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13347B - 通讯管理机的控制方法及通讯管理机 - Google Patents

通讯管理机的控制方法及通讯管理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13347B
CN110213347B CN201910402988.7A CN201910402988A CN110213347B CN 110213347 B CN110213347 B CN 110213347B CN 201910402988 A CN201910402988 A CN 201910402988A CN 110213347 B CN110213347 B CN 11021334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module
time
uploading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0298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13347A (zh
Inventor
庄重
郑文明
李铭
龚艺
钱宇轩
柴婷逸
岳立
宋杰
陈良亮
朱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zhou Jintan Jinneng Power Co ltd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Chang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Chang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Changzhou Power Supply Co of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91040298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133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133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133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133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133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01Protocols
    • H04L67/12Protoc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oprietary or special-purpose networking environments, e.g. medical networks, sensor networks, networks in vehicles or remote metering network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54Presence management, e.g. monitoring or registration for receipt of user log-on information, or the connection status of the us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Computer And Data Communication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讯管理机的控制方法及通讯管理机,控制方法包括步骤:每间隔预定时长,判断通讯管理机与前置机之间的通讯网络是否断开;根据获取的时间先后顺序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组存储,并根据预定的时间单位分别对每组存储数据进行自主计时;对通讯管理机进行校时,为数据上传做准备;判断本次数据上传是否为通讯网络由断开状态变为连接状态后的第一次数据上传;判断通讯网络处于断开状态的时长是否超过极限时长;上传当前获取的数据;将当前时刻之前所存储的各组存储数据压缩上传,并上传最新获取的数据;根据各组存储数据的自主计时时长,将各组存储数据依照先后顺序上传,并上传最新获取的数据。

Description

通讯管理机的控制方法及通讯管理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通讯管理机的控制方法及通讯管理机。
背景技术
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通讯,不仅使计算机的利用率大大提高,还极大地扩展了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实现了计算机软硬件资源与数据资源的共享,保证了计算机的远距离实时控制和对数据的远距离收集等项工作。通过利用计算机的远距离实时控制和对数据的远距离收集技术,能够方便地对码头、机场、建筑、电力等行业的实时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实现了对数据的远程管控,从而有效提升了远程操作的稳定性、准确性和可靠性。
目前,市面上的通讯管理机大部分都采用数据实时转发技术,当出现断网情况后,容易造成其转发的数据丢失,以及通讯管理机上传数据时间不准确的问题,严重影响了数据采集的效率和远程操作的可靠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通讯管理机的控制方法及通讯管理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通讯管理机断网造成数据丢失、上传数据时间不准确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讯管理机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所述通讯管理机将获取的数据上传给前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S1.每间隔预定时长,判断所述通讯管理机与所述前置机之间的通讯网络是否断开;若是,则进入步骤S2,若否,则进入步骤S3;
S2.根据获取的时间先后顺序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组存储,并根据预定的时间单位分别对每组存储数据进行自主计时,以确定每组存储数据的应该上传时刻,返回步骤S1;
S3.对所述通讯管理机进行校时,以使所述通讯管理机与所述前置机的时间同步,为数据上传做准备,之后进入步骤S4;
S4.判断本次数据上传是否为所述通讯网络由断开状态变为连接状态后的第一次数据上传;若是,则进入步骤S5,若否,则进入步骤S6;
S5.判断所述通讯网络处于断开状态的时长是否超过极限时长;若是,则进入步骤S7,若否,则进入步骤S8;
S6.上传当前获取的数据;
S7.将当前时刻之前所存储的各组所述存储数据压缩上传,并上传最新获取的数据;
S8.根据各组存储数据的自主计时时长,确定数据获取的时间先后顺序,将各组存储数据依照先后顺序上传,并上传最新获取的数据。
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根据获取的时间先后顺序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组存储的过程包括:
将每次获取的数据作为一组存储数据,按照各组存储数据获取的时间先后顺序,以自然数对各组存储数据进行顺次标记,使各组存储数据的标记数值由小变大。
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根据预定的时间单位分别对每组存储数据进行自主计时的过程包括:
以每组存储数据进行存储的时刻作为计时起点,以预定的时间单位为间隔,按照自然数顺序开始计数,获得每组存储数据对应的计数值;
每组存储数据对应的计数值乘以预定的时间单位即为每组所述存储数据的自主计时时长。
优选地,所述步骤S8中,上传各组存储数据时,同时上传每组存储数据的应该上传时刻,其中,所述通讯管理机的当前时刻减去每组所述存储数据的自主计时时长,即为每组所述存储数据的应该上传时刻。
优选地,所述预定的时间单位为毫秒、秒或分。
优选地,在上传数据过程中,若所述通讯管理机与所述前置机之间的通讯网络由连接状态变为断开状态,则将当前上传的数据进行存储作为临时数据;
待所述通讯管理机与所述前置机之间的通讯网络由断开状态变为连接状态后,将所述临时数据重新上传。
为达上述目的,第二方面,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通讯管理机,用于将获取的数据上传给与所述通讯管理机相连的前置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和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的:
网络状态判断模块,所述网络状态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下每间隔预定时长判断所述通讯管理机与所述前置机之间的通讯网络的通断状态;
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分别与前置机和采集器相连,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下从所述采集器获取数据并将数据传输给所述前置机;
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对所述通讯模块获取的数据进行存储;
计时模块,所述计时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对存储在所述存储模块中的存储数据进行自主计时;
校时模块,所述校时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对所述通讯管理机进行校时;
数据属性判断模块,所述数据属性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判断上传的数据的属性;
断网时长判断模块,所述断网时长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判断所述通讯网络处于断开状态的时长是否超过极限时长;
压缩模块,所述压缩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对存储在所述存储模块中的存储数据进行压缩;
其中,
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通讯模块对不同属性的数据进行上传;
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各组存储数据的自主计时时长,确定数据获取的时间先后顺序,并控制所述通讯模块依照先后顺序对各组存储数据依次上传;
控制模块还用于判断上传的数据是否为所述通讯网络由断开状态变为连接状态后的第一次数据上传。
优选地,所述计时模块包括多个计时单元,每组所述存储数据对应一个计时单元,所述计时单元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对与其对应的所述存储数据自存储的时刻进行计数,以获得与其对应的存储数据的计数值。
优选地,所述通讯管理机还包括计算模块,所述计算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所述计算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下根据每组所述存储数据的计数值确定每组所述存储数据的自主计时时长,并用于计算每组所述存储数据的应该上传时刻。
本申请提供的通讯管理机的控制方法及通讯管理机,能够有效避免因断网出现数据丢失、数据上传时间错误的问题,有效提升了远程数据采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将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通讯管理机的结构连接示意图;
图2示出本发明的一个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通讯管理机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中,
1、控制模块;2、网络状态判断模块;3、通讯模块;4、存储模块;5、计时模块;6、前置机;7、采集器;8、计算模块;9、压缩模块;10、校时模块;11、数据属性判断模块;12、断网时长判断模块。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提供的附图都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且附图不一定是按比例绘制的。
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括但不限于”的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通讯管理机,每间隔预定时长将从采集器处获取的数据上传给与其相连的前置机。采集器设置在被监测的设备上,用于对被监测设备的运行数据进行采集,采集器可以是传感器等能够采集各种信号的设备。前置机接收到通讯管理机上传的数据后,进一步将数据传输至远程监控分析设备,以便于技术人员和远程监控中心通过数据了解被监测设备的运行信息。在此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描述过程中提及的前置机,是指能够接收数据,并能够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处理并上传给远程监控分析设备,是应用在现场的中间设备。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将采集器设置在供电设备上,采集供电设备上,采集供电设备的电流、电压等参数值,进而掌握供电设备的运行情况,方便对供电设备的供电情况进行调整。通讯管理机设置在距离采集器不太远的位置,以便于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采集器采集的数据,即通讯管理机相当于采集器与前置机之间的数据中转站。前置机与控制中心相连,且前置机通常设置在距离采集器距离相对较远的位置处,前置机与通讯管理机相连,以便于获得采集器采集的数据,进而上传给控制中心,便于控制中心对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梳理,掌握供电设别的运行情况。通讯管理机包括接口,接口与通讯模块相连,进而通过接口与采集器相连,优选地,接口为RS232或RS485,当然,可以理解的是,当选用的采集器的型号和功能等不同时,接口的类型应当随着采集器的变化一同发生变化,以保证数据传输可靠性。
如图1所示,通讯管理机包括控制模块1、网络状态判断模块2、通讯模块3、存储模块4、计时模块5、校时模块10、数据属性判断模块11、断网时长判断模块12和压缩模块9,上述各个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能够实现各种控制功能的电路板,或者,也可以集成在通讯管理机中的一个控制器上。其中,控制模块1是通讯管理机的主要控制单元,与其他多个模块分别相连,以控制通讯管理机的整体运行,保证通讯管理机中的其他模块能够正常运行。
控制模块1与通讯模块3通信连接,通讯模块3还分别与前置机6和采集器7相连,通讯模块3用于在控制模块1的控制下,一方面用于从采集器7获取被监测设备的数据;另一方面,通讯模块3还用于将获取的数据传输给前置机6。由于通讯管理机与采集器7通常均设置在被监测设备的附近,通讯模块3与采集器7之间优选采用有线通讯连接,以保证数据传输过程的稳定性、便捷性和可靠性。通讯管理机由于距离前置机相对较远,如果采用有线连接,一方面布线非常麻烦,需要耗费大量的财力;另外,采用有线连接的方式如果一旦线路出现损坏,维修非常不便。因此,通讯管理机与前置机6之间优选采用无线通讯连接。
通讯管理机还包括与控制模块1相连的数据属性判断模块11,数据属性判断模块11还与通讯模块3相连,数据属性判断模块11用于在控制模块1的控制下,判断通讯模块3上传的数据的属性,在此所说的属性是指上传的数据是存储数据(后面有详细介绍)还是实时获取的数据。为了保证数据上传效率,以及提高上传稳定性,通讯模块3与前置机6之间具有两条上传通道,一条上传通道是用于上传从采集器7实时获取的数据,以保证数据能够及时快速上传;另一条上传通道用于上传存储在存储模块4(后面有详细介绍)中的存储数据,以保证当需要同时上传两种数据时,两种数据相互间不产生干扰,提高数据上传效率的同时,保证数据上传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通讯模块3在上传数据之前,数据属性判断模块11判断待上传的数据的属性,即判断数据是存储数据还是实时获取的数据,从而根据数据属性的不同,确定数据采用哪条上传通道进行上传。
网络状态判断模块2与控制模块1相连,网络状态判断模块2用于在控制模块1的控制下每间隔预定时长对通讯网络的状态进行判断,以保证对通讯网络的状态及时掌握,提高数据传输稳定性和可靠性。网络状态判断模块2用于判断通讯管理机与前置机6之间的通讯网络的状态,比如,通讯网络是处于连接状态还是处于断开状态,进而将判断结果传输给控制模块1,控制模块1根据判断结果控制其他模块对获取的数据进行进一步操作,比如当通讯网络处于连接状态时,控制模块1控制通讯模块3将获取的数据传输给前置机6,再比如当通讯网络处于断开状态时,控制模块1控制其他模块将获取的数据进行存储,以待通讯网络由断开状态变为连接状态后,将存储的数据传输给前置机6。
存储模块4分别与控制模块1和通讯模块3相连,存储模块4用于在控制模块1的控制下通过对通讯模块3获取的数据进行存储,通讯模块3接收采集器7传输的数据后,控制模块1根据网络状态判断模块2的判断结果控制存储模块4对数据进行存储。与此同时,存储模块4还用于在控制模块1的控制下将其存储的存储数据通过通讯模块3上传给前置机6。存储模块4要具有足够的存储容量,比如存储模块4至少要具有能够存储三天至五天的数据的存储空间,以保证当长时间断网时,有足够的存储空间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存储,以确保数据的不会丢失,提升数据存储的可靠性。另外,为了方便在通讯网络由断开状态转变为通讯状态后,能够按照获取的时间顺序将存储的数据上传给前置机6,保证数据上传的时间准确性,存储模块4在对数据进行存储时,存储模块4在控制模块1的控制下,将每次获取的数据作为一组存储数据,并以自然数对各组存储数据进行标记,按照各组存储数据获取的时间先后顺序,各组存储数据的标记的数值由小变大。比如,在通讯网络断开后存储的第一组存储数据,控制模块1控制存储模块4给第一组存储数据进行标记,标记数值1,存储的第二组存储数据标记数值2,存储的第三组存储数据标记数值3,以后存储的数据的标记数值依次增大,标记为4、5、6……。待通讯网络由断开状态变为连接状态后,按照标记数值由小到大的顺序依次上传,即标记数值小的优先上传,待一组存储数据上传完成后,才会进行下一组存储数据的上传。
计时模块5分别与控制模块1和存储模块4相连,计时模块5用于在控制模块1的控制下对存储模块4中存储的存储数据进行自主计时。具体地,计时模块5包括多个计时单元,每组存储数据对应一个计时单元,计时单元用于在控制模块1的控制下对与其对应的存储数据自存储的时刻开始进行计数,以获得与其对应的存储数据的计数值。本申请中的计时模块5相当于计数器,其自身中存储有预定的时间单位,计数器以自然数进行计时,每经过一个预定的时间单位,计数器的计数数字增加一。比如,一组存储数据,从该存储数据存储的时刻记为0,接着经过一个预定的时间单位记为1,接着是2、3、4……,直到通讯网络由断开状态变为连接状态后,通讯管理机完成校时的时刻时,计时模块5停止计数,并将计数值传输给控制模块1。
进一步地,通讯管理机还包括计算模块8,计算模块8与控制模块1相连,计算模块8用于在控制模块1的控制下根据每组存储数据的计数值确定每组存储数据的自主计时时长,并用于在通讯管理机完成校时后,计算每组存储数据的应该上传时刻。计算模块8在计算自主计时时长时,将计数值乘以预定的时间单位,即总共经过了计数值个预定的时间单位长度,就能够获得存储数据在存储模块4中存储的时间长度,也就是自主计时时长。获得了自主计时时长后,当通讯管理机完成校时后,完成校时的时刻减去自主计时的时长后,就能够获得该组存储数据本应上传前置机的时刻,即前述的应该上传时刻。也就是说,应该上传时刻是如果通讯网络没有断开,始终处于连接状态下,该组存储数据实际上应该属于该时刻上传的实时获取的数据。
进一步地,通讯管理机还包括压缩模块9,压缩模块9分别与控制模块1和存储模块4相连,压缩模块9用于在控制模块1的作用下根据通讯网络处于断开状态的时长对存储模块4中的数据进行压缩操作。当通讯网络处于断开状态的时间较长时,比如通讯网络处于断开状态的时长超过了24小时,存储模块4中存储的数据较多时,压缩模块9将已经存储在存储模块4中的数据进行压缩,以腾出更多的空间给新获取的数据进行存储。另外,当通讯网络由断开状态变为连接状态后,需要将存储在存储模块4中的各组存储数据上传前置机6时,如果存储的数据过多,则控制模块1控制压缩模块9将多组存储数据打包压缩后整体上传前置机6,以节省上传时间,提高上传效率。
另外,通讯管理机还包括分别与控制模块1相连的校时模块10和断网时长判断模块12。其中,校时模块10用于在控制模块1的控制下利用通讯网络对通讯管理机进行校时,以保证通讯管理机本身的时间,也可以理解为其对数据进行上传的时间,与前置机的时间是使用保持一致的。避免出现从通讯管理机上传的数据的上传时刻与前置机6的时刻不符的情况,保证数据上传的时间准确性。断网时长判断模块12用于在控制模块1的控制下对通讯网络处于断开状态下的时长是否超过极限时长(后面有详细介绍)进行判断。并将判断结果反馈给控制模块1,控制模块1根据其反馈的结果确定是否控制压缩模块9对存储模块4中存储的数据进行压缩,以提高数据传输的效率。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通讯管理机的控制方法,应用在如上的通讯管理机上,以控制通讯管理机将获取的数据上传给前置机,保证数据能够及时、准确的上传,有效避免因网络断开等问题造成通讯管理机上传数据丢失、上传数据时间不准确的问题。
采集器通常仅具有数据采集的功能,其采集的数据直接传输给通讯管理机,通讯管理机定时向采集器发出请求,采集器收到请求后将其采集的数据传输给通讯管理机。通讯管理机接收到采集器传输的数据后,在通讯网络处于连接状态下,将数据上传给前置机。通讯管理机在将数据传输给前置机时,一般是间隔一段时间上传一次,为了保证在网络处于连接状态下顺利对数据进行传输,通讯管理机每间隔预定时长就要对通讯管理机和前置机之间的通讯网络的连接状态进行判断,只有当通讯网络处于连接状态下,才将数据进行上传。因此,当通讯网络处于连接状态下时,通讯管理机可以认为是每间隔预定时长向前置机进行数据传输。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通讯管理机向采集器发出的两次请求间隔时间相对较长时,通讯管理机接收到采集器传输的数据后,可以将数据直接传输给前置机,此时,通讯管理机将获取到的数据不做存储,而是及时上传前置机。通讯管理机向采集器发出请求间隔的时长与通讯管理机向前置机发送数据的预定时长相等。比如,通讯管理机每间隔5分钟从采集器获取数据,并直接将获取的数据上传给前置机,此时,预定时长也为5分钟。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当通讯管理机向采集器发出的两次请求间隔时间相对较短时,比如每间隔1分钟就从采集器获取一次数据,但预定时长为5分钟,通讯管理机每间隔5分钟将获取的数据传输给前置机,此时,通讯管理机上设置有数据暂存区域,将5分钟内从采集器获取的数据暂存在数据暂存区域中,预定时长的最后时刻将暂存的数据全部传输给前置机。无论通讯管理机采用上述两种方式中的哪一种方式进行数据传输,都不会影响本申请中的控制方法。
下面通过一个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申请中的通讯管理机的控制方法进行详细的说明,如图2所示,控制方法包括:
S1、每间隔预定时长,网络状态判断模块在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判断通讯管理机与前置机之间的通讯网络是否断开;
若是,则进入步骤S2;若否,则进入步骤S3。
S2、存储模块在控制模块的控制下,根据获取的时间先后顺序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组存储,计时模块在控制模块的控制下根据预定的时间单位分别对每组存储数据进行自主计时,以确定每组存储数据的应该上传时刻,返回步骤S1;
S3、校时模块在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对通讯管理机进行校时,以使通讯管理机与前置机的时间同步,为数据上传做准备,之后进入步骤S4。
S4、控制模块判断本次数据上传是否为通讯网络由断开状态变为连接状态后的第一次数据上传;
若是,则进入步骤S5;若否,则进入步骤S6。
S5、断网时长判断模块在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判断通讯网络处于断开状态的时长是否超过极限时长;若是,则进入步骤S7,若否,则进入步骤S8;
S6、通讯模块上传当前获取的数据。
S7、压缩模块在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将当前时刻之前所存储的各组存储数据压缩上传,并上传最新获取的数据。
S8、控制模块根据各组存储数据的自主计时时长,确定数据获取的时间先后顺序,通讯模块在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将各组存储数据依照先后顺序上传,并上传最新获取的数据。
进一步地,在步骤S2中,根据获取的时间先后顺序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组存储的过程包括:
S21、存储模块在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将每次获取的数据作为一组存储数据,按照各组存储数据获取的时间先后顺序,以自然数对各组存储数据进行顺次标记,使各组存储数据的标记数值由小变大。
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通讯模块从采集器获取了数据,在要数据上传的时候,通讯管理机与前置机之间的通讯网络断开了,造成这些数据无法及时上传。此时,控制模块控制存储模块将这些数据作为一组存储数据进行存储,并对该组存储数据进行标记,标记的数值为1。接着,通讯模块又从采集器获取了数据,由于通讯网络还是处于断开状态,控制模块控制存储模块继续对数据进行存储,并对该次获取的数据进行标记,标记的数值为2,以此类推,存储模块中存储的每组存储数据的标记值为3、4、5……,直至通讯网络的状态由断开状态变为连接状态后,将这些存储数据上传。
步骤S2中,根据预定的时间单位分别对每组存储数据进行自主计时的过程包括:
S22、计时模块在控制模块的控制下,以每组存储数据进行存储的时刻作为计时起点,以预定的时间单位为间隔,按照自然数顺序开始计数,按照自然数顺序开始计数,获得计数值;每组存储数据对应的计数值乘以预定的时间单位即为每组存储数据的自主计时时长;其中,优选地,预定的时间单位为毫秒、秒或分。
比如,标记的数值为1的存储数据,在存储至存储模块的时刻,计时模块开始进行计数,计时模块相当于计数器,其自身具有预定的时间单位,计数器以自然数进行计时,每经过一个预定的时间单位,计时模块的计数数字增加一。标记的数值为1的存储数据,从该存储数据存储的时刻记为0,接着经过一个预定的时间单位记为1,接着是2、3、4……,直到通讯网络由断开状态变为连接状态后,通讯管理机完成校时的时刻,计时模块停止计数,并将计数值传输给控制模块。接着,控制模块从计时模块处获取该组存储数据的自主计时时长,该组存储数据对应的计数值乘以预定的时间单位即为每组存储数据的自主计时时长。
步骤S8中,通讯模块上传各组存储数据时,同时上传每组存储数据的应该上传时刻,其中,计算模块在控制模块的控制下计算应该上传时刻。具体的,通讯管理机的当前时刻减去每组存储数据的自主计时时长,即为每组存储数据的应该上传时刻。
计时模块确定每组存储数据的自主计时时长,计算模块根据自主计时时长计算每组存储数据的准确的应该上传时刻。当通讯网络处于连接状态下,通讯管理机的校时模块在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完成校时后,校时的时刻减去每组存储数据的自主计时时长,即为每组存储数据的应该上传时刻。比如,一组存储数据的计数值为300,预定的时间单位为秒,则该组存储数据的计时时长为300秒,也就是5分钟,那么当通讯管理机进行校时的时刻为14时35分05秒时,则该组存储数据的应该上传时刻应为14时30分05秒。
另外,无论在执行S3、S6、S7还是S8时,在上传数据过程中,如果通讯管理机与前置机之间的通讯网络由连接状态变为断开状态,则将当前上传的该组数据进行存储作为临时数据。待通讯管理机与前置机之间的通讯网络由断开状态变为连接状态后,将临时数据重新上传,以保证数据上传过程中的完整性、稳定性和可靠性。在数据上传前,控制模块根据各组存储数据的自主计时时长,确定数据获取的时间先后顺序,并控制通讯模块依照先后顺序对各组存储数据依次上传,并控制通讯模块对不同属性的数据进行上传。
在上述控制方法中,S1中,通讯管理机的控制模块控制网络状态判断模块进行工作,判断通讯管理机和前置机之间的通讯网络是否断开。在进行判断时,可以是通过判断通讯模块与前置机之间的网络数据的传输是否正常的作为判断标准。当通讯模块与前置机之间存在正常的网络数据传输时,说明通讯网络处于连接状态,此时判断结果为否;如果通讯模块与前置机之间的网络数据传输不正常时,说明通讯网络处于断开状态,此时判断结果为是。当判断结果为是时,为了保证从采集器获取的数据不会丢失,保证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进入步骤S2,将获取的数据根据获取的时间先后顺序依次存储在存储模块中,在防止数据丢失的同时还能够避免数据顺序出现错乱。在对数据进行存储的同时,还需要进行自主计时,以在通讯网络状态恢复至连接状态后,能够准确计算出数据本应在何时上传前置机,以保证数据真实可靠。
当步骤S1执行完后的判断结果为否时,进入步骤S3,校时模块对通讯管理机进行校时,以使通讯管理机与前置机的时间同步,进而保证数据传输过程中不会出现时间上的误差,保证了数据传输时间的可靠性和同步性。在某些特殊情况下,虽然通讯网络处于连接状态,但有可能是刚刚从断开状态转变为连接状态,也有可能是在上一次向前置机发送数据时就已经处于连接状态了,在上述两种状态下,数据传输的方式是不同,因此,控制模块需要根据通讯网络的状态控制通讯模块采用不同的传输方式上传数据至前置机。因此,在进行数据上传前,控制模块需要对待上传数据的属性进行判断,当数据的属性为存储数据时,通过通讯模块使用专属于存储数据的数据通道上传;当数据的属性为实时获取的数据时,该部分数据通过通讯模块使用专属于实时获取的数据通道上传。
步骤S4的判断结果为是时,说明控制模块判断本次上传数据的过程是通讯网络由断开状态变为连接状态后,第一次上传数据,此时,需要进一步考虑通讯网络处于断开状态的时长,以确定传输方式后,才能进行数据的传输,则进入步骤S5。进入步骤S4后的判断结果为否时,则说明在本次数据传输之前,已经至少进行过一次数据传输了,此时,只要依照已确定的传输方式给前置机上传数据即可。比如,可以是同时上传实时数据(当前获取的最新数据)和存储数据,也可以是,仅上传实时数据(当前获取的最新数据)。
进一步地,步骤S7中的极限时长优选为24小时。如果通讯网络处于断开状态的时长较长时,说明需要传输给前置机的数据量较大,如果仍然按照存储数据标记的数值依次上传,则耗时较长,传输效率低。此时,压缩模块将存储模块中存储的所有的存储数据打包压缩后,一次性上传给前置机,并且打包压缩上传的文件不再以每组数据本应上传的时刻进行标记,而是以天作为单位进行日期标记,提高数据上传效率。同时,在将存储数据打包压缩上传的同时,还需要上传当前获取的最新数据。
如果通讯网络处于断开状态的时长较短,没有超过极限时长,此时,执行S8,,根据数据在存储时控制模块对存储数据标记的数值,按照由小至大的顺序将各组存储数据依次上传,同时上传当前获取的数据。在对当前获取的数据和存储数据同时进行上传时,为了保证数据上传效率,提高上传稳定性,通讯模块与前置机之间具有两条上传通道,一条上传通道是用于上传从采集器实时获取的数据,以保证数据能够及时快速上传;另一条上传通道用于上传存储在存储模块中的存储数据,以保证当需要同时上传两种数据时,两种数据相互间不产生干扰,提高数据上传效率的同时,保证数据上传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本申请中的通讯管理机的控制方法及通讯管理机,提升了通讯管理机与前置机在数据传输过程中的传输可靠性和稳定性,由于本申请中的通讯管理机具有断电续传功能,能够有效避免数据丢失,提高了传输的数据的有效性。另外,由于本申请中的通讯管理机具有校时功能,能够保证通讯管理机与前置机之间的时间保持一致,避免时间不同步的情况出现,进一步提高了数据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前提下,上述各优选方案可以自由地组合、叠加。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改动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通讯管理机的控制方法,用于控制所述通讯管理机将获取的数据上传给前置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方法包括步骤:
S1.每间隔预定时长,判断所述通讯管理机与所述前置机之间的通讯网络是否断开;若是,则进入步骤S2,若否,则进入步骤S3;
S2.根据获取的时间先后顺序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组存储,并根据预定的时间单位分别对每组存储数据进行自主计时,以确定每组存储数据的应该上传时刻,返回步骤S1;
S3.对所述通讯管理机进行校时,以使所述通讯管理机与所述前置机的时间同步,为数据上传做准备,之后进入步骤S4;
S4.判断本次数据上传是否为所述通讯网络由断开状态变为连接状态后的第一次数据上传;若是,则进入步骤S5,若否,则进入步骤S6;
S5.判断所述通讯网络处于断开状态的时长是否超过极限时长;若是,则进入步骤S7,若否,则进入步骤S8;
S6.上传当前获取的数据;
S7.将当前时刻之前所存储的各组所述存储数据压缩上传,并上传最新获取的数据;
S8.根据各组存储数据的自主计时时长,确定数据获取的时间先后顺序,将各组存储数据依照先后顺序上传,并上传最新获取的数据,
所述步骤S2中,根据获取的时间先后顺序对获取的数据进行分组存储的过程包括:
将每次获取的数据作为一组存储数据,按照各组存储数据获取的时间先后顺序,以自然数对各组存储数据进行顺次标记,使各组存储数据的标记数值由小变大,
所述步骤S2中,根据预定的时间单位分别对每组存储数据进行自主计时的过程包括:
以每组存储数据进行存储的时刻作为计时起点,以预定的时间单位为间隔,按照自然数顺序开始计数,获得每组存储数据对应的计数值;
每组存储数据对应的计数值乘以预定的时间单位即为每组所述存储数据的自主计时时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管理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8中,上传各组存储数据时,同时上传每组存储数据的应该上传时刻,其中,所述通讯管理机的当前时刻减去每组所述存储数据的自主计时时长,即为每组所述存储数据的应该上传时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讯管理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定的时间单位为毫秒、秒或分。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通讯管理机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上传数据过程中,若所述通讯管理机与所述前置机之间的通讯网络由连接状态变为断开状态,则将当前上传的数据进行存储作为临时数据;
待所述通讯管理机与所述前置机之间的通讯网络由断开状态变为连接状态后,将所述临时数据重新上传。
5.一种通讯管理机,用于将获取的数据上传给与所述通讯管理机相连的前置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模块和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的:
网络状态判断模块,所述网络状态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下每间隔预定时长判断所述通讯管理机与所述前置机之间的通讯网络的通断状态;
通讯模块,所述通讯模块分别与前置机和采集器相连,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下从所述采集器获取数据并将数据传输给所述前置机;
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对所述通讯模块获取的数据进行存储;
计时模块,所述计时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对存储在所述存储模块中的存储数据进行自主计时;
校时模块,所述校时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对所述通讯管理机进行校时;
数据属性判断模块,所述数据属性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判断上传的数据的属性;
断网时长判断模块,所述断网时长判断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判断所述通讯网络处于断开状态的时长是否超过极限时长;
压缩模块,所述压缩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对存储在所述存储模块中的存储数据进行压缩;
其中,所述控制模块还用于控制所述通讯模块对不同属性的数据进行上传;
控制模块还用于根据各组存储数据的自主计时时长,确定数据获取的时间先后顺序,并控制所述通讯模块依照先后顺序对各组存储数据依次上传;
控制模块还用于判断上传的数据是否为所述通讯网络由断开状态变为连接状态后的第一次数据上传,
所述计时模块包括多个计时单元,每组所述存储数据对应一个计时单元,所述计时单元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下对与其对应的所述存储数据自存储的时刻进行计数,以获得与其对应的存储数据的计数值。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讯管理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讯管理机还包括计算模块,所述计算模块与所述控制模块相连,所述计算模块用于在所述控制模块的控制下根据每组所述存储数据的计数值确定每组所述存储数据的自主计时时长,并用于计算每组所述存储数据的应该上传时刻。
CN201910402988.7A 2019-05-15 2019-05-15 通讯管理机的控制方法及通讯管理机 Active CN1102133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02988.7A CN110213347B (zh) 2019-05-15 2019-05-15 通讯管理机的控制方法及通讯管理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02988.7A CN110213347B (zh) 2019-05-15 2019-05-15 通讯管理机的控制方法及通讯管理机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13347A CN110213347A (zh) 2019-09-06
CN110213347B true CN110213347B (zh) 2021-12-07

Family

ID=677872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02988.7A Active CN110213347B (zh) 2019-05-15 2019-05-15 通讯管理机的控制方法及通讯管理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13347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96127A1 (en) * 2008-10-29 2010-08-26 Terahop Networks, Inc. Network and application merging and asset tracking
CN103516766A (zh) * 2012-06-30 2014-01-15 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客户端与应用服务器间进行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CN104935465A (zh) * 2015-06-17 2015-09-23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客户端应用程序的日志产生方法和装置、以及服务器
WO2016065493A1 (en) * 2014-10-31 2016-05-06 Cloudbased Industry 4.0 Technologies Ag A client device for data acquisition and pre-processing of process-related mass data from at least one cnc machine or industrial robot
CN106656597A (zh) * 2016-12-22 2017-05-10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综采工作面设备运行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173710A (zh) * 2017-12-22 2018-06-15 江苏新智合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变电站数据上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183869A (zh) * 2017-12-29 2018-06-19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分布式消息队列的电量数据采集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0096127A1 (en) * 2008-10-29 2010-08-26 Terahop Networks, Inc. Network and application merging and asset tracking
CN103516766A (zh) * 2012-06-30 2014-01-15 北京神州泰岳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客户端与应用服务器间进行通信的方法和系统
WO2016065493A1 (en) * 2014-10-31 2016-05-06 Cloudbased Industry 4.0 Technologies Ag A client device for data acquisition and pre-processing of process-related mass data from at least one cnc machine or industrial robot
CN104935465A (zh) * 2015-06-17 2015-09-23 北京京东尚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客户端应用程序的日志产生方法和装置、以及服务器
CN106656597A (zh) * 2016-12-22 2017-05-10 中国神华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综采工作面设备运行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173710A (zh) * 2017-12-22 2018-06-15 江苏新智合电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变电站数据上报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183869A (zh) * 2017-12-29 2018-06-19 国电南瑞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分布式消息队列的电量数据采集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EnviroStore: A Cooperative Storage System for Disconnected Operation in Sensor Networks";L. Luo,C. Huang,T. Abdelzaher,J. Stankovic;《 IEEE INFOCOM 2007 - 26th IEEE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Communications》;20071231;全文 *
"需求侧电能质量在线检测系统";王旭;《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工程科技Ⅱ辑》;20180115;C042-836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13347A (zh) 2019-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98949B (zh) 温度采集控制装置及方法
US20170163068A1 (en) Lead-acid battery system, control system and intelligent system
KR100964296B1 (ko) 전력계통의 자료취득 및 감시제어시스템
CN103823105B (zh) 一种输电线路调试用无线测量系统
CN104168148A (zh) 一种多接口数据采集装置及采集方法
CN103327076B (zh) 基于现场预判的抽油机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11399421A (zh) 一种基于云平台的工厂能源监控和管理系统
CN110519362B (zh) 一种数据上传方法以及装置
KR102051732B1 (ko) 지능형 원격검침 시스템
CN113778037B (zh) 发电厂生产监控系统与方法
CN110213347B (zh) 通讯管理机的控制方法及通讯管理机
CN105471107B (zh) 一种电网电能量计量系统的分时任务采集方法
CN104699553B (zh) 一种用电信息采集终端时钟电池失效后时钟的自恢复方法
CN202881786U (zh) 一种钢轨监控系统
CN205389193U (zh) 一种光伏电站用智能组件及光伏电站无线监控系统
CN105427543A (zh) 一种基于智能电网的温度预警方法及系统
CN104580507A (zh) 野外台站数据传输整合方法
CN211042536U (zh) 一种粮仓温度远程采集系统
CN113915535A (zh) 一种城市燃气管网监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10620714B (zh) 应用于小空间及复杂环境下的自动建模智能连接件系统
CN113051327A (zh) 一种仪器数据自动化采集多级处理系统
CN108134660B (zh) 一种油井数据处理方法及周期设置方法和设备
CN206311927U (zh) 一种通讯管理设备
CN104580508A (zh) 野外台站数据传输整合系统
CN104242310B (zh) 一种输电线路电力负荷平衡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513

Address after: No.27, junqian street, Changzhou City, Jiangsu Province, 213000

Patentee after: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Ltd. CHANGZHOU POWER SUPPLY BRANCH

Patentee after: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Ltd.

Patentee after: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Patentee after: Changzhou Jintan Jinneng Power Co.,Ltd.

Address before: 213003, No. 27, front street, Tianning District, Jiangsu, Changzhou

Patentee before: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Ltd. CHANGZHOU POWER SUPPLY BRANCH

Patentee before: STATE GRI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Ltd.

Patentee before: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