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22997A - 一种企业办税人员信用评价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企业办税人员信用评价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22997A
CN110222997A CN201910513825.6A CN201910513825A CN110222997A CN 110222997 A CN110222997 A CN 110222997A CN 201910513825 A CN201910513825 A CN 201910513825A CN 110222997 A CN110222997 A CN 1102229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redit
tax
data
service
evalu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13825.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窦志恒
徐兵兵
李铁军
樊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dong Inspur Business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Inspur Business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Inspur Business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Inspur Business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13825.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2299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2229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229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9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mployees;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operations
    • G06Q10/06393Score-carding, benchmarking or key performance indicator [KPI] analysi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40/00Finance; Insurance; Tax strategies; Processing of corporate or income taxes
    • G06Q40/10Tax strategie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conom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Marketing (AREA)
  • Finance (AREA)
  • Accounting & Taxation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Technology Law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企业办税人员信用评价方法及系统,该评价体系总体架构,按照采信、评信、用信由下而上的三层架构设计,依托云服务平台实现服务与资源的解耦,支撑数十万级用户量的信用查询、反馈和实时的信用评价高速计算。本发明将所有办税人员纳入纳税信用管理,扩围信用评价对象;通过办税人员评价系统,实现对办税人员信用的周期性动态评价,建立信用评价体系;办税人员可通过不同渠道实现信用评价结果的查询,打通信用查询渠道。完善信用反馈机制;扩展信用应用场景,通过在电子税务局平台和综合管理平台中加入积分应用环节,根据信用评价结果进行差异化管理和服务,强化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降低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和执法风险。

Description

一种企业办税人员信用评价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分析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企业办税人员信用评价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以2003年《纳税信用等级评定管理试行办法》的发布为标志,我国纳税信用体系建设走上了具体化、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有力地提高了纳税人的税法遵从度,进一步优化了税收法治环境。
2014年7月起,税务总局陆续发布了《纳税信用管理办法(试行)》和《纳税信用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试行)》,构建了纳税信用管理流程和全国统一的纳税信用评价指标和评价方式,将纳税信用评价方式由“人工评定”改为“计算机生成”,实现了涵盖信息采集、级别评价、结果确定和发布、结果应用等环节的全过程纳税信用管理,全国纳税信用状况总体稳中向好。尤其是2016年税务领域在各部委中率先实现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的“双轮驱动”,纳税信用的社会影响力和关注度均显著增强,已成为直接影响纳税人切身利益的重要因素。
2018年,国家税务总局发布《关于纳税信用评价有关事项的公告》,新增M级纳税信用级别,纳税信用级别变为A、B、M、C、D五级。
经过逐步完善,纳税信用管理手段更丰富,指标设置更全面,分类标准更科学,促进了纳税人依法诚信纳税。但是,我国纳税信用体系建设总体上还处于发展阶段,随着纳税信用社会影响力的不断增强,当前的纳税信用管理也出现了一些与改革和发展不相适应的短板:
一是纳税信用管理覆盖面还较窄。
二是评价更新周期还较长。
三是评价指标较简单、粗放还需优化。
四是还缺少信用修复机制。
五是信用联动还需加强。
六是信用应用相关的规范立法环境薄弱。
以纳税人为着力点的纳税信用管理尚有不足,特别是存在以下问题。
(1)评价对象不够全面
当前,纳税信用评价的对象局限于在核心征管系统中登记的纳税人。对企业的纳税遵从有重大影响的法人代表或负责人、财务人员、办税人员、投资人、代理人,征管系统只记录了简单的身份信息和联系方式,税务机关难以了解他们在全国各地参与投资经营情况、纳税履行情况以及有无违法行为等信息。同时,每一户企业的纳税信用评价具有较强的独立性,除了纳税信用D级和“非正常”户纳税人的直接责任人员新登记设立的企业会被直接判定为纳税信用D级以外,同法定代表人、同财务负责人、同投资人或者同办税人员的不同企业之间,其纳税信用等级基本不会相互影响。由于纳税人的信用与涉税人员之间缺乏穿透性,如果企业纳税信用等级降低,投资经营者可以通过注销原企业后重新登记从而逃避纳税信用管理的约束。
(2)评价方式不够合理
一是侧重形式上的完整性,不能真实反映核算水平。年度评价指标得分采取扣分方式,评价指标的设计更侧重于对纳税人涉税申报信息、账簿与凭证信息等形式上的完整性的评定,而无法真实反映纳税人申报信息的准确性和会计核算水平。二是起评分不合理。纳税人评价年度内经常性指标和非经常性指标信息齐全的,从100分起评;非经常性指标缺失的,从90分起评。非经常性指标信息是指税务检查信息等纳税人在评价年度内不经常产生的指标信息。由于目前纳税评估和稽查选案多为随机选案,造成大多数纳税人起评分为90分,这对大多数纳税人而言并不公平。
(3)等级划分不够科学
除被评为M级的新办企业以外,纳税信用根据分值分仅为四个等级。《纳税信用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级纳税信用为年度评价指标得分90分以上的;B级纳税信用为年度评价指标得分70分以上不满90分的;C级纳税信用为年度评价指标得分40分以上不满70分的;D级纳税信用为年度评价指标得分不满40分或者直接判级确定的。B级与C级的分值涵盖幅度过大,例如,接近临界点的89分和70分的纳税人同为B级,40分和69分的纳税人同为C级,导致纳税信用的激励守信、惩戒失信的作用减弱。
(4)动态调整不够及时
目前纳税信用评价周期为一个纳税年度,税务机关每年4月确定上一年度纳税信用评价结果。虽然《纳税信用管理办法(试行)》规定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纳税信用级别实行动态调整。实践中,对纳税信用实施动态调整的比例极低。而一年一评在考评时间上明显滞后,难以如实反映纳税人纳税信用动态变化情况,降低了评定结果管理的公正性和客观性。
(5)评定结果不够均衡
纳税评价结果明显偏离正态分布,A级纳税人在纳税户总数中所占比例过低。
(6)奖惩作用不够明显
绝大多数纳税人被评为纳税信用B级、M级和C级,而实践中税务机关对B级、M级和C级的管理措施并无太大的差异。从纳税人的角度,只有评上了纳税信用A级才能享受某些税收便利,只要规避被评为纳税信用D级,一般不会受到实质性的惩戒,因此纳税信用评价促进纳税人诚信自律、提高税法遵从度的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技术任务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企业办税人员信用评价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1、本发明提供一种企业办税人员信用评价系统,该办税人员信用评价体系总体架构,按照采信、评信、用信由下而上的三层架构设计,依托云服务平台实现服务与资源的解耦,征纳交互过程中的办税人员,包括:已纳入纳税信用管理的市场主体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业主)、主要投资人、财务负责人、办税人和税务代理人员全部纳入纳税信用管理范围,通过信用良好“放管服”,信用低下“拦阻截”,引导和促进办税人员的自觉遵从;
所述采信层用于采集与信用有关的数据,包括税务部门业务系统数据、第三方数据、互联网数据,并将所采集的数据进行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匹配,提供标签管理、支持决策服务、画像应用、数据计算服务;
所述评信层包括评价模型、算法模型、评价规则、评价等级,
其中评价模型,按照预设并且验证通过发布运行的信用模型,进行信用评价;
其中算法模型,支持多种算法对信用数据进行等级评价;
其中评价规则,支持信用数据根据预设的评价规则进行评价;
其中评价等级,将信用评价后的结果进行等级的划分;
所述用信层用于提高纳税相关人税收遵从度,对守信者提供便捷的办税渠道和优质的服务产品,对失信者提供严格的办税渠道和普通的服务产品,用信层还与其他社会信用联动,用于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方案优选地,所述用信层其他社会信用包括税银贷、国地税信息共享、金融机构信用评定。
方案优选地,该企业办税人员信用评价系统运行时,与数据应用服务层之间调用服务,
数据应用服务层以微服务架构的方式将数据资源和计算资源封装成RPV/REST服务进行安全可控的开放共享,通过标准的数据服务接口,访问数据,实现数据与应用的分离;
所述微服务架构包括服务引擎服务端、服务引擎客户端,服务引擎客户端通过注册中心连至服务引擎服务端,使服务引擎客户端从服务引擎服务端调用服务,监控中心与服务引擎服务端和服务引擎客户端相连,对所调用服务进行监控。
方案优选地,所述数据应用服务层提供数据资源管理、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数据接口管理、知识库、应用开发服务、数据模型管理、数据视觉引擎以及数据脱敏管理功能。
方案优选地,该企业办税人员信用评价系统用户为办税人员、社会公众和税务人员,系统业务架构分为统一管理、税务端应用、办税人端应用、信用大数据平台,
以信用大数据平台为基础,通过各种采集手段、采集工具采集内外部数据,分析加工为整个评价系统提供数据分析基础,其业务架构分为三层:
上层为统一管理层,实现接入渠道的多样性,及其系统的权限、用户管理;
中间层为业务应用层,业务层中主要为内网的信用评价展示,其中内网应用为税局内部使用系统,主要为评价情况的总体展示,按按办税人员信用评价的详细展示,受理办税人员提出的申诉及其其他信用业务;互联网应用为集成电子税务局应用,为办税人员提供自我信用查询通道,和对信用评价疑问的申诉管理,及其引导办税人员遵从的信用充电站;业务应用层同时还包括了两个辅助系统,配合评价过程、评价数据处理;
底层为数据服务中心层,该层为本系统的基础层,以分布式服务方式建设,为上层业务层提供服务支撑。
方案优选地,所述数据服务中心层包括数据管理中心、数据转换中心、数据服务中心、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展示中心。
2、本发明另提供一种企业办税人员信用评价方法,基于上述的一种企业办税人员信用评价系统,其业务流程如下:
税务机关依职权定期对所属纳税人关联的办税人员进行评价,税务机关定期为办税人员进行信用数据采集和信用数据评价;
评价结果适时发布,提供办税人员自我查询或者授权他人查询;
评价结果为其他业务办理和社会公众服务事业服务,提高办税人员信用的外在价值。
方案优选地,具体步骤如下:
信用数据采集:进行结构化非结构化的数据采集和加工,采集互联网办税人员失信、违约、舆情等信息,采集税务12366声音、图像系统数据并进行结构化加工;采集税务内部金三征管、电子抵账、电子税务局、风险控制等系统数据,采集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办税人员及关联纳税人的违法、违章等数据信息,并将采集的非结构化数据进行结构化的转换;
信用数据特征化:信用基础数据按照信用评价标准进行特征处理,特征分类,标准化,数据量化处理,转化为计算机识别的数据,转化为模型需求数据;
信用模型评价:信用模型评价,按照预设并且验证通过发布运行的信用模型,进行专家打分和机器学习两种方式的信用评价;
评价结果发布:信用评价结果发布,发布后提供办税人员和授权人员查询信用;
评价申诉:办税人员信用自查发现与自己的情况不符,存在疑义的可以向评价税务机关提出疑义申诉,并描述具体原因;
申诉受理:税务机关税务人员接收办税人员提交的信用申诉通过分析调查,进行予以受理,调整信用分值或者申诉驳回;
信用充电:办税人员发现自己信用过低,影响自己办理业务的效率,通过税务机关提供的信用充电提供税务知识学习、问答渠道增加自己信用积分,提高信用等级;
信用授权:办税人员在于其他方发生经营或者发生从业就职时,相关方需要查询其信用情况以便辨识是否合作或者录用时,需要当是办税人员开通信用授权,使其相关方可以查询其信用分值。
本发明的一种企业办税人员信用评价方法及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所产生的有益效果是:
1、扩围信用评价对象。将所有办税人员纳入纳税信用管理。把征纳交互过程中的办税人员,包括:已纳入纳税信用管理的市场主体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业主)、主要投资人、财务负责人、办税人和税务代理人员全部纳入纳税信用管理范围。通过信用良好“放管服”,信用低下“拦阻截”,引导和促进办税人员的自觉遵从。
2、建立信用评价体系。通过办税人员评价系统,实现对办税人员信用的周期性动态评价。
3、打通信用查询渠道。办税人员可通过不同渠道实现信用评价结果的查询。
4、完善信用反馈机制。办税人员对当期的评价结果存在异议的,可以选择具体异议指标进行反馈申诉。税务机关会对申诉进行审核答复。
5、扩展信用应用场景。通过在电子税务局平台和综合管理平台中加入积分应用环节,根据信用评价结果进行差异化管理和服务,强化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提升办税人员的内生遵从,节约管理资源,降低管理人员的工作强度和执法风险。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整体框架结构图;
附图2是本发明服务调用流程图;
附图3是本发明功能模块组成图;
附图4是本发明主要业务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4,对本发明的一种企业办税人员信用评价方法及系统作以下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结合附图1,本发明的一种企业办税人员信用评价系统,该办税人员信用评价体系总体架构,按照采信、评信、用信由下而上的三层架构设计,依托云服务平台实现服务与资源的解耦,征纳交互过程中的办税人员,包括:已纳入纳税信用管理的市场主体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业主)、主要投资人、财务负责人、办税人和税务代理人员全部纳入纳税信用管理范围,通过信用良好“放管服”,信用低下“拦阻截”,引导和促进办税人员的自觉遵从;
所述采信层用于采集与信用有关的数据,包括税务部门业务系统数据、第三方数据、互联网数据,并将所采集的数据进行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匹配,提供标签管理、支持决策服务、画像应用、数据计算服务;
所述评信层包括评价模型、算法模型、评价规则、评价等级,
其中评价模型,按照预设并且验证通过发布运行的信用模型,进行信用评价;
其中算法模型,支持多种算法对信用数据进行等级评价;
其中评价规则,支持信用数据根据预设的评价规则进行评价;
其中评价等级,将信用评价后的结果进行等级的划分;
所述用信层用于提高纳税相关人税收遵从度,对守信者提供便捷的办税渠道和优质的服务产品,对失信者提供严格的办税渠道和普通的服务产品,用信层还与其他社会信用(包括税银贷、国地税信息共享、金融机构信用评定)联动,用于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结合附图2,该企业办税人员信用评价系统运行时,与数据应用服务层之间调用服务,
数据应用服务层以微服务架构的方式将数据资源和计算资源封装成RPV/REST服务进行安全可控的开放共享,通过标准的数据服务接口,访问数据,实现数据与应用的分离;
所述微服务架构包括服务引擎服务端、服务引擎客户端,服务引擎客户端通过注册中心连至服务引擎服务端,使服务引擎客户端从服务引擎服务端调用服务,监控中心与服务引擎服务端和服务引擎客户端相连,对所调用服务进行监控。
所述数据应用服务层提供数据资源管理、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数据接口管理、知识库、应用开发服务、数据模型管理、数据视觉引擎以及数据脱敏管理功能。
结合附图3,该企业办税人员信用评价系统用户为办税人员、社会公众和税务人员,系统业务架构分为统一管理、税务端应用、办税人端应用、信用大数据平台,
以信用大数据平台为基础,通过各种采集手段、采集工具采集内外部数据,分析加工为整个评价系统提供数据分析基础,其业务架构分为三层:
上层为统一管理层,实现接入渠道的多样性,及其系统的权限、用户管理;
中间层为业务应用层,业务层中主要为内网的信用评价展示,其中内网应用为税局内部使用系统,主要为评价情况的总体展示,按按办税人员信用评价的详细展示,受理办税人员提出的申诉及其其他信用业务;互联网应用为集成电子税务局应用,为办税人员提供自我信用查询通道,和对信用评价疑问的申诉管理,及其引导办税人员遵从的信用充电站;业务应用层同时还包括了两个辅助系统,配合评价过程、评价数据处理;
底层为数据服务中心层,包括数据管理中心、数据转换中心、数据服务中心、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展示中心。该层为本系统的基础层,以分布式服务方式建设,为上层业务层提供服务支撑。
实施例二
结合附图4,本发明的一种企业办税人员信用评价方法,基于实施例一的一种企业办税人员信用评价系统,其业务流程如下:税务机关依职权定期对所属纳税人关联的办税人员进行评价,税务机关定期为办税人员进行信用数据采集和信用数据评价;评价结果适时发布,提供办税人员自我查询或者授权他人查询;评价结果为其他业务办理和社会公众服务事业服务,提高办税人员信用的外在价值。
其业务流程具体步骤如下:
信用数据采集:进行结构化非结构化的数据采集和加工,采集互联网办税人员失信、违约、舆情等信息,采集税务12366声音、图像系统数据并进行结构化加工;采集税务内部金三征管、电子抵账、电子税务局、风险控制等系统数据,采集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办税人员及关联纳税人的违法、违章等数据信息,并将采集的非结构化数据进行结构化的转换;
信用数据特征化:信用基础数据按照信用评价标准进行特征处理,特征分类,标准化,数据量化处理,转化为计算机识别的数据,转化为模型需求数据;
信用模型评价:信用模型评价,按照预设并且验证通过发布运行的信用模型,进行专家打分和机器学习两种方式的信用评价;
评价结果发布:信用评价结果发布,发布后提供办税人员和授权人员查询信用;
评价申诉:办税人员信用自查发现与自己的情况不符,存在疑义的可以向评价税务机关提出疑义申诉,并描述具体原因;
申诉受理:税务机关税务人员接收办税人员提交的信用申诉通过分析调查,进行予以受理,调整信用分值或者申诉驳回;
信用充电:办税人员发现自己信用过低,影响自己办理业务的效率,通过税务机关提供的信用充电提供税务知识学习、问答渠道增加自己信用积分,提高信用等级;
信用授权:办税人员在于其他方发生经营或者发生从业就职时,相关方需要查询其信用情况以便辨识是否合作或者录用时,需要当是办税人员开通信用授权,使其相关方可以查询其信用分值。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除说明书所述的技术特征外,均为本专业技术人员的已知技术。

Claims (8)

1.一种企业办税人员信用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办税人员信用评价体系总体架构,按照采信、评信、用信由下而上的三层架构设计,依托云服务平台实现服务与资源的解耦,征纳交互过程中的办税人员,包括:已纳入纳税信用管理的市场主体的法定代表人、主要投资人、财务负责人、办税人和税务代理人员;
所述采信层用于采集与信用有关的数据,包括税务部门业务系统数据、第三方数据、互联网数据,并将所采集的数据进行数据清洗、数据转换、数据匹配,提供标签管理、支持决策服务、画像应用、数据计算服务;
所述评信层包括评价模型、算法模型、评价规则、评价等级,
其中评价模型,按照预设并且验证通过发布运行的信用模型,进行信用评价;
其中算法模型,支持多种算法对信用数据进行等级评价;
其中评价规则,支持信用数据根据预设的评价规则进行评价;
其中评价等级,将信用评价后的结果进行等级的划分;
所述用信层用于提高纳税相关人税收遵从度,对守信者提供便捷的办税渠道和优质的服务产品,对失信者提供严格的办税渠道和普通的服务产品,用信层还与其他社会信用联动,用于促进社会信用体系建设。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企业办税人员信用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信层其他社会信用包括税银贷、国地税信息共享、金融机构信用评定。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企业办税人员信用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企业办税人员信用评价系统运行时,与数据应用服务层之间调用服务,
数据应用服务层以微服务架构的方式将数据资源和计算资源封装成RPV/REST服务进行安全可控的开放共享,通过标准的数据服务接口,访问数据,实现数据与应用的分离;
所述微服务架构包括服务引擎服务端、服务引擎客户端,服务引擎客户端通过注册中心连至服务引擎服务端,使服务引擎客户端从服务引擎服务端调用服务,监控中心与服务引擎服务端和服务引擎客户端相连,对所调用服务进行监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企业办税人员信用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应用服务层提供数据资源管理、数据挖掘与机器学习、数据接口管理、知识库、应用开发服务、数据模型管理、数据视觉引擎以及数据脱敏管理功能。
5.根据权利要求1、2或4所述的一种企业办税人员信用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该企业办税人员信用评价系统用户为办税人员、社会公众和税务人员,系统业务架构分为统一管理、税务端应用、办税人端应用、信用大数据平台,
以信用大数据平台为基础,通过各种采集手段、采集工具采集内外部数据,分析加工为整个评价系统提供数据分析基础,其业务架构分为三层:
上层为统一管理层,实现接入渠道的多样性,及其系统的权限、用户管理;
中间层为业务应用层,业务层中主要为内网的信用评价展示,其中内网应用为税局内部使用系统,主要为评价情况的总体展示,按按办税人员信用评价的详细展示,受理办税人员提出的申诉及其其他信用业务;互联网应用为集成电子税务局应用,为办税人员提供自我信用查询通道,和对信用评价疑问的申诉管理,及其引导办税人员遵从的信用充电站;业务应用层同时还包括了两个辅助系统,配合评价过程、评价数据处理;
底层为数据服务中心层,该层为本系统的基础层,以分布式服务方式建设,为上层业务层提供服务支撑。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企业办税人员信用评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数据服务中心层包括数据管理中心、数据转换中心、数据服务中心、数据处理中心、数据展示中心。
7.一种企业办税人员信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2、4或6所述的一种企业办税人员信用评价系统,其业务流程如下:
税务机关依职权定期对所属纳税人关联的办税人员进行评价,税务机关定期为办税人员进行信用数据采集和信用数据评价;
评价结果适时发布,提供办税人员自我查询或者授权他人查询;
评价结果为其他业务办理和社会公众服务事业服务,提高办税人员信用的外在价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企业办税人员信用评价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如下:
信用数据采集:进行结构化非结构化的数据采集和加工,采集互联网办税人员失信、违约、舆情等信息,采集税务12366声音、图像系统数据并进行结构化加工;采集税务内部金三征管、电子抵账、电子税务局、风险控制等系统数据,采集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办税人员及关联纳税人的违法、违章等数据信息,并将采集的非结构化数据进行结构化的转换;
信用数据特征化:信用基础数据按照信用评价标准进行特征处理,特征分类,标准化,数据量化处理,转化为计算机识别的数据,转化为模型需求数据;
信用模型评价:信用模型评价,按照预设并且验证通过发布运行的信用模型,进行专家打分和机器学习两种方式的信用评价;
评价结果发布:信用评价结果发布,发布后提供办税人员和授权人员查询信用;
评价申诉:办税人员信用自查发现与自己的情况不符,存在疑义的可以向评价税务机关提出疑义申诉,并描述具体原因;
申诉受理:税务机关税务人员接收办税人员提交的信用申诉通过分析调查,进行予以受理,调整信用分值或者申诉驳回;
信用充电:办税人员发现自己信用过低,影响自己办理业务的效率,通过税务机关提供的信用充电提供税务知识学习、问答渠道增加自己信用积分,提高信用等级;
信用授权:办税人员在于其他方发生经营或者发生从业就职时,相关方需要查询其信用情况以便辨识是否合作或者录用时,需要当是办税人员开通信用授权,使其相关方可以查询其信用分值。
CN201910513825.6A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企业办税人员信用评价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02229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13825.6A CN110222997A (zh)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企业办税人员信用评价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13825.6A CN110222997A (zh)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企业办税人员信用评价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22997A true CN110222997A (zh) 2019-09-10

Family

ID=678170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13825.6A Pending CN110222997A (zh) 2019-06-14 2019-06-14 一种企业办税人员信用评价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22997A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83005A (zh) * 2020-05-12 2020-08-25 山东浪潮商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涉税信用管理方法
CN112036996A (zh) * 2020-08-27 2020-12-04 山东浪潮商用系统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2330438A (zh) * 2020-11-05 2021-02-05 上海京滴信用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征信信用管理系统
CN113191576A (zh) * 2020-12-31 2021-07-30 北京声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金融机构治安立体化防控系统及其建设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47434A (zh) * 2016-09-14 2017-02-22 全联征信有限公司 个人信用生态平台
CN107944738A (zh) * 2017-12-07 2018-04-20 税友软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税务信用积分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08009903A (zh) * 2016-11-01 2018-05-08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纳税用户诚信评分方法及系统
CN109254979A (zh) * 2018-09-29 2019-01-22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个人信用评价方法及系统
CN109767139A (zh) * 2019-01-31 2019-05-17 珠海金慧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自媒体交互的自然人信用算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447434A (zh) * 2016-09-14 2017-02-22 全联征信有限公司 个人信用生态平台
CN108009903A (zh) * 2016-11-01 2018-05-08 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 纳税用户诚信评分方法及系统
CN107944738A (zh) * 2017-12-07 2018-04-20 税友软件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税务信用积分计算方法及装置
CN109254979A (zh) * 2018-09-29 2019-01-22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个人信用评价方法及系统
CN109767139A (zh) * 2019-01-31 2019-05-17 珠海金慧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自媒体交互的自然人信用算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曹越: "税务大数据的实践与思考",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83005A (zh) * 2020-05-12 2020-08-25 山东浪潮商用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涉税信用管理方法
CN112036996A (zh) * 2020-08-27 2020-12-04 山东浪潮商用系统有限公司 业务处理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12330438A (zh) * 2020-11-05 2021-02-05 上海京滴信用管理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征信信用管理系统
CN113191576A (zh) * 2020-12-31 2021-07-30 北京声迅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金融机构治安立体化防控系统及其建设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22997A (zh) 一种企业办税人员信用评价方法及系统
Bennett et al. The effect of deadline pressure on pre‐negotiation positions: A comparison of auditors and client management
Konow et al. Equity versus equality: Spectators, stakeholders and groups
Joh et al. When do firms benefit from affiliated outside directors? Evidence from Korea
Jain Fighting corruption: contemporary measures in Canada
Hier et al. Privacy pragmatism and streetscape video surveillance in Canada
CN110246019A (zh) 一种基于办税人员信用评价体系的业务场景应用方法
Dashtbayaz et al.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intellectual capital and audit fees
Corbi et al. Labor courts, job search and employment: Evidence from a labor reform in brazil
Grecu et al. E-Government services in Moldova: value and opportunities
Ekomwenrenren et al. Curbing corruption in Nigeria using service innovation
Avelé et al. Standardisation of international accounting: harmonisation between OHADA and IASB (IFRS) reference frameworks
Mugo The effect of voluntary disclosure on the financial performance of commercial Banks in Kenya
Chettiar et al. Reforming funding to reduce mass incarceration
Kotamraju et al. A Common Postsecondary Data Dictionary for Perkins Accountability.
Sluchynsky Administration of social pension programs
Li et al. Does External Monitoring Improve the Performance of State-Owned Enterprises?
Clements Could Alberta Enact a Sub-National Open Banking Regime?
Elliott et al. The Role of Individuals in the Data Ecosystem: Current debates and considerations for individual data protection and data rights in the US
Ghaemi Asl et al. Nash equilibrium in emerging partnership-based Islamic banking industry with a Bayesian game-theoretic approach
Gupta Party funding in India
Aurand et al. EMERGENCY RENTAL ASSISTANCE
Itulelo The role of ICT in enhancing transparency in public funds management in the Democratic Republic of Congo.
Colaianni Principles and practices of managing a global purchase card program
Brown et al. Using Tribal/State Title IV-E agreements to help American Indian tribes access foster care and adoption fund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