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65253B - 按键 - Google Patents

按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65253B
CN110265253B CN201910474198.XA CN201910474198A CN110265253B CN 110265253 B CN110265253 B CN 110265253B CN 201910474198 A CN201910474198 A CN 201910474198A CN 110265253 B CN110265253 B CN 1102652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gnetic
keycap
pressed
magnetic area
support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7419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65253A (zh
Inventor
赵令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rfon Electronics Su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7419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652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652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52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652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52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HELECTRIC SWITCHES; RELAYS; SELECTORS; EMERGENCY PROTECTIVE DEVICES
    • H01H13/0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 H01H13/70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 H01H13/702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 H01H13/705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s or keys
    • H01H13/7065Switches having rectilinearly-movable operating part or parts adapted for pushing or pulling in one direction only, e.g. push-button switch having a plurality of operating members associated with different sets of contacts, e.g. keyboard with contacts carried by or formed from layers in a multilayer structure, e.g. membrane switches characterised by construction, mounting or arrangement of operating parts, e.g. push-buttons or keys characterised by the mechanism between keys and layered keyboard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按键,包含键帽、底板、支撑装置以及支架。底板具有第一磁性区。支撑装置设置于键帽与底板之间。支架可活动地连接于支撑装置。支架具有第二磁性区,其中第二磁性区的位置对应第一磁性区的位置。当键帽未被按压时,第二磁性区与第一磁性区之间的磁吸力使键帽维持于未按压位置。当键帽被外力按压导致第一磁性区与第二磁性区远离时,键帽伴随支撑装置由未按压位置移动至按压位置。当外力释放时,磁吸力使第一磁性区与第二磁性区靠近,使得键帽伴随支撑装置由按压位置移动至未按压位置。由于本发明不需安装习知按键中的弹性件,可有效延长按键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按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键,尤其指一种利用磁吸力使键帽伴随支撑装置于未按压位置与按压位置之间移动的按键。
背景技术
就目前个人计算机的使用习惯而言,键盘为不可或缺的输入设备之一,用以输入文字、符号或数字。不仅如此,举凡日常生活所接触的消费性电子产品或是工业界使用的大型加工设备,皆需设有按键结构作为输入设备,以操作上述电子产品与加工设备。
请参阅图1,图1为先前技术的按键1的剖面图。如图1所示,按键1包含底板10、键帽12、电路板14、支撑装置16以及弹性件18。电路板14设置于底板10上。支撑装置16设置于键帽12与底板10之间,支撑装置16用以支撑键帽12。弹性件18亦设置于键帽12与底板10之间。当键帽12被用户按压后,弹性件18提供键帽12弹性回复力,使键帽12可回复至按压前的位置。由于弹性件18往往是橡胶制成,橡胶于长期使用之下会有疲劳状况,进而使按键1的使用寿命减短。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键,其利用磁吸力使键帽伴随支撑装置于未按压位置与按压位置之间移动,以解决上述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一种按键,包含键帽、底板、支撑装置以及支架。底板具有第一磁性区;支撑装置设置于该键帽与该底板之间,该键帽伴随该支撑装置于未按压位置与按压位置之间移动;支架可活动地连接于该支撑装置,该支架具有第二磁性区,该第二磁性区的位置对应该第一磁性区的位置;其中,当该键帽未被按压时,该第二磁性区与该第一磁性区之间的磁吸力使该键帽维持于该未按压位置;当该键帽被外力按压导致该第一磁性区与该第二磁性区远离时,该键帽伴随该支撑装置由该未按压位置移动至该按压位置;当该外力释放时,该磁吸力使该第一磁性区与该第二磁性区靠近,使得该键帽伴随该支撑装置由该按压位置移动至该未按压位置。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支架具有突出部,该突出部抵靠于该底板,当该键帽被该外力按压时,该支撑装置带动该支架以该突出部为支点活动,使该第二磁性区远离该第一磁性区,且该键帽伴随该支撑装置由该未按压位置移动至该按压位置;当该外力释放时,该第一磁性区及该第二磁性区磁吸,该第二磁性区带动该支架以该突出部为支点活动,使该第二磁性区靠近该第一磁性区,且该键帽伴随该支撑装置由该按压位置移动至该未按压位置。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底板具有凸台,该突出部抵靠于该凸台。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支架具有开口,该开口的位置对应该第一磁性区的位置,且该第二磁性区自该开口外露。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第一磁性区及该第二磁性区的其中之一为磁性件,该第一磁性区及该第二磁性区的其中另一为磁性件或导磁性材料。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支架具有槽孔,该支撑装置的支撑件上具有转轴部以及容置槽,该支架藉由该槽孔枢接于该支撑件的该转轴部且该支架容置于该容置槽中。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支架具有长槽,该支撑装置的支撑件上具有转轴部,该转轴部设置于该支架的该长槽中,当该键帽被按压时,该转轴部可于该长槽中滑动。
此外,本发明还提出一种按键,包含键帽、底板、支撑装置、导磁件以及磁性件。底板具有第一磁性区;支撑装置设置于该键帽与该底板之间,该键帽伴随该支撑装置于未按压位置与按压位置之间移动;导磁件固定于该支撑装置上;磁性件设置于该导磁件上,该磁性件诱发该导磁件产生磁性而于该导磁件上形成第二磁性区,该第二磁性区的位置对应该第一磁性区的位置;其中,当该键帽未被按压时,该第二磁性区与该第一磁性区之间的磁吸力使该键帽维持于该未按压位置;当该键帽被外力按压导致该第一磁性区与该第二磁性区远离时,该键帽伴随该支撑装置由该未按压位置移动至该按压位置;当该外力释放时,该磁吸力使该第一磁性区与该第二磁性区靠近,使得该键帽伴随该支撑装置由该按压位置移动至该未按压位置。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当该键帽维持于该未按压位置时,该导磁件的一端部抵靠于该底板;当该键帽伴随该支撑装置由该未按压位置移动至该按压位置时,该导磁件的该端部远离该底板;该第二磁性区位于该导磁件的该端部。
作为可选的技术方案,该键帽被按压的过程中,该磁性件不与该底板发生碰撞。
综上所述,本发明可将支架可活动地连接于支撑装置,且将第二磁性区设置于支架上,其中第二磁性区的位置对应底板的第一磁性区的位置。此外,于另一实施例中,本发明可将导磁件固定于支撑装置上,且将磁性件设置于导磁件上,使得磁性件诱发导磁件产生磁性而于导磁件上形成第二磁性区,其中第二磁性区的位置对应底板的第一磁性区的位置。因此,当键帽未被按压时,第二磁性区与第一磁性区之间的磁吸力即可使键帽维持于未按压位置。当键帽被外力按压导致第一磁性区与第二磁性区远离时,即可使键帽伴随支撑装置由未按压位置移动至按压位置。当外力释放时,磁吸力使第一磁性区与第二磁性区靠近,即可使键帽伴随支撑装置由按压位置移动回未按压位置。由于本发明不需安装习知按键中的弹性件,可有效延长按键的使用寿命。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先前技术的按键的剖面图。
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按键的立体图。
图3为图2中的按键的爆炸图。
图4为图2中的按键于另一视角的爆炸图。
图5为图3中的支撑装置与支架的爆炸图。
图6为图3中的支撑装置与支架于另一视角的爆炸图。
图7为图2中的按键沿X-X线的剖面图。
图8为图7中的键帽被按压时的剖面图。
图9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按键的剖面图。
图10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按键的剖面图。
图11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按键的立体图。
图12为图11中的按键的爆炸图。
图13为图11中的按键于另一视角的爆炸图。
图14为图12中的支撑装置与导磁件的爆炸图。
图15为图12中的支撑装置与与导磁件于另一视角的爆炸图。
图16为图11中的按键沿Y-Y线的剖面图。
图17为图16中的键帽被按压时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至图8,图2为根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按键2的立体图,图3为图2中的按键2的爆炸图,图4为图2中的按键2于另一视角的爆炸图,图5为图3中的支撑装置24与支架28的爆炸图,图6为图3中的支撑装置24与支架28于另一视角的爆炸图,图7为图2中的按键2沿X-X线的剖面图,图8为图7中的键帽22被按压时的剖面图。如图2至图8所示,按键2包含底板20、键帽22、支撑装置24、电路板26以及支架28。于实际应用中,电路板26可为薄膜电路板,但不以此为限。
支撑装置24设置于键帽22与底板20之间。于此实施例中,支撑装置24可包含两个支撑件240、242。支撑件240的相对两侧分别具有两个连接部2400、2402,其中连接部2400可转动地连接于键帽22的底座220,且连接部2402可转动地连接于底板20的底座200。支撑件242的相对两侧分别具有两个连接部2420、2422,其中连接部2420可转动地连接于键帽22的底座222,且连接部2422可转动地连接于底板20的底座202。需说明的是,支撑装置24亦可根据实际应用以其它方式分别与键帽22及底板20可转动地连接,不以上述实施例为限。
此外,支撑件240具有枢接部2404、枢接孔2406以及限位部2408,且支撑件242具有枢接部2424、枢接孔2426以及限位部2428。支撑件240的枢接部2404插设于支撑件242的枢接孔2426中,且支撑件242的枢接部2424插设于支撑件240的枢接孔2406中,使得支撑件240与支撑件242相互枢接。当支撑装置24设置于键帽22与底板20之间时,支撑件240的限位部2408位于底板20的限位槽204中,且支撑件242的限位部2428位于底板20的限位槽206中,其中限位槽204、206可分别形成于底座200、202上。藉此,键帽22即可伴随支撑装置24于未按压位置(如图7所示)与按压位置(如图8所示)之间移动。
支架28可活动地连接于支撑装置24。于此实施例中,支架28可具有槽孔280,且支撑装置24的支撑件240可具有转轴部2410以及容置槽2412。支架28可藉由槽孔280枢接于支撑件240的转轴部2410且容置于容置槽2412中。藉此,支架28即可以转动的方式连接于支撑装置24。需说明的是,于另一实施例中,支架28亦可以滑动的方式连接于支撑装置24,视实际应用而定。此外,支架28具有突出部284。当支架28随着支撑装置24设置于键帽22与底板20之间时,支架28的突出部284抵靠于底板20。
底板20具有第一磁性区208,且支架28具有第二磁性区282。当支架28随着支撑装置24设置于键帽22与底板20之间时,第二磁性区282的位置对应第一磁性区208的位置。第一磁性区208及第二磁性区282的其中之一可为磁性件(例如,磁铁),且第一磁性区208及第二磁性区282的其中另一可为磁性件(例如,磁铁)或导磁性材料(例如,铁或其它金属)。于此实施例中,第一磁性区208可为导磁性材料,且第二磁性区282可为磁性件。于实际应用中,底板20可完全由导磁性材料制成,或是只有第一磁性区208由导磁性材料制成。于另一实施例中,第一磁性区208与第二磁性区282皆可为磁铁。
当键帽22未被按压时,第二磁性区282与第一磁性区208之间的磁吸力使键帽22维持于未按压位置(如图7所示)。当键帽22被外力按压,且此外力足够克服磁吸力时,支撑装置24即会带动支架28以突出部284为支点活动(亦即,支架28以突出部284为支点朝箭头A1的方向转动),使第二磁性区282远离第一磁性区208。当键帽22被外力按压导致第一磁性区208与第二磁性区282远离时,键帽22即会伴随支撑装置24由未按压位置移动至按压位置(如图8所示)。当外力释放时,第一磁性区208及第二磁性区282相互磁吸,使得第二磁性区282带动支架28以突出部284为支点活动(亦即,支架28以突出部284为支点朝箭头A2的方向转动),使第二磁性区282靠近第一磁性区208。当磁吸力使第一磁性区208与第二磁性区282靠近时,键帽22即会伴随支撑装置24由按压位置移动至未按压位置。
于此实施例中,支撑件240可具有触发部2414,且支撑件242可具有触发部2434。因此,如图8所示,当键帽22被按压而处于按压位置时,可利用支撑件240的触发部2414与支撑件242的触发部2434触发电路板26上的开关,以执行对应的输入功能。
于此实施例中,支架28可具有开口286,其中开口286的位置对应第一磁性区208的位置,且第二磁性区282自开口286外露。藉此,第二磁性区282与第一磁性区208可直接相互磁吸,以增强第二磁性区282与第一磁性区208之间的磁吸力。
于此实施例中,底板20可具有凸台210,且支架28的突出部284抵靠于凸台210。凸台210的高度愈高,则支架28会带动支撑装置24将键帽撑高,使得键帽22距离底板20愈远。反之,凸台210的高度愈低,则支架28会带动支撑装置24将键帽拉低,使得键帽22距离底板20愈近。因此,本发明可藉由改变凸台210的高度,来调整按键1的整体高度与键帽22的按压行程。
请参阅图9,图9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按键2'的剖面图。按键2'与上述的按键2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按键2'的第一磁性区208为磁性件,且按键2'的第二磁性区282为导磁性材料。于实际应用中,支架28可完全由导磁性材料制成,或是只有第二磁性区282由导磁性材料制成。需说明的是,图9中与图2至图8中所示相同标号的组件,其作用原理大致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0,图10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按键2”的剖面图。按键2”与上述的按键2的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按键2”的支架28以长槽288取代按键2的支架28的槽孔280。如图10所示,支撑件240的转轴部2410设置于支架28的长槽288中。当键帽22被按压时,转轴部2410可于长槽288中滑动。因此,于此实施例中,支架28以滑动的方式连接于支撑装置24。需说明的是,图10中与图2至图8中所示相同标号的组件,其作用原理大致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11至图17,图11为根据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按键3的立体图,图12为图11中的按键3的爆炸图,图13为图11中的按键3于另一视角的爆炸图,图14为图12中的支撑装置34与导磁件38的爆炸图,图15为图12中的支撑装置34与与导磁件38于另一视角的爆炸图,图16为图11中的按键3沿Y-Y线的剖面图,图17为图16中的键帽32被按压时的剖面图。如图11至图17所示,按键3包含底板30、键帽32、支撑装置34、电路板36、导磁件38以及磁性件40。于实际应用中,电路板36可为薄膜电路板,但不以此为限。
支撑装置34设置于键帽32与底板30之间。于此实施例中,支撑装置34可包含两个支撑件340、342。支撑件340的相对两侧分别具有两个连接部3400、3402,其中连接部3400可转动地连接于键帽32的底座320,且连接部3402可转动地连接于底板30的底座300。支撑件342的相对两侧分别具有两个连接部3420、3422,其中连接部3420可转动地连接于键帽32的底座322,且连接部3422可转动地连接于底板30的底座302。需说明的是,支撑装置34亦可根据实际应用以其它方式分别与键帽32及底板30可转动地连接,不以上述实施例为限。
此外,支撑件340具有枢接部3404、枢接孔3406以及限位部3408,且支撑件342具有枢接部3424、枢接孔3426以及限位部3428。支撑件340的枢接部3404插设于支撑件342的枢接孔3426中,且支撑件342的枢接部3424插设于支撑件340的枢接孔3406中,使得支撑件340与支撑件342相互枢接。当支撑装置34设置于键帽32与底板30之间时,支撑件340的限位部3408位于底板30的限位槽304中,且支撑件342的限位部3428位于底板30的限位槽306中,其中限位槽304、306可分别形成于底座300、302上。藉此,键帽32即可伴随支撑装置34于未按压位置(如图16所示)与按压位置(如图17所示)之间移动。
导磁件38固定于支撑装置34上,且磁性件40设置于导磁件38上。于此实施例中,支撑装置34的支撑件340可具有滑槽3410以及卡槽3412。导磁件38可插入滑槽3410而与卡槽3412卡合,进而固定于支撑装置34的支撑件340上。当磁性件40设置于导磁件38上时,磁性件40即会诱发导磁件38产生磁性而于导磁件38上形成第二磁性区382。
底板30具有第一磁性区308。当导磁件38与磁性件40随着支撑装置34设置于键帽32与底板30之间时,第二磁性区382的位置对应第一磁性区308的位置。第一磁性区308可为磁性件(例如,磁铁)或导磁性材料(例如,铁或其它金属)。导磁件38可由导磁性材料(例如,铁或其它金属)制成,且磁性件40可为磁铁。
当键帽32未被按压时,第二磁性区382与第一磁性区308之间的磁吸力使键帽32维持于未按压位置(如图16所示)。此时,导磁件38的端部380抵靠于底板30,其中第二磁性区382即是位于导磁件38的端部380。当键帽32被外力按压,且此外力足够克服磁吸力时,支撑装置34即会带动导磁件38朝箭头A1的方向转动,使第二磁性区382远离第一磁性区308。当键帽32被外力按压导致第一磁性区308与第二磁性区382远离时,键帽32即会伴随支撑装置34由未按压位置移动至按压位置(如图17所示)。此时,导磁件38的端部380即会远离底板30。当外力释放时,第一磁性区308及第二磁性区382相互磁吸,使得导磁件38朝箭头A2的方向转动,使第二磁性区382靠近第一磁性区308。当磁吸力使第一磁性区308与第二磁性区382靠近时,键帽32即会伴随支撑装置34由按压位置移动至未按压位置。由于磁性件40设置于导磁件38上,在键帽32被按压的过程中,磁性件40不会与底板30发生碰撞。因此,可有效避免磁性件40因碰撞而毁损。
于此实施例中,支撑件340可具有触发部3414,且支撑件342可具有触发部3434。因此,如图17所示,当键帽32被按压而处于按压位置时,可利用支撑件340的触发部3414与支撑件342的触发部3434触发电路板36上的开关,以执行对应的输入功能。
综上所述,于一实施例中,本发明可将支架可活动地连接于支撑装置,且将第二磁性区设置于支架上,其中第二磁性区的位置对应底板的第一磁性区的位置。此外,于另一实施例中,本发明可将导磁件固定于支撑装置上,且将磁性件设置于导磁件上,使得磁性件诱发导磁件产生磁性而于导磁件上形成第二磁性区,其中第二磁性区的位置对应底板的第一磁性区的位置。因此,当键帽未被按压时,第二磁性区与第一磁性区之间的磁吸力即可使键帽维持于未按压位置。当键帽被外力按压导致第一磁性区与第二磁性区远离时,即可使键帽伴随支撑装置由未按压位置移动至按压位置。当外力释放时,磁吸力使第一磁性区与第二磁性区靠近,即可使键帽伴随支撑装置由按压位置移动回未按压位置。由于本发明不需安装习知按键中的弹性件,可有效延长按键的使用寿命。
藉由以上较佳具体实施例的详述,是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发明的特征与精神,而并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较佳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盖各种改变及具相等性的安排于本发明所欲申请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因此,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应该根据上述的说明作最宽广的解释,以致使其涵盖所有可能的改变以及具相等性的安排。

Claims (9)

1.一种按键,其特征在于包含:
键帽;
底板,具有第一磁性区;
支撑装置,设置于该键帽与该底板之间,该键帽伴随该支撑装置于未按压位置与按压位置之间移动;以及
支架,可活动地连接于该支撑装置,该支架具有第二磁性区,该第二磁性区的位置对应该第一磁性区的位置,该支架具有突出部;
其中,该底板具有凸台,该突出部抵靠于该凸台,当该键帽未被按压时,该第二磁性区与该第一磁性区之间的磁吸力使该键帽维持于该未按压位置;当该键帽被外力按压导致该第一磁性区与该第二磁性区远离时,该键帽伴随该支撑装置由该未按压位置移动至该按压位置;当该外力释放时,该磁吸力使该第一磁性区与该第二磁性区靠近,使得该键帽伴随该支撑装置由该按压位置移动至该未按压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突出部抵靠于该底板,当该键帽被该外力按压时,该支撑装置带动该支架以该突出部为支点活动,使该第二磁性区远离该第一磁性区,且该键帽伴随该支撑装置由该未按压位置移动至该按压位置;当该外力释放时,该第一磁性区及该第二磁性区磁吸,该第二磁性区带动该支架以该突出部为支点活动,使该第二磁性区靠近该第一磁性区,且该键帽伴随该支撑装置由该按压位置移动至该未按压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支架具有开口,该开口的位置对应该第一磁性区的位置,且该第二磁性区自该开口外露。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磁性区及该第二磁性区的其中之一为磁性件,该第一磁性区及该第二磁性区的其中另一为磁性件或导磁性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支架具有槽孔,该支撑装置的支撑件上具有转轴部以及容置槽,该支架藉由该槽孔枢接于该支撑件的该转轴部且该支架容置于该容置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支架具有长槽,该支撑装置的支撑件上具有转轴部,该转轴部设置于该支架的该长槽中,当该键帽被按压时,该转轴部可于该长槽中滑动。
7.一种按键,其特征在于包含:
键帽;
底板,具有第一磁性区;
支撑装置,设置于该键帽与该底板之间,该键帽伴随该支撑装置于未按压位置与按压位置之间移动;
导磁件,固定于该支撑装置上;以及
磁性件,设置于该导磁件上,该磁性件诱发该导磁件产生磁性而于该导磁件上形成第二磁性区,该第二磁性区的位置对应该第一磁性区的位置;
其中,当该键帽未被按压时,该第二磁性区与该第一磁性区之间的磁吸力使该键帽维持于该未按压位置,当该键帽维持于该未按压位置时,该导磁件的一端部抵靠于该底板,该磁性件不与该底板接触;当该键帽被外力按压导致该第一磁性区与该第二磁性区远离时,该键帽伴随该支撑装置由该未按压位置移动至该按压位置;当该外力释放时,该磁吸力使该第一磁性区与该第二磁性区靠近,使得该键帽伴随该支撑装置由该按压位置移动至该未按压位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当该键帽伴随该支撑装置由该未按压位置移动至该按压位置时,该导磁件的该端部远离该底板;该第二磁性区位于该导磁件的该端部。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按键,其特征在于:该键帽被按压的过程中,该磁性件不与该底板发生碰撞。
CN201910474198.XA 2019-05-31 2019-05-31 按键 Active CN1102652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74198.XA CN110265253B (zh) 2019-05-31 2019-05-31 按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74198.XA CN110265253B (zh) 2019-05-31 2019-05-31 按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5253A CN110265253A (zh) 2019-09-20
CN110265253B true CN110265253B (zh) 2021-06-08

Family

ID=679163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74198.XA Active CN110265253B (zh) 2019-05-31 2019-05-31 按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652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36922A (zh) * 2021-07-22 2021-09-24 东莞市铭冠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x结构的按键及键盘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45601B (zh) * 2012-12-04 2016-08-11 達方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按鍵
CN103065843B (zh) * 2013-01-05 2015-09-02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磁吸式按键及其键盘
CN104051175A (zh) * 2014-06-09 2014-09-17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
CN104319142B (zh) * 2014-10-21 2016-09-07 苏州达方电子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5253A (zh) 2019-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84840B2 (en) Keyswitch structure, switch structure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a keyswitch structure
US9064651B2 (en) Keyswitch
TW201804493A (zh) 按鍵、鍵盤及其按鍵製造方法
US20150243456A1 (en) Keyswitch
TW201608586A (zh) 按鍵結構
US10930450B2 (en) Keyswitch
TW201423811A (zh) 按鍵
TWI476799B (zh) 按鍵
CN110265253B (zh) 按键
TW201703085A (zh) 按鍵及其鍵盤
US9941071B1 (en) Key structure
US10658134B2 (en) Keyboard
EP3611600B1 (en) Keyboard
TWI550666B (zh) 按鍵
CN111223701A (zh) 按键结构
TWI699810B (zh) 按鍵
TWI578353B (zh) 磁吸按鍵及其磁吸按鍵製造方法
TWI533345B (zh) 按鍵及其鍵盤
US20190333718A1 (en) Push switch
CN107958807B (zh) 按键
CN110277266B (zh) 按键
TWI550668B (zh) 按鍵及其鍵盤
TWI616920B (zh) 按鍵及其鍵盤
CN112992579B (zh) 按键结构
TWI446216B (zh) 按鍵及其鍵盤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