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71917B - 卷绕装置及柔性显示设备 - Google Patents

卷绕装置及柔性显示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71917B
CN110271917B CN201910567535.XA CN201910567535A CN110271917B CN 110271917 B CN110271917 B CN 110271917B CN 201910567535 A CN201910567535 A CN 201910567535A CN 110271917 B CN110271917 B CN 11027191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orm
worm wheel
elastic
axis
shaft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6753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71917A (zh
Inventor
董栗明
李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6753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7191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719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719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719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7191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5/00Storing webs, tap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on reels
    • B65H75/02Cores, former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coiled, wound, or folded material, e.g. reels, spindles, bobbins, cop tubes, cans, mandrels or chucks
    • B65H75/34Cores, former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coiled, wound, or folded material, e.g. reels, spindles, bobbins, cop tubes, cans, mandrels or chucks specially adapted or mounted for storing and repeatedly paying-out and re-storing lengths of material provid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e.g. anchored hoses, power cables
    • B65H75/38Cores, former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coiled, wound, or folded material, e.g. reels, spindles, bobbins, cop tubes, cans, mandrels or chucks specially adapted or mounted for storing and repeatedly paying-out and re-storing lengths of material provid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e.g. anchored hoses, power cables involving the use of a core or former internal to, and supporting, a stored package of materia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75/00Storing webs, tapes,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on reels
    • B65H75/02Cores, former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coiled, wound, or folded material, e.g. reels, spindles, bobbins, cop tubes, cans, mandrels or chucks
    • B65H75/34Cores, former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coiled, wound, or folded material, e.g. reels, spindles, bobbins, cop tubes, cans, mandrels or chucks specially adapted or mounted for storing and repeatedly paying-out and re-storing lengths of material provid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e.g. anchored hoses, power cables
    • B65H75/38Cores, formers, supports, or holders for coiled, wound, or folded material, e.g. reels, spindles, bobbins, cop tubes, cans, mandrels or chucks specially adapted or mounted for storing and repeatedly paying-out and re-storing lengths of material provided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e.g. anchored hoses, power cables involving the use of a core or former internal to, and supporting, a stored package of material
    • B65H75/44Constructional details
    • B65H75/48Automatic re-storing device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ar Transmiss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卷绕装置及柔性显示设备,该卷绕装置包括:壳体;蜗杆,所述蜗杆通过弹性转动支撑结构与壳体连接;通过弹性转动支撑结构,蜗杆能够绕自身的轴心转动,且在转动过程中弹性转动支撑结构能够向蜗杆施加沿轴心方向的弹性力;与蜗杆配合连接的蜗轮,蜗轮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卷绕柔性件的轴体;其中,蜗轮绕自身的轴心转动,带动蜗杆绕自身的轴心转动时,弹性转动支撑结构向蜗杆所施加的弹性力形成为蜗轮转动的驱动作用力。该卷绕装置利用弹性转动支撑结构向蜗杆施加的弹性力,形成为蜗轮转动的驱动作用力,能够解决现有技术采用卷轴卷绕柔性显示面板,导致从壳体内拉出柔性显示面板时过程费力,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卷绕装置及柔性显示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卷绕装置及柔性显示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柔性显示面板在市场上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中卷曲式显示装置为柔性显示面板基础上开发应用的其中一种。卷曲式显示面板能够卷绕于位于壳体内的卷轴上,并能够从壳体中拉出以及收缩至壳体的内部。
常规技术中,受卷轴扭力、卷轴与显示面板之间的摩擦力以及显示面板卷曲在一起时各卷曲层之间的摩擦力的影响,需要很大拉力才能够将显示面板从壳体内拉出,用户体验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卷绕装置及柔性显示设备,用于解决现有技术采用卷轴卷绕柔性显示面板,导致从壳体内拉出柔性显示面板时过程费力,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卷绕装置,其中,包括:
壳体;
蜗杆,所述蜗杆通过弹性转动支撑结构与所述壳体连接;通过所述弹性转动支撑结构,所述蜗杆能够绕自身的轴心转动,且在转动过程中所述弹性转动支撑结构能够向所述蜗杆施加沿所述轴心方向的弹性力;
与所述蜗杆配合连接的蜗轮,所述蜗轮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卷绕柔性件的轴体;
其中,所述蜗轮绕自身的轴心转动,带动所述蜗杆绕自身的轴心转动时,所述弹性转动支撑结构向所述蜗杆所施加的弹性力形成为所述蜗轮转动的驱动作用力。
可选地,所述的卷绕装置,其中,所述蜗轮包括绕自身的轴心朝第一方向转动的第一状态和朝第二方向转动的第二状态;
其中,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所述蜗轮分别带动所述蜗杆绕自身的轴心转动时,所述弹性转动支撑结构向所述蜗杆所施加的弹性力均形成为所述蜗轮转动的驱动作用力。
可选地,所述的卷绕装置,其中,所述蜗轮绕自身的轴心朝使柔性件从轴体上转出的方向转动预设圈数后,所述弹性转动支撑结构向所述蜗杆所施加的弹性力形成为所述蜗轮继续转动的反向作用力。
可选地,所述的卷绕装置,其中,所述蜗杆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所述弹性转动支撑结构与所述壳体连接;
其中,所述蜗轮绕自身的轴心转动,带动所述蜗杆绕自身的轴心转动时,两端的所述弹性转动支撑结构向所述蜗杆所施加的所述弹性力的方向相同。
可选地,所述的卷绕装置,其中,所述蜗杆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蜗杆分别通过不同的所述弹性转动支撑结构与所述壳体连接;
所述蜗轮设置于两个所述蜗杆之间,且相对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蜗杆连接;
所述蜗轮绕自身的轴心转动,带动两个所述蜗杆分别绕自身的轴心转动时,两个所述蜗杆分别与所述壳体相连接的所述弹性转动支撑结构向所述蜗杆所施加的弹性力,均形成为所述蜗轮转动的驱动作用力。
可选地,所述的卷绕装置,其中,所述弹性转动支撑结构包括:滚动轴承和弹性元件;
其中,所述滚动轴承安装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弹性元件连接于所述蜗杆与所述滚动轴承之间;或者
所述壳体包括安装轴套,所述滚动轴承设置于所述安装轴套内,与所述蜗杆连接,所述弹性元件在所述安装轴套内,位于所述滚动轴承远离所述蜗杆的一侧。
可选地,所述的卷绕装置,其中,所述蜗杆的其中一端通过所述弹性转动支撑结构与所述壳体连接,另一端通过一转动支撑结构与所述壳体连接。
可选地,所述的卷绕装置,其中,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卷绕于所述轴体上的柔性件从所述轴体上展开后的导向通道;
其中,展开后位于所述导向通道中的所述柔性件与所述蜗杆的轴心方向相平行或者相垂直。
可选地,所述的卷绕装置,其中,所述壳体形成有容置腔,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出入口,所述出入口形成为所述导向通道;
所述蜗杆和所述蜗轮均设置于所述容置腔的内部。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包括柔性显示面板,其中,还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卷绕装置;
其中,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形成为所述柔性件,且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其中一端固定于所述轴体上。
可选地,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中,所述蜗轮包括第一锁定状态和第二锁定状态;
其中,在所述第一锁定状态,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卷收于所述轴体上;在所述第二锁定状态,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相对于所述轴体展开。
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上述技术方案中的至少一个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卷绕装置,通过相配合的蜗轮与蜗杆实现柔性件在轴体上的卷绕和展开,且蜗轮绕自身的轴心转动,带动蜗杆绕自身的转心转动时,利用弹性转动支撑结构向蜗杆施加的弹性力,形成为蜗轮转动的驱动作用力,通过该弹性力能够辅助蜗轮进一步的转动,使得柔性件在卷轴上的卷绕和展开过程省时省力,具有较好的使用便捷性,解决柔性件在轴体上卷绕和展开时的费力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卷绕装置的初始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卷绕装置中,弹性转动支撑结构的其中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卷绕装置的其中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卷绕装置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二所述卷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三所述卷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为解决现有技术采用卷轴卷绕柔性显示面板,导致从壳体内拉出柔性显示面板时过程费力,用户体验差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卷绕装置,通过相配合的蜗轮与蜗杆实现柔性件在轴体上的卷绕和展开,且蜗轮绕自身的轴心转动,带动蜗杆绕自身的转心转动时,利用弹性转动支撑结构向蜗杆施加的弹性力,形成为蜗轮转动的驱动作用力,以辅助蜗轮进一步的转动,解决柔性件在轴体上卷绕和展开时的费力问题。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所述卷绕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阅图1所示,所述卷绕装置,包括:
壳体100;
蜗杆200,该蜗杆200通过弹性转动支撑结构与壳体100连接;通过弹性转动支撑结构,蜗杆200能够绕自身的轴心转动,且在转动过程中弹性转动支撑结构能够向蜗杆200施加沿轴心方向的弹性力;
与蜗杆200配合连接的蜗轮300,蜗轮300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卷绕柔性件400的轴体500;
其中,蜗轮300绕自身的轴心转动,带动蜗杆200绕自身的轴心转动时,弹性转动支撑结构向蜗杆200所施加的弹性力形成为蜗轮300转动的驱动作用力。
具体地,蜗轮300可以通过转动轴安装于壳体100上,当柔性件400固定于与蜗轮300连接的轴体500上时,拉动柔性件400使柔性件400相对于轴体500展开的过程,以及使蜗轮300转动将柔性件400卷绕于轴体500上的过程,蜗轮300的转动带动蜗杆200相对于壳体100转动,弹性转动支撑结构除保证蜗杆200的转动功能之外,还能够向蜗杆200施加弹性力,该弹性力形成为蜗轮300转动的驱动作用力。通过该弹性力能够辅助蜗轮进一步的转动,解决柔性件在轴体上卷绕和展开时的费力问题。
因此本发明实施例中,蜗轮300包括绕自身的轴心朝第一方向转动的第一状态和朝第二方向转动的第二状态;
其中,在第一状态和第二状态,蜗轮300分别带动蜗杆200绕自身的轴心转动时,弹性转动支撑结构向蜗杆200所施加的弹性力均形成为蜗轮300转动的驱动作用力。
另外,本发明实施例中,由于蜗轮与蜗杆传动可实现大传动比,且蜗轮的转动能够带动蜗杆平稳转动,具有较好的转动平稳性,因此本发明实施例通过蜗轮与蜗杆之间的配合传动,实现柔性件在轴体上的卷绕和展开,能够保证柔性件卷绕和展开时的平稳性。
本发明实施例中,对蜗轮与蜗杆的具体结构并不作限定,具体结构参数可以根据实际设计要求确定。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可选地,蜗轮300上的轴体500可以与蜗轮300同轴心设置。
在本发明实施例一中,如图1所示,蜗杆200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弹性转动支撑结构与壳体100连接;
其中,蜗轮300绕自身的轴心转动,带动蜗杆200绕自身的轴心转动时,两端的弹性转动支撑结构向蜗杆200所施加的弹性力的方向相同。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中,弹性转动支撑结构的其中一实施方式,如图1所示,弹性转动支撑结构包括:滚动轴承610和弹性元件620;
其中,滚动轴承610安装于壳体100上,弹性元件620连接于蜗杆200与滚动轴承610之间。
可选地,弹性元件620可以为强度足够支撑蜗杆200的弹簧。其中,蜗轮300转动时,利用弹性元件620与滚动轴承610的转动传输,蜗杆200能够跟随蜗轮300相对于壳体100转动。另外,利用弹性元件620的弹性伸缩特性,蜗杆200在绕自身的轴心转动的同时,能够沿轴心方向平动,弹性元件620向蜗杆200所施加的弹性力形成为蜗轮300转动的驱动作用力。
本发明实施例中,弹性转动支撑结构的另一实施方式,如图2所示,弹性转动支撑结构包括:滚动轴承610和弹性元件620,另外壳体100还可以包括安装轴套630,滚动轴承610设置于安装轴套630内,与蜗杆200连接,弹性元件620在安装轴套630内,位于滚动轴承610远离蜗杆200的一侧。
上述实施方式中,利用滚动轴承610的转动传输,蜗杆200能够跟随蜗轮300相对于壳体100转动,另外,利用弹性元件620的弹性伸缩特性,蜗杆200在绕自身的轴心转动的同时,能够沿轴心方向平动,弹性元件620向蜗杆200所施加的弹性力形成为蜗轮300转动的驱动作用力。
结合图1所示,实施例一中,设置于轴体500上的柔性件400在从轴体500上展开和卷绕过程中,从轴体500上展开的柔性件400与蜗杆200的轴心方向平行。
以下参阅图1、图3和图4,对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柔性件400的展开和卷绕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柔性件400在从轴体500上展开的过程中,需要克服蜗轮300的扭力、柔性件400与轴体500之间的摩擦力以及柔性件400卷曲在一起时各层之间的摩擦力,由于通常柔性件400与轴体500之间的摩擦力以及柔性件400卷曲在一起时各层之间的摩擦力较小,因此可以将上述各力组合统一定义为扭力F1,所产生的扭矩为T,也即为F1×R=T,其中R为蜗轮300的半径,T为拉动柔性件400所需要克服的扭矩。
参阅图1,当柔性件400处于卷绕于轴体500上的初始状态时,位于蜗杆200第一侧的第一弹性元件621处于拉伸状态,对蜗杆200施加从第二侧向第一侧方向的弹性力,设定为F2;位于蜗杆200第二侧的第二弹性元件622处于压缩状态,对蜗杆200施加从第二侧向第一侧方向的弹性力,设定为F3,因此F2和F3的方向相同。可以理解的是,柔性件400的拉伸端位于蜗杆200的第一侧。
其中,在初始状态时,柔性件400处于保持卷绕于轴体500上的状态,也即为需要满足关系式(F2+F3)×R=T。
参阅图3,当向柔性件400施加从蜗杆200的第二侧向第一侧方向的拉力F1’,也即图3中的朝向右的拉力时,柔性件400可以从轴体500上被拉出,其中作用于蜗轮300上的扭矩为(F1’+F2+F3)×R=T。由于拉动柔性件400所需要克服的扭矩T为定值,而柔性件400通常厚度较小,卷绕在蜗轮300上时对扭矩确定的R值影响较小,可以忽略不计,因此在第一弹性元件621和第二弹性元件622的弹性力作用下,F1’始终小于F1。因此,相较于未设置第一弹性元件621和第二弹性元件622,使用较小的拉力即能够迅速将柔性件400从轴体500上拉出,省时省力,具有较好的使用便捷性,达到提高用户体验的目的。
进一步地,随着拉力F1’的逐渐施加,柔性件400从轴体500上拉出逐渐增加,此外在第一弹性元件621和第二弹性元件622的作用下,蜗杆200向从第二侧至第一侧的方向平移,第一弹性元件621的拉伸量减小,第二弹性元件622的压缩量减小,也即F2与F3均减小,拉力F1’逐渐增大,三个力的方向依然相同。
因此,根据以上,在柔性件400从轴体500上拉出的过程中,第一弹性元件621和第二弹性元件622向蜗杆200所施加的弹性力,均形成为蜗轮300朝使柔性件400展开方向转动的驱动作用力,以方便柔性件400的拉力,达到省时省力的效果。
在此基础上,参阅图4所示,当蜗轮300绕自身的轴心朝使柔性件400从轴体500上转出的方向转动预设圈数,柔性件400在拉出过程中接近在轴体500上的最后一圈时,第一弹性元件621和第二弹性元件622均恢复至弹性力为零的原始状态,也即F2=F3=0,此时为克服蜗轮300的扭力F1’=F 1;之后在柔性件400继续被拉伸时,第一弹性元件621被压缩,对蜗杆200所施加的弹性力F2为从第一侧向第二侧方向;第二弹性元件622被拉伸,对蜗杆200所施加的弹性力F3为从第一侧向第二侧方向,F2与F3的方向相同。在此基础上,随着柔性件400被拉出长度的继续增大,此时F2、F3的方向与蜗轮300的扭力方向相同,因此(F2+F3)×R+T=F1”×R,其中F1”为此时拉动柔性件400所需要施加的拉力。
显而易见地,F1”大于F1’,因此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卷绕装置,随着柔性件从轴体上拉出时拉伸量的增大,当柔性件在轴体上接近全部拉出时,拉动柔性件所需要的拉力逐渐增大,以避免在柔性件与轴体相连接的连接端由于用力过猛造成,连接端的胶接处被损坏。同时相较于拉动柔性件的初始端,由于需要更大的拉动力,该方式当柔性件在轴体上接近全部拉出时,利用更大的拉动力,可以提示用户柔性件被拉出时的拉伸量接近最大值,避免被进一步拉伸,造成柔性件的连接端从轴体上脱出。
需要说明的是,蜗轮300上可以设置有卷簧,以保证当柔性件400从轴体500上拉出一定长度时,能够固定保持住该拉伸长度。进一步地,通过按动放松卷簧,可以使蜗轮300再次启动转动。
结合图4,在柔性件400在轴体500上接近全部拉出后,放松卷簧,由于此时第一弹性元件621对蜗杆200所施加的弹性力F2和第二弹性元件622对蜗杆200所施加的弹性力F3,均为从第一侧向第二侧的方向,与蜗轮300的扭力的方向相同,在F2、F3和蜗轮300的扭力共同作用下,柔性件400能够迅速重新卷绕于轴体500上,实现快速收回。
本发明实施例中,利用蜗轮300与蜗杆200之间传动的平稳性,能够保证柔性件400被整齐的卷绕在轴体500上,避免卷绕的柔性件产生偏斜,甚至造成柔性件400在卷绕过程中产生损坏。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卷绕装置,为了保证卷绕于轴体500上的柔性件400在初始从轴体500上拉出的过程,第一弹性元件621和第二弹性元件622向蜗杆200所施加的弹性力形成为蜗轮300转动的驱动作用力,当蜗轮300绕自身的轴心朝使柔性件400从轴体500上转出的方向转动预设圈数,柔性件400在拉出过程中接近在轴体500上的最后一圈时,第一弹性元件621和第二弹性元件622均恢复至弹性力为零的原始状态,以及当柔性件400重新收回卷绕于轴体500上的过程中,第一弹性元件621和第二弹性元件622向蜗杆200所施加的弹性力形成为蜗轮300朝收回柔性件400转动的驱动作用力,第一弹性元件621和第二弹性元件622的弹性系数和长度可以根据上述过程所需要达到的弹性力要求确定。
结合图1、图3和图4,壳体100上设置有卷绕于轴体500上的柔性件400从轴体500上展开后的导向通道;
在实施例一中,展开后位于导向通道中的柔性件400与蜗杆200的轴心方向相平行。
通过导向通道,能够对柔性件400在卷绕于轴体500的过程和从轴体500上拉出的过程,施加导向,以避免产生偏斜。
如图1所示,实施例一中,壳体100上形成有容置腔,且该壳体100上开设有与容置腔连通的出入口110,该出入口110形成为导向通道;
其中,蜗杆200和蜗轮300均设置于容置腔的内部。
结合图1,在柔性件400处于卷绕于轴体500上的初始状态时,柔性件400能够被拉出的起始端位于出入口110处;结合图4,在柔性件400处于从轴体500上拉出的最后状态时,柔性件400的大部分从出入口110拉出。
参阅图5,本发明还提供实施二所述的卷绕装置,在实施二中,与实施一相同,卷绕装置包括壳体100、蜗杆200、蜗轮300和弹性转动支撑结构,其中蜗轮300绕自身的轴心转动,带动蜗杆200绕自身的轴心转动时,弹性转动支撑结构向蜗杆200所施加的弹性力形成为蜗轮300转动的驱动作用力。
其中,弹性转动支撑结构的具体结构与实施一相同,在此不再详细说明。
壳体100上设置出入口110,形成为卷绕于轴体500上的柔性件400从轴体500上展开后的导向通道。与实施一不同,在实施二中,柔性件400在从轴体500上展开通过出入口110伸出壳体110时,呈展开状态的柔性件400与蜗杆200的轴心方向相垂直。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结构中,与实施例一相同,卷绕于轴体500上的柔性件400在初始从轴体500上拉出的过程,第一弹性元件621和第二弹性元件622向蜗杆200所施加的弹性力,形成为驱动蜗轮300朝使柔性件400伸出的方向转动的驱动作用力;当蜗轮300绕自身的轴心朝使柔性件400从轴体500上转出的方向转动预设圈数,柔性件400在拉出过程中接近在轴体500上的最后一圈时,第一弹性元件621和第二弹性元件622均恢复至弹性力为零的原始状态;当柔性件400重新收回卷绕于轴体500上的过程中,第一弹性元件621和第二弹性元件622向蜗杆200所施加的弹性力形成为蜗轮300朝收回柔性件400转动的驱动作用力。
上述过程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详细说明。
参阅图6,本发明还提供实施三所述的卷绕装置,在实施三中,与实施一相同,卷绕装置包括壳体100、蜗杆200、蜗轮300和弹性转动支撑结构。
与实施一相同,柔性件400在从轴体500上展开通过出入口110伸出壳体110时,呈展开状态的柔性件400与蜗杆200的轴心方向相平行。
另外,实施例三中,蜗杆200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蜗杆200分别通过不同的弹性转动支撑结构与壳体100连接;
蜗轮300设置于两个蜗杆200之间,且相对的两侧分别与两个蜗杆200连接;
其中,蜗轮300绕自身的轴心转动,带动两个蜗杆200分别绕自身的轴心转动时,两个蜗杆200分别与壳体100相连接的弹性转动支撑结构向蜗杆200所施加的弹性力,均形成为蜗轮300转动的驱动作用力。
具体地,每一弹性转动支撑结构的具体实施结构与实施一相同,在此不再详细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如图6所示,当蜗杆200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弹性转动支撑结构与壳体100连接时,每一弹性转动支撑结构分别包括弹性元件620与滚动轴承610时,由于两个蜗杆200位于蜗轮300的相对两端,当蜗轮300绕自身的轴心转动时,蜗轮300的相对两端的转速相反,为保证蜗轮300在转动过程中每一弹性转动支撑结构能够向蜗杆200所施加的弹性力,均形成为蜗轮转动的驱动作用力,两个蜗杆200所连接的弹性转动支撑结构中,位于两个蜗杆200同一侧的弹性转动支撑结构的弹性力的方向相反。
另外,蜗杆设置两个时,相较于设置一个时,卷绕装置的工作过程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详细说明。通过设置两个蜗杆,能够进一步保证柔性件在卷绕和展开过程中的省时省力,解决柔性件在轴体上卷绕和展开时的费力问题。
实施例一至实施例三中,以蜗杆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弹性转动支撑结构与壳体连接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卷绕装置的具体结构和工作过程进行了详细说明,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卷绕装置中,蜗杆上可以仅有一端连接弹性转动支撑结构,另一端通过转动支撑结构与壳体连接,也即仅有一端连接即能够提供转动功能也能够提供弹性力的结构(弹性转动支撑结构),另一端仅连接能够提供转动功能的结构(转动支撑结构),也能够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卷绕装置的上述工作过程,在此不再详细说明。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包括柔性显示面板,其中,还包括如上任一项所述的卷绕装置;
其中,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形成为所述柔性件,且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其中一端固定于所述轴体上。
本发明实施例所述柔性显示装置中,所述蜗轮包括第一锁定状态和第二锁定状态;
其中,在所述第一锁定状态,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卷收于所述轴体上;在所述第二锁定状态,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相对于所述轴体展开。
结合图1至图6,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能够了解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卷绕装置的柔性显示装置的具体结构,在此不再详细说明。
采用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卷绕装置和柔性显示装置,能够达到使柔性显示面板被更为省力便捷地从壳体内部拉出的效果,解决因轴体扭力、柔性显示面板与轴体间的摩擦力、卷绕于轴体上的柔性显示面板各层间的摩擦力导致拉出柔性显示面板时需要用较大的力,拉出困难用户体验差的问题;
由于蜗轮绕自身的轴心朝使柔性件从轴体上转出的方向转动预设圈数后,所述弹性转动支撑结构向所述蜗杆所施加的弹性力形成为所述蜗轮继续转动的反向作用力,通过该呈反向作用力的弹性力,能够避免柔性显示面板被拉伸至与轴体连接的末端时,由于拉伸力过猛导致柔性显示面板被拉出而损坏的问题,从而降低柔性显示面板被损坏风险;
通过蜗轮与蜗杆的配合,能够保证柔性显示面板拉出过程的平稳性,解决柔性显示面板被拉出或卷曲时发生偏斜导致面板局部应力集中造成显示面板损坏或者无法整齐的卷曲在轴体上影响使用的问题。
根据以上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卷绕装置和柔性显示装置,相较于现有技术,能够极大提高可卷曲的柔性显示面板使用时的可靠性。
以上所述的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1)

1.一种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蜗杆,所述蜗杆通过弹性转动支撑结构与所述壳体连接;通过所述弹性转动支撑结构,所述蜗杆能够绕自身的轴心转动,且在转动过程中所述弹性转动支撑结构能够向所述蜗杆施加沿所述轴心方向的弹性力;
与所述蜗杆配合连接的蜗轮,所述蜗轮上固定设置有用于卷绕柔性件的轴体;
其中,所述蜗轮绕自身的轴心转动,带动所述蜗杆绕自身的轴心转动时,所述弹性转动支撑结构向所述蜗杆所施加的弹性力形成为所述蜗轮转动的驱动作用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包括绕自身的轴心朝第一方向转动的第一状态和朝第二方向转动的第二状态;
其中,在所述第一状态和所述第二状态,所述蜗轮分别带动所述蜗杆绕自身的轴心转动时,所述弹性转动支撑结构向所述蜗杆所施加的弹性力均形成为所述蜗轮转动的驱动作用力。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绕自身的轴心朝使柔性件从轴体上转出的方向转动预设圈数后,所述弹性转动支撑结构向所述蜗杆所施加的弹性力形成为所述蜗轮继续转动的反向作用力。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的两端分别通过一个所述弹性转动支撑结构与所述壳体连接;
其中,所述蜗轮绕自身的轴心转动,带动所述蜗杆绕自身的轴心转动时,两端的所述弹性转动支撑结构向所述蜗杆所施加的所述弹性力的方向相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的数量为两个,且两个所述蜗杆分别通过不同的所述弹性转动支撑结构与所述壳体连接;
所述蜗轮设置于两个所述蜗杆之间,且相对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蜗杆连接;
所述蜗轮绕自身的轴心转动,带动两个所述蜗杆分别绕自身的轴心转动时,两个所述蜗杆分别与所述壳体相连接的所述弹性转动支撑结构向所述蜗杆所施加的弹性力,均形成为所述蜗轮转动的驱动作用力。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转动支撑结构包括:滚动轴承和弹性元件;
其中,所述滚动轴承安装于所述壳体上,所述弹性元件连接于所述蜗杆与所述滚动轴承之间;或者
所述壳体包括安装轴套,所述滚动轴承设置于所述安装轴套内,与所述蜗杆连接,所述弹性元件在所述安装轴套内,位于所述滚动轴承远离所述蜗杆的一侧。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杆的其中一端通过所述弹性转动支撑结构与所述壳体连接,另一端通过一转动支撑结构与所述壳体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上设置有卷绕于所述轴体上的柔性件从所述轴体上展开后的导向通道;
其中,展开后位于所述导向通道中的所述柔性件与所述蜗杆的轴心方向相平行或者相垂直。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卷绕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形成有容置腔,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与所述容置腔连通的出入口,所述出入口形成为所述导向通道;
所述蜗杆和所述蜗轮均设置于所述容置腔的内部。
10.一种柔性显示装置,包括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卷绕装置;
其中,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形成为所述柔性件,且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其中一端固定于所述轴体上。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柔性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蜗轮包括第一锁定状态和第二锁定状态;
其中,在所述第一锁定状态,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卷收于所述轴体上;在所述第二锁定状态,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相对于所述轴体展开。
CN201910567535.XA 2019-06-27 2019-06-27 卷绕装置及柔性显示设备 Active CN1102719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67535.XA CN110271917B (zh) 2019-06-27 2019-06-27 卷绕装置及柔性显示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67535.XA CN110271917B (zh) 2019-06-27 2019-06-27 卷绕装置及柔性显示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71917A CN110271917A (zh) 2019-09-24
CN110271917B true CN110271917B (zh) 2020-08-04

Family

ID=67963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67535.XA Active CN110271917B (zh) 2019-06-27 2019-06-27 卷绕装置及柔性显示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7191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83538B (zh) 2020-04-10 2021-05-07 武汉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可卷曲柔性显示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29143A (en) * 1983-05-19 1985-07-16 Kabushhiki Kaisha Tokai-Rika-Denki-Seisakusho Webbing retractor
EP0923064A2 (en) * 1997-12-12 1999-06-16 Everbrite, Inc. Changeable information scroll sign module
CN2486720Y (zh) * 2001-08-03 2002-04-17 亿丰综合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窗帘拉绳省力卷收装置
JP2003327143A (ja) * 2002-05-14 2003-11-19 Koyo Seiko Co Ltd 電動式舵取装置
CN103968011A (zh) * 2013-12-10 2014-08-06 马燕翔 一种无级定位机构及缓降器和椅背的定位
KR101598002B1 (ko) * 2015-08-03 2016-03-02 휴먼이지텍 주식회사 롤 방충망의 권회속도 조절장치
CN106233361A (zh) * 2014-05-21 2016-12-14 林裕燮 具有借助用户的展开操作力作用而旋转的辊子的柔性显示装置
CN106371506A (zh) * 2015-07-20 2017-02-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柔性显示器的电子装置
CN107531273A (zh) * 2015-03-24 2018-01-02 Trw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动助力转向组件的变速器组件
CN108139773A (zh) * 2015-08-05 2018-06-0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柔性显示器件的电子设备
CN207503541U (zh) * 2017-12-01 2018-06-15 安顺市非凡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广告用显示屏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529143A (en) * 1983-05-19 1985-07-16 Kabushhiki Kaisha Tokai-Rika-Denki-Seisakusho Webbing retractor
EP0923064A2 (en) * 1997-12-12 1999-06-16 Everbrite, Inc. Changeable information scroll sign module
CN2486720Y (zh) * 2001-08-03 2002-04-17 亿丰综合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窗帘拉绳省力卷收装置
JP2003327143A (ja) * 2002-05-14 2003-11-19 Koyo Seiko Co Ltd 電動式舵取装置
CN103968011A (zh) * 2013-12-10 2014-08-06 马燕翔 一种无级定位机构及缓降器和椅背的定位
CN106233361A (zh) * 2014-05-21 2016-12-14 林裕燮 具有借助用户的展开操作力作用而旋转的辊子的柔性显示装置
CN107531273A (zh) * 2015-03-24 2018-01-02 Trw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动助力转向组件的变速器组件
CN106371506A (zh) * 2015-07-20 2017-02-01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柔性显示器的电子装置
KR101598002B1 (ko) * 2015-08-03 2016-03-02 휴먼이지텍 주식회사 롤 방충망의 권회속도 조절장치
CN108139773A (zh) * 2015-08-05 2018-06-08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柔性显示器件的电子设备
CN207503541U (zh) * 2017-12-01 2018-06-15 安顺市非凡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车载广告用显示屏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71917A (zh) 2019-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6952581B (zh) 柔性显示器
JP2008081111A (ja) 手動により駆動される巻上げウィンドウシェード
CN110111692B (zh) 柔性显示装置
JP2008223473A (ja) 自動車用日除けロールブラインド
US20150284955A1 (en) Stowage and deployment of slit tube booms
CN101428549B (zh) 张紧装置以及设置有该张紧装置的遮阳板组件
CN103359555A (zh) 传输线卷收装置及其固定与卷收机构
CN110271917B (zh) 卷绕装置及柔性显示设备
JP6162727B2 (ja) 長尺材料の回転軸捲回引出装置
WO2022047700A1 (zh) 柔性显示装置
JPH1072988A (ja) 定トルクバネによるロールスクリーンテンションシステム
CN114934742A (zh) 卷帘驱动装置
WO2021190061A1 (zh) 一种可升降的屏幕
CN210884729U (zh) 一种电线收放装置及含其的补电小车
CN114476872A (zh) 显示装置及屏幕收卷和伸展方法
CN207774502U (zh) 充电线缠绕装置和具有其的充电桩
CN208747399U (zh) 柔性件收卷装置
JPS6145801Y2 (zh)
CN207645449U (zh) 具有自调性收料机构的遮蔽膜胶带贴合机
JP3218409B2 (ja) ロールスクリーン
CN215671958U (zh) 一种天棚卷帘装置
CN210888734U (zh) 一种卷式天棚帘结构
CN210724465U (zh) 一种柔性伸缩的驱动电机
CN217783375U (zh) 卷帘驱动装置
CN115744506A (zh) 柔性显示面板收卷机构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