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13210A - 一种网络操作请求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一种网络操作请求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13210A
CN110213210A CN201810494597.8A CN201810494597A CN110213210A CN 110213210 A CN110213210 A CN 110213210A CN 201810494597 A CN201810494597 A CN 201810494597A CN 110213210 A CN110213210 A CN 11021321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good friend
network operation
application terminal
certif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494597.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13210B (zh
Inventor
黄引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cent Technology Shenzhe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494597.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1321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1321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1321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1321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1321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1/00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 H04L51/52User-to-user messaging in packet-switching networks, transmitted according to store-and-forward or real-time protocols, e.g. e-mail for supporting social networking ser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3/00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 H04L63/08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 H04L63/0861Network architectures or network communication protocols for network security for authentication of entities using biometrical features, e.g. fingerprint, retina-sca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67/00Network arrangements or protocols for supporting network services or applications
    • H04L67/50Network services
    • H04L67/60Scheduling or organising the servicing of application requests, e.g. requests for application data transmissions using the analysis and optimisation of the required network resour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ing System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网络操作请求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应用于通信技术领域。在第一应用终端发起网络操作请求后,如果网络操作平台获取到第一应用终端的当前用户图像的第一人脸特征,获取当前用户图像中的第一人脸特征与用户身份证明图像的第二人脸特征之间的相似度,如果该相似度在第一阈值到第二阈值的区间内,则发起社交好友的认证,如果认证通过,才能执行该网络操作请求,这样,当对当前用户图像的认证不确定时,发起社交好友对相应用户进行认证,提高了网络操作请求的安全性。且网络操作平台在社交好友认证的过程中,确定认证好友用户的个数时可以根据预置的概率函数关系得到,使得确定的认证好友用户的个数较为合适。

Description

一种网络操作请求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网络操作请求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网络的发展,现在出现许多网络借贷平台,用户可以通过借贷终端向网络借贷平台借款。具体地:
用户可以先操作借贷终端,并使用借贷终端的用户标识(比如用户账号等)登录网络借贷平台,这样用户就可以通过借贷终端发出借贷请求,网络借贷平台会审核该借贷请求,如果审核通过,则向用户借出相应款项。
现有的网络借贷过程中,如果用户盗用其他用户的用户标识,在借贷终端发出借款请求,这种情况下,网络借贷平台无法确认借款请请求的安全性,就会对出现其它用户造成一定损失。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操作请求方法、网络操作平台及存储介质,实现了在根据当前用户图像对网络操作请求的认证不确定的情况下,通过认证好友用户对网络操作请求进行认证。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网络操作请求方法,包括:
接收第一应用终端发送的网络操作请求;
根据所述网络操作请求获取所述第一应用终端的当前用户图像;
如果获取到所述当前用户图像的第一人脸特征,则获取所述第一应用终端的用户身份证明图像的第二人脸特征;
如果所述第一人脸特征与第二人脸特征的相似度在第一阈值到第二阈值的区间内,根据预置的概率函数关系确定认证好友用户的个数为n个,使得根据所述n及预置的概率函数关系计算得到的概率值最大化;所述n大于或等于1,所述认证好友用户是与所述第一应用终端对应用户相关联的用户;
将所述第一应用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信息分别发送给所述n个认证好友用户对应的第二应用终端进行认证;
根据所述n个第二应用终端对所述第一用户信息的认证结果,对所述网络操作请求进行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
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应用终端发送的网络操作请求;
图像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网络操作请求获取所述第一应用终端的当前用户图像;
特征获取单元,用于如果获取到所述当前用户图像的第一人脸特征,则获取所述第一应用终端的用户身份证明图像的第二人脸特征;
发送认证单元,用于如果所述第一人脸特征与第二人脸特征的相似度在第一阈值到第二阈值的区间内,根据预置的概率函数关系确定认证好友用户的个数为n个,使得根据所述n及预置的概率函数关系计算得到的概率值最大化;所述n大于或等于1,所述认证好友用户是与所述第一应用终端对应用户相关联的用户;将所述第一应用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信息分别发送给所述n个认证好友用户对应的第二应用终端进行认证;
请求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n个第二应用终端对所述第一用户信息的认证结果,对所述网络操作请求进行处理。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储存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网络操作请求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一种服务器,包括处理器和存储介质,所述处理器,用于实现各个指令;
所述存储介质用于储存多条指令,所述指令用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所述的网络操作请求方法。
可见,在本实施例的方法中,在第一应用终端发起网络操作请求后,如果网络操作平台获取到第一应用终端的当前用户图像的第一人脸特征,获取当前用户图像中的第一人脸特征与用户身份证明图像的第二人脸特征之间的相似度,如果该相似度在第一阈值到第二阈值的区间内,则发起社交好友(对应n个第二应用终端)的认证,如果认证通过,才能执行该网络操作请求,这样,当对当前用户图像的认证不确定时,发起社交好友对相应用户进行认证,使得网络操作平台对第一应用终端发起的网络操作请求的认证有了保证,从而提高了网络操作请求的安全性;且网络操作平台在社交好友认证的过程中,确定认证好友用户的个数时可以根据预置的概率函数关系得到,而该概率函数关系能通过一定的训练样本得到,使得确定的认证好友用户的个数既不会太大而造成多余的网络流量,也不是太小而不能保证对网络操作请求的认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操作系统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操作请求方法的流程图;
图3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将第一用户信息发送给第二应用终端进行认证的流程图;
图4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用某一好友用户标识替换第一好友用户标识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一个实施例中训练概率函数关系的方法流程图;
图6是本发明应用实施例中训练概率函数关系的方法流程图;
图7是本发明应用实施例中概率函数关系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应用实施例中提供的网络借贷请求的方法流程图;
图9是本发明应用实施例中发起社交好友用户认证的路程图;
图10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网络操作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网络操作平台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服务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等(如果存在)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例如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它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操作请求方法,主要可以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网络操作系统(网络借贷系统等)中,在该网络操作系统中包括网络操作平台和第一应用终端,其中,用户可以通过第一应用终端发起任一网络操作请求,该网络操作请求可以是借贷请求;网络操作平台用于对第一应用终端的用户进行认证,并根据认证结果对网络操作请求进行相应处理。具体地,网络操作平台可以通过如下步骤实现应用终端的网络操作请求:
接收第一应用终端发送的网络操作请求;根据所述网络操作请求获取所述第一应用终端的当前用户图像;如果获取到所述当前用户图像的第一人脸特征,则获取第一应用终端的用户身份证明图像的第二人脸特征;如果所述第一人脸特征与第二人脸特征的相似度在第一阈值到第二阈值的区间内,根据预置的概率函数关系确定认证好友用户的个数为n个,使得根据该n值及预置的概率函数关系计算得到的概率值最大化;将所述第一应用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信息分别发送给n个个认证好友用户对应的第二应用终端(图1中以第二应用终端1到t为例说明)进行认证,其中n大于或等于1,认证好友用户是与上述第一应用终端对应用户相关联的用户;根据所述n个第二应用终端对所述第一用户信息的认证结果,对所述网络操作请求进行处理。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应用终端是与网络操作平台对应应用的终端,而第二应用终端与第一应用终端可以是相同应用下的终端,也可以是不同应用下的终端,比如为即时通信终端等。
这样,当对当前用户图像的认证不确定时,发起社交好友对相应用户进行认证,使得网络操作平台对第一应用终端发起的网络操作请求的认证有了保证,从而提高了网络操作请求的安全性。且网络操作平台在社交好友认证的过程中,确定认证好友用户的个数时可以根据预置的概率函数关系得到,而该概率函数关系能通过一定的训练样本得到,使得确定的认证好友用户的个数既不会太大而造成多余的网络流量,也不是太小而不能保证对网络操作请求的认证。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网络操作请求方法,主要是由网络操作平台所执行的方法,流程图如图2所示,包括:
步骤101,接收第一应用终端发送的网络操作请求。
可以理解,用户可以操作任一应用终端(比如第一应用终端),使得第一应用终端使用一用户标识登录到网络操作平台;然后用户可以触发第一应用终端显示请求界面,在该请求界面上包括请求触发接口和各种信息的输入接口,比如请求内容(比如借贷金额,还款日期等),用户身份证明图像,及用户当前图像等信息的输入接口,这样,用户从各个信息的输入接口输入相应的信息,并操作请求界面上的请求触发接口;进而第一应用终端会生成网络操作请求,并将用户输入的各种信息添加到网络操作请求中,且将生成的网络操作请求发送给网络操作平台。
在该网络操作请求中还可以包括第一应用终端登录网络操作平台时使用的用户标识等信息。
上述的用户身份证明图像是指可以证明用户真实身份的图像,比如用户身份证,或护照等证件的图像;用户当前图像是指第一应用终端当前拍摄的用户图像,可以是第一应用终端根据用户操作直接触发该第一应用终端包括的拍摄装置所拍摄的用户图像。
且上述请求界面中各个输入接口输入的信息中有些内容是必要输入的,比如请求内容等;而上述的用户身份证明图像在第一应用终端使用用户标识首次发起网络操作请求时是必要输入的;而当前用户图像可以在上述请求界面输入,也可以在第一应用终端发送网络操作请求后,在后续步骤102中由网络操作平台直接向第一应用终端获取。
步骤102,根据网络操作请求获取第一应用终端的当前用户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如果上述步骤101中接收的网络操作请求中包括当前用户图像,则网络操作平台可以直接从网络操作请求中提取出该当前用户图像;如果上述步骤101中接收的网络操作请求中不包括当前用户图像,则网络操作平台可以向第一应用终端获取。
步骤103,如果获取到当前用户图像的第一人脸特征,则获取第一应用终端的用户身份证明图像的第二人脸特征。
具体地,网络操作平台会先对当前用户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如果未识别到人脸特征,或者识别到当前用户图像中包含多个人脸图像,则对上述网络操作请求的认证失败,直接拒绝该网络操作请求;如果识别到当前用户图像中只包含一个人脸图像,则需要获取该人脸图像的第一人脸特征,这种情况下,还需要获取可以表示用户真实身份的用户身份证明图像中人脸图像的第二人脸特征。
然后计算第一人脸特征与第二人脸特征之间的相似度,并将该相似度与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进行比较,如果第一人脸特征与第二人脸特征的相似度在第一阈值到第二阈值的区间内,则需要开启社交好友认证,即执行步骤104;进一步地,如果第一人脸特征与第二人脸特征的相似度大于第二阈值,则对网络操作请求的认证成功,可以执行网络操作请求对应的操作;如果第一人脸特征与第二人脸特征的相似度小于第一阈值,则对网络操作请求的认证失败,可以直接拒绝该网络操作请求。
其中,如果上述步骤101中接收的网络操作请求是第一应用终端使用用户标识首次发起的网络操作请求,则在网络操作请求中会包括用户身份证明图像,这样网络操作平台可以直接从网络操作请求中获取到用户身份证明图像,并提取用户身份证明图像的第二人脸特征,且储存到网络操作平台;如果上述步骤101中接收的网络操作请求不是第一应用终端使用用户标识首次发起的网络操作请求,则网络操作平台可以直接从网络操作平台的本地存储中提取到用户身份证明图像的第二人脸特征。
步骤104,根据预置的概率函数关系确定认证好友用户的个数为n个,使得根据n及预置的概率函数关系计算得到的概率值最大化。其中,n大于或等于1,且认证好友用户是与上述第一应用终端对应用户相关联的用户。
具体地,网络操作平台可以先获取上述网络操作请求中包括的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请求相关信息,及获取预置的概率函数关系,该概率函数关系是请求相关信息、认证好友用户个数和概率等参数的对应关系式;然后根据获取的概率函数关系,计算第一请求相关信息分别与n的每个取值对应的概率值;最后将计算的概率值中最大概率值对应的n取值确定为认证好友用户的个数。
其中,概率函数关系是指通过请求相关信息和认证好友用户个数等参数计算概率值的函数关系式,且计算的概率值在0到1之间。该概率函数关系可以是通过一定的训练方法训练得到,并预先设置在网络操作平台。而请求相关信息是指与用户通过第一应用终端发起的网络操作请求相关的信息,例如,网络操作请求为网络借贷请求,则该请求相关信息可以为用户借贷信息,包括用户借贷金额,用户征信分数和其它信息(包括历史借贷次数,借贷金额等)信息。
这样,网络操作平台可以根据第一请求相关信息,概率函数关系及n的一个取值计算得到一个概率值,如果n取值有N个,则可以计算得到N个概率值,在实际应用中,n取值具体可以为1,2,3,……,N,该N可以是一个经验值,一般可以为3到5,最多不超过20。
步骤105,将第一应用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信息分别发送给n个认证好友用户对应的第二应用终端进行认证。
这里第二应用终端可以是与第一应用终端对应用户绑定的其它用户(即认证好友用户)的应用终端,而第一用户信息可以包括第一应用终端的用户标识,还可以包括当前用户图像和用户身份证明图像等信息。
网络操作平台将第一用户信息发送给各个第二应用终端时,还可以发送要求第二应用终端对第一用户信息进行认证的信息,比如,要求第二应用终端在多个选项中选择某一选项的信息,例如:在如下三个选项中选择并返回“1、本人;2、非本人;3、无法认证”。
这样当各个第二应用终端返回对第一用户信息的认证结果时,网络操作平台会执行如下步骤106。
步骤106,根据上述n个第二应用终端对第一用户信息的认证结果,对网络操作请求进行处理。
具体地,如果对第一用户信息进行认证通过的第二应用终端的数量与第二应用终端总数(即n值)的比值大于第三阈值,执行网络操作请求对应的操作;如果对第一用户信息进行认证通过的第二应用终端的数量与第二应用终端总数(n值)的比值小于或等于第三阈值,拒绝网络操作请求。其中,某一第二应用终端对第一用户信息的认证通过可以指:第二应用终端向网络操作平台返回的认证结果表示第一用户信息是真实可信的,例如,第二应用终端返回的认证结果中包括“非本人”的信息,则表示第一用户信息不是真实可信的,因此,该第二应用终端对第一用户信息的认证未通过。
可见,在本实施例的方法中,在第一应用终端发起网络操作请求后,如果网络操作平台获取到第一应用终端的当前用户图像的第一人脸特征,获取当前用户图像中的第一人脸特征与用户身份证明图像的第二人脸特征之间的相似度,如果该相似度在第一阈值到第二阈值的区间内,则发起社交好友(对应n个第二应用终端)的认证,如果认证通过,才能执行该网络操作请求,这样,当对当前用户图像的认证不确定时,发起社交好友对相应用户进行认证,使得网络操作平台对第一应用终端发起的网络操作请求的认证有了保证,从而提高了网络操作请求的安全性;且网络操作平台在社交好友认证的过程中,确定认证好友用户的个数时可以根据预置的概率函数关系得到,而该概率函数关系能通过一定的训练样本得到,使得确定的认证好友用户的个数既不会太大而造成多余的网络流量,也不是太小而不能保证对网络操作请求的认证。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102到106是在第一应用终端使用一用户标识发起首次网络操作请求后,网络操作平台所执行的方法。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网络操作平台在执行上述步骤101后,如果接收的网络操作请求中包括用户标识,则网络操作平台可以先判断该网络操作请求是否是用户标识对应用户的首次网络操作请求,如果是,则执行上述步骤102到106;如果不是,需要先确定该用户标识对应用户的至少一个历史图像,如果这至少一个历史图像中,人脸特征与当前用户图像的第一人脸特征一致的历史图像的个数与历史图像总数的比值大于或等于第四阈值,则认为对网络操作请求的认证通过,直接执行网络操作请求对应的操作。
其中,由于用户每次使用某一用户标识,在任一应用终端(比如第一应用终端)发起网络操作请求时,都会向网络操作平台提供当前用户图像进行认证,而当网络操作平台对发起的网络操作请求的认证通过时,可以储存该当前用户图像。这样,当第一应用终端发起的网络操作请求不是上述用户标识对应用户的首次网络操作请求,在网络操作平台可能会储存该用户标识对应的至少一个当前用户图像,即历史图像。
且当前用户图像的第一人脸特征与某一历史图像的人脸特征一致是指:第一人脸特征与该历史图像的人脸特征的相似度大于某一阈值,比如大于上述第二阈值,说明当前用户图像所表示用户与某一历史图像所表示用户为同一用户。
在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如果上述步骤101接收的网络操作请求中包括第一应用终端的用户标识,则网络操作平台在执行上述步骤105的过程中,具体可以通过如下的步骤来实现,流程图如图3所示,包括:
步骤201,确定用户标识对应的好友用户列表,好友用户列表中包括多个好友用户标识,具体为K个好友用户标识。这些好友用户标识可以是任一应用下的用户标识。
可以理解,网络操作平台会管理网络操作系统中各个用户的信息,比如各个用户标识与其绑定信息的对应关系等,其中,任一用户标识的绑定信息可以包括好友用户列表等。因此,当网络操作平台得知某一用户标识,则可以查找到与该用户标识对应的好友用户列表,其中,在一般情况下,好友用户列表中多个好友用户标识是根据与用户标识绑定的时间来排序。
在一种情况下,网络操作平台可以在执行了步骤201后,直接执行步骤202;在另一种情况下,网络操作平台在执行了步骤201后,可以先按照用户的可信度对多个好友用户标识进行排序后,再执行步骤202。
其中,某一好友用户标识对应用户的可信度具体可以包括:该好友用户标识对应用户x的征信分数与所有(比如A个)好友用户的征信分数之和的比值S1,及对该好友用户标识对应用户x的认证通过率S2。例如,具体可以通过如下公式1来确定某一好友用户标识对应用户的可信度,即上述S1与S2的乘积:
其中,S1为用户x的征信分数与A个用户的征信分数之和的比值,用户x的认证通过率S2可以为在网络操作请求的过程中对用户x进行认证通过的次数与对用户x进行过的认证总数的比值。而某一用户的征信分数可以从第三方征信平台得到,用于表示该用户的信誉高低。
步骤202,确定n与K之间的关系,如果n小于或等于K,则从好友用户列表中选择n个好友用户标识。
可以理解,如果上述步骤201得到的好友用户列表中包括K个好友用户标识,且n大于K时,网络操作平台可以直接确定对上述网络操作请求的认证失败,拒绝该网络操作请求;如果n小于或等于K,则网络操作平台才会选择n个好友用户标识,具体地:
参考图4所示,网络操作平台会先生成第一用户集合和第二用户集合,第一用户集合中包括好友用户列表中前n个好友用户标识,第二用户集合中包括好友用户列表中除第一用户集合中好友用户标识之外的其它好友用户标识,即将上述好友用户列表中的所有好友用户标识分成两组(即第一用户集合和第二用户集合)。
然后,网络操作平台再针对第二用户集合中的每个好友用户标识,确定一个第一随机数,该第一随机数是在0到1之间的;如果第二用户集合中某一好友用户标识j被选中的概率大于或等于对应的第一随机数,用该好友用户标识j替换第一用户集合中的第一好友用户标识c;如果第二用户集合中另一好友用户标识被选中的概率小于对应的第一随机数,则不会执行替换的操作。即从第二用户集合中选择一些好友用户标识替换第一用户集合中某些好友用户标识。
其中,第二用户集合中某一好友用户标识被选中的概率具体可以包括:某一好友用户标识对应用户的可信度,与第二用户集合中各个好友用户标识对应用户的可信度之和的比值。而某一好友用户标识对应用户的可信度为:某一好友用户标识对应用户的征信分数与第二用户集合中各个好友用户(即上述公式1中的A值)的征信分数之和的比值,及对所述某一好友用户标识对应用户的认证通过率。
可以理解,网络操作平台可以遍历第二用户集合中的各个好友用户标识,如果某一好友用户标识j被选中,则需要从第一用户集合中选择第一好友用户标识c。具体地,替换的第一好友用户标识c可以是从第一用户集合中随机选择的一个好友用户标识,也可以是通过如下方法来选取:
先用第一用户集合中的各个好友用户标识对应用户的可信度构建多个数字区间;然后确定一个第二随机数,如果第二随机数在多个数字区间中的第一数字区间,在第一用户集合中选择排序位与第一数字区间在多个数字区间的排序位一致的好友用户标识作为第一好友用户标识,即第一数字区间在多个数字区间的排序位与第一好友用户标识在第一用户集合中的排序位是一致的。
其中,多个数字区间可以是根据好友用户标识对应用户的可信度形成的,例如,在第一用户集合中包括n个好友用户标识,第一用户集合中各个好友用户标识对应用户的可信度为:e1,e2.....en,则多个(即n个)数字区间可以为:[0,e1),[e1,e1+e2),[e1+e2,e1+e2+e3),……,[e1+….+en-1,e1+…+en)。其中,ei表示某一用户i的可信度。
步骤203,网络操作平台将第一用户信息分别发送给选择的n个好友用户标识对应的应用终端,其中,n个好友用户标识对应的应用终端为至少一个第二应用终端。
在其它具体的实施例中,上述预置的概率函数关系可以通过如下步骤中的训练方法得到,流程图如图5所示,包括:
步骤301,确定初始概率函数关系。
具体地,该初始概率函数关系是指通过请求相关信息和认证好友用户个数等参数计算概率的初始函数关系式,其中包括固定参数,即初始概率函数关系中所用到的固定的,不需要随时赋值的参数,比如权重,角度等参数。在确定初始概率函数关系时,需要确定初始函数关系式和固定参数的初始值。
步骤302,确定训练样本,训练样本中包括多条样本组合信息,每条样本组合信息中都包括:样本用户的请求相关信息,认证好友用户个数及样本用户对于网络操作请求的执行结果的反馈信息。
其中,每条样本组合信息可以是在用户通过某一应用终端发起网络操作请求,网络操作平台执行网络操作请求对应操作后,采集的一组信息,其中反馈信息是指样本用户对于网络操作平台执行网络操作请求的执行结果的反馈。
例如,网络操作请求为网络借贷请求,当用户a通过某一应用终端发起网络借贷请求,网络借贷平台根据网络借贷请求向用户a借出一定款项后,采集到一组信息包括:用户a的用户借贷信息(包括用户借款金额等信息),在网络借贷过程中进行认证的好友用户个数,及用户a是否按期归还网络借贷平台借出的款项的信息(即是否逾期的信息,如果逾期可以为1,未逾期为0)。
步骤303,通过初始概率函数关系分别根据每条样本组合信息中样本用户的请求相关信息和认证好友用户个数确定对应的初始概率值。
其中,每一个初始概率值可以表示为应样本用户为可靠用户的概率。
步骤304,根据初始概率值及训练样本中的反馈信息,计算与初始概率函数关系相关的损失函数值。
与初始概率函数关系相关的损失函数用于表示根据初始概率函数关系确定的训练样本中各条样本组合信息分别对应的初始概率值,与样本用户的实际反馈(根据训练样本包括的各条样本组合信息中的反馈信息得到)之间的差别,即误差。误差的数学表现形式具体为损失函数,而对于概率函数关系的训练过程就是需要尽量减少这一误差的值,该训练过程是通过反向传播求导以及梯度下降等一系列数学优化手段不断的优化上述步骤301中确定的固定参数的初始值,并使得上述损失函数的计算值降至最低。因此,在执行本步骤304后,网络操作平台还需要执行步骤305中的调整步骤。
步骤305,根据损失函数值调整初始概率函数关系中固定参数值,以最终得到最优的概率函数关系。
具体地,如果计算的损失函数的函数值较大,比如大于预置的值,则需要改变固定参数的初始值,比如将某个权重的权重值增大,或将某个角度的角度值减小等,使得按照调整后的固定参数值计算的损失函数的函数值减小。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步骤303到305是通过初始概率函数关系对训练样本中各条样本组合信息进行处理得到初始概率值后,根据初始概率值对初始概率函数关系中固定参数值的一次调整,而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通过不断地循环执行上述步骤303到305,直到对固定参数值的调整满足一定的停止条件为止。
因此,网络操作平台在执行了上述实施例步骤301到305之后,还需要判断当前对固定参数值的调整是否满足预置的停止条件,如果满足,则结束流程;如果不满足,则针对调整固定参数值后的初始概率函数关系,返回执行上述步骤303到305的步骤。
其中,预置的停止条件包括但不限于如下条件中的任何一个:当前调整的固定参数值与上一次调整的固定参数值的差值小于一阈值,即调整的固定参数值达到收敛;及对固定参数值的调整次数达到预置的次数等。
以下以一个具体的应用实例来说明本发明实施的网络操作请求方法,本实施例的方法可以应用的网络操作系统主要是网络借贷系统,而网络操作系统中的应用终端具体为借贷终端,网络操作平台为网络借贷平台,借贷终端发起的网络操作请求主要为网络借贷请求。本实施例的方法主要分为如下两部分:
(1)对于概率函数关系的训练,示意图如图6所示,包括:
步骤401,网络借贷平台确定初始概率函数关系可以如下述公式2所示。
F(Xi)=f(f(Xi*W1+B1)*W2+b2)*W3+b3 (2)
其中,Xi是指用户借贷信息(即请求相关信息)与认证好友用户个数的一条组合信息;F(Xi)表示根据一条组合信息即用户借贷信息与认证好友用户个数计算得到的概率值;W1,W2,W3,b1,b2,b3是其中的固定参数。
f是一个激活函数,包括但不限于如下函数:sigmoid函数,tanh函数,relu函数,LReLU,PReLU与RReLU等函数。
步骤402,当某一用户通过借贷终端发起网络借贷请求,且网络借贷平台向用户借出对应款项后,如果用户对借出的款项进行归还,则网络借贷平台会收集一条样本组合信息,具体可以包括:该用户的借贷信息(比如用户借款金额,用户标识,用户征信分数和其它信息等)及在网络借贷过程中进行认证的认证好友用户个数,及该用户归还款项是否逾期的信息yi。这样,网络借贷平台可以收集到多条样本组合信息作为训练样本。
步骤403,网络借贷凭条通过初始概率函数关系分别根据每条样本组合信息的样本用户的借贷信息和对应的认证好友用户个数确定初始概率值;然后根据初始概率值计算与初始概率函数关系相关的损失函数值,具体可以通过如下公式3所示:
其中,F(Xi)表示根据一条样本组合信息中样本用户的借贷信息和认证好友用户个数确定的初始概率值,Xi表示一条样本组合信息中样本用户的借贷信息和认证好友用户个数。
步骤404,网络借贷平台根据上述的损失函数调整初始概率函数关系中的固定参数值,即W1,W2,W3,b1,b2和b3的值。
步骤405,判断对固定参数值的调整是否满足预置的停止条件,如果满足,则结束流程;如果不满足,返回执行步骤403。
这里预置的停止条件见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在此不进行赘述。这样,通过上述步骤401到405,得到最优的概率函数关系,且将最优的概率函数关系预置到网络借贷平台中,其示意图可以如图7所示,包括:n2个节点全连接和n3个节点全连接,其中:
用户借贷信息中的每个信息都要基于权重W1在n1个节点中的每个节点进行计算;每个n1个节点中每个节点得到的信息又要基于权重W2在n2个节点中的每个节点进行再次计算;最后可以根据n2个节点分别得到的信息确定选取n个认证好友用户的概率值。
(2)网络借贷请求过程,流程如图8所示,具体包括:
步骤501,用户通过借贷终端1向网络借贷平台发起网络借贷请求,在网络借贷请求中包括用户借贷金额,借贷终端1的用户标识,及当前用户图像等信息。
步骤502,网络借贷平台接收到该网络借贷请求后,判断该网络借贷请求是否是上述用户标识对应的首次网络借贷请求,如果不是,则执行步骤503;如果是,则转到执行步骤504。
步骤503,网络借贷平台提取网络借贷请求中的当前用户图像,并将当前用户图像与网络借贷平台中储存到该用户标识对应的历史图像进行比较,从而确定是否根据网络借贷请求向用户借出相应款项。具体地:
(A1)网络借贷平台获取到当前用户图像picture_now,通过人脸识别算法,识别出当前用户图像picture_now中的人脸个数,如果不等于1,则认证失败,拒绝该网络借贷请求。
(A2)如果等于1,网络借贷平台会进一步地获取上述用户标识对应的历史图像(即在之前网络借贷过程中,用户提供的当时用户图像),这些历史图像按照距离当前时间的时间间隔从小到大进行排序,结果如下:(time_1,picture_1),(time_2,picture_2),(time_3,picture_3),….,(time_n,picture_L)。其中,L为该用户标识对应用户曾经的借款次数,time_1表示距离当前时间最小的时间间隔(即当前时间与最近一次借款时间的差值)。
(A3)先对这些历史图像进行预处理,即当time_i<阈值T,保留数据;当time_i>=阈值T,说明历史图像的时间距离当前时间太久,而用户的容貌可能发生较大改变,故历史图像可能失效,需要抛弃数据。这样,经过预处理后,形成m张历史图像:(time_1,picture_1),(time_2,picture_2),(time_3,picture_3),….,(time_m,picture_m),其中,当m为0时,表示没有历史图像。
(A4)通过人脸识别算法,分别确定当前用户图像picture_now的第一人脸特征与m个历史图像中的人脸特征是否一致,并统计人脸特征与第一人脸特征一致的历史图像的个数valid_cnt。
(A5)如果统计的历史图像的个数valid_cnt与m的比值>=阈值常数C时,则对网络借贷请求的认证通过,向用户借出相应款项;如果统计的历史图像的个数valid_cnt与m的比值<阈值常数C时,则需要进行社交好友的认证,即转到执行步骤506。
步骤504,网络借贷平台提取其中当前用户图像的第一人脸特征,如果当前用户图像中包括多个人脸图像,则认证失败,拒绝网络借贷请求;如果当前用户图像中只包括一个人脸图像,则获取该人脸图像的特征即第一人脸特征,且还会获取用户身份证明图像的第二人脸特征,并计算第一人脸特征与第二人脸特征的相似度。
这种情况下,用户身份证明图像是包括在上述网络借贷请求中的。
步骤505,如果上述步骤504计算的相似度>阈值X1,则认证通过,向用户借出相应款项;如果相似度<阈值X2,则认证失败,拒绝该网络借贷请求;如果阈值X2<=相似度<=阈值X1,则需要进行社交好友的认证,即转到执行步骤506。
步骤506,网络借贷平台进行社交好友认证,流程图如图9所示,包括:
(B1)网络借贷平台获取上述用户标识对应的好友用户列表,包括多个好友用户标识。
(B2)网络借贷平台先获取上述借贷终端1对应的第一用户借贷信息(即上述的第一请求相关信息),可以包括用户借款金额,用户征信分数及其它信息比如历史借款次数和个人信息等;第一用户借贷信息分别与认证好友用户个数(即n)的每个取值组成一条组合信息Xi,并将各条组合信息Xi输入到上述训练得到的概率函数关系F(Xi)后,得到相应的概率值;并将最大概率值对应的取值作为最终的认证好友用户的个数。一般情况下,n大于或等于1,且小于或等于20。
(B3)如果上述确定的认证好友用户个数n大于上述得到的好友用户列表中好友用户标识的个数K,则认证失败;如果n小于或等于K,则从好友用户列表中选出n个好友用户标识,具体选择过程见上述实施例中所述,在此不进行赘述。
(B4)网络借贷平台会将借贷终端1的第一用户信息(比如当前用户图像或用户身份证明图像等)分别发送给n个好友用户标识对应的借贷终端2进行认证;同时向借贷终端2发送要求借贷终端2在如下三个选项中选择某一选项并返回的信息“1、本人;2、非本人;3、无法认证”。
(B5)网络借贷平台接收到借贷终端2返回的认证结果,即选择的上述某一项的信息,比如选择“本人”的信息等;如果大于n/2的借贷终端2的认证结果中包括选择“本人”的信息,则认证通过;否则认证失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确定的n个好友用户标识是网络借贷应用下的用户标识,则网络借贷平台会将第一用户信息发送给了n个借贷终端2,即第二应用终端。在其它实施例中,网络借贷平台确定的n个好友用户标识可以是其它应用下的用户标识,比如即时通信应用下的用户标识,则网络借贷平台会将第一用户信息发送给n个即时通信终端。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服务器,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具体可以包括:
请求接收单元10,用于接收第一应用终端发送的网络操作请求;
图像获取单元11,用于根据所述请求接收单元10接收的网络操作请求获取所述第一应用终端的当前用户图像;
特征获取单元12,用于如果获取到所述图像获取单元11获取的当前用户图像的第一人脸特征,则获取所述第一应用终端的用户身份证明图像的第二人脸特征;
发送认证单元13,用于如果所述特征获取单元12获取的第一人脸特征与第二人脸特征的相似度在第一阈值到第二阈值的区间内,根据预置的概率函数关系确定认证好友用户的个数为n个,使得根据所述n及预置的概率函数关系计算得到的概率值最大化,所述n大于或等于1,所述认证好友用户是与所述第一应用终端对应用户相关联的用户;将所述第一应用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信息分别发送给所述n个认证好友用户对应的第二应用终端进行认证;
请求处理单元14,用于根据所述发送认证单元13发送到的n个第二应用终端对所述第一用户信息的认证结果,对所述网络操作请求进行处理。
具体地,该请求处理单元14用于如果对所述第一用户信息进行认证通过的第二应用终端的数量与第二应用终端总数的比值大于第三阈值,执行所述网络操作请求对应的操作;如果对所述第一用户信息进行认证通过的第二应用终端的数量与第二应用终端总数的比值小于或等于第三阈值,拒绝所述网络操作请求。
进一步地,请求处理单元14,还用于在请求接收单元10接收到网络操作请求后,判断所述网络操作请求是否是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用户的首次网络操作请求,如果不是,确定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用户的至少一个历史图像;如果所述至少一个历史图像中,人脸特征与所述当前用户图像的第一人脸特征一致的历史图像的个数与所述历史图像总数的比值大于或等于第四阈值,执行所述网络操作请求对应的操作。如果是首次网络操作请求,则通知上述特征获取单元12获取第一人脸特征和第二人脸特征。
可见,在本实施例中,在第一应用终端发起网络操作请求后,如果服务器中特征获取单元12获取到第一应用终端的当前用户图像的第一人脸特征,获取当前用户图像中的第一人脸特征与用户身份证明图像的第二人脸特征之间的相似度,如果该相似度在第一阈值到第二阈值的区间内,则发送认证单元13发起社交好友(对应n个第二应用终端)的认证,如果认证通过,请求处理单元14才能执行该网络操作请求,这样,当对当前用户图像的认证不确定时,发起社交好友对相应用户进行认证,使得本实施例的服务器对第一应用终端发起的网络操作请求的认证有了保证,从而提高了网络操作请求的安全性;且服务器在社交好友认证的过程中,确定认证好友用户的个数时可以根据预置的概率函数关系得到,而该概率函数关系能通过一定的训练样本得到,使得确定的认证好友用户的个数既不会太大而造成多余的网络流量,也不是太小而不能保证对网络操作请求的认证。
参考图11所示,在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服务器中的发送认证单元13可以通过列表确定单元130,好友确定单元131和发送单元132来实现,具体地:
列表确定单元130,用于如果上述网络操作请求中包括第一应用终端的用户标识,且所述特征获取单元12获取的第一人脸特征与第二人脸特征的相似度在第一阈值到第二阈值的区间内,确定所述网络操作请求中的用户标识对应的好友用户列表,所述好友用户列表中包括K个好友用户标识;
好友确定单元131,用于确定认证好友用户的个数为n个。
其中,好友确定单元131,具体用于用于获取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请求相关信息,及获取预置的概率函数关系,所述概率函数关系为请求相关信息、认证好友用户个数和概率的对应关系式;根据所述概率函数关系,计算所述第一请求相关信息分别与所述n的每个取值对应的概率值;将所述计算的概率值中最大概率值对应的n取值确定为所述认证好友用户的个数。
发送单元132,用于如果所述好友确定单元131确定的个数n小于或等于所述列表确定单元130确定的好友用户列表中好友用户标识的个数K,从所述好友用户列表中选择n个好友用户标识,将所述第一用户信息分别发送给所述选择的n个好友用户标识对应的应用终端,其中,所述n个好友用户标识对应的应用终端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应用终端。这样,上述请求处理单元14会根据所述发送单元132发送到的n个第二应用终端对所述第一用户信息的认证结果,对所述网络操作请求进行处理。
该发送单元132,具体用于生成第一用户集合和第二用户集合,所述第一用户集合中包括所述好友用户列表中前n个好友用户标识,所述第二用户集合中包括所述好友用户列表中除所述第一用户集合中好友用户标识之外的其它好友用户标识;针对所述第二用户集合中每个好友用户标识,确定对应的第一随机数;如果所述第二用户集合中某一好友用户标识被选中的概率大于或等于对应的第一随机数,用所述某一好友用户标识替换所述第一用户集合中的第一好友用户标识。
其中,所述第二用户集合中某一好友用户标识被选中的概率,具体包括:所述某一好友用户标识对应用户的可信度,与所述第二用户集合中各个好友用户标识对应用户的可信度之和的比值。所述某一好友用户标识对应用户的可信度,具体包括:所述某一好友用户标识对应用户的征信分数与第二用户集合中各个好友用户的征信分数之和的比值,及对所述某一好友用户标识对应用户的认证通过率。
该发送单元132,还用于在用所述某一好友用户标识替换所述第一用户集合中的第一好友用户标识之前,用所述第一用户集合中各个好友用户标识对应用户的可信度构建多个数字区间;确定第二随机数,如果所述第二随机数在所述多个数字区间中的第一数字区间,在所述第一用户集合中选择排序位与所述第一数字区间在多个数字区间的排序位一致的好友用户标识作为所述第一好友用户标识。
进一步地,服务器还可以包括训练单元15和停止判断单元16,以对上述的概率函数关系进行训练,具体地:
训练单元15,用于确定初始概率函数关系;
确定训练样本,所述训练样本中包括多条样本组合信息,每条所述样本组合信息中包括:样本用户的请求相关信息,认证好友用户个数及样本用户对于网络操作请求的执行结果的反馈信息;通过所述初始概率函数关系分别根据每条所述样本组合信息中样本用户的请求相关信息和认证好友用户个数确定对应的初始概率值;根据所述初始概率值及所述训练样本中的反馈信息,计算与所述初始概率函数关系相关的损失函数值;根据所述损失函数值调整所述初始概率函数关系中固定参数值,以得到所述概率函数关系。
停止判断单元16,用于当训练单元15进行一次调整后,判断对所述固定参数值的调整是否满足如下任一停止条件,如果满足,则通知训练单元15停止对所述固定参数值的调整:对所述固定参数值的调整次数达到预置的次数,当前调整的固定参数值与上一次调整的固定参数值的差值小于一阈值。这样,上述好友确定单元131可以根据训练单元15训练得到的概率函数关系确定好友用户的个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服务器,其结构示意图如图12所示,该服务器可因配置或性能不同而产生比较大的差异,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s,CPU)20(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处理器)和存储器21,一个或一个以上存储应用程序221或数据222的存储介质22(例如一个或一个以上海量存储设备)。其中,存储器21和存储介质22可以是短暂存储或持久存储。存储在存储介质22的程序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模块(图示没标出),每个模块可以包括对服务器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更进一步地,中央处理器20可以设置为与存储介质22通信,在服务器上执行存储介质22中的一系列指令操作。
具体地,在存储介质22中储存的应用程序221包括网络操作请求的应用程序,且该程序可以包括上述服务器中的请求接收单元10,图像获取单元11,特征获取单元12,发送认证单元13,请求处理单元14,训练单元15和停止判断单元16,及发送认证单元13中包括的发送单元132、好友确定单元131和列表确定单元130,在此不进行赘述。更进一步地,中央处理器20可以设置为与存储介质22通信,在服务器上执行存储介质22中储存的网络操作请求的应用程序对应的一系列操作。
服务器还可以包括一个或一个以上电源23,一个或一个以上有线或无线网络接口24,一个或一个以上输入输出接口25,和/或,一个或一个以上操作系统223,例如WindowsServerTM,Mac OS XTM,UnixTM,LinuxTM,FreeBSDTM等等。
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述的由网络操作平台所执行的步骤可以基于该图12所示的服务器的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所述存储介质储存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述网络操作平台所执行的网络操作请求方法。
本发明实施还提供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介质,所述处理器,用于实现各个指令;
所述存储介质用于储存多条指令,所述指令用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上述网络操作平台所执行的网络操作请求方法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发明实施例所提供的网络操作请求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14)

1.一种网络操作请求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收第一应用终端发送的网络操作请求;
根据所述网络操作请求获取所述第一应用终端的当前用户图像;
如果获取到所述当前用户图像的第一人脸特征,则获取所述第一应用终端的用户身份证明图像的第二人脸特征;
如果所述第一人脸特征与第二人脸特征的相似度在第一阈值到第二阈值的区间内,根据预置的概率函数关系确定认证好友用户的个数为n个,使得根据所述n及预置的概率函数关系计算得到的概率值最大化;所述n大于或等于1,所述认证好友用户是与所述第一应用终端对应用户相关联的用户;
将所述第一应用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信息分别发送给所述n个认证好友用户对应的第二应用终端进行认证;
根据所述n个第二应用终端对所述第一用户信息的认证结果,对所述网络操作请求进行处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操作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一应用终端的用户标识;
所述根据预置的概率函数关系确定认证好友用户的个数为n个,使得根据所述n及预置的概率函数关系计算得到的概率值最大化,具体包括:
获取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请求相关信息,及获取预置的概率函数关系,所述概率函数关系为请求相关信息、认证好友用户个数和概率的对应关系式;
根据所述概率函数关系,计算所述第一请求相关信息分别与所述n的每个取值对应的概率值;
将所述计算的概率值中最大概率值对应的n取值确定为所述认证好友用户的个数。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预置的概率函数关系确定认证好友用户的个数为n个,使得根据所述n及预置的概率函数关系计算得到的概率值最大化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确定初始概率函数关系;
确定训练样本,所述训练样本中包括多条样本组合信息,每条所述样本组合信息中包括:样本用户的请求相关信息,认证好友用户个数及样本用户对于网络操作请求的执行结果的反馈信息;
通过所述初始概率函数关系分别根据每条所述样本组合信息中样本用户的请求相关信息和认证好友用户个数确定对应的初始概率值;
根据所述初始概率值及所述训练样本中的反馈信息,计算与所述初始概率函数关系相关的损失函数值;
根据所述损失函数值调整所述初始概率函数关系中固定参数值,以得到所述概率函数关系。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对所述固定参数值的调整满足如下任一停止条件,则停止对所述固定参数值的调整:
对所述固定参数值的调整次数达到预置的次数;
当前调整的固定参数值与上一次调整的固定参数值的差值小于一阈值。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操作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一应用终端的用户标识;
所述将所述第一应用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信息分别发送给所述n个认证好友用户对应的第二应用终端进行认证,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好友用户列表,所述好友用户列表中包括K个好友用户标识;
如果所述n小于或等于所述K,从所述好友用户列表中选择n个好友用户标识;
将所述第一用户信息分别发送给所述选择的n个好友用户标识对应的应用终端,其中,所述n个好友用户标识对应的应用终端为所述n个第二应用终端。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从所述好友用户列表中选择n个好友用户标识,具体包括:
生成第一用户集合和第二用户集合,所述第一用户集合中包括所述好友用户列表中前n个好友用户标识,所述第二用户集合中包括所述好友用户列表中除所述第一用户集合中好友用户标识之外的其它好友用户标识;
针对所述第二用户集合中每个好友用户标识,确定对应的第一随机数;
如果所述第二用户集合中某一好友用户标识被选中的概率大于或等于对应的第一随机数,用所述某一好友用户标识替换所述第一用户集合中的第一好友用户标识。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用户集合中某一好友用户标识被选中的概率,具体包括:
所述某一好友用户标识对应用户的可信度,与所述第二用户集合中各个好友用户标识对应用户的可信度之和的比值;
所述某一好友用户标识对应用户的可信度为:所述某一好友用户标识对应用户的征信分数与所述第二用户集合中各个好友用户的征信分数之和的比值,及对所述某一好友用户标识对应用户的认证通过率。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所述某一好友用户标识替换所述第一用户集合中的第一好友用户标识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用所述第一用户集合中各个好友用户标识对应用户的可信度构建多个数字区间;
确定第二随机数,如果所述第二随机数在所述多个数字区间中的第一数字区间,在所述第一用户集合中选择排序位与所述第一数字区间在多个数字区间的排序位一致的好友用户标识作为所述第一好友用户标识。
9.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n个第二应用终端对所述第一用户信息的认证结果,对所述网络操作请求进行处理,具体包括:
如果对所述第一用户信息进行认证通过的第二应用终端的数量与第二应用终端总数的比值大于第三阈值,执行所述网络操作请求对应的操作;
如果对所述第一用户信息进行认证通过的第二应用终端的数量与第二应用终端总数的比值小于或等于第三阈值,拒绝所述网络操作请求。
10.如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操作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一应用终端的用户标识;则所述接收第一应用终端发送的网络操作请求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判断所述网络操作请求是否是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用户的首次网络操作请求,如果不是,确定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用户的至少一个历史图像;
如果所述至少一个历史图像中,人脸特征与所述当前用户图像的第一人脸特征一致的历史图像的个数与所述历史图像总数的比值大于或等于第四阈值,执行所述网络操作请求对应的操作。
11.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请求接收单元,用于接收第一应用终端发送的网络操作请求;
图像获取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网络操作请求获取所述第一应用终端的当前用户图像;
特征获取单元,用于如果获取到所述当前用户图像的第一人脸特征,则获取所述第一应用终端的用户身份证明图像的第二人脸特征;
发送认证单元,用于如果所述第一人脸特征与第二人脸特征的相似度在第一阈值到第二阈值的区间内,根据预置的概率函数关系确定认证好友用户的个数为n个,使得根据所述n及预置的概率函数关系计算得到的概率值最大化;所述n大于或等于1,所述认证好友用户是与所述第一应用终端对应用户相关联的用户;将所述第一应用终端对应的第一用户信息分别发送给所述n个认证好友用户对应的第二应用终端进行认证;
请求处理单元,用于根据所述n个第二应用终端对所述第一用户信息的认证结果,对所述网络操作请求进行处理。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服务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网络操作请求中包括所述第一应用终端的用户标识;
则所述发送认证单元,具体包括:
列表确定单元,用于确定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好友用户列表,所述好友用户列表中包括K个好友用户标识;
好友确定单元,用于获取所述用户标识对应的第一请求相关信息,及获取预置的概率函数关系,所述概率函数关系为请求相关信息、认证好友用户个数和概率的对应关系式;根据所述概率函数关系,计算所述第一请求相关信息分别与所述n的每个取值对应的概率值;将所述计算的概率值中最大概率值对应的n取值确定为所述认证好友用户的个数;
发送单元,用于如果所述n小于或等于所述K,从所述好友用户列表中选择n个好友用户标识,将所述第一用户信息分别发送给所述选择的n个好友用户标识对应的应用终端,其中,所述n个好友用户标识对应的应用终端为所述至少一个第二应用终端。
13.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储存多条指令,所述指令适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网络操作请求方法。
14.一种服务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和存储介质,所述处理器,用于实现各个指令;
所述存储介质用于储存多条指令,所述指令用于由处理器加载并执行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网络操作请求方法。
CN201810494597.8A 2018-05-22 2018-05-22 一种网络操作请求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21321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94597.8A CN110213210B (zh) 2018-05-22 2018-05-22 一种网络操作请求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494597.8A CN110213210B (zh) 2018-05-22 2018-05-22 一种网络操作请求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13210A true CN110213210A (zh) 2019-09-06
CN110213210B CN110213210B (zh) 2021-08-31

Family

ID=6777901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494597.8A Active CN110213210B (zh) 2018-05-22 2018-05-22 一种网络操作请求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1321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30169A (zh) * 2019-09-29 2020-01-24 北京东软望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保障账户安全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83367A (zh) * 2015-05-20 2015-09-02 吴振祎 一种辅助验证登陆的方法、系统和应用客户端
CN105608621A (zh) * 2015-12-22 2016-05-25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远程开户的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CN107292150A (zh) * 2016-04-13 2017-10-24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保全信息处理中用户身份确认方法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883367A (zh) * 2015-05-20 2015-09-02 吴振祎 一种辅助验证登陆的方法、系统和应用客户端
CN105608621A (zh) * 2015-12-22 2016-05-25 深圳前海微众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远程开户的方法、服务器及系统
CN107292150A (zh) * 2016-04-13 2017-10-24 平安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保全信息处理中用户身份确认方法和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730169A (zh) * 2019-09-29 2020-01-24 北京东软望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保障账户安全的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13210B (zh) 2021-08-3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03038B1 (en) Systems, apparatuse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on flow modification
CN109918894A (zh) 边缘计算网络视频处理中基于声誉的信任评估方法
US10986138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daptively determining an optimal authentication scheme
EP3256941B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er identity verification, and client and server by use thereof
CN109120605A (zh) 身份验证及账户信息变更方法和装置
CN109710691B (zh) 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混合区块链模型构建方法
CN109344583B (zh) 阈值确定及核身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07786757B (zh) 银行卡业务参数调整方法和装置
CN109257427A (zh) 一种基于区块链的业务处理方法及系统
CN109658222A (zh) 风险分析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6453278A (zh) 信息验证方法及验证平台
Bugday et al. Creating consensus group using online learning based reputation in blockchain networks
CN109450867B (zh) 一种身份认证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KR101702036B1 (ko) 더치 페이 서비스 제공 방법 및 이를 실행하는 서버
CN110348704A (zh) 风险识别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15499129A (zh) 一种多模信任跨链共识方法、系统、介质、设备及终端
CN109857766A (zh) 用户信息验证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381509A (zh) 一种适用于动态连接场景的联合认证方法和服务器
CN106330502A (zh) 网络资源处理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8961034A (zh) 基于用户行为认证的系统和方法、存储介质
CN110213210A (zh) 一种网络操作请求方法、服务器及存储介质
CN109450639A (zh) 身份验证的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EP3879418B1 (en) Identity verif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CN111736937A (zh) 业务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3762969B (zh) 信息处理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