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16999B - 供墨装置和印刷设备 - Google Patents

供墨装置和印刷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16999B
CN110216999B CN201910558679.9A CN201910558679A CN110216999B CN 110216999 B CN110216999 B CN 110216999B CN 201910558679 A CN201910558679 A CN 201910558679A CN 110216999 B CN110216999 B CN 11021699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color
color mixing
mixing roller
do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5867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16999A (zh
Inventor
宁焕成
屈明生
吴硕夫
李方见
眭俊华
李彦平
韩绪艳
胡毓水
伯玉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and Minting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and Minting Corp
Institute of Prin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oples Bank of China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and Minting Corp, Institute of Print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eoples Bank of China filed Critical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and Minting Corp
Priority to CN20191055867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1699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169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1699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1699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1699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35Nozzles
    • B41J2/14Structure thereof only for on-demand ink jet heads
    • B41J2/14201Structure of print heads with piezoelectric elemen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66Ink level or ink residue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8Ink recirculation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9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for monitoring ink qual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21Ink jet for multi-colour print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66Ink level or ink residue control
    • B41J2002/17569Ink level or ink residue control based on the amount printed or to be print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Ink Jet (AREA)
  • Inking, Control Or Cleaning Of Prin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供墨装置和印刷设备,其中供墨装置包括:喷墨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墨桶以及至少一个与墨桶相连通的喷墨口;至少一个混色辊,每个混色辊对应设于喷墨组件的一侧,以承接喷墨口喷出的油墨并在混色辊上形成点状色区;匀墨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匀墨辊,每个匀墨辊设于混色辊的一侧,通过匀墨辊将混色辊上的至少一个点状色区匀为实心色区。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混色辊印刷出的图案内部区域为实心纹理,使新刷图案具有更加平滑的边缘,线条更加清晰,颜色更加真实,此外,墨料从墨斗到混色辊单向流动,避免了返墨及污染墨桶墨料的情况。

Description

供墨装置和印刷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印刷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供墨装置和一种印刷设备。
背景技术
传统的印刷机在印刷彩色图文时,一般的印刷工艺为:首先对彩色图稿进行分色,形成四色或更多颜色,分别制作色板在印刷机上由不同色组叠印后还原成彩色印刷品。在这种印刷方式中,印刷品的色彩表现跟印刷机每个色组的供墨量有着直接的关系,公开号为CN108001043A的专利提出了一种数字化分区供墨的方式,通过精确控制每个单色色组的供墨量,以实现印品更加细致的色彩表现力。
然而,在上述印刷方式中,由于彩色图文是分色叠印而成的,每一种颜色在印品上都是分立的网点形式,在印刷多彩图文时,图文的边缘在微观上不连续、宏观上不光滑,由于网点与网点之间存在间隙,因而多彩的颜色也是不真实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以实现精确的真实颜色的多彩图文,且图文的边缘在微观上是连续的、宏观上是光滑的,此外通过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可实现印刷单色渐变图文、多色渐变图文以及多彩图文。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供墨装置。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印刷设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第一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供墨装置,包括:喷墨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墨桶以及至少一个与墨桶相连通的喷墨口;至少一个混色辊,每个混色辊对应设于喷墨组件的一侧,以承接喷墨口喷出的油墨并在混色辊上形成点状色区;匀墨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匀墨辊,每个匀墨辊设于混色辊的一侧,通过匀墨辊将混色辊上的至少一个点状色区匀为实心色区。
根据本发明的供墨装置,通过将至少一个墨桶与一个或者多个喷墨口相连通,使一个墨桶可以向一个或者多个喷墨口供给墨料,其中,设置单个墨桶时,每个喷墨口喷出的墨料颜色相同,设置多个墨桶时,使不同的墨桶可以存储不同颜色的墨料,从而在多个墨桶分别与多个喷墨口相连时,不同的喷墨口可以喷出不同颜色的墨料;通过在喷墨组件的一侧设置至少一个混色辊,使喷墨口喷墨时可以在混色辊形成点状色区;通过在混色辊的一侧设有匀墨组件,匀墨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匀墨辊,当供墨装置工作时,匀墨辊将在混色辊上形成的至少一个点状色区匀为实心色区,使得在印刷过程中,印刷出的图案纹理为实心纹理,使得印刷图案具有更加平滑的边缘,从而使线条更加清晰,且颜色更加真实。
其中,供墨装置的混色辊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其中,当混色辊上的点状色区为多个时,通过匀墨辊可以将混色辊上的一个点状色区匀为实心色区,也可以将混色辊上的多个点状色区匀为实心色区,当匀墨辊将混色辊上的一个点状色区匀为实心色区时,在印刷对象上可以形成一个由实心纹理形成的图案和多个由点状纹理形成的图案;当匀墨辊将混色辊上的多个点状色区匀为实心色区时,在印刷对象上可以形成多个由实心点状纹理形成的图案和一个或多个由点状纹理形成的图案,或者全部为实心纹理组成形成的图案。
需要说明的是,匀墨组件可以为单独一个具有匀墨功能的辊子,也可以是由具有匀墨功能的多个辊子组成的辊系。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墨桶中设有一种墨料,喷墨组件具体包括:至少一个数字墨斗,每个所述数字墨斗与墨桶通过管路相连,且数字墨斗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喷墨单元,每个喷墨单元上设有至少一个喷墨口;微控制器,与数字墨斗电连接,微控制器用于控制数字墨斗上至少一个喷墨单元中每个喷墨口向混色辊喷墨的喷墨量,以调整至少一个喷墨单元对应于混色辊上的点状色区的颜色,其中,每个混色辊与数字墨斗对应设置,以使每个喷墨口可向混色辊上喷墨以形成至少一个点状色区。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每个墨桶中设有一种墨料,使得供墨装置可以存储多种墨料;通过数字墨斗将墨桶中的墨料进行分类引导,通过喷墨单元上的喷墨口向混色辊上进行喷墨以利于后续混色辊上的多个点状色区相互之间的混合,具体地,通过与数字墨斗电连接的微控制器,可对每个喷墨单元的喷墨口向混色辊喷墨的喷墨量予以控制,以调整与喷墨口相对应混色辊上的点状色区的颜色,从而可根据不同喷墨单元的喷墨量直接在混色辊上显示出不同颜色,一方面可减少印刷工序,提高印刷效率,另一方面还可提高混色辊上的多个颜色进行混合后印刷在纸上的颜色的精确度,同时也减少发生颜色偏差的可能性;其中,每个混色辊与数字墨斗对应设置,使每个喷墨口可向每个混色辊喷墨形成一个或多个点状色区,从而混色辊点状色区减少由于增加专门的混色设备而导致的返墨现象,从而发生不同颜色油墨串色的可能性。
当设置多个混色辊时,也须同时对应设置多个数字墨斗。每一组混色辊和数字墨斗组合在功能上可以完全一致,也可以不一致:功能上完全一致时,每个混色辊都完成了混色功能,增加的混色辊和数字墨斗组合只是增加了整个供墨装置的供墨能力;功能上不一致时,举例来说,每个混色辊只负责一个颜色,多个混色辊上的不同颜色的点状色区被匀墨辊匀实后也可以实现混色的功能。
其中,每个喷墨单元可以只设置一个喷墨口,也可以设置多个喷墨口,当每个喷墨单元设置多个喷墨口时,若喷墨口沿混色辊周向排列,当沿混色辊周向排列的喷墨口分别喷出不同颜色的墨料时,每种颜色在混色辊的同一轴向区域形成各自单色点状色区,且相互重叠,经混色辊匀实后,形成实心的混合色区,混合色区的颜色为相互重叠的单色点状色区的混合色,通过控制每种颜色的喷墨量,从而可以混合出不同的颜色。
具体例如:如果沿混色辊周向排列有3个喷墨口,分别喷印刷三原色,即青色、品红和黄色,那么通过控制每个喷墨口的喷墨量,相当于调节每种颜色的配比,可以混合出丰富多彩的颜色,由于混合后的颜色已通过匀墨辊匀实,故其颜色为真实色。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相同的墨料在各自占比不同时会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点状色区,或不同饱和度的点状色区,故而微控制器通过控制不同喷墨单元的喷墨量可有效提高喷墨以及在后续印刷制品上颜色的精确度。
其中,喷墨单元上的喷墨口可以为喷枪结构,还可以但不限于与喷枪结构类似的油墨喷嘴、数字印刷机中的压电式喷头。
可以理解地,当墨桶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墨桶中可以存在重复的墨料。
其中,墨桶可直接设在喷墨单元中,由于尺寸限制,设于喷墨单元中的墨桶体积较小,即每个喷墨单元内设有至少一个小型墨桶,以提高供墨装置整体的集成度。
需要说明的是,数字墨斗的数量与整个供墨装置的供墨能力正相关,因此,为了增加整个供墨装置的供墨能力,还可以沿单个混色辊周向设置多个数字墨斗的方式来实现。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喷墨单元具体包括:单元本体,单元本体内设有至少一个喷墨通道;至少一个喷墨口,设于单元本体靠近混色辊的一端,且每个喷墨口通过喷墨通道与墨桶相连通,以通过喷墨口向混色辊上喷墨,其中,微控制器还用于控制喷墨单元中每个喷墨口的喷墨量以调整喷墨单元喷在混色辊上的墨料的颜色。
在该技术方案中,每个喷墨单元包括有设置一个或多个喷墨通道的单元本体,同时在单元本体靠近混色辊的一端上设有喷墨口,从而在通过喷墨通道连通墨桶的基础上,喷墨口向混色辊上喷墨时,减少喷射路径,减少在喷射过程中的墨料损耗。
还需说明的是,通过在每个喷墨单元中设有至少一个喷墨口,微控制器可控制每个喷墨口的喷墨量,以调整喷墨单元直接向混色辊上喷射的墨料的颜色。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每个喷墨单元包括多个喷墨口,多个喷墨口沿混色辊的周向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喷墨单元上设置多个喷墨口时,通过将多个喷墨口沿混色辊的周向设置,便于在混色辊上的指定区间上喷出指定颜色。
具体地,当喷墨单元中设置喷墨口的面为与混色辊同轴的曲面时,可将多个喷墨口绕轴线设于曲面上,当喷墨单元中设置喷墨口的面为平面时,将多个喷墨口沿与轴线相垂直的方向设于平面上。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混色辊的轴向方向上,至少两个喷墨单元向混色辊上喷墨以形成的点状色区相接或部分重合。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混色辊的轴向上限定至少两个喷墨单元在轴向方向上向混色辊喷墨的形成的点状色区相接或部分重合,使得当一个喷墨单元在轴向方向上向混色辊喷墨的喷墨区域的宽度有限的情况下,增加喷墨区域的宽度范围,以满足印刷对象的较宽且连续的印刷区域的需求,如果喷墨区域重合的多个喷墨单元的点状色区的颜色相同,在效果上,相当于增加了同一颜色色区沿混色辊轴向方向的长度,即色区的宽度,如果喷墨区域重合的多个喷墨单元的点状色区的颜色不相同,那么,可以通过调节每个喷墨口沿混色辊轴线方向的喷墨量,使重叠区域的颜色为两种颜色的混合色或过渡色,通过匀墨辊匀实后形成实心混合色区或双色渐变色区,采用这种方式可印刷出混合色图文或双色渐变图文,颜色更为真实、且渐变精细。
其中,喷墨区域重合的喷墨单元的数量与印刷对象有关,印刷需求的连续的印刷区域宽度较长,则需要设置较多的喷墨区域重合的喷墨单元。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所述喷墨单元中每个喷墨口的喷墨量相互独立。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控制每个喷墨单元中的喷墨口喷墨量相互独立,使每个喷墨口喷出的喷墨量可以单独进行调节,若喷墨口喷出的墨料颜色相同,可以通过控制喷墨口沿混色辊轴向方向的喷墨量,在混色辊上形成颜色沿轴向渐变的单色点状色区,通过匀墨辊匀实后形成实心的单色渐变色区,墨量多的地方颜色深,墨量少的地方颜色浅,与传统单色色组相比,采用这种方式印刷出来的单色渐变图文,其颜色渐变梯度更加精细,且颜色真实,若喷墨口喷出的墨料颜色不同,通过控制每个喷墨口的喷墨量,相当于调节每种颜色的配比,可以混合出丰富多彩的颜色,且混合后的颜色通过匀墨辊匀实,故其颜色为真实色。
进一步地,如果控制每个喷墨口沿混色辊轴线方向的喷墨量,相当于沿混色辊轴线方向调节每种颜色的配比,那么,在混色辊的单个色区内沿轴线方向上能够实现彩虹色,由于混合后的颜色已通过匀墨辊匀实,故其颜色为真实色。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每个喷墨口喷出的墨料的颜色相互独立。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每个喷墨口喷出的墨料的颜色相互独立,使不同喷墨口的喷墨颜色相同,也可以使不同喷墨口的喷墨颜色不同,从而形成更加多样的印刷效果。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至少两个喷墨单元喷在混色辊上的油墨形成的点状色区在轴向方向上存在间隙。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控制喷墨口沿混色辊轴向方向的喷墨量,还可以使两个相邻色区之间留有无墨的间隙,以对应印刷对象需要留白的部分。间隙的宽度与印刷对象有关,印刷对象的留白区域越大,则间隙的宽度也越大。相较于混色辊上油墨全覆盖的方案,这样做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油墨消耗,节省印刷成本。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至少两个喷墨单元喷在混色辊上的油墨形成的点状色区在轴向方向上存在重叠混色区,其中,重叠混色区的颜色为两个点状色区的混合色。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在混色辊的轴向上限定至少两个相邻的点状色区之间存在重叠混色区,特别是在一个喷墨单元的喷墨口有限的情况下,通过重叠混色区可以进行更多种颜色的混合,提高印刷颜色的种类。
其中,重叠混色区的颜色为两个点状色区的混合色,例如,两个点状色区的颜色分别是黄色和青色,重叠混合区的颜色为绿色。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喷墨单元内设有墨料,以通过喷墨单元内的墨料向混色辊上喷墨。
在该技术方案中,通过直接在喷墨单元中设置墨料,即将墨桶和传输管路集成在喷墨单元中,提升整个供墨装置的集成性。
本发明第二方面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印刷设备,包括:上述第一方面技术方案中任一供墨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印刷设备,由于具有上述第一方面技术方案的供墨装置,因此具有上述任一有益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部分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供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数字墨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喷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混色辊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的供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供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6中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墨桶,2数字墨斗,21喷墨单元,211喷墨口,212单元本体,3管路,4微控制器,5混色辊,51点状色区,6匀墨辊。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下面参照图1至图6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出一个实施例的供墨装置,包括:喷墨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墨桶1以及至少一个与墨桶1相连通的喷墨口211;至少一个混色辊5,每个混色辊5对应设于喷墨组件的一侧,以承接喷墨口211喷出的油墨并在混色辊5上形成点状色区51;匀墨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匀墨辊6,每个匀墨辊6设于混色辊5的一侧,通过匀墨辊6将混色辊5上的至少一个点状色区51匀为实心色区。
根据本发明的供墨装置,将至少一个墨桶1与一个或者多个喷墨口211相连通,使一个墨桶1可以向一个或者多个喷墨口211供给墨料,,其中,设置单个墨桶1时,每个喷墨口211喷出的墨料颜色相同,设置多个墨桶1时,可以使每个墨桶1中存储有不同颜色的墨料,从而在多个墨桶1分别与多个喷墨口211相连时,不同的喷墨口211可以喷出不同颜色的墨料;通过在喷墨组件的一侧设置至少一个混色辊5,使喷墨口211喷墨时可以在混色辊形成点状色区51;通过在混色辊5的一侧设有匀墨组件,匀墨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匀墨辊6,当供墨装置工作时,匀墨辊6将在混色辊5上形成的至少一个点状色区51匀为实心色区,使印刷出的图案纹理为实心纹理,印刷图案具有更加平滑的边缘,从而使线条更加清晰,且颜色更加真实。具有更加平滑的边缘,使印刷图案的线条更加清晰,且颜色更加真实。
其中,供墨装置的混色辊5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
其中,当混色辊5上的点状色区51为多个时,通过匀墨辊6可以将混色辊5上的一个点状色区51匀为实心色区,也可以将混色辊5上的多个点状色区51匀为实心色区,当匀墨辊6将混色辊5上的一个点状色区51匀为实心色区时,在印刷对象的表面上可以形成一个由实心纹理形成的图案和多个由点状纹理形成的图案;当匀墨辊6将混色辊5上的多个点状色区51匀为实心色区时,可以在印刷对象的表面上可以形成多个由实心纹理形成的图案和一个或多个由点状纹理形成的图案,或者全部为实心纹理组成形成的图案。
需要说明的是,匀墨组件可以为单独一个具有匀墨功能的辊子,也可以是由具有匀墨功能的多个辊子组成的辊系。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混色辊上有四个点状色区51,分别为第一点状色区、第二点状色区、第三点状色区和第四点状色区,其中,匀墨辊6可以将混色辊5上的第一点状色区、第二点状色区、第三点状色区和第四点状色区51匀为实心色区。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混色辊5上有四个点状色区51,分别为第一点状色区、第二点状色区、第三点状色区和第四点状色区,其中,匀墨辊6的长度与第四点状色区的长度相等,且与第四点状色区相邻,匀墨辊6可以将混色辊5上的第四点状色区匀为实心色区,在印刷时,第一点状色区、第二点状色区和第三点状色区为点状色区,第四点状色区被匀墨辊6匀为实心色区。
在上述实施例中,每个墨桶1中设有一种墨料,喷墨组件具体包括:至少一个数字墨斗2,每个所述数字墨斗2与墨桶1通过管路3相连,且数字墨斗2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喷墨单元21,每个喷墨单元21上设有至少一个喷墨口211;微控制器4,与数字墨斗2电连接,微控制器4用于控制数字墨斗2上至少一个喷墨单元21中每个喷墨口211向混色辊5喷墨的喷墨量,以调整至少一个喷墨单元21对应于混色辊5上的点状色区51的颜色,其中,每个混色辊5与数字墨斗2对应设置,以使每个喷墨口211可向混色辊5上喷墨以形成至少一个点状色区51。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每个墨桶1中设有一种墨料,使得供墨装置可以存储多种墨料;通过数字墨斗2将墨桶1中的墨料进行分类引导,通过喷墨单元21上的喷墨口211向混色辊5上进行喷墨以利于后续混色辊5上的多个点状色区相互之间的混合,具体地,通过与数字墨斗2电连接的微控制器4,可对每个喷墨单元21的喷墨口211向混色辊5喷墨的喷墨量予以控制,以调整与喷墨口211相对应混色辊上的点状色区51的颜色,从而可根据不同喷墨单元21的喷墨量直接在混色辊5上显示出不同颜色,一方面可减少印刷工序,提高印刷效率,另一方面还可提高混色辊5上的多个颜色进行混合后印刷在纸上的颜色的精确度,同时也减少发生颜色偏差的可能性;其中,每个混色辊5与数字墨斗2对应设置,使每个喷墨口211可向每个混色辊5喷墨形成一个或多个点状色区51,从而混色辊5减少由于增加专门的混色设备而导致的返墨现象,从而发生不同颜色油墨串色的可能性。
当设置多个混色辊5时,也须同时对应设置多个数字墨斗2。每一组混色辊5和数字墨斗2组合在功能上可以完全一致,也可以不一致:功能上完全一致时,每个混色辊5都完成了混色功能,增加的混色辊和数字墨斗2组合只是增加了整个供墨装置的供墨能力;功能上不一致时,举例来说,每个混色辊5只负责一个颜色,多个混色辊5上的不同颜色的点状色区被匀墨辊6匀实后也可以实现混色的功能。
其中,每个喷墨单元21可以只设置一个喷墨口211,也可以设置多个喷墨口211,当每个喷墨单元21设置多个喷墨口211时,若喷墨口211沿混色辊5周向排列,当沿混色辊5周向排列的喷墨口211分别喷出不同颜色的墨料时,每种颜色在混色辊5的同一轴向区域形成各自单色点状色区,且相互重叠,经匀墨辊6匀实后,形成实心的混合色区,混合色区的颜色为相互重叠的单色点状色区51的混合色,通过控制每种颜色的喷墨量,从而可以混合出不同的颜色。
具体例如:如果沿混色辊5周向排列有3个喷墨口211,分别喷印刷三原色,即青色、品红和黄色,那么通过控制每个喷墨口211的喷墨量,相当于调节每种颜色的配比,可以混合出丰富多彩的颜色,由于混合后的颜色已通过匀墨组件匀实,故其颜色为真实色。
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相同的墨料在各自占比不同时会显示出不同颜色的点状色区,或不同饱和度的点状色区,故而微控制器4通过控制不同喷墨单元21的喷墨量可有效提高喷墨精确度。
其中,喷墨单元21上的喷墨口211可以为喷枪结构,还可以但不限于与喷枪结构类似的油墨喷嘴、数字印刷机中的压电式喷头。
可以理解地,当墨桶1的数量为多个时,多个墨桶1中可以存在重复的墨料。
其中,墨桶1可直接设在喷墨单元21中,由于尺寸限制,设于喷墨单元21中的墨桶1体积较小,即每个喷墨单元21内设有至少一个小型墨桶1,以提高供墨装置整体的集成度。
需要说明的是,数字墨斗2的数量与整个供墨装置的供墨能力正相关,因此,为了增加整个供墨装置的供墨能力,还可以沿单个混色辊5周向设置多个数字墨斗2的方式来实现。
在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喷墨单元21具体包括:单元本体212,单元本体212内设有至少一个喷墨通道;至少一个喷墨口211,设于单元本体212靠近混色辊5的一端,且每个喷墨口211通过喷墨通道与墨桶1相连通,以通过喷墨口211向混色辊5上喷墨,其中,微控制器4还用于控制喷墨单元21中每个喷墨口211的喷墨量以调整喷墨单元21喷在混色辊5上的墨料的颜色。
在该实施例中,每个喷墨单元21包括有设置一个或多个喷墨通道的单元本体212,同时在单元本体212靠近混色辊5的一端上设有喷墨口211,从而在通过喷墨通道连通墨桶1的基础上,喷墨口211向混色辊5上喷墨时,减少喷射路径,减少在喷射过程中的墨料损耗。
还需说明的是,通过在每个喷墨单元21中设有至少一个喷墨口211,微控制器4可控制每个喷墨口211的喷墨量,以调整喷墨单元21直接向混色辊5上喷射的墨料的颜色。
如图3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地,每个喷墨单元21包括多个喷墨口211时,多个喷墨口211沿混色辊5的周向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当喷墨单元21上设置多个喷墨口211时,通过将多个喷墨口211沿混色辊5的周向设置,便于在混色辊5上的指定区间上喷出指定颜色。
具体地,当喷墨单元21中设置喷墨口211的面为与混色辊5同轴的曲面时,可将多个喷墨口211绕轴线设于曲面上,当喷墨单元21中设置喷墨口211的面为平面时,将多个喷墨口211沿与轴线相垂直的方向设于平面上。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混色辊5的轴向方向上,至少两个喷墨单元21向混色辊5上喷墨以形成的点状色区51相接或部分重合。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混色辊5的轴向上限定至少两个喷墨单元21在轴向方向上向混色辊5喷墨的形成的点状色区51相接或部分重合,使得当一个喷墨单元21在轴向方向上向混色辊5喷墨的喷墨区域的宽度有限的情况下,增加喷墨区域的宽度范围,以满足印刷对象的较宽且连续的印刷区域的需求,如果喷墨区域重合的多个喷墨单元21的点状色区51的颜色相同,在效果上,相当于增加了同一颜色色区沿混色辊5轴向方向的长度,即色区的宽度,如果喷墨区域重合的多个喷墨单元21的点状色区51的颜色不相同,那么,可以通过调节每个喷墨口211沿混色辊5轴线方向的喷墨量,使重叠区域的颜色为两种颜色的混合色或过渡色,通过匀墨辊匀实后形成实心混合色区或双色渐变色区,采用这种方式可印刷出混合色图文或双色渐变图文,颜色更为真实、且渐变精细。
其中,喷墨区域重合的喷墨单元21的数量与印刷对象有关,印刷需求的连续的印刷区域宽度较长,则需要设置较多的喷墨区域重合的喷墨单元21。
在上述实施例中,每个所述喷墨单元21中每个喷墨口211的喷墨量相互独立。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控制每个喷墨单元21中的喷墨口211喷墨量相互独立,使每个喷墨口211喷出的喷墨量可以单独进行调节,若喷墨口211喷出的墨料颜色相同,可以通过控制喷墨口211沿混色辊5轴向方向的喷墨量,在混色辊5上形成颜色沿轴向渐变的单色点状色区51,通过匀墨辊6匀实后形成实心的单色渐变色区,墨量多的地方颜色深,墨量少的地方颜色浅,与传统单色色组相比,采用这种方式印刷出来的单色渐变图文,其颜色渐变梯度更加精细,且颜色真实,若喷墨口211喷出的墨料颜色不同,通过控制每个喷墨口211的喷墨量,相当于调节每种颜色的配比,可以混合出丰富多彩的颜色,且混合后的颜色通过匀墨辊6匀实,故其颜色为真实色。
进一步地,如果控制每个喷墨口211沿混色辊5轴线方向的喷墨量,相当于沿混色辊5轴线方向调节每种颜色的配比,那么,在混色辊5的单个色区内沿轴线方向上能够实现彩虹色,由于混合后的颜色已通过匀墨辊6匀实,故其颜色为真实色。
在上述实施例中,每个喷墨口211喷出的墨料的颜色相互独立。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每个喷墨口211喷出的墨料的颜色相互独立,使不同喷墨口211的喷墨颜色相同,也可以使不同喷墨口211的喷墨颜色不同,从而形成更加多样的印刷效果。
如图4所示,在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地,
至少两个喷墨单元21喷在混色辊5上的油墨形成的点状色区51在轴向方向上存在间隙。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控制喷墨口211沿混色辊5轴向方向的喷墨量,还可以使两个相邻色区之间留有无墨的间隙,以对应印刷对象需要留白的部分。间隙的宽度与印刷对象有关,印刷对象的留白区域越大,则间隙的宽度也越大。相较于混色辊5上油墨全覆盖的方案,这样做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油墨消耗,节省印刷成本。
在上述实施例中,至少两个喷墨单元21喷在混色辊5上的油墨形成的点状色区51在轴向方向上存在重叠混色区,其中,重叠混色区的颜色为两个点状色区51的混合色。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在混色辊5的轴向上限定至少两个相邻的点状色区之间存在重叠混色区,特别是在一个喷墨单元21的喷墨口211有限的情况下,通过重叠混色区可以进行更多种颜色的混合,提高印刷颜色的种类。
其中,重叠混色区的颜色为两个点状色区的混合色,例如,两个点状色区的颜色分别是黄色和青色,重叠混合区的颜色为绿色。
在上述实施例中,进一步地,喷墨单元21内设有墨料,以通过喷墨单元21内的墨料向混色辊5上喷墨。
在该实施例中,通过直接在喷墨单元21中设置墨料,即将墨桶1和传输管路3集成在喷墨单元21中,提升整个供墨装置的集成性。
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供墨装置由混色辊5、数字墨斗2、微控制器4以及装有不同颜色的五个墨桶1组成,其中,数字墨斗2和混色辊5不接触,墨料单向流动,即仅从数字墨斗2向混色辊5的方向移动,微控制器4可以控制数字墨斗2精确喷墨,以在混色辊5上形成至少两种不同颜色的点状色区51。
在混色辊5上,每个点状色区51的颜色,可以是沿着混色辊5轴线方向渐变的,在不同点状色区51之间,既可以相邻,也可以不相邻(即两个点状色区51之间存在无墨区域),甚至可以存在重叠的区域(即重叠混色区),以实现两种不同的颜色搭配出第三种颜色的目的。
其中,数字墨斗2由多个沿混色辊5轴线方向排列的喷墨单元21组成,每个喷墨单元21负责混色辊5一定区域的墨料供应,其中,每个喷墨单元21至少包括一个喷墨区域(即喷墨口211),每个喷墨口211只能喷出一种颜色的墨料。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墨桶1和喷墨单元21集成在一起,喷墨单元21通过存储在自身内部的墨桶1以及喷墨口211向混色辊5上喷墨以形成不同的点状色区51。
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墨桶1和喷墨单元21分开设计。
在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墨桶1的数量为三个,喷墨单元21的数量为四个,第一个喷墨单元21通过管路3连接至第二墨桶1,第二个喷墨单元21通过管路3连接至第三墨桶1,第三个喷墨单元21通过管路3连接至第一墨桶1和第二墨桶1,第四个喷墨单元21通过管路3连接至第一墨桶1、第二墨桶1和第三墨桶1,同时四个喷墨单元21对应的混色辊5上的点状色区51都是相邻的,即任意两个相邻的点状色区51之间并不存在间隙。
第四个喷墨单元21具体如图3所示,其上设有三个喷墨口211,三个喷墨口211分别与第一墨桶1、第二墨桶1和第三墨桶1相连通。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说明了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通过与数字墨斗电连接的微控制器,可对每个喷墨单元的喷墨量予以控制,从而在混色辊上的墨料进行均匀混合后,可根据不同喷墨单元的喷墨量直接在混色辊上显示出不同颜色,从而提高混色辊上的多个颜色进行混合后印刷在纸上的颜色的精确度,同时也减少发生颜色偏差的可能性。
在本发明中,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相连”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左”、“右”、“前”、“后”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单元必须具有特定的方向、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喷墨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墨桶以及至少一个与所述墨桶相连通的喷墨口;
至少一个混色辊,每个所述混色辊对应设于所述喷墨组件的一侧,以承接所述喷墨口喷出的油墨并在所述混色辊上形成点状色区;
匀墨组件,包括至少一个匀墨辊,每个所述匀墨辊设于所述混色辊的一侧,通过所述匀墨辊将所述混色辊上的至少一个所述点状色区匀为实心色区;
所述喷墨组件包括:
至少一个数字墨斗,每个所述数字墨斗与所述墨桶通过管路相连,且所述数字墨斗上形成有至少一个喷墨单元,每个所述喷墨单元上设有至少一个所述喷墨口;
至少两个所述喷墨单元喷在所述混色辊上的油墨形成的所述点状色区在轴向方向上存在重叠混色区,
其中,所述重叠混色区的颜色为两个所述点状色区的混合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墨桶中设有一种墨料,所述喷墨组件还包括:
微控制器,与所述数字墨斗电连接,所述微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数字墨斗上至少一个喷墨单元中每个所述喷墨口向所述混色辊喷墨的喷墨量,以调整至少一个所述喷墨单元对应于所述混色辊上的点状色区的颜色,
其中,每个所述混色辊与所述数字墨斗对应设置,以使每个所述喷墨口可向所述混色辊上喷墨以形成至少一个所述点状色区。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墨单元具体包括:
单元本体,所述单元本体内设有至少一个喷墨通道;
至少一个所述喷墨口,设于所述单元本体靠近所述混色辊的一端,且每个所述喷墨口通过所述喷墨通道与所述墨桶相连通,以通过所述喷墨口向所述混色辊上喷墨,
其中,所述微控制器还用于控制所述喷墨单元中每个所述喷墨口的喷墨量以调整所述喷墨单元喷在所述混色辊上的墨料的颜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喷墨单元包括多个所述喷墨口,多个所述喷墨口沿所述混色辊的周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色辊的轴向方向上,至少两个所述喷墨单元向所述混色辊上喷墨以形成的点状色区相接或部分重合。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喷墨单元中每个所述喷墨口的喷墨量相互独立。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喷墨口喷出的墨料的颜色相互独立。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两个所述喷墨单元喷在所述混色辊上的油墨形成的点状色区在轴向方向上存在间隙。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供墨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墨单元内设有墨料,以通过所述喷墨单元内的墨料向所述混色辊上喷墨。
10.一种印刷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供墨装置。
CN201910558679.9A 2019-06-26 2019-06-26 供墨装置和印刷设备 Active CN11021699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58679.9A CN110216999B (zh) 2019-06-26 2019-06-26 供墨装置和印刷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58679.9A CN110216999B (zh) 2019-06-26 2019-06-26 供墨装置和印刷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16999A CN110216999A (zh) 2019-09-10
CN110216999B true CN110216999B (zh) 2020-07-07

Family

ID=6781499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58679.9A Active CN110216999B (zh) 2019-06-26 2019-06-26 供墨装置和印刷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1699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1458B (zh) * 2020-12-25 2022-07-26 新世纪标志(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数码喷绘油墨控制装置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82750A (ja) * 1986-09-27 1988-04-13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インキ供給ノズル
JPH04201564A (ja) * 1990-11-30 1992-07-22 Toppan Moore Co Ltd 印刷機におけるインキ供給方式及び装置
CN1177944A (zh) * 1996-01-11 1998-04-01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印刷机的油墨供给装置和油墨刮除装置
US5884558A (en) * 1989-10-08 1999-03-23 Kabushiki Kaisha Tokyo Kikai Dampening device for printing press
CN1535821A (zh) * 2003-04-08 2004-10-13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异型混色方法及异型混色装置
CN102059854A (zh) * 2010-11-10 2011-05-18 兰州新世纪彩色包装印刷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并色卷筒印刷的供墨结构及其印刷方法
CN203236840U (zh) * 2013-05-14 2013-10-16 黄少芬 一种喷墨输墨装置
CN204184028U (zh) * 2014-10-29 2015-03-04 云南恩典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多色混色印刷装置
CN205416742U (zh) * 2016-03-17 2016-08-03 龙木信息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印刷机数字化精确供墨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382750A (ja) * 1986-09-27 1988-04-13 Dainippon Printing Co Ltd インキ供給ノズル
US5884558A (en) * 1989-10-08 1999-03-23 Kabushiki Kaisha Tokyo Kikai Dampening device for printing press
JPH04201564A (ja) * 1990-11-30 1992-07-22 Toppan Moore Co Ltd 印刷機におけるインキ供給方式及び装置
CN1177944A (zh) * 1996-01-11 1998-04-01 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印刷机的油墨供给装置和油墨刮除装置
CN1535821A (zh) * 2003-04-08 2004-10-13 中国印钞造币总公司 异型混色方法及异型混色装置
CN102059854A (zh) * 2010-11-10 2011-05-18 兰州新世纪彩色包装印刷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并色卷筒印刷的供墨结构及其印刷方法
CN203236840U (zh) * 2013-05-14 2013-10-16 黄少芬 一种喷墨输墨装置
CN204184028U (zh) * 2014-10-29 2015-03-04 云南恩典科技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多色混色印刷装置
CN205416742U (zh) * 2016-03-17 2016-08-03 龙木信息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印刷机数字化精确供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16999A (zh) 2019-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4614953A (en) Solvent and multiple color ink mixing system in an ink jet
KR100453426B1 (ko) 잉크젯프린트헤드장치및잉크방울의분배방법
CA1158705A (en) Ink printing device for multi-colored printing of a recording medium
CN100496982C (zh) 喷墨头和喷墨打印机
TWI551466B (zh) 噴墨列印方法和噴墨列印裝置
EP0997298A3 (en) Ink-jet printing head and ink-jet printing apparatus
EP0376596A3 (en) Printing of pixel locations by an ink jet printer using multiple nozzles for each pixel or pixel row
CN102343722B (zh) 打印装置以及打印方法
KR20080006474A (ko) 잉크 제트 기록 헤드
CN110216999B (zh) 供墨装置和印刷设备
CN102039727A (zh) 印刷装置和印刷方法
US20020070999A1 (en) Print apparatus and print method
CN101456294A (zh) 一种彩色喷墨打印机不同颜色墨水喷嘴的排列方法
CN100496983C (zh) 喷墨头和喷墨打印机
CN108068466B (zh) 用于运行多色喷墨印刷机的方法
DE19733152B4 (de) Ersetzbarer Tintenbehälter zur Verwendung in einem Drucker und Tintenstrahldrucksystem
TWI507303B (zh) 流體配給裝置
CN102371773A (zh) 打印装置以及打印方法
US10737505B2 (en) Method for alternately operating an inkjet printing machine
CN109153171A (zh) 造型装置和造型方法
JP3801161B2 (ja) 化粧建築板の製造方法
WO2018201971A1 (zh) 打印头组件及三维打印系统
JPH03244550A (ja) カラーインクジェットヘッド
JP2706466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ヘッド及びその記録方法
US5823111A (en) Ink supply means for a printing machi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0406

Address after: 100070 8th floor, building 2, No.5 Zhonghe Road, Fengtai Science City,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AND MINTING Corp.

Address before: 100070 Building 2, No.5 Zhonghe Road, Fengtai Science City,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SECURITY PRINTING INSTITUTE OF PEOPLE'S BANK OF CHINA

Patentee before: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AND MINTING Corp.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100070 8th floor, building 2, No.5 Zhonghe Road, Fengtai Science City,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after: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and Minting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070 8th floor, building 2, No.5 Zhonghe Road, Fengtai Science City, Fengtai District, Beijing

Patentee before: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Co.,Ltd.

Patentee before: CHINA BANKNOTE PRINTING AND MINTING Corp.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