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68747B -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68747B
CN110268747B CN201780085881.3A CN201780085881A CN110268747B CN 110268747 B CN110268747 B CN 110268747B CN 201780085881 A CN201780085881 A CN 201780085881A CN 110268747 B CN110268747 B CN 1102687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adio bearer
access network
indication information
pdcp data
network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8588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68747A (zh
Inventor
李永翠
李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2687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87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687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87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2Setup of transport tunne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 H04W76/11Allocation or use of connection identifi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80/00Wireless network protocols or protocol adaptations to wireless operation
    • H04W80/08Upper layer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2Buffering or recovering information during reselection ; Modification of the traffic flow during hand-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终端设备从源接入网设备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切换过程中,源接入网设备通过对缓存的PDCP数据进行处理,使得目标接入网设备在转发隧道为会话session粒度或组group粒度的隧道时,准确转发切换过程中的数据。所述方法包括:源接入网设备将指示信息封装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数据的封装头中,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该PDCP数据所用的无线承载;该源接入网设备向该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封装有该指示信息的该PDCP数据。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高频频谱的不断使用,通信小区变得越来越小,热点小区的出现,进一步加剧了通信小区切换的频率。当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发生切换前,用户设备先从源基站接收一些分组数据汇聚协议的业务数据单元(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Service Data Unit,PDCP SDU),切换后开始从目标基站接收PDCP SDU(其中一些PDCP SDU是由源基站转给目标基站,并且有一些PDCP SDU是源基站已发给终端但尚未得到确认的)。源基站与目标基站的数据通信是通过直接转发隧道或间接转发隧道来实现,而在未来第五代(5th-Generation,5G)通信中,间接转发隧道或直接转发隧道的粒度为每个会话persession或每个组per group,此时,目标基站无法将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Convergence Protocol,PDCP)报文通过正确的无线承载发送给用户设备。
因此,如何在小区切换时,尤其是间接转发隧道或直接转发隧道为会话session粒度或组group粒度的隧道时,让目标接入网设备(基站)将PDCP数据通过正确的无线承载发送给用户设备,提高数据传输速率,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在终端设备从源接入网设备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切换时,目标接入网设备能够准确确定发送PDCP数据的无线承载,提高数据传输速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源接入网设备将指示信息封装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数据的封装头中,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该PDCP数据所用的无线承载;该源接入网设备向该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封装有该指示信息的该PDCP数据。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从源接入网设备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切换过程中,源接入网设备通过对缓存的PDCP数据进行处理,在该PDCP数据的封装头中添加用于指示目标接入网设备将该PDCP数据发送到相应的无线承载的指示信息,实现将报文发送到正确的无线承载上,解决了当转发隧道为会话session粒度或组group粒度的隧道时,无法准确转发切换过程中的数据的问题。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或服务质量标签;或服务质量标签与该终端设备因特网协议(Internet Protocol,IP)地址;或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或第三无线承载标识;
其中,该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是由控制面网元分配的,用于标识接入网与该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承载;该服务质量标签为核心网用户面网元与源接入网之间传输的报文的封装头中的信息,用于标识数据传输的服务质量要求;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是由目标接入网分配的,用于标识该目标接入网设备与该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承载;该第三无线承载标识,是由源接入网分配的,用于标识该源接入网设备与该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承载。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指示信息可以是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或服务质量标签,或服务质量标签与该终端设备IP地址,或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或第三无线承载标识,源接入网设备将指示信息封装在该PDCP数据的封装头中,并将该PDCP数据发送到目标接入网设备,使得目标接入网设备根据该PDCP数据的封装头中封装的指示信息,将该PDCP数据发送到相应的无线承载。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源接入网设备向该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封装有该指示信息的该PDCP数据,包括:
该源接入网设备通过转发隧道向该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封装有该指示信息的该PDCP数据,该转发隧道用于传输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业务报文;该源接入网设备将指示信息封装在PDCP数据的封装头中,包括:当该转发隧道为会话粒度的隧道时,将该第一无线承载标识,该服务质量标签,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以及该第三无线承载标识中的至少一种封装在PDCP数据的封装头中;或
当该转发隧道为组粒度的隧道时,将该第一无线承载标识,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该第三无线承载标识,以及该服务质量标签与终端设备IP地址中的至少一种封装在PDCP数据的封装头中。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在该源接入网设备向该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封装有该指示信息的该PDCP数据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该源接入网设备从该目标接入网设备接收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该源接入网设备收到该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后,确定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为该指示信息。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包括: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或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与该第三无线承载标识的对应关系;或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与该服务质量标签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源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为该指示信息,包括:
根据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与该第三无线承载标识的对应关系,或根据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与该服务质量标签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为该指示信息。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源接入网设备根据该切换请求确认消息确定该指示信息,包括:
当该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未包括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与该第三无线承载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与该服务质量标签的对应关系中的任一种信息时,确定该指示信息为该第三无线承载标识。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在该源接入网设备向该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封装有该指示信息的该PDCP数据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该源接入网设备确定发送该PDCP数据的无线承载,
根据该无线承载与该第一无线承载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该指示信息为该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或
该源接入网设备确定发送该PDCP数据的服务质量标签,确定该指示信息为该服务质量标签;或
该源接入网设备确定发送该PDCP数据的服务质量标签和该终端设备IP地址,确定该指示信息为该服务质量标签和该终端设备IP地址;或
该源接入网设备确定发送该PDCP数据的源无线承载,根据该源无线承载与该第三无线承载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该指示信息为第三无线承载标识。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源接入网设备将指示信息封装在PDCP数据的封装头中,包括:
将指示信息封装在该PDCP数据的传输层协议封装头中;或
将指示信息封装在该PDCP数据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封装头中。
可选地,在第一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源接入网设备向该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封装有该指示信息的该PDCP数据,包括:
该源接入网设备通过核心网用户面网元向该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封装有该指示信息的该PDCP数据。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包括:目标接入网设备从源接入网设备接收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数据,该PDCP数据的封装头中包括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该PDCP数据所用的无线承载;该目标接入网设备根据该指示信息,在该无线承载上向该终端设备发送该PDCP数据。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终端设备从源接入网设备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切换过程中,目标接入网设备接收到经源接入网设备处理过的PDCP数据,在该PDCP数据的封装头中添加用于指示目标接入网设备将该PDCP数据发送到相应的无线承载的指示信息,实现目标接入网设备将报文发送到正确的无线承载上,解决了当转发隧道为会话session粒度或组group粒度的隧道时,无法准确转发切换过程中的数据的问题。
可选地,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或服务质量标签;或服务质量标签与该终端设备因特网协议IP地址;或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或第三无线承载标识;
其中,该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是由控制面网元分配的,用于标识接入网与该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承载;该服务质量标签为核心网用户面网元与源接入网之间传输的报文的封装头中的信息,用于标识数据传输的服务质量要求;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是由目标接入网分配的,用于标识该目标接入网设备与该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承载;该第三无线承载标识,是由源接入网分配的,用于标识该源接入网设备与该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承载。
因此,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指示信息可以是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或服务质量标签,或服务质量标签与该终端设备IP地址,或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或第三无线承载标识,源接入网设备将指示信息封装在该PDCP数据的封装头中,并将该PDCP数据发送到目标接入网设备,使得目标接入网设备根据该PDCP数据的封装头中封装的指示信息,将该PDCP数据发送到相应的无线承载。
可选地,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当该指示信息包括该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时,确定该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所标识的无线承载为发送该PDCP数据所用的无线承载;或
当该指示信息包括该服务质量标签时,确定与该服务质量标签对应的无线承载为发送该PDCP数据所用的无线承载;或
当该指示信息包括该服务质量标签与该终端设备IP地址时,确定与该服务质量标签与该终端设备IP地址对应的无线承载为发送该PDCP数据所用的无线承载;或
当该指示信息包括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时,确定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所标识的无线承载为发送该PDCP数据所用的无线承载;或
当该指示信息包括该第三无线承载标识时,确定与该第三无线承载标识,对应的第二无线承载标识,确定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所标识的无线承载为发送该PDCP数据所用的无线承载。
可选地,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当该指示信息包括该第三无线承载标识时,该方法还包括:该目标接入网设备保存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与第三无线承载标识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目标接入网设备接收该源接入网设备发送的该PDCP数据,包括:
该目标接入网设备通过转发隧道接收该源接入网设备发送的该PDCP数据,该转发隧道用于传输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业务报文;
该方法还包括:
当该转发隧道为会话粒度的隧道时,该指示信息包括:该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或该服务质量标签;或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或该第三无线承载标识;或
当该转发隧道为组粒度的隧道时,该指示信息包括:该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或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或该第三无线承载标识;或该服务质量标签与该终端设备IP地址。
可选地,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在该目标接入网设备接收该源接入网设备发送的该PDCP数据之前,该方法还包括:
该目标接入网设备向该源接入网设备发送该切换请求确认消息,该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包括: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或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与该第三无线承载标识的对应关系;或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与该服务质量标签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PDCP数据的封装头中封装有指示信息,包括:
该PDCP数据的传输层协议封装头中封装有该指示信息;或
该PDCP数据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封装头中封装有该指示信息。
可选地,在第二方面的一种实现方式中,该目标接入网设备从源接入网设备接收PDCP数据,包括:该目标接入网设备通过核心网用户面网元从该源接入网设备接收PDCP数据。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设备,可以执行第一方面或第一方面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或者单元。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设备,可以执行第二方面或第二方面的任一可选的实现方式中的方法的模块或者单元。
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设备,包括存储器、收发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上存储有可以用于指示执行上述第一方面或其任意可选的实现方式的程序代码,收发器用于在处理器的驱动下执行具体的信号收发,当该代码被执行时,该处理器可以实现方法中源接入网设备执行的各个操作。
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无线通信的设备,包括存储器、收发器和处理器,该存储器上存储有可以用于指示执行上述第二方面或其任意可选的实现方式的程序代码,收发器用于在处理器的驱动下执行具体的信号收发,当该代码被执行时,该处理器可以实现方法中目标接入网设备执行的各个操作。
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其在计算机上运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上述各方面所述的方法。
附图说明
图1是使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使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接入网之间切换的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4是一种转发隧道的示意图。
图5是另一种转发隧道的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再一实施例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示意性流程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数据传输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另一实施例的一种数据传输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的示意性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图1是使用本申请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的通信系统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通信系统100包括终端设备110,接入网设备120,控制面网元130,转发面网元140和数据网络150。另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该通信系统100不同的设备之间通过接口进行通信。
终端设备110可以通过承载与接入网设备120建立用户面连接,也可以通过接口与控制面网元130建立通信信令连接。可选地,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终端设备110包括但不限于终端设备可以指接入终端、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用户单元、用户站、移动站、移动台、远方站、远程终端、移动终端、用户终端、终端、无线通信设备、用户代理或用户装置。接入终端可以是蜂窝电话、无绳电话、会话启动协议(Session Initiation Protocol,SIP)电话、无线本地环路(Wireless Local Loop,WLL)站、个人数字处理(PersonalDigital Assistant,PDA)、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它处理设备、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物联网中的终端设备、虚拟现实设备、未来5G网络中的终端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终端设备等。
接入网设备120可以是与终端设备110进行通信的设备,例如,基站或基站控制器等。然而,可以理解,该接入网设备120可以与类似于终端设备110的任意数目终端设备通信。接入网设备120还可以通过接口与控制面网元130进行通信。同样,接入网设备120还可以通过接口与转发面网元140进行通信。每个接入网设备可以为特定的地理区域提供通信覆盖,并且可以与位于该覆盖区域(小区)内的终端设备(例如UE)进行通信,接入网设备可以支持不同制式的通信协议,或者可以支持不同的通信模式。可选地,该接入网设备120可以为终端设备提供无线接入服务,例如,该接入网设备120以是演进型基站(Evolved NodeB,eNodeB),或者是无线保真接入点(Wireless Fidelity Access Point,WiFi AP)、或者是全球微波接入互操作性基站(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 BaseStation,WiMAX BS),或者是云无线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CRAN)中的无线控制器,或者该网络设备可以为未来5G网络中的网络设备或者未来演进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中的网络设备等。
可选地,如图2所示,接入网设备120(源接入网121与目标接入网122)之间也可以进行通信,例如,在终端设备111、终端设备112或终端设备113进行接入网切换时,就需要将源接入网121缓存的数据传输给目标接入网122。
例如,如图2所示,该源接入网121可以通过直接转发隧道与目标接入网122进行通信。
再例如,如图2所示,该源接入网121还可以通过间接转发隧道与目标接入网122进行通信,完成数据转发,该间接转发隧道是建立在转发面网元140的基础上的,源接入网首先将数据传输到转发面网元140,然后,转发面网元140将数据转发到目标接入网设备。
可选地,如图2所示,该源接入网121与该目标接入网122之间的转发隧道可以是会话session粒度的隧道,也可以是组group粒度的隧道。
可选地,如图2所示,该源接入网121与该目标接入网122之间传输的数据可以是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PDCP)数据,也可以是一些其它的数据,例如,IP数据,这些数据以源接入网与目标接入网之间的隧道的报文传输格式进行传输。
控制面网元130,负责该通信系统100中的移动性管理、转发路径管理,如向转发面网元140下发报文转发策略,指示网关转发面(Gateway User Plane,GW-U)根据报文转发策略进行报文处理和转发。控制面网元130可以是软件定义网络(Software DefinedNetwork,SDN)控制器、网关控制面(Gateway Control Plane,GW-C)、移动性管理实体(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或以上网元融合后形成的控制功能的全部或部分。其中,软件定义网络技术为网关信令处理的瓶颈问题提供了有效的途径,通过进一步将网关的控制面接口信令处理功能和用户面转发数据功能分离,将接口信令处理功能放在通用计算平台上,成为控制面网元(Control Plane,CP),将用户面转发数据的功能放在专用硬件平台上,成为转发面网元(User Plane,UP)。控制面网元130还可以分为移动性管理网元和会话管理网元,其中移动性管理网元负责终端设备的移动性管理,如终端设备附着网络、终端设备的位置变化等,会话管理网元负责终端设备的会话管理,如会话建立、修改、释放等。另外,通过网关设备控制和转发的解耦,大大简化了硬件平台的设计,降低了硬件平台的成本,有利于加快移动分组数据网络部署。MME主要负责控制面的移动性管理和会话管理,如用户的鉴权、切换、空闲状态终端的移动性管理、用户上下文以及承载管理等。
转发面网元140负责报文处理与转发。转发面网元140可以是P-GW的转发面功能、S-GW的转发面功能、路由器、交换机等物理或虚拟的转发设备。
数据网络150为用户提供数据传输服务,可以是分组数据网络(Packet DataNetwork,PDN),例如因特网(Internet)、因特网协议多媒体业务(IP Multi-mediaService,IP IMS)等。
终端设备110或接入网设备120可以是无线通信发送装置和/或无线通信接收装置。当发送数据时,无线通信发送装置可对数据进行编码以用于传输。具体地,无线通信发送装置可获取(例如生成、从其它通信装置接收、或在存储器中保存等)要通过信道发送至无线通信接收装置的一定数目的数据比特。这种数据比特可包含在数据的传输块(或多个传输块)中,传输块可被分段以产生多个码块。
此外,该通信系统100可以是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网络或者D2D(Device to Device)网络或者M2M(Machine to Machine)网络或者其他网络,图1只是举例的简化示意图,网络中还可以包括其他网络设备,图1中未予以画出。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硬件层、运行在硬件层之上的操作系统层,以及运行在操作系统层上的应用层。该硬件层包括中央处理器(Central Processing Unit,CPU)、内存管理单元(MMU,MemoryManagement Unit)和内存(也称为主存)等硬件。该操作系统可以是任意一种或多种通过进程(Process)实现业务处理的计算机操作系统,例如,Linux操作系统、Unix操作系统、Android操作系统、iOS操作系统或windows操作系统等。该应用层包含浏览器、通讯录、文字处理软件、即时通信软件等应用。
此外,本申请的各个方面或特征可以实现成方法、装置或使用标准编程和/或工程技术的制品。本申请中使用的术语“制品”涵盖可从任何计算机可读器件、载体或介质访问的计算机程序。例如,计算机可读介质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磁存储器件(例如,硬盘、软盘或磁带等),光盘(例如,压缩盘(Compact Disc,CD)、数字通用盘(Digital Versatile Disc,DVD)等),智能卡和闪存器件(例如,可擦写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grammableRead-Only Memory,EPROM)、卡、棒或钥匙驱动器等)。另外,本文描述的各种存储介质可代表用于存储信息的一个或多个设备和/或其它机器可读介质。术语“机器可读介质”可包括但不限于,能够存储、包含和/或承载指令和/或数据的各种介质。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数据传输方法200的示意性流程图。如图3所示,该方法200包括以下内容。
在201中,源接入网设备将指示信息封装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数据的封装头中,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该PDCP数据所用的无线承载。
可选地,在执行201之前,源接入网设备判断缓存的报文是否已经进行了PDCP处理。如果未进行PDCP处理(例如,报文是IP报文),则不需要对报文进行处理,直接将未进行PDCP处理的报文封装成源接入网设备与目标接入网设备的传输报文格式,并发送给目标接入网设备。如果已经进行了PDCP处理,即该报文是PDCP数据,则需要对报文进行如下处理,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是将指示信息封装在PDCP数据头中,然后,将封装有指示信息的PDCP数据发送给目标接入网设备。
可选地,该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服务质量标签;服务质量标签与该终端设备IP地址;第二无线承载标识;第三无线承载标识。
例如,该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是由CP分配的,用于标识接入网与该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承载。可选地,该第一无线承载标识在该源接入网设备和该目标接入网设备之间切换时保持一致,例如,该源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该第一无线承载标识确定向该终端设备发送PDCP数据的无线承载,同样,该目标接入网设备也可以根据该第一无线承载标识确定向该终端设备发送PDCP数据的无线承载。
该服务质量标签(QoS marking)为核心网用户面网元与源接入网之间传输的报文的封装头中的信息,用于标识数据传输的服务质量要求,不同的服务质量标签对应不同的无线承载,目标接入网设备根据该QoS marking建立无线资源。
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是由目标接入网设备分配的,用于标识该目标接入网设备与该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承载,例如,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用于标识该目标接入网设备和该终端设备之间能够传输该PDCP数据的无线承载。可选地,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只能在目标接入网中指示无线承载信息,在其他接入网中无法指示无线承载信息。
该第三无线承载标识是由源接入网设备分配的,用于标识该源接入网设备与该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承载,例如,该第三无线承载标识用于标识该源接入网设备和该终端设备之间能够传输该PDCP数据的无线承载。可选地,该第三无线承载标识只能在源接入网中指示无线承载信息,在其他接入网中无法指示无线承载信息。
其中,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或该第三无线承载标识与该第一无线承载标识的区别在于:(1)分配者不同,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是由CP分配的,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或该第三无线承载标识则是由接入网分配的;(2)维持不变的时间长度不同:第一无线承载标识即使在终端设备发生切换时,依然保持不变;而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或该第三无线承载标识可能在终端设备切换到不同接入网时就会发生变化,由切换后的目标接入网分配新的无线承载标识。
可选地,源接入网设备可以将指示信息封装在该PDCP数据的传输层协议封装头中。
例如,传输层协议以通信分组无线服务用户面隧道协议(General Packet RadioService tunneling protocol for user plane,GTP-U)为例进行说明。
GTP-U协议的头结构如表1所示:
表1
Figure GPA0000270043730000101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扩展GTP-U,以使GTP-U协议支持该指示信息的封装。具体扩展方式包括2种情况:(1)直接扩展GTP-U;(2)通过下一代扩展头类型扩展GTP-U协议。
情况一,直接扩展GTP-U协议,如表2所示:
表2
Figure GPA0000270043730000111
情况二,间接扩展,通过传输层协议的自身扩展能力进行扩展,例如,GTP-U通过下一代扩展头类型扩展。如表3所示。
表3
字节1 0x01
字节2-3 指示信息
字节4 下一代扩展头类型
可选地,源接入网设备也可以将指示信息封装在该PDCP数据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封装头中。
例如,扩展方式为:直接扩展PDCP协议,以使PDCP协议支持该指示信息的封装。该PDCP协议采用12bit的序列号(sequence number,SN),扩展方式如表4所示:
表4
Figure GPA0000270043730000112
可选地,PDCP数据可以是表4中的字节4到字节N。
可选地,目标接入网设备可以根据该指示信息确定发送PDCP数据的无线承载。
在202中,该源接入网设备向该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封装有该指示信息的该PDCP数据。
可选地,该源接入网设备通过转发隧道向该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该PDCP数据。例如,该转发隧道用于传输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业务报文。
可选地,转发隧道可以是直接转发隧道,也可以是间接转发隧道。
可选地,该转发隧道可以是会话粒度的隧道,也可以是组粒度的隧道。
可选地,对PDCP数据的具体处理方式可以根据转发隧道的粒度分为两种情况:
情况一,转发隧道为会话粒度的隧道
可选地,当该转发隧道为会话粒度的隧道时,该指示信息可以是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服务质量标签QoS marking、第二无线承载标识和第三无线承载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当该转发隧道为会话粒度的隧道时,将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或服务质量标签,或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或第三无线承载标识作为指示信息封装在PDCP数据的封装头中。并通过源接入网设备与目标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转发隧道,可将处理后的PDCP数据发送给目标接入网设备。此时,该转发隧道可以是直接转发隧道,也可以是间接转发隧道。
需要说明的是,该PDCP数据可以是上行PDCP数据,也可以是下行PDCP数据。
例如,以下行报文为例,源接入网设备接收下行报文,根据下行报文的封装头信息(QoS marking)确定该下行报文对应的无线承载,然后源接入网设备对部分下行报文进行处理,如解封装、封装处理,处理后的报文为PDCP数据。源接入网设备根据该无线承载与第一无线承载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该PDCP数据对应的第一无线承载标识,并将该第一无线承载标识封装到该PDCP数据的封装头中。
又例如,源接入网设备接收下行报文,根据下行报文的封装头信息(QoS marking)确定该下行报文对应的QoS marking,然后源接入网设备对部分下行报文进行处理,如解封装、封装处理,处理后的报文为PDCP数据。源接入网设备将该QoS marking作为指示信息封装在该PDCP数据的封装头中。可选地,源接入网设备接收下行报文,还根据下行报文的封装头信息确定该下行报文对应的无线承载。
又例如,源接入网设备接收下行报文,根据下行报文的封装头信息(QoS marking)确定下行报文对应的QoS marking,然后源接入网设备对部分下行报文进行处理,如解封装、封装处理,处理后的报文为PDCP数据。源接入网设备根据QoS marking与第二无线承载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该PDCP数据对应的第二无线承载标识,并将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封装到该PDCP数据的封装头中。可选地,源接入网设备接收下行报文,还根据下行报文的封装头信息确定该下行报文对应的无线承载。
又例如,源接入网设备接收下行报文,根据下行报文的封装头信息(QoS marking)确定该下行报文对应的无线承载,然后源接入网设备对部分下行报文进行处理,如解封装、封装处理,处理后的报文为PDCP数据。源接入网设备根据无线承载与第三无线承载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该PDCP数据对应的第三无线承载标识,并根据第三无线承载标识与第二无线承载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该PDCP数据对应的第二无线承载标识,并将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封装到该PDCP数据的封装头中。
再例如,源接入网设备接收下行报文,根据下行报文的封装头信息(QoS marking)确定该下行报文对应的无线承载,然后源接入网设备对部分下行报文进行处理,如解封装、封装处理,处理后的报文为PDCP数据。源接入网设备根据无线承载与第三无线承载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该PDCP数据对应的第三无线承载标识,并将该第三无线承载标识封装到该PDCP数据的封装头中。
确定该下行报文对应的无线承载,然后源接入网设备对部分下行报文进行处理,如解封装、封装处理,处理后的报文为PDCP数据。源接入网可以根据第三无线承载标识与第二无线承载标识的对应关系,或者,根据QoS marking与第二无线承载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该PDCP数据对应的第二无线承载标识,并将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封装到该PDCP数据的封装头中;源接入网也可以直接确定第三无线承载标识,并将该第三无线承载标识封装到该PDCP数据的封装头中。通过源接入网设备与目标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转发隧道,可将处理后的PDCP数据发送给目标接入网设备。此时,该转发隧道可以是直接转发隧道,也可以是间接转发隧道;该指示信息可以是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也可以是该第三无线承载标识。
情况二,转发隧道为组粒度的隧道
可选地,当该转发隧道为组粒度的隧道时,该指示信息可以是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服务质量标签和终端设备IP地址、第二无线承载标识和第三无线承载标识中的至少一种。
可选地,当该转发隧道为组粒度的隧道时,将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或服务质量标签和终端设备IP地址,或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或第三无线承载标识作为指示信息封装在PDCP数据的封装头中。并通过源接入网设备与目标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转发隧道,可将处理后的PDCP数据发送给目标接入网设备。此时,该转发隧道可以是直接转发隧道,也可以是间接转发隧道。
例如,源接入网设备接收下行报文,根据下行报文的封装头信息(QoS marking,终端设备IP地址)确定该下行报文对应的QoS marking和终端设备IP地址,然后源接入网设备对部分下行报文进行处理,如解封装、封装处理,处理后的报文为PDCP数据。源接入网设备将该QoS marking与终端设备IP地址封装到该PDCP数据的封装头中。
其它举例与情况1类似,此处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是指在转发隧道为会话粒度的隧道的场景下,源接入网设备可将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或服务质量标签QoS marking、或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或第三无线承载标识作为指示信息;在转发隧道为组粒度的隧道的场景下,源接入网设备可将第一无线承载、或QoS marking和终端设备IP地址、或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或第三无线承载标识作为指示信息。然而,接入网设备可不用感知隧道的粒度。
可选地,上述情况中,当源接入网设备与目标接入网设备之间通过间接转发隧道进行通信连接时,源接入网设备通过核心网控制面网元与该目标接入网设备进行信令通信,如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切换请求消息、接收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通过核心网用户面网元与该目标接入网设备进行数据通信,如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PDCP数据。
例如,如图4所示,该转发隧道可以是会话粒度的隧道。在终端设备2从源接入网切换到目标接入网时,源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直接转发隧道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PDCP数据,也可以通过间接转发隧道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PDCP数据。一个终端设备可以同时在多个无线承载上执行业务(例如,终端2在承载a和承载b上执行业务,终端3在承载e和承载f上执行业务),也可以只在一个无线承载上执行业务(例如,终端1只在承载c上执行业务)。一个源接入网设备可以同时与多个终端进行业务往来,如,终端1,终端2和终端3。如图所示,每个终端设备至少存在一个会话资源。终端2从源接入网切换至目标接入网时,其与源接入网设备的无线承载a和b断开,建立与目标接入网设备的无线承载j和k,以及源接入网设备与目标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转发隧道。源接入网设备将封装有指示信息的PDCP数据发送给目标接入网设备,以便于该目标接入网设备确定发送该PDCP数据的承载j。此时,该指示信息可以是该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或服务质量标签;或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或第三无线承载标识。
又例如,如图5所示,该转发隧道可以是组粒度的隧道。在终端设备2从源接入网切换到目标接入网时,源接入网设备可以通过直接转发隧道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PDCP数据,也可以通过间接转发隧道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PDCP数据。一个终端设备可以同时在多个无线承载上执行业务(例如,终端2在承载a和承载b上执行业务,终端3在承载e和承载f上执行业务),也可以只在一个无线承载上执行业务(例如,终端1只在承载c上执行业务)。一个源接入网设备可以同时与多个终端进行业务往来,如,终端1,终端2和终端3。具有相同业务类型的终端可以划分为群组,如图所示,终端1和终端3占用一个组资源,终端2占用一个组资源。类似的,终端2从源接入网切换至目标接入网时,其与源接入网设备的无线承载a和b断开,建立与目标接入网设备的无线承载j和k,以及源接入网设备与目标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转发隧道。源接入网设备将封装有指示信息的PDCP数据发送给目标接入网设备,以便于该目标接入网设备确定发送该PDCP数据的承载j。此时,该指示信息可以是该服务质量标签和终端设备2的IP地址;或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或该第三无线承载标识。
可选地,该源接入网设备通过核心网用户面网元向该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该PDCP数据。此时,源接入网设备通过间接转发隧道向该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该PDCP数据。
在203中,目标接入网设备从源接入网设备接收该PDCP数据,该PDCP数据的封装头中包括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该PDCP数据所用的无线承载。
可选地,该目标接入网设备通过上述转发隧道从该源接入网设备接收该PDCP数据。
在204中,该目标接入网设备根据该指示信息,在该无线承载上向该终端设备发送该PDCP数据。
可选地,目标接入网设备根据该指示信息,确定发送该PDCP数据的无线承载,并在该无线承载上向该终端设备发送该PDCP数据。
当指示信息为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时,确定该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所标识的无线承载为发送该PDCP数据所用的无线承载。
当指示信息为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时,确定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所标识的无线承载为发送该PDCP数据所用的无线承载。
当指示信息为第三无线承载标识时,确定与该第三无线承载标识,对应的第二无线承载标识,进而,确定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所标识的无线承载为发送该PDCP数据所用的无线承载。
当指示信息为服务质量标签QoS marking时,确定与该服务质量标签QoS marking对应的无线承载为发送该PDCP数据所用的无线承载。
当指示信息为QoS marking与终端设备IP地址时,确定与该服务质量标签与该终端设备IP地址对应的无线承载为发送该PDCP数据所用的无线承载。
可选地,可以作为一个实施例,如图6所示,该方法300包括:
在310中,源接入网设备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切换请求消息。
该切换请求消息可以携带承载等级QoS参数、上行用户面隧道信息,以及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三无线承载标识、服务质量标签。
可选地,当转发隧道为组粒度的隧道时,该切换请求消息还可以携带终端设备IP地址。
可选地,该第三无线承载标识是由源接入网设备分配的,用于标识该源接入网设备与该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承载。可选地,该第三无线承载标识只能在源接入网中指示无线承载信息,在其他接入网中无法指示无线承载信息。可选地,在会话建立过程中,源接入网设备是根据控制面网元发送的上下文信息建立第三无线承载,并分配第三无线承载标识。可选地,当该服务质量标签QoS marking是预配置在接入网设备上时,该参数为可选的。其中,该控制面网元发送的上下文信息包括服务质量标签。
可选地,该第三无线承载标识包括至少一个无线承载标识。
例如,如图4或图5所示,该第三无线承载标识可以包括终端2的承载a的标识和承载b的标识,也可以是包括终端3的承载e的标识和承载f的标识,还可以是终端1的承载c的标识。
在320中,目标接入网设备从源接入网设备接收该切换请求消息,分配第二无线承载标识,并根据该切换请求消息确定该切换请求消息对应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例如,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可包括: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或,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与该第三无线承载标识的对应关系,或,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与该服务质量标签的对应关系。
此外,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也可不包含上述第二无线承载标识、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与该第三无线承载标识的对应关系、或、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与该服务质量标签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目标接入网设备保存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与第三无线承载标识之间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第二无线承载标识包括至少一个无线承载标识。
例如,在图4或图5的例子中,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包括无线承载j的标识ID_J,无线承载k的标识ID_K。
例如,如表5所示,结合图4或图5的例子,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与第三无线承载标识的对应关系,具体如下描述:第二无线承载标识可以包括承载j的标识ID_J和承载k的标识ID_K,第三无线承载标识可以包括承载a的标识ID_A和承载b的标识ID_B,源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与第三无线承载标识的对应关系可以是:无线承载标识J对应无线承载标识A,无线承载标识K对应无线承载标识B。
表5
Figure GPA0000270043730000151
Figure GPA0000270043730000161
例如,如表6所示,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与服务质量标签QoS marking的对应关系,具体描述如下:第二无线承载标识可以包括标识a,标识b,标识c,源接入网中的QoS marking可以包括QoS marking A,QoS marking B,QoS marking C。源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与QoS marking的对应关系可以是:标识a对应QoS marking A,标识b对应QoSmarking B,标识c对应QoS marking C。
表6
第二无线承载标识 QoS marking
标识a QoS marking A
标识b QoS marking B
标识c QoS marking C
在330中,目标接入网设备向源接入网设备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可选地,该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携带上行转发隧道信息(UL forwarding tunnelinformation)、下行转发隧道信息(DL forwarding tunnel information),以及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二无线承载标识、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与第三无线承载标识的对应关系、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与QoS marking的对应关系。
上行转发隧道信息,包括目标接入网的IP、目标接入网的隧道端点标识1(例如,目标AN TEID1)等。
下行转发隧道信息,包括目标接入网的IP、目标接入网的隧道端点标识2(例如,目标AN TEID2)等。
在340中,源接入网设备接收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可选地,当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携带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时,源接入网设备确定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与第三无线承载标识的对应关系。
在350中,源接入网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无线连接重配置消息,表明目标接入网设备已经准备好接管该终端设备。
在360中,源接入网设备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状态转移消息,携带每个承载的上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序列号(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Sequence Number,PDCP SN)接收状态、下行PDCP SN发送状态。
在370中,源接入网设备对缓存的报文进行处理,并通过源接入网设备与目标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转发隧道发送给目标接入网设备。
可选地,源接入网设备判断缓存的报文是否已经进行了PDCP处理。
如果未进行PDCP处理(例如,报文是IP报文),则不需要对报文进行处理,直接将未进行PDCP处理的报文封装成源接入网设备与目标接入网设备的传输报文格式,并发送给目标接入网设备。
如果已经进行了PDCP处理,即该报文是PDCP数据,则需要对报文进行如下处理,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是将指示信息封装在PDCP数据头中,然后,将封装有指示信息的PDCP数据发送给目标接入网设备。
情况一,转发隧道为会话粒度的隧道,该指示信息可以是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也可以是第三无线承载标识,还可以是服务质量标签(QoS marking)。
例如,源接入网设备根据该PDCP数据对应的QoS marking,确定将QoS makring封装到该PDCP数据的封装头中。其中,以下行数据为例,源接入网设备根据接收到的下行数据的封装头(QoS marking)确定下行数据对应的QoS marking,然后源接入网设备对该下行数据进行处理,如封装、解封装,得到PDCP数据。
又例如,源接入网设备根据该PDCP数据对应的QoS marking,以及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与QoS marking的对应关系,确定该PDCP数据对应的第二无线承载标识,进而,确定将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作为指示信息封装在该PDCP数据中。
又例如,源接入网设备根据该PDCP数据对应的QoS marking确定该PDCP数据对应的无线承载,根据无线承载与第三无线承载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该PDCP数据对应的第三无线承载标识,并将第三无线承载标识作为指示信息封装在该PDCP数据中。
又例如,源接入网设备根据该PDCP数据对应的QoS marking确定该PDCP数据对应的无线承载,根据无线承载与第三无线承载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该PDCP数据对应的第三无线承载标识,并根据第三无线承载标识与第二无线承载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该PDCP数据对应的第二无线承载标识,并将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作为指示信息封装在该PDCP数据中。
情况二,当转发隧道为组粒度的隧道时,该指示信息可以是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也可以是第三无线承载标识,还可以是QoS marking和终端设备IP地址。
例如,源接入网设备根据该PDCP数据对应的QoS marking和终端设备IP地址,确定将QoS marking和终端设备IP地址封装到该PDCP数据的封装头中。其中,以下行数据为例,源接入网设备根据接收到的下行数据的封装头(QoS marking)确定下行数据对应的QoSmarking和终端设备IP地址,然后源接入网设备对该下行数据进行处理,如封装、解封装,得到PDCP数据。
在380中,目标接入网设备从源接入网设备接收封装有指示信息的PDCP数据,并根据该指示信息确定发送该PDCP数据所用的无线承载。
例如,当指示信息为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时,确定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所标识的无线承载为发送该PDCP数据所用的无线承载。
当指示信息为第三无线承载标识时,确定与该第三无线承载标识,对应的第二无线承载标识,进而,确定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所标识的无线承载为发送该PDCP数据所用的无线承载。
当指示信息为服务质量标签QoS marking时,确定与该服务质量标签QoS marking对应的无线承载为发送该PDCP数据所用的无线承载。
当指示信息为QoS marking与终端设备IP地址时,确定与该服务质量标签与该终端设备IP地址对应的无线承载为发送该PDCP数据所用的无线承载。
在步骤380之后,还可以包括一些其它步骤,例如,终端设备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无线连接重配置完成,表明该终端设备已接入目标接入网设备;目标接入网设备向控制面网元CP发送路径切换请求,携带下行用户面隧道信息;CP向UP发送用户面路径更新请求,携带上述下行用户面隧道信息,UP返回用户面路径应答消息;UP在切换前的路径上发送结束标记,该结束标记,具体可以是结束标记(end marker)报文,该结束标记,表明这是切换前的路径上的最后一个报文,该结束标记由UP发送给源接入网设备,再由源接入网设备转发给目标接入网设备;CP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路径切换确认消息;目标接入网设备向源接入网设备发送释放资源消息,以触发源接入网设备释放终端设备相关的资源,包括无线资源、控制面资源等。
步骤310至380可参考图2中步骤201至204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上述几种情况下,源接入网设备可以确定第二无线承载标识,即目标接入网设备分配的无线承载标识,作为该指示信息;也可以确定服务质量标签作为该指示信息;也可以确定服务质量标签和终端设备的IP地址作为该指示信息;也可以确定第三无线承载标识,即源接入网设备分配的无线承载标识,作为该指示信息。
因此,在方法300中,终端设备从源接入网设备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切换过程中,源接入网设备通过对缓存的PDCP数据进行处理,在该PDCP数据的封装头中添加指示信息,并通过源接入网设备与目标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转发隧道发送给目标接入网设备,由目标接入网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报文的封装头信息,实现将报文发送到正确的无线承载上,解决了当转发隧道为会话session粒度或组group粒度的隧道时,无法准确转发切换过程中的数据的问题。
可选地,可以作为一个实施例,如图7所示的方法400。该方法400与方法300的区别在于,方法300中无线承载标识由接入网设备分配,而本实施例方法400中,无线承载标识由控制面网元CP分配。例如,该方法400包括:
在410中,源接入网设备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切换请求信息。
可选地,当转发隧道为会话粒度的隧道时,该切换请求可以携带承载等级QoS参数、上行用户面隧道信息,以及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一无线承载标识、QoS marking。
可选地,当转发隧道为组粒度的隧道时,该切换请求还可以携带终端设备IP地址。
例如,该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是由CP分配的,用于标识接入网与该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承载。该服务质量标签(QoS marking)为核心网用户面网元与源接入网之间传输的报文的封装头中的信息,用于标识数据传输的服务质量要求,不同的服务质量标签对应不同的无线承载,目标接入网设备根据该QoS marking建立无线资源。可选地,当该服务质量标签QoS marking是预配置在接入网设备上时,该参数为可选的。其中,该控制面网元发送的上下文信息包括服务质量标签。
在420中,目标接入网设备从源接入网设备接收该切换请求消息,为该终端设备分配无线资源,并根据该切换请求消息确定该切换请求消息对应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可选地,该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携带该第一无线承载标识、上行转发隧道信息(ULforwarding tunnel information)、下行转发隧道信息(DL forwarding tunnelinformation)。
上行转发隧道信息,包括目标接入网的IP、目标接入网的隧道端点标识1(例如,目标AN TEID1)等。
下行转发隧道信息,包括目标接入网的IP、目标接入网的隧道端点标识2(例如,目标AN TEID2)等。
在430中,目标接入网设备向源接入网设备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在440中,源接入网设备接收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的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在450中,源接入网设备向该终端设备发送无线连接重配置消息,表明目标接入网设备已经准备好接管该终端设备。
在460中,源接入网设备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状态转移消息,携带每个承载的上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序列号(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 Sequence Number,PDCP SN)接收状态、下行PDCP SN发送状态。
在470中,源接入网设备对缓存的报文进行处理,并通过源接入网设备与目标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转发隧道发送给目标接入网设备。
可选地,源接入网设备判断缓存的报文是否已经进行了PDCP处理。
可选地,如果未进行PDCP处理(例如,报文是IP报文),则不需要对报文进行处理,直接将未进行PDCP处理的报文封装成源接入网设备与目标接入网设备的传输报文格式,并发送给目标接入网设备。
可选地,如果已经进行了PDCP处理,即该报文是PDCP数据,则需要对报文进行如下处理,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是将指示信息封装在PDCP数据头中,然后,将封装有指示信息的PDCP数据发送给目标接入网设备。
情况一,转发隧道为会话粒度的隧道,该指示信息可以是第一无线承载标识,也可以是服务质量标签QoS marking。
例如,源接入网设备根据该PDCP数据对应的第一无线承载标识,确定将第一无线承载标识封装到该PDCP数据的封装头中。其中,以下行数据为例,源接入网设备根据接收到的下行数据的封装头(QoS marking)确定下行数据对应的第一无线承载标识,然后源接入网设备对该下行数据进行处理,如封装、解封装,得到PDCP数据。
又例如,源接入网设备根据该PDCP数据对应的QoS marking,确定将QoS makring封装到该PDCP数据的封装头中。其中,以下行数据为例,源接入网设备根据接收到的下行数据的封装头(QoS marking)确定下行数据对应的QoS marking,然后源接入网设备对该下行数据进行处理,如封装、解封装,得到PDCP数据。
情况二,转发隧道为组粒度的隧道,该指示信息可以是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服务质量标签和终端设备IP地址。
例如,源接入网设备根据该PDCP数据对应的QoS marking和终端设备IP地址,确定将QoS marking和终端设备IP地址封装到该PDCP数据的封装头中。其中,以下行数据为例,源接入网设备根据接收到的下行数据的封装头(QoS marking)确定下行数据对应的QoSmarking和终端设备IP地址,然后源接入网设备对该下行数据进行处理,如封装、解封装,得到PDCP数据。
可选地,在该源接入网设备向该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该PDCP数据之前,该源接入网设备确定发送该PDCP数据的无线承载。可选地,源接入网设备根据该无线承载确定该指示信息。例如,源接入网设备根据该无线承载与第一无线承载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该指示信息为该第一无线承载标识;也可以根据该无线承载与服务质量标签的对应关系,确定该指示信息为该服务质量标签;还可以根据该无线承载与服务质量标签和终端设备IP地址的对应关系,确定该指示信息为该服务质量标签和终端设备IP地址。
在480中,目标接入网设备从源接入网设备接收封装有指示信息的PDCP数据,并根据该指示信息确定发送该PDCP数据所用的无线承载。
例如,当指示信息为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时,确定该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所标识的无线承载为发送该PDCP数据所用的无线承载。
当指示信息为服务质量标签QoS marking时,确定与该服务质量标签QoS marking对应的无线承载为发送该PDCP数据所用的无线承载。
当指示信息为QoS marking与终端设备IP地址时,确定与该服务质量标签与该终端设备IP地址对应的无线承载为发送该PDCP数据所用的无线承载。
在步骤480之后,还可以包括一些其它步骤,例如,终端设备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无线连接重配置完成,表明该终端设备已接入目标接入网设备;目标接入网设备向控制面网元CP发送路径切换请求,携带下行用户面隧道信息;CP向UP发送用户面路径更新请求,携带上述下行用户面隧道信息,UP返回用户面路径应答消息;UP在切换前的路径上发送结束标记,该结束标记,具体可以是结束标记(end marker)报文,该结束标记,表明这是切换前的路径上的最后一个报文,该结束标记由UP发送给源接入网设备,再由源接入网设备转发给目标接入网设备;CP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路径切换确认消息;目标接入网设备向源接入网设备发送释放资源消息,以触发源接入网设备释放终端设备相关的资源,包括无线资源、控制面资源等。
步骤410至480可参考图2中步骤201至204的描述,此处不再赘述。
在上述几种情况下,源接入网设备可以确定第一无线承载标识,即CP分配的无线承载标识,作为该指示信息;也可以确定QoS marking,作为该指示信息;还可以确定QoSmarking与终端设备IP地址,作为该指示信息。
因此,在方法400中,终端设备从源接入网设备向目标接入网设备切换过程中,源接入网设备通过对缓存的PDCP数据进行处理,在该PDCP数据的封装头中添加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或QoS marking,或QoS marking及UE IP地址,并通过源接入网设备与目标接入网设备之间的转发隧道发送给目标接入网设备,由目标接入网设备根据接收到的报文的封装头信息,实现将报文发送到正确的无线承载上,解决了当转发隧道为会话session粒度或组group粒度的隧道时,无法准确转发切换过程中的数据的问题。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数据传输设备5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8所示,该设备500包括:
封装单元510,用于将指示信息封装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数据的封装头中,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该PDCP数据所用的无线承载;
发送单元520,用于向该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封装有该指示信息的该PDCP数据。
可选地,该指示信息包括以下信息中的至少一种: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服务质量标签;服务质量标签与该终端设备IP地址;第二无线承载标识;第三无线承载标识;
其中,该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是由控制面网元分配的,用于标识接入网与该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承载;该服务质量标签为核心网用户面网元与源接入网之间传输的报文的封装头中的信息,用于标识数据传输的服务质量要求;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是由目标接入网分配的,用于标识该目标接入网设备与该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承载;该第三无线承载标识,是由源接入网分配的,用于标识该源接入网设备与该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承载。
可选地,发送单元520用于:
通过转发隧道向该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该PDCP数据,该转发隧道用于传输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业务报文;
该封装单元510用于:
当该转发隧道为会话粒度的隧道时,将该第一无线承载标识,该服务质量标签,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以及该第三无线承载标识中的至少一种封装在PDCP数据的封装头中;或
当该转发隧道为组粒度的隧道时,将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该第三无线承载标识,以及该服务质量标签与终端设备IP地址中的至少一种封装在PDCP数据的封装头中。
可选地,在该发送单元520向该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封装有该指示信息的该PDCP数据之前,该设备500还包括:
接收单元530,用于从该目标接入网设备接收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确定单元540,用于收到该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后,确定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为该指示信息。
可选地,该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包括: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或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与该第三无线承载标识的对应关系;或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与该服务质量标签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确定单元540用于:
根据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与该第三无线承载标识的对应关系,或根据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与该服务质量标签的对应关系,确定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为该指示信息。
可选地,确定单元540用于:
当该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中未包括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与该第三无线承载标识的对应关系,以及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与该服务质量标签的对应关系中的任一种信息时,确定该指示信息为该第三无线承载标识。
可选地,在该发送单元520向该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封装有该指示信息的该PDCP数据之前,该确定单元540还用于:
确定发送该PDCP数据的无线承载;
根据该无线承载与该第一无线承载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该指示信息为该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或
确定发送该PDCP数据的该服务质量标签,进而,确定该指示信息为该服务质量标签;或
确定发送该PDCP数据的服务质量标签和该终端设备IP地址,进而,确定该指示信息为该服务质量标签和终端设备IP地址;或
确定发送该PDCP数据的无线承载,根据该无线承载与该第三无线承载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该指示信息为第三无线承载标识。
可选地,该封装单元510用于:
将指示信息封装在该PDCP数据的传输层协议封装头中;或
将指示信息封装在该PDCP数据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封装头中。
可选地,该发送单元520用于:
通过核心网用户面网元向该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封装有该指示信息的该PDCP数据。
应理解,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数据传输设备500中的各个单元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3中的方法200、图6中的方法300和图7中的方法400中源接入网设备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数据传输设备600的示意性框图。如图9所示,该设备600包括:
接收单元610,用于从源接入网设备接收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数据,该PDCP数据的封装头中包括指示信息,该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该PDCP数据所用的无线承载;
发送单元620,用于根据该指示信息,在该无线承载上向该终端设备发送该PDCP数据。
可选地,该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或服务质量标签;或服务质量标签与该终端设备因特网协议IP地址;或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或第三无线承载标识;
其中,该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是由控制面网元分配的,用于标识接入网与该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承载;该服务质量标签为核心网用户面网元与源接入网之间传输的报文的封装头中的信息,用于标识数据传输的服务质量要求;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是由目标接入网分配的,用于标识该目标接入网设备与该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承载;该第三无线承载标识,是由源接入网分配的,用于标识该源接入网设备与该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承载。
可选地,该设备600还包括:确定单元630,用于当该指示信息包括该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时,确定该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所标识的无线承载为发送该PDCP数据所用的无线承载;或
当该指示信息包括该服务质量标签时,确定与该服务质量标签对应的无线承载为发送该PDCP数据所用的无线承载;或
当该指示信息包括该服务质量标签与该终端设备IP地址时,确定与该服务质量标签与该终端设备IP地址对应的无线承载为发送该PDCP数据所用的无线承载;或
当该指示信息包括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时,确定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所标识的无线承载为发送该PDCP数据所用的无线承载;或
当该指示信息包括该第三无线承载标识时,确定与该第三无线承载标识,对应的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进而,确定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所标识的无线承载为发送该PDCP数据所用的无线承载。
可选地,当该指示信息包括该第三无线承载标识时,该设备还包括:
保存单元640,用于保存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与第三无线承载标识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该接收单元610用于通过转发隧道接收该源接入网设备发送的该PDCP数据,该转发隧道用于传输一个或多个终端设备的业务报文;
该确定单元630用于:
当该转发隧道为会话粒度的隧道时,该指示信息包括:该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或该服务质量标签;或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或该第三无线承载标识;或
当该转发隧道为组粒度的隧道时,该指示信息包括:该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或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或该第三无线承载标识;或该服务质量标签与该终端设备IP地址。
可选地,在该接收单元610接收该源接入网设备发送的该PDCP数据之前,
该发送单元620用于向该源接入网设备发送该切换请求确认消息,该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包括: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或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与该第三无线承载标识的对应关系;或该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与该服务质量标签的对应关系。
可选地,该PDCP数据的封装头中封装有指示信息,包括:
该PDCP数据的传输层协议封装头中封装有该指示信息;或
该PDCP数据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封装头中封装有该指示信息。
可选地,该接收单元610用于:
通过核心网用户面网元从该源接入网设备接收PDCP数据。
应理解,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数据传输设备600中的各个单元的上述和其它操作和/或功能分别为了实现图3中的方法200、图6中的方法300和图7中的方法400中目标接入网设备的相应流程,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设备700的示意性框图,该通信装置700包括:
存储器710,用于存储程序,该程序包括代码;
收发器720,用于和其他设备进行通信;
处理器730,用于执行存储器710中的程序代码。
可选地,当该代码被执行时,该处理器730可以实现图3中的方法200、图6中的方法300或图7中的方法400中源接入网设备执行的各个操作,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此时,通信装置700可以为源接入网设备。收发器720用于在处理器730的驱动下执行具体的信号收发。
可选地,当该代码被执行时,该处理器730还可以实现图3中的方法200、图6中的方法300或图7中的方法400中目标接入网设备执行各个操作,为了简洁,在此不再赘述。此时,通信装置700可以为目标接入网设备。
应理解,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该处理器730可以是中央处理单元(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该处理器730还可以是其他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SP)、专用集成电路(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等。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
该存储器710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和随机存取存储器,并向处理器730提供指令和数据。存储器710的一部分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随机存取存储器。例如,存储器710还可以存储设备类型的信息。
收发器720可以是用于实现信号发送和接收功能,例如频率调制和解调功能或叫上变频和下变频功能。
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至少一个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730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完成,或该集成逻辑电路可在软件形式的指令驱动下完成该至少一个步骤。因此,通信装置700可以是个芯片或者芯片组。结合本申请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存储介质中。该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处理器730读取存储器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实现。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所述计算机程序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流程或功能。所述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所述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所述可用介质可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应理解,在本申请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所属领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30)

1.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源接入网设备将指示信息封装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数据的封装头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PDCP数据所用的无线承载;
所述源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封装有所述指示信息的所述PDCP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或服务质量标签;或服务质量标签与终端设备因特网协议IP地址;或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或第三无线承载标识;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是由控制面网元分配的,用于标识接入网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承载;所述服务质量标签为核心网用户面网元与源接入网之间传输的报文的封装头中的信息,用于标识数据传输的服务质量要求;所述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是由目标接入网分配的,用于标识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承载;所述第三无线承载标识,是由源接入网分配的,用于标识所述源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承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封装有所述指示信息的所述PDCP数据,包括:
所述源接入网设备通过转发隧道向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封装有所述指示信息的所述PDCP数据;
所述源接入网设备将指示信息封装在PDCP数据的封装头中,包括:
当所述转发隧道为会话粒度的隧道时,将所述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所述服务质量标签,所述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以及所述第三无线承载标识中的至少一种封装在PDCP数据的封装头中;或
当所述转发隧道为组粒度的隧道时,将所述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所述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所述第三无线承载标识,以及所述服务质量标签与所述终端设备IP地址中的至少一种封装在PDCP数据的封装头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源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封装有所述指示信息的所述PDCP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源接入网设备从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接收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所述源接入网设备收到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后,确定所述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为所述指示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包括:所述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或所述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与所述第三无线承载标识的对应关系;或所述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与所述服务质量标签的对应关系。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接入网设备确定所述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为所述指示信息,包括:
根据所述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与所述第三无线承载标识的对应关系,或根据所述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与所述服务质量标签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第二无线承载标识。
7.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源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封装有所述指示信息的所述PDCP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源接入网设备确定发送所述PDCP数据的无线承载,
根据所述无线承载与所述第一无线承载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或
所述源接入网设备确定发送所述PDCP数据的所述服务质量标签,确定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服务质量标签;或
所述源接入网设备确定发送所述PDCP数据的服务质量标签和所述终端设备IP地址,确定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服务质量标签和所述终端设备IP地址;或
所述源接入网设备确定发送所述PDCP数据的无线承载,根据所述无线承载与所述第三无线承载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指示信息为第三无线承载标识。
8.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接入网设备将指示信息封装在PDCP数据的封装头中,包括:
将指示信息封装在所述PDCP数据的传输层协议封装头中;或
将指示信息封装在所述PDCP数据的数据链路层协议封装头中。
9.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源接入网设备向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封装有所述指示信息的所述PDCP数据,包括:
所述源接入网设备通过核心网用户面网元向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封装有所述指示信息的所述PDCP数据。
10.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目标接入网设备从源接入网设备接收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数据,所述PDCP数据的封装头中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PDCP数据所用的无线承载;
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在所述无线承载上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PDCP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或服务质量标签;或服务质量标签与所述终端设备因特网协议IP地址;或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或第三无线承载标识;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是由控制面网元分配的,用于标识接入网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承载;所述服务质量标签为核心网用户面网元与源接入网之间传输的报文的封装头中的信息,用于标识数据传输的服务质量要求;所述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是由目标接入网分配的,用于标识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承载;所述第三无线承载标识,是由源接入网分配的,用于标识所述源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承载。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当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时,确定所述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所标识的无线承载为发送所述PDCP数据所用的无线承载;或
当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服务质量标签时,确定与所述服务质量标签对应的无线承载为发送所述PDCP数据所用的无线承载;或
当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服务质量标签与所述终端设备IP地址时,确定与所述服务质量标签和所述终端设备IP地址对应的无线承载为发送所述PDCP数据所用的无线承载;或
当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时,确定所述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所标识的无线承载为发送所述PDCP数据所用的无线承载;或
当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三无线承载标识时,确定与所述第三无线承载标识,对应的所述第二无线承载标识,确定所述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所标识的无线承载为发送所述PDCP数据所用的无线承载。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三无线承载标识时,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保存所述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与第三无线承载标识的对应关系。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接收所述源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所述PDCP数据,包括:
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通过转发隧道接收所述源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所述PDCP数据;
当所述转发隧道为会话粒度的隧道时,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或所述服务质量标签;或所述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或所述第三无线承载标识;或
当所述转发隧道为组粒度的隧道时,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或所述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或所述第三无线承载标识;或所述服务质量标签与所述终端设备IP地址。
15.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从源接入网设备接收PDCP数据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向所述源接入网设备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包括:所述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或所述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与所述第三无线承载标识的对应关系;或所述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与所述服务质量标签的对应关系。
16.一种数据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源接入网设备中,包括:
封装单元,用于将指示信息封装在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数据的封装头中,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PDCP数据所用的无线承载;
发送单元,用于向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封装有所述指示信息的所述PDCP数据。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或服务质量标签;或服务质量标签与终端设备因特网协议IP地址;或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或第三无线承载标识;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是由控制面网元分配的,用于标识接入网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承载;所述服务质量标签为核心网用户面网元与源接入网之间传输的报文的封装头中的信息,用于标识数据传输的服务质量要求;所述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是由目标接入网分配的,用于标识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承载;所述第三无线承载标识,是由源接入网分配的,用于标识所述源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承载。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发送单元用于:
通过转发隧道向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PDCP数据;
所述封装单元用于:
当所述转发隧道为会话粒度的隧道时,将所述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所述服务质量标签,所述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以及所述第三无线承载标识中的至少一种封装在待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PDCP数据的封装头中;或
当所述转发隧道为组粒度的隧道时,将所述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所述第三无线承载标识,以及所述服务质量标签与终端设备IP地址中的至少一种封装在待发送所述终端设备的PDCP数据的封装头中。
19.根据权利要求17或18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封装有所述指示信息的所述PDCP数据之前,所述设备还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从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接收切换请求确认消息;
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为所述指示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包括:所述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或所述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与所述第三无线承载标识的对应关系;或所述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与所述服务质量标签的对应关系。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确定单元用于:
根据所述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与所述第三无线承载标识的对应关系,或根据所述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与所述服务质量标签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第二无线承载标识。
22.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封装有所述指示信息的所述PDCP数据之前,所述确定单元还用于:
确定发送所述PDCP数据的无线承载;
根据所述无线承载与所述第一无线承载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或
确定发送所述PDCP数据的所述服务质量标签,确定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服务质量标签;或
确定发送所述PDCP数据的服务质量标签和所述终端设备IP地址,确定所述指示信息为所述服务质量标签和所述终端设备IP地址;或
确定发送所述PDCP数据的无线承载,根据所述无线承载与所述第三无线承载标识的对应关系,确定所述指示信息为第三无线承载标识。
23.一种数据传输设备,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目标接入网设备中,包括:
接收单元,用于从源接入网设备接收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数据,所述PDCP数据的封装头中包括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指示目标接入网设备发送所述PDCP数据所用的无线承载;
发送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指示信息,在所述无线承载上向终端设备发送所述PDCP数据。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或服务质量标签;或服务质量标签与所述终端设备因特网协议IP地址;或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或第三无线承载标识;
其中,所述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是由控制面网元分配的,用于标识接入网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承载;所述服务质量标签为核心网用户面网元与源接入网之间传输的报文的封装头中的信息,用于标识数据传输的服务质量要求;所述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是由目标接入网分配的,用于标识所述目标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承载;所述第三无线承载标识,是由源接入网分配的,用于标识所述源接入网设备与所述终端设备之间的无线承载。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设备还包括:确定单元,
用于当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时,确定所述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所标识的无线承载为发送所述PDCP数据所用的无线承载;或
当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服务质量标签时,确定与所述服务质量标签对应的无线承载为发送所述PDCP数据所用的无线承载;或
当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服务质量标签与所述终端设备IP地址时,确定与所述服务质量标签和所述终端设备IP地址对应的无线承载为发送所述PDCP数据所用的无线承载;或
当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时,确定所述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所标识的无线承载为发送所述PDCP数据所用的无线承载;或
当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三无线承载标识时,确定与所述第三无线承载标识,对应的所述第二无线承载标识,确定所述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所标识的无线承载为发送所述PDCP数据所用的无线承载。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三无线承载标识时,所述设备还包括:
保存单元,用于保存所述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与第三无线承载标识的对应关系。
27.根据权利要求25或26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接收单元用于通过转发隧道接收所述源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所述PDCP数据;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
当所述转发隧道为会话粒度的隧道时,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或所述服务质量标签;或所述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或所述第三无线承载标识;或
当所述转发隧道为组粒度的隧道时,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所述第一无线承载标识;或所述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或所述第三无线承载标识;或所述服务质量标签与所述终端设备IP地址。
28.根据权利要求24至26中任一所述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接收单元接收所述源接入网设备发送的所述PDCP数据之前,
所述发送单元向所述源接入网设备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所述切换请求确认消息包括:所述第二无线承载标识;或所述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与所述第三无线承载标识的对应关系;或所述第二无线承载标识与所述服务质量标签的对应关系。
2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3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包括指令,当所述指令在计算机上运行时,所述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0至15中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1780085881.3A 2017-02-15 2017-02-15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102687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CN2017/073679 WO2018148893A1 (zh) 2017-02-15 2017-02-15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8747A CN110268747A (zh) 2019-09-20
CN110268747B true CN110268747B (zh) 2020-12-01

Family

ID=631700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85881.3A Active CN110268747B (zh) 2017-02-15 2017-02-15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368990B2 (zh)
EP (1) EP3576459B1 (zh)
CN (1) CN110268747B (zh)
WO (1) WO201814889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778541B2 (en) 2017-07-19 2020-09-15 Level 3 Communications, Ll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utomated verification and reconfiguration of disconnected network devices
US10432240B1 (en) 2018-05-22 2019-10-01 Micron Technology, Inc. Wireless devices and systems including examples of compensating power amplifier noise
CN111200851A (zh) * 2018-11-20 2020-05-2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通信方法以及装置
CN113348710A (zh) * 2019-04-04 2021-09-0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US10763905B1 (en) 2019-06-07 2020-09-01 Micron Technology, Inc. Wireless devices and systems including examples of mismatch correction scheme
CN113452471B (zh) * 2020-03-26 2024-07-19 伊姆西Ip控股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数据处理的方法、电子设备以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US10972139B1 (en) 2020-04-15 2021-04-06 Micron Technology, Inc. Wireless devices and systems including examples of compensating power amplifier noise with neural networks or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
US11496341B2 (en) 2020-08-13 2022-11-08 Micron Technology, Inc. Wireless devices and systems including examples of compensating I/Q imbalance with neural networks or recurrent neural network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36984A (zh) * 2007-11-13 2009-05-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EP2123085A2 (en) * 2007-03-21 2009-11-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elective packet forwarding for lte mobility
CN102026398A (zh) * 2009-09-15 2011-04-20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Lte中继系统中分组汇聚协议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CN102791008A (zh) * 2011-05-16 2012-11-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跨基站切换过程中数据的反传方法及基站
WO2016090124A1 (en) * 2014-12-05 2016-06-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w latency and/or enhanced component carrier discovery for services and handover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80051084A1 (en) * 2006-08-23 2008-02-28 Alessio Casati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and method for early transmission of data
CN101365168A (zh) * 2007-08-10 2009-02-1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数据转发的方法
WO2010107357A1 (en) * 2009-03-20 2010-09-23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Radio bearer identification for self backhauling and relaying in lte advanced
US20100260126A1 (en) * 2009-04-13 2010-10-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plit-cell relay packet routing
CN102006640B (zh) * 2010-12-07 2012-11-14 北京北方烽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lte系统中的切换方法和装置
CN102958122A (zh) * 2011-08-24 2013-03-0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群组切换时的承载控制方法及装置
WO2014021761A2 (en) * 2012-08-02 2014-02-0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A node and method for handing over a sub-set of bearers to enable multiple connectivity of a terminal towards several base stations
CN105471763B (zh) * 2014-09-04 2020-09-1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报文传输方法及装置
US20180167854A1 (en) * 2014-09-25 2018-06-14 Sharp Kabushiki Kaisha Terminal device, mme, and control method
US10524173B2 (en) * 2016-02-24 2019-12-31 Cisco Technology, Inc. System and method to facilitate sharing bearer information in a network environment
US10834772B2 (en) * 2016-09-30 2020-11-1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dual-connectivity to transmit data in new radio communication architecture
CN111885642B (zh) * 2016-11-02 2022-06-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123085A2 (en) * 2007-03-21 2009-11-2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Selective packet forwarding for lte mobility
CN101436984A (zh) * 2007-11-13 2009-05-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设备
CN102026398A (zh) * 2009-09-15 2011-04-20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Lte中继系统中分组汇聚协议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CN102791008A (zh) * 2011-05-16 2012-11-2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跨基站切换过程中数据的反传方法及基站
WO2016090124A1 (en) * 2014-12-05 2016-06-09 Qualcomm Incorporated Low latency and/or enhanced component carrier discovery for services and handov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368990B2 (en) 2022-06-21
WO2018148893A1 (zh) 2018-08-23
EP3576459B1 (en) 2022-04-06
US20190373651A1 (en) 2019-12-05
EP3576459A1 (en) 2019-12-04
EP3576459A4 (en) 2020-02-26
CN110268747A (zh) 2019-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68747B (zh) 数据传输方法和设备
US11510131B2 (en) Configuration metho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09952781B (zh) 用于处理数据分组的ue、网络节点及方法
US11395257B2 (en) Metho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CN109005562B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0505714B (zh) 多链接通信方法、设备和终端
CN111698755B (zh) 基于ursp规则的应用数据路由方法及用户设备
KR20190062534A (ko) 무선 디바이스를 핸드 오버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US11297531B2 (en) Network apparatus and method therefor
EP3979747B1 (en) Quality of service (qos) parameter configur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device
US10764411B2 (en) Stream control transmission protocol SCTP-based communications method and system, and apparatus
US20220287137A1 (en) Ran node, radio terminal, and methods therefor
CN109644470B (zh) 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20200229046A1 (en) Realising voice service
US11172449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0972330B (zh) 终端设备升级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22048785A1 (en) Method and mme for handling mobility of a u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