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25586A -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基站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基站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25586A
CN110225586A CN201810172419.3A CN201810172419A CN110225586A CN 110225586 A CN110225586 A CN 110225586A CN 201810172419 A CN201810172419 A CN 201810172419A CN 110225586 A CN110225586 A CN 110225586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information
ascending control
transfer resource
transmission
resour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7241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25586B (zh
Inventor
高雪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CN20181017241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25586B/zh
Priority to TW108106672A priority patent/TWI717698B/zh
Priority to US16/977,017 priority patent/US11700608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9/076678 priority patent/WO2019166010A1/zh
Priority to EP19760070.3A priority patent/EP3761734A4/en
Priority to KR1020207026019A priority patent/KR102522865B1/ko
Publication of CN11022558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2558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2558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2558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9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or different redunda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7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CQI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4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quality criteria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基站及装置,该传输方法: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一传输资源,以及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传输资源;所述第一传输资源与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在时域上存在重叠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本发明实施例给出了明确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

Description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基站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基站及装置。
背景技术
在NR(New RAT,新空口)系统中,定义了NR PUCCH(Physical Uplink ControlChannel,物理上行控制信道)格式format包括:format0、format 1、format 2、format 3以及format 4,共5种PUCCH format。其中,PUCCH format 0和1可以承载1~2比特UCI(UplinkControl Information,上行控制信息)传输,PUCCH format2、3和4可以承载大于2比特UCI传输;PUCCH format 0和2属于短PUCCH,占用1到2个符号传输,PUCCH format 1、3、4属于长PUCCH,可占用4到14个符号传输。
SR(Scheduling Request,调度请求)可以使用PUCCH format 0或1传输。高层信令预先配置SR的传输周期和偏移,根据传输周期和偏移,可以确定SR的传输机会。在SR的传输机会中,如果存在正SR(即positive SR),则使用高层信令预先配置给SR一个PUCCH format传输SR,如果为负SR(即negative SR),则不传输。
HARQ-ACK(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ACK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可以使用这5中format中的任何一种。当HARQ-ACK为1或2比特时,被配置使用PUCCH format 0或1传输;当HARQ-ACK超过2比特时,根据比特数在预先配置给终端的多个PUCCH资源集合中选择一个,其中,每个PUCCH资源集合对应一个比特数范围,在选择的PUCCH资源集合中,根据HARQ-ACK对应的PDCCH(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下行控制信道)所使用的DCI(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下行控制信息)格式中的HARQ-ACK资源指示域选择一个PUCCH资源,在该选择的PUCCH资源上传输HARQ-ACK。
周期CSI(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信道状态信息)可以配置使用PUCCHformat 2或3或4传输,将待传输的周期CSI经过信道编码和速率匹配后,映射到除了导频以外的PUCCH资源上进行传输。
综上,随着移动通信业务需求的发展变化,ITU(InternationalTelecommunication Union,国际电信联盟)和3GPP等组织都开始研究新的无线通信系统(例如5G NR,5Generation New RAT)。目前5G NR中,HARQ-ACK可以使用NR PUCCH format 0或1或2或3或4传输,SR可以使用NR PUCCH format 0或1传输,周期CSI可以使用NR PUCCHformat 2或3或4传输。在NR系统中,不同UCI的PUCCH相关参数独立配置,不同的UCI的传输资源和所使用的PUCCH格式独立配置;如图1所示,当一种UCI在PUCCH上传输所占用的符号个数较大时,可能会在该UCI的传输时域范围内存在另一种UCI的多次传输,由于终端在一个载波上的一个上行时刻只能传输一个PUCCH,此时如何传输UCI还没有明确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基站及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不同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资源在时域上存在重叠时上行控制信息没有明确传输方法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包括:
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一传输资源,以及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传输资源;
所述第一传输资源与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在时域上存在重叠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其中,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同时传输。
其中,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信道状态信息或者调度请求;
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信道状态信息或者调度请求。
其中,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其中,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调度请求或信道状态信息,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其中,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正调度请求,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其中,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或调度请求,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信道状态信息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其中,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调度请求,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传输的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信道状态信息,且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传输的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其中,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调度请求或正调度请求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使用承载较小比特数的PUCCH格式传输。
其中,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使用承载较大比特数的PUCCH格式传输。
其中,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使用承载较小比特数的PUCCH格式传输。
其中,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使用承载较大比特数的PUCCH格式传输。
其中,所述预设第二传输资源按照下述至少一种方式确定:
所述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第一个第二传输资源;
所述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最后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以及,
所述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周期性传输的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传输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接收方法,包括:
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一传输资源,以及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传输资源;
所述第一传输资源与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在时域上存在重叠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其中,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步骤之前,所述接收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同时传输。
其中,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信道状态信息或者调度请求;
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信道状态信息或者调度请求。
其中,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其中,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调度请求或信道状态信息,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其中,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正调度请求,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其中,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或调度请求,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信道状态信息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其中,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调度请求,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传输的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信道状态信息,且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传输的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其中,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调度请求或正调度请求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使用承载较小比特数的PUCCH格式传输。
其中,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使用承载较大比特数的PUCCH格式传输。
其中,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使用承载较小比特数的PUCCH格式传输。
其中,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使用承载较大比特数的PUCCH格式传输。
其中,所述预设第二传输资源按照下述至少一种方式确定:
所述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第一个第二传输资源;
所述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最后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以及,
所述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周期性传输的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传输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一传输资源,以及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传输资源;
所述第一传输资源与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在时域上存在重叠时,所述收发机用于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同时传输。
其中,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信道状态信息或者调度请求;
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信道状态信息或者调度请求。
其中,所述收发机还用于:
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收发机还用于:
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调度请求或信道状态信息,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收发机还用于:
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正调度请求,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收发机还用于:
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或调度请求,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信道状态信息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收发机还用于:
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调度请求,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传输的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信道状态信息,且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传输的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收发机还用于:
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调度请求或正调度请求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使用承载较小比特数的PUCCH格式传输。
其中,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使用承载较大比特数的PUCCH格式传输。
其中,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使用承载较小比特数的PUCCH格式传输。
其中,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使用承载较大比特数的PUCCH格式传输。
其中,所述预设第二传输资源按照下述至少一种方式确定:
所述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第一个第二传输资源;
所述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最后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以及,
所述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周期性传输的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传输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装置,包括
第一资源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一传输资源,以及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传输资源;
传输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传输资源与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在时域上存在重叠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一传输资源,以及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传输资源;
所述第一传输资源与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在时域上存在重叠时,所述收发机用于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同时传输。
其中,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信道状态信息或者调度请求;
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信道状态信息或者调度请求。
其中,所述收发机还用于:
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收发机还用于:
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调度请求或信道状态信息,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收发机还用于:
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正调度请求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收发机还用于:
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或调度请求,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信道状态信息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收发机还用于:
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调度请求,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传输的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信道状态信息,且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传输的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收发机还用于:
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调度请求或正调度请求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其中,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使用承载较小比特数的PUCCH格式传输。
其中,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使用承载较大比特数的PUCCH格式传输。
其中,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使用承载较小比特数的PUCCH格式传输。
其中,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使用承载较大比特数的PUCCH格式传输。
其中,所述预设第二传输资源按照下述至少一种方式确定:
所述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第一个第二传输资源;
所述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最后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以及,
所述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周期性传输的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传输资源。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接收装置,包括:
第二资源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一传输资源,以及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传输资源;
接收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传输资源与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在时域上存在重叠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上行控制信息的接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方案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基站及装置中,当所述第一传输资源与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在时域上存在重叠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本发明实施例给出了明确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现有技术中多个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原理图;
图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控制信息的接收方法的步骤流程图;
图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示例一中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及接收原理图;
图5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示例二中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及接收原理图;
图6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示例三中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及接收原理图之一;
图7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示例三中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及接收原理图之二;
图8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示例四中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及接收原理图之一;
图9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示例四中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及接收原理图之二;
图10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示例五中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及接收原理图之一;
图11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示例五中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及接收原理图之二;
图12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示例六中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及接收原理图之一;
图13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示例六中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及接收原理图之二;
图14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及基站的结构示意图;
图15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6表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控制信息的接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包括:
步骤21,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一传输资源,以及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传输资源。
本步骤中,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HARQ-ACK、信道状态信息CSI或者调度请求SR;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HARQ-ACK、信道状态信息CSI或者调度请求SR。
步骤22,所述第一传输资源与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在时域上存在重叠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具体的,该步骤22包括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优选的,第一传输资源所占用的符号较大,例如第一传输资源为PUCCH资源时,其对应的PUCCH为长PUCCH,可占用4到14个符号。而由于第一传输资源与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在时域上存在重叠,故第二传输资源所占用的符号较小;例如第二传输资源为PUCCH资源时,其对应的PUCCH为短PUCCH,可占用1到2个符号;当然也不排除,第一传输资源和第二传输资源都是长PUCCH的传输资源,但第一传输资源的时域长度大于第二传输资源的时域长度,例如第一传输资源在时域上占用14个符号,一个第二传输资源在时域上占用4个符号等;当然也不排除,第一传输资源和第二传输资源都是短PUCCH的传输资源,但第一传输资源的时域长度大于第二传输资源的时域长度,例如第一传输资源在时域上占用2个符号,一个第二传输资源在时域上占用1个符号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时域上与第一传输资源存在重叠的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可以是同一种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多次传输的传输资源,也可以是不同种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分别对应的传输资源。例如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CSI时,第二传输资源可以是根据CSI配置的不同周期确定的不同传输机会,或者是同一个传输周期下的两个CSI传输机会(比如周期配的比较短);又例如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SR时,第二传输资源可以是根据SR配置的不同周期确定的不同传输机会,每个传输机会可以对应不同的SR配置,当然也可以是同一个SR配置(对应同一个周期)下的多个SR传输机会(比如周期配的比较短);又例如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HARQ-ACK时,第二传输资源可以是根据不同的DCI中的HARQ-ACK资源指示域确定的不同的符号位置。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步骤22之前,所述传输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同时传输。即步骤22之前,终端需判断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是否同时传输,若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同时传输,则继续执行步骤22;否则,仅传输第一上行控制信息或者仅传输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结合第一UCI和第二UCI为各种UCI类型时,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步骤22包括:
步骤221,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调度请求SR,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HARQ-ACK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本步骤中,所述第一UCI使用承载较小比特数的PUCCH format传输,例如承载不超过2比特UCI传输的PUCCH format,例如PUCCH format 0或1;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UCI使用承载较大比特数的PUCCH format传输,例如承载大于2比特UCI传输的PUCCH format,例如PUCCH format 2或3或4,或者,所述第二UCI使用承载较小比特数的PUCCH format传输,例如承载不超过2比特UCI传输的PUCCH format,例如PUCCH format 0或1。
简言之,当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SR,时域上与第一传输资源存在重叠的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上的传输为HARQ-ACK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结合第一UCI和第二UCI为各种UCI类型时,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步骤22包括:
步骤222,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信道状态信息CSI,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HARQ-ACK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本步骤中,所述第一UCI和所述第二UCI都使用承载较大比特数的PUCCH format传输,例如承载大于2比特UCI传输的PUCCH format,例如PUCCH format 2或3或4;但第一UCI和第二UCI使用的PUCCH format不一定相同。
简言之,当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CSI,时域上与第一传输资源存在重叠的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上的传输为HARQ-ACK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结合第一UCI和第二UCI为各种UCI类型时,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步骤22包括:
步骤223,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正调度请求positive SR,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HARQ-ACK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本步骤中,上述第一UCI和上述第二UCI都使用承载较小比特数的PUCCH format传输,例如承载不超过2比特UCI传输的PUCCH format,例如0或1;但第一UCI和第二UCI使用的PUCCH format不一定相同。
结合第一UCI和第二UCI为各种UCI类型时,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步骤22包括:
步骤224,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HARQ-ACK,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信道状态信息CSI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本步骤中,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使用承载较小比特数的PUCCH format传输,例如承载不超过2比特UCI传输的PUCCH format,例如PUCCH format 0或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UCI使用承载较大比特数的PUCCH format传输,例如承载大于2比特UCI传输的PUCCH format,例如PUCCH format 2或3或4。
结合第一UCI和第二UCI为各种UCI类型时,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步骤22包括:
步骤225,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调度请求SR,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信道状态信息CSI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本步骤中,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使用承载较小比特数的PUCCH format传输,例如承载不超过2比特UCI传输的PUCCH format,例如PUCCH format 0或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UCI使用承载较大比特数的PUCCH format传输,例如承载大于2比特UCI传输的PUCCH format,例如PUCCH format 2或3或4。
结合第一UCI和第二UCI为各种UCI类型时,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步骤22包括:
步骤226,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调度请求,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传输的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信道状态信息,且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传输的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本步骤中,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使用承载较小比特数的PUCCH format传输,例如承载不超过2比特UCI传输的PUCCH format,例如PUCCH format 0或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UCI使用承载较大比特数的PUCCH format传输,例如承载大于2比特UCI传输的PUCCH format,例如PUCCH format 2或3或4,或者,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使用承载较小比特数的PUCCH format传输,例如承载不超过2比特UCI传输的PUCCH format,例如PUCCHformat 0或1;但此时第一UCI和第二UCI所使用的PUCCH format不一定相同。
结合第一UCI和第二UCI为各种UCI类型时,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步骤22包括:
步骤227,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调度请求或正调度请求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本步骤中,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都使用承载较小比特数的PUCCH format传输,例如承载不超过2比特的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PUCCH format,例如PUCCH format 0或1,但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PUCCH format不一定相同。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当终端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时,所述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为按照下述至少一种方式确定的传输资源:
所述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第一个第二传输资源;
所述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最后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以及,
所述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周期性传输的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传输资源;例如,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上传输的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中有一个为HARQ-ACK,还有一个为CSI,此时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为用于承载CSI的传输资源。
综上,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传输资源与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在时域上存在重叠时,终端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本发明实施例给出了明确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
如图3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接收方法,包括:
步骤31,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一传输资源,以及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传输资源。
本步骤中,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HARQ-ACK、信道状态信息CSI或者调度请求SR;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HARQ-ACK、信道状态信息CSI或者调度请求SR。
步骤32,所述第一传输资源与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在时域上存在重叠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具体的,该步骤32包括: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选的,第一传输资源所占用的符号较大,例如第一传输资源为PUCCH资源时,其对应的PUCCH为长PUCCH,可占用4到14个符号。而由于第一传输资源与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在时域上存在重叠,故第二传输资源所占用的符号较小;例如第二传输资源为PUCCH资源时,其对应的PUCCH为短PUCCH,可占用1到2个符号;当然也不排除,第一传输资源和第二传输资源都是长PUCCH的传输资源,但第一传输资源的时域长度大于第二传输资源的时域长度,例如第一传输资源在时域上占用14个符号,一个第二传输资源在时域上占用4个符号等;当然也不排除,第一传输资源和第二传输资源都是短PUCCH的传输资源,但第一传输资源的时域长度大于第二传输资源的时域长度,例如第一传输资源在时域上占用2个符号,一个第二传输资源在时域上占用1个符号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时域上与第一传输资源存在重叠的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可以是同一种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多次传输的传输资源,也可以是不同种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分别对应的传输资源。例如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CSI时,第二传输资源可以是根据CSI配置的不同周期确定的不同传输机会,或者是同一个传输周期下的两个CSI传输机会(比如周期配的比较短);又例如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SR时,第二传输资源可以是根据SR配置的不同周期确定的不同传输机会,每个传输机会可以对应不同的SR配置,当然也可以是同一个SR配置(对应同一个周期)下的多个SR传输机会(比如周期配的比较短);又例如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HARQ-ACK时,第二传输资源可以是根据不同的DCI中的HARQ-ACK资源指示域确定的不同的符号位置。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步骤32之前,所述接收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同时传输;即步骤32之前,基站需判断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是否同时传输,若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同时传输,则继续执行步骤32;否则,仅接收第一上行控制信息或者仅接收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结合第一UCI和第二UCI为各种UCI类型时,本发明的一实施例中,步骤32包括:
步骤321,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调度请求SR,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HARQ-ACK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本步骤中,所述第一UCI使用承载较小比特数的PUCCH format传输,例如承载不超过2比特UCI传输的PUCCH format,例如PUCCH format 0或1;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UCI使用承载较大比特数的PUCCH format传输,例如承载大于2比特UCI传输的PUCCH format,例如PUCCH format 2或3或4,或者,所述第二UCI使用承载较小比特数的PUCCH format传输,例如承载不超过2比特UCI传输的PUCCH format,例如PUCCH format 0或1。
简言之,当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SR,时域上与第一传输资源存在重叠的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上的传输为HARQ-ACK时,基站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结合第一UCI和第二UCI为各种UCI类型时,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步骤32包括:
步骤322,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信道状态信息CSI,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HARQ-ACK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本步骤中,所述第一UCI和所述第二UCI都使用承载较大比特数的PUCCH format传输,例如承载大于2比特UCI传输的PUCCH format,例如PUCCH format 2或3或4;但第一UCI和第二UCI使用的PUCCH format不一定相同。
简言之,当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CSI,时域上与第一传输资源存在重叠的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上的传输为HARQ-ACK时,基站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结合第一UCI和第二UCI为各种UCI类型时,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步骤32包括:
步骤323,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正调度请求positive SR,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HARQ-ACK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本步骤中,上述第一UCI和上述第二UCI都使用承载较小比特数的PUCCH format传输,例如承载不超过2比特UCI传输的PUCCH format,例如0或1;但第一UCI和第二UCI使用的PUCCH format不一定相同。
结合第一UCI和第二UCI为各种UCI类型时,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步骤32包括:
步骤324,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HARQ-ACK,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信道状态信息CSI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本步骤中,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使用承载较小比特数的PUCCH format传输,例如承载不超过2比特UCI传输的PUCCH format,例如PUCCH format 0或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UCI使用承载较大比特数的PUCCH format传输,例如承载大于2比特UCI传输的PUCCH format,例如PUCCH format 2或3或4。
结合第一UCI和第二UCI为各种UCI类型时,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步骤32包括:
步骤325,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调度请求SR,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信道状态信息CSI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本步骤中,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使用承载较小比特数的PUCCH format传输,例如承载不超过2比特UCI传输的PUCCH format,例如PUCCH format 0或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UCI使用承载较大比特数的PUCCH format传输,例如承载大于2比特UCI传输的PUCCH format,例如PUCCH format 2或3或4。
结合第一UCI和第二UCI为各种UCI类型时,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步骤32包括:
步骤326,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调度请求,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传输的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信道状态信息,且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传输的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本步骤中,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使用承载较小比特数的PUCCH format传输,例如承载不超过2比特UCI传输的PUCCH format,例如PUCCH format 0或1。进一步的,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UCI使用承载较大比特数的PUCCH format传输,例如承载大于2比特UCI传输的PUCCH format,例如PUCCH format 2或3或4,或者,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使用承载较小比特数的PUCCH format传输,例如承载不超过2比特UCI传输的PUCCH format,例如PUCCHformat 0或1;但此时第一UCI和第二UCI所使用的PUCCH format不一定相同。
结合第一UCI和第二UCI为各种UCI类型时,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中,步骤32包括:
步骤327,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调度请求或正调度请求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本步骤中,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第二上行控制信息都使用承载较小比特数的PUCCH format传输,例如承载不超过2比特的上行控制信息传输的PUCCH format,例如PUCCH format 0或1,但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PUCCH format不一定相同。
进一步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当基站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时,所述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为按照下述至少一种方式确定的传输资源:
所述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第一个第二传输资源;
所述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最后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以及,
所述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周期性传输的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传输资源;例如,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上传输的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中有一个为HARQ-ACK,还有一个为CSI,此时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为用于承载CSI的传输资源。
综上,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传输资源与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在时域上存在重叠时,基站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本发明实施例给出了明确的上行控制信息的接收方法,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
为了更详细的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接收方法进行描述,下面结合附图和示例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具体描述。
示例一
如图4所示,第一上行控制信息UCI为SR,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HARQ-ACK。HARQ-ACK(图中简称为AN)使用PUCCH format 2传输,即HARQ-ACK的传输资源为PUCCH format 2资源,假设每个PUCCH format 2资源占用2个符号传输,SR使用PUCCH format 1传输,即SR的传输资源为PUCCH format 1资源,假设1个PUCCH format 1资源占用8个符号传输。
假设存在两个HARQ-ACK的传输资源(PUCCH-1和PUCCH-2)与SR的传输资源(PUCCH-0)在时域上重叠,此时确定使用HARQ-ACK的传输资源同时传输HARQ-ACK和SR。例如X比特SR与HARQ-ACK通过联合编码在HARQ-ACK的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其中,X为K为时域上存在重叠的SR配置的个数,即不论SR为正SR(positive SR)还是负SR(negativeSR),都需要传输X比特SR。则:
终端在两个HARQ-ACK的PUCCH format2资源上(PUCCH-1和PUCCH-2)都按照X比特SR与HARQ-ACK联合编码的方式,在HARQ-ACK的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SR和HARQ-ACK,其中,每个PUCCH format2资源上传输的HARQ-ACK可能不同,但X比特SR是相同的,终端在SR的资源上则不需要传输PUCCH了。
基站按照同终端的方式,在每个HARQ-ACK的PUCCH format2资源上同时接收X比特SR和对应的HARQ-ACK。则即使当终端丢失了对应在PUCCH-1进行HARQ-ACK反馈的下行传输,从而终端没有传送PUCCH-1时,基站在解析PUCCH-2时,还是包含了X比特SR,从而避免仅将X比特SR在某个HARQ-ACK对应的PUCCH上传输时,当下行传输丢包,造成的基站和终端对PUCCH上的传输内容的理解不一致以及无法及时获得SR的问题。例如,预先规定只在某个与SR重叠的PUCCH上传输,则如果PUCCH-1终端并未传输,基站理解第一个PUCCH为PUCCH-1,认为终端在PUCCH-1上同时传输SR和HARQ-ACK,且基站认为在PUCCH-2上只存在HARQ-ACK,而终端理解第一个PUCCH为PUCCH-2,在PUCCH-2上同时传输SR和HARQ-ACK,从而造成终端和基站对PUCCH-2上的传输内容理解不一致。
示例二
如图5所示,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CSI,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HARQ-ACK,HARQ-ACK(图中简称为AN)使用PUCCH format 2传输,即HARQ-ACK的传输资源为PUCCH format 2资源,假设每个PUCCH format 2资源占用2个符号传输,CSI使用PUCCH format 3或4传输,即CSI的传输资源为PUCCH format 3或4资源,假设1个PUCCH format 3或4资源占用8个符号传输。
假设存在两个HARQ-ACK的传输资源(PUCCH-1和PUCCH-2)与CSI的传输资源(PUCCH-0)在时域上重叠,此时,当高层信令配置支持HARQ-ACK与CSI同时传输(即相关配置参数为True)时,确定使用HARQ-ACK的传输资源同时传输HARQ-ACK和CSI(如果高层信令配置不支持同时传输,则直接drop CSI,只传输HARQ-ACK即可),例如CSI与HARQ-ACK通过联合编码或独立编码在HARQ-ACK的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则:
终端在两个HARQ-ACK的PUCCH format2资源上(PUCCH-1和PUCCH-2)都按照上述方式同时传输A比特CSI和对应的HARQ-ACK,其中,每个PUCCH format2资源上传输的HARQ-ACK可能不同,但A比特CSI是相同的,终端在CSI的资源上则不需要传输PUCCH了。
基站按照同终端的方式,在每个HARQ-ACK的PUCCH format2资源上同时接收CSI和对应的HARQ-ACK。则即使当终端丢失了对应在PUCCH-1进行HARQ-ACK反馈的下行传输,从而终端没有传送PUCCH-1时,基站在解析PUCCH-2时,还是可以获得CSI,从而避免仅将CSI在某个HARQ-ACK对应的PUCCH上传输时,当下行传输丢包,造成的基站和终端对PUCCH上的传输内容的理解不一致以及无法及时获得CSI反馈的问题。
示例三
如图6及图7所示,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SR或正(positive)SR,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HARQ-ACK。HARQ-ACK(图中简称为AN)使用PUCCH format 0传输,即HARQ-ACK的传输资源为PUCCH format 0资源,假设每个PUCCH format 0资源占用2个符号传输,SR或positiveSR使用PUCCH format 1传输,即SR的传输资源为PUCCH format 1资源,假设1个PUCCHformat 1资源占用8个符号传输。
假设存在两个HARQ-ACK的传输资源(PUCCH-1和PUCCH-2)与SR的传输资源(PUCCH-0)在时域上重叠,此时确定使用HARQ-ACK的资源同时传输HARQ-ACK和positive SR(图中简称P-SR),例如通过在HARQ-ACK资源上使用对应positive SR的循环移位进行HARQ-ACK传输来隐式表达同时存在positive SR,如果是negative SR(图中简称N-SR),则不需要传输SR,只传输HARQ-ACK即可,即在HARQ-ACK资源上使用对应negative SR的循环移位进行HARQ-ACK传输,则:
第一种实现方式:如图6所示,终端在两个HARQ-ACK的PUCCH format 0资源上(PUCCH-1和PUCCH-2)都按照上述方式传输对应的HARQ-ACK。其中,每个PUCCH format 0资源上传输的HARQ-ACK可能不同,但SR是相同的,在SR的资源上则不需要传输PUCCH了。
基站在每个HARQ-ACK的PUCCH format 0资源上按照negative SR和positive SR对应的循环移位盲检HARQ-ACK(因为基站不知道终端发送的SR为negative还是positive,因此需要针对positive SR和negative SR对应的循环移位进行盲检),从而根据检测到HARQ-ACK的循环移位确定终端是否传输了positive SR。则即使当终端丢失了对应在PUCCH-1进行HARQ-ACK反馈的下行传输,从而终端没有传送PUCCH-1时,基站在解析PUCCH-2时,还是可以获得SR信息,从而避免仅将SR在某个HARQ-ACK对应的PUCCH上传输时,当下行传输丢包,造成的基站无法及时获得SR反馈的问题。
第二种实现方式:如图7所示,终端在两个HARQ-ACK的PUCCH format 0资源(PUCCH-1和PUCCH-2)上的一个选择的资源上传输,例如约定总是选择第一个,即PUCCH-1。在PUCCH-1上按照上述方式使用positive SR(图中简称为P-SR)对应的循环移位传输对应的HARQ-ACK,在PUCCH-2上不传输SR,即使用negative SR(图中简称为N-SR)对应的循环移位传输对应的HARQ-ACK,在SR的资源上则不需要传输PUCCH了。
基站在每个HARQ-ACK的PUCCH format 0资源上按照negative SR和positive SR对应的循环移位盲检HARQ-ACK,从而根据检测到HARQ-ACK的循环移位确定终端是否传输了positive SR。则即使当终端丢失了对应在PUCCH-1进行HARQ-ACK反馈的下行传输,从而终端没有传送PUCCH-1时,终端会认为PUCCH-2为第一个与SR重叠的PUCCH,从而在PUCCH-2上使用positive SR对应的循环移位传输对应的HARQ-ACK,因为SR是隐式传输的,基站需要盲检不同的循环移位,因此不论是positive SR还是negative SR都不影响HARQ-ACK本身的接收,且在解析PUCCH-2时,还是可以获得positive SR,从而避免仅将SR在某个HARQ-ACK对应的PUCCH上传输时,当下行传输丢包,造成的基站无法及时获得SR反馈的问题。
示例四
如图8及图9所示,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HARQ-ACK,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CSI,CSI使用PUCCH format 2传输,即CSI的传输资源为PUCCH format 2资源,假设每个PUCCH format2资源占用2个符号传输,HARQ-ACK(图中简称为AN)使用PUCCH format 1传输,即HARQ-ACK的传输资源为PUCCH format 1资源,假设1个PUCCH format 1资源占用8个符号传输。
假设存在两个CSI的传输资源(PUCCH-1和PUCCH-2)与HARQ-ACK的传输资源(PUCCH-0)在时域上重叠,此时,当高层信令配置支持HARQ-ACK与CSI同时传输(即相关配置参数为True)时,确定使用CSI的资源同时传输B比特HARQ-ACK和CSI(如果高层信令配置不支持同时传输,则直接丢弃CSI,只传输HARQ-ACK即可),例如CSI与B比特HARQ-ACK通过联合编码或独立编码在CSI的资源上同时传输,则:
第一种实现方式:如图8所示,终端在两个CSI的PUCCH format2资源上(PUCCH-1和PUCCH-2)都按照上述方式同时传输HARQ-ACK和对应的CSI,其中,每个PUCCH format2资源上传输的CSI可能不同,但HARQ-ACK是相同的,在HARQ-ACK的资源上则不需要传输PUCCH了。
基站侧按照终端侧同样的方式,在每个CSI的PUCCH format2资源上同时接收HARQ-ACK和相应的CSI;考虑到终端可能丢失对应在PUCCH-0进行HARQ-ACK反馈的下行传输,从而终端确定没有HARQ-ACK传输,基站需要在上述每个CSI资源(PUCCH-1和PUCCH-2)上通过假设存在和不存在HARQ-ACK进行盲检,因为基站知道存在HARQ-ACK时HARQ-ACK的具体比特数,可以通过假设存在和不存在HARQ-ACK时的与CSI的两种总比特数尝试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信道译码,将正确译码的结果作为实际结果,根据检测结果判断是否存在HARQ-ACK传输,进而可以判断出终端是否丢失了下行传输,从而保证基站及时获得多种UCI。
第二种实现方式:如图9所示,终端在两个CSI的PUCCH format2资源(PUCCH-1和PUCCH-2)上的一个选择的传输资源上传输,例如约定总是选择第一个,即PUCCH-1。在PUCCH-1上同时传输HARQ-ACK和对应的CSI,在PUCCH-2上仅传输相应的CSI,在HARQ-ACK的资源上则不需要传输PUCCH了。
基站侧按照终端侧同样的方式,在第一个CSI的PUCCH format 2资源上同时接收HARQ-ACK和相应的CSI,在第二个CSI的PUCCH format 2资源上仅接收相应的CSI。考虑到终端可能丢失对应在PUCCH-0进行HARQ-ACK反馈的下行传输,从而终端确定没有HARQ-ACK传输,基站需要在上述选择的一个CSI资源(PUCCH-1)上通过假设存在和不存在HARQ-ACK进行盲检,因为基站知道存在HARQ-ACK时HARQ-ACK的具体比特数,可以通过假设存在和不存在HARQ-ACK时与CSI的两种总比特数尝试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信道译码,将正确译码的结果作为实际结果,根据检测结果判断是否存在HARQ-ACK传输,进而可以判断出终端是否丢失了下行传输,从而保证基站及时获得多种UCI;该方式相对于第一种实现方式,基站仅需要在选择的一个CSI资源上盲检是否存在HARQ-ACK,而不需要在每个CSI资源上进行盲检,降低了检测复杂度,因此,该情况下,此方式的传输效率更高。
示例五
如图10及图11所示,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SR,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CSI,CSI使用PUCCH format 2传输,即CSI的传输资源为PUCCH format 2资源,假设每个PUCCH format 2资源占用2个符号传输,SR使用PUCCH format 1传输,即SR的传输资源为PUCCH format 1资源,假设1个PUCCH format 1资源占用8个符号传输。
假设存在两个CSI的传输资源(PUCCH-1和PUCCH-2)与SR的传输资源(PUCCH-0)在时域上重叠,此时,当高层信令配置支持SR与CSI同时传输(即相关配置参数为True)时,确定使用CSI的传输资源同时传输CSI和SR,例如X比特SR与CSI通过联合编码或独立编码在CSI的资源上同时传输,X的定义同示例一,即不论SR为positive还是negative,都需要传输X比特SR,则:
第一种实现方式:如图10所示,终端在两个CSI的PUCCH format 2资源上(PUCCH-1和PUCCH-2)都同时传输X比特SR和对应的CSI,其中,每个PUCCH format2资源上传输的CSI可能不同,但X比特SR是相同的,终端在SR的资源上则不需要传输PUCCH了。
基站按照同终端的方式,在每个CSI的PUCCH format 2资源上同时接收X比特SR和相应的CSI。由于CSI和SR都是周期性的,因此按照同终端侧的相同的约定的传输方式,基站总是能够确定PUCCH-1和PUCCH-2中都存在X比特SR,从而保证基站及时获得多种UCI;进一步,可以通过两次SR接收,提高SR传输性能。
第二种实现方式:如图11所示,终端在两个CSI的PUCCH format2资源(PUCCH-1和PUCCH-2)上的一个选择的传输资源上传输,例如约定总是选择第一个,即PUCCH-1。在PUCCH-1上同时传输X比特SR和对应的CSI,在PUCCH-2上仅传输相应的CSI,在SR的资源上则不需要传输PUCCH了。
基站按照终端同样的方式,在第一个CSI的PUCCH format 2资源上同时接收X比特SR和相应的CSI,在第二个CSI的PUCCH format 2资源上仅接收相应的CSI。由于CSI和SR都是周期性的,因此按照约定的传输方式,基站总是能够确定在PUCCH-1中存在X比特SR,而在PUCCH-2中仅存在CSI,从而保证基站及时获得多种UCI;相对于第一种实现方式,该方式在PUCCH-2中不传输X比特SR,减少了冗余比特的传输,因此,该情况下,此方式的传输效率更高。
示例六
如图12及图13所示,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SR,存在两个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一个为HARQ-ACK,另一个为CSI,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使用PUCCH format 2传输,即HARQ-ACK和CSI的传输资源为PUCCH format 2资源,假设每个PUCCH format 2资源占用2个符号传输,SR使用PUCCH format 1传输,即SR的传输资源为PUCCH format 1资源,假设1个PUCCH format 1资源占用8个符号传输。
假设存在一个HARQ-ACK的传输资源(PUCCH-1)和一个CSI的传输资源(PUCCH-2)与SR的传输资源(PUCCH-0)在时域上重叠,此时确定使用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资源同时传输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和SR;例如X比特SR与HARQ-ACK通过联合编码在HARQ-ACK的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X比特SR与CSI通过联合编码或独立编码在CSI的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X的定义同示例一,即不论SR为positive还是negative,都需要传输X比特SR,则:
第一种实现方式:如图12所示,终端在PUCCH-1上同时传输X比特SR和HARQ-ACK,在PUCCH-2上同时传输X比特SR和CSI;终端在SR的资源上则不需要传输PUCCH了。
基站按照同终端的方式,在PUCCH-1的PUCCH format2资源上同时接收X比特SR和相应的HARQ-ACK,在PUCCH-2的PUCCH format2资源上同时接收X比特SR和相应的CSI。由于CSI和SR都是周期性的,因此约定的传输方式,基站总是能确定PUCCH-1和PUCCH-2中都存在X比特SR,即使当终端丢失了对应在PUCCH-1进行HARQ-ACK反馈的下行传输,从而终端没有传送PUCCH-1时,基站在解析PUCCH-2时,还是包含了X比特SR,从而避免仅将X比特SR在某个HARQ-ACK对应的PUCCH上传输时,当下行传输丢包,造成的基站和终端对PUCCH上的传输内容的理解不一致以及无法及时获得SR的问题。
第二种实现方式:如图13所示,终端选择与第一传输资源(PUCCH-0)重叠的传输资源(PUCCH-1和PUCCH-2)中传输周期上行控制信息的资源传输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即选择承载CSI的PUCCH-2传输SR。则在PUCCH-1上仅传输HARQ-ACK,在PUCCH-2上同时传输X比特SR和CSI,在SR的资源上则不需要传输PUCCH了。
基站按照同终端的方式,在PUCCH-1的PUCCH format 2资源上接收相应的HARQ-ACK,在PUCCH-2的PUCCH format 2资源上同时接收X比特SR和相应的CSI。由于CSI和SR都是周期性的,因此约定的传输方式,基站总是能确定PUCCH-1中不存在X比特SR,而PUCCH-1中存在X比特SR,当终端丢失了对应在PUCCH-1进行HARQ-ACK反馈的下行传输,从而终端没有传送PUCCH-1时,基站在解析PUCCH-2时,不会由于是否存在PUCCH-1而影响对PUCCH-2上的传输内容的理解,总是能够从周期传输的CSI的传输资源中获得SR信息,从而避免了当下行传输丢包,造成的基站和终端对PUCCH上的传输内容的理解不一致以及无法及时获得SR的问题。
综上,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传输资源与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在时域上存在重叠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或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本发明实施例给出了明确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及接收方法,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
如图1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收发机1420、存储器1410、处理器1400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410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140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1400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一传输资源,以及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传输资源;
所述第一传输资源与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在时域上存在重叠时,所述收发机1420用于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优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400还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同时传输。
优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信道状态信息或者调度请求;
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信道状态信息或者调度请求。
优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收发机1420还用于:
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优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收发机1420还用于:
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调度请求或信道状态信息,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优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收发机1420还用于:
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正调度请求,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优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收发机1420还用于:
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或调度请求,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信道状态信息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优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收发机1420还用于:
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调度请求,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传输的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信道状态信息,且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传输的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优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收发机1420还用于:
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调度请求或正调度请求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优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使用承载较小比特数的PUCCH格式传输。
优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使用承载较大比特数的PUCCH格式传输。
优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使用承载较小比特数的PUCCH格式传输。
优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使用承载较大比特数的PUCCH格式传输。
优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第二传输资源按照下述至少一种方式确定:
所述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第一个第二传输资源;
所述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最后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以及,
所述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周期性传输的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传输资源。
综上,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传输资源与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在时域上存在重叠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本发明实施例给出了明确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是能够执行上述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的终端,则上述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的所有实施例均适用于该终端,且均能达到相同或相似的有益效果。
如图15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装置,包括
第一资源确定模块1500,用于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一传输资源,以及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传输资源;
传输模块1501,用于当所述第一传输资源与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在时域上存在重叠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较佳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同时传输。
较佳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信道状态信息或者调度请求;
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信道状态信息或者调度请求。
较佳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传输模块进一步用于:
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较佳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传输模块包括:
第一传输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调度请求或信道状态信息,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较佳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传输模块包括:
第二传输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正调度请求,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较佳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传输模块包括:
第三传输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或调度请求,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信道状态信息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较佳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传输模块包括:
第四传输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调度请求,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传输的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信道状态信息,且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传输的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较佳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传输模块包括:
第五传输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调度请求或正调度请求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较佳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使用承载较小比特数的PUCCH格式传输。
较佳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使用承载较大比特数的PUCCH格式传输。
较佳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使用承载较小比特数的PUCCH格式传输。
较佳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使用承载较大比特数的PUCCH格式传输。
较佳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第二传输资源按照下述至少一种方式确定:
所述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第一个第二传输资源;
所述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最后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以及,
所述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周期性传输的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传输资源。
综上,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传输资源与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在时域上存在重叠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本发明实施例给出了明确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装置是能够执行上述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装置,则上述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的所有实施例均适用于该传输装置,且均能达到相同或相似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如图14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包括:收发机1420、存储器1410、处理器1400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1410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1400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所述处理器1400用于读取存储器1410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一传输资源,以及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传输资源;
所述第一传输资源与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在时域上存在重叠时,所述收发机1420用于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优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处理器1400还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同时传输。
优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信道状态信息或者调度请求;
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信道状态信息或者调度请求。
较佳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收发机1420还用于:
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优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收发机1420还用于:
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调度请求或信道状态信息,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优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收发机1420还用于:
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正调度请求,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优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收发机1420还用于:
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或调度请求,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信道状态信息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优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收发机1420还用于:
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调度请求,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传输的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信道状态信息,且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传输的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优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收发机1420还用于:
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调度请求或正调度请求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优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使用承载较小比特数的PUCCH格式传输。
优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使用承载较大比特数的PUCCH格式传输。
优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使用承载较小比特数的PUCCH格式传输。
优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使用承载较大比特数的PUCCH格式传输。
优选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第二传输资源按照下述至少一种方式确定:
所述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第一个第二传输资源;
所述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最后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以及,
所述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周期性传输的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传输资源。
综上,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传输资源与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在时域上存在重叠时,基站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本发明实施例给出了明确的上行控制信息的接收方法,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基站是能够执行上述上行控制信息的接收方法的基站,则上述上行控制信息的接收方法的所有实施例均适用于该基站,且均能达到相同或相似的有益效果。
如图1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接收装置,包括:
第二资源确定模块1600,用于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一传输资源,以及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传输资源;
接收模块1601,用于当所述第一传输资源与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在时域上存在重叠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较佳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装置还包括: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同时传输。
较佳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信道状态信息或者调度请求;
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信道状态信息或者调度请求。
较佳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模块进一步用于: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较佳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模块包括:
第一接收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调度请求或信道状态信息,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较佳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模块包括:
第二接收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正调度请求,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较佳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模块包括:
第三接收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或调度请求,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信道状态信息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较佳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模块包括:
第四接收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调度请求,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传输的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信道状态信息,且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传输的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较佳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接收模块包括:
第五接收子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调度请求或正调度请求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较佳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使用承载较小比特数的PUCCH格式传输。
较佳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使用承载较大比特数的PUCCH格式传输。
较佳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使用承载较小比特数的PUCCH格式传输。
较佳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使用承载较大比特数的PUCCH格式传输。
较佳的,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预设第二传输资源按照下述至少一种方式确定:
所述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第一个第二传输资源;
所述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最后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以及,
所述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周期性传输的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传输资源。
综上,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传输资源与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在时域上存在重叠时,基站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本发明实施例给出了明确的上行控制信息的接收方法,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
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控制信息的接收装置是能够执行上述上行控制信息的接收方法的上行控制信息的接收装置,则上述上行控制信息的接收方法的所有实施例均适用于该接收装置,且均能达到相同或相似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上行控制信息的接收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装置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了描述,但是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仅是示意性的,而不是限制性的,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和权利要求所保护的范围情况下,还可做出很多形式,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之内。
以上所述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所述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60)

1.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一传输资源,以及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传输资源;
所述第一传输资源与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在时域上存在重叠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步骤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同时传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信道状态信息或者调度请求;
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信道状态信息或者调度请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调度请求或信道状态信息,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正调度请求,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或调度请求,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信道状态信息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调度请求,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传输的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信道状态信息,且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传输的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调度请求或正调度请求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5-9任一项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使用承载较小比特数的PUCCH格式传输。
11.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使用承载较大比特数的PUCCH格式传输。
12.根据权利要求5或6或8或9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使用承载较小比特数的PUCCH格式传输。
13.根据权利要求5或7或8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使用承载较大比特数的PUCCH格式传输。
14.根据权利要求4或权利要求6-9任一项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第二传输资源按照下述至少一种方式确定:
所述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第一个第二传输资源;
所述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最后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以及,
所述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周期性传输的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传输资源。
15.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一传输资源,以及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传输资源;
所述第一传输资源与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在时域上存在重叠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步骤之前,所述接收方法还包括:
确定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同时传输。
17.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信道状态信息或者调度请求;
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信道状态信息或者调度请求。
18.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步骤,包括:
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调度请求或信道状态信息,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2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正调度请求,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21.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或调度请求,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信道状态信息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22.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调度请求,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传输的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信道状态信息,且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传输的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23.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步骤,包括:
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调度请求或正调度请求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24.根据权利要求19-23任一项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使用承载较小比特数的PUCCH格式传输。
25.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使用承载较大比特数的PUCCH格式传输。
26.根据权利要求19或20或22或23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使用承载较小比特数的PUCCH格式传输。
27.根据权利要求19或21或22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使用承载较大比特数的PUCCH格式传输。
28.根据权利要求18或权利要求20-23任一项所述的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第二传输资源按照下述至少一种方式确定:
所述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第一个第二传输资源;
所述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最后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以及,
所述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周期性传输的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传输资源。
29.一种终端,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一传输资源,以及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传输资源;
所述第一传输资源与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在时域上存在重叠时,所述收发机用于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同时传输。
31.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信道状态信息或者调度请求;
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信道状态信息或者调度请求。
32.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机还用于:
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机还用于:
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调度请求或信道状态信息,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34.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机还用于:
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正调度请求,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35.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机还用于:
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或调度请求,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信道状态信息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36.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机还用于:
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调度请求,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传输的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信道状态信息,且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传输的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37.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机还用于:
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调度请求或正调度请求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38.根据权利要求33-37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使用承载较小比特数的PUCCH格式传输。
39.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使用承载较大比特数的PUCCH格式传输。
40.根据权利要求33或34或36或3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使用承载较小比特数的PUCCH格式传输。
41.根据权利要求33或35或36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使用承载较大比特数的PUCCH格式传输。
42.根据权利要求32或权利要求34-37任一项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第二传输资源按照下述至少一种方式确定:
所述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第一个第二传输资源;
所述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最后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以及,
所述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周期性传输的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传输资源。
43.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资源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一传输资源,以及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传输资源;
传输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传输资源与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在时域上存在重叠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传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4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的步骤。
45.一种基站,包括:收发机、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用于读取存储器中的程序,执行下列过程: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一传输资源,以及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传输资源;
所述第一传输资源与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在时域上存在重叠时,所述收发机用于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46.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确定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同时传输。
47.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信道状态信息或者调度请求;
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信道状态信息或者调度请求。
48.根据权利要求45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机还用于:
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机还用于:
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调度请求或信道状态信息,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50.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机还用于:
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正调度请求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51.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机还用于:
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或调度请求,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信道状态信息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52.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机还用于:
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调度请求,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传输的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信道状态信息,且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传输的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53.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发机还用于:
当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为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息,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为调度请求或正调度请求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每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或者,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一个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54.根据权利要求49-53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使用承载较小比特数的PUCCH格式传输。
55.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使用承载较大比特数的PUCCH格式传输。
56.根据权利要求49或50或52或53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使用承载较小比特数的PUCCH格式传输。
57.根据权利要求49或51或52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使用承载较大比特数的PUCCH格式传输。
58.根据权利要求48或权利要求50-53任一项所述的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第二传输资源按照下述至少一种方式确定:
所述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第一个第二传输资源;
所述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最后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以及,
所述预设第二传输资源为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周期性传输的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传输资源。
59.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二资源确定模块,用于确定第一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一传输资源,以及第二上行控制信息的第二传输资源;
接收模块,用于当所述第一传输资源与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在时域上存在重叠时,在所述至少两个第二传输资源中的至少一个第二传输资源上同时接收所述第一上行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上行控制信息。
6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5至28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行控制信息的接收方法的步骤。
CN201810172419.3A 2018-03-01 2018-03-01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基站及装置 Active CN11022558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6)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72419.3A CN110225586B (zh) 2018-03-01 2018-03-01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基站及装置
TW108106672A TWI717698B (zh) 2018-03-01 2019-02-27 上行控制資訊的傳輸方法、接收方法、終端、基地台及裝置
US16/977,017 US11700608B2 (en) 2018-03-01 2019-03-01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reception method,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devices
PCT/CN2019/076678 WO2019166010A1 (zh) 2018-03-01 2019-03-01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基站及装置
EP19760070.3A EP3761734A4 (en) 2018-03-01 2019-03-01 METHOD OF TRANSMISSION OF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RECEIVING METHOD, TERMINAL DEVICE, BASE STATION AND DEVICE
KR1020207026019A KR102522865B1 (ko) 2018-03-01 2019-03-01 상향링크 제어정보의 전송 방법, 수신 방법, 단말기, 기지국 및 장치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72419.3A CN110225586B (zh) 2018-03-01 2018-03-01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基站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25586A true CN110225586A (zh) 2019-09-10
CN110225586B CN110225586B (zh) 2022-04-15

Family

ID=678056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72419.3A Active CN110225586B (zh) 2018-03-01 2018-03-01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基站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1700608B2 (zh)
EP (1) EP3761734A4 (zh)
KR (1) KR102522865B1 (zh)
CN (1) CN110225586B (zh)
TW (1) TWI717698B (zh)
WO (1) WO2019166010A1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40015A (zh) * 2019-09-30 2020-01-31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复用方法和设备
WO2021179314A1 (zh) * 2020-03-13 2021-09-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下行传输发送方法、下行传输接收方法、装置和通信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0067754A1 (ko) * 2018-09-27 2020-04-0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Harq-ack 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통신 장치
CN117730498A (zh) * 2021-08-05 2024-03-19 Lg 电子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06472A1 (en) * 2009-03-31 2012-05-03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s, Apparatuses, System, Relate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and Data Structure for Uplink Scheduling
CN105379161A (zh) * 2014-01-29 2016-03-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通信设备
WO2017105158A1 (ko) * 2015-12-18 2017-06-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사용자 장치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1077743A1 (ja) * 2009-12-25 2011-06-30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JP2013236289A (ja) * 2012-05-10 2013-11-21 Sharp Corp 端末、基地局、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WO2014051254A1 (ko) * 2012-09-28 2014-04-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KR102363245B1 (ko) * 2015-04-05 2022-02-16 베이징 시아오미 모바일 소프트웨어 컴퍼니 리미티드 무선 네트워크의 사운딩 레퍼런스 신호
CN107666718B (zh) * 2016-07-29 2021-04-30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传输资源确认方法、用户终端、基站和系统
CN110100464A (zh) * 2016-10-25 2019-08-06 小利兰·斯坦福大学托管委员会 反向散射环境ism频带信号
CN108023849A (zh) * 2016-11-04 2018-05-11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一种信道状态信息的汇报方法和装置
US20210022129A1 (en) * 2018-02-14 2021-01-21 Nec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US11387850B2 (en) * 2018-11-27 2022-07-12 Board Of Trustees Of Michigan State Universit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multiband sensing platfor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106472A1 (en) * 2009-03-31 2012-05-03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Methods, Apparatuses, System, Relate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and Data Structure for Uplink Scheduling
CN105379161A (zh) * 2014-01-29 2016-03-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数据的传输方法及通信设备
WO2017105158A1 (ko) * 2015-12-18 2017-06-22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제어 정보 전송 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사용자 장치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HUAWEI, HISILICON: "Handling of PUCCH transmission with partial overlap",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2》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40015A (zh) * 2019-09-30 2020-01-31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复用方法和设备
WO2021179314A1 (zh) * 2020-03-13 2021-09-16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下行传输发送方法、下行传输接收方法、装置和通信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I717698B (zh) 2021-02-01
EP3761734A4 (en) 2021-03-10
KR102522865B1 (ko) 2023-04-17
EP3761734A1 (en) 2021-01-06
US11700608B2 (en) 2023-07-11
TW201937882A (zh) 2019-09-16
CN110225586B (zh) 2022-04-15
WO2019166010A1 (zh) 2019-09-06
US20210392637A1 (en) 2021-12-16
KR20200116513A (ko) 2020-10-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85468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及其方法
CN103036660B (zh) 一种反馈数据接收状况的方法
US20230370208A1 (en) Method, user equipment and base station for transmitting harq-ack information
CN105450364B (zh) 通信系统中混合自动重传请求确认信号的传输分集和复用
CN103563282B (zh) 用于通信系统的混和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和设备
CN104272795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及其方法
CN103493417B (zh) 移动通信系统及其信道发送/接收方法
CN103188061B (zh) 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应答信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CN105071902B (zh) 用于在通信系统中控制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CN103581891B (zh) 信息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02468950B (zh) 信息传输方法、终端、基站和通信系统
CN109478979A (zh) 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设置多个dmrs结构的方法和设备
CN107210903A (zh) 用于低成本用户设备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传输
CN104471976B (zh) 终端装置、基站装置以及发送方法
CN107332646A (zh) Harq-ack的发送方法及装置
US20120044871A1 (en) Method for feeding back acknowledgement/negative-acknowledgement message in multi-carrier system
CN104348591B (zh)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的发送方法及用户设备、基站
CN107409014A (zh) 用于操作大量载波的上行链路反馈方法
CN103119886A (zh) 在无线系统中发送接收确认的方法和装置
CN102394685B (zh) 多天线系统上行控制信道的发送方法和系统
CN110225587A (zh)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基站及装置
CN104601315A (zh) 多载波系统中的上行控制信息接收方法和装置
CN103718484A (zh) 在支持载波聚合的tdd通信系统中定义物理信道传送/接收定时和资源分配的设备及其方法
CN110225586A (zh) 上行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接收方法、终端、基站及装置
CN101989898A (zh) 应答消息的发送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601

Address after: 100085 1st floor, building 1, yard 5, Shangdi East Road,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after: DATANG MOBILE COMMUNICATIONS EQUIPMENT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91 No. 40, Haidian District, Beijing, Xueyuan Road

Applicant before: Telecommunication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