压力pH及焓值hH1计算支管入口处的流体干度x=x(pH,hH1)。
步骤1)中的热平衡方程为:
GCAC(hC2-hC1)=kGHAH(hH1-hH2) (1)
其中,k为考虑实验误差因素影响的引入热平衡系数,k通过标定获得。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并联管束内高温高压工质流量分配的测量方法在具体操作时,通过冷却水将支管内的高温高压汽水两相流工质冷却至单相状态后,测得冷却水侧的换热功率及冷却后的单相水焓值,从而获得各支管入口处高温高压汽水两相流工质的流体焓值。另外,保持支管内工质的流动及分配特性不同,通过改变套管内冷却水的流量,以构建两组热平衡方程,并以此计算各支管的入口处高温高压汽水两相流工质的质量流量。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通过冷却水将支管内高温高压汽水两相流工质冷却至液相后进行测量,冷却水流量可调,因此管内工质温度和压力的适用范围大;其次,本发明不直接针对温高压汽水两相流工质进行测量,避免参数测量装置对支管内温高压汽水两相流工质的流动和分配造成的干扰,使得实验结果能够准确反映支管内真实的流动与分配特性;最后,本发明的主要测量参数集中在冷却水侧,参数测量装置不需承压耐温,设备标定较为容易,测量装置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截面图。
其中,1为并联管分配集箱、2为支管、3为并联管汇集集箱、4为冷却水入口集箱、5为套管、6为冷却水出口集箱、7为保温层、8为截止阀、P表示压力测点、T表示温度测点、M表示流量测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描述:
参考图1及图2,本发明所述的并联管束内高温高压工质流量分配的测量方法,用于两相流换热系统中,所述两相流换热系统包括并联管分配集箱1、并联管汇集集箱3、冷却水出口集箱6、套管5、冷却水入口集箱4及若干支管2,各支管2的一端与并联管分配集箱1的出口相连通,各支管2的另一端沿轴向穿过套管5后与并联管汇集集箱3的入口相连通,冷却水出口集箱6的出口与套管5的入水口相连通,冷却水入口集箱4与套管5的出水口相连通,冷却水出口集箱6的出口处设置有截止阀8,套管5的外壁上设置有保温层7;
包括以下步骤:
1)测量套管5入水口处冷却水的温度TC1及压力pC1,再根据套管5入水口处冷却水的温度TC1及压力pC1确定套管5入水口处冷却水的焓值hC1=h(pC1,TC1);
测量套管5出水口处冷却水的压力pC2及温度TC2,再根据套管5出水口处冷却水的压力pC2及温度TC2确定套管5出水口处冷却水的焓值hC2=h(pC2,TC2);
测量套管5入水口处冷却水的质量流速GC,得套管5中冷却水的换热功率QC=GCAC(hC2-hC1),其中,AC为冷却水侧管道截面积;
设支管2入口处高温高压汽水两相流工质的焓值为hH1;获取支管2出口处的压力pH2及水温TH2,再根据支管2出口处的压力pH2及水温TH2确定支管2出口处工质的焓值hH2=h(pH2,TH2),设支管2入口处内高温高压汽水两相流工质的质量流量为GH,得支管2内高温高压汽水两相流工质的换热功率QH=GHAH(hH1-hH2),其中,AH为高温高压汽水两相流工质侧管道截面积;
建立当前套管5内冷却水流量下的热平衡方程;
2)改变套管5内冷却水的流量,再重复步骤1);
3)根据建立的两次套管5内冷却水流量下的热平衡方程,求解支管2入口处高温高压汽水两相流工质的质量流量GH及焓值hH1
根据支管2入口处高温高压汽水两相流工质的压力pH及焓值hH1计算支管2入口处的流体干度x=x(pH,hH1)。
步骤1)中的热平衡方程为:
GCAC(hC2-hC1)=kGHAH(hH1-hH2) (1)
其中,k为考虑实验误差因素影响的引入热平衡系数,k通过标定获得。
式(1)中的GH及hH1均为待求解量,无法通过一次热平衡方程来求取,因此需要进行两次热平衡测量,获得两个不同工况条件下的热平衡方程,具体的,实验过程中并联管分配集箱1、支管2和并联管汇集集箱3的工况条件不变,改变套管5内冷却水的流量,以获取两组热平衡参数,其中,以上标′表示冷却水流量改变前各参数的数值;以上标″表示却水流量改变后各参数的数值,得两组热平衡方程为:
GC′AC(h′C2-h′C1)=kGHAH(h′H1-h′H2) (2)
GC″AC(h″C2-h″C1)=kGHAH(h″H1-h″H2) (3)
由于支管2入口处高温高压汽水两相流工质的参数不变,且处于饱和状态,则有h′H1=h″H1=hH1,联立式(2)及式(3),得支管2入口处高温高压汽水两相流工质的质量流量GH及焓值hH1分别为:
Figure GDA0002394308360000081
Figure GDA0002394308360000082
根据支管2的入口处高温高压汽水两相流工质的压力及焓值计算支管2的入口处高温高压汽水两相流工质的流量及干度x=x(pH,hH1)。
综上所述,本发明在对管内流动不施加额外扰动的前提下实现对并联管束内高温高压两相流体的相含率及分配特性的测量。
以上所述内容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只要不偏离发明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一种并联管束内高温高压工质流量分配的测量方法,用于两相流换热系统中,其中,所述两相流换热系统包括并联管分配集箱(1)、并联管汇集集箱(3)、冷却水出口集箱(6)、套管(5)、冷却水入口集箱(4)及若干支管(2),各支管(2)的一端与并联管分配集箱(1)的出口相连通,各支管(2)的另一端沿轴向穿过套管(5)后与并联管汇集集箱(3)的入口相连通,冷却水出口集箱(6)的出口与套管(5)的入水口相连通,冷却水入口集箱(4)与套管(5)的出水口相连通,冷却水出口集箱(6)的出口处设置有截止阀(8),套管(5)的外壁上设置有保温层(7),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测量套管(5)入水口处冷却水的温度TC1及压力pC1,再根据套管(5)入水口处冷却水的温度TC1及压力pC1确定套管(5)入水口处冷却水的焓值hC1=h(pC1,TC1);
测量套管(5)出水口处冷却水的压力pC2及温度TC2,再根据套管(5)出水口处冷却水的压力pC2及温度TC2确定套管(5)出水口处冷却水的焓值hC2=h(pC2,TC2);
测量套管(5)入水口处冷却水的质量流速GC,得套管(5)中冷却水的换热功率QC=GCAC(hC2-hC1),其中,AC为冷却水侧管道截面积;
设支管(2)入口处高温高压汽水两相流工质的焓值为hH1;获取支管(2)出口处的压力pH2及水温TH2,再根据支管(2)出口处的压力pH2及水温TH2确定支管(2)出口处工质的焓值hH2=h(pH2,TH2),设支管(2)入口处内高温高压汽水两相流工质的质量流量为GH,得支管(2)内高温高压汽水两相流工质的换热功率QH=GHAH(hH1-hH2),其中,AH为高温高压汽水两相流工质侧管道截面积;
建立当前套管(5)内冷却水流量下的热平衡方程;
2)改变套管(5)内冷却水的流量,再重复步骤1);
3)根据建立的两次套管(5)内冷却水流量下的热平衡方程,求解支管(2)入口处高温高压汽水两相流工质的质量流量GH及焓值hH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管束内高温高压工质流量分配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根据支管(2)入口处高温高压汽水两相流工质的压力pH及焓值hH1计算支管(2)入口处的流体干度x=x(pH,hH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并联管束内高温高压工质流量分配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热平衡方程为:
GCAC(hC2-hC1)=kGHAH(hH1-hH2) (1)
其中,k为考虑实验误差因素影响的引入热平衡系数,k通过标定获得。
CN201910556497.8A 2019-06-25 2019-06-25 并联管束内高温高压工质流量分配的测量方法 Active CN1102746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56497.8A CN110274627B (zh) 2019-06-25 2019-06-25 并联管束内高温高压工质流量分配的测量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56497.8A CN110274627B (zh) 2019-06-25 2019-06-25 并联管束内高温高压工质流量分配的测量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74627A CN110274627A (zh) 2019-09-24
CN110274627B true CN110274627B (zh) 2020-06-19

Family

ID=67962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56497.8A Active CN110274627B (zh) 2019-06-25 2019-06-25 并联管束内高温高压工质流量分配的测量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74627B (zh)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13448A (en) * 1969-11-26 1971-10-19 Teledyne Inc Fluid flow measuring apparatus
CN1065724A (zh) * 1991-04-11 1992-10-28 清华大学 气液两相管流流量测量方法与装置
CN1173608A (zh) * 1997-06-23 1998-02-18 上海交通大学 控制并联管组流量按需分配的集箱预流器
GB2347747A (en) * 1999-03-08 2000-09-13 Advanced Energy Monitor Syst Method and means for measuring fluid flow
JP2011247855A (ja) * 2010-05-31 2011-12-08 Hitachi-Ge Nuclear Energy Ltd 液膜計測装置及び液膜計測方法
CN102353403A (zh) * 2011-08-29 2012-02-15 赵歆治 中央空调主机冷冻水流量及冷却介质流量测量方法
CN103033225A (zh) * 2012-12-11 2013-04-10 西安交通大学 稳态情况下两相流分相流量的测量装置
CN104075766A (zh) * 2014-06-19 2014-10-01 西安交通大学 管内相分隔式高含气率气液两相流体流量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4966536A (zh) * 2015-07-14 2015-10-0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以导热油为热流体的高温工质换热试验系统及方法
CN106595907A (zh) * 2016-12-02 2017-04-26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池沸腾实验研究中的换热量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07292006A (zh) * 2017-06-08 2017-10-24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超临界锅炉的启动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07843298A (zh) * 2017-10-20 2018-03-27 重庆交通大学 两相流流量及干度的测量系统及方法
CN108446465A (zh) * 2018-03-06 2018-08-24 上海电力学院 通过工质分解在线测算火电机组厂用蒸汽量的方法
CN109141541A (zh) * 2018-07-10 2019-01-04 中北大学 一种燃煤电站锅炉再热器工质流量在线校正方法
CN109827794A (zh) * 2019-03-11 2019-05-31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高焓离解气体冷却器热力特性测试平台、系统及方法
CN109858146A (zh) * 2019-01-30 2019-06-0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针对中深层地埋套管换热器性能的无网格计算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613448A (en) * 1969-11-26 1971-10-19 Teledyne Inc Fluid flow measuring apparatus
CN1065724A (zh) * 1991-04-11 1992-10-28 清华大学 气液两相管流流量测量方法与装置
CN1173608A (zh) * 1997-06-23 1998-02-18 上海交通大学 控制并联管组流量按需分配的集箱预流器
GB2347747A (en) * 1999-03-08 2000-09-13 Advanced Energy Monitor Syst Method and means for measuring fluid flow
JP2011247855A (ja) * 2010-05-31 2011-12-08 Hitachi-Ge Nuclear Energy Ltd 液膜計測装置及び液膜計測方法
CN102353403A (zh) * 2011-08-29 2012-02-15 赵歆治 中央空调主机冷冻水流量及冷却介质流量测量方法
CN103033225A (zh) * 2012-12-11 2013-04-10 西安交通大学 稳态情况下两相流分相流量的测量装置
CN104075766A (zh) * 2014-06-19 2014-10-01 西安交通大学 管内相分隔式高含气率气液两相流体流量测量装置及方法
CN104966536A (zh) * 2015-07-14 2015-10-0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以导热油为热流体的高温工质换热试验系统及方法
CN106595907A (zh) * 2016-12-02 2017-04-26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用于池沸腾实验研究中的换热量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CN107292006A (zh) * 2017-06-08 2017-10-24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超临界锅炉的启动计算方法及系统
CN107843298A (zh) * 2017-10-20 2018-03-27 重庆交通大学 两相流流量及干度的测量系统及方法
CN108446465A (zh) * 2018-03-06 2018-08-24 上海电力学院 通过工质分解在线测算火电机组厂用蒸汽量的方法
CN109141541A (zh) * 2018-07-10 2019-01-04 中北大学 一种燃煤电站锅炉再热器工质流量在线校正方法
CN109858146A (zh) * 2019-01-30 2019-06-07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针对中深层地埋套管换热器性能的无网格计算方法
CN109827794A (zh) * 2019-03-11 2019-05-31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超高速空气动力研究所 一种高焓离解气体冷却器热力特性测试平台、系统及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Investigation on the frictional pressure drop of gas liquid two-phase flows in vertical downward tubes;Chao Yao etc.;《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s in Heat and Mass Transfer》;20180131;第138-149页 *
垂直并联多通道内高温高压汽-水两相流密度波型不稳定性的实验研究;李会雄 等;《中国动力工程学报》;20050930;第25卷(第1期);第55-59、77页 *
湿蒸汽两相流流量的测量研究;罗毓珊 等;《发电设备》;19961031(第10期);第11-14页 *
超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内螺纹管水冷壁流动传热特性试验研究;王文毓 等;《中国电机工程学报》;20180120;第38卷(第2期);第373-382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74627A (zh) 2019-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all et al. Turbulent heat transfer in the separated, reattached, and redevelopment regions of a circular tube
CN109029000A (zh) 一种凝汽器清洁度在线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
CN104407008A (zh) 一种评价混合蒸汽局部冷凝传热性能的测试系统
CN103438931B (zh) 湿蒸汽流量干度一体化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Shi et al. Engineering acid dew temperature: the limitation for flue gas heat recovery
CN103438942B (zh) 双文丘里管
CN105526978A (zh) 一种单相低温流体流量测量装置
CN102230817B (zh) 回收式湿蒸汽两相流流量计标定台
CN110274627B (zh) 并联管束内高温高压工质流量分配的测量方法
CN109340583A (zh) 供热管网泄漏监测系统及方法
CN106501306B (zh) 一种传热管可换式传热实验装置
CN106680006B (zh) 一种分体管壳式余热锅炉实验系统及实验方法
CN114624284A (zh) 一种可拆卸的周向多测点式纯蒸汽冷凝换热实验装置
CN211476790U (zh) 一种卧式高压加热器换热效率在线监测系统
Costa et al. Static pressure behavior of gas–liquid flows along a Venturi
CN208012684U (zh) 基于流量计和含水仪的多相流测试装置
CN107870012A (zh) 一种热平衡法测试复杂环境下介质流量的装置及方法
CN111007112B (zh) 一种基于电导率法的在线测量蒸汽湿度的系统及方法
CN202024808U (zh) 回收式湿蒸汽两相流流量计标定台
CN203116777U (zh) 蒸汽流量计
CN111504603A (zh) 一种用于气液两相流流型研究的多功能实验系统
CN106706707A (zh) 一种基于电弧加热的流动湿蒸汽湿度传感器及测量方法
CN114543724B (zh) 一种凝汽器结垢厚度测试方法
CN218155601U (zh) 火电厂循环水检测系统
CN108050053A (zh) 一种凝结水泵效率测试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