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48375A - 一种通信方法及无线接入点 - Google Patents

一种通信方法及无线接入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48375A
CN110248375A CN201910675160.9A CN201910675160A CN110248375A CN 110248375 A CN110248375 A CN 110248375A CN 201910675160 A CN201910675160 A CN 201910675160A CN 110248375 A CN110248375 A CN 1102483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k
access point
base station
wireless access
establish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75160.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48375B (zh
Inventor
方明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75160.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4837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483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483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483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4837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4/00Supervisory, monitoring or testing arrangements
    • H04W24/02Arrangements for optimising operational condi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10Connection setup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无线接入点,该通信方法包括:通过第一链路与核心网进行通信,其中,所述第一链路为所述无线接入点与所述核心网之间建立的链路,或者,所述第一链路包括所述无线接入点与基站建立的链路,以及所述基站与所述核心网建立的链路。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减小终端与核心网之间的通信延时。

Description

一种通信方法及无线接入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信方法及无线接入点。
背景技术
随着终端技术的迅速发展,用户对通信需求越来越不满足于现状,带有毫米波功能的终端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进一步满足用户多种应用场景的需求,深受用户的欢迎。
但是,现有技术中,终端与核心网进行通信的过程中,存在延时较大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无线接入点,以解决终端与核心网进行通信的过程中,存在延时较大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无线接入点,包括:
通过第一链路与核心网进行通信,其中,所述第一链路为所述无线接入点与所述核心网之间建立的链路,或者,所述第一链路包括所述无线接入点与基站建立的链路,以及所述基站与所述核心网建立的链路。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线接入点,包括:
第一通信模块,用于通过第一链路与核心网进行通信,其中,所述第一链路为所述无线接入点与所述核心网之间建立的链路,或者,所述第一链路包括所述无线接入点与基站建立的链路,以及所述基站与所述核心网建立的链路。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线接入点,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通信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通信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的通信方法,应用于无线接入点,包括:通过第一链路与核心网进行通信,其中,所述第一链路为所述无线接入点与所述核心网之间建立的链路,或者,所述第一链路包括所述无线接入点与基站建立的链路,以及所述基站与所述核心网建立的链路。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减小终端与核心网之间的通信延时。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通信示意图之一;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通信示意图之二;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通信示意图之三;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接入点的结构图之一;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接入点的结构图之二;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接入点的结构图之三;
图8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接入点的结构图之四;
图9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接入点的结构图之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的流程图,应用于无线接入点,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通过第一链路与核心网进行通信,其中,所述第一链路为所述无线接入点与所述核心网之间建立的链路,或者,所述第一链路包括所述无线接入点与基站建立的链路,以及所述基站与所述核心网建立的链路。
本实施例中,上述第一链路为虚拟的链路。上述无线接入点可以是无线路由器,上述基站可以是毫米波基站,毫米波基站与终端之间可以通过毫米波进行通信。为了更好的理解所述第一链路为所述无线接入点与所述核心网之间建立的链路,或者,所述第一链路包括所述无线接入点与基站建立的链路,以及所述基站与所述核心网建立的链路,请参阅图2和图3。图2和图3均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通信示意图。
请先参阅图2,此时第一链路为所述无线接入点与所述核心网之间建立的链路。图2中,通过将无线接入点直接接入到核心网,删减中间接入Internet的环节,从而避免了Internet内部路由转递以及电路本身所引入的延时,从而可以降低整个通信系统链路的延时。
请先参阅图3,此时所述第一链路包括所述无线接入点与基站建立的链路,以及所述基站(可以是毫米波基站)与所述核心网建立的链路。由于无线接入点与毫米波基站相距较近(无线接入点与毫米波基站为非移动装置,其安装后,位置基本固定不变,在网络中均有对应实际位置,类似于长期演进基站都有其固定位置),因WiFi与毫米波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其主要用于室内及室外空旷环境短距离覆盖(一般100米以内),故无线接入点与毫米波基站之间的距离要远远小于他们与核心网之间的距离。
其中,WiFi使用频率低,其覆盖范围要大于毫米波覆盖范围。通过无线接入点直接与毫米波基站之间建立连接,当无线接入点与核心网之间的延时大于毫米波基站与核心网之间的延时,删减无线接入点直接接入到核心网的链路,既减少了链路的复杂度,减小链路时延的不平衡性,又降低了整个系统的时延,提升了用户体验。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链路为所述无线接入点与所述核心网之间建立的链路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第二链路与基站进行通信,其中,所述第二链路为所述无线接入点与所述基站之间建立的链路。
该实施方式中,上述第二链路为虚拟的链路。为了更好的理解上述过程,请参阅图4,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网络通信示意图。如图4所示,由于无线接入点与毫米波基站相距较近(无线接入点与毫米波基站为非移动装置,其安装后,位置基本固定不变,在网络中均有对应实际位置,类似于长期演进基站都有其固定位置),因WiFi与毫米波本身的特性,决定了其主要用于室内及室外空旷环境短距离覆盖(一般100米以内),故无线接入点与毫米波基站之间的距离要远远小于他们与核心网之间的距离。
其中,WiFi使用频率低,其覆盖范围要大于毫米波覆盖范围。通过无线接入点直接与毫米波基站之间建立连接,当毫米波基站与核心网之间的延时大于无线接入点与核心网之间的延时,删减毫米波基站直接接入到核心网的链路,既减少了链路的复杂度,减小链路时延的不平衡性,又降低了整个系统的时延,提升了用户体验。
可选的,所述第一链路传输的第一数据包括第一部分数据和第二部分数据,所述通过第二链路与基站进行通信,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链路与所述基站传输所述第一部分数据;
所述方法还包括:
与终端传输所述第二部分数据。
该实施方式中,上述通过所述第二链路与所述基站传输所述第一部分数据,与终端传输所述第二部分数据可以多种方式。例如:无线接入点可以接收核心网发送的第一数据,该第一数据包括第一部分数据和第二部分数据。无线接入点从而可以向毫米波基站发送所述第一部分数据,以使毫米波基站可以向终端发送所述第一部分数据。无线接入点可以向终端发送所述第二部分数据。最后,终端可以接收到第一部分数据和第二部分数据。
或者,无线接入点可以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二部分数据,接收毫米波基站发送的第一部分数据,该第一部分数据由终端发送给毫米波基站。从而,无线接入点可以向核心网发送所述第一部分数据和所述第二部分数据。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链路包括所述无线接入点与基站建立的链路,以及所述基站与所述核心网建立的链路的情况下,所述通过第一链路与核心网进行通信,包括:
通过所述无线接入点与所述基站建立的链路与所述基站传输第二数据,由所述基站通过所述基站与所述核心网建立的链路与所述核心网传输所述第二数据;
所述方法还包括:
与终端传输所述第二数据。
该实施方式中,上述通过所述无线接入点与所述基站建立的链路与所述基站传输第二数据,由所述基站通过所述基站与所述核心网建立的链路与所述核心网传输所述第二数据;与终端传输所述第二数据可以有多种方式。例如:无线接入点可以接收终端发送的第二数据,并将所述第二数据发送给毫米波基站,由毫米波基站向核心网发送所述第二数据。此时,与终端传输上述第二数据,是在通过上述无线接入点与上述基站建立的链路与上述基站传输第二数据,由上述基站通过上述基站与上述核心网建立的链路与上述核心网传输上述第二数据的步骤之前执行。
或者,可以是核心网向毫米波基站发送第二数据,无线接入网接收毫米波基站发送的所述第二数据,再向终端发送所述第二数据。此时,与终端传输上述第二数据,是在通过上述无线接入点与上述基站建立的链路与上述基站传输第二数据,由上述基站通过上述基站与上述核心网建立的链路与上述核心网传输上述第二数据的步骤之后执行。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整个过程中,终端与毫米波基站之间,毫米波基站与核心网之间亦可以进行正常的通信。
可选的,所述无线接入点与所述基站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
该实施方式中,上述预设阈值可以是一个合适的数值,例如可以是1米,此时无线接入点与毫米波基站置于相邻的位置。所述无线接入点与所述基站的位置可以固定,且所述无线接入点与所述基站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从而可以进一步降低链路的复杂度及链路传输带来的延时。
可选的,所述预设阈值为1米。
该实施方式中,上述预设阈值为1米,可以进一步降低链路的复杂度及链路传输带来的延时。
可选的,所述无线接入点与所述基站集成设置。
该实施方式中,可以理解为将无线接入点与毫米波基站集成于同一个基站系统内,可再进一步降低链路时延,提高链路可靠性,提高用户体验。
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无线接入点,包括:通过第一链路与核心网进行通信,其中,所述第一链路为所述无线接入点与所述核心网之间建立的链路,或者,所述第一链路包括所述无线接入点与基站建立的链路,以及所述基站与所述核心网建立的链路。这样,可以基于毫米波技术和WiFi技术的融合组网,提供多种不同的组网架构及方案,降低了整个链路端到端的延时,增强了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大大提升用户体验。
参见图5,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无线接入点的结构图,能实现上述实施例中通信方法的细节,并达到相同的效果。如图5所示,无线接入点500包括第一通信模块501,其中:
第一通信模块501,用于通过第一链路与核心网进行通信,其中,所述第一链路为所述无线接入点与所述核心网之间建立的链路,或者,所述第一链路包括所述无线接入点与基站建立的链路,以及所述基站与所述核心网建立的链路。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链路为所述无线接入点与所述核心网之间建立的链路的情况下,如图6所示,所述无线接入点500还包括:
第二通信模块502,用于通过第二链路与基站进行通信,其中,所述第二链路为所述无线接入点与所述基站之间建立的链路。
可选的,所述第一链路传输的第一数据包括第一部分数据和第二部分数据,所述第二通信模块502,用于:通过所述第二链路与所述基站传输所述第一部分数据;
如图7所示,所述无线接入点500还包括:
第三通信模块503,用于:与终端传输所述第二部分数据。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链路包括所述无线接入点与基站建立的链路,以及所述基站与所述核心网建立的链路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通信模块501,用于:通过所述无线接入点与所述基站建立的链路与所述基站传输第二数据,由所述基站通过所述基站与所述核心网建立的链路与所述核心网传输所述第二数据;
如图8所示,所述无线接入点500还包括:
第四通信模块504,用于:与终端传输所述第二数据。
可选的,所述无线接入点与所述基站的位置固定,且所述无线接入点与所述基站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
可选的,所述预设阈值为1米。
可选的,所述无线接入点与所述基站集成设置。
无线接入点500能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无线接入点实现的各个过程,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的无线接入点500,第一通信模块501,用于通过第一链路与核心网进行通信,其中,所述第一链路为所述无线接入点与所述核心网之间建立的链路,或者,所述第一链路包括所述无线接入点与基站建立的链路,以及所述基站与所述核心网建立的链路。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减小终端与核心网之间的通信延时。
参见图9,图9为实现本发明各个实施例的一种无线接入点的硬件结构示意图,该无线接入点900包括但不限于:射频单元901、网络模块902、音频输出单元903、输入单元904、传感器905、显示单元906、用户输入单元907、接口单元908、存储器909、处理器910、以及电源911等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9中示出的无线接入点结构并不构成对无线接入点的限定,无线接入点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无线接入点包括但不限于手机、平板电脑、笔记本电脑、掌上电脑、车载终端、可穿戴设备、以及计步器等。
其中,射频单元901,用于通过第一链路与核心网进行通信,其中,所述第一链路为所述无线接入点与所述核心网之间建立的链路,或者,所述第一链路包括所述无线接入点与基站建立的链路,以及所述基站与所述核心网建立的链路。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减小终端与核心网之间的通信延时。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链路为所述无线接入点与所述核心网之间建立的链路的情况下,射频单元901,还用于通过第二链路与基站进行通信,其中,所述第二链路为所述无线接入点与所述基站之间建立的链路。
可选的,所述第一链路传输的第一数据包括第一部分数据和第二部分数据,射频单元901,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链路与所述基站传输所述第一部分数据;与终端传输所述第二部分数据。
可选的,在所述第一链路包括所述无线接入点与基站建立的链路,以及所述基站与所述核心网建立的链路的情况下,射频单元901,还用于通过所述无线接入点与所述基站建立的链路与所述基站传输第二数据,由所述基站通过所述基站与所述核心网建立的链路与所述核心网传输所述第二数据;与终端传输所述第二数据。
可选的,所述无线接入点与所述基站的位置固定,且所述无线接入点与所述基站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
可选的,所述预设阈值为1米。
可选的,所述无线接入点与所述基站集成设置。
应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射频单元901可用于收发信息或通话过程中,信号的接收和发送,具体的,将来自基站的下行数据接收后,给处理器910处理;另外,将上行的数据发送给基站。通常,射频单元901包括但不限于天线、至少一个放大器、收发信机、耦合器、低噪声放大器、双工器等。此外,射频单元901还可以通过无线通信系统与网络和其他设备通信。
无线接入点通过网络模块902为用户提供了无线的宽带互联网访问,如帮助用户收发电子邮件、浏览网页和访问流式媒体等。
音频输出单元903可以将射频单元901或网络模块902接收的或者在存储器909中存储的音频数据转换成音频信号并且输出为声音。而且,音频输出单元903还可以提供与无线接入点900执行的特定功能相关的音频输出(例如,呼叫信号接收声音、消息接收声音等等)。音频输出单元903包括扬声器、蜂鸣器以及受话器等。
输入单元904用于接收音频或视频信号。输入单元904可以包括图形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9041和麦克风9042,图形处理器9041对在视频捕获模式或图像捕获模式中由图像捕获装置(如摄像头)获得的静态图片或视频的图像数据进行处理。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显示在显示单元906上。经图形处理器9041处理后的图像帧可以存储在存储器909(或其它存储介质)中或者经由射频单元901或网络模块902进行发送。麦克风9042可以接收声音,并且能够将这样的声音处理为音频数据。处理后的音频数据可以在电话通话模式的情况下转换为可经由射频单元901发送到移动通信基站的格式输出。
无线接入点900还包括至少一种传感器905,比如光传感器、运动传感器以及其他传感器。具体地,光传感器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接近传感器,其中,环境光传感器可根据环境光线的明暗来调节显示面板9061的亮度,接近传感器可在无线接入点900移动到耳边时,关闭显示面板9061和/或背光。作为运动传感器的一种,加速计传感器可检测各个方向上(一般为三轴)加速度的大小,静止时可检测出重力的大小及方向,可用于识别无线接入点姿态(比如横竖屏切换、相关游戏、磁力计姿态校准)、振动识别相关功能(比如计步器、敲击)等;传感器905还可以包括指纹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虹膜传感器、分子传感器、陀螺仪、气压计、湿度计、温度计、红外线传感器等,在此不再赘述。
显示单元906用于显示由用户输入的信息或提供给用户的信息。显示单元906可包括显示面板9061,可以采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等形式来配置显示面板9061。
用户输入单元907可用于接收输入的数字或字符信息,以及产生与无线接入点的用户设置以及功能控制有关的键信号输入。具体地,用户输入单元907包括触控面板9071以及其他输入设备9072。触控面板9071,也称为触摸屏,可收集用户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比如用户使用手指、触笔等任何适合的物体或附件在触控面板9071上或在触控面板9071附近的操作)。触控面板9071可包括触摸检测装置和触摸控制器两个部分。其中,触摸检测装置检测用户的触摸方位,并检测触摸操作带来的信号,将信号传送给触摸控制器;触摸控制器从触摸检测装置上接收触摸信息,并将它转换成触点坐标,再送给处理器910,接收处理器910发来的命令并加以执行。此外,可以采用电阻式、电容式、红外线以及表面声波等多种类型实现触控面板9071。除了触控面板9071,用户输入单元907还可以包括其他输入设备9072。具体地,其他输入设备9072可以包括但不限于物理键盘、功能键(比如音量控制按键、开关按键等)、轨迹球、鼠标、操作杆,在此不再赘述。
进一步的,触控面板9071可覆盖在显示面板9061上,当触控面板9071检测到在其上或附近的触摸操作后,传送给处理器910以确定触摸事件的类型,随后处理器910根据触摸事件的类型在显示面板9061上提供相应的视觉输出。虽然在图9中,触控面板9071与显示面板9061是作为两个独立的部件来实现无线接入点的输入和输出功能,但是在某些实施例中,可以将触控面板9071与显示面板9061集成而实现无线接入点的输入和输出功能,具体此处不做限定。
接口单元908为外部装置与无线接入点900连接的接口。例如,外部装置可以包括有线或无线头戴式耳机端口、外部电源(或电池充电器)端口、有线或无线数据端口、存储卡端口、用于连接具有识别模块的装置的端口、音频输入/输出(I/O)端口、视频I/O端口、耳机端口等等。接口单元908可以用于接收来自外部装置的输入(例如,数据信息、电力等等)并且将接收到的输入传输到无线接入点900内的一个或多个元件或者可以用于在无线接入点900和外部装置之间传输数据。
存储器909可用于存储软件程序以及各种数据。存储器909可主要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操作系统、至少一个功能所需的应用程序(比如声音播放功能、图像播放功能等)等;存储数据区可存储根据手机的使用所创建的数据(比如音频数据、电话本等)等。此外,存储器909可以包括高速随机存取存储器,还可以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件、闪存器件、或其他易失性固态存储器件。
处理器910是无线接入点的控制中心,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无线接入点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909内的软件程序和/或模块,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909内的数据,执行无线接入点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从而对无线接入点进行整体监控。处理器910可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单元;优选的,处理器910可集成应用处理器和调制解调处理器,其中,应用处理器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调制解调处理器主要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处理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910中。
无线接入点900还可以包括给各个部件供电的电源911(比如电池),优选的,电源911可以通过电源管理系统与处理器910逻辑相连,从而通过电源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充电、放电、以及功耗管理等功能。
另外,无线接入点900包括一些未示出的功能模块,在此不再赘述。
优选的,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线接入点,包括处理器910,存储器909,存储在存储器909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91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910执行时实现上述通信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通信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Claims (16)

1.一种通信方法,应用于无线接入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通过第一链路与核心网进行通信,其中,所述第一链路为所述无线接入点与所述核心网之间建立的链路,或者,所述第一链路包括所述无线接入点与基站建立的链路,以及所述基站与所述核心网建立的链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链路为所述无线接入点与所述核心网之间建立的链路的情况下,所述方法还包括:
通过第二链路与基站进行通信,其中,所述第二链路为所述无线接入点与所述基站之间建立的链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链路传输的第一数据包括第一部分数据和第二部分数据,所述通过第二链路与基站进行通信,包括:
通过所述第二链路与所述基站传输所述第一部分数据;
所述方法还包括:
与终端传输所述第二部分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链路包括所述无线接入点与基站建立的链路,以及所述基站与所述核心网建立的链路的情况下,所述通过第一链路与核心网进行通信,包括:
通过所述无线接入点与所述基站建立的链路与所述基站传输第二数据,由所述基站通过所述基站与所述核心网建立的链路与所述核心网传输所述第二数据;
所述方法还包括:
与终端传输所述第二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入点与所述基站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阈值为1米。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入点与所述基站集成设置。
8.一种无线接入点,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通信模块,用于通过第一链路与核心网进行通信,其中,所述第一链路为所述无线接入点与所述核心网之间建立的链路,或者,所述第一链路包括所述无线接入点与基站建立的链路,以及所述基站与所述核心网建立的链路。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接入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链路为所述无线接入点与所述核心网之间建立的链路的情况下,所述无线接入点还包括:
第二通信模块,用于通过第二链路与基站进行通信,其中,所述第二链路为所述无线接入点与所述基站之间建立的链路。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链路传输的第一数据包括第一部分数据和第二部分数据,所述第二通信模块,用于:通过所述第二链路与所述基站传输所述第一部分数据;
所述无线接入点还包括:
第三通信模块,用于:与终端传输所述第二部分数据。
11.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线接入点,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链路包括所述无线接入点与基站建立的链路,以及所述基站与所述核心网建立的链路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通信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无线接入点与所述基站建立的链路与所述基站传输第二数据,由所述基站通过所述基站与所述核心网建立的链路与所述核心网传输所述第二数据;
所述无线接入点还包括:
第四通信模块,用于:与终端传输所述第二数据。
12.根据权利要求8至11中任一项所述的无线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入点与所述基站的位置固定,且所述无线接入点与所述基站之间的距离小于预设阈值。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阈值为1米。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无线接入点,其特征在于,所述无线接入点与所述基站集成设置。
15.一种无线接入点,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步骤。
16.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方法的步骤。
CN201910675160.9A 2019-07-25 2019-07-25 一种通信方法及无线接入点 Active CN11024837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75160.9A CN110248375B (zh) 2019-07-25 2019-07-25 一种通信方法及无线接入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75160.9A CN110248375B (zh) 2019-07-25 2019-07-25 一种通信方法及无线接入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48375A true CN110248375A (zh) 2019-09-17
CN110248375B CN110248375B (zh) 2021-11-09

Family

ID=678934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75160.9A Active CN110248375B (zh) 2019-07-25 2019-07-25 一种通信方法及无线接入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48375B (zh)

Citation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6669A (zh) * 2009-03-19 2012-02-15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方法、无线基站、无线网络控制器、核心网络装置以及网关装置
US20130114463A1 (en) * 2011-11-03 2013-05-09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omain Name Resolution for Fast Link Setup
CN103120009A (zh) * 2010-12-16 2013-05-22 阿尔卡特朗讯 移动网络、对应的接入节点、处理单元和用于操作该移动网络的方法
CN103179621A (zh) * 2011-12-22 2013-06-26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一种蜂窝网与无线局域网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CN103249041A (zh) * 2012-02-07 2013-08-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和无线蜂窝网融合的方法及装置
CN104170480A (zh) * 2012-03-16 2014-11-2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与协同移动设备同步的接入点
CN104604298A (zh) * 2012-09-28 2015-05-06 英特尔公司 混合无线广域网和无线局域网的发现和操作
CN104980949A (zh) * 2015-06-30 2015-10-14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异频测量的启动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5164976A (zh) * 2013-01-16 2015-12-16 贝扎德·莫赫比 用于对核心网络的混合式接入的方法及设备
CN106162694A (zh) * 2015-04-09 2016-11-23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支持覆盖范围扩展和业务连续性的方法以及装置
CN106454754A (zh) * 2015-08-12 2017-02-22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宽带集群系统
CN106559798A (zh) * 2015-09-28 2017-04-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中继方法、无线中继站及无线中继系统
CN106688302A (zh) * 2014-10-07 2017-05-17 英特尔Ip公司 用于取回wlan连接性的设备的改进的pdn连接续用
CN107005919A (zh) * 2014-10-10 2017-08-0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使用未授权频带的单独lte ran的方法和装置
CN107070755A (zh) * 2011-06-08 2017-08-18 阿尔卡特朗讯 用于为用户实体提供网络接入的方法及装置
CN107172713A (zh) * 2017-07-03 2017-09-15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无线资源分配/管理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终端
CN107409370A (zh) * 2014-12-23 2017-11-28 Idac控股公司 Lte系统中的延迟降低
WO2018038800A1 (en) * 2016-08-21 2018-03-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s to support a cluster of positioning beacons
WO2018058691A1 (zh) * 2016-09-30 2018-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公用数据网连接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18080728A1 (en) * 2016-10-31 2018-05-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management during voice calls
US20180199280A1 (en) * 2013-11-22 2018-07-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provision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based on cell characteristics
WO2018172601A1 (en) * 2017-03-20 2018-09-27 Nokia Technologies Oy Reliability-based multi-link communications
CN108616945A (zh) * 2017-02-10 2018-10-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链路切换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EP3399665A2 (en) * 2017-05-05 2018-11-07 ATC Technologies, LLC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ng with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CN109788578A (zh) * 2017-11-14 2019-05-21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te与wifi聚合的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CN109788427A (zh) * 2017-11-10 2019-05-21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82311A (zh) * 2017-12-28 2019-07-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接入核心网设备方法及终端、mme和saegw
CN110249693A (zh) * 2017-02-06 2019-09-17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时隙传输上的微时隙的上行链路打孔

Patent Citation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56669A (zh) * 2009-03-19 2012-02-15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移动通信方法、无线基站、无线网络控制器、核心网络装置以及网关装置
CN103120009A (zh) * 2010-12-16 2013-05-22 阿尔卡特朗讯 移动网络、对应的接入节点、处理单元和用于操作该移动网络的方法
CN107070755A (zh) * 2011-06-08 2017-08-18 阿尔卡特朗讯 用于为用户实体提供网络接入的方法及装置
US20130114463A1 (en) * 2011-11-03 2013-05-09 Futurewei Technologie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Domain Name Resolution for Fast Link Setup
CN103179621A (zh) * 2011-12-22 2013-06-26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一种蜂窝网与无线局域网切换的方法及系统
CN103249041A (zh) * 2012-02-07 2013-08-1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无线局域网和无线蜂窝网融合的方法及装置
CN104170480A (zh) * 2012-03-16 2014-11-26 高通股份有限公司 与协同移动设备同步的接入点
CN104604298A (zh) * 2012-09-28 2015-05-06 英特尔公司 混合无线广域网和无线局域网的发现和操作
CN105164976A (zh) * 2013-01-16 2015-12-16 贝扎德·莫赫比 用于对核心网络的混合式接入的方法及设备
US20180199280A1 (en) * 2013-11-22 2018-07-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provisioning configuration information based on cell characteristics
CN106688302A (zh) * 2014-10-07 2017-05-17 英特尔Ip公司 用于取回wlan连接性的设备的改进的pdn连接续用
CN107005919A (zh) * 2014-10-10 2017-08-01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用于使用未授权频带的单独lte ran的方法和装置
CN107409370A (zh) * 2014-12-23 2017-11-28 Idac控股公司 Lte系统中的延迟降低
CN106162694A (zh) * 2015-04-09 2016-11-23 上海贝尔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支持覆盖范围扩展和业务连续性的方法以及装置
CN104980949A (zh) * 2015-06-30 2015-10-14 上海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异频测量的启动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06454754A (zh) * 2015-08-12 2017-02-22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及宽带集群系统
CN106559798A (zh) * 2015-09-28 2017-04-05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中继方法、无线中继站及无线中继系统
WO2018038800A1 (en) * 2016-08-21 2018-03-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and methods to support a cluster of positioning beacons
WO2018058691A1 (zh) * 2016-09-30 2018-04-0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建立公用数据网连接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18080728A1 (en) * 2016-10-31 2018-05-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management during voice calls
CN110249693A (zh) * 2017-02-06 2019-09-17 瑞典爱立信有限公司 时隙传输上的微时隙的上行链路打孔
CN108616945A (zh) * 2017-02-10 2018-10-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链路切换的方法及相关设备
WO2018172601A1 (en) * 2017-03-20 2018-09-27 Nokia Technologies Oy Reliability-based multi-link communications
EP3399665A2 (en) * 2017-05-05 2018-11-07 ATC Technologies, LLC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ng with unmanned aerial vehicles
CN107172713A (zh) * 2017-07-03 2017-09-15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无线资源分配/管理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终端
CN109788427A (zh) * 2017-11-10 2019-05-21 索尼公司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装置和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788578A (zh) * 2017-11-14 2019-05-21 北京佰才邦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te与wifi聚合的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CN109982311A (zh) * 2017-12-28 2019-07-05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接入核心网设备方法及终端、mme和saegw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HIH-CHIANG LIAO: "On Designing Energy Efficient Wi-Fi P2P Connection for Internet of Things", 《2017 IEEE 85TH VEHICULAR TECHNOLOGY CONFERENCE》 *
ERICSSON: "R2-161541 "Capabilities for WLAN measurements (Text Proposal for 36.331)"", 《3GPP TSG_RAN\WG2_RL2》 *
HUAWEI: "R2-160430 "36.331 Running CR to implement Stage 3 Agreements on NB-IoT"", 《3GPP TSG_RAN\WG2_RL2》 *
郁?趵鱿?赵娜: "基于构件的软件演化波及效应分析", 《计算机科学》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48375B (zh) 2021-11-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49132A (zh) 一种发射天线的切换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113459A (zh) 一种天线控制方法和折叠屏终端
CN108762640A (zh) 一种弹幕信息的显示方法和终端
CN108803963A (zh) 一种截屏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108007A (zh) 一种降低功耗的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098486A (zh) 一种天线控制方法和设备
CN110072014A (zh) 一种屏幕折叠状态确定方法和移动终端
CN110190916A (zh) 一种功率检测电路及终端
CN109819450A (zh) 一种信号接收的方法、装置和终端
CN110289883A (zh) 一种射频电路、终端设备及电路控制方法
CN109639313A (zh) 一种通信控制方法、系统及电路
CN110209313A (zh) 图标移动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9743737A (zh) 一种降低多种网络共存干扰的方法、终端及基站
CN109558046A (zh) 一种信息显示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10035503A (zh) 资源状态的配置方法、激活或去激活方法、基站及终端
CN109888928A (zh) 一种终端及无线充电控制方法
CN109739300A (zh) 一种天线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9195191A (zh) 一种小区重选控制方法及终端
CN109101151A (zh) 一种信息显示处理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8494465A (zh) 一种智能天线的波束调整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7749761B (zh) 一种抗干扰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698711A (zh) 一种射频模组及终端设备
CN108540951A (zh) 一种充值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9257152A (zh) 一种资源指示方法、网络侧设备及终端
CN108319440A (zh) 音频输出方法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