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34001B - 一种便携式双目立体摄像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便携式双目立体摄像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34001B
CN110234001B CN201910483128.0A CN201910483128A CN110234001B CN 110234001 B CN110234001 B CN 110234001B CN 201910483128 A CN201910483128 A CN 201910483128A CN 110234001 B CN110234001 B CN 11023400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se
fixedly connected
sides
front surface
suppor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8312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34001A (zh
Inventor
于大明
姜珂
赵立军
张海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Sinochip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Sinochi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Sinochip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Sinochip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8312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3400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3400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3400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3400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3400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PHYSICS
    • G03PHOTOGRAPHY; CINEMATOGRAPHY;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ELECTROGRAPHY; HOLOGRAPHY
    • G03B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FOR TAKING PHOTOGRAPHS OR FOR PROJECTING OR VIEWING THEM; APPARATUS OR ARRANGEMENTS EMPLOYING ANALOGOUS TECHNIQUES USING WAVES OTHER THAN OPTICAL WAV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0Details of cameras or camera bodi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G03B17/02Bodies
    • G03B17/04Bodies collapsible, foldable or extensible, e.g. book typ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20Image signal generators
    • H04N13/204Image signal generators using stereoscopic image cameras
    • H04N13/239Image signal generators using stereoscopic image cameras using two 2D image sensors having a relative position equal to or related to the interocular distan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ccessories Of Camera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双目立体摄像装置,包括基座,基座正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开槽,转轴的外壁固定套接有套板,套板的内腔中滑动套接有支撑板,第一滑槽的两侧等距开设有至少三个卡槽,其中两个卡槽中活动卡接有卡块,卡块的背面且位于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杆,圆杆的正面且位于卡块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圆杆的正面且位于限位槽的内腔中固定连接有圆块。本发明利用转轴和支撑板相配合的设置方式,通过调整支撑板在套板内腔中的相对位置,更进一步地调整了支撑板的支撑长度,进而实现对基座与摄像头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更加细致地调整,减小摄像头与基座的相对位置,便于摄影爱好者的携带。

Description

一种便携式双目立体摄像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立体摄像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便携式双目立体摄像装置。
背景技术
摄像机、防水数码摄像机、摄像机种类繁多,其工作的基本原理都是一样的:把光学图像信号转变为电信号,以便于存储或者传输。光电信号很微弱,需通过预放电路进行放大,再经过各种电路进行处理和调整,最后得到的标准信号可以送到录像机等记录媒介上记录下来,或通过传播系统传播或送到监视器上显示出来。
随着智能化的普及,双目立体摄像的应用也随着扩大,在现有的无人驾驶汽车中,由于需照顾外观的美观性以及安装使用的便捷性,因而需要突出便携的目的,但目前很多立体摄像机的镜头较基座都会突出很多,造成摄影机的体积过大,从而导致摄像机携带安装起来不方便,影响智能化使用进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双目立体摄像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式双目立体摄像装置,包括基座,所述基座正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开槽,所述开槽的两侧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所述转轴的外壁固定套接有套板,所述套板的内腔中滑动套接有支撑板,所述套板正面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一滑槽的两侧等距开设有至少三个卡槽,其中两个所述卡槽中活动卡接有卡块,所述卡块的背面且位于支撑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杆,所述圆杆的正面与卡块滑动穿插连接,所述圆杆的正面且位于卡块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所述圆杆的正面且位于限位槽的内腔中固定连接有圆块。
优选的,所述基座正面的两侧且位于开槽的上方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腔中滑动连接有连接杆。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镜框,所述镜框的内部固定嵌设有摄像头。
优选的,所述凹槽内腔的背面开设有第二滑槽,所述第二滑槽的内腔中滑动设置有滑块,且所述滑块的正面与连接杆的背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的外壁且位于第二滑槽的内腔中活动套设有弹簧,且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滑块的正面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镜框的背面且位于连接杆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环,所述限位环内壁的一侧呈弧形。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1、本发明利用转轴和支撑板相配合的设置方式,通过以转轴为圆心旋转套板,利用支撑板对镜框的背面进行支撑,可以调整摄像头与基座之间的相对位置,再配合卡块与卡槽之间的卡接位置,从而调整支撑板在套板内腔中的相对位置,更进一步地调整了支撑板的支撑长度,进而实现对基座与摄像头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更加细致地调整,改变了摄像头的长度,从而就能在不使用摄像头的情况下,减小摄像头与基座的相对位置,便于摄影爱好者的携带;
2、本发明利用滑块与弹簧相配合的设置方式,当需要将基座收纳入包中时,将支撑板和套板重新收纳进开槽的内腔中,不再对镜框有支撑作用,此时弹簧会推动滑块使连接杆缩进第二滑槽的内腔中,从而带动摄像头向着基座进行靠近,进而减小了基座与摄像头之间的距离,便于基座的收纳;
3、本发明利用圆杆与圆块相配合的设置方式,通过滑动卡块,使卡块脱离卡槽的内腔,然后利用卡块带着圆杆进行移动,再配合圆杆带动支撑板进行移动,从而实现支撑板在套板内腔中相对位置的移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侧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套板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图3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座;2、开槽;3、转轴;4、套板;5、支撑板;6、第一滑槽;7、卡槽;8、卡块;9、圆杆;10、限位槽;11、圆块;12、连接杆;13、镜框;14、摄像头;15、第二滑槽;16、滑块;17、弹簧;18、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5所示的一种便携式双目立体摄像装置,包括基座1,基座1正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开槽2,开槽2的两侧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3,转轴3的外壁固定套接有套板4,套板4的内腔中滑动套接有支撑板5,套板4正面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6,第一滑槽6的两侧等距开设有至少三个卡槽7。
其中两个卡槽7中活动卡接有卡块8配合卡块8与卡槽7之间的卡接位置,从而调整支撑板5在套板4内腔中的相对位置,更进一步地调整了支撑板5的支撑长度,进而实现对基座1与摄像头14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更加细致地调整,改变了摄像头14的长度,滑动卡块8,使卡块8脱离卡槽7的内腔,然后利用卡块8带着圆杆9进行移动,再配合圆杆9带动支撑板5进行移动,从而实现支撑板5在套板4内腔中相对位置的移动,卡块8的背面且位于支撑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杆9,圆杆9的正面与卡块8滑动穿插连接,圆杆9的正面且位于卡块8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10,圆杆9的正面且位于限位槽10的内腔中固定连接有圆块11。
基座1正面的两侧且位于开槽2的上方均开设有凹槽,凹槽的内腔中滑动连接有连接杆12,连接杆1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镜框13,镜框13的内部固定嵌设有摄像头14,通过以转轴3为圆心旋转套板4,利用支撑板5对镜框13的背面进行支撑,可以调整摄像头14与基座1之间的相对位置,配合将支撑板5和套板4重新收纳进开槽2的内腔中,不再对镜框13有支撑作用,此时弹簧17会推动滑块16使连接杆12缩进第二滑槽15的内腔中,从而带动摄像头14向着基座1进行靠近,进而减小了基座1与摄像头14之间的距离,便于基座1的收纳。
凹槽内腔的背面开设有第二滑槽15,第二滑槽15的内腔中滑动设置有滑块16,且滑块16的正面与连接杆12的背面固定连接,连接杆12的外壁且位于第二滑槽15的内腔中活动套设有弹簧17,且弹簧17的一端与滑块16的正面固定连接,镜框13的背面且位于连接杆1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8,限位环18内壁的一侧呈弧形,通过支撑板5卡进限位环18的内部,利用支撑板5对镜框13的背面进行支撑。
本发明工作原理:
使用时,当需要使用摄像机进行景物的拍摄时,首先以转轴3为圆心旋转套板4,利用支撑板5卡进限位环18的内部,利用支撑板5对镜框13的背面进行支撑,可以调整摄像头14与基座1之间的相对位置,再配合卡块8与卡槽7之间的卡接位置,从而调整支撑板5在套板4内腔中的相对位置,更进一步地调整了支撑板5的支撑长度,进而实现对基座1与摄像头14之间的相对位置进行更加细致地调整,改变了摄像头14与基座1之间的相对长度。
当需要将基座1收纳入包中时,将支撑板5和套板4以转轴3为圆心转动,重新收纳进开槽2的内腔中,此时不再对镜框13有支撑作用,然后弹簧17会推动滑块16使连接杆12缩进第二滑槽15的内腔中,从而带动摄像头14向着基座1进行靠近,进而减小了基座1与摄像头14之间的距离,从而就能在不使用摄像头14的情况下,减小摄像头14与基座1的相对位置,减小了摄像机的体积,便于摄影爱好者的携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便携式双目立体摄像装置,包括基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正面的两侧均开设有开槽(2),所述开槽(2)的两侧内壁之间转动连接有转轴(3),所述转轴(3)的外壁固定套接有套板(4),所述套板(4)的内腔中滑动套接有支撑板(5),所述套板(4)正面的两侧均开设有第一滑槽(6),所述第一滑槽(6)的两侧等距开设有至少三个卡槽(7),其中两个所述卡槽(7)中活动卡接有卡块(8),所述卡块(8)的背面且位于支撑板(5)的顶部固定连接有圆杆(9),所述圆杆(9)的正面与卡块(8)滑动穿插连接,所述圆杆(9)的正面且位于卡块(8)的内部开设有限位槽(10),所述圆杆(9)的正面且位于限位槽(10)的内腔中固定连接有圆块(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双目立体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正面的两侧且位于开槽(2)的上方均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内腔中滑动连接有连接杆(1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双目立体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2)的正面固定连接有镜框(13),所述镜框(13)的内部固定嵌设有摄像头(14)。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双目立体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内腔的背面开设有第二滑槽(15),所述第二滑槽(15)的内腔中滑动设置有滑块(16),且所述滑块(16)的正面与连接杆(12)的背面固定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 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双目立体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12)的外壁且位于第二滑槽(15)的内腔中活动套设有弹簧(17),且所述弹簧(17)的一端与滑块(16)的正面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携式双目立体摄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框(13)的背面且位于连接杆(12)的外部固定连接有限位环(18),所述限位环(18)内壁的一侧呈弧形。
CN201910483128.0A 2019-06-04 2019-06-04 一种便携式双目立体摄像装置 Active CN11023400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83128.0A CN110234001B (zh) 2019-06-04 2019-06-04 一种便携式双目立体摄像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83128.0A CN110234001B (zh) 2019-06-04 2019-06-04 一种便携式双目立体摄像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34001A CN110234001A (zh) 2019-09-13
CN110234001B true CN110234001B (zh) 2021-03-05

Family

ID=678585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83128.0A Active CN110234001B (zh) 2019-06-04 2019-06-04 一种便携式双目立体摄像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34001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7410424U (zh) * 2017-11-01 2018-05-25 信丰世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行车记录仪的摄像头
CN208369686U (zh) * 2017-10-18 2019-01-11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一体式基板及其制作模具、感光组件阵列和摄像模组阵列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253111Y1 (ko) * 2001-07-19 2001-11-17 신억균 완구용 쌍안경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369686U (zh) * 2017-10-18 2019-01-11 宁波舜宇光电信息有限公司 一体式基板及其制作模具、感光组件阵列和摄像模组阵列
CN207410424U (zh) * 2017-11-01 2018-05-25 信丰世嘉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行车记录仪的摄像头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34001A (zh) 2019-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61243B2 (en) Attachable smartphone camera
US9055220B1 (en) Enabling the integration of a three hundred and sixty degree panoramic camera within a mobile device case
EP1085769A3 (en) Stereoscopic image pickup apparatus
US11245818B2 (en) Camera expansion frames and modules
CN210016495U (zh) 移动终端
JP6923218B2 (ja) スマートフォン、キーボード、タブレットを全て合体して備え画像をキャプチャできる個人用情報端末
KR20180024752A (ko) 셀프 촬영용 스틱
CN109561187A (zh)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组合三轴稳定拍摄装置
CN110234001B (zh) 一种便携式双目立体摄像装置
CN208063408U (zh) 3d立体影像耳机装置
CN201315877Y (zh) 影视拍摄工作帽
WO2013051796A2 (ko) 입체영상 촬영수단을 장착하기 위한 장치
CN205622726U (zh) 一种双镜头眼镜摄像机
CN214045760U (zh) 一种移轴摄影装置
JP2004138954A (ja) 携帯電子機器
WO2021102738A1 (zh) 集成相机机身的云台组件和拍摄设备
CN209233889U (zh) 一种便携式多功能组合三轴稳定拍摄装置
CN113077687A (zh) 一种摄影取景演示教学器具
CN206698322U (zh) 一种错位式双目720度全景相机
CN214281551U (zh) 一种立体视频摄录装置
CN215264256U (zh) 一种三维视觉影像产生盒
CN216673065U (zh) 电子设备
CN220171391U (zh) 一种投影仪辅助变焦装置及投影仪外壳
CN216401799U (zh) 一种无人机航拍用具有计时功能的摄像头
CN113382172B (zh) 一种瞬间拍照组合合成视频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