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61594A - 一种通用自动分析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用自动分析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61594A
CN110261594A CN201910606528.6A CN201910606528A CN110261594A CN 110261594 A CN110261594 A CN 110261594A CN 201910606528 A CN201910606528 A CN 201910606528A CN 110261594 A CN110261594 A CN 11026159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dule
solid phase
phase unit
transhipment
clean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0652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孙少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ngzhou Bufe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ngzhou Buf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ngzhou Bufen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ngzhou Bufen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0652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61594A/zh
Publication of CN1102615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159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3/00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specific method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1N1/00 - G01N31/00
    • G01N33/48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Haemocytometers
    • G01N33/50Chemical analysis of biological material, e.g. blood, urine; Testing involving biospecific ligand binding methods; Immunological testing
    • G01N33/53Immunoassay; Biospecific binding assay;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3/5302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mmunological test procedur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N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MATERIALS BY DETERMINING THEIR CHEMICAL OR PHYSICAL PROPERTIES
    • G01N35/00Automatic analysis not limited to methods or materials provided for in any single one of groups G01N1/00 - G01N33/00; Handling materials therefor
    • G01N35/00584Control arrangements for automatic analysers
    • G01N35/0092Scheduling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Path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Urology & Nephrolog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ell Bi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sing Biological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用自动分析系统,用于被分析物定性定量测定,所述通用自动分析系统包括试剂存储模块、孵育模块、清洗模块、测定模块和转运模块,孵育模块包含至少一组容纳不同反应阶段固相单元的固相单元容纳位,每组固相单元容纳位包括新加样位和待测样位,一组处于不同反应阶段的固相单元可在孵育模块上同时进行孵育反应,并通过转运模块转移至清洗模块同时进行清洗,本发明分析系统一方面实现单个样本顺序检测,各个样本处理条件一致,检测结果更准确,另外各组处于不同阶段的固相单元可实现同时孵育及同时清洗,提高了检测效率;另一方面结构简便,便携,适合于即时检测。

Description

一种通用自动分析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免疫测定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通用自动分析系统。
背景技术
专一性配体特异性自发结合的现象,如抗原抗体特异性反应的免疫分析法和核酸碱基互补配对的核酸分析法被广泛地应用于多种领域。
常见的免疫分析法如ELISA或板式化学发光。该种技术基于微孔板的设计,把与一种被分析物相关的抗原或抗体固定在微孔内,与液体的抗原或抗体一同使用来分析液体样本中的一种被分析物。使用时,使用者以微孔板架为承载体,微孔或以整板或以单条组合使用,经过孵育(抗原抗体反应),分离(洗涤)多个步骤,最后得到多个样本的同一种被分析物的检测结果。
然而上述被分析样本是一个一个地加入,如果样本数量少,加入样本所需要的时间可以被忽略,但如果样本的数量增大,如样本的量为100个则第一个样本到最后一个样本的时间间隔将会超过10分钟。这种方式尤其对于那些基于竞争原理的测试方法。这种“同时处理”的意义仅剩下减少使用者的劳动量了,对于准确的测量有害而无利,随着样本量的加大,测量结果的偏离将加大。
因此对于检测的准确性来说,最为理想的状态是从加样到最后的结果测定的每个步骤的条件和步骤间的转换时刻能够保持一致,或差别可以忽略。然而多步孵育、清洗分离和数十数百样本测定将增加检测的时间,严重地影响这一理想状态的现实接受度。
另一些全自动分析系统,如实用新型专利CN208092069U,虽然能够实现全自动分析,但每次采用单个反应杯进行加样、孵育、清洗和检测且仅能检测一个指标,不能同时完成多个指标的测试,检测效率低。
POCT(point-of-care testing),即时检测指的是在采样现场进行的、利用便携式分析仪器及配套试剂快速得到检测结果的一种检测方式,然而现有的分析系统由于设置了样本仓、反应杯存储装置及加样装置,导致整个分析系统结构复杂,体积大,不便携,因而不能很好地实现即时检测。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通用自动分析系统,包括试剂存储模块、孵育模块、清洗模块、测定模块,孵育模块包含至少一组容纳各步反应阶段固相单元的固相单元容纳位,每组固相单元容纳位包括新加样位和待测样位。
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孵育模块每组固相单元容纳位含有N1个成直线排列的固相单元容纳位,其中N1=3n或2n,n为整数,每组固相单元容纳位包括分列两端的n个新加样位和n个待测样位。由于不同反应阶段均需进行孵育及清洗步骤,这样处于各步反应阶段的固相单元以组为单位同时进行孵育及清洗,相较每一反应阶段单独孵育及清洗,测定效率可以两倍或三倍地提高。
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n=1或2或3。考虑到加样时间对准确测定的影响,每次加样的固相单元数量不宜过多,每次新增1个或2个或3个固相单元在保证检测结果准确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检测的效率。
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孵育模块固相单元容纳位组数N2=T/t,其中T为固相单元加入孵育模块固相单元容纳位至再次加入孵育模块固相单元容纳位间隔时长,t为一组固相单元移入孵育模块固相单元容纳位至下一组固相单元移入孵育模块固相单元容纳位间隔时长。由于孵育反应时长相较固相单元在孵育模块和清洗模块间的转运及在清洗模块中的清洗时长要长,通过设置T/t组固相单元,可使得上一组固相单元完成清洗并重新转运至孵育模块后,下一组固相单元完成孵育反应,可进行清洗操作,直至最后一组,并依次循环。由于组与组之间无等待的衔接或很短时间的衔接,节省整个检测过程时间,大大提高检测效率。
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孵育模块包括长板形温育盘,至少一组固相单元容纳位沿长度方向平行排列于其上。各组固相单元平行排列于长板形温育盘长度方向上,孵育模块结构简便,便于各组固相单元的转运。
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所述孵育模块包括圆盘形温育盘,至少一组固相单元容纳位沿周向方向排列于其上,温育盘底部设置有转动装置,温育盘盖体具有使一组固相单元露出的开口。通过转动装置带动温育盘转动,而盖体不动,从而使得不同组固相单元依次外露于盖体开口处,便于固相单元的抓取和转运。采用圆盘形温育盘并设置转动装置,可减少温育盘与盖体间的腔体空间,有利于提供稳定的孵育反应环境。
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每组固相单元容纳位连线的中点与圆心的连线与每组固相单元容纳位连线垂直。在另一些优选的方式中,每组固相单元容纳位连线的延长线经过圆心。
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转运模块,所述转运模块包括新加样转运模块、清洗转运模块、待测样转运模块、第一抓手、第二抓手,所述新加样转运模块包含N3个固相单元新加样位,其中N3=n;所述待测样转运模块包含N4个固相单元待测样位,其中N4=n。转运模块用于固相单元在固相单元存储模块、孵育模块、清洗模块和测定模块间的转运,在新加样转运模块、清洗转运模块、待测样转运模块、第一抓手、第二抓手的共同作用下,实现固相单元在模块间的自动转运,提高检测效率。
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所述清洗转运模块包含一组N5个成直线排列的固相单元容纳位,其中N5=N1,也即清洗转运模块固相单元容纳位和孵育模块一组固相单元容纳位数量相同,固相单元容纳位包括位于一端的n个固相单元待测样位。
新加样转运模块沿直线往复运动,与清洗转运模块位于同一直线上,具有便于新固相单元待放位置Ⅰ和便于固相单元从新加样转运模块转移至孵育模块上的位置Ⅱ,新加样转运模块位于位置Ⅰ时,新加样转运模块新加样位与孵育模块新加样位平行错开;新加样转运模块位于位置Ⅱ时,新加样转运模块新加样位与孵育模块新加样位平行对齐。
清洗转运模块沿直线往复运动,具有便于固相单元从孵育模块转移至清洗转运模块的第一位置、便于固相单元从清洗转运模块待测样位上转移至待测样转运模块待测样位上的第二位置和便于固相单元从清洗转运模块转移至孵育模块的第三位置,清洗转运模块位于第一位置时,清洗转运模块待测样位与孵育模块待测样位平行对齐;清洗转运模块位于第二位置时,清洗转运模块待测样位与待测样转运模块待测样位平行对齐;清洗转运模块位于第三位置时,清洗转运模块紧邻位于位置Ⅱ的新加样转运模块。
所述第一抓手在孵育模块、清洗转运模块及新加样转运模块间往复运动,用于将固相单元从孵育模块转移至清洗转运模块上,以及将新加样转运模块新加样位及清洗转运模块上的固相单元转移至孵育模块;所述第二抓手在待测样转运模块和清洗转运模块间往复运动,用于将清洗转运模块待测样位上的固相单元转移至待测样转运模块待测样位上。
通过新加样转运模块、清洗转运模块、待测样转运模块运动及位置的配合及第一抓手、第二抓手的转移作用,实现了固相单元在孵育模块由新加样位到待测样位的移位,实现单个固相单元全自动顺次检测,在提高检测准确性的基础上提高了检测效率。
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所述清洗转运模块包含一组N5个成直线排列的固相单元容纳位,其中N5=N1+n,固相单元容纳位包括位于两端的n个固相单元新加样位和n个固相单元待测样。
新加样转运模块具有便于固相单元从新加样转运模块新加样位转移至清洗转运模块新加样位的位置Ⅰ,位于位置Ⅰ时,新加样转运模块新加样位与清洗转运模块新加样位平行对齐。
清洗转运模块沿直线往复运动,具有便于固相单元从孵育模块转移至清洗转运模块的第一位置、便于固相单元从清洗转运模块待测样位转移至待测样转运模块待测样位的第二位置、便于固相单元从新加样转运模块新加样位转移至清洗转运模块新加样位的第三位置和便于固相单元从清洗转运模块转移至孵育模块的第四位置,清洗转运模块位于第一位置时,清洗转运模块待测样位与孵育模块待测样位平行对齐;清洗转运模块位于第二位置时,清洗转运模块待测样位与待测样转运模块待测样位平行对齐;清洗转运模块位于第三位置时,清洗转运模块新加样位与位于位置Ⅰ的新加样转运模块新加样位平行对齐;清洗转运模块位于第四位置时,清洗转运模块新加样位与孵育模块新加样位平行对齐。
所述第一抓手在孵育模块和清洗转运模块间往复运动,用于将固相单元在孵育模块和清洗转运模块间的转移;所述第二抓手在待测样转运模块、清洗转运模块及新加样转运模块间直线往复运动,用于将清洗转运模块待测样位上的固相单元转移至待测样转运模块待测样位上以及将新加样转运模块新加样位上的固相单元转移至清洗转运模块新加样位上。
通过新加样转运模块、清洗转运模块、待测样转运模块运动及位置的配合及第一抓手、第二抓手的转移作用,实现了固相单元在孵育模块由新加样位到待测样位的移位,实现单个固相单元全自动顺次检测,在提高检测准确性的基础上提高了检测效率。
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清洗模块包括清洗转运模块安置位,清洗转运模块转运固相单元运动至所述安置位进行安置及清洗操作。清洗转运模块可直接运动至清洗模块内进行安置及清洗操作,方便各反应阶段的固相单元直接且同时进行清洗,操作方便简单。
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加液模块,所述加液模块包括试剂加液器及洗液加液器。各加液模块能够反应试剂及洗液的自动加注。
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人机交互界面,控制系统通过对各模块的控制,实现固相单元自动顺次检测,连续获得检测结果;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可以设置控制参数,包括孵育温度、孵育时间、清洗时间及次数等。
在一些优选的方式中,所述固相单元内设置多个被分析物检测配体,可同时检测多种被分析物。
本发明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用自动分析系统无样品存储及加样结构,该系统体积小,结构简单紧凑,便携,采样后可即时进行检测,加样后的固相单元直接放在新加样转运模块上即可进行自动分析,使用简便,适合于医院临床、急诊及体检中心等使用。
2.本发明采用固相单元进行被分析物测定,固相单元可单个使用,并能同时检测多种被分析物,相较多孔板或微孔板等,操作更简便,有利于保持处理条件的一致性。
3.采用本发明通用自动分析系统,可实现单个样本顺序检测,克服大量样本同时处理导致的样本处理条件不一致,测定结果不够准确的技术问题,提高了样本测定准确性。
4.本发明孵育模块包含至少一组容纳各步反应固相单元的固相单元容纳位,清洗模块具有安置转运了一组固相单元的清洗转运模块的安置位,一组处于各步反应阶段的固相单元在孵育模块上同步孵育及在清洗模块上同步清洗,大大提升检测效率。
5.本发明孵育模块设置多组固相单元容纳位,可实现各组固相单元之间无间歇进行孵育及清洗操作,减少流程时间,提高检测效率。
6.本发明各转运模块及其运动配合,可实现一组处于各步反应阶段的固相单元在孵育模块和清洗模块间的转运,从而实现同步孵育及清洗。
附图说明
图1为通用自动分析系统一实施例俯视图;`
图2为通用自动分析系统一实施例立体图;
图3为长板形孵育模块立体图;
图4.1-图4.3分别为圆盘形孵育模块一实施例正视图、仰视图及立体图;
图5.1-图5.2分别为圆盘形孵育模块另一实施例仰视图及立体图;
图6为一实施例清洗转移模块位于第一位置时俯视图;
图7为一实施例清洗转移模块位于第二位置时俯视图;
图8为一实施例清洗转移模块位于第三位置时俯视图;
图9为一实施例清洗转移模块位于第四位置时俯视图;
图10为通用自动分析系统另一实施例俯视图;
图11为通用自动分析系统另一实施例立体图;
图12为另一实施例清洗转移模块位于第一位置时俯视图;
图13为另一实施例清洗转移模块位于第二位置时俯视图;
图14为另一实施例清洗转移模块位于第三位置时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首先对本发明涉及的部分结构或技术术语做进一步的说明:
被分析物:能够与专一性配体特异性结合的物质,包括但不限于各类抗原、抗体、多肽、蛋白、核酸等。
固相单元:
固相单元为一种可承载液体的容器,其内侧表面上固定有与被分析物(样本)特异性结合反应的配体点阵。
三步法、两步法:
上述表格中酶标+底物液只是列举的测定方法之一,并不局限于此。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为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通用自动分析系统100,包括试剂存储模块120、清洗模块130、测定模块140、孵育模块150,孵育模块150包含至少一组容纳不同反应阶段固相单元110的固相单元容纳位1510,每组固相单元容纳位1510包括新加样位1511和待测样位1512。
孵育模块150由金属导热材料,电致发热膜,绝热材料,温育盘构成的多孔设备。正向安置后,孔排列在设备的上方,每个孔作为一个固相单元容纳位,用于固相单元的容纳、孵育反应和温度调节。当将固相单元插入到固相单元容纳位中,固相单元内部的液体温度将会被固相单元容纳位内温度调节,经过一段时间的恒温处理成为孵育。经过孵育,固相单元中的配体专一性反应将会达到平衡。所谓平衡,就是指配体间的反应不会随孵育时间的继续延长而发生明显的量上的变化。
通常在一定的温度范围内,配体专一性结合的反应呈现反应温度越高,达到平衡的所需要的时间越短的特征,正如化学反应中反应速度和温度之间的关系一样。应用这一原理,孵育模块的孔中温度可以调高,以增加反应速度,缩短反应时间的效果。
因此,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多步反应测定,孵育模块150同一组固相单元容纳位1510设置成可分别控温,根据平衡时间调节各容纳位内温度,使得处于不同反应阶段的固相单元110孵育时长相同,能同时达到平衡,从而可同时进行下一步的清洗操作。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3所示,孵育模块150包括长板形温育盘151,长板形温育盘151设置于相对密闭的腔152内,长板形温育盘151可以在水平方向上做间歇振动,长板形温育盘151底部设置温度及振动控制装置(未标出),长板形温育盘151上至少一组固相单元容纳位1510沿长板形温育盘长度方向平行排列。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1-图4.3所示,孵育模块150′包含圆盘形温育盘151′,至少一组固相单元容纳位1510′按周向方向排列于其上,每组固相单元容纳位连线的中点与圆心的连线与每组固相单元容纳位连线垂直,可根据需要设置至少一圈,如图4.2和图4.3显示设置两圈,圆盘形温育盘151′下方设置转动装置152′,上方设置盖体153′,盖体153′具有使一组固相单元露出的开口154′,转动装置152′带动圆盘形温育盘151′转动,而盖体153′不动,从而使得不同组固相单元依次外露于盖体153′的开口154′处,便于转运固相单元。
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如图5.1-图5.2所示,孵育模块150′包含圆盘形温育盘151′,至少一组固相单元容纳位1510′按周向方向排列于其上,每组固相单元容纳位1510′连线的延长线经过圆心。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需要采用三步法进行被分析物分析测定时,孵育模块150设置成每组固相单元容纳位1510含有N1个成直线排列的固相单元容纳位,其中N1=3n,n为整数,每组固相单元容纳位包括位于两端的n个新加样位1511和n个待测样位1512,新加样位1511用于每次新增的固相单元也即处于第一步反应的固相单元容纳;而待测样位1512用于最后一步孵育并即将进行清洗检测的固相单元也即处于第三步反应的固相单元容纳;而中间的n个固相单元容纳位用于处于第二步反应的固相单元的容纳。孵育模块150每组固相单元容纳位1510可设置为3个(如图1-3、图4.2、图5.1所示)、6个、9个,依次类推,当孵育模块150每组固相单元容纳位设置为3个时,每组固相单元容纳位包括分列直线两端的1个新加样位1511和1个待测样位1512,可预测的,当孵育模块每组固相单元容纳位设置成6个时,每组固相单元容纳位包括分列两端的2个新加样位1511和2个待测样位1512。考虑到加样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每组固相单元数量不宜过多,可选择3个、6个或9个。这样每组固相单元容纳位包括一端用于容纳第一步反应的新加固相单元的新加样位1511、中间用于容纳第二步反应的固相单元的容纳位以及另一端用于容纳第三步反应且即将进行检测的待测固相单元的待测样位1512。
这样,孵育模块150同一组固相单元容纳位中包含处于三个不同反应阶段的固相单元110。孵育反应结束后,同一组固相单元110转移至清洗模块130进行清洗步骤,清洗完成后,原待测样位上的待测固相单元转运至测定模块140进行测定,其余固相单元110重新转运至孵育模块150上,并在孵育模块容纳位上进行移位,即原处于第一步反应的固相单元转移至中间的固相单元容纳位中,原处于第二步反应的固相单元转移至待测样位1512中,同时新增的处于第一步反应的固相单元放置于新加样位1511上,再次进行孵育。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需要采用两步法进行被分析物分析测定时,孵育模块设置成每组固相单元容纳位含有N1个成直线排列的固相单元容纳位,其中N1=2n,n为整数,每组固相单元容纳位包括位于两端的n个新加样位和n个待测样位,新加样位用于每次新增的也即处于第一步反应的固相单元容纳,而待测样位用于最后一步孵育并即将进行清洗检测的也即处于第二步反应的固相单元容纳。孵育模块每组固相单元容纳位可设置为2个、4个、6个,依次类推,当孵育模块每组固相单元容纳位设置为2个时,每组固相单元容纳位包括分列直线两端的1个新加样位和1个待测样位,可预测的,当孵育模块每组固相单元容纳位设置成4个时,每组固相单元容纳位包括分列两端的2个新加样位和2个待测样位。考虑到加样时间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每组固相单元数量不宜过多,可选择2个、4个或6个。这样每组固相单元容纳位包括一端用于容纳第一步反应的新加固相单元的新加样位以及另一端用于容纳第二步反应且即将进行检测的待测固相单元的待测样位。
这样,孵育模块同一组固相单元容纳位中包含处于两个不同反应阶段的固相单元。孵育反应结束后,同一组固相单元转移至清洗模块进行清洗步骤,清洗完成后,原待测样位上的待测固相单元转运至测定模块进行测定,原新加样位上的固相单元重新转运至孵育模块上,并在孵育模块容纳位上进行移位,也即原处于第一步反应的固相单元转移至待测样位上,同时新增的处于第一步反应的固相单元放置于孵育模块新加样位上,再次孵育。
在一些实施例中,对于两步法或三步法,可以使用通用的孵育模块,N1=3n,也即每组孵育模块固相单元容纳位可设置为3个、6个、9个以此类推,当进行两步法时,可以选择3n中相邻的2n个固相单元容纳位分别作为n个新加样位和n个待测样位,而无需将孵育模块换为每组固相单元容纳位为2n个的孵育模块,也即当每组孵育模块固相单元容纳位设置为3个时,选用前两个或后两个固相单元容纳位作为新加样位和待测样位,这样用于三步法的孵育模块也可以用于两步法,而无需更换孵育模块。
在一些实施例中,孵育模块150固相单元容纳位组数N2=T/t,其中T为固相单元加入孵育模块固相单元容纳位至再次加入孵育模块固相单元容纳位间隔时长,也即完成一个循环所用时间,t为一组固相单元移入孵育模块固相单元容纳位至下一组固相单元移入孵育模块固相单元容纳位间隔时长,例如T为10min,一组固相单元移入孵育模块固相单元容纳位至下一组固相单元移入孵育模块固相单元容纳位间隔时长为0.5min,T/t=10/0.5=20,那么N2取20组。如图1、图5.1所示,孵育模块固相单元组数为20组。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系统还包括转运模块,所述转运模块包括新加样转运模块161、清洗转运模块162、待测样转运模块163、第一抓手164、第二抓手165,所述新加样转运模块161包含N3个固相单元新加样位1611,其中N3=n;所述待测样转运模块163包含N4个固相单元待测样位1631,其中N4=n,如图1所示,新加样转运模块161包含1个固相单元新加样位1611,待测样转运模块163包含1个固相单元待测样位1631。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清洗转运模块包含一组N5个成直线排列的固相单元容纳位,其中N5=N1+n,固相单元容纳位包括位于两端的n个固相单元新加样位和n个固相单元待测样。以n=1为例,如图1所示,孵育模块150中金属孵育盘151每组包含3个固相单元容纳位,最左边为新加样位1511,最右边为待测样位1512;清洗转运模块162包含4个容纳位,最左边为新加样位1621,最右边为待测样位1622;新加样转运模块161包含1个新加样位1611,待测样转运模块163含有1个待测样位1631。清洗转运模块162、待测样转运模块163均沿直线往复运动,第一抓手164位于孵育模块150内长板形温育盘151正上方,具有3个固相单元抓取位,可沿温育盘151长度方向直线往复运动。第二抓手165具有1个固相单元抓取位,沿直线往复运动。
清洗转运模块在沿直线运动中包含4个位置,位于第一位置时,如图6所示,清洗转运模块162待测样位1622与孵育模块150待测样位1512平行对齐,这时第一抓手164抓取孵育模块150上的3个处于不同反应阶段的固相单元,并沿直线运动至清洗转运模块162正上方,将孵育模块150上的固相单元一一对齐转运至清洗转运模块162容纳位上。随后清洗转运模块162转运固相单元至清洗模块130,完成加注洗液及清洗,在此期间,将加好样本的固相单元放置于位于位置Ⅰ的新加样转运模块161新加样位1611上。清洗转运模块162随后转移至第二位置,如图7所示,同时待测样转运模块163从测定模块140内运动到测定模块外,清洗转运模块162待测样位1622(位于第二抓手165下方,图7中未显示)与待测样转运模块163待测样位1631平行对齐,第二抓手165抓取清洗转运模块162待测样位1622上的固相单元并沿直线转移至待测样转运模块163待测样位1631上,待测样转运模块163转运固相单元沿直线运动至测定模块140内进行测定。清洗转运模块162运动至第三位置时,如图8所示,此时清洗转运模块162新加样位1621与位于位置Ⅰ的新加样转运模块161新加样位1611平行对齐(清洗转运模块162新加样位1621与新加样转运模块161新加样位1611位于第二抓手165下方,图8中未显示),第二抓手165从新加样转运模块161新加样位1611上抓取固相单元并转移至清洗转运模块162新加样位1621上。然后清洗转运模块162运动至第四位置,如图9所示,此时清洗转运模块162新加样位1621与孵育模块150新加样位1511平行对齐(清洗转运模块162新加样位1621位于第一抓手164下方,图9中未显示),第一抓手164将清洗转运模块162上的固相单元抓取并一一对齐转移至孵育模块150上,转移后清洗转运模块162新加样位1621上的固相单元位于孵育模块150新加样位1511上。随后,第一抓手抓取下一组固相单元进行上述操作,并依次循环。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清洗转运模块162包含一组N5个成直线排列的固相单元容纳位,其中N5=N1,也即清洗转运模块162固相单元容纳位和孵育模块150一组固相单元容纳位数量相同,清洗转运模块固相单元容纳位包括位于一端的n个固相单元待测样位1512。以n=1为例,如图10-14所示,孵育模块150每组固相单元容纳位包含3个固相单元容纳位,最左边为新加样位1511,最右边为待测样位1512;清洗转运模块162包含3个容纳位,最右边为待测样位1622;新加样转运模块161包含1个新加样位1611,待测样转运模块163包含1个待测样位1631。清洗转运模块162、新加样转运模块161、待测样转运模块163均沿直线往复运动,第一抓手164位于孵育模块150内长板形温育盘151正上方,具有3个固相单元抓取位,可沿温育盘151长度方向直线往复运动。第二抓手165具有1个固相单元抓取位,沿直线往复运动。
清洗转运模块162在沿直线运动中包含3个位置,位于第一位置时,如图12所示,清洗转运模块162待测样位1622与孵育模块150待测样位1512平行对齐,新加样转运模块161位于位置Ⅰ,新加样转运模块161新加样位1611与孵育模块新加样位1511平行错开,这时第一抓手164抓取孵育模块150上的3个处于不同反应阶段的固相单元,并沿直线运动至清洗转运模块162正上方,将固相单元一一对齐转移至清洗转运模块162上,转移后孵育模块150待测样位1512上的固相单元位于清洗转运模块162待测样位1622上。随后清洗转运模块162转运固相单元至清洗模块130,完成加注洗液及清洗。清洗转运模块162随后运动至第二位置(如图13所示),同时待测样转运模块163从测定模块140内运动到测定模块140外,清洗转运模块162待测样位1622(清洗转运模块162待测样位1622位于第二抓手165下方,图13中未显示)与待测样转运模块163待测样位1631平行对齐,第二抓手165抓取清洗转运模块162待测样位1622上的固相单元并沿直线转移至待测样转运模块163待测样位1631上,待测样转运模块163转运固相单元沿直线运动至测定模块140内进行测定。清洗转运模块162运动至第三位置(如图14所示)时,加好样本的固相单元被新加样转运模块161由位置Ⅰ转移至位置Ⅱ,此时新加样转运模块161与清洗转运模块162位于同一直线,且新加样转运模块161新加样位1611与孵育模块150新加样位1511平行对齐,新加样转运模块161新加样位1611紧邻清洗转运模块162(新加样转运模块161新加样位1611和清洗转运模块162前两个容纳位位于第一抓手下方,图14中未显示),第一抓手164将新加样转运模块161新加样位1611及清洗转运模块162上的固相单元抓取并一一对齐转移至孵育模块150上,转移后新加样转运模块161新加样位1611上的固相单元位于孵育模块150新加样位1511上。随后,第一抓手抓取下一组固相单元进行上述操作,并依次循环。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所述系统还包括加液模块,所述加液模块包括洗液加液器171,用于加注洗液;试剂加液器172,用于加注反应试剂。对于三步法,试剂加液器包括加注第二步反应试剂的第一试剂加液器1721及加注第三步反应试剂的第二试剂加液器1722。各加液模块能够实现反应试剂及洗液的自动加注。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人机交互界面,控制系统通过对各模块的控制,实现固相单元自动顺次检测,连续获得检测结果;通过人机交互界面可以设置控制参数,包括孵育温度、孵育时间、清洗时间及次数等。
虽然本发明披露如上,但本发明并非限定于此。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均可作各种更动与修改,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

Claims (22)

1.一种通用自动分析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试剂存储模块、孵育模块、清洗模块、测定模块,孵育模块包含至少一组容纳各步反应阶段固相单元的固相单元容纳位,每组固相单元容纳位包括新加样位和待测样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孵育模块每组固相单元容纳位含有N1个成直线排列的固相单元容纳位,其中N1=2n或3n,每组固相单元容纳位包括分列两端的n个新加样位和n个待测样位。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系统,优选n=1或2或3。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孵育模块固相单元容纳位组数N2=T/t,其中T为固相单元加入孵育模块固相单元容纳位至再次加入孵育模块固相单元容纳位间隔时长,t为上一组固相单元移入孵育模块固相单元容纳位至下一组固相单元移入孵育模块固相单元容纳位间隔时长。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孵育模块包括长板形温育盘,至少一组固相单元容纳位沿长度方向平行排列于其上。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孵育模块包括圆盘形温育盘,至少一组固相单元容纳位沿周向方向排列于其上。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每组固相单元容纳位连线的中点与圆心的连线与每组固相单元容纳位连线垂直或每组固相单元容纳位连线的延长线经过圆心。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温育盘底部设置有转动装置,温育盘还设有盖体,盖体具有使一组固相单元露出的开口。
9.如权利要求1-8之一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转运模块,所述转运模块包括新加样转运模块、清洗转运模块、待测样转运模块、第一抓手、第二抓手。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新加样转运模块包含N3个固相单元新加样位,其中N3=n;所述待测样转运模块包含N4个固相单元待测样位,其中N4=n。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转运模块包含一组N5个成直线排列的固相单元容纳位,其中N5=N1,固相单元容纳位包括位于一端的n个固相单元待测样位。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新加样转运模块沿直线往复运动,与清洗转运模块位于同一直线上,具有位置Ⅰ和位置Ⅱ,新加样转运模块位于位置Ⅰ时,新加样转运模块新加样位与孵育模块新加样位平行错开;新加样转运模块位于位置Ⅱ时,新加样转运模块新加样位与孵育模块新加样位平行对齐。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清洗转运模块沿直线往复运动,具有第一位置、第二位置和第三位置,清洗转运模块位于第一位置时,清洗转运模块待测样位与孵育模块待测样位平行对齐;清洗转运模块位于第二位置时,清洗转运模块待测样位与待测样转运模块待测样位平行对齐;清洗转运模块位于第三位置时,清洗转运模块紧邻位于位置Ⅱ的新加样转运模块。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第一抓手在孵育模块、清洗转运模块及新加样转运模块间往复运动,所述第二抓手在待测样转运模块和清洗转运模块间往复运动。
15.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转运模块包含一组N5个成直线排列的固相单元容纳位,其中N5=N1+n,固相单元容纳位包括位于两端的n个固相单元新加样位和n个固相单元待测样。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新加样转运模块具有位置Ⅰ,新加样转运模块位于位置Ⅰ时,新加样转运模块新加样位与清洗转运模块新加样位平行对齐。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清洗转运模块沿直线往复运动,具有第一位置、第二位置、第三位置和第四位置,清洗转运模块位于第一位置时,清洗转运模块待测样位与孵育模块待测样位平行对齐;清洗转运模块位于第二位置时,清洗转运模块待测样位与待测样转运模块待测样位平行对齐;清洗转运模块位于第三位置时,清洗转运模块新加样位与位于位置Ⅰ的新加样转运模块新加样位平行对齐;清洗转运模块位于第四位置时,清洗转运模块新加样位与孵育模块新加样位平行对齐。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抓手在孵育模块和清洗转运模块间往复运动,所述第二抓手在待测样转运模块、清洗转运模块及新加样转运模块间往复运动。
19.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洗模块包括清洗转运模块安置位,清洗转运模块运动至所述安置位进行安置及清洗操作。
2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加液模块,所述加液模块包括试剂加液器及洗液加液器。
2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还包括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人机交互界面。
2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固相单元内设置多个被分析物检测配体。
CN201910606528.6A 2019-07-05 2019-07-05 一种通用自动分析系统 Pending CN11026159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06528.6A CN110261594A (zh) 2019-07-05 2019-07-05 一种通用自动分析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06528.6A CN110261594A (zh) 2019-07-05 2019-07-05 一种通用自动分析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1594A true CN110261594A (zh) 2019-09-20

Family

ID=679248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06528.6A Pending CN110261594A (zh) 2019-07-05 2019-07-05 一种通用自动分析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61594A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47178A1 (en) * 2005-11-10 2009-02-19 Maxmat Sa Automatic Biotesting Device
US20170045541A1 (en) * 2014-04-18 2017-02-16 Siemens Healthcare Diagnostics Inc. Reaction vessel handling apparatus, tes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ing same
WO2018126773A1 (zh) * 2017-01-06 2018-07-12 深圳迎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分析装置及样本分析方法
CN210775507U (zh) * 2019-07-05 2020-06-16 杭州布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自动分析系统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90047178A1 (en) * 2005-11-10 2009-02-19 Maxmat Sa Automatic Biotesting Device
US20170045541A1 (en) * 2014-04-18 2017-02-16 Siemens Healthcare Diagnostics Inc. Reaction vessel handling apparatus, testing apparatus, and methods using same
WO2018126773A1 (zh) * 2017-01-06 2018-07-12 深圳迎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自动分析装置及样本分析方法
CN210775507U (zh) * 2019-07-05 2020-06-16 杭州布封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通用自动分析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19642B2 (en) Reaction incubation device, immunity analyzer and reaction incubation method
EP3572815B1 (en) Automatic analysis device and sample analysis method
JP2731613B2 (ja) 酵素免疫測定用カートリツジ、それを用いた測定方法及び測定装置
CN102147409B (zh) 一种测定抗核小体抗体IgG的方法及试剂装置
CN201611346U (zh) 一种用于酶联免疫检测的分析装置
JPS58501521A (ja) 自動免疫定量システム
CN107073470A (zh) 护理点分析处理系统
CN102147408A (zh) 一种测定抗SmD1抗体IgG的方法及试剂装置
CN111551758A (zh) 自动分析装置
US20090148345A1 (en) Automated analyzer
JPH087220B2 (ja) 化学分析スライドを用いる分析方法
US3712144A (en) Automated system for performing sample measurement, dilutions and photometric measurements
EP0238582B1 (en) Method for immunological determinations
CN103384826B (zh) 一种测定抗RA33抗体IgG的方法及试剂装置
US5063024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munological determinations
EP1417494A2 (en)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storing and reprocessing patient specimen's in an automatic clinical analyzer
CN110261593A (zh) 一种被分析物定性定量测定方法
CN110261594A (zh) 一种通用自动分析系统
KR101799826B1 (ko) 생화학검사와 면역반응검사를 수행하는 멀티유닛 및 이를 이용한 검사방법
CN108169491B (zh) 一次性使用的elisa试剂盒及其使用方法
CN110261591A (zh) 一种通用全自动分析系统
US20020064884A1 (en)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storing and reprocessing patient specimen's in an automatic clinical analyzer
CN110261592A (zh) 一种被分析物定性定量测定方法
CN210775507U (zh) 一种通用自动分析系统
CN213633457U (zh) 一种用于检测细胞因子il-6的酶联免疫检测板及试剂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