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61634A - 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61634A
CN110261634A CN201910698820.5A CN201910698820A CN110261634A CN 110261634 A CN110261634 A CN 110261634A CN 201910698820 A CN201910698820 A CN 201910698820A CN 110261634 A CN110261634 A CN 1102616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station
outer ring
rotary disc
dis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98820.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61634B (zh
Inventor
叶芦苇
魏建勇
王鹏
冯蕾
鲜志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SMART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98820.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616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616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16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616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16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2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 G01N35/025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using a plurality of sample containers moved by a conveyor system past one or more treatment or analysis stations having a carousel or turntable for reaction cells or cuvett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2035/00346Heating or cooling arrangements
    • G01N2035/00356Holding samples at elevated temperature (incubation)
    • G01N2035/00376Conductive heating, e.g. heated plate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Automatic Analysis And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包括壳体,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外环转盘组件、内环转盘组件、盘转移组件、准备工位、检测工位、进出仓组件、恒温组件和检测装置,所述准备工位有多个且呈环形分布在外环转盘组件上,所述检测工位有至少两个且均布在内环转盘组件,所述准备工位和检测工位能够转动,所述外环转盘组件位于内环转盘组件中部,外环转盘组件能够带着准备工位旋转,内环转盘组件能够带着检测工位旋转,所述进出仓组件用于试剂盘的出仓及进仓,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试剂盘;该分析仪在需要连续检测试剂盘时,能够有效的提高试剂盘的检测效率,检测同样数量的检测盘,本检测仪检测时间更短,检测效率更高,其体积更小。

Description

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析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背景技术
生化分析仪又常被称为生化仪,是采用光电比色原理来测量体液中某种特定化学成分的仪器。由于其测量速度快、准确性高、消耗试剂量小,现已在各级医院、防疫站、计划生育服务站得到广泛使用。配合使用可大大提高常规生化检验的效率及收益;自动生化分析仪可进行定时法、连续监测法等各种反应类型的分析测定。除了一般的生化项目测定外,有的还可进行激素、免疫球蛋白、血药浓度等特殊化合物的测定以及酶免疫、荧光免疫等分析方法的应用;它具有快速、简便、灵敏、准确、标准化、微量等特点。
申请号为:CN201811622879.8,公开号为:CN109633188A的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全自动多功能生化分析仪及其使用方法,包括反应盘、试剂盘和离心盘,对应于离心盘设有轨道进样单元,对应于反应盘设有反应杯清洗单元,轨道进样单元与离心盘之间设有原样取样单元,离心盘与反应盘之间设有样本取样单元,反应盘与试剂盘之间设有试剂加样单元,反应盘中设有搅拌单元和光路检测单元;轨道进样单元将试管架于进样区与回收区之间运送,原样取样单元将试管架上的样本转移至离心盘,样本取样单元将离心管中待测样本转移至反应盘,试剂加样单元将试剂盘中试剂转移到反应盘,搅拌单元用于混匀反应杯中的待测样本,光路检测单元包括对反应杯中待测样本进行检测的透射光路检测部件和散射光路检测部件;该发明通过自动进样、离心盘高速离心和双光路检测,对一些需要离心后方能进行生化检测的样本(如尿液,全血)或特定蛋白进行检测,大大降低了医院检验科操作人员的工作量,提高了检测效率,检测成本较低,但该发明具有检测效率低,体积大的缺点。
现有的生化分析仪,仍然存在下述不足:
(1)检测时,将试剂盘放进分析仪中,对试剂盘进行检测前的准备工序,准备工序结束后对其检测,这样就导致了每次只能检测一个试剂盘,若检测多个试剂盘时,检测时间长,检测效率低。
(2)而采用多工位的分析仪进行检测时,虽然一次可以检测多个试剂盘,但是检测仪的体积较大,移动不便, 检测机构成本消耗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分析仪在检测多个试剂盘时,需要长时间等待,导致检测时间长,检测效率低的缺点,提供一种全自动自分析仪,该分析仪在需要连续检测试剂盘时,能够有效的提高试剂盘的检测效率,检测同样数量的检测盘,本检测仪检测时间更短,检测效率更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外环转盘组件、内环转盘组件、盘转移组件、准备工位、检测工位、进出仓组件、恒温组件和检测装置,所述准备工位有多个且呈环形分布在外环转盘组件上,所述检测工位有至少两个且均布在内环转盘组件,所述准备工位和检测工位能够转动,所述外环转盘组件位于内环转盘组件中部,外环转盘组件能够带着准备工位旋转,内环转盘组件能够带着检测工位旋转,所述进出仓组件用于试剂盘的出仓及进仓,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试剂盘,所述恒温组件用于保持内部恒温,所述盘转移组件用于将试剂盘在进出仓组件、准备工位及检测工位之间进行调运。
所述外环转盘组件包括外环固定支架、回转盘和驱动装置Ⅰ,所述外环固定支架安装在壳体内底部设置的底板上,所述回转盘安装在外环固定支架上,所述驱动装置Ⅰ能够驱动回转盘在外环固定支架上转动,所述准备工位设置在回转盘上。
所述外环固定支架上均布有多个偏心式滚轮轴,偏心式滚轮轴上通过轴承连接有滚轮体,滚轮体侧面设有凹陷,所述回转盘边缘能够与所述凹陷配合;所述外环固定支架通过支撑柱Ⅰ与所述底板相连,在外环固定支架与支撑柱Ⅰ之间设有减震垫。
所述驱动装置Ⅰ包括电机Ⅰ、齿轮Ⅰ和齿扇Ⅰ,所述电机Ⅰ安装在外环固定支架上,所述齿轮Ⅰ与电机Ⅰ相连,所述齿扇Ⅰ安装在回转盘下方,所述齿轮Ⅰ与齿扇Ⅰ相互啮合。
所述内环转盘组件包括基体座、内回转盘、中心轴和驱动装置Ⅱ,所述检测装置安装在基体座上,所述基体座固定安装在壳体内底部设置的底板上,所述中心轴通过轴承竖直安装在基体座上,所述内回转盘固定在中心轴上,所述检测工位设置在内回转盘上,所述驱动装置Ⅱ能够驱动内回转盘转动。
所述驱动装置Ⅱ包括电机Ⅱ、齿轮Ⅱ和齿扇Ⅱ,所述电机Ⅱ通过内环电机安装件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齿轮Ⅱ与电机Ⅱ连接,所述齿扇Ⅱ安装在内回转盘下方,所述齿扇Ⅱ与齿轮Ⅱ相啮合。
所述基体座与所述底板之间设有减震垫。
所述盘转移组件包括上盖主支架、下盖主支架、弹簧撑杆、升降机构、吸取机构和平移机构,所述下盖主支架与外环转盘组件连接,所述上盖主支架与下盖主支架相互铰接,上盖主支架与下盖主支架之间连接有所述弹簧撑杆,所述平移机构安装在上盖主支架上,所述升降机构安装在平移机构上,所述吸取机构安装在升降机构上,平移机构用于带动升降机构及吸取机构向外环转盘组件、内环转盘组件及进出仓组件方向平移,升降机构用于带动吸取机构竖向移动,吸取机构用于将试剂盘吸紧或者松开。
所述平移机构包括导轨支架、导向杆、驱动电机、主动带轮、从动带轮、滑移座、同步带、同步带压块、同步带连接块、位置标示轴Ⅰ和光耦传感器Ⅰ,所述导轨支架有两个且平行设置在上盖主支架上,导轨支架之间通过所述导向杆连接,所述滑移座与导向杆配合,所述滑移座能够在导向杆上移动,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其中一个导轨支架上,驱动电机与所述主动带轮相连,所述从动带轮及光耦传感器Ⅰ安装在另一个导轨支架上,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之间通过所述同步带连接,所述同步带连接块与滑移座连接,所述同步带压块将同步带压在同步带连接块上,所述位置标示轴Ⅰ安装在滑移座上,光耦传感器Ⅰ用于检测位置标示轴Ⅰ的到位信息,所述升降机构安装在所述滑移座上。
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机、立柱、光耦传感器Ⅱ、位置标示轴Ⅱ、安装座、滑移导杆、丝杠和直线轴承,所述安装座安装在平移机构上,所述升降电机通过所述立柱与安装座连接,所述直线轴承位于立柱内,滑移导杆位于立柱内且与直线轴承相互配合,所述滑移导杆与安装座之间通过滑轨与滑槽配合,滑移导杆下端穿过安装座后与吸取机构相连,所述滑移导杆上端连接有丝杠螺母,所述丝杠与升降电机连接,所述丝杠螺母与丝杠相互配合;所述立柱上设有滑槽,所述位置标示轴Ⅱ安装在滑移导杆上并穿过所述滑槽,所述光耦传感器Ⅱ安装在立柱上,所述光耦传感器Ⅱ用于检测位置标示轴Ⅱ的到位信息。
所述吸取机构包括真空吸盘和真空吸盘连接板,所述真空吸盘安装在真空吸盘连接板上,所述真空吸盘连接板与升降机构连接。
所述恒温组件包括内环加热组件、外环加热组件和上部加热组件,所述内环加热组件安装在内环转盘组件表面,外环加热组件安装在外环转盘组件表面,所述上部加热组件与盘转移组件设置在盘转移组件上。
所述内环加热组件包括内加热固定板、内环加热膜和内环加热板,内环加热膜上下面分别与内环加热板及内加热固定板相接后构成一整体,且覆盖在内环转盘组件表面;
所述上部加热组件包括上加热泡棉、上加热板和上加热膜,所述上加热膜侧面分别与上加热泡棉和上加热板连接,所述上加热板通过减震柱与盘转移组件连接;
所述外环加热组件包括外加热板、外环加热膜、加热腔上泡棉和保温壳体,所述外环加热膜布置在外加热板上,所述保温壳体将外环转盘转组件上部包覆后形成保温腔,所述加热腔上泡棉布置在保温壳体上,在加热腔上泡棉与保温壳体之间设有加热腔上盖板,在保温壳体侧面设有供盘转移组件通行的缺口,上加热板、上加热泡棉及上加热膜上设有滑动槽。
所述缺口处设有仓门,所述仓门能够将该缺口打开或者封闭。
所述滑动槽处设有毛刷密封条。
所述进出仓组件包括导轨座、托架、传感器、驱动装置和识别装置,所述托架滑动安装在导轨座上,所述导轨座上设有一斜面,所述托架上设有盘固定孔和盘出仓孔,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托架在导轨座上移动,所述传感器安装在导轨座上,所述托架上设有能够由传感器检测的检测孔,所述识别装置安装在盘转移组上,所述识别装置用于识别待检测的试剂盘,所述传感器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
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齿轮和齿条,所述电机安装在导轨座上,所述齿轮与电机连接,所述齿轮与齿条相互啮合,所述电机与所述传感器连接。
所述仓门包括齿条C、齿轮C、电机C、仓门板、导杆和导向座,所述导向座安装在导轨座上,所述导杆通过导向座安装在导轨座上,所述齿条C与仓门板连接,所述仓门板滑动安装在导杆上,所述电机C安装在导轨座上,齿轮C与齿条C相啮合,所述仓门板上连接有感应板,所述导轨座上设有上检测传感器和下检测传感器,上检测传感器和下检测传感器与电机C相连,并能够检测感应板的位置信息。
所述检测工位和准备工位均包括旋转电机、托盘和顶杆组件,所述托盘与旋转电机相连,所述顶杆组件能够穿过旋转电机,所述顶杆组件能够将试剂盘进行锁紧,在壳体内安装有两个顶升机构,两个顶升机构分别位于外环转盘组件和内环转盘组件下方,检测工位及准备工位旋转至顶升机构上方后,顶升机构能够将顶杆组件上顶,顶杆组件上升后将试剂盘的锁紧状态解除。
所述顶杆组件包括顶杆、滑套、大弹簧、滑块、滑芯和小弹簧,所述滑套一端大一端小,滑套内部呈中空结构,该中空结构也呈一端大一端小状态,所述顶杆内部中空,顶杆与滑套的小端连接后,在滑套内部形成一台阶,所述滑块安装在滑套大端,所述滑芯安装在顶杆内并与滑套及滑块同轴心,所述小弹簧位于滑套内且套在滑芯上,小弹簧一端与顶杆端部连接,一端与滑块端部连接,在顶杆的端部设有两个限位孔,在滑芯上与所述限位孔位置处设有限位槽,所述限位孔内设有限位球,限位球与滑芯通过弹性片连接,所述大弹簧套在顶杆及滑套上。
所述顶升机构包括凸轮支架、凸轮、顶升电机、固定轴、扭簧、第一顶杆臂和第二顶杆臂,所述电机安装在凸轮支架上,所述凸轮与顶升电机连接,所述固定轴固定安装在凸轮支架上,所述第一顶杆臂和第二顶杆臂与固定轴同轴安装,且第一顶杆臂和第二顶杆臂能够绕着固定轴轴心线转动,所述扭簧安装在固定轴上,且扭簧的两个扭臂与第一顶杆臂和第二顶杆臂相接,所述凸轮上设有一弧型缺口,该弧型缺口将凸轮分成两个不同的凸轮面,第一顶杆臂及第二顶杆臂在扭簧的作用下分别压在凸轮面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通过进出仓组件来实现试剂盘的进仓与出仓,同时通过盘转移组件在壳体内部进行转运试剂盘,并且以“先进先出,先准备先检测,先检测先出”的原则来实现试剂盘在壳体内的调运工作,进入到壳体内的试剂盘首先通过盘转移组件依调运至外环转盘组件上的准备工位上进行检测前的准备,先进入准备工位上的试剂盘完成准备工序后,在盘转移组件的作用下,将试剂盘调运至内环转盘组件上,内环转盘组件带着试剂盘转动至检测装置处进行检测,并且盘转移组件回程将新的试剂盘调运至空闲的准备工位上进行准备工序,待试剂盘检测完毕后,盘转移将调运至进仓们组件处并将其排出壳体外;如此,实现试剂盘的准备及检测于一体,在准备工序进行的同时,准备工序完成后即可调运至检测装置处进行检测,能够实现试剂盘的连续检测,在相同的时间内,检测的试剂盘数量更多,其检测效率更高。
同时,通过设置将准备工位布置成环状,且通过内环转盘组件及外环转盘组件转动的方式来带动准备工位及检测工位的转动,使得分析仪整体体积更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外环转盘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图2的爆炸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内环转盘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盘转移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平移机构与升降机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升降机构与吸取机构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图7的爆炸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进出仓组件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准备工位和检测工位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图10的半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顶升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发明凸轮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发明图13的主视图。
图15为发明上盖主支架与下盖主支架的连接关系示意图。
附图标记:1壳体,101上壳体,102下壳体,2外环转盘组件,201外环固定支架,202回转盘,203底板,204偏心式滚轮轴,205滚轮体, 206支撑柱Ⅰ,207减震垫,208电机Ⅰ,209齿轮Ⅰ,210齿扇Ⅰ,3内环转盘组件,301基体座,302内回转盘,303电机Ⅱ,304齿轮Ⅱ,305齿扇Ⅱ,4盘转移组件,401上盖主支架,402下盖主支架,403弹簧撑杆,5平移机构,501导轨支架,502导向杆,503驱动电机,504主动带轮,505从动带轮,506滑移座,507同步带,508同步带压块,509同步带连接块,510位置标示轴Ⅰ,511光耦传感器Ⅰ,6升降机构,601升降电机,602立柱,603光耦传感器Ⅱ,604位置标示轴Ⅱ,605安装座,606滑移导杆,607丝杠,608直线轴承,609滑槽,610丝杠螺母,7吸取机构,701真空吸盘,702真空吸盘连接板,801内加热固定板,802内环加热板;901上加热泡棉,902上加热板,903上加热膜;904上盖板,1001外加热板,1002外环加热膜,1003加热腔上泡棉,1004保温壳体,1005缺口,1006加热腔上盖板,1101齿条C,1102齿轮C,1103电机C,1104仓门板,1105导杆,1106感应板,1107上检测传感器,1108下检测传感器,1109导向座,12滑动槽,13毛刷密封条,14减震柱,15进出仓组件,1501导轨座,1502托架,1503传感器,1504盘出仓孔,1505识别装置,1506斜面,1507盘固定孔,1508电机,1509齿轮,1510齿条,16检测工位,1601旋转电机,1602托盘,1603顶杆,1604滑套,1605大弹簧,1606滑块,1607滑芯,1608小弹簧,1609限位孔,1610限位槽,1611限位球;17准备工位,18试剂盘,1901凸轮支架,1902凸轮,1903顶升电机,1904固定轴,1905扭簧,1906第一顶杆臂,1907第二顶杆臂,1908弧型缺口,1909 凸轮面,20检测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并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所用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包括壳体1,设置在壳体1内的外环转盘组件2、内环转盘组件3、盘转移组件4、准备工位17、检测工位16、进出仓组件15、恒温组件和检测装置20,所述准备工位17有多个且呈环形分布在外环转盘组件2上,所述检测工位16有至少两个且均布在内环转盘组件3,所述准备工位17和检测工位16能够转动,所述外环转盘组件2位于内环转盘组件3中部,外环转盘组件2能够带着准备工位17旋转,内环转盘组件3能够带着检测工位16旋转,所述进出仓组件15用于试剂盘18的出仓及进仓,所述检测装置20用于检测试剂盘18,所述恒温组件用于保持内部恒温,所述盘转移组件4用于将试剂盘18在进出仓组件15、准备工位17及检测工位16之间进行调运。
其中,所述壳体1包括上壳体101和下壳体102。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准备工位17有5个,所述检测工位16有2个。
这样,在需要检测多个试剂盘18时,将试剂盘18依次顺序放入进出仓组件15处,在盘转移组件4的作用下,依次将试剂盘18转移至外环转盘组件2上的准备工位17上进行检测前的准备,准备工位17转动带动试剂盘18转动对其进行离心准备,前一个试剂盘18放置完毕后,外环转盘组件2转动,使得空闲的准备工位旋转到位,即位于盘转移组件4的移动路径下方,盘转移组件4回程将后续的试剂盘18调运至该准备工位17处,需要注意的是,要保证有一个准备工位17处于闲置状态,即:其中一个准备工位17不放置试剂盘18。
先进入准备工位17上的试剂盘18先完成准备工序,外环转盘组件2将该准备工位17旋转至盘转移组件4的路径下方,并在盘转移组件4的作用下,将完成准备工序的试剂盘18转运至内环转盘组件3上的检测工位16上,内环转盘组件3转动,使得该检测工位16带着试剂盘18转动至检测装置20位置处进行检测。
由于盘转移组件4转运试剂盘18的时间较短,待后续有试剂盘18完成准备工序后,盘转移组件4将后续完成的试剂盘18放入另一个准备工位17处,此时,盘转移组件4将后续的试剂盘18转运至空闲的准备工位17处进行准备工序。
先进行检测的试剂盘18检测完毕后,内环转盘组件3转动180°后,使得两个检测工位16进行换位,盘转移组件4将检测完毕的试剂盘18转运至进出仓组件15处排出,并将新的试剂盘18转运至空闲的准备工位17上,将该试剂盘18放置完毕后,将后续完成准备工序的试剂盘18调运至空闲的检测工位16上。
需要说明的是,先进入准备工位17上的试剂盘18,先进入检测工位16上进行检测,先检测的试剂盘18先排出壳体1外,通过这种式实现对试剂盘18的连续检测,检测试剂盘18的同时,有完成准备工序的试剂盘18等待检测,同时,准备工位17上的试剂盘18进行离心准备工序,如此,实现试剂盘18的连续性检测,提高试剂盘18检测效率。
进一步优化,所述外环转盘组件2包括外环固定支架201、回转盘202和驱动装置Ⅰ,所述外环固定支架201安装在壳体1内底部设置的底板203上,所述回转盘202安装在外环固定支架201上,所述驱动装置Ⅰ能够驱动回转盘202在外环固定支架201上转动,所述准备工位17设置在回转盘202上。
其中,所述外环固定支架201主要起支撑作用,通过驱动装置Ⅰ对回转盘202进行驱动,使得回转盘202能够在外环固定支架201上转动,进而实现回转盘202带动所述准备工位17转动的目的。
进一步优化,所述外环固定支架201上均布有多个偏心式滚轮轴204,偏心式滚轮轴204上通过轴承连接有滚轮体205,滚轮体205侧面设有凹陷,所述回转盘202边缘能够与所述凹陷配合;所述外环固定支架201通过支撑柱Ⅰ206与所述底板203相连,在外环固定支架201与支撑柱Ⅰ206之间设有减震垫207。
这样,通过对外环固定与支撑柱Ⅰ206之间设置减震垫207,能够起到减震的作用,能够有效的避免回转盘202转动时引起震动,能够减小检测装置20检测结果的影响;并且,通过滚轮体205上设置的凹陷与回转盘202边缘进行配合,使得回转盘202能够实现转动的目的;同时,能够保证回转盘202在转动时更加顺畅。
其中,所述驱动装置Ⅰ包括电机Ⅰ208、齿轮Ⅰ209和齿扇Ⅰ210,所述电机Ⅰ208安装在外环固定支架201上,所述齿轮Ⅰ209与电机Ⅰ208相连,所述齿扇Ⅰ210安装在回转盘202下方,所述齿轮Ⅰ209与齿扇Ⅰ210相互啮合。
这样,电机Ⅰ208转动驱动齿轮Ⅰ209转动,进而驱动与齿轮Ⅰ209相互啮合的齿扇Ⅰ210转动,从而实现对回转盘202的驱动,通过电机Ⅰ208的正转与反转驱动回转盘202正转与反转,采用齿扇Ⅰ210能够有效的减小占位体积。
其中,所述内环转盘组件3包括基体座301、内回转盘302、中心轴和驱动装置Ⅱ,所述检测装置20安装在基体座301上,所述基体做301固定安装在壳体1内底部设置的底板203上,所述中心轴通过轴承竖直安装在基体座301上,所述内回转盘302固定在中心轴上,所述检测工位16设置在内回转盘302上,所述驱动装置Ⅱ能够驱动内回转盘302转动。
这样,使得内回转盘302能够在基体座301上转动,驱动装置Ⅱ驱动内回转盘302转动,进而使得检测工位16能够跟随内回转盘302转动,实现检测工位16的移动。
其中,所述驱动装置Ⅱ包括电机Ⅱ303、齿轮Ⅱ304和齿扇Ⅱ305,所述电机Ⅱ303通过内环电机安装件安装在所述底板203上,所述齿轮Ⅱ304与电机Ⅱ303连接,所述齿扇Ⅱ305安装在内回转盘302下方,所述齿扇Ⅱ305与齿轮Ⅱ304相啮合。
这样,电机Ⅱ303驱动齿轮Ⅱ304转动,齿扇Ⅱ305跟随齿轮Ⅱ304转动,实现对内回转盘302的驱动。
其中 ,所述基体座301与所述底板203之间设有减震垫207。
这样,能够对检测工位16转动及电机Ⅱ303运作时产生的振动进行减消,减小对检测装置20的影响。
进一步优化,所述盘转移组件4包括上盖主支架401、下盖主支架402、弹簧撑杆403、升降机构6、吸取机构7和平移机构5,所述下盖主支架402与外环转盘组件2连接,所述上盖主支架401与下盖主支架402相互铰接,上盖主支架401与下盖主支架402之间连接有所述弹簧撑杆403,所述平移机构5安装在上盖主支架401上,所述升降机构6安装在平移机构5上,所述吸取机构7安装在升降机构6上,平移机构5用于带动升降机构6及吸取机构7向外环转盘组件2、内环转盘组件3及进出仓组件15方向平移,升降机构6用于带动吸取机构7竖向移动,吸取机构7用于将试剂盘18吸紧或者松开。
这样,通过吸取机构7将试剂盘18进行吸取,同时,通过升降机构6带动吸取机构7进行上升或者下降,并通过平移机构5来实现上升机构及吸取机构7的横向移动,通过平移机构5、升降机构6及吸取机构7三者的协同作用,实现对试剂盘18的转运。
其中,所述平移机构5包括导轨支架501、导向杆502、驱动电机503、主动带轮504、从动带轮505、滑移座506、同步带507、同步带压块508、同步带连接块509、位置标示轴Ⅰ510和光耦传感器Ⅰ511,所述导轨支架501有两个且平行设置在上盖主支架401上,导轨支架501之间通过所述导向杆502连接,所述滑移座506与导向杆502配合,所述滑移座506能够在导向杆502上移动,所述驱动电机503安装在其中一个导轨支架501上,驱动电机503与所述主动带轮504相连,所述从动带轮505及光耦传感器Ⅰ511安装在另一个导轨支架501上,主动带轮504与从动带轮505之间通过所述同步带507连接,所述同步带连接块509与滑移座506连接,所述同步带压块508将同步带507压在同步带连接块509上,所述位置标示轴Ⅰ510安装在滑移座506上,光耦传感器Ⅰ511用于检测位置标示轴Ⅰ510的到位信息,所述升降机构6安装在所述滑移座506上。
这样,通过驱动电机503来驱动主动带轮504转动,在同步带507的作用下,从动带轮505也随之转动,由于所述同步带压块508将同步带507压在同步带连接块509上,这样能够使得滑移座506能够跟随同步带507进行移动,通过驱动电机503的正反转实现同步带507的来回移动,进而实现对滑移座506的驱动;并且,通过设置的导向杆502能够使得滑移座506在移动的时候更加平稳,试剂盘18转移的过程更加安全。
其中,所述升降机构6包括升降电机601、立柱602、光耦传感器Ⅱ603、位置标示轴Ⅱ604、安装座605、滑移导杆606、丝杠607和直线轴承608,所述安装座605安装在平移机构5上,所述升降电机601通过所述立柱602与安装座605连接,所述直线轴承608位于立柱602内,滑移导杆606位于立柱602内且与直线轴承608相互配合,所述滑移导杆606与安装座605之间通过滑轨与滑槽609配合,滑移导杆606下端穿过安装座605后与吸取机构7相连,所述滑移导杆606上端连接有丝杠螺母610,所述丝杠607与升降电机601连接,所述丝杠螺母610与丝杠607相互配合;所述立柱602上设有滑槽609,所述位置标示轴Ⅱ604安装在滑移导杆606上并穿过所述滑槽609,所述光耦传感器Ⅱ603安装在立柱602上,所述光耦传感器Ⅱ603用于检测位置标示轴Ⅱ604的到位信息。
进一步说明,所述安装座605安装在滑移座506上。
这样,立柱602一端通过安装座605与滑移座506连接,另一端连接升降电机601,升降电机601转动时,驱动丝杠607转动,使得滑移导杆606能够在立柱602内设置的直线轴承608上来回移动,使得滑移导杆606能够进行上升或者下降,从而实现对吸取机构7上下移动的目的;并且通过光耦传感器Ⅱ603检测到的标示轴Ⅱ信息,滑移导杆606是否上升到位。
其中,所述吸取机构7包括真空吸盘701和真空吸盘连接板702,所述真空吸盘701安装在真空吸盘连接板702上,所述真空吸盘连接板702与升降机构6连接。
进一步说明,所述所述真空吸盘连接板702与所述滑移导杆606连接。
这样,通过真空吸盘701连接的真空本来实现对试剂盘18的吸取,进而实现对试剂盘18的调运工作。
其中,所述恒温组件包括内环加热组件、外环加热组件和上部加热组件,所述内环加热组件安装在内环转盘组件3表面,外环加热组件安装在外环转盘组件2表面,所述上部加热组件与盘转移组件4设置在盘转移组件4上。
这样,通过内环加热组件、外环加热组件及上部加热组件来实现温控的目的,使得壳体1内部保持恒温状态。
其中,所述内环加热组件包括内加热固定板801、内环加热膜和内环加热板802,内环加热膜上下面分别与内环加热板802及内加热固定板801相接后构成一整体,且覆盖在内环转盘组件表面;
所述上部加热组件包括上加热泡棉901、上加热板902和上加热膜903,所述上加热膜903侧面分别与上加热泡棉901和上加热板902连接,所述上加热板902通过减震柱14与盘转移组件4连接;
所述外环加热组件包括外加热板1001、外环加热膜1002、加热腔上泡棉1003和保温壳体1004,所述外环加热1002膜布置在外加热板1001上,所述保温壳体1004将外环转盘转组件上部包覆后形成保温腔,所述加热腔上泡棉1003布置在保温壳体1004上,在加热腔上泡棉1003与保温壳体1004之间设有加热腔上盖板1006,在保温壳体1004侧面设有供盘转移组件4通行的缺口1005,上加热板902、上加热泡棉901及上加热膜903上设有滑动槽12。
这样,能够实现内部恒温的目的,保证检测的顺利进行。
进一步优化,所述缺口1005处设有仓门,所述仓门能够将该缺口1005打开或者封闭;这样,能够避免内部的热量散失。
进一步优化,所述滑动槽12处设有毛刷密封条13,通过毛刷密封条13的设置能够将滑动槽12进行密封,能够避免热量散失,同时,还不会对盘转移组件4的运动产生影响。
其中,所述进出仓组件15包括导轨座1501、托架1502、传感器1503、驱动装置和识别装置1505,所述托架1502滑动安装在导轨座1501上,所述导轨座1501上设有一斜面1506,所述托架1502上设有盘固定孔1507和盘出仓孔1504,所述驱动装置能够驱动托架1502在导轨座1501上移动,所述传感器1503安装在导轨座1501上,所述托架1502上设有能够由传感器1503检测的检测孔,所述识别装置1505安装在盘转移组上,所述识别装置1505用于识别待检测的试剂盘18,所述传感器1503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
其中,所述识别装置1505安装在上盖主支架401上。
这样,通过识别装置1505对试剂盘18上的信息进行识别,获取该试剂盘18的信息,如待检测项目信息,离心准备转速信息等,准备工位17根据获取到的信息对其进行离心准备,调整离心时间及转速,检测装置20也能够根据该信息对试剂盘18进行针对性的检测;通过驱动装置驱动驱动托架1502在导轨上移动,实现试剂盘18的入仓,传感器1503用于检测托架1502的位置信息,试剂盘18放置在盘固定孔1507处,进入到壳体1内,并通过盘转移组件4将其调运至内部,需要将内部检测完毕的试剂盘18调出时,盘出仓孔1504对准所述斜面1506即可,试剂盘18将直接穿过盘出仓孔1504后下落至下面上,从斜面1506上滑出。
其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电机1508、齿轮1509和齿条1510,所述电机1508安装在导轨座1501上,所述齿轮1509与电机1508连接,所述齿轮1509与齿条1510相互啮合,所述电机1508与所述传感器1503连接。
这样,通过电机1508来驱动齿轮1509转动,进而驱动齿条1510移动,实现对托架1502的驱动。
其中,所述仓门包括齿条C1101、齿轮C1102、电机C1103、仓门板1104、导杆1105和导向座1109,所述导向座1109安装在导轨座1501上,所述导杆1105通过导向座1109安装在导轨座1501上,所述齿条C1101与仓门板1104连接,所述仓门板1104滑动安装在导杆1105上,所述电机C1103安装在导轨座1501上,齿轮C1102与齿条C1101相啮合,所述仓门板1104上连接有感应板1106,所述导轨座1501上设有上检测传感器1107和下检测传感器1108,上检测传感器1107和下检测传感器1108与电机C1103相连,并能够检测感应板1106的位置信息。
这样,通过上下传感器1503检测感应板1106的位置,来确定仓门板1104的位置,所述导杆1105主要起到导向的作用,使得仓门板1104能够更好的移动,电机C1103驱动齿轮C1102转转动,齿轮C1102转动驱动齿条C1101上下移动,进而使得仓门板1104在导杆1105的导向作用下上下移动,进而实现仓门板1104的打开及关闭。
其中,所述检测工位16和准备工位17均包括旋转电机1601、托盘1602和顶杆1603组件,所述托盘1602与旋转电机1601相连,所述顶杆1603组件能够穿过旋转电机1601,所述顶杆1603组件能够将试剂盘18进行锁紧,在壳体1内安装有两个顶升机构,两个顶升机构分别位于外环转盘组件2和内环转盘组件3下方,检测工位16及准备工位17旋转至顶升机构上方后,顶升机构能够将顶杆组件上顶,顶杆组件上升后将试剂盘18的锁紧状态解除。
这样,通过旋转电机1601带动托盘1602转动,进而带动试剂盘18转动,通过顶杆1603组件将试剂盘18进行锁定,并通过顶升机构将顶杆1603组件的锁紧状态解除。
其中,所述顶杆1603组件包括顶杆1603、滑套1604、大弹簧1605、滑块1606、滑芯1607和小弹簧1608,所述滑套1604一端大一端小,滑套1604内部呈中空结构,该中空结构也呈一端大一端小状态,所述顶杆1603内部中空,顶杆1603与滑套1604的小端连接后,在滑套1604内部形成一台阶,所述滑块1606安装在滑套1604大端,所述滑芯1607安装在顶杆1603内并与滑套1604及滑块1606同轴心,所述小弹簧1608位于滑套1604内且套在滑芯1607上,小弹簧1608一端与顶杆1603端部连接,一端与滑块1606端部连接,在顶杆1603的端部设有两个限位孔1609,在滑芯1607上与所述限位孔1609位置处设有限位槽1610,所述限位孔1609内设有限位球1611,限位球1611与滑芯1607通过弹性片连接,所述大弹簧1605套在顶杆1603及滑套1604上。
在实际中,所述所大弹簧1605上端将与旋转电机1601相接触。
其中,所述顶升机构包括凸轮支架1901、凸轮1902、顶升电机1903、固定轴1904、扭簧1905、第一顶杆臂1906和第二顶杆臂1907,所述电机1508安装在凸轮支架1901上,所述凸轮1902与顶升电机1903连接,所述固定轴1904固定安装在凸轮支架1901上,所述第一顶杆臂1906和第二顶杆臂1907与固定轴1904同轴安装,且第一顶杆臂1906和第二顶杆臂1907能够绕着固定轴1904轴心线转动,所述扭簧1905安装在固定轴1904上,且扭簧1905的两个扭臂与第一顶杆臂1906和第二顶杆臂1907相接,所述凸轮1902上设有一弧型缺口1908,该弧型缺口1908将凸轮1902分成两个不同的凸轮面1909,第一顶杆臂1906及第二顶杆臂1907在扭簧1905的作用下分别压在凸轮面1909上。
通过顶升电机1903的转动来驱动凸轮1902转动,在扭簧1905的作用下,使得第一顶杆臂1906及第二顶杆臂1907在扭簧1905的作用下分别压在凸轮1902上的两个凸轮面1909上,凸轮1902转动时,由于其中一个凸轮面1909由弧型缺口1908所形成,这样,即可使得另一个凸轮面1909将滑套1604向上顶,即:第一顶杆臂1906与滑套1604接触,将滑套1604向上顶,这样,在弹性片的作用下,对限位球1611进行拉动,使得限位球1611进入到限位孔1609内,将锁定的试剂盘18进行松开;此时,由弧型缺口1908形成的凸轮面1909达到最高点,第二顶杆臂1907将滑芯1607上顶,使得滑芯1607及滑套1604上移将试剂盘18出,等待盘转移组件4对该试剂盘18进行转移。
需要说明的是,顶杆1603组件及顶升机构可以不使用,顶杆1603组件及顶升机构的配合,主要是实现将试剂盘18进行锁紧及顶起的目的;在实际的使用中,可以将托盘1602连接在旋转电机1601上后,在托盘1602上设置凸起,并在试剂盘18底部设有凹槽,通过凸起与凹槽配合的方式对试剂盘18斤进行限位;或者在使用现有技术中的任意一款夹持装置,将放置在托盘1602上的试剂盘18夹紧即可。
其检测过程如下:
S1:分析仪启动,将待检测试剂盘18通过进出仓组将进入分析仪内部,并通过识别装置1505对试剂盘18进行识别,获取到检测试剂盘18的待检测信息;
S2:盘转移组件4将试剂盘18调运至外环转盘组件2上的准备工位17上进行离心准备工序,准备工位17根据识别装置1505获取到的待检测信息,确定准备工位17的准备时间及转速,前一个待检测试剂盘18放置完毕后,外环转盘组件2转动,使得空闲的准备工位17转动至盘转移组件4的移动路径上,进入待接盘状态;盘转移组件4回程将后续的试剂盘18调运至空闲的准备工位17上,如此循环,完成试剂盘18的检测前准备工序,其中,需保持有一个准备工位17呈空闲状态;
S3:先进入准备工位17的待检测试剂盘18首先完成准备工序,经盘转移组件4将其转运至内环转盘组件3上的检测工位16上,检测工位16带动试剂盘18转动,内环转盘组件带动该检测工位16转动至检测装置20处进行检测,空闲的检测工位16将进入待接盘状态;
S4:盘转移组件4回程将新的试剂盘18调运至空闲的准备工位17上,或者将已经完成准备工序的试剂盘18调运至空闲的检测工位16处等待对其检测;
S5:待最先检测的试剂盘18检测完毕后,内环转盘组件3转动,将新的试剂盘18转动至检测装置20处进行检测,检测完毕的试剂盘18转动至盘转移组件4路径下方,并经由盘转移组件4调运出分析仪,结束对该试剂盘18的检测;
S5:将检测完毕后的试剂盘18调运出分析仪后,重新进入新盘,盘转移组件4将新待检测试剂盘18调运至呈空闲状态的准备工位17上,并将已将完成准备工序的试剂盘18调运至空闲的检测工位16上,使得该试剂盘18进入待检测状态,同时,也使得满载的准备工位17闲置出一个,使其进入待接试剂盘18状态。
如此,实现对试剂盘18的连续检测。
这样,试剂盘18在外环转盘组件2上的准备工位17上进行准备工序,且使得其中一个准备工位17呈空闲状态,能够保证盘转移组件4将试剂盘18转移出分析仪后,新的试剂盘18调运至外环转盘转件时,有准备工位17来放置该试剂盘18,而最先完成准备工序的试剂盘18通过盘转移组件4调运至内环转盘组件3处,内环转盘组件3转动后,将该试剂盘18转移至检测装置20处检测,并且进后续完成准备工序的试剂盘18放置在空闲的检测工位16上,这样使得,前一个试剂盘18检测完毕后,内环转盘组件3转动,带动后一个试剂盘18直接进行检测,前一个检测完毕的试剂盘18则在盘转移组件4的作用下调运出分析仪外,并将新的试剂盘18调运至准备工位17处,这样即可实现检测工位16及准备工位17的同步进行,检测工序得以连续进行,并且,使得检测工序及准备工序同时进行,检测连续性佳,能够大大的提高检测的效率。
同时,外环转盘组件2行的准备工位17呈环形分布,能够有效的减小准备工序的占位,进而使得其内部设置更加合理,进而减小整体分析仪的体积。

Claims (10)

1.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包括壳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外环转盘组件、内环转盘组件、盘转移组件、准备工位、检测工位、进出仓组件、恒温组件和检测装置,所述准备工位有多个且呈环形分布在外环转盘组件上,所述检测工位有至少两个且均布在内环转盘组件,所述准备工位和检测工位能够转动,所述外环转盘组件位于内环转盘组件中部,外环转盘组件能够带着准备工位旋转,内环转盘组件能够带着检测工位旋转,所述进出仓组件用于试剂盘的出仓及进仓,所述检测装置用于检测试剂盘,所述恒温组件用于保持内部恒温,所述盘转移组件用于将试剂盘在进出仓组件、准备工位及检测工位之间进行调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转盘组件包括外环固定支架、回转盘和驱动装置Ⅰ,所述外环固定支架安装在壳体内底部设置的底板上,所述回转盘安装在外环固定支架上,所述驱动装置Ⅰ能够驱动回转盘在外环固定支架上转动,所述准备工位设置在回转盘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环固定支架上均布有多个偏心式滚轮轴,偏心式滚轮轴上通过轴承连接有滚轮体,滚轮体侧面设有凹陷,所述回转盘边缘能够与所述凹陷配合;所述外环固定支架通过支撑柱Ⅰ与所述底板相连,在外环固定支架与支撑柱Ⅰ之间设有减震垫。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Ⅰ包括电机Ⅰ、齿轮Ⅰ和齿扇Ⅰ,所述电机Ⅰ安装在外环固定支架上,所述齿轮Ⅰ与电机Ⅰ相连,所述齿扇Ⅰ安装在回转盘下方,所述齿轮Ⅰ与齿扇Ⅰ相互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转盘组件包括基体座、内回转盘、中心轴和驱动装置Ⅱ,所述检测装置安装在基体座上,所述基体座固定安装在壳体内底部设置的底板上,所述中心轴通过轴承竖直安装在基体座上,所述内回转盘固定在中心轴上,所述检测工位设置在内回转盘上,所述驱动装置Ⅱ能够驱动内回转盘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Ⅱ包括电机Ⅱ、齿轮Ⅱ和齿扇Ⅱ,所述电机Ⅱ通过内环电机安装件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齿轮Ⅱ与电机Ⅱ连接,所述齿扇Ⅱ安装在内回转盘下方,所述齿扇Ⅱ与齿轮Ⅱ相啮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体座与所述底板之间设有减震垫。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盘转移组件包括上盖主支架、下盖主支架、弹簧撑杆、升降机构、吸取机构和平移机构,所述下盖主支架与外环转盘组件连接,所述上盖主支架与下盖主支架相互铰接,上盖主支架与下盖主支架之间连接有所述弹簧撑杆,所述平移机构安装在上盖主支架上,所述升降机构安装在平移机构上,所述吸取机构安装在升降机构上,平移机构用于带动升降机构及吸取机构向外环转盘组件、内环转盘组件及进出仓组件方向平移,升降机构用于带动吸取机构竖向移动,吸取机构用于将试剂盘吸紧或者松开。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平移机构包括导轨支架、导向杆、驱动电机、主动带轮、从动带轮、滑移座、同步带、同步带压块、同步带连接块、位置标示轴Ⅰ和光耦传感器Ⅰ,所述导轨支架有两个且平行设置在上盖主支架上,导轨支架之间通过所述导向杆连接,所述滑移座与导向杆配合,所述滑移座能够在导向杆上移动,所述驱动电机安装在其中一个导轨支架上,驱动电机与所述主动带轮相连,所述从动带轮及光耦传感器Ⅰ安装在另一个导轨支架上,主动带轮与从动带轮之间通过所述同步带连接,所述同步带连接块与滑移座连接,所述同步带压块将同步带压在同步带连接块上,所述位置标示轴Ⅰ安装在滑移座上,光耦传感器Ⅰ用于检测位置标示轴Ⅰ的到位信息,所述升降机构安装在所述滑移座上。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升降电机、立柱、光耦传感器Ⅱ、位置标示轴Ⅱ、安装座、滑移导杆、丝杠和直线轴承,所述安装座安装在平移机构上,所述升降电机通过所述立柱与安装座连接,所述直线轴承位于立柱内,滑移导杆位于立柱内且与直线轴承相互配合,所述滑移导杆与安装座之间通过滑轨与滑槽配合,滑移导杆下端穿过安装座后与吸取机构相连,所述滑移导杆上端连接有丝杠螺母,所述丝杠与升降电机连接,所述丝杠螺母与丝杠相互配合;所述立柱上设有滑槽,所述位置标示轴Ⅱ安装在滑移导杆上并穿过所述滑槽,所述光耦传感器Ⅱ安装在立柱上,所述光耦传感器Ⅱ用于检测位置标示轴Ⅱ的到位信息;所述吸取机构包括真空吸盘和真空吸盘连接板,所述真空吸盘安装在真空吸盘连接板上,所述真空吸盘连接板与升降机构连接。
CN201910698820.5A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Active CN1102616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98820.5A CN110261634B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98820.5A CN110261634B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1634A true CN110261634A (zh) 2019-09-20
CN110261634B CN110261634B (zh) 2024-03-01

Family

ID=679124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98820.5A Active CN110261634B (zh) 2019-07-31 2019-07-31 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61634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88878A (zh) * 2021-04-26 2021-07-30 苏州德运康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血液细胞捕获染色仪的试样盘装置
CN113433105A (zh) * 2021-08-27 2021-09-24 深圳加美生物有限公司 一种荧光胶体金一体检测诊断仪器及方法
CN114113618A (zh) * 2022-01-26 2022-03-01 山东康华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荧光免疫定量分析仪机芯用门挡机构
CN116818686A (zh) * 2022-12-16 2023-09-29 广东牧玛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oct生化分析仪
CN117517418A (zh) * 2024-01-04 2024-02-06 成都斯马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检测精度的血气分析仪及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55966A1 (zh) * 2012-04-17 2013-10-24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生化分析仪
CN104777321A (zh) * 2015-04-16 2015-07-15 清华大学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装置
CN105929184A (zh) * 2016-06-30 2016-09-07 嘉兴凯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发光免疫分析仪
CN109142766A (zh) * 2018-09-28 2019-01-04 基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化学发光检测仪
CN210294289U (zh) * 2019-07-31 2020-04-10 成都斯马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55966A1 (zh) * 2012-04-17 2013-10-24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生化分析仪
CN104777321A (zh) * 2015-04-16 2015-07-15 清华大学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装置
CN105929184A (zh) * 2016-06-30 2016-09-07 嘉兴凯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发光免疫分析仪
CN109142766A (zh) * 2018-09-28 2019-01-04 基蛋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化学发光检测仪
CN210294289U (zh) * 2019-07-31 2020-04-10 成都斯马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88878A (zh) * 2021-04-26 2021-07-30 苏州德运康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血液细胞捕获染色仪的试样盘装置
CN113433105A (zh) * 2021-08-27 2021-09-24 深圳加美生物有限公司 一种荧光胶体金一体检测诊断仪器及方法
CN114113618A (zh) * 2022-01-26 2022-03-01 山东康华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荧光免疫定量分析仪机芯用门挡机构
CN114113618B (zh) * 2022-01-26 2022-05-17 山东康华生物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荧光免疫定量分析仪机芯用门挡机构
CN116818686A (zh) * 2022-12-16 2023-09-29 广东牧玛生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poct生化分析仪
CN117517418A (zh) * 2024-01-04 2024-02-06 成都斯马特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检测精度的血气分析仪及方法
CN117517418B (zh) * 2024-01-04 2024-04-09 成都斯马特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提高检测精度的血气分析仪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1634B (zh) 2024-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61634A (zh) 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CN109061210B (zh) 一种全自动发光化学免疫分析仪
JP6843826B2 (ja) 化学発光検出器及びその検出方法
CN107389915B (zh) 一种全自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US20170292967A1 (en) Circular type cartridge enabling centrifugation and modular automatic analyzer using the same
EP3742170B1 (en) Full-automatic western blotting analyzer
CN203053986U (zh) 比色杯装载结构及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JPH08160051A (ja) 鉛直配置された複数のインキュベータを有する分析器
CN114200123A (zh)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仪
CN208721691U (zh) 一种发光化学免疫分析仪
KR101860744B1 (ko) 원형타입 카트리지를 갖는 모듈식 자동 분석장치 및 그 확장형 시스템
WO2022179350A1 (zh) 样本联检分析系统
CN113341129A (zh) 一种荧光免疫分析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09580596B (zh) 化学发光检测仪、温育装置及其温育方法
CN110261635A (zh) 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方法
CN210294289U (zh) 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CN210401443U (zh) 一种高通量全自动免疫发光分析系统
CN210376404U (zh) 全自动检测装置
CN111413328B (zh) 双模式即时检测系统
CN112557648B (zh) 一种poct荧光免疫分析仪
CN218674742U (zh) 化学发光仪
CN215115900U (zh) 样本联检分析系统
CN110146715B (zh) 一种高通量全自动免疫发光分析系统
CN210294290U (zh) 一种全自动生化分析装置
CN210376405U (zh) 一种全自动检测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No.1, 1st floor, building 1, No.333 Hezuo Road, high tech Zone, Chengdu, Sichuan 610000

Patentee after: Chengdu Smart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No.1, 1st floor, building 1, No.333 Hezuo Road, high tech Zone, Chengdu, Sichuan 610000

Patentee before: CHENGDU SEAMATY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