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59106A - 高层建筑的采光井操作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高层建筑的采光井操作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59106A
CN110259106A CN201910592728.0A CN201910592728A CN110259106A CN 110259106 A CN110259106 A CN 110259106A CN 201910592728 A CN201910592728 A CN 201910592728A CN 110259106 A CN110259106 A CN 11025910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erating platform
steel
skyscraper
light shaft
shaped ste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9272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59106B (zh
Inventor
胡晓光
肖志红
李玲
范巍
张旭
马立声
罗群
郑振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hird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Division
Original Assignee
Third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Divisio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hird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Division filed Critical Third Construction Co Ltd of China Construction Third Engineering Division
Priority to CN20191059272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59106B/zh
Priority claimed from CN201910592728.0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CN1102591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591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591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591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591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5/00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for scaffolds
    • E04G5/04Means for fastening, supporting, or bracing scaffolds on or against building constructions
    • E04G5/046Means for fastening, supporting, or bracing scaffolds on or against building constructions for fastening scaffoldings on wa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onveying And Assembling Of Building Elements In Situ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层建筑的采光井操作平台,包括安设于连廊和主楼间的工字钢框架,所述工字钢框架上铺设有供工作人员踩踏的钢板,所述工字钢框架包括两个端,其中一端设有倒扣在连廊反梁顶部的若干倒U型锁具,另外一端设有与主楼可拆卸连接的支撑组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高层建筑的采光井操作平台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主楼上预留螺栓孔洞;S2.起吊操作平台;S3.操作平台降落、调位;S4.通过螺栓将操作平台与主楼固定连接;S5.验收操作平台的安全性;S6.拆卸操作平台;S7.起吊操作平台,当倒U型锁具提升到高于连廊反梁时,再进行倾斜提升,直到下一个操作位。

Description

高层建筑的采光井操作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层建筑的采光井操作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工程施工过程中采光井部位支撑主要采用落地式钢管脚手架(4F以下)和悬挑式钢管脚手架(5F及以上),对于高层建筑物,悬挑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以下问题:
1、工字钢穿过建筑外墙梁柱,破坏原有建筑结构,造成楼层渗水漏水。
2、钢材投入使用量大,斜拉构件配件及预埋件不可二次利用。
3、伸入室内的工字钢纵横交错,妨碍现场施工人员施工及物料转运。
4、工字钢拆除全程依赖塔吊,拆除后需现场切割U型预埋件,留下的洞口需二次补砌,耗工耗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高层建筑的采光井操作平台,以使得采光井操作平台可周转,且不用破坏原有建筑结构。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高层建筑的采光井操作平台,包括安设于连廊和主楼间的工字钢框架,所述工字钢框架上铺设有供工作人员踩踏的钢板,所述工字钢框架包括两个端,其中一端设有倒扣在连廊反梁顶部的若干倒U型锁具,另外一端设有与主楼可拆卸连接的支撑组件。
作为优选,操作平台上设有若干吊环。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工字钢支腿构件,各所述工字钢支腿构件均安设于工字钢框架的底部,各所述工字钢支腿构件间隔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与主楼可拆卸连接的三脚架,所述工字钢支腿构件支撑于三脚架上。
作为优选,所述工字钢支腿构件与三脚架螺栓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工字钢支腿构件包括工字钢支腿,所述工字钢支腿的一端设有支撑工字钢框架的工字钢龙骨,所述工字钢支腿的另一端设有与三脚架螺栓连接的钢筋接头,工字钢支腿上设有调节自身长度的调节机构。
作为优选,所述工字钢框架呈网格状,所述工字钢框架包括若干横向工字钢和若干纵向工字钢,各所述横向工字钢平行间隔设置,每一所述纵向工字钢与各所述横向工字钢均焊接且沿横向工字钢的长度延伸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作为优选,所述倒U型锁具包括与连廊反梁贴合的贴合面,所述倒U型锁具的内部深度与连廊反梁的高度相等。
作为优选,所述钢板厚2~5mm。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高层建筑的采光井操作平台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主楼上预留螺栓孔洞;S2.起吊操作平台;S3.操作平台降落、调位;S4.通过螺栓将操作平台与主楼固定连接;S5.验收操作平台的安全性;S6.拆卸操作平台;S7.起吊操作平台,当倒U型锁具提升到高于连廊反梁时,再进行倾斜提升,直到下一个操作位。
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采光井操作平台具有以下优点:①一体化程度高:操作平台采用整体焊接的方法,用塔吊进行提升,避免了传统钢管架搭设过程中的钢管扣件等零星材料的使用;②安全性能高:相较于传统钢管架而言,本发明提供的操作平台具有防护到边,受力更加科学的优点;③经济性:相比传统钢管架的层层搭设,本发明提供的操作平台焊接一次成型,可周转重复使用,具有经济性好的优点;④施工方便简单: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操作平台施工,可减少架料周转,有助于现场维持安全文明施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操作平台的平面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操作平台的剖面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空调板部位的剖面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三脚架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工字钢支腿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6,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高层建筑的采光井操作平台,包括安设于连廊1和主楼2间的工字钢框架10,所述工字钢框架10上铺设有供工作人员踩踏的钢板5,所述工字钢框架10包括两个端,其中一端设有倒扣在连廊反梁顶部的若干倒U型锁具6,另外一端设有与主楼2可拆卸连接的支撑组件。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高层建筑的采光井可周转式操作平台,操作平台随结构进行提升。操作平台靠近主楼2一端的支撑组件在操作平台下方100mm处通过两个M32穿墙螺栓14与主楼2固定连接(当采光井靠近主楼2一侧存在空调板9时,如图4,可直接将操作平台搁置于空调板9上,并于空调板9下方回顶,可免使用穿墙螺栓);操作平台靠近连廊1的一端采用倒U型锁具倒扣在连廊1反梁上进行固定。工人可于操作平台上进行作业层墙侧模支设,在操作平台上放置“人”形活梯,以供采光井作业层连廊模板加固。
本发明可解决传统架体防护不到位的情况,能做到全封闭式防护,作为作业层操作平台使用,安全性高,且根据楼层进行提升,可周转利用,相较于传统架体防护降低了成本。
作为优选,操作平台上设有若干吊环7,在本实施例中,操作平台靠近主楼2的一侧和操作平台靠近靠近连廊1的一侧均设置有三个圆钢吊环7,作为操作平台提升时的吊点。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工字钢支腿构件8,各所述工字钢支腿构件8均安设于工字钢框架10的底部,各所述工字钢支腿构件8间隔设置,如图2,工字钢支腿构件8上设有螺栓孔11,工字钢支腿构件可通过螺栓与主楼2固定连接,作为操作平台靠近主楼2一端的其中一种支撑方式。
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与主楼2可拆卸连接的三脚架13,所述工字钢支腿构件8支撑于三脚架13上,工字钢支腿构件8将力传递到三脚架13上,三脚架13通过两个M32穿墙螺栓14进行固定到主楼2上,工字钢支腿构件与三脚架结合的方式使得支撑效果更好更稳定,受力更加分散均匀,不易损坏工字钢支腿构件8。
作为优选,所述工字钢支腿构件8与三脚架13螺栓连接。
作为优选,所述工字钢支腿构件8包括工字钢支腿15,所述工字钢支腿15的一端设有支撑工字钢框架的工字钢龙骨16,所述工字钢支腿15的另一端设有与三脚架螺栓连接的钢筋接头17,工字钢支腿15上设有调节自身长度的调节机构,操作平台的作业面标高12高出楼板面100mm,工字钢支腿15长度随不同楼栋楼板厚度进行变化以调节标高。
作为优选,所述工字钢框架10呈网格状,所述工字钢框架10包括若干横向工字钢3和若干纵向工字钢4,各所述横向工字钢3平行间隔设置,每一所述纵向工字钢4与各所述横向工字钢3均焊接且沿横向工字钢3的长度延伸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工字钢框架10采用10#工字钢焊接而成,纵向工字钢4间距1m布置,横向工字钢3有三根,工字钢框架10上铺设3mm厚花纹钢板。
作为优选,所述倒U型锁具6包括与连廊1反梁贴合的贴合面,所述倒U型锁具6的内部深度与连廊1反梁的高度相等,如图3,当倒U型锁具6的内部深度与连廊1反梁的高度相等时,倒U型锁具6的两个侧壁都可以得到有效支撑,使得对操作平台的支撑效果更加的稳定。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高层建筑的采光井操作平台的施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主楼2上预留螺栓孔洞;S2.起吊操作平台;S3.操作平台降落、调位;S4.通过螺栓将操作平台与主楼2固定连接;S5.验收操作平台的安全性;S6.拆卸操作平台;S7.起吊操作平台,当倒U型锁具提升到高于连廊1反梁时,再进行倾斜提升,直到下一个操作位。
本发明提供的采光井操作平台具有以下优点:①一体化程度高:操作平台采用整体焊接的方法,用塔吊进行提升,避免了传统钢管架搭设过程中的钢管扣件等零星材料的使用;②安全性能高:相较于传统钢管架而言,本发明提供的操作平台具有防护到边,受力更加科学的优点;③经济性:相比传统钢管架的层层搭设,本发明提供的操作平台焊接一次成型,可周转重复使用,具有经济性好的优点;④施工方便简单:采用本发明提供的操作平台施工,可减少架料周转,有助于现场维持安全文明施工。
操作平台的安装流程为:主楼2墙体螺栓孔洞预留→操作平台起吊→螺栓插入、固定→操作平台降落、调位→操作平台固定→操作平台验收→投入使用。
操作平台随结构进行提升,在提升过程中需安排专人旁站。提升时使操作平台处于倾斜状态,避免与建筑物的碰撞,待提升到位后,安排专人手扶操作平台缓慢降落并进行位置校正。
操作平台提升之前要确保垃圾清理完成,并进行试吊。
操作平台提升时应先进行水平提升,待倒U型锁具提升高度超过连廊反梁高度时,再进行倾斜提升,可通过调节钢丝绳长度来使操作平台倾斜,进行提升。
操作平台随结构进行提升,在作业层的下一层进行搭设,操作过程中采用移动式操作平台(类似钢筋工钢筋绑扎脚踩凳),既不影响上部作业层模板的支设,又不影响下部拆模层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高层建筑的采光井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设于连廊和主楼间的工字钢框架,所述工字钢框架上铺设有供工作人员踩踏的钢板,所述工字钢框架包括两个端,其中一端设有倒扣在连廊反梁顶部的若干倒U型锁具,另外一端设有与主楼可拆卸连接的支撑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的采光井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操作平台上设有若干吊环。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的采光井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至少两个工字钢支腿构件,各所述工字钢支腿构件均安设于工字钢框架的底部,各所述工字钢支腿构件间隔设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高层建筑的采光井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还包括与主楼可拆卸连接的三脚架,所述工字钢支腿构件支撑于三脚架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高层建筑的采光井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钢支腿构件与三脚架螺栓连接。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层建筑的采光井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钢支腿构件包括工字钢支腿,所述工字钢支腿的一端设有支撑工字钢框架的工字钢龙骨,所述工字钢支腿的另一端设有与三脚架螺栓连接的钢筋接头,工字钢支腿上设有调节自身长度的调节机构。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的采光井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钢框架呈网格状,所述工字钢框架包括若干横向工字钢和若干纵向工字钢,各所述横向工字钢平行间隔设置,每一所述纵向工字钢与各所述横向工字钢均焊接且沿横向工字钢的长度延伸方向依次间隔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的采光井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倒U型锁具包括与连廊反梁贴合的贴合面,所述倒U型锁具的内部深度与连廊反梁的高度相等。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层建筑的采光井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板厚2~5mm。
10.一种高层建筑的采光井操作平台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S1.在主楼上预留螺栓孔洞;S2.起吊操作平台;S3.操作平台降落、调位;S4.通过螺栓将操作平台与主楼固定连接;S5.验收操作平台的安全性;S6.拆卸操作平台;S7.起吊操作平台,当倒U型锁具提升到高于连廊反梁时,再进行倾斜提升,直到下一个操作位。
CN201910592728.0A 2019-07-03 高层建筑的采光井操作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Active CN1102591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92728.0A CN110259106B (zh) 2019-07-03 高层建筑的采光井操作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92728.0A CN110259106B (zh) 2019-07-03 高层建筑的采光井操作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59106A true CN110259106A (zh) 2019-09-20
CN110259106B CN110259106B (zh) 2024-05-24

Family

ID=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56684A1 (fr) * 2010-02-23 2011-08-26 Msbi Ets Bernard Dispositif de fixation d'une plateforme contre une paroi support
CN206784919U (zh) * 2017-04-25 2017-12-22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凹廊工字钢支模平台
CN210798263U (zh) * 2019-07-03 2020-06-19 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高层建筑的采光井操作平台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FR2956684A1 (fr) * 2010-02-23 2011-08-26 Msbi Ets Bernard Dispositif de fixation d'une plateforme contre une paroi support
CN206784919U (zh) * 2017-04-25 2017-12-22 中天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凹廊工字钢支模平台
CN210798263U (zh) * 2019-07-03 2020-06-19 中建三局第三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高层建筑的采光井操作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444203B (zh) 一种高空大跨度悬挑连廊型钢混凝土结构及施工方法
CN202227476U (zh) 一种高空大跨度悬挑连廊型钢混凝土结构
CN110230393B (zh) 一种大型混凝土罐穹顶可爬升高支模支撑体系及安装方法
CN106437130A (zh) 一种用于超高层建筑施工的内顶外爬式模架施工平台
CN102535845A (zh) 一种连廊结构承重架的施工方法
AU2013212529B2 (en) Automated formwork climbing system
CN104652813A (zh) 用于超高层建筑钢结构的塔吊施工工艺
CN114232805B (zh) 一种超高度大跨度钢混凝土梁吊挂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13931313B (zh) 超高层核心筒水平结构施工方法
CN108756441A (zh) 一种用于变径塔的液压顶升倒装装置及其吊装方法
CN109653517B (zh) 一种多向卸荷系统及用该系统拼装钢连廊的施工方法
CN109881587B (zh) 一种大风环境下主塔上横梁支架整体安装方法
CN112324131B (zh) 一架两用大跨度劲性梁施工结构及其施工工法
CN113914223A (zh) 一种高墩弧形上横梁轻体量支架体系及其安装方法
CN106437123A (zh) 支腿自动翻转式整体提升电梯井操作平台
CN209685125U (zh) 一种高空大跨度钢结构连廊整体同步提升装置
CN110259106A (zh) 高层建筑的采光井操作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CN114908960A (zh) 一种用于避难层结构施工的支撑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10439678U (zh) 一种大型混凝土罐穹顶可爬升高支模支撑体系
CN104818675B (zh) 钢筋节段的组拼方法
CN211173029U (zh) 用于烟囱加固施工的可升降平台结构
CN113882507A (zh) 一种含有巨型拱的水平桁架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115637873B (zh) 一种用于变径楼层的水平刚性支撑结构
CN110206298A (zh) 一种用于错位矩阵方仓的优化滑模结构施工工艺
CN112960566B (zh) 一种超高层建筑内置塔式起重机的施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