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120C - 液压式转矩放大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车辆用动力转向系统 - Google Patents

液压式转矩放大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车辆用动力转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120C
CN1102120C CN98105798A CN98105798A CN1102120C CN 1102120 C CN1102120 C CN 1102120C CN 98105798 A CN98105798 A CN 98105798A CN 98105798 A CN98105798 A CN 98105798A CN 1102120 C CN1102120 C CN 1102120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ntioned
torque
control cock
multiplying arrangement
shaped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981057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99685A (zh
Inventor
山口正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at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Eat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aton Corp filed Critical Eaton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996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996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120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120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6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fluid, i.e. using a pressurised fluid for most or all the force required for steering a vehicl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6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fluid, i.e. using a pressurised fluid for most or all the force required for steering a vehicle
    • B62D5/1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fluid, i.e. using a pressurised fluid for most or all the force required for steering a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type of power unit
    • B62D5/14Rotary mot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5/00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 B62D5/06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fluid, i.e. using a pressurised fluid for most or all the force required for steering a vehicle
    • B62D5/08Power-assisted or power-driven steering fluid, i.e. using a pressurised fluid for most or all the force required for steering a vehicle characterised by type of steering valve used
    • B62D5/083Rotary valv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eering Control In Accordance With Driving Conditions (AREA)
  • Power Steering Mechanism (AREA)

Abstract

一种动力转向系统10,包含:液压式转矩放大装置12、变速箱14内的减速齿轮装置16、及与车轮相关联的转向连杆装置20,转矩放大装置具有设于外壳22内的控制阀部24、转矩放大器部32、高转矩驱动轴58、及输出轴54。转矩放大装置的输出轴成为减速齿轮装置的输入轴。转矩放大装置具有设于外壳22的高压入口78和设于输出轴54的低压出口61,入口78和出口61通到变速器内的腔室53。

Description

液压式转矩放大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车辆用动力转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式转矩放大装置(有时一般称为“转矩发生器”)和将它包含其中的车辆用动力转向系统。
背景技术
液压式转矩放大装置用于施工车辆和例如插秧机那样的农用车辆的动力转向系统、船舶的动力转向系统、及使用大转矩的闸或阀的开闭系统。该液压式转矩放大装置在典型例中包含外壳、转矩放大器部、控制阀部或换向阀组装体、输入轴、及输出轴,该外壳具有连到液压源的液压油入口孔和通到油箱的回油出口孔,该转矩放大器部具有内齿构件、可相对内齿构件自由进行行星运动地设置于内齿构件内的外齿构件、及形成于内齿构件与外齿构件之间的容积室,该控制阀部或换向阀组装体对入口孔和出口孔与转矩放大器部之间的工作油的流动进行控制,该输入轴与控制阀部相连,该输出轴用于输出由转矩放大器部产生的动力。
在车辆用动力转向系统中,该转矩放大装置用作与车轮相连的转向连杆装置的转向执行机构。在转矩放大装置与转向连杆装置之间,作为典型例子,构成动力传递关系地配置由输入齿轮和与其啮合的输出齿轮组成的减速齿轮装置,它通常位于作为工作油的油箱起作用的变速箱中的腔室内。减速齿轮装置的输入齿轮的输入轴贯通外壳朝上方延伸,与延伸到转矩放大装置下方的输出轴接合。
另外,转矩放大装置的外壳的入口孔和出口孔分别由具有泵的液压油导管和其之外的回油导管从外部连通到变速箱的腔室内,这样,当使控制阀部从中立位置动作到转向操作位置时,从泵排出的液压油通过液压油导管流入外壳的入口孔,经由控制阀部和转矩放大器部到达外壳的出口孔,经过回油导管返回到油箱。而且,在液压油管线与回油管线之间设置安全阀,相应于例如车轮碰到障碍物不能动那样的各种转向条件释放压力。
在该现有类型的车辆用动力转向系统中,特别是在将径向负荷加到转矩放大装置的输出轴的场合,导致驾驶者不能顺利地进行转向操作或者不能进行转向操作(转向受阻或锁死现象)等操作上的问题。因此,为了获得适当的转向操作,特别是必须支承作用于转矩放大装置的输出轴的径向负荷,为此,需要由轴承对转矩放大装置的输出轴与减速齿轮装置的输入轴的接合部进行支承,为此,构成部件增大,结构变得复杂,导致成本增大。对于利用包含转矩放大装置的动力转向系统的车辆,例如插秧机,特别希望获得尽可能价廉的系统构成。因此,虽然曾尝试通过使得在接合部具有充分的间隙,从而省略轴承装置,降低成本,但由此产生在转向时发生晃动的操作上的问题。另外,在该技术领域中,对于液压式转矩放大装置自身,减少构成部件数量和降低成本、紧凑而且高可靠性地构成,成为设计上的重要考虑事项。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该问题,提供一种成本低、可靠性高的车辆用动力转向系统。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低成本、紧凑的液压式转矩放大装置。
本发明的液压式转矩放大装置具有连通到液压源的高压入口和通到油箱的低压出口、转矩放大器部、及控制阀部;该转矩放大器部包含固定的带内齿的第1齿形构件、带外齿的第2齿形构件、及多个容积室,该第2齿形构件可相对第1齿形构件自由进行行星运动地设于第1齿形构件内,该多个容积室形成于上述内齿与外齿之间并由液压的作用产生动力地扩缩;该控制阀部邻接于该转矩放大器部地支承于外壳内,在常态的中立位置与操作位置之间动作,当处于该常态的中立位置时,相对转矩放大器部的容积室隔断液压油,或形成对该液压油进行旁通的第1工作油流路,当处于该操作位置时,形成将液压油供给到容积室以产生动力的第2工作油流路;控制阀部由回转构件和从动构件构成,该回转构件构成从外壳延伸到外方的输入轴,该从动构件与回转构件构成可自由相对地进行角位移的嵌套关系,随回转构件进行回转;对于控制阀部,当对回转构件施加操作转矩时,与此相应,回转构件和从动构件相互进行相对角位移地从上述中立位置切换到上述操作位置;另外,还在回转构件内设置可自由游动回转的传动轴,该传动轴的相互位于相反侧的端部分别以转矩传递关系连接到从动构件的端部和第2齿形构件;另外,还设置有驱动轴,该驱动轴构成动力传递关系地分别将一端连接到转矩放大器部的第2齿形构件,将另一端连接到输出轴。
按照本发明的特征,上述高压入口和低压出口分别设于上述外壳和上述输出轴,在控制阀部的上述操作位置,上述第1工作油流路包括从外壳的上述入口经过控制阀部到达转矩放大器部的容积室的高压侧通道、从容积室经过控制阀部通到传动轴周围的空间的低压侧通道、与其连通地设于传动轴内的连通道、及贯通驱动轴形成的使传动轴的连通道与输出轴的上述出口进行流体连通的通道。
作为本发明的优选的一实施形式,在控制阀部的上述中立位置,第2工作油流路包括从外壳的上述入口对到转矩放大器部的容积室的通道进行旁通并经过控制阀部到达传动轴周围的空间的通道、与其连通地设于传动轴的上述连通道、及贯通驱动轴形成并使传动轴的连通道与输出轴的上述出口进行流体连通的上述通道。
在优选实施形式中,上述驱动轴的长度方向尺寸的大部分收容在设于上述输出轴的空心内部内,驱动轴的一端以花键连接于转矩放大器部的第2齿形构件,另一端以花键连接于上述输出轴的空心内部的一部分。
另外,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用动力转向系统,该车辆用动力转向系统包含液压式转矩放大装置和减速齿轮装置;该液压式转矩放大装置为具有控制阀部、转矩放大器部、及驱动轴的形式;该控制阀部支承于外壳内,包含转向操作转矩的输入装置,可在中立位置与左或右转向操作位置之间动作;该转矩放大器部与控制阀部相连,在控制阀部的转向操作位置可产生放大转矩地动作;该驱动轴将由转矩放大器部产生的放大转矩传递到输出装置;该减速齿轮装置配置在作为工作油用油箱起作用的变速箱的腔室内,具有分别与转矩放大装置的上述输出装置和车轮用转向连杆装置的输入装置连接的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
按照本发明的特征,液压式转矩放大装置相对变速箱以整体立起的状态固定地安装,转矩放大装置的上述输出装置贯通变速箱处于上述腔室内,成为减速齿轮装置的上述输入装置,转矩放大装置的上述外壳具有通过设有泵的液压油管线连通到变速箱内的工作油用油箱的液压油入口,转矩放大装置的上述输出装置具有与上述油箱连通的回油出口,至少在控制阀部的上述转向操作位置将使转矩放大装置的外壳的上述入口和输出装置的上述出口连通的回油管线形成于转矩放大装置内。
最好液压式转矩放大装置的转矩放大器部包含固定的带内齿的第1齿形构件、带外齿的第2齿形构件、及多个容积室,该第2齿形构件可相对第1齿形构件自由进行行星运动地设于第1齿形构件内,该多个容积室形成于上述内齿与外齿之间并可由液压的作用产生动力地扩缩;上述控制阀部邻接于上述转矩放大器部地支承于外壳内,可在常态的中立位置与操作位置之间动作,当处于该常态的中立位置时,相对转矩放大器部的容积室隔断液压油,或形成对其进行旁通的第1工作油流路,当处于该操作位置时,形成将液压油供给到容积室以产生动力的第2工作油流路;上述控制阀部由回转构件和从动构件构成,该回转构件从外壳延伸到外方,构成转矩放大装置的上述输入装置,该从动构件与回转构件构成可自由相对进行角位移的嵌套关系,随回转构件进行回转;对于控制阀部,当对回转构件施加操作转矩时,与此相应,回转构件和从动构件相互进行相对角位移地从上述中立位置切换到上述操作位置;另外,还在回转构件内设置可自由游动回转的传动轴,该传动轴的相互位于相反侧的端部分别以转矩传递关系连接到从动构件的端部和第2齿形构件;上述驱动轴构成动力传递关系地分别将一端连接到转矩放大器部的第2齿形构件,将另一端连接到转矩放大装置的上述输出装置;在控制阀部的上述操作位置,上述第1工作油流路包括供油管线和上述回油管线,该供油管线从外壳的上述入口经过控制阀部到达转矩放大器部的容积室,该回油管线由从容积室经过控制阀部通到传动轴周围的空间的通道、与其连通地设于传动轴内的连通道、及贯通驱动轴形成的使传动轴的连通道与转矩放大装置的上述输出装置的上述出口进行流体连通的通道构成。
在优选实施形式中,上述输出装置具有支承减速齿轮装置的输入齿轮的下方延长部,该延长部由设于变速箱的腔室底部的轴承可自由回转地支承。
附图说明
图1为示出组装了本发明转矩放大装置的车辆用改良型动力转向系统的全体构造的图。
图2为本发明转矩放大装置的控制阀部的分解透视图,示出构成控制阀部的滑柱和套筒的构造特征的图。
图3为示出控制阀部的中立位置和转向操作位置的滑柱和套管的工作油通道的状态的展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特别是参照图1)进行说明。搭载了本发明液压式转矩放大装置或转矩发生器的例如插秧机用动力转向系统的全体由符号10示出。如图所示,动力转向系统10的主要构成要素依次包含存在机械动力或转矩传递关系的转矩放大装置12、配置于变速箱14内的减速齿轮装置16、及与一对车轮18相连的转向连杆装置20。
液压式转矩放大装置12具有由符号24示出设于外壳22的长度方向中央孔内的全体的控制阀部或换向阀组装体。控制阀部24包含可自由回转的空心筒状的滑柱或内侧回转构件28和筒状套筒或外侧从动构件30(一并参照图2的分解透视图),该滑柱28的上方的一端26连接于方向盘(图中未示出),具有作为输入轴的作用,该套筒30可跟随滑柱的回转相对进行角位移地组合成嵌套关系。如图2所示,在滑柱28的外周面具有沿轴向延伸的多个槽和沿周向延伸的槽,在套筒30的周壁设置沿周向排列的构成多组的多个贯通孔88、89、90,在套筒内侧的滑柱28的外周面设置多个周向槽80、82和分别与其连通的轴向槽84、86,该多个周向槽80、82和轴向槽84、86选择性地与套筒的孔重合,自由进行流体连通,在转矩放大装置内形成3个流路。关于该控制阀部的构造和作用的更为详细的说明将在后面一起参照图3进行。
如图1所示,邻接着外壳,与控制阀部24构成工作油路连通关系地设置转矩放大器部或内齿轮油泵机构部32。如图所示,转矩放大器部或内齿轮油泵机构部32由贯通安装板34的多根螺栓或有头螺钉36夹着配流板或隔板38固定于外壳22的下端部,安装板34由柱螺栓40牢固地固定于变速箱14的上面。转矩放大器部或内齿轮油泵机构部32如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那样,由固定的外侧的内齿构件或内齿环42和在固定的内齿构件内可偏心地自由进行行星运动(即自由进行自公转)的内侧的外齿构件或行星轮44构成。在存在相互啮合关系的内齿环42的内齿(典型情况下齿数为7)与行星轮44的外齿(典型情况下齿数为6)之间,形成利用液压产生马达作用地改变容积的相互独立的多个液压室(“容积室”)46。该内齿轮油泵机构的构造和作用由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在这里不专门进行说明。
在滑柱28中,可自由空转地设置传动轴48,该传动轴48将转矩放大器部与控制阀部连接成动力传递关系。更为详细地说,传动轴的一端以花键连接于行星轮44的中央孔,另一端形成二叉,如一并参照图2可清楚看出的那样,接受贯通滑柱28与套筒30双方的止动销50。止动销与套筒的孔正好贯通,同时与传动轴的二叉端部正好配合,但滑柱的销插通孔形成为槽状,使得可从后面说明的控制阀部的中立位置相对销在典型情况下相对移动左右各12°。这样,当使滑柱朝左或右回转时,行星轮和传动轴朝同一方向回转,另外套筒跟随滑柱回转。另外,如图所示,贯通套筒30端部的径向相反侧的切口和滑柱28端部的开口地设置多片板簧52,由这些板簧在常态下对套管和滑柱施加弹性力,保持与控制阀部的中立位置对应的规定的相对位置关系。
如图1所示,转矩放大装置12具有输出轴54,该输出轴54使长度方向轴线一致地与输入轴26对齐,实质上位于变速箱14的内部腔室或空腔53。输出轴54由轴承56可自由回转地支承于安装板34的中央贯通孔内。最好输出轴54具有设置了花键的空心内部55。贯通安装板34地设置驱动轴58,驱动轴58的一端以花键连接于输出轴的带花键的空心内部55,另一端以花键连接于转矩放大器部或内齿轮油泵机构部32的行星轮44的中央孔,用于将行星轮的自转运动或动力转矩传递到输出轴。换言之,输入轴与输出轴的回转比为1∶1,这样,可将大的转矩传递到输出轴54。值得注意的是,如图所示,驱动轴58的大部分收容于输出轴54内,这样,可将转矩放大装置的全长减小到最小极限。
按照本发明的重要特征,为了实现将在后面说明的目的,驱动轴58最好具有沿轴向贯通的通道60,输出轴54与驱动轴的通道60连通,最好具有朝横向贯通地延伸并在符号61处使两端朝变速箱腔室53内开口的出口通道62。该输出轴的出口通道62成为形成于转矩放大装置内的回油管线的出口。
另外,按照本发明的另一重要特征,转矩放大装置12的输出轴54朝下方凸出,具有支承齿轮64的延长轴部66。延长轴部66由设于变速箱内部腔室53底面的轴承68可自由回转地支承。齿轮64连接到转向连杆装置20,与在变速箱内可自由回转地支承的减速齿轮装置的输出侧齿轮70啮合,这样,相应于输出轴的回转方向和回转量实现车轮18的转向。应该注意的是,转矩放大装置的输出轴54成为减速齿轮装置16的输入轴。因此,通过在转矩放大装置与减速齿轮装置之间设置兼用作转矩放大装置的输出轴和减速齿轮装置的输入轴的可进行单一的动力传递的连接轴,可相对现有的动力转向系统减少部件数量,同时可使组装简化,这样,可实现成本的降低。另外,在本发明的构成中,包含转矩放大装置的延长轴部66的输出轴54可由设于变速箱内部腔室53底部的轴承68和比较靠近地配置的安装板34内的轴承56支承,所以,其支承构造简化,同时,可防止径向载荷导致的转向锁死或卡住等故障。
在本发明的动力转向系统10中,与现有动力转向系统大体同样,变速箱14的内部腔室53用作油箱或回油箱。为此,使用单一的供油管线74。供油管线的一端具有吸滤器76,位于腔室53内,另一端连接到设于转矩放大装置的外壳的入口孔78。在供油管线74设置泵80,该泵80用于对收容于腔室53内的工作油加压将其送入到入口孔78。这样,变速箱14内的腔室53起到油箱或回油箱和液压油源双方的作用。收容该返回的油的腔室通过设置了泵80的供油管线74通往转矩放大装置的外壳22的入口孔78,用作转矩放大装置的液压源。
接着参照图1可看出,由滑柱28和套筒30构成的控制阀部24可在中立位置与左或右转向操作位置之间动作,在该中立位置,液压油旁通转矩放大器部或内齿轮油泵机构部32的容积室46,这样,转矩放大器部的容积室的内部压力相同,从而形成不产生动力的第1工作油流路,在该左或右转向操作位置,将液压油供给到容积室,同时,在容积室间产生内部压力差,形成可产生动力的第2工作油流路。控制阀部或换向阀组装体的构造和作用本质上与现有技术相同,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所以,仅进行概略性的说明。
图3为将油流路的一部分展开成平面示出的示意图,用于说明由滑柱28和套筒30构成的控制阀部的可切换的油流路。滑柱和套筒在图3中沿上下方向相对移动。滑柱28在其外周面具有相互沿滑柱轴向隔开间隔地设置的周向槽80、82,在周向槽82设置贯通孔92。在周向槽80、82分别连通多个轴向槽84、86。套筒30的圆筒壁的贯通孔的组88、89(贯通孔89在图3中未被示出)时常与滑柱的周向槽80、82重合(即连通),但与转矩放大器部的容积室46连通的贯通孔的组90随套管与滑柱的相对角度位移选择性地与轴向槽84、86和其间的凸棱部94重合,决定控制阀部的中立位置、左转向操作位置、及右转向操作位置。套筒在典型的情况下,具有6个贯通孔88、12个贯通孔90、6个贯通孔89。
在图3中由实线示出的控制阀部的中立位置,套管的贯通孔90位于凸棱部94上,但由于直径方向的尺寸比其宽度大,所以,连通滑柱的轴向槽84与轴向槽86,旁通转矩放大器部的容积室。当从该中立位置使例如方向盘(从而使滑柱)朝右回转时,贯通孔90相对地朝点划线所示位置往上方移动。(其中,在该场合,当使滑柱朝左回转时,贯通孔相对地朝下方移动。)在控制阀部的该右转向操作位置,与滑柱的高压侧周向槽80连通的轴向槽84经过隔开1个的贯通孔90中的规定贯通孔与转矩放大器部的容积室连通。接着,容积室经过余下的隔开1个的贯通孔90中的规定贯通孔与滑柱的低压侧轴向槽86和设置了贯通孔92的周向槽82连通。
下面,在控制阀部处于中立位置的状态下说明本发明的动力转向系统的工作油流动。在控制阀部处于左或右转向操作位置时,来自转矩放大器部的容积室的返回油通道也与处于中立位置的工作油的流路相同。在以下的说明中,对使入口孔与出口孔时常连通、动力损失少的所谓“开心”类型进行说明。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可以理解,本发明的特征也可照样适用于“闭心”类型,该“闭心”类型在控制阀部的中立状态下,隔断入口孔与出口孔,在入口孔时常作用高压,可获得更为迅速的转向响应。
由泵80从变速箱14内的油箱53吸取后以高压状态排出的工作油经过供油管线74进入到转矩放大装置12的外壳入口孔78。液压油经过设于外壳的径向油通道79、外壳中央孔内的周向槽79′,通过套筒30的贯通孔88,流到滑柱28的周向槽80、轴向槽84。接着,工作油经过套管的贯通孔90,流到滑柱轴向槽86,旁通转矩放大器部到容积室的通道。接着,工作油经过滑柱周向槽82和贯通孔92,流入到传动轴周围的外壳内空间93。接着,工作油通过对传动轴的行星轮一侧端部近旁的侧面和端面进行切削加工形成的通道95,经过驱动轴的连通道60和输出轴的出口通道62返回到油箱53内。工作油在变速箱内腔室53内维持与输出轴的开口61大体相同的高度,作为浸在其中的减速齿轮装置的润滑剂起作用。
按照本发明的构成,只需对转矩放大装置的构成要素48、58、54等进行机械加工,即可在转矩放大装置内部形成回油管线,所以,可不需要过去所必需的另外的回油导管和相关设备,这样,可降低成本。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发明的特征也可适用于例如日本实开平1-145575号和日本特开平2-171388号所记载那样的3孔型液压式转矩放大装置,可省略3孔中的出口孔或排泄孔形成2孔型。

Claims (6)

1.一种液压式转矩放大装置,具有连通到液压源的高压入口和通到油箱的低压出口、转矩放大器部及控制阀部;该转矩放大器部包含固定的带内齿的第1齿形构件、带外齿的第2齿形构件、及多个容积室,该第2齿形构件可相对第1齿形构件自由进行行星运动地设于第1齿形构件内,该多个容积室形成于上述内齿与外齿之间并由液压的作用产生动力地扩缩;该控制阀部邻接于该转矩放大器部地支承于外壳内,在常态的中立位置与操作位置之间动作,当处于该常态的中立位置时,相对转矩放大器部的容积室隔断液压油,或形成对该液压油进行旁通的第1工作油流路,当处于该操作位置时,形成将液压油供给到容积室以产生动力的第2工作油流路;控制阀部由回转构件和从动构件构成,该回转构件构成从外壳延伸到外方的输入轴,该从动构件与回转构件构成可自由相对地进行角位移的嵌套关系,随回转构件进行回转;对于控制阀部,当对回转构件施加操作转矩时,与此相应,回转构件和从动构件相互进行相对角位移地从上述中立位置切换到上述操作位置;而且,还在回转构件内设置可自由游动回转的传动轴,该传动轴的相互位于相反侧的端部分别以转矩传递关系连接到从动构件的端部和第2齿形构件;还设置有驱动轴,该驱动轴构成动力传递关系地分别将一端连接到转矩放大器部的第2齿形构件,将另一端连接到输出轴;其特征在于:上述高压入口和低压出口分别设于上述外壳和上述输出轴,在控制阀部的上述操作位置,上述第1工作油流路包括从外壳的上述入口经过控制阀部到达转矩放大器部的容积室的高压侧通道、从容积室经过控制阀部通到传动轴周围的空间的低压侧通道、与其连通地设于传动轴内的连通道、及贯通驱动轴形成的使传动轴的连通道与输出轴的上述出口进行流体连通的通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式转矩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控制阀部的上述中立位置,第2工作油流路包括从外壳的上述入口对到转矩放大器部的容积室的通道进行旁通并经过控制阀部到达传动轴周围的空间的通道、与其连通地设于传动轴的上述连通道、及贯通驱动轴形成并使传动轴的连通道与输出轴的上述出口进行流体连通的上述通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压式转矩放大装置,其特征在于:上述驱动轴的长度方向尺寸的大部分收容在设于上述输出轴的空心内部内,驱动轴的一端以花键连接于转矩放大器部的第2齿形构件,另一端以花键连接于上述输出轴的空心内部的一部分。
4.一种车辆用动力转向系统,包含液压式转矩放大装置和减速齿轮装置;该液压式转矩放大装置为具有控制阀部、转矩放大器部、及驱动轴的形式;该控制阀部支承于外壳内,包含转向操作转矩的输入装置,可在中立位置与左或右转向操作位置之间动作;该转矩放大器部与控制阀部相连,在控制阀部的转向操作位置可产生放大转矩地动作;该驱动轴将由转矩放大器部产生的放大转矩传递到输出装置;该减速齿轮装置配置在作为工作油的油箱起作用的变速箱的腔室内,具有分别与转矩放大装置的上述输出装置和车轮用转向连杆装置的输入装置连接的输入装置和输出装置;其特征在于:转矩放大装置相对变速箱以整体立起的状态固定地安装,转矩放大装置的上述输出装置贯通变速箱处于上述腔室内,成为减速齿轮装置的上述输入装置,转矩放大装置的上述外壳具有通过设有泵的液压油管线连通到变速箱内的工作油用油箱的液压油入口,转矩放大装置的上述输出装置具有与上述油箱连通的回油出口,至少在控制阀部的上述转向操作位置将使转矩放大装置的外壳的上述入口和输出装置的上述出口连通的回油管线形成于转矩放大装置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辆用动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液压式转矩放大装置的转矩放大器部包含固定的带内齿的第1齿形构件、带外齿的第2齿形构件、及多个容积室,该第2齿形构件可相对第1齿形构件自由进行行星运动地设于第1齿形构件内,该多个容积室形成于上述内齿与外齿之间并可由液压的作用产生动力地扩缩;上述控制阀部邻接于上述转矩放大器部地支承于外壳内,可在常态的中立位置与操作位置之间动作,当处于该常态的中立位置时,相对转矩放大器部的容积室隔断液压油,或形成对其进行旁通的第1工作油流路,当处于该操作位置时,形成将液压油供给到容积室以产生动力的第2工作油流路;上述控制阀部由回转构件和从动构件构成,该回转构件从外壳延伸到外方,构成转矩放大装置的上述输入装置,该从动构件与回转构件构成可自由相对进行角位移的嵌套关系,随回转构件进行回转;对于控制阀部,当对回转构件施加操作转矩时,与此相应,回转构件和从动构件相互进行相对角位移地从上述中立位置切换到上述操作位置;另外,还在回转构件内设置可自由游动回转的传动轴,该传动轴的相互位于相反侧的端部分别以转矩传递关系连接到从动构件的端部和第2齿形构件;上述驱动轴构成动力传递关系地分别将一端连接到转矩放大器部的第2齿形构件,将另一端连接到转矩放大装置的上述输出装置;在控制阀部的上述操作位置,上述第1工作油流路包括供油管线和上述回油管线,该供油管线从外壳的上述入口经过控制阀部到达转矩放大器部的容积室,该回油管线由从容积室经过控制阀部通到传动轴周围的空间的通道、与其连通地设于传动轴内的连通道、及贯通驱动轴形成的使传动轴的连通道与转矩放大装置的上述输出装置的上述出口进行流体连通的通道构成。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车辆用动力转向系统,其特征在于:上述输出装置具有支承减速齿轮装置的输入齿轮的下方延长部,该延长部由设于变速箱的腔室底部的轴承可自由回转地支承。
CN98105798A 1997-03-25 1998-03-24 液压式转矩放大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车辆用动力转向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1102120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09091457A JP3027343B2 (ja) 1997-03-25 1997-03-25 油圧式トルク増幅装置及びこれを組み込んだ車両用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システム
JP91457/1997 1997-03-25
JP91457/97 1997-03-2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99685A CN1199685A (zh) 1998-11-25
CN1102120C true CN1102120C (zh) 2003-02-26

Family

ID=140269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98105798A Expired - Lifetime CN1102120C (zh) 1997-03-25 1998-03-24 液压式转矩放大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车辆用动力转向系统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029560A (zh)
JP (1) JP3027343B2 (zh)
KR (1) KR100544972B1 (zh)
CN (1) CN1102120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027343B2 (ja) * 1997-03-25 2000-04-04 住友イートン機器株式会社 油圧式トルク増幅装置及びこれを組み込んだ車両用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システム
DE19928530C2 (de) * 1999-06-22 2001-05-23 Mannesmann Rexroth Ag Steuerventil für eine hydraulische Lenkeinrichtung
JP4718045B2 (ja) * 2001-06-20 2011-07-06 ヤンマー株式会社 農作業機
DE102004034026B4 (de) * 2004-07-13 2010-08-05 Thyssenkrupp Presta Steertec Gmbh Drehschieberventil für hydraulische Servolenkung
US8469139B2 (en) * 2009-03-12 2013-06-25 R.H. Sheppard Co., Inc. Method of relieving power steering assist and a power steering system utilizing the method
US9415802B2 (en) 2013-08-15 2016-08-16 Steering Solutions Ip Holding Corporation Universal cartridge torque overlay assembly
CN107314092A (zh) * 2017-06-12 2017-11-03 芜湖中意液压科技股份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液压扭矩发生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899937A (en) * 1959-08-18 Nuebling
US2138050A (en) * 1936-02-17 1938-11-29 Harry F Vickers Hydraulic power transmission and control
USRE25291E (en) * 1956-06-08 1962-12-04 Fluid pressure device and valve
US3452543A (en) * 1967-11-06 1969-07-01 Trw Inc Hydrostatic device
US3481147A (en) * 1967-12-15 1969-12-02 Trw Inc Hydraulic power system
DE2934618C2 (de) * 1979-08-28 1983-06-30 Danfoss A/S, 6430 Nordborg Hydraulischer Momentverstärker für Lenkeinrichtungen von Kraftfahrzeugen
ES506438A0 (es) * 1981-09-23 1982-08-16 Bendiberica Sa Perfeccionamientos en mecanismos de accionamiento con asis- tencia fluidodinamica
ES8703584A1 (es) * 1986-05-22 1987-02-16 Bendix Espana Perfeccionamientos en distribuidores hidraulicos rotativos
US4936094A (en) * 1989-01-17 1990-06-26 Eaton Corporation Torque-generating steering device with load-sensing capability
US5042250A (en) * 1989-04-24 1991-08-27 Eaton Corporation High-back pressure power steering device
JP2833954B2 (ja) * 1993-01-29 1998-12-09 住友イートン機器株式会社 油圧式トルク増幅装置
KR100208733B1 (ko) * 1994-05-30 1999-07-15 토니헬샴 유압조절장치
US5873243A (en) * 1996-10-10 1999-02-23 Eaton Corporation Torque generator steering device
JP3027343B2 (ja) * 1997-03-25 2000-04-04 住友イートン機器株式会社 油圧式トルク増幅装置及びこれを組み込んだ車両用パワーステアリング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KR19980080430A (ko) 1998-11-25
JPH10264836A (ja) 1998-10-06
CN1199685A (zh) 1998-11-25
JP3027343B2 (ja) 2000-04-04
US6029560A (en) 2000-02-29
KR100544972B1 (ko) 2006-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31411B2 (en) Hydraulic traction system for vehicles
US5354180A (en) Hydrostatic assembly having multiple pumps
US7320577B1 (en) Dual pump transmission
EP2018369B1 (en) Gerotor motor and brake assembly
CN101932826B (zh) 用于协助车辆的机械传动的液压发动机装置
CN1102120C (zh) 液压式转矩放大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车辆用动力转向系统
US20150051037A1 (en) Hydromechanical Transmission and Assemblies
US20120233992A1 (en) Wheel end with integrated motor assembly
US20080202842A1 (en) Hydraulic traction system for vehicles
EP2444557A1 (en) Hydraulically-Powered Working Vehicle
JPS5996492A (ja) オイルポンプ
CN101535633B (zh) 长寿命伸缩式齿轮泵及马达
US20070251378A1 (en) Dual flow axial piston pump
CN1290821A (zh) 静液压传动单元中的润滑转动元件的环路冲洗线路
KR100462434B1 (ko) 가압 재순환 장치를 갖는 2속도 지로터 모터
US10919376B2 (en) Recess-mounted hydraulic pump cartridge and work vehicle drivetrain therewith
US8215932B2 (en) Long life telescoping gear pumps and motors
US7082760B2 (en) Drive system for mobile vehicles
JP4638770B2 (ja) 静油圧式無段変速装置のチャージ構造
CN2158823Y (zh) 控制压力自动补偿式负荷传感静液压转向装置
US7340892B1 (en) Charge pump
WO2006091541A2 (en) Hydraulic hybrid powertrain system
WO1991019902A1 (en) Hydraulic rotary radial piston pumps
JPH1137250A (ja) 機械油圧式伝動装置
KR20230086149A (ko) 전기 모터 기반의 유압식 조향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0226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