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24991B - 视联网终端通讯方法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视联网终端通讯方法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24991B
CN110224991B CN201910400268.7A CN201910400268A CN110224991B CN 110224991 B CN110224991 B CN 110224991B CN 201910400268 A CN201910400268 A CN 201910400268A CN 110224991 B CN110224991 B CN 1102249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instruction
video
service control
video networking
adop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0026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24991A (zh
Inventor
靳伟明
牛永会
王艳辉
马龙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sionver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sionver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sionver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sionvera Inform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0026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249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249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249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249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249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1066Session management
    • H04L65/1101Session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40Support for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5/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for supporting real-time applications in data packet communication
    • H04L65/60Network streaming of media packets
    • H04L65/65Network streaming protocols, e.g. real-time transport protocol [RTP] or real-time control protocol [RTC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1Discovery or management thereof, e.g. service location protocol [SLP] or web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9/00Network arrangements, protocols or services independent of the application payload and not provided for in the other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H04L69/22Parsing or analysis of head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Data Exchanges In Wide-Area Network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公开了一种视联网终端通讯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所述方法包括:采用视联网协议将业务控制指令发送至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其中,所述业务控制指令中包含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的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业务透传信息、源以太网物理地址、目的以太网物理地址、消息号码和子指令号码中的至少一种;接收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业务控制指令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回复的通信数据。本公开通过采用视联网协议将业务控制指令直接发送至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可以实现在视联网服务器断网后,视联网终端设备直接的信息传递。

Description

视联网终端通讯方法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视联网终端通讯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视联网是网络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互联网的更高级形态,是一个实时网络,能够实现目前互联网无法实现的全网高清视频实时传输,将众多互联网应用推向高清视频化,高清面对面。最终将实现世界无距离,实现全球范围内人与人的距离只是一个屏幕的距离。
在现有技术中,视联网终端与视联网服务器断网后,视联网名存实亡,因为视联网终端严重依赖视联网服务器,所有视联网终端的通讯都要依靠视联网服务器的转发,在视联网服务器断网后,视联网终端将成为信息孤岛。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视联网终端通讯方法、装置、服务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视联网终端通讯方法,包括:
采用视联网协议将业务控制指令发送至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其中,所述业务控制指令中包含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的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业务透传信息、源以太网物理地址、目的以太网物理地址、消息号码和子指令号码中的至少一种;
接收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业务控制指令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回复的通信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采用视联网协议将业务控制指令发送至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包括:
采用视联网协议将业务控制指令发送至交换机,以使所述交换机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将所述业务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业务透传信息包含业务透传参数、业务透传长度和业务透传值。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视联网终端通讯方法,包括:
接收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采用视联网协议发送的业务控制指令,并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解析所述业务控制指令;其中,所述业务控制指令中包含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的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业务透传信息、源以太网物理地址、目的以太网物理地址、消息号码和子指令号码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所述业务控制指令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向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回复通信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根据所述业务控制指令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向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回复通信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业务控制指令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将通信数据发送至交换机,以交换机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将所述通信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通信数据中包括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的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业务透传信息和目的以太网物理地址;源以太网物理地址、消息号码和子指令号码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业务透传信息包含业务透传参数、业务透传长度和业务透传值。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视联网终端通讯装置,包括:
指令发送模块,用于采用视联网协议将业务控制指令发送至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其中,所述业务控制指令中包含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的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业务透传信息、源以太网物理地址、目的以太网物理地址、消息号码和子指令号码中的至少一种;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业务控制指令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回复的通信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指令发送模块具体用于:采用视联网协议将业务控制指令发送至交换机,以使所述交换机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将所述业务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业务透传信息包含业务透传参数、业务透传长度和业务透传值。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视联网终端通讯装置,包括:
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采用视联网协议发送的业务控制指令,并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解析所述业务控制指令;其中,所述业务控制指令中包含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的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业务透传信息、源以太网物理地址、目的以太网物理地址、消息号码和子指令号码中的至少一种;
数据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业务控制指令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向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回复通信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发送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业务控制指令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将通信数据发送至交换机,以交换机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将所述通信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通信数据中包括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的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业务透传信息和目的以太网物理地址;源以太网物理地址、消息号码和子指令号码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业务透传信息包含业务透传参数、业务透传长度和业务透传值。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五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采用视联网协议将业务控制指令发送至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其中,所述业务控制指令中包含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的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业务透传信息、源以太网物理地址、目的以太网物理地址、消息号码和子指令号码中的至少一种;
接收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业务控制指令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回复的通信数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六方面,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执行一种视联网终端通讯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采用视联网协议将业务控制指令发送至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其中,所述业务控制指令中包含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的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业务透传信息、源以太网物理地址、目的以太网物理地址、消息号码和子指令号码中的至少一种;
接收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业务控制指令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回复的通信数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七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接收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采用视联网协议发送的业务控制指令,并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解析所述业务控制指令;其中,所述业务控制指令中包含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的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业务透传信息、源以太网物理地址、目的以太网物理地址、消息号码和子指令号码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所述业务控制指令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向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回复通信数据。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八方面,提供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执行一种视联网终端通讯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采用视联网协议发送的业务控制指令,并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解析所述业务控制指令;其中,所述业务控制指令中包含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的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业务透传信息、源以太网物理地址、目的以太网物理地址、消息号码和子指令号码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所述业务控制指令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向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回复通信数据。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本公开通过采用视联网协议将业务控制指令直接发送至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可以实现在视联网服务器断网后,视联网终端设备直接的信息传递。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视联网终端通讯方法的流程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视联网终端通讯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视联网终端通讯方法的流程图。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视联网终端通讯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视联网终端通讯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六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实施例一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视联网终端通讯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提供的视联网终端通讯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视联网终端通讯装置,该装置可以集成于是视联网终端设备(例如移动终端(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固定终端设备(例如台式电脑))中,该视联网终端通讯装置可以采用硬件或软件实现。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采用视联网协议将业务控制指令发送至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其中,所述业务控制指令中包含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的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业务透传信息、源以太网物理地址、目的以太网物理地址、消息号码和子指令号码中的至少一种。
本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
其中,设备标识可以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的设备号码。
其中,子设备为隶属于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的视联网终端设备,子设备标识为子设备的设备编号。
其中,业务透传信息包含业务透传参数、业务透传长度和业务透传值。例如,业务透传信息以TLV格式编码,其中T代表业务透传参数,例如为8129,L代表长度,例如11,V代表业务透传值,例如helloworld。
其中,消息号码区分指令方向,例如,可将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发往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的消息号码定义为2080,将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发往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的消息号码定义为2081。
其中,子指令号码表示子指令类型,例如子指令号码为0x0002,表示业务透传。
其中,源以太网物理地址为源以太网地址、目的以太网物理地址为目的以太网地址。
步骤S12,接收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业务控制指令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回复的通信数据。
其中,所述通信数据中包括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的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业务透传信息和目的以太网物理地址;源以太网物理地址、消息号码和子指令号码中的至少一种。
本实施例通过采用视联网协议将业务控制指令直接发送至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可以实现在视联网服务器断网后,视联网终端设备直接的信息传递。
在一个可选的实施例中,步骤S11包括:
采用视联网协议将业务控制指令发送至交换机,以使所述交换机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将所述业务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
实施例二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视联网终端通讯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提供的视联网终端通讯方法的执行主体,可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视联网终端通讯装置,该装置可以集成于视联网终端设备中,该视联网终端通讯装置可以采用硬件或软件实现。如图1所示,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1,接收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采用视联网协议发送的业务控制指令,并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解析所述业务控制指令;其中,所述业务控制指令中包含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的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业务透传信息、源以太网物理地址、目的以太网物理地址、消息号码和子指令号码中的至少一种。
步骤S22,根据所述业务控制指令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向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回复通信数据。
具体的,将业务控制指令中的目的以太网地址和源以太网地址对调,并组成通信数据包,采用视联网协议将通信数据包发送至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
本实施例通过接收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采用视联网协议发送的业务控制指令,根据所述业务控制指令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向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回复通信数据,可以实现在视联网服务器断网后,视联网终端设备直接的信息传递。
实施例三
图3是本公开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视联网终端通讯方法的流程图。本实施例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向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发送信息的流程,用于对本公开进行详细说明。如图3所示,具体包括:
步骤S31、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组成业务控制指令数据包。
其中,业务控制指令中包含目的以太网地址(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的物理地址)、源以太网地址(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的物理地址终端)、消息号码、子指令号码,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的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业务透传信息。例如,业务透传信息以TLV格式编码,例如8129代表业务透传参数T,11代表长度L,值是helloworld代表V
步骤S32、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采用视联网协议将业务控制指令数据包发送到交换机,交换机根据目的以太网地址寻址采用视联网协议将业务控制指令数据包转发给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
步骤S33、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接收业务控制指令数据包,采用视联网协议解析所述业务控制指令数据包。
步骤S34、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将业务控制指令中的目的以太网地址和源以太网地址对调,并组成通信数据包,采用视联网协议将通信数据包发送至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
实施例四
图4是本公开实施例四提供的一种视联网终端通讯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可以集成于视联网终端设备(例如移动终端(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或固定终端设备(例如台式电脑))中,该视联网终端通讯装置可以采用硬件或软件实现。参照图4,该装置包括指令发送模块41和数据接收模块42;其中,
指令发送模块41用于采用视联网协议将业务控制指令发送至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其中,所述业务控制指令中包含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的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业务透传信息、源以太网物理地址、目的以太网物理地址、消息号码和子指令号码中的至少一种;
数据接收模块42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业务控制指令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回复的通信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指令发送模块41具体用于:采用视联网协议将业务控制指令发送至交换机,以使所述交换机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将所述业务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业务透传信息包含业务透传参数、业务透传长度和业务透传值。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实施例五
图5是本公开实施例五提供的一种视联网终端通讯装置的结构框图。该装置可以集成于视联网终端设备中,该视联网终端通讯装置可以采用硬件或软件实现。参照图5,该装置包括指令接收模块51和数据发送模块52;其中,
指令接收模块51用于接收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采用视联网协议发送的业务控制指令,并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解析所述业务控制指令;其中,所述业务控制指令中包含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的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业务透传信息、源以太网物理地址、目的以太网物理地址、消息号码和子指令号码中的至少一种;
数据发送模块52用于根据所述业务控制指令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向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回复通信数据。
进一步的,所述数据发送模块52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业务控制指令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将通信数据发送至交换机,以交换机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将所述通信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
进一步的,所述通信数据中包括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的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业务透传信息和目的以太网物理地址;源以太网物理地址、消息号码和子指令号码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业务透传信息包含业务透传参数、业务透传长度和业务透传值。
关于上述实施例中的装置,其中各个模块执行操作的具体方式已经在有关该方法的实施例中进行了详细描述,此处将不做详细阐述说明。
实施例六
图6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用于视联网终端通讯的电子设备的框图。例如,该电子设备可以是移动电话,计算机,数字广播终端,消息收发设备,游戏控制台,平板设备,医疗设备,健身设备,个人数字助理等。
参照图6,该电子设备可以包括以下一个或多个组件:处理组件602,存储器604,电力组件606,多媒体组件608,音频组件610,输入/输出(I/O)的接口612,传感器组件614,以及通信组件616。
处理组件602通常控制电子设备的整体操作,诸如与显示,电话呼叫,数据通信,相机操作和记录操作相关联的操作。处理组件6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620来执行指令,以完成上述的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此外,处理组件602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模块,便于处理组件602和其他组件之间的交互。例如,处理组件602可以包括多媒体模块,以方便多媒体组件608和处理组件602之间的交互。
存储器604被配置为存储各种类型的数据以支持在电子设备的操作。这些数据的示例包括用于在电子设备上操作的任何应用程序或方法的指令,联系人数据,电话簿数据,消息,图片,视频等。存储器604可以由任何类型的易失性或非易失性存储设备或者它们的组合实现,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RA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M),只读存储器(ROM),磁存储器,快闪存储器,磁盘或光盘。
电源组件606为电子设备的各种组件提供电力。电源组件606可以包括电源管理系统,一个或多个电源,及其他与为电子设备生成、管理和分配电力相关联的组件。
多媒体组件608包括在所述电子设备和用户之间的提供一个输出接口的屏幕。在一些实施例中,屏幕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器(LCD)和触摸面板(TP)。如果屏幕包括触摸面板,屏幕可以被实现为触摸屏,以接收来自用户的输入信号。触摸面板包括一个或多个触摸传感器以感测触摸、滑动和触摸面板上的手势。所述触摸传感器可以不仅感测触摸或滑动动作的边界,而且还检测与所述触摸或滑动操作相关的持续时间和压力。在一些实施例中,多媒体组件608包括一个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当电子设备处于操作模式,如拍摄模式或视频模式时,前置摄像头和/或后置摄像头可以接收外部的多媒体数据。每个前置摄像头和后置摄像头可以是一个固定的光学透镜系统或具有焦距和光学变焦能力。
音频组件610被配置为输出和/或输入音频信号。例如,音频组件610包括一个麦克风(MIC),当电子设备处于操作模式,如呼叫模式、记录模式和语音识别模式时,麦克风被配置为接收外部音频信号。所接收的音频信号可以被进一步存储在存储器604或经由通信组件616发送。在一些实施例中,音频组件610还包括一个扬声器,用于输出音频信号。
I/O接口612为处理组件602和外围接口模块之间提供接口,上述外围接口模块可以是键盘,点击轮,按钮等。这些按钮可包括但不限于:主页按钮、音量按钮、启动按钮和锁定按钮。
传感器组件614包括一个或多个传感器,用于为电子设备提供各个方面的状态评估。例如,传感器组件614可以检测到电子设备的打开/关闭状态,组件的相对定位,例如所述组件为电子设备的显示器和小键盘,传感器组件614还可以检测电子设备或电子设备一个组件的位置改变,用户与电子设备接触的存在或不存在,电子设备方位或加速/减速和电子设备的温度变化。传感器组件614可以包括接近传感器,被配置用来在没有任何的物理接触时检测附近物体的存在。传感器组件614还可以包括光传感器,如CMOS或CCD图像传感器,用于在成像应用中使用。在一些实施例中,该传感器组件614还可以包括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传感器,磁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
通信组件616被配置为便于电子设备和其他设备之间有线或无线方式的通信。电子设备可以接入基于通信标准的无线网络,如WiFi,运营商网络(如2G、3G、4G或5G),或它们的组合。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通信组件616经由广播信道接收来自外部广播管理系统的广播信号或广播相关信息。在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通信组件616还包括近场通信(NFC)模块,以促进短程通信。例如,在NFC模块可基于射频识别(RFID)技术,红外数据协会(IrDA)技术,超宽带(UWB)技术,蓝牙(BT)技术和其他技术来实现。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应用专用集成电路(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D)、可编程逻辑器件(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PGA)、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或其他电子元件实现,用于执行上述方法。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包括指令的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604,上述指令可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6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例如,所述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CD-ROM、磁带、软盘和光数据存储设备等。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应用程序,例如包括指令的存储器604,上述指令可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620执行以完成上述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4)

1.一种视联网终端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采用视联网协议将业务控制指令发送至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其中,所述业务控制指令中包含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的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业务透传信息、源以太网物理地址、目的以太网物理地址、消息号码和子指令号码中的至少一种;
接收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业务控制指令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回复的通信数据,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将业务控制指令中的目的以太网物理地址和源以太网物理地址对调,并组成通信数据包;
所述采用视联网协议将业务控制指令发送至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包括:
采用视联网协议将业务控制指令发送至交换机,以使所述交换机根据目的以太网地址寻址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将所述业务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视联网终端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透传信息包含业务透传参数、业务透传长度和业务透传值。
3.一种视联网终端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采用视联网协议发送的业务控制指令,并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解析所述业务控制指令;其中,所述业务控制指令中包含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的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业务透传信息、源以太网物理地址、目的以太网物理地址、消息号码和子指令号码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所述业务控制指令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向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回复通信数据,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将业务控制指令中的目的以太网物理地址和源以太网物理地址对调,并组成通信数据包;
所述根据所述业务控制指令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向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回复通信数据,包括:
根据所述业务控制指令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将通信数据发送至交换机,以交换机根据目的以太网地址寻址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将所述通信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视联网终端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数据中包括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的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业务透传信息和目的以太网物理地址;源以太网物理地址、消息号码和子指令号码中的至少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视联网终端通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透传信息包含业务透传参数、业务透传长度和业务透传值。
6.一种视联网终端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指令发送模块,用于采用视联网协议将业务控制指令发送至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其中,所述业务控制指令中包含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的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业务透传信息、源以太网物理地址、目的以太网物理地址、消息号码和子指令号码中的至少一种;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接收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业务控制指令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回复的通信数据,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将业务控制指令中的目的以太网物理地址和源以太网物理地址对调,并组成通信数据包;
所述指令发送模块具体用于:采用视联网协议将业务控制指令发送至交换机,以使所述交换机根据目的以太网地址寻址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将所述业务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视联网终端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透传信息包含业务透传参数、业务透传长度和业务透传值。
8.一种视联网终端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指令接收模块,用于接收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采用视联网协议发送的业务控制指令,并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解析所述业务控制指令;其中,所述业务控制指令中包含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的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业务透传信息、源以太网物理地址、目的以太网物理地址、消息号码和子指令号码中的至少一种;
数据发送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业务控制指令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向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回复通信数据,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将业务控制指令中的目的以太网物理地址和源以太网物理地址对调,并组成通信数据包;
所述数据发送模块具体用于:根据所述业务控制指令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将通信数据发送至交换机,以交换机根据目的以太网地址寻址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将所述通信数据发送至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视联网终端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信数据中包括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的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业务透传信息和目的以太网物理地址;源以太网物理地址、消息号码和子指令号码中的至少一种。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视联网终端通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业务透传信息包含业务透传参数、业务透传长度和业务透传值。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采用视联网协议将业务控制指令发送至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其中,所述业务控制指令中包含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的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业务透传信息、源以太网物理地址、目的以太网物理地址、消息号码和子指令号码中的至少一种;
接收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业务控制指令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回复的通信数据,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将业务控制指令中的目的以太网物理地址和源以太网物理地址对调,并组成通信数据包;
所述采用视联网协议将业务控制指令发送至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包括:
采用视联网协议将业务控制指令发送至交换机,以使所述交换机根据目的以太网地址寻址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将所述业务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
12.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执行一种视联网终端通讯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采用视联网协议将业务控制指令发送至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其中,所述业务控制指令中包含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的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业务透传信息、源以太网物理地址、目的以太网物理地址、消息号码和子指令号码中的至少一种;
接收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根据所述业务控制指令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回复的通信数据,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将业务控制指令中的目的以太网物理地址和源以太网物理地址对调,并组成通信数据包;
所述采用视联网协议将业务控制指令发送至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包括:
采用视联网协议将业务控制指令发送至交换机,以使所述交换机根据目的以太网地址寻址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将所述业务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
1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处理器;
用于存储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的存储器;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
接收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采用视联网协议发送的业务控制指令,并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解析所述业务控制指令;其中,所述业务控制指令中包含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的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业务透传信息、源以太网物理地址、目的以太网物理地址、消息号码和子指令号码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所述业务控制指令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向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回复通信数据,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将业务控制指令中的目的以太网物理地址和源以太网物理地址对调,并组成通信数据包;
采用视联网协议将业务控制指令发送至交换机,以使所述交换机根据目的以太网地址寻址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将所述业务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
14.一种非临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当所述存储介质中的指令由电子设备的处理器执行时,使得电子设备能够执行一种视联网终端通讯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接收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采用视联网协议发送的业务控制指令,并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解析所述业务控制指令;其中,所述业务控制指令中包含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的设备标识、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的子设备的设备标识、业务透传信息、源以太网物理地址、目的以太网物理地址、消息号码和子指令号码中的至少一种;
根据所述业务控制指令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向所述第二视联网终端设备回复通信数据,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将业务控制指令中的目的以太网物理地址和源以太网物理地址对调,并组成通信数据包;采用视联网协议将业务控制指令发送至交换机,以使所述交换机根据目的以太网地址寻址采用所述视联网协议将所述业务控制指令发送至所述第一视联网终端设备。
CN201910400268.7A 2019-05-13 2019-05-13 视联网终端通讯方法及装置 Active CN1102249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00268.7A CN110224991B (zh) 2019-05-13 2019-05-13 视联网终端通讯方法及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00268.7A CN110224991B (zh) 2019-05-13 2019-05-13 视联网终端通讯方法及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24991A CN110224991A (zh) 2019-09-10
CN110224991B true CN110224991B (zh) 2021-04-06

Family

ID=678212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00268.7A Active CN110224991B (zh) 2019-05-13 2019-05-13 视联网终端通讯方法及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249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131398B (zh) * 2019-12-02 2022-12-23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视联网直接通信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N111147613A (zh) * 2019-12-02 2020-05-12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视联网直接通信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07125A (zh) * 2014-09-16 2016-03-16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自动加入点对点通信会话的方法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7948139A (zh) * 2017-11-09 2018-04-20 南京捷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安全策略管控的变电站监控网络调试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750812B2 (en) * 2005-03-03 2010-07-06 Sensormatic Electronics, Llc. Apparatus for and method of using an intelligent network and RFID signal router
CN102480425A (zh) * 2010-11-30 2012-05-3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点对点p2p网络中的消息路由的方法及系统
CN102882728B (zh) * 2012-10-08 2017-04-05 北京星网锐捷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流量异常原因通知方法、装置及网络设备
CN102932955A (zh) * 2012-11-09 2013-02-13 中山爱科数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字家庭设备快速点对点联通的方法
CN104703005A (zh) * 2013-12-04 2015-06-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机顶盒控制方法、移动设备及机顶盒
CN103685254B (zh) * 2013-12-05 2017-11-14 奇智软件(北京)有限公司 公共账号信息的安全检测方法与服务器
GB201412069D0 (en) * 2014-07-07 2014-08-20 Provost Fellows & Scholars College Of The Holy Undivided Trinity Of Queen Elizabeth Near Dublin Metro-core network layer system and method
CN105376166B (zh) * 2014-08-29 2018-11-20 中车大连电力牵引研发中心有限公司 基于轨道机车交换机的数据处理方法和交换机
CN109302455B (zh) * 2018-09-06 2021-09-07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视联网的数据处理方法和装置
CN109491783A (zh) * 2018-10-11 2019-03-19 视联动力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内存利用率的获取方法和系统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407125A (zh) * 2014-09-16 2016-03-16 国际商业机器公司 自动加入点对点通信会话的方法及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07948139A (zh) * 2017-11-09 2018-04-20 南京捷安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安全策略管控的变电站监控网络调试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24991A (zh) 2019-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608561B (zh) 触摸屏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6790043B (zh) 直播应用中发送消息的方法及装置
EP3226432B1 (en) Method and devices for sharing media data between terminals
CN109521918B (zh) 一种信息分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451341B (zh) 视频播放方法、视频播放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635074B (zh) 控制闹铃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20220256497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receiving paging signaling, an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transmitting paging signaling
EP3048508A1 (en)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devices for transmitting data
CN106507282B (zh) 无线连接的控制方法和装置
CN108053241B (zh) 数据分析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375178B (zh) 基于即时通讯的消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10224991B (zh) 视联网终端通讯方法及装置
CN107272896B (zh) Vr模式与非vr模式之间切换的方法及装置
CN113259226A (zh) 信息同步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922465B (zh) 网络配置方法及装置
CN105491518A (zh) 基于可穿戴设备的社交提醒方法和装置
CN105227426B (zh) 一种应用界面切换方法、装置及终端设备
CN106506808B (zh) 对通讯消息提示的方法及装置
CN105656639B (zh) 群组消息显示方法及装置
CN109639561B (zh) 基于信息反馈的分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846481B (zh) 账户管理方法及装置
CN109150901B (zh) 一种信息来源的提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9245992B (zh) 请求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885464B (zh) 数据存储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7026941B (zh) 未读消息的回复处理方法和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